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促进内涵建设 提高办学质量
促进内涵建设 提高办学质量
凝心聚力 务实创新 为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第三届党代会上的报告
尤太生
(2012年9月2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动物科学学院第二届党委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总结成绩和经验,分析机遇和挑战,明确目标和任务,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全面促进内涵发展,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为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四年来,在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我院党委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培育英才”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监督保证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狠抓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学院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精神动力。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围绕建设“团结和谐、实干创新、廉洁高效、群众满意”领导班子目标,取得了如下成效:
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强化。党委中心组成员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学习内容与提高自身素质相结合;学习形式与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相结合;学习效果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相结合。
科学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一是进一步提升了统揽学院全面发展的能力。党委在坚持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从学院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制定符合实际的科学的发展目标、战略和思路;统筹兼顾,着力解决影响学院发展的主要问题,促进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进一步提升了科学决策的能力。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学院发展的重大事项都能在党政联席会上进行专题研究,并及时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三是进一步提升了科学管理水平。注重制度建设,结合基层党建工作评估,先后两次较大规模修订了各项规章制度。
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增强。四年来,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团结协作,实干创新,拼搏进取,相互补台,以身作则,共同维护班子的良好形象,凝聚力明显增强。
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党委非常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每年都将党风廉政教育纳入工作计划并作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学习上坚持做到时间、内容、效果三保证。党政主要领导带头遵守廉洁自律规定,规范从政行为,自觉做到行动上先于一般党员干部、标准上高于一般党员干部、要求上严于一般党员干部。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学院党政主要领导每年都与校党委书记、校长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我院也对科处级干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体现了层层有目标,级级有责任。
2、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我院现设有7个教工党支部、2个研究生党支部和19个本科生党支部,共有党员352名(其中教工党员44名、学生党员308名),每学年对学生党支部都要及时调整,分党校组织对新任支部委员进行理论培训。加强支部建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学习制度、组织生活制度、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制度。
发展党员工作有计划、有措施、重落实;学生班级中做到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支部;发展党员程序规范,手续完备,坚持政审制度、公示制度、票决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坚持团组织“推优”制度,发展新党员质量较高;申请入党学生比例为96%,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比例为88%,四年共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677人,发展党员522人,预备党员转正383人;全体党员都能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没有违法违纪行为。
2012年对科级干部进行了换届调整;2012年民主推荐任命了3名正科级辅导员。2012年上半年向学校推荐了2名副处级干部,任命了3名正科级干部。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了党政工团学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注重政治理论学习,采取宣讲、领学、观看录像、分党校培训、参观考察等方式,认真组织教职工、党员和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了师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水平。重视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认真执行德育考评办法,按期对学生进行考评;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计划和方案,坚持开展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师生员工思想道德整体素质高,精神风貌好。
4、认真做好统战和群团工作
重视统战工作,学院重大问题决策注重征求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他们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重视工会工作,指导分会进行了换届选举,分会在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开展“三育人”以及分会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重视团学工作,指导团委、学生会的换届选举,组织机构健全,人员到位,能够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在引导青年学生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5、抓党建促发展,取得优异成绩
(1)、全面实施教学质量工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申报增设了动植物检验检疫和动物药学新专业;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四平台一环节”新型课程体系。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由1个增至5个,研究生招生类型由1个增至3个,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成功申报了省高校动物医学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了动物疫病防控省高校教学团队和基础兽医学校级教学团队;申报了动物医学省级本科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成功申报了3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了5门校级双语课程。
实施了百家企业计划,每个暑假都安排2012年不断线”专业实践模式;成立了企业冠名班,先后有10余家企业在我院设立教师、学生助学金。
成功举办了5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98%以上,考研录取率逐年提高。2012年我院被评为校“教学先进单位”,2012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加强学科建设,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成立了学院学术委员会;分层次加强学科建设,调整结构,组建梯队,明确研究方向,完善学科平台;兽医学一级学科授权点申报成功;2012年成功申报了动物病毒病防控与药残分析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012年成功申报了动物疫病与残留物防控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成功申报了动物病毒病防控省创新型科技团队;2012年成功申报了畜禽智能化清洁生产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3)、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师资队伍水平进一步提高
学院实施名师引进聘用计划、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教师学历提高计划、教师专业实践计划。完成了名师引进计划,引进双聘院士2人,校级特聘教授1人;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成效显著,完成了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的换届和调整工作;青年教师学历提高计划实施良好,先后有近2012年教师全部达到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计划已取得初步成效,先后21名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
(4)、深化科研改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科研成果突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项,建成省厅级教科研平台6个;学术气氛浓厚,邀请陈焕春院士等22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外出参加学术会议60余次;2012年被评为校“优秀科技团队”。
(5)、党建、分会、团学工作成绩优异
2012年先后获得新乡市“„五四‟红旗团委”、校“工会工作先进集体”、“新闻宣传先进单位”、“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新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获得春季田径运动会入场式第一名、教工团体总分第三名、学生团体总分第四名,大学生排球联赛女排冠军,男排亚军,大学生冬季越野赛获团体总分第三名。
2012年先后获得校“先进党委”、“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获得男教工排球冠军,男教工篮球第六名,春季田径运动会学生团体总分第四名、教工团体总分第五名,大学生排球联赛女排冠军。
2012年先后获得校“精神文明创建先进集体”、“工会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获得男女教工混合排球赛亚军,大学生排球联赛女排冠军,2012年先后获得河南省“模范教工小家”、校“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女工工作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春季田径运动会学生团体总分第三名,“喜迎十八大,颂歌献给党”第三届红歌合唱节比赛三等奖。
同志们,四年来,我院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历届领导带领全院师生共同努力打下的扎实基础,离不开学院全体党员和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在这里,我代表学院党委,向关心、支持我院改革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广大校友和离退休老同志、老领导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全院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四年来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要建设和发展好动科学院,必须坚持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立足实际,突出优势特色,提高学院综合实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师生的工作、学习热情,积极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环境和氛围,紧紧依靠师生员工推动学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立足地方,主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积极作为,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求发展;必须坚持艰苦创业、负重拼搏的优良传统,抢抓机遇,知难而进,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着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学院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今后的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创新能力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内容和重点任务。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需要推动学院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支持协同创新,这为办好动科学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形势,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多矛盾和困难。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矛盾依然存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学科群还没建立起来;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的政策措施还不健全;学科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特色教研团队还很缺乏;学院争取各类办学资金的能力还不强。
未来四年,大力实施我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主线,也是我们的总体目标。
新一届党委要努力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实现一个目标:初步实现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目标,以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支撑较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两个重点突破: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与高水平特色创新团队建设实现重点突破;国家级科研项目和成果实现重点突破。
三个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协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四个明显改善:学生规模结构明显改善;学院文化环境明显改善;教风学风明显改善;教职工工作条件明显改善。
实现以上目标,我们的主要任务是: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巩固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完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体系。抓住中央支持地方高校能力建设的新机遇,全面改善本科生实习实训基地条件,健全本科生实习实训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尽早接触实践教育。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全面提高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完善硕士生培养体系,完善导师遴选制度。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探索在行业企业建立研究生工作站,促进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培养协调发展。完善课程教学、中期考核、开题报告、预答辩、学位评定等制度,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完善本科生培养方案,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做好学生课外社团工作,组织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团队,让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努力夯实高质量办学的基础
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特色,构建与学科建设目标和任务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力争使兽医学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畜牧学成为省级重点学科,积极建设校级二级重点学科。做好动检专业验收和动物药学新专业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学位点管理制度,提高学位点建设水平与质量。积极做好畜牧学硕士学位点的申报工作。
3、切实加强人才工作,努力提高师资水平
认真落实学校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积极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建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有序增加教师数量,明显改善教师学历学缘结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加大人才交流与学术互访,扩大国内、国际交流的渠道。制定有利于教研人员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或开展社会服务的激励政策,进一步调动广大教研人员的积极性。
4、实施协同创新,转变科研方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增强科研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科研水平,力争每年都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力争获得国家重大专项支持突破,全面提升学术水平。力争新增1-2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主动与地方企业、院所合作,大力开展横向联合研究,力争科研经费逐年提高。搭建平台,创新政策,扩大社会服务领域,深化合作内容,鼓励教研人员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组织教研人员申报和承接重大科技项目,鼓励与企业开展多形式合作,共建实验室和工程中心,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支持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切实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省有关厅局、各类科研机构、大中型企业和各地校友的交流与合作,争取在政策、资金和信息等方面获得更大的支持。
5、增强服务意识,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和谐动科建设
增强服务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树立良好作风,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师生满意率。建好学院网站,提高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调整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功能布局和教学资源分配,努力改善教职工工作条件和环境。完善教职工进修学习制度。提高服务学生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才。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增强师生的安全感,促进和谐动科建设。
三、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员和干部的理论素养
坚持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武装全体党员和干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全院科级以上干部中实施理论提高计划。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政治上正面引导,学术上严格要求,生活上热情关心,真正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好、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强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学院科学发展的能力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教学研究型学院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认真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科学谋划学院发展,团结带领师生员工努力实现发展目标。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执行力
建立以岗位职责、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师生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人员日常考核指标体系和监督反馈制度。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办法,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4、创新党建品牌,培育合格人才
整合党建资源,总结党建工作经验、特色亮点,培育出富有我院特色、适合师生特点的党建工作品牌,提高党建工作的影响力、感召力。要通过“精选种”,将优秀青年大学生吸引到党组织周围,成为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勤育种”,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教育,培养合格的预备党员;通过“实炼种”,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的“金种子”发芽、开花;通过“广播种”,使每一位党员都在“金种子工程”的培育下,成为学院发展的精英,将来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思想骨干和业务骨干,成为推进事业发展进步的“金种子”,成为党和国家和谐进步的可靠政治力量。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和谐育人环境
加强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严惩学术不端行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把学院网站建成师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活跃学术氛围的重要阵地。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正面宣传工作方针,集中力量宣传好学院的各项工作和先进典型。加强学院文化活动建设,培育更多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文化品牌。完善学院文体活动场所建设。开展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6、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反腐倡廉工作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狠抓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使优良的党风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源头治理,规范程序规则,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继续抓好对重大事项、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监督,努力形成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7、加强统战和群团工作,建设和谐的发展环境
做好统战工作,关心民主党派、无党派知识分子的工作和生活,充分发挥他们在学院建设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知识分子工作和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的领导。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高度重视和加强稳定和安全工作,确保学院平安。
各位代表、同志们,促进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是一项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事业,前景光明,任重道远,我们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围绕目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争取早日实现教学研究型学院目标!
谢谢大家!
第二篇: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 ——2011培训处工作总结
一年来,培训处在校长室的重视和关心下,在各处室及全体教工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确立以抢抓机遇求发展,拓展思路寻项目,务实高效塑形象为工作目标,负责履行湖南电大临湘分校、临湘市教师进修学校和临湘市职教中心培训部等职能,全面开展成人业余高等学历教育、本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农民工劳动技能及适用技术培训等项目,处室全体教工自觉加强学习,扎实勤奋工作、相互密切配合,全年较好地完成了期初制订的各项工作计划,整体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培训处的工作有三大块功能,线多面广,任务繁杂,与外界联系紧密,稍有疏忽,就可能对学校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于各个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来说,他们是专职,我们是兼职,工作杂,任务重,像电大系统,他们有专人负责招生管理,教务管理、学籍管理,技术管理,科研管理等等,我们每人身兼数职,且各类形式办学专业接近40个,由于不同的学校,不同类别,不同年级,每期课程有300多门,特别是开放教育各专业,现在学习环节复杂,过程管理难度大,有很多课程需要在网上完成作业及考试、考核,在工作环节上稍有失误,就会影响学员正常毕业,影响学校声誉。对于学校来说,我们是社会窗口,要求老师认真仔细地对待每一项工作,在不失原则的前提 1
下诚心地帮助每一位学员,搞好各项服务工作。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学员们的认可,也得到了学校领导、业务往来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
一、加大宣传力度,扎实抓好成人业余高等学历教育招生工作 成人业余高等学历教育,是我们培训处的工作主体,经过调研,为整合资源,节约办学成本,对原有的联合办学途径进行调整,拓展了新的办学途径,其工作思路为四条主线:一是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大学成招专科和开放教育专、本科的招生力度;二是逐步减少与中南成教中心的合作办学,加强与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理工方儒函授站的合作办学;三是进一步加强“一村一大”培训项目的招生宣传力度;四是继续加强与岳阳职院医学类专科和南华大学医学类本科的联合办学。
2011年,我们牢牢抓住招生工作这条生存线。为了使电大招生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招生工作中,我们通过邮政局发放招生简章,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派人下乡悬挂横幅标语,进村入组发放宣传资料,共印发宣传资料和招生简章8000份,在全市产生了较好的反响。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电大招生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1年招生总数达400余人,其中电大春季开放教育招生52人,“一村一大”招生210人,联合办学高升专、专升本招生151人,已正式录取85人,圆满完成了期初制定的招生计划,毛先波主任被岳阳电大评为招生先进工作者。
在当前成人教育招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的确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全校教职员工不懈努力的结果。
二、规范教学管理,努力提高开放教育和“一村一大”教育质量 2011在籍成人业余高等学历教育学员926名,其中专科生866人(包括“一村一大”学员553人),本科生60人,开放教育类别学员693人。为了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我们进一步规范了开放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强化了教学环节。
一是加强了教务管理的力量。配备了从事电大教学教务管理的兼职人员3人(李燕、王拥华、贺浩港),并由毛新宇主任主管开放教育教务教学工作。
二是重视开学典礼。春秋两季我们都举行了开学典礼,对上期学习表现好的学员进行表彰,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新学期的学习任务进行布置和部署。特别是在新学员的开学典礼上,市教育局及学校主要领导作了重要讲话,我们对学员的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印发《入学须知》,《学员管理条例》、《网上学习指南》、《面授学习安排表》等资料发放到每一名学员手中。同时对新学员进行学习技能培训,介绍电大系统三级平台教学资源、各种媒体的特点和作用;学员在中央电大、省电大实名注册的方法;收发E—Mail、进行BBS讨论和网上选课、答疑的基本技能等。通过培训,让学员基本掌握了开放教育自主学习的手段、方法,使学员熟练掌握获取网上资源的方法和技能,学员非常满意,学习认真,效果明显。
三是加强教学考核,认真组织面授课程辅导。我们严格按照开放教育课程计划开设课程,每学期都安排了新的总课表,利用双休日实施面授教学,并通过主管领导抽查、学员签到等方式,提高学员到课率。为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配备了足够数量和较高水平的面授辅导教师,要求面授辅导教师按学科知识体系的勾勒,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课程重难点的分析,作业讲评与答疑的思路,制定面授导学方案,做好面授辅导安排;要求利用多媒体资源,开展案例式、研讨式、讲练式教学等多种形式的面授辅导,帮助学员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切实提高面授教学质量。
四是利用网络平台,切实加强网上教学。我们根据课程特点,结合师资配置和市校网上辅导安排,积极组织辅导教师以电大远程教学平台为中心,利用教学答疑室、BBS课程论坛、QQ交互等手段积极开展网上教学交互活动;每半个月定期对学员网上教学开展情况(学员上网学习的人数、次数、学习时间和发帖量等)进行检查,对于网上学习不达标者,要求管理教师电话联系,负责督促本班学员加强网上学习,并严格按照上级电大的要求做好网上形考工作,以提高期末考试成绩的及格率,减少流失率,提高按时毕业率。
五是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创建了四个“一村一大”社会实践实习教学基地。为了有效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先进村级组织及其管理者的示范作用,在我市“村大”项目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我们先后在本市詹桥镇水泉村、江南镇长江村、源潭镇长源村和羊楼司镇梅池村建立了四个“村大”项目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基地为我们“一村一
大”学员和劳动技能培训,提供了很好的社会实践学习现场,2011年11月2日,我们在羊楼司镇梅池村举办了10级村大学员社会实践实习活动,本次实践实习活动在现场观摩考察的基础上,举行了一个形式上很务实、内容上很丰富的报告会,这些活动开展及学习形式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肯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为学校扩规提质,开发新的培训项目,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积极参与竞赛,不断提升学员综合素质,扩大电大影响 一是我们积极参与中央电大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为了鼓励电大系统学员刻苦学习、完成学业,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校风、学风建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全国电大系统开展了 “希望的田野奖学金”评定工作,我校的李学义和卢敏二人获奖。
二是我们积极参与省校组织的教学竞赛活动。为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升电大学员专业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同时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2011年9月,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在全省开展电大“十万学子三湘行”社会调查竞赛活动,我们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及时有效的组织和指导,共有16篇作品入选,参加省级终审。
三是我们积极参与市校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为进一步促进“一村一大”项目健康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广大学员的知识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1年12月3日岳阳市委组织部与岳阳广播电视大学联合举办了岳阳市首届“希望的田野”新农村建设杯知识竞赛,我校10级“一村一大”学员组队参加竞赛,张先娥、张虹、黄正财三人组成的小分队荣获三等奖,晏
彩霞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另外,在全市电大系统开展的“优秀导学教师评选”活动中,贺浩港同志被评为优秀导学教师。
四、优化培训内容,大力推进我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教师继续教育是整体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一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们圆满地完成教育局下达的各项培训计划,完成了658人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 主办了2期86人次的高级信息技术水平培训及考证; ⑵ 组织了176名中职学生及教师普通话培训与测试; ⑶ 组织了78名中小学心理健康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⑷ 组织了74人心理健康骨干教师短期教育培训; ⑸ 组织了2期有192人幼儿教师上岗培训。⑹ 组织 52位高中学生积极分子入党对象培训。
五、关注民生工程,切实做好农民工劳动技能及实用技术培训 农民工劳动技能及实用技术培训是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主要是靠政策,另一方面靠我们去争取,一年来在校长室支持下,我们争取到了劳动、农业等部门的一些培训项目,累计培训农民工400人,其中劳动部门200人共开办两期四个班,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语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农村政策法规等课程共720课时培训;农业局“阳光工程”项目培训200人,共开了二期班,每期7天42课时,第一期在聂市镇主办家畜繁殖员培训,开设农村政策法规
及畜禽繁殖实用技术等课程,第二期将我市路北片养鱼专业户集中到校进行培训,开办渔业船员培训班,开设农村政策法规及内陆渔业实用技术等课程;以上培训我们从招生、培训组织、结业考核,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进行实施,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让学校得到宣传,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六、2012年工作思路
1、继续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力争完成市校下达的招生任务;
2、不断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升电大形象;
3、全面启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
4、进一步搞好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管理工作;
5、继续做好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
2011年12月
第三篇:加强专业建设 提高办学质量
加强专业建设
提高办学质量
党的十七大把发展职业教育提上日程,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型、操作型人才。明确中等职业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重大转变。职业学校从原来的“增量”发展到如今的“提质”建设,说明仅仅做大学校是不够的,应同时把专业做强、做优,才能真正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效益。职业教育站在新的起点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推动职业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已成为职业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办学水平、提高社会声誉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竞争的加剧,专业建设的核心地位越来越明显。目前,专业建设已成为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乃至体现一所职校、一个地区职业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职业学校初具规模以后,专业建设势必成为发展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
一、确立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为提升专业内涵,在详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充分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景,及职业学校主要专业近几年的发展状况和毕业生就业情况,重新确立品牌专业。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围绕区域经济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按照“需求导向、错位竞争,特色立校”的办学理念,立足本地,面向市场,校企联合,不断加强实训中心建设,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基础扎实、有一技之长,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技术型、操作型”人才,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品牌专业,以品牌专业的优质快速发展带动其他专业的协调发展,主动适应区域经济中心建设的要求。
具体目标为:铸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建立一个新型的课程开发中心,争创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重点专业,建设一个多功能具有引领作用的现代化实训中心。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制定并完善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以行业、企业专业岗位为基础,错位竞争,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中心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二、强化内涵建设,创建专业特色的有效措施
在专业内涵建设上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以创建专业特色:
1.精心打造一支优良的专业教学团队。教师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主体,教师队伍的水平决定学校专业建设的水平和发展潜能。职业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师资培训计划,对教师队伍建设经费予以保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职校要鼓励教师参与各类继续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师群体中形成积极向上、不断学习的氛围及激励机制。教学改革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新专业教学标准的执行效果,所以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促进专业教师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针对当前专职实习指导教师偏少、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的现状,学校要下大力气抓好“双师型”教师及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鼓励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鼓励“双师型”教师承担实训指导任务,并积极引进社会上的能工巧匠担任专任实习指导教师。
2.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这是职校专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投资最少、见效最快,也是科学发展观在专业建设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制订切实可行的专业调整规划,并积极付诸实施。专业调整要以优化资源配置和做大、做优专业为目标,对老专业要通过撤、扩等方式,最大限度地避免低层次的重复设置;同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学校条件,前瞻性地开发一批新专业。通过调整使学校的专业设置既各有侧重,优化资源配置,又达到一定的均衡,有利于形成竞争机制,为做大、做优专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3.优化整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课程改革是解决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有效手段,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由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教材相对滞后的矛盾,目前职业教育的许多内容和手段已明显落后,课程改革已成为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课程改革要遵循学校为主体、需求为依据、全面素质为基础、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基本原则,构建适应经济建设、科技水平、个性发展、体现职业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职业学校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积极稳妥地增删教材或自编教材;深入探索专业课程体系,根据有关要求合理确定文化课、专业课、实践课的结构和比例,特别要注重实践课教学;处理好社会需求与学生需求,以及学生就业、升学、个性发展多元需求的矛盾;课程内容要适应行业技术发展,与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相结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兴趣,试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分制,体现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改进课程评价模式,重视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积极推进能力评价社会化,大力开展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行业或国际通行证书的考核认证工作。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专业建设的实质性内容。融“做、学、教”为一体,探索先进的职教理论,如建构主义理论、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引入先进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任务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专业人才基本素质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相匹配的素质教育体系。全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做中学、学和做中培养创新能力。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着力完善“校企共育、行校联合、校校合作”机制。具体来说就是: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教育规律与人才市场规律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实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继续借力和整合资源,走校企合作之路;以完善“校企共育、行校联合、校校合作”改革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为主线,推行“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积极创造条件,与企业合作,采取“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拥有一张毕业证书和多张职业资格证书的“应用型、技术型、操作型”专业人才。
5.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产教结合。实训实习设施是实施专业教学的必要条件,学校要首先抓好实训实习设施,既要建立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校内实训实习基地,也要努力建立与学生就业相衔接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实习基地主要用于教学计划要求的教学实训实习,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主要用于学生见习和生产实习,两者不可偏废,也不能互相替代。校内实训实习基地要充分体现实用性、先进性和高效性,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要尽量与就业基地配套。在建设实训实习基地时要充分听取专业教师和用人单位有关专家的意见,请他们一起规划、参与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提高设备利用率,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开展产教结合工作,用好、用足《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给予职业学校开展产教结合的优惠政策。同时,要大胆改革实训实习基地的管理体制,在完善管理和有利于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前提下,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以设生产车间、租赁、有偿使用等方式投资实训基地建设,允许专业教师对实训实习场地承包经营。
6.充分发挥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加强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专业建设水平最终必须通过社会来检验。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同时,学校要积极与企业合作,听取企业对人才需求、专业建设的意见,还要建立专业预警机制、专业自我调节机制和毕业生跟踪制度,及时听取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以改进教学工作。在开展全日制教学的同时,学校要拓宽办学路子,利用现有的师资、场地和设备,针对社会需求,大力开展社会培训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职工的继续教育、技术改造和科研开发。总之,要把发挥专业的社会功能作为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衡量专业建设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7.重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积极研发校本教材。在专业发展进程中,重视专业图书库的建立,进一步整理、扩大专业图书的馆藏量,构建重点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为重点专业发展服务,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教学资源。积极筹建学校教学信息资源库,需要所有学科参与,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进行。每一门学科都有特性和侧重点,只有任课教师才能收集、筛选出最符合自身学科需要而有价值的资源。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从总体上对资源库的开发、运作、管理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校本教材的研发应为专业建设服务,包括实训中心配套实训手册的研发、专业校本教材的研发及各出版社专业教材的编写。对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专业教学资源库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要抓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契机,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创新思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提升专业内涵,创建品牌,形成特色,为打造精品专业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文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2005,(12).[2]朱玉玲,范振远.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J].中国科学教育,2005,(4).[3]周济.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2005,(7).[4]姜大源.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驱动模式[J].职教论坛,2002,(3).[5]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7]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8]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和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陈仲良.双赢―中等职业学校和区域经济互动[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10]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第四篇: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内涵发展
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内涵发展
——邵武市高中教育2010—2011学年总结暨2011—2012学年计划
一、2010—2011学年工作总结
我市现有高中校4所,其中独立高中1所,完全中学3所;一级达标校1所,二级达标校1所。在校生5713人,其中达标校在校生4341人,约占总在校生数的76%。一年来,我市围绕创建教育强市目标,不断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积极走内涵发展的路子,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
1、切实加强课程管理,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认真组织各校学习贯彻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有关工作的意见》,指导学校健全“四表一方案”,即学校课程实施方案、行政周历表、课程安排表、课外活动安排表、作息时间表,并抓好落实,确保各校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
2、切实加强教学教研各个环节的检查、指导和反馈,促进各项教学工作落到实处。要求各校按照新课程的要求重新修订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实施办法,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辅导、命题、考试与评价、实验、电教(信息技术应用)、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等教学环节有明确的常规要求,对说课、开课、听课、评课、开展专题教研要有明确的规定,并定期进行检查、反馈和指导。
3、建立健全教务教研档案,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下发了《中学教导处(含教务、教研)档案资料目录》供学校参考,并要求各校要建立各年级、各学科电子教学资源库,供教师共享。
4、及时更新电子学籍管理系统的信息,进一步规范学籍管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学生信息导入和学籍建档工作,并及时做好学籍管理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到电子学籍管理系统的信息与学 1
校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二)搭建平台,促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在建立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制度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发挥名校、名师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做到资源共享。一年来,在一中、四中举办了教学开放周,举办校长论坛和名师讲坛,组织一中、四中等学校骨干教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这些活动,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全市中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
2、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下发了《关于在全市中学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用的意见》(邵教综【2010】25号),在一中、四中举办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观摩研讨活动,有力地对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推动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遍应用,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水平和效果。
(三)真抓实干,促进高中校达标升级
一年来,我们认真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做优四中、提升七中”的战略决策,把邵武七中创省三级达标校作为全市教育工作的重点来抓。局领导多次深入学校现场办公,为七中达标升级排忧解难,提供指导和帮助。先后投入1400余万元,新建两座教学综合楼、两座寄宿生宿舍楼,添置实验仪器设备。同时通过选聘优秀本科毕业生和选调优秀教师充实七中的师资力量。目前,七中达标升级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三)稳步实施课程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最重大、最彻底的一次课程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市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南平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精神,动员广
大师生积极行动起来,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新课程实验工作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为新课程实施提供组织和制度上的准备。成立了邵武市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领导小组和新课程实验指导组,研究制定了《邵武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实施方案》,保证新课程实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大力宣传,统一认识,为新课程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召开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动员大会,并利用 “两台”(邵武有线电视台、邵武教育台)、“两网”(邵武教育信息网、市教师进修学校教研网)、“一报”(邵武报)等舆论工具,向社会、家长和学校宣传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有关政策,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使新课程的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3、强化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素质,为新课程实施提供师资保障。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南平市级各类高中课改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启动“名师工程”,评选出一批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名师工程的启动把一大批既有教学经验,又有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教师推向了新课程实验的前沿,为新课程实验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定期组织名师送教下乡,开设示范课,开讲座,与农村中学教师结对子,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4、加强教学研究,发挥样本校和达标校作用,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不竭动力。积极推进“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鼓励各校既要承接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更要直面本校教育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展自下而上、主动的、独立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学研究,强调问题解决和成果转化应用化。同时积极发挥了省级样本校和达标校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做到互帮互学、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5、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新课程实施提供物质保障。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用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经费达3749万元,其中用于师资进修培训110万元,校舍建设2838万元,设备添置669万元。
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新课程实验取得明显的成效,具体表现在:
1、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实现了六个转变: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普遍加强。新新课程实验推动了群众性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形成了一支学科教学骨干队伍,在我市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人。有疑问,敢提出;有委屈,敢倾诉;有思想,敢表达。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渐被学生所接受。
3、评价观念和评价的方式在转变。评价的内容、形式、主体由过去的单一走向了多元。在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同时,更加关注过程评价;重视知识、技能考查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管理模式和管理行为在转变。课程改革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正在逐步树立,管理者正在逐步转变管理思想,调整管理模式,从结果管理走向过程管理,由制度管理走向人性化管理。
(四)搭建教研教改平台,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为了聚合全市教研力量,加强实施新课程和新高考的指导,发
挥示范校、达标校以及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和幅射作用,推进校际交流合作,促进全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我市成立了以一中、四中等达标校骨干教师为主体的高中集体备课指导组,对集备组的职责,活动的时间、形式,信息的发布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集备组成立以来,围绕着新课标、新考纲、新课程教学和评价、新高考命题改革的趋势等重要问题以及教学中遇到的重、难、疑点问题展开学习、研究和指导,有关信息在教研网上发布。我们还坚持每年举办“教学开放周”、“名师讲坛”、“校长论坛”等活动,开展城乡中学“结对子”活动以及“送教下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共举办“教学开放周”9期、“名师讲坛”5期、“校长论坛”5期,组织“送教下乡”活动21次。
二、“十二·五”高中教育规划及下阶段工作计划
《邵武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讨论稿)》提出高中教育的具体目标是: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以上。做优四中,高中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学校内涵逐步提高,达标高中实现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一中争创省级示范高中,四中争创省一级达标学校,七中2011年争取建成省三级达标学校。
要实现以上目标,下一个阶段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调整普通高中办学布局。集中力量办好一中、四中、七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做优四中、提升七中”的战略决策,要在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从做强音、体、美等学科入手,逐步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进一步扩大我市高中优质教育资源。
2、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督促学校严格落实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着力提升综合实践活动和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质量,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和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学校校本课程开
发、实施与管理的水平,促使学校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充实优化教师队伍,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科研水平,提升教师课程教学实施能力。扎实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增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诊断和激励功能,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成长。
3、进一步加强市、片、校三级教研网络建设,继续开展城乡中学“结对子”活动,举办“教学开放周”、“名师讲坛”、“校长论坛”以及“送教下乡”活动,促进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实现学校管理、教师备课和教学资源的共享。
4、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校长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和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
邵武市教育局
二○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提高内涵建设心得体会
提高内涵建设,提高能力
2011年10月 24日,国务院温总理来到位于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的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视察。温总理亲自观看了我院140余名学生和老师的技能培训和操作情况,并对他们的学习和培训情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温总理在视察工作的同时还接见了海河教育园区的某些院校的院长。我院的宋院长有幸作为唯一的中职院校的校长受到了温总理的亲自接见,宋院长向温总理汇报了我院的工作。得到了温总理的充分肯定。温总理对于我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我院的发展寄予了希望。这在整个学院的发展过程中都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记载,他将载入学院的史册,载入集团的史册,载入天津市的史册。
作为优秀的机电工艺学院的一名教师,我充满了荣誉感!我以学院为自豪,宋院长是我引以为豪的院长领导。当然在学院这份荣誉的背后,我们机电教职工自豪的同时,也要求我们要具有更高的责任感,使命感!要爱校、以校为家!因此这向我们的日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的时期为我们学习的黄金时间,学院的硬件建设在全国的兄弟院校中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下一步就需要我们去提高软件的建设——提高我们的内涵修养、提高我们的责任心、提高我们的才能、提高我们的自律意识!下面我就从自身下一步如何提高内涵建设做一计划:
一、作为班主任,每天自觉在规定的时间段进班,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自觉参加每天的碰头会并做好相关记录及时传达给学生。每周五的班主任例会之前,自律地对班级一周情况做一个总结。对特殊学生单独写出情况分析并及时与年级组长交流。
二、坚持每周至少两次的进宿舍,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去。将每周五中午送学生出校门、每周五去宿舍、周日住宿生返校情况及时与宿管老师沟通,对学生跟踪管理。把这些都变成一种自律、自觉行动、内心情感需要。
三、及时完成学生的各项合理评定,并反馈给家长。做到校与家协助配合管理。
四、作为理论教师,我一定会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准备好课件、仔细研读教学大纲。上课时控好课堂纪律、表达清晰、重难点突出,板书工整地上好每一节课。有针对性地布置好每一节课的作业,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
五、课后认真分析总结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交流,整改。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填写教学日志和相关的教学文件。积极探讨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模块化教学方法;采用教、学、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手把手,任务驱动,案例式教学方法;“双证”融通的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做到真正的工学结合。
我一定会十分珍惜学院给我的提升发展机会,我将继续沿这一建设思路走下去,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在内涵建设上更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把“聚精会神搞内涵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牢牢凝聚在内涵建设上,为学院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理论教务处 电类基础组 游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