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文化总结
立足现实
整体推进
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在###的发言
各位领导
##区地处##,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了城乡共同发展,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区全面实施的“三村四化”建设,有效破解了“三农”问题,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下面,我就##区的农村文化建设中文化户的现状及促进其发展的主要做法和今后的计划打算向各位领导作简要的汇报:
一、农村文化户(联合体)基本情况是规模扩大、发展良好、形式喜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其中,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 此,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领导下,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切实加强文化建设,着力实现和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让农民共享文化繁荣发展的成果;着力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中坚骨干作用;着力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环境,重振乡村精神,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加快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到目前为止,##区农村文化已初现产业雏形。相关部门对此也加大引导、支持和扶持力度,使农村文化户和文化联合体,数量上有了较快增长、经营活动范围不断拓展、文化活动品位逐步提高。##区共有农村文化户、文化联合体200余户。其中:###镇52户、„„这些“农村文化专业户”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专长,利用农闲时节、茶余饭后、传统节日、村户大事等时机,自编自导、自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自娱自乐、给乡亲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开始逐步转为具有市场行为的文化经营活动。像珠街乡墩子村的潘玉芬,利用自己的特长,联合几个有特长的村民组建了乡村文艺演出队,并购买了摄像机,在周围的村民们举办庆生、婚娶等喜事时,为他们带去了各种各样的节目、同时还提供摄像服务并为其制作出精美的VCD光盘,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如今,潘玉芬的演出队在当地及周边几个乡镇已经小有名气,村民们家里有什么庆祝活动,都 会请她们去。像潘玉芬这样的农村文化户(联合体)还有很多,几乎每个村子都有一个。他们的农村演出队或大或小,活跃在当地,既有效地宣传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又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农村“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我们的新农村建设营造了浓浓的文化舆论氛围。
二、发展农村文化户(联合体)的主要经验做法
(一)抓引导,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宣传文化阵地 农村文化户(联合体)兴起后,我们始终坚持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宣传文化阵地,积极引导农村文化户(联合体)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农业科技知识、优生优育、家庭美德等,启发引导农村文艺演出队,吸取生产、生活中的先进典型事例,编排、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既自娱自乐,又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了当地的群众,既开展了健康有益的活动,又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抓典型,用典型推动农村文化户(联合体)的发展
围绕这一思路,我们在3镇4乡2个街道办事处分别选择了1—2户有一定规模和设施设备及演出能力的文化户(联合体)作为典型培养对象;并协调市文化馆的业务老师和安排区文化馆的专业人员从剧本创作、动作编排、器乐演奏技巧、服装制作、化妆、演出效果入 手,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指导,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成为推动农村文化户(联合体)发展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我们也积极向市委宣传部上报,并加大对有突出业绩的文化户(联合体)的表彰力度。让这些“乡土艺术家”在发展农村文化方面成为“领头雁”,实现“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一村带一镇”的格局,(三)抓宣传、扩大农村文化户(联合体)典型宣传面
农村文化户(联合体)典型树立后,我们以宣传典型为契机,利用“文化下乡”、村委会召开的各种会议、举办的各类活动,为其构建演出平台,并以新闻宣传的方式,如##报道、##新闻、##日报等这些宣传渠道,对其进行宣传报道,把他们的事迹、经验和做法向全区推广,扩大其宣传面,掀起一股学习先进文化户(联合体)的高潮,从而推动了农村文化户(联合体)的发展。
实践证明,我们在发展农村文化户(联合体)中的做法是正确的、可行的,我们以后还要加大此项工作的力度
三、文化户(联合体)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回顾各乡镇(街道)文化户(联合体)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可喜的,农村文化户(联合体)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农村文化服务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在农村文化户(联 合体)的发展中“三多三少、一大一小”的问题明显显现。即:节目数量多,优秀节目少;文化户数多,设施设备少;观众人数多,经费支持少,演出范围大,演出阵容小。其主要表现在:
一是底子薄。所有的农村文化户(联合体)的发起者和成员都来自农村,文化底蕴差、目光狭窄、创作水平有限,大部分的节目还停留在传统节目的继承上,缺乏创新,虽然也吸取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例,进行说教,净化村风,但其发展还不能满足农村文化发展和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规模小。多半都还属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政”。这些文化户(联合体)都是由一些有一定艺术才能的农民自发组织而成,人数较少;同时,由于地域、时间的限制,使这些文化户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
三是配套设施差。文化户(联合体)的基础设施薄弱,收入也较低,但为了生存发展,又必须引进人才、购买设备等,成本投入不断增加,这就形成了收入少与成本投入大的矛盾。这个矛盾一直制约着他们的发展。
总而言之,农村文化户(联合体)的小、弱、单而导致的后劲不足,抵御能力差的状况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四、我对促进农村文化户(联合体)发展的几点看法
(一)要正确引导、科学管理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农村文化户(联合体)。加快农村经济建设速度,促进城乡全面发展,整体推进;要坚决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把部分工作重点放在解决农民精神生活的需求问题上,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农村文化户(联合体)的出现,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结果,是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素质整体提高的结果。但是,文化户(联合体)的发展方向及能走多远的问题要引起我们大家的重视。要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尤其是政治觉悟方面的学习,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让其成为我们党的通讯员和宣传员,及时有效地宣传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同时,对其管理也要制定一个确实、可行、科学的管理方法,把他们扶上马、送上路,使他们走得更稳、更好、更远。
(二)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各个地区的特色不尽相同,风俗文化各有千秋,对农村文化户(联合体)的引导,不能搞一个模式、一刀切,不能走进千村万户都是一个模式、一个样。各个地方的文化户(联合体)要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绝活。如歌舞、小品、相声、山歌都要体现自己的特点;要充分挖掘各自地域优秀的风俗文化传统,将其融入到自己 的文艺节目之中去,做到“古为今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挖掘、整合农村文化资源,搞好搞活“特色文化户”。有的乡镇可以搞一搞特色文化户评选活动,为特色文化户挂牌上星,给予鼓励;有的乡镇可以通过开展活动,比如展演、比赛,推动特色文化户发展。
(三)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积极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定期举办农民文艺汇演、文明生态村文化展演、农民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在农村推进“群星文明工程”,以活动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加强文化户(联合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他们创造、提供一个一起演出的平台,增加他们一起的合作机会,让他们能够学习别人的长处,发掘自己的优点、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无论是歌舞、戏剧还是相声、小品等的表演水平都能有新的提高。
(四)要取之于农、用之于农
要千方百计鼓励农村的文化能人、艺人、热心人积极投身农村文化事业,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文化户(联合体)的表演素材来源于农村生活,来源于农民大众,他们的表演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加大对他们的文化理论培养,提高其理论素质,使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他 们善于挖掘生活中小事、琐事、有教育意义的事,发挥各自的创造才能,编排到节目中去,使节目能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真正地为农民群众服务。
(五)要创造条件、积极扶持
乡文化机构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制订年度农村公益性文化项目实施计划,明确服务规范,改进服务方式,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加强对农村文化骨干和文化中心户的免费培训辅导,扶持奖励民办文化。大力发展农村民办文化。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引导文化专业户相互联合,进行市场化运作,逐步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开发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扶持以公司加农户、专业加工户等形式,从事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服务,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对拓宽农村文化市场的政策调控。按照普遍服务原则,运用市场准入、资格认定、价格调节、财税优惠等政策,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在出版物发行、电影放映、文艺表演、网络服务等领域,积极开发农村文化市场。通过各种有效的调控,把发挥市场机制积极作用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广大农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分、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探索农村文化设施运行管理新机制新办法。着力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更好地提供文化服务。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确保农村文化户(联合体)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希望的田野要有优秀文化的滋润,才能更加欣欣向荣;勤劳的人民要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繁荣农村文化,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社会责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文化建设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各方面力量的热心关注和广泛参与。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高度重视,真抓实干。让丰富多彩的文化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培养造就出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新农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更加繁荣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篇:农村文化
加强农村宣传文化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要的有效途径,近期我部就农村宣传文化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调研表明,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加强农村宣传文化工作,整合各种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健康向上、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切实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的成果。通过开展农村“小学教”活动和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党的农村宣传文化工作有关文件精神的学习,逐步形成了一个适合农村宣传文化工作的思路,即,以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落脚点,以建好各类宣传文化阵地为基础,以壮大各类文化队伍为保障,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更加注重亲民、便民、利民,积极组织、全力支持开展能使农民群众得到娱乐、受到启发、受到教育、内容健康的文艺活动。以此为基础,随之而来的是我省农村文化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形成了一个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自娱自乐、自我教育为特点的农村文化活动的可喜局面。目前,全市农村有专业文艺表演团体3个,凤台县推剧团、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毛集东方花鼓灯艺术团;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学校1所,乡镇文化站39个,农村文化活动室37个,农村图书室45个,农村影剧院3个,农村电影放映队28个,省“双百工程”示范点3个。全市各乡镇普遍成立了文化体育队伍,如各种民间艺术团、秧歌队、锣鼓队、龙灯队、健身队等。毛集镇建成了全国文明乡镇,夏集镇、舜耕镇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荣誉称号,另外全市还有8个市级文明村镇。
二、突出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深深感到,我市在农村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农村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阵地少了。由于对农村基层宣传文化阵地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宣传文化阵地萎缩较为严重。目前全市各乡镇都有文化站,但普遍存在设施简陋,大部分存在“一个人,一间房,一桌一凳一公章”的“五个一”的窘境,很难有所作为,并且文化站多数都在乡镇政府大院内,成了机关活动室,农民只能“望站兴叹”。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出现滑坡。过去遍及农村的广播现在所剩无几。村级农村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更是寥若星辰,大部分村都没有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甚至文化下乡,到一个村竟找不到一个相对开阔的地方放电影,就更谈不上开展经常性群众文化活动,添置文化体育活动设施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要,造成群众业余以麻将、扑克为伴,影响了乡风文明和社会治安。
二是管理乱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管理滞后,现有的广播站、影剧院、文化馆、图书室等设施简陋,有的已破旧不堪,且利用率不高,管理存在失控现象,少数(本文来自中科软件园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注明)图书馆、文化站、广播站名存实亡。个别文化设施里面缺少文化内容,有的活动用房被挪用、挤占。场馆资源闲置浪费与群众文化生活贫乏的现实矛盾较为突出。
三是队伍散了。农村文化队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队伍不够稳定,农村文化工作队伍力量薄弱,而且在乡镇机构改革时又被大幅度精简。宣传文化专干专而不专,缺少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学历普遍偏低,年龄偏大,思想观念陈旧落后,缺乏开展文化活动的经验、知识,专业化水平低,难以胜任工作需要。同时宣传文化专干兼职过多,有效投入宣传文化工作的精力、时间太少,常常是“种了别人地,荒了自己田”。
四是活动虚了。虽然我们反复强调“围绕”、“紧贴”,但实践操作中总是“围不住”、“贴不紧”,形成不了整体,“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各说各重要”的“两张皮”现象仍较严重。在座谈和走访中,很多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反映,宣传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重宣传、轻过程,重形式、轻实效。导致群众积极性不大,热情不高,有抵触情绪。
二、原因分析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主要原因:
一是重视不够。一些县区、乡镇领导对农村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经济和工农业工作是硬任务、硬指标,文化建设是软任务、软指标,因而对宣传、贯彻、落实有关规定政策重视不够,致使宣传文化工作始终在低水平上运行。
二是投入不足。由于市、区两级财政只能保吃饭、保运转,近几年对农村宣传文化工作的投入很少,乡一级财政基本上拿不出专门的文化活动经费,致使有些农村基层开展文化活动陷于无阵地、无资金、无队伍的状况。
三是体制不顺。县乡机构改革后,乡镇宣传文化站归乡镇管理,县区文化部门业务指导,对宣传文化站的约束力很小,“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不管人”,工作开展的难度增大。
四、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我市农村宣传文化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加强和改进:
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农村宣传文化工作。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各地各部门的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学习、领会上级有关文件会议精神,使其真正认识到加强农村宣传文化工作,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切实做到“五个纳入”,即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以此从根本上增强宣传文化工作的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性,为农村文化改革、发展、调整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确保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健康地向前推进。
2、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农村基层宣传文化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党委、政府的指导和推动下,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进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农村文化事业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增强活力。政府兴办的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面向大众,面向市场,积极深化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新的充满活力的发展机制。在保证政府投入的前提下,要积极开展有偿服务和文化产品经营活动,通过增加自我创收,解决开展文化活动的经费短缺问题,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同时,要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改变观念,立足本土,重视和发挥农民自身作用,引导农民组建文化大院、书画室,自办文化,成为文化专业户,使其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有效盘活农村文化资源,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加强建设,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基层宣传文化阵(本文来自中科软件园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注明)地。要统筹城乡文化建设,不断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采取政府投资、城乡共建、文化帮扶、社会捐助等形式,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加快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要加快县城文化基础设施如县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等的重建、改造步伐,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影响和带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集镇要建立综合性文化站,村要有文化室、文化中心户等,逐步建立健全县、镇、村、户四级文化网络。在新农村建设中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考虑,在村庄规划中预留文化活动用地,建设文化活动场所和广场,确保中心村庄有不少于500平方米的场地和50平方米的活动场所,一般村庄有不少与300平方米的场地和30平方米的活动场所。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管理和使用好文化设施。
4、锻造队伍,建设一支稳定而健全的农村宣传文艺骨干队伍。农村宣传文艺骨干队伍是农村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的重要保证和中坚力量。结合乡镇机构改革调整乡镇文化站布局,完善其功能,确保有编制、有经费。有阵地,同时逐步解决农村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待遇问题,明确他们的身份,提高他们的经济收人和生活水平。要抓好农村业余文化骨干队伍建设,把群众中那些热爱农村文化,有文化特长和组织才能的文化青年及时选拔出来,组织起来,给以必要的辅导、培训,提供必要的条件与支持,要广泛动员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特别是有一定文艺专长,热心农村文化工作,并对农民怀有深厚感情的青年学生投身农村文化建设。鼓励他们扎扎实实、坚韧不拔、为农民服务,为社会奉献,使他们逐步成长为散落民间的文化使者和活动支点。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氛围。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广泛宣传农村文化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先进事迹,使更多的有识之士投身于农村宣传文化工作。
第三篇:廉洁文化进农村情况总结
廉洁文化进农村情况总结
太仓市璜泾镇荣文村
荣文村由原来的华南、邢庄、广丰、广乐、广新五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为9.43平方公里,共有62个村民小组,1290户农户。常住人口5799人,外来人口4000多人。村党委下设12个支部,党员总人数250名。全村耕地面积6267亩,工业企业148家,工业产值达15亿,2009年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02.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725元。
2009年,荣文村被市确定为太仓市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近年来,荣文村以“富民强村、以企荣村”为主题,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级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迅速发展,服从服务于大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找压力,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业绩,呈现出喜人的局面。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太仓市文明村”“太仓市民主法治村”和太仓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荣文村在大力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实施廉洁文化进农村活动,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纪检部门的领导下,联系实际,上下联动,全民参与,在实践中构建勤政廉政的有效机制,营造文明向上的良好乡风,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构
建和谐社会,进行了积极探索,主要是做好: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廉洁文化工作机制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综合性、长期性工作,需要组织领导,需要干部带头,需要群众参与。我们高度重视该项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如何在各方面走在前列,如何将廉洁文化落实到基层的村一级,我们感到责任重大。我村建立了以村党委书记挂帅的领导班子,落实具体人员分工负责。并且建立了由党员骨干、村民代表、村民组长组成了工作网络,按照《江苏省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标准(试行)》和上级有关要求,制定了工作规划和计划,将任务分解落实,健全工作制度和内部考核制度,还制定了具体工作计划和工作机制,广泛宣传、发动、形成人人参与创建、个个体现文明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宣传教育,不断构建廉洁自律机制。廉洁文化建设,教育是基础。我们开展了干部、党员、群众多层次的教育,首先,村两委加强自身建设,增强责任感,提高素质。几年来,我们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龙头,组织班子人员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以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学习和深刻体会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苏州、太仓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以及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全面加强思想作
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提高遵纪守法和廉洁自律意识,牢固树立防治腐败的思想防线。坚持每月召开1-2次村班子工作会议,针对上级党委、政府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制定相应的工作规划和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分析和研究各阶段工作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使整体工作得以全面的贯彻和落实。积极开展党组织强基工程,不断增强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以良好的表率形象,在群众中树立示范与威信,积极带头参与,有效推动了三个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利用党员远程教育平台播放反腐宣传片、发放宣传资料,对党员进行廉政教育,通过画廊、宣传栏、宣传标语牌等,向村民群众宣传,增强教育的影响力。
三、以制度为依靠,不断构建廉洁保障机制
我们通过建立村务公开、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制度,来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的有效落实,通过制度,村两委干部时刻把置于集体领导和群众监督之中,来保障廉洁从政、群政为民的落实。
一是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坚持村级财务每季度上墙公示,让村民了解村里的经济情况,每月开村民组长会议,听取村委工作汇报,落实知情权。
二是实行重大村务民主决策制度。凡是与村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如村庄建设规划、集体资产的转制、出租、较大规模项目建设、村规民约的制定修改等,都要经村民代表大会或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联席会议等形式讨论表决,获得三分之二以上赞成票的,表
决的事项方能通过,落实决策权和参与权。
三是严格执行村党组织的公开选举和村委会一票直选制度,通过群众推选的村民代表和村民组长参与具体的村规民约制订、参与村务管理、落实管理权。
四是每半年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听取和审议村委会工作报告,民主评议村主要干部的德、能、勤、绩等情况,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和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公开的财务收据需经民主理财小组核对、签字后方可报销入账,有效落实监督权。
五是扎实开展党务公开,定期向党员通报阶段工作情况,重大事项先征求党员意见,进行会议表决。落实好信访制度,设立信访接待室,今年共接待党员群众来访10多起,听取意见,妥善处理党组织和村委会工作中的问题,村两委干部时刻置于集体领导和群众监督之中,来保障廉洁从政、勤政为民的落实。组建党员中心户,开展党内关怀活动,进一步密切联系,增加了解和沟通,倾听群众呼声,改进工作方法。
四、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增强廉洁文化特色
开展廉洁文化建设活动,群众是基础,我们通过创新组织形式、活动载体来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认知度,使群众得实惠,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创新教育方式,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创立党员中心户,密切与党员服务的联系。全村目前建立党员中心户4户,平均每户联系20户党员,中心户不仅成为党员教育学习活动的中心,也成为党员为村民服务的中心,成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阵地。
二是创新组织方式,在经济活动中体现廉洁文化。近年来,我们围绕富民强村,大力发展村级经济,组建了农机合作社、粮食合作社,以集体为主,吸收了群众投资入股,村民变股东,客观上使他们对相关项目的建设管理情况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大为提高,相应成立的董事会、监事会等现代企业制度架构下的管理更具体和可操作,包括集体资金在内的投资决策和收益分配都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村民和集体出资人代表处于平等的经济主体地位,保证了资金效率和运行规范。
三是创新活动载体,不断提高群众参与度。我们于2008年建成了500平方米固定的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党员活动室、电化教育室等设施齐全,又建成了标准的篮球场,满足村民对文体生活需求,也作为廉洁文化教育培训的阵地。我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示范点,2007年建成全市首批有线广播电视户户通达标村,通过现代化的传媒播放廉洁文化节目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太仓市民文化教育、太仓城市精神宣传等一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引导群众做文明人、做文明事、建文明家庭、建文明村,大家齐动手,共建文明社区、和谐社会。大力组织农民进行文化知识、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养、知识技能素质,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今年,我们又组织了群众健身舞队伍,大家踊跃参加,提高了全民健身意识,村多次举办了廉洁文化专场文艺演出,弘扬文明新风,深受群众好评。
四是通过为群众办实事,赢得群众满意度。我村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推进全村资源和环境的整合优化,逐步实现“企业向工
业园区集聚,农民向居住小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约”的良好态势。先后被评为省卫生村、生态村、民主法治村,群众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客观上促进了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了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了文明乡风的形成。通过努力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不断使群众得实惠,受到群众广泛赞誉,使廉洁文化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自我完善、改造社会的自觉实践。
通过开展廉洁文化进农村活动,促进了我村各项工作的整体提高,也加快了我村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当对照上级的要求,我们工作中还有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深化,不断提高,实现荣文村既快又好发展,为早日建成经济发达、生态良好、生活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而不懈努力!
太仓市璜泾镇荣文村村民委员会
2010年8月2日
第四篇:农村青年文化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活跃我区农村青年文化生活,平谷团区委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主题,组织广大农村青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乡土气息浓郁、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在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和促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
团区委及时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开展平谷区第十届“乡村青年文化节”的通知》(京平团字[2007]19号),召开了各乡镇团委负责人会议,对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各乡镇团委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突出特色,加强指导,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本届文化节活动作为展示我区团员青年才华的舞台,作为团组织服务农村青年成长发展的有效载体,切实抓紧抓好,确保文化节活动有计划、有步骤、见实效。
二、统分结合、突出重点
为扩大广大农村青年参与面,提高乡村青年文化节的影响力,团区委从青年的需求和愿望出发,组织开展了“农村青年现代化素质培训”、“送图书下乡”、“科技文化擂台赛”、“送温暖”等全区性活动,并注重调动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基层为重点广泛开展了符合本单位实际、便于更多青年参与的区域性活动。各基层单位利用冬春季节农村青年相对集中和两节期间节日氛围浓厚的有利时机,广泛开展“优秀青年创业者巡回报告会”、“外出务工青年恳谈会”和各种文艺演出等活动,为广大农村青年参与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条件。
三、突出特色、营造氛围
一是开展了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了送歌、送戏、送演出下乡等活动,全区各乡镇团委共组织、参与群众歌会、诗歌朗诵会、歌手大赛、文艺汇演等各类文化文艺活动30余次,创作了一批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快板、小品、相声、音乐、戏曲、诗歌等新作品,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二是开展送科技促成才活动。全区各基层团组织通过举办青年科技赶集、科技大篷车乡村行等活动,开展了图片展览、播放录像、发放资料、现场咨询、租借图书等方式,为广大青年和农民群众提供科技、产品、信息等服务,推动了广大青年就业创业。此外,各基层团组织还通过开展科技文化擂台赛、科技知识竞赛、劳动技能比赛、现代职业技能培训、新书推荐、先进表彰、成果展示、有奖竞猜、文艺表演、新年团拜会等多种形式,促进了广大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提高了基层团组织和团干部团结、服务青年的能力。
三是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各乡镇组织青年乡镇企业家、青年民营企业家、青年经纪人开展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劳务对接等活动,为农村青年就业成才搭建平台。卫生系统团组织发动青年志愿者深入农村开展送医送药慰问以及健康知识宣传活动,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2期,接受义诊群众达1000余人次。各乡镇团委开展了“一助一”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广大团员青年通过各种形式,在两节期间为贫困学生、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奉献爱心,向他们送去社会的关爱和温暖,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第五篇:农村文化调查报告
农村文化调查报告
摘要:当今我国已经达到全民基本实现小康,在这样一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与此同时也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前农村文化状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有一些恶疾,解决农村文化的问题,应当在结合当地情况的前提下进行正确的引导。
关键字:农村文化现状引导 正文:
2011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突破,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全国总人口的51.27%。但是我国的农村人口仍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占据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农村生活的中国广大的农民的教育、文化、卫生等等诸多问题仍然是国家需要着重解决的。以下是我关于农村的调查情况的报告。
在中国农村,人均一年纯收入达到了6977元,而且在速度上实现首次超过城镇人口人均纯收入。中国的农民在满足了物质追求的同时,已经具备了追求精神财富的条件,但是经过调查,在我国农村,文化现状却十分让人担忧。
一方面,在广大农村由于村民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所以很多社会的不良文化在农村找到了滋生的场所。包括“黄、赌、毒”等在农村都能找到踪迹。相比村中文化广场的空无一人,各处的茶楼中麻将的声音倒是不绝于耳。中年人经常口出脏话,随处可见几个小青年在一起吸烟,通常他们都奇装异服。收到糟粕文化的影响,通常将不负
责任的行为方式当做是一种时尚。这种现象在年轻人的身上尤其多见。
另一方面,农村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侵染比较少,所以有其传统的部分被很好的传承了先来。在村中有一个中老年活动中心,那里常常有人在里面学习演唱戏曲。在里面,很快就能够被那浓郁的文化氛围包围。中年人和老年人在一起交流学习。
但是需要提出的是,农村文化的传承虽然优于较发达地区,但是由于不加选择的传承,造成了很多文化的垃圾也被传承了下来,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在于当村人有人去世了之后,很多地区仍然是“丧事喜办”,在埋葬的时候也更多地倾向于将亡者放进棺材里整体埋葬,而并非近几年政府提倡的火葬。
由于迷信活动经常在农村出现,一些反动的思想也容易在农村发展。邪教活动尤其严重,当年的“法轮功”邪教组织正是利用了村民的愚昧无知而进行洗脑和蒙骗,使得很多农民走上了歧途,我们在谴责邪教组织的十恶不赦的同时也要认清:村民科学文化的却是也是造成当年惨案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以上是我调查到的在我国农村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在我看来解决这一问题也并不是没有办法。一下就提出我的几点看法。
在农村不能一开始就谈论新农村的建设,一开始就灌输理论知识,这样的做法是不实际的。和一个整天在地里面劳动的农民一直谈论马克思主义是行不通的,农村前进的动力真正的在于广大农民对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类比于中国农民在土地革命时期由于对土地的渴
望而成功的实现了翻身做主人,正是这种对于生活改变的愿望,能成为带动新农村建设。
农民本身具有的动力,在缺乏理论武器的前提下,很容易被误导。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候,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时候,应当着重于引导农民对于优秀文化的渴望。对新文化的包装,要符合农民这一群体的需要,比如在火葬的推广问题上,应当和现今农村耕地的减少结合,倡导火葬对于农村耕地的保护作用,从而渐渐地改变着样一个传统行为。
另外,文化的推广不光只是精神的谈论,必须有进行文化互动的场所,在我调查的村中,仅有健身设施一处,老年活动中心一处,而且,在村中唯一的一个篮球场由于长时间的放置,有人已经在场中堆上了秸秆。有时候会有一些青年捧着篮球来,但是看到这个状况之后又无奈地离开了。所以说,在农村推广符合社会主义的文化的时,首先要加强的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的推广。
文化的推广应该从体育开始,近年来中国的运动健儿屡屡在国际的运动会上取的好成绩,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但从来不是体育强国。体育精神包含于体育活动中,是最容易使得广大农民接受,因为他不要很深的科学文化水平,也是面向最广大人民的。
除此之外,我国优秀文化之中的戏曲,在农村有着最广泛的人民基础,正是利用这一点,一方面可以使得农民在戏曲中得到文化的熏陶,更使得中国优秀的文化的到发展。政府应当做的是,在此类群众
自发组织的群体中给予必要的支持,不光是物质上的支持,也应该有专业的人员指导。
不能忽略文化先锋的带头作用。跑遍全国教各地农民学文艺表演的衡生喜。从2003年到现在,衡生喜就一直在为培养农村文艺队伍奔忙着。从河南兰考到山东鱼台,从河北定州市到湖北房县,很多农村都留下了衡生喜的足印。而排队等候衡生喜的地方还有一长串。山东嘉祥县某村请了衡生喜好几次,他都没能成行,最后村里派人一路尾追,从山东鱼台一直追到兰考胡寨。“我会去那里的,但要找到时间。没办法,一年中我有半年在外面奔走。”衡生喜忙得不可开交。
另外还有张武松组织的第一个由农民自发搞起来的文化大院,在这样的一个文化场所,张武松并得村中的干部,只是觉得村民自己的文化应当自己做主。所以他把自己的院子当成了大家学习交流的场所,随着文化大院的盛行,当地的农民渐渐开始自发的丰富自己的精神需求,而不是一味的沉溺于打麻将等一列的娱乐活动之中。
最后一点,需要加强农村文化从业人员的素质,农村文化之所以会成为不良卫华的滋生地,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农民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诱惑,尤其是低俗的,下流的文化在娱乐的同时侵蚀者农民的细想。所以要建设一支文化的队伍,他们的建设是我们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他们担负着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目前在许多地方乡镇文化站还是“一站一人一章”的局面,甚至在某些地方虽然有编制,但许多人在编不在岗,或在岗不在职(专职),大多是从其他岗位转过来的,不知文化工作怎么开展,加
上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学历偏低,缺乏专业知识。
进一步开发民间文化资源,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的民间文化来源于广阔农村而服务于我们整个社会乃至世界,开发和发掘农村文化资源,实现农村文化产业化是农村文化走出农村、扩大受众、弘扬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竭力改善农村文化生活,进而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故此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必然要与当地经济相结合,这样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就必然形成了文化产业。我们的农村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极具挖掘潜力和市场空间,同时我国各地民族特色文化不胜枚举,很多乡土文化基本上处于未开发状态,保持着得天独厚的“原汁原味”,故而更加符合现代文化消费者崇尚自然的价值取向。在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地方,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却拥有独特乡村文化传统优势的地方,在农民渴望寻找致富新路子、城市人追求精神愉悦之际,完全可以利用”文化资源”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事实上,在我国许多农村,特别是山区单靠农业发展是很难改变农村生活的,我们只有因地制宜,改变观念,充分开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利用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展演等等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已成为农村的新兴产业。这些产业以其独特性避开与大工业的竞争,开拓出新的职业和岗位,进而使农民在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改变了农业人口的身份,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确保农民增收的“长效性”。同时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客观上可以提高农
民的求知欲,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农村文化从业人员若想不被淘汰,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研究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事实证明,凡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地方,农民们参加学习,崇尚科学,积极向上的精神已经凸现出来,逐渐培育起乡村文明的新风尚。同时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还可以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我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广阔的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有许许多多的民族文化需挖掘、开发、利用。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让农村文化产业为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真正的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