杭州市城市消防规划

时间:2019-05-14 04:4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杭州市城市消防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杭州市城市消防规划》。

第一篇:杭州市城市消防规划

杭州市城市消防规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公安局消防支队

《杭州市城市消防规划》是杭州城市首次全面、系统地以消防为主题编制的专项规划。规划内容涉及消防体系完善、消防目标确定、消防设施布局、消防区域划分、消防重点保护单位确定、易燃易爆设施规划、消防供水、消防通道、消防通信等方面,体系庞大、内容繁多。

一、规划构思

针对杭州城市消防系统所面临的问题,依据城市未来发展的要求,规划中力求对城市消防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研究,在消防区域划分、消防设施分布格局、消防通道体系等诸多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强调规划编制立足于杭州城市实际,并与城市总体规划紧密衔接的基本思路,突出规划在具体实施中的操作性。

二、空间布局

杭州城市消防规划空间布局以消防设施分布为核心,结合“一面、两点、三线”构成结构完善的体系。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指挥中心、消防站点、消防训练基地、后勤服务基地等内容。消防规划中的“一面”为消防安全区域划分;“两点”是消防重点防护单位的分布和易燃易爆设施单位的分布;“三线”是城市消防通道体系、城市消防供水体系、城市消防通信体系。

城市消防设施布局中,根据杭州城市总体规划组团式布局的特点,按一主两副三个城区设置相对独立又密切关联的设施体系,每个城区配备消防指挥中心(两个副城为次级中心)、消防训练基地、特勤消防站。消防站点设置以陆上消防站为基础,以西湖、运河、钱塘江的水上消防站,钱江二桥南岸空中消防站为辅助。陆上消防站在级别上分为特勤、标准、小型三级;在布局上以行政区为基本单元,每个行政区设置一个中心站。

三、创新与特色

规划中充分强调了消防安全地区的等级划分,消防站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提出了将城区划分为一级重点消防安全地区,二级重点消防安全地区,一般消防安全地区三种区域类型;新区以标准站为主,旧城以小型站为主,每个行政区设置一个中心站;将消防通道划分为区域、区间、区内三个级别的创新思路;在规划中对消防设施(站、基地)进行了详细定点,编制了各个站点的分图则,以利于解决消防设施选址困难,布局不合理,审批建设周期过长的问题。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标准消防站责任区面积4-7平方千米,小型消防站责任区面积控制在4平方千米以内。

2、新区以标准型消防站为主;旧区以小型消防站为主,每个行政区设置一个中心站。

3、规划陆上消防站的用地面积,标准站按2400-3200平方米控制用地,小型站按400-1000平方米控制用地。

4、杭州市区陆上消防站的设置为:主城区29座,下沙新城9座,滨江新城4座,城区外围区域7座。其中特勤消防站3座,标准消防站34座,小型消防站12座。另有水上消防站4座,空中消防站1座。

5、消火栓沿道路布置,间距不超过120米。

6、消防水池保护半径为150米,消防水池容量宜为100-200立方米

第二篇: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规划目的

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整合、优化杭州新市区绿地系统布局和结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切实可行地指导城市绿地建设,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 本规划是对《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补充和深化,经批准后的《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年)》,是杭州市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建设、管理的法定性文件。

第三条 规划范围

本次绿地系统规划范围为杭州市区,总面积为3068平方千米,主要包括上城、下城、拱墅、西湖、江干、滨江、余杭、萧山八区,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基本一致。

第四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通过,1998年修正);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

6、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2001年);

7、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9月);

8、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9、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2000年);

10、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

11、建设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方法》(2000年,192号文);

12、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2002年城建240号文);

13、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2002年城建249号文);

14、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第112号)

15、《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17、《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等相关规范;

18、省政府:《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1995年)

19、《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1997年)

20、《杭州市生态公益林建设总体规划》(2000年);

21、《杭州市城市道路及公共绿地树种规划》(2000年);

22、《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及各专项规划(报批稿)等

第五条 规划期限

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基本一致,即:

近期:2002—2005年;

中期:2006—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远景:2020年以后,展望到2050年左右。

第六条 规划指导思想

1、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

2、大地绿化与城市绿化相结合,风景绿地与园林绿地相结合,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结合,精心构筑具有杭州特色的地域景观风貌的绿地系统。

3、城市各级、各类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同时满足城市绿地因害设防、防灾、减灾功能的需要。

4、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展望未来,规划统筹兼顾,综合部署,做到巩固与发展共存,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宏观规划与微观建设相联系,随着城市的发展,有步骤、有重点地分期实施,逐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第七条 规划原则

1、生态性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丰富植物品种,实现优化配置,加大城市绿量,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总体建设目标。

2、城乡一体化原则

从生态平衡角度出发,统筹考虑和布置城市园林绿地与林业绿地、农业绿地等绿地,将城乡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共同形成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的有机体。

3、可持续发展原则

社会、经济、生态统筹并举,努力营造环境宜人、生态良好的绿色城市。

4、系统性原则

增强各类绿地的系统功能,形成合理的绿色网络体系;完善绿地的布局与类型,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功能;

5、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

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资源,优化、美化城市环境,保护和充实城市的文化内涵,创造城市景观特色。

第八条 规划目标

以建成“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现代化的园林城市”为总目标,城市绿地与西湖风景名胜区绿地相融合,城区绿地与郊区绿地相补充,新区绿地与旧区绿地相结合,形成一个系统、完善的绿地系统。

1、规划近期(2005年)

城市建设用地内绿地率达到30%,人均绿地达到15平方米以上,人均公园绿地达到9平方米以上;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3%以上。

2、规划中期(2010年)

城市建设用地内绿地率达到35%,人均绿地达到20平方米以上,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2平方米以上;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3、规划远期(2020年)

城市建设用地内绿地率达到38%,人均绿地达到25平方米以上,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5平方米以上;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第二章 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

第九条 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杭州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结构分市区绿地结构和城区绿地结构两个层次。

第十条 市区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结合杭州的自然生态环境,以普遍绿化为基础,风景区、湿地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为重点,森林公园为补充,中心城区为核心,生态绿廊为纽带,各城市组团与村镇绿地系统为子系统,建立“山、湖、城、江、田、海、河”的都市区生态基础网架,构成“两圈、两轴、六条生态带”的生态结构体系,实现将森林引入城市,城市建于森林中的目标。

1、两圈

外生态圈:以南部、西部、西北部的外围山体及北部的生态湿地、东部地区大片的农田构成外围绿色生态屏障。

内生态圈:以绕城公路500米绿带为纽带,与半山—皋亭山—黄鹤山风景区、西溪湿地保护区、西湖风景名胜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湘湖风景区及四个森林公园构成内生态圈层。

2、两轴

钱塘江生态轴:钱塘江与两侧100—1000米宽的绿带构成由西而东的生态主轴。

运河生态轴:京杭大运河、萧绍运河构成南北向的生态主廊道。

3、六条生态带

径山风景区——北、南湖滞洪区——西溪湿地; 灵山—龙坞—午潮山自然风景区——西湖风景名胜区;

石牛山生态区——湘湖风景区;

青化山生态区——航坞山——新街大型苗木园;

钱塘江滨海湿地——生态农业园区;

超山风景区——半山—皋亭山—黄鹤山风景区。

由风景区、湿地、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及生态农业园区构成的六条生态带,是有效防止城市蔓延的手段,并为杭州城市“一主三副六大组团”的发展框架提供生态保障。

第十一条 城区绿地布局结构

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山水构架,结合城市用地布局形态,确定城区的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为:

以西湖风景名胜区为绿芯,钱塘江、京杭大运河绿地为绿带,河流、道路沿线的绿地为绿脉,各级公园绿地和绿化广场为绿点的具有良好生态功能的城区绿地系统。

第三章 城市生态景观绿地规划

第十二条

生态景观绿地主要包括: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风景区、近郊森林公园、绿色廊道、生态农业区。严格限制在生态景观绿地内进行建设,必须在此建设的项目,应符合有关规划要求。

第十三条 水源保护区

在钱塘江水源保护区、苕溪水源保护区内,禁止开发建设,引导农村人口向集镇转移,在该区域内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建设永久性的水源涵养林,减少水土流失,保证城市饮用水水源质量。若城市取水水源有所变动,水源保护区范围可适当调整。

1、钱塘江水源保护区

范围为取水口上游5000米、下游1000米、北岸沿江500米、南岸至山脊线(包括沙洲岛)之内的范围划定为水源保护控制区,面积19.84平方千米(包括富阳部分为70平方千米)。

2、苕溪水源保护区 范围为苕溪取水口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两侧各100米范围划定为水源保护控制区,面积为6.66平方千米。

第十四条 湿地保护区

保护和维持湿地的生态功能,在钱塘江入海口划定钱塘江滨海湿地保护区;在东塘、闲林、西溪、南、北湖滞洪区,划定五片湖泊低洼湿地保护区。

本区以湿地保护为主,尽量避免人类活动对湿地的破坏,通过控制污染源,改善水质,退耕还湖,引进湿生植物等手段,恢复生物的多样性。严禁在本区填塘造田、堆石建房等活动。

1、钱塘江滨海湿地

在钱塘江入海口,海洋与大陆之间的缓冲带内,利用现有大量的水塘及生物多样性,在岸边营造湿地公园,面积为80平方千米。

2、湖泊低洼湿地

在东塘、闲林、西溪等地,利用大量的河网、湖泊及其周围的湖荡低洼湿地,建设湿地保护区;在西部北湖滞洪区及南湖滞洪区周围建设湿地保护区。

(1)东塘三白潭湿地保护区

以三白潭为核心,范围为东至京杭京杭大运河,南至东塘港,西至东苕溪,北至市界划为湿地保护区,面积为31平方千米。

(2)西溪湿地保护区

范围为东至紫金港路,南至沿山河,西至绕城公路,北至蒋村现状距集镇南200米的自然河道,沿绕城公路折至余杭塘河,面积21平方千米。

(3)闲林湿地保护区

范围为东至万征山东山脚,西至云风湾,北至北陆家桥,南至02省道,面积为12平方千米。

(4)北湖滞洪区

范围为北湖滞洪区周围,现状杭宣铁路以东, 104国道以南,东苕溪以西,面积为20平方千米。

(5)南湖滞洪区 范围为南湖滞洪区周围,东笤溪以西,石祥路延伸线以南,02省道以北,面积约14平方千米。

第十五条 风景区

根据风景资源的不同特性,在具有较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价值的区域,设立风景区,除西湖风景名胜区外,包括径山、东明山、灵山—龙坞、超山、半山—皋亭山—黄鹤山、湘湖、青化山、石牛山风景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良渚遗址保护区十片风景区。

充分展示自然和人文遗产,提供游憩风景用地,促进旅游发展。本区以保护为主,控制与风景旅游无关的建设。一切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严禁借开发生态旅游之名,破坏旅游资源和生态景观。维护和促进风景区内的生物多样性。

1、径山风景区

依托径山景区、双溪景区、鸬鸟景区及现有山林丰富的植被资源及小古城遗址、陆羽泉、径山钟楼、釜托寺等丰富的人文资源,建设杭州西北部地区的绿色生态屏障。面积为328.8平方千米。

2、东明山森林公园

利用境内茂林修竹,景秀境幽,气候宜人的自然条件,充实和完善东明寺、群仙观、古桂花树、龙眼泉等景点,构筑城市北部地区的绿色屏障。面积为28平方千米。

3、灵山—龙坞—午潮山自然风景区

利用现有的灵山风景区、龙坞风景区和午潮山风景区,建设西湖风景名胜区以西的一个大景区,为西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提供保障,同时为旅游西进充实了内容。面积为71.6平方千米。

4、超山风景区

超山为江南三大赏梅胜地之一,素以“古、广、奇”三绝而著称,区内有海云洞、青莲寺、吴昌硕墓、吴昌硕纪念馆等景点。面积为35.0平方千米。

5、半山—皋亭山—黄鹤山风景区

充分利用半山、皋亭山、黄鹤山及上塘河沿线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建设以生态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为主的风景旅游区,恢复皋亭积雪、皋亭观桃、龙居寺等景点。建设由北而南嵌入城区的绿色通道,为城市提供可靠的生态走廊。面积为27.0平方千米。

6、湘湖风景区 在现有湘湖旅游度假区的基础上,向南、向西、向东扩大,保护开发跨湖桥遗址、萧山越王城遗址,建设城市南部地区城郊间的生态保护区。面积为27.3平方千米。

7、青化山风景区

利用青化山、大岩山、石盘山优美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植被,建设城市南部地区的风景区,面积为88.1平方千米。

8、石牛山风景区

以现有石牛山森林公园为基础,建设西南部地区的风景区。面积为139.0平方千米。

9、良渚遗址保护区

为全面保护良渚遗址,在良渚遗址保护区33.8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建设国家遗址公园,形成集教学、科研、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基地。

10、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

以度假、观光、娱乐、康体、会议等功能为主,兼具生态型、参与型旅游新项目的旅游新区,为更好地发挥其在实施旅游西进中的龙头作用,其范围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至25.4平方千米。

第十六条近郊森林公园

在绕城公路沿线,主城与副城及组团之间,利用原有的农田、河流及自然山体,营建新街大型苗木园、城北运河景观森林公园、乔司北森林公园、湘湖南体育休闲公园四个近郊森林公园。

1、新街大型苗木园

依托现有新街的苗木基地,在绕城公路以东地区规划一融育、繁、产、销为一体的市级大型苗木繁育基地,面积为23平方千米。

2、城北运河景观森林公园

在康桥以北,京杭大运河两侧,宁杭高速公路以东,康栖路(康桥——塘栖)以西25平方千米的用地范围内,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建成以大型乔木为主的景观生态林,形成北部地区通向主城的一条生态廊道。

2、乔司北森林公园

在绕城公路东北面,沪杭高速公路与沪杭铁路之间的范围内,交通走廊与生态走廊相结合,建设临平城与下沙城、主城之间的森林公园,面积为10平方千米。

3、湘湖南体育休闲公园

在湘湖风景区南,钱塘江以东,绕城公路以内的范围内,建成集体育运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体育休闲公园,面积为14平方千米。(详见附表1)

第十七条 绿色廊道

1、滨水绿廊

在钱塘江两岸各设置宽100—1000米的绿带,苕溪、京杭大运河、上塘河、余杭塘河、浦阳江、西小江、凰桐江、萧绍运河、北塘河等沟通城区与郊区的主要河道两侧各设置宽30米以上绿带,形成城区各类绿地与城郊自然山水基质之间的生物廊道。

2、交通绿廊

高速公路(绕城公路以外)两侧各控制宽100~250米绿带;铁路两侧各控制宽50~100米绿带;国道、省道、主城、副城及组团之间的主要联系通道两侧各控制宽30~50米绿带;乡道与乡道、村道之间两侧各控制宽20米绿带,形成联系自然与人工环境的绿色通道。

(详见附表2)

第十八条 生态农业区

改善都市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积极发展生态型农业、都市型农业。

在萧山钱江农场、红山农场、转塘浮山等建立生态农业旅游区。

第四章 西湖风景名胜区绿地规划

第十九条 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绿地是杭州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基地,同时也承担着城市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的功能。

第二十条 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一切绿地建设应严格按《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要求进行。第二十一条 公园与风景点规划

1、充实、完善西湖风景名胜区现有公园和景点,加快环西湖绿地建设。

2、改善嵌入城区的北山、吴山景区的整体环境,建成宝石山、吴山公园,形成城市多条道路的对景。

3、增加公园和景点,满足居民和游客的游憩需求

(1)结合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新建茅乡水情、三台泽韵、花山霞鹃、法巷探梅等景点。

(2)结合文物古迹的保护,重点建设西湖南线的公园和景点,增加西湖南线的环境容量,减轻北线游览压力。新建莲花峰公园、南宋皇城遗址公园、白塔公园、八卦田公园、石景公园等。

第二十二条 风景林建设

以西湖山坡及主要风景点、线为重点,以保护好现有植被为前提,以观赏树种为主,增加绿化覆盖率,恢复和开辟植物观赏区,逐步形成以常绿树为基调树种的常绿、落叶混交林,反映亚热带北缘植物景观的风景林。重点营造十片重点风景山林、恢复和培育历史植物名胜、逐步实施林相改造,提高西湖风景林的观赏价值。

第五章 城区绿地规划

第二十三条

以创建具有杭州特色的国际花园城市和国际风景旅游城市为目标,高度重视城区,特别是旧区的绿化建设,积极开辟沿江、沿河、沿路绿带,合理配置各级公园绿地,建设好居住区、工厂、单位内附属绿地,发展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提高城市道路绿化水平,重视城市林木种植,实现“乔、灌、草”的合理配置,以绿篱代替围墙,提高绿化覆盖率和绿化效果,形成融山、水、林、园、城为一体,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重点建设中心城区的块状绿地。

第二十四条 规划布局

1、主城:重点建设城北体育公园、城西公园、西塘河公园、城东都市生态公园、城市新中心公园、运河公园、凯旋公园、太庙遗址公园八个市级公园,每区建设两个以上面积3~5万平方米的区级公园;加快实施沿路、沿河绿色廊道,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城市主要道路按每千米不少于1000平方米绿地的要求,设置块状绿地;完善居住区配套绿地的建设,适当改造现有公园和广场,提高整体绿化水平;结合历史文化遗存建设海潮寺公园、高家花园、江城古树公园、香积寺公园等,结合旧城更新增加绿地,逐步达到半径500米范围能见到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绿地。

2、江南城:萧山城区以扩大北干山、西山公园两个市级公园为重点,道路、滨水绿地为构架,结合文物古迹的保护,建设江寺公园、祗园寺公园等;临江地区以沿江开放式绿地、广场为重点,建设钱塘江滨江公园、西兴大桥桥头公园两个大型市级公园,在远景城市商务中心设置江南中心公园、世纪公园等市级公园;滨江科技城区以沿江100米绿化带及城市主干路两侧绿带为主要绿色构架,建设滨江中心公园等市级公园,结合区行政中心的建设,辟建绿化广场,建设区级中心公园,结合居住区规划建设,合理配置各级公园绿地。

3、临平城:以临平山公园、临平城北公园和运河带状公园三个市级公园为重点,沿路、沿河绿带为构架,结合城市中心广场、居住区、临平工业区的建设,均衡配置各级公园绿地。

4、下沙城:利用绕城公路两侧总宽300米绿化带设置城市绿地,作为二、三类工业的隔离带或城市公园。开辟沿江100米绿带,建设下沙桥头公园、九堡中心公园两个市级公园,结合工业区建设,设置中心广场,结合居住区、大学城的建设,合理配置各级公园绿地。

5、外围组团:每个组团建设一个5—10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园,各组团根据不同的环境特色,合理组织绿地系统。其中塘栖以京杭大运河两岸的绿带为重点;良渚以良渚国家遗址公园为重点;余杭充分利用自然山体及历史文化遗存;瓜沥以航坞山为中心建设公园;临浦以浦阳江及自然山体为重点;义蓬以钱塘江绿带为重点,道路绿地为构架,建设中心公园和广场。

第二十五条 绿地规划指标

规划绿地总面积为111.25平方千米(68.61平方千米计入城市建设用地,42.84平方千米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其中公园绿地(通公共绿地,下同)为66.75平方千米。

中心城区规划绿地面积为92.5平方千米(59.82平方千米计入城市建设用地),其中公园绿地为55.50平方千米。

人均绿地25平方米,其中人均公园绿地15平方米,城市建设用地内绿地率为38%;市区绿化覆盖率为40.7%。

第二十六条 公园绿地

1、根据杭州的实际情况,规划公园绿地类型分为:城市公园、带状绿地、街旁绿地等。

2、至2020年规划期末,杭州市区的公园绿地不少于66.75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使杭州市区形成一个完整的公园系统。第二十七条 城市公园

中心城区内的公园分为三类:市级公园、区级公园、社区级(居住区级)公园;城市组团内的公园分为二类:片区级公园、社区级(居住区级)公园。

确定合理的公园建设规模及服务半径。市级公园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服务半径3000米;片区级公园面积5~10万平方米,服务城市组团;区级公园面积2~20万平方米,服务半径1500米;居住区级公园面积2~5万平方米,服务半径1000米;居住小区级公园面积不少于4000平方米,服务半径500米。

市区主要新建20个市级公园、32个区级公园、组团片区级公园12个,居住区级及小区级公园按规范配置。(详见城市公园一览表)。

第二十八条 带状绿地

1、滨水绿地

(1)钱塘江沿江绿带:钱塘江两岸各设置宽100—500米沿江开放式游览绿带,形成钱塘江两岸景观绿带。

(2)河道绿带:京杭大运河两岸各设置宽30~50米开放式游览绿带,上塘河两岸各设置宽20~30米绿带,北塘河、永久河两岸各设置宽30~60米的绿带,其它宽10米以上的河道两侧各设置宽15~30米绿带,10米以下的河道两侧各设置宽10米绿带。

(详见滨水绿地控制一览表)

2、沿路绿带

在城市景观道路如之江路、望江路、艮山路、庆春东路、市心路、中兴路、滨江路等道路两侧建设连续的不少于宽20米的绿带。

3、环城绿带

在环城路(环城西路、环城东路、环城北路)与环城河(贴沙河、京杭大运河、桃花河)之间建成环城公园,与古城门保护相结合,形成杭州古城的特色。

第二十九条 街旁绿地

充分挖掘旧城区绿地的潜力,在城市主要道路两侧增加绿地,逐步达到每千米能见到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块状绿地;结合文物古迹的保护,建设街头绿地。第三十条 生产绿地

按占城市建设用地2%的要求,专业育苗和群众办圃相结合,增加城市生产绿地。保留老东岳苗圃用地,规划在萧山新街大型苗木基地、余杭运河景观森林公园、丁桥北集中设置。结合绕城公路绿化带、公园、风景区分散设置中小型生产绿地。保留和发展花园岗等现有的苗木、花木基地。

规划生产绿地面积为9.06平方千米。

第三十一条 防护绿地

铁路两侧各设置宽30~100米的防护林带;220千伏以上的高压走廊设置宽30~50米的防护绿带;在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宽50米以上的卫生隔离林带;在钱塘江下游绕城公路以东各设置宽500—1000米以上的防护林;在绕城公路两侧设置总宽500米的绿化带,高速公路两侧各设置宽100~200米绿化带,国道、省道、快速路等两侧各设置宽30~100米绿化带。

创造动态、连续的景观。建立稳定的绿化带,构成内外联系,具有改善城市气候,起到卫生、安全作用的防护绿地系统。

规划防护绿地面积为35.44平方千米。

第三十二条 附属绿地

1、居住绿地

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5%,旧区不低于30%。其中:一类居住用地绿地率不低于40%;二类居住用地绿地率不低于35%;三类居住用地绿地率不低于30%。

2、加强机场、码头、火车站、汽车站等城市窗口单位的环境绿化和美化;学校、休疗养院、医院、机关团体、部队等单位的绿地率不低于35%;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交通设施的绿地率不低于30%;化工、印染、造纸、制革等工厂的绿地率不低于35%;积极推行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提高单位面积的绿化效益。

3、西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同类性质的建设项目的绿地率提高15个百分点,外围保护地带提高5 个百分点。

4、道路绿地:城市主干路绿地率不低于20%,次干路不低于15%,一般道路两侧绿带宽度不少于3米;旧区道路绿地率不低于10%;广场绿地率不低于50%;新区快速路两侧各设置不少于宽30米的绿带,绿地率不低于30%。主要立交桥周围设置不少于宽20米的绿带。

第六章 树种规划

第三十三条 树种规划原则

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2、以杭州地带性植被为主,外来树种为辅,培育杭州的地方植物特色景观。

3、重视植物种类的多样性,遵循地带性植被的特点。

4、长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乔木树种与灌木、草花相结合,满足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的景观需求。

5、城市绿化配置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花卉、草坪及藤本相结合。

第三十四条 基调树种

樟树、银杏、苦槠、枫香、珊瑚朴、朴树、青冈栎、榔榆、桂花、柳杉、无患子、悬铃木、水杉、女贞、乐昌含笑、三角槭。

第三十五条

行道树种

推荐树种:樟树、枫杨、秃瓣杜英、灰毛含笑、普陀樟、川含笑、乐昌含笑、湿地松、银杏、玉兰(山玉兰)、珊瑚朴、红果榆、杭州榆、榉树、全缘叶栾树、合欢、枫香、无患子、浙江柿、臭椿、紫花泡桐、鹅掌楸。

试用树种:大叶桂樱、光皮梾木、梓树、小果冬青、三角槭、金钱松。

改良树种:悬铃木。

第三十六条 庭荫树种

推荐树种:乳源木莲、荷花玉兰、乐东拟单性木兰、二乔木兰、檫木、连香树、杜仲、榔榆、朴树、梧桐、柿树、桤木、紫荆、巨紫荆。

试用树种:红楠、薄叶润楠、紫楠、交让木、薄壳山核桃、麻栎、青冈、肥皂荚、红豆树、花榈木、香橼、。第三十七条 防护林树种

1、抗风树种:珊瑚朴、对节白蜡、朴树、青冈、紫楠等。

2、防火树种:青冈栎、木荷、紫楠、厚皮香、珊瑚树等。

3、抗污染树种:榧树、樟树、紫楠、二球悬铃木、构树、无花果、枫杨、杨梅、海桐、槐、大叶黄杨、冬青、构骨、全缘叶栾树、黄连木、臭椿、香椿、夹竹桃、女贞、兰考泡桐、梓树、棕榈、凤尾兰、厚皮香。

第三十八条 观叶树种

常色叶树种:金叶千头柏、紫叶小檗、红花檵木、紫叶李、斑叶灯台树、银边灯台树、洒金珊瑚、金边大叶黄杨、金心大叶黄杨、银边大叶黄杨、红细叶鸡爪槭、金叶女贞、菲白竹、黄叶银杏、紫叶桃、斑叶杏;

变色叶树种:银杏、金钱松、落羽杉、池杉、水杉、枫香、榉树、南天竹、楸树、石楠、红瑞木、灯台树、山麻杆、铜钱树、无患子、全缘叶栾树、七叶树、色木槭、三角槭、秀丽槭、鸡爪槭、南酸枣、臭椿、香椿、雪柳、金枝千头柏、金叶桧、银木、檫木、连香树、麻栎、秃瓣杜英、肥皂荚、马鞍树、槐、蓝果树、秀丽四照花、毛梾、卫矛、丝棉木、肉花卫矛、枳椇、阔叶槭、毛黄栌、黄连木、火炬树、野漆、刺楸。

第三十九条 观花树种

推荐树种:桂花、木莲、乳源木莲、荷花玉兰、玉兰、二乔玉兰、紫玉兰、凹叶厚朴、含笑、深山含笑、金叶含笑、乐昌含笑、鹅掌楸、夏蜡梅、蜡梅、浙江蜡梅、转子莲、杂种铁线莲、铁线莲、牡丹、黄牡丹、红山茶、茶梅、金丝桃、海滨木槿、木芙蓉、木槿、绣球、溲疏、粉花绣线菊、笑靥花、珍珠梅、白鹃梅、楸树、贴梗海棠、海棠花、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棣棠花、野蔷薇、玫瑰、月季、香水月季、黄刺玫、缫丝花、木香、毛樱桃、桃、杏、梅、日本樱花、日本晚樱、合欢、山合欢、紫荆、云实、刺槐、毛刺槐、网络崖豆藤、紫藤、白花紫藤、多花紫藤、常春油麻藤、石榴、重瓣红石榴、四照花、秀丽四照花、七叶树、楝树、川楝、大叶醉鱼草、醉鱼草、夹竹桃、马缨丹、金钟花、紫丁香、白丁香、迎春、云南黄馨、探春、泡桐、兰考泡桐、美国凌霄、栀子、大花栀子、六月雪、绣球荚蒾、琼花、粉团荚蒾、凤尾兰、丝兰。

试用树种:木荷、云锦杜鹃、满山红、羊踯躅、马银花、南烛、郁香安息香、白檀、山梅花、太平花、沙梨、锦鸡儿、美丽胡枝子、瑞香、芜花、结香、火炬树、流苏树、忍冬、金银忍冬、郁香忍冬、盘叶忍冬。

第四十条 林中伴生树种 竹柏、红豆杉、乳源木莲、紫楠、黑壳楠、披针叶茴香、十大功劳、阔叶十大功劳、连香树、红山茶、厚皮香、倒卵叶石楠、瑞香、秀丽四照花、东瀛珊瑚、青荚叶、八角金盘、中华长春藤、树参、珊瑚树。

第四十一条 观果树种

推荐树种:银杏(雌)、南方红豆杉、南天竹、无花果、杨梅、柿树、乌柿、朱砂根、海桐、火棘、枇杷、石楠、海棠花、樱桃、花榈木、槐、胡颓子、石榴、四照花、秀丽四照花、红瑞木、卫矛、铁冬青、冬青、枸骨、黄果枸骨、小果冬青、铜钱树、全缘叶栾树、楝树、川楝、枳、香橼、柚、朱桔、枸杞、海州常山、白棠子树、梓树、珊瑚树等。

试用树种:红楠、薄叶润楠、豹皮樟、薜荔、红豆树、赤楠、青荚叶、猫乳、金银忍冬、郁香忍冬。

第四十二条 湿地树种

以耐水湿树种为主,包括湿生和水生植物。

1、耐水湿树种:落羽杉、池杉、水杉、枫杨、南川柳、海滨木槿、木槿、柽柳、垂柳、紫穗槐、乌桕、夹竹桃、白棠子树、金钟花、迎春、云南黄馨、探春、凤尾兰、圆头蚊母数、湿地松、杭州榆等推荐树种及浙江柳、银叶柳、粤柳、日本三蕊柳、长柄柳、簸箕柳、江南桤木、红果钓樟、山、毛山鸡椒、中国绣球、圆锥绣球、湖北海棠、垂丝石楠、伞花石楠、硕苞蔷薇、山莓、马棘、庭藤、美丽胡枝子、刺槐、交让木、盐肤木、纯齿冬青、野鸭椿、牯岭勾儿茶、长叶鼠李、华东葡萄、海滨木槿、梵天花、木槿、闪光红山茶、翅柃、金丝梅、蔓胡颓子、薄叶山矾、华山矾、野茉莉、醉鱼草、白棠子树、牡荆、水杨梅、水团花、宜昌荚蒾、饭汤子、构杞、绒毛皂柳、华西枫杨、青钱柳、桤木、水竹、早竹、枪刀竹、黄姑竹、淡竹、木竹、红竹、红竹、安吉水胖竹、美竹、芽竹、浙江淡竹、篌竹、石竹、浙江金竹、乌哺鸡竹等试用树种。

2、水生植物:荷花、睡莲、王莲、黑藻、软骨草、尖叶眼子菜、菹草、光叶眼子菜、茨藻、小茨藻、金鱼藻、东方香蒲、水烛、菖蒲、水葱、铁线兰、尖叶眼子菜、卵叶丁香蓼、石龙尾、异叶石龙尾、水筛、缠结鸟巢藻、布氏轮藻、水苦荬、水蕨、水蕹、水车前、水衰衣等

第四十三条 耐盐碱树种

刺槐、槐树、白榆、女贞、樟树、楝树、水杉、池杉、柽柳、柏树、哺鸡竹等。

第四十四条 地被植物 狗牙草、结缕草、假俭草、黑麦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剪股颖、大叶吴风草、荷兰菊、假龙头、黄菊、白花蓍草、黄花蓍草、地被石竹、八宝景天、德景天、费菜、赤颈散、钓钟柳、匍匐毛莨、玉带草、丽蚌草、美女樱、日本矮小菊、大花福录考、金鸡菊、大花金鸡菊、松果菊、花菖蒲、德国鸢尾、燕子花、黄菖蒲、马蔺、蝴蝶花、香蒲、葱兰、韭兰、大花萱草、夹套萱草、紫鸭舌、吉祥草、美国马蹄金、红花酢浆草、白三叶、书带草、剪夏罗、二月兰、紫茉莉、天人菊、醉蝶花、波斯菊、金光菊、葡萄风信子、石蒜、邹叶狗尾巴、野菊花、偃柏、铺地柏、小檗、紫叶小檗、金丝桃、朱砂根、绣球、火棘、锦鸡儿、紫穂槐、胡枝子、美丽胡枝子、芫花、东瀛珊瑚、青荚叶、龟甲冬青、黄栌、八角金盘、马缨丹、菲白竹、凤尾兰、丝兰等。

第四十五条 藤本植物

转子莲、杂种铁线莲、铁线莲、霹荔、野蔷薇、香水月季、木香、云实、网络崖豆藤、紫藤、多花紫藤、长春油麻藤、扶芳藤、雀梅藤、爬山虎、中华常春藤、络石、迎春、云南黄馨、探春、凌霄、美国凌霄、忍冬。

第七章 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第四十六条 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目标

近期(2001—2005年),试引种300种,引种成功率达80%,植物种类达到1500种左右;

中期(2006—2010年),试引种600种,引种成功率达80%,植物种类达到2000种左右;

远期(2011—2020年),试引种300种,引种成功率达80%,植物种类达到2200种左右。

第四十七条 植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1、加强野生植物的保护

(1)建立多层次的保护体系

建立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实行就地保护。通过11个风景区、6个湿地保护区、2个水源保护区、4个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建立,使保护区面积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有效保护植物多样性。(2)重视野生植物的迁地保护

充实和完善现有植物园,积极鼓励对杭州地区特有物种的迁地保护;结合湿地保护,在余杭闲林建立杭州湿地物种保护中心;在萧山大型苗木园中,建立以经济类植物区和花卉区为主的植物园等。

2、加强植物的引种、试种等工作

(1)利用我国丰富的物种资源,开展广泛的引种、收集工作,在通过驯化、试种等,把适宜于杭州市生长的植物品种加以推广,丰富本地区的物种。

(2)引进国外优良的物种资源,在对本地区生态系统没有影响的前提下,加以推广,丰富植物资源。

第四十八条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对策

1、科学准确地制定物种优先保护方案,有效地开展物种资源的保护

在有限的资金下,优先保护最需要保护的区域与物种。

2、加强珍稀濒危植物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建立保护区的基础上,增加保护小区、保护点,为珍稀濒危植物提供一个适宜的生境,并通过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采取人工促进次生阔叶林恢复等措施,促进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生存、繁衍环境的巩固和恢复。

3、建立健全珍稀濒危植物的监测体系

建立由省、市、区三级监测站组成,重点检测与一般检测相结合的检测体系,定期提供包括分布范围、生境、繁殖方式、种群结构、资源消长、保护现状等多项内容的野生植物资源现状与动态信息,为主管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第八章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第四十九条 古树名木保护范围

1、成林地带,外缘树冠垂直投影以外5米所围合的范围。

2、单株树,同时满足树冠垂直投影以外5米和距树干基部外缘水平距离为胸径20倍以外的范围。

第五十条 古树名木保护要求

1、健全古树名木档案

全面调查,建立健全每株古树名木的档案,实行“一树、一牌(碑)、一卡”制度。

2、依法保护,严禁砍伐或迁移

严格按《杭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及《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实施。

3、落实管护措施及经费

制订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人员,做好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落实管护经费,保证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工作正常开展。

第五十一条 保护措施

1、整治古树周边的环境,改善立地条件

拆除古树周边的违章建筑,扩大绿地面积,并采取调整土壤物理结构、改善地下环境等方式改善生长环境。

2、加强维护保护

设置保护围栏;对年老根衰的采取设支撑、或拉索等辅助设施;及时填补树干空洞;及时做好排水、填土、修剪枯枝等工作;安装避雷针;设立观察井和观察树。

3、加强古树名木病虫害防治

定期对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及时防治病虫害危害;对目前生长不良的古树名木,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诊断,及时采取急救措施,防止死亡现象发生。

4、采取切实有效的复壮古树名木措施

从生理生态、营养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综合复壮措施。

第九章 绿地景观规划 第五十二条 重要景观面(带)

1、外围山体背景景观

杭州城市的南部、西部、西北部及北部地区是连绵的山峦,是城市天然的生态屏障,也是城市的背景。规划通过风景区的保护和建设及山林绿地的改造,强化和美化山体景观,形成城市优美的背景景观。

2、钱塘江生态景观带

规划通过钱塘江上游的水源保护区、下游的滨海湿地、500~1000米宽的防护林及江滨休闲公园的建设,形成杭州城市具有重要生态、游憩、景观功能的景观带。

3、京杭大运河生态景观带

改造与整治京杭大运河两岸,通过运河景观森林公园、两岸30~50米绿带的建设及充分利用京杭大运河沿线丰富的人文资源建设运河沿线公园,形成运河沿线的重要景观节点,美化景观,形成运河风光带。

4、西湖景观面

保持“三面云山一面城”、“城景交融,城湖合璧”的景观特色,禁止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城市化和城市面湖地区过多的高层建筑对景观的破坏。通过西湖风景名胜区林相的改造、宝石山、吴山等山体与城区过渡地带的绿地建设,增强其自然生态功能。

第十章近期建设规划

第五十三条近期绿地建设目标和指标

加强滨水绿廊与交通绿廊的建设,初步形成杭州城市的绿色网架;重点建设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增加主要街道的街头绿地,在合理的服务半径之内,增加各级公园绿地,改善城区缺少绿地的状况。规划每年增加城市绿地(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之和)500万平方米以上。

至2005年,城市建设用地内绿地率达到30%以上,人均绿地达到15平方米以上,人均公园绿地达到9平方米以上;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第五十四条近期绿地建设重点

1、结合风景区建设,改造山林绿地。

2、启动水源绿地保护区,在钱塘江两岸建设宽100米以上水源涵养林。

3、建立绿色交通体系,改善城市对外交通形象。基本建成绕城公路两侧宽50—100米的绿带,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机场路两侧宽30米以上的绿带;主城、副城、组团间的联系道路两侧宽30米以上的绿带;完成城市主要入城口的环境整治。

4、完善西湖风景名胜区的绿地建设。

(1)完成环西湖绿地建设,改造完成环湖南线、曲院风荷、渔乐园、雷峰夕照等公园和景点;

(2)结合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工程,新建茅乡水情公园、三台泽韵园、花山霞鹃等公园,充实西湖西线的景观;

(3)加紧西湖北山景区的改造,建成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大公园;

(4)建成石景公园、白塔公园、吴山公园、灵隐景区等公园和风景点。

5、加快市级公园的建设。完成市级公园城北体育公园、城西公园、城东生态公园、西塘河公园一期;改造和扩大临平山公园、西山公园、北干山公园,增加山脚绿地面积;启动城市新中心公园、钱塘江滨江公园。

6、增加城区的各级公园和广场。完成凤凰公园、东新园公园、杭氧公园、三里亭公园、江滨公园、三墩三河公园、霞湾公园、运河西公园、江寺公园、祗园寺公园、滨江少儿公园、滨江高教公园、星桥公园等。

7、完成新开河、贴沙河、中河两侧绿带,基本形成城区内京杭大运河、上塘河、东新河、红建河、西塘河、余杭塘河、紫金港、莲花港、冯家桥河、沿山河、古荡湾河、邋遢港、永久河、北塘河、萧绍运河、南门江两侧绿带。

8、增加延安路、解放路、庆春东路、市心路、320国道(临平城)等城市主要道路两侧的块状绿地,有效改善城市街景。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对策及措施

第五十五条 加强绿化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各类新闻媒体和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加强对城市绿化的宣传力度,开展全民绿化教育,了解绿化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并养成爱绿、护绿的好习惯;提高全民的绿化意识,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意识,把绿化建设提高到改善投资环境、促使土地增值、改善城市形象的高度来加以重视。

第五十六条 完善法规,依法治绿

逐步完善现有的法规,组织制定与法规相配套的一系列文件,使城市绿地的建设、管理有法可依,保证依法行政的可操作性。根据建设部颁发的《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园林尽快会同城市规划等部门制订《杭州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尽早制定颁布《杭州市绿化养护招投标管理办法》、《杭州市借地绿化管理办法》、《杭州市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

第五十七条 加强对绿地规划的监督实施,确保城市绿化用地

审批后的《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向社会公布,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维护规划的绿化用地。

加强人大的监督力度,除对每年实施的绿地进行检查外,对城市主要绿地的变更情况加以监督检查,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切实保障城市绿化用地,加强绿线管理,划定绿化控制线,严禁改变规划绿地性质或削减规划绿地面积;建设项目从规划、审批、实施到竣工验收必须严格管理,对未达到绿化标准的项目,按规定给予处罚,绿化严重不足且没有有效补偿措施的,不得投入使用;加大拆违还绿的力度,对侵绿、占绿等违章行为须严格处理,并广泛发动群众的监督作用,抵制侵绿、占绿行为的发生。

第五十八条 完善融资渠道,建立多渠道、多方位、稳定的资金来源

1、政府投资为主渠道。将绿地建设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加大绿地建设资金的投入,绿地建设费用应占城市建设费用的3~5%,由市政府投资市级大型绿地的建设,区政府投资区级公园、街道绿地的建设。

2、新建单位的附属绿地及居住区绿地建设费用,应列入建设总投资,由各建设单位及开发公司负责实施,保证绿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3、道路绿地及道路红线以外的绿地建设费用,应列入道路建设总投资,由市政建设部门按规划与道路同步实施。

4、建立绿化基金。鼓励社会参与,使绿地建设有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用于绿地的建设、养护、古树名木及野生植物的保护等。

第五十九条 充分发挥土地储备作用,保证中心城区的绿地实施

规划建议积极发挥土地储备中心的土地调控作用,每年推出的出让地块中应拿出一定比例的土地用于绿地建设,保障城市绿地的逐步实施。

1、政府通过土地收购,置换出旧城区待改造地块,实施绿地。

2、结合老城区工厂单位的搬迁、旧城改造、调整城市中心的中、小学用地,对于办学条件差、场地紧张的学校适当合并、迁建,改善办学条件,置换出部分用地实施绿地;

3、预征规划绿地,避免重复建设、拆迁,降低绿地实施成本。

第六十条 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建设城市的集中绿地

改变建设次序,先建公园等集中绿地,后开发周边的土地,通过周边地块地价的增值,收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保障城市绿地实施的经费,使城市绿地建设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六十一条 研究制订相应的配套政策,保证城市生态绿地的实施。

总结近几年借地绿化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借地绿化的配套措施;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户籍制度的改革等手段,加快生态绿地的建设。

第六十二条 提高园林绿化的科技水平,为园林绿化提供技术支撑

科技是园林绿化进一步发展的支撑,上海在这方面已作出了榜样。充分发挥绿化科研部门的积极性,并借助于大专院校科技力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新优品种引进、栽培技术的提高、植物配置、建群结构的稳定、病虫害防治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使有限的绿地更好地发挥生态效益。

第六十三条 增加有效绿化面积

1、大力推广屋顶绿化及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及垂直绿化虽然不计入城市绿地面积,但可弥补城区绿地的不足,对城市的景观及生态环境起着积极的作用。大力提倡与鼓励各单位创造条件进行屋顶绿化及垂直绿化,特别是近西湖地区,要加强建筑立面的绿化与美化。

2、搞好主要道路两侧的形象工程。对主要道路两侧现有的单位提出绿化与美化的整改要求,积极推进拆墙透绿工作,以增加城市的通透感,改善视觉效果,增加城市绿地;对重建及新建项目,要求在临道路一侧留出绿色空间,使更多的单位绿地,转换成街头绿地,为城市景观作出贡献,并根据有关规划在绿地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奖励;各单位负责日常的养护与管理,并与年终考核挂钩。

第六十四条 深化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改革

彻底改变目前城市绿化行业“政企不分,管养不分”、“以费养人”的状况,深化行业改革,积极培育绿化市场运作机制,逐步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养护管理的市场化用作,达到降低养护成本,提高绿地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第十二章 附 则

第六十五条

本规划自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生效。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负责解释权。

第六十六条 本规划的法定有效组成文件是规划文本、图纸,附件包括说明、基础资料汇编。

第六十七条 本规划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组织实施并负责解释。

第三篇:南通市城市消防规划文本

南通市城市消防规划文本

南通市城市消防规划文本

(2000~2010年)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建立南通市城市消防安全体系,提高城市预防和抵御火灾及有关灾害的能力,适应南通市经济发展需要,建设成为上海北翼现代化的港口、工业、贸易城市,编制南通市城市消防规划(下称本规划)。

第二条

本规划的范围为南通市区规划形成的港闸区、主城区(含新城区)、开发区、江海港区四个城市组团所包含的100平方公里的用地范围。

第三条

凡在规划区范围内从事与城市消防安全有关的规划编制、管理和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其技术标准均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第四条

规划期限为2000~2010年,近期至2003年,中期至2005年,远期至2010年。

第五条

城市消防规划目标:近期以达到《消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有关消防规范基本要求为目标,逐步建立起消防法制健全、宣传教育普及、监督管理有效、基础设施完善、技术装备良好、体制合理、队伍强大、训练有素、保障有力、适应南通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特点的城市消防安全基本体系。

远期进一步增强全市抗御火灾尤其是抗御特大火灾的能力,提高各种建筑及化工火灾的救灾能力,实现消防队伍和设施向多功能发展,建设一支能同火灾作斗争的战斗队、抢险救灾的突击队、应付突发事件的机动队,建成适应南通市城市特点、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城市消

南通市城市消防规划文本

防安全体系,并为建立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高标准的城市消防安全体系创造条件。

第六条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9.1

3、《消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5.4.8

4、《城市消防规划要点》1996

5、《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98年207号GB-2807)

6、《江苏省消防条例》1995.8.11

7、《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0年)

8、国家、省、市有关城市消防的政策、法规和文件等。

第七条

本规划由《南通市城市消防规划文本》、《南通市城市消防规划图件》、《南通市城市消防规划说明书》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件具有等同法律效力,规划说明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

第八条

本规划由南通市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南通市国土规划局按照本规划进行规划管理。南通市公安局依法按照本规划进行消防监督。

第二章 城市消防安全布局

第九条

以《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规定,确定南通市的重点消防地区为:南大街、桃坞路、七彩城商业区;人民路、青年路高层建筑群;文化宫、青年路公共娱乐场所集中区;钟秀乡一带的集贸市场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崇川、港闸经济开发区;天生港、唐闸镇工业区;江海港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储区;长江沿线码头及物质集中地;南通飞机场及油库。

第十条

南通市城市消防规划文本

重点消防单位应由市公安局每年根据具体的建设情况来确定,并加强消防监督。

第十一条

对市区的易燃易爆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其改造、搬迁的期限和措施,并合理布局新建的单位。

第十二条

对混杂在旧城居住区内,影响城市消防安全状况的一些工厂、企业,针对不同现状,提出相应的改造、搬迁要求和措施。旧城改造时,应采取措施加固好房,拆除危房,提高新建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第十三条

在各级开发区和工业区的建设中,消防站、消防给水、消防通信、消防通道等消防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应由实施开发的各级政府、相关单位同步建设。

第十四条

长江沿线码头建设,尤其是危险品码头建设必须严格有序,并逐步改造旧码头中存在的消防问题。

第十五条

完善商业区、市场内的消防设施建设,并应对一些简陋的市场进行改造,使其中各类建筑满足各项消防规范。

第十六条

物资仓储区应逐步向通吕运河沿线、长江沿线码头区后沿地区集中布置。

第十七条

加强居住区的消防设施建设,新居住区和成片改造地区的规划与建设应和消防设施建设同步,旧城区和已建老居住小区也应加以改造,满足消防通道与消防供水等消防要求。

第十八条

公共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等建设,应满足防火间距,保证用电负荷,完善设置消防通道、消火栓及建筑消防设施,新建建

南通市城市消防规划文本

筑应以一、二级耐火等级为主,控制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发展,严格限制修建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第十九条

城市气化区范围内应采用管道燃气集中供气,高层建筑应采用管道供气方式。

燃气管道宜布设在人行道下或小区绿化带内,并应符合管线综合规划和有关安全规范。严禁在燃气管道上搭建建、构筑物。

煤气储配站、调压站、液化石油气气化站及瓶库,应严格按照城市燃气规划合理布置,并符合消防要求。

第二十条

结合城市生活供给建设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集中建设农贸市场,取消露天、路边摊位,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第二十一条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运输禁运线路规划为:

近期至中期2005年,工农路以西,南起南通大饭店,北至通吕二号桥;青年路以北,东起南通大饭店,西至虹桥大转盘;钟秀路以南,东起二号桥,西至轻纺市场转盘;外环西路以东,北起节制闸,南至虹桥大转盘以内,禁止一切运输危险品的车辆通行。

远期:远期至2010年,通吕运河以南,东起运河3号桥,西至节制闸;外环东路以西,北起运河3号桥,南至洪江路大转盘;洪江路以北,禁止运输危险物品的车辆通行。

第三章 城市消防站布局

第二十二条

在现有7个消防站基础上,规划新增8个消防站,以达到城市陆上消防站共15个。规划水上消防站3座,沿江均匀设置。

第二十三条

将消防六中队改建为以扑救化工火灾为主的特种消防站,四中队扩建为特勤站,服务于崇川开发区东区的消防站(即十一中队)为特勤

南通市城市消防规划文本

站。站级标准,除特勤站外,都应达到标准普通站的要求。

第二十四条

现有各消防站均应逐步完善消防装备和营房设施建设,保证灭火能力。

第二十五条

在现有119消防指挥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现代化的以消防任务为主并兼有其他抢险救援多种功能的消防指挥中心。

第二十六条

规划消防站按照《南通市城市消防规划图件》中站点规划图进行选址建设,控制规划用地,任何人和单位不得占用。

第二十七条

在现有乡镇、企业专职消防队基础上,加大专职消防队建设力度,近期各县(市)、区需选择1~2个经济较发达的中心城镇,建立专职消防队,远期所有中心城镇以及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均需建立专职消防队,同时广泛组建多种形式的义务消防队,城市(镇)义务消防队伍建设目标是达到单位总数的95%以上,乡镇企业达80%。

第二十八条

公安消防站人员以现役制为主(在增编困难的情况下,采取多种形式组成),保证消防站的正常值班力量。

第四章 消防给水

第二十九条

南通市的消防用水取自城市供水管网、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其中,城市供水管网占主导地位。

城市消防给水标准按规范采用同一时间内发生3次火灾,一次灭火用水量为100升/秒。该用水量在城市供水管网布设及水厂新、扩、改建时应予满足。

第三十条

加强城市调节水库、供水管网的改造和建设,提高供水可靠性,南通市城市消防规划文本

满足消防供水的水压、水量要求。消防用水量、水压及延续时间等,应按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消防技术规范执行。

第三十一条

市政消火栓严格按规范设置,间距一般不得大于120米;道路宽度达到或超过60米时,应在道路两边按间距不超过120米规定设置,且应尽量靠近十字路口醒目的地方。对商业、化工等消防重点区域需根据实际灭火需要,增加消火栓建设数量。旧城改造、道路翻修和新区建设,必须同时改造或新建市政消火栓,要求一步到位,不欠新帐。市政消火栓被破坏时,应按有关规定及时修复,确保灭火时的供水需要。

第三十二条

充分利用自然水体作为消防水源。积极治理河道污染,清除河道淤积。濠河、通吕运河等天然水源两侧规划建筑时,应同时规划建造消防取水码头。市区沿濠河适当位置建造消防专用取水点,或预留可供消防车取水的适当地点,沿濠河边的高层建筑室外消防用水可取自于濠河。

已建成的高层建筑、大型商场、住宅区、仓储区、工厂和易燃易爆单位应充分利用120米范围内的江、河等天然水源,并应完善连通天然水源的消防通道和取水码头。老城区改造和园林绿化建设应视情修建人造水源。

第三十三条

城市区建筑耐火等级低的建筑密集区、无市政消火栓或消防水源不足,无消防车通道的,城建部门应以保护半径为150米的要求建造消防专用蓄水池,其容量为100~200立方米。最终应是通过城市供水系统解决消防水源问题。对于城市单体建筑,规划为利用城市供水管网直接加压供水。

南通市城市消防规划文本

第五章 消防通道

第三十四条

消防通道主要依靠城市路网系统。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应保证消防通道中心线间距不大于160米,当建筑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米时或总长度超过220米时,均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通道。消防通道净宽不应小于4米,净空高度不应小于4米,城市主干道设置天桥等建、构筑物时,净高不应小于5米,转弯半径不应小于8米。尽头式消防通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尺寸不宜小于15×15米。

第三十五条

交通道路、路口应能满足大型消防车辆转弯半径20米的要求。

第三十六条

对城市旧区不畅的消防通道应予改造。小区开发建设时,应合理规划小区内部道路系统及消防主干道,其出入口应设立消防设施布置图,消防干道上不得设置路障。

第三十七条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各类建筑,应严格执行有关消防技术规范规定,其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如有困难,可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通道或设置可供消防车通行且宽度不小于6米的平坦空地。

第三十八条

高层建筑、易燃易爆工厂、仓库、易燃可燃材料场所,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集贸市场等,均应有两条以上不同方向直通的消防通道,每侧至少应设置不小于6米宽的平坦空地,以保证足够的消防车同时操作。

第三十九条

大型公共建筑、人员集中场所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并与外部城市道路连接,比较危险且只有一条道路可连通城市道路的部位,应增辟道路,确保有两条通道与城市道路连通。

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与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

南通市城市消防规划文本

第六章 消防供电

第四十条

加大电力建设投资力度,加快城网建设和改造速度,满足各类用户对用电的要求。

第四十一条

严格执行“用电负荷等级分类”等供电有关规定,确保各类建筑消防供电可靠性。

消防指挥中心、各消防站、供水、供电、供气、医疗急救、交通管理、环保、气象、地震、防火重点等保护单位均应设双电源供电或自备柴油发电机组。

第四十二条

旧城区及重要繁华地段架空线路应逐步改造为地下电缆供电形式。

新城区电力线路建设应该一步到位,直接采用地下电缆供电的形式。

旧城区及早期的居住区室内、外电气线路均应逐步改造,以适应家庭用电及防火要求。

第七章 消防通信

第四十三条

加强我市通信网络的建设。加快通信设备更新的速度,加速通信光缆进户工程的进程,使我市的有线通信网络早日实现全地下化、光缆化,为消防工作创造优质的外部条件。

第四十四条

大力推广使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其它先进技术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消防工作的辅助指挥,迅速提高我市消防通信调度指挥系统的效率,以及综合指挥能力,使我市的消防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四十五条

南通市城市消防规划文本

有线通信系统作为城市火灾报警、受理和调度指挥的主要通信方式,并按规定设置119火警集中受理总台,119火警网、119自动报警网、报警专用网、调度专用线、配合作战专用线。消防支队指挥中心应与市政府、110报警中心、供水、供电、供气、医疗急救,交通管理、环保、气象、地震台、各消防重点单位及专职消防队等单位各设一对电话专线,组成电话会议系统,以便发生火灾和其它灾害时得以实施统一调度和配合作战。

第四十六条

建立、健全无线通信网,积极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实现消防无线通信“三级组网”,无线、有线汇接和无线受警。同时以公安系统350M集群网为中心,再适当配置2~3个350M集群网,形成有效的消防集群专网。

第四十七条

各中队除完善一对指挥调度专线外,至少应再设一对DDN数据专线,同时各中队均应配置计算机终端、传真机等图像、信息传输处理系统,形成一个多功能的计算机控制处理信息消防网络。

第四十八条

设置图像传输系统,建立消防车辆出动卫星定位(GPS)系统,并在城区内选择超高层建筑或移动电话基站铁塔,配置自动监视和报警通信设备。同时,与公安交通指挥中心等并网,实行信息共享,实现全市消防一体化。

第四十九条

建立119指挥中心与消防重点单位之间的联系网,要求119指挥中心内贮存所有重点单位的相关信息资料,使重点单位报警后,119指挥中心自动显示其信息。

第八章 消防与抗震、人防

第五十条

南通市地震基本烈度为6.0度,因此,城市应具有一定的避震抗

南通市城市消防规划文本

震能力和防空抗毁能力,城市消防队伍应成为紧急处置各种灾害事故、抢险救援的一支突击队,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和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应符合抗震、人防等防灾规划提出的要求,城市消防安全工作应与抗震、人防等防灾工作相结合,争取将地震及其引起的二次灾害控制和减少到最低程度。

第五十一条

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通道等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应按抗震、人防要求和抢险救灾的需要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保证救灾能力。

第五十二条

城市公园、绿地、广场、人防工程、道路系统应作为城市防火救灾的避难、疏散场地。

第九章近期建设规划

第五十三条 建立良好的城市消防安全体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除消防安全管理的盲区。对全市建筑消防设施单位要进一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按照消防技术规范要求,督促隐患整改,确保完整有效。

第五十四条

完善现有7个公安消防站的装备,完成消防三中队改造工程和消防四中队特勤站的扩建工程。结合四中队建设,需建设一个消防培训中心,用于消防培训。

第五十五条

增建陆上消防站2个,即9中队,服务于港闸开发区,站级标准为普通型消防站;11中队,服务于崇川开发区东区,站级标准为特勤消防站。

第五十六条

至2003年,在应配置消防车辆总数不减少的前提下,淘汰更新超期、到期服役的消防车。

南通市城市消防规划文本

第五十七条

完善消防通信系统,使报警、接警、调度指挥三个环节达到规范规定要求。

第五十八条

加强城市调节水库、供水管网建设,与城市建设发展同步设置市政消火栓,并完善城市建成区应设置的市政消火栓(每年建100只左右),修复已损坏或无法使用的市政消火栓。

第五十九条

充分利用天然水源,沿濠河有计划地新建消防车取水点。治理河道污染,确保天然水源作为消防第二水源的可利用度。

第六十条

城市旧城区加快建设环城西路、环城东路、环城南路、环城北路,完善市中心消防通道建设,打通任港、城港、南园等地区消防通道。

第十章 投资估算

第六十一条

近期增建2座消防站,即位于港闸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九中队和位于崇川经济开发区东区的十一中队,消防站建设资金共1600万元,其中不含征地和车辆装备器材费用。

第六十二条

新建的2座消防站,共应配备消防车共13辆,近期配备8辆,需购消防车和装备器材经费约400万元。

第六十三条

新建地处港港开发区、崇川开发区两座消防站的建设资金和近期配备的8辆消防车所需资金,由消防站服务区内的港闸经济技术开发区、崇川经济开发区、狼山旅游度假区为主承担,不足部分可通过向受益单位集资解决。

第六十四条

现有消防站7座,各类消防车29辆,按标准至中期应配备35辆

南通市城市消防规划文本

消防车,尚缺消防车6辆,需购消防车和装备器材经费约为402万元,由市财政酌情补助解决。

第十一章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第六十五条

加强消防法制建设,依法治火,依法管火,广泛开展全民防火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消防意识。并应设置如下城市消防安全标志:火警报警标志、消火栓、消防道路、消防码头、消防供电标志、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标志,安全疏散标志,重点消防保护标志。

第六十六条

贯彻消防规划,落实配套措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消防站、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通信等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列入城市发展规划。城市消防不仅要有总体规划,而且要有具体专项规划。有关项目要列入公用事业、邮电和开发建设投资内容,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重点项目应作为市政府目标管理项目、分工落实。

第六十七条

拓宽经费渠道、增加资金投入,要按照《江苏省消防条例》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增加消防装备设施的通知(通政办发[1995]209号文)确定的渠道和原则,多方面增加对消防事业的投入,计委、建委、财政等部门要重点增加对公安消防站建设和消防装备购置更换投入。

第六十八条

明确职责分工。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协同配合,共同建设。公安消防部门要当好政府的参谋,并负责公安消防队(站)的使用和维护。负责消防供水、通防通道、消防通信以及其他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第六十九条

加强监督检查、实行规范管理。要加强对公共消防设施的规划论证、实施、检查和验收、严格执行国家《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防止出现新的问题。

南通市城市消防规划文本

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七十条

本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总体规划如有重大变化,本规划作相应调整。

第七十一条

本规划自南通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生效。

第四篇:城市消防规划编制要点

城市消防规划编制要点

(1998年7月24日公安部消防局公消〔1998〕164号印发)

城市消防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项重要的专业规划,其任务是对城市总体消防安全布局和消防站、消防给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等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进行统筹规划并提出实施意见和措施,为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和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一、编制城市消防规划的一般要求

(一)城市消防规划的编制应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当地公安消防机构会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委托具有相应城市规划设计资格的设计单位具体编制。编制经费由当地人民政府拨专款予以解决。

(二)规划设计单位在编制消防规划之前,应全面收集与城市消防规划有关的城市基础现状材料,在深入调查研究、多方案比较论证的基础上开展编制工作。

(三)城市消防规划的编制应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规定,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其它专业规划相协调,从实际出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既满足城市总体消防安全需要又便于实施的城市消防安全体系。

(四)在城市消防规划审批前,当地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消防规划进行评审;规划设计单位应根据评审意见对城市消防规划做进一步修改。

(五)城市消防规划修改完成后应报当地人民政府审批,并报当地人大常委会公告。经批淮的城市消防规划是城市消防建设的依据,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按计划与城市其它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当消防专业规划不适应于实际需要,需进行修改时,应报原审批部门批准。

二、编制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要求

城市消防规划的技术文件主要包括:基础现状资料、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和规划图纸。

(一)城市基础现状资料主要包括:

1.城市火灾特别是近五年的火灾情况;

2.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装卸、供应场所的位置、规模等现状情况;

3.建筑密度高、耐火等级低、消防水源不足、消防通道不畅的建筑区、棚户区的分布、规模等现状情况;

4.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商业区、车站、码头、港口、机场、地下建筑的分布、规模等现状情况;

5.文物古迹、园林建筑、新开发区的分布、规模等现状情况;

6.输油、输气管道,高压电线(缆)的分布等现状情况;

7.水厂、电厂的位置、规模等现状情况;

8.电信局、电话分局的位置、规模等现状情况;

9.城市消防站、消防给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的现状情况;

10.城市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情况;

11.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性质、规划期限、规划范围、规划人口、用地规模、城市布局等对编制规划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二)规划文本应当表达规划意图和目标,并对规划的有关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文字表达应准确、明了。规划文本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1.总则

说明规划编制的目的、主要依据、总体指导思想和原则、规划年限及规划范围;

2.城市消防安全布局

(1)说明城市消防安全布局的规划依据和原则;

(2)划分城市消防重点保护区域;

(3)按照有关消防安全规定和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确定城市大型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装卸、供应场所,可燃易燃物资仓库(堆场)、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汽化站、混气站、汽车加油站等场所及输油、输气管道,高压电线(缆)等的安全布局;

(4)对现有影响城市消防安全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装卸、供应场所提出迁移或改造计划;对现有耐火等级低、建筑密集、消防通道不畅、消防水源不足的老城区、棚户区和商业区提出改造计划;对暂时不能改造、迁移或不宜远离城区的要提出安全控制措施,提高自身防灾能力。

3.消防站

(1)说明消防站的规划依据和原则;

(2)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要求,确定新建消防站的位置、数量、用地规模、消防装备等。沿海开放城市可根据水上消防的实际需要,确定新建水上消防站的位置、数量、用地规模和水上消防艇等装备;

(3)对现有不适应城市消防需要的消防站提出改造、迁移计划;结合城市实际,确定消防培训中心的位置、用地规模等。

4.消防给水

(1)说明市政供水管网及消火栓、消防水池、天然水源取水设施等消防给水设施的规划依据和原则;

(2)确定可利用的市政及天然消防水源,按照有关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确定新建消防给水设施的数量、位置,并提出有关技要求;

(3)对现有不能满足消防需要的消防给水设施提出改造计划。

5.消防通信

(1)说明消防通信的规划依据和原则;

(2)按照有关城市消防通信技术标准的要求,确定119火灾报警和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规划方案。

6.消防车通道

(1)说明消防车通道的规划依据和原则;

(2)按照有关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对城市道路及桥梁、隧道、立体交叉桥等提出消防车通道宽度、限高、承载力及回车场地等要求;

(3)对现有不能满足消防需要的消防车通道提出改造计划;确定化学危险品的运输路线;

(4)对天然水源充足地带,应规划供消防车取水用的消防车通道。

7.近期规划与投资估算

根据消防规划总体要求,分项分提出具体的新建、改建、迁移计划以及各项目的投资估算;列表说明工程的名称、主要内容、投资估算及时间安排等。

8.规划实施意见

提出确保规划有效实施的措施和意见。

(三)规划说明书主要对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及公共消防设施的现状进行分析,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

(四)规划图纸分为三类:现状图、近期规划图和远期规划图。现状图和规划图所表达的内容及要求应当与基础现状资料及规划文本的内容一致;规划图纸应符合有关图纸的技术要求,图纸比例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般宜为1:5000~1:25000。

第五篇:浅析城市消防规划的编制

浅析城市消防规划的编制

摘 要:城市消防安全作为城市防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消防规划作为保障消防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对于完善城市消防功能具有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本文介绍了天津市消防规划的编制情况,对规划编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探索了城市火灾风险评估的模式,着力完善消防设施布局,构建消防设施体系,保障消防供水水源。

关键词:城市消防 规划编制 1 概述

消防事业关系着城市的安全与稳定。城市消防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与落实。城市消防规划的编制是建立城市消防安全体系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对于完备城市消防安全功能、提高公共消防服务能力、保障城市消防安全具有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并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决策管理提供基本的依据。

2009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修订)明确,各级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讯、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2009年3月审定的《城市消防规划规范》对城市消防规划的编制起到了规范指导作用。在新《消防法》颁布前,天津市尚未编制城市消防专项规划,消防施设的配置系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2006 修

订)来进行。《天津市消防规划》的编制是按照新《消防法》和《消防规划规范》的要求,完善消防专项规划各项内容,使其更具科学性与时效性,更好的指导城市消防体系的建设。在规划编制完成后,我们对规划编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重点研究当前城乡快速发展背景下科学进行城市火灾风险评估,完善消防设施布局,构建消防设施体系,保障消防供水水源等问题,为建立和完善城市消防安全体系,提高全社会防灾、抗灾和救灾能力提供决策和管理依据。2 天津市消防设施现状情况及存在问题 2.1 天津市消防设施现状情况

截止到2010年,天津市共建设公安消防站74座,其中中心城区29座,环城四区9座,两区三县11座,滨海新区25座。现状消防站按行政区划分:和平区2座,河东区4座,河北区4座,南开区3座,河西区5座,红桥区4座,北辰区3座,东丽区5座,西青区6座,津南区2座,武清区4座,宝坻区2座,蓟县1座,静海县3座,宁河县1座,滨海新区25座。

全市现有消防指挥中心1个(南开区),战勤保障基地1个(河北区)。

2.2 天津市消防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消防站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衡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原来的农田、城中村等未开发利用地区均已成为土地开发的对象,城市建设区面积大幅扩张,建设强度不断提高。但消防站的建设未能同步跟上城市建设迅猛发展的步伐。现状天津市消防站平均责任区面积为18.2平方公里,大于《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中规定的7平方公里的要求,消防站数量存在较大缺口。长期以来,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欠帐较多,一些地区存在消防站空白点,而局部地区(如华苑)消防站相隔距离较近,不利于消防资源的均衡配置。与此同时,一些消防站所处位置道路狭窄,人流物流集中,拥堵严重,个别消防站距离重点单位较远,不利于消防车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2.2.2 特勤消防站数量不足,缺乏特种消防站

目前天津市共有特勤消防站5座,多数区县未设特勤消防站。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高层建筑、大型公众聚集场所、大型地下空间及石油化工产业的数量持续增加,火灾及各类灾害事故的危险性不断增大;同时,各种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潜在危险也不容忽视,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任务日趋艰巨和繁重。而针对消防重点地区和公共安全事件,特勤消防站建设缺乏相应考虑,能够应对高空、石化、水域及地下灭火救援的特种消防站数量不足,应急装备配备不足,消防力量相对薄弱,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城市消防灭火和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2.2.3 消防供水天然水源利用不足

天津市现状消防供水主要依托市政供水管网,消防水源单一,途经市区的8条河流两岸累计总长度172.48公里,均未在河流两岸建设消防取水设施,天然水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消防水源安全可靠性较低。城市火灾风险评估研究

城市火灾风险评估是根据城市历年火灾发生情况和城市性质、规模、结构、布局等的消防安全要求,以及现状消防设施条件等情况,科学分析评估城市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和发生火灾可能造成的后果或损害的程度,为城市消防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天津市消防规划》根据城市性质、规模、用地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城市功能分区和公共消防安全要求,将城市地区划分为“城市居住、公共中心、一般工业、重化危化”四类区域。同时,将各类城市区域火灾危险性以火灾发生概率、火灾导致的财产损失情况、火灾后的人员伤亡情况、火灾造成的社会影响等指标来反映。并绘制城市区域火灾风险等级分布图,使城市各类火灾风险的整体分布情况更明晰化、直观化,利于规划部门对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进行分析,同时也有助于消防管理部门明确重点消防用地及场所的分布,便于计划未来的消防管理和救援战略部署。表1 城市火灾危险性指标表

火灾概率

1、最高

2、高

3、较高

4、较低

5、低 财产损失 a、特大 b、重大 c、较大 d、一般 e、较小 人员伤亡 a、特大 b、重大 c、较大 d、一般 e、较少 社会影响 ⅰ、重大 ⅱ、较大 ⅲ、一般 表2 各类城市区域火灾风险等级表 城市居住 公共中心 一般工业 重化危化 火灾概率

2、高

4、较低

2、高

4、较低

财产损失 d、一般 d、一般 c、较大 b、重大 人员伤亡 b、重大 d、一般 d、一般 b、重大 社会影响 ⅱ、较大 ⅰ、重大 ⅲ、一般 ⅱ、较大 4 消防站布局规划研究

城市消防站是灭火救援力量的基本组织单位,担负着城市灭火的主要职责,同时还要积极参加其它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随时接受各单位和人民群众的报警求助,是城市紧急处置各种灾害事故、抢险救援的一支突击队。城市消防站布局的合理性是保证火灾事故发生后,消防部队能否及时赶赴火灾现场的重要因素。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和《城市消防规划规范》规定了城市规划区内消防站布局的基本原则,即“城市规划区内普通消防站的规划布局,一般情况下应以消防队接到出动指令后正常行车速度下5分钟内可以到达其辖区边缘为原则确定”。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应用transcad软件建立模型,对现状消防站5分钟可达范围进行分析,找出现状消防站布局中存在的不足。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规划消防站布局原则及辖区划分标准。表3 消防站布局规划原则 地区 设置原则 中心城市

及环外新城 消防站责任区面积不大于7平方公里 大型工业区 以5分钟到警原则,不大于15平方公里 城镇 设置政府专职消防队

乡村 设置志愿消防队或政府专职消防队 同时依托周边城镇提供消防安全服务 5 消防设施体系的构建

为建立和完善城市消防安全体系,增强城市预防和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以及处置各种灾害事故、抢险救援的综合能力,我们在本次规划中着力构建两个消防设施体系,一是建立符合灭火救援要求的城市综合消防战勤体系,二是构架与城市发展趋势、空间布局相适应的立体扑救体系。5.1 综合消防战勤体系

综合消防战勤体系的结构是以消防指挥中心为枢纽,在城乡空间范围内合理布置特勤消防站、普通消防站和专职消防站,依据需求配置训练培训基地和战勤保障基地,以满足消防系统通信指挥、灭火救援、技能训练、物资存储和后勤保障的功能要求,提高消防部队的安全保障能力,形成新形势下与城市快速发展相适应消防战勤体系。

5.2 立体扑救体系

《城市消防规划规范》中明确指出,城市消防站分为陆上消防站、水上(海上)消防站和航空消防站;有条件的城市,应形成陆上、水上和空中相结合的消防立体布局和综合扑救体系。结合天津市总体规划布局及功能分区,本次规划确定的消防立体扑救体系是在城乡范围内规划设置陆地、水上(海上)和航空消防站,形成水陆空

相结合的扑救体系。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特殊需要,如山区和地下轨道交通等,规划设置山岳和地铁消防站,为天津市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消防安全保障。5.2.1水上(海上)消防站

随着海河中下游地区两岸工业商业和滨海新区沿海重点工业区的迅速发展,水上和海上设施及交通需求日益增多,这对海河两岸及沿海通航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水上(海上)消防站接到出动指令后在正常行船速度下30分钟到达服务水域为原则,合理规划水上(海上)消防站,使该站至服务水域边缘距离不大于20~30公里。水上(海上)消防站应设置供消防艇靠泊的岸线,其靠泊岸线应结合城市港口、码头进行布局,岸线长度不应小于消防艇靠泊所需长度且不应小于100米。5.2.2 航空消防站

航空消防站在地震灾害、山林火灾、高层建筑火灾和水上火灾救援中,能发挥陆上消防站难以起到的作用。根据天津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考虑将直升机应用于消防业务中,组建空中消防救援中队,将空中消防救援系统的建设纳入城市消防安全保障系统。航空消防站的设置有利于应对高密度城市发展区和山区的突发性火灾、救援任务,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高效的完成常规消防措施难以完成的灭火救援任务。5.2.3 山岳消防站

蓟县地处太行山与渤海之间,是天津南北生态建设的北部核心,具有地形变化大、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设置山岳消防站可以有效应对森林火灾、山地救援等突发灾害和事件。山岳消防站应配备与职能相对应的车辆和装备,并设置专门的训练场地。山岳消防站平时兼做普通消防站,担负灭火救援任务。5.2.4 地铁消防站

地下轨道交通系统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普通消防站难以有效应对此类火灾的扑救。地铁消防站通过有针对性地装备配备和灭火训练,能够更好地完成地铁火灾扑救任务。消防供水天然水源利用

天然水源是城市消防供水的重要来源之一,天津市区内有多条河道,若能通过取水设施加以充分利用将为消防水源提供可靠保障。消防天然水源取水设施的设置需要满足两个主要条件,一是消防车辆可以顺利接近并快速驶离,二是吸水高程满足消防水泵要求。考虑到市区内一级河道(如海河等)防洪需要,两岸不便消防车辆接近,采用结合水上消防站码头在河道内设置消防艇,消防艇上配备水泵并与陆上消防车辆对接,满足天然水源取水需求。二级河道两岸按3公里半径设置消防车取水点,并满足吸水高程不超过6米。取水点设置标识牌,禁止车辆停靠或物品占压。当沿河道路较窄,消防车调头困难时,严格控制道路单向行驶。取水点可结合桥梁设置。7 结语

城市消防规划是指导消防设施建设的重要依据,是实现城市消防安全目标的综合性手段。大量的灾害事件表明,城市需要有科学的火灾风险评估、完善的消防设施体系和充足的消防水源保证,才能满足公共消防管理和公共消防服务的需求。

同时,若要城市消防规划发挥预期的作用,需要相关各个部门密切配合,落实消防建设用地、保障消防建设经费,逐年建设、改造和更新消防装备和消防基础设施,做到消防设施建设与城市的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参考文献:

[1]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2]天津消防志(2010年)

[3]中国消防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2月

下载杭州市城市消防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杭州市城市消防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

    《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的通知 (89)公(消)字7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公安厅、局,建委、建设厅,计委,财政厅、局: 根据《国务院批转赴山西省检查组关于太原市古交......

    常州市城市消防规划(2001~2010)(共5则)

    常州市城市消防规划(2001~2010) 编制领导小组名单常州市城市消防规划(2001~2010) (工程编号:2001--专--02) 编制 单 位:常州市规划设计院 组长: 王正平副市长 副组长:成员: 陆荣方......

    《城市消防规划》学习小结12

    城市消防规划小结 城市消防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总体规划在社会公共消防安全方面的延伸和拓展,是从源头上降低城市应对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

    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

    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 【发布单位】公安部/建设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89-09-01 【生效日期】1990-01-01 【失效日期】---------......

    杭州市旅游规划

    杭州旅游的营销策略一、旅游目的地营销 国际上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系统研究起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世界旅游环境中心于 1992 年做出的定义:乡村、度假中心、海滨、小镇、城......

    杭州市萧山区2007规划

    杭州市萧山区2007-2010年人才规划杭州市萧山区2007-2010年人才规划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建设富裕和谐现代化萧山提供强......

    《杭州市城市绿道系统规划》招标公告

    《杭州市城市绿道系统规划》招标公告 一、项目名称 《杭州市城市绿道系统规划》。 二、项目背景 绿道是一种连接主要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城乡居民居住区的线形绿......

    杭州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2004

    杭州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 杭州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 市政府令第125号 (1998年6月7日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25号发布,根据2004年7月21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杭州市机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