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公考申论指导:申论如何有话可说如何得高分

时间:2019-05-14 04:0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9年公考申论指导:申论如何有话可说如何得高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9年公考申论指导:申论如何有话可说如何得高分》。

第一篇:09年公考申论指导:申论如何有话可说如何得高分

09年公考申论指导:申论如何有话可说如何得高分

网友:申论如何有话可说?如何取得高分?

专家:我想我把申论看成两大类题型,一大类主要是一个总结和概括的工作,这就跟申论在一开始发明的时候有一个调研课题有关,这个调研课题就是在说政府的公务员需要什么能力?调研来调研去经过若干单位的调研,最后得出一个初步结论,就是说只要考生能适应进入一个单位以后的工作,就可以了。那么一个公务员刚进入一个单位需要做什么呢?就是你每天坐在办公室里有各个方面汇报来的材料,你把各个方面的材料总结好,概括好,写成一份情况反映,然后交给领导审阅,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初级公务员应该达到的一种能力上的标准。也就是申论在命题设计的时候主要参考了课题的这么一个初步的结论,所以他要求大家进入这种规定的情境,也就是说你对总结概括类题型,无论是让你概括主要内容还是概括主要问题,大家都不要去进行评论,而是要对材料一种客观的改写式的提炼。因为如果你自己肆意把自己的主观评论加进去,就不需要你给领导整理情况反映了,你自己在屋里蒙上被子,然后领导出一个课题,你想到什么写到什么不就完了吗?

还有另一部分,大家最后一篇文章要去发挥,大家要把握主要内容,主题和主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说2000年他讲印刷厂和居民打官司,这是一个事实,主要内容我们提炼起来就是说是工业布局和生活布局有冲突,也就是说工业布局和生活布局规划的不合理,我认为这是它的主要内容。在这个主题是什么呢?主题就要和当下的政治,就是要体现对它的深刻理解,比如说工业布局和生活布局涉及一个什么问题,就是涉及一个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说给这个材料所反映出来的主题,什么叫做主旨呢?主旨就是给主题一定的导向,我们讲2006年这道题它的导向是什么?就是经济应与环境协调发展,这是给一个主题一定的导向,这就是主旨。最后一篇文章要站在主旨的高度上谈事情,这就和总结概括题型截然很容易就分开了。

网友:复习了一段时间,我想请问最后申论该如何复习,怎么知道自己的答案到底能不能拿到高分?

专家:这个我提过了,在人民日报我们有一本书,是我和邓老师亲自抓的,就是历年真题精简(申论),这本书应该说把七年来的国考真题,从01年一直到07年,以及浙江、上海、四川、山东一部分近年的非常典型的题型都做了参考范围,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以印证自己写作的方向是否有偏颇之处。而且我有一个小的建议,就是大家在自己做练习的时候第一遍写出来,比如阅读完材料,然后写总结概括题型,我不要马上和范文对照,而是自己至少改过一次之后,然后再品味范文是如何写的。我不敢肯定范文一定是90分的娟子,但是我基本觉得范文能得到七、八十分就不错,如果大家最后一篇文章,还有前面这些总结概括的题型如果能达到60%的分数,我想申论就已经完成了一个战略上的胜利。

网友:申论考试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发挥?

专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第一,你的阅读能力基本上对于材料的处理应该在20分钟左右结束,也就是说有些材料对你来说是可以马上放弃的。比如说一般来讲要让你写一种总结概括的题型,它无非就是几类情况,就是大家要学会阅读材料的时候迅速归类,第一大类是说现状,这个分成两小类,第一类是定量式,就是大段大段的数据,有时候有表格,甚至有漫画,这些对你来说不是重要的,什么东西是重要的呢?就是现状类的定型类的,比如对现状的总结,评价,这是大家在最后总结概括的时候有用的东西。还有它通常会讲一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它一定会谈到出现了这一系列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那么你就应该把属于原因的部分进行合并,他一定会说这件事情产生了什么不好的后果,你要把后果类集中到一块儿,面对这个问题基本上政府对这个事他一定会有相应的对策,他一定会有那么三五则给定材料是谈对策的,你既然谈对策,你把对策总结好了,你再写情况反映的时候,如果你是领导你想看到什么,看到这个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一两句话有一个概述。定量的部分,我一般觉得大家不要过于敏感,如果非要使数字的话有两个条件,第一个,这道题基本上让你写五百字,如果让你写二百字就不要加数字,如果是五百字左右你可以加数字,而且还有一个附加条件,领导看一个材料如果他看数字,他一定是很震撼人心的数字,或者是对你很强烈的数字,如果你要引用数字的话要这样去做。领导还要看到这件事情是如何发生的,有什么不好的后果,既然问题已经如此严重了,各个地方已经采取了什么样的对策,哪些对策是有效的,为什么,哪些对策是无效的,是为什么,现在我们有什么样进一步的建议没有。我想对这个可能是阅卷者比较喜欢的。

对于最后一篇文章,我的建议最重要就是把它写完整。这些年来一直徘徊在三、四十分,就是因为很多人写到最后一道题写不完,你作为一个残疾人,你是无法参加08年下季奥运会的,你只能参加残奥会,你拿到的金牌是残奥会的金牌,结构的完整性对我们应该说是最重要的。还有另外一个补充的地方,大家今年要尤其重视公文的写作,尤其是调查报告,我想今年公文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人民日报申论那本教材里面对公文也进行了相应的总结。

网友:老师您好,为了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我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现在已经接近考试了,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将自己这段时间学习的东西整合到一起变成自己的东西?

专家:我对这位网友的建议就是,我不知道你的材料积累到什么程度了,就写最后一篇文章而言有一句话,叫“待圣人也”,17大怎么表述的你应该知道,你应该完成对于这种经典表述的复述工作,并不是说你一定要把它默写出来,而是你应该把它能有逻辑的表达出来,而且要有意识的在你写文章的时候进行使用。

网友:宋老师您好,一般申论问题都有三个,如果第二个问题是请写出对策,我说了七条,那么第三个问题又让我写一篇文章,我是否将七条具体的问题开展作为一篇文章来引用?

主持人:这个学生因为是把这道问题分化了,给的具体题目是这样的,现在关于治安方面的专项治理很少了,根据为了保障人权,我是否应该还在对策中涉及到关于治安专项治理这块的东西?

专家:这涉及到一类题型,实际上这位同学有一个误解,就是现在早已经不是所谓的三段题型了,实际上按细点的分类是分成四种题型,第一种题型是总结概括题型,第二种题型是综合分析类题型,第三种题型是提出对策类题型,第四种题型是我们常说的写好最后一篇文章,他主要问题是集中在提出对策这类题型中。一般来讲我们建议同学提对策的时候按照三大层面和七大手段去应对。

所谓的三大层面就是说观念层面,第二个层面是操作层面,第三个层面是制度型层面。为什么从这三个层面来说?因为一般提对策都是针对问题,出了问题首先是观念上出问题,所以我们要在观念层面以正确的观念和理念去引导正确的行动,这是我们的一种目的。第二个就是操作性层面,也就是说给您材料里已经现实性发生的问题,你是否已经考虑去解决它?第三个就是说所谓的制度型层面,也就是说我们如何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去预防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这是一个大的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中大家还可以用到不同的手段,比如说我们常说的七大手段,比如说教育手段,比如说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监督手段、技术手段等等。我们要把这几个手段运用在几大层面,当然了有些同学说我最后一篇文章能不能偷偷懒,把前面写的对策题扩充以后放到最后一篇文章里去写?按照现在的阅卷体制来讲应该说如果你写最后一篇文章的时候时间实在来不及,可以这么做,但是这仍然是有一定风险的。我并不推荐大家这样做,这只是在没有办法的时候,不得已而为之的。而且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把相应的对策按照这几大层面稍微归拢归拢,而且最好在写最后一篇文章的时候要提到,他前面一定有一段提到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而你这几条对策和你前面提到的这些原因尽量能做到一一对应,这样别人就会觉得你最后一篇文章写的非常有逻辑性,恐怕会给你能增一些色彩吧。

网友:请问申论的第二题提出解决方案的格式应该怎么做?是不是每一点都要另起一段?

专家:一般来讲如果是提出对策方案的话,大家尽量避免使用阿拉伯数字,我建议大家使用第一逗号,第二逗号,第三逗号这种方式,因为大家对提出对策题型比较关心,我今年提醒大家在备考的时候有一种题型有点像提出对策,但是很容易被忽略,比如说现在有一个政府信息公开的条例,比如我说请你就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提出若干个阅处意见,大家兴奋点都在我如何解决问题,而现在题型改成比如说我考节能减排,这方面我有一个条例,需要你在机关里组织落实工作,你可能往往对这种题型准备不足,反而答得不好。所以大家对机关里头的落实文件是不是还要了解一下这方面的事情。

第二篇:公考申论高分必读系列

公考申论高分必读系列:把握资料分类

(作者: 人才网 来源:人才网 采编:人才网 更新时间:2008-12-2 上午 11:24:48 共有17

2人次浏览)

阅读→再现→评论→作文是申论考试作答的基本流程和环节,仅从这个流程就可以

看出,阅读资料是完成作答的基础,给定资料是作答的基本依据,所有的题型、所有的答案都要从资料中引申得出,这是申论考试试题最本质的特点。因此,只要吃透材料、理清规律,就一定能得出所有的答案。

凡事物皆有其自身规律,申论试题这样万众瞩目、理应为天下法的公共性事物更是如此。只要掌握其规律,就不难从中理出路数来;掌握了给定资料的规律,再去看那些庞杂的资料,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申论的给定资料分为以下几类。

一、理论性资料与事实性资料

给定资料按内容性质,可分为理论性资料与事实性资料两种。

A.理论性资料是对客观事物和实践的抽象概括,形式可以是知识、定理、规律,可以是原则、方法、概念、论断,也可以是言论、思想观点,其表现为论述性的语句。在申论考试的给定资料中具体表现为:

(1)引述经典——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引述定律——价值规律就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商品之间等价交换。

(3)引述文章言论——光明日报载文:“不良的社会风气,负载着颠倒的价值

观念,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一定的负面导向作用。„„既要坚持强大的正确舆论导向,又要有机制和体制层面的得力措施,才能有效地整治不良社会风气。”

(4)引述谈话言论——D部长:相对于西方民主国家来说,实事求是地说,我国目前所谓党政统一的领导体制肯定更有效。

(5)引述法律条文——《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6)介绍名词、定义——幸福感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

(7)介绍施政方针、政策——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表明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飞跃。

B.事实性资料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描述,是事实的陈述和实践的总结,形式可以是事例、典型、经验、做法、措施,也可以是数据、图表、文件、谈话,语言形式为叙述性的语句。表现为:

(1)列举事例——a、哈尔滨一男子驾驶跑车在居民区撞死一老人后,公然恐吓围观群众后逃逸,警方和死者家属在寻找目击者过程中,知情人皆不愿出面作证。b、根据军嫂的特殊情况,温化县启动法律援助机制,使案件得到了迅速处理。

(2)列举数字——2006年八大水系、运河和主要湖库171个省控监测断面中有60.2%的断面水质满足水环境功能要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82.8%;11个设区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均在82.2%以上。

(3)列举问题的表现——a、2007年7月26日前后,10多家知名方便面企业宣布统一调整方便面价格,最高提价幅度达到40%,平均提价幅度在20%。b、中央电视台又曝出新闻,所谓“抗菌认证”标志是由无认证资格的中国抗菌协会导演的假货。

(4)介绍经验——浙江率先发展个体、私营、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经济形式,率先对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进行市场化改革,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等,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5)介绍典型做法和措施——a、美国、新加坡、德国等国家均有单独的证人保护法。b、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检察院于2004年8月实行证人保护制度,这在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尚属首创。c、温岭市泽国镇近年来一直在试行重大公共事务群众参与决策的“民主恳谈”制度,采取随机抽选的方式产生民意代表。

(6)介绍当事人的谈话或反应——a、温岭市领导谈了“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 b、杏岭村村民吴惠光眼含热泪地说:“多亏了合作医疗,我才看得起病,多年没动过的腿现在能走了。”c、建德市李家镇曙光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村民们高高兴兴地接受了免费体检,物理检查、胸透、心电图、B超„„。

C.理论与事实混合型资料,在一条材料中理论与事实内容并存,同时或先后出现,用事实阐述理论,从事实推出理论。

(1)从理论到事实——a、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的迫切需要。进入新世纪,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以上为理论]现在,美国的文化产品已在其对外贸易中占据首位,日本的文化产业产值已超过汽车工业,韩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国。[以上为事实]b、不以牺牲环境换政绩,既要经济发展的金山、银山,更要环境生态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以上为理论]浙江省自2004年10月开展“811”环境污

染整治行动,“811”行动是浙江省以八大水系和11个重点监管区为重点的一项全省性的环境污染整治工程。[以上为事实]

(2)从事实到理论——a、召开了九次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表彰大会,开展了首届全国见义勇为十大英雄的评选活动,起草了《全国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条例》(草案)。基金会共奖励见义勇为先进人物2100余人,发放奖励抚恤金2050余万元。[以上为事实]党和政府的关怀及基金会各项活动的开展对弘扬社会正气、倡导见义勇为起到了促进作用,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促进社会风气好转做出了贡献。[以上为理论]b、2001-2006年各浙江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1%以内,城乡统筹就业格局初步形成。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11.6万人,帮助163.5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以上为事实]中国要提高福利水平,建设福利社会,并不是重走计划经济时期福利体制的老路,而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和新的社会发展基础上的福利体制的创新。[以上为理论]

(3)从理论到事实再到理论——自由贸易区是比多边贸易体制更高水平的开放。自由贸易区是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的一种例外,指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多边承诺基础上,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以上为理论]近年来,自由贸易区在全球大量涌现,迄今有197个,其中82%是近12年缔结的。[以上为事实]„„自由贸易区的大发展,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我国和平发展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竞相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形势下,如果置身局外或落于人后,我国的发展空间就会受到挤压,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就可能处于不利境地。[以上为理论]

(4)从事实到理论再到事实——上世纪后20年,浙江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大量的资本和劳动投入。但近年来,一般的加工能力过剩,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的加工品出

口,在国际市场上遇到了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对手„„[以上为事实]种种情况决定了科技和创新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推进的关键因素。[以上为理论]2006年,浙江全省科技活动经费支出405亿元,比2001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26.7%。[以上为事实]

二、依据性资料、参考性资料、干扰性资料

每一则资料都有它或多或少、或有或无的价值,这是根据它的自身属性,相对于申论问题的作答而言。材料价值的判断主要取决于资料自身性质与作答需要之间的关系,能满足作答某题需要的材料,可判断为有价值;不能满足任何题目作答需要的,应判断为无价值;对有价值的资料,根据其对作答的作用大小,而判定其价值大小,作答的需要及需要的程度,是判断给定资料是否具有价值、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

依据这一尺度,衡量给定资料的价值、功能、作用,可将其分为依据性资料、参考性资料、干扰性资料三种。依据性和参考性资料都是对作答有价值的资料,或多或少地蕴含着答案、答题思路和线索;干扰性资料是对作答没有价值和起反面作用、干扰答题思路的资料。依据性资料是作答时必须依据的资料,是作答不可缺少的条件,其价值和地位高于参考性资料,特别是对概括、归纳等再现资料内容的题型,具有答案唯一来源的作用;参考性资料对于作答有一定的价值,经提炼后可以斟酌情况参照使用,不是非用不可,同时对于原因分析、提出对策类题型有较大的价值,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取舍。干扰性资料在直观上与有价值的资料有表面的某种相似性,实质则与问题本身和作答要求均无关系,不能反映问题,也不提供作答思路和线索,而是分散作答者注意力、把作答思路引向歧途,混淆视听、增加作答的难度。

[推荐]专家指导申论考试备考策略

(作者: 人才网 来源:人才网 采编:人才网 更新时间:2008-12-2 上午 11:23:38 共有157

人次浏览)

申论得分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1.对申论考试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够

很多考生对申论考试重视不够,认为无非就是写一篇作文,没有复习的必要。因此,在进考场之前,基本没有复习过,既没有仔细地研读考试大纲,也没有购买相应的复习资料,更谈不上动笔练习了,对申论考试的基本情况如性质、目的、题型、形式都不了解。这种情况下,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

2.没有掌握正确的思维和解题方法

有的考生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复习,但是因为大方向有错误,导致思维和解题方法不当,尤其是站在政府立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够。另外,还存在不会读资料或对资料读得不精、不透,对资料总结、概括不准,对新出现的题型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随机应变,对议论文、评论文、应用文格式掌握不够,答题内容空洞,分析、论证、解决问题没有说服力等问题。

3.对社会热点关注不够

申论考试题材具有很强的时事性、时效性,既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又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很多考生平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除了课本,基本就不再关注社会;有的学生只关注娱乐和体育方面的新闻。这导致许多考生对我国现在的一些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和国家对相关问题的宏观导向、思路和对策不了解,结果在考试中无计可施。如在近几年的申论考试中,如果对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缺乏足够的了解,很难获得理想的分数。

4.平时缺乏必要的训练

很多考生平时很少有意识地进行写作方面的训练,导致写作基本功“不够硬”,表现在不能够准确地理解材料,或者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写作思路放不开。尤其是很多考生习惯在计算机上进行写作,已经基本上不用笔进行写作了。这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一是如果用手来写字,写上半个小时手就又酸又懒,结果写的字就很潦草,大大影响了考试成绩。二是心里有一种比较急躁的情绪,希望早一点结束考试。三是书面表达能力弱化。可能很多考生有这样一种感觉,经常使用电脑以后,发现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在退化。可能有的时候,会出现一时间找不到特别贴切的语句,特别准确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情况。四是语言风格与申论考试不符合。长期泡在电脑上的考生的语言是一种“QQ式的语言”,比如“我爽”、“我晕”、“郁闷”、“我短你”等等。而这些语言是绝对不能运用到申论考试当中去的。

5.忽视对给定材料的阅读

申论考试的作答基础是对给定材料的仔细阅读,有很多题目的答案就在给定材料中。但有的考生在第一步阅读给定材料时舍不得花时间,匆匆读完材料,重要词句、段落、中心还没弄清,就急于下笔。阅读所花时间远低于本书所建议时间(30分钟)。我们反复强调,只有读懂了材料,才能顺利进行写作,阅读材料是关键的一步。由于没有读出材料的内在含义,理解片面,导致了整个申论答题质量不高。

6.逻辑思维能力的不足

有的考生在行文中对提出的对策进行论证时,往往出现逻辑混乱、主题不清、重点不突出等问题。这样,在千字左右的论述中,不能重点论证、言简意赅,而使阅卷老师面对的是一篇主题不明、不知所云的答卷。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往年的考试结果虽然有一部分考生感觉不是很理

想,但是,大部分考生在走出考场后,还是发出同样的感慨:只要认真准备,公务员申论考试其实并不难。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你对公务员考试寄予了很大希望,准备得比较充分了,了解了申论考试的具体要求,就不会对申论考试产生畏难情绪,一定能够顺利地通过考试。针对以上得分不理想的原因,特提出以下备考策略。

申论考试的备考策略

申论考试与高考作文不同、与机关文书不同,与纯粹的政论文章不同,与古代八股文也不同,备考复习时,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申论考试考查的是作为一名公务员的各项能力,主要是综合分析能力、对社会的认知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与概括材料的能力、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与写作能力,这些能力中都包含应具有一定的政治精神和公共管理思维能力这一共同要件。这些能力能否得以提高,如何提高,是考生准备申论面对的首要难题。一个很好的办法是多阅读,多读那些反映社会热点同时又包含公共管理思想和政治精神的文章。

2.关注热点百利无害

申论考试考的就是热点。因此考生应该关注热点。首先,看《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因为中国一旦有什么大的事情,人民日报都会有评论员文章。其次,看政府文件和领导讲话稿。这些材料可以给考生提供一种参考和启示,政府要解决一个问题,会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要注意,只看政府文件是不够的,还要找一些政府领导人的讲话稿,因为政府文件只告诉你怎么做,政府领导人的讲话稿会进行论证。再次,广大考生可以到人民网和新华网等政府官方网站看一些时政热点。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获得对社会热点的一个整体认知,另一方面可以记住一些好的词语、句子,在申

论写作的时候灵活运用。

3.身经百战必然伸手不凡

一般考生容易犯的错误是看的多写的少,重视热点但不重视练笔,重视观点,而不重视文字表达。练笔时可以用往年真题,写好后按照申论理论自行修改多遍,也可以找老师去批阅。在修改过程中,消化申论理论,提高写作水准,形成自己的写作套路和写作风格。在考试过程中,把平时的积累发挥出来,就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主持人:具体到申论考试能力的提高上,应该怎么做?

戴立兴:阅读部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重点

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通常给出的阅读资料在5000到8000字之间,在申论150分钟的考试时间里,一般用于阅读的合理时间不超过40分钟,在考试的要求上做出了明确的提示,阅读参考时限不可超过40分钟,对阅读时间的把握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决定了考生只能快速阅读、精读和跳跃性阅读,而非逐字逐句的细读,要有很强的阅读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了解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既理解字面的意思,又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又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申论所给定的资料往往都是围绕一个问题给一堆资料,这些资料都是不够全面准确不够清淅的半成品资料,要求考生善于透过资料的表象抓住事物的实质,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要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辩证地看问题。这就需要考生锻炼快速阅读,归纳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阅读的任务。

分析部分: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是关键

分析能力是考察考生对资料的提炼加工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报考公务员的考生

必须具备的应用性智能思维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的基础。一般情况下,人们常把综合分析能力作为判断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这个“能力”主要指的是观察、思考和决策等方面的能力。综合分析能是关键,因为进行综合分析几乎贯穿在整个申论考试的始终。调查研究少不了它,整理资料少不了它,实施决策也少不了它。申论给定的资料具有普遍性,大部分资料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摘录组合而成,有时有顺序或根本没有顺序,集中反映社会生活中有一定影响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就必须对各项给定资料的含义、性质、价值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既要分清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相关联的问题和无关联的问题;又要分清有价值问题和无价值问题,可解决的问题和不可解决的问题。只有具备了综合分析能力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不仅有赖于思考能力和洞察能力,同时也和知识面、信息流动及平日占有多少资料有关。要坚持多学习、多实践,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勤动脑、善思考,这是有效地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重要的机制。实践是增长才干的源泉,要善于抓住每一次实践的机会,将其视为培养、锻炼、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的良机,倍加珍惜,这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部分: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核心

提出和解决问题是申论的主要考察目标,也是申论考试的核心。申论本身就是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考生在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暴露考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也是激发考生才智、独特个性和创新成果的过程,公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具体事物,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综合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必须拥有处理一般事件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还要掌握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这就要求考生有宽泛的知识积累,掌握扎实的行政基本理论,学会辩证分析和处理问题的

方法,培养运用基本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公务员日常行政能力的最好体现,是履行公务员职责的根本保证。

写作部分:驾驭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根本

申论的答题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较高,主要表现为语言规范、用词准确、简明扼要、行文流畅、说理透彻,遣词造句不能模糊。文字的表达只能使用现代汉语,不能用古文,且字迹工整。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驾驭文字的能力,无论是归纳分析论述部分抑或是议论文的写作,要掌握这些文体的写作方法,仅以口才论口才是远远不够的,君不见那些伶牙利齿的“巧舌媳妇”,尽管能说会道,但却登不了“大雅之堂”。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其实是由多种内在素质综合决定的,它需要冷静的头脑、敏捷的思维、超人的智慧、渊博的知识及一定的文化修养,因此,努力学习有关理论及知识和经验是非常必要的。文章的写作核心也是来源于材料中,很多的论证部分也是来源于资料文章。所以建议考生多多参考《理论热点面对面》,《南风窗》、《南方周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半月谈》等等社论文章加以揣摩,反复练习,申论的考试要求是要点优先,多背多看政论文写作范文和名言警句,真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最后这冲刺的这段时间里,考生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不骄不躁,稳扎稳打,做好备考的每一项工作。

人民网—教育频道:感谢戴立兴老师的指导,也预祝考生朋友们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成功。

关于对策的判断与修正类题目的思考

(作者: 人才网 来源:人才网 采编:人才网 更新时间:2008-12-2 上午 11:22:49 共有177

人次浏览)

近年来,公务员申论考试的材料越来越多,题目越来越难,出题形式越来越灵活,尤其是针对对策进行判断与修正类的题目,令广大考生无从下手,不知道以什么标准进行判断与修正,以下我将详细为大家讲解如何解答这一类题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针对对策进行判断与修正,参照一下标准:

1、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

也就是说该项解决措施能否切实有效的解决相关问题,是否具有操作性,例如: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第一题针对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的相关措施进行判断与修正,A选项:要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投入。近年来,乡镇撤并,农村税改,县乡财政收入逐年减少,只有加大县乡两级财政投入,才能解决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通读材料我们发现A项是不正确的,不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投入并不能解决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是因为扶贫资金在使用的监督环节上存在问题。如果不在监督检查环节上加强行政力度,而一味的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投入,不仅会使更多的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形成更大的漏洞,而且可能会导致当地政府“等、靠、要”思想的萌生。

2、该对策是否具有常识上的合理性。

合理性体现为对法制精神原则的遵守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

法制精神是指相关的部门在进行执法的过程中是否按程序办事,以及相关部门是否据否具有该项权力。例如: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申论考试的第一题针对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的相关措施进行判断与修正,D选项,必须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实行多部门联合的监督检查,同时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权必须归属各级纪检部门,才能杜绝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这项措施是不合理的,这与政府部门的职能不

符合。扶贫资金的监管权不属于各级纪检部门,应该是个财政部门、计委、扶贫办要依法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督检查,配合审计等部门做好审计、监督、检查工作。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体现在相关部门在执法的过程中是否干扰了市场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独立自主权和经营权。例如:2005年浙江省公务员申论考试的第一题的ABDE选项就是政府干扰了企业的独立自主权和经营权,企业生产什么产品,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管理都要有企业自主决定,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唱主角,而不是政府,企业是独立自主的,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

3、该对策是否具有全面性。

该对策或措施是否全面地解决了该问题,是否还有遗漏等。例如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申论考试的第五题,判断某职能部门对反对意见的答复,就是这一条标准的很好的应用。这一年的考试中,职能部门对生态问题和能源问题进行了答复,而我们对材料的反对意见进行了仔细研读,发现反对意见除了有生态问题、能源问题,还有移民问题,怒江是不是原生态的问题,所以答复是不全的。

面对这类比较新的小的题目类型,我们不要慌,其实万变不离其踪,核心都是一样的,只要我们把提出对策的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就一定能把对策类题目答的很好。

第三篇:申论如何有话可说如何得高分

网友:申论如何有话可说?如何取得高分?

宋震:我想我把申论看成两大类题型,一大类主要是一个总结和概括的工作,这就跟申论在一开始发明的时候有一个调研课题有关,这个调研课题就是在说政府的公务员需要什么能力?调研来调研去经过若干单位的调研,最后得出一个初步结论,就是说只要考生能适应进入一个单位以后的工作,就可以了。那么一个公务员刚进入一个单位需要做什么呢?就是你每天坐在办公室里有各个方面汇报来的材料,你把各个方面的材料总结好,概括好,写成一份情况反映,然后交给领导审阅,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初级公务员应该达到的一种能力上的标准。也就是申论在命题设计的时候主要参考了课题的这么一个初步的结论,所以他要求大家进入这种规定的情境,也就是说你对总结概括类题型,无论是让你概括主要内容还是概括主要问题,大家都不要去进行评论,而是要对材料一种客观的改写式的提炼。因为如果你自己肆意把自己的主观评论加进去,就不需要你给领导整理情况反映了,你自己在屋里蒙上被子,然后领导出一个课题,你想到什么写到什么不就完了吗?

还有另一部分,大家最后一篇文章要去发挥,大家要把握主要内容,主题和主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说2000年他讲印刷厂和居民打官司,这是一个事实,主要内容我们提炼起来就是说是工业布局和生活布局有冲突,也就是说工业布局和生活布局规划的不合理,我认为这是它的主要内容。在这个主题是什么呢?主题就要和当下的政治,就是要体现对它的深刻理解,比如说工业布局和生活布局涉及一个什么问题,就是涉及一个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说给这个材料所反映出来的主题,什么叫做主旨呢?主旨就是给主题一定的导向,我们讲2006年这道题它的导向是什么?就是经济应与环境协调发展,这是给一个主题一定的导向,这就是主旨。最后一篇文章要站在主旨的高度上谈事情,这就和总结概括题型截然很容易就分开了。

网友:复习了一段时间,我想请问最后申论该如何复习,怎么知道自己的答案到底能不能拿到高分?

宋震:这个我提过了,在人民日报我们有一本书,是我和邓老师亲自抓的,就是历年真题精简(申论),这本书应该说把七年来的国考真题,从01年一直到07年,以及浙江、上海、四川、山东一部分近年的非常典型的题型都做了参考范围,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以印证自己写作的方向是否有偏颇之处。而且我有一个小的建议,就是大家在自己做练习的时候第一遍写出来,比如阅读完材料,然后写总结概括题型,我不要马上和范文对照,而是自己至少改过一次之后,然后再品味范文是如何写的。我不敢肯定范文一定是90分的娟子,但是我基本觉得范文能得到七、八十分就不错,如果大家最后一篇文章,还有前面这些总结概括的题型如果能达到60%的分数,我想申论就已经完成了一个战略上的胜利。

网友:申论考试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发挥?

宋震: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第一,你的阅读能力基本上对于材料的处理应该在20分钟左右结束,也就是说有些材料对你来说是可以马上放弃的。比如说一般来讲要让你写一种总结概括的题型,它无非就是几类情况,就是大家要学会阅读材料的时候迅速归类,第一大类是说现状,这个分成两小类,第一类是定量式,就是大段大段的数据,有时候有表格,甚至有漫画,这些对你来说不是重要的,什么东西是重要的呢?就是现状类的定型类的,比如对现状的总结,评价,这是大家在最后总结概括的时候有用的东西。还有它通常会讲一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它一定会谈到出现了这一系列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那么你就应该把属于原因的部分进行合并,他一定会说这件事情产生了什么不好的后果,你要把后果类集中到一块儿,面对这个问题基本上政府对这个事他一定会有相应的对策,他一定会有那么三五则给定材料是谈对策的,你既然谈对策,你把对策总结好了,你再写情况反映的时候,如果你是领导你想看到什么,看到这个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一两句话有一个概述。定量的部分,我一般觉得大家不要过于敏感,如果非要使数字的话有两个条件,第一个,这道题基本上让你写五百字,如果让你写二百字就不要加数字,如果是五百字左右你可以加数字,而且还有一个附加条件,领导看一个材料如果他看数字,他一定是很震撼人心的数字,或者是对你很强烈的数字,如果你要引用数字的话要这样去做。领导还要看到这件事情是如何发生的,有什么不好的后果,既然问题已经如此严重了,各个地方已经采取了什么样的对策,哪些对策是有效的,为什么,哪些对策是无效的,是为什么,现在我们有什么样进一步的建议没有。我想对这个可能是阅卷者比较喜欢的。

对于最后一篇文章,我的建议最重要就是把它写完整。这些年来一直徘徊在三、四十分,就是因为很多人写到最后一道题写不完,你作为一个残疾人,你是无法参加08年下季奥运会的,你只能参加残奥会,你拿到的金牌是残奥会的金牌,结构的完整性对我们应该说是最重要的。还有另外一个补充的地方,大家今年要尤其重视公文的写作,尤其是调查报告,我想今年公文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人民日报申论那本教材里面对公文也进行了相应的总结。

网友:老师您好,为了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我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现在已经接近考试了,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将自己这段时间学习的东西整合到一起变成自己的东西?

宋震:我对这位网友的建议就是,我不知道你的材料积累到什么程度了,就写最后一篇文章而言有一句话,叫“待圣人也”,17大怎么表述的你应该知道,你应该完成对于这种经典表述的复述工作,并不是说你一定要把它默写出来,而是你应该把它能有逻辑的表达出来,而且要有意识的在你写文章的时候进行使用。

网友:宋老师您好,一般申论问题都有三个,如果第二个问题是请写出对策,我说了七条,那么第三个问题又让我写一篇文章,我是否将七条具体的问题开展作为一篇文章来引用?

主持人:这个学生因为是把这道问题分化了,给的具体题目是这样的,现在关于治安方面的专项治理很少了,根据为了保障人权,我是否应该还在对策中涉及到关于治安专项治理这块的东西?

宋震:这涉及到一类题型,实际上这位同学有一个误解,就是现在早已经不是所谓的三段题型了,实际上按细点的分类是分成四种题型,第一种题型是总结概括题型,第二种题型是综合分析类题型,第三种题型是提出对策类题型,第四种题型是我们常说的写好最后一篇文章,他主要问题是集中在提出对策这类题型中。一般来讲我们建议同学提对策的时候按照三大层面和七大手段去应对。

所谓的三大层面就是说观念层面,第二个层面是操作层面,第三个层面是制度型层面。为什么从这三个层面来说?因为一般提对策都是针对问题,出了问题首先是观念上出问题,所以我们要在观念层面以正确的观念和理念去引导正确的行动,这是我们的一种目的。第二个就是操作性层面,也就是说给您材料里已经现实性发生的问题,你是否已经考虑去解决它?第三个就是说所谓的制度型层面,也就是说我们如何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去预防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这是一个大的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中大家还可以用到不同的手段,比如说我们常说的七大手段,比如说教育手段,比如说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监督手段、技术手段等等。我们要把这几个手段运用在几大层面,当然了有些同学说我最后一篇文章能不能偷偷懒,把前面写的对策题扩充以后放到最后一篇文章里去写?按照现在的阅卷体制来讲应该说如果你写最后一篇文章的时候时间实在来不及,可以这么做,但是这仍然是有一定风险的。我并不推荐大家这样做,这只是在没有办法的时候,不得已而为之的。而且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把相应的对策按照这几大层面稍微归拢归拢,而且最好在写最后一篇文章的时候要提到,他前面一定有一段提到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而你这几条对策和你前面提到的这些原因尽量能做到一一对应,这样别人就会觉得你最后一篇文章写的非常有逻辑性,恐怕会给你能增一些色彩吧。

网友:请问申论的第二题提出解决方案的格式应该怎么做?是不是每一点都要另起一段?

宋震:一般来讲如果是提出对策方案的话,大家尽量避免使用阿拉伯数字,我建议大家使用第一逗号,第二逗号,第三逗号这种方式,因为大家对提出对策题型比较关心,我今年提醒大家在备考的时候有一种题型有点像提出对策,但是很容易被忽略,比如说现在有一个政府信息公开的条例,比如我说请你就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提出若干个阅处意见,大家兴奋点都在我如何解决问题,而现在题型改成比如说我考节能减排,这方面我有一个条例,需要你在机关里组织落实工作,你可能往往对这种题型准备不足,反而答得不好。所以大家对机关里头的落实文件是不是还要了解一下这方面的事情。

申论看懂材料却写不出来怎么办

网友:申论的材料能够读得懂,但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写不出来,这样怎么办?

宋震:还是应该分成两类题型,一类题型就是总结概括,包括综合分析,综合分析,分析某个事物的制约因素,分析某件事情某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这都是来源于给定材料的,也就是说你只要完成一种总结概括的工作就可以了,不需要你自己发挥,基本上你读一下人民日报出版社的那本书里的材料的话,我们基本上是原材料的改写,如果他实在写的很散,那么我们自己要完成一个提炼的工作,一般它给定材料里都有相当数量的定性的语言,就是七千字最后对你有用的也就七百字左右,你只要把这十分之一的文字理出一个内在的逻辑,我想你就已经把第一大类的题型完成好了。

至于最后一篇文章就是我刚才说的,在主旨的层面上,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一般我们现在都是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贯彻科学发展观,还有就是构建服务型政府,从这几个角度去谈,他站到一定的高度,也就是说你只要抓到了所谓给定材料的主导,基本上主要内容你能总结出来,你能延伸到主题,再给主题一个导向,你就可以站在主旨的层面上去写最后一篇文章。

网友:您好,请问申论每道题是否都有字数限制?是否在少于规定字数的10%就要扣分?有时看完材料觉得有几点可以概括出来,如果要考虑到规定的数字觉得写不了那么多,这时候是不是增加字数,防止字数不够扣分呢?

宋震:这个问题提的比较好,很关键的问题,超过少于都会扣分,大家掌握一个量,比如说200字以内,你写到190余字,写到180字恐怕就少点,写到190字,如果350字的话你写到330字,如果要求你写500字以内的话你写到460余字,我觉得这都是可以的。另外他问的问题是是不是要距离说明,一般来讲我们总结概括的时候,因为例子嘛,它是属于现状部分的定量部分,尤其是负面事实信息,这个在最后总结概括的时候都是会被吸收掉的,而不是最后字数不够,例子来充,如果你这么来做的话领导看到的肯定是片面的东西,我再一次强调的是你作为一个普通的公务员,你给领导写的是一个客观的、全面的情况反映,而不是一个带有主观性色彩的,说我想让领导看见这个东西我就要举例子,我不想让领导看这个东西我就不举例子,我不建议以这种举例子的方式去做,实际上如果200字,350字,还是有很多可写的。比如说这个现状综述的部分可以写两句话,一个是对于这个现状的,就是我们一般推荐大家要写四段,第一段是写一个缘起,领导看话不能直接让领导看到这个问题是什么,你总有一个过渡的话,这个我们称为缘起,缘起通常是强调一个事物的重要性,这是第一个层面。第二句话我写一个现状综述,然后把问题简要的罗列一下,这就是三句话,然后我肯定会进行第三段,我会进行一个所谓的分析,分析是来源于给定材料里有什么你就分析什么,有时候让你分析原因,有时候让你分析后果,有时候让你谈谈意义,如果有原因的话你原因说那么一两句,后果你可以总结一句话,两句话,然后提到对策的时候,现在考题往往对策部分是很丰富的,所以实际上对策部分你有可能总结到150字到180字,最后再一句定性的话结尾。其实这样的话350字,现在基本上总结概括题在350字到500字之间,不大可能出现200字的总结概括题型,所以说我不建议他以一种举例子的方式去填充。

网友:请问宋老师,最后这几天应该做点什么?是不是应该好好休息,不用再复习了呢?

宋震:这两天应该是黄金的时间,我建议大家要按照什么样的方式来复习呢?比如申论你应该保证在做申论题型的时候,应该是在下午,他几点考试大家就几点做,他花两个半小时,大家把生物钟调过来,这比休息最重要,当然最后一天了,你可以随便翻翻书,如果心理状态比较好的话最后一天轻松的做一套题,最后是国考,比如选06年的题做一下,或者05年的07年的,就是这几年,或者你选择浙江省07年的,因为浙江省的考题比较接近国考,他在命题的时候两个趋向比较靠近。所以你可以拿省市的题练一下,这些日子一到下午就做题,如果说考试是两个半小时,我建议大家做三个小时,三个小时有什么好处呢?就是说当别人的体力已经支撑不住的时候,你正好是体力还过得去的时候,所以说你写最后一篇文章的时候你比别人脑子要清楚的多,包括行测,行测如果让你做两个小时的话,你应该上午练够两个半小时,主要就是调整生物钟,而且晚上最好11点以前入睡,早晨7点起床,生物钟的调整我想是最重要的。至于实在要是比如说复习开展的比较早,题也做的差不多了,因为我见到一个学生,我跟他们讲你要做20组题,我在冲刺班又遇到了这个学生,他竟然做了30余组题,也就是30多套,这个时候如果你到最后觉得我都做过了,太烦了,那也不妨休息一下,如果你刚刚开始介入到这件事情中来,这些日子还要三步并做两步,快马加鞭,按时睡觉,保证睡眠,按照超过考试时间半个小时来把自己的体能做一种适应性的调整。

主持人:最后请宋老师对我们一些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们说一些祝福的话。

宋震:应该说就公务员考试来讲它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对于大家来讲可能你上大学之前,你做过一个所谓的专业设计的选择,但是很少有人为自己的职业做一个选择,我认为第一个职业,人生中的第一个职业选择公务员应该说这是一块试金石,如果你用两三年左右的时间品位一下这个岗位的酸甜苦辣,你也许会觉得我特别适合做,或者不太适合做,当不太适合做的时候我有可能克服自己最低一块木板,以适应这个环境,也会有些人觉得自己恐怕并不适合于做公务员,你也可以离开这个岗位,但是将来也许你到四、五十岁你不会后悔。从这个角度来讲为追求一个职业设计,大家应该为公务员不惜付出奋战三年,我想如果你真正是从职位的设计角度来定位这件事情的话,你值得为它付出三年以上的时间,值得为它付出五次以上的,就是说你用五次考试来验证自己还适不适合去考公务员的考试,不要妄自菲薄。当然它有很多偶然性的因素,它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因为你入了机关之后如何与人打交道这都有很多的事情在后面,所以大家既要在战略上重视它,但是有时候也要把眼光放的更长远一些,因为要把短期战略和长期战略做到一起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最后预祝大家考试顺利。

第四篇:公考申论

申论考试范围在材料的选择、具体要求方面进一步体现了对应试人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察,注重了应试人员从事行政机关工作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的掌握和运用。纵观历年考题,可以发现,申论考题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启迪意义,对于应试者今后走向社会会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引导应试者思考,也能引起社会关注,以形成合力,形成共识,解决问题。

现实针对性是指申论材料涉及的都是十分现实的社会问题,都是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实实在在的事情,都是需要国家予以解决或应对的问题。启迪意义是指通过考试唤起应试者和社会公众对某一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省。可以说,公务员考试的命题点大都曾在新闻联播、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早间读报节目“媒体广场”、经济频道《第一时间:读报》中出现过,这些话题都有其现实针对性和启迪意义。公务员考试是通过考试引导应试者树立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民生的习惯,注意思考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办法,以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成为一个为国为民做事的人。

公务员申论话题一般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也就是说,对这些问题你不陌生,但也不会成竹在胸。也就是说,具有现实意义和启迪意义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平常一定接触了,只是没有进一步地去思考,所以才在考试中如此被动。

五、易考的热点问题须是社会上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但不一定是最热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申论的性质类似于古代的策论,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依托,综合考察应试者的逻辑思辨能力和知识积累水平。自2000年开考申论以来,无论是中央、国家机关的申论试卷,还是各省市的申论试卷,都是选取普遍的社会现实问题或某一时期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考试的背景材料。因此,申论的背景材料一定会取材于社会热点问题,和社会热点密切相关。但为什么说不一定是最热的问题呢?因为,申论考试的题目必须要体现一个“不可预测性”。首先,从考试的区分度来讲,最热的问题应试者通过种种途径都能感受到,而且很可能所有的应试者都能对该问题侃侃而谈,大家考得都不错,应试者间的分数也就难以拉开,就失去了通过公务员考试选拔人才的目的;其次,社会上最热的问题一般都是争议较大而没有形成定论的问题,设置这种考题的弊端我们前面已经论述过了。公务员考试是规范的考试,一般不会涉及这种类型。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当年的理论热点问题,同时,如果有充分的时间备考,我们还应当关注“往期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最近五年的热点问题),往年的真题,特别是地方公务员考试,重复命题或围绕同一话题出题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公务员考试考察的是思维,是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

什么是 “往期”的“热点”话题?简单地说,就是这一社会话题在过去的某段时间内曾经是公众相当关注的话题,在当时曾经被广泛讨论过,但现在公众焦点已经不是主要集中在该话题上了,这就是“往期”时事。为什么还是“热点”问题呢?是指该话题虽然已经不是目前公众注意力的焦点所在,但这一话题仍然对现在的社会有重要的影响,对现实的发展仍然有影响,还是“热点问题”。前文已述,2008年怒江中下游修建十三级水电站的方案,是发改委在2003年提出的建议,由于当时争议较大,被搁置,当时也就没有成为命题的焦点,经历几年争论后,争论双方的观点已经定型,所以在2008年才成为考点。再比如,2006年的突发公共事件问题,也不是当年的热点,早在2003年“非典”出现之后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索。再例如,2008年奥运之年,众多人都以为北京会以奥运话题为中心命题,然而,在2009年才以奥运会这个往期话题,与国民素质提升相结合进行考察。此外,2006年下半年,广州公务员申论考试的话题——“专家信用(诚信)危机”的社会问题,这一话题在社会上的广泛讨论其实源于2005年 《中华工商时报》对香港教授丁学良的访谈。在访谈中丁学良批评国内经济学家一心为利益集团代言,并放言:中国合格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这一言论在当时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公众和传媒的广泛谈论,而专家的诚信问题也就开始被公众所关注。可以说这是2005年的一大新闻,但却在2006年下半年的广州公务员考试中成为背景资料。2005年的“三农”问题,早在2004年年初,中央就发布了免除农业税的一号文件,接着又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措施解决“三农”问题,从而把全社会的焦点导向了“三农”问题。

在此,我们重申一个观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后,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是知识更全面、素质更高。公务员考试,需要应试者持续不断地关注国家大事,厚积而薄发,不能为应考而简单备考。我们反对猜题押题,尽管我们经常与申论试题不谋而合。备考会让你暂时通过考试,但公务员更需要提升综合能力和素质。考试的目的是通过考试引导应试者具备关心国家命运、关注民生疾苦的习惯和思维,提升个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试者应正确定位,明确自身努力方向,持之以恒,保持关注分析国家大事的敏锐性和辨别力,这对应试者今后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也是非常有利的。

第五篇:公考写作指导:如何答好申论

公考写作指导:如何答好申论

申论”一词的意思是申述、申辩、论述、论证。申论是一种非常严格的录用考试,考试试题的政治导向明确,不容出现偏差。试题的客观

性很强,不许随意发挥。文中的观点和内容都有定论,无可非议。题材的多样性和答题的规范性,使得答题必须有一套完整有效的方法才能从容应对。下面我以某范本进行分题论述。

一、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理解题意:

(一)字数限定。150字。弹性限度只能在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二)表述方式:要求答案覆盖全文主要内容,但表述要求语句精炼,简明扼要,不冗长,不罗嗦。一般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

(三)范围限定:只能在给定材料中概括,不能跳出材料圈定的内容,旁征博引或随意发挥。

(四)轻重权衡:反映的主要问题,也即表述的主要事实或观念。答题时不要圃于细枝末节,要统观全局,高瞻远瞩,从宏观的范围来把握主要问题。可以认为,主要问题是在文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它在文中决定或支配着思路的走向或观念的变迁。

答题步骤:

(一)在阅读的过程中勾划出文中的主要词句。主要词句一般不包括具体事例或数字,也不包括阐述的内容。

(二)将勾划出的句子再进行分 析,去除限定性的语句,只留下其主干成分。

(三)用通顺的语言把留下的语句组织起来,就是全文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答题方法:

通过对书上所有答案的分析,我认为,一个完整的答案主要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总述句+分述句+道理句。

(一)关于总括句的提炼:总括句一句话,高度概括全文主要问题。句式模型为“这是一篇关于主语+事件1+事件2+事件3的文体。”其中,主语是文章涉及的主要任务的姓名或所涉主要单位名称。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讲话、案例等。多数时候是案例。事件1是指主语的第一个动作,也可理解为事件的第一阶段。对于个别文章只有一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事件1就够

了。如“这是一篇关于纯净水广告论战的报道”。

(二)分述句。就是要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分条列项地表达出来。这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注意:由于《申论》考试的答案一般都是客观的、有一个基本确定的答案,因而以下各种方法只是切入角度不同,但最终答案都应该是相同的,所谓殊途同归是也,考生一定要明白这一点,不然,就会违背答题要求)

1、环节分析法。对于那些以纵式结构写的给定材料,也就是以时间阶段性为序或逻辑上的逐层深入为序的文章,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如模拟试题(一)的分述句可概括为“(这是一篇反映医药行业药价虚高情况的报道。)生产厂家自己定价,中间商层层加价,医生或医院为了自身利益给病人开高价药,病人购买高价药品。”这是按医药流通的四个环节来分析的。

2、参与方分析法。一件事情可能有几方参与。在分述句里,我们可以就各方的行为进行分述答题。如模拟

试题

(六)的分述句可概括为“(这是一篇关于中国的10家苹果汁生产企业应对美方反倾销起诉取得成功的案例。)成本低廉的中国的苹果汁进入美国市场,引起美方不满,美方提出反倾销调查起诉。中方积极应诉,充分发挥有利因素,觅得了诉讼胜利,保护了中方苹果汁生产企业的利益。”广大考生反映,这种方法最为简便易行。

3链式分析法。有时候,一则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是一环扣一环的,各个事件之间有明显的关系,这时就适用链式分析法。如模拟试题(七)的分述句可概括为这是一篇关于我国9家彩电企业结盟限价销售彩电的报道。9家彩电企业深圳结盟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对此提出了质疑,专家认为价格联盟是变相垄断,消费者对此无动于衷,结盟商家内部意见也不统一,最终导致彩电限价失败。)

4、类型分析法。对于一则材料所涉及的是不同类别的人事物,则可以进行分类表述。如模拟试题(九)的分述句就可概括为:“(这是一篇关于我国玩具市场的调查报告。)调查表明:我国的玩具消费拥有难以估量的发展潜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愿意为孩子买更多的玩具。但调查还表明,我国的成人玩具市场基本是一片空白,到目前为止,还未出现专门生产成人玩具的企业,存在着巨大的商机。玩具的开发和销售面向成人,是世界玩具有新热点。”

5、关键词分析法。对于给定的材料,有时我们会感到无处下笔进行概括。这时可以将文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语罗列出来,然后结合文中事实或观点把它们串联起来。这对于初学者或心理素质差者有较大帮助。

二、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理解题意:

1、字数限定:350字。弹性限度只能在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2、解题对象:针对给定材料,提出解决方案。问题在给定材料之内,一般是近涉关系,很少是远涉关系。

3、适用性。由于招考的公务员,是管理国家事务的人才,因而,所思所想,都必须站在政府的角度,提出的方案要就事论事,可以执行,不能大而空,要切实可行。

答题步骤:

1、根据前边所述的方法,勾划出文中反映的主要问题。这是保证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的重要依据。

2、寻找问题发生的环境和条件。这是保证解决问题的方案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据。

3、根据环境和条件,从不同角度或层面提出解决方案。

答题方法:

1、分层法:有些问题,可以从观念、制度、具体行为三个层面来提出解决办法。“a、转变观念,改变现有的……观念,通过……,树立……观念。”。b、建立……制度(体制),……“ “C、加强……管理,(实际行动)”。

2、职能分类法:很多模拟试题,都与法律有关。因而答这类题时,方案可以是按 “企业或单位”、“政府”、“法律”、“个人”四方来分。通常情况都是“企业应当做些什么”,“政府应当做些什么”、“法律做些什么的方式”、“个人应当做什么”。

3、核心元素分析法:抓住核心元素,提出解决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关于人的解决问题上,一般都需要从观念和行动两个方面来提出解决方案。如模拟试题(二)中“撞了白撞”的核心元素是 “人、车、路”,那么解决方案就是

(1)提高路人的安全意识,监督路人的行动。(要列举一些具体办法,如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设置交通路口安全监督岗等)。

(2)车主必须尊重路人生命,不能因为法律授权就任意作为,在可能避免的情况下要尽量避免撞人事件发生。

(3)路的问题主要靠政府解决,政府要多修路,修好路。(也要列举一些具体方法,如拓宽主要街道,在交通要道架设天桥,修地下通道,或封闭一些事故多发路口等)

(4)参与方分析法。就是一个事件的双方或多方,各有什么问题分别解决什么问题。这种题要忌讳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解决办法。这种办法也是考生最易接受的,考生平时可多演练此法。

(5)焦点问题分析法。找出矛盾斗争的焦点,解决它,就如解开争斗的死结一样。模拟试题(十四)中就是如何很好地解决新闻曝光案件。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法律的、政府、新闻的实际出发,可以从宏观的、微观的两个方面来思考提出解决方案。

三、就给定资料的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理解题意:

1、文体:议论文。就是对事物或道理进行论述的文章。

2、论述内容: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可以看出,《申论》考试时都要求考生抓主要问题,因为招考的国家公务员,行使国家权力,必须要注意平衡问题。要平衡最重要的就是考虑问题时主次分明,对于轻重利弊能较好地权衡。

3、中心明确。就是观点鲜明,肯定或否定,赞扬或贬斥,清楚明了,不含糊其辞。在文中最好使用段旨句。一是方便阅卷教师迅速获知文章主要信息,二是方便考生自己写作时紧紧围绕中心来写,使文章思路清晰,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4、内容充实。就是要求论述过程中理论与事实要能很好地结合,既要讲道理,又要摆事实。事实与道理紧密相连,互相支持,为中心论点服务。道理上讲,《申论》考试的一般事例都主要来自于给定资料,理论可以从给定资料中来,也可从中引发。

5、论述深刻。就是要求论述时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只看到现象,不能囿于事物的表面,应深人事物的核心,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实质并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对一件事,不只是看到其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更需要从体制、观念、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当然,深刻性的前提是必须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当前实际。

6、有说服力。这是对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提出的要求。论点要鲜明,论据要有力,论证要合逻辑。三者就像屋顶、墙壁、结构一样密不可分。

7、从本次考试的目的,也就是录用国家公务员来看,评卷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公正,因而即使是论述题,各位考生在答题时虽然有一定的发挥余地,但总的来说规范性是很强的。因而作文必须从标题、结构、语言、文面等方面表现出规范性来,这样才有利于写作与评卷。

写作步骤:

1、通读全文,抓住主要问题。

2、思考资料提出的主要问题,提炼出中心论点。注意要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角度,为国家利益着想。

3、围绕中心论点选择能证明恰当的材料,在头脑中酝酿写作提纲,对全文进行谋篇布局。

4、将头脑中酝酿成熟的文章内容表述出来。注意不要随意修改,不写错别字,保持卷面清洁。

文章写作:

1、标题。统观书中参考答案,标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陈述式,主要包括标题揭示内容和揭示主旨两种情况。揭示内容的如“关于MBA的思考”,揭示主旨的如加快“针对医院”的改革、为了中国能有更多的海尔、要敢于和洋人打官司、三讲教育绝不允许走过场。这种标题的好处是让人一看便知论述的内容或主题。一种是设问式,如你能承受多大的噪声,这种标题的好处是能让人产生悬念,引发读者思考。我个人认为,既然是公务员考试,那标题多数时候就应当直陈其事为宜,对那些见惯不惯的事件,使用设问句能促人警醒,起到震聋发馈的作用。再有,标题中一般都有文中涉及的最常见词语。这样,考生就不该随意拔高主题,作宏篇大论。要贴近材料来。

2、2、正文的写作一律采用三段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一般都选用资料中提供的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要紧密结合材料,不能东拉西扯,海阔天空地乱谈。要集中力量论述主要问题,论述时有详有略,重点内容详写,次要内容略写,但要兼顾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既要看到正面情况,又要注意到次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有层次,涉及到相关部门时方案要体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互相合作精神。分析问题要按照由此及彼、由表象到本质、由微观到宏观、由特殊到一般的方式进行。

3、解决方案要紧承分析问题的步骤。最好是前后对应,一个盖子对应一个杯子式的提出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既要有总体上的思路,也要列举切实可行的手段或措施。使解决方案既照顾到全局,又照顾到特殊情况,既解决主要问题,又控制次要问题,特别是杜绝新问题重新滋生。在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时,建议采用分条列项的方式,使阅卷教师一目了然。或者使用段旨句。每一段的第一句话都概括表明本段的大意。总之,考生应当明白,无论从阅卷教师的具体情况还是机关工作作风采衡量,这种简洁快速的作文方式都是应当和值得提倡的。无论如何,文章的写作语言都要求不使用华丽的词藻或复杂的修饰语言。毕竟机关工作作风要求稳重,不能表现出轻浮和幼稚来。要使用简明平实的语言,语言服从于和服务于文章体裁。《申论》要求写作的文章,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便于阅读和接受,才能切实担负起管理国家事务的作用来。公务员应有全局观念和综合能力,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善于把多种事物、多种因素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具有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其次,公务员应能够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要有深邃的洞察力。在通过对大量的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能透过纷繁的外在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善于从微小的征兆中发现大的问题,能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能作出很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具体措施;再次,《申论》考试能测查考生掌握信息的多与少,快与慢,对与错。另外,《申论》考试形式既严格又灵活,能有效地考察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求考生摈弃套话、闲话,要求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透彻、全面、清晰。

下载09年公考申论指导:申论如何有话可说如何得高分word格式文档
下载09年公考申论指导:申论如何有话可说如何得高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津公考申论

    一、根据给定材料,概述“被xx”现象所反映的负面问题。(25分)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中公点拨】 材料2反映了高校虚报就业率的问题。由材料2第2段能直接提......

    公考申论热点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公考申论热点:巨额招待身陷行贿利益链 华图教育 王智民 背景:2013年10月21日,国资委纪委书记强卫东做客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就中国铁建8.37亿元业务招待费检......

    公考申论技巧(范文大全)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七大细节需注意! 1.先入为主——力求标题新颖格式标准 一个好的标题能够迅速吸引阅卷者的目光。申论考试的文章都是为官方立言的,本身就不容易在......

    2017公考申论热点

    垃圾治理 背景链接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

    2015河北公考申论

    2015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材料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创意产业方兴未艾,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创意产业理念向农业渗透,形成了创意农业。2009年12月,中国创意农业发展论......

    2015公考申论热点

    2015公考申论热点:关注创客文化 【背景链接】 2015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考察深圳,首站便是位于深圳华侨城创意园的柴火创客空间。就在这里,Ai.Frame创始人之一、25岁的创客孙泽波......

    2014年公考申论

    2014年公考申论范文:责任重于泰山 2014年5月8日来源:网络综合考试必看【发表评论】【相关推荐】 【网络综合 - 公务员考试申论】 无忧考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14年公考申论范......

    公考申论看看

    申论范文:守望精神高地 【背景材料】 汶川“5·12”地震中涌现出的林浩、许勇,是千千万万个英雄的缩影,他们用自己的肩膀为他人撑起了一片活下来的天空,这种举动令人动容。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