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法通过来看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专评

时间:2019-05-14 05:2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监察法通过来看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专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监察法通过来看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专评》。

第一篇:监察法通过来看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专评

监察法通过!来看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专评&中国

纪检监察报社论

两会新华社今日讯: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全文近期发布!中央纪委监察委专评

国家监察法通过!反腐败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

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传来重磅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获表决通过。作为反腐败国家立法,国家监察法的通过,意味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固化为法律制度,是反腐败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

国家监察法的通过,是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的鲜明体现。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是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重大决策部署。制定监察法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环节,就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通过法律把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机制固定下来,为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国家监察法于宪有源,拥有明确宪法依据。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在本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先通过宪法修正案,然后再审议监察法草案,及时将宪法修改所确立的监察制度进一步具体化,是我们党依宪执政、依宪治国的生动实践和鲜明写照。监察法根据宪法修正案将监察机关纳入国家机构体系,明确监察委员会由同级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是对宪法确立的国家监察制度的具体落实,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

国家监察法的施行,必将进一步推动反腐败工作规范化和法治化。国家监察法是对国家监察工作起统领性、基础性作用的法律,是监察机关依法开展工作的基础。比如,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特别是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保证监察机关有效履行监察职能;专设监察程序一章,对监督、调查、处置工作程序作出严格规定,并在内部制约和监督方面规定了严格措施,确保监察机关正确行使权力;还从多个方面规定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格依法依规行使职权,强化纪法贯通、法法衔接,探索构建权威高效的体制机制,把制度优势真正转化成治理效能。(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巷雨)中国纪检监察报社论

履行新的职责 踏上新的征程

肩负党和人民重托,承载党心民心期待,国家监察委员会扬帆起航。

在阳春三月、万物勃发的时节,刚刚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并选举产生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这标志着党的十九大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的重大决策部署已经化作现实,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正在加快形成。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翻开崭新一页,纪检监察机关肩负党章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踏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是建立中国特色监察体系的创制之举。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亲自谋划领导、推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纪委牵头抓总,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编办等单位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各级党委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当好“施工队长”,把改革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广大纪检干部和转隶人员积极投身改革,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尽责任;人民群众高度认同、支持改革,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及监察法,实现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高度统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既是社会革命又是自我革命,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蹄疾步稳、顺利推进,充分证明我们的党有力量,我们的制度有力量,我们党的干部队伍有力量,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大的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作用。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随着国家监察委员会的组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工作真正进入深水区,开启了全面深化的新阶段和纪检监察工作的新篇章。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紧紧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紧紧围绕坚决维护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紧紧围绕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忠于党章、忠于宪法,严格依据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履行职责,奋发有为、不辱使命,不断开创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新局面,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有力保障。

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全面从严治党只有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才能一以贯之、坚定不移,不断向纵深发展,夺取更大战略性成果,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总书记反复强调,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强化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宪法规定的监委领导体制与党章规定的纪委双重领导体制高度一致,实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各级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就是要强化党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确保反腐败斗争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里。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守政治机关定位,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在党中央、同级党委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下,攥紧拳头、形成合力,不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巩固压倒性态势、向夺取压倒性胜利前进。

要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改革后,纪检监察机关既是执纪机关又是执法机关,负有党内监督、国家监察双重责任,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双重职责。要坚持执纪执法工作统一决策、一体化运行,自觉尊崇党章、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严格依照宪法和监察法行使职权,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使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相互衔接、优势互补。把握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重点强化监督职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切实保证公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行使,切实维护党员干部和履行公权力的公职人员队伍的纯洁性。

要强化自我监督,自觉接受监督,以实际行动践行打铁必须自身硬。纪委监委合署办公,监督范围扩大了、权限丰富了,经受的考验更加严峻,对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始终对党章和宪法保持敬畏之心,尊崇党章、忠于宪法,强化法治意识,增强法治素质,做到在行使权力上慎之又慎、在自我约束上严之又严。要健全内控机制,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以自我革命精神把自身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习惯在制约和监督的环境下履职尽责,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要在新起点上继续深化拓展,实现改革效应和治理效能最大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机构组建、人员转隶、合署办公等方面不能只是“形合”,更要在“神合”上下功夫,做到形神兼具、全面融合。要深入贯彻十九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重大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组织和制度创新,优化工作流程,细化措施办法,使机构设置与深化“三转”相结合、职责法定与职能优化相统一,促进纪法贯通和法法衔接,不断提高反腐败工作法治化水平。要聚焦“人”这个最重要因素,持续推进政治融合、理念融合、工作融合、文化融合,真正做到合编、合心、合力,切实增强反腐败合力、效力,以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优异答卷。

第二篇:关于监察职能定位的探讨——理论视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关于监察职能定位的探讨——理论视野——中央纪委监察

部网站

关于监察职能定位的探讨

一、明确地方行政监察的工作目标

职能定位首先取决于工作目标。推进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廉政、勤政建设,一直是行政监察工作的基本目标。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和《行政监察法》的规定,笔者认为,可以把新形势下开展行政监察工作的目标细化为促进行政机关畅通施政、依法行政、高效勤政、廉洁从政。

(一)促进畅通施政。监察机关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监察对象的监督,维护行政纪律,保证政令畅通。而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等一系列改革的深入,越来越涉及深层次的利益调整,政策措施和改革措施的推行面临更多的阻碍,施政的难度加大,扫除施政障碍、保证政令畅通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监察机关更应把促进畅通施政作为自身的基本目标,积极主动加强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监督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到位。

(二)促进依法行政。中央提出要用法治的思维和法治方法反对腐败。依法行政作为现代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是党委政府所有工作的基础性思维,同样也是监察机关工作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之一。要加强廉政法规制度建设,规范行政机关行政行为和公务员从政行为,实现有法可依;加强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保证有法必依;加强对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重要行政行为的监督,纠正不当行政和违法行政,确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促进高效勤政。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是监察机关的法定职责。监察机关要着眼于促进政府公共服务的优质、高效和低耗,抓住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服务等关键环节,加强政风和效能问题的专项监督检查,推动政府机关作风建设。

(四)促进廉洁从政。坚持“老虎”和“苍蝇”一起打,紧紧抓住查办案件不放,强化行政问责,进一步完善惩防体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严肃行政纪律,促使监察对象廉洁行政。

二、准确把握行政监察的基本职能

当前职责任务泛化已成为各级监察机关面临的突出问题,职能泛化导致监察机关核心职能虚化、弱化,严重影响了依法高效监察,不利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推进。

(一)回归监督惩戒本职。监察职能泛化由体制环境、工作机制、目标任务、观念认识等多种因素影响所致,最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监察机关缺乏依法履职独立性,一些职能部门过多借助监察机关的权威性、协调力和影响力,使监察机关“越位”代替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监察机关自身不断开拓创新,有时履职定位不准,承担许多超越法定职责的工作事项。从《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和行政监察工作目标看,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能是监督和惩戒。监察机关在职能定位上必须立足“专门监督、纪律保障”,回归“对监督的再监督、对检查的再检查、对执法的再执法”角色本位。在履职边界上,要严格区分专门监督和职能监督、层级监督、政务督查的职责边界;在履职方式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牵头不包办、督促不替代、协调不越位,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集中精力履行好监督和惩戒职责。

(二)依法清理监察事项。针对基层普遍存在的参加领导小组多、会议多、监督检查考核多、配合工作多、临时任务多,各地监察机关应参照中央纪委监察部的做法,对超出职能范围事项进行集中清理,出台相关文件予以规范,着力解决介入工作过多、精力过于分散、工作重点难以保证的突出困境。要清理牵头的工作事项,明确监察机关牵头的工作只能是法定的或者是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政府明确要求的。牵头重点是做好组织协调、落实责任和督促检查,牵头不包办。要清理参与的领导小组和监督检查考核工作事项,监察机关主要职责是围绕“遵守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对属于职能和层级管理的日常监督、检查、考核,监察机关一律不作为成员和联席单位,不参加相关会议。要清理参与现场监督的工作事项,回归“职能部门监督的再监督”本位,监察机关原则上不应参加职能部门现场监督工作。要清理与政务督查交叉的工作事项,明确监察与政务督查的职责边界,建立起与政务督查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联合监督机制。

三、探索增强监督实效的有力途径

监察机关要按照“对监管者的监督”的工作定位,全面履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职能,充分行使各种法定权力,采取更加务实、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开展工作,力争干一件成一件,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一)突出检查的优势。检查是《行政监察法》赋予监察机关的重要权限和手段,也是监察机关履行职能的突出优势。检查具有主动性的特点,它不是坐等群众举报或领导批示才去查处案件,而是主动了解法律法规和工作部署的落实情况,主动查找问题,发现线索,查办案件。检查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它涉及的工作范围广,可以发现、研究和解决一个领域的问题。监察机关在履行各项职能中,要注意用好检查这一手段。要抓住建筑、土地等容易产生腐败现象的领域开展专项检查,查处检查中发现的违纪违法案件,促进廉政建设。要针对机关作风和工作效率中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检查,提出监察建议,协助改善管理,改进工作。要围绕政令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对违抗政令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和查处。

(二)实行办案与其他工作的有机结合。办案是监察机关最具威慑力的手段,必须充分运用到监察机关的各项监督活动中去。实行办案与检查相结合,廉政监察、效能监察、执法监察的专项检查和专项治理中,要注意发现线索,增强查办案件的主动性和准确性;各项专项检查和专项治理中,要善于抓住典型,严肃查处,通过办案增强检查的威慑力和影响力。实行办案与廉政教育相结合,对查处的每一宗典型案件,要进行深入剖析和专题研讨,实行公开通报和新闻曝光,发挥警示作用,促进干部廉洁自律。实行办案与法规制度建设相结合,通过办案研究和发现违纪违法行为的新形式、新动向,加强立法建规,堵塞漏洞。

(三)发挥监察建议的作用。一些地方的经验表明,监察建议、监察决定运用得当,对作风建设、查办案件、执法和效能监督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强化监察机关再监督的重要手段。监察机关每查办一宗典型案件、每发现一个突出问题,要向有关单位提出监察建议,督促落实改进措施。要针对案件调查中发现而不宜直接作出处理的违纪违法问题提出监察建议,督促主管部门对责任人作出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发挥监察建议在维护行政纪律上的作用。针对监察工作中发现的机制、制度和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良现象提出监察建议,督促有关单位加强整改,发挥监察建议在改善行政管理上的作用。针对一些领域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监察建议,督促有关单位加强防范,发挥监察建议在预防腐败上的作用。深圳市监察局在用好监察建议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制定《深圳市监察局建议制度实施办法》,把查办案件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措施,以《监察建议书》、《整改建议书》、《工作建议书》等形式书面反馈给发案单位,跟踪督促落实。近两年来,共向交通、公安消防、城管、工商、环保等发案单位发出各类建议文书20多份,督促发案单位根据我局的建议和要求,对照检查,落实整改,完善制度,效果明显。

(四)注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行政监察工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自动、客观、刚性、高效等特点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对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深圳市监察局从行政审批领域起步创建和推行电子监察,内容不断丰富,领域不断拓展,已逐步形成纵贯省、市、区、街道,横跨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11个电子监察系统,对政府主要行政行为实行实时监督。比如,“行政执法电子监察系统”将全市25家行政执法单位的1427项行政处罚事项纳入电子监察,已对36万多宗行政执法案件从受理、立案、调查、处罚到结案等环节实施了监督,以往普遍存在的处罚畸轻畸重、办案拖沓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四、优化与职能特点相适应的机构设置

近年来,随着行政监察工作领域越来越广,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各级监察机关内设机构不断调整增加,从而也出现了机构设置上下不统一、不规范、内部职责交叉等现象,机构整体效能有待提升。

(一)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调整内设机构。反腐倡廉是系统工程,必须系统构建、协同配合、整体推进。行政监察承担执法、廉政、效能三方面职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只有各项业务形成体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才能凸显惩治和预防腐败、提高行政效能的整体合力。目前各地监察机关普遍存在履行监督检查的内设机构过多过杂、职能交叉的问题,比如大家都设置执法监察、效能监察、电子监察、纠风等诸多部门,一些监督检查的职责交叉错位,与预防腐败部门的职责分工也不够明晰合理。监察机关内设机构越分越细,在强化专业性的同时,相对弱化了整合优势,亟待按照“切合实际、上下对口、有利履职”的要求,遵行精简高效的原则,建立起监督检查、案件调查、预防治本、综合保障等“职责明晰、机构优化、运转高效”的内设机构。

(二)强化监督和办案力量。对清理“额外”事项、机构精简调整而空余出的人员力量,充实为监督办案力量。可考虑增设案件调查室,设立案件监督管理室,专门负责对重要案件线索的集中管理、办案组织协调、督查督办等,以加强一线办案力量。建立案件查办“统管联办”工作机制,提高办案工作效能。同时明确监督检查部门的办案和预防职责。制定完善执法监察、效能监察、明察暗访等业务工作中有关监督检查的制度,规范程序,细化明确监督检查与案件调查、预防治本工作衔接,将监督检查和查办违纪案件、行政问责相结合起来,将监督与预防治本结合起来,及时发现和解决政府部门履行职责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监”与“察”的有机融合。(张波)

第三篇:特稿:《国家监察委管辖规定(试行)》八大亮点解析

特稿:《国家监察委管辖规定(试行)》八大亮点解析

困惑:监察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中有“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的描述,是对公职人员广义违法行为应该给予政务处分的行为作出政务处分决定?还是仅对公职人员职务违法犯罪行为作出政务处分?

《国家监察委管辖规定(试行)》八大亮点解析驻马店市纪委监委

案件审理室 刘飞

《国家监察委管辖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管辖规定》)自发布之日(2018年4月16日)起生效。亮点一:明确管辖原则

《管辖规定》第三条规定,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属地管辖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分级分工负责。不过,《管辖规定》第十九条又规定了协商管辖,“公职人员既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又涉嫌其他违法犯罪的案件,由国家监察委员会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机关协商解决管辖问题,一般应当由国家监察委员会为主调查其他机关予以配合。”《管辖规定》第二十条规定,几个省级监察机关都有管辖权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监察机关管辖。必要时,可以由主要犯罪地的监察机关管辖。此外,还规定了并案调查:

1、一人犯数罪的;

2、共同犯罪的;

3、共同犯罪的公职人员还实施其他犯罪的;

4、多人实施的犯罪存在关联,并案处理有利于查明事实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诉讼监督活动中发现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更为适宜的,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管辖。提醒:检察机关保留有限的自侦权;检察机关侦查职务犯罪,需要适用刑事诉讼法,检察机关是司法机关。亮点二:进一步明确监察对象

《管辖规定》第四条第(二)项,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注册会计师协会、医师协会等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以及法定检验检测检疫鉴定机构的工作人员等。第三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等,包括国有独资、控股、参股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等国家出资企业中,由党组织或者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提名、推荐、任命、批准等,从事管理、组织、领导、监督等活动的人员。提醒:从事管理、组织、领导、监督等活动的人员,这些人员都是行使公权力的人员!第四项,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包括这类单位及其分支机构中从事领导、组织、管理、监督等活动的人员。请思考:公办学校的一般教师、公立医院的一般医生,是否属于监察对象?他们是否属于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第五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包括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集体事务管理的人员,以及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

点评:目前,最为头疼的是业主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成员,业主委员会是否属于群众性自治组织?第六项,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会代表、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仲裁员等;其他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群团组织中依法从事领导、组织、管理、监督等公务活动的人员。

亮点三:明确监察机关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第五条规定,监察委履行监督职责应当与党内监督有机统一,加强日常监督,运用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了解掌握公职人员思想、工作、作风、生活情况,加强教育和检查,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防微杜渐。点评:这是十九届中央纪委对四种形态认识深化!去年11月,飞哥从赵乐际书记讲话中敏锐地意识到:提醒谈话适用于所有党员干部,当时有个别同志不同意飞哥的结论,如今监察法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说明,作为纪检监察干部需要认真学习中央纪委主要领导讲话,读懂弄通,注意保持思维的开放性。点四:明确监察机关监督重点

第六条规定,坚定维护总书记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检查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民主集中制原则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况;监督检查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以及恪守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第九条,调查重点:调查公职人员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行为。点五:明确监察机关工作方法

第七条,提出的要求有:一是把日常管理监督、巡视监督和派驻监督有机结合,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分类处置,了解和督促被巡视地区和单位整改落实工作。二是,加强对派驻纪检监察组的领导和建设,督促其落实监督责任,定期约谈主要负责人,将监督工作做实做细。亮点六:明确指定管辖的时间节点

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监察委在调查中指定异地管辖,需要再异地起诉、审判的,应当在移送审查起诉前与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协商指定管辖等相关事宜。亮点七:不是同级党委管辖的党员干部职务犯罪,派驻纪检监察组可以移交地方监察委调查

第二十七条规定,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调查被监督单位非中央管理的局级及以下公职人员的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派驻纪检监察组可以与北京市监察委联合开展调查。第二十八条规定,派驻纪检监察组调查其所管辖的职务犯罪案件,认为由北京市监察委员会调查更为适宜的,应当经驻在单位党组(党委)同意,并向国家监察委报备后,移交北京市监察委调查。北京市监察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自行调查或者指定下级监察机关调查。点评:可以预测,地方省级监察委也会比照上级国家监察委制定相应的管辖规定。亮点八:对“谁主管谁负责”作进一步解释

第二十九条规定,工作地点在地方、干部管理权限在主管部门的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由该派驻单位的纪检监察组管辖。派驻纪检监察组认为由其工作所在地监察机关调查更为适宜的,应当及时同其工作所在地有关监察机关协商决定,并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请注意,派驻纪检监察组,不仅负责调查职务违法,还负责调查职务犯罪。相对地方监察委而言,派驻纪检监察组调查职务犯罪能力和经验、人员配备均不足,故职务犯罪通常由地方监察委调查比较合适。审批主体通常是派驻纪检监察组的上级机关即派出机关。

宪法第四十条规定,只有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有权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监察法没有明确规定监察机关有权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对公权力而言,“法无授权即禁止”,因此,监察机关不宜直接进行通信查询工作。那怎么办合适呢?依法办理!

《监察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监察机关调查涉嫌重大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根据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调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

批准决定应当明确采取技术调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自签发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有效;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期限届满仍有必要继续采取技术调查措施的,经过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不需要继续采取技术调查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

据此,监察机关调查涉嫌重大贪污贿赂等案件,如果需要进行通信查询工作,可以采取技术调查措施,交有关机关执行。为了交往,您认识了微信

为了打车,您认识了滴滴为了旅行,您认识了携程为了吃饭,您认识了美团为了追剧,您认识了优酷为了反腐,您一定要认识『我们都是监察官]

第四篇:金山中心学校关于开展党规党纪和国家监察法宣传教育

金山中心学校关于开展党规党纪和国家监察法宣传教育“十进十建”活动方案

为巩固全区第十九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成果,根据《开发区党工委办公室、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区党规党纪和国家监察宣传教育“十进十建”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党规党纪和国家监察宣传教育活动,现结合金山中心学校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规党纪和国家监察法,结合“三会一课”制度、“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全区第十九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开展形式新颖、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党规党纪和国家监察宣传教育活动,实现对金山中心学校全体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宣传教育全覆盖。

二、活动内容及责任分工

此次教育系统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围绕“十进十建”中的“进公办学校等事业单位”展开,其主要内容为:

(一)进支部工作日程安排,建立健全学习贯彻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续推动正风肃纪反腐斗争向纵深化发展的日常工作和学习制度。每年,各支部至少开展1次党规党纪、中国特色反腐败法律体系和监察制度的宣讲活动,支部书记至少讲1次廉政党课,开展党员廉政微党课比赛活动,营造人人都是“宣传员”的深厚氛围,利用宣传栏宣传党规党纪、监察法等内容。(责任单位:教育总支、各校党支部),完成时限:5-8月。

(二)进学校,建立健全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监督教育制度,使全体教职员工守法律知敬畏,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做“四有”教师。每年 至少开展1次党规党纪和国家监察法的学习宣传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形成党规党纪和国家监察宣传的教育固定平台、有特色海马、有规章制度、有监督检查的格局。(责任单位:中心学校和各学校),完成时限:5-8月,其中学习宣传活动于8月底前完成。

三、实施步骤

“十进十建”教育活动从5月份开始,12月底进行总结。共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8年5月上旬)。

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结合各自实际,专题研究“十进十建”教育活动,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环节,列出时间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于5月15日前上交中心学校。

具体任务:

1、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统筹宣传教育活动的扎实推进。

2、制订一个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做到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目标明确、任务具体。

3、拟订一份学习计划表。明确学习教育内容,列出学习清单,要将《党章》、《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国家监察法》等党规党纪纳入日常学习范畴,制订出学习计划表并严格落实,促进学习常态化。

4、召开一次动员大会。各学校、党支部在5月10日前组织召开全体教师、党员动员会。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8年5月至11月)。各学校、各支部要按照制定的实施方案,狠抓进学校落实工作,做到部署及时、措施到位、成效明显。7月10日前向中心学校报送阶段性工作总结。

具体任务:

1、完善主题党日学习环节。在主题党日既有活动环节的基础上,要新增党纪党规,尤其是国家监察法的学习环节。

2、召开专题学习会。专题学习会由专班组长召集,专班成员轮流主持,严格做到学习内容人手一份、学习环节(领学、谈心得,)一丝不苟、学习情景拍照存档。

3、完善学习教育制度和校内党员干部管理监督机制。为确保学习效果,各学校要制订学习制度。同进结合学习内容,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要加强党员干部监督体系的建立,各项制度要上墙悬挂。

4、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围绕《国家监察法》的学习教育,通过演讲、征文、观看视频、心得体会(7月底每人1篇心得体会,8月份上交优秀心得体会)评比等多种形式,积极创新学习形式。8月底完成学习宣传活动,上交阶段总结。

5、强化学习效果督查。中心学校将对各学校、支部的学习计划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重点察看教师的学习笔记、心得体会。组织教师进行座谈,实地了解学习效果。

(三)总结交流阶段(2018年12月)。

各学校及时总结工作亮点,着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放大的典型经验做法,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相互交流,不断巩固教育活动成果,定期撰写活动简报(各支部每月1次活动简报),向金山街办教育总支报送活动工作总结。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中心学校校长冯定兴同志为组长,中心学校各成员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各校领导小组和专班,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切实形成专人负专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学校、党支部要高度重视,专题研究,制定规划和方案,建立清单台账,拿出施工图、列出时间表,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二)注重活动实效。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展板、校园文化墙、电子显示屏和文艺活动、校园网站、微信群等新媒体进行宣传,营造氛围,加大宣传效果。要将此次教育活动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相结合,与第十九个宣教月活动相结合;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与学校精细化管理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要力戒形式主义,注重实际效果,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查漏补缺,推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三)加强督导检查。各单位要把握上述时间节点,按时保质把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阶段性工作总结、教育活动工作总结报送中心学校。中心学校按照每月督办、定期小结、半年验收、年底考核的要求强化对教育活动的指导、督办和考核,扎实推进活动开展。为确保教育活动取得实效,采取实地调研、随机抽查、重点督查、树标立竿等形式,对各单位教育活动进行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教育活动落地生根。对工作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的,将启动问责机制,倒逼责任落实。

第五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2 第二章 监察机关及其职责.................................................3 第三章 监察范围和管辖....................................................5 第四章 监察权限...............................................................6 第五章 监察程序.............................................................11 第六章 反腐败国际合作..................................................16 第七章 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17 第八章 法律责任.............................................................19 第九章 附

则...............................................................21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监察工作的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

第三条 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照本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以下称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第四条 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

第五条 国家监察工作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保障当事人 的合法权益;权责对等,严格监督;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第六条 国家监察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强化监督问责,严厉惩治腐败;深化改革、健全法治,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加强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第二章 监察机关及其职责

第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

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设立监察委员会。

第八条 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

国家监察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主任、委员由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第九条 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 生,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

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主任、委员由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

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第十条 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第十一条 监察委员会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

(一)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对其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

(三)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向监察对象所在单位提出监察建议。

第十二条 各级监察委员会可以向本级中国共产党机 关、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和单位以及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国有企业等派驻或者派出监察机构、监察专员。

监察机构、监察专员对派驻或者派出它的监察委员会负责。

第十三条 派驻或者派出的监察机构、监察专员根据授权,按照管理权限依法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提出监察建议,依法对公职人员进行调查、处置。

第十四条 国家实行监察官制度,依法确定监察官的等级设置、任免、考评和晋升等制度。

第三章 监察范围和管辖

第十五条 监察机关对下列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

(一)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四)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第十六条 各级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管辖本辖区内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人员所涉监察事项。

上级监察机关可以办理下一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事项,必要时也可以办理所辖各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事项。

监察机关之间对监察事项的管辖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级监察机关确定。

第十七条 上级监察机关可以将其所管辖的监察事项指定下级监察机关管辖,也可以将下级监察机关有管辖权的监察事项指定给其他监察机关管辖。

监察机关认为所管辖的监察事项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监察机关管辖的,可以报请上级监察机关管辖。

第四章 监察权限

第十八条 监察机关行使监督、调查职权,有权依法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

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监督、调查过程中知悉的国家 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隐匿或者毁灭证据。

第十九条 对可能发生职务违法的监察对象,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可以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或者要求说明情况。

第二十条 在调查过程中,对涉嫌职务违法的被调查人,监察机关可以要求其就涉嫌违法行为作出陈述,必要时向被调查人出具书面通知。

对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监察机关可以进行讯问,要求其如实供述涉嫌犯罪的情况。

第二十一条 在调查过程中,监察机关可以询问证人等人员。

第二十二条 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

(一)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的;

(二)可能逃跑、自杀的;

(三)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

(四)可能有其他妨碍调查行为的。

对涉嫌行贿犯罪或者共同职务犯罪的涉案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照前款规定采取留置措施。

留置场所的设置、管理和监督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监察机关调查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涉案单位和个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冻结的财产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查明后三日内解除冻结,予以退还。

第二十四条 监察机关可以对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以及可能隐藏被调查人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地方进行搜查。在搜查时,应当出示搜查证,并有被搜查人或者其家属等见证人在场。

搜查女性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

监察机关进行搜查时,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请公安机关配合。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协助。

第二十五条 监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可以调取、查封、扣押用以证明被调查人涉嫌违法犯罪的财物、文件和电子数据等信息。采取调取、查封、扣押措施,应当收集原物原件,会同持有人或者保管人、见证人,当面逐一拍照、登记、编号,开列清单,由在场人员当场核对、签名,并将清单副本交财物、文件的持有人或者保管人。

对调取、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监察机关应当设立专用账户、专门场所,确定专门人员妥善保管,严格履行交 接、调取手续,定期对账核实,不得毁损或者用于其他目的。对价值不明物品应当及时鉴定,专门封存保管。

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查明后三日内解除查封、扣押,予以退还。

第二十六条 监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可以直接或者指派、聘请具有专门知识、资格的人员在调查人员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勘验检查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员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二十七条 监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对于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可以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鉴定人进行鉴定后,应当出具鉴定意见,并且签名。

第二十八条 监察机关调查涉嫌重大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根据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调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

批准决定应当明确采取技术调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自签发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有效;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期限届满仍有必要继续采取技术调查措施的,经过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不需要继续采取技术调查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

第二十九条 依法应当留置的被调查人如果在逃,监察机关可以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通缉,由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追捕归案。通缉范围超出本行政区域的,应当报请有权 决定的上级监察机关决定。

第三十条 监察机关为防止被调查人及相关人员逃匿境外,经省级以上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对被调查人及相关人员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由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对于不需要继续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

第三十一条 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主动认罪认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察机关经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并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在移送人民检察院时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

(一)自动投案,真诚悔罪悔过的;

(二)积极配合调查工作,如实供述监察机关还未掌握的违法犯罪行为的;

(三)积极退赃,减少损失的;

(四)具有重大立功表现或者案件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等情形的。

第三十二条 职务违法犯罪的涉案人员揭发有关被调查人职务违法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有助于调查其他案件的,监察机关经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并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在移送人民检察院时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

第三十三条 监察机关依照本法规定收集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调查人供述和辩解、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 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监察机关在收集、固定、审查、运用证据时,应当与刑事审判关于证据的要求和标准相一致。

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案件处置的依据。

第三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审计机关等国家机关在工作中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问题线索,应当移送监察机关,由监察机关依法调查处置。

被调查人既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又涉嫌其他违法犯罪的,一般应当由监察机关为主调查,其他机关予以协助。

第五章 监察程序

第三十五条 监察机关对于报案或者举报,应当接受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对于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第三十六条 监察机关应当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工作,建立问题线索处置、调查、审理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调查、处置工作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设立相应的工作部门履行线索管理、监督检查、督促办理、统计分析等管理协调职能。

第三十七条 监察机关对监察对象的问题线索,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提出处置意见,履行审批手续,进行分类办理。线索处置情况应当定期汇总、通报,定期检查、抽查。

第三十八条 需要采取初步核实方式处置问题线索的,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履行审批程序,成立核查组。初步核实工作结束后,核查组应当撰写初步核实情况报告,提出处理建议。承办部门应当提出分类处理意见。初步核实情况报告和分类处理意见报监察机关主要负责人审批。

第三十九条 经过初步核实,对监察对象涉嫌职务违法犯罪,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监察机关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立案手续。

监察机关主要负责人依法批准立案后,应当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方案,决定需要采取的调查措施。

立案调查决定应当向被调查人宣布,并通报相关组织。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应当通知被调查人家属,并向社会公开发布。

第四十条 监察机关对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进行调查,收集被调查人有无违法犯罪以及情节轻重的证据,查明违法犯罪事实,形成相互印证、完整稳定的证据链。

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方式收集证据,严禁侮辱、打骂、虐待、体罚或者变相体罚被调查人和涉案人员。

第四十一条 调查人员采取讯问、询问、留置、搜查、调取、查封、扣押、勘验检查等调查措施,均应当依照规定出示证件,出具书面通知,由二人以上进行,形成笔录、报告等书面材料,并由相关人员签名、盖章。

调查人员进行讯问以及搜查、查封、扣押等重要取证工作,应当对全过程进行录音录像,留存备查。

第四十二条 调查人员应当严格执行调查方案,不得随意扩大调查范围、变更调查对象和事项。

对调查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应当集体研究后按程序请示报告。

第四十三条 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由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设区的市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省级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国家监察委员会备案。

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省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延长留置时间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监察机关发现采取留置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解除。

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请公安机关配合。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协助。

第四十四条 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但有可能毁 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等有碍调查情形的除外。有碍调查的情形消失后,应当立即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

监察机关应当保障被留置人员的饮食、休息和安全,提供医疗服务。讯问被留置人员应当合理安排讯问时间和时长,讯问笔录由被讯问人阅看后签名。

被留置人员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后,被依法判处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留置一日折抵管制二日,折抵拘役、有期徒刑一日。

第四十五条 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依法作出如下处置:

(一)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按照管理权限,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

(二)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

(三)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按照管理权限对其直接作出问责决定,或者向有权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提出问责建议;

(四)对涉嫌职务犯罪的,监察机关经调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制作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

(五)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存在的问题等提出监察建议。

监察机关经调查,对没有证据证明被调查人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撤销案件,并通知被调查人所在单位。

第四十六条 监察机关经调查,对违法取得的财物,依法予以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涉嫌犯罪取得的财物,应当随案移送人民检察院。

第四十七条 对监察机关移送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被调查人采取强制措施。

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需要补充核实的,应当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查,必要时可以自行补充侦查。对于补充调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补充调查完毕。补充调查以二次为限。

人民检察院对于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的情形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监察机关认为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议。

第四十八条 监察机关在调查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被调查人逃匿或者死亡,有必要继续调查的,经省级以上监察机关批准,应当继续调查并作出结论。被调查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死亡的,由监察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第四十九条 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复审,复审机关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复审决定;监察对象对复审决定仍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审决定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核,复核机关应当在二个月内作出复核决定。复审、复核期间,不停止原处理决定的执行。复核机关经审查,认定处理决定有错误的,原处理机关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第六章 反腐败国际合作

第五十条 国家监察委员会统筹协调与其他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开展的反腐败国际交流、合作,组织反腐败国际条约实施工作。

第五十一条 国家监察委员会组织协调有关方面加强与有关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在反腐败执法、引渡、司法协助、被判刑人的移管、资产追回和信息交流等领域的合作。

第五十二条 国家监察委员会加强对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和防逃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有关单位做好相关工作:

(一)对于重大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被 调查人逃匿到国(境)外,掌握证据比较确凿的,通过开展境外追逃合作,追捕归案;

(二)向赃款赃物所在国请求查询、冻结、扣押、没收、追缴、返还涉案资产;

(三)查询、监控涉嫌职务犯罪的公职人员及其相关人员进出国(境)和跨境资金流动情况,在调查案件过程中设置防逃程序。

第七章 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第五十三条 各级监察委员会应当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本级监察委员会的专项工作报告,组织执法检查。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时,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者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就监察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提出询问或者质询。

第五十四条 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公开监察工作信息,接受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

第五十五条 监察机关通过设立内部专门的监督机构等方式,加强对监察人员执行职务和遵守法律情况的监督,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监察队伍。

第五十六条 监察人员必须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保守秘密;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熟悉监察业务,具备运用法律、法规、政策和调查取证等能力,自觉接受监督。

第五十七条 对于监察人员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的,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应当及时报告。有关情况应当登记备案。

发现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未经批准接触被调查人、涉案人员及其特定关系人,或者存在交往情形的,知情人应当及时报告。有关情况应当登记备案。

第五十八条 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监察对象、检举人及其他有关人员也有权要求其回避:

(一)是监察对象或者检举人的近亲属的;

(二)担任过本案的证人的;

(三)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办理的监察事项有利害关系的;

(四)有可能影响监察事项公正处理的其他情形的。

第五十九条 监察机关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后,应当遵守脱密期管理规定,严格履行保密义务,不得泄露相关秘密。

监察人员辞职、退休三年内,不得从事与监察和司法工作相关联且可能发生利益冲突的职业。

第六十条 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有权向该机关申诉:

(一)留置法定期限届满,不予以解除的;

(二)查封、扣押、冻结与案件无关的财物的;

(三)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措施而不解除的;

(四)贪污、挪用、私分、调换以及违反规定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侵害被调查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受理申诉的监察机关应当在受理申诉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申诉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查,上一级监察机关应当在收到复查申请之日起二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情况属实的,及时予以纠正。

第六十一条 对调查工作结束后发现立案依据不充分或者失实,案件处置出现重大失误,监察人员严重违法的,应当追究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二条 有关单位拒不执行监察机关作出的处理决定,或者无正当理由拒不采纳监察建议的,由其主管部门、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理。

第六十三条 有关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主管部门、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依法给予处理:

(一)不按要求提供有关材料,拒绝、阻碍调查措施实施等拒不配合监察机关调查的;

(二)提供虚假情况,掩盖事实真相的;

(三)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

(四)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的;

(五)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情节严重的。

第六十四条 监察对象对控告人、检举人、证人或者监察人员进行报复陷害的;控告人、检举人、证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监察对象的,依法给予处理。

第六十五条 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理:

(一)未经批准、授权处置问题线索,发现重大案情隐瞒不报,或者私自留存、处理涉案材料的;

(二)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干预调查工作、以案谋私的;

(三)违法窃取、泄露调查工作信息,或者泄露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举报人信息的;

(四)对被调查人或者涉案人员逼供、诱供,或者侮辱、打骂、虐待、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

(五)违反规定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的;

(六)违反规定发生办案安全事故,或者发生安全事故后隐瞒不报、报告失实、处置不当的;

(七)违反规定采取留置措施的;

(八)违反规定限制他人出境,或者不按规定解除出境限制的;

(九)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七条 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给予国家赔偿。

第九章 附

第六十八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开展监察工作,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本法制定具体规定。

第六十九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同时废止。

下载监察法通过来看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专评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监察法通过来看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专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