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龙之路的启示--宁国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04:1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恩龙之路的启示--宁国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恩龙之路的启示--宁国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调查报告》。

第一篇:恩龙之路的启示--宁国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调查报告

恩龙之路的启示

——对我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调查和思考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资源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家生活、乡村风情风貌为依托,吸引城市游客到乡村休闲度假、观光游览、科普教育、娱乐健身的新业态,是结合农业生产、生活、生态 “三生一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是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身,一、二、三产相结合的综合性产业。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休闲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开发多功能农业,并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有效模式。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指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

为了深入了解我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我们以恩龙为例,对其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恩龙集团休闲农业发展情况概况

恩龙林业集团是一家集花卉苗木种植、生态旅游观光、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为一体的安徽省农业产业化、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下属的恩龙世界木屋村是“国家AAAA级旅 游景区”、四星级旅游饭店,2010年被评为全国首批13家五星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之一。目前,集团正在建设全国最大的珍稀乡土树种园——恩龙万亩珍稀乡土树种园。2010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1.96亿元。恩龙在其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一是放大了生态效益。恩龙凭借其景区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水岸曲折、山湖相映的优势,开发休闲旅游度假区,较好的迎合了城市人群走向自然、返璞归真、寻找生态文明的消费理念,实现了环境再造和生态优化。2010年,木屋村共接待游客62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7200万元,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我市生态品牌的知名度,使我市成为长三角地区休闲度假的重要目的地。

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共有4000余户农民以山场、土地等入股公司,每户每年增收5000余元;300名工人年收入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山门村500户农民通过参与公司实施万亩乡土树种繁育种植基地项目,在获取入股收益的同时,还能通过为公司提供乡土树种增加收入,每亩山场现金收益从可以忽略不计增加到300元。

三是提升了传统农业。恩龙集团始终坚持以科技领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先后被评为“全国质量信得过苗圃”、“全国无检疫对象苗圃”和“全国十佳苗圃”,并成功跻身“省 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四是促进了乡村美化。恩龙集团项目区森林覆盖率由70%左右提高到90%以上。2010年项目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重点环保监管企业危险废弃物处理率达100%,能耗指标比2005年下降20%,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0%和5%。

二、恩龙之路的启示

恩龙模式在我市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休闲农业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就业、满足人民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引发了生态环境、经济结构、社会关系、城乡面貌等一系列新变化。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全面转型、跨越崛起、富民强市”的新时期,思考恩龙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自然山水、生态优美,既是我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市独具特色和吸引力的城市品牌,是最宝贵的资源,最重要的资本,最大的优势。但是,我市并不适合发展观光旅游。首先,观光游作为发展较早的旅游业态,市场和景点建设都较为成熟,我市观光游相对起步较晚,知名度不高的“短板”一时难以弥补,难以与大景区竞争;其次,我市虽拥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等“国字号”招牌,但没有“世界文化遗产”等世界级的品牌,在发展观光旅游上潜力 尚显不足。相对而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更适合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一是资源优势。我市除了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之外,还具有良好的文化资源优势,如“小三线”文化可以拉近与上海市场的距离、畲乡风情可以满足城市人群好奇探险的需求。二是基础优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各地虽是“千帆竞发”,但“一枝独秀”的局面尚未形成,我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省内发展较早,且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三是区位优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以近距离的城市人群为目标市场,我市3小时车程半径覆盖上海、杭州等多数长三角发达城市,客源市场广阔。

(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加快我市经济转变转型的重要载体。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点,在本质属性和产业特征在契合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内涵。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完全符合市委提出的“新型工业化的大产业发展战略”和“森林景观化的大生态发展战略”。首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绿色”产业。接待一个旅游者就相当于少砍一棵30年的大树,这充分说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无烟工业”,既能增加收入又能保护环境,不仅资源消耗低,而且其发展本身又以保护资源和环境为基础,通过保护资源和环境来生产高品质的产品,而不是把发展建立在破坏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从而反映了“两型社会” 的基本要求。同时,可以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环境的良性发展,使资源和环境双双呈现出再生性,从而体现了“两型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其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新兴产业。国家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接待规模超过4亿人次,旅游收入达400亿美元;“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黄金周,城市居民选择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吸纳游客超过6000万人次。可以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满足消费者回归自然需求的最大亮点和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就我市而言,2010年全年共接待旅游者274万人次,增长34.8%,旅游总收入12.8亿元,增长35.3%,旅游业的增幅已高于GDP增幅18.4个百分点,说明旅游业正在加速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再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热门”产业。浙江省统计表明:该省422个休闲观光农业区已投资金36.49亿元。其中由各级财政投入的只有5.72亿元(省级为1.33亿元、市级1.56亿元、县级2.38亿元),仅占已投资金的14.44%。而这些资金是各级财政对休闲观光农业区前身(如农业园区、农产品基地等)的投入,而不是针对休闲观光农业区项目的。建设的绝大部分资金投入来自社会各界和工商业主,达29.67亿元,占81.31%。这说明民间资本对于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若加以适当引导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实现“十二五”目标的重要途径。第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富民产业,是“全面小康”的“新动力”。当前,农民人均收入较低是影响我市“全面小康”目标实现的重要制约因素。休闲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展了新渠道。发展休闲农业,能够使农民的农业生产收入与经营收入相叠加,就业收入与创业收入相叠加,季节性收入和长年性收入相叠加。据测算,休闲农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动整个产业链增加5个就业机会。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休闲农庄,可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左右,安置300名农民就业,并带动1000户农民家庭增收。可以说,发展休闲农业大大延伸了农业的产业链条,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引领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举措。第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可持续发展产业,是“生态文明”的“推动器”。实践表明,我市很多地方为了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停止了乱采乱挖和乱砍乱伐,遏制了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加强了植被恢复和维护,使三津大地得到了绿化和美化,很好地实行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第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和谐产业”,是“人民幸福”的重要内容。发展休闲农业,能够提供绿色生态农产品和特色农业景观,为城乡居民营造宽松的休闲场所;能够提供农业生产环节体验功能,为城乡居民提供农事体验场所;能够 提供农业劳动参与服务,为城乡居民打造出一个运动健身场所;能够促进乡土民俗文化的休闲化,为城乡居民打造出寓教于乐的场所。总之,休闲农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在促进GDP增长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保持社会稳定,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有助于经济社会多元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我市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一主两翼”发展思路,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坚持“大市场、大旅游、大发展”定位,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不断丰富农业内涵,拓展现代农业功能,大力发展商务度假、休闲养生、观光体验、民俗文化等特色旅游休闲农业,全市休闲农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2011年3月,我市被评为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全市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点153家,安徽省星级农家乐50余家、五星级农家乐3家、四星级农家乐3家、三星级农家乐17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03万人次,总收入4亿元。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休闲农业起步较晚,仍处在自发经营的粗放发展阶段,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内涵认识不足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充分挖掘农耕文明,合理利用农业、农村资源,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资源,满足人们体验农事,找寻农趣,回归自然,放松休闲的需要。然而由于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内涵把握不准,部分休闲农庄在经营上脱农现象明显,有的休闲农庄几乎等同于农村的饭庄,农业拓展功能欠缺。

(二)整体规划缺乏

我市大部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业主没有认真分析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客源市场,凭着一股热情,一哄而上,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造成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目标不明确。个别投资大的农家乐照搬照抄城市休闲经营项目,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农家风味的基本原则;而相当一部分农家乐开发层次低,品位不高,竞争盲目。

(三)项目建设雷同

目前,我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深入挖掘乡村农业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的不多,休闲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项目上,以满足游客的物质需求为主,缺乏精神需求和氛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单一且雷同,缺乏精品,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难以提高重游率。大多数“农家 乐”只注重特色饮食,缺乏体验、休闲项目,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需求,没有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

(四)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我市通村公路虽然实现了“村村通”,但不少村到户的路段还未硬化,同时受山区地理条件制约,普遍存在停车难问题,影响接待能力。另外,不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硬件设施功能不全,道路、停车场、洗手间、指示牌、购物场所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滞后,客房、餐厅等主要设施条件差,造成很多外地游客“一吃二走三不回头”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客流量增加与知名度提高。

四、几点建议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越来越成为社会资本和各类生产要素关注的方向。为进一步加快我市休闲农业发展,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创新领导方式。实践证明,只有集中力量才能办成大事。加快发展我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必须在全市上下达成高度共识,营造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为此,建议成立高规格的市休闲农业工作领导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财政、农业、旅游、新农村建设、环保、林业等部门参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和素质提升四大工程组,分别由分管领 导牵头,主要责任部门负责,乡(镇)、村分别成立对应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同时,实施市领导、部门、企业、与“乡镇、街道以及各村结对创业共建制度,进而形成了举全市之力抓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工作格局。要制定鼓励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意见,明确了实施架构、评价标准、考核办法、奖励政策和长效管理机制,使各项工作建有方向、评有标准、管有办法,使之从一个宏观的方向性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工作实践。

(二)要创新政策制度。休闲农业要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最核心的是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建议一是加大支农项目整合力度,使各类建设项目和资金优先安排于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安吉县在实践中,采取了“5+X”的办法清理整合建设项目,由县农办、发改委、财政局、规划与建设局和审计局等五部门牵头,会同项目实施主管部门,对支农项目申报、立项、实施、考核验收、资金拨付全面审核把关。二是实行财政以奖代补政策,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奖励表彰。三是乡镇制订了相应的配套补助激励政策。同时,要统筹安排项目。公路、电力、通信、水利等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有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时,要优先将休闲农业的基础设施项目纳入计划。要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制定休闲农业在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三)要创新发展规划。要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与“美丽和谐乡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二者的规划与全市旅游总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城市旅游规划等相衔接。同时,要根据各乡镇、街道不同的资源条件和发展定位,将全市所有行政村划分为工业特色村、高效农业村、休闲产业村、综合发展村和城市化建设村;全市作为一个大乡村来规划,把每一个村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每个农户当成一个小品来改造。

第二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全国各地的发展实践证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致富农民,而且可以促进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增强城里人对农村、农业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城市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在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乡村休闲旅游长廊

活杀家禽、农村野味、自产绿色蔬菜采摘、农家特色菜、时令水果采摘游、游泳及水上娱乐、垂钓、烧烤、棋牌等娱乐项目

农业休闲旅游乡村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时间:2011-12-26 16:29来源:可行性报告网 作者:可行性报告专家 点击: 139次

【关键词】休闲旅游,森林旅游,乡村旅游,农民新村,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 【森林休闲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范文】

(一)项目名称:森林休闲旅游村建设项目

(二)【关键词】休闲旅游,森林旅游,乡村旅游,农民新村,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

【森林休闲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范文】

(一)项目名称:森林休闲旅游村建设项目

(二)项目业主:重庆XX投资有限公司

(三)项目地址:重庆市渝北区

(四)项目性质:新建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拟租赁土地652亩(其中林地450亩、耕地180亩、农民宅基地22亩),其建设主要内容为乡村俱乐部、互助农庄、生态农业园及农民新村的建设。

主要建设规模如下:

1、乡村俱乐部:用地面积3000平方米,主要用于游客餐饮、娱乐、住宿以及精致农业产品(如:特色瓜果,花草)和精致特色旅游手工艺品展示和交易。

2、互助农庄:用地面积9000平方米(其中新建7000平方米,维修改造2000平方米),主要用于出租给热衷于休闲度假和田园生活的城镇居民或者出售,并帮助业主管理以及经营。

3、生态农业园:用地面积5000平方米,以本杜植物群落和新引入植物中的展示为主题,打造特色植物风情园,种植具有地域风情的植物,突出和显示了风情特色元素,挖掘农业旅游的价值。

4、农民新村:用地4674平方米,利用农民原有宅基地用地将农民集中安置的区域。

(六)项目工期:

项目建设期拟定为3年,即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

(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项目总投资为53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438万元,土地租金562万元,流动资金300万元。

2、资金筹措: 项目资金全部由业主自筹。

二、项目由来

本项目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号召,严格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政策指引和精神解读,合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森林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劳动力资源以及农村荒地、林地基础资源,并充分发挥本团队在过去十几年来积累的技术研发手段,开发组织管理手段和市场运作能力,建立起新的商业运作模式——集“休闲互助农庄、乡村俱乐部,农业生态园和农民新村”于一体的创新型开发模式。该模式从根本上保障和解决了农民的终身利益:提高和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提供工作机会,保障农民长期稳定的经济收入,让农民的生活有所依托,得到社会的保障;同时,该模式为政府减轻了社会就业压力,为地方政府长期稳定的税收做出积极的经济贡献;保证了农民,政府等多方利益。在更大的程度上发挥了土地的经济价值,改善并优化了农村自然资源配置,保护林地、耕地的使用性质和规模,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实现集约有效利用。

三、建设原则

1、以《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四山管制规划》为指导,明确规划片区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

2、将玉峰山镇龙门村10社作为一个完整的空间,从功能、空间、景观及建筑形态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开发控制和引导。突出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统筹考虑区内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均衡发展;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区内土地和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玉峰山镇龙门村10社在有机、合理、统一的原则下进行有序的发展建设。

3、策划应能满足玉峰山镇龙门村10社不断发展壮大所需要的空间构架,远近期相结合,保留林业、农业用地,合理开发宅基地,并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使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

4、策划应充分利用该地区的人文、自然景观、不破坏自然及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农民宅基地,保证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相平衡,创造既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又与现代功能有机结合的新城镇。

5、策划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从用地划分、功能分区和道路结构等方面,为近远期建设提供方便,有利于镇区整体规划,分片实施,项目启动,滚动发展的模式。

休闲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量:205 次

休闲农业的项目论证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和评价,并构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内容。

1、总论

总论包括开发项目概况综述、论证和评价的主要结论概要。总论中应说明项目名称、项目选址、开发单位与隶属情况、建设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环境、项目建议、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项目投资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和重要性及有关审批文件,并列出建议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背景分析

背景分析包括对休闲农业开发项目及开发意向的背景分析,投资环境的分析和项目建设的社会前景分析。

项目开发意向说明项目的建设地址、开发单位及其隶属关系、项目总投资和资金来源情况以及项目的市场条件(所面向的市场)、生产建设条件、原料、技术、交通、水文、地质等情况。项目背景研究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项目宏观背景研究主要是考察项目是否与国家一定时期的方针政策相符,是否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长远规划相符。另外还要考察项目在规划中所处的地位和安排的投资时机,以及项目建设对有关规划的影响等。项目微观背景研究主要从项目本身着手。首选从项目开发单位的规模、管理水平、资金能力、技术能力等方面考察其技术投资的现由,即通过投资项目能给地方、部门和开发单位带来什么好处。

投资环境是影响项目投资行为的多种外部因素的总称,因而投资环境分析包括项目所在地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自然技术和物质环境分析。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也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即从宏观上分析项目建设是否满足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从微观上分析项目是否符合市场的要求,是否符合开发单位发展的要求和地区发展的要求,是否能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及经济效益的好坏等。

3、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的基础是市场调查。通过市场调查系统地搜集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情况,国内及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进而对休闲农业开

发项目、农产品和旅游产品、经营范围、营销方式、市场方向和市场前景进行预测。

4、条件和选址

休闲农业开发条件的分析,主要是对主观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分析,包括开发单位的经济实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分析,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的分析和社会环境条件的分析,并对其选址作出评价。

5、建设规模

综合市场分析和条件分析的结果,对建设规模的大小是否适当作出评价。

6、技术方案

在工程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中,主要是对开发休闲农业项目的设置、项目的组合、项目的布局、项目的建造、生产技术、旅游服务方式、设施配备和交能运输条件等进行分析。

7、资源环境保护

根据休闲农业的项目内容和经营方式,对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否得当、措施是否配套和安全进行分析和评价。

8、组织管理

管理也是生产力,对开发休闲农业的成几关系极大。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将要设置的组织机构、劳动定员、素质水平、技术培训和管理方式及运行机制进行分析。

9、开发进度

对开发进度的分析主要是根据投资的力度、资金筹措的进度、休闲农业的季节限制、工程必需的时间和进度要求,安排整个项目的实施方案和总进度,并用图表的方式编制实施计划。

10、投资估算

对项目总投资进行评估,是休闲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有二:一是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多项投资需求提供充分保证,以利于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多项不必要的支出费用,降低项目投资成本。

资估算的具体做法包括两部分内容:首先要复核项目总投资估算所包括的内容是否齐全。项目总投资分为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两大类,建设投资大多由五大部分内容(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无形资产投资、开办费和建设期借款利息)组成,这五项内容在我国现在经济环境和体制条件下是不可缺少的。其次要对项目总投资中几个组成部分的内容逐项进行鉴定、分析和评估。各项内容中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分为若干不同的细项,根据这些细项的内容估算出投资需求,以保证项目的投资不仅在总量以符合要求,而且在内部结构上也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安排。

11、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

投资资金需求主要是靠适当的筹资方案和资金来源渠道予以满足的。由于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多种多样,因此,评估中首先要考虑选择的资金渠道是否可靠,是否合法、筹资数量有无保证。其次要考虑筹资结构是否合理,即各种资金的组合是否达到了风险最小、获取容易、成本最低的要求。

资金筹措方案确定以后,就可编制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应根据项目实施的预计进度和资金来源渠道进行编制,具体可以按照投资来源与投资支出估算表中的支出,安排固定资产投资使用计划和流动资金用款计划。投资使用计划的安排应能保证顺利执行项目实施计划和资金的最优利用。

12、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财务评价是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从项目角度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据以判定项目财务可行性。

国民经济评价是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项目,采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分析、计算国民经济为项目所付出的代价(费用)与项目为国家经济所做的贡献(效益),评价项目在宏观上的经济合理。国民经济评估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分析评价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条件和可能,只是对某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重要作用和重大影响的大中型重点建设项目及特殊行业等项目开展国民经济评价工作。

评价结合园区原有现状分析,对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和实施作出评价。主要包括:规划设计方案的适用性评价、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投资与风险评价、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

13、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的分析和论证,对休闲农业的开发项目作出总体评价的结论,要针对原总体开发方案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为慎重起见,对于大中型休闲农业开发项目的论证和评价,在总体规划完成之后、项目工程设计之前,还应进一步地作详细论证,在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风险,提高开发的可靠性。

第三篇: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典案例

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典案例

申报资料

申报单位:XXXX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案例名称:XXXX 联 系 人:

单位地址:四川省????市游仙区松垭镇 申报时间:2017年8月24日

一、企业简介 ㈠、企业荣誉

XXXX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代花卉林木产业支柱企业,建设新农村省级示范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市现代花卉林木产业示范基地,????市森林康养协会副会长单位。2017年5月,四川省林业厅、四川省党工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青少年森林自然教育示范基地。四川首届森林自然教育大会组委会授予“最佳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最佳森林教育创新机构”。

㈡、产业基地建设

公司始建于2002年,注册资本2000万元,在????市松垭镇拥有产业示范基地800余亩。公司主要从事现代花卉林木产业基地建设、花卉林木产品生产与销售,产业观光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符合国家十二五产业规划发展方向。

XXXX用行动影响推动????及周边地区现代农业及产业观光发展的方向,用过程诠释了现代农业的丰富内涵,以15年的不放弃完成了一个龙头企业赋予的光荣使命,为提升传统花卉林木产业层次,现代农业有效融入第二、三产业、提高产业效率,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产业观光旅游开发

依托XX花卉林木产业基地丰富的森林资源、便捷的交通等综合优势深度开发产业观光园----XXXX。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极高知名度,被誉为中国的XXXX公园,市民的度假康养地、农民的产业依托平台、青少年的校外课堂。

XXXX,位于????市游仙区松垭镇隆康路201号,距????市中心15公里,距????南郊机场8.5公里,高速公路松垭站出口6.17公里,区位优越突出,交通便捷,基地面积800亩,森林覆盖率达85%。

㈠、产业观光项目

1、按景观特色分为矿车花园、四季花坛、品种展示园、乔其纱花苑、XX超级花园,巨型森林迷宫,展示世界顶级园艺博览和现代装置陈设艺术。

2、按类别分为观赏植物盆景展示区、多肉植物展示区、银杏园,桂花园,樱花园,槭树园、彩枫园、水生植物园、热带植物园,植物种类达1100多种。

㈡、休闲服务项目及特色产品

1、XX餐饮服务区,提供XX康养餐饮系列、XX田园小吃系列等特色餐饮服务。

2、儿童户外运动体验区,采用益智互动运动项目模式,有效开发儿童智力拓展身体素质。

3、攀爬运动公园,集攀岩、抱石、飞拉达等国际主流攀爬运动项目,设置休闲、竞技、极限挑战等运动项目。

4、生态亲水河道,配备舒适生态的亲水设施,开展各色清水活动、森林自然教育等服务项目及定制体验服务产品。

5、森林综合服务区,设置外拓展、森林自然教育、休闲服务、餐饮服务等康养特色服务。

6、森林漫步营地,拥有世界顶级森林探险线路4条,大型综合户外益智游乐设置3个,并设有青少年森林自然教育营地,配套综合服务设施完善。

7、汽车营地,规划生态停车区和大型森林汽车营地,营地设施齐备服务体系与国际接轨。

8、泥泞运动体验营地,开发与国际同步的泥泞跑、泥泞球类、泥泞休闲、泥泞康养等休闲运动产品。

8、木屋服务区,规划建设低碳环保后现代风格生态木屋36座。

9、树屋度假营,在林下、林中、林上规划建设不同风格各具特色的森林木屋,形成国内顶级树屋度假营地。

10、盆景陈设艺术展示,展示、销售办公家庭盆景,陈设艺术品及盆景周边产品。

㈢、主题节庆活动

在XXXX连续3年举办春暖花开主题花卉博览会、蓝色夏季主题园艺展、多肉的模样盆景艺术展、XX秋色枫叶节、XX年花主题花展,年参观达50万人次的规模。

三、市场运营状况

XXXX极高的美誉度及丰富的森林植物资源,完善的综合服务配套、户外运动系列产品和森林自然教育项目的设置,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建设,已形成“吃、玩、游、教、购”规模化运营体系,无不良投诉,经营状况良好,年接待达到110万人次,3年内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成为我市及周边区休闲旅游观光的必然选择。

四、组织管理方式

组建以XXXX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管理人员为成员的运营管理团队,以农户为成员的规范化休闲旅游综合服务团队,设置综合管理部、生产部、运营部、策划部、餐饮部、工程部、财务部,不断提高经营主体自我管理和发展的组织化管理程度,有效地推动、提高休闲观光旅游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和集约化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

五、主要做法和经验

XXXX,以花卉林木产业带动旅游观光,旅游观光项目的成功运营,有力推动综合服务产品深度开发健康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成功运营成为花卉林木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产业链的横向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叠加与放大。XXXX已形成“产业+文旅+服务”三元合一的观光休闲旅游服务综合体。

第四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考察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考察:“美丽乡愁”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标尺

最近,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会议提出的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的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村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学习领会这些精彩表述,令人振奋,记忆深刻!城镇和乡村应该是城镇化发展的两翼,新型城镇化肯定是城镇与乡村的共同发展,中央会议的精神,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依托,以农村为主体,以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为主要吸引物,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餐饮和购物等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和全国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依托旅游业、农业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的乡村旅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发展共识、政策基础、市场需求、产业规模、带动效应和推进机制等方面出现了可喜的景象。如何在小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的旗帜下,加快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我以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一股强劲的东风,“美丽乡愁”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标尺。

“记住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是构建区域特色的文化符号,是老百姓小康家园的心灵慰藉,是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的魅力所在,是休闲旅游时代的文化体验。是我们小康社会品质生活的向往,也是中外游客品质旅游的追求。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学习研究,我以为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美丽乡愁”的实现有多种途径可以探索:

一是把“科学发展”的理念,渗透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战略。

推进新型城镇化,要首先从地方官员的观念更新着手,从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从经济社会有规律的阶段发展和环境资源可持续的健康成长入手。坚守科学的理念、科学的主导、科学的管理。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首先将环境保护、旅游组织、休闲行为、康乐选择、就业机会、生活质量作为政府政策干预的考量。欧盟以乡村旅游为抓手,推动地区发展和结构调整。欧洲乡村旅游发展的著名战略就是积极倡导乡村“社区参与”的发展模式,公众与私人联合,共同制定发展战略和一系列公众、私人在社区尺度上乡村发展的革新。

二是让“乡村意境”带着社会、文化因素融入规划。

乡村旅游在全球蓬勃发展的趋势,是从风景名胜区发展为各种乡村区域,并深入小镇村庄,使之更加乡村化。政府视休闲旅游为社区发展与变革过程中的重要机制。乡村旅游特色化、品牌化,乡村社区旅游规划成为休闲乡村与社区变革的主要举措。工作中,我有个重要体会:项目建设坚持规划第一,规划工作坚持文化第一,文化挖掘坚持特色第一,特色物化坚持市场第一。“乡愁”是精神文化层面的情感代码,要保护好这份珍贵的记忆,必须始终坚持让“乡愁”带着社会、文化因素融入规划的“底线”,尤其是休闲乡村产品开发和主题小镇建设中。前不久召开全国人居工作现场会的浙江省桐庐县,坚持科学统筹、生态为本、文化引领,既塑造了形神皆备的乡村旅游意象,延续了“道法自然”风景桐庐的历史神话,又勾勒出走向未来的人文山水画卷,被称之“中国画城”。

三是使“见山、见水”成为生态保育的基本要领。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就体现了对传统乡愁文化的保护。宁波市的东钱湖镇十余年来一贯坚持规划为纲,基础先行,生态保育,见缝插绿、见缝插色,打造大地景观和林相艺术,从而使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资源环境品质同步提升。福建省泰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资源禀赋,呵护生态环境,开发特色产品,赢得了“安养小城”的赞誉。“见山。见水、见人、见物”是乡村发展旅游的最重要基础,我们应该尽力让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结伴而行。

四是使“文化符号”成为资源整合的统领。

纵观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不少地区明显存在着“低”、“散”、“小”等问题。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无序竞争。究其根本原因,是政府缺乏统筹的力度,规划缺少整合的招数。我们特别希望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美丽乡愁”能够成为资源整合的主线。山东省蓬莱市委市政府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时,就很好地抓住了仙境、海岸、葡园、酒庄等特色文化元素,既很好地营造了“醉美蓬莱”的文化氛围,又扎实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

五是让“美丽乡愁”印记品牌塑造的标签。

“乡愁”是忧伤的,也是温暖的;是怀旧的,也是美丽的。“乡愁”是乡村旅游最重要的文化体验,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乡村旅游品牌的塑造,来源于特色“乡愁”的挖掘。只有这样才能从“低、散、小”,走向“新、聚、大”,才可能从产品创新走向业态多元,进而实现产业融合。浙江省鄞州区的湾底村在发展中,就让“乡愁”印记品牌标签,乡村旅游的“天宫庄园”既成了都市里的村庄,又成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这方面,国际休闲产业协会以及国际休闲产业协会休闲乡村专业委员会的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城乡互动研究中心、乡村文态研究中心和乡村音乐创作研究中心都有不错的研究和探索。

我在工作中曾经提出乡村旅游的发展——“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用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对于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特色品牌打造和农村美丽家园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体会特别深刻。

作者简介:国际休闲产业协会副主席、国际休闲产业协会休闲乡村专业委员会主任

第五篇:衡阳县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衡阳县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调查报告

摘要:衡阳县具有优越的生态环境、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丰富的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资源等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明显优势。并呈现出发展模式多样、产品丰富多奇、投资主体多元化等发展特点。发展空间很大,有待加强科学指导、强化特色化经营,以确保其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衡阳县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深度发展

党中央和国务院一再强调“要实施乡村富民工程,建设特色景观村镇”(国务院关于加强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和“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进一步憨实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衡阳县正好具有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优势,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发展空间很大。

1.衡阳县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1.1自然环境多样而优越

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不仅是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资源的本底,同时也是吸引外来旅游者的核心资源之一。县境南临衡南,北抵双峰,东接衡山,西界邵东,南北最长55公里,东西最宽74公里,总面积2558平方公里。周围山体在垂直分布分异规律影响下,形成了多种生态环境,有利于乡村立体农业的发展;内部为完整红色丘陵盆地,岗丘和河谷平原广布,为著名的鱼米之乡。湘江南北纵贯,并有蒸、耒、洣等支流汇入,形成完整辐聚式水系;和网密度每平方公里达0.41km。全境还有欧阳海、斜坡堰、牛形湖、天堂湖等数十大中型水库,形成不少风景水体。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温夏热、冬干夏湿、年降水量1400mm左右,一年四季可进行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红壤、山地黄壤、紫红土、水稻土广泛分布,适种性较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覆盖率近50%,有利于多种动植物的繁衍。如此生态环境状况,为孕育多种多样的乡村田园景观和农业景观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背景。1.2社会经济条件十分有利

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大致包括交通区位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数量与素质状况、地方的政策法令,以及当地政府和人民对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态度等。衡阳县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湖南省新型工业化红旗单位、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衡阳县农村经济方面,共有耕地面积88.6万亩,其中水田79.03万亩,农业人口103万。改革开放特别是发展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结构以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农村经济日益繁荣。粮、棉、油、猪在国内久负盛名,分别跻身全国“百强”、全省“十强”。区位优势,交通便

1利。衡阳县紧靠衡阳市区,县城距市区不足20分种车程,根据衡阳市“十五”规划和市委、市政府连塘(三塘)接渡(西渡)战略,十五末,县城西渡将与衡阳市城区连为一体。京广、湘桂铁路傍境而过;107国道和S315、S325省道贯通全县,公路总长1500公里;以湘江、蒸水为主航道的水上运输极为方便。全县有人口约113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很富余,旅游业和农业的原有基础都很好。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为湖南省第二家国家森林公园,公园风景区交通讯十分便利。“南岳风光甲五岳,岣嵝归来不看岳”。岣嵝峰北靠南岳,群山环抱,林海茫茫,古木参天,常年云雾缭绕,气候宜人,且历史悠久,古迹遍布,修竹幽深,夏秋爽凉,游人如织,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为江南旅游胜地、避暑仙境。衡阳也晋级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中共衡阳市委和衡阳市人民政府对休闲农业高度重视,衡阳人民对休闲农业的发展更是殷切期盼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氛围已经形成。

1.3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核心资源丰富

衡阳县不仅拥有清新优雅的农村生态环境,还有得天独厚的田园景观、农村生产经营和农村文化。如田园景观和农业生产经营形态,衡粮、衡油(茶籽油、菜籽油)、衡烟、衡茶(南岳云雾茶)、衡莲(衡阳县乌莲)、衡菜等农产品生产久负盛品。现代衡阳,是全国著名商品粮、商品油、商品鱼、商品牲猪生产基地。还具有特色的美食文化,渣江米粉、井头红薯粉、洪市荸荠、夫子辣椒等等地方特色美食。民间艺术有扎龙和舞龙,衡阳的“赶二。八”皆隆重热烈。衡阳是湖湘文化的源地之一,历史上名贤辈出,抗日战争时的“衡阳保卫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衡宝战役”名扬中外,其不少名人故居、英烈事迹和战争遗址的红色文化,大多分布于农村,成为衡阳休闲农业的精神粮食之一。

2.衡阳县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2.1发展模式多样

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如按照布局区位,主要有景区周边型、城市郊区型、特色村寨依托型三种模式。南岳凤凰山庄和红叶寨,就布局于南岳衡山风景区周边,属于典型的景区周边型;金兰镇就是特色村寨中的典型,前人有“金兰八景”名句:“云山烟雨实堪夸,聚湖风水锦绣华,紫云洞内诗千首,白竹湾头酒百家,石马潭前龙现爪,城坪雪岭鸟喧哗,细望甘溪流润远,十里夜放石榴花。”按照其经营形态,主要有观光观赏型、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民俗节型四种。如西渡农业观光园区,在这里可以观光观赏蘑菇培育、芦荟栽培、牲猪和淡水鱼养殖,还可以品赏彩色红薯和彩色玉米,是典型的观赏型;界牌瓷泥以纯白无杂、含铝最高著称于世,总储量达4000万吨以上,被国际瓷品业命名为“衡阳土”。花岗石蕴藏量达8亿立方,品位之高,储量之大,属国内少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2游客可以亲自体验陶瓷的制作过程;还可以亲自参与“赶二。八”庙节,农民的生活方式及淳朴民风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体会。2.2品种类型以奇称晓

衡阳县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产品类型多样、内容多奇。如农家乐旅游产品除传统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想农家福”之外,还兼有南岳红叶寨“吃黑山羊肉”;衡阳县樟木农家乐“吃土鸡”,而且游客可相鸡自抓,目睹宰杀和加工制作、煎与烹饪,体现了“鸡吃飞”的传统;衡阳县农家乐,如果是秋冬季节,旅游者三餐都可品尝到红薯粮食,即所谓早餐“全猪全羊”(蒸食一个一个的小红薯)、中餐“芝麻裹糖”(煮红薯粥、家少量的大米)、晚餐“吹吹拍拍”(火煨红薯),也可以品尝到家制的“湖之酒”,欣赏民间舞龙(包括布龙、稻草龙、纸花龙,以及小孩子玩的鱼虾龙等耍龙活动)。课进行竹景观光、竹编制技艺观赏,还可以体验挖竹笋、吃竹菜、睡竹床、吃竹筒饭等项目。衡阳县樟木观光农业,春季可观赏由“桃花红、李花白和油菜花黄”交织而成的“万花筒”式的“十里桃李长廊”,夏季又可亲自摘和购买桃子、李子等果品,晚上课观光白鹭坳称之为“赶贼市”的夜间农贸市场盛观,总之一切耳目一新。

3.衡阳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1政府主导,政策到位

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是新兴的产业形式,缺少发展经验;同时,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企业分散于广大农村,一般规模较小,信息闭塞,很难直接走向市场;资金、技术、人才、互联网等资源、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难题困扰着休闲农业的发展。为充分发挥休闲农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而且需要政府的宏观指导和调控。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一是强化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发展的组织机构,强化调控能力;二是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再补充一些具有区域特征的政策法令;三是切实执行落实湖南省乃至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并要加强检查督促。

3.2科学指导,科学经营

21世纪的农业是知识经济农业,也就是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量、生产和消费为主导因素的农业,是知识高度密集,多学科高度参透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农业,21世纪的现代旅游业也已迈入了科技参与型发展新阶段。为此,首先应按照省文件精神和省星级休闲农庄的评定条件,组织专员规划人才制定科学的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其次,要加大投入,提高休闲农业的科技含量,同时有意识培育一些高科技休闲农业示范点,增强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教育功能和示范功能;其三,要组织科技人才下农村,进行休闲农业发展和经营的科技宣传和推广。

3.3突出特色,树立品牌

城市居民去农村进行观光休闲和度假,其目的就是为了观新赏异,体验清新、洁净的农村生态环境和新奇的田园景观、农耕文化,感受纯朴的乡情乡味。因此,“特色”是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产品生态活力之所在。鉴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发展的源泉是资源基础,开发建设中便应充分揭示开发最富有特色和吸引魅力的田园风光与农业景观,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形成鲜明主题,保持其“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我精”的垄断性地位。品牌和特色相辅相成。因此,衡阳县休闲农业的开发一定要依据不同的乡村区域的特色,充分发掘文化内涵,创立自己的特色品牌产品,避免低层次的开发与模仿。南岳衡山的观光茶业、衡阳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的观光林业、衡阳县夏明翰、王船山故居等红色旅游景点、湘西草堂等人文景观。都已形成一定得品牌效应。今后应集中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形成更多更美的参与性强、形象独特的休闲农业“精品”和“真品”。

结束语:就衡阳县的旅游资源及现有经济状况而言,笔者认为,衡阳县旅游业的发展主攻方向应该选择“乡村游、人文游、红色旅游”。美丽的风景,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富足的物产,智慧的人们,这便是我们相依相恋的衡阳。当大旅游时代暮然而至时,我们应该当机立断,选准主攻方向,迎接来日的美好朝阳。参考文献:

【1】 杨载田。湖南乡村旅游研究【M】。北京:言实出版社,2006

【2】 杨载田。徐霞客及其游记研究【M】。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05

【3】 蒋勋功。发展休闲农业大有可为【J】.休闲农业,2007

【4】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通知(湘政办法【2006】

57号),2006-12-27

东方科技学院人文学部2010级应用心理学02班学号:201041934217

刘紫金

下载恩龙之路的启示--宁国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恩龙之路的启示--宁国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福建省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福建省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高效农业。近年来,我省休闲农业等农业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和发展,成为现......

    如何申请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补贴?[5篇材料]

    如何申请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补贴?近年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国家顶层战略层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国家也有相应的补贴,且扶持力度大,包括贴息、免息贷款、担保补贴、扶持资......

    如何申请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补贴-wk

    如何申请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补贴?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把自然、民族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入到传统旅游文化中,丰富了旅游业内涵随着旅游业与农村、农业的不断融合,进一步带动农村......

    水城县百车河休闲农业乡村旅游

    水城县百车河休闲农业乡村旅游 示范点情况简介 百车河生态旅游园区位于水城县东南部,地处水城县百车河畔。距六盘水市中心区20公里,总占地面积约8km,辖阿戛乡马场村、电光村和......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状调查

    城郊农家乐旅游情况调查报告一、现状凉州作为农业大区,农业自然条件优越。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围绕城郊农家庭院和特色饮食做文章,二环路金羊镇的宋家园村村民积极发展地方......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共五则范文)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全国各地的发展实践证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认定名单公示 二0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名单 河北省涉县、围场县 山西省长治市郊区 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

    望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概况[范文模版]

    望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概况 2012-7-23 9:24:43 admin 近年来,我区在国家、省、市农业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把农业现代化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依托紧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