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基钎探成果分析报告
地基钎探成果分析报告
1.工程概况:本工程工程名称为:临沂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生化池),本工程位于临沂市北城新区,长度为71.8m,宽度为87.3m,基槽深度为2.2m,长度为72.3m,宽度为87.8m。
2.本工程共设1532个地基钎探点,地基钎探布置如图所示。按梅花型布置,间距为1.5m。
3.第一步数据平均为22击,查地基钎探规范,对应承载力为156KPa,大于设计承载力150 KPa,满足设计要求,可进行下一步施工。4.锤击数分布均匀,无不均匀沉降现象。
建设单位负责人:
监理单位负责人:
施工单位负责人:
勘察单位负责人:
日期:2014年5月14日
22击对应的承载力达不到220,你可以根据这个公式计算一下,多少下才能满足。承载力=锤击数*8—20
第二篇:地基钎探、验槽注意事项
关于地基钎探、验槽注意事项
一、地基钎探 注意事项
1、人工(机械)钎探法:
钎探的目的是为了探明基底的基础持力层内有无坟坑、墓穴、防空洞、以及土质不均匀等情况,一般来说持力层深度为条基宽度的3倍左右,独立基础边长的1.5倍,且二者均不小于5米。所以目前我们工程中实际钎探的深度达不到地基的主要持力层深度,因此应由设计明确钎探深度,并应按设计要求的深度进行钎探。
在建筑工程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钎探,并应做好记录;钎探记录包括钎探点平面布置图和钎探记录表,钎探记录应有钎探结论,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钎探点的布置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钎探孔平面布置图绘制要有建筑物外边线、主要轴线及各线尺寸关系,外圈钎点要超出垫层边线200~500mm;
2)钎探前,必须将钎孔平面布置图上钎孔位置与记录表上的钎孔号先行对照,无误后方可开始打钎,如发现错误,应及时修改或补打;
3)钎孔平面布置图上各点应与现场各钎探点一一对应,不得有误;图上各点应沿基坑(槽)方向按顺序编号,并将距槽边的尺寸、布点形式详细标注在图上;
4)同一工程中,钎探时应严格控制穿心锤的落距,不得忽高忽低,以免造成钎探不准,使用钎杆的直径必须统一;
5)钎探记录表中各步锤数应为现场实际打钎的锤击数,钎探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钎探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在备注栏中注明;
6)遇钢钎打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技术员,调整钎孔位置,并在记录表备注栏中注明;
7)打钎时,注意保护已经挖好的基槽,不得破坏已经成型的基槽边坡;钎探完成后,应做好标记,用砖护好钎孔,未经勘察人员检验复合,不得堵塞或灌砂;
8)在钎孔平面布置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的孔号位置,把枯井或坟墓等尺寸画上,以便设计勘察人员或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
2、轻型动力触探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基坑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现场也可用轻型动力触探替代钎探):
1)持力层明显不均匀; 2)浅部有软弱下卧层;
3)有浅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观察难于发现时; 4)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规定应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时。
二、地基验槽注意事项
1、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
1)勘察、设计、建设(或监理)、施工等单位有关负责及技术人员到场; 2)基础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 3)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
2、验槽前的准备工作:
1)察看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对比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
2)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范围相符; 3)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
4)场地是否为特别的不均匀场地、是否存在勘查方要求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而设计方没有进行处理;
5)要求建设方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
3、验槽的主要内容:
不同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不同,基础形式不同,验槽的内容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的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
3)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
4)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
5)检查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位进行复核检查。
4、验槽方法
验槽应首先核对基槽的施工位置。平面尺寸和槽底标高的允许误差,可视具体的工程情况和基础类型确定。验槽方法通常主要采用观察法为主,而对于基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要先铺以钎探法配合共同完成,必要时可在槽底普遍进行轻便钎探,当持力层下埋有下卧砂层而承压水头高于基底时,则不宜进行钎探,以免造成涌砂。当施工揭露的岩土条件与勘察报告有较大差别或者验槽人员认为必要时,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勘察工作。
观察法主要内容:
1)观察槽壁、槽底的土质情况,验证基槽开挖深度,初步验证基槽底部土质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观察槽底土质结构是否被人为破坏。
2)基槽边坡是否稳定、是否有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存在,如地下渗水、坑边堆载或近距离扰动等(对难于鉴别的土质,应采取洛阳铲等手段挖至一定深度仔细鉴别)。
3)基槽内有无旧的房基、洞穴、古井、掩盖的管道和人防设施等。如存在上述问题,应沿其走向进行跟踪,查明其在基槽内的范围、延伸方向、长度、深度及宽度。
4)在进行直接观察时,可用袖珍式贯入仪作为辅助手段。
5、验槽重点
应做好验槽准备工作,熟悉勘察报告,了解拟建建筑物的类型和特点,研究基础设计图纸及环境监测资料。重点观察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如有异常部位,要会同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处理,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要重点进行处理:
1)当持力土层的顶部标高有较大的起伏变化时; 2)基础范围内存在两种以上不同成因类型的地层时;
3)基础范围内存在局部异常土质或坑穴、古井、老地基或古迹遗址时; 4)基础范围内遇有断层破碎带、软弱岩脉以及湮废河、湖、沟、坑等不良地质条件时;
5)在雨季或冬季等不良气候条件下施工,基底土质可能受到影响时。
6、基槽检验报告
基槽检验报告是岩土工程的重要技术档案,应做到资料齐全,及时归档。
第三篇:钎探验槽基本知识
基底验槽的内容有哪些?钎探的目的方法是什么?
基底验槽主要有基坑尺寸、土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标高是否符合要求等。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坑(槽)底基土质量钎探检查。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砂:一般中砂。
2.1.2 主要机具:
2.1.2.1 人工打钎:一般钢钎,用直径φ22~25mm的钢筋制成,钎头呈60°尖锥形状,钎长1.8~2.0m;8~10磅大锤。
2.2.2.2 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北京地区规定必用)。
2.2.2.3 其他:麻绳或铅丝、梯子(凳子)、手推车、撬棍(拔钢钎用)和钢卷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土已挖至基坑(槽)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2.2 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可按表l-6执行。
2.2.3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2.2.4 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3.1 工艺流程:
放钎点线
→
就位打钎
拔钎
灌砂
↓
↓
记录锤击数
检查孔深
3.2 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3.3 就位打钎
3.3.1 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rn,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
3.3.2 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会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c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3.4 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吹锤击数。钎探深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按表l-6执行。
3.5 拔钎:用麻绳或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撬棍或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
3.6 移位:将钎杆或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3.7 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可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木棍或钢筋棒捣实一次。灌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每孔打完或几孔打完后及时灌砂;另一种是每天打完后,统一灌砂一次。
钎探孔排列方式
表1-6 槽宽(cm)
间距(m)深度(m)
小于80
中心一排
1.5
1.5
80~200
两排错开
1.5
1.5
大于200
梅花型
1.5
2.0
柱基
梅花型
1.5~2.0
1.5,并 不浅于 短边
3.8 整理记录:按钎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要清楚,再经过打钎人员和技术员签字后归档。
3.9 冬、雨期施工:
3.9.1 基土受雨后,不得进行钎探。
3.9.2 基土在冬季钎探时,每打几孔后及时掀盖保温材料一次,不得大面积掀盖,以免基土受冻。4.1 保证项目:
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
4.2 基本项目
4.2.1 钎位基本准确,探孔不得遗漏。
4.2.2 钎孔灌砂应密实。
5.1 钎探完成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
6.1 遇钢钎打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或技术员:取消钎孔或移位打钎。不得不打,任意填写锤数。
6.2 记录和平面布置图的探孔位置填错:
6.2.1 将钎孔平面布置图上的钎孔与记录表上的钎孔先行对照,有无错误。发现错误及时修改或补打。
6.2.2 在记录表上用色铅笔或符号将不同的钎孔(锤击数的大小)分开。
6.2.3 在钎孔平面布置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的孔号的位置,把枯井或坟墓等尺寸画上,以便设计勘察人员或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地基验槽的目的和方法?
一、地基验槽的目的
1、核对其平面位置、平面尺寸、槽底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核对土质和地下水情况是否满足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设计要求;
3、检查是否存在软弱下卧层及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地下埋设物等及相应的位置、深度、性状。
二、方法:地基验槽以观察法为主,辅以钎探法。
建筑工程地基钎探规范
地基钎探
交底提要:地基钎探的相关材料、机具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
一、材料要求 砂:一般为中砂
二、主要机具
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推荐使用)穿心锤重1Okg,尖锥头、触探器钎杆Φ25钢筋,长度1.5~1.8m。其他有铅丝、凳子、手推车、夹具、撬棍(拔钢钎用)、钢卷尺等。
三、作业条件
1、基土已挖至设计基坑底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宽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3、按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放线并撒白灰点。
4、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5、钎探孔的排列方式根据槽宽确定,槽宽大于200cm时采用梅花型排列方式,间距1.5米,孔深2.0米。
四、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确定打钎顺序——就位打钎——记录锤击数——整理记录——拔钎盖孔——检查孔深——灌砂
1、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2、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落距50cm,把触探杆竖直打入土层中。
3、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记录一次锤击数。按地基钎探记录执行。
4、拔钎:用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拔除后用砖盖孔。
5、移位:将触探杆搬到下一个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6、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检人员和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钢筋捣实一次。
7、整理记录:按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清楚,经过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打钎人员签字后归档。
8、如工程在冬季施工,每打1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不能大面积掀开,以免基土受冻。
五、质量要求
1、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钎。
2、钎位基本准确,钎孔不得遗漏;钎孔灌砂应密实。
六、成品保护
钎探完毕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有关工长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基土受雨后不得钎探。
2、如打钎进行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适当移位打钎,不得不打钎而任意填锤击数。
3、记录和平面布置图的整理:在记录表上用有色铅笔或符号将不同的锤击数孔位分开。
4、在钎孔布置平面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孔号的位置,以便设计勘察人员分析处理。
八、安全标准
操作人员要专心施工,扶锤人员与扶钎杆人员要密切配合,以防出现意外事故。
验槽
验槽就是在基础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有设计,监理,甲方会同检验基础下部土质是否符合设计条件,有无地下障碍物及不良土层需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简介
验槽是建筑物施工第一阶段基槽开挖后的重要工序,也是一般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最后一个环节。验槽是为了普遍探明基槽的土质和特殊土情况,据此判断异常地基的局部处理;原钻探是否需补充,原基础设计是否需修正,对自己所接受的资料和工程的外部环境进行确认。当施工单位挖完基槽并普遍钎探后,由建设单位邀请相关部门到施工现场进行验槽。
编辑本段验槽目的
(一)检验勘察成果是否符合实际 通常勘探孔的数量有限,布设在建筑物外围轮廓线4角与长边的中点。基槽全面开挖后,地基持力层土层完全暴露出来,首先检验勘察成果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勘察成果报告的结论与建议是否正确和切实可行?地基土层是否到达设计时由地质部门给的数据的土层,是否有差别,如有不相符的情况,应协商解决,修改设计方案,或对地基进行处理等措施。
(二)基础深度是否达到设计深度,持力层是否到位或超挖,基坑尺寸是否正确,轴线位置及偏差、基础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基坑是否积水,基底土层是否被搅动。
(三)解决遗留和新发现的问题
有时勘察成果报告遗留当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某地质勘查单位对一幢学生宿舍楼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时,场地上有一个钉子户蛮不讲理,不让进院内钻孔,成为一个遗留问题,后来在验槽中解决。
编辑本段验槽内容
(1)校核基槽开挖的平面位置与槽底标高是否符合勘察、设计要求。(2)检验槽底持力层土质与勘察报告是否相同。
(3)当发现基槽平面土质显著不均匀,或局部存在古井、菜窖、坟穴、河沟等不良地基,可用钎探查明其平面范围与深度。(4)检查基槽钎探结果。
编辑本段工作开展
验槽工作,尤其是岩土专业的技术人员验槽细致与否,是关系到整个建筑安全的关键。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对每一个基槽,都应作到慎之又慎,决不能出现任何疏忽,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在建筑施工时,对安全要求为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建筑物必须施工验槽。
验槽时一般应按下列方法、步骤进行: 验槽时的资料和条件
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 1.1 勘察、设计、质监、监理、施工及建设方有关负责人员及技术人员到场; 1.2 附有基础平面和结构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结构图; 1.3 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4 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无法验槽情况
无法验槽的情况: 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不能达到验槽的基本要求;无法验槽: 2.1 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 2.2 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 2.3 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槽底土扰动明显; 2.4 槽底有明显的机械开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沟槽、铲齿痕迹。2.5 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附有结构设计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图纸。验槽前准备工作
验槽前的准备工作: 3.1 察看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对比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 3.2 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范围相符; 3.3 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 3.4 场地是否为特别的不均匀场地、勘察方要求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而设计方没有进行处理; 3.5 要求建设方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 3.6 场地是否处与采空影响区而未采取相应的地基、结构措施。推迟验槽情况
推迟验槽的情况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推迟验槽或请设计方说明情况: 4.1 设计所使用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不符; 4.2 场地内有软弱下卧层而设计方未说明相应的原因; 4.3 场地为不均匀场地,勘察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而设计方未进行处理; 浅基础验槽
浅基础的验槽: 深、浅基坑的划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就建筑物来说,浅基础是指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或小于一定深度的基础,国外建议把深度超过6m(20ft)的基坑定为深基坑,国内有些地区建议把深度超过5m的基坑定为深基坑。本文采用此种方法,即基础埋深小基础宽度、深度小于5m的基坑为浅基坑。一般情况下,除质控填土外,填土不宜作持力层使用,也不允许新近沉积土和一般粘性土共同作持力层使用。因此浅基础的验槽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5.1 场地内是否有填土和新近沉积土; 5.2 槽壁、槽底岩土的颜色与周围土质颜色不同或有深浅变化;5.3 局部含水量与其它部位有差异; 5.4 场地内是否有条带状、圆形、弧形(槽壁)异常带; 5.5 是否有因雨、雪、天寒等情况使基底岩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5.6 场地内是否有被扰动的岩土。5.7 填土的识别: 5.7.1 土内无杂物,但也无节理面、层理、孔隙等原状结构; 5.7.2 局部土体颜色与槽内其它部位不同,有可能是在颜色较浅部位的填土颜色较深,也可能是深色部位填土的颜色较浅; 5.7.3 包含物与其它部位不同,以粘性土为主的素填土主要表现在钙质结核的含量与其它部位的明显差异上; 5.7.4 土内含有木炭屑、煤渣、砖瓦陶瓷碎片、碎石屑等人类活动遗迹(尤其是木炭屑应仔细辫认); 5.7.5 土内含有孔隙、白色菌丝体等原生产物,仿佛是原状土,但孔隙大而乱,排列无规则,土质松散; 5.7.6以粗粒土为主要场地,主要表现在矿物成分与其它部位有所差异,粒径差异明显,充填物的不同等; 5.7.8 所含钙质结核是否光洁,是否为次生或再搬运所致。5.8 新近沉积土的识别 新近沉积土具有承载力低、变形大、有湿陷性等特点(在大部分情况下,其力学性质不如沉积时间10年以上的素填土),可能会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有较大的危害。但在勘察工作中,由于孔内取土的限制,有时不能全部辨认出,在基础验槽时应特别加以注意。①堆积环境:主要存在于土、岩丘的坡脚和斜坡后缘,冲沟两侧及沟口处的洪积扇和山前坡积地带,河道拐弯处的内侧,河漫滩及低阶地,山间凹地的表部,平原上被淹埋的池沼洼地和冲沟内。②颜色:一般表现为灰黄、黄褐、棕褐,常相杂或相间。③结构:土质不均、松散,大孔排列杂乱。常混有岩性不一的土块,多虫孔和植物根孔。锹挖容易。④包含物:常含有机质,斑状或条带状氧化铁;有的混砂、砾或岩石碎屑;有的混有砖瓦陶瓷碎片或朽木片等人类活动的遗物,在大孔壁上常有白色钙质粉末。在深色土中,白色物呈菌丝状或条纹状分布;在浅色土中,白色物呈星点状分布,有时混钙质结核,呈零星分布。5.9 地基基础应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无法避开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地面水和雨水进入槽内,槽内水应及时排出,使基槽保持无水状态,水浸部分应全部清除。5.10 严禁局部超挖后用虚土回填。5.11 本地区季节性冻土的冻深为0.40m,因此基础埋深从自然地面起不得小于0.40m。5.12 当建筑场地为耕地(草地)时,一般耕土深度在0.6~0.7m之间,因此基础埋深不得小于0.70m。深基础验槽
深基础的验槽 就建筑物来说,深基础是指基础埋深大于其整体宽度且超过5m的基础(包括桩基、沉井、沉管、管柱架等形式)。本文深基础指当基坑深度超过5m(含5m)时所对应的基础。当用深基础时,一般情况下出现填土的可能性不大,此时应着重查明下列情况: 6.1 基槽开挖后,地质情况与原提供地质报告是否相符。6.2 场地内是否有新近沉积土。6.3 是否有因雨、雪、天寒等情况使基底岩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6.4 边坡是否稳定。6.5 场地内是否有被扰动的岩土。6.6 地基基础应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无法避开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地面水和雨水进入槽内,槽内水应及时排出,使基槽保持无水状态,水浸部分应全部清除。6.7 严禁局部超挖后用虚土回填。复合地基验槽
复合地基(人工地基)的验槽 复合地基是指采用人工处理后的,基础不与地基土发生直接作用或仅发生部分直接作用的地基,与天然地基相对应。包括用换土垫层、强夯法、各种预压法(先期固结)、灌浆法、振冲桩法、挤密桩法处理等 复合地基的验槽,应在地基处理之前或之间、之后进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7.1 对换土垫层,应在进行垫层施工之前进行,根据基坑深度的不同,分别按深、浅基础的验槽进行。经检验符合有关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7.2 对各种复合桩基,应在施工之中进行。主要为查明桩端是否达到预定的地层。7.4 对各种采用预压法、压密、挤密、振密的复合地基,主要是用试验方法(室内土工试验、现场原位测试)来确定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桩基验槽
桩基的验槽 对桩基的验槽,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8.1 机械成孔的桩基,应在施工中进行。干施工时,应判明桩端是否进入预定的桩端持力层;泥浆钻进时,应从井口返浆中,获取新带上的岩屑,仔细判断,认真判明是否已达到预定的桩端持力层。8.2 人工成孔桩,应在桩孔清理完毕后进行。8.2.1 对摩擦桩,应主要检验桩长。8.2.2 对端承桩,应主要查明桩端进入持力层长度、桩端直径。8.2.3 在混凝土浇灌之前,应清净桩底松散岩土和桩壁松动岩土。8.2.4 检验桩身的垂直度。8.2.5 对大直径桩,特别是以端承为主的大直径桩,必须作到每桩必验。检验的重点是桩端进入持和层的深度、桩端直径等。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对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土不宜小于1.5d,碎石土类不宜小于1d;季节冻土和膨胀土,应超过大气影响急剧深度并通过抗拨稳定性验算,且不得小于4倍桩径及1倍扩大端直径,最小深度应大于1.5m。对岩面较为平整且上覆土层较厚的嵌岩桩,嵌岩深度宜采用0.2d或不小于0.2m。桩进入液化层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对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土类不宜小于1.5d,碎石土类不宜小于1d,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密实粉土,坚硬粘土尚不应小于500mm,对其它非岩类土尚不应小于1.5m。[1]
第四篇:地基稳定性分析
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4.1.11第3款规定应“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由于该部分内容在规范中较分散,各位同行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时,往往感到无从下笔,现归纳如下,供参考,不当之处望不吝赐教。
一、地基稳定性
地基稳定性是指主要受力层的岩土体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沉降变形、深层滑动等对工程建设安全稳定的影响程度,避免由此地基产生过大的变形、侧向破坏、滑移造成地基破坏从而影响正常使用。按照(GB 50021-2001)(2009年版)14.1.3、14.1.4规定,岩土体的变形、强度和稳定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地基稳定性问题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评价岩土体的变形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进行验算。
二、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内容
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因素,主要的是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建(构)筑物特征等。一般情况下,需要对经常受水平力或倾覆力矩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压线塔、锚拉基础、挡墙、水坝、堤坝和桥台等建(构)筑物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
通常情况下,涉及到主要的内容有:(1)岩土工程条件包括组成地基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层结构。特别是有特殊性岩土,隐伏的破碎或断裂带,地下水渗流等特殊情况;(2)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是否建造在斜坡上、边坡附近、山区地基上,建(构)筑物与不良地质作用、特殊地貌的关联度和可能引起地基破坏失稳的各种自然因素或组合。如岩溶、滑坡、崩塌、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液化、震陷、活动断裂、岸边河流冲刷等。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对山东地区该问题常见的几种情况罗列如下:
1、地基承载力计算与验算
验算地基稳定性实质上就是验算地基极限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应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5.2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8.2.6~8等条款执行。
2、变形验算
建筑物的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建筑物地基允许变形值。在勘察阶段往往建筑物特征参数不明确,一味要求勘察报告中能有准确的结论也勉为其难,但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应提供符合规范要求的岩土变形参数,供上部结构计算条件具备时按照(GB 50007-2011)5.3、(JGJ 72-2004)8.2.9~12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有关条款计算。
3、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对高层建筑和高耸构筑物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天然地基上的箱形或或筏形基础埋置深度不宜小于1/15H;桩箱或桩筏基础不宜小于1/18H,H为建筑物高度。
4、位于稳定土坡坡顶上的建筑
应根据建(构)筑物基础形式,按照(GB 50007-2011)5.4.1~2有关规定确定基础距坡顶边缘的距离和基础埋深。需要时,还应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5.1~3有关规定验算坡体的稳定性。验算方法对均质土可采用圆弧滑动条分法,发育软弱结构面、软弱夹层及层状膨胀岩土时,应按最不利的滑动面验算。当坡体中分布膨胀岩土时应考虑坡体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具有胀缩裂缝和地裂缝的膨胀土边坡,应进行沿裂缝滑动的验算。
5、受水平力作用的建(构)筑物
①山区应防止平整场地时大挖大填引起滑坡;
②岸边工程应考虑冲刷、因建筑物兴建及堆载引起地基失稳。
6、土岩组合地基
该类地基下卧基岩面为单向倾斜时,应描述岩面坡度、基底下的土层厚度、岩土界面上是否存在软弱层(如泥化带)。
7、岩石地基
①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物,同一建筑物的地基存在坚硬程度不同,两种或多种岩体变形模量差异达2倍及2倍以上,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②地基主要受力层深度内存在软弱下卧岩层时,应考虑软弱下卧岩层的影响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③当基础附近有临空面时,应验算向临空面倾覆和滑移稳定性。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应提供岩层产状、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以及软弱结构面特征等。
8、软弱地基
首先,应判定地基产生失稳和不均匀变形的可能性;当工程位于池塘、河岸、边坡附近时,应验算其稳定性。其次,其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室内试验、原位测试、当地经验结合地层物理力学特征和建(构)筑物特征以及施工方法和程序等多因素综合确定。该类地基应按照(GB 50007-2011)第7章和《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83-2011)7.2~4有关规定分析评价其稳定性;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的厚层软土分布区,应按照(JGJ 83-2011)第6章判别软土震陷的可能性和估算震陷量。
9、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
地面下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时,除6度外,应进行液化判别。按照(GB 50011-2010)4.3.3~6规定进行。
10、岩溶和土洞
在碳酸盐岩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当存在岩溶(溶洞、溶蚀裂隙等)、土洞等现象时,应考虑其对地基稳定的影响。按照(GB 50021-2001)5.1.10~1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6.6的规定分析评价地基稳定性。
11、填土
当地基主要受力层中有填土分布时,如填土底面的天然坡度大于20%时,应验算其稳定性。
12、桩土复合地基
对需验算复合地基稳定性的工程,提供桩间土、桩身的抗剪强度。
13、桩基
①应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②嵌岩桩深度应综合荷载、上覆土层、基岩、桩径、桩长诸因素确定;
③嵌岩灌注桩桩端以下3倍桩径且不小于5m范围内应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穴分布,且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应无临空面。
④当基桩持力层为倾斜地层,基岩面凹凸不平或岩土中有洞穴时,应评价桩基的稳定性,并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
14、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地基的破坏形式,除地基内饱和松砂在地震液化和局部软弱夹层侧向的问题外,它的破坏形式主要表现在偏心时水平荷载下的整体倾斜或倾覆。
一般情况下,该类基础形式均匀地基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不进行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 ①基础边缘最大压力不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0%;
②在抗震设防区,考虑了瞬时作用的地震力,同时基础埋置深度不小于1/10H; ③偏心距小于或等于1/6b。
特殊条件下,应根据地基岩土条件和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分析评价。
15、地下水的影响
当场地内地下水位升降时,应考虑可能引起地基土的回弹、附加沉降和附加的托浮力对地基的影响;对软质岩石、强风化岩石、残积土、湿陷土、膨胀岩土和盐渍土,应评价地下水的聚集和散失所产生的软化、崩解、湿陷、胀缩和潜蚀的有害作用。
四、地基稳定性验算方法
1、地基整体稳定性验算方法
在竖向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当不能确定最危险滑动面时,对于均匀地基,一般采用极限平衡理论的圆弧滑动条分法。应满足下式要求:
MR/MS≥FS
MR——抗滑力矩(kN•m)MS——滑动力矩(kN•m)
FS——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当滑动面为圆弧时,取1.2;当滑动面为平面时取1.3。
2、抗水平滑动验算
对于承受较大水平推力、地基可能发生侧向滑动的建(构)筑物,应满足下式要求: E/H≥FS
E——水平抗力(kN)
H——作用于基础底面的水平推力(kN)
FS——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当滑动面为圆弧时,取1.2~1.3。
目前国际上关于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分析方法是英国加筋土及加筋填土规范(《Code of practice for strengthened/reinforced soils and other fills》BS8006:1995)[107]对于桩-网支承路堤的整体稳定性提出了建议方法,即仍采用传统的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进行计算,当桩体和加筋垫层存在时,将滑动面经过的桩的作用按下法考虑,如图1-12所示,即将滑动面以下桩的竖向承载力作为阻滑力作用在滑动面上,而不是考虑桩体截面的抗剪强度,对于加筋垫层考虑其最大张拉力提供抗滑贡献,具体计算模式见图1-12。采用传统的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计算时,通常采用有效应力参数,并考虑孔隙水压力,但如果进行短期稳定分析,则应采用不排水条件下的参数。为保证路堤的整体稳定性,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MDMRSMRPMRR
式中,MD为土体滑动力矩;MRS为土体抗滑力矩;MRP为桩体提供的抗滑力矩;MRR为加筋垫层提供的抗滑力矩。
其中土体滑动力矩MD为:
MD[(Wibiwsi)sini]Rd
土体抗滑力矩MRS为:
MRS[{cibiseci((Wibiwsi)cosiuibiseci)tancvi}]Rd
桩体提供的抗滑力矩MRP为:
MRPFPiXPi
加筋垫层提供的抗滑力矩MRR为:
MRRTYi
式中,Wi为条块i的自重;bi为条块i的宽度;i为条块i的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ci为条块i的粘聚力;cvi为条块i的内摩擦角;ui为作用在条块i的平均孔隙压力;wsi为路堤顶面的均布荷载;Rd为圆弧滑动面的半径;FPi为第i根桩的竖向承载力,这里取滑动面与桩相交处桩的轴力;Ti为加筋垫层的最大张拉力;XPi为第i根桩到滑动中心的水平距离;Y为加筋垫层到滑动中心的竖向距离。
圆弧滑动中心XP2XiXP1荷载ws路堤Y土条i填土Wibi桩体加筋体桩帽Rd圆弧滑动面α地基土体FP1FP2
第五篇:地基质量事故分析
基础质量事故分析
基础质量取决于勘察、设计、施工等许多因素,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对质量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是否正确,往往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工程造价及工期。基础质量取决于勘察、设计、施工等许多因素,销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对质量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是否正确,往往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工程造价及工期。根据我对工程事故的学习和了解,认为造成桩基质量事故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类。
一、桩基础事故定义及桩基础事故原因
桩基础事故是指由于勘察、设计、施工和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桩基工程完成后其他环境变异原因,造成桩基础受损或破坏现象。
由桩基础事故定义可看出桩基础事故主要原因有:
1.工程勘察质量问题
工程勘察报告提供的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以及桩基建议设计参数不准确,尤其是土层划分错误、持力层选取错误、侧阻端阻取值不当,均会给设计带来误导,产生严重后果。
2.桩基础设计质量问题
主要有桩基础选型不当、设计参数选取不当等问题。不熟悉工程勘察资料、不了解施工工艺,主观臆断选择桩型,会导致桩基础施工困难,并产生不可避免的质量问题;参数指标选取错误,结果造成成桩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或造成很大的浪费。
3.桩基础施工质量问题
施工质量问题一般是桩基础质量问题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桩基础施工质量事故原因很多,人员素质、材料质量、施工方法、施工工序、施工质量控制手段、施工质量检验方法等各方面出现疏忽,都有可能导致施工质量事故。
4.基桩检测存在问题
基桩检测理论不完善、检测人员素质差、检测方法选用不合适、检测工作不规范等,均有可能对基桩完整性普查、基桩承载力确定,给出错误结论与评价。
5.环境条件的影响
例如,软土地区,一旦在桩基础施工完成后发生基坑开挖、地面大面积堆载、重型机械行进、相邻工程挤土桩施工等环境条件变化,均有可能造成基桩严重的桩身质量问题,而且常常造成的是大范围的基桩质量事故。
二、几种主要桩型常见施工质量事故分析
1.打入式预制桩
①桩身本身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有预制桩生产过程中材料、胎膜、生产工艺、养护龄期等控制不严导致桩身强度不够,桩身几何尺寸偏差大等质量问题,装卸、运输、堆放不当造成桩身裂缝等缺陷,在施工前又未能及时发现。桩身本身质量有缺陷的桩经锤击打入后,将严重影响基桩承载力,造成的事故是很难处理的。
②接桩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有接桩材料、接桩方法等原因,如上下节平面偏差、焊接不牢、焊接后停歇时间过短、螺栓未拧紧、胶泥质量差等。可采用对接桩部位进行补强的方法处理。③桩身垂直度问题。原因很多,如施工中垂直度控制、布桩密度、打桩路线、持力层面坡度、地面超载、基坑开挖、相邻工程挤土桩施工等,造成基桩倾斜,严重影响桩身质量及基桩承载力。处理方法将根据事故原因采用纠偏补强、补桩等方法。
④“拒打”造成的质量问题。打入式预制桩施打过程中常出现送桩困难或无法送桩现象,桩长达不到设计要求。主要原因有勘察资料失实,设计参数、桩型、持力层选用不当,施工中采用的锤重锤垫不当,停歇时间长,或出现复杂地质现象(如夹砂土层等硬土层、地下孤石等),过多的重锤打击,易导致桩头碎裂,桩身损伤。
⑤“上浮吊脚”造成的承载力不足问题。在深厚软土地区,已打入的桩在施工其相邻基桩时,往往会发生整桩“上浮”、桩端离开持力层的现象。这种现象对基桩承载力影响很大,但如果采取措施将“上浮吊脚”桩压回原位,一般说其承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
⑥锤打出现的桩身质量问题。当重锤打击桩头时,由桩头向桩身射入的压力波,当桩长较长、桩尖为软土层时,桩尖将反射回拉力波,此时的拉力波往往会集中在桩的中部0.3~0.7倍桩长的位置;当桩尖为硬土层时,桩尖将反射回压力波,压力波到达桩顶后又产生拉力波,该拉力波一般集中在桩头部分。如果拉力波产生的拉应力超过预制桩桩身混凝土抗拉强度,混凝土将会出现裂缝,形成断裂面。应选用合适的桩型,采用合适的重锤与锤垫,避免锤打中出现桩身质量问题。
2.钻(冲)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施工包括泥浆护壁、水下成孔、水下下笼、清孔、水下灌注等工序,每道工序多或轻或重会出现一些缺陷。
①钻孔倾斜。在钻进过程中,遇孤石等地下障碍物使得钻杠偏斜,桩倾斜程度不同,对基桩承载力的影响不同,由于该类事故无法通过基桩质量检测手段测定,所以施工中的垂直度检验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大直径钻孔灌注桩。
②坍孔。易造成断桩、沉渣、孔径突变等缺陷。主要原因有:
1)由于护壁不力。如泥浆质量差,易沉淀,比重小,护筒内无足够压力水头,护筒埋深不够,导致筒底漏土等。
2)钻进速度过快。
3)操作碰撞。如下落提升钻具、放置钢筋笼时碰撞,由于无导向装置的正循环钻机,钻杆细,刚度小,摇晃大而造成钻头导向圈碰撞孔壁。
4)土质原因。如粉砂土等粗颗粒土层以及松散地层中成孔时,常易发生坍孔事故。
5)有较强的承压水,并且水头较高,易造成孔底翻砂和孔壁坍塌。
③充盈系数过大。一般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灌充盈系数在1.05~1.25之间,但由于成孔的工艺,地质条件等原因,造成充盈系数超过1.3,甚至于达到1.6或更大,这都属于施工不正常现象,它既造成材料的浪费,也造成左右桩刚度不一致的弊病。
④桩身缩径、夹泥、断桩、离析,均为不同程度的桩身质量问题,对基桩承载力有很大影响,一般说发生原因有:
1)断桩。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导管不慎拔出混凝土面,或由于堵管、停电等原因而采取的拔管措施,或软土层中流土,砂土层中流砂挤入钢筋笼内,或是导管大量进水。混凝土灌注中出现的这些事故,会使混凝土灌注面与护壁泥浆混合,形成断裂面。此外,采用机械挖土时,机械设备对桩头的碰撞易使桩浅部断裂。钻孔灌注桩在使用商品混凝土时,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由于坍孔较大,实际灌注的混凝土量大大超过预估的混凝土量,在再灌时的混凝土超过原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产生桩身浅部局部裂缝。
2)夹泥。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坍孔和内挤,坍落和挤入的土体混入混凝土中,这是一种严重桩身缺陷。
3)离析。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初灌量过小、导管进水、导管埋深不足、在混凝土初凝前地下水位变化等,造成桩身局部断面混凝土胶结不良,离析。
4)缩径。钢筋笼设计太密,如果混凝土级配和流动性差时,造成桩身某些断面尺寸达不到设计要求,或地下承压水对桩周混凝土侵蚀。
⑤孔底沉渣。孔底沉渣对端承桩、摩差端承桩来说,孔底沉渣对其承载力有着致命的影响,处理也很困难。施工中未按有关规范要求清孔、清孔后未及时灌注混凝土、下钢筋笼时碰撞孔壁、混凝土初灌量太小、混凝土灌注前出现坍孔,这些现象多会造成孔底沉渣超标,采用正循环法施工时沉渣问题更为突出。
⑥初灌方法不当造成的质量事故。在混凝土初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如采用阻球法进行初灌时,如果桩径较小,阻球常夹在导管与钢筋笼之间而无法上浮,采用混凝土块法又易堵塞导管,采用砂袋法时,由于砂袋密度与混凝土接近,但强度低于混凝土,一旦沉于桩底易造成沉渣,夹在桩身造成桩身质量缺陷。故建议采用混凝土袋法,能达到不堵管,不造成沉渣,满足桩身强度的要求。
⑦桩头浮浆。这是正常现象,但桩头必须处理后才能使用,由于桩顶是承受荷载最大的部位,所以这里着重要提出的是如何处理桩顶浮浆,对大直径钻孔桩,建议先采用气泵等机械方法进行上部清桩,在距设计标高0.5米时,必须采用人工凿除法,对小直径桩建议采用人工凿除法,避免机械施工。另外,对现场灌注桩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加大超灌长度。
3.人工挖孔桩
理论上讲,人工挖孔是最容易控制施工质量的桩型,但实际施工中应保证以下的施工质量:
①桩底积水。桩底积水如果可以人工清除,必须清除、擦干。如果存在地下渗水,人工无法清干,必须采用机械降水,否则极易造成桩底混凝土离析,由于一般的挖孔桩属端承桩,桩底混凝土离析造成的事故很难处理。
②桩身混凝土的灌注。对桩长较短的桩,可采用滑板法灌注,不应采用直接倾倒法。桩长较长的桩,严禁直接倾倒,否则极易造成混凝土离析、混凝土夹气、夹泥;不应采用滑板法,也易造成混凝土离析、混凝土夹气、夹泥;应采用导管法送浆,边送边采用机械振捣。
4.沉管灌注桩
在多层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就地沉管灌注桩与其技术经济综合比较上的优势被广泛采用。沉管灌注桩为挤土型桩,桩径一般为Ф377、Ф426,桩长20m左右。近些年由于施工设备与技术的提高,桩径有着逐步增大的趋势,出现了Ф500、Ф550桩径的沉管桩,桩长在浙江省宁波地区最长达到45m左右,长径比达到80~90。沉管桩有振动、静压等施工方法,鉴于沉管灌注桩截面尺寸的特点,无论哪种施工方法,施工中易产生以下质量问题有:
① 缩径、夹泥、离析。混凝土充盈系数硬土中小于1.1,软土中小于1.2。原因主要有:
1)土的性状原因。在软土中沉桩时,土受到强制扰动产生超孔隙水压力,在桩管拔出后挤向刚灌注的混凝土,使桩身局部缩径或夹泥。所以软土层中一定要控制拔管速度。在软硬土层交界处,也极易发生缩径现象,如回填的池塘,回填土下夹有未被清除的河底淤泥,在这种地层中沉管施工,缩径往往发生在淤泥地层中。在桩身埋置范围内的土层中有承压地下水,桩身会产生局部缩径现象。
2)拔管速度过快。施工中不按有关规范要求,拔管速度过快,造成管内混凝土高度过低,使得混凝土的排挤力小于地层地侧压力而造成缩径夹泥。
3)管内混凝土量少。管内混凝土应保持2m左右高程,并高于地下水位1.0~1.5m或不低于地面高程,否则管外土体挤入造成缩径夹泥。
4)混凝土质量差。坍落度小,和易性差,拔管时管壁对混凝土产生摩阻力造成缩径离析。
5)桩间距过小,邻近桩施工时挤压也有可能造成缩径。
6)采用反插法施工工艺时,反插深度太大,易把孔壁周围的土体挤入桩身,形成夹泥。
7)桩身渗水引起的离析。沉桩时,土受到强制扰动产生超孔隙水压力,桩周土如果为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层时,在桩管拔出混凝土灌注的过程中,土中的超空隙水压力会向尚未初凝的桩身混凝土中渗透,沿桩身向水压力较小的桩顶上移,常见桩顶冒水现象,造成桩身上部混凝土离析,这种质量事故很难控制,施工中应加强观察。
②断桩。一般为贯穿全截面的水平向裂缝,造成断桩的原因与缩径基本相同,主要是工程地质、施工工艺、混凝土质量、设计桩距、挖土碰撞等原因。尤其在软土地区,当布桩密度较大时,邻近桩互相水平向挤压,常常在钢筋笼底部形成断裂面,断桩严重程度大于缩径。
③“吊脚桩”。桩底混凝土架空或桩底进泥砂,在桩底部形成薄弱层,造成原因一般有:
1)预制桩尖质量差。在沉管时,桩尖由于强度不足被挤压破损后进入桩管,在振拔时未能将桩尖压出,直到管拔至一定高度才落下,但未能落到原标高,形成“吊脚”;或者桩尖被挤压破碎后,泥砂和水从破损处挤入桩管,与桩底混凝土混合成松软的薄弱层。
2)桩长度较长时,活瓣桩尖被周围土体包围打不开,拔管至一定高度后才打开。
3)混凝土级配不合理,和易性差,在拔管时,混凝土拒落,造成桩尖下没有混凝土或量少,一般称为“软桩”,类似这种故障可使用大流动性的混凝土或如压拔管的办法来杜绝事故的出现。
5.环境变异
导致桩基础事故的环境因素很多,常见的因素有:
①基础开挖对工程桩造成的影响。例如,机械挖土时,挖机碰撞桩头,一般容易导致桩的浅部裂缝或断裂。在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时,基坑支护结构出现问题时,会使基坑附近的工程桩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灌注桩桩身中上部会裂缝或断裂,薄壁预应力管桩桩身上部裂缝或断裂,厚壁预应力管桩与预制方桩在第一接桩处发生桩身倾斜,基坑降水产生的负摩阻力对桩身强度较差的桩产生局部拉裂缝。
②相邻工程施工的影响。间距较近的邻近建筑施工密集的挤土型桩时,如不采取防护措施,土体水平挤压可能造成桩身一处甚至多处断裂。
③地面大面积堆载,桩身倾斜,桩中上部裂缝或断裂。
④在刚施工完成的桩基础上重型机械行进,尤其是预制桩桩基础工程,对桩头水平向挤压造成桩头水平位移,桩身中上部裂缝或断裂。
三、结语
基桩工程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隐蔽工程,但桩基工程质量受多项因素的影响,如工程勘察、基桩设计、环境变化、施工质量等,尤其施工质量最难控制,对桩基工程质量影响最大,所以熟悉桩基础施工中常见质量事故以及事故发生原因,并了解常见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法,才能有效控制桩基工程质量,保证整体工程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