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津县农业局2011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改)

时间:2019-05-14 05:4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盐津县农业局2011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盐津县农业局2011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改)》。

第一篇:盐津县农业局2011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改)

盐津县农业局2011年农村经济运行

情况汇报

2011年,盐津县的农业农村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县人大的监督下,全体农科人员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排难而进、奋力作为,顺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着力打造“实力、活力、魅力”新盐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1年,全县的农业农村工作呈现出“一个新增长、两个稳步发展、三个快速提升、深化四项改革、加快五大项目建设、巩固六类安全,突破七大产业”。

——“一个新增长”。201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预计达到10.6亿元,同比增长26.7%,其中种植业总产值3.8亿元,同比增长21.4%,畜牧业5.6亿元,同比增长36.2%,林业0.4亿元,同比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00元,同比增长15%。

——“两个稳步发展”。一是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3.5万吨,同比增长6.8%;二是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生猪出栏51.8万头,同比增长43.4%,家禽出栏151.2万只,同比增长0.7%,肉牛出栏4560头,同比增长0.8%,羊出栏5160只,同比增长0.2%,肉类总产量达 到4.48万吨,同比增长31.7%,禽蛋总产量达1320吨,同比增长3.1%。

——“三个快速提升”。一是国家惠农资金快速提升。2011年,国家继续加大各项惠农补贴,共计补贴资金2712.4万元,同比增长12.64%;二是科技示范及农民科技素质快速提升。我县列入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建设,100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培训指导,促进了农技措施的运用。全县共建设各类粮食作物科技丰产示范样板46.1万亩,建设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样板10个,完成粮食作物规格化间套种25.5万亩,水稻品种多样性混栽5万亩。牛冻精改良2258头,生猪改良3.358万头,人工种草6500亩,更新良种公猪318头,母猪2132头,推广发酵床养殖8100㎡;完成新型农民培训1000人,绿色证书培训1200人,结业1062人,一事一训1800人次,其它短期实用技术培训1.95万人次,开展各类农技培训46期960场次12.56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8.5万余份,田间现场示范培训85次,受训5600人次;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全县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0万元,同比增长33.34%,推广国家补贴机具432台套,直接惠及农户450余户,全县农机总动力14.72万千瓦特,农机总值达7158.51万元。

——“深化四项改革”。一是深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制定了盐津县农民负担领导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建立了监管 制度,明确了监管工作职责。今年还在普洱、滩头和盐井建立3个农民负担监测点,强化了日常监督,出动检查人员60人次,对15家涉农价格和收费政策执行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审核上报一事一议项目64个,总投资2294.5万元,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42件,办结137件,办结率达97%;二是深化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以建制度促规范为目标,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今年对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业务员开展业务培训2期80人次,培训村报账员82人,开展村级财务检查30余次,出动检查人员120人次,共代理资金6038万元,代理资金率达90%以上,规范了村级收支行为,促进了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三是深化农村土地纠纷调解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纠纷调解责任制度,明确工作目标,推进土地流转,规范流转程序,今年,共调解农村土地纠纷264件,调查处理258件,正在调解的6件,调解率达98%,指导土地流转3.14万亩,签订合同1867份。四是深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指导新建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建设。

——“加快五大项目建设”。一是加快中低产田地改造。认真编制实施方案,积极组织项目实施,做好跟踪监督。今年共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1.23万亩,总投资1102万元,占计划1.07万亩和905.67万元的115%和122%,新增耕地面积159亩。二是加快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全县共完成农村沼气池建设2000口,建成农村沼气服务网点10个,完成总投 资1176.5万元。三是加快测土配方工程实施。完成野外调查677份,采集土壤样品677个,完成土样化验2681个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13405项次、植株籽粒162个486项次的化验工作,完成牛寨乡万和村玉米“3414”肥效试验,兴隆乡兴隆村水稻“3414”肥效试验,借助各种先进技术,正在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工程数据库的建设。四是加快畜禽养殖基地建设。2011年,实施完成猪舍标准化改造1960平方米,排污沟2570米;建成3个肉牛养殖基地,新建和改造牛舍2.4万平方米;建立乌骨鸡养殖基地1个,生物发酵床标准化鸡舍1200平方米。五是加快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建设。我县共实施5个村容村貌整治点,总投资77.7万元,房屋亮化2.148万平方米,道路硬化6256米,院坝硬化20户1000平方米受,改厨改厕113户1695平方米。

——“巩固六类安全”。一是农资市场安全。我局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1560余人(次),执法车辆330余台(次),对全县十个乡镇农资经营市场进行检查,共监督管理农资经营网点23余家,查获无证经营种子15起,没收种子150余公斤,抽检玉米种子26批次,29.8万公斤,不合格1批次,8000公斤,抽检水稻种子18批次3.75万公斤,不合格2批次5400公斤;查获套证、无证和擅自修改标签内容的农药375公斤,查封违法经营农药25件,价值1.376万元,挽回经济损失7.3万元;查处经营过期兽药、饲料及添加剂5起,停业整顿农资经营户5家,没收假 4 劣不合格兽药产品215公斤,过期饲料370公斤,印发各类宣传资料3.62万余份。二是农机安全。全县在册拖拉机1139台,驾驶员747名,随着我县拖拉机和驾驶员的增多,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形势日益严峻,为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共出动宣传检查人员383余人次,检查91次,张贴宣传挂图36张,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开展宣传咨询活动21次,签订各类安全生产责任书1200余份,书写宣传标语12段,悬挂横幅22幅,排查整治无牌无证拖拉机27台,无证驾驶人员28人,排查隐患42起,到协会讲安全警示教育课4次32学时,年检拖拉机456台,年检率达65%。三是巩固兽医卫生监督管理。2011年,共查处无证经营动物产品2起,烧毁深埋处理死因不明的肥猪3头,高温处理不合格动物产品60公斤,实施产地检疫生猪6.0054万头,同比增长6.48%,检疫禽类3.35万只,同比增长4.37%,屠宰检疫生猪2.683万头,同比增长8.19%,检疫肉牛520头,同比增长4.45%,检疫率持证率均达到100%,发放瘦肉精宣传资料2460份,与各规模养殖场(户)、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经营企业、生猪定点屠宰场签订了《杜绝销售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承诺书》225份,开展了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的生猪尿样检测,抽检8个乡镇的规模养殖场25家,结果均为阴性,确保全省兽药GSP推进力度达70%以上。四是渔业安全。2011年,共出动执法车辆150辆次,450余人次,检查了18 家水产养殖户,整改水产苗种经营户1家,补检水产苗种10批次20余吨,开展渔药专项整治及经常性督查活动15次,共检查渔药经营户20家,取缔经营违禁渔药行为1起,没收违禁药品78公斤,纠正违法行为2起,共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张贴通告200余张,播放禁渔通告1个月,年检水生动物防疫证10本,检疫率达95%以上,悬挂横幅35条,查获违禁捕捞网具23张,电毒案件3起,毒鱼案1起,取缔并焚烧迷魂阵4部,查获电捕鱼器具4台(套),非法捕捞渔获物38斤,行政处罚24人,查获非法销售江鱼10斤,无害化处理天然水域渔获物23公斤,清理整顿涉渔工程业主15家,培训渔民8期680余人次。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4次,出动检查人员108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份,接受群众咨询达2000人次,开展现场咨询宣传10场次,并认真开展农业“三品”认证和管理工作。六是加强病虫害防治。2011年,农作物病虫害总发生面积133.82万亩次,化学防治面积为129.84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1266.86万公斤,水果损失408.35万公斤,蔬菜损失1955.47万公斤,共挽回济损失7261.36万元。

——“突破七大发展”。一是生猪产业突破发展。2011年,建成4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总投资324万元,年可出栏肥猪2280头。完成猪舍标准化改造1960平方米,建沼气池230立方米,建排污沟2570米,电力配套设施(50KvA 变压器1台、输电线路4700米、电力器材及安装),带动全县生猪存栏43.66万头,同比增长44.5%。二是家禽产业突破发展。2011年,在豆沙镇万古村建立乌骨鸡养殖基地1个,总投资150万元,带动农户120户,建成生物发酵床标准化鸡舍1200平方米,饲养种鸡500只,商品乌骨鸡存栏1万只。今年全县核心种群已达到2.5万只,专业合作社生产商品鸡12万只,全县建成专业孵化户32户,生产销售鸡苗87万羽,带动发展饲养500只以上的专业户385户,全年已销商品鸡25.8万只,乌骨鸡存栏达到121.85万只,同比增长0.04%。三是肉牛产业突破发展。2010年,总投资1183万元,分别在豆沙镇银厂村,庙坝乡红碧村、流场村建立了三个现代肉牛养殖基地。目前3个基地新建和改造牛舍面积2.4万平方米,配套了粪池、过滤池等设施,三个基地共有养殖户228户,其中饲养20头以上的有35户,饲养100头以上的有5户,肉牛存栏达3000头,全县肉牛存栏3.08万头,同比增长3.4%。四是蔬菜产业突破发展。2011年全县共种植蔬菜15.5万亩,实现产量20万吨,产值3000万元。同时为了加快我县蔬菜产业的标准化、集约化发展,9月份,总投资1010.2万元,在牛寨敦厚村苦竹坝启动了现代蔬菜园区项目建设,计划建成钢架大棚100亩,工厂化育苗中心5亩,节水灌溉面积400亩,土壤改良400亩,耕作道2000米及主要配套工程建设。目前正在开展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已完成机耕道土石方开挖1850立方米,排洪沟土石方开挖400米,混凝土浇筑50立方米,土地平整65亩,建成取水池2口,引水管沟槽土石方开挖3000立方米,建成佛手瓜水泥柱300根,育苗中心2000平方米,棚体建设6000平方米,公路维护沙石铺垫1200米。五是小米辣产业突破发展。全县共种植小米辣9000亩,建成小米辣地膜覆盖高产示范基地1000亩,美人椒种植示范基地120亩,共产鲜椒315万公斤,实现产值 693万元。六是稻田养鱼产业突破发展。今年我县共实施稻田养鱼8000亩,投放鱼苗100余万尾,总产量达502吨,总产值502万元。七是其他优势产业突破发展。一是桑园产业,全县桑园面积1.12万亩,养蚕6350张,共产鲜茧207吨,实现养蚕收入608.6万元;二是茶叶产业,茶园达8.8万亩,采摘面积8.3万亩,共产干毛茶 2860吨,产值1.06 亿元;三是油菜产业。全县种植油菜8万亩,产量达9600吨,产值3840万元;四是花生产业,开展了8个花生品种展示试验,完成品种展示区5.1亩、核心面积50亩、示范区面积200亩的栽培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五是魔芋产业。种植魔芋6000亩,产量达7200吨,产值1440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水利化程度依然很低,全县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仅8330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9.6%,其中旱涝保收面积5620公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还很弱,靠天吃饭的格局还未彻底改变。

二是农技队伍结构不合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基层农业技术员紧缺,设备差,全县县乡在职在编农业科技人员198人,其中县级站所111人,乡镇87人,且大部分是2000年以前进入农技系统,知识更新缓慢。科技推广力度不够,科技含量不高,人员年龄、知识结构搭配不合理,农业生产的效益主要还是依靠数量的绝对增长而增长。

三是科技推广经费不足,农业科技推广的转化率和贡献率难以得到有效提高。由于我县财政困难,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的投入不足,一些必要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受到限制,导致科技推广的深度和广度得不到有效挖掘,科技推广的成效未得以充分显现,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贡献率得不到有效提高。

四是生产资料价格高,群众投入不足,科技措施落实难度增大。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一直较高,且稳定性差,农户必要的生产资料投入受到制约,加之农村中科技知识、栽培管理技能较高的大量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跟不上,造成农业生产和科技措施推广的落实难度大大增加。

五是资金依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最大瓶颈,近年来,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农业补贴政策,但补贴资金较少,只能解决农户生产最基本的农资问题,农民从财政渠道获得资金支持难度大,贷款利率太高,一些好的项目因没资金无法实施,9 从而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抢抓机遇强基础,扶持龙头兴产业,多措并举促增收,统筹规划活市场,倾心尽力惠民生”的思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助农增收为目标,以抓示范点为基本方法,充分利用好中央、省、市支持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优惠政策,全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村金融改革,全力推动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迈上新台阶,计划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9.98亿元,同比增长5%;粮食产量达到13.88万吨,同比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10元,同比增长15%。

(一)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2012年,计划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9万亩,推广“两杂”良种95万斤;三级以内脱毒马铃薯种薯推广面积4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更换4万亩;推广玉米地膜覆盖19万亩;玉米育苗单株密植定向移栽23.5万亩;水稻规范化条栽7万亩;水稻旱育稀植7万亩;水稻精量播种2万亩;马铃薯地膜覆盖3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4万亩;计划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41.6万亩。建设各类粮食科技示范样板46.5 万亩,建设粮油高产创建样板13片,玉米整乡推进试点1个。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狠抓中低产田地改造。完成0.91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

2、狠抓农村沼气池建设。完成2011-2012年度农村户用沼气池2000口建设工作,总投资615万元。

3、狠抓测土配方施肥。计划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4万亩,施用配方肥面积7.5万亩,建立万亩示范片1个,千亩示范片10个;野外调查调查800户;采集土壤样品800个、植株样品50个、籽粒样品50个,化验分析土样800个。

4、狠抓农机推广。2012年,计划完成购机补贴100万元,实现2012年盐津农机总动力达17.34万千瓦,农机作业面积达26万亩。

5、狠抓村容村貌整治。力争实施完成上级下达的5个村容村貌整治项目,总投资100万元。

(三)着力加强农村四项改革

1、积极开展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积极开展农民负担调查和执法专项检查;继续执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月报制度,指导收集数据;加强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筹资筹劳审核监管,做好跟踪服务。

2、稳步推进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加强对10个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和86个村(半农社区)的业务指 导和监督,确保6000余万元委托代理资金收支安全规范。进一步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制度和资金管理制度,指导好10各乡镇代理服务中心会计电算化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

3、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指导农民土地流转,做好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规范,积极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4、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建设。指导新建立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建设。

(四)强化农业生产安全

1、狠抓农资市场安全。对全县10个乡镇的农资经营门店、市场、重点区域、无证经营农药商家、良种、兽药(饲料)经营户,规模养殖户等开展专项执法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违法行为,遏制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确保农资市场安全。

2、加强农机安全。加大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力度,分别与拖拉机所有人或驾驶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确保签订率达100%。切实将辖区内农机安全事故发生率、重伤率、死亡率三项指标分别控制在4‰、3‰、2‰以内。

3、加大兽医卫生监督管理。一是严格屠宰检疫,确保检疫率、持证率达100%,严控病死猪肉、黄膘肉、零星肉等带病猪肉产品上市。二是认真组织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实施产 地检疫达90%以上,活畜(禽)交易市场检疫率、持证率达到100%。三是全面贯彻实施兽药GSP,组织通过GSP认证达2家,经营持证率达到100%。四是对全县兽药(饲料)经营企业(户)日常督查达到2次/月以上,经营产品合格率达到96%以上。五是对动物及动物产品交易、加工、储存场所,定点屠宰场,畜(禽)规模养殖场监管达到2次/月以上。六是加强对兽药(饲料)经营商,规模畜(禽)养殖场,乡村兽医人员进行培训,全年计划培训2次以上,500人次以上。七是组织全县动物检疫及协检人员培训、全年计划培训2次,达260人次以上。

4、狠抓渔业安全管理。一是在春季禁渔期间实现三无目标,“江中无渔船,岸边无网具,市场无河鱼”,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发生,执法结案率达98%以上。二是加强水产品检疫工作,检疫率达100%。三是认真开展水域滩涂养殖证登记工作,办理水域滩涂养殖证。

5、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积极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公司、协会等申报“三品”认证;二是完善集贸市场果蔬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三是建立农产品监测点和销售追溯机制。

6、加强病虫害防治。一是搞好农作物病虫害田间调查,做好记录和登记,准确掌握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动态数据。二是及时发送预测预报,掌握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编写防治简报,指导大面防治。三是宣传普及植保知识。利用乡村会议、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病虫防治知识及防治要领。四是计划全县设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点15个。五是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5万亩水稻生物多样性混栽,推广应用250盏杀虫灯。

(五)突出农业优势产业发展

1、加大畜牧产业发展。2012年,计划出栏肥猪53.9万头,肉牛4485头,出栏肉羊5865只,家禽出栏133.69万只,肉蛋总产量4.55万吨,实现畜牧总产值6.272亿元;黄牛冻改2415头;生猪人工授精3.6万窝;农田种草5500亩。建2个乌骨鸡养殖示范区,2个蛋鸡养殖场,扶持建立乌骨鸡专业合作社两个,扶持发展饲养乌骨鸡500只以上的大户200户;新建4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个,新发展4个标准化养牛户,进一步完善银厂村、红壁村、流场村肉牛基地的中央投资500万元项目建设工作;加强春秋两防,确保W、D病、猪蓝耳病防疫密度达100%;常规免疫注射牲畜200万头只以上,密度达96%以上;推广免疫登记户口册达80%以上。

2、突出渔业产业发展。2012年发展稻田养鱼示范样板2000亩。其中稻鱼工程1000亩;发展网箱养鱼20口。

3、加强蚕桑产业发展。新植桑园0.1万亩,建设优质桑园基地0.2万亩,全县桑园面积达1.22万亩,计划养蚕7000张,蚕茧产量230吨。

4、稳定蔬菜产业发展。计划建设现代蔬菜示范园区1个,建设温凉型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3万亩,建设冬早型无公害蔬菜基地1.5万亩,全县蔬菜面积达15.5万亩,产量20万吨以上。

5、促进茶叶产业发展。计划改造低产茶园面积0.2万亩,茶叶采摘面积8.3万亩,确保茶叶产量3000吨以上。

6、加大魔芋产业发展。计划魔芋种植面积0.6万亩,产量0.75万吨以上。

7、稳步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计划马铃薯种植面积万亩,产量9万吨以上。

8、加强油菜产业发展。计划油菜种植面积8.5万亩,产量1.02万吨以上。

谢谢大家!

第二篇:镇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估价

入春以来,农区各苏木乡镇和涉农部门紧紧围绕“科学管理、分类指导、为养而种、企业带动、夯实基础、突出服务、增加收入、地区稳定”的发展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发展农区畜牧业为主攻方向,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特别是面对严重的旱灾、虫害等各类自然灾害,全旗上下能够团结一致,沉着应对,扎实工作,确保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农业生产发展态势良好

今年,旗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立足“三个早”,早行动、早安排、早部署,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两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富民政策落实到位。去冬今春,旗委、政府通过召开调研座谈会、农村工作暨春耕生产动员会等多种形式,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区、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了“一免三补”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减免了全部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共减免384.42万元。落实了粮食直补款384万元,受益农民97186人。实施了玉米良种补贴项目,投资100万元,补贴面积10万亩,涉及灌区5乡镇33个村12742户农户。落实了农机具购置补贴12万元,对购买1万元以下小型农机具的农户给予补贴。

2、春耕生产服务到位。春播一开始,农业、科技等部门的技术人员就深入农村一线进行现场指导,技术服务,帮助农民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金融部门积极筹措资金,满足了春耕备耕的资金需求,共发放支农贷款4733万元,其中发放生资贷款4613万元;供销部门组织销售了各种化肥17000多吨,地膜300吨。农牧业、工商、种子管理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小组,在春耕春播的关键时期对全旗种子、农药等生资市场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整顿农资市场秩序,保护了农民利益;气象部门不断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及时发布了气象信息,实施了人工增雨;农牧机服务中心争取到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广泛联系组织小麦联收跨区作业工作。

3、突出重点,调整种植结构。今年我旗本着“为养而种、为卖而种、为加工而种”的原则,按照“稳粮、减经、扩饲草”的种植方针,进一步把种植业布局调优、效益调高。全旗农作物总播面积66万亩,粮经饲种植比例调整为30:25:45。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粮食作物播种保持在19.9万亩,其中小麦16万亩,比上年增加1万亩,增6.7;玉米3万亩、杂粮0.9万亩。二是减少经济作物种植。全旗经济作物面积16.2万亩,其中油葵2.2万亩,花葵4.7万亩,“两葵”面积较上年减少0.7万亩,减7.8;马铃薯2.5万亩,药材0.5万亩,籽瓜3.9万亩,瓜类等1万亩。三是加快饲草业发展。饲草面积达29.9万亩,较上年增加5.8万亩,增52.8,其中优质牧草13.1万亩,饲用玉米16.8万亩。经联评测产,小麦单产达到346.6公斤,较上年减产37.5公斤,总产达5788.22万公斤。但由于面积增加1万亩,总产比上年增加了26.57万公斤。玉米单产达550公斤(包括套种),粮食总产量预计可达1.5亿公斤。

4、注重实效,推广实用科技。一是实施“种子工程”。2005年我旗进行了一次“种子革命”,良种率达到了96%。重点引导农民推广种植了油葵、花葵杂交品种和巴单3号、四单

19、杂单7号等玉米新品种。二是推广实用技术。突出实际、实用、实效,重点推广了优质专用春小麦标准化栽培、饲用农作物综合配套栽培、向日葵提质增效综合栽培、瓜菜开沟高畦覆膜综合配套、轮作倒茬、深松深翻等技术,提高了种植效益。三是强化科技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田间指导、召开现场会等形式,举办各类培训班385期,普训农牧民37150人,培训农牧民技术骨干7861人。同时,在3月份开通了“96048”服务热线,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疑难问题。四是加强田间管理。认真做好了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和防治工作,印发农作物病虫害情报35期,防治病虫害面积7.4万亩。五是合理安排种植。引导农民按照统种分管,品种搭配,集中连片,长渠高地单品种种植的原则,实施了渠域化、区域化种植,加快了浇灌进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小麦播种坚持了“六不种”,即不平地缩块不种、不是良种不种、不施足底肥不种、不倒茬不种、进入4月不种、不集中连片不种。

5、抓住关键,强化水利措施。一是清挖渠道。在去年清淤丰济渠的基础上,今年灌区各乡镇组织开展了水利春修大会战,清挖了各级渠道,清淤土方50.23万方,新建和维修各类桥涵口闸134座,新建了金喜城扬水站1处,保证了水到渠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二是抓好夏灌工作。今年我们坚持早开灌、早引水,争取主动。夏灌期间,旗委、政府分管领导、水务局和各乡镇的领导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检查督促夏灌工作。水管站、乡镇的领导干部驻闸蹲点,协调水

量,灌区的小麦全部浇灌四水。我旗近十年来小麦没有浇过四水,今年开创了夏灌工作的新局面。

6、精心组织,抓好“三夏”生产。一是抓好夏收。从7月25日开始,各乡镇集中人力物力突击抢收小麦,组织300多台联合收割机大面积抢收丰收小麦,加快小麦收获进度,确保夏粮颗粒归仓。二是搞好夏种。旗政府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麦后复种工作的通知》,要求灌区各乡镇积极组织发动农民做好麦后复种工作,努力扩大复种面积,既为山旱牧区提供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又可提高种植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在灌区

落实了6万亩的麦后复种任务,复种的农作物主要为蔓菁、饲用甜菜等饲用作物。三是促进夏管。估计可能发生的农作物各种病虫害,切实抓好农作物田间管理。农业部门加大测报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及时向广大农民宣讲各种防治手段,并做好相应的物资准备,做到早发现、早防治,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

(二)农区畜牧业发展迅猛

农区饲养羊总量达130万只,出栏羊32万只,比去年同期增长8.1,存栏89.09万只,具体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优质肉羊工程建设。今年在灌区建成5个百户联片肉羊专业村,新建495户模式化养羊户;在农区每个村委新建30户规模化养羊户,共新建1382户。农区模式化和规模化养羊户达到4845户,优质肉羊总量达到32万只,占羊饲养总量的25.6,有效带动农区养羊规模的整体扩张。

2、肉羊良繁体系建设。灌区每个乡镇在每个村委新建1户巴彦淖尔肉羊育种户,共新增41户,育种户共达111户,基础母羊达到7852只。

3、肉羊改良体系建设。农区订购国外德美种公羊50只,购进牧科院德美种公羊53只,完成市里下达任务的114。旗内育种户生产的德美种公羊销往外地和相邻旗县951只,内部调剂669只;新建人工配种站7处,共计达到11处。每处配种器械配置齐全,配种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年内计划人工配种母羊2.8万只,到目前已配种母羊1.54万只。

4、牲畜“营养工程”建设。下大力抓好以玉米青贮为主的青贮养畜工作。今年旗委、政府把青贮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作为近期的头等大事来抓,与开展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抓。8月5日召开了青贮窖池建设专题会议,8月12日演示了玉米饲草联合收割机械,又召开了近年规模最大的青贮窖池建设进度通报暨青贮动员大会。给灌区五乡镇下达了建设永久性青贮窖池1232座的任务,实际落实1658座,每个新建永久性青贮窖池容积都在15立方米以上。新建永久性窖池建成后一次可提高普及率12,在过去已建成50的永久性窖池基础上达到60以上,土窖和临时性窖池达10以上,灌区共建成的窖池普及率达70以上。从8月20日开始,各乡镇已组织农民集中青贮籽瓜皮、葫芦皮。从9月2日到30日,要集中进行全株玉米青贮,主要在百户连片肉羊养殖专业村、规模化养殖户、肉羊育种户、奶牛养殖村中进行,青贮普及率达到90以上。从10月1日到20日,普遍进行秸秆青贮、黄贮,青贮普及率达到70以上。

为了抓好青贮窖池建设和青贮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了旗乡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领导干部共同抓、科技人员承包抓的领导体系,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实行了四大班子领导包乡镇、旗直单位和乡镇领导包村、干部包组包户的责任制。全旗13名副处级以上领导、31个旗直单位承包灌区5乡镇的青贮窖池建设和青贮工作,承包单位个个有指标,承包人员人人有任务。旗领导一人一个点,点上的青贮普及率要达到90以上。二是强化科技服务。在青贮窖池建设和青贮大会战中,农牧业、农机、科技等涉农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承包青贮窖池建设和青贮的技术指导任务。通过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现场示范等多种形式,广泛培训群众,让群众真正掌握窖池建设和青贮技术要领;三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今年,旗委、政府要拿出183.98万元扶持发展农区畜牧业。在青贮窖池建设上,给每座新建永久性窖池无偿提供水泥1吨,共计补贴资金43.1万元。为了解决好“三秋”矛盾,实现青贮机械化,从北京市彼得益农业机械研究所订购7台玉米饲草联合收割机械,目前已到位1台,其余在9月初到位。旗财政补贴18万元购置玉米饲草联合收获机,建立青贮加工专业户,组建青贮专业队。同时把争取到12万元的购置农机具补贴款,用于补贴购买中小型草粉机。旗直各包扶单位出资出力帮助青贮户建设窖池、购买青贮薄膜等,共投入无偿包扶资金20.9万元;四是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旗委、政府要把青贮窖池建设和青贮工作作为年终领导实绩考核重要内容。旗委、政府成立了青贮督查工作组,在每一个乡镇下派一名督查员,从8月13日开始蹲点督查。旗委、政府两办督查室和农区畜牧业专项推进办公室不定期深入各乡镇督查,并将督查情况通报全旗。从8月16日开始,实行窖池建设日报制,即每一乡镇每天给政府办报一次窖池建设进度。8月30日—31日,由旗委、政府两办、下派督查员和各乡镇的分管领导组成两个青贮窖池建设验收组,逐村逐户清点新建及原有窖池。今天上午,又组织召开了农村经济表贮工作会,重点安排青贮工作,要求各乡镇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全力打好青贮攻坚战。从9月1日开始,灌区各乡镇要解决好“三秋”矛盾,迅速掀起青贮大会战,集中人力物力搞好青贮,并实行青贮进度日报制。到9月底,旗委、政府两办督查室、考核办、农区畜牧业专项推进办公室要对各乡镇的青贮窖池建设和青贮工作进行评比验收,对工作突出的乡镇要进行表彰奖励。

(三)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一是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扩建现有企业规模。和兴面粉加工厂投资200万元,对原有厂房和设备进行了扩建和改造,生产能力由原来的1万吨扩大到4万吨。乌加河三华面粉加工厂、宏丰面粉加工厂、索仑肉食品加工厂等企业也都对厂房和设备进行了扩建和技改,扩大了生产规模。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天津市中敖肉食品有限公司在乌加河镇所在地建一个年加工100万只肉羊的现代化肉食品加工企业,企业名称为“乌拉特中敖肉食品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5000多万元,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屠宰、分割、剔骨、包装等技术,是全市最大的一家肉食品加工企业。新建龙头企业在8月13日举行了奠基仪式,9月1日动工建设,计划明年7月投产。引进大连市客商在德岭山投资400万元建成年加工能力4.5万吨的葵仁加工厂。引资100万元在石兰计建成日加工小麦30吨面粉加工厂。

二是产业化基地初步形成。各乡镇围绕龙头企业发展了一批专业村、专业小区,加快了10万亩优质小麦、5万亩葵花、30万只肉羊、100万只绒山羊、5万亩马铃薯、2万亩脱水蔬菜、25万亩玉米和石哈河镇荞麦、莜麦等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同时,龙头企业抓订单、建基地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高涨,订单农业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小麦、葵花、脱水蔬菜等各类农作物订单种植面积达31万亩,比上年增10万亩,占到总播面积的50以上。乌加河镇引进华泰集团花葵HK306订单种植1.5万亩,德岭山大圣村引进制种玉米订单种植2500亩,石兰计引进脱水菜订单种植800亩。

(四)组织化体系建设明显提高

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各乡镇建立了不少专业协会,统一指导、协调和组织行业营销,有效缓减了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全旗建立肉羊协会14个,奶牛养殖协会6个,肉牛协会3个,各类中介组织21个,组建德美肉羊育种联合体1个,吸纳经纪人45人。专业协会统一指导协调和组织行业营销,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如乌加河镇新办的农畜产品专业营销合作社,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干部服务转型,发展壮大了经纪人队伍,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宏丰乡建立肉羊交易市场,引导群众直接走进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利益最大化;德岭山肉羊协会、用水协会、奶牛协会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2005年,我旗确定为“林业生态质量推进年”。围绕这一主题,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开展春季植树造林活动。完成义务植树50万株,四旁植树30万株,建绿色通道20公里,容器育苗50万袋。二是实施了林业重点工程。按照退耕还林技术操作规程,完成退耕还林2.4万亩,完成5.4万亩补植任务。完成天保封山育林5万亩。完成三北四期防护林8000亩。三是实施植树种草、以草定畜。为了巩固提高造林成果,切实解决好石哈河人民的长远生计问题,今年,我旗提出了实施植树种草、以草定畜、舍饲精养的新思路,出台了《关于在退耕地林带内间种优质牧草的决定》,落实了7万亩的种草任务。由于旱情严重,退耕地林带内示范种植了3000亩沙打旺优质牧草,深翻整地4.4万亩,为明年种植打好了基础。同时下发《关于做好植树种草、以草定畜工作的通知》,石哈河镇以各村的草场、耕地、退耕地的面积为基数,清点核定养羊数量,超载部分限时出售,目前境内羊饲养总量限制在20万只以内。四是抓好了林权发证工作。完成了2000—2002年的46万亩退耕还林工程林权发证工作;2003—2004年退耕还林及全旗公益林的定权发证外业调查工作已结束,内业整理正在进行,预计年底完成。

(六)水利设施明显改善

一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旗完成平地缩块17.76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2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02万亩,完成乌梁素太乡晋太渠口闸和乌加河镇板汉渠口闸修建工程,完成两个移民新村的管灌节水工程。二是实施韩乌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工程总投资238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58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80万元的4.5公里抢险道路疏通工程,完成投资42万元的临建工程,完成投资75万元的15公里上电工程,完成投资10万元的15公里施工道路修筑工程,完成71.52万元的主坝和一、二号副坝土石方开挖工程。三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完成德岭山水泉移民村人畜饮水和大圣移民扩镇供水、巴音杭盖工业园区供水、石哈河镇人畜饮水工程,共投资62万元,解决了1200人、1.44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四是抓好防汛工作。采取了组织领导、督促检查、度汛应急工程、预案准备、抢险队伍物资准备五到位措施,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实行了四级联包制,即旗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实行了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和水库零报告制,牢牢把握了防汛主动权。今年,旗财政十分紧困的情况下,拿出10万元专项治理了乌不浪口、兵房沟、梁台沟等重点山洪沟口,修筑铅丝笼坝和护村沙坝,疏通行洪河道,进一步提高防御洪害能力。

(七)扶贫攻坚有新动作

一是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工程总投资37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20万元。在石哈河镇石哈河村、德岭山镇大圣村、温更镇巴音满都呼嘎查、乌兰苏木努呼日勒嘎查四个嘎查村实施。到目前,工程已完成铺设低压管道8500米,架设高低压线路1.26公里,购进基础母畜90只,种公畜45只,建120平方米标准化棚圈40处,配套高标准节水灌溉饲料地183亩,平整道路16公里,围封草场7.3万亩,现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剩余工程在9月底要全部完成。二是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工程投资23.4万元,计划举办10期培训班,培训贫困劳动力780人,现已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贫困劳动力170人。三是加强了社会帮扶。我旗共有市、旗、乡三级包扶单位135个,包扶干部1017人,包扶贫困户1534户。目前,各包扶单位共投入无偿扶贫资金30.5万元,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八)农业开发有新进展

一是加快了2004年农业开发项目尾留工程建设,打配机电井8眼,铺设管道10公里,安装网栏5公里,修农田路10公里,种树2万株。二是加强了有偿资金回收力度,完成了上级回收任务,为争取项目奠定了基础。三是全力实施了农业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61万元,其中中央自治区投资417万元、市旗配套25万元、群众自筹219万元。工程在乌加河镇永胜村、乌梁素太乡二大队村、德岭山镇水泉村实施,共改造中低产田15000亩,计划打配机电井12眼,埋设低压输水管道25公里,衬砌渠道8.05公里,开挖疏浚渠道43公里,修筑桥、闸等建筑物150座,修筑农田路46公里,配套高低压线路250米,安装100KVA变压器1台,植造农田防护林900亩。从7月7日开始,乌加河镇永胜村项目区已全面开工,目前已修筑农田路22公里,开挖疏浚渠道15公里,衬砌渠道2公里,完成总工程量的32。

根据农作物种植、农区畜牧业和二三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对今年全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进行了分析测算,具体测算情况如下:

1、灌区:

(1)农民总收入40790.22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8899万元,牧业收入8397.5万元,二、三产业收入3051.6万元,粮食直补和玉米补贴共442.12万元。

(2)总费用17183.28万元,其中农业支出14294.63万元,牧业支出2671.19万元,其它217.46万元。

(3)农民所得=总收入-总费用=23606.94万元。

(4)农民人均收入=农民所得÷总人口54137人=4361元。比去年增长776元,增长21.6。

2、山旱区:

(1)农民总收入6477.36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542万元,牧业收入1686万元,二、三产业收入2220万元,粮食直补29.36万元。

(2)总费用3959万元,其中农业支出2631.94万元,牧业支出891.72万元,其它435.34万元。

(3)农民所得=总收入-总费用=2518.36万元。

(4)农民人均收入=农民所得÷总人口25376人=992元。比去年减少75元,减少7。

3、牧区:

(1)牧民总收入15911.15万元,其中牧业收入14850.26万元,二、三产业收入305.96万元,农业收入742.4万元,粮食直补12.52万元。

(2)总费用7600.52万元,其中牧业支出6597.73万元,农业支出281.9万元,其它720.89万元。

(3)牧民所得=总收入-总费用=8310.63万元。

(4)牧民人均收入=牧民所得÷总人口21519人=3862元。与上年持平。

全旗农牧民总收入63178.73万元,总费用28742.8万元,农牧民所得34435.93万元,农牧民总人口101032人,人均收入

达3408元,比去年3012元增长396元,增长13.1。

回顾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可以说,农业生产经受住了春播低温、干旱、虫害等各类自然灾害的考验,农作物苗全苗旺、长势喜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总体发展态势好。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今后认真研究解决。

1、我旗沿山山洪沟口51条,山洪沟口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沿山灌区五乡镇年年受洪灾,急需立项治理。

2、今年春夏连旱,降雨极少,气候干燥高温,形成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石哈河镇的13万亩耕地无法下种,牧区7.2万头(只)牲畜死亡,山旱牧区受灾农牧户生产生活十分困难。

3、在2003年,我旗组织群众积极打井抗旱,新打井599眼,其中市里给配套了419眼机电井的电力设施,还有180眼机电井未配套,需要立项解决。

4、由于黄河水情严峻,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我旗山前井灌区被迫打深井取水浇地,加之五原、临河、杭后也从井灌区取水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为了缓减水源压力,急需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在井灌区实施管灌节水工程。

5、近年来,由于金泉工业园区、500千伏超高压电站、移民工程等项目相继落户德岭山镇,征地矛盾突出,隐藏着很多不安定因素。

6、乌梁素太乡红旗分干沟、兴丰分干沟由于年久失修,建筑物毁坏,严重阻水,而且部分段落淤积严重,虽然上游基本输通,但总体上仍然排水不畅,整个分干沟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需加大投入彻底改造。

7、哈噔高速公路修建工程的砂石原料都是从我旗沿山五乡镇调运,调运原料的车辆严重超载,压坏了我旗境内生产桥梁和输水涵洞,影响了我旗群众生活、生产。需上级有关部门协调新建、维修这些生产桥梁、输水涵洞。据统计,需新建生产桥15座,维修生产桥10座,新建涵洞5座,维修涵洞4座。

8、奶牛销路不畅,给奶牛业发展带来很大冲击。我旗以前买回3-4头奶牛的饲养户几年来繁殖增加到十几头,超出农户的饲养承受能力。目前贷款期限已到,售奶款偿还了贷款。繁殖下的母犊卖不出去,使奶牛饲养资金投入困难。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营养水平达不到要求,造成产奶量下降,收入减少,有的奶牛饲养户甚至出现亏损局面。另外,奶牛饲养户不能按期偿还贷款,利息罚款增加,又加大了饲养户的负担,现急需为奶牛饲养户解决周转资金。

9、肉羊养殖专业村的养殖户品种改良投入资金大,缺乏养殖专项贷款,现在发放的小额贷款周期又较短,养殖户资金运转困难,致使农区养殖业发展缓慢。

10、税费改革后,各乡镇财政运转困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防雹经费严重不足,给防雹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11、各乡镇工商税收任务较大,完成税收任务困难很大。

12、2003年旗直单位职工干部的部分养殖包扶资金用于购买紫花苜蓿籽种,并补贴到农户。今年包扶资金已到了回收期,需要旗政府到位籽种补贴款,以便尽早归还旗直单位职工干部的包扶资金。

13、我旗的国家重点公益林大多分布在牧区各苏木,涉及到草场变林地这一根本性问题,需要协调解决。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

(一)大力推进农区畜牧业发展。以发展肉羊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最符合农区实际,农民最宜掌握的一项增收途径。按照年初制定的方案,要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肉羊业真正成为农区的主导产业。下一步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青贮工作。现已进入青贮的关键时期,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好青贮大会战,青贮普及率达到70以上,消灭有畜青贮空白户。二是加大肉羊育种和改良力度。在加大肉用种羊培育和推广的同时,抓好羊的人工配种和羊胚胎移植,全力加快改良速度。三是加快优质肉羊工程的建设。按照年初制定的百户连片模式化肉羊养殖专业村和规模化养羊户的建设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饲养水平和综合技术的应用能力。四是加强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畜牧、农业部门要选派技术人员深入农牧业一线,包片入户进行技术指导,推广普及饲草料青贮、加工调制技术,提高饲养水平,实现舍饲精养。五是加强动物防疫工作。全力抓好秋季动物疫病防治大会战,认真落实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动物疫病防治密度要达到100,确保外疫不传入,内疫不发生,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完善“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联结机制,积极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关系,提高农民围绕龙头企业调结构、建基地的积极性。农区各苏木乡镇要整合肉羊产业资源,扩张肉羊饲养规模,为乌拉特中敖肉食品有限公司这一龙头企业提供充足的加工原料,延长肉羊产业链条。二是认真组织好龙头企业旺季生产,特别是对葵仁、面粉、油脂、肉类加工等季节性生产的龙头企业要实行跟踪服务,有效地协调解决企业运行中原料供应、产品运销、资金需求等一系列问题,确保企业正常生产。三是扶持发展龙头企业。按照“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强带动”的发展思路,培植和壮大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今年新引进的乌拉特中敖肉食品有限公司从9月1日开始动工建设,我们要加大服务力度,帮助协调关系,加快施工进度,争取早日投产见效。四是继续完善农畜产品流通营销体系。及时为农牧民提供农畜产品供求信息,充分发挥各类中介组织、农牧民经纪人和农畜产品集贸市场的作用,加快农畜产品流通,确保农牧民增产增收。实行“订单”的地方,要主动与订单企业联系,如期兑现合同,提高订单履约率,保护农企双方利益,规范和引导订单农业的发展。

(三)抓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秋收后,农村劳动力季节性富余增加,此时也正是农村二三产业和城市建筑用工高峰期,要积极配合劳动保障和就业等部门做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用工信息收集发布工作,组织好富余劳动力的就地打工和外出务工,积极帮助农民寻找就业机会,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增加非农收入。

(四)抓好秋浇保墒工作。今年晚秋作物多,“三秋”矛盾突出,要组织农民及早开灌。旗水管部门要做好秋浇安排工作,统一调度水量,各乡镇要落实好水量计划,按时足额交清水费,同时要与上级水管部门加强联系,密切配合,保证高效灌溉。早浇的耕地要掌握好宜耕期,进行磙耙保墒。

(五)巩固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加强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和禁牧工作。全力做好国家重点公益林的林权发证工作。

(六)抓好已上报项目的跟踪落实和新项目的编制上报工作。实践证明,实施项目带动是我们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抓住国家优先扶持的产业政策,抓紧跟紧项目落实,力争在生态建设、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等方面有新突破。

(七)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创建服务型政府。乡镇机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杭后是全市的试点,撤并了50的乡镇。下一步乡镇机构改革要在全市进行。乡镇机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转变政府职能,服务三农,在服务中实现管理,今后我们要多探讨、多摸索。

(八)认真排查社会矛盾,全力维护地区稳定。冬春农闲季节是农村矛盾多发期。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随时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给群众一个明白。要做好社会矛盾的大排查,早发现,早预防,早疏导,早解决,变上访为下访,及时把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中。做到矛盾不出村、不出乡。

(九)及早谋划明年的工作思路。认真总结今年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不断改进和提高工作水平。对新技术、新增收项目一定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推广,避免畏难情绪和退缩思想发生。各地各涉农部门要在抓好今年下半年各项工作的同时,及早研究明年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措施,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农户,围绕加快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科技创新等重点和难点开展调研,及时了解群众愿望,发现各种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策,始终把握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主动权。

实现今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将以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措施,扎实工作,为全旗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新贡献。

第三篇: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各地认真贯彻中央、盛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好中央、省委、市委“一号文件”的落实,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中心,以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为重点,深入实施农业农村“十大工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城乡一体化,全县农村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我县农业总产值达330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033元,同比增长9.3%。

一、粮食生产得到重视,效益农业成果显著。

(一)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盛市有关发展粮食生产的会议精神,制订了《关于全县早稻生产的指导意见》,加强督促,狠抓早稻面积的落实,全县早稻播种面积1.9万亩,比去年增加了0.2万亩。落实政策措施,对粮油复种面积20亩以上种植大户,除省补贴资金外,县配套补助5元/亩,已发放资金总额184896元,涉及24个乡镇,452户,共12326.4亩。

(二)在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取得显著成果:①春粮生产,全县春粮面积6.79万亩,比上年减11%,其中小麦播种面积5.9万亩面积比上年减少0.7万亩,亩产178公斤,单产增14公斤。②畜禽生产。畜牧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总产值12705万元,全县肉类总产量9839吨,禽蛋产量1738吨。生猪存栏16.1万头,出栏9.7万头,家禽存栏`145万羽,出栏141万羽。③蔬菜生产。全县蔬菜播种面积约计6万亩,比去年增加0.5万亩,其中大棚蔬菜5600亩,蔬菜总产值5924万元。④特产经济。乌牛早茶叶总产量379.1吨,产值7582万元。水果喜获丰收,其中杨梅产量1.3万吨,产值4000万元。枇杷产量0.3万吨,产值1000万元。⑤渔业生产。上半年水产品总产量750吨,同期增长2.7%,其中养殖产量548吨,捕捞产量202吨,总产值112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稻田养鱼面积9.4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0.6万亩。

二、抓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1、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围绕畜牧、蔬菜、茶叶、水果、田鱼等五大支柱产业,重点抓好“四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①是打造温州市最主要的绿色蔬菜供给基地。②是打造温州市最大的畜禽生产基地。③是打造浙江省最大的稻田养鱼基地。④是打造浙江省最具特色的名优特产基地。上半年新增蔬菜基地3000亩,优势特产基地8500亩,其中乌牛早茶叶基地2000亩、名优水果东魁杨梅5500亩,水蜜桃和蜜梨等1000亩,建立水果丰产示范园1000亩。此外,渠口乡1400亩市级蔬菜后备基地正在申报中。

2、扶持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市场主体。①是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实施“扶持十大龙头企业”行动,在资金、技术、信息方面给予帮助,积极扶强、扶大、扶优。上半年共确认农业企业128家,农技服务站2家。②是继续发展订单农业,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今年签订粮食订单1万亩,蔬菜订单0.3万亩,生猪订单3万头。③是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上半年我县新发展了7家专业合作社,涉及畜禽、水果特产、药材等方面。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3家,其中专业合作社20家,协会3家。

三、全面启动“万名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进一步加强。

为了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县政府已安排1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培训经费,目前已培训总人数达3141人,其中:“专业农民”技能培训1105人,“转业农民”就业技能培训850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946人,预备劳动力培训240人。目前已完成培训计划的40.8%。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一)是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引进金早-

47、Ⅱ优培

九、协优9308等高产优质早晚稻田新品种,在西岙、陡门两乡示范推广有机大米栽培面积200亩,在五尺、鲤溪等乡镇示范推广糯玉米600亩,计划在乌牛、瓯北引试稻鸭共育技术等。开展田鱼干加工技术研究,进行新产品研制,并引进一批加工机械,继续抓好田鱼提纯选育工作,引进1.1万尾光刺倒巴鱼试养,共组织向楠溪江投放了10万尾香鱼苗。引进茶叶加工机械37台,微型耕作机1台,粮食加工机械检测化验设备1台套,添置保鲜冷库2座,容积达100立方米。

(二)是开展科技交流活动。组织农业干部、农业企业和种养大户等150多人赴温州参加2004中国(温州)科技交易会,组织各乡镇的分管领导、畜牧兽医干部、畜禽养殖大户、饲养生产厂家及有关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20余人参观了今年3月份在杭州举行的2004畜牧业暨饲料工业(杭州)展览会,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经验,工作汇报《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三)是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向广大农业企业和农民提供急需的各类实用技术和市场信息。组织开展送科技服务活动,共接受咨询达200多人次,解决疑难问题40多起,分发科技图书1200多本,糯玉米种子1000多包,农药、兽药20箱,共计价值15000多元。进一步加强农技110服务,农技110台接受来电来访159人次。

四、大力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

今年是全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的第二年,按照盛市提出的工作要求,我县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落实之中。

(一)是村庄整治建设全面推进。按照基本达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和文化繁荣的农村新社区建设的要求,以改路、改水、改厕、改线和垃圾集中处理、违章建筑拆除、村庄绿化为主要内容,上半年已有41个村启动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占全面任务数的60%,完成整治村6个,启动主要景观线整治3.2公里,完成规划编制9个村。

(二)是加快示范村建设步伐。我县几个市级示范村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旧村改造进程,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地开展。乌牛镇王宅村旧村改造第三期已开始拆迁;上塘镇下堡村有关旧村改造方案已经批准,拆迁协议已签订,现正在旧房拆迁;桥下镇六岙村的第一期也已签订了拆迁协议;瓯北镇前牌等村拆除了8000多平方米的违章建筑,优化了村庄布局,保护了土地资源;桥头镇坦头村和乌牛镇码道村均组织党员干部及群众到我市其他县(市)进行考察学习。今年计划启动的7个市级示范村,已经全部启动。至目前,投入建设资金1722万元,其中县财政投入210万。

(三)是下山移民稳步推进。今年计划实施下山脱贫1730户,6525人,计划投入资金9458万元。到目前,已经落实23个下山移民点(小区),共370户,1100人完成下山移民搬迁任务,投入3100元资金,改善下山移民点(小区)的基础设施。

五、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绿化造林进展良好。

全县开工建设农田水利项目280余处,新增灌溉面积0.2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1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45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0.6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平方公里。治理河道5.1公里,完成总投资2255多万元。新建、改建乡村供饮水工程26处,新增日供水能力0.23万吨,解决了1.3万人的饮水困难。春季造林成绩显著:全县完成迹地更新3582亩,景观林3100亩,四旁植树20万株,林木育苗180亩。结合楠溪江旅游开发、青山白色治理、村庄示范整治工作,完成了15公里的沿江防护林带的建设任务。

六、农村政策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

(一)进一步规范完善村账乡代理工作。开展瓯北、上塘、桥头等乡镇的村级银行户头整顿,从2月份开始至今,组织县人民银行及有关乡镇对乱开户进行了集中整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做好会计电算化的升级等维护工作,邀请市专家到全县38个乡镇进行了业务指导,确保财务电算化的正常运行。做好县网络监控中心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是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管理。我县今年被市里列入农民负担重点监管县,工作形势严峻。我们从年初就对该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与各乡镇和县涉农收费部门签订了农民负担责任书,明确违反责任追究制度。同时要求物价部门认真做好督查,及时反馈工作信息。

(三)是积极开展完善土地二轮承包工作。我县目前仍有13个乡镇的21个村未开展二轮承包工作,根据省市的要求,6月底前要全部完成,任务非常艰巨。为此,县里成立了完善土地二轮承包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多次部署会议。6月4日,召开了由有关乡镇的一把手参加的工作推进会,对二轮土地承包工作做了部署,明确下步工作重点和责任。我们根据省市要求,重新修订了农业承包合同范本、委托书、登记表,制定了土地二轮承包工作流程等指导性的材料,规范乡镇对该项工作的管理。同时,成立了3个工作督导小组,分别对相关乡镇开展定期督促和指导,推动乡镇完善二轮土地承包工作的力度。

总的来看,我县农业和农村形势良好,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县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沿江经济发展迅速,山区发展缓慢,1990年至2003年沿江6镇工业总产值年增长37.8%,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54%上升到2003年的97%,财政收入占全县的97%,山区32个乡镇财政收入仅占全县的3%,这种差距仍然在逐步拉大,山区经济发展的缓慢,已经严重影响全面发展奔小康的步伐。

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制约因素有增无减。

1、化肥、农药、农用物资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大,比去年同期普遍上涨10-30%,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2、山区交通不方便,增加了农产品销售成本,如梗豆,从枫林运至温州每斤0.2元,运费每斤0.06元,运输费用占30%,有的种植西瓜农户因价格低而运输费用高无法销售出去。

3、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由于山区农民文化素质差、技术水平低、信息闭塞,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来困难。

4、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目前乡镇财政严重赤字,县级财政投入农业仅占很少的部分,制约了农业的发展能力。另外,农村用地、农业贷款难和电、水等生产资料的供应不足都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

三、农村建设步履艰难。由于山区集体经济增收困难,财政用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资金有限,村庄整治和环境建设步伐缓慢。土地指标的控制,严重制约了农村示范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四、二轮土地承包政策的落实、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农村定销户的处理等问题的解决难度仍然很大。

第四篇: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在总体上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形势好于预期,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走势,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农产品供给不断增强,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稳定粮食生产,城乡统筹步伐加快,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做强县域经济,着力改善民生,农业农村经济发生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积极的变化。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例,2015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结构性特征日益凸显。

1.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各级农业部门精心组织,加强春耕备耕工作指导,积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出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政策,落实农业四项补贴。

2.春播工作全面完成

截至6月8日,全市春播工作已全部结束,比去年提前了4天。农作物播种面积1022.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794.4万亩(玉米580.9万亩、水稻171万亩、小麦1.9万亩、豆类13.7万亩、薯类23.1万亩、杂粮3.8万亩),蔬菜90.1万亩,花生50.3万亩,两瓜37.9万亩,寒富苹果、葡萄、中药材、树莓、蓝莓、向日葵等其他经济作物50.1万亩。目前,大田玉米已全部出苗,大部分株高35-40公分,叶片7-8片;水稻大部分缓苗已经结束,进入分蘖期,大部分株高15-20公分,叶龄在6片半叶左右。

3.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

一是设施农业提质增效成效显著。预计上半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44.5万亩,蔬菜产量221.9万吨。设施农业冬季生产品种以叶菜类为主,以果菜类为辅。其中,叶菜主要品种有芹菜、韭菜、苦苣和生菜等,约占65%;果菜主要品种有西红柿、青椒、黄瓜等,约占35%。4月份以后,冷棚两瓜陆续定植,温室黄瓜、西红柿、辣椒等主栽品种进入盛产期。2015年已成功申报省级现代设施农业小区15个,现小区已全部落实到建设单位和地块。二是沈康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有序进行。形成沈康现代农业示范带2015年建设项目计划,明确了2016年、2017年工作目标,并向波涛副市长进行了专题汇报。2015年项目共分为9大项、15个子项,目前项目正有序推进中。三是现代都市农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加强对都市农业政策引导,并制定了都市农业扶持政策。同时,召开都市农业规划项目推进会,沈北新区怪坡创意主题公园、美加欧观赏树种公司、雨润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等7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就项目定位、建设规模、功能布局、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四是“三品”认证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全市已认证无公害绿色食品713.3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7.3%。

4.畜牧生产总体运行平稳

预计1―6月份,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7万吨、31万吨和25.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3%、3.6%和2%。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6.1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8.3万吨,同比增长2.5%。生猪存栏338万头,同比增长4.8%,出栏280万头,同比增长4.6%;家禽出栏9120万只,同比增长4.9%;蛋鸡存栏5140万只,同比增长4.6%;肉牛出栏53万头,同比增长3.9%;奶牛存栏14.7万头,同比增长3.6%;羊存栏75.7万只,同比增长3%,羊出栏46万头,同比持平;6月份毛猪收购价格缓慢增长,收购价格在15元/公斤左右;鸡蛋零售价格较上月有所涨幅,价格6.7元/公斤;羊肉价格受疫病、饲养行情影响,近期养殖户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5.农业产业化建设有序推进

继续深入落实沈阳市农产品加工业五年发展规划,以推进项目建设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为重点,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项目。全市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开(复)工建设已达60个。其中,计划投资1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重大项目15个,累计完成投资150.3亿元,完成计划总投资的62%。辉山、希杰、雨润项目已全部竣工投产,恒丰源、成达、方驰、润恒项目已投产或试运行,德宝、毅都、天赢等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中。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培育。修改和完善了沈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监测管理办法,规范了市级龙头企业的申报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已申报企业17户,参加监测企业92户。同时,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全力支持辉山乳业打造世界级乳品企业。三是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目前,康平农副产品加工园区、朝阳食品加工园区和法库孟家现代农业园区等3个园区已开工建设,新民市兴隆农产品加工园区、辽中县精细农产品加工园区和浑南区中国北方健康食品产业园等3个园区正在办理项目前期手续,近期可开工建设。

6.县域经济平稳发展

一是县域重点项目进展良好。截至5月底,县域169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率62.7%,完成投资152.1亿元。投资3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复)工855个,完成投资468.4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复)工203个,完成投资218.2亿元。二是县域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截至4月底,县域20个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293.9亿元,新上项目126个,完成基础建设投入8.2亿元,入驻企业2189个,上缴税金16.1亿元,带动就业32.4万人。新民包印、辽中铸锻造机加、法库陶瓷和康平塑编等4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329.7亿元,增长1.1%,新上项目68个,完成基础建设投入0.7亿元,入驻企业573个,上缴税金5.3亿元,带动就业12.7万人。三是县域新城新市镇建设扎实推进。截至6月底,县域17个新城新市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7.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31.1亿元,完成投资计划22.6%。新城新市镇亿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283个,总投资2461.5亿元,已完成投资246.7亿元。房地产开发项目147个,总投资774.7亿元,完成投资95亿元,开发面积749.5万平方米。

7.农村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按照中央、省关于农村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沈阳市印发了《2015年农村改革工作方案》,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各项重点任务取得实效。一是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取得实效。确定苏家屯区为省级“整区推进”任务区,其它涉农区县(市)每个落实2个乡镇为省级试点单位,省确权登记工作经费和市财政配套6000万元已全部到位,目前已落实300万亩,是省任务的2倍。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模式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在巩固提升“7+1”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试点成果基础上,确定14个土地流转经营模式试点,截止目前,新增流转面积15万亩,总面积226.7万亩,流转率达到27.4%。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有序推进,于洪区已完成抵押贷款50万元。三是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组建工作取得实效。由市联交所、沈北创展集团、沈阳华汇金融服务公司、北京金典拍公司共同出资600万元,共同发起成立沈阳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已报市政府,待市长办公会议通过后正式运营。四是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核实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在总结去年经验基础上,在9个区县(市)确定9个村开展农村“三资”清理核实试点扩面工作。

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多成绩,我们调研团队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第一,抓好管理防控,打牢农业丰产增收基础。一是加强组织协调指导。采取积极措施,稳定粮食、畜牧等农产品产量,确保农产品安全供给,为完成全年稳增长任务提供必要保障。二是加强田间管理。认真研究制定和完善田间管理技术方案,强化技术指导,加强肥水调控,加快农作物生育进程。旱田作物做好查田补苗和二三类苗的提档升级,水稻做好缓苗阶段水肥管理。三是强化防灾减灾。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控,扎实做好玉米螟绿色防控和水田区飞防、机防工作,提前制定和完善气象灾害防范和救灾预案,提早做好物资和技术准备。建立农业、水利、气象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密切关注气候变化,为农业丰产增收保驾护航。四是继续实施畜牧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畜牧规模生产、良种生产,促进畜牧生态发展。做好集中免疫和疫病防控,构建畜牧生产安全屏障。

第二,抓好结构调整,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一是加强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区管理。重点做好113个国家、省、市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在农业生产关键生产季节、粮油作物关键生产阶段,组织农技人员深入高产创建示范区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二是推进设施农业建设。认真组织设施农业改旧建新项目,力争当年建成当年见效。三是促进都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出台都市现代农业实施细则,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做好规划和引导,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加入都市现代农业建设。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完善农产品加工项目调度和服务机制,确保规模以上项目全部实现开复工,加快推进10亿元以上大项目建设进程。

第三,抓好项目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强化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和重点项目的跟踪调度。一是着力抓好经济运行的组织协调。咬住全年目标任务不放松,加强县域各区县(市)主要经济发展指标计划的衔接和统计上报工作,密切关注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切实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二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投资进度。全面落实项目调度制度,实行“点对点”、“一对一”调度,认真落实重点项目领导实名推进责任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土地、资金等各种问题和困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推进县域169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实现按期开(复)工,确保投资进度达到时序要求。三是推进县城和新城新市镇建设。完善路网工程、配套设施、生态水系和重点项目建设,提升蒲河新城、沈抚新城等样板城建设水平,推进新民新城、法库新城等重要节点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兴隆堡、清水台等特色新市镇建设,吸引人口向城镇集聚,一市三县房地产开发面积不低于800万平方米。

第四,抓好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在落实市直各部门农村任务的基础上,继续强化农村改革工作各项任务调度和督查工作力度,切实推进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确保完成全年农村改革任务。一是以抓好苏家屯区“整区推进”试点为重点,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确保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面积300万亩,力争完成350万亩。二是以推进“7+1”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试点工作为重点,推广多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试点,落实好14家改革试点单位,力争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260万亩。三是以推进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组建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抵押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挂牌试运营。四是以开展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为重点,加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化建设,计划10月底完成市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评选工作。五是以有序推进农村“三资”清理核实试点扩面工作为重点,力争实现产权明晰、运行公开、监管到位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新机制,在9个区县(市)上报的18个试点村和备选村名单中确定9个村,开展农村“三资”清理核实试点扩面工作。

第五篇:镇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估价

入春以来,农区各苏木乡镇和涉农部门紧紧围绕“科学管理、分类指导、为养而种、企业带动、夯实基础、突出服务、增加收入、地区稳定”的发展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发展农区畜牧业为主攻方向,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特别是面对严重的旱灾、虫害等各类自然灾害,全旗上下能够团结一致,沉着应对,扎实工作,确保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农业生产发展态势良好

今年,旗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立足“三个早”,早行动、早安排、早部署,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两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富民政策落实到位。去冬今春,旗委、政府通过召开调研座谈会、农村工作暨春耕生产动员会等多种形式,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区、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了“一免三补”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减免了全部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共减免384.42万元。落实了粮食直补款384万元,受益农民97186人。实施了玉米良种补贴项目,投资100万元,补贴面积10万亩,涉及灌区5乡镇33个村12742户农户。落实了农机具购置补贴12万元,对购买1万元以下小型农机具的农户给予补贴。

2、春耕生产服务到位。春播一开始,农业、科技等部门的技术人员就深入农村一线进行现场指导,技术服务,帮助农民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金融部门积极筹措资金,满足了春耕备耕的资金需求,共发放支农贷款4733万元,其中发放生资贷款4613万元;供销部门组织销售了各种化肥17000多吨,地膜300吨。农牧业、工商、种子管理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小组,在春耕春播的关键时期对全旗种子、农药等生资市场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整顿农资市场秩序,保护了农民利益;气象部门不断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及时发布了气象信息,实施了人工增雨;农牧机服务中心争取到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广泛联系组织小麦联收跨区作业工作。

3、突出重点,调整种植结构。今年我旗本着“为养而种、为卖而种、为加工而种”的原则,按照“稳粮、减经、扩饲草”的种植方针,进一步把种植业布局调优、效益调高。全旗农作物总播面积66万亩,粮经饲种植比例调整为30:25:45。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粮食作物播种保持在19.9万亩,其中小麦16万亩,比上年增加1万亩,增6.7%;玉米3万亩、杂粮0.9万亩。二是减少经济作物种植。全旗经济作物面积16.2万亩,其中油葵2.2万亩,花葵4.7万亩,“两葵”面积较上年减少0.7万亩,减7.8%;马铃薯2.5万亩,药材0.5万亩,籽瓜3.9万亩,瓜类等1万亩。三是加快饲草业发展。饲草面积达29.9万亩,较上年增加5.8万亩,增52.8%,其中优质牧草13.1万亩,饲用玉米16.8万亩。经联评测产,小麦单产达到346.6公斤,较上年减产37.5公斤,总产达5788.22万公斤。但由于面积增加1万亩,总产比上年增加了26.57万公斤。玉米单产达550公斤(包括套种),粮食总产量预计可达1.5亿公斤。

4、注重实效,推广实用科技。一是实施“种子工程”。2005年我旗进行了一次“种子革命”,良种率达到了96%。重点引导农民推广种植了油葵、花葵杂交品种和巴单3号、四单

19、杂单7号等玉米新品种。二是推广实用技术。突出实际、实用、实效,重点推广了优质专用春小麦标准化栽培、饲用农作物综合配套栽培、向日葵提质增效综合栽培、瓜菜开沟高畦覆膜综合配套、轮作倒茬、深松深翻等技术,提高了种植效益。三是强化科技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田间指导、召开现场会等形式,举办各类培训班385期,普训农牧民37150人,培训农牧民技术骨干7861人。同时,在3月份开通了“96048”服务热线,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疑难问题。四是加强田间管理。认真做好了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和防治工作,印发农作物病虫害情报35期,防治病虫害面积7.4万亩。五是合理安排种植。引导农民按照统种分管,品种搭配,集中连片,长渠高地单品种种植的原则,实施了渠域化、区域化种植,加快了浇灌进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小麦播种坚持了“六不种”,即不平地缩块不种、不是良种不种、不施足底肥不种、不倒茬不种、进入4月不种、不集中连片不种。

5、抓住关键,强化水利措施。一是清挖渠道。在去年清淤丰济渠的基础上,今年灌区各乡镇组织开展了水利春修大会战,清挖了各级渠道,清淤土方50.23万方,新建和维修各类桥涵口闸134座,新建了金喜城扬水站1处,保证了水到渠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二是抓好夏灌工作。今年我们坚持早开灌、早引水,争取主动。夏灌期间,旗委、政府分管领导、水务局和各乡镇的领导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检查督促夏灌工作。水管站、乡镇的领导干部驻闸蹲点,协调水量,灌区的小麦全部浇灌四水。我旗近十年来小麦没有浇过四水,今年开创了夏灌工作的新局面。

6、精心组织,抓好“三夏”生产。一是抓好夏收。从7月25日开始,各乡镇集中人力物力突击抢收小麦,组织300多台联合收割机大面积抢收丰收小麦,加快小麦收获进度,确保夏粮颗粒归仓。二是搞好夏种。旗政府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麦后复种工作的通知》,要求灌区各乡镇积极组织发动农民做好麦后复种工作,努力扩大复种面积,既为山旱牧区提供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又可提高种植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在灌区

落实了6万亩的麦后复种任务,复种的农作物主要为蔓菁、饲用甜菜等饲用作物。三是促进夏管

bsp;二是产业化基地初步形成。各乡镇围绕龙头企业发展了一批专业村、专业小区,加快了10万亩优质小麦、5万亩葵花、30万只肉羊、100万只绒山羊、5万亩马铃薯、2万亩脱水蔬菜、25万亩玉米和石哈河镇荞麦、莜麦等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同时,龙头企业抓订单、建基地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高涨,订单农业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小麦、葵花、脱水蔬菜等各类农作物订单种植面积达31万亩,比上年增10万亩,占到总播面积的50%以上。乌加河镇引进华泰集团花葵HK306订单种植1.5万亩,德岭山大圣村引进制种玉米订单种植2500亩,石兰计引进脱水菜订单种植800亩。

(四)组织化体系建设明显提高

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各乡镇建立了不少专业协会,统一指导、协调和组织行业营销,有效缓减了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全旗建立肉羊协会14个,奶牛养殖协会6个,肉牛协会3个,各类中介组织21个,组建德美肉羊育种联合体1个,吸纳经纪人45人。专业协会统一指导协调和组织行业营销,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如乌加河镇新办的农畜产品专业营销合作社,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干部服务转型,发展壮大了经纪人队伍,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宏丰乡建立肉羊交易市场,引导群众直接走进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利益最大化;德岭山肉羊协会、用水协会、奶牛协会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2005年,我旗确定为“林业生态质量推进年”。围绕这一主题,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开展春季植树造林活动。完成义务植树50万株,四旁植树30万株,建绿色通道20公里,容器育苗50万袋。二是实施了林业重点工程。按照退耕还林技术操作规程,完成退耕还林2.4万亩,完成5.4万亩补植任务。完成天保封山育林5万亩。完成三北四期防护林8000亩。三是实施植树种草、以草定畜。为了巩固提高造林成果,切实解决好石哈河人民的长远生计问题,今年,我旗提出了实施植树种草、以草定畜、舍饲精养的新思路,出台了《关于在退耕地林带内间种优质牧草的决定》,落实了7万亩的种草任务。由于旱情严重,退耕地林带内示范种植了3000亩沙打旺优质牧草,深翻整地4.4万亩,为明年种植打好了基础。同时下发《关于做好植树种草、以草定畜工作的通知》,石哈河镇以各村的草场、耕地、退耕地的面积为基数,清点核定养羊数量,超载部分限时出售,目前境内羊饲养总量限制在20万只以内。四是抓好了林权发证工作。完成了2000—2002年的46万亩退耕还林工程林权发证工作;2003—2004年退耕还林及全旗公益林的定权发证外业调查工作已结束,内业整理正在进行,预计年底完成。

(六)水利设施明显改善

一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旗完成平地缩块17.76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2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02万亩,完成乌梁素太乡晋太渠口闸和乌加河镇板汉渠口闸修建工程,完成两个移民新村的管灌节水工程。二是实施韩乌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工程总投资238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58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80万元的4.5公里抢险道路疏通工程,完成投资42万元的临建工程,完成投资75万元的15公里上电工程,完成投资10万元的15公里施工道路修筑工程,完成71.52万元的主坝和一、二号副坝土石方开挖工程。三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完成德岭山水泉移民村人畜饮水和大圣移民扩镇供水、巴音杭盖工业园区供水、石哈河镇人畜饮水工程,共投资62万元,解决了1200人、1.44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四是抓好防汛工作。采取了组织领导、督促检查、度汛应急工程、预案准备、抢险队伍物资准备五到位措施,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实行了四级联包制,即旗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实行了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和水库零报告制,牢牢把握了防汛主动权。今年,旗财政十分紧困的情况下,拿出10万元专项治理了乌不浪口、兵房沟、梁台沟等重点山洪沟口,修筑铅丝笼坝和护村沙坝,疏通行洪河道,进一步提高防御洪害能力。

(七)扶贫攻坚有新动作

一是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工程总投资37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20万元。在石哈河镇石哈河村、德岭山镇大圣村、温更镇巴音满都呼嘎查、乌兰苏木努呼日勒嘎查四个嘎查村实施。到目前,工程已完成铺设低压管道8500米,架设高低压线路1.26公里,购进基础母畜90只,种公畜45只,建120平方米标准化棚圈40处,配套高标准节水灌溉饲料地183亩,平整道路16公里,围封草场7.3万亩,现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剩余工程在9月底要全部完成。二是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工程投资23.4万元,计划举办10期培训班,培训贫困劳动力780人,现已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贫困劳动力170人。三是加强了社会帮扶。我旗共有市、旗、乡三级包扶单位135个,包扶干部1017人,包扶贫困户1534户。目前,各包扶单位共投入无偿扶贫资金30.5万元,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八)农业开发有新进展

一是加快了2004年农业开发项目尾留工程建设,打配机电井8眼,铺设管道10公里,安装网栏5公里,修农田路10公里,种树2万株。二是加强了有偿资金回收力度,完成了上级回收任务,为争取项目奠定了基础。三是全力实施了农业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61万元,其中中央自治区投资417万元、市旗配套25万元、群众自筹219万元。工程在乌加河镇永胜村、乌梁素太乡二大队村、德岭山镇水泉村实施,共改造中低产田15000亩,计划打配机电井12眼,埋设低压输水管道25公里,衬砌渠道8.05公里,开挖疏浚

渠道43公里,修筑桥、闸等建筑物150座,修筑农田路46公里,配套高低压线路250米,安装100KVA变压器1台,植造农田防护林900亩。从7月7日开始,乌加河镇永胜村项目区已全面开工,目前已修筑农田路22公里,开挖疏浚渠道15公里,衬砌渠道2公里,完成总工程量的32%。

根据农作物种植、农区畜牧业和二三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对今年全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进行了分析测算,具体测算情况如下:

1、灌区:

(1)农民总收入40790.22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8899万元,牧业收入8397.5万元,二、三产业收入3051.6万元,粮食直补和玉米补贴共442.12万元。

(2)总费用17183.28万元,其中农业支出14294.63万元,牧业支出2671.19万元,其它217.46万元。

(3)农民所得=总收入-总费用=23606.94万元。

(4)农民人均收入=农民所得÷总人口54137人=4361元。比去年增长776元,增长21.6%。

2、山旱区:

(1)农民总收入6477.36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542万元,牧业收入1686万元,二、三产业收入2220万元,粮食直补29.36万元。

(2)总费用3959万元,其中农业支出2631.94万元,牧业支出891.72万元,其它435.34万元。

(3)农民所得=总收入-总费用=2518.36万元。

(4)农民人均收入=农民所得÷总人口25376人=992元。比去年减少75元,减少7%。

3、牧区:

(1)牧民总收入15911.15万元,其中牧业收入14850.26万元,二、三产业收入305.96万元,农业收入742.4万元,粮食直补12.52万元。

(2)总费用7600.52万元,其中牧业支出6597.73万元,农业支出281.9万元,其它720.89万元。

(3)牧民所得=总收入-总费用=8310.63万元。

(4)牧民人均收入=牧民所得÷总人口21519人=3862元。与上年持平。

全旗农牧民总收入63178.73万元,总费用28742.8万元,农牧民所得34435.93万元,农牧民总人口101032人,人均收入

达3408元,比去年3012元增长396元,增长13.1%。

回顾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可以说,农业生产经受住了春播低温、干旱、虫害等各类自然灾害的考验,农作物苗全苗旺、长势喜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总体发展态势好。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今后认真研究解决。

1、我旗沿山山洪沟口51条,山洪沟口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沿山灌区五乡镇年年受洪灾,急需立项治理。

2、今年春夏连旱,降雨极少,气候干燥高温,形成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石哈河镇的13万亩耕地无法下种,牧区7.2万头(只)牲畜死亡,山旱牧区受灾农牧户生产生活十分困难。

3、在2003年,我旗组织群众积极打井抗旱,新打井599眼,其中市里给配套了419眼机电井的电力设施,还有180眼机电井未配套,需要立项解决。

4、由于黄河水情严峻,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我旗山前井灌区被迫打深井取水浇地,加之五原、临河、杭后也从井灌区取水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为了缓减水源压力,急需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在井灌区实施管灌节水工程。

5、近年来,由于金泉工业园区、500千伏超高压电站、移民工程等项目相继落户德岭山镇,征地矛盾突出,隐藏着很多不安定因素。

6、乌梁素太乡红旗分干沟、兴丰分干沟由于年久失修,建筑物毁坏,严重阻水,而且部分段落淤积严重,虽然上游基本输通,但总体上仍然排水不畅,整个分干沟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需加大投入彻底改造。

7、哈噔高速公路修建工程的砂石原料都是从我旗沿山五乡镇调运,调运原料的车辆严重超载,压坏了我旗境内生产桥梁和输水涵洞,影响了我旗群众生活、生产。需上级有关部门协调新建、维修这些生产桥梁、输水涵洞。据统计,需新建生产桥15座,维修生产桥10座,新建涵洞5座,维修涵洞4座。

8、奶牛销路不畅,给奶牛业发展带来很大冲击。我旗以前买回3-4头奶牛的饲养户几年来繁殖增加到十几头,超出农户的饲养承受能力。目前贷款期限已到,售奶款偿还了贷款。繁殖下的母犊卖不出去,使奶牛饲养资金投入困难。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营养水平达不到要求,造成产奶量下降,收入减少,有的奶牛饲养户甚至出现亏损局面。另外,奶牛饲养户不能按期偿还贷款,利息罚款增加,又加大了饲养户的负担,现急需为奶牛饲养户解决周转资金。

9、肉羊养殖专业村的养殖户品种改良投入资金大,缺乏养殖专项贷款,现在发放的小额贷款周期又较短,养殖户资金运转困难,致使农区养殖业发展缓慢。

10、税费改革后,各乡镇财政运转困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防雹经费严重不足,给防雹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11、各乡镇工商税收任务较大,完成税收任

务困难很大。

12、2003年旗直单位职工干部的部分养殖包扶资金用于购买紫花苜蓿籽种,并补贴到农户。今年包扶资金已到了回收期,需要旗政府到位籽种补贴款,以便尽早归还旗直单位职工干部的包扶资金。

13、我旗的国家重点公益林大多分布在牧区各苏木,涉及到草场变林地这一根本性问题,需要协调解决。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

(一)大力推进农区畜牧业发展。以发展肉羊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最符合农区实际,农民最宜掌握的一项增收途径。按照年初制定的方案,要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肉羊业真正成为农区的主导产业。下一步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青贮工作。现已进入青贮的关键时期,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好青贮大会战,青贮普及率达到70%以上,消灭有畜青贮空白户。二是加大肉羊育种和改良力度。在加大肉用种羊培育和推广的同时,抓好羊的人工配种和羊胚胎移植,全力加快改良速度。三是加快优质肉羊工程的建设。按照年初制定的百户连片模式化肉羊养殖专业村和规模化养羊户的建设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饲养水平和综合技术的应用能力。四是加强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畜牧、农业部门要选派技术人员深入农牧业一线,包片入户进行技术指导,推广普及饲草料青贮、加工调制技术,提高饲养水平,实现舍饲精养。五是加强动物防疫工作。全力抓好秋季动物疫病防治大会战,认真落实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动物疫病防治密度要达到100%,确保外疫不传入,内疫不发生,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完善“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联结机制,积极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关系,提高农民围绕龙头企业调结构、建基地的积极性。农区各苏木乡镇要整合肉羊产业资源,扩张肉羊饲养规模,为乌拉特中敖肉食品有限公司这一龙头企业提供充足的加工原料,延长肉羊产业链条。二是认真组织好龙头企业旺季生产,特别是对葵仁、面粉、油脂、肉类加工等季节性生产的龙头企业要实行跟踪服务,有效地协调解决企业运行中原料供应、产品运销、资金需求等一系列问题,确保企业正常生产。三是扶持发展龙头企业。按照“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强带动”的发展思路,培植和壮大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今年新引进的乌拉特中敖肉食品有限公司从9月1日开始动工建设,我们要加大服务力度,帮助协调关系,加快施工进度,争取早日投产见效。四是继续完善农畜产品流通营销体系。及时为农牧民提供农畜产品供求信息,充分发挥各类中介组织、农牧民经纪人和农畜产品集贸市场的作用,加快农畜产品流通,确保农牧民增产增收。实行“订单”的地方,要主动与订单企业联系,如期兑现合同,提高订单履约率,保护农企双方利益,规范和引导订单农业的发展。

(三)抓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秋收后,农村劳动力季节性富余增加,此时也正是农村二三产业和城市建筑用工高峰期,要积极配合劳动保障和就业等部门做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用工信息收集发布工作,组织好富余劳动力的就地打工和外出务工,积极帮助农民寻找就业机会,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增加非农收入。

(四)抓好秋浇保墒工作。今年晚秋作物多,“三秋”矛盾突出,要组织农民及早开灌。旗水管部门要做好秋浇安排工作,统一调度水量,各乡镇要落实好水量计划,按时足额交清水费,同时要与上级水管部门加强联系,密切配合,保证高效灌溉。早浇的耕地要掌握好宜耕期,进行磙耙保墒。

(五)巩固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加强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和禁牧工作。全力做好国家重点公益林的林权发证工作。

(六)抓好已上报项目的跟踪落实和新项目的编制上报工作。实践证明,实施项目带动是我们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抓住国家优先扶持的产业政策,抓紧跟紧项目落实,力争在生态建设、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等方面有新突破。

(七)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创建服务型政府。乡镇机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杭后是全市的试点,撤并了50%的乡镇。下一步乡镇机构改革要在全市进行。乡镇机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转变政府职能,服务三农,在服务中实现管理,今后我们要多探讨、多摸索。

(八)认真排查社会矛盾,全力维护地区稳定。冬春农闲季节是农村矛盾多发期。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随时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给群众一个明白。要做好社会矛盾的大排查,早发现,早预防,早疏导,早解决,变上访为下访,及时把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中。做到矛盾不出村、不出乡。

(九)及早谋划明年的工作思路。认真总结今年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不断改进和提高工作水平。对新技术、新增收项目一定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推广,避免畏难情绪和退缩思想发生。各地各涉农部门要在抓好今年下半年各项工作的同时,及早研究明年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措施,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农户,围绕加快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科技创新等重点和难点开展调研,及时了解群众愿望,发现各种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策,始终把握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主动权。

实现今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将以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措施,扎实工作,为全旗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新贡献。

下载盐津县农业局2011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改)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盐津县农业局2011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良好

    2012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良好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的共同努力下,为加速推进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的各项农业和农村重点工作,我们牢固树立“和民心、顺民意”......

    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各地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好中央、省委、市委“一号文件”的落实,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提高农民收......

    镇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汇报[合集]

    你正在浏览的工作汇报是镇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汇报镇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汇报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估价进春以来,农区各苏木乡镇和涉农部分牢牢围绕“科......

    2009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各地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好中央、省委、市委“一号文件”的落实,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中心,以调整......

    2018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2005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各地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好中央、省委、市委“一号文件”的落实......

    2012年第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第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今年一季度,我市各级农业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今年提出的目标任务,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不断提高农......

    当前全市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当前全市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汇报市政府农业办公室(2008年3月)一、总体情况入春以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

    2005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各地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好中央、省委、市委“一号文件”的落实,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中心,以调整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