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0713赛岐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工作情况汇报(6月27日)
赛岐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工作情况汇报
(与中国亿利资源集团公司项目对接工作的情况汇报)
福安市赛岐小城镇综改办(2011年7月14日)
赛岐地处闽东地理中心,位于福安市中部赛江之滨,是福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首批试点镇。按宁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总体规划,赛岐试点镇(赛江组团)规划范围涵盖赛岐镇、福安经济开发区和甘棠镇,确定规模为中等城市,即至2030年规划人口25万人,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其中2015年规划人口18万人、规划面积17.8平方公里)。《总规》功能定位为“区域协作、疏解旧区、宜居新区、服务港区”,城市性质确定为以电机电器、食品加工和商贸物流为主的滨海宜居工贸新区。
今年以来,赛岐试点镇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决策部署,认真实施2011年全省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实施方案和福安市委、市政府2011年“五大战役”实施意见,对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专题进行再部署、再落实、再升温,快步推进小城镇改革发展,实施小城镇战役赛岐试点项目64个,总投资12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81亿元,其中列入省、宁德市小城镇年度考核的重点项目45个,总投资90.423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4.27亿元。现将年度工作重点及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快和完善专项规划。按照2011年全省小城镇改革发
设,长兴造船有限公司技改项目进行变电站基础建设。镇郊主干道改造将在8月上旬招投标。江滨大道(桥北段)、赛兴路、下浦路、赛岐大道已完成工可初稿,赛兴路、江滨大道计划9月动工。苏宝公路拓宽工程进入投标、征地、赔苗阶段。罗江水厂续建工程正加紧管道施工。绿缘商厦已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罗江中学新校区的建设已进入主体工程封顶阶段。保障性住房(梨园场地块)建设工程完成选址和建筑设计方案、勘察,正在编制工可。造福工程完成地基建设153透,完成建筑单体120透,迁入52户。设施栽培葡萄项目完成1000亩。大众金属厂房扩建、福建立松铸造科技园和巨龙厂房工程厂房建设序时推进。
(三)整治和美化城镇环境。一是实施镇容镇貌整治。在2010年完成镇区主干道、虹桥南路商业服装街改造的基础上,今年实施镇郊主干道改造1.2公里及配套设施,已完成环评、可研批复、土地预审和施工图设计,正在施工图审查和预算编制,7月份将进行招投标。镇区主干道沿街立面改造已完成1.2万平方米,正逐段优化,并实施道路“白改黑”工程,10月1日前将全面完成。二是加快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福安垃圾焚烧厂项目选址和工艺比选、地址初勘、地灾评估、垃圾热值分析、水资源论证、环评监测等前期工作已完成,可研、环评、水土保持等已基本完成,计划8月底动工建设。赛岐污水处理厂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正开展环评和征地工作,计划8月底动工建设。赛甘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工程已完成BOT特许经营协议签订,正进行施工图审查。三是推
政府待批,镇区内海军教导队118亩闲置地置换已由宁德市政府拟文上报省海军基地司令部。沿路地段拓宽改造已签订借地协议并完成绿化。今年旧镇区改造重点是启动拓宽镇区第三条东西走向的道路,即拆迁前进、和平两个居民区的部分沿街破旧民房,改造居民区、棚屋区总面积130亩,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继续结合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对完成拆迁整治的象环等村按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建规划进行容村貌整体改造。三是深入落实试点镇发展的其他扶持政策。按照省政府4号文件精神,在管理服务、财税、户籍和就业、金融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措施和配套政策。研究制定了《赛岐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安政文[2010]329号),“落实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制度,市财政配套安排赛岐小城镇建设资金1200万元。出台试点镇域企业注册、落地的工商注册简化程序,支持商贸发展的意见、人口落户的实施意见、小城镇建设配套相应金融政策、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市场实施办法等。目前赛岐镇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已全面运作,同时计划对赛岐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采取BT、BOT等方式进行招商融资。
(五)突出和规范制度管理。将建设工程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建设工程腐败现象,确保“资金优化、工程优质、干部优秀”。推行廉政建设合同与项目建设合同的“双合同”制度,规范和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和监管。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和安全意识,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加
项目一
赛岐江滨路建设及周边腹地开发
一、项目承办单位:赛岐镇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二、项目地点:赛岐镇区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按照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的实施意见和赛岐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的总体规划,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将赛岐建设成为以电机电器、食品加工和商贸物流为主、生态环境优美、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滨海宜居新区,重点突出赛江两岸的开发建设,凸显其繁荣带和风景带。赛岐江滨路的建设一方面改善了赛江滨江风景带,另一方面改善赛岐镇区路网结构,完善招商引资环境,提升城镇品位,促进赛岐小城镇的全面发展,加快赛岐小城镇建设步伐具有重大意义。
四、项目建设内容:按城市二级主干道标准建设,长2.8公里,宽36米,周边腹地开发。
五、项目建设总投资:6亿元
六、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七、项目进展情况:委托编制规划
项目三 赛岐北部综合体二期开发项目
一、项目承办单位:赛岐镇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二、项目地点:赛岐镇北区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按照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的实施意见和赛岐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的总体规划,拟在赛岐北部地块开发建设,将商业、办公、居住、旅店、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生活空间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以完善赛岐城镇功能。
四、项目建设内容:建设集商业、办公、居住、文娱、交通等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0平方米。
五、项目建设总投资:3亿
六、合作方式:独资开发
七、项目进展情况:已完成规划。
第二篇:2021年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工作方案(推荐)
2021年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工作方案(推荐)
为促进我县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提高我县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试点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和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xx市__关于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xx省__关于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实施意见》和《xx市__关于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探索解决
“三农”问题和城乡结构矛盾的途径,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供示范作用,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一体化,推进“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市综合体建设。
(二)发展目标。
通过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使农村人口稳步有序地向镇区集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市场发育趋向健全,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辐射带动能力更强。
二、20__年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高起点编制专项规划。
1、编制好火田镇专项规划。在完成火田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上,加快项目的报批投建,集中施工技术力量,在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的建设施工进度,力争完成或超额完成20__计划10个项目4.36亿元的投资任务。
2、加强规划管理和衔接。切实做好火田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修编、监督管理工作,严格依据规划指导各项经济社会活动,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由火田镇组织编制,由县建设部门审查论证、县__批准。统筹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到与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相协调。加强火田镇规划与县域规划、市域规划、省域规划的有机衔接。
(二)健全完善基础设施。
1、加强路网建设。构建功能明确、等级结构协调、布局合理的道路网路,完善与国道324线、开漳大道、拟建中武平至古雷高速公路__北互通的连接。20__年重点抓好火田镇城区主干道、开漳大道等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强与xx市区和__县城的对接融合,拓展火田镇对外交通,形成大通道立体式交通网络。
2、完善市政设施。按照“先地下、后地上”,不断完善地下管网、广场公园、路灯照明、公交站点、停车场等市政公用配套设施,逐步建成适度超前、完善配套的市政公共设施体系,增强城镇的服务功能,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向中心城区聚集。
3、提供电力保障。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供电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为火田镇发展及生产生活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
4、确保饮水安全。通过向县城引水,建设集中式供水系统和采取区域联网的方式建设清洁可靠的饮用水保障设施,提高安全供水普及率。完成瑞堂大水岭、溪口邦后水库、菜埔牛腿水库、水头内石示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工作,每座投资250万元,完成全镇3.5万人口饮水安全项目申报工作。
5、完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完善“户集中、村收运、镇处理”的城乡一体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运行机制,建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继续巩固
“家园清洁行动”示范村的成果,在现有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广场、车站、市场、主要干道沿线等公共活动地区和住宅区设置垃圾池、垃圾桶、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配齐配足保洁队伍和保洁工具,确保城镇保持洁净亮丽。
6、建设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信息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广播、电视、互联网、通信等网络,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等公共服务平台。
7、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参照城市防范标准,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一是制定防灾预案,预警到镇,预案到村,二是加强巡逻排查及完善责任制,三是加强救灾抢险物资储备,四是加强对村小(二)型水库的管理工作,做好汛前、汛中、汛后的安全大检查,造册登记,合理调度,达到防汛抗旱。
8、加强城镇绿化美化。要加强绿化美化,充分利用漳江沿岸的宽阔绿带,建设漳江上游滨江公园;依托丰富的淡水温泉资源,突出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特色,逐步建设成以温泉休闲、乡村旅游为主的生态景观绿轴,努力把火田建成生态环境优美、辐射带动力强的宜居城镇综合体。
(三)建立独具特色的产业支撑。
1、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按照《__县光电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要求,充分发挥火田镇优势,根据区位、资源、交通和产业基础条件,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和布局优化。注重从规划拓展、土地报批、资金运作等方面加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力度,完善实施《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和《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力推进园区开发发展,有效培植一批优势产业、壮大一批大企业、新上一批大项目,推动区域工业发展提速、内涵提升、效益提高,形成了由产业特色明显、配套设施完善组成的工业集中板块,进一步增强了园区承载力和聚集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发展节能光电主导产业为基础,着重发展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
2、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进镇务工经商办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民营产业项目向园区聚集;鼓励非公有制特别是科技型、创新型非公有制企业到园区落户。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做精做强主业,做优做响品牌。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面向生产和民生的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提高比重、提升水平。推进试点镇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开拓特色农产品市场,实现农产品“双向流通”。重点发展淡水温泉特色旅游业,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我镇传统特色饮食和品牌土特产品,进一步带动商贸、餐饮、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信息咨询、技术服务、金融保险等面向生产和民生的服务业,尽快发展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业。
4、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业“五新”推广,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种植规模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建立一批枇杷、菠萝、青枣、香蕉、淡水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引导和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1、加快教育均衡发展。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火田镇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的建设步伐,力争秋季具备招生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优化学前教育。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积极引办职业学校落户火田镇。
2、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加强医疗机构建设,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保证镇村居民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3、提高社会服务功能。鼓励、引导和发展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以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信息传递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服务体系。
4、加快公共文化休闲设施建设。推进建设集文化站、图书馆、体育活动室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文化站,具有游乐、举行文艺活动、集会等功能的中心广场,建设集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游乐公园,着力规划建设火田镇开漳公园、溪滨公园、政和广场。
(五)强化公共服务管理。
1、推进小城镇综合执法管理。在成立__县城市执法局城建大队火田中队基础上,积极探索设立小城镇综合执法管理机构,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2、建立公共决策的民主参与机制。积极推行公推直选、镇务公开和民主选举制度。建立健全基层群众利益表述、诉求、协调机制和社会矛盾的预防、化解新机制。探索试行小城镇规划与建设项目公开征询意见制度。
3、推进城市劳动就业。推进城市劳动就业制度和失业登记制度向试点小城镇延伸。以政府提供适当补贴的方式,根据城镇就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集中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及劳务输出等相关服务。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适应城乡衔接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六)打造舒适的宜居环境。
1、建设节能示范区。统筹协调好火田镇住宅小区、商贸街区、产业园区建设,科学设置工业生产环境功能区和居民生活环境功能区。严控高耗能、高污染、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进入。推广节肥节药节水技术,实施保护性农业耕作。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禽畜养殖技术。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鼓励有条件的居民利用太阳能。
2、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控制工业、农业、生活造成的面源污染、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强化漳江、水库和饮用水源地的水资源保护。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做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鼓励发展清洁养殖。
3、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做好天然植被的保护和恢复,落实绿化养护责任制。加强对重点资源开发活动制定强制性的保护措施,划定林木禁伐区、矿产资源禁采区等。加强风景名胜区等资源的保护管理。
4.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切实保护好火田镇古渡口、古民居、戴郡马亭、五里亭、陈政故居、军陂、葛布山等文化遗产。重点做好__西林xx故城整改保护规划建设及文物修复等工程,不断提升文化品位。
(七)带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1、推动农村区域资源整合。推动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差、分散且规模较小的村落向中心村、住宅小区、镇区整体搬迁,积极探索农民安居、就业、失地补偿、社会保障的有效办法和途径。
2、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解决水、电、路和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切实加强农村供电、通信、广播电视、路灯照明等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家园规划、家园清洁、家园整理和家园绿化行动,精心打造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
3、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要实行资源共享,增强试点镇社会事业设施服务周边农村的能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4、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周边农村人口向试点城镇转移和集聚,促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5、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科学规划村庄布局,有效整合空间资源,切实推动火田新农村建设。
6、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三旧”改造项目。要把造福工程、土地复垦,地灾点搬迁结合起来,建设百户造福工程示范点。近期重点加快火田镇楼仔顶和岩仔土地复垦进度,抓紧制定出台圆峰造福工程实施方案。
(八)创新开发机制。
1、完善投融资机制,拓展融资平台。推进火田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xx__润地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中心镇区城镇综合体,大大加快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度。火田镇要继续通过项目融资、BT或BOT的形式建设开漳大道、工业集中区、开漳旅游生活区,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发展的路子。
2、积极培育和发展房地产市场。鼓励引进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建设宜居城市综合体的要求,进行房地产成片综合开发。加快试点镇中心城区建设,加快火田镇安置小区、节能环保生活小区、开漳旅游生活区等几个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
3、实行公用设施有偿使用制度。鼓励通过BOT、BT、TOT、项目融资、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和经营,保证投资者经营管理收益权。
4、创新形式增加建设资金来源。鼓励通过拍卖公共设施、公共场所、大型文化体育活动的冠名权、有限期承担企业广告等形式,增加建设的资金来源。
5、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坚持统筹规划,综合开发,加强配套建设,引导居民集中统一建设住宅,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附件
乡村振兴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严格按照省、市、县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工作部署要求,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出发点,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要抓手,以创建特色产业乡镇为落脚点,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狠抓环境整治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打响清理整治垃圾的攻坚战、歼灭战、持久战,全镇环境卫生不断改善、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结合我镇实际,成立的书记镇长双组长的韩庄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镇人居环境暨生态环境整治三年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细化量化整治内容、整治标准和整治时限,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建成了由镇政府统一组织,建立镇党委政府班子及成员为一级网格,村两委班子及成员为二级网格、村组(队)为三级网格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化责任和监管体系,分片负责网格内全域无垃圾监管体系,细化责任分工,严格按照责任区划分,层层传导压力、步步靠实工作责任。(二)狠抓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积极创新宣传方式、搭建宣传平台,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喇叭、微信群、永久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先后召开由全体镇村干部参加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四次,通过采取层层召开人居环境整治会议,镇、村、组三级干部共同发力,做好村民思想工作,让群众参与、支持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精神上来。引导各村组织召开“五老”、乡贤、在外创业人员座谈会,让他们了解村情村貌、村级发展状况,支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小会”撬动镇村环境大整治的带动效应。充分发挥村干部、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带头做好房前屋后垃圾清理和废弃畜禽圈舍、旱厕拆除及乱搭乱建、秸秆、畜禽养殖粪污清理,由点到面、依次推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营造“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幸福家园”的氛围。(三)围绕工作重点,强力推进整治。
以垃圾治理为重点,抓住城乡环卫一体化这个突破口,在全镇开展了为期二十天的大整治、大清理活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全镇坚持机械、人工一起上,对全镇**个村的积存垃圾、坑塘、乱堆乱放等进行了全面清理整治,实现了村庄环境面貌的整体改善,形成了全镇强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强势局面,进一步坚定了镇村干部的决心,鼓舞的全镇上下干部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的信心。(四)创新工作举措,强化责任意识。
将人居环境治理与党建先锋引领、创建文明城市、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双违及河渠四乱治理、河长制责任落实等工作相融合。以改善人居环境治理行动为契机,着力发挥农民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的主体作用,注重改善环境与营造文明相结合,注重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健全户前三包责任制,保洁员奖惩机制,健全垃圾清运机制,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坚持以机制创新最大程度的推进整治工作落实。(五)建立考评机制,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和完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的责任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切实解决部分村和单位思想上顾虑、工作不扎实、整治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成立了人居环境专项督查组,定期检查辖区各村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督办整改突出问题。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入全年村级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对于整治工作督查考核不积极配合的村,将取消年终评优选优资格,并对村两委班子负责人进行重点约谈和问责追究。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群众环卫意识较低。
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群众是主力军,各村虽然在宣传动员上做了一些工作,但参与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主动性和参与度不够;二是缺乏资金保障机制,制约整治工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范围大、面积广,环卫设施、设备不够健全,需要投入的资金大。环境整治专项经费缺乏,制约了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
进一步加强对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组织领导,按照既定工作方案,对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对目标任务再细化再分解,对环境整治责任再明确再靠实。(二)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力度,确保人居环境整治保持观念深入人心。
继续通过发放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悬挂横幅标语等形式,利用微信、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人居环境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三)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把治理工作向精细化发展。
坚持精耕细作,把工作重心放在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等整治难度大的区域,集中力度整治易脏地方。同时对当前取得的成绩要继续保持,防止出现反弹。第三篇:2021-2022年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工作方案
2021年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工作方案
为促进我县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提高我县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试点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和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xx市__关于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xx省__关于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实施意见》和《xx市__关于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探索解决
“三农”问题和城乡结构矛盾的途径,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供示范作用,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一体化,推进“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市综合体建设。
(二)发展目标。
通过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使农村人口稳步有序地向镇区集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市场发育趋向健全,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辐射带动能力更强。
二、20__年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高起点编制专项规划。
1、编制好火田镇专项规划。在完成火田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上,加快项目的报批投建,集中施工技术力量,在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的建设施工进度,力争完成或超额完成20__计划10个项目4.36亿元的投资任务。
2、加强规划管理和衔接。切实做好火田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修编、监督管理工作,严格依据规划指导各项经济社会活动,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由火田镇组织编制,由县建设部门审查论证、县__批准。统筹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到与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相协调。加强火田镇规划与县域规划、市域规划、省域规划的有机衔接。
(二)健全完善基础设施。
1、加强路网建设。构建功能明确、等级结构协调、布局合理的道路网路,完善与国道324线、开漳大道、拟建中武平至古雷高速公路__北互通的连接。20__年重点抓好火田镇城区主干道、开漳大道等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强与xx市区和__县城的对接融合,拓展火田镇对外交通,形成大通道立体式交通网络。
2、完善市政设施。按照“先地下、后地上”,不断完善地下管网、广场公园、路灯照明、公交站点、停车场等市政公用配套设施,逐步建成适度超前、完善配套的市政公共设施体系,增强城镇的服务功能,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向中心城区聚集。
3、提供电力保障。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供电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为火田镇发展及生产生活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
4、确保饮水安全。通过向县城引水,建设集中式供水系统和采取区域联网的方式建设清洁可靠的饮用水保障设施,提高安全供水普及率。完成瑞堂大水岭、溪口邦后水库、菜埔牛腿水库、水头内石示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工作,每座投资250万元,完成全镇3.5万人口饮水安全项目申报工作。
5、完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完善“户集中、村收运、镇处理”的城乡一体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运行机制,建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继续巩固
“家园清洁行动”示范村的成果,在现有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广场、车站、市场、主要干道沿线等公共活动地区和住宅区设置垃圾池、垃圾桶、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配齐配足保洁队伍和保洁工具,确保城镇保持洁净亮丽。
6、建设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信息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广播、电视、互联网、通信等网络,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等公共服务平台。
7、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参照城市防范标准,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一是制定防灾预案,预警到镇,预案到村,二是加强巡逻排查及完善责任制,三是加强救灾抢险物资储备,四是加强对村小(二)型水库的管理工作,做好汛前、汛中、汛后的安全大检查,造册登记,合理调度,达到防汛抗旱。
8、加强城镇绿化美化。要加强绿化美化,充分利用漳江沿岸的宽阔绿带,建设漳江上游滨江公园;依托丰富的淡水温泉资源,突出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特色,逐步建设成以温泉休闲、乡村旅游为主的生态景观绿轴,努力把火田建成生态环境优美、辐射带动力强的宜居城镇综合体。
(三)建立独具特色的产业支撑。
1、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按照《__县光电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要求,充分发挥火田镇优势,根据区位、资源、交通和产业基础条件,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和布局优化。注重从规划拓展、土地报批、资金运作等方面加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力度,完善实施《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和《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力推进园区开发发展,有效培植一批优势产业、壮大一批大企业、新上一批大项目,推动区域工业发展提速、内涵提升、效益提高,形成了由产业特色明显、配套设施完善组成的工业集中板块,进一步增强了园区承载力和聚集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发展节能光电主导产业为基础,着重发展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
2、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进镇务工经商办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民营产业项目向园区聚集;鼓励非公有制特别是科技型、创新型非公有制企业到园区落户。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做精做强主业,做优做响品牌。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面向生产和民生的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提高比重、提升水平。推进试点镇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开拓特色农产品市场,实现农产品“双向流通”。重点发展淡水温泉特色旅游业,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我镇传统特色饮食和品牌土特产品,进一步带动商贸、餐饮、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信息咨询、技术服务、金融保险等面向生产和民生的服务业,尽快发展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业。
4、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业“五新”推广,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种植规模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建立一批枇杷、菠萝、青枣、香蕉、淡水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引导和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1、加快教育均衡发展。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火田镇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的建设步伐,力争秋季具备招生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优化学前教育。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积极引办职业学校落户火田镇。
2、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加强医疗机构建设,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保证镇村居民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3、提高社会服务功能。鼓励、引导和发展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以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信息传递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服务体系。
4、加快公共文化休闲设施建设。推进建设集文化站、图书馆、体育活动室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文化站,具有游乐、举行文艺活动、集会等功能的中心广场,建设集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游乐公园,着力规划建设火田镇开漳公园、溪滨公园、政和广场。
(五)强化公共服务管理。
1、推进小城镇综合执法管理。在成立__县城市执法局城建大队火田中队基础上,积极探索设立小城镇综合执法管理机构,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2、建立公共决策的民主参与机制。积极推行公推直选、镇务公开和民主选举制度。建立健全基层群众利益表述、诉求、协调机制和社会矛盾的预防、化解新机制。探索试行小城镇规划与建设项目公开征询意见制度。
3、推进城市劳动就业。推进城市劳动就业制度和失业登记制度向试点小城镇延伸。以政府提供适当补贴的方式,根据城镇就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集中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及劳务输出等相关服务。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适应城乡衔接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六)打造舒适的宜居环境。
1、建设节能示范区。统筹协调好火田镇住宅小区、商贸街区、产业园区建设,科学设置工业生产环境功能区和居民生活环境功能区。严控高耗能、高污染、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进入。推广节肥节药节水技术,实施保护性农业耕作。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禽畜养殖技术。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鼓励有条件的居民利用太阳能。
2、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控制工业、农业、生活造成的面源污染、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强化漳江、水库和饮用水源地的水资源保护。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做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鼓励发展清洁养殖。
3、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做好天然植被的保护和恢复,落实绿化养护责任制。加强对重点资源开发活动制定强制性的保护措施,划定林木禁伐区、矿产资源禁采区等。加强风景名胜区等资源的保护管理。
4.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切实保护好火田镇古渡口、古民居、戴郡马亭、五里亭、陈政故居、军陂、葛布山等文化遗产。重点做好__西林xx故城整改保护规划建设及文物修复等工程,不断提升文化品位。
(七)带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1、推动农村区域资源整合。推动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差、分散且规模较小的村落向中心村、住宅小区、镇区整体搬迁,积极探索农民安居、就业、失地补偿、社会保障的有效办法和途径。
2、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解决水、电、路和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切实加强农村供电、通信、广播电视、路灯照明等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家园规划、家园清洁、家园整理和家园绿化行动,精心打造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
3、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要实行资源共享,增强试点镇社会事业设施服务周边农村的能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4、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周边农村人口向试点城镇转移和集聚,促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5、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科学规划村庄布局,有效整合空间资源,切实推动火田新农村建设。
6、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三旧”改造项目。要把造福工程、土地复垦,地灾点搬迁结合起来,建设百户造福工程示范点。近期重点加快火田镇楼仔顶和岩仔土地复垦进度,抓紧制定出台圆峰造福工程实施方案。
(八)创新开发机制。
1、完善投融资机制,拓展融资平台。推进火田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xx__润地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中心镇区城镇综合体,大大加快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度。火田镇要继续通过项目融资、BT或BOT的形式建设开漳大道、工业集中区、开漳旅游生活区,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发展的路子。
2、积极培育和发展房地产市场。鼓励引进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建设宜居城市综合体的要求,进行房地产成片综合开发。加快试点镇中心城区建设,加快火田镇安置小区、节能环保生活小区、开漳旅游生活区等几个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
3、实行公用设施有偿使用制度。鼓励通过BOT、BT、TOT、项目融资、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和经营,保证投资者经营管理收益权。
4、创新形式增加建设资金来源。鼓励通过拍卖公共设施、公共场所、大型文化体育活动的冠名权、有限期承担企业广告等形式,增加建设的资金来源。
5、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坚持统筹规划,综合开发,加强配套建设,引导居民集中统一建设住宅,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第四篇:闽东赛岐经济开发区发展情况
闽东赛岐经济开发区
闽东赛岐经济开发区是福建省省级开发区,位于沿海开放城市温州与福州的中间地带,是宁德地区(俗称闽东)的地理位置中心,福安市南部,沿海高速公路和建设中的温福铁路均由开发区南边经过,104国道贯穿全境,省道下浦线穿越东西,是闽东的水陆交通枢纽,是闽东、闽北、赣东北、浙南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是环三都澳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赛岐历来商业发达,市场繁荣,是历史自然形成的区域贸易中心。开发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首期开发10平方公里。区内可供开发土地10100亩,其中工业用地8924亩,商贸小区用地1176亩。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四季温暖如春,山海资源丰富,经济腹地广阔,是对外开放的理想窗口和投资兴业的风水宝地,也是宁德市构建三条通道,实现第二层面发展战略的重要桥头堡。开发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腹地广阔,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投资环境优越,是对外开放的理想窗口和充满商机的投资宝地。区内供电、供水设施齐全,邮电通讯便捷,金融、税务、工商、医院、学校、宾馆等机构配套。开发区正充分发挥区位、港口、商贸综合优势,加快“工业立区”实施步伐,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2009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2亿元,比增35.9%,其中工业增加值13.07亿元,规模以上企业45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1.6亿元,净增8.24亿元,比增19%;财政总收入6600万元,比增92.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10536万美元,外贸出口7650.6万美元。
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宁德市9个县(市、区)和2个开发区中位居第3名,仅罗江供电所2008年供电量达2.9亿度,超过宁德市一些山区县年供电量,赛岐开发区农行、财险公司营业效益及综合指标也位居宁德市前列。赛岐开发区农行、财险公司营业效益及综合指标也位居宁德市前列。
开发区建立之初,开发区内的企业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以食品、造船、冶金、化工、纺织、工艺美术等行业为主,当时以硅铁、打火机、卫生香、棕制品、花岗石为特色的一批地方名优特产品,打入国际市场。闽东赛岐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来,就将招商引资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一方面扩大对外宣传,提高知名度,增强开发区的吸引力,一方面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2003年以来,宁德市委、市政府和福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立区”战略,更是明确了开发区发展思路。开发区把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作为推进工业化,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主要载体,全力以赴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工业园区共征地4224亩,盘活存量、闲置土地200多亩。截至2009年底,开发区累计落户工商企业共264家,其中企业项目100多家,总投资近50亿元,初步形成了以船舶修造、电机电器、有色金属、钢铁铸造、食品包装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有效地促进了产业集聚,电机电器行业关联规模以上企业18家,钢铁铸造关联规模以上企业7家,食品包装关联规模以上企业10家,船舶修造行业关联规模以上企业8家,有色金属关联规
模以上企业2家。福建东元精工、福建立松铸造、福建巨龙电机、福建博瑞特电机、福建闽都电机、福建银嘉机电、福建洪泰铜业、福安蓁达电器、力源电机等9个项目先后被列入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9.5亿元。现有福建省著名商标企业12家。
2009年,赛岐经济开发区领导们更是加强项目策划,从本地资源开发利用,从现有产业的上下游配套,从“6·18”项目成果交易会成功对接项目组织筛选招商项目。2009年来,在福安市“回归工程”、厦门“9·8”洽谈会上,该区签订了台湾向阳坊食品加工、福建金盛泰装饰等项目。仅2009年新落户开发区的就有浩盛金属、泰森动力、宏鑫机械、航电控制设备、安航海上安全技术、九华蓄电池、华一蓄电池、力源电机、金盛泰装饰等9个项目。今年来,商洽引进福建金汇特种合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50万吨不锈钢加工项目。主要是对邻近厂家生产的不锈钢坯(镍铬合金)加工成不锈钢销售,同时在厂区范围建设2个三千吨泊位码头以便为上游厂家提供原材料运转便利。项目总投资3亿元,总用地面积200亩。电力负荷5万KW,年用电量3亿千瓦时。还引进福安市同邦工贸项目。在项目建设中,开发区引进的项目还创造了宁德市三个之最。闽都电机厂房是宁德市最大的水泥砼框架结构的厂房,单层面积6500平方米;福建巨龙电机单体厂房是宁德市最大的钢架结构厂房,占地22亩;福建博瑞特电机有限公司具有5座4500平方米标准厂房及设备,是宁德市目前规模最大、厂房最标准的电机制造企业。
目前重点项目建设成效初现。福建银嘉机电已基本完成项目建设,目前抓好项目建设的扫尾验收工作;福建立松金属建设正加快建设进
度;福建一洲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二期技改扩建厂房工程6月份完成并投入生产;福建嘉华电机力争8月份完成二期技改生产扩建工程,福安万利漆包线厂的排污工程验收和二期技改设备安排和投产,今年产值将达8亿元;福建洪泰铜业技改,力争今年产值达10亿元。金汇50万吨不锈钢加工项目、台湾向阳坊食品园、开发区备用电源工业小区等招商项目的征地前期工作正有序展开。赛江世纪新城、隆港商住区、滨海新区及海通花园等7个房地产业已启动。
2010年1-4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500万元,占计划的42%;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9.2亿元,同比增加50124.1万元,增长35.3%,完成计划的30.9%;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比去年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20640万元,同比增3.2%。“从2009年起,经过3年的努力,至2011年计划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其中食品包装行业计划完成产值10亿元,有色金属行业完成产值20亿元,钢铁铸造行业完成产值30亿元,船舶修造电机电器行业完成产值40亿元。”开发区班子激情满怀描绘着开发区的未来蓝图。
福建省省级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表
填报单位:管委会(赛岐开发区)
第五篇:安徽省小城镇发展改革反思
安徽省小城镇改革发展反思
韩梅
(合肥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合肥 230000)
摘要:小城镇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安徽省是农业大省,正处于城镇化发展关键时期,如何在战略机遇期和战略转型期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选择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至关重要,其探索的经验和教训,对中部地区小城镇的改革发展都具有较为典型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安徽;小城镇;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小城镇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小城镇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点,发展小城镇是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是加速地方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也是城乡联动,以城带乡,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发展实践表明,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作为中部的农业大省,安徽省正处于城镇化发展关键时期,如何在战略机遇期和战略转型期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选择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至关重要,其探索的经验和教训,对中部地区小城镇的改革发展都具有较为典型的借鉴意义。
一、安徽省小城镇发展现状
1984年,安徽省召开了首次小城镇工作会议。1995年,开始进行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决定》。1999年6月,安徽省颁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快安徽省小城镇发展的若干意见》,小城镇改革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2000年以来,安徽省将培育小城镇作为加快城市化、加速工业化的抓手,促进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精心加以培育和扶持。2009年6月安徽省又选择了150个镇,颁布实施了《关于实施扩权强镇的若干意见》,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安徽省小城镇在向小城市跨越式发展中的思想观念、措施办法和发展方向。通过这些改革,安徽小城镇逐渐摆脱了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工业型、城郊型、工贸型、旅游型等特色城镇层出不穷。
1.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
1983年末,安徽省仅有建制镇108个。1984年,安徽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全省小城镇发展取得了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小城镇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小城镇数量迅速
扩张,尤其是在“九五”期间,安徽省大力实施“小城镇,大战略”,小城镇建设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到2010年,安徽省建制镇908个,10万人以上人口的镇47个,20人以上的镇1个。全省小城镇年平均财政收入1720万元,其中超3亿元的镇2个,超2亿元的镇2个,超1亿元的镇31个[1]。全省共有15个镇被批准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目前,安徽省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
2.小城镇建设地域性明显
安徽地域板块独特,自南向北分为皖南、皖中、皖北三个自然区域和皖江城镇带。在皖南小城镇的发展中,科学规划了皖南旅游区布局,实行了严格的环境、旅游资源保护政策,注重旅游组团内外部的合理分工和科学配置;皖中城镇群的发展,加强了合肥经济圈建设,合理调整合肥经济圈的产业结构,改变过去忽视自身优势、竞相争项目的不良倾向;在皖北城镇带的发展中,积极培育区域性增长极,在有利地段,加快建设城镇密集区;在皖江城镇带的发展方面,优先发展马芜铜共同体,率先融入长三角,建设皖江加工制造业基地,加快皖江地区的工业化步伐。
3.小城镇发展呈现多元化
安徽省在城镇化过程中,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综合考虑不同区位资源优势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有重点地发展小城市、小城镇、特色村庄,把发展旅游城镇、工业城镇、文化城镇、农家乐休闲镇有机结合起来,小城镇发展呈现多元化。如地处黄山至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上的深渡镇,积极发展成为旅游城镇,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秦栏镇则是一个由电子产业起家的工业主导型乡镇;地处合肥南端的三河镇,通过若干年发展成为了一个农家乐休闲镇。
4.依托自身资源出现特色经济强镇
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安徽省已经出现了一批极具特色的经济强镇。它们有的利用交通干线,如萧县杨楼镇距江苏徐州仅25公里,2010年经济增长率达30%左右;有的利用区位经济优势,如合肥市肥东县的撮镇镇,该镇紧紧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抢抓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和合肥市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战略机遇,2010年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10家,产值5000万元以上20家[2];有的利用自身自然资源,如六安市霍邱县叶集镇初步形成了木竹产业、食品轻纺、商贸物流三大主导产业,2010年叶集镇的地区生产总值24亿。
二、安徽省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城镇规模偏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低
“十一五”以来,安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大大提高,城镇化率由2006年的35.5%上升到2010年的43.3%。近年来,为满足城市化率和国家相关政策,安徽小城镇建设出现速度
过快,许多地方通过“撤乡建镇”等途径,使小城镇的镇域面积有所扩大,但真正能发挥小城镇功能的核心区面积并没有从根本上增加。目前,安徽省平均每个小城镇只有几千人,离形成集聚效应的2万人的规模人口还有很大差距,人口规模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64万人。安徽省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起点低,而小城镇积极效应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人口规模[3]。小城镇人口规模过小,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能够统筹的资源有限,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而苏浙等沿海地区大中型城市密集,城市和县城的吸纳力远大于小城镇,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沿海地区的合资、民营企业吸收。
(二)小城镇产业发展问题
1.小城镇产业开发不足,规模层次较低。目前安徽小城镇普遍存在产业分散、规模偏小、层次较低等问题。小城镇的产业发展,没有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出现发展重点不突出,缺少地方特色,工业产品或农业产品结构雷同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包括固镇王庄这样以工贸兴盛的小城镇,也没能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一些小城镇镇虽然拥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资源,但未得到有效开发,产业结构与周边乡镇雷同现象明显,影响安徽小城镇产业的发展。
2.乡镇企业发展陷入困境。安徽省乡镇企业曾一度推动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也加速了城镇化进程。然而,由于资金、技术、规模等原因,目前乡镇企业发展陷入了困境,从而也使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受到削弱。一是乡镇企业结构层次低,过去靠拾遗补缺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在城市企业取得市场经济的优势以后,竞争力和生存力大大降低;二是乡镇企业规模小,融资很困难,许多有市场、有效益、有特色和有国外订单的乡镇企业,因资金的缺乏,难以正常生产,经济效益下滑;三是乡镇企业负担较重,由于乡镇企业的税外负担较重,多头管理,让乡镇企业压力倍增。乡镇企业发展动力不足,弱化了其促进小城镇发展的能力。
(三)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自主权限受限。随着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压力增大,企业发展与工业项目配套对资金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
[4],而国家和省财政直接投向小城镇的很少。目前,四大国有银行县以下金融机构加速撤并。开发性金融的进入刚刚起步,但仅停留在对重点镇资金支持的论证和极少数的试点,大规模的资金支持工作尚未开展。邮政储蓄虽然在小城镇加速涌现,但小城镇并没有得到必要的金融支持,反而每年有约800亿资金被转移到城市[5]。小城镇外部融资渠道不畅,融资平台缺乏,自身经济实力又不强,政府财力有限,发展面临严重资金瓶颈。有相当数目的小城镇,可用财力基本上仅够维持行政运转,很难拿出资金用于建设。
(四)小城镇发展制度性问题
1.发展规划滞后,协调机制不顺。安徽省小城镇建设规划方面存在滞后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规划制定缺乏科学性。一些地方城镇建设规划制定草率,不够严谨,建设标准低,前瞻性不强,规划不能与时俱进。二是规划内容缺乏系统性。很多小城镇注重、开发区或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忽视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建设规划。那些农业资源丰富、基础较好、比重较大的农业乡镇,则没有未来发展规划。三是规划执行缺乏严肃性。一些城镇建设规划虽通过地方人大审定,但在实施中不按规划要求操作,随意更改规划内容。四是规划单位之间缺乏协调性。在制定过程中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相互不衔接,符合建设规划的项目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造成项目无法实施。
2.小城镇政权不完善。多年来,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小城镇机构臃肿,超编现象严重,真正的专业管理人才却少之又少,最终导致管理水平低下。与城镇化发展以及满足的城镇人口需求所需要的行政资源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小城镇随着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事权也越来越大,需要解决的问题愈益复杂,而小城镇是一级政府,在行政区划与政权序列中位列“科级”,许多问题上一级政府虽有权管但发现不了问题,而镇级政府则是发现问题,但没权管。
三、安徽省小城镇发展对策
(一)积极发展城镇特色产业。产业发展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应加强对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扶持。一是按照产业集聚的要求,优化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小城镇中划出相应地块,建立工业园区或合作建设工业园,鼓励相关产业进驻工业园区,为产业发展提供平台。二是鼓励产业集群发展,帮助产业集群专业镇建立项目库,加大对龙头企业的项目扶持力度,将产业集群发展纳入到县域经济和小城镇考核内容。三是按照以业兴镇发展方向,鼓励和引导重点镇利用区位、资源等条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打造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力。四是引进一批投资规模适度、与地方特色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入驻,满足农民就近就业的需要,形成项目带动、产业支撑、特色建镇、人口集聚的良好的发展格局。
(二)(三)扶持“龙头企业”,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小城镇政府应对乡镇企业中的“龙头企业”进行政策扶持,选择一些基础好、实力强、有发展前途的乡镇企业,组织它们联合经营,实现规模化经营。继续推进乡镇企业股份制改革,明晰企业产权结构,鼓励“龙头企业”合理扩张,兼并周围乡村的同行小企业和关联企业,支持乡镇企业的创新。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宣传力度,提升乡镇企业的影响。积极招商引
资,争取更多的外部资金促进本镇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政府还要做好龙头企业和所辖地区农户的“纽带”,让农户和“龙头企业”真正双赢。
(四)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解决小城镇融资难问题
小城镇在投融资体制上要有新转变,应构建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结构,运用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运营企业化、设施享用商品化的经营模式,采取政府财政资金引导、民间资本、外资参加的多元化市场化、高效益的投融资机制。一是加快建立融资平台。采取有效措施,促使金融机构在重点镇设立分支机构或经营网点,支持组建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融资平台。二是坚持经营城镇。将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经批准征用和转用后进行储备,作为政府融资的有效资产或经营资本;建立和完善盘活小城镇存量资产的市场化机制,提高小城镇公用资产的市场配置效率;加快小城镇市政公用行业改革,推城镇公用设施的有偿使用。三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组织特色小城镇参加银企对接会、招商洽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适时开展招商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吸引各类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和产业功能区建设。[6]
(五)科学规划小城镇布局
安徽省应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镇化水平,科学规划小城镇宏观布局。根据规划学的理论和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的有益经验,应按照科学性,超前性和本土性合理的小城镇规划。一是要突出发展重点,合理确定小城镇发展的数量和位置。要以县、市级为单位,综合考虑区位优势、资源条件、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适当控制城镇数量的扩张,把小城镇建设的重点放在中心镇的功能完善上。二是搞好新建和扩建小城镇的布局。选址要注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据自身实际,对小城镇进行功能定位,形成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三是推动现有乡镇合并,通过以强并弱或强强联合,形成一批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中心镇,或将人口规模大、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强的小城镇群,发展成为小城市甚至中等城市,提升其在城市体系中的位置。[7]
(六)加快小城镇政府的职能转变。小城镇发展要求政府精干高效,应加快小城镇政府的职能转变,形成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运作规范,市场竞争有序,社会保障完善的新格局。一是要明确小城镇职能定位。小城镇政府的职能应转移到执行政策法规、推动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定上来。二是扩大县级管理权限,将发生频率较高、直接面对当地居民、有利于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权,委托给小城镇。三是建立完善小城镇的财政体制。按照财权、事权相一致原则,加快形成“职能明确、权责一致”的小城镇财政管理体制,保
证财政运行顺畅。
参考文献:
[1] [6] 经济体制改革处.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EB/OL].(2010-4)[2012].http:// /showfgyw.jsp?newsId=10085504.
[2] 顾义勇.2010年撮镇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0-12)[2012].http:///system /2010/12/29/002224329.shtml.
[3] 董兆为,吕娜.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研究及其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7,(1):150-153.
[4] 韩梅,桂徐雄.中国实现非农化所面临的的投资约束及对策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1,(7):58-61
[5] 宋 华.安徽小城镇发展改革反思决策[J].2008,(6):2-3.
[7] 徐慈贤.加快河北省小城镇发展基本对策[J].小城镇建设,2002,(3):76-77.
Reconsidering of Small Towns’ Reform in AnHui Province
HanMei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 Hefei ,Anhui 230601)
Abstract: Small towns are playing the important role in our country’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urbanization advancement.Anhui Province is a big agricultural province, is being in crucial phase of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how to choose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path to suit its own characteristic is very important during the strategic transition period, its exploration experience and the lesson, all has the more typical model significance to the reform of middle area’ small cities.Key Words: AnHui, Small Towns, Reform
作者简介:韩梅,(1976—),女,安徽合肥人,讲师,经济学学硕士,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联系方式:安徽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莲花路1688号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30601)
电话:(0)***Email : ***@18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