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土资源部81号文及复垦规划报告编写
国土资发〔2007〕8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七部委(局)下发的《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以下简称“七部委文件”)精神,加强土地复垦前期管理,做好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评审和报送审查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
凡已经或可能因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等原因对土地造成破坏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项目是指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等项目,建设项目是指交通、水利、能源等项目),土地复垦义务人均应编制土地复垦方案。土地复垦方案分为“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和“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内容及格式要求见附件1、2)。依法由国务院审批的建设用地项目和按有关规定由省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批的采矿权项目,应编制报告书,之后填写报告表;其他生产建设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直接编制报告表。
各有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督促和指导土地复垦义务人按照本《通知》统一规定的土地复垦方案内容及格式要求,做好方案的编制工作。对已投产、已建成或正在建设尚未完工生产建设项目,要尽快补充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新建、改扩建生产建设项目要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完成编制工作。生产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地点或所采用的生产工艺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复垦义务人应重新组织编制土地复垦方案。
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应当由具备省级以上有关部门核发的乙级以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程等规划设计资质或具有从事土地复垦规划设计业绩的单位承担。土地复垦义务人和方案编制单位应对土地复垦方案进行严格论证,并对方案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负责。
二、关于土地复垦方案的评审
新建、改扩建生产项目土地复垦方案按照采矿权审批权限,由具有相应审批权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前组织专家完成评审工作;已投产生产项目土地复垦方案,按照原采矿权审批权限,由原审批部门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检查(以下简称“年检”)前组织专家完成评审工作。主管土地复垦业务的部门具体负责评审组织工作。
依法需报国务院批准建设用地的新建、改扩建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应在申请用地前,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完成评审工作;正在建设尚未完工的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项目竣工验收前组织专家完成评审工作。依法需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用地的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应在申请用地前,由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完成评审工作。组织评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对专家评审结论进行审核,并在“土地复垦方案评审表”(见附件3)上签署意见。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经评审通过的土地复垦方案应作为建设用地申请、采矿权申请或年检的必备要件。
土地复垦方案评审重点为内容的真实性、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主要包括:编制单位是否具有资格;方案内容和格式是否符合编制要求;土地复垦目标和任务确定是否合理;确定的复垦土地用途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和复垦面积、范围确定是否准确真实;被破坏土地的预测是否科学;复垦标准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有关要求和当地实际;方案是否尊重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人意愿;复垦工程及资金测算是否合理、是否基本满足实际要求并有可靠来源;复垦计划、措施是否可行等。
承担评审组织工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评审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具有一定技术力量的单位具体承担评审工作,建立专家库。专家库成员应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分别涉及土地、水利、地矿、环境、财务等相关专业,并熟悉有关土地复垦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关于土地复垦方案的报送审查
自七部委文件下发之日(2006年9月30日)起,生产建设项目已批准或正在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任务书应当包括土地复垦的内容,办理建设用地申请或采矿权申请手续时,应当按照本《通知》要求,随有关报批材料报送土地复垦方案。土地复垦方案在报送审查时,需提交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可不附图)和评审表。
新建、改扩建生产项目,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将土地复垦方案有关材料,按照矿产资源勘查登记、开采登记有关规定,随采矿登记申请资料一并报送有审批权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已投产生产项目,按照矿产开发利用年度检查有关要求,由复垦义务人随年检资料一并报送有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依法需报国务院批准建设用地的建设项目,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用地报批程序和要求,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土地复垦方案有关材料,随建设用地“一书四方案”等有关申报材料一并报送国土资源部;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用地的建设项目,由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随建设用地申报材料一并报送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生产项目需要申请用地的,土地复垦方案有关材料应随建设用地申报材料一并报送有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各有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严把土地复垦方案审查关,对方案是否经过专家评审,评审是否通过,对评审提出的意见是否已按要求修改等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报批建设用地、不发放采矿许可证或不予通过年检。附件:
1.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内容及格式)2.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内容及格式)3.土地复垦方案评审表(内容及格式)
国土资源部
2007年4月6日
附件1: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内容和格式)
土地复垦方案 报告书 项目单位: 编制单位:
年 月 日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单位
(个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 系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
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审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及人员基本情况 图表
目 录
l.总则 1.1编制目的 1.2编制原则 1.3编制依据 1.4目标 1.5服务年限 1.6主要计量单位 2.项目概况 2.1项目简介
2.2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2.3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 2.4项目生产工艺流程 3.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3.1已破坏土地现状 3.2拟破坏土地预测 3.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4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 3.5复垦标准
4.预防控制与复垦措施 4.1预防控制措施 4.2工程技术措施 4.3生物化学措施
5.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 5.1工程设计 5.2工程量测算
6.土地复垦投资估(概)算测算 7.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8.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9.保障措施 10.成果要求
附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
******************************************************************** 为加强土地复垦工作,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依据土地复垦相关法律法规,指导和规范有复垦任务的生产建设单位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制定以下编制要求。l.总则 1.1编制目的
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将生产建设单位的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等落到实处;为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监督检查以及土地复垦费征收等提供依据。1.2编制原则
根据当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按照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结合项目特征和实际情况,体现以下复垦原则:(一)源头控制、预防与复垦相结合;(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三)因地制宜,优先用于农业。1.3编制依据
(一)《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复垦专项规划等有关规划;(三)地方性土地复垦相关法规;(四)国家有关土地复垦政策性文件;
(五)《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使用)等技术标准。1.4目标
通过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明确土地复垦目标,主要包括: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的破坏土地面积、土地复垦面积(包括农用地、耕地面积)、土地复垦率和其他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指标等。1.5服务年限
生产项目复垦方案服务年限原则上为生产年限或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或其剩余年限;建设项目原则上为项目建设期限。1.6主要计量单位 面积:公顷;平方公里 长度:米;公里 体积:立方米 产量:吨;万吨;千瓦 单价:万元/公顷;元/吨 金额:万元(人民币)2.项目概况 2.1项目简介
生产项目简述项目名称、位置、隶属关系、企业性质、矿种、生产开采方式、生产规模与能力、生产服务年限或剩余使用年限、矿区范围、用地规模及土地权属关系等。
建设项目简述项目名称、位置、隶属关系、工程类型、投资规模、建设期限、项目范围、用地规模及土地权属关系等。2.2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自然环境概况:包括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植被等。
社会经济状况:包括总人口、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农民收入等经济发展指标。2.3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
主要包括土地类型、数量、质量、权属和登记发证情况,重点说明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主要农作物及生产情况等。2.4项目生产工艺流程
介绍项目对土地可能造成破坏的环节、顺序以及破坏方式等。开采矿产资源的生产项目,还应介绍生产工艺流程、资源赋存形式与分布状况等。3.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3.1已破坏土地现状 项目区内已破坏现状与土地复垦情况.重点说明因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土地破坏范围、地类、面积和程度等。3.2拟破坏土地预测
根据项目或工程类型、生产建设方式、工艺流程或项目工程安排等,阐述拟破坏土地的预测依据和方法,测算不同时段或区段因挖损、塌陷、压占等破坏土地的范围、地类、面积和程度等。3.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分析预测因土地的破坏对地表、地下水、土壤、生物等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3.4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
根据对破坏土地的调查和预测,按照土地复垦的要求,对破坏的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对土地复垦进行类比分析,提出土地复垦技术路线和方法,合理确定土地复垦最佳方案。3.5复垦标准
根据可行性分析结果,按照复垦用途,明确复垦后的土地及其道路、灌溉渠系等配套工程设施所应达到的标准。
4.预防控制与复垦措施 4.1预防控制措施
按照“统一规划、源头控制、防复结合”的原则,根据项目特点、生产方式与工艺等,阐明拟采用的预防与控制措施。4.2工程技术措施
阐明拟采用的各项土地复垦工程和技术措施。4.3生物化学措施
阐明拟采用的恢复植被、改良土壤与提高地力等生物和化学措施。5.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 5.1工程设计
根据确定的土地复垦任务以及复垦后土地的用途和标准等,对已破坏或拟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工程设计。5.2工程量测算
根据土地复垦工程设计,测算复垦工程量,并提出测算依据。6.土地复垦投资估(概)算测算
根据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工程量测算和单位工程量投资定额标准等,测算土地复垦投资估(概)算总额和单位面积投资额,并提出测算依据。7.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分析土地复垦后预期达到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8.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根据项目特征和生产建设方式等实际情况,结合工程进度安排和生产建设活动对土地破坏的阶段性或区位性特点,划分复垦工作阶段,确定每一阶段或每一区段的复垦目标、任务、计划及资金安排等。
对生产年限超过5年的生产项目,原则上以每5年为一个复垦工作阶段。单独选址的线性工程建设项目要求以县(市、区)为单位,分区段说明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计划和投资安排等。9.保障措施
简述实施土地复垦的组织管理、技术、资金等各项保障措施及公众参与情况。10.成果要求(1)方案文本
《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本。(2)附图
项目区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破坏土地现状及预测分析图(建设项目以县(市、区)为单位提供本图);土地复垦规划图(应体现土地复垦责任范围、总体布局及实施计划);矿产资源赋存分布及开采工艺流程图(采矿项目提供);以上附图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建设项目位置图(单独选址的线性工程建设项目提供;比例尺应符合线性工程建设项目工程设计要求)。(3)附表
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表;土地复垦投资估(概)算汇总表。(4)其他
土地复垦所涉及的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人对本方案的意见等。附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 图表(略)编制说明
l.凡已经或可能因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等原因对土地造成破坏的,依法已报或需报省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采矿权的生产项目和报国务院批准建设用地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建设项目应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2.指标解释
(1)企业性质(或工程类型):生产项目填写企业性质,指国有、集体、私营、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投资、港澳台投资等;建设项目填写工程类型。
(2)用地规模(面积):指为满足生产建设需要所需占用的土地面积,包括永久性建设用地和破坏土地面积。
(3)永久性建设用地:指修建办公楼、厂房、公路、铁路等建筑物、构筑物需要占用的土地。
(4)破坏土地:指在生产建设活动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分为已破坏和拟破坏土地(包括已办理征收手续的破坏土地面积)。
(5)生产能力(或投资规模):生产项目填写年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填写投资规模。即项目投资估(概)算总额。
(6)生产年限(或建设期限):开采矿产资源等生产项目填写采矿许可证有效年限;建设项目填写建设期限。
(7)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指生产建设项目范围内所有土地的利用现状,包括永久性建设用地、破坏土地等。
(8)土地复垦率:复垦土地面积(包括复垦的建设用地、农用地面积)占破坏土地总面积的比率。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 图表(略)填表说明
1.编制报告表的要随表附送:项目区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复垦规划图(比例尺不得小于1∶2000)、土地复垦所涉及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人对本方案的意见及其他必要附件。
2.有关指标解释、编制原则、编制依据、主要计量单位等同报告书要求。
(1)其他农用地三级地类:畜禽饲养地、设施农业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农田水利用地、田坎、晒谷地等用地。
(2)建设用地三级地类: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3)未利用地三级地类:未利用土地、其他土地。3.表内关系:
(1)用地面积=永久性用地面积+破坏土地面积=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合计。(2)破坏土地面积:项目区内土地破坏类型合计≥预期复垦面积合计。土地复垦方案评审表 图表(略)
第二篇:规划及技术报告编写指南
附2
建设规划和技术报告编制指南
(一)建设规划和技术报告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结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将发展生态工业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相结合,与发展高新技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相结合,与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2、基本原则
(1)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园区应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保持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对于现有工业园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和对环境的压力。新建园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容量,调整列入生态敏感区的工业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对局地景观和水文背景、区域生态系统以及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
(2)生态效率原则:在园区布局、基础设施、建筑物构造和工业过程中,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通过园区各企业和企业生产单元的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本企业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通过各企业或单元间的副产品交换,降低园区总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贯彻“减量第一”的最基本的要求,使园区各单元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3)生命周期原则:要加强原材料入园前以及产品、废物出园后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应鼓励生产和提供资源、能源消耗低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对环境少害、无害和使用中安全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可以再循环、再使用和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和服务。
(4)区域发展原则:尽可能将园区与社区发展和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将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要通过培训和教育计划、工业开发、住房建设、社区建设等,加强园区与社区间的联系。要将园区规划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相协调。
(5)高科技、高效益原则:大力采用现代化生物技术、生态技术、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再循环技术和信息技术,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要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最佳平衡,实现“双赢”。
(6)软硬件并重原则:硬件指具体工程项目(工业设施、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设。软件包括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优惠政策的制定等。园区建设必须突出关键工程项目,突出项目(企业)间工业生态链建设,以项目为基础。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软件建设,使园区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二)园区建设的指标体系
园区建设的指标体系执行《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HJ/T273-2006)、《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HJ/T274-2006)、《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HJ/T275-2006)。具体指标包括:
1、《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HJ/T273-2006)
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共19个指标,由经济发展、资源循环与利用、污染控制和园区管理四部分组成。
经济发展指标: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物质减量与循环指标: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产生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污染控制指标: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SO2排放量、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行业特征污染物排放总量、行业特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废物收集系统、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环境管理制度。
园区管理指标:工艺技术水平、信息平台的完善度、园区编写环境报告书情况、周边社区对园区的满意度、职工对生态工业的认知率。
2、《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HJ/T274-2006)
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共21个指标,由经济发展、资源循环与利用、污染控制和园区管理四部分组成。
经济发展指标: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人均工业增加值。
物质减量与循环指标: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产生量、单位工业增加值固废产生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中水回用率。
污染控制指标: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SO2排放量、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废物收集系统、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环境管理制度。
园区管理指标:信息平台的完善度、园区编写环境报告书情况、公众对环境的满意度、公众对生态工业的认知率。
3、《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HJ/T275-2006)
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共20个指标,由经济发展、资源循环与利用、污染控制和园区管理四部分组成。
经济发展指标:人均工业增加值、静脉产业对园区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
资源循环与利用:废物处理量、废旧家电资源化率、报废汽车资源化率、电子废物资源化率、废旧轮胎资源化率、废塑料资源化率、其它废物资源化率。
污染控制指标: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入园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
园区管理指标:园区环境监管制度、入园企业的废物拆解和生产加工工艺、园区绿化覆盖率、信息平台的完善度、园区旅游观光、参观学习人数、园区编写环境报告书情况。
(三)建设规划和技术报告编制的程序
建设规划和技术报告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编制:
1、队伍建立:确定建设规划和技术报告编制的队伍,包括领导机构和技术机构。
2、现状调研:主要调查和分析园区以及周围区域内当前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背景,现有行业和企业状况,物质流和能量流,废物产生和处置,现有生态工业雏形,环境容量和环境标准,可能的废物利用渠道,可能形成的产业链等。
3、确定规划目标:针对国家批准的建设区域和园区建设指标体系中的各类指标,提出园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目标应尽可能量化和易于考核。
4、方案设计,包括:
(1)总体框架设计:根据现状分析结果,结合规划目标,进行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的集成分析,从而给出园区的总体框架设计,包括主要的工业链、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的设计。
(2)主导产业(行业)生态工业建设方案设计:主导产业(行业)生态工业建设的定位、产品规模、重点支撑项目等。
(3)重点支撑项目筛选:筛选和提出最初的入园项目(包括工业项目、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由于园区一般是一种开放式结构,因而需对今后的入园项目制订入园项目指南。
(4)政策设计:制订相应的园区管理措施、鼓励政策。
5、投资和效益分析:包括园区的投资预算,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分析。
6、保障体系设计:如组织机构、企业孵化器、信息共享设施、废物交换系统、教育培训、研究和开发、环境管理体系、清洁生产审核等。
(四)园区规划的方法和技术
1、园区规划应建立在传统的城市和区域规划、园区规划和环境规划方法的基础上。传统的规划方法,如系统规划法、数学规划法、空间规划技术(如GIS工具)等均能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中发挥作用。
2、由于生态工业本身的特点,规划中应纳入清洁生产、生态效率、工业代谢、副产品交换、生态设计、生命周期分析、联合培训计划、公众参与等思想和相应的方法。
(五)建设规划文本的编制
建设规划应包括生态工业园区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建设内容、重点项目、保障措施等。各园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增删和调整。建设规划文本的基本内容包括:摘要
1、建设意义和有利条件
(1)社会、经济和环境概况
(2)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意义
(3)制约因素、问题及分析
(4)优势和有利条件
2、总体设计
(1)总体思路(包括定位、建设总体框架、产业链构建及物流分析)
(2)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
(3)规划范围
(4)规划基本原则
3、行业生态工业发展规划(分行业分别阐述)
(1)现状分析
(2)发展目标和具体指标
(3)清洁生产措施
(4)生态工业设计
4、主要污染物控制方案
(1)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方案
(2)大气污染物治理方案
(3)固废循环控制方案
5、重大项目及其投资与效益分析
(1)项目入园条件
(2)重点支撑清单及说明(包括工业项目、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
(3)效益分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6、保障体系
(1)组织机构和管理保障体系
(2)经济政策
(3)政策保障
(4)环境风险应急管理制度
(5)环境管理工具
(六)技术报告文本的编制
技术报告应对建设规划具体方案和措施进行可行性分析,并且应对园区环境影响开展回
顾性分析和评估(以下简称“回顾性分析”)。回顾性分析的内容包括:园区污染源数量和分布的变化、主要污染物特征和产排污量的变化、潜在的环境风险和应急方案、主要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水平及其国内外的比较、区域环境质量的变化、环境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环保投入、环境管理等。原则上对建设10年以上的园区,要进行过去5~10年的分析;建设不足5年的园区,回顾性分析按实际建设年进行。
1、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1)概况
(2)自然条件现状
(3)社会经济现状
(4)生态环境现状
2、园区建设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1)园区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
(2)必要性和意义
(3)有利条件
(4)制约因素
3、总体设计
(1)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2)规划范围和依据
(3)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包括主要指标的可达性分析)
(4)总体框架(包括生态工业园区生态链总体描述)
4、行业发展生态工业方案(分行业具体阐述)
(1)现状分析
(2)发展目标和具体指标(包括近期和中期)
(3)污染控制方案
(4)工业生态系统设计
(5)废物代谢链构建与完善
5、园区污染物控制方案
(1)大气污染控制(包括主要污染源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2)水污染控制(包括主要污染源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3)固体废物控制(包括工业固废、生活垃圾等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6、重大项目及其投资与效益分析
(1)关键入园项目(包括工业项目、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及近期重点项目清单)
(2)效益分析(包括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测算)
7、保障体系
(1)组织机构建设
(2)环境管理
(3)产业和经济政策
(4)技术保障体系(如信息网络系统、新技术开发、企业孵化器等)
(5)其它措施(如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公众参与、宣传教育和国际交流、基础设施建设)
(七)编制单位
园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应委托具有园区建设规划编制能力和经验的单位进行。
(八)其它
本指南颁布后,环发〔2003〕208号文中《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指南》(试行)即行
废止。
第三篇:广西复垦报告编写格式与要求
关于印发《广西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审查评审要点》的通知
桂国土资发[2008]49号
各市国土资源局、各有关单位:
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及《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的精神和要求,为提高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审查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结合广西实际情况,我厅制定了《广西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审查评审要点》,现印发给你们,供审查评审时参考。由市级评审的项目可参照本通知要求执行。
二○○八年八月十一日
附件:
广西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审查评审要点
一、审查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四)《土地复垦规定》(1988年国务院第19号令);
(五)《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国土规[1995]103号);
(六)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
(七)国土资源部《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
(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
(九)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桂国土资办[2007]250号);
(十)其它与耕地保护有关的政策法规及满足土地复垦工程需要的工程建设标准和预算定额。
二、审查方式
采取外业现场核实和内业集中评审相结合的方式。
(一)外业审查由受委托评审单位会同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共同对项目现场进行实地核实。
(二)内业审查由受委托评审单位会同审查机关组织相关专家和代表在实地核实后召开评审会。
三、收件审查
(一)新建项目应提供如下材料:
1、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本6份;
2、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按国土资发[2007]81号文的格式填写)6份,编制有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的应与报告表一起装订;
3、土地复垦方案电子文档(光盘)1份;
4、编制单位资质证明(资质证明放在报告书扉页);
5、复垦范围涉及的土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对土地复垦方案的书面意见;
6、所在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的对复垦范围地类、权属、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情况的审查意见;
7、复垦义务人委托编写单位编制复垦方案委托书及对所送审的土地复垦方案的真实性和方案实施作出的承诺书;
8、申请采矿权的矿区预留范围及批文;
9、土地复垦方案附图:
(1)标准分幅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局部图,图上用色线准确勾绘生产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复垦范围及可能影响区域。项目区内有基本农田保护区时,需用不同色线勾出,并加盖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公章);
(2)破坏土地现状及预测分析图〔跨县(市、区)的项目以县(市、区)为单位提供本图件,比例尺不小于1:10000,仅编制报告表的比例尺不小于1:2000,且图件比例尺应与复垦规划图比例尺一致,图中要有图斑和地形要素,图面内容要反映破坏土地的方式、地类、面积、程度及时段〕;
(3)土地复垦规划图(体现复垦的责任范围、总体布局及实施计划、工程及阶段投资,比例尺不小于1:10000,仅编制报告表时比例尺不小于1:2000);
(4)矿产资源赋存分布图(采矿项目提供);
(5)开采工艺流程图(采矿项目提供,要反映土地破坏的时序、方式和程度);
(6)建设项目位置图(属于单独选址的线性工程提供;比例尺应符合线性工程建设项目工程设计要求,不能以交通位置示意图代替)。
生产项目提供上述(1)、(2)、(3)、(4)、(5)等五种图件。
建设项目提供上述(1)、(2)、(3)等三种图件(线性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上述(1)、(2)、(3)、(6)等四种图件)。
10、方案要有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表和土地复垦投资估(概)算汇总表。
(二)改扩建项目
1、有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的土地复垦任务完成情况证明或补缴土地复垦费的证明(没有完成复垦任务的要在申请改扩建采矿许可证变更登记以前补
缴土地复垦费)。
2、其他要求参照新建项目。
(三)已投产的生产建设项目
1、无土地复垦方案的要补编土地复垦方案,在矿产开发利用检查(简称“年检)”前报送土地复垦方案审查;
2、采矿许可证及营业执照(采矿项目提供);
3、提交审查的方案文本及图件等内容参照新建项目。
四、审查评审要点
土地复垦方案审查评审重点为内容的真实性、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一)编制单位是否具有资格
1、编制单位是否具有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认可的编写资格。
2、编制单位名称是否与营业执照、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认可的资质名单上的单位名称一致。
3、参与编制方案的主要技术人员是否具有与土地复垦专业相关的技术职称。
(二)内容和格式是否符合编制要求
按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7]81号文规定的内容和格式要求执行。
(三)项目用地方式应明确
项目用地方式分为临时用地和征收土地两种,采取方式应符合《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政策要求。属临时用地的,应明确项目业主向当地人民政府申请办理临时用地手续。土地复垦工程措施完成后,应明确土地的退还去向。
(四)复垦目标和任务确定是否合理
1、方案确定的复垦工作目标是否明确以下内容:
(1)采取预防和控制等措施可以减少的破坏土地面积;
(2)土地复垦面积和地类必须明确,应优先复垦为农用地,特别是耕地;
(3)土地复垦率;
(4)方案实施预期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等。
2、目标应是明确的、量化的。目标设定应有依据,必须体现因地制宜、耕地占补平衡原则,既有数量目标,也有质量目标,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1)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的破坏土地面积,是指项目区内因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使土地不再遭受破坏的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面积。计算需有根据,不得随意扩大;
(2)土地复垦面积包括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
(3)土地复垦率,指土地复垦面积与被破坏土地面积的比率。破坏土地包括实际破坏和办理征收手续的非永久性受破坏土地面积,土地复垦率指标要实事求是;
(4)经济效益指标,即复垦后土地的年产值(农、林、牧、渔),指标应具可
确认性。社会效益指标包括复垦后的土地利用率,集约化程度及土地权属调整合法合理等。生态效益指标是指对环境的优化、水土保持的改善等。
3、方案服务年限必须满足进行土地复垦的最短时限要求。
(五)确定的复垦土地用途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确定的土地复垦用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2、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属露天开采的生产项目严禁占用基本农田。
3、占用耕地与复垦耕地相平衡。项目区域内耕地总量如有减少,应制定补偿措施。
4、复垦地类布局合理,符合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习惯,有利于土地集约使用。
(六)土地利用现状和面积、复垦范围是否准确真实
1、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以标准分幅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地类为准(图上加盖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公章)。
2、项目用地面积统计时应包括永久性建设用地和临时用地。
3、生产项目复垦范围包括采矿权范围内造成的破坏和实际造成的破坏范围。
4、土地利用现状清楚,按照不同的破坏单元,提供现状图片,土地权属清楚,耕地质量等级明确,具体说明农用地土壤特性,提供土层剖面图片等。
5、土地复垦规划图须为数字化带地形的线划彩图,图上标明或用表格表示复垦阶段、复垦单元工程量,工作期限和投资估算等,应反映复垦范围地类及配套工程措施。图例参照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1011-1013-2000 附录D。
6、符合公式:用地面积=永久性用地面积+破坏土地面积=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合计。
7、对于污染土地复垦面积,要说明面积测算依据。
8、对于新建采矿项目范围内原已造成破坏土地的情况,应纳入已破坏土地范围,由采矿权申请人或采矿权人承担复垦义务。
(七)拟破坏土地的预测是否科学
1、拟破坏土地面积的测算依据是否充分,测算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如排土场、采场、取土场、尾矿库等破坏土地面积的测算,要以生产建设方式、工艺流程和施工安排为根据,要考虑土(石)方平衡、水土流失、松散系数、压实程度、运输损失、生产安全条件等因素。地下开采项目的土地破坏面积测算方法及参数的选择要科学合理。理论推导要与实践经验和实际案例相结合。
2、永久性建设用地是指修建办公楼、厂房、公路、铁路等建筑物、构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圈定时不能随意扩大,不能以征收与否来划定。
3、大中型生产项目拟破坏土地应分不同时段和区段测算。
(八)复垦标准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有关要求和当地实际
1、是否执行了《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1011-1013-2000)等(执行其它标准,应说明理由根据)。
2、确定的复垦土地标准要明确、全面、可行。对复垦工程设施(如沟、渠、拦沙坝等)也要按相关标准执行。
3、对破坏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应考虑自然、社会、政策、公众等因素,应有评价方法和结果的阐述。土地复垦方案应在适宜性评价和类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并对可行性做出评价。
(九)复垦方案是否征求土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及国土部门的意愿
1、必须有土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村民小组或村民代表)出具的对复垦后土地地类、用途、权属等方面的书面意见,作为本方案的附件。
2、复垦土地地类、用途、权属及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情况,需经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现有资料,出具证明材料。如当地土地管理部门或当地政府组织了对方案意见的征询、听证,出据的文据要有土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的签字(盖章)。
3、项目业主及编制单位有义务向土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对方案作解释,方案应反映群众参与的情况。
(十)复垦工程及资金测算(估算)是否合理、是否满足实际要求,复垦资金是否有可靠来源
1、复垦工程设计应包括工程复垦设计、生物复垦设计,内容完整、科学、合理、可行。
2、资金测算的编制依据、费用标准、调整系数和测(估)算方法应当明确。
3、按设计工程量进行测算。项目区有多个可分割的子项目或单元时,应独立估算、分别统计、合计汇总。
4、复垦资金的来源,资金渠道要明确。要按规定提出复垦费缴纳的期次、时间和数额,资金测算应与工程设计深度相一致。
5、土地复垦费要列入生产成本或建设项目总投资。复垦投资需按动态投资分计取(服务年限超过10年的,第10年以后的资金投资可分阶段计取),服务周期较长的项目,应加大项目建设中前期的投资计提力度。
(十一)复垦工作计划、措施是否可行
1、复垦阶段或区段划分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2、复垦范围跨县级行政区域的生产建设项目以县(市、区)为单位,分区段说明每阶段内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计划和投资。
3、生产项目建设服务年限超过5年的,原则上以5年为一个复垦阶段,提出相应的目标、任务、计划和投资。
4、用地方式为临时用地时,复垦计划应满足临时用地的有关规定。
5、土地复垦措施包括组织管理、技术支撑、资金保障、行政监督等方面。
第四篇: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及编写说明
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包括项目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现有生产能力等内容。
2、项目概况。包括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1、发展规划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要求,项目目标与规划内容是否衔接和协调。
2、产业政策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3、行业准入分析。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1、资源开发方案。资源开发类项目,包括对金属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矿、建材矿以及水(力)、森林等资源的开发,应分析拟开发资源的可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评价是否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2、资源利用方案。包括项目需要占用的重要资源品种、数量及来源情况;多金属、多用途化学元素共生矿、伴生矿以及油气混合矿等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案;通过对单位生产能力主要资源消耗量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价资源利用效率的先进程度;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是否会对地表(下)水等其它资源造成不利影响。
3、资源节约措施。阐述项目方案中作为原材料的各类金属矿、非金属矿及水资源节约的主要措施方案。对拟建项目的资源消耗指标进行分析,阐述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等方面的主要措施,论证是否符合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相关要求。
第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阐述拟建项目所遵循的国家和地方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阐述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状况,分析拟建项目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根据项目特点选择计算各类能耗指标,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阐述是否符合能耗准入标准的要求。
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阐述拟建项目为了优化用能结构、满足相关技术政策和设计标准而采用的主要节能降耗措施,对节能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1、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包括项目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占用耕地情况等内容。分析项目选址是否会造成相关不利影响,如是否压覆矿床和文物,是否有利于防洪和排涝,是否影响通航及军事设施等。
2、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占地规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集约和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耕地占用补充方案是否可行等。
3、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对拟建项目的征地拆迁影响进行调查分析,依法提出拆迁补偿的原则、范围和方式,制定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并对是否符合保障移民合法权益、满足移民生存及发展需要等要求进行分析论证。
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l、环境和生态现状。包括项目场址的自然环境条件、现有污染物情况、生态环境条件和环境容量状况等。
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包括排放污染物类型、排放量情况分析,水土流失预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对流域和区域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按照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政策法规要求,对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提出治理措施,对治理方案的可行性、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4、地质灾害影响分析。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设的项目和易诱发地质灾害的项目,要阐述项目建设所在地的地质灾害情况,分析拟建项目诱发地质灾害的风险,提出防御的对策和措施。
5、特殊环境影响。分析拟建项目对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和自然景观等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
第七章 经济影响分析
1、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通过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评价拟建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2、行业影响分析。阐述行业现状的基本情况以及企业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分析拟建项目对所在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对是否可能导致垄断等进行论证。
3、区域经济影响分析。对于区域经济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空间布局、当地财政收支、社会收入分配、市场竞争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
4、宏观经济影响分析。投资规模巨大、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进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应分析拟建项目对经济安全的影响,提出维护经济安全的措施。
第八章 社会影响分析
1、社会影响效果分析。阐述拟建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活动对项目所在地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
2、社会适应性分析。分析拟建项目能否为当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所接纳,评价该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性。
3、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针对项目建设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因素进行社会风险分析,提出协调项目与当地社会关系、规避社会风险、促进项目顺利实施的措施方案。
关于《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说明
一、编写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主要目的
为贯彻落实投资体制改革精神,进一步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帮助和指导企业开展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工作,规范项目核准机关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和《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特编写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供有关方面借鉴和参考。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是对项目申请报告编写内容及深度的一般要求。企业在编写具体项目的申请报告时,可结合项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通用文本中所要求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如果拟建项目不涉及其中有关内容,可以在说明情况后不再进行详细论证。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通用本的基础上,逐步制定特定行业的项目申请报告文本。行业本将充分反映不同行业的特殊情况,并根据工作需要对通用本的内容进行适当增减。
二、项目申请报告的性质及研究思路
按照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政府不再审批企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产品技术方案等都由企业自主决策。尽管不需再报政府审批,但为了防止和减少投资失误、保证投资效益,企业在进行自主决策时,仍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论证,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投资体制改革之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企业自主投资决策的需要,其内容和深度可由企业根据决策需要和项目情况相应确定。
项目申请报告,是企业投资建设应报政府核准的项目时,为获得项目核准机关对拟建项目的行政许可,按核准要求报送的项目论证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应重点阐述项目的外部性、公共性等事项,包括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众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内容。编写项目申请报告时,应根据政府公共管理的要求,对拟建项目从规划布局、资源利用、征地移民、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为有关部门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核准提供依据。至于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产品技术方案等内容,不必在项目申请报告中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证。
三、“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的编写说明
全面了解和掌握项目申报单位及拟建项目的基本情况,是项目核准机关对拟建项目进行分析评价以决定是否予以核准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能充分了解有关情况,就难以做出正确的核准决定。因此,对项目申报单位及拟建项目基本情况的介绍,在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对项目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情况和现有生产能力等内容的阐述,为项目核准机关分析判断项目申报单位是否具备承担拟建项目的资格、是否符合有关的市场准入条件等提供依据。通过对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的阐述,为项目核准机关对拟建项目的相关核准事项进行分析、评价奠定基础和前提。
四、“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的编写说明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等,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核准企业投资项目的重要依据。本章编写的主要目的,是从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的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目标及功能定位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与项目相关的各类规划要求,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等规定,是否满足行业准入标准、优化重大布局等要求。在发展规划方面,应阐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行业发展规划等各类规划中与拟建项目密切相关的内容,对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要求、项目建设目标与规划内容是否衔接和协调等进行分析论证。在产业政策方面,阐述与拟建项目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方向、产业空间布局、产业技术政策等内容,分析拟建项目的工程技术方案、产品方案等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的要求,如贯彻国家技术装备政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等。在行业准入方面,阐述与拟建项目相关的行业准入政策、准入标准等内容,分析评价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五、“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的编写说明
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资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对于开发和利用重要资源的企业投资项目,要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等角度,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论证。对于资源开发类项目,要阐述资源储量和品质勘探情况,论述拟开发资源的可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方案是否符合有关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是否符合保护资源环境的政策规定,是否符合资源开发总体规划及综合利用的相关要求。在资源开发方案的分析评价中,应重视对资源开发的规模效益和使用效率分析,限制盲目开发,避免资源开采中的浪费现象;分析拟采用的开采设备和技术方案是否符合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要求;评价资源开发方案是否符合改善资源环境及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要求。对于需要占用重要资源的建设项目,应阐述项目需要占用的资源品种和数量,提出资源供应方案;涉及多金属、多用途化学元素共生矿、伴生矿以及油气混合矿等情况的,应根据资源特征提出合理的综合利用方案,做到物尽其用;通过单位生产能力主要资源消耗量、资源循环再生利用率等指标的国内外先进水平对比分析,评价拟建项目资源利用效率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分析评价资源综合利用方案是否符合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分析资源利用是否会对地表(下)水等其它资源造成不利影响,以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效率。在资源利用分析中,应对资源节约措施进行分析评价。本章主要阐述项目方案中作为原材料的各类金属矿、非金属矿及水资源节约的主要措施方案,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有关节能的分析评价设专章单独阐述。对于耗水量大或严重依赖水资源的建设项目,以及涉及主要金属矿、非金属矿开发利用的建设项目,应对节水措施及相应的金属矿、非金属矿等原材料节约方案进行专题论证,分析拟建项目的资源消耗指标,阐述工程建设方案是否符合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政策及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就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提出对策措施。
六、“节能方案分析”的编写说明
能源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缓解能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保障经济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企业投资涉及能源消耗的重大项目, 尤其是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及高耗能企业投资建设的项目,应重视从节能的角度进行核准,企业上报的项目申请报告应包括节能方案分析的相关内容。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应阐述项目所属行业及地区对节能降耗的相关规定,项目方案应遵循的国家和地方有关合理用能标准,以及节能设计规范。评价所采用的标准及规范是否充分考虑到行业及项目所在地区的特殊要求,是否全面和适宜。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应阐述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状况,项目方案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对各类能源的消耗种类和数量,是否按照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应根据项目特点,选择计算单位产品产量能耗、万元产值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主要工序能耗等指标,并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就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能耗准入标准进行阐述。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应根据国家有关节能工程实施方案及其他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分析项目方案在节能降耗方面存在的主要障碍,在优化用能结构、满足相关技术政策、设计标准及产业政策等方面所采取的节能降耗具体措施,并对节能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七、“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的编写说明
土地是极其宝贵的稀缺资源,节约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项目选址和土地利用应严格贯彻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依法、科学、合理、节约用地。因项目建设而导致的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人口,是项目建设中易受损害的社会群体。为有效使用土地资源,保障受征地拆迁影响的公众利益,应制定项目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并进行分析评价。项目选址和用地方案,应阐述项目建设地点、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占地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占用耕地情况、取得土地方式等内容,为项目用地的合理性分析和制定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规划方案提供背景依据。在选择项目场址时,还应考虑项目建设是否会对相关方面造成不利影响,对拟建项目是否压覆矿床和文物、是否影响防洪和排涝、是否影响通航、是否影响军事设施安全等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解决方案。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应分析评价项目建设用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占地规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保护耕地的要求,耕地占用补充方案是否可行,是否符合因地制宜、集约用地、少占耕地、减少拆迁移民的原则,是否符合有关土地管理的政策法规的要求。如果因项目建设用地需要进行征地拆迁,则应根据项目建设方案和土地利用方案,进行征地拆迁影响的相关调查分析,依法制定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要简述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提出的主要依据,说明征地拆迁的范围及其确定的依据、原则和标准;提出项目影响人口和实物指标的调查结果,分析实物指标的合理性;说明移民生产安置、搬迁安置、收入恢复和就业重建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并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说明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补偿费用编制的依据和相关补偿政策;阐述地方政府对移民安置规划、补偿标准的意见。
八、“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的编写说明
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遗产,维护公共利益,对于可能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的企业投资项目,应从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角度进行环境和生态影响的分析评价,确保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遗产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得到有效保护,并避免出现由于项目建设实施而引发的地质灾害等问题。环境和生态现状。应通过阐述项目场址的自然环境条件、现有污染物情况、生态环境条件、特殊环境条件及环境容量状况等基本情况,为拟建项目的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提供依据。拟建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分析拟建项目在工程建设和投入运营过程中对环境可能产生的破坏因素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包括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声、粉尘和其他废弃物的排放数量,水土流失情况,对地形、地貌、植被及整个流域和区域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分析。应从减少污染排放、防止水土流失、强化污染治理、促进清洁生产、保持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的角度,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政策法规要求,对项目实施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提出保护措施,对环境影响治理和水土保持方案的工程可行性和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治理措施方案的制定,应反映不同污染源和污染排放物及其他环境影响因素的性质特点,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应满足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等要求;环境治理方案应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对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提出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方案;污染治理效果应能满足达标排放的有关要求。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应包括水土保持方案的内容。对于建设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或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项目,应结合工程技术方案及场址布局情况,分析项目建设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规避对策。通过工程实施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可能导致的公共安全问题,是否会对项目建设地的公众利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对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编制的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及地震安全评价文件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描述。对于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和自然景观等特殊环境,应分析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论证影响因素、影响程度,提出保护措施,并论证保护措施的可行性。
九、“经济影响分析”的编写说明
企业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主要是进行财务盈利能力和债务清偿能力分析。而经济影响分析,则是对投资项目所耗费的社会资源及其产生的经济效果进行论证,分析项目对行业发展、区域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从而判断拟建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对于产出物不具备实物形态且明显涉及公众利益的无形产品项目,如水利水电、交通运输、市政建设、医疗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具有明显外部性影响的有形产品项目,如污染严重的工业产品项目,应进行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对社会为项目的建设实施和运营所付出的各类费用以及项目所产生的各种效益,进行全面地识别和评价。如果项目的经济费用和效益能够进行货币量化,应编制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计算经济净现值ENPV、经济内部效益率ElRR等经济评价指标,评价项目投资的经济合理性。对于产出效果难以进行货币量化的项目,应尽可能地采用非货币的量纲进行量化,采用费用效果分析的方法分析评价项目建设的经济合理性。难以进行量化分析的,应进行定性分析描述。对于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地位、影响行业未来发展的重大投资项目,应进行行业影响分析,评价拟建项目对所在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的影响,包括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进步、行业竞争格局等主要内容,特别要对是否可能形成行业垄断进行分析评价。对区域经济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应进行区域经济影响分析,重点分析项目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空间布局、当地财政收支、社会收入分配、市场竞争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为分析投资项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及融合程度提供依据。对于投资规模巨大、可能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战略性资源开发等项目,应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角度,进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如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重大产业布局、重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等。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项目,应从维护国家利益、保证国家产业发展及经济运行免受侵害的角度,结合资源、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分析,进行投资项目的经济安全分析。内容包括:
⑴产业技术安全,分析项目采用的关键技术是否受制于人,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技术壁垒方面的风险等;
⑵资源供应安全,阐述项目所需要的重要资源来源,分析该资源受国际市场供求格局和价格变化的影响情况,以及现有垄断格局、运输线路安全保障等问题;
⑶资本控制安全,分析项目的股权控制结构,中方资本对关键产业的资本控制能力,是否存在外资的不适当进入可能造成的垄断、不正当竞争等风险;
⑷产业成长安全,结合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拟建项目是否有利于推动国家相关产业成长、提升国际竞争力、规避产业成长风险;
⑸市场环境安全,分析国外为了保护本地市场,采用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和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手段,对拟建项目相关产业发展设置障碍的情况;分析国际市场对相关产业生存环境的影响。
十、“社会影响分析”的编写说明
对于因征地拆迁等可能产生重要社会影响的项目,以及扶贫、区域综合开发、文化教育、公共卫生等具有明显社会发展目标的项目,应从维护公共利益、构建和谐社会、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角度,进行社会影响分析评价。社会影响效果分析,应阐述与项目建设实施相关的社会经济调查内容及主要结论,分析项目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效果的种类、范围、涉及的主要社会组织和群体等。
重点阐述:⑴社会影响区域范围的界定。社会评价的区域范围应能涵盖所有潜在影响的社会因素,不应受行政区划等因素的限制;⑵影响区域内受项目影响的机构和人群的识别,包括各类直接或间接受益群体,也包括可能受到潜在负面影响的群体;⑶分析项目可能导致的各种社会影响效果,包括直接影响效果和间接影响效果,如增加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力培训、卫生保健、社区服务等,并分析哪些是主要影响效果,哪些是次要影响效果。社会适应性分析,应确定项目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研究目标人群对项目建设内容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评价各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阐述各利益相关者参与项目方案确定、实施管理和监测评价的措施方案,以提高当地居民等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支持程度,确保拟建项目能够为当地社会环境、人文条件所接纳,提高拟建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性。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应在确认项目有负面社会影响的情况下,提出协调项目与当地的社会关系,避免项目投资建设或运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冲突和各种潜在社会风险,解决相关社会问题,减轻负面社会影响的措施方案。
十一、关于利用外资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
外商投资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按照《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的规定,除遵循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一般要求外,在项目概况介绍中还应包括经营期限、产品目标市场、计划用工人数、涉及的公共产品或服务价格、出资方式、需要进口的设备及金额等内容,以满足项目核准机关对市场准入、资本项目管理等事项进行核准的需要。对于外商并购境内企业项目,如不涉及扩大生产及投资规模,不新占用土地、能源和资源消耗,不形成对生态和环境新的影响,其项目申请报告可以适当简化,但应重点论述以下内容:境内企业情况(包括企业现状、财务状况、资产评估和确认情况,并购目的和选择外商情况等);外商情况(包括近三年企业财务状况、在中国大陆投资情况及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同行业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公司业绩等);并购安排(包括职工安排、原企业债权债务处置);并购后企业的经营方式、经营范围和股权结构;融资方案;中方通过并购所得收入的使用安排;有关法律规章要求的其他内容。借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按照《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除遵循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一般要求外,在项目概况介绍中还应包括国外借款类别或国别、贷款规模、贷款用途、还款方案、申报情况等内容,以满足项目核准机关对外债管理等事项进行核准的需要。
项目申请报告由来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其中,政府仅对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进行核准,其他项目无论规模大小,均改为备案制。
华灵四方投资咨询公司简介
华灵四方投资咨询公司是一家专业编写项目申请报告的投资咨询公司,我们已经累计完成200多个项目申请报告编写,可以出具如下行业工程咨询甲级证书,为企业快速推动投资项目提供专业服务。1)石油天然气 2)化工、医药 3)机械 4)轻工 5)纺织 6)农业 7)建筑材料 8)电子 9)建筑 10)农业 11)林业
12)市政公用工程(给排水)13)水文地质 14)工程测量 15)岩土工程
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审批事项办理须知
一、核准
企业投资的重大和限制类投资项目
(一)、内资企业投资项目
核准权限: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各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执行。需要提交的材料要求:
(1)有资质的单位编制的《项目申请报告》一式2份,《项目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①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②拟建项目情况;③建设用地与相关规划;④资源利用与能耗分析;⑤生态环境影响分析;⑥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⑦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内容;(2)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3)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意见;(4)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5)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办理期限:在收到完整无误的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办复(不包括委托咨询机构进行评估的时间),并将核准文件通过公文渠道下发。
(二)、外商投资项目
核准权限:总投资5000万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需要提交的材料要求:
(1)项目申请报告一式2份。项目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①项目名称、经营期限、投资方基本情况;②项目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及产品,采用的主要技术和工艺,产品目标市场,计划用工人数;③项目建设地点,对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的需求,以及主要原材料的消耗量;④环境影响评价;⑤涉及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价格;⑥项目总投资、注册资本及各方出资额、出资方式及融资方案,需要进口设备及金额;(2)中外投资各方的企业注册证(营业执照)、商务登记证、开户银行出具的资金信用证明;(3)投资意向书;(4)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权限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意见书;(5)规划部门按规定权限出具的规划选址意见书;(6)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规定权限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办理期限:在收到完整无误的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办复(不包括委托咨询机构进行评估的时间),并将核准文件通过公文渠道下发。
二、备案
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国务院颁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各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专门规定禁止投资以外的项目。
需要提交的材料要求:
项目申报单位申请备案,应提交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包括下列内容:(1)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2)项目名称;(3)建设性质;(4)建设地点;(5)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6)总投资和资金来源。办理期限:自受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备案的决定。符合备案规定的,予以备案,发给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不符合备案规定的,不予备案,发给不予备案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三、审批
由政府直接投资和注入资本金方式投资的项目。项目建议书报批应提交的材料(一式2份): ⑴项目立项申请报告;⑵项目建议书文本;⑶资金来源意向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应提交的材料(一式2份):
⑴申请批复可研的报告;⑵项目可研报告文本;⑶项目可研评估报告; ⑷资金承诺或证明文件;⑸规划部门选址意见书;⑹国土管理部门用地预审意见书;⑺环保部门环境影响评价意见书; ⑻项目法人筹建方案。
办理时限:审批权限内具备条件的项目建议书或项目可研报告5个工作日内批复(不包括委托咨询机构进行评估的时间)。
政府对企业报送的项目申请报告从哪些方面核准?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政府对企业提交的项目申请报告,主要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核准。对于外商投资项目,政府还要从市场准入、资本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核准。
国家发展改革委第19号令《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中规定,项目核准机关主要根据以下条件对项目进行核准审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地区布局合理;主要产品未对国内市场形成垄断;未影响我国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了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未对公众利益,特别是项目建设地的公众利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根据上述有关规定,项目核准机关对投资项目的核准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项目目标定位及规划背景。要从整体战略的角度来论证项目,强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重大专项规划、地区和行业发展规划等对项目的指导作用,分析项目建设与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的衔接和协调。
(2)土地利用方案。项目占用土地应符合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执行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依法、科学、合理用地。
(3)资源利用方案和效率。要从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角度,对项目的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以及节能、节水措施进行分析论证。
(4)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方案。为保护公众利益,对涉及征地及移民搬迁的项目,应对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
(5)生态环境影响。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认真分析论证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采取切实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和自然景观等。
(6)区域经济影响分析。对具有重要区域经济影响的项目,应分析项目的影响效果,提出协调项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并对有关经济政策的影响进行分析论证。(7)社会影响分析。在项目核准中,要从项目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工程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等方面,判断项目的社会可行性,提出协调项目与当地的各种社会关系、规避社会风险、促进项目顺利实施的对策建议。
(8)资源配置的经济效果分析。政府核准企业投资项目时,将重视经济外部性分析,从全社会的角度分析相关社会成员所负担的经济费用及获得的效益,评价项目投资的资源配置效率,追求投资项目的公众效益最大化。
第五篇:土地开发及土地复垦整理开发可行性报告
罗甸县土地复垦整理开发
及后期种植项目
可行性报告
编制单位:贵州锐必达科技有限公司
2012年7月5日
第一章
项目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罗甸县土地复垦整理开发及后期种植项目 承办单位:贵州锐必达科技有限公司
二、项目拟建地址
罗甸县拟复垦整理开发土地所在地
三、可行性报告的目的
结合罗甸县土地使用具体情况,根据占补平衡的原则,针对土地开发现状,进行合理的土地复垦整理和开发,在此基础上,由承办单位向土地所有人租用已经复垦整理开发好的土地资源,实施种植项目,为推动罗甸县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四、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第592号令,2011年3月。政策文件
1、《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文,2007年4月12日;
2、《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文;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1999年4月;
4、《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的通知》(财建[2005]169号),2005年4月;
(二)可行性报告编制范围
1、土地复垦整理开发项目
2、经果林或中药材种植项目
五、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复垦整理开发土地10000亩,在此基础上,种植经果林(以油茶为例)或中药材(以艾纳香为例)10000亩。
六、种植项目总投资估算
经果林,以油茶为例,须在种植后的第六年才有相应的经济效益,从种植到管理,六年时间,投资为1600元/亩,如种植10000亩,须投资1600万元。
中药材,以艾纳香为例,生产期限为一年,投资为×××元/亩,如种植10000亩,须投资×××万元。
七、项目资金来源
土地复垦整理开发由政府专项资金投资。
后期种植项目资金由贵州锐必达科技有限公司自筹。
八、项目建设期限
土地复垦整理开发项目时间为3-6个月,土地种植项目根据种植品种不同,时间为1至6年不等。
第二章
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贵州锐必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贵阳国家高新区金阳科技产业园的新型高科技企业,注册资金一千万,经营范围涉及网络工程,楼宇智能化及信息化工程施工,基础建筑及市政工程施工,园林绿化,土地开发、整理及复垦,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化建设、开发项目;是真正的涉及到国计民生的企业,她的发展是与国家的科技发展与人民的生活水平密不可分的,其既是人民生活水平高速发展的风向标,同时更是整个国家与人民矗立于世界之林的强有力保障。
贵州锐必达科技有限公司凭其高科技、高起点,高管理,高效率,高人才等优势,已迅速打开了周边市场,并稳而有力的向全国扩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其必将成为国内同行业中举足轻重般的存在。
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
种植项目以油茶和艾纳香为例。
1、油茶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食用油消费量将逐年上升,预计到2015年,中国人口将增加到14亿,按人均食用油消费22公斤计算.食用油的消费总量将达到3000多万吨。目前.我国各类植物油年生产能力为1000多万吨。即便每年增加10077吨的食用油供给量.10年后产量仅能达到2000万吨,需增加约1.8亿亩的油料播种面积.届时每年仍需进口1000余万吨植物油和油料等成品油脂.才能保障市场的正常供给。目前我国年产茶油约27.7万吨.仅相当于食用油消费总量的1.23%.食用油消费结构极不合理.茶油人均年占有量仅为0.21公斤.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年占有量20公斤的水平,发达国家一般橄榄油的消费量占其植物油总消费量的40%以上。我国要达到人均茶油年占有量2公斤的标准.全国茶油产量需增加10倍,缺口年达250多万吨,可见,未来茶油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
此外,油茶副产品茶枯、茶壳的利用价值也非常高。茶枯经深加工可生产茶皂素、抛光粉和饲料等。茶皂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广泛用于建材、日用化工、医药和农药等方面。我国生产的茶皂素一半以上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前景非常好。茶枯还可加工成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饲料,是鱼类养殖不可缺少的原料,市场前景 广阔。近几年来,茶枯、茶壳的市场需求急剧上升.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每年从中国直接进口大量的茶籽和茶枯来进行加工、提取皂素、作生物农药和机床的抛光粉等.这些都促使茶枯、茶壳需求的上升。今后油茶副产品与油茶产品一样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2、艾纳香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根据《罗甸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艾纳香产业化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附件1),围绕国际中成药产业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充分罗甸县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把艾纳香产业作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进行规划建设,打造艾纳香品牌,建立“种植产业工业化基地”。艾纳香产业将被培育成罗甸县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因此,艾纳香的种植,是符合罗甸县人民政府发展经济的要求的。
第四章 环境保护
在以往工作中,复垦整理后的土地,没从根本上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个别项目工程尽管完工,但闲置未交付使用,工程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益,甚至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如果在进行土地复垦整理开发的基础上,以公司+农户+科技的形式推广发展种植业,一方面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废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向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群众和政府财政收入,形成一种多赢的产业发展趋势。
第五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成员
贵州锐必达科技有限公司将在罗甸县工商部门进行备案登记,并由聘用当地劳动力进行种植、管理和采收等工作。
第六章 建议报告
综上所述,罗甸县土地复垦整理开发项目所拨付给承办单位的项目资金,将继续使用在后期的种植项目上,首先减少了承办单位后期种植项目的资金压力和风险,融入社会资金,可以让承办单位以更多精力致力于种植项目的生产和管理;其次可以增加当地就业岗位,增加老百姓收入;第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结合实际,立足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技为动力、政策为保障,突出罗甸县地方特色,保持资源可利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罗甸县的经济发展增加动力。这个项目,是具可操作性的。
第七章 有关证明材料
1、承办单位法人证明(附件2)
2、承办单位基本情况(附件3)
3、承办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附件4)
4、承办单位税务登记证(复印件)(附件5)
5、承办单位机构代码证(复印件)(附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