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党代会报告(精品1)(共5篇)

时间:2019-05-14 04:04: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党代会报告(精品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党代会报告(精品1)》。

第一篇:2011年党代会报告(精品1)

全面推进“三转型一创新”

为实现xx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

同志们: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前夕,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中共xx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现在,我代表中共xx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经济发展较快、城乡面貌变化较大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得到切实改善的五年,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宗旨不断体现的五年。五年来,市委坚持“围绕一个核心、加速两个融入、推进三大任务”的总体思路,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一手抓城市、一手抓农村,一手抓空间、一手抓项目,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圆满完成了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第一,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经济实力得到较大提升。地区生产总值从1000亿元跃上2000亿元台阶,达到2125亿元,年均增长16.3%,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城市排名由44位上升到30位。结构调整取得较大突破。鞍钢销售收入从700亿元达到1500亿元,成功跻身世界500强。地方经济迅猛发展,占全市比重大幅提高。大力发展工业主导产业集群,实现了 1 由钢铁一柱擎天向五业并举的转变,精特钢及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及工业自动化、菱镁特色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光电光伏等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达到960多亿元,年均增长17.3%。以城市综合体和服务业集聚区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高速发展,服务业税收占全市比重由5%提高到50%,全市经济由主要依靠工业拉动向三次产业共同拉动转变,xx荣膺“转型·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城市”称号。改革开放成效显现。国有企业和地方集体企业改革任务全面完成,较好解决了老工业基地“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历史性难题。全面融入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五年成倍增长,引进内资五年增长7倍,招商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入驻xx,我市成为投资高地、资本洼地和项目集聚地。

第二,城乡统筹取得新突破。城区经济实现较快发展,经济总量五年翻两番,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撑。在加速发展城市的同时,大力推动城乡共同发展。对农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时期投入“三农”资金达到9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85倍,年均增长超过50%。设施农业高速发展,面积达到13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3,已成为全市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县域经济形成“一县一品”和工业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格局,海城“四辣”、台安鸭鹅、岫岩蘑菇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县域工业主导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增速在全省名列前茅,经济总量超过全市半壁江山。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自来水基本普及,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覆盖全部乡镇,三县(市)都建立了免费高中,实现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公交车、村村有农民书屋,乡村卫生院(所)建设全面达标。

第三,城市建设展现新面貌。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按照当前长远一起干、地上地下一起建、里里外外一起修的原则,全面改造建设城市道路、供暖、供水、供气、供电等基础设施,全力打造“十横八纵五环十射”城市交通大格局,加速推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腾鳌机场开通民用航线。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着力提升城市居住、产业、交通、生态和社会服务等功能,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实施城区建设“五项工程”,开工建设10座污水处理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每年下降5%,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6%,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天数平均达到280天以上。

第四,改善民生取得新进展。五年为城乡群众办实事299件,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居民收入水平成倍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四年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就业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每年实现实名制就业10万人以上,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由5.7%下降到1.97%;低保人数由25.7万人减少到5.7万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率先创新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正在向城乡居民全面保障目标迈进。城乡群众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农村危房全面改造,大力建设回迁房、廉租房、动迁周转房、公租房以及劳模大厦、军人之家等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达到1000多万平方米,占新建住房面积的3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平方米提高到33平方米。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实现学前教育以公立幼儿园为主,小学到高中义务教育,城乡免费职业教育,资助大学教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公立教育体系,成为全国教育示范市。城乡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在全国率先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实行基本药物零加价,调整医疗机构布局,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慈善事业全面发展。人口计生工作得到加强。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成立各级社会管理机构,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创建解决群众利益诉求长效机制,大批社会矛盾得到化解,社会治安、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不断加强,我市社会管理创新的做法得到中央政法委和省委的充分肯定,在全省推广。

第五,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推进,“雷锋传人”郭明义先进事迹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文化事业发展较快。市博物馆、群众艺术馆建成使用,xx大剧院、电影城、科技城、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新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速滑馆、乒羽馆、全民健身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全面建设,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新华书店、电影公司和三个文艺表演团体进行了规范改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规划建设千山文化旅游产业带,成立文化旅游开发区,加快建设海城析木城旅游开发区、岫岩玉皇山旅游开发区和中国玉皇博物馆,xx呈现出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六,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 4 争优活动取得扎实成效。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力度,改革创新领导干部差额提名、差额选拔和考核评价新机制,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县(市)区和乡镇党委换届顺利完成。党的基层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增强。坚持党管制度建设,突出抓好围绕一项权力建立一项制度、实施一项监督健全一项制度、结合一个案件完善一项制度的“三个一工程”,实施党政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物资采购、工程项目“四项回避制度”,建立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公共资源交易、行政绩效管理、行政权力电子监察和民意诉求反馈“五大系统”。强化舆论监督,完善惩防体系,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全面加强统战工作,积极选配党外干部,大力支持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工作,统一战线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大力开展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切实关心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广大青年干事创业积极性,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形成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党工共建、群团联建的工作格局。

五年的发展历程充满艰辛和拼搏,五年的发展成就凝聚着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十届市委,向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驻鞍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xx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深刻体会到,十届市委所做的工作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委提出的符合中央精神、省委要求和xx实际的发 5 展思路。市委先后提出“总量倍增、位次前移、科学发展、殷实和谐”的奋斗目标和“加速经济隆起、构建和谐xx”、“围绕一个核心、加速两个融入、推进三大任务”的发展思路,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始终沿着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阔步前进。二是不断创造发展新格局和创新产业组织形式。在城市发展布局上,完成新一轮区划调整,全面拉开城市骨架,城区面积由154平方公里向800平方公里拓展,形成四个城区、五个开发区的发展格局。在产业布局上,形成西部以辽宁通海产业大道为轴线的设施农业集聚区和以腾达通海产业大道为轴线的工业集聚区,中部以胜利路和建国大道为重点的城市综合体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东部以千山文化旅游产业带和汇园路为重点的文化旅游集聚区。在产业组织形式上,着力实施工业进园区、商业进城区、民居进小区,形成集中式布局、集群化发展、集约化生产和销售的新格局。三是全市上下形成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市委始终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履行职能,形成四大班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大合力。坚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作用,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携手推动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地方与鞍钢等中省直企业共同发展,互为依托、相互支持,形成地企融合、共兴共荣的良好局面。以选拔好入伍的、服务好在伍的、安置好退伍的“三伍”工作为重点,扎实推进双拥工作,全面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党管武装得到落实,国防教育更加扎实,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巩固。创新党执政为民的长效实现方式,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四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顽强拼搏和忘我奋斗。在不沿边、不靠海、比较优势不明显的条件下,实现xx大发展快发展,是我们用比别人更多的辛劳干出 来的,是我们用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拼出来的。五是不断加强和创新党的建设。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制度建设、党管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造就一支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走出一条新时期创新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在充分肯定上述工作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压力较大,亟待解决发展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二是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拉大、经济与社会不协调、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不同步等社会矛盾较为突出。三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依然存在,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亟待打破,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亟待建立。四是党要管党仍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党执政为民和党管干部的实现方式、党要管党的考核评价方式、党风廉政建设等有待进一步改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矛盾和问题,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xx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把xx发展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全省“十二五”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谋划和推进。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xx未来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体制转型和创新党的建设,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三转型一创新”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推进xx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未来发展的阶 段性特征,全面理解“三转型一创新”的深刻内涵,把“三转型一创新”作为未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中心任务。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体制转型和创新党的建设为主线,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社会,一手抓城市、一手抓农村,为实现xx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总量力争达到5000亿元,各县(市)区、开发区经济总量力争翻两番,努力实现xx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精特钢及钢铁深加工率力争达到90%以上,服务业占全市经济比重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力争实现城区全域城市化。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加速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建设全国低碳经济示范市。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城乡居民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同步增长。

——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形成党执政为民的长效实现方式。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强化制度建设,不断取得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成效。

我们坚信,经过未来五年的努力,一个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新xx必将展现在广大党员和全市人民面前,xx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一)加快经济转型,大力推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转方式、调结构为重点,以增量调结构、创新促升级,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第一,以鞍钢与地方经济共同发展加速经济转型。坚持地企融合、共兴共荣方针,全力创造条件支持鞍钢发展精特钢、普碳钢和煤焦油深加工等原材料产业。紧紧依托鞍钢、三冶、焦耐院、矿山院和热能院等企业,大力发展精特钢及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努力走出一条鞍钢等中省直企业与地方共同发展之路,把xx建设成为世界级精特钢及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

第二,以钢铁与非钢产业共同发展加速经济转型。加速由生产普碳钢为主向生产普碳钢和精特钢为主转变、由钢铁生产大市向钢铁深加工大市转变、由钢铁直销大市向钢铁物流大市转变。大力发展以煤焦油、苯和尼龙66深加工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产业;以镁金属、镁合金、镁建材为代表的菱镁特色新材料产业;以工业自动化、柔性输配电等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新能源、新光源等为代表的光电光伏产业。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实现经济规模、企业规模、投资规模倍增,全面提高五大主导产业的集中度和全市工业的丰厚度。

第三,以三次产业共同发展加速经济转型。在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方略的同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大各级财政对设施农业支持力度,实现由户均一棚向人均一棚、由人均增收向人人增收转变。做大做强“一县一品”,大力发展海城“四辣”、台安鸭鹅和岫岩蘑菇等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县域工业主导产业集群建设,海城重点发展菱镁特色新材料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台安重点发展木业和石油化工深加工产业集群,岫岩重点发展不锈钢和特石深加工产业集群。以城区为重点加快发展服务业,在城市西部发展物流大市场和服务业集聚区,在城区主干道发展精品服务业,在中央商务区和副商业中心发展大型城市综合体。大力推进新城区建设,把区 10 划调整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铁东区全面发展铁东新城,铁西区全面建设高铁新城,立山区全面打造“南商北工”新城区,千山区全面建设汤岗子新城,使之成为xx未来的行政中心、商务中心和辽宁温泉健康产业核心区。全面提升开发区建设水平,把达道湾开发区打造成世界级精特钢及钢铁深加工产业集聚区,把高新区打造成柔性输配电、工业自动化、光电光伏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把文化旅游开发区和千山风景区打造成全国文化旅游先导区和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把近海物流港区打造成东北地区仓储物流集散地。

第四,以要素驱动与创新驱动共同发展加速经济转型。坚定不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我市发展战略的核心,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进步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加速实现由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要素与创新双驱动转变。加快建立健全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向主导产业集中,实现产品结构由以中低端为主向以中高端为主转变。大力推进产业组织创新,实现产业发展由“大而全”、“小而全”为特征的企业集群向以专业化、协作化为特征的产业集群转变。完善自主创新投入机制,搭建xx光电检测中心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把xx建设成中国研发分中心基地。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把职教城建设成中国技能人才培养中心。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转型的着力点,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加强矿山复垦,搞好再生资源利用,加速造林绿化进程,全面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二)加快社会转型,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破解收入差距、城乡差距、经济社会不协调、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不同步的矛盾,全力打造民生、民心、民信城市,让人民群众从切身利益上感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一,以共同富裕加速社会转型。大力促进就业,继续加强就业源建设,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公平就业和稳定就业。大力推进创业,以建设创业型城市为载体,优化创业环境,搭建创业平台,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多层次的职工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保障职工工资收入同企业的效益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相适应,全面加强新时期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建立社会保障正常增长机制,不断提高低保和社会保障标准,实现中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不断增长。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扩大社会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强化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让特殊困难人群从慈善事业中受益。

第二,以统筹发展加速社会转型。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按照失地全补偿、失地住新房、失地有工作、失地全保障的“四位一体”要求,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加速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均有化,不断推进均等化、12 均优化。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让城乡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第三,以协调发展加速社会转型。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坚持用市场“这只手”大力开发商品房,用政府“这只手”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形成多层次的住房体系,走出一条具有xx特色的双轨制住房保障之路,努力实现居者有其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大力发展以公立幼儿园为主的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普及到高中,大力发展免费职业教育,资助困难学生大学教育,实施大学毕业生给薪培训,形成健全完善的公立教育体系。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切实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努力打造“国球城”。全面解决好公用事业发展问题。增强政府对供水、供气、供暖、公交等公共产品提供能力,加大补贴力度,走出一条职工收入适度增长、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公共服务不断完善的公用事业发展之路。

第四,以共同进步加速社会转型。以“唱讲学做创”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开展唱红歌活动,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改革开放的创业激情和全面振兴xx的美好愿望深植于全市人民心中。开展讲历史讲党史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更多地了解xx的历史文化、党的发展历程、诞生的历史人物和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开展学知识、学技能、学先进人物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掌 13 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和本领,让xx诞生更多的先进人物,让集体主义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在新时期不断发扬光大。开展做文明市民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仰、审美、道德,积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让xx真正达到文明城市标准、具备文明城市水平、成为实实在在的文明城市,让全市人民从切身利益上感受到城市文明成果。

第五,以社会管理创新加速社会转型。以改善民生和谐社会为目标,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形成各级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长效实现方式。坚持把群众利益诉求内容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抓手。全面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以家庭为核心的利益诉求、以单位为核心的权益诉求、以社会为核心的发展诉求。坚持把建立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保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充分整合现有行政资源,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会管理新体制,把改善民生服务群众体制化、职能化、制度化、日常化。坚持把完善运行机制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环节。建立群众利益诉求受理、解决、督办机制,健全“民生民意有所呼、党委政府积极办”的群众利益诉求解决新机制,确保人民群众和社会经济组织的各种诉求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坚持把信息数据化建设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手段。建立社会管理数据信息网、群众利益诉求网、群众利益诉求监控网,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坚持把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方式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重点。全面建立“你 服务谁、谁评价你、你向谁负责”的新机制,把考核的评价权交给人民群众和社会经济组织,推动考核评价由内部“自评”为主向“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转变,把人民群众和社会经济组织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根本标准,引导各级党委、政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和社会经济组织服务。坚持把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建立源头化解矛盾的工作新模式,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努力实现由“维稳”向“维权”转变,由“事中处置、事后维稳”向“事前预防和解决”转变,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个案处理向主动化解同类问题的制度化解决转变。落实依法治市基本方略,开展“六五”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法治xx。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全面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加强消防安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扎实推进平安建设,争创全国综治工作先进市,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定、祥和,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三)加快体制转型,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按照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加速破除制约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体制弊端和制度障碍。

第一,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新机制。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用现代物质手段武装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坚持用城市化理念建设农村,加快推进县城改造和新城新市镇建设,推进发展规划向农村拓展、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 15 进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不断提高城镇化率。坚持用市民化理念造福农民,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福利化,让广大农民享受市民的一切待遇,实现城乡共有、城乡共享。

第二,以缩小收入差距为目标,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积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阶层差距,实现共享式发展。

第三,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投入,确保用于公共服务、公益事业、社会保障、“三农”以及用于食品、药品、消防、社会治安等投入增幅高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让城乡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

(四)创新党的建设,为加快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体制转型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实现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体制转型关键在党。要认真研究党要管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要管党的实现方式,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一,创新党管思想建设的实现方式。坚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强化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开展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巩固党和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加强各级党委 16(党组)中心组学习,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思想建设水平。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为“三转型一创新”营造浓厚氛围。

第二,创新党执政基础的实现方式。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基层党组织“全面建立”,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共建、派驻党代表等多种方式,不断扩大党的基层组织覆盖面,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社会经济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实现党组织与社会经济组织、党员与人民群众“全面联系”,每个党组织都要联系若干社会经济组织,每名党员都要联系若干群众,积极主动地为所联系的社会经济组织和人民群众服务。实现基层党组织作用“全面发挥”,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执政为民造福工程、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工程、群众利益增长机制促进工程,切实让社会经济组织和人民群众感到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有为、有用、有益。实现基层党组织“全面评价”,让社会经济组织评价党组织、人民群众评价党员,建立自下而上的联动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重视基层、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关心群众、联系群众、造福群众。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全面保证”,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人员、场所、经费保证,确保基层党组织各项活动正常开展。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三转型一创新”中当先锋、作表率。

第三,创新党管干部的实现方式。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多渠道的干部差额提名选任方式,由过去组织部门提名向组织部门提名、领导干部推荐、个人自荐相结合的初始提名方式转变,进一步扩大选人用 17 人视野。创新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注重理论与能力相结合,确保公选的公正性,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多岗位锻炼干部,实行异地区、异部门、异岗位交流提拔干部,推行“一基多岗”交流任职,全力打造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政治理论素质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第四,创新党管人才的实现方式。坚持党管人才方针,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标准以德为先以能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人才评价以效为本的理念,创新做好育才、聚才、用才工作,突出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大力开发重点领域紧缺人才,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三转型一创新”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第五,创新勤廉从政的实现方式。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按照“分权制衡”原则,继续大力实行管办分开、建用分开、发标制标评标分开,创新实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和政府采购代购制,坚决防止权力干预公共资源交易。坚持党管制度建设,围绕权力运行关键点、腐败现象易发点和民意诉求集中点,突出抓好“三个一工程”、“四项回避制度”和“五大系统建设”,形成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各级领导 18 干部要按照省委提出的“干事创业凭的是精神、比的是气魄、靠的是激情”的要求,继续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做到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事不过夜,以勤奋敬业、忘我奋斗的精神和不断开拓、奋力拼搏的干劲,创造出无愧于职责、无愧于xx、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第六,创新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的实现方式。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保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政府依法行使职权,为政府集中精力抓发展创造条件。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依照章程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创新做好党外干部选任培养教育工作,创新统战工作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党外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职责、有地位,让统一战线在xx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联系和服务群众作用。以“三伍”工作为重点,全面做好双拥工作,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同志们,未来五年任重道远,转型创新充满希望。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三转型一创新”,为实现xx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党代会报告

求真务实 奋勇争先 全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在**镇第十三次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镇党委书记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镇党委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本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发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全力开展**科学发展新局面。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镇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在过去的五年里,镇党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强化社会管理服务,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凝心聚力,务实奋斗,圆满完成了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谱写了**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崭新篇章。

(一)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经济总量大幅提升

坚持科学发展,积极转变思路,属地财税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从2006年的5007万元和1739万元,上升到2010年2.56亿元和7553万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0%和44%,人均劳动所得从2006年6868元上升到2010年10156元;2011年预计实现属地财税收入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700万元,人均劳动所得10968元,显示了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实施招大引强,先后引进3家总部型纳税大户,陆续引进北京元一车饰有限公司、北京顺天诚通商贸有限公司等61家实地建厂企业,为财政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二是引进**等种植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三是继续举办“**”采摘节,2006—2011年累计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000余万元。四是投资1300万元建成**产地批发市场,五年来,农产品累计成交量近17万吨,成交额2.4亿元,有效避免了农民卖菜难、地头压价现象,保障了农民权益。

(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有效服务地区发展 一是完成镇域内京平高速7.8公里过境路段建设,以及沿线天然气管线铺设、绿化美化等配套工程,在全区率先完成相关地段土地拆迁、腾退工作。二是将改水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在全区率先完成15个村安全饮水改造,实现管网供水。三是投资6058万元,建成110kv变电站。四是不断加大连村公路网建设,五年内新增乡村级道路15条,延长公路35公里,路网密度居全区之首,共有5条路段荣获“绿色文明生态走廊”称号。五是投资3353万元,完成镇中心区市政改造工程,改造后的府前街荣获“首都文明示范街”称号。

(三)新农村建设成果丰硕,镇域环境明显改善

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5+3”工程,共改造街坊路近30万平方米,改造户厕4297户,搭建节能吊炕3640铺,安装太阳能路灯1054盏,既有农宅节能改造141户,新建公厕30座,建成7座太阳能公共浴室。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用于村庄环境整治,按照区委关于开展“百村万户”绿化美化工程的要求,镇党委明确提出并实现了“三年任务、二年完成”的目标;五年累计植树11万株,完成“万米绿地”和3100余户庭院绿化工作,新增林业用 地800亩,绿化覆盖率达34.5%,基本实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镇域环境在全区环境满意度测评中始终名列前茅。

(四)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进一步增加农民收益 完成10个村的产权制度改革和15个村的林权制度改革;成立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规章、财务、用工、例会等方面进行规范;规范农村集体承包(租赁)合同管理和土地经营流转,及时兑现土地收益分配。

(五)平安建设成效显著,社会秩序安全稳定

一是全面推进“平安**”建设,加大人防、物防、技防投入力度,整合专兼职巡防力量,圆满完成奥运测试赛、奥运安保、国庆60周年、花博会等重要时期的安保工作;升级改造镇综治维稳中心,推进村级综治办建设;加大科技创安力度,技防水平大幅提升。二是坚持领导干部大接访,深入推广信访代理和重大决策信访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减少矛盾,信访工作连续四年保持“三无”态势,连续五年被评为“**市信访排查调处工作先进单位”。三是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配合的“大调解”工作机制;“五五”普法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有序推进,人民群众法律意识和机关干部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四是深化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成立村级“一站式”流管站,简化办事程序;建立信息平台,加强基础台账管理,强化“四集中”和村企联管模式,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人口格局,从源头治理低端流动人口的涌入。五是拓展全程办事服务领域,在全区率先完成村级便民服务室建设,规范服务场所和标准,搭建为民服务“零距离”平台。六是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管理,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和动植物疫病防控力度,多年来未发生有重大影响的安全事故。

(六)就业、转非工作稳步推进

制定并完善各项就业奖励政策,五年来累计成功推荐就业2450人次,纯农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归零;在企业中开展“两法”培训,累计培训1500人;开展实用技能培训,累计培训2000余人;为镇内51家企业建立用工档案,未发生一起因用工纠纷而引发的群访事件,连续五年荣获**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先进镇”称号。圆满完成287个征地转非指标,大力推进就业转非工作,共156人就业转非。

(七)社会保障逐步完善

城镇无业人员、“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新农合参合率均达到100%。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低保家庭实现应保尽保;成立**慈善分会,筹集善款近60万元;建成5个村级托老所,九养政策实现基本覆盖;在全区率先建成残疾人“温馨家园”,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

(八)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五年来累计投入近2500万元用于改善教学环境和教育质量;圆满完成**中学、**中学、**中学三校合并工作,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开展实用人才培训,统筹推进成人教育、学历教育,陆续开办田间学校、花卉中专班、兴农讲堂,确保教育资源全民共享;深入开展学习型乡镇、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2007年获评“**市学习型乡镇先进镇”,2006—2009年被评为**区“构建学习型社会先进镇”。

(九)计生工作保持先进

建立利益导向机制,拓展优质服务功能,逐年加大经费投入,按时足额兑现各项奖励费;五年来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为98.3%,新生儿入非率达到100%,连续17年被评为“**市计划生育工作先 进集体”。

(十)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

一是民间艺术蓬勃发展。2006年起,龙狮舞艺术团先后参加奥运倒计时100天、奥运火炬传递等重大演出200余场;两次承办由国家体育总局、**市体育局主办的“龙腾狮跃闹元宵全国龙狮大联动”**分会场活动;2006年被评为“**市优秀品牌团队”,2008年我镇被文化部再次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荣誉称号,荣获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龙狮协会授予的先进单位称号。二是群众性文体活动、设施不断丰富。“二月新春”、“五月鲜花”、“十月金秋”等文体活动广泛开展;村级健身广场、数字电影放映厅、村级图书室实现全覆盖。三是2006年起,在全镇人们共同努力下,历经3年奋斗,在2008年成功争创了“首都文明镇”;2010年成功争创“市级环境优美乡镇”;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文明村、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五年来共有3个村被评为“文明标兵村”、4个村被评为“市级健康促进示范村”、5个村被评为“市级卫生村”、5个村被评为“环境建设优美村”、6个村被评为“**市郊区文明生态村”、6个村被评为“首都文明村”;412户家庭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1734户被评为“特色文明家庭”。

(十一)党建水平稳步提升

1.思想建设全面加强。着眼于打造一支讲奉献、重品行、有本领的干部队伍,积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员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等主题教育,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团结进取、开拓创新、敬业奉献、养德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精神”。

2.队伍建设有序推进。一是以“树意识、转作风、强纪律”为目标,努力打造一支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按照“一精、二勤、三好、四会”的机关干部标准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分层分类、多 形式开展培训评比,并为上级部门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坚持“固定日”下乡制度、深入推进“帮扶结对”工程,密切了干群关系。二是以转变理念、提升素质为目标,加大对村干部和村级后备人才的培训力度。通过报销学历教育费用、集中学习政策、科室轮岗挂职等方式,帮助村干部认清责任、提升能力。三是以壮大党员队伍、提升党员质量为目标,五年累计发展党员204人,为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四是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支部,激发党员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五年来建立5个非公党支部,涵盖 13家企业;成立党员学习实践基地和特色产业党小组,有效发挥了党员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示范作用。五是群团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联系服务群众。

3.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有效。一是着眼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通过强化责任、强化教育、强化预防,落实“一岗双责”和一系列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制度。二是着眼于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并完善党委扩大会、镇长办公会制度,进一步规范机关各项事务管理;积极推进民主测评,加强考评监督。三是着眼于规范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出台《村级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手册》,重点对村级“三重一大”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农村集体承包(租赁)合同管理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四是认真查找廉政风险点,抓好重点岗位、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大力弘扬廉政文化,开展争创活动,共有10个村被评为“顺义区廉政模范村”。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五年我镇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肯定,连续多年荣获“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新农村建设先进镇”、“都市型现代农业先进镇”、“六好工会”等荣誉称号,多次获评“民政工作”先进单位、“环 境保护”先进单位、“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水务工作”先进镇;陆续被评为“二三产业先进镇”、“消防安全先进单位”、“国庆安保先进集体”、“信访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镇党委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发展经验和存在问题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最深切的体会是: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坚决落实区委的各项指示精神。二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与时俱进。三是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把握规律,更新理念,大力发展经济。四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民生、保障民生。五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夯实党建基础,为各项事业有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自身发展还面临着挑战:一是领导干部的思想仍需进一步解放,创新工作的能力还需要提高;二是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地区经济总量还任重道远;三是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需要进一步转变。

三、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鉴于上述分析,镇党委确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城镇化进程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努力建设“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环境更加优美” 的新**。

具体经济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属地财税收入达到4.3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7亿元;人均劳动所得突破16000元。

四、未来五年重点工作

(一)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发展思路,发展镇域经济。

1.加快二三产业发展。按照镇域发展规划,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加快镇中心区和相关地块的土地开发进程,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规范企业入驻标准;充分发挥临近机场和京平高速的优势,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带动镇域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2.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一是提高农业科学化水平,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用现代设备武装农业、用科学技术提升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农产品精品化。二是坚持“设施是条件、品种是重点、市场是关键、效益是核心”,整合镇内优质农产品资源,大力推进观光采摘、农产品深加工和物流产业,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推进一产和三产的有机融合。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花卉产业,打造花卉生产基地。

(二)加快镇域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加强中心区水、电、气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分批次启动道路大修工程,完善乡镇路网格局;启动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为地区发展提供硬件保障。

(三)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5+3”工程,继续修建太阳能公共浴室、对既有房屋进行节能改造、更换节能灯总成;积极开展农村社区 达标创建工作,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建立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管护机制,广泛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继续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镇域环境持续向好。

(四)推进农村三项改革

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土地收益;完成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激发村集体经济活力;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培育和发展一批带动能力强、规范程度高、发展劲头足的合作社。

(五)全力维护地区社会稳定

一是进一步发挥平安建设中心职能作用,充分发挥人防、物防、技防优势,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开展村级综治办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面防控体系。二是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调处力度,深入推进信访代理,发挥村级便民服务室职能,成立市民劝导队,有效调处各种利益冲突,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三是坚持上下联动、属地负责、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格局,完善工作制度,进一步发挥各村、企业在服务管理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四是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大对食品、药品、公共卫生安全的监管力度,加强动植物疫病预防宣传、监测预警、检疫监督等工作,确保辖区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五是全面加强自然灾害应急体系建设,建立专项、属地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提升综合应急准备能力;强化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救援机制建设,提升快速反应能力;强化应急队伍建设,提升社会参与能力。

(六)积极促进非农就业

以争创“充分就业镇”为契机,继续实施并完善就业和创业政策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劳动力由充分就 业向选择就业转变,不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和劳动力就业质量。做好绿色就业工作,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加快培养现代产业工人,创新城镇化推进方式。提高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签定率,维护劳动力合法权益,营造和谐劳动关系。

(七)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不断提高镇域群众的参保意识,扩大各项养老、医疗保险的覆盖面;积极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形成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应救尽救、应保尽保。

(八)推进教育、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教育事业要放在优先发展地位,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健全面向低收入家庭学生的资助体系;构建“广覆盖、多形式、便捷高效”的终身教育体系,充分利用已有平台,开展成人教育、学历教育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医疗设施配备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九)切实做好计生工作

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常住人口规模较上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常住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控制在98%以上,进一步完善新生儿入非奖励机制。

(十)强化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深化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创新活动内容和方式,吸引群众主动参与、广泛参与,形成全民共建的良好风气,树立科学、文明、健康新风尚。二是大力弘扬龙狮舞民间艺术,赋予传统艺术时代内涵,提升龙狮舞艺术团的品牌形象。三是以三大品牌活动为主线,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

(十一)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推动科学发展,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镇党委将以迎接十八大为契机,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

1.深化思想理论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完善民主集中制,全面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建立和完善信息反馈制度、决策公开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抓好中心组学习,精选学习内容,全面提升服务决策、指导实践的实际效果;积极研究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措施、新方法,强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2.继续加强队伍建设。一是推进干部管理由职务管理为主向职责管理为主转变,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突出素质能力评价,努力做到干部素质能力与岗位职责要求相匹配。二是按照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目标,完善“分层分类、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和改进镇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选拔在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优化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三是继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提高非公党支部工作水平,完善管理和考核,加强非公企业党支部与工会、团组织的联系,实现党群共建、协同发展。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方针,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力做好效能监察,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完善惩防体系,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不断增强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到立 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同志们,发展蓝图已经绘就,美好前景催人奋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振兴**为己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共同开创**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镇党委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七日

第三篇:党代会报告2013

克难攻坚

乘势而上 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在中共万家乡第十二届二次代表大会上

(2014年6月30日)

王德军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中共万家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过去近三年工作的回顾

中共万家乡第十二届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以来,全乡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为全乡跨越发展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三年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综合实力不断攀升。2013年,全乡社会总产值达到

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亿;完成税收

万元,向上争资

万元;实现财政总收入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工业经济健康发展。3年来,引资5000万元让玉泰公司落户工业园区实施扩能项目。胜达塑业公司投资4000万元实施新产品市场开拓工程。万家籍在外成功人士邓烈勤投资1.2亿元建设红旗农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及果品深加工项目。公安籍老板张祖芳投资2000万元新上万家生态养殖园综合开发及果蔬产品深加工项目。新上工业改扩联项目3个,新增规模企业1家,优质稻整乡推进为大米加工行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企业规模、产值、效益持续稳步增长,规范化管理标准不断提高,对全乡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农业产业不断壮大。依托饮水安全、土地整理、温氏等大公司、大项目做大做强基础产业,连续3年优质稻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建成温氏项目代养户

户。积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以土地规范有序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目前全乡已注册专合组织

个。

城乡建设稳步推进。全面开展总规、集镇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认真落实村庄规划管理,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建房的“十个禁止”。加快重点工程建设,万家岭农民新社区建设、集镇南北街整治、东街整治、芭芒滩小区建设、刘家河农村新社区、卫计综合服务楼等工程相继完成,并成为城乡建设的新亮点。重点水利项目建成效益,投资

万元的安全饮水项目、投资

万元的新铺子邓家铺6500亩土地整理项目等均顺利完工。近3年来,共投资

万元,整修堰塘

口,整修渠道

公里。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以“三万”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环卫设施配套、保洁队伍建设。目前,有毒有害垃圾做到了组收集、村集中、乡转运,集镇实现限时10分钟保洁,24小时全天候保洁;集镇保洁公司、各村保洁队伍、小区理事会、卫生监督员、公益设施管护人员落实到位;健全长效管理制度,每季度组织开展卫生检查评比,并进行公示;“洁万家、惠万民”2 等活动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成功创建荆州市生态乡镇。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狠抓教育工作,争取项目资金

万元改善了中小学硬件设施,完成了中学食堂改造,启动了公立幼儿园建设项目,规范了校车运营,顺利通过了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加强文化工作,一批村级农家书屋、农村文体活动阵地相继建成,农村群众文体活动日益丰富多彩。提升卫生工作,成功创建荆州市卫生乡镇,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连续3年零事故。加大计划生育执法力度,依法处罚政策外生育,严格落实计生奖扶政策,积极倡导生育文明新风。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活动,开展巡回讲课;加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平稳处臵突发事故,积极化解信访难题;从严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认真开展平安乡镇、法治村(居)创建,营造了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同时,共青团、妇联、武装、民政、财政、社会保障、邮政、电信、金融、有线电视等各项事业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

(二)基层党建提档升级

扎实开展“迎创”、“ 学创”、“路教”等活动。按照省市要求,扎实开展了“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学习贯彻十八大、争创发展新业绩”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理论、专业务,坚持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各行各业的工作,引领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全面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及省、市各级关于作风建设的相关要求,全面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实行全员绩效考核,定期通报工作情况,严格进行考核结 帐,培养形成了廉洁公正、为民务实、勤奋敬业的工作作风。

进一步改善村级活动阵地。新建腰店子、刘家河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改扩建翠林山、新桥湾、新铺子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扎实抓好“五务合一”软硬件达标,进一步规范村便民服务室运行,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使村级活动阵地充分发挥为群众服务的功能。

积极壮大党员队伍。扎实抓好外出务工党建,加强对外出流动党员的联系管理,引导他们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坚持从严把关,吸纳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壮大党员队伍,近3年共发展党员49人,1名村主职干部考入公务员队伍。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拘留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加强对党员干部违纪违规问题的查处,严肃进行处理,干部作风明显好转。

近3年的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谱写了跨越发展的新篇章,全乡上下政通人和,人心思进,各项工作呈现出厚积薄发的势头,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志们,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乡各级党组织、共产党员、基层干部和全乡2.3万人民群众团结努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乡党委向广大干部、群众以及所有为万家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越来越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从外部看,乡镇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环视周边兄弟乡镇,重点项目、4 中心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如果我们稍有放松,稍有疏忽,就会被赶超,被甩得很远。因此,关键还在于要加快我们自己的发展步伐。

从自身看,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很多:大项目、大企业数量太少,经济总量不大;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水平较低;财政收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水电路存在问题;干部队伍结构不优、能力不强;少数干部目标不明、作风不实、活力不足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自我加压,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全乡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实施超常规发展战略,切实推动我镇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二、今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2014年是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各项工作承前启后,全面完成“十二五”的规划目标,实现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4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继续坚持建设“实力万家、人居万家、和谐万家”的发展战略,深入开展省级卫生乡镇、省级生态乡镇争创活动,全面实施工业增倍、农业增特、项目增亿、城镇增翻、民生增惠、党建增彩工程,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早日建成生态宜居型特色边贸口子乡镇而努力奋斗。

(一)加快工业化步伐

突出抓好招商引资。不断探索招商引资机制,强化招商引资 措施,改善招商引资方式,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力争迅速协助景川药业尽快投产。全力服务并协调督办好五洲农业红旗农场建设,紧密跟踪联系浙江英科公司拟在城东工业园征地40亩投资6000万元的水墨彩印制作基地建设、浙江永宁药业投资2.6亿元的制药基地建设和广东恒生电子建设等项目,争取促成尽早落户。

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按2013—2014年重点项目任务分解对在建的和筹建的各个项目做好跟踪督导。充分发挥信息优势搞好项目对接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认真实施好现代农业、土地整理、集镇建设、洈河流域整治等项目,同时抓好项目的储备工作。实施好芭芒滩村400亩“占一补一”项目。争取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2.5亿元。

突出抓好工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现有企业实施“改扩联”,同时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玉泰皮具公司迁建城东工业园提供全程服务,大力扶持胜达塑业公司新上塑制成品生产线,为永盛粮油公司扩建项目提供支持。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全力支持景川药业建设,年内争取发展规模企业1-2家。

突出抓好经济环境优化。继续执行一名领导联系扶持一家企业的责任制度,每月必须至少到企业调研服务2次以上,真正做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继续执行收费明白卡、企业安宁生产日、绿色通道等制度,税收以外的部分,除按市级规定的下限收费外,其他收费或罚款及捐款必须报党委政府审查批准。对干扰、破坏企业发展的人和事进行严肃查处。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创新传统经营模式。按照明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原则,依法有序引导农村土地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有序集中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今年力争完成土地流转经营5000亩。争取促成刘家河村流转土地600亩的猕猴桃种植项目。加强指导与整合,把荆乡源桔棉专业合作社、星火燎原薯业合作社、谷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打造成产业基础好、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质量安全优、品牌效益高的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由数量扩张向数量质量并重的转变。

调整传统农业结构。示范带动农户种植猕猴桃等高附加值作物,力争年内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继续实施优质稻生产整乡推进工作,在翠林山、新桥湾、刘家河、芭芒滩等村建设5000亩高产示范片。进一步做好柑桔十里长廊暨邓家铺柑桔板块基地建设,实现标准化生产。努力加大温氏代养户推动力度促进规模化养殖。在腰店子、芭芒滩、雷井口等水源条件、养殖基础较好的村推广鳜鱼精养、黄牯鱼专养、小龙虾寄养等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和模式。以翠林山村为中心,沿斯南公路建设花卉苗木基地。不断发展壮大以水果生产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

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继续搞好当家堰的疏洗扩挖工作。全面完成乡级八大支渠的除障、疏洗工作并认真落实管护责任。分期分批对全乡所有的提灌站进行一次全面维修。完成洈河河堤整险加固改造工程项目;完成2万亩高产农田整治项目;完成八角祠 支渠维修工程;完成北渠硬化工程。

(二)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严格乡村规划管理。严格落实农村规划管理,加强农村建房规划审批。稳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认真执行农村建房“十个禁止”,坚决杜绝各类违规行为的发生。

努力打造农村新社区。积极着手争取民间资本分步推进万家岭集镇集中居住示范小区建设,适时启动万家岭农村新社区征地拆迁工作。努力建设好万家岭社区和刘家河、芭芒滩两村居民集中居住点,为全乡农村新社区建设提供示范样板。

狠抓集镇环境整治。定期开展乱搭乱建、占道经营、户外广告、车辆秩序、特殊行业、违规施工等六项重点内容的环境整治。继续执行领导包段、定期洁城活动。制订出台集镇保洁清扫方案,做到集镇十分钟限时保洁。

推进人居万家建设。巩固“三万”活动成果,实施全天全域保洁,实现可视范围内无垃圾。加快城乡公路“通道林”、大沟大渠“渠道林”和房前屋后“庭院林”建设。全面推进村庄绿化工程,引导农户提高绿化意识,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创建林业生态示范村4个。积极开展省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

(四)加快社会管理创新

强化服务理念。管理就是服务,我们基层干部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强化服务意识,深怀亲民爱民之心,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要进一步健全便民服务体系,便民服务中心、村便8 民服务室要做到工作日有人值班,办事项目、程序公开规范,各单位服务窗口都要规范运行,真正为群众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

高度重视信访维稳。不断健全“干部下访、领导接访”的信访工作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大调解中心、各级人民调解员的作用,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用“对话”来替代“对抗”,用“维权”来促进“维稳”,努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加强“三打两创一树”专项整治活动,加大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居、平安单位创建,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一感两度”(公众安全感、治安满意度、政法机关公正执法满意度)。

狠抓安全生产。要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时段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着力抓好非煤矿山、食品卫生、烟花鞭炮、交通安全、校车等方面的安全工作,大力推进实时视频监控系统,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加快改善民生民利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做好万家学校初中、小学分设的调研,完成公立幼儿园的建设,积极申报万家小学部综合楼建设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设臵万家供电所。抓好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推进幸 9 福计生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先看病、后交钱”的医疗服务新模式。积极打造“阳光低保”,做到应保尽保。继续抓好社会临救、大病救助等弱势群体的关怀救助工作,跟踪申报好福利院改造工程。巩固农村“农家书屋”和“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运用。

狠抓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强化网格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坚持矛盾纠纷排查月例会制度,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继续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深入开展“打非治违”活动,扎实开展各类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习总书记指出: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们就幸福安康。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我们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10 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加强思想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要抓住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今年,各基层党组织要全面加强党员的教育和学习,中心理论学习小组要定期组织好各种形式的集中学习活动;各村、各企事业单位也要制定党员学习计划,党组织书记要带头学习,其他党员要主动学习,要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纯洁思想,提升素质。

2、全面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来,提得最多、抓得最严的就是作风建设。中央制定了《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省委制定了“六条意见”,松滋市委制定了《关于解决当前作风建设突出问题的六项规定》,对于开会、发文、调研、宣传报道、接待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从上到下,对作风建设都是高度重视。党中央正在通过这种强力措施,狠刹各种歪风邪气,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力促为民、务实、清廉的党风政风。因此,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当政治上的清醒人、明白人,带头执行各项规定,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勇于担责担难。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干部在村、责在连心、重在服务”活动,继续深化“治庸问责”活动,严肃治理骄、软、奢、懒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落实好岗位责任制。

3、加快人才培养,壮大后备队伍。加强村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切实增强党组织书记“双带”能力,着力打造一支能解难事、能办实事、能做大事的村干部队伍;更加注重从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经济能人中发掘和培养村级干部后备力量,着力改善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能力、双带致富能力;要更加关心关爱基层党员干部,逐步提高工资待遇,着力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上困难,为他们安心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4、加强组织建设,提升服务水平。要不断巩固“五个基本”建设成果,按照“五务合一”的要求,发挥好村居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这个平台的作用,不断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室)设施,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力争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继续实行全员绩效考核,加强考核结果的奖惩运用,形成奖优罚劣的浓厚氛围。

5、强化反腐倡廉,永葆公仆本色。各级干部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始终保持“廉洁自律、勤政廉政”的本色,做到警钟长鸣。要加强农村党组织书记风险防控示范点建设,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要加强对村级财务、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事项审批的审计力度,切实规范工作程序、财务手续,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做到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党中央要求,反腐败既要打老虎,也要拍苍蝇,对因为腐败问题被查处的干部,党委政府绝不庇护说情。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时刻绷紧反腐倡廉这根弦,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各位代表,同志们,宏伟的目标呼唤我们激情奋斗,美好的12 蓝图依靠我们同心绘就。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万众一心,奋勇拼搏,强力作为,乘势而上,为加快实现万家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抚顺市党代会报告

十次党代会以来成就 关键词 经济发展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0亿元,是2005年的2.3倍,五年年均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1.3亿元,是2005年的3.6倍,年均增长2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1亿元,是2005年的4.5倍,年均增长35.1%,增速分别比前一个五年提高3.6、14和6.8个百分点。工业整体规模和水平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647.7亿元,是2005年的2.4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11户,是2005年的2.6倍。三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首轮三年倍增计划,城区经济跃上新台阶;沈抚新城进入了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的新阶段,主要经济指标居于全省省级开发区前列;石化新城和南环产业带建设迈出可喜步伐。以旅游、房地产、商贸流通为重点的三产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经济总量的60%,比2005年提高21个百分点。

关键词 历史遗留问题

一是在全国率先启动并完成棚户区改造。累计投入52亿元,共拆迁335万平方米,使近10万户、33万居民告别了棚户区。棚户区改造不仅有功于当代,也在深刻地影响着抚顺的未来。二是强力推进国企改革。加快实施以新抚钢改制,抚铝、红透山矿重组和抚铝、抚钢政策性破产为代表的国企改革,累计完成重组改制企业640户,占应改制企业的98%,基本完成了以发展为目的的国企重组改制。三是积极开展地质灾害治理。持续推进采沉区居民和部分工业企业避险搬迁,推进采沉区和矸石山的生态恢复,对西露天矿北帮、城市断裂带的危险性进行了科学评估和综合治理,积极争取并被国家确定为矿山地质灾害综合整治试点市。四是综合施策维护社会稳定。创造性地开展和谐社区(村)创建活动,注重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用,突出人民、司法、行政调解的联动作用,加大信访积案解决力度,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总量、刑事案件、命案分别下降68.1%、22.4%和60.7%,连续四年被授予“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市”荣誉称号,2010年取得全省综治考核第一名的好成绩。

关键词 改革开放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审批项目由1177项精简为88项,年检项目由58项精简为19项,行政效率明显提高,软环境明显改善。突出大财政建设,实现了资金、资产和债务统筹,完成了市与县区分税管理体制改革,为强县壮区奠定了体制基础。高效推进新一轮区划调整,拓展了沈抚新城、石化新城和部分城区的发展空间。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展开,集体林权改革走在全国前列,67万农民直接受益。沈抚同城化成为全市共识并牵动了地区开放发展,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0.1亿美元,域外引资到位额1176.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60.1%和53.9%;域外招商引资超亿元项目320个,以百万吨乙烯、30万吨电解铝为代表的一批大项目相继落地开工建设,为未来的发展积蓄了后劲。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充实完善发展战略,“两城两带”进一步拉开了城市骨架,城市布局更加合理。全省第一条城际铁路开通运营,长期困扰城区交通的16个平交道口成为历史,沿途景观改造全面完成;高质量建设改造高山路、南环公路、葛布通道、和平桥等道桥工程,取消了古城子和东岗道桥收费,抚顺市区因收费被割裂的状况彻底改变。启动生态城市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水平,全面完成污染减排目标任务。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新能源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和油路,“县县通高速”指日可待。

关键词 民生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303元和7203元,年均分别增长13.8%和14%。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19.10平方米提高到26.19平方米。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突出解决棚户区居民、新生劳动力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难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并已实现全覆盖,这对解决农村居民养老问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1万人,养老金实现100%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90%以上。困难家庭、特困群体得到有效救助,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充分发挥各自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很好发挥,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工作有了新进步,统战工作取得实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以“百姓雷锋”为代表的群众性学雷锋活动持续开展,市民文明素质普遍提高,2009年进入省级文明城市行列。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开展,社区公益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国防和“双拥”工作力度加大,民兵预备役建设质量全面提升,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地方立法质量和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司法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公共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得到强化。抵御“7·31”洪水和灾后重建指挥有力,行动迅速,成效显著。

关键词 党的建设

坚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干部,不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干部职级管理,完善干部考评体系。县区与乡镇党委、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风清气正,进一步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深入开展农村“三向培养”、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城市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基层组织建设成效突出。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积极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大力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深入贯彻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制度,强化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严肃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和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典型案件,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市十次党代会以来经验 关键词 科学发展

着眼转型振兴,立足抚顺实际,不断充实完善“以实施沈抚同城化战略为抓手,建设‘两城两带’,壮大县区经济”的发展思路。几年来,我们始终围绕城市和产业布局调整这一主线,促进人居向浑河两岸集聚、企业向外围园区集中;始终坚持创新体制,下放权限,县区经济实现了超常规发展。这一振兴发展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抚顺实际,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支持,也得到了全市人民的认可。实践证明,我们只要坚持科学发展,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就能取得实效。

关键词 团结和谐

成就一番事业,离不开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抚顺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团结和谐是我们克服一切困难、不断取得胜利的保证。几年来,在市委领导下,几大班子始终坚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战胜了许多困难,赢得了各方的认可;市级班子率先垂范,各级班子一级带一级,营造了团结向上的和谐氛围,形成了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我们必须珍惜团结,用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必须增进团结,在团结中出战斗力、出凝聚力。

关键词 解放思想

思想解放的深度决定发展的速度,把握机遇的能力决定地区的前途和命运。五年来,我们之所以在抚顺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沈抚新城、棚户区改造、争取国家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和国企重组改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解放思想,紧紧抓住了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省实施沈抚同城化战略的重大机遇。在推进转型振兴的征程中,我们只有更加深入持久地推动思想解放,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机遇,才能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关键词 勇于担当

面对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对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难题,我们始终坚持以稳定保发展、以发展促稳定,正视矛盾,敢于碰硬,驾驭复杂局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化解遗留问题,处置突发事件,应对金融危机,战胜特大洪灾。实践证明,我们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心里始终装着230万人民,我们就会有无穷的勇气去攻坚克难,全面振兴的路上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今后五年工作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紧紧抓住加快发展的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沈抚同城化战略,以增量调结构,以发展惠民生,以创新促转型,构建“两城两带”发展格局,做强县域和城区经济,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基本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今后五年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我们要实现“三大目标”:一是经济发展高于“十一五”和全省“十二五”的平均增速;二是生态型城市基本建成;三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元,年均增长20%,在全省的排名实现位次前移;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7%。这两项指标增幅分别比“十一五”高4和1.7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城市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关键词 城乡宜居

老城区改造基本完成,新城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实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森林覆盖率达到7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城市环境空气二级标准天数大于300天,城市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县城和新市镇建设迈出新步伐,三县城镇化率大幅提升。

关键词 生活幸福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与城市地位相称,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居民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镇失业、养老、职工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实现“三大目标”,我们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条件。一是“十二五”期间辽宁省将基本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特别是沈抚同城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内外投资者将更加看好抚顺,形成外资和内资大量涌入的可喜局面。二是抚顺经济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积蓄的能量正不断释放,形成了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今后五年将有以中石油百万吨乙烯、新钢铁搬迁改造、抚钢百亿技改为代表的400个超亿元项目建成,加之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基本形成了赶超先进地区的后发优势。三是有着光荣传统和辉煌业绩的抚顺各级党组织坚强有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广大党员干部奋发有为,勤劳智慧的抚顺人民富有创业激情,这些都是我们敢于胜利、一往无前的坚实基础。现在,抚顺天时、地利、人和都已具备,经过五年来的顽强拼搏和积蓄后劲,未来五年我们必将后来居上,实现奋力崛起。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未来五年,全市经济总量要大幅扩张,实现“两个高于”,必须构建拉动强、贡献大的多个增长极,实现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重点要在“四大支撑”和“两个保障”上下功夫,实现大突破。

关键词 两座新城

按照新城市的标准规划两座新城,坚持用更新的理念谋划,更高的标准建设,更快的速度扩张。经过五年,沈抚新城要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沈阳经济区内最具竞争力的休闲和购物中心;石化新城要成为具有世界级水平的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基地。两座新城要充分发挥区位和产业的比较优势,营造生产要素集聚和各种力量竞相迸发的环境,吸引大项目落地,吸引人流汇聚。沈抚新城要成为沈抚同城化的主战场,城市建设管理、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提升档次,独具特色;石化新城要突出比较优势,围绕石化资源利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关键词 传统优势产业

工业是立市之基。要坚持用增量调整结构,加快科技创新,提高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基本完成工业空间布局调整。实施企业搬迁改造升级工程,在搬迁改造中大幅提升规模和竞争力,重点是引导城区内的石化企业搬迁至东部的石化新城,冶金企业搬迁至南部冶金产业集聚区,机械企业搬迁至西部的沈抚新城。基本完成矿区战略转型。围绕南环产业带建设,重点发展油母页岩综合利用、煤矸石热电、纸业生产及建筑材料等循环经济产业,矿区非煤产业要达到90%以上。提高创新能力。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地位,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在装备制造、精细化工、金属冶炼、农产品深加工等关键领域加强技术攻关,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做深产业。围绕优势骨干企业,发展上下游和配套产业,特别要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源精深加工,延长加宽产业链条,提高产业丰厚度,形成一批产值过百亿的产业集群。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发挥服务业建设周期短、产业关联度高的优势,重点发展旅游业、房地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水平。整合旅游资源,拓展服务功能,打造精品旅游集聚区,增强旅游业的吸纳能力和拉动力。结合老城区改造和新区开发,强化行业准入和监管,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总部经济、工业地产。下大力气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培育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拓宽项目融资渠道,鼓励支持企业上市,解决融资“短板”问题。

关键词 县区经济

进一步向县区下放管理权限,赋予县区更大的自主权,为县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县区主要经济指标要实现三年倍增计划,在全省综合实力排名大幅提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提升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加强县域工业园区建设,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打造支撑力度大的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新宾、清原县城和塔峪、石文等新市镇建设,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城镇,吸引农村居民及产业向城镇集中。城区经济要本着明确发展定位、体现区域特色、强化功能配套的原则,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实现错位发展、特色鲜明、规模扩大。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深化改革开放。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深化财政、金融、行政管理等领域的改革,解决好影响制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性矛盾;进一步落实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消除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使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不断提高。整合利用涉外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高起点引进一批有分量的内外资项目,在数量、规模和质量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的“生命线”工程,下大力气解决影响项目落地、开工建设的突出问题。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做好人才工作。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扩大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营造育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造就一批加快振兴发展急需的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围绕地区产业发展,强化实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形成产业与人才相互促进的格局。

第五篇:党代会报告

加强党的领导 促推跨越发展 努力建设环境优美 文明富裕新阳城

―――-在中国共产党阳城镇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王 江 荣

(二0一一年五月十三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阳城镇第三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召开了,现在我代表中共阳城镇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

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及县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总结我镇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各项工作,讨论决定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以及党的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选举产生新一届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和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奋力拼搏,放胆争先,实现全镇经济社会转型跨

越发展,努力建设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全力打造三晋名镇。一、五年来的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镇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坚持五大工作重点,全力构建和谐阳城”的发展战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喜人,“十一五”期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是农村经济稳步快速增长。全镇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8亿元,比2005年的1.9亿元增加0.9亿元,增长47.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45元,比2005年2525元增加1420元,增长56.2%,年递增11.2%。

二是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6年至2010年的五年间,全镇已形成粮食、苹果、红枣、花椒、畜牧养殖业五大支柱产业并举发展的新格局。全镇粮食面

扎实工作,为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下载2011年党代会报告(精品1)(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党代会报告(精品1)(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代会报告

    党代会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受xxx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一、八年来的工作回顾和基本经验过去的八年,是我矿改革发展极不平凡的八年。矿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党代会报告

    抢抓机遇共促发展,真抓实干齐推振兴 全面开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新局面 ——中共***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2011年 月 日) (讨论稿)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县*......

    党代会报告

    党代会报告各位代表、同志们:我受xxx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一、八年来的工作回顾和基本经验过去的八年,是我矿改革发展极不平凡的八年。矿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共5篇)

    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 本报讯 (记者 张荣妹)在全省上下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

    市党代会报告(共五则范文)

    畜牧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辅导材料 加快转型跨越 促进科学发展 为建设小康平凉和谐平凉文明平凉生态平凉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平凉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 20......

    党代会纪委报告

    完善惩防体系 保障科学发展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在中国共产党XX镇第十二届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的报告 徐火根 (2011年1月14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受......

    朝阳党代会报告

    奋战“十二五” 决胜新阶段 努力谱写加速崛起和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在中国共产党朝阳县第十四届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 冯国刚 (2011年3月28日) 各位代表、同志......

    党代会报告[五篇]

    顺应新形势 把握新机遇 在科学发展中加速县域经济跨越赶超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共***第十一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是在全县加快推进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