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竺山社区多举措完善文明社区建设
竺山社区:多举措完善文明社区建设
文明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更不是形式主义的代名词,竺山社区自争得文明社区称号以来,在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都着力凸显“文明”这一宗旨,力争完善文明社区建设的长效机制。2011年,在宁波市争创文明城市“三连冠”的大好形势下,社区以社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为主要建设力量,多举措完善文明社区建设,推进文明共建步伐。
一、文明建设,思想先行。社区文明建设工作要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必须明确建设的指导思想。2011年伊始,社区便召开了工作会议,书记向全体工作人员、居民代表等传达了文明社区建设总指导思想,鼓励辖区居民广泛参与到文明建设中来。平时,社区更是通过宣传窗、宣传册、横幅、海报等多种形式,在辖区内营造一种文明氛围。
二、文明建设,环境为依。竺山社区辖11个居民小区,以环境优美、花木环绕的竺山公园为依托,力创街道城区片最适宜生活的居民生活区。居民的生活离不开适宜的环境,文明社区的建设更离不开整洁、有序的环境。以争创“三连冠”为契机,社区发动广大的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居家养老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开展“整治家园 美化环境”大型卫生整治活动,为社区加快完善文明社区建设步伐坚实了环境依托。
三、文明建设,家庭为基。家庭是社区的组成细胞,小家的和谐,才能促成大家的文明。在社区组织的文明家庭、书香家庭、低碳家庭等评比热潮中,辖区居民在家庭文明建设中积极性日益提高。今年,社区更是在妇女儿童、居家养老方面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关爱弱势妇女,为“空巢老人”提供保健服务,为小区建设健身社区„„家和万事兴,这一系列活动都为文明社区建设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四、文明建设,邻里促和。竺山社区充分发挥调解委员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始终坚持“调防结合,以预防为主,协同作战”的工作方针,积极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特别是邻里之间的生活矛盾。如今,调解委员会多方疏导,从情、理、法多层面综合,成功调解了居民之间因水管爆裂、噪音影响等生活小矛盾,让有矛盾的居民重新获得了和谐的邻里关系,更文明和谐增添了一分色彩。
第二篇: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编者按:根据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2013年10月份报名,11月底或12月初笔试,目前国家公务员局暂未公布任何有关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相关政策,建议考生随时关注职业培训教育网,第一时间了解最全面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职业培训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十大热点话题,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热点话题六:大力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热点追踪】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强化社区自治和服11!务功能是社区和谐的前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快速转型,大量 :“单位人”“社会人”转变为“社区人”,社区日益为社会成员的集聚点、社会需求的交!汇点、政府社会管理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构建以社区为重点的基层 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已成为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当务之急,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社区服务设施总量供给不足;社区服务项目较少,水平不高,供给方式单一;社区服务人才短缺,素质偏低,结构亟待优化;社区服务体制机制不顺畅,缺乏统一规划,保障能力不强,社会参与机制圣待完善。
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发展目标。“十二五”规划 li纲要对“构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做出了全面部署: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较为完 善的社区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队伍、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农村社区服务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一、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概括
社区服务体系,是指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以社区全体居民、驻社区单位 为对象,以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 活质量为目标,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支持、社会多元参与的服务网络及运行机制。
目前,全国有6 923个城市街道,8.7万个城市社区。“十一五”期间,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 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证明,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是拉动内需、扩 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助力工程,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工程。
但就总体情况而言,我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社区服务设 施总量供给不足,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缺口达49.19%。社区服务项目较少,水平不高,供给方式单一。社区服务人才短缺,素质偏低,结构亟待优化。社区服务体制机制不顺畅,缺乏统一规划,保障能力不 强,社会参与机制亟待完善。
“十二五”时期,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我国城乡基层社会正在 发生深刻变化,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面临难得的机遇和重大的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财 政保障能力逐步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各
级党委政府对社区发展高度重视,为社区服务体 系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社会转型、企业转制和政府职能转变,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为“社 会人”,大量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向社区转移,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日趋个性化、多元化,社区 的“兒底”功能作用日趋明显,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已势在必行。
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1.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立足国情、加快发展,逐步建立面向全体社区居民,主体 多元、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内容丰富、队伍健全、机制合理的社区服务体系,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 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以居民的服务需求为导向,把居民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真正把社区服务体系建 设成为服务居民、造福居民的民心工程。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发挥政府在规划制定、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监督管理等 方面的主导作用,确保社区服务的公益性和便民利民的特点,增强社区服务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培育 和发展各类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的社会组织,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 服务,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发挥多元主体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充分发挥现有服务设施和网络作用,逐步整合与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有关的资 金、项目和资源,最大限度降低社会成本,防止资源浪费。把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与推进街道社区党的建 设“三有一化”(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工作,与加强社会管理,维 护社会和谐稳定结合起来,注重社区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社区服务管理运行机制 和共驻共建机制,发挥综合效益,增强服务功能。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既要全面谋划、科学布局、注重长远、整体推进,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 行,逐步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既要把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统一要求,又要立足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突出 重点,强化特色,分类指导,力戒形式主义。
3.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
从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出发,按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健全新型 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强化社区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设 施、服务内容、服务队伍、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农村社区服务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三、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
1.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社区服务
积极推进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专业服务机构,开展面向全体社区居民 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体教育、社区安全、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 援助、人民调解、邮政服务、科普宣传、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服务项目,切实保障优抚对象、低收入群体、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群体服务需求。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社区组织协助、社 会力量参与的社区公共服务新格局。
大力发展便民利民服务。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居民服务业,重点发展社区居民购 物、餐饮、维修、美容美发、洗衣、家庭服务、物流配送、快递派送和再生资源回收等服务,培育新型服务业 态和服务品牌。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扶持、社会主办、社区组织帮助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新格局。
大力发展社区志愿服务。根据社区居民构成,培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加强 志愿服务管理,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志愿 服务活动,推动社区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依托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党委政府倡导、社 区组织扶持、共产党员带头、专业社工弓I领、驻区单位和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志愿服务新格局。
2.完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
合理布局社区服务设施网络。按照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社 区居民自愿的要求,以市辖区、县级市为单位,依据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社区服务设 施的数量、选址布局、建设方式、功能划分。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所有以社区为对象的公共服务、便民服 务、志愿服务均在综合性社区服务设施中提供,加强各类服务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
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功能。完善社区服务站的以下主要功能:一是组织居民开展民主议事、纠纷调 解、公益慈善、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等活动;二是代办代理公共服务事项,保障各项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 全体居民;三是为社区居民提供文体教育、健康休闲、养老抚幼、困难帮扶、信息邮政、家庭服务等便民利 民服务;四是为社区党组织和自治组织提供办公和活动场所;五是采集基础信息,反映居民诉求。完善 街道服务中心的以下主要功能:一是采集汇总社区基础信息,办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二是开展 文化体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生活便利等服务活动;三是培育发展社 区社会组织,指导和协调社区服务站、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服务项目。
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改善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宽带接入。推广适合社区居民需求 的信息化手段,提高居民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整合社区就业、社保、低保、卫生、计生、文化、培训等公共 服务信息,发展面向社区居民的“一站式”服务。发挥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在基层政府、企业、社区组织和 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作用,方便社区居民,增进社区和谐。通过信息化改善社区管理,维护社区安全。
3.加强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培养发展计划。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要求,把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当地人才发展规划,研究制定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培养发展计划,鼓励、吸 引优秀人才向社区流动。
充实壮大社区居民委员会干部队伍。依章依法选齐配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逐步扩大社区党组 织领导班子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范围。健全居民委员会下属委员会,选齐配强居民小组长、楼院 门栋长。
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根据工作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配备一定数量的 专职社区工作者。积极开发社区服务工作岗位,扩大就业范围,吸纳更多人员从事社区服务工作。
建立和健全社区服务人才培养制度。鼓励社区服务人员立足岗位、自学成才,支持他们参加社会工 作等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考试,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现有社区服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 的服务意识、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4.推进社区服务体制机制创新
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组织。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大力培育 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注重培养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队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政 府购买服务、设立项目资金、活动经费补贴等途径,积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各类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 和服务。
理顺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完善政策,进一步推进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连锁化,提 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共驻共建机制,建立驻区单位参与社区 服务评估体系,扩大驻区单位参与社区服务的功能。
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和组织保障
(1)加强社区服务法规制度建设和标准化建设。推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 法》,完善地方配套法规。建立健全社区服务标准体系,认真执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国家标准,科学规划配置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社区基础商业网点,并严格用途管理。研究制定基层人民政府或其派出机关指导社区工作规则、社区服务标准体系及管理办法、社区公共服务 目录及准人制度、社区服务居民满意度测评体系、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的法规制度,形成较为完善 的社区服务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
(2)加大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投人。多渠道筹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资金。要按有关规定区分 不同情况,对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与维护经费、社区服务人员报酬、社区服务工作经费、社区服务信息 化建设经费等,采取财政补助、委托办理服务事项的单位划转、社区经济收入中安排等方式予以解 决。中央基建投资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困难社区倾斜。不断拓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来源渠 道,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和外资以多种形式捐赠或兴办社区服务事业,建立多元化投人 分担机制。
(3)完善社区服务扶持政策。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纳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人城市规 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地,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可
以采取划拨方式供 地的,地方政府要切实予以保证;闲置的宾馆、培训中心、福利设施、办公用房,优先用于社区服务。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税收、公用事业收费、用工保险、工商和社会组织登记等优惠政策,鼓励发展社 区服务业。
(4)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 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明确各部门分工任务,统筹协调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研究落 实重大问题和重点工作。各级政府切实履行好发展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开展绩效 评估,将社区建设成效纳人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工作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 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5)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与宣传。加强社区服务领域双边、多边合作,立足国情,学习借鉴国外社区 服务体系建设先进经验,开展人员、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交流,鼓励吸弓I外资发展社区服务业,提高 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国内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对口帮扶支援力度。依托研究培训基 地,加强社区服务理论研究。扩大社区服务宣传,大力宣传在社区服务中有突出贡献的驻区单位、社会 组织、志愿者组织、先进个人,形成全社会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社区服务的良好氛围。
继续开展农村社区服务试点,加强资源整合,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将就业、社会 保障、卫生、计划生育、文化、体育、社会治安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重点发展面向农村老年人、病 残人员、妇女及未成年人等群体的照料、帮扶等服务,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与农村社区建设结合起来。
第三篇:奎屯社区工作组多举措找准
奎屯社区工作组多举措找准“访惠聚”活动发力点
奎屯市阿克塔木工作组明确“访惠聚”活动步骤,抓住重点,强化措施,找准“发力点”,确保“访惠聚”活动稳步推进。
以访为切入点,“零距离”搜集民情民意。深化“窗口接访、入户走访、工作回访、定期巡访、难点跟访”的五访工作机制,工作组成员全部定岗定职定责,依托社区综合服窗口,协助办理业务服务;每名组员人手一本政策汇编,一本民情日记,错时深入居民家中走访,收集服务对象家庭结构、生活情况、困难诉求及意见建议;对办理情况通过及时回访,向居民反馈,不断提升居民满意度;工作队采取定期、不定期的方式对工作组开展活动效果进行督查巡访,查找工作组存在的薄弱环节;落实民情直通制度,对社区反映的热点、难点等问题,直报工作队,工作队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并牵头指派专人及相关单位“跟踪”
解决。
以惠为着力点,“实打实”解决民生问题。积极履行承诺事项。实行责任到人、分解到月、定期评议制度,全方位确保8件承诺事项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强化惠民政策宣传。工作组紧紧围绕政策法规、项目建设、民生落实、现代文化、维护稳定等内容,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形成“宣传一人,知晓一户,带动一片”的联动格局;深化民族团结主题。充分发挥工作组成员特长和突出优势,通过宣讲、座谈会、事迹报告会的形式,进一步挖掘阿克塔木社区“爱心妈妈团队”、“好军嫂哈丽亚”、“冬不拉制作室”、“民族团结文化墙”等民族团结事迹和主题,进一步丰富主题教育的内涵,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主题教
育的吸引力。
以聚为落脚点,“心连心”送去关怀温暖。积极开展“五问”活动。一问发展良策理思路。工作组通过走访、QQ群、民情微博等形式,征求居民所需、所盼、所想,进一步聚拢群众智慧、理清工作思路;二问群众困难知冷暖。深入贫困弱势群体家中,询问生活困难情况,制定解决困难工作计划等措施,促成组长与书记、组员与社区干部、组员与群众结成帮扶对子28个;三问技能特长助创业。工作组详细了解掌握社区待业人员求职创业意愿,通过发布招聘信息、提供创业致富书籍等形式,鼓励他们大胆创业,截至目前,已促成2人就业;四问矛盾缘由化纠纷。通过“民情微博”、“民声服务信箱”,随时收集和了解社情动态和民情民意;五问安全隐患促和谐。配合社区党组织开展治安巡逻、值班备勤、安全检查等活动。截至目前,摸排流动人口102人,联系重点户17个,走访重点人员11人,解决影响群众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4件。
。“四必问”:一问群众医疗保障、富民安居保障房等惠民工作落实情况;二问生产生活及收入情况;三问村里的宗教氛围、年轻人思想动态、治安及流动人员情况;四问对党、政府工作还有什么期望、意见和建议。
为及时掌握每一名特殊群体党员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和思想疙瘩,强化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强化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我县对全县特殊党员进行认真调查摸底,筹集物资,在“七·一”前夕,县委领导带头开展“四访四问”特殊群体党员活动。
一是调查摸底建立台帐。为准掌握全县特殊群体党员的真实情况,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各(乡)镇党委、公安局党委、教育局党委、县直工委抽派人员组织工作组,深入到各基层党组织,采取座谈会、发放调查摸底登记表等方式,对70岁以上的老党员、贫困党员、流动党员和近年受到党纪处分的党员等四类特殊群体党员开展调查摸底,建立了特殊群体党员信息库,全县共有70岁以上贫困党员248名,其中建国前入党的15名,贫困党员1248名,流动党员659名,近三年来违纪受处分的党员23名。
二是整合资源筹积资金。为加大对特殊党员群众的慰问的力度,整合了民政、扶贫、党费、支部结对帮扶资金,有效地解决资金来源问题。目前,县委组织部从党费中拿出3万元,民政解决9000元,扶贫解决15000元,各级党支部结对帮扶资金8.7万元,共计筹集资金11.1万。
三是领导带队深入慰问。由县委领导带头带着现金、物资,深入老党员同志家慰问,对全县的老党员到户走访,特别是建国以前入党的老党员逐一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对无工资收入下岗失业党员、农村贫困党员、因病因灾致贫党员等进行走访慰问并给予以一定的物质帮助,并对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致信慰问,并根据外出流动党员所需,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具体问题,对流入的党员逐一慰问到位,了解他们生产、生活和工作等情况。对近年来受到党纪处分的党员进行回访,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鼓励他们放下包袱,消除顾虑,以崭新的精神风貌投入到工作和生活。到目前为止,县级领导慰问55人,乡(镇)党委领导慰问 186人,其他各级党组织开展慰问224人,为困难党员送去现金3.63万元,鞋150 双,化肥等生产物资6吨,其它帮扶物资若干,共计落实资金8.45万元。此外,省党建扶贫工作队深入到泥高乡开展慰问,为困难党员群众送去慰问金5000元。
四是建立关爱长效机制。根据我县特殊党员群体的工作实际,随时掌握特殊群体党员的思想动态和真实的需要,县委常委专题会议研究,设立困难党员帮扶基金,采取县财政拨一点,县管党费拨一点和社会捐助一点、支部帮扶一点“四个一点”的办法,筹集建立基金20万元,由组织部统一管理,对严重疾病或生活难党员同志予以补助,切实解决实际困难,体现党组织对他们的关怀。县委组织部还制了党内定期走访慰问制度,要求各级党组织坚持做到“专访老党员问安、家访困难党员问贫、信访流动党员问需、回访违纪党员问变”。同时,进一步深化以“万个支部结对、万名党员帮扶”和“访民情、送温暖、抓重建、促发展”为主题活动,县直机关党组织、党员与特殊党员结成对子进行城乡结对帮扶。
趁着全镇上下掀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热潮的同时,我村“四访四问”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村领导干部既当“指挥官”,又当“排头兵”,带头深入走访群众,积极开展以“访党员群众,问发展良策;访‘双带’骨干,问致富经验;访辖区企业,问发展需求;访贫困家庭,问民生所盼”为主要内容的“四访四问”活动。活动中,我村共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1次,干部走访座谈记录12份,收到党员群众意见100余条,理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10条。
通过这次“四访四问”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村委工作的不断深入,发现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展方面
通过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和党代表,请他们帮助查找影响和制约本地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真心诚意地向他们请教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寻求加快本村发展的大计。
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资金投入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村内路面已基本实现硬化,但一些交通干道上缺少照明设备,特别是在夜间或者是阴雨天气,给村民出行带来不便;二是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集体资产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在减值和流失的隐患,特别是在公共基础设的管理维护上制度办法不到位;三是精神文化生活设施不足,无法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新农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统一布局。
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上,对新村的规划、安排和部署方面有待完善和改进;一些村组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上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够、方法不多;在宣传、发动群众方面也还要加强;在工作上偶尔存在 “等、靠、要”的现象;这些都严重制约和影响整个村委会的新农村建设进程和质量。
(二)经济方面
通过走访辖区一些规 模企业、创业能人及先进人物,问他们的需求,研究适合本村的产业项目,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一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不完善。
目前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与非公有制企业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远远不相适应的,不少党员组织观念淡薄、雇佣思想和拜金主义严重。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纯抓党的工作,党企工作成了“两张皮”。企业的一切经营由企业主说了算,党组织不插手企业的业务工作,不善于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的活动,通过有效的工作在企业中树立威信。二是党企不分,以企代党。有些本来应该由党内会议讨论的事务,却拿到党企联合会议上研究决定,甚至以业务会议的决定当作党内的决定。三是处理劳资纠纷乏力。对一些纠纷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导致矛盾激化。四是保证监督不到位。对企业的某些违规行为,不是从维护国家利益的立场上进行认识、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实施有效的监督,而是从企业和个人私利出发,充耳不闻,闭目塞听。
二是政策环境多变,人才难留
我村共有一定规模的企业60多家,以纺织为主,染色、电器、电焊、粮食机械、绝缘材料等多品种发展。访谈中不少企业家认为环境总在不断完善之中,处在多变的情况下,导致有些政策的变化是没有道理的变,往往是人的主观意识。而政策的变化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打击,但是他们也对政策的稳定有信心,相信大方向对民营经济肯定是有利的。另外人才问题常常是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最先考虑的还是人才问题。
(三)民生方面
我们要求村组干部每人联系1-2户贫困户,通过上门走访,全面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从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好基本生活、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通过联系我村的上访户,多次登门拜访,希望尽一切可能尽早解决他们的问题。
一是贫困家庭住房困难、养老缺乏保障
我村有享受低保44人,普遍存在住房面积小、条件简陋、周边环境差、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特别是现阶段,房价偏高,增长偏快,贫困家庭无力改变这一现状,希望政府可以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让其可以改善居住条件。另外由于农村医疗条件改善,农村人口寿命延长,贫困家庭的养老问题突显出来,尤其是失地的贫困户,他们对于最近实施的农保、土保接轨城保的政策不了解或不甚了解,心存疑虑,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还根深蒂固。
二是上访问题难以妥善解决
我村的上访问题由来已久,个别老上访户至今未息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村经济的发展。村委一直秉承公正公开的态度,积极配合上级,努力协调,争取能早日妥善解决该问题。上访问题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性、复杂性以及政策性,反映了某个角度的村情民意,“硬”的打压和“软”的赎买都无益于解决问题,要想根本解决,必须建立法治和修缮道德建设。
第四篇:社区文明建设公约
××物业××社区文明建设公约
为搞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业户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使广大业户享有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特制定如下公约,敬请遵守。
1.遵守国家法律、法令、政策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及本社区的各项规定,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居民。
2.业户邻里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3.不把违禁品和危险物品等带入社区。
4.养成讲道德、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敬老爱幼、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生活习惯。
5.爱护公共卫生,不乱丢垃圾、果壳、纸屑、烟头,不随地吐痰和大小便,不往室外抛物和倒污水,共同维护住宅区公共卫生。
6.不在公共场所堆放物品、占用公共场所、阻塞通道。
7.不在建筑物上乱图、乱画、乱张贴及乱贴路牌广告等,保持建筑物的原貌和美观。
8.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设施,共同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秩序良好、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9.维护公共秩序,不打架斗殴,抵制坏人坏事,维护社区稳定。
10.不搞封建迷信、不赌博、不酗酒闹事,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11.开展群防群治,消除火灾隐患,杜绝火灾发生。
第五篇:分局“四多举措”助力平安社区和谐建设
经发区分局
“四多举措”助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
“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经济开发区分局坚持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以“四多措施”有力推动了“三访三评”向纵深发展。
一、“多角度”挑刺改进公安工作
分局采取多种形式,积极鼓励群众给公安工作“挑刺”,找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加以改进,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的新期待。定期组织召开警民恳谈会,不谈成绩,只找问题,由分管局领导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带头采取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对自身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进行全面剖析,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并由社会各界代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统一制作“三访三评”活动征求意见表,内容涉及各部门职责落实情况、民警工作开展情况、队伍建设情况和纪律作风表现情况等方面,由民警上门走访群众,征求填写具体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召开恳谈会7场次,共发放征求意见表2000份,收到回复1500份,征集意见建议20余条,梳理采纳8条。
二、“多层面”走访为群众办实事
分局围绕当前维护稳定工作实际需要,多层面走访,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实际问题,密切警民关系。一是组织民警走访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儿童等群体,了解他们的
生活状况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力所能及地实施救济帮困。二是将警力沉到治安重点地区、隐患集中地区开展走访,最大限度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结合走访中征求到的意见建议,积极改进窗口单位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工作作风,推出了一批新的服务措施,拓展便民利民渠道。截至目前,开展警民互动等宣传活动5场次,加班加点受理群众办证申请120人次,办理临时身份证82个,发放二代证270个,接受群众咨询300余人次,走访群众1500余人、企事业单位30余家,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70余件,调解各类民事纠纷80多起。
三、“多手段”打击促进辖区稳定
分局以坚持严打整治为抓手,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维护了辖区稳定。一是聚焦小案查破。对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两抢一盗”和涉及民生的小案、小事,组织精兵强将,运用各种手段,积极排查破案线索,展开侦破,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二是突出大案攻坚。分局举全警之力,运用各种手段,加大对大要案件的侦破力度,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活动开展以来,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0余起。
四、“多方位”宣传营造和谐氛围
深入开展“三访三评”各界评议月、“学雷锋”主题月等活动,依托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主动运用官方网站、微博、QQ群、网上警务室等手段,传递社会治安信
息,发布发案情况、安防提示、服务新举措、走访整改等信息,揭掉公安工作神秘面纱,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此外,分局高度重视与群众的交流互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受众广泛的优势,每天播报公安有关政策,征求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拓宽宣传渠道,努力使各项工作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