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陵水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与运营的调研报告
盘活资产 市场运营 赋权予民 造福于民
——关于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与运营的调研报告
随着国际旅游岛的提出,海南开发建设加速迸进,各县市经济有了飞速提升,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通过“大企业进驻、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持”方针,陵水县近年来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均列全省先列。旅游休闲地产经济的提升带动了陵水休闲旅游经济发展,同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征占用了大量农村集体土地,使农村以土地为主要资源转化为以土地征占用补偿形式的倾向资产。随着村集体资产的量不断加大,大量闲置的村集体资金与村集体资产无法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浪费荒置现象严重。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与运营对于保障陵水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有重要意义,对次对陵水的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与运营做了专题调研:
一、陵水县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基本情况
农村集体资产包括“三资”,是指农村集体资金、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集体资源。近年来随着陵水的大开发,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与运营有新的特点。
(一)包干制征地模式。陵水采用村集体包干的征地模式,由村集体成立村集体企业,包干负责征地工作。该县在全县城乡范围内都统一实行最高一档的土地、青苗、附着物
补偿标准。集体土地按每亩5.7983万元包干补偿,补偿款70%直接拨付给农民,30%拨付给村集体。收回农民使用的国有土地按集体土地的60%补偿给村集体;房屋建设物、附着物等设施按市场现价格评估补偿;青苗按征收土地的总面积每亩2万元包干补偿;坟墓按村委会总户数每户4座,每座3500元包干补偿。除此之外另拨付集体土地补偿金的10%作为工作经费,10%作为不可预计费给村集体。通过包干制征地模式,陵水县开发区的村委会村集体资金快速积累,村集体资产不断增加。
(二)扶持成立村集体企业管理制。为解决征地百姓就业安置工作,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陵水县大胆创新,鼓励村委会成立股份责任有限公司,每个人都享有股份。公司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经营的模式,在政府的指导下发展经济。为了扶持村集体经济,陵水实施预留土地政策。凡征收农民集体土地的,将征地总面积的8%预留给村委会经济实体,交由村股份公司自主经营,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集体土地补偿金中只有70%直接发给村民,30%要转入这个村集体股份公司。而国有土地的补偿金则全部进入公司。为扶持企业发展,政府对每个公司预付注资2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另外配备一辆价值10万元的工作车,出资8万元作为工作经费等。除此之外,政府还把规划项目在开发建设中的部分基础设施,如花圃苗木、土地整理、填土方平整土地、环保砖供应等工
程交给村办公司来承接,让村民分享开发建设带来的商业机会。工程项目所获的利润归村民股东共有,由董事会决策分配使用。
正是这创新的包干模式使得村集体资金从征地工作经费、青苗补偿费结余预计不可预见费用的结余中获得了大量的原始资本。陵水征地任务最重的黎安镇大墩村及英州镇天堂村的村集体企业资金都过亿元。
(三)“三资”托管形式。根据《陵水黎族自治县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财务管理(暂行)制度》,陵水县2010年起正式实施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委托代理服务制度,成立了县“三资”委托代理服务站具体负责村(居)委会的财务集中核算,由县财政局负责管理。
(四)专款专用原则。根据《县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征地补偿资金管理规定》各村委会要开设“征地及拆迁补偿专户”专门用于核算征地补偿资金,并严格按照专户存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征地补偿专户核算按规定用于支付被征地农民的土地征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费用外,结余部分即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取得的留成部分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用于村集体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二三产业,拨付村集体股份有限公司用于发展二三产业资金不得超过村集体经
济发展基金的30%。
二、集体资产管理与运营的困难与问题
(一)村集体资产分配难。根据集体土地补偿金中70%直接发给村民这一规定,村集体在实操过程中遇见了较多法理与情理难的情况。一是难以界定分配人口。集体资产按照人头来分配,新近出生、死亡、婚嫁进出,上大学、劳改、劳教人员、城镇户口长期挂在社里的人员是否享受分配利益,成为难点。以天堂村为例,村集体资产包括村集体资金的分配及村安置地、安置房的分配。该村民大会认为对于外嫁女、半边户等严重影响了村民利益,讨论外嫁女等不享受村集体经济的分配。方案出现村民利益分配不公的现象,经村民上诉法院并审理后予以判责,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认定。难以统一分配标准。
(二)村集体资产管理难。根据《海南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暂行办法》,凡是与村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财务事项,必须向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报告,讨论通过后方可实施。但法律规定,村民自治行为县政府只能组织协调,指导和帮助,不能干预村民的决定事项,因此存在着管理难的问题。村集体资产包括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目前的“三资”管理仅能对资产进行台账管理及收
支审计,无法进行营运投资收益分析及开支必要性分析,造成了投资管理过于松懈的情况。
为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问题,陵水县政府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定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费由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分别按50%、20%、30%承担,并在征地时一次性足额缴纳。经过村民代表大会或讨论,天堂村委会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缴纳部分共计50%一次性缴清,此项耗资5000余万,该项支出在经村民代表大会多次讨论通过,成为了该村集体最大支出,但一次性的缴纳形式使得村集体资产大大减少,并不利于集体资产的二次投资。
(三)村集体资产运营难。村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企业发展理念不成熟,导致了村集体资产运营难的问题。按陵水规定。征地拆迁工作任务完成后,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只能用于被征地农民参加保险、农村公共设施、发展二三产业如投资具有稳定收益的厂房、商铺和投资收益稳定、风险较低的生产性支出等。
为了扶持村集体经济,陵水实施预留土地政策。凡征收农民集体土地的,将征地总面积的8%预留给村委会经济实体,交由村股份公司自主经营,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海南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暂行办法》中,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产业发展
规划自主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该《办法》同时提出,在涉及资源管理上,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用地与其他单位、个人联营合作兴办乡镇企业,应当经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用地收益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作为陵水被征地村委会的带头人,大墩村集体企业带头成立了水泥搅拌站,为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的建设供给水泥等,目前效益良好,但在企业的管理中出现了管理混乱,账务不公开等情况。于此同时,天堂村委会在探讨将征地预留的8%的土地入股新农村开发建设公司,改善村居环境,建设新农村,同时利用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发展员工宿舍、仓储物流、购物餐饮住宿等经营性物业,使村民有可持续发展的股权收益。但该项目自2012年立项以来迟迟不能开工建设,主要在于土地入股的形式及股权收益的管理形式仍在商榷,同时村民的组织营运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关于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与运营的几点建议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陵水县的农村集体资产不管在资产总量上,还是在管理上、经营上都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但在集体资产管理运营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重管理轻经营现象普遍,绝大部分地区还未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从“管好”到“用好”的转变,致使巨量农村集体资产处于“沉睡”状态。如何加快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与运营改
革,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议如下:
(一)加快产权确权及清产核资工作。一是要进行农村产权确。通过对农户房屋、林地调查、测量、公示等一系列环环节,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房屋用地、房屋等的使用权,农用地承包权,并颁发相应证书二是要认真组织实施农村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摸清村集体资产家底,对盘盈、盘亏的资产在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作相应的账务处理,补办或变更有关权证,做到账实、账证、账账相符,建立健全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的台账,并实行动态管理。
(二)扩大农村物权处置权利。农村物权资本化,实质是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其通过建立农村产权资本化交易市场,带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共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产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农村产权的流转交易。通过建立“农户→村委会→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项目业主”的三次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农村土地资源向投资农业的工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四个方面集约发展。通过村居用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产权在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成员与非成员之间,采取“以房换房、货币易房、货币找补”三种方式进行流转交易,加快村规划格局的调整建设。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处置权利,既让农民可持股、携产权进城或从事非农产业,原来的农村
土地权益、财产权益不丢失,又通过产权关系连接了集体所有与农民享有的利益关系,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三)系统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机制管理机制改革。在就业、社保等放牧配套改革,保障农民享有公共服务的平等权利。加快启动 “村改居”工作,实施村级事务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社会职能与经济职能分离、政府职能与村民自治职能分离,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以村委会负责村级事务管理服务、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经营壮大集体资产的村级自治机制。让农民租金(土地流转、沿街房租赁)、股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集体资产股份化分红)、薪金(在农业企业、非农业企业上班)、保障金(养老、低保、医保)“四金” 的收入稳定过上幸福小康生活。
(四)加大对村集体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采用盘活存量资产、扩大增量资产、用活土地资产、进入资本市场、用好无形资产等方法来运作集体资产,确保集体资产最大限度地增值。要健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制订落实管理制度,做到“五有三扎口”,即“有公司章程,有法人治理结构、有工作班子、有核算帐本、有管理制度;扎口统管投资、扎口统管改制回收资金、扎口统管资产收益”,逐步改变依附于镇党委、政府的运行格局和管理模式,真正成为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完善、独立运营的市场主体。
(五)进一步强化基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村财务的监督管理职能。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强调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政府不得干预村民大会决策的事项,基层政府很难对农村财务的管理和监督,造成村级财务混乱,会计、出纳形同虚设,资金被挤占、挪用、截留现象时有发生。应在相关的法律条款中强化基层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对不合法的村民集体决定要及时制止、干预,从源头上制止各种违法行为的出现,村(居)集体机动地、空杂地、“四荒地”承包和租赁,土地征用、变卖,集体企业改制、承包和租赁,村干部报酬、大额举债、集体资产处置,“一事一议”的筹集筹劳和建设项目承包等,要在政府监督管理下开展,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篇:农村集体资产处置调研报告
如何保证在处置农村集体资产过程中 杜绝出现村“两委”干部以权谋私的现象
科学管理农村集体资产,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但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资产增速放慢,再加上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处置方法和程序,农村集体资产处置逐渐成为当前影响城乡建设的瓶颈。部分村存在集体资产管理混乱、处置不规范造成集体资产大量流失等问题,增加了农村不稳定因素,并引发群众上访,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目前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集体资产底数不清。由于各种原因,多年来,绝大部分村未对集体资产的数额和所有权进行过审核、认定,资产处置成为监管的盲区,引发许多矛盾。
二是集体资产处置随意。近年来,虽然各级党委政府一再强调,要深化村务公开,要按照“一事一议”的规定,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集体重大事项特别是大额资产的处置。但在落实过程中,由于未明确哪些是重大事项、多大数量才算“大额资产”,基本上还是村干部说了算。再加上一些村干部素质不高,长期习惯于“家长制”作风,主观上的独断专行和操作上的随意性,导致集体资产被任意处置。
三是集体资产流失严重。虽然农业部制订了《农村集体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明确规定集体资产处置必须进行评估。但由于规定笼统,程序复杂,在农村地区,很少有村组能够按要求运作。村组在兴办公益事业或应急用钱时,总是 1
把处置集体资产作为最便捷的途径,往往没有经过专门的评估便急忙出手,造成集体资产大量流失。
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辛勤劳动的积累,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村集体资产的处置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处理不好,必然会引起群众的不满。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已成为村级干部腐败的高发区,应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必须找准根源,认真解决。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集体资产处置过程中产生违规违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体制、制度方面的疏漏,也有少数村干部的因素。
一是管理体制未理顺。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明确规定,农业部门是农村集体财务和资产的主管部门,具体到县市级,就是农村经济管理局(以下简称经管局)。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前,各乡镇都设有经管站,代表乡镇政府对各村组财务和资产进行日常监管。撤镇划办后,机构设置中没有经管站。如此一来,经管局的管理职能无法落实,造成管理上的空档。
二是规章制度不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的处置必须有一套相对规范的制度加以保证。但上级部门仅有一些原则性的要求零散出现在村务公开、“一事一议”制度中,还没有制定一个系统、规范的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办法。如,哪些集体资产可以列入处置的范畴;多大规模(数额)资产的处置应该公开处置;被处置资产的标的应如何评估;处置过程应经过哪些程序;哪个部门进行监督把关,违规后的责任如何界定;由哪一级的哪个部门具体实施处罚等等,都需要加以明确,以便于基层操作。
三是监督管理不到位。农村税费改革以后,经管站被撤并,农村集体资产处置管理机构不健全,既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也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程序。管理主体的缺失,处置制度的缺少,客观上形成了监督管理的缺位,村组对集体资产的处置,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四是处置过程不公开。不规范的处置方式有很多种。有的是村干部图省事,随意简化程序,虽然形式上经过了群众讨论、领导审批等程序,但实质上群众代表是听自己话的人,没有代表性;领导不了解具体情况,就采取欺骗手段蒙混过关;有的是村干部处事不公,照顾亲朋好友;有的是为捞取好处,欺上瞒下,顶风违纪。
此外,一些地方黑恶势力、地痞、村霸采取非法手段强行插手集体资产处置,特别是水库发包、林木出售、“三荒承包”、土地租赁等项目,强买强卖,赚取巨额差价。还有个别领导干部“打招呼”说情,也使农村集体资产在处置过程中容易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
三、加强集体资产处置管理的建议
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总的原则应在不改变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运营权和管理权的基础上,明确处置范围、处置程序、监督部门、处罚措施,保证农村集体有限的资产真正为民所用。
一是清产核资,摸清底数。督促村两委会尽快按照各项法律法规和农业部《农村集体资产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所有权界定暂行办法》,对村组集体各种资产的所有权、隶属关系进行实事求是的确认,加快完成清产核资,准确掌握农村集体资产情况,理清资产现状,明确管理责任,对现有资产的种类、价值和管理责任人登记造册,分类管理。同时,要
创新思路,参照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办法,区别对待。如,对于土地被征用量大的村组,可以采取在提取安置保障金、养老保证金、医疗保证金等相关保障基金后,再把集体资产股权化到每一个村民。这样,既能保障每一个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又能够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提供足够的资金;对经济实力相对薄弱村组的资产处置,可以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成立村组集体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在处置集体资产时,由街道办事处领导审核把关,办事处纪工委和群众代表参与监督。
二是理顺体制,完善制度。尽快出台相配套的政策,自上而下的明确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部门、监督部门,划定职权范围,界定法律责任,明确处罚措施。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制度,制定集体资产专项管理办法,明确收益分配办法和监督办法,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同时,要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处置、评估、所有权认定等办法,加强资产管理,规范处置行为,强化监督措施,确保管好、用好集体的每一分钱。只有这样,才能在集体资产不断增值的将来,保证资产处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三是明确范围,规范程序。上级部门应综合各地实际,出台具体规定,明确村集体可以处置资产的范围和操作办法。如,处置多大规模的资产必须经村民代表研究决定,村民代表如何产生、如何表决,处置前如何评估、按什么程序操作等。在这方面可以进行有效的探索,如可以处置的集体资产包括: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以及集体所有的各种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处置的程序主要包括村民代表议定、主管领导审批、司法主持公开拍卖等。有的规定,处置价值在1000元以上(含
1000元)集体资产资源,必须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村民同意后再报办事处主管领导审批方可处置;拍卖集体资产由办事处司法所主持竞标协议定标会,办事处纪工委和村民代表全程监督,确保依法、公开、公正、公平处置集体资产。
四是加强监督,严查违纪。防止集体资产在处置过程中流失,必须要有铁的纪律作保障。
1、完善制度。特别是要及早制定禁止领导干部、国家公职人员插手集体资产处置方面的规定,防止以权谋私。
2、加强检查。对近年来处置的集体资产进行专项检查,对违规违纪问题认真调查处理,尽可能挽回已经流失的集体资产。
3、严明纪律。对今后在处置集体资产过程中发生的暗箱操作、以权谋私、违反程序等问题,坚决从严从重查处;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规范管理。一方面规范集体资产的日常管理,另一方面要坚决对资产处置的收入进行归口管理,严禁坐收坐支,侵害群众利益。
五是对集体资产管理中的历史遗留问题要实事求是地对待,拿出措施办法,时机成熟一个解决一个。
六是组织各村走出去学习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同时加强政策培训,开展针对性的财务、法律、管理等专业知识讲座。
第三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根据《东莞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集体资产是指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中的经济联合社(以下简称经联社)和经济合作社(以下简称经济社)所有的资产。
第三条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是生产资料属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经济组织,有独立进行
经济活动的自主权,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平调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并不得向其乱摊派。
第四条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要自觉接受上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的指导、管理和审计监督,接受社员群众、监事会的民主监督。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五条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和镇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是市、镇人民政府管理经联社、经济社两级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和健全有关管理制度,组织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和产权交易,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财务公开、民主管理,进行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等工作。
第六条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应成立社员或社员代表大会,社员代表由有选举资格的社员选举产生。经联社级代表人数占总户数10左右,但不得少于30人,可按比例由各经济社选举产生。经济社级代表可由各户家长组成。
第七条理事会由社员或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经联社理事5-7人,经济社理事3人。根据我市农村的实际情况,经联社理事会成员原则上由支委、村委兼任,理事长由村委会主任或支部书记担当;经济社理事会成员由村民小组干部兼任,理事长由村民小组组长担任。
第八条社员或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监事会,成员不少于3人。应挑选思想品德好,办事公道,责任心强,具备一定文化水平,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的人参加。理事会成员及其近亲属应当回避,不得参加同级监事会。
第九条社员或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换届与村委会、村民小组同步进行,可连选连任。
第三章计划管理
第十条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年初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按照量入为出、增收节支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收支计划。计划内容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购置与处置、基建投资、经营收支、公益开支、福利分配等。计划的制定要充分发扬民主,由理事会召集有关财务人员参加,监事会人员参与。镇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计划的审查。经镇区审查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要召开社员或社员代表会议进行讨论,通过后才能实施。
第十一条市、镇两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和监督。经联社一级实行每月分析报送制度,镇区一级实行每季分析报送制度。
第十二条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比例要恰当。原则上,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总额的比例控制在30以内,资产负债比率要控制在50以内。新建项目投资,要进行可行性分析,由集体讨论决定。不得借款建办公大楼、购置小汽车等非生产性投资。
第四章流动资产管理
第十三条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应严格执行帐款分管制度。配备出纳员,负责管理现金、银行存款的收支和保管工作,并建立岗位责任制。要严格执行国务院有关现金管理规定,集体款项必须存入开设的银行支票帐户,不准以白条抵库,不准坐收坐支,不准挪用,不准公款私存,库存现金不得超过1千元。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要加强对银行存款和帐户的管理。支票、存折、印鉴等应该实行专人保管和使用(但支票和印鉴不得一人兼办),并做好专项登记。每月与银行、信用社核对帐目。不准出租出借银行帐户,不准签发空头支票和远期支票,不得套取银行信用。
第十四条因公事暂借款,必须由会计填写借领款单,按程序审批后领取。业务终结要及时清还,超过30天要由会计入帐。出差借用款,回单位3天内要结清。原则上不得个人借用公款,确因特殊经济困难需要借用的必须经理事会批准,所借出款必须明确归还日期,借款时间超过三个月的,按银行贷款利率计息。干部年内预支报酬不得超过本人当年基本工资总额。
第十五条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收取款项时要手续完备,使用统一规定的三联根收款凭证,并及时入帐。
第十六条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财会人员要及时准确地核算现金收入、支出和结存,做到日清月结,帐款相符。出纳员每月5日前要将上月单据和存折、库存现金和有关资料报送会计清点审核。会计入帐前,要核对收入单存根。各项开支单据必须经监事会审核,不符合规定的不得核销入帐。
第十七条要加强对各种有价证券的管理。建立有价证券登记簿,详细记载有价证券的名称、券别、购买日期、号码、数量和金额等。有价证券由出纳员负责管理。
第十八条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对
第四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实施办法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根据《东莞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村集体资产是指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中的经济联合社和经济合作社所有的资产。
第三条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是生产资料属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经济组织,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平调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并不得向其乱摊派。
第四条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要自觉接受上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的指导、管理和审计监督,接受社员群众、监事会的民主监督。
第二章 管理机构
第五条 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和镇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是市、镇人民政府管理经联社、经济社两级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和健全有关管理制度,组织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和产权交易,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财务公开、民主管理,进行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等工作。
第六条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应成立社员或社员代表大会,社员代表由有选举资格的社员选举产生。经联社级代表人数占总户数10%左右,但不得少于30人,可按比例由各经济社选举产生。经济社级代表可由各户家长组成。
第七条 理事会由社员或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经联社理事5-7人,经济社理事3人。根据我市农村的实际情况,经联社理事会成员原则上由支委、村委兼任,理事长由村委会主任或支部书记担当;经济社理事会成员由村民小组干部兼任,理事长由村民小组组长担任。
第八条 社员或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监事会,成员不少于3人。应挑选思想品德好,办事公道,责任心强,具备一定文化水平,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的人参加。理事会成员及其近亲属应当回避,不得参加同级监事会。
第九条 社员或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换届与村委会、村民小组同步进行,可连选连任。
第三章 计划管理
第十条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年初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按照量入为出、增收节支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收支计划。计划内容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购置与处置、基建投资、经营收支、公益开支、福利分配等。计划的制定要充分发扬民主,由理事会召集有关财务人员参加,监事会人员参与。镇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计划的审查。经镇区审查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要召开社员或社员代表会议进行讨论,通过后才能实施。
第十一条 市、镇两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和监督。经联社一级实行每月分析报送制度,镇区一级实行每季分析报送制度。
第十二条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比例要恰当。原则上,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总额的比例控制在30%以内,资产负债比率要控制在50%以内。新建项目投资,要进行可行性分析,由集体讨论决定。不得借款建办公大楼、购置小汽车等非生产性投资。
第四章 流动资产管理
第十三条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应严格执行帐款分管制度。配备出纳员,负责管理现金、银行存款的收支和保管工作,并建立岗位责任制。要严格执行国务院有关现金管理规定,集体款项必须存入开设的银行支票帐户,不准以白条抵库,不准坐收坐支,不准挪用,不准公款私存,库存现金不得超过1千元。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要加强对银行存款和帐户的管理。支票、存折、印鉴等应该实行专人保管和使用,并做好专项登记。每月与银行、信用社核对帐目。不准出租出借银行帐户,不准签发空头支票和远期支票,不得套取银行信用。
第十四条 因公事暂借款,必须由会计填写借领款单,按程序审批后领取。业务终结要及时清还,超过30天要由会计入帐。出差借用款,回单位3天内要结清。原则上不得个人借用公款,确因特殊经济困难需要借用的必须经理事会批准,所借出款必须明确归还日期,借款时间超过三个月的,按银行贷款利率计息。干部年内预支报酬不得超过本人当年基本工资总额。
第十五条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收取款项时要手续完备,使用统一规定的三联根收款凭证,并及时入帐。
第十六条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财会人员要及时准确地核算现金收入、支出和结存,做到日清月结,帐款相符。出纳员每月5日前要将上月单据和存折、库存现金和有关资料报送会计清点审核。会计入帐前,要核对收入单存根。各项开支单据必须经监事会审核,不符合规定的不得核销入帐。
第十七条 要加强对各种有价证券的管理。建立有价证券登记簿,详细记载有价证券的名称、券别、购买日期、号码、数量和金额等。有价证券由出纳员负责管理。
第十八条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对被拖欠款项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催收措施。要根据法律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定期向欠款单位和个人发出书面通知,必要时应通过司法程序追讨。对确实无法追回的债务,或债务人死亡,既无遗产可清偿,又无义务承担人,而产生的呆帐坏帐,需报镇区农村 集体资产管理部门审查,经本组织社员或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后核销。任何人不得擅自决定应收款项的减免。有关责任人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九条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必须建立健全存货的保管、领用制度。存货入库时,由会计填写入库单,保管员根据入库单清点验收,核对无误后入库;出库时,由会计填写出库单,主管负责人批准,领用人签名盖章,保管员根据出库单出库。要建立保管人员岗位责任制。
第五章 固定资产管理
第二十条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经济林木、农田基建设施等劳动资料,凡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的列为固定资产。
第二十一条 固定资产要设帐登记,入帐价值按财政部、农业部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的规定执行。每年决算前要对全部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实地盘点,核对帐实,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要及时按有关规定进行帐务处理。
第二十二条 因工作需要由集体购买、干部个人保管使用的财物,要做好登记,落实责任,核定费用标准,定额使用。干部离任要及时将所使用集体物品交回集体处理。
第二十三条 超过 5 万元的基建工程,要经理事会集体讨论,进行公开投标,并在投标前五天贴出公告,投标结果要及时向群众公布。基建工程完工要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工 作要有理事会、监事会、工程主管等人员参加。验收通过后将有关资料交会计进行结转固定资产等帐务处理。在建工程要有专人监管,依照合同,严格施工质量。
第二十四条 用于生产经营、管理以及闲置的固定资产须提取折旧。折旧方法一般采用平均年限法,每年按不动产5%、动产10%的综合折旧率计提折旧,计入当年有关费用。
第二十五条 固定资产发包给承包者经营的,要合理确定承包金,明确承包者对固定资产的维护和管理,并督促承包者及时缴交承包金。承包者不按承包合同的规定交纳承包金的,集体应向其收取违约金,或经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机关裁定,将固定资产收回。承包者损坏的固定资产要及时修复,不能修复的按质论价,由承包者赔偿。
第二十六条 固定资产的变卖和报废处理,资产原值在50万元以下的,由经联社理事会研究决定,超过50万元的,要报镇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审查,经社员或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方可执行。
第六章 开支标准和审批权限
第二十七条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由经联社研究指定一名理事负责审批,确定开支审批权限。在规定审批权限内的开支,由指定的审批人审批;超过审批权限的,在理事会或社员大会讨论通过并做好会议记录的基础上,由指定的审批人签字后执行。
经联社生产性开支,购建50万元以内固定资产和10万元以内非固定资产的,由理事会讨论决定;超过以上限额的要由社员或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经联社的非生产性开支,5000元以下由指定的审批人审批;5000元-10万元由理事会讨论决定;10万元以上由社员或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第二十八条 接待费开支实行总量控制。接待来宾本着热情待客,勤俭节约的原则,不得铺张浪费,原则上,就餐标准控制在每人50元以内。纯收入超过100万元的经联社,接待费要严格控制在上年纯收入5%以内;纯收入不足100万元的经联社,接待费不得超过4万元。确实需要超过接待费控制标准的,要向镇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提交报告,经审查同意后方能实施。对不按规定开支,造成接待费超过限额的,超额部分的50%从当年干部报酬总额中扣除。
第二十九条 各项收支要取得合乎规定的原始凭证。原始凭证必须具备下列内容:凭证名称、日期、填制单位名称或填制人姓名、经办人签名或盖章、接受凭证单位名称、财务内容、数量、单价和金额。外来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发出单位公章和填制人签章。严格控制自制原始凭证的使用范围,在确实无法取得外来凭证时,自制原始凭证必须由会计填制,有经办人或收款人、证明人和指定的审批人签章。
各项支出单据要统一使用和加盖支出单背书章,注明开 支用途、经手人、验收人、证明人,经指定审批人审批后才能报销。对不合手续的开支,出纳有权拒付。
第三十条 经联社下属单位、经济社的开支标准和审批制度由镇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和村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制定。
第七章 收益分配
第三十一条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在进行年终收益分配前要准确核算全年的收入和支出;清理财产和债权、债务;做好承包合同的结算和兑现。
第三十二条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纯收入总额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纯收入总额=发包收入+直接经营收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发包费用-直接经营费用-管理费-营业税金-其他业务支出。
发包收入是指农户和承包单位因承包集体土地、果园、鱼塘、厂房及其他集体资源上交的承包金;
直接经营收入指直接进行各项生产、服务等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投资收益是指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股利和债券利息扣除投资损失后的余额;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存款利息收入、违约罚款收入、行政事业收费等;
发包费用包括发包资产的折旧、维修费等支出;
直接经营费用指实现直接经营收入应负担的产品、商品、劳务成本;
管理费指用于管理方面支出,包括接待费、会议及旅差费、办公用品及维修费、书报费、电话费、机动车费、水电费、其他人员报酬、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维修、提取坏帐金及无形资产摊销费等;
其他业务支出包括借款和集资的利息支出、违约罚款等支出。
第三十三条 各镇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合理的分配控制标准,对集体分配进行分类指导。集体分配要量力而行,原则上,每年公益事业费用和福利分配额控制在当年集体纯收入的50%以内。不得进行超前分配,不得将土地转让收入直接用作福利分配,不得采取分厂房、铺位、宅基地等形式进行变相分配。未经镇政府批准,村组党员干部不得用公款到国外、省外参观考察。
第三十四条 公益事业费用和福利分配控制在当年集体纯收入50%以内的经联社,分配方案经社员或社员代表大会通过后执行,并报镇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备案。分配比例超过50%的经联社,要报镇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再提交社员或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才能执行。
第三十五条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在编干部的报酬坚 持与集体经济纯收入和基层干部岗位责任制完成情况相挂钩的原则,年初由镇区人民政府制订具体报酬方案。经联社级干部报酬由镇区人民政府核批后发放,经济社级干部报酬由村支委、村委核批后发放。
第八章 民主管理和审计监督
第三十六条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财务公开制度。经联社每月、经济社每月或季后10日内,按照公布地点公众化、公布专栏厨窗化、公布内容通俗化、热点问题专项化的要求上墙公布。
第三十七条 财务上墙公布的内容包括:财务计划、出纳收支帐、经营收支项目、应收承包款、管理费用、干部报酬、公益费用、福利分配、土地转让收支、在建工程款项、借出款项、财务报表、资产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涉农收费公示及群众关心的其他财务热点问题。
除上墙公布外,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每年春节前召开社员或社员代表大会,公布本组织上财务收支执行情况和本经济发展计划,听取群众意见。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采取广播电视、印发财务资料、电脑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财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第三十八条 经联社监事会每月、经济社监事会每季至少活动一次,监督、检查本组织的财务经济活动,向理事会反映群众意见和建议。理事会应积极支持配合监事会执行其 职责。
第三十九条 监事会依法享有预决算初审权、财务开支监督权和对不合理开支否决权。未经监事会成员共同签字同意的原始凭证,不准会计人员入帐;未经监事会审核盖章或成员共同签字的财务公布表,不准上墙公布。
第四十条 各镇区要建立和健全监事会集中活动和学习交流制度,每年要组织不少于一次集中活动,加强对监事会的指导,提高监事会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监事会人员的报酬,可按当地情况实行误工补贴。
第四十一条 农村审计机构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实际情况,确定审计任务,编制审计工作计划,对农村集体经济进行审计、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其他专项审计,审查和评价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协助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
第四十二条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应自觉接受上级的审计监督。经联社一级要配备一名兼职的审计人员,配合镇区农村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
第九章 财务报表和财务档案
第四十三条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报表分为月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月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收支明细表等,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收益分配表。农村 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每月10日前要结好上月帐目,按规定准确、完整地编制财务报表,每月15日前将上月报表送镇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各镇区要在季后15日内,将季度报表逐级汇总后送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
第四十四条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档案包括各种经济合同、协议、各项财务计划及收益分配方案、各种会计凭证、帐簿、报表、财会人员交接清单、财会档案销毁清单等。要加强财务档案管理,实行专人负责统一保管,各种财务档案要做到完整无缺、存放有序,方便查找。
第四十五条 财会档案的保存期限:月份和季度会计报表保存5年,各种会计凭证、帐簿、财会人员交接清册保存15年,产权所有证、契约、会计报表、财会档案销毁清单永久保存。各种财会档案保存期满需要销毁时,由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开列会计档案销毁清单,报镇区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并由上一级派人逐项清点核对,监督销毁,由监督人在清单上盖章证明并归档。
第十章 财会人员
第四十六条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应根据经济规模和业务量设置财会机构,配备会计和出纳人员。会计与出纳员各司其职,不得互相兼任。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会人员要接受市、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的管理、培训和考核。财会人员要持证上岗,保持相对稳定,无正当理由,任何单 位和个人不得随意调换。
第四十七条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财会人员有权参与本单位各项财务计划的编制和参加有关资产经营管理会议;有权对本单位有关资金的筹集、使用和财产的保管等方面工作提出建议和进行检查监督;有权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本组织的财务收支情况,反映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对违反财务制度的收支,有权拒绝办理,并向镇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提出书面报告。
第四十八条 财会人员调动或离职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编制经管的帐簿、凭证报表、合同等资料的交接清单,移交人、接交人、监交人要签字盖章,报镇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存档。未办清交接手续前,财会人员不得离职。
第四十九条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领导干部要支持财会人员履行工作职责,保证财会人员行使工作权利,任何人不得打击报复。对于坚持原则,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并取得显著成绩的财会人员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负责任,造成损失或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财务人员要进行批评、教育和处分。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五十条 凡违反本办法的,按《东莞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规定》处理。
第五十一条 各镇区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镇区实际情 况,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并将本办法和实施意见向群众公布。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并于公布之日起施行。1998年6月2日东莞市人民政府第七号令发布的《东莞市》同时废止
第五篇:农村中学资产管理调研报告
农村中学资产管理调研报告
农村中学资产管理调研报告
我从事农村中学财会工作已有近十五年,亲眼目睹了农村中学固定资产管理的过去和现状,从管理方法到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可喜的变化,但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我也进行了深深的思考:
一、农村中学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近几年来,根据财政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已逐步开始走向规范化。首先固定资产处置日趋规范。根据资产报废程序及处置要求,报废的资产由财政资产管理部门统一安排,经过这几年的实施,校园能做到按照程序操作,自行处置资产的情况基本杜绝。其次固定资产使用率提高,固定资产实行信息化管理后,以资产的登记情况作为下一的预算依据,资产的使用受到学校的重视,学校资产购置逐步趋向理性,校内资产闲置率下降。再次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延长,这是各方思想意识略有提高的体现。
二、农村中学固定资产管理现存的问题:
(一)家底不清。
很多学校账实不符及账账不符。账实不符主要原因:一是保管人员更换时,交接手续不完善,造成资产的流失和账目不清。二是资产使用者之间的调整、存放处室的变更等没有按规范程序办理,造成账与实物不相符。账账不符主要原因:一是因工程的竣工决算未完结而没有办理验收入账工作,形成账外资产,部分属于行政调拨的房屋等资产,由于没有取得相关的调拨凭证或者没有办理相关的手续,而且年代久远,无法找到经办人,造成入账不及时、不准确。二是设备购置、验收、资产保管、财务核算各项责任人各司其职,相互不通气,造成入账不及时。三是财务核算科目与固定资产管理明细存在脱节,使得财务核算无法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的类别和数量进行,账账核对存在困难。
(二)管理人员水平低,无专业素养。
很多中学在安排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时,要么安排年龄较大、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综合能力不太强、文化层次较低的人员从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其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工作效率低,要达到管理的规范性难度较大;要么安排年富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兼职管理,但这些人员平时忙于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放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同样达不到管理的规范性。
(三)教学为先,固定资产管理领导不够重视。
领导的不够重视直接影响到农村中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施的效果。作为教育部门,教学质量是生存的根本,很多中小学校的领导都把精力放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往往忽视了作为教育手段、工具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一些学校领导盘算的只是本单位的现金余额有多少,很少顾及固定资产余额,没有过问固定资产的保管和利用情况,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达标,盲目攀比,不管有用没用,你有我也有,争购高档设备和仪器,有的重复购置,造成固定资产的积压。
(四)资产购置缺乏科学性。
近几年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农村中学对原有的教学楼、食堂以及电教化设备等大型硬件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修复、新建、购置,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以及为学校提供了较好的后勤保障,但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一些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的问题,同时由于各校固定资产缺乏统一的管理,难以做到固定资产的整体规范,资源共享,调剂余缺,物尽其用,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另外,很多学校不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购置价格昂贵但使用效率极低的设备,造成功能闲置浪费;加之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不当,使用人员缺乏正确的操作知识,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也形成浪费。更有甚者,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达标,不依照实际工作需要,甚至是盲目攀比,贪大求全。有些项目建设不从实际出发,花钱不少,作用不大,形同虚设。
三、农村中学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摸清家底。
一是设置资产的明细核算科目,使其与固定资产管理类别相符,加强财务核算和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一对应性,便于财务账与资产账的账账核对。二是加强条形码的管理。扩大扫描机的配置范围,同时,建立资产跟踪、资产处室变更、资产处置等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固定资产信息化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三是进一步明确校园无形资产、房屋及建筑物的核算,彻底摸清家底。
(二)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
领导重视是工作高效的保证。首先成立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采购、保管员、财务组成,避免推诿、脱节等现象,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购建、保管、使用、维护和盘存等制度并贯彻落实。其次要安排有能力、有水平的专职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注重本单位资产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充分给予各种培训机会。再次建立固定资产的奖惩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情况列入考核奖评中,鼓励先进,促进后进,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除此以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实行全员管理。(三)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顺利、高效的开展。借鉴图书借阅的经验,针对流动性比较强的资产及损坏率较高的资产,实施卡片跟踪制;借鉴入门卡管理理念,针对公用处室资产,实施入门登记制。卡片跟踪制,即每个可流动资产及维修率较高的资产配置资产使用登记卡,该卡随资产流动而登记,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数字化管理,对于使用超过期限的资产设置警报装置,提醒管理员进行催还,对于维修次数超过计划数的资产设置报警,提高使用者的保管意识。
(四)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管理人员。
在学校应设置资产会计岗位,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员有专业知识的要求,至少要求有相关经验,如仓库保管或档案管理经验等。还要对资产管理者进行全面培训。建议国资部门将固定资产管理的法规、程序、方法、要求作为培训的内容,并将培训内容编制成考核大纲,对于各位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岗位考核,考核通过者持证上岗。
(五)科学合理的进行固定资产购置。
学校要根据每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为校园的资产管理者提供设施设备配备的建议和指导,将耐用的、实际效果好的设备介绍给学校,对效果不佳的、容易破损的、不易管理的设备不予接受申请,要综合各方面情况进行优化购置。(蒙城县赵集初级中学李兆军)
参考文献:
1、李亮华、胡兴华。《浅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
2、史少华、徐伟侠。《论加强固定资产理工作的方法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