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作改革评估总结大会主报告(4月6日)
计划生育药具工作改革评估总结大会报告
(初 稿)
自国家人口计生委于2005年下发《关于深化计划生育药具工作改革的意见》(国人口发〔2005〕19号)并在沈阳召开全国计划生育药具工作改革会议以来,计划生育药具工作改革全面展开。2006年起,国家人口计生委又先后在江西新余和新疆乌鲁木齐召开药具工作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和推动改革研讨会,促进和推动改革工作。三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药具工作改革精神,积极落实改革任务和措施, 改革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2007年,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计划生育药具工作改革评估方案》的要求,围绕“领导重视,深入贯彻,制度建立,队伍建设,管理规范,药具质量管理,发放服务,信息化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营销”等九个方面进行了检查评估。各地认真规划,扎实推进逐级自查和上级检查验收等工作,并将评估检查与业务指导和工作交流相结合,以查促改,有力地推动了药具工作改革。这项工作既检查了改革任务完成情况,落实和完善了改革措施,也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改革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经进行抽查和汇总,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药具工作改革的主要成绩
通过改革,初步建立了免费发放为主体、社会营销为补充、生殖健康产业发展为支撑、队伍建设为保障的计划生育药具服务和管理体系,进一步改革、完善和丰富了药具管理体制、供应运行机制和免费发放模式,使药具工作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维护群众的权益。
(一)主要做法和特点
围绕药具工作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根据药具工作的政策性、法定性、群众性和社会性特点,确立了药具工作经常化、管理规范化、信息现代化、服务人性化等具体目标,狠抓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和建立药具工作新机制:
1.领导决策机制。各地人口计生委成立了改革领导机构,由主任挂帅,财务、科技、药具等部门领导为成员,把改革纳入人口计生事业发展规划、综合改革、新机制建设和创建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等活动中,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形成了一把手负责抓,药具站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为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投入保障机制。各地积极争取财政经费对药具工作的支持,保证药具管理事业经费,并加大对药具管理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的资金投入。广西自治区积极要求将各级计划生育药具管理事业经费纳入人口计生综合改革新机制体系建设投入保障机制,确保乡以上药具工作专项经费投入到位,并逐年按人口计生经费递增比例增加。贵州省自改革以来每年给省站40万元用于弥补经费不足和补助困难县乡药具工作,要求各级人口计生主管部门给予地级每年5万元以上、县级3万元以上、乡级原则上不少于1万元的药具经费专项投入,并逐年按人口计生经费递增比例增加。
3.制度保障机制。各级人口计生委及其药具管理机构,制定出台了药具工作改革有关文件以以及药具工作管理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为药具工作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4.经常性工作机制。药具经常性工作机制的建立,符合计划生育药具工作的特点,是推进药具工作改革不断深入的重要基础。其主要方式包括:一是实行目标责任制,就药具工作主体目标与下级机构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厦门市从市长到村(居、社区)主任层层签订了责任状。二是定期进行工作目标专项检查,并将其与优质服务、评先创优等考核奖励指标体系挂钩。三是定期召开全省药具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经验,检查督促工作,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
5.队伍人才保障机制。一是按照要求配臵人员。贵州省、地、县药具管理机构内,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达50%,中专以上的达30%;地级至少有4名以上专职药管员;县级服务站设药具管理科并配备至少1名专职、2名兼职药管员;乡级有1名中专以上学历的医药专业人员负责药具发放,村级由村卫生员或育龄妇女自管小组长担任兼职送药员。二是
6.科学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一是完善在建的药具管理信息化网络,实现国家、省、地、县四级联网及药具网上调拨,提高药具发放效率和加强药具流向的监督。二是与人口计生信息系统和生殖健康“数字计生”平台等系统相衔接,建立药具使用信息和育龄妇女健康综合数据库,形成信息采集、指导服务、录入反馈、评估分析为一体的管理 和服务流程,提高药具管理和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准确性和科学水平。
7.优质服务机制。一是将药具服务纳入人口计生优质服务工作中整体推进,并与其它技术服务相结合,提高药具的使用效益和安全有效性。二是拓展全方位、宽渠道药具发放模式,将发放终端延伸到农村妇女小组长和城市楼长处,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有人员,户户有人管”,使药具易得、及时和便捷。三是结合“婚育新风进万家”等人口计生工作载体,向育龄群众提供个性化指导和人性化服务。四是积极推广使用新型药具,提高药具优质服务的技术含量和服务水平。五是创新药具宣传工作,提升群众对药具知识的知晓度和进行知情选择的能力。
8.质量控制和不良反应监测机制。强化了药具进出库验收和药具在库养护,避免不合格药具进出库事件发生,从源头上保障药具使用安全。
9.试点推广机制。贵州省2005年以“保障需求、形式多样、管理规范、群众满意”为目标,按照分类管理、重点突破的原则,首先在40个县进行药具工作改革试点,经2007年验收评估,改革试点县全部达标,地级评估“达优”,并启动了第二步25个县的改革。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
加强了管理机构建设.厦门市药具站由科级单位提升为处级单位,全市所有计生药具管理机构为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安徽全省17个市药具站全部改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加强了药具经费管理机制。许多省初步实现购药经费与业务经费脱钩。辽宁省药具经费实行以物代拨,药具采购经费由省药具站统一支付,业务建设经费与药具采购经费计划不再挂钩,并按项目预算进行管理。
加强了药具库存管理。新疆区通过抓好几个环节避免药具积压、过期和浪费。一是严把需求计划关,各级认真审核、测算上报的年度需求计划,特别是把握好库存周转量,制定下达科学合理的分配计划。二是严把报废关,建立完善药具报废制度,严格规定各级报废药具审批权限和程序。三是严把调拨关,加快库存药具周转节奏和速度,调拨药具坚持先进先出原则。
加强了基层药具工作规范化建设。山东省提出并积极实现基层管 理规范化、优质服务系列化、阵地建设标准化、干部队伍职业化、日常工作制度化目标,开展村级药具管理规范化项目,通过加强村级药具服务阵地建设、提升村级计生药具服务人员服务能力、配备村级药具服务装备等措施,形成了规范管理、严格监管、优质服务、满足需求的运行机制。
加强了药具经费合理使用和监管。福建等省每年组织人员逐级对药具经费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山东省改进经费分配方法,实行项目管理,由各市围绕药具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申请项目,省站建立项目库,省人口计生委审查立项并统筹规划,根据预算直接拨付经费给相关县(市、区)。
加强了药具发放宣传和服务工作。创新药具宣传机制和宣传形式,是推动药具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各地努力扩大药具宣传覆盖面,把药具宣传有机地融合到计划生育各项工作中,增强药具服务的影响力。药具宣传的目标,基本上是要让每个育龄家庭基本做到“五个知道”:知道药具免费发放政策;知道免费药具领取途径;知道免费药具领取地点;知道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权利;知道咨询服务办法。许多省进一步夯实药具免费发放网底建设,拓展了服务网络,扩大了药具发放覆盖面。福建省将基层药具服务网络拓展至计生协会女组长家中,通过建立新型生育文化中心,使药具领用方式、使用方法、随访服务等宣传融为一体,做到家喻户晓,受到群众欢迎。
在宣传方式上,利用互联网制作网页;开通免费避孕药具咨询热线;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开展知识竞赛、播放专题片;利用公交车电子屏、社区、居民楼道等场所展示药具知识的公益广告;制发药具宣传品(宣传单、板、折页、挂图、板报、标语、宣传画、指南手册、多样化的药具发放服务卡等);开展入户随访宣传;结合防治性病、艾滋病项目开展使用安全套的宣传;把药具发放和宣传溶入社会活动中,进入社区、机关、校园、工厂、饭堂等场所。
探索了新的药具管理体制。山东省建立了“属地管理、单位负责、社会参与、社区服务”融“宣传、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新的管理体制,建立了“易得、快捷、方便”的发放网络,将特殊人群和流动人口纳入属地管理,实现无缝隙、无漏洞的管理与服务。
加强了药具发放服务模式创新工作,各地围绕“为谁发放、发放何物、如何发放、何处发放、何时发放”的问题,相继探索和创造出一 些独具特色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全方位的药具发放和服务模式。大致有以下几个类别:
一是改善药具发放领取的便捷性。有的实行“一卡(本、证)通”模式,打破以往药具发放的属地和时空界限,使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已婚育龄群众均可在现居住地凭卡(本、证)领取药具,享受到相关宣传与咨询服务。陕西省渭南市育龄群众凭身份证可就近免费领取所需药具。有的注重提供人性化服务,推行“开架式”药具供应,便于知情选择和保护使用者隐私。山西省药具供应实现“三个突破”.一是突破地域限制,在本省境内居住的任何省份的育龄群众,可在本省任一免费领取点领取免费避孕药具;二是突破时间限制,各地可在药具自动发放机上方便地领取药具;三是突破服务对象,无论婚否、年龄大小,凡有需求就可到免费供应点领取所需药具。
二是扩展药具发放领取终端出口。有的着眼于增加药具发放领取服务网点的数量,有的注重提升药具发放领取的接触层次,有的着力增强药具发放领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辽宁省人口计生委会同卫生、财政、民政、药监等部门,在全省婚姻登记、助产服务和计生服务单位实行“三送”服务,即分别向当事人赠送一份避孕节育、优生、优育、优教的宣传材料或生殖健康处方,一份避孕药具,一张连心卡。由于各部门配合联动,目标人群明确,服务及时便捷,深受群众欢迎。全省至2006年末共有1213个上述单位实行“三送”服务。辽宁省目前已设免费药具发放点2万多个,使用药具人数从改革前的793517人增加到2997年的910620人,增幅14%。
与此类似,宁夏区摸索创建了“三个五”药具发放服务模式,即“五个结合”: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结合、手工发放和发放箱(机)结合、定点发放和流动发放结合、主动发放和自动领取结合、免费发放与自愿购买结合;“五种形式”:登门服务式、群众自取式、同伴服务式、电话预约式、计卫联手式;“五个一”:一个亲情服务袋、一个月所需的药具、一张知情选择卡、一本免费发放药具服务手册、一封征求意见信。
三是各地加强完善农村市(县)、乡镇(街道)、社区(村委会)三级药具免费发放服务网络,巩固和确保药具免费发放主渠道畅通。各地基层抓药具管理服务阵地建设,形成了市(县)服务站有药具管理内设机构和药具库房,乡镇服务站所有药具专(兼)管人员和药具 室,配有药具专柜,社区(村)有专(兼)职药具发放员和药具服务箱(柜)的免费药具发放服务格局。江西省还由村级发放延伸到组,由各组的药具发放员定期从村领取药具再发送给使用者。
四是探索优质服务新途径,科学指导群众选择适宜的避孕药具。例如,指导有宫颈糜烂在治疗期间使用避孕套的育龄群众改用口服避孕药,指导更年期妇女选择凝胶避孕;加强对八种使用药具对象的随访;对连续口服避孕药18个月的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检查,建立档案,监测口服避孕药的不良反应。通过人性化指导、个性化服务,药具服务与技术服务相结合,推广使用新型药具,保障药具使用安全有效,提高了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各地探索“多网点、宽渠道、全方位、开放式”药具发放新模式,综合起来有以下方式:
1、持卡领取,已成为主要方式。
2、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发放,群众在就医时得到药具服务。
3、利用结婚登记处发放,新婚者在登记时得到药具服务。
4、在大型企业建立药具发放站,让企业职工就近领取药具。
5、在机关、医院、超市、药店等建自取箱。
6、建流动人口药具发放站,利用志愿者药具发放站点提供药具。
7、IC卡自动发放机、安全套自动发放机发放,保护群众隐私。
8、公共场所设安全套自动售套机,满足不同需求。
9、乡村计生服务网络发放和随访服务,以村计生员发放为主。
10、村级试行药具封闭自取箱,将药具、宣传、咨询等融为一体。
11、村、屯中心户长、村卫生所等设发放点和药具盒(箱)。
12、利用“三下乡”等开展药具咨询和药具发放服务。
13、配合防艾项目,在宾馆、洗浴、大型超市等场所设发放点。各地探索药具发放新模式,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药具发放点网络化,数量增加,分布合理;二是发放点标识化,各地分别有统一、醒目的避孕药具免费发放标志和规范化装饰,如铜匾、标牌、标语等标示物;三是发放网络规范化,如深圳市推行药具管理“四统一”模式,即:统一布局、统一标识、统一品种、统一采购;上海市创建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的规范化免费药具发放点;四是发放服务社会化,许多地方采取了委托社会机构发放药具的办法。五是发放服务对象由仅是户籍地已婚育龄人群逐步扩展为现居住地育龄人群。六是 工作载体多样化,各地药具免费发放工作主动融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逐步形成计划生育避孕药具免费发放文化。七是免费药具发放目标更注重实际效果,更加看重药具免费发放和服务的覆盖面、及时率和到位率。八是药具免费发放服务工作综合化,各地拓展工作领域,扩大药具公共服务范畴,药具服务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技术服务相互融合,逐渐形成大药具观念,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九是药具工作创新服务理念,在药具服务全过程中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在“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内涵”上下功夫,以人为本,简化流程,方便基层,方便群众。例如,减少药具调拨物流环节,改变发通知坐等各地提货为主动及时快速地送药具到各地,以及灵活调拨,加快库存周转,保障及时供应,等等。
吉林省思路:在农村重点抓发放到位和人性化服务;城区重点抓新工作模式和发放机制,现代化手段和社会力量多渠道发放有机结合,整体化零,逐一突破。在发放模式改革方面,一是建立党政机关药具发放直供体系,解决供应不到位问题。党政机关药具供应由同级药具管理部门直接发放,改变以往由街道供应发放的模式。二是建立“一卡通”制度。三是建立多渠道发放模式。针对城区服务人员少、服务对象多、情况复杂、工作量大的实际,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拓展药具发放渠道,建立多元化发放模式,在公共场所设臵药具发放点,委托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发放。
陕西省对大型厂矿、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实行避孕药具免费直供。
安徽省在农村依托服务网络,以上门服务为主,将药具免费发放范围延伸到“八种人”(即长期服用药具、新婚夫妇、准生取环后3个月以内、输精管结扎3个月内、一孩产后42天不能上环、二孩产后一个月后不能结扎、人流后暂不能上环、引产后暂不能上环),大大提高了避孕药具易得性。
加强了药具干部队伍建设。机构、编制、人员相对稳定,干部结构趋于合理,绝大多数基层药管员报酬落实。公开招聘、竞争择优、竞聘上岗、考核上岗和持证上岗,提高了队伍素质和水平。吸纳各系统人才,提升药具服务以及生殖健康咨询等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加强培训,严格准入,提高药具工作人员的职业化水平。在系统内抽调骨干,充实药具管理机构领导干部队伍。重点吸纳医学、药学、计算机 等专业的毕业生,提高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一支廉洁自律、职业道德规范的药具干部队伍正在形成。
加强了廉政和行风建设,按照“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规范了药具计划采购、经费管理、调拨发放等重点环节,制定了廉政措施和工作程序,有效地堵塞了各种漏洞,减少和杜绝违法违纪现象。
二、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开展药具工作改革以来,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药具管理机构在工作实践中积累和总结了大量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形成了药具工作的基本经验和新思路、新机制、新模式。
(一)药具工作机制
药具工作机制:“免费发放为主,多种渠道补充;产业发展支撑,满足多元需求;网络队伍保障,易得便捷质优;跟踪监测到件,随访服务到户”。
(二)药具工作基本经验
计划生育药具工作的基本经验是:必须做到“一个坚持、两个转变、三个结合”。
一个坚持。药具工作必须坚持以药具免费发放为主,以发展社会营销等多元化供应渠道为辅,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需求。计划免费供应是药具供应的主渠道,是药具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社会营销是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社会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一种形式,是为满足城市育龄人群计划生育、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需求而探索的一条新的供应途径,是免费发放避孕药具主渠道的补充。发展生殖健康产业是实现“事业带动产业,产业来支撑事业”战略构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健康的服务的重要途径。
两个转变。一是从只关注避孕节育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变。新形势下的药具工作任务、职能、理念、思路、机制、标准发生了变化,从过去强调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到目前强调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解决人口问题,因此,药具工作实施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范围必须拓宽,既满足群众的避孕节育基本需求,又为群众提供生殖健康等多元化的服务。二是从仅仅注重对物的管理向更加注重对人的服务转变。为此,必须将行政管理与公益服务相结合,通过服务实施管理,通过管理提供服务。从过去单纯注重对药具物资的管理,到目前更加注重对服务对象的人性化关怀,坚持知情选择,提供优质服务,维护群众权益。
三个结合。一是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局相结合。药具工作是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融会于人口计生事业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大局之中,围绕中心找准自身的定位和切入点,主动参与、融入并服务于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等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工作。二是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相结合。根据中央《决定》精神,做好药具免费供应工作,是建立和落实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同计划生育其他技术服务措施和手段相互配合、相互保障、相互补充,才能有效地发挥各类技术措施在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服务方面的综合作用。三是与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相结合。药具发放与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人员培训共同形成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模式符合基层工作实际需要,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有利于帮助群众转变生育观念,了解药具免费发放政策,明确知情选择权利,知晓有关科学知识,熟悉获得药具及服务的途径,提高药具发放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整体效能。
三、当前药具工作改革的任务和要求
药具工作改革虽然取得很好的成果,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阶段,与人口计生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相比,药具管理和供应体制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是药具供应的计划性方式与国家有关政策的变化和实际需求仍相脱节。传统的计划编制方式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需求信息,购药经费与业务经费按比例划分的政策,造成了药具供给与需求不平衡;采购模式和资金运行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求不相适应,造成实际工作不顺畅。
二是药具经费不足与供应管理不善的现象并存。严格来讲,每年5亿元的药具经费对13亿人口的避孕节育需求是不够的,但是由于药具订购结构、仓储、调拨、发放等方面的不合理,而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药具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完善,经费使用过程中还存在漏洞。
三是药具质量、品种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药具产品的 技术研发能力不够,品种更新换代速度缓慢;产品种类单一,品种规格不太齐全;产品质量有待提升,监测力度须进一步加强。
四是仍然存在药具发放难与群众领取难并存的问题。在一些流动人口多和西部偏远的山区,由于药具发放覆盖难度大、覆盖人群不稳定等,加之药具业务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信息化手段利用率低、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供应管理不善,造成药具发放及时到位率不高。
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快药具工作改革步伐,按照中央《决定》精神,从人口计生事业发展全局和落实“十一五”规划的战略高度,全面落实药具工作改革的目标和任务,着力搞好药具工作的体系建设、机制建设、平台建设和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体系建设。在深入调查、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认真规划药具公共管理与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药具制度规范和标准程序,不断拓展药具工作思路和发展领域,统筹利用基层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人才、资金、产品、技术、设施,将免费服务与有偿服务、有形服务与无形服务、现实服务与未来服务、系统服务与市场服务相结合,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
二是加强机制建设。深入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完善药具工作制度,规范药具业务流程,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强化药具不良反应监测,确保药具供应通畅快捷。要做到主动式发放和需求式服务相结合、科学性发放和高品质服务相结合、社会性发放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形成有效的计划生育药具和生殖健康产品供应服务新机制。
三是加强平台建设。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结合药具管理和生殖健康产业发展现状,搭建三个平台:一是行业科技研发平台。建立具有生殖健康产业特色的科技创新机制,增强生殖健康产品和技术自主创新的能力。二是宣传教育平台。建立一个依托自身网络队伍、依靠大众传播媒体的宣传教育体系,为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构建和谐家庭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产业发展平台。坚持“事业带动产业、产业促进事业、利用网络优势、扩大社会参与”的“四轮驱动”战略,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制定措施,加快落实,促进生殖健康产业快速稳定发展。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把加强药具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推动药具改革工作的战略举措,通过建立适应药具工作改革发展 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形成竞争配臵、激励约束和充满活力的药具工作用人机制,培育一支能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融管理、科研、服务、营销为一体的,高素质、专业化、廉洁自律的药具工作队伍。
为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药具观,拓展药具工作发展空间。
一要贯彻中央《决定》精神,在改革创新上出思路。中央《决定》对于“十一五”期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做出了明确部署,为药具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按照《决定》精神,坚持“大人口”观、“大科技”观、“大药具”观、“大产业”观。要按照维庆主任提出的药具工作改革“四大任务”,结合“沈阳会议”、“江西会议”的工作部署,放大思路,放宽视野,整合资源,统筹协调,不断调整药具工作思路、不断扩大药具工作领域、不断开放药具工作体系,切实推进各项药具工作改革措施的落实。
二是坚持求真务实,在关键环节上出经验。药具工作是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重要保障,是一项服务千家万户、惠及亿万群众的基础工作。在药具工作改革中,要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机制建设,切实抓住队伍能力建设这一关键环节,抓好药具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要总结好、推广好这些经验。
三是坚持调查研究,在解决问题上见成效。药具改革工作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既要考虑到社会历史的大背景,又要考虑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既要考虑全国总体情况,又要考虑区域条件差别;既要考虑到广大群众的需求变化,又要考虑到服务措施的落实到位。要通过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把问题解决好,把矛盾化解好。
第二篇:全县节能大会主报告
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 促进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同志们:
全县节能工作会议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全国、全市和我县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国务院和重庆市重拳出击,紧急出台一系列振兴经济政策举措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08年节能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全县的节能工作。
一、2008年节能工作回顾
2008年,全县节能战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政府下达的节能约束目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克服年初罕见的冰雪冷冻灾害、汶川大地震、双奥会保安全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全力夯实节能管理基础工作,奋力拼搏,重点突破,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迅速降低,企业效益显著增强,宏观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的良好的局面,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节能约束目标任务。全县消耗原煤359227吨,电力33877万KWH,柴油21428吨、汽油8853吨、天然气 157万M,石油液化气1430吨,全社会综合能耗346838吨标准煤,地区生产总值405383万元(按2005年不变价),万元GDP能耗0.856吨标准煤,比市政府下达节能控制目标任务 1.07吨标准煤低 20%。名列全市第1位。
3一年来,我们围绕市政府下达的节能约束目标,着力夯实节能管理基础工作,寻求节能重点突破,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基本构建起全社会节能监督管理体系。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府办,经贸委、县环保局、县财政局、县统计局、县质监局、县建委、县交委、县机关事务管理局等21个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设立了由县经贸委管理的副局级常设机构县节约能源办公室,增加了8名人员编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形成了县节能办牵头负责全县节能监督管理工作,重点负责工业节能,县建委、县交委、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县商委、县农业局、县质监局、县统计局分别负责建筑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公共机构节能、商业节能、农村节能、能源计量器具和能效标识监督管理、能源统计等齐抓共促节能工作的格局。
(二)出台了一系列推进节能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县人民县政府出台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彭水府办发[2008]81号)、《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彭水府发[2008]37号)、《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的通知》(彭水府办发[2008]82号)、《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转发2008年乡镇节能降耗工作考核细则的通知》(彭水考发[2008]91号)等一2 系列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全县节能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和目标责任考核办法。
(三)基本构建起科学、统一的节能降耗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
节能统计指标体系:年初,我们组织力量,分别设计了《彭水县煤炭生产、销售、调运月报表》、《彭水县电力购进、销售月报表》、《工业企业电力消耗月报表》、《彭水县成品油购进、销售月报表》、《彭水县天然气购进、销售月报表》、《彭水县石油液化器购进、销售月报表》、《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耗、库存月报表》、《彭水县交通运输、邮电企业主要能源消费与库存统计表》、《彭水县建筑企业能耗统计表》、《彭水县行政事业单位能耗统计表》等能源消耗统计报表,基本构建起科学、统一的节能降耗统计指标体系。
能源统计指标监测体系:为确保能源统计数据真实可靠,我们设计了从外部直接获取企业能源购进与消耗数据的监控体系。分别由县煤炭远程视频监控中心、县供电公司、中石油彭水经营部按月向县节能办报送考核对象(用能单位)的能源购进与消费数据,确保了用能单位能源消耗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节能考核体系:县政府出台了《彭水县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并与县级相关部门、重点耗能企业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县考核办出台了《彭水县乡镇领导班子节能目标责任考核细则》。县节能办坚持每月深入重点耗能企业检查、督促、指导节能工作。3 每季度召开一次相关专业节能部门协调会,通报全县节能工作开展情况,指导和协调各专业节能部门齐抓共促,共同推进全社会节能工作。年终,我们组织力量按照年初制定的考核办法对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和重点用能企业实施了节能考核。
(四)全面完成了工业企业重点耗能设备的清理造册工作。为弄清家底,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监督管理工作,我们采取企业自查,县节能办重点复查的方式,对全县规模以上企业重点耗能设备按照名称、型号、用途、额定功率、数量等指标进行了认真清理,逐一造册登记。通过清理,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共有重点耗能设备288台(套),总功率30260 KW,其中:应淘汰设备6台(套),总功率2400 KW。对应淘汰重点耗能设备,及时下达了节能整改通知书,限期实施淘汰工作。
(五)高度重视,较好的完成了节能宣传工作。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各企业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能宣传活动。全年累计制作节能宣传标语312幅、展板82块、节能黑板报53期、印发节能知识答题25000份、节能街头宣传四次,发放宣传单1500份、节能工作文件汇编150册,节能简报27期(其中有两期被重庆市经委公众信息网采用,一期被武陵都市报报道)。与县总工会联合举办了全县“节能杯”运动会。与县科协联合举办了节能科普知识长廊既全民节能宣传活动。采取街头宣传、办黑板报、悬挂节能宣传横幅、组织参加市上组织的节能培训等形式,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节能宣传月活动,通过上述宣传形式,达到了增强全社会节能意识和企业节能知识的目的。
(六)成功举办两期企业节能培训班。为增强企业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县节能办组织重点耗能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分别于4月17-19日、11月11-12日成功举办了两期节能管理培训班。40户规模以上企业,83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接受了培训。系统学习了《节能法》、《彭水县万元GDP能耗考核评价方法》、《能源审计》、《重点企业能效对标活动实施方案》、《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编制方法》等内容。通过培训,大大增强了企业节能管理实践能力,为今后扎实开展节能管理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七)重点耗能企业能效对标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一年来,为挖掘企业节能潜力,找准企业节能降耗的努力方向,增添企业节能措施,切实把企业过高的能耗降下来,我们组织开展了建材行业能效对标活动,通过能效对标活动,发现4户立窑水泥厂单位熟料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偏高,生料磨台时产量低。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及时引进在生料中掺和节煤剂技术,同时对生料磨内分筛按照多破少磨的原则进行节能技术改造,通过上述节能技术措施实施后,生料热值下降20%左右;吨水泥煤耗下降10%以上,生料磨台时产量提高30%。按年产30万吨水泥计,年可节能标准煤3267吨。
(八)积极组织申报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为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节能专项资金支持我县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我们组织申报了双庆硫酸钡公司1500KW热电联电项目、金益公司*******项目和茂田能源开发公司4500KW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其中:双庆硫酸钡公司1500KW热电联电项目争取到市节能专项5 资金50万元支持,年节电595万度,折标煤731吨,目前项目已实施完毕;金益公司*******项目争取到市节能专项资金35万元,年节电万度,折标煤731吨,目前项目已实施完毕;茂田能源开发公司4500KW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争取到国家节能专项资金250万元,项目完成后,年节电3000万度,折标煤3687吨。
(九)实行重点耗能企业能耗超标约谈制度。凡当月能耗超内控指标的企业,由县节能办约谈企业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指出企业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责成企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限期整改落实。通过约谈,强化了企业节能的主体责任,收到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十)强力推进结构调整,关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县政府将节能工作作为推进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采取强而有力的工作措施,对弘瑞砂砖厂、祥瑞红砖厂、郁山佳旺纸厂、保家水泥厂等4个能耗高,污染环境,工艺落后,安全隐患突出的企业实施了关闭淘汰,累计节约标准煤1.15万吨。同时,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及时制止了一起在太原乡非法建设高耗能落后工艺红砖厂的违法行为。
二、2009年节能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强化节能宣传培训,提升全社会节能意识,增强各级各部门、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实践能力。组织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切实推动全社会节能降耗。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促进产业结构调6 整升级。依法查处违法用能行为,引导和规范全社会节约用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节能工作作为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的突破口,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动员全社会力量,强力推进,确保实现市政府下达的节能约束性指标。
(二)主要目标。全社会节能标准煤6000吨,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0.8393吨标准煤以内,同比下降4%。
三、2009年节能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在现有全县综合能源消耗统计、工业企业能源统计、交通企业能源统计、建筑企业能源统计、机关能源消耗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乡镇能源消耗统计指标体系;组建彭水县节能监测中心,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能效监测及节能技术咨询服务;进一步改进节能考核评价体系,继续实行节能目标责任管理。
(二)深入开展“节能宣传月”活动。一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导向作用,彭水电视台要提前制作一期《节能专题片》,在节能宣传月活动期间的黄金时段,滚动播出;《今日彭水》、《武陵都市报》要在节能宣传月活动期间,开辟节能专栏,及时报到节能先进典型及先进经验,介绍日常生活节能常识。二是各级各部门、有关用能单位要在节能宣传月活动期间悬挂节能宣传横幅标语;重点耗能企业要自办节能宣传黑板报。三是县节能办要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街头节能宣传,印发节能宣传单,普级日常7 节能知识。
(三)组织开展大规模节能培训。一是要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培训阵地,组织开展乡镇和部门领导干部节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节能工作的认识,解决节能工作领导重视问题;组织开展乡镇和部门节能工作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各级节能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解决节能工作怎么做的问题。二是组织开展规模以上企业、重点耗能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节能管理负责人培训,进一步强化企业节能意识,提高企业节能管理能力。同时,各重点耗能企业也要自行举办岗位节能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节能意识和节能实践能力。三是分批次组织县节能办和相关专业节能部门的干部参加国家和市上相关机构组织的节能培训,提升县级节能管理机构指导和推动全县节能管理工作的能力。
(四)组织实施“十大节能工程”。
1、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各企业要针对现有锅炉房主辅机不匹配、自动化程度和系统效率低等问题,集成现有先进技术,改造现有锅炉房系统,提高现有锅炉房整体运行效率。水泥企业要采用保温耐用新型炉衬材料、生产过程自动控制与检测系统等技术对现有立窑水泥生产线进行综合节能改造。红砖行业要采用内燃烧砖节能、余热利用节能型干燥、稀码快烧、窑体改造等技术对落后的墙体窑炉进行改造。
2、余热余压利用工程。茂田水泥厂要抓紧实施窑炉系统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确保2009年开工建设并见到成效。金益公司热蒸汽回收利用项目要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并见8 到成效。两江能源公司要积极开展煤矿瓦斯抽采和利用技术论证工作,力争提出瓦斯抽采和利用项目。
3、电机系统节能工程。各企业要积极采用变频调速、永磁调速等先进电机调速技术,改善风机、泵类系统调速方式,淘汰闸板、阀门等机械节流调节方式。合理匹配电机系统,消除大马拉小车现象。
4、建筑节能工程。新建建筑要严格执行节能65%的标准。采用新技术、节能材料、节能设施,建设低能耗绿色建筑。新建建筑的节能要实行从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及施工、监理、验收和销售等全过程的严格监管,使节能设计标准得以切实实施。
5、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县节能办要抓紧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市节能专项资金支持,组建彭水县节能监测中心,尽快实施重点耗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项目。同时,加快推进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审计工作。
6、政府机构节能工程。今年,各级党政机关的办公照明和办公区、生活区公共照明,在维修改换时必须采用节能灯具。逐步达到全县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单位全部使用节能灯。推动公务车节油,在县级机关试点并逐步推广实行一车一卡定点加油制度。力争年内实现节电、节油5%以上,单位建筑能耗和人均能耗降低5%。
(五)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年新增综合能源消耗3000吨标准煤以下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审批或核准制的,《节能分析章》由县节能办审查同意后,再由投资主管部门9 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核准,审批或核准部门的批复文件必须包括对《节能分析章》的批复内容;实行备案制的,在项目建设完成后投入生产前,《节能分析章》报县节能办审查。凡是未经节能审查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律不得投入生产,已经投入生产使用的,要责令进行节能审查,未通过节能审查的,要责令停产整改,整改后仍不能通过节能审查的,要提请县人民政府责令关停。
(六)强化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监管。继续对重点耗能企业实行节能目标管理。深入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能效对标活动。做好重点耗能设备运行检查与能效监测。抓紧制定列入国家淘汰落后设备目录名单的高耗能设备退市计划。督促企业开展内部节能培训。严格审查《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对单位产品能耗超过国家强制性能效标准的企业强制实行能源审计,推动企业加大节能研发和技改投入,提高节能管理水平。
(七)加强电力上网调度管理。今年,我县可调度上网电力出现盈余,县供电公司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制定有利于节能的电力上网调度方案,鼓励小水电满发,限制小火电出力,积极推进绿色电力的发展。
(八)加强节能领域金融服务和支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及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优先为符合条件的节能项目提供银行融资服务。县节能办要与金融部门建立节能信息通报制度,力争将企业节能违法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
(九)严格实行节能目标责任管理。县政府已将今年市政府下达的节能约束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相关部门10 和重点耗能企业。县政府督查室要继续将节能约束指标纳入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考核指标,实行节能一票否决。县机关事务管理局要加强对县级机关节能及资源节约监督检查。县节能办要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监管,切实保证全县节能降耗工作落到实处。
(十一)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约能源评估和审查办法〉的通知》和重庆市经济委员会《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分析篇评估审查的通知》的精神,为严格控制高耗能从落后设备、高耗能落后工艺、高耗能项目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县政府要求年综合能耗3000吨以下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必须编制《节能分析章》,并就《节能分析章》的编制、评估、审查和监管的内容与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
同志们,做好节能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同心协力,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推动全县节能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把彭水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大会讲话稿
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大会讲话稿
同志们:
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1.8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1.99亿元。县金融服务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担当起了主角,挑起了大梁,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此,县政府向工作在一线的全体信用社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农村信用社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的金融纽带。20xx年,县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有关方针政策,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不断改进信贷服务,增加支农投入,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农村信用社问题,不仅是一个单纯的金融问题,而且是事关农业、农村、农民和经济发展全局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有效地做好农村信用社各项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信用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当前,在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信用社必须把提高支农服务水平贯穿于整体工作的始终。在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建设、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组织管理等方面,都要围绕提高支农水平进行调整。要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加收入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资金投向,特别是要围绕马铃薯、草畜、小杂粮、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制定扶持产业发展的意见,切实加大支农资金投入。要继续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等多种便民贷款方式,不断探索既能适应不同经济实力的农民需要、又能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的贷款方式。要努力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手段,为“三农”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服务。
二、始终把小额信贷作为提高服务水平的有效载体。
农村信用社的根本目标,就是通过优质的金融服务,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需求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收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矛盾,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配合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得到了政府支持,分散化解了信贷资金风险,促进了信用社稳健经营,是一举三得的事情。今后,要积极开展评定信用户、创建信用村工作,全面发放小额贷款,提高小额贷款比重。发放的范围要扩大,凡是涉及到农民生产生活的资金需求都要支持,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发放的手续要简化,努力提高信用社服务水平;发放的限额要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需求。
三、始终把增资扩股作为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保障。
增资扩股是确保农村信用社改革成功与否的一项关键工作,同时又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只有如期完成增资扩股任务,才能从中央银行申请票据置换。要高度重视,把增资扩股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好,认真组织力量,物色入股对象,做好动员入股工作,提高资本充足率。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维护农村金融秩序和农村社会稳定,使农村中有投资入股能力、关心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广大农户、个体工商户以及各类经济组织看到农村信用社的美好前景和良好预期回报,踊跃投资入股。
同志们,农村信用社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既要克服来自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上的重重障碍,又要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发展才能壮大,落后就要挨打。农村信用社干部职工务必对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立足当前,立足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大胆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科学分析的态度,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借鉴新经验,不断提高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三农”的水平。
第四篇:新课程改革自查评估报告
忠县新生初级中学校 2013年新课程改革自查评估报告
根据忠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忠县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深化课程改革专项督导评估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对本校一年来的新课改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具体做法
(一)加强组织管理,着力营造新课改氛围
1、成立新课改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处、政教处、办公室、总务处等有关部门人员任组员,负责决策、组织、协调、保障等工作,在政策、人力、物力、财力、宣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推进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环境。
2、构建和形成了课程改革管理体系及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和完善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学校特色管理、综合管理(特别是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在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制订《新生中学实施课程改革改进教学的基本要求》、《新生中学教学质量评估及奖励办法》、《新生中学关于校本课程的管理办法》、《领导教师上课、听课及参与教研活动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引领并激励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实施研究,提高课改工作实效。
3、加强与社区和家长的联系,举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多渠道和各种形式,宣传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内容及阶段性成果,努力营造有利于新课程有效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此外,充分挖掘社区和家长资源,为课改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条件。
4、把新课程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为推进新课程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5、学校形成了比较清晰的办学思路,把新课程改革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二)落实课程计划,不断推进课程建设
1、不断增强依法办学意识,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没有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随意调整课程难度和教学进度,不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违教育规律的竞赛和不当竞争。学校课表上墙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地方课程的管理,认真落实地方课程的实施计划,做到课时、教师、活动三落实。根据学校实际,充分挖掘学校课程资源和社区课程资源,以书法教学为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正在起步。
2、开展课程辅助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开好体育课,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加强卫生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艺术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因校制宜,组建多种兴趣小组和社团。结合我校实际,学校组建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书法、绘画等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一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和社区服务。如到街上宣传法律知识、清扫街道、清扫河道、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到烈士墓扫墓等活动。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硬件设备设施促进新课程改革。今年我校确立了打造“书香校园”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实验设备、图书、计算机及软件资料、班班通等资源推进课程改革,使用率达90%以上。
(三)加强队伍建设,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师德水平。严肃劳动纪律,加大考勤力度,增强教师的教育自控能力,做到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文明施教,拒绝有偿家教。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歧视学生;尊重课堂、尊重家长。年终进行师德评比,有恶性事件一票否决。严格规范从教行为,下大力气治理“三乱”现象。
2、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校本研修,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一是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加强校本教研的组织领导。二是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研制度。三是认真落实校本教研计划,使教研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实效化。四是扎实开展以“全员、全面、全程培训”为原则,以“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的教学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校本培训。坚持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相结合。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新一轮全员培训,组织国培、市培、县培工作。一年来,在我校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耗资上万元送培教师达100余人次。积极开展校本研修,精心组织一年两次的教研活动,重视师资合理科学的配备,做到老中青教师、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创新意识强和敬业精神强的教师的搭配。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内资源共享。通过培训与学习,绝大多数教师都能自觉投身到新课程改革中去,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更新,基本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规范集体备课制度。学校分年级分学科设置备课小组,选配备课组长,每个小组确定一名领导蹲组督导考核;推行每周一至二次的集体备课制度,每位教师必须承担分配的主备任务。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做到“备教材、备重点难点、备教法、备学情和学法指导”,同时,在教学设计中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来设计教学方案。规范导学案编制流程:主备教师个人钻研形成初稿→备课小组集体讨论补充完善→主备教师形成正稿→蹲组领导审阅→年级分管领导审签→送学校文印室印制;任课教师使用共享的导学案时,必须象学生一样全面完成其中所有内容,并切实加以完善和补充,形成切合班级实际的个性化导学案。
2、加强课堂组织教学的管理。一年来,我校采用小组教学方式,从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小组培训、互助与合作学习伙伴的搭配、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及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桌椅摆放形式等方面对教师都作出严格的规范与要求。按照“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的要求,着力解决好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实施有效课堂,培育高效课堂,追求卓越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构建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3、搞好教学反思。学校明确要求,教师必须及时对每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以总结课改中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在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并形成材料,由备课组长收集统一交教科室存档。另外,每周的业务学习时段,教科室组织教研沙龙活动,安排教师进行反思,谈自己在课改中的收获、体会,困惑、不足等。
4、加强作业环节的管理,实施分层教学。提倡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控制作业数量,注重教学反馈。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分层次给学生布置适量作业,并写出具有激励性的评语。加强培优扶差工作,不分快慢班,不向初三教师下达中考指标。
5、范教学督导。加强过程管理,全面掌握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学质量和教学态度等情况,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和对教学质量的监测。我校建立了校级领导分管年级一个年级,中层干部蹲点一个年级的制度,增强了常规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教学质量问题档案,对教学质量差的学科制定整改措施,限期进行整改。
(五)强化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强化德育工作,落实德育首位。德育是素质教育核心,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法制教育、基础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大力实施“德育系统工程”。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德育领导与研究,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巩固文明礼仪示范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加强研究。二是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一年来,我校开展了以“文明细胞”创建为主题的文明教室、文明寝室、文明学生的评比活动10余次,开展两次书画展,在 “
十、一”等重大节日开展了庆祝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行为规范的强化训练,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三是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加强学生的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目前,学校学风异常浓厚,文明礼貌蔚然成风,巩固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取得了明显成效。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订制多幅永久性的标语、悬挂名人名像、粉刷墙壁、美化教室。通过德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品德素质不断提高,在学习、生活中初步养成了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讲公德的良好习惯。
2、扎实开展“1+5”活动,全面实施“体育艺术和科技2+2项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良好发展。一年来,我校以打造“书香校园”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以实践大课堂为重点的“1+5”活动,成立了阅读、演讲、科技、书法、英语等兴趣小组,广泛开展各种兴趣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体卫艺工作,把体卫艺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规划,认真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全国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加强了体育教师职责,规范了“2+2”项目和大课间操活动,强化了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积极开展体育达标训练。培养了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具备了初步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学生身体素质不断增强,90%以上学生达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3、加强学生培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新课程改革如果离开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根本无法达成教育教学目标。为此,我校在学习小组的构建及培训上花大力气,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初步的转变。一是采用以下措施培训小组长:第一,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第二,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洞悉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小组长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第三,给小组长加“自助餐”;第四,培养各学科组长;第五,适时地肯定、表扬、激励。二是加强小组成员培训:一是加强学生互助合作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差生学习,把知识让差生也学得懂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差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二是为学困生加油,鼓励学困生大胆参与。三是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认真倾听;学会质疑、反驳;学会更正、补充;学会求同存异,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四是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精神教育。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生参与新课改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不断增强。
(六)抓好导向,建立科学的师生评价制度
1、对学生的评价做到了“四化”。一是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充分整合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评价要素,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二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了过去由教师单一评价学生的状况,充分听取来自学生、家长、社会机构等多个评价主体的意见和建议,特别尊重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三是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作品(如作业、论文、反思、手工作品等),用以展示学生的努力、成就与进步,描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并进行准确判断,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四是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要改变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的做法,合理运用观察、访谈、调查、成长记录等质性评价方式评价学生,使注重过程、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新理念落到实处。
2、对教师评价做到更科学、更公正。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听课评课、教案检查、学生作业检查、学生家长问卷调查等形式建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的阶段性教学效果评价主要通过期中、期末考试分析等形式建立阶段性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尤其是把教师参与新课改的积极性、职业道德、专业能力、教研水平等作为重要的评价因素。在评价方式上采取学生评价、教师互评、小组考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学校文化及特色建设有待加强。
2、新课改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3、学校管理有待于进一步精细。
4、教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〇一三年十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镇民主推荐大会主持词
在镇民主推荐大会上的主持词
***
(2013年10月日)
同志们:
按照市委、市委组织部关于对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和科级干
部换届考察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今天,我们召开**镇民主推荐大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三项:
一是我就如何配合做好这次民主推荐讲几点意见;
二是请考察组
三是进行民主推荐市管正副科级后备干部人选。
为做好此次民主推荐工作,市委向我镇派出了以同志为组长的干部考察组,考察组成员还有……………………等同志。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市委干部考察组的到来表示欢迎!
根据民主推荐工作的有关要求,今天参加会议的有:镇机
关全体正式工作人员、各基层所站主要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员会主任等。
下面,我就配合做好这次民主推荐工作强调三点意见,一要实事求是。民主推荐干部,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实事
求是。要坚持全面、辩证地看待干部,绝不能以个人好恶评价干部;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本着对组织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同志负责的态度,认真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要是非分明、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地推荐干部。
二要客观公正。要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条例》的规定,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客观公正评价干部、推荐干部;要排除杂念、处于公心,以过硬的党性和高尚的人格为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要严守纪律。民主推荐干部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大家在民主推荐时要严格遵守人事纪律,高度自觉地维护好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要切实按照组织要求,认真思考,慎重推荐。
下面,进行会议的第二项议程。
请考察组组长
……………………
刚才,荐工作发表了讲话,提出了明确要求。请大家切实按照考察组的要求,认真负责地做好民主推荐的各项工作。
下面,进行会议的第三项议程,请考察组同志作有关表格的填写说明。
首先请工作人员发放表格。本次分发的各类表格有《市管正科级后备干部人选会议投票民主推荐表》和《市管副科级后备干部人选会议投票民主推荐表》两种。请大家拿到表格后不要急于填写,考察组同志还将作有关表格的详细填写说明。
(待工作人员分发完毕后)
还有没有未拿到表格的?
(稍停)
如果都拿到了,请检查一下,是否有缺漏和印制不清楚的地方,如果有,请举手向工作人员调换。
(稍停)
下面请考察组
(待说明完毕后)
刚才大家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举手询问,但要自觉遵守会场纪律,不要大声喧哗,不要交头接耳,要严格按照考察组的要求认真填写各种表格。
请开始填写表格。填好后,请大家将表格投入会场内的票箱内。会后,请镇副科级以上干部、纪委副书记、内设工作机构及工青妇主要负责人、驻村工作队长,各村主干留下来继续参加个别谈话民主推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