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级管理人员队伍状况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5:1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级管理人员队伍状况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级管理人员队伍状况调研报告》。

第一篇:科级管理人员队伍状况调研报告

科级管理人员队伍状况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适应改革、加快发展的需要,本着了解基层、掌握情况、分析问题、服务决策的目的,针对公司目前基层单位科级管理人员管理和管理人员整体状况等问题,我们进行了座谈了解和调查摸底工作。调研形式既有与各车间支部书记、主任座谈,与各二级单位组干部部长的交流,也有与基层单位分管领导的交谈,并与腈纶厂、热电厂、氯碱厂、橡胶厂等个别单位在网上进行了交流和沟通。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公司管理人员队伍素质较好、水平较高,能够服从大局,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在公司生产经营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公司科级管理人员队伍现状

(一)整体素质较高,是公司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坚力量,是上级政策的宣传者、具体工作的落实者。

科级管理人员,在公司的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公司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各单位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业务学习、技术练兵等,提高了综合素质。目前,科级人员2866人,其中,党员2473人,占86、29%;大专1065人,占37、16%,大学1328人,占46、34%,研究生50人,1、74%;初级职称1039人,占36、25%,中级职称1282人,占44、73%,高级职称536人,占18、7%,正高级9人,占0、31%,他们是安稳生产、改革改造和科技进步的骨干力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科级管理人员一般都是各单位的工作骨干,对公司有着深 厚的感情,整体队伍相对稳定。

从整体上讲,绝大多数管理人员能够安心工作,能够拒绝外部“定点式”“群体式”挖人和高薪待遇的诱惑,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能够任劳任怨,积极工作,虽有不满情绪,但能服从工作大局,服从工作需要,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研究院自去年以来由于实施了特岗特薪、分配制度改革、岗位津贴等措施,人才队伍相对趋于稳定。

(三)思想活跃,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2000年以来,随着公司改革的深入,改制分流、装置改造、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等措施的出台,无疑是对广大职工注入了强心剂,看到了希望。随着一批批企业的改制分流,人们清楚地看到,改制企业的发展前景,职业待遇、面貌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急待需要改制的企业,感到早改制早主动,早改制早受益,职工积极主动,踊跃参加。未改制企业职工积极参与改革,支持改革,取得了生产、效益、稳定三丰收。

(四)竞争激励机制进一步建立和落实。

自2001年以来,按照公司的统一布署,各单位积极开展竞争上岗工作,通过定员定编、公布岗位职数、报名资格审查、考试、演讲答辩、测评、公布结果等七大步骤,严格程序,严格管理,竞争激励机制得到落实,科级管理人员总量呈逐年递减趋势。达到10年来科级管理人员总数的最低点。最高点是1998年第四季度,达到4110人。

二、反映的问题

通过调研,从管理人员队伍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现状看,所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遇到的问题比较多。

我们把反映的情况归纳为六方面的问题。

(一)公司目前的人才流失状况让人担忧,后备人才断层,部分岗位面临无人可选、无人可用的状况。

整体上仍存在人才短缺和浪费的矛盾,有的个别单位,大学生毕业十几年仍在下面倒班,而热电厂某一车间想找出一个安全工程师都已经很困难,全车间没有一个是中级以上职称的。

流失原因主要是薪酬待遇,我们公司的员工待遇与社会上同类行业相比差距很大,与消费增长不成正比。

流失人才方面的统计资料以及流失原因的分析很多,上个调研组已说了很多,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在这里就不一一陈述。除人才流失造成的其它矛盾外,重点说两个问题:

一是造成人才断层。引进的大学生相对较少,综合素质不均;同时培训、培养不及时。关键是后备人选的流失,直接造成科级管理人员提拔使用的梯队断层。

二是后备管理人员缺乏。原因有三种情况:一是培养不及时;二是无人培养;三是临时确定人选,素质相对较差。

人才短缺与浪费相比,人才短缺现象更为严重,部分单位、部分岗位已经出现人才断层,出现了无人可选无人可用的局面,例如研究院94年以后来的毕业生所剩无几,而且近年来引进的大学生与之相比,素质较差,不能吃苦,2001年以后共流失69人,其中1/4是岗 3 位急需人员,大部分是培养的后备人选。同时也使得现有骨干没有工作压力,不想用我也得用我,因为没有他人可用。如果说研究院知识分子多,流失也多的话,那么,同样各厂的技术骨干、管理人才随着全国同行业装置的上马,流失的恐怕会更多。

(二)基层管理水平不高,方法简单。

一是执行公司政策方面不准确。领会文件精神不透彻;向本单位干部职工传达不全面、不准确,在贯彻过程中夹杂个人偏颇的观点,常常误导职工;解释疏导不主动、不及时、不深入、不细致,不能消除职工心中疑团,个别单位矛盾上交,致使员工与公司关系僵化,造成职工队伍的不稳定。有的单位直接说:我们就看公司的。

更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基层单位主管部门对公司的政策、有关文件规定学习不深、研究不透,凭以往的做法和定势去管理。出现问题,不管大小,直接咨询公司有关部门,宏观指导变成了微观管理。只要矛盾激化,公司成了当箭牌。

二是管理上缺乏有效的淘汰机制,没有形成人员流动的正常程序。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单位在用人上,缺乏淘汰机制,只聘不解,只调不解。形成了岗位少、人员多的状况,大多数单位反映 “上去了很难下来”,只好采取非正常手段维持现状。但在谈到人才浪费的问题时,有的领导对确实表现出色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得不到使用,感到很惋惜。另一方面也不能否认,有的领导缺乏责任心,在谈到针对相同岗位哪位员工会更出色的问题时,则采取了回避的态度。4 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直接导致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思想,如特薪等激励制度不能落到实处,起不到激励作用,有的甚而起了反作用。

(三)部分基层单位管理混乱,科级管理人员指数严重超编,部分管理人员无进取心。在调研中发现,各厂科级职数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超编现象,而且部分单位还有内部使用的科级人员(也就是公司不在编制的科级人员,但同样可以享受待遇),大大超出定编数。有的单位领导公开说,为什么不提?提了就有待遇,待遇是公司给的。

造成这种现象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内部管理原因。由于人事任免权在各单位,虽然公司主管部门负责科级管理人员的宏观指数控制,但实际上没有有效的制约手段,致使管理成了空中楼阁。

主要原因:一是干部能上不能下,造成干部队伍庞大。二是岗位管理、薪酬和计划严重脱节。不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造成因人设岗;也不利于岗位的优化配置和工资总额的合理使用与分配,薪酬起不到相应的激励作用。

三是公司减员政策,大多采用“弹性制”,如内部退养是自愿申请,不申请无法退下来,特别是部分年龄偏大的科级管理岗位人员,考虑到实际的待遇问题,又不愿退下来。在实际工作中,老好人思想严重,维持的心态多,开拓进取、创新思变的想法少,有的年龄大的科级管理人员说:“公司有政策,我们就走”。

(四)学历渐高,但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一是人才流失与人才引进的数量、素质的比例失调是主要原因。从表二中看出,大专以上 5 学历人员有2468人,占总数的86、11%;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有1771人,占总数的61、79%;从表二中可以看出,1998年以来,引进大学生1174人,流失832人,不包括2001年协议解除合同的1218人,流失的是经验丰富,素质较好,水平较高,是生产经营的骨干;与引进的刚毕业的大学生相比,可想而知了。二是不注重个人自学和自身素养的提高,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不强;对设备进行技术革新,开展技改技措的积极性不高,怕出问题,怕影响安全生产,创新意识不强。

(五)领导干部的满意度下降,是造成思想消极的另一重要因素。一是信任危机,由于近年来领导层问题不断,在广大职工中造成了消极影响;二是舆论导向,过去宣传公司的不利因素多,讲危机感和紧迫感多,干部职工在心里产生了害怕心理,认为公司前途渺茫。

(六)培训力度不够,新知识更新较慢。

调研中发现,近年来,由于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其它方面的影响,从机关到基层单位,专业培训越来越少,即使有也名存实亡,把培训班办成了旅游班,效果较差,失去了培训应有的作用。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科级管理人员从未参加过培训,各厂的科级干部纷纷提出要求组织培训,希望能接受新知识,交流经验。

三、建议及对策

我们认为,造成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策原因,又有机 制和管理原因,既有外部市场竞争,又有内部环境的变化。因此,针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为下步改革做好准备。

(一)加强科级管理人员的宏观管理。一是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联系公司实际情况,实行综合计划、薪酬、岗位管理“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严格控制科级管理人员职数,避免因无原则的给予待遇而提拔晋升。二是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提倡交叉任职、专兼结合。根据各岗位实际情况,党群和行政管理人员能兼则兼,能专则专,实行相互交叉任职,一方面可使管理人员得到多方面、多岗位锻炼,同时也可减少相应干部职数。目前制定的《公司科级管理人员提拔晋升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对科级管理人员管理起到很好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二)完善竞争激励机制,疏通能上能下的正常渠道

一是结合公司近年来的减员政策和力度,考虑到目前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配合相应的待遇,使想下去的人愿意下去,也给那些有本事、靠得住、能办事、办实事的年青人提供施施展才华的机会。

二是竞争上岗。对竞聘后未能上岗人员,易岗易薪。

三是离岗培训。对年龄较轻,自身素质较好,有学习提高愿望的管理人员,经本人申请、组织批准,可进行离岗培训也可由组织调训,为其竞争新的岗位创造条件,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离岗培训一般不超过两年,工资标准不变,待学成回来工作后一次性发放。竞聘上岗后,执行新岗位的标准待遇。

四是对具有专业技术特长并符合专业技术岗位任职资格要求的管理人员,在专业技术岗位定员范围内可转聘专业技术岗位。

对年纪较轻、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员,可根据生产一线的实际需 7 要,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有计划地充实到生产一线岗位。

转聘到其他岗位的,执行新聘岗位的薪酬待遇。

在转聘过程中,不得层层硬性挤占下一级岗位,更不能人为增设岗位。

五是支持和鼓励管理人员参加改制单位改制分流。在本人申请(或组织推荐)、所在单位和改制单位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参加改制单位的改制分流。补偿补助金计算和处置、劳动关系的规范等问题,按集团公司改制分流的有关政策执行。

(三)加强考核,重点在年度考核、试用期满考核。

考核内容除正常考核内容外,应把用人情况、员工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的一项指标。

提拔考察考核,除了考查其专业技术水平、品德之外,着重考核其用人的能力,考核其对所属的岗位情况、人员状况、所属人员能力水平的了解程度,考核其能否对岗位、对人员排出序列,考核其对薪酬分配情况的依据,特别是特薪的运用及效果情况等。

要考核人才应用的满意度,看其是培养,还是打压;是使用,还是浪费。个人自己是否有亲和力,是否是人才流失的直接责任者。

(四)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知人善任的能力、责任心和领导水平。

及时培训,可有效提高自身素质。合理设计培训内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管理知识,既有相互交流又有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把培训作为奖励员工的一种手段。要以能力建设为目标,加快培养和造就高 8 层次人才的步伐,重点抓好企业高层次人才培训工程的建设。把高层次人才的成长、培养、使用作为人才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加大经营管理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培训力度,加大各单位自主培训的力度,积极抓好业务知识培训和能力培养。通过培训,可以就地取才,再选才输出培训,形成勤奋好学,努力进取,不甘落后,敢于进取的氛围,保证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带动整个企业人才的稳固与创新,使企业更有活力和凝聚力。

(五)加大力度,奖罚分明。不看过程,不问原因,只看结果。对出现事故包括安全事故、生产事故、急需人才的流失等,只要出现问题,严厉处罚,情节严重的应直接解聘。对责任心较强、管理到位、有突出贡献人员应重奖,并建立业绩考核(包括生产、安全、效益、人才、管理等)档案,作为提拔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六)依靠制度创新和管理模式变革,变被动留人为主动留人。着重从以下几方面:

1、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在待遇上、在各项制度上给予保证。建立联帮带责任制、人才流失问责制和定期谈话制度,善于与企业人才的情感交流,真正做到感情留人。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清各类人才数据、结构分布和基本情况,建立人才流失责任制,因工作失职或人为造成工作环境不良致使人才外流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人的责任,加强与企业人才的情感交流,保证他们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2、盘活现有人才存量,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统一规范的人才市场 9 体系,为企业人才提供合理流动的机会。人才资源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区域性人才合理流动,优化调整人才结构和分布的重要手段。办好人才市场,满足一些专业人才想换岗位施展自己才能的需求,也使之不外流,改变以往“要用的人留不住、多余的人出不去”的现象。真正的人才是不能容忍反复从事单一工作的,流动是所有人才共有的特点。因此,企业应综合考虑企业自身与企业人才发展的共同需要,阶段性地为企业人才制定出内部流动的规划。这样,既可以满足企业人才的流动偏好,又有利于企业人才全方位地了解企业,很好地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

通过建立公司内部人才市场供需信息网络,建立人才数据库和人事档案,内容包括岗位信息、人事信息等。

信息来源,一是人力资源部门,定期公布岗位信息,包括岗位名称、类别、数量、条件等;二是个人申请,投递简历;三是单位推荐。通过贮存人才供需信息,从宏观上引导和控制人才的流向。

3、实行特岗特薪制度。开展岗位调查,确定岗位急需人员,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大数额,严格程序,建立动态考核机制,严格考核。发现问题随时考核,变换岗位,随时调整。现在的特薪评选象年终评选先进一样,失去了特岗特薪的激励作用。加强各级管理部门在岗位人员配备中的责任心,要求管理人员对岗位适用人员要有明确排序,不能有模凌两可的态度,加强实施特薪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对特薪实施有成效的单位,在政策上可以进一步倾斜,管理上可以更放手,对特薪实施不利的单位要限期整改,更应在具体措施上给予指导。

4、协商定薪,吸引急需人才。打破现有的“堵住进口,放开出口”政策,对急需有用人才要敞开进口,大胆引进,也可高薪聘请高技术人才。吸引人才要与引进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区别开来,对引进的人才要建立配套考核体系,可采用技术入股、专利入股、持股经营、年薪制等新的分配方式,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只要有良好的条件与氛围,就会万凤筑巢,人才济济,就会出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可喜局面。

第二篇:新工队伍状况调研报告

新工队伍状况调研

青年是煤矿企业的主要人力资源,是推动企业科技的重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力量源泉,是煤矿企业生存创新和发挥的主要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因此,按照公司团委关于开展新工队伍状况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通过采取座谈和交流调查,深入一线等形式,对我区目前新工状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一、新工队伍目前状况。

目前我区有35岁以下青年工人39人,其中20岁-28岁有16人,29岁-35岁有23人。在这39人中,包括2007年1月1日以后入矿的员工有12人。支架工20人,运料工4名,机组司机2名,采掘杂活6人,采掘电钳工7人

二、新工队伍目前工作表现和存在的问题

在老工人眼里,新工是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在家里事事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由性比较强,入矿以后,是以区队为单位集体作业,在一定的时间很不适应。

我区目前分技校生(合同工)和协议工两种。技校毕

业生多年在学校基本不从事体力劳动,入矿以后对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思想是相当一段时间不能够稳定,波动比较大,在下井期间怕苦怕累,对井下的一些安全知识掌握的不够好,心里对井下工作恐惧。协议工勤劳能吃苦,但是对工作有时马虎、应付、糊涂,不讲究质量和安全,思想素质较低,集体观念比较差,没有学习技术的热情。

针对07年以后入矿的新工我区已经培养出李龙、田保才、李红军、马海兵、郭鹏等人,他们在各种操作岗位都能得心应手的规范操作,还有及各别员工已经成为我单位多面手的操作岗位,为公司和区队传帮接代起了明显的成效。

三、今后对新工队伍管理对策

1、针对新工的情况和成长规律,加强思想教育,体现亲情关怀。

加强新工思想教育实施对新工培养管理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任务。对于那些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工来讲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更显得尤为重要。新工参加工作时间短社会经验少,往往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工作中不能很快进入角色或者思想落后于形式。为此,要针对新工的特点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与人职能,实施开展内容充实、形式灵活的思想教育,重点是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企业精神和文化教育,以及党的知识教育等,充分采取集中学习、思想交流、座谈、讨论、模范事迹介绍等形式,并利用广播、报纸和多媒体等手段坚持重点教育与普遍教育相结合,讨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加教育的针对性,从而使新工能够对照自己查找不足,积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做到自立自强,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另外,要关心新工的生活,在对新工加强思想教育引导的同时,因该把解决新工的实际困难当成一件头等大事来抓,积极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在允许和可能的条件下,可以以家访交朋友的形式拉近与新工心灵之间的距离,体现组织的关怀和大家庭的温暖,增进新工对企业的热爱。要尽可能

为新工创造和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增强新工对矿山、对单位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以启动自我转化的内在努力。

2、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发挥好物质与精神的双向促使作用。首先,改革现行工资分配制度,实现贡献和收入的有机结合。新工普遍关心的话题就是工资待遇问题,因此,要不断提高完善相关工资分配制度,进一步细化保证措施,切实保证各项待遇的兑现。同时,要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对于积极投身于生产一线和技术工种的新工,要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真正实现按落分配的有机结合,收入与贡献相得益彰。其次,把精神激励作为辅助手段这是不可缺少的,精神激励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往往在现实种各种荣誉,如劳模、青年岗位能手、突击手、先进工作者等称号,授予面较窄,使激励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只有在这些方面加以改进才能更好的发挥好精神激励作用。

3、拓宽渠道、严格管理、深化新工培养工作。

在新工的培养上要坚持实际需要,通过系统培训、脱

产学习、座谈交流等途经,帮助新工提高素质、增强能力,要以能力建设的核心,加强新工的培养工作。重点培养新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团组织要与人力资源部门及培训机构紧密结合,根据新工的个性、专长、兴趣等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个性化培训,切实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使他们挑大梁,唱主角,增强他们的工作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管理上要加大管理力度,强化管理机制,健全管理措施,要注意加大对新工的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督促和检查基层单位对新工管理情况,要从实践锻炼的角度,强调知与行的统一,为新工成长不断创造条件。

综一队团支部

第三篇: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状况调研报告

报告汇编 Compilation of reports 20XX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word 可编辑·实用文档

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发展党员的数量和质量。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建设,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和关键。调查和了解我站入党积极分子的现状以及发现其间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对提高我站发展党员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我站入党积极分子现状的调查,特报告如下:

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尚未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一部分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尚未端正,常见的“荣耀型”、“利益型”、“应景型”还存在于队伍之中。“荣耀型”、“利益型”是为了个人私利要入党,这与目前当官荣耀,当官谋利的社会风气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应景型”则是由于当时的情景或一时的冲动,时隔一段时间后热情逐渐减退。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往往一时冲动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后,不积极向组织汇报思想,不了了之。因此,端正正确的入党动机,还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逐渐形成。

二、入党积极分子的年龄结构还不平衡。这主要体现在现有的入党积极分子年龄普遍偏大。其中 35 岁以上的有 5人,35 岁以下的有 3 人。近几年支部考察培养和发展重点是35 岁以下积极分子,这在某种程度上还影响了年龄偏大的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的信心和勇气。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word 可编辑·实用文档 三、部分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水平还有待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虽然党组织要求积极分子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但目前很多入党积极分子在学习这方面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高,对党的理论知识了解还不够深入、系统和透彻。

改进的措施:

一、加强联系人与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要求联系人应该对入党积极分子负有直接教育、培养的责任,应该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高的政治修养,同时善于沟通。培养联系人要充分利用与入党积极分子共同学习、工作、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对其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历史及优良传统等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党,进一步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培养联系人要经常找入党积极分子谈心,了解他们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从其他同志那里了解到的意见和建议采取适当的沟通方式及时传达,帮助他们正确对待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明确自己需要改进的方向,并为之努力。培养联系人要定期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并将考察的实际结果及时填写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中。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word 可编辑·实用文档 二、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一是有选择的参加党内的活动,比如参加党课学习,优秀党员的事迹报告会,参观革命根据地,发展新党员的支部大会等,让他们在实际的党内生活中加强对党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党性观念;二是开展各种如党的基本知识的竞赛,讨论新时期党员的发展和方向等有意义的活动。

三、给入党积极分子交任务,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形成积极分子能认真完成党组织交办的任务,每个人都能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失误时能正确面对,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提高。

四、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经常向党组织递交思想汇报,反映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情况以及对自己思想方面的认识。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加强党组织对积极分子的了解,找到继续帮助教育的方向,更有利于入党积极分子对自己进行及时的总结、提高,使他们更快地向党组织靠拢。

第四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队伍状况调研报告

调查对象:山东省沂水县高桥镇中小学(含幼儿园)在职教职工

调查时间:2008年11月4日——14日

调查人:刘李姚

高桥镇教育概况

高桥镇位于沂水县城北20公里处,全镇现有66个村,人口6.2万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2007年国民生产总值4.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664.00元。全镇共有国办初级中学1处,完全小学8处,教学点2处,幼儿园4处。其中高桥初中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全县乡镇初中唯一一处),另有两处市级规范化小学,6处县级规范化小学,1处市级示范化幼儿园。现有在职教职工352人,在校中小学生及幼儿4633人。该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县前列。

现将我们调研的具体情况据实汇报如下:

一、年龄状况

全镇在职教职工的平均年龄38.32岁,其中小学教职工(含幼儿教师)平均年龄40.00岁,初中教职工平均年龄35.37岁。从年龄上看,全镇教职工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鼎盛时期,这与我们调查前的预测相去甚远。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是该镇实行男55岁,女50岁内退政策(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二是相当一部分教职工呈现出生物年龄未老,而心理年龄早衰的景象。三是教职工年龄差距较大,全镇45岁以上的教职工就有99人,而80后出生的仅37人,教职工老龄化的趋势已初露端倪。

近几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到我镇的新教师数屈指可数,03年3人,04年3人,05年5人,06年1人,07年2人,08年3人,其中有2人是后调入的。平均每年新增教师数不足3人,照此新教师增长速度,再过10年,现在45岁的教职工内退后,教职工岗位将有很大缺口。

二、健康状况

该镇教职工的身体状况令人堪忧。据不完全统计,有明显疾病的教职工就有29人,占全体教职工的8.2%。其中患颈腰椎病的8人,患心血管病的4人,有残疾证的6人,其它各种疾病患者11人。患病者多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原民办教师群体。工作的压力,农活的繁重,子女的困扰,使他(她)们劳心劳力,疲惫不堪,以至心力交瘁,积劳成疾。

另一方面,农村教师条件艰苦,生活负担沉重,舍不得自掏腰包定期查体。进入新世纪以来,该镇教师只有2001年组织过一次免费查体。在这种状况下,教职工不能提前发现病情,防患于未然。结果积小病为大患,以至于疾病缠身。就在我们撰写这份调研报告期间,又有一位被查出患心脑血管病的张姓教师,拿着县中心医院的诊断书,到中心校找领导请病假住院治疗。

如何减少教职工的患病机率,应该引起各级教育工会组织的高度重视。比较可行的办法是:

1、对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快乐工作理念。

2、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健康查体,做到早发现,早治愈。

3、组织教职工多开展一些健康的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营造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

三、学历状况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对全镇教职工的第一学历情况作了全面认真排查。结果显示,在全镇352名在职教职工中,具有本科学历的只有6人,全部是05年以后大学毕业分配的年轻教师,占全镇教职工总数的1.7%;专科学历的97人,占27.6%;中专学历的104人,占29.5%;高中学历的126人,占35.8%;初中学历的19人,占5.4%。其中非教育类院校毕业的大、中专教师14人,通过招工加入教职工队伍的37人。教职工学历偏低的现象表现尤为突出,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他们难以应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新课程改革浪潮。

我们之所以看重第一学历,是因为教师通过函授、自学助考,甚至民师考师范(恢复高考制度头10年除外)后取得的学历,实在不敢恭维。说白了通过上述途径取得的学历就是拿钱买学历。此种现象不独教育部门仅有,业内人士早就指出了这种“注水学历”、“泡沫学历”的弊端。在这种氛围的异化下,教师拿学历,本意并非为了增长学识,而是为了与工资密切相关的晋职晋级。因此,曾一度出现过一种怪现象,同一年龄段的教师,第一学历是专科毕业的不如中专毕业的来得实惠,后者可以边教学,边领工资,边拿钱买更高的学历,即增加了教龄,又获得了提前晋职晋级的机会。

从民师考师范这件事来看,1987年以后考入师范的教师,并不是全日制的,真正在师范学习的时间少得可怜,两年的学制,在校时间充其量不过一个月左右,甚至只是考取后缴费的时候和毕业拿文凭的时候去过两次师范学校。其余时间,却照常在原单位上班,致使这部分教师因被扣去两年的教龄而愤愤不平!

要想改变这种把取得高学历当买卖做,自欺欺人的局面,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加大成人高考的管理力度,加强自学、面授的过程性管理,严把每门功课的毕业考试关,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学业质量水平,使他们真正获得真才实学,做到学有所成,名实相符。

[1][2][3][4]下一页

第五篇: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状况调研报告

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发展党员的数量和质量。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建设,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和关键。调查和了解我站入党积极分子的现状以及发现其间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对提高我站发展党员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我站入党积极分子现状的调查,特报告如下:

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尚未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一部分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尚未端正,常见的“荣耀型”、“利益型”、“应景型”还存在于队伍之中。“荣耀型”、“利益型”是为了个人私利要入党,这与目前当官荣耀,当官谋利的社会风气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应景型”则是由于当时的情景或一时的冲动,时隔一段时间后热情逐渐减退。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往往一时冲动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后,不积极向组织汇报思想,不了了之。因此,端正正确的入党动机,还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逐渐形成。

二、入党积极分子的年龄结构还不平衡。这主要体现在现有的入党积极分子年龄普遍偏大。其中35岁以上的有5人,35岁以下的有3人。近几年支部考察培养和发展重点是35岁以下积极分子,这在某种程度上还影响了年龄偏大的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的信心和勇气。

三、部分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水平还有待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虽然党组织要求积极分子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但目前很多入党积极分子在学习这方面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高,对党的理论知识了解还不够深入、系统和透彻。

改进的措施:

一、加强联系人与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要求联系人应该对入党积极分子负有直接教育、培养的责任,应该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高的政治修养,同时善于沟通。培养联系人要充分利用与入党积极分子共同学习、工作、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对其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历史及优良传统等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党,进一步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培养联系人要经常找入党积极分子谈心,了解他们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从其他同志那里了解到的意见和建议采取适当的沟通方式及时传达,帮助他们正确对待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明确自己需要改进的方向,并为之努力。培养联系人要定期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并将考察的实际结果及时填写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中。

二、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一是有选择的参加党内的活动,比如参加党课学习,优秀党员的事迹报告会,参观革命根据地,发展新党员的支部大会等,让他们在实际的党内生活中加强对党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党性观念;二是开展各种如党的基本知识的竞赛,讨论新时期党员的发展和方向等有意义的活动。

三、给入党积极分子交任务,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形成积极分子能认真完成党组织交办的任务,每个人都能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失误时能正确面对,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提高。

四、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经常向党组织递交思想汇报,反映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情况以及对自己思想方面的认识。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加强党组织对积极分子的了解,找到继续帮助教育的方向,更有利于入党积极分子对自己进行及时的总结、提高,使他们更快地向党组织靠拢。

下载科级管理人员队伍状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级管理人员队伍状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时期工商队伍能力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8月下旬以来,针对停征“两费”的新形势,湖北省**市工商局采取发放调查表、多层次召开座谈会和走访基层分局(所)等形式,就当前队伍能力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研,以期能更好地适应工作......

    银行营业部青年队伍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范文,作为参考!为了深入了解我行青年队伍的发展状况,推动我行青年工作不断适应和促进现代化商业银行的建设与发展,按照*行团委的统一部署,**市分行营业部团总支......

    银行营业部青年队伍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为了深入了解我行青年队伍的发展状况,推动我行青年工作不断适应和促进现代化商业银行的建设与发展,按照*行团委的统一部署,**市分行营业部团总支开展了“青年人才队伍状况”的......

    银行营业部青年队伍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为了深入了解我行青年队伍的发展状况,推动我行青年工作不断适应和促进现代化商业银行的建设与发展,按照*行团委的统一部署,**市分行营业部团总支开展了“青年人才队伍状况”的......

    科级管理人员考察材料

    ×××同志考察材料一、主要德才表现 政治立场坚定,思想政治素质好。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工作业务知识。认真执行公司决议,主动承担工作,敢于、善于应对和处理复杂问题,有较......

    司法警察队伍状况分析报告

    司法警察队伍状况分析报告 作者:张长富 发布时间:2006-09-27 13:49:20 一、 基本情况 成都铁路运输两级法院现有司法警察28人。编制26人,超编2人。 文化程度情况:本科4人,占14.2%......

    司法警察队伍状况分析报告

    威宁县法院司法警察大队队伍现状 调 研 报 告 一、 法警大队基本情况介绍 威宁县法院法警大队自成立以来,从当初的法警队到现在的司法警察大队,经历了风风雨雨的锤炼,警......

    警力队伍状况分析报告

    XX警力状况分析报告近年来,全县公安机关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好于过去、领先全市”的目标,坚持服务中心,克难攻坚,务实创新,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