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成佳镇建设特色小镇的思考3.6

时间:2019-05-14 05:2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成佳镇建设特色小镇的思考3.6》,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成佳镇建设特色小镇的思考3.6》。

第一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成佳镇建设特色小镇的思考3.6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成佳镇建设特色小镇的思考

——守成佳茶乡绿水青山

筑生态宜居特色小镇

一、成佳镇基本情况

成佳镇位于成都市西南部,成雅高速公路(国道108线)和川西旅游环线穿镇而过,距成都市区80余公里,未来五年内川藏铁路和成新蒲名(雅安名山)快速路将建成通车。全镇幅员面积40.42平方公里,辖2个社区、6个行政村,总人口1.2万人。目前,全镇共有茶园面积2.2万亩,其中获得有机、绿色、GAP认证的茶园面积达到1.2万亩,先后建成了“国家茶叶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国家级茶叶出口免检示范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核心示范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核心示范区”、”四川省生态旅游示范区”、“四川省乡村旅游特色镇”;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绿茶之乡”称号,成为“中国采茶节”永久承办地,“蒲江雀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近年来,成佳茶乡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产业优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一二三产

—1— 业深度融合发展,已初步形成集现代农业观光、康体健身、乡村美食、采摘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模式,开创了成佳镇实现中国梦的新局面,在“守成佳茶乡绿水青山•筑生态宜居特色小镇”的征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二、坚持“走出去”对标成功案例

为深入推进特色镇建设,镇党委带领班子成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两代表一委员”、部分产业发展带头人对标学习先进地区特色小镇建设成功案例——无锡市阳山镇、安吉县溪龙乡。通过对标学习,有三点直观感受和体会:

(一)项目引领是产业发展的引擎

溪龙乡依托白茶良好的产业基础、环境禀赋,引进上海景域国际旅游运营集团打造帐篷客风情度假酒店,开启特色美食餐饮、景区观光、休闲旅游、户外运动、露营野炊等旅游版块扩展形成的“1+N”的复合型度假产品模式,年税收100多万元。

阳山镇引入田园东方打造了国内首个“田园综合体”项目,兼具农业生产交易、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田园娱乐体验、田园生态享乐居住等复合功能,旅游产品丰富,去年全镇接待游客超过了120万人次,实现服务业纳税营业收入37亿元。

(二)市场主体引领是产业发展的活力

溪龙乡幅员面积仅32.25平方公里,人口8840人,却 —2— 拥有茶叶加工中小企业140多家,其中62家茶企的茶园基地通过了有机、绿色食品、无公害认证。以当地有名的大山坞茶场为例,拥有绿色食品认证的白茶园1800亩,年加工销售茶叶20吨,产值达3000余万元。

阳山镇组建水蜜桃合作社37家,实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了当地及周边乡镇农户参与到水蜜桃种植中,经济效益越发凸显,水蜜桃种植致富了一方百姓。

(三)品牌引领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溪龙乡坚持以“„安吉白茶‟母商标+茶企的子商标”的管理方式推动产业发展,全乡现有注册茶叶商标105个,其中1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浙江省著名商标、1个浙江省名牌产品,9个湖州市著名商标、5个湖州市名牌产品,占据安吉县知名茶叶品牌商标的60%。同时,多次参加中茶杯、国际名茶、中绿杯等茶叶评比活动,屡获金奖,进一步提升了“安吉白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阳山镇水蜜桃多次在江苏省、全国优质水果评比中荣获金奖,多次荣获江苏名牌产品和重点名牌产品称号,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称号,获得原产地标记注册证。

三、成佳镇发展的短板

就成佳而言,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符合走生态资源优势转化成生态经济优势之路;然而对照“西控”要

—3— 求,存在如下差距和“短板”:

(一)茶叶标准化种植程度不高。一是实施标准化生产还未能成为企业和茶农的自觉行为,仍然存在“重生产轻管理,重产量轻质量”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蒲江雀舌”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二是近几年蒲江县柑橘、猕猴桃价格攀升,许多农民在短期利益驱使下对茶产业的远景发展缺乏坚定的信心,制约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蒲江雀舌”品牌不够响亮。仅政府和9家冠名茶企进行宣传推介,没有形成强大合力和声势;同时,大多数茶企自主品牌市场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够,获得市级以上著名商标、名牌农产品称号的少。

(三)市场主体活力不足。全镇仅有茶叶生产企业69家,多以生产大宗茶为主,市场主体活力和竞争力不足,不利于“蒲江雀舌”的品牌营销推介;专业合作社建设尚处于探索运行阶段,对茶叶产业的带动引领作用还不明显;大多茶业、茶商宣传、销售单

一、传统,线上活跃度较低,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

(四)旅游产业不够活跃。成佳茶乡虽已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但缺乏重大旅游项目支撑,旅游业态单

一、旅游产品比较单薄、景区承载能力明显不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四、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成佳镇建设特色小 —4— 镇的主要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立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对照“西控”战略布局,紧扣县委提出打造“美丽蒲江·绿色典范”,建设最美现代田园生活新城总部署,我镇将认真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全力推进三大攻坚,立足于建设“中国绿茶之乡•生态旅游小镇”发展定位,大力实施“十大重点工程”,积极实践“五项重点改革”,全力争当乡村振兴示范标杆,以巩固茶叶业态为基础,以“蒲江雀舌”品牌为引领,以“成佳茶乡”旅游品牌为动能,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中国特色小镇”。

(一)规划提升,重塑产业布局

立足西部景观生态魅力区的功能布局,围绕打造 “中国绿茶之乡∙生态旅游小镇”的目标定位,着力建设“成佳茶乡”全域农业主题公园,提升“成佳茶乡”、“石象湖风景区”2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形象,建设“田园东方”、“川茶新村”、“蜂蝶谷”3个田园综合体,打造1个集特色餐饮、茶事体验、茶乡民宿、茶园景观于一体的茶乡特色街区,建成同心家园、茶都新园、圣茶新村3个新型社区和麟凤、沙楼2个美丽新村,形成“特色镇+林盘+景区”的空间布局,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

—5— 区,为建设最美现代田园生活新城贡献成佳力量。

一是做优基地。巩固国家级标准化茶叶种植基地

(二)目标发展,构建茶产业生态圈

建设,树环长滩湖有机茶叶基地品牌,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万亩;实施黄金茶、嘉竹1号、安吉白茶等新品种改良1000亩;实施“五位一体”耕地质量保护提升1万亩;实施有机茶园认证1.2万亩;加快推进茶叶加工产业园项目,建成集茶叶交易、加工、产品开发、销售为一体的茶业产业园,推动区域茶叶加工集群化发展;积极开展绿色防控、IPM统防统治、土壤环境大数据监测,建立质量监管安全体系,真正做到成佳茶产业“有机、绿色、环保、安全、可追溯”,做到镇域茶园皆为精品,都是优质基地的代名词。二是做精加工。巩固规模以上茶企4家,力争新上规茶企2家;实施招商引资、投资促进,新引进茶企3家,发展手工制茶200家。引导茶企提质增效,积极发挥嘉竹、绿昌茗省级龙头企业带头创先争优的作用,力争全面实现清洁能源生产全覆盖,提高茶叶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率;引导茶企“差异化”、“优异化”的制茶思想,不仅在品质上追求高标准、高质量,同时赋予茶叶独特的企业文化,达到品质和文化双管齐下、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做活销售。激活西部茶都鲜茶、干茶交易市场,稳定茶叶销售渠道,鼓励农家乐、民宿、手工制茶点位实施手工茶、伴手礼、茶叶衍 —6— 生物、茶餐等产品的开发,通过线上销售、线下体验方式活跃销售市场,利用“成佳茶乡”微信公众平台做好网络宣传氛围营造,吸引游客、创客和茶文化爱好者;挖掘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以“人生如茶”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为契合点,厚植销售宣传的文化底蕴,丰富产业内涵,以游学、观光旅游的形式渗入“成佳茶乡”品牌图腾。四是做强品牌。塑造“蒲江雀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证明商标品牌;加强“母商标(蒲江雀舌)+子商标(企业商标)+茶农标”的市场监管,加强与中国农科院“茶研所”的合作,积极引导茶品创新,对现有茶叶品种改良、提升,对现有品牌提档升级;成立“蒲江雀舌”茶业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监管,加大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综合利用参会参展、节庆赛会活动、新媒体运用等多种途径,加大对“蒲江雀舌”的市场营销力度,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把握市场风向标,结合产品自身文化融入时下热点的文创理念,扩大品牌的知晓度、活跃度。五是用好政策。规范、有序推进产权流转,启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进一步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宅基地有偿腾退、林地流转,积极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工作,促进茶叶企业聚集、乡村旅游发展;政府谋划利民、惠民的“土政策”,鼓励茶农增强信心,坚持不懈的发展茶产业,传承发扬茶文化。

—7— 一是坚持全域景区化管理。加强与石象湖景区的连

(三)茶旅融合,传承茶文化历史精髓

接与融合,实施“七彩茶林”增花添彩、绿道建设等大地景观再造,利用茶园现有资源,采取茶枫混种、茶松套种等景观树与茶园科学套种管理模式,建成农业生产区、休闲观光游览区有机结合的旅游小镇,进一步呼应“茶园变公园”的生态发展理念;坚持景区全天候保洁,建立片区专人负责、统一管理的环境卫生监督机制。二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撬动社会资本,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建成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民宿10个,100万元以上的民宿50个;鼓励大学生创业,引进专业对口人才与当地农户结对子,一方提供技术支持,一方分享种植经验,一方利用“互联网+”开拓市场,一方负责茶叶提质增效,这样,既留住人才,又促进传统农业与先进科技有机结合;成立“成佳茶乡”特色餐饮旅游行业协会,形成以六合鱼、香橙兔、杨羊肉、高牛肉等特色餐饮点位100个;开展采茶、手工制茶、茶艺表演等茶文化传播活动,利用新媒体推广宣传,吸引游客参与,达到宣传效果。三是丰富产业文化。培育一支茶艺特色文化队伍,大力发展采摘体验、手工制茶、茶艺表演等茶文化体验活动,建成茶文化体验基地6个。在陈氏六合鱼、场镇万民村路口、茶马世家等节点打造喷泉、雕塑等茶文化景观,沿线设置茶文化仿 —8— 古展板等,营造成佳茶文化氛围。四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新增生态停车场、旅游星级厕所、旅游标识标牌系统、游客休憩设施等,满足游客基本需求,提升景区品位和整体形象。加快道路设施建设,协助完成川藏铁路、蒲名快速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实施成石路和蒲名路改建、村社路网改扩建、游步道建设工程,形成区域内两大交通环线相融,旅游小环线外连内通的交通网络。

(四)精细管理,推进社区发展治理

一是实施背街小巷整治行动。以“两整”、“三改”、“四化”为目标,在场镇4条背街、3个新型社区及其周边实施背街小巷建筑及室外装饰工程、景观美化与亮化工程、路面硬化及附属工程3个提升改造工程,统一规范店招店牌,强化公共区域车辆规范停放,建成彰显成佳茶乡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精品小镇,着力提升特色镇形象。二是实施特色精品街区打造行动。以打造集特色餐饮、茶事体验、茶乡民宿、茶园景观于一体的茶乡特色街区为目标,在大成路、蒲名路沿线实施“茶乡美食提升工程”、“茶事体验基地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与茶园景观打造工程”,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三是实施社区服务提升行动。坚持以服务居民、服务企业为导向,创新服务机制,着力实施社区服务设施优化、社区综合体建设、社区造血增能、社会组织扶持发展4项

—9— 计划,不断提升社区服务供给的能力、质量和效率。成立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加强清产核资,盘活集体存量资产资源,通过租赁、承包经营、自主开发、资金入股等方式,提高闲置资产利用率和资金的周转率,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四是实施平安社区创建行动。深化完善“一核多元、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在圣茶、同心、友助3个新型社区成立联合党支部,强化社区治理工作领导;在各村(社区)成立自治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等相关自治制度,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社区发展治理。深入实施“大联动·微治理”,推进社区综治中心和“雪亮工程”建设,建立健全网格化治理体系,持续开展“大走访大调查”,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营造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深入推进“七五”普法,组建党员、退休干部等志愿服务队伍,深化茶乡“五老调解”机制,大力培育新“乡贤”文化,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五是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完善与名山区联江乡饮用水源跨界联动协作机制,常态化开展长滩湖饮用水源保护和面源污染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系统推进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创建国家卫生镇,创新建立“街长制”管理机制,强化“五小”行业治理,实现城乡环境管理精细化;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引导农户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 —10— 习惯;持续推进麟凤村生态文明示范点创建工作,完善配套设施,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推动生态化微动力污水处理站提档升级。

—11—

第二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中农民合作社发展对策与思考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中农民合作社发展对策与思考

农民合作社是广大农民群众在家庭经营基础上,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有效载体和组织形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社发展,要求把农民合作社办得更加红火。当前正值“十三五”规划目标即将完成,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迎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新发展阶段为农民合作社提供了发展良机,在新发展阶段,如何把握大势,以人民为本,实现农民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是本文要探讨的中心问题。

农民合作社正处于发展的最好时期

农民合作社发展在我国的实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源起到今天,已近七十年历史。有好的发展时期,比如互助组与初级社阶段。也有发展不好的时期,如高级社与人民公社时期。检验好与不好的标准有若干,但归根结底,除了合作社发展的外部环境外,从内生动力来看,农民愿不愿意、主不主动入社是最核心的方面。简言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农民自觉自愿组织参与的,都有好的表现,而违背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靠政府行政命令推动的,都会产生事与愿违的不良效果。据此,笔者认为现阶段是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最好时期,其依据是:

数量多。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农民合作社蓬勃发展,不仅合作内容不断丰富,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发展质量明显提升,而且是迄今为止我国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发展速度最快、数量最多、覆盖农户最广的组织形式。特别是最近几年,伴随着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竞相发展。农业农村部统计,2019年,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登记数超79万家,其中种植业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规模187亩。全国经县以上农业农村部门认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9万家,引领带动1.25亿农户。各类生产性服务组织44万家,覆盖服务6000万农户。而同期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220万家,入社农户成员约1.22亿户,普通农户成员占比达95.4%。与此同时,全国发展了各类联合社超过1万家,平均每个联合社带动12个成员社。

领域广。随着农业产业链延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新产业新业态的涌现,农民合作社从纵横两方面拓展生产经营范围,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尽管聚焦农林牧渔业产品生产的合作社仍占合作社总量80%以上,这对确保农产品总量产出,维护农业产业安全,巩固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最近几年聚焦农畜产品生产的合作社向加工、流通领域延伸,表现出纵向发展的明显态势。而观光旅游休闲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互联网+”等新产业大大拓展了合作社发展的横向领域,极大地丰富了农民合作社经营的业态。农业农村部统计,全国有超过1万家以上的农民合作社从事观光旅游休闲农业,2000多家从事民间工艺品制作,2万家农民合作社开展农村电商业务。农民合作社的纵横两方面业务拓展使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范围不仅覆盖了所有的农业产业以及各经营环节,而且顺应农业产业向乡村产业伸延的趋势,从生产领域向生活领域拓展,农民合作社的内涵外延发生了巨大变化。

效果好。合作社发展最好的表现不是单纯的数量增多,而是合作社发展体现了合作的本源和农民的意愿。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为成员提供多元化的服务,解决普通农户办不了、办不好、不划算的难题。农业农村部统计,2018年各类农民合作社为成员提供的经营服务总值达到1.12万亿元,其中,统一销售农产品达8182.5亿元,平均每个成员销售农产品1.14万元,统一购买生产资料总值达3020.5亿元,平均为每个成员购买4200元。与此同时,平均每个合作社可分配盈余5.3万元,为每个成员增收1403元。农民合作社在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搭建桥梁,运行机制和分配机制不断完善,让农民生产经营的成果达到产得出来、卖得出去、卖得出好价钱,让每个参加合作社的成员在其生产经营中达到了省钱、省心、省力的互助互利、共享共赢的效果。总之,尽管农民合作社是否健康发展可以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但其最重要的功能应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农民群众有吸引力。全国一半以上的农户参与了合作社深刻表明了这一点。二是运行机制好。无论是传统的土地合作还是劳动力要素合作,抑或是现代意义的股份合作,技术、资本要素合作,入社农民有参与感、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入社能获得利益是最重要的。合作社发展正处于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期判断,有内生因素促成,也有外部环境影响。

工业化、城镇化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民和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重大变化。1978年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为2.83亿,到2002年务农劳动力达到3.66亿的历史顶峰并开始出现下降,到2019年减少到1.94亿。与此同时,在我国全部劳动力构成中,从事农业的占比由70.5%减少到2019年的25%。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绝对数量下降和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占比下降,既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结果,也是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的前提。2019年在农村劳动力构成中,外出数量达到2.91亿,而留在内部的劳动力仅为1.94亿,近5亿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的仅为40%。“谁来种地,地怎么种好”,农民有参加合作社的意愿能更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

现代农业分工分业。现代农业发展到今天,不仅农林牧渔各产业的产业链条越来越长,分工越来越细,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成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催生着不同功能定位的农民合作社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在提升农产品产出能力的现代农业1.0版后,现代农业经历了向农村产业发展的2.0版,进而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生成观光旅游休闲农业、“互联网+”等新产业的现代农业3.0版后,开始了农业与加工业、农业与流通业、农业与观光旅游休闲产业相融合的现代农业4.0版。现代农业不仅从纵横两方面大大拓展了人们对农业的认知,也提供了农民合作社专业化分化的可能和前提。换言之,农民合作社要求组织经营专业化、服务专业化,才能达到成本低、效益好,土地产出率、资源配置率和劳动力生产率高的效果。不同类型的多元化农民合作社适应了这种变化的需求。

政府行为引导。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农民合作社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农民合作社的功能定位都有明确的指示要求。总书记多次讲“农村合作社就是新时期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农业合作社就是发展方向,有助于农业现代化路子走得稳、步子迈得开”。鼓励各地探索不同的农民合作社模式,把农民合作社办得更加红火。对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各级政府在充分吸取过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注重从法律、法规、政策多层面加以鼓励支持、规范引导。对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育成长,农民合作社是最早得到法律支持的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几经修订出台,对农民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最近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1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农民合作社规范运行作为指导服务的核心任务,把农民合作社带动服务农户能力作为政策支持的主要依据,把农民合作社发展质量作为绩效评价的首要标准。并要求通过财政补贴、购买服务、信贷支持、保险保障等多方面的政策举措,体现政府行为导向,强有力地支撑了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实现农民合作社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注重质量提升的历史性转变。

要准确判断农民合作社发展大趋势

从全球合作社100多年的发展实践和规律看,由于农民合作社内生的有助于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减少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从业者的收入以及共享生产经营成果收益的运行机制和分配机制,农民合作社迄今仍然是遍布全球覆盖面最广、生命力最强的农民生产经营组织,欧盟和东南亚等国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我国农民合作社进入新世纪以来健康发展的事实也不断证明,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合作社发展是有其规律可循的,农民合作社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抛开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外在的组织架构不言,仅从经营方式而论,可以观察到有五个方面的发展大趋势。

规模化。生产经营规模扩张,几乎是世界各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共同规律。笔者对丹麦、瑞典农民合作社的考察发现,丹麦奶业、生猪和粮食合作社由1903年的1073家减少到现阶段的20家。瑞典农业及林业合作社19世纪初有3000多家,到今天只有40家,但同期农民合作社的市场占有率却不断提升。丹麦、瑞典两国农民合作社生产的初级农产品在本国市场占有率基本达到80%以上,其中牛奶及牛奶制品市场占有率接近100%。最近几年,我国农民合作社的数量增长呈减缓之势,但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规模扩张,服务范围拓展是普遍现象。农业农村部2019年向全国推荐的农民合作社发展典型案例,尽管其生产经营涉及领域众多,但规模扩张是基本特征。笔者调研过的黑龙江克山县仁发合作社通过农户带农机入合作社,直接流转土地和提供农机作业服务,覆盖耕地10余万亩。河北南和县金沙河合作社通过面粉加工企业带动,种植规模由2012年的3766亩扩展到2018年的3万亩,近期又开始了跨省经营农地种植粮食。农民合作社规模化最大的绩效是大大降低了成员的生产经营成本,提升了生产经营效益,市场竞争力也显著增强。

多元化。多元化是最能表现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趋势的典型特征。这种多元化一方面表现在现有合作社领办主体身份多元,除由农民牵头占据高达农民合作社总量90%以上,其余由村组干部领办、企业领办的组织架构外,另一方面,所谓多元化更多地表现在由于农业产业边界扩张,从横向纵向两方面生成出多元化的合作社类型,这也是我国农民合作社区别于国际社会最显著的特点。从横向看,在农林牧渔产品生产基础上,农业产业向乡村产业延伸,使合作社涵盖的内容由生产产品领域向服务于农民生活社会领域拓展。比如电商、养老等农民合作社,过去绝不可能出现。当前不仅经济发达地区常见,即使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区域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农产品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催生出为农民生活便利而形成的新型合作社。从纵向看,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保障供给链,同样产生了农民合作社的新类型,特别是随着产业链条的延伸,从农资购买合作,农机服务合作到田间生产管理合作,再到生产后期的农畜废弃物综合利用合作,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社覆盖了农业生产经营全部环节,比如畜禽粪便运输处理合作社等。在一些丘区山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在组织农民生产特色农产品的同时,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农业,极大地增加了农民在农业内部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增长水平。西南丘区山区农村的茶园游、果园游,既增加了成员的生产经营收入,也为游客提供了体验经历。这类农旅结合的合作社发展迅猛,可持续发展潜力巨大。

融合化。现代农业一方面要求专业分工更细,一方面要求不同产业、不同业态融合发展。不同类型合作社的联合社这些年发展呈方兴未艾之势,对农民的服务能力和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农村部资料显示,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等方式依法自愿组建的联合社,平均带动12个成员社,经营收入是单一合作社的数倍以上。与此同时,浙江创建的集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合作社,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倡导,并在实践中呈现出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方向。实践中,不仅同类型农民生产、加工、运销,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民合作社持续增长。而且,基于资源优化配置,互利互惠,共享共赢的不同经营主体组合的农民合作社也在发展。这类融合发展的合作社让入社农民的不同诉求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覆盖面更广,在联结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企业化。从全球农民合作社实践看,北美由于地多人少,农业家庭经营具有规模优势,自我经营、自我服务的内生动力强,家庭农场具有可持续发展动力。而欧盟和东亚等国,家庭经营规模普遍小于北美,决定了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社员从业收入,增强竞争力,组织起来,互助共赢的农民合作社作用明显。而在市场配置资源的竞争要求下,全球经济表明,通过注入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增强市场竞争力,促使农民合作社企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荷兰最大的乳业合作社菲仕兰通过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合作社企业化模式,在内部构建了一个会员奶农、合作社董事会、公司管理层三方严格捆绑、相互制约、互惠共赢的新型合作机制,不仅为合作社发展注入了现代管理理念,也为合作社企业化经营提供了成功范例。从我国的实践看,凡是有企业引领的农民合作社,都表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合作社企业化表现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企业直接领办合作社。广东温氏集团生猪、禽肉养殖从“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向“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极大地降低企业与农户的交易成本,实现了互利共赢。正大集团在湖北襄阳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实施中,通过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方式加入合作社,解决了种猪场建设用地问题,实现了农民获益和企业获利的利益共享问题。河北南和县金沙河农民合作社能实现规模化经营,与依托金沙河面粉加工企业高度相关。总之,凡是采取企业化的经营方式,“企业+合作社”企业有可靠的各种资源要素供给,农民也因此得到稳定的收入增长。二是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规模扩张后,采取企业化的经营方式。以产业为基础,资本为纽带,纵向参股,横向联合,不断创新经营方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总之,企业化意味着有品牌塑造能力、市场占有率以及足够的竞争力,企业与农户在合作社的框架下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系机制,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规范化。我国农民合作社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但总体上看,随着法制化建设的加强以及政府行为引导,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法律要求下,农业农村部修订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示范章程》,为农民合作社依法依规办社提供了制度基础。各地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纷纷出台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引导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到2019年底,全国县以上示范社达15.7万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达8000家,充分显示我国农民合作社在经历简单的数量扩张后,已进入健康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努力实现农民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

我国农民合作社正处于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推动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核心聚焦两方面:一是为成员的生产经营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二是做大做强农民合作社自身。为此,需要把握全球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共同规律,认真研判形势,在理念、制度、政策、措施四个方面有所作为。

从理念上看。国际国内实践经验反复证明,农民合作社是迄今为止服务农民、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最佳组织方式,在人多地少的东亚国家更具可持续发展的长久生命力。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农民合作社服务于农民的本质要求。构建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成员收入,共享收益的农民合作社运行机制,维护社员共同参与决策、管理、监督的民主权利,实现真正意义上民管民收益的监督机制以及符合社员意愿的入社退社自由机制。

从制度上看。既然农民合作社实践充分证明其内生机理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有效形式,并且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规范,那么,在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前提下,鼓励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竞相发展的同时,各级政府对农民合作社的相关制度安排应优于对其他社会组织的要求,支持农民合作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制度是上层建筑,是四梁八柱,由此在政府行为规范上要依法保护每个社员的合法权益,依法支持合作社健康发展。

从政策上看。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政策目标,决定了政府行为的极端重要性。一方面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强化对农民合作社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比如强化对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场所建设、用地方面的支持力度;同时完善财政政策,改善金融信贷服务,扩大保险支持范围,鼓励拓展市场营销,采取数字先进技术,支持培训人才、引进人才、提升人力资本等政策保障能力和水平。相关政策要聚焦合作社,强化合作社的带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丰富合作方式,既鼓励支持纵向延伸产业链的合作社以及横向同类合作社规模化的发展,同时也支持和鼓励农民合作社与其他主体开展的联合与合作,探索农民合作社的多种发展模式。

从保障措施看。一是提升社会各界,特别是党政领导对合作社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大力支持工商企业领办合作社,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组织农民、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方面的作用。三是因地制宜,坚持多元化的原则,不搞一刀切,一个模式,农民合作社有本质规定,但并不要求整齐划一。要创新农民合作社组织的形式和运行机制,可以以劳动力入社,可以带资入社,也可以以实物、土地经营权、技术等要素作价出资入社。我国农业产业类型多元,生产经营范围广泛,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决定了农民合作社多元化、混合型状态将长期存在,不可能一个模式打天下,只要农民群众有意愿,有收益都应得到支持和鼓励,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农民合作社之路。

第三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现状及对策[范文模版]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现状及对策

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报告将之列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

党的十九大以来,总书记多次提及乡村振兴战略,从不同层面对推动这一重要战略的落实提出具体要求。1、2017年11月,总书记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时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厕所问题,是一件“小事”,也是一件“大事”。“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在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关心推动下,一场“厕所革命”逐步从城市扩展到农村,置于城乡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来部署推进。厕所革命,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树立文明新风的重要发力点。2、2017年12月,习近平在徐州考察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关键所在,也是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质量的关键所在。

当月,“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在会上,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问题,对贯彻落实提出明确要求。“三步走”的目标任务、“七个坚持”的基本原则、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八个“要”……会议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重要部署。3、2018年1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

——下好这样一盘大棋,讲究的是充分观局谋势、通盘考量。乡村振兴的成功实施,并不能只靠发展农村,更需要站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精准把握。因此,习近平在此次集体学习时,明确将乡村振兴置于“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的高度,强调要“突出抓好”。4、2018年2月,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强调“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总书记提出“扎扎实实”这四个字的要求,言简意深。“实干”,也是习近平推进工作一以贯之的要求和标准。这个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5、2018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乡村振兴应该怎么干?习近平提出五个“振兴”——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强调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总书记为我们搭建起了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6、2018年4月,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时强调:“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村党支部要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里的“金句”,激励着亿万国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靠的仍然是这两个字——奋斗。7、2018年5月,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在农村最为突出,最艰巨最繁重的脱贫任务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摆脱贫困是前提。

这个月,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这两份具有行动指南意义的重要文件同时审议,正是总书记对于“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这一要求的直接体现。8、2018年6月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

——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

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亟待广大人才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也始终是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发挥才能、实现作为的广阔天地。9、2018年7月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习近平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在此次重要指示中,习近平对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划重点”: ——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

——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实施途径到目标效果,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重要内涵就蕴含在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中。把握好这些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就找准了方向。

第四篇: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大战略。把握这个战略,必须回答好这样五个问题:什么是乡村振兴战略?为什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能不能实现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振

兴什么?怎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我初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升华,乡村发展规律的把握,习近平三农思想的结晶,现代化强国大战略的布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行动指南。基于这样的认识,交流三点思考。

什么是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站在时代的新高度,对这段话至少应当从以下五个角度来把握:

从新时代现代化强国战略布局来把握。报告在第四部分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集中部署了七个重大战略,强调“坚定实施科教

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

略”。其中,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提出来的,且排在第四位。

报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还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

发展”。这就表明,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结合起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特别重视,先后作出来一系列重要指示。他反复教导我们: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要美;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乡村振兴战略,正是习近平关于三农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的结晶。

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比起来把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基于当时我国社会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阶段的科学判断,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党的十九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出发,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也提出二十字总要求,但内涵更丰富,目标更高远。如果说,前二十字为的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话;那么,后二十字要的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说明,乡村振兴是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升华。

从重要文字表述的新变化中来把握。报告里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这段话,有多处新的提法。比如,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五句话就有四句不同,“生产发展”升级为“产业兴旺”、“村容整洁”升级为“生态宜居”、“管理民主”升级为“治理有效”、“生活宽裕”升级为“生活富裕”,而且顺序也作了调整。又比如,“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升级为“城乡融合发展”。还比如,农业现代化拓展为“农

业农村现代化”。这些新的表述、新的概念,反映出乡村振

兴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举措、新要求。

紧密联系本地三农工作实践来把握。中江县石垭子村曾经是王东明书记联系的贫困村,2016

年已经建成省级“四好村”。王东明书记到该村调研时指出,石垭子的喜人变化

是四川农村巨变的一个缩影。他说,这几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提出了“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和“四个好”目标,这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总要求是一致的。这说明,乡村振兴需要各地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各美其美。

总起来看,乡村振兴,布局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目标是“强、美、富”,方向是农业农村现代化,途径是城乡融合发展,载体是美丽乡村建设。应当在兴产业、兴环境、兴文化、兴社区上下功夫,实现农村产业的大升级、生态环境的大保护、农耕文明的大发扬、农村社会的大进步,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让乡村留住绿水青山、记住乡愁。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传承辉煌农耕文明的迫切需要,是亿万农民的美好期待,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

乡村能不能实现振兴?

提到乡村振兴,自然不能回避目前农村面临的困难、问题,比如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土地撂荒,等等。

资料显示,2015

年,我国农村有留守儿童

6000

万、留守

妇女

4700

万和留守老人

5000

万;过去

年来,超过三分之二的农村小学已经关闭。有专家认为,城市有“城市病”,乡村也有“乡村病”,“农村衰落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由此,人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乡村能不能振兴?

对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一度,网络流行的“回乡记”“下乡记”认为,乡村已经凋敝,没有光明,看不到希望,似乎只有死路一条。另一端,有人则认为,未来

年,乡村将成为奢侈品,村长将比市长自豪。有学者甚至认为,新农村建设应当转变观念,不是去救活乡村,而是反过来,人类的未来要靠乡村去拯救。未来乡村是故园还是家园?当然需要实践来回答。这里,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一看。

从现象上看: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农村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曾经普遍存在的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四难”,正在成为历史;城乡差距正在缩小,以收入为例,全省已由

3.33:1

缩小到了

2.53:1,城乡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区域特色在凸显,就是在贫困地区,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乌蒙新村,同样各美其美。中农办来川调研后,对我们乡村建设的理念、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报告中写到:隐

隐感到这或许就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一种“返璞归真”,可能就是今后新村建设的一个“理想模样”。

从规律上看:发达国家的乡村,在城市化进程中,大体到城市化

50%左右的时候,一般都要经历由衰落到复兴的过程。与此相应,都进行过乡村保护、乡村更新、乡村营造。现在,人们羡慕英国的乡村,的确英国的乡村,无论环境、产业,还是民居、文化,美不胜收,以至于有人说“英国的灵魂在乡村”。德国的乡村也非常美,被称为“童话世界”,它的基础设施、垃圾污水治理尤其引人注目。我们的邻国日本,其乡村亦不逊色,它的岐阜县白川乡合掌村,1995

年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把镜头收回来,我们看到,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

57%,城乡关系正在变化,农业农村正在走向现代化。

从价值上看:为什么城市化没有消灭乡村,乡村反而在城市化进到一定阶段以后复兴发展起来呢?这取决于乡村

存在的独特价值。比如,乡村生产,农业直接或间接同动植

物、微生物打交道,多样性、鲜活性、微妙性、随机性,其乐无穷。乡村生活,宁静,诗意,浪漫,就是人们说的田园牧歌。乡村生态,以自然为底色,贴近自然,友好自然,融

入自然,天人合一。乡村文化,淳朴,互助,和谐,浓浓的乡愁。因此人们说,城与乡承载着同等重要的价值,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当然,这些价值要在城市化进入相当水平且

“城市病”充分暴露之后,才能逐步展现。

从新趋势看:透过现象,把握发展规律,剖析内在价值,乡村变化趋势日益明朗。我们推测、遐想,未来乡村不是地狱,也不是天堂。断言乡村没未来,缺乏依据;说未来

年乡村将成为奢侈品,言之过早。依稀可见的是,未来的乡村应该是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市民休闲度假的理想乐园。那里有:新村民,除了传统意义的农民,还将有由城里来创业的、养老的、度假的;新业态,包括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民宿经济;新模式,如田园综合体、“小组微生”,就是新的建设模式;新生活,体验式的、田园牧

歌式的,人们衣食无忧之后就会梦想回归乡野。

基本结论:跳出传统工业化、城市化的思维,从生态文明和文化多样性角度,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未来的乡村是希望的田野,将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新家园、市民休闲养老的理想桃花源,人们将在那里诗意地栖居。换句话说,乡村是可以振兴、能够振兴的,乡村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怎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报告明确要求: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促进农

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

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汪洋副总理参加四川代表团讨论时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要求,探索建立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资金支持、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等保障体系。四川是农业大省,近年来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脱贫攻坚等方面积极探索,许多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全国提供了有益经验。希望四川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继续率先探索,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王东明书记在石垭子村调研时强调,要把“四好村”创建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持续不断抓下去。方向已经明确,这里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角度,提八条建议:

进一步创新建设理念。“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理念和“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个好”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一致的。应以此为基础,研究新时代乡村发展的趋势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更加强调生态保护、产业升级、文化传承、社会进步,结合实际深化和丰富每一个理念的内涵,建立一套涵盖农村五大建设的标准体系,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

坚持实施“五大行动”。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

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五大行动”是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关键在落实。应把分类指导与分层指导结合起来,贫困地区继续集中脱贫攻坚,确保如期脱贫,同时规划好脱贫之后的巩固、提升、振兴;普通地区在产业提升和环境整治上下大功夫,整体提升建设发展水平;条件好的地区在彰显特色上做文章,更加注重文化传承,着力打造精品,争创全国一流。

推广“小组微生”模式。“小规模聚居、组团式布局、微田园指向、生态化建设”是源于成都的创新,经总结提炼,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模式。2014

年,中农办曾把这一做法印发全国。这种模式既适宜于平原,也适宜于丘陵和山区;既适宜于新建聚居点,也适宜于改造旧村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应使之与旧村改造行动结合起来,作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典型模式推广,防止一些地方借口乡村振兴搞大拆大建。

探索建设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应该是以农民为主

体,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田园社区有机结合,四位一体,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新形态,是城乡融合发

展的有效载体,应当积极试点探索。我省已成功争取到

财政部的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省上也正式启动了

个试点,明年可支持部分市州开展市级试点。这些年建成的一批新农村综合体,比较接近田园综合体,可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进行改造提升。

深入开展“四好村”创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关键在念好“尊重、引导、激励、支持、组织、维护”“十二字诀”,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四好村”创建作为我省的首创,正是激发农民群众内生动力的综合抓手,不能有半点动摇。应强调重在创建,着力解决好为谁建、建什么、怎么建、谁来建的问题。去年以来,各地都有一些探索,应尽快总结实践中的创新,在全省范围实实在在抓几件事,把创建活动引向深入。

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振兴乡村必须解决好人、地、钱的问题,这是老大难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只在农村内部打转转,路子越走越窄,会走入死胡同;不少地方的“城乡统筹”,最终还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违背了初衷。希望和出路在城乡融合,关键是建立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应把人才作为突破口和牛鼻子,实施人才强村战略,制定激励政策,吸引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等建设家乡。

加快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我省乡村治理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水平仍不适应乡村振兴的需要,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是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关键。报告强调,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为乡村治理指明了方向。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基层探索。应组织专门力量,在全省不同类型的地区

研究剖析一批典型案例,从中总结比较成熟的经验,在适宜的区域推广。

遵循乡村演进发展规律。这些年,我们审视新农村建设历程,环顾省外、国外的情况,从乡村与城市、新村与产业、村庄与自然、村庄与村庄、村庄与历史文化等多种关系中,去找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看到了互动、融合、和谐、差异、传承和自治等带规律性的东西。这些思考逐步得到了认可,还需进一步到实践中去验证和深化。当前应重点研究乡村振兴与城市化的内在联系,找到城乡融合的肌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第五篇:镇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交流材料

镇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交流材料

XX镇辖区总面积XXX平方公里,辖X个行政村,XX个村民组,总人口XX万,其中农业人口X万,是典型的城郊型农业镇。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20XX年以来,在区委农工部的正确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助下,我镇严格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工作部署,着力破解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努力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具体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唱好党建引领这首主旋律。

坚持党领导一切原则,设计开展了创新性“党建+N”(即:“党建+扶贫”“党建+旅游”“党建+生态”“党建+项目”“党建+服务”“党建+矛盾调解”)工作,推动乡村振兴与转型发展。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选拔XX名年轻优秀返乡人才进入村干部队伍,为村集体经济注入生机活力。理顺干部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主副清单、干部教育和奖励机制,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人才支撑。运用建制性与非建制性、单独建与联合建等多种形式,分别在XXX民俗度假村、XXX泉油菜花种植基地、易地扶贫搬迁工地等助推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成立党组织,排忧解难、指引方向,使各项工作始终在党组织的引领和管理范围内。

二是唱好产业兴旺这首进行曲。

以自治区级田园综合体项目试点为契机,投资XXX亿元,明确“一横、一纵、一环”三条乡

村振兴产业带,明晰沿途各村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和布局,重点推进赤新旅游公路、XXX民俗村等9个建设项目,为XX镇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结合XXX市农村牧区“三变”改革试点工作,以XXX泉村为试点,以党建融合为统领,整合村集体、合作社、农民三方力量,按照“村集体+农业合作社+农旅公司+农户”的模式,开展“三变+特色农业”、“三变+乡村旅游”的股份制合作运营,在XXX泉村、XX村开展油菜花种植5000亩,并配套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链条,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村民致富增收的新途径。以特色种植为基础,通过建设乡村振兴、XX文化、快乐童年、浪漫爱情、XX山露营5个主题区,打造“多彩之路”十里花海休闲、体验、康养等都市近郊农业产业,为村民致富提供强大保障。积极创新发展模式,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和培养XX户种粮大户,创办X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X处家庭农场,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发展水平。落实土地承包关系到期再延长30年重大决策部署,完成X万亩土地确权,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制定《XX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实施细则》和《针对村财务管理过程出现具体问题处理的说明》,进一步规范村集体经济的使用和管理,保证村民的合法利益。同时,镇党委政府将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发展虫草等特色作物种植,肉羊、肉驴等规模养殖,联合企业开展农产品收购,引进光伏发电等方式,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以产业发展促脱贫攻坚,以脱贫攻坚助乡村振兴。

三是唱好生态宜居这首交响乐。

大力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建设,突出抓好水、电、路、网等宜居工程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面落实土地整治、危房改造等措施,完成村庄及道路硬化XX万平方米,新建三眼井游客接待中心800平方米,墙体美化XXX平方米,架设路灯XX盏,安设垃圾桶XX个。建立“二级河长、三级管理、五支队伍”河长制工作管理体系,认真落实“河长制”各项任务,以柳条沟河、三道井子河流域及支流治理为重点,营造生态河道,组建XX支村民河道排查整治小队,形成严密管护网络,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大力实施环境治理工程,结合XX区“六个零容忍”、“十个严管理”以及农村“清五堆”、“治五乱”工作要求,拆除新增既有违法建筑X万余平方米,各类违规户外广告和牌匾XX余块,取缔露天烧烤X余个。投资XX万元,对农村公共区域、周边旗县区接壤处、国有林地等区域的既有垃圾和堆放杂物进行拉网式排查,清理各类垃圾6000吨、各类杂物近万吨,查处各类“五乱”现象1万处,彻底改变了“垃圾围村”的现状。实施XX个美丽乡村工程项目,开展实施“三级领导、四级联动”征收工作机制,全力推进306国道拓宽、高铁供电线路塔基、旅游公路改造升级等重点工作,切实改善镇村建设水平。

四是唱好乡风文明这首咏叹调。

积极倡导乡贤文化,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在全镇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活动,强化村民道德实践养成。充分利用草原书屋、北疆先锋、理论宣讲团打造多样的平台和阵地,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加强农村意识形态引导。依托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资源禀赋,大力弘扬德善孝敬等优良传统,开展“最美好儿媳”、XX好人、善行义举榜等评选

活动和“百家宴”等邻里互动活动,使孝老敬亲、邻里守望的观念深入人心。挖掘农村文化特色,在9个行政村分别开设布贴画、板画、皮影等手工制作教程,一村一品,主题鲜明。打造农村文化精品,开展农民文化节活动,其中秧歌大赛已成为XX镇农民文化活动品牌。

五是唱好脱贫攻坚这首最强音。

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整合区、镇两级驻村工作队以及帮扶单位XX余人,组建精准扶贫工作推进小组,对贫困村、贫困户分片开展“上门问诊”服务,累计入户排查XXX户、XXX人。扎实推进危房鉴定整改工作,会同区住建局、第三方评估公司对全镇疑似危房开展拉网式排查鉴定,鉴定并出具报告“四类人群”C级以上危房XX户并同步落实改造。加快推进扶贫产业项目建设,完成“三到村三到户”项目建设和三眼井村、XXX泉村、南大营子村、柳条沟村“三到村三到户”项目。加强扶贫产业项目库建设,三道井子村山杏林嫁接、二道井子村梨园、新型高标准日光温室建设、黑沟门温室大棚建设项目、三眼井村设施农业建设和特色农产品展示中心均已列入20XX年实施计划。加快推进移民搬迁配套冷棚建设,二道井子村新建冷棚XX个、XX村计划新建冷棚XX栋,现已全部建设完毕。

下载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成佳镇建设特色小镇的思考3.6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成佳镇建设特色小镇的思考3.6.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最终五篇)

    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基础上,目标再明确,任务再细化,措施再具体,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实在......

    FS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FS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

    浅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治理法治化问题

    浅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治理法治化问题摘要: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治理有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实现乡村治理法......

    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 文化体系建设的意义 1 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 文化体系建设的意义 前 言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

    特色小镇建设四大战略+权威案例解读

    十九大提出,社会主义的矛盾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特色小镇的核心,便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产城人文”的融合,经济转型的实践、......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崇左边贸特色乡村

    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打造崇左边贸乡村新特色 主笔: 民盟崇左市总支委会覃孟生等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

    乡村振兴典型特色亮点材料思考建议

    乡村振兴典型特色亮点材料思考建议一、建立城乡一体、协同均衡的市域城乡规划体系。启动新一轮全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路径,坚持“城乡共融”,推动城乡......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逻辑作为新时代促进我国乡村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乡村振兴战略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