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石化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安全管理规定
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
中油局安全〔2011〕106号
文 件 关于转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压力容器
管理规定的通知
油田所属各单位:
现将《中国石化压力容器管理规定》(中国石化生〔2011〕162号)转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七日
—1—
主题词:工业 设备 管理 通知
抄送:油田领导,机关处(部)室。
中原石油勘探局局长办公室 2011年3月28日印发
第二篇: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加强公司各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确保公司生产安全、稳定、正常有序的进行。
2.范围:公司的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为:XXXXXXXXX 3.职责
3.1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所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制度的贯彻实施。
3.2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操作人员及其他单位的有关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3.3 管理人员对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实行领导干部联系点管理机制。3.4本制度由公司安环部监督执行。4.工作程序及要求
4.1管理人员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管理
4.1.1安环部负责制定领导干部联系点管理机制,联系人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具体内容如下: a)厂级管理人员安全承包点实现安全生产;
b)监督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c)定期检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 d)督促隐患整改;
e)监督事故按“四不放过”原则的落实; f)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4.1.2联系人至少每月到承包点进行一次安全活动,其活动形式包括参加基层班组安全活动、安全检查、督促整改事故隐患、安全工作指示等,保留活动记录。4.2职能部门和使用部门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管理
4.2.1安环部建立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档案,注明联系人人,并建立安全检查记录。
4.2.2各职能部门对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定期、定点、定线进行监督或巡检。4.2.3工艺、技术、设备、安全、仪表、电气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进行安全管理,要求如下:
(1)各项工艺操作指标符合操作规程、工艺卡片要求;
(2)各种动、静设备、设施、附件达到完好标准,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其安全附件应齐全好用,关键机组实行特护管理;
(3)仪表管理符合制度要求,严格执行仪表联锁管理规定;
(4)各类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安全、灵敏、完好,符合有关规程和规定的要求,消防通道畅通;
(5)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防触电的要求,各项安全措施应齐全、完好。
(6)制定相应的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检查表,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检查。4.2.4各职能部门对关键装置及重点部门检查出的隐患,由各职能部门制定措施,确定整改责任部门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检查记录及整改情况报安环部,由安环部进行考核。4.3 各单位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管理
4.3.1确认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危险点,绘制出危险点分布图,明确安全责任人。
4.3.2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及时整改或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4.4班组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管理
4.4.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4.4.2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
4.4.3严格遵守工艺操作、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
4.4.4按巡回检查制度定期对安全设施、危险点进行安全检查。4.4.5及时报告险情和处理存在的问题。
4.4.6必须按规定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器具和消防设施。
4.4.7非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操作人员及相关的业务人员禁止进入。
4.4.8外单位人员要到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参观须经本公司领导批准方可。4.4.9外来单位人员到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必须进行登记。4.5应急预案及演练
安环部组织生产单位制定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进行一次演练,确保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操作、检修、仪表、电气等工作人员能够识别和及时处理各种不正常现象及事故。单位做好应急预案演练记录并进行修订。
第三篇:中国石化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
关于印发《中国石化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
现将《中国石化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一一年八月十日
1基本要求
1.1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化所属各炼化、施工、销售、科研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油田企业参照执行。
1.2存在硫化氢危害的新、改、扩建工程项目,硫化氢中毒防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建成投用。2管理内容及要求
2.1对存在硫化物的生产工艺应从原油评价开始,对生产过程物料中的总硫和硫化氢分布、生产环境中的硫化氢浓度等绘制动态硫分布图或表,制定相应的加工方案、工艺和管理措施。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的规定和要求。对高温高压易腐蚀部位,应加强设备检测。对不符合防止硫化氢中毒要求的作业场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2.2因原料组分、加工流程、装置或操作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硫化氢浓度超过允许含量时,主管部门要立即通知有关车间、班组或岗位。主要装置控制室应设置含硫原料(介质)硫或硫化氢含量动态显示牌。
2.3含硫污水应密闭送入污水汽提装置处理,禁止排入其他污水系统或就地排放。保证脱硫和硫磺回收装置的正常运转,做好设备、管线密封,禁止将硫化氢气体直接排入大气。2.4加快工艺技术的革新改造,对所有含硫化氢介质的采样应改为密闭方式,从根本上减少硫化氢的危害。
2.5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单位要制定相应的作业过程防护管理规定,并建立隐患定期排查整改制度。
2.6硫化氢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或曾发生过硫化氢中毒的作业场所,应作为重点隐患点进行监控,并建立台帐。
2.7在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场所应设置醒目的中文警示标识,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应在醒目位置设置硫化氢告知牌。发生源多且集中、影响范围较大时,可在地面用红色警示线标示区域范围。装置醒目位置应设置风向标。
2.8在可能有硫化氢泄漏的工作场所应设置固定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显示报警盘应设置在控制室,现场硫化氢检测探头的数量和位置按照有关设计规范进行布置。固定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低位报警点应设置在10mg/m3,高位报警点应设置在50mg/m3。上述场所操作岗位应配置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其低位报警点应设置在10mg/m3,高位报警点应设置在30mg/m3。凡进入装置须随身携带硫化氢报警仪;生产波动、有异味产生、有不明原因的人员昏倒及在隐患部位活动(包括酸性水、瓦斯逸出部位、排液口、采样口、储罐计量等)时,均应及时检测现场浓度。所使用的检测报警仪应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可,并按技术规范要求定期由有检测质资的部门校验,校验结果记录备查。固定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的安装率、使用率、完好率应达到100%。
2.9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环境为作业人员配备适量适用的防护器材,并制定使用管理规定。当硫化氢浓度低于50mg/m3时可以使用过滤式防毒用具;当硫化氢浓度大于50mg/m3或在发生介质泄漏、浓度不明的区域内应使用隔离式呼吸保护用具,供气装置的空气压缩机应置于上风侧。装置有多种型号过滤式防护用具时应选用防硫化氢型的滤毒罐。禁止任何人员不佩戴合适的防护器具进入可能发生硫化氢中毒的区域,禁止在有毒区内脱卸防毒用具。2.10进入含硫化氢介质设备前,应切断一切物料,彻底冲洗、吹扫、置换,加好盲板;取样分析硫化氢含量及氧含量合格,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方可进入作业。2.11进入工业下水道(井、污水井、密闭容器等危险场所作业,要按照《中国石化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2.12在含有硫化氢的油罐、粗汽油罐、轻质污油罐、污水罐及含酸性气瓦斯介质等设备上作业时,必需佩戴适用的防护器具,并有专人监护。
2.13硫化氢检测仪器报警时,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具、检查泄漏点、准备防护用具并向上级报告,同时疏散下风向人员,禁止一切动火作业,迅速查明泄漏原因并控制泄漏;抢救人员立即进入戒备状态。硫化氢浓度持续上升无法控制时,要立即疏散人员并实施应急方案。2.14在可能发生硫化氢中毒的作业场所,在未采取适当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同时,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进行作业,并可直接向上级安全主管部门报告。
2.15凡进入含硫化氢环境的人员均应接受硫化氢防护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培训内容包括硫化氢的基本毒性及防护知识、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管理规定、硫化氢检测仪器及防护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规定、工作区域硫化氢分布、急性硫化氢中毒急救措施等,每年培训1次。
2.16外来人员(含承包商)应接受硫化氢防护相关培训并执行本规定。
2.17硫化氢岗位的作业人员应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定期及离岗前职业健康体检。
2.18定期对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进行硫化氢浓度检测,并将结果向员工公布、存档。2.19可能存在硫化氢泄漏的单位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建立急救网络,保证现场急救、撤离护送、转运抢救通道畅通;对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并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2.20发生硫化氢中毒时,救(监)护人员应佩戴适用的防护用具,立即将中毒人员脱离危险区,到上风口对中毒人员进行现场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术,并及时送有条件的医疗单位进行抢救,同时通知气防站和有关单位。
第四篇:中国石化供应商管理规定
中国石化供应商管理规定 供应商管理总体要求
1.1 本规定所称供应商是指除原油以外集团公司生产建设所需物资的供应商。1.2 供应商管理原则
1.2.1 统一管理。建立中国石化统一的供应商网络,所有物资采购必须在网络内选择供应商,保证供应商选用公开、公正、公平。
1.2.2 动态考核。通过对供应商整体实力、供应份额、合同执行情况,网上报价率、奖惩情况等方面的综合量化考评,实现对供应商的动态考核。1.2.3 扶优汰劣。通过业绩引导订货和升降级,大力培育战略供应商和主力供应商,优化供应商结构,控制供应风险。
1.3 中国石化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供应商管理体制。物资装备部是中国石化供应商的归口管理部门,企业物资供应部门是企业层面供应商管理部门。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物资装备部负责组织建立中国石化统一的供应商网络,负责制定中国石化供应商关系管理策略和规章制度,负责集团化采购物资供应商的管理,负责对企业供应商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2.2 企业物资供应部门负责制定本企业供应商关系管理策略和管理制度,负责自采物资供应商的管理,配合物资装备部对集团化采购物资供应商实施考核和评价。供应商管理方法
3.1 实行供应商资格预审制。所有供应商必须预先经过资格审查,审查合格后方可加入中国石化供应商网络。严禁先采购后进行资格预审。
3.2 实行供应商供应物资目录制。严格限定准入供应商许可供应产品目录,物资供应部门不得向供应商采购许可供应产品目录以外的物资。
3.3 实行供应商资质年审制。物资供应部门要对交易供应商的整体实力和供应风险进行综合评估,淘汰不合格供应商。
3.4 全面实施供应商动态量化考核货物升降级管理。对交易供应商进行动态量化考核,并实时记入供应商档案,根据动态量化考核结果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升降级。
3.5 全面实施业绩引导订货机制。对考核业绩优秀的供应商在采购时优先选择,并在供应份额和资金支付上给予倾斜。
3.6 建立供应商奖惩制度。对在保供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供应商进行嘉奖。对有违约行为的供应商给予警告、通报、暂停交易资格、取消供应商网络成员资格等处罚。供应商管理重点管控内容
4.1 凡供应物资用于生产装置、涉及生产建设安全的供应商,准入前必须进行现场考察。
4.2 在重要合同或框架协议签订前,须对供应商进行风险评估,对风险评估过高的供应商,必须进行现场考察。现场考察不合格的供应商不得交易。4.3 通过竞争方式择优选择供应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指定供应商,严格控制从中间商采购。凡独家采购必须报企业主管领导审批。
4.4 实行供应商管理责任追究制。按照供应商准入“谁考察,谁负责”、供应商选用“谁采购,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管理责任。5 检查与监督
物资装备部通过物资供应管理检查、物资供应绩效考核以及其他专项检查,对企业供应商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篇:中国石化应急管理规定
中国石化应急管理规定
1基本要求
1.1应急管理工作的界定
1.1.1本规定中所指的应急管理工作,是指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以下统称各单位)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破坏、社会影响和财产损失的活动。
1.1.2本规定中所称突发事件,是指在总部及各单位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的,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2应急管理工作原则
1.2.1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保障员工、公众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落实到应急准备、抢险救援、恢复重建等各环节。1.2.2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准备工作,加强监测监控,切实做到准备在先、防患未然,确保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能够及时有效处置。
1.2.3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在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应急组织体系,落实应急职责,实行应急分级管理。
1.2.4坚持“依法规范,加强管理”的原则。加强各项应急管理制度的建设,逐步形成规范各类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的制度体系,使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1.2.5坚持“整合资源,协同应对”的原则。整合各单位应急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和完善区域应急网络,实行区域联防制度。
1.2.6坚持“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原则。利用先进适用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应急处置技术装备以及信息化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2组织机构
2.1总部的组织机构
2.1.1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统称中国石化)应急管理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中国石化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总部机关各部门及各单位均接受其统一领导。
2.1.2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是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的执行机构,由办公厅、生产经营管理部、安全环保局、外事局组成,负责应急指挥中心24小时值班,组织应急准备工作;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期间负责传达和贯彻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具有应急值守、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
2.1.3安全环保局为常态下应急管理工作的办事机构,负责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等应急管理工作,并对各单位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2.2各单位的组织机构
2.2.1各单位要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落实各级人员的应急职责,形成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相关人员全部参与的应急组织体系。
2.2.2各单位应设置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本单位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设置或指定应急管理工作日常办事部门,日常办事部门宜设置或指定在安全环保部门,配备专职应急工作人员,落实应急管理措施,指导和协调各相关部门开展应急管理工作。3预防与应急准备 3.1应急预案管理
3.1.1各单位应根据国家、地方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中国石化的要求,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管理模式、风险分析等实际情况,制定各级各类应急预案。3.1.2各单位的应急预案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3.1.2.1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3.1.2.2符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和危险性分析的要求。3.1.2.3应急组织和人员分工明确,职责落实。
3.1.2.4有明确、具体的应急程序和保障措施,并与应急能力相适应。3.1.2.5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3.1.2.6各级应急预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同时与中国石化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相衔接,确保其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
3.1.3对于新建、改建、扩建及检维修项目,各单位要与承包商等相关方进行施工作业前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或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3.1.4较大规模集会、节会、庆典、会展、商贸、文化、体育等公众聚集活动的应急预案,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组织承办方负责制定。
3.1.5应急预案涉及到的部门、人员均要参与预案的编制,使预案的制定过程成为隐患排查治理和全员应急知识培训教育的过程。
3.1.6应急预案编制后,应当按照国家、地方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形成评审书面纪要并附专家名单。
3.1.7应急预案经评审、完善后,应以文件形式报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发布实施。
3.1.8应急预案实行分级备案制度,即下级单位应急预案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各单位将应急预案报总部备案,同时应根据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要求报送备案。
3.1.9各级应急预案至少每3年修订1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予以修订:
3.1.9.1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3.1.9.2隶属关系、经营方式等信息发生变化的。3.1.9.3地域、环境、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3.1.9.4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调整的。3.1.9.5应急预案演练及实战过程中发现问题的。3.1.9.6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3.2应急预案演练
3.2.1各单位应制定应急演练计划,按照“先单项后综合、先桌面后现场、循序渐进、时空有序”等原则,合理安排计划演练的频次、规模、形式、内容、时间、地点、经费以及责任人等。
3.2.2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每年至少组织1次综合性应急演练,所属二级单位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综合性应急演练,基层单位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3.2.3应急演练应以相关应急预案为基础,体现和执行应急预案所有环节,确保达到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目的。
3.2.4应急演练后,要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形成演练总结报告,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3.3应急培训和宣传教育 3.3.1各单位应将应急培训纳入单位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计划和具体内容,开展企业负责人、应急管理人员、应急救援人员、从业人员等各级各类人员的应急培训,特别是对新入厂、转岗员工,领导干部职务变动的要适时进行相关应急培训。3.3.2应急培训的主要内容
3.3.2.1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章。3.3.2.2相关应急预案。
3.3.2.3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分析。3.3.2.4应急对策与防护措施。
3.3.2.5应急职责、应急响应及其实施程序。
3.3.2.6应急设施、设备、器材的性能与使用方法。
3.3.2.7应急救援知识与技能,个人防护、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识。
3.3.3各级宣传部门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栏、标语、报纸等宣传手段,向中国石化员工和各单位周边公众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普及安全生产事件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置知识。3.4应急队伍、装备及物资保障
3.4.1中国石化本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整合各单位应急资源,实行区域联防制度;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签订互助协议,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3.4.2各单位要结合行业、专业特点建立一支专兼职应急救援抢险队伍,并加强队伍建设。没有专业抢险救援队伍的单位必须与邻近的具备相应能力的专业救援队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3.4.3各单位要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合理配备应急装备和储备应急物资;建立应急装备、物资的调配和更新机制,确保储备充足、调运顺畅。
3.4.4建立健全应急资源档案
3.4.4.1本单位现有应急救援队伍情况,应急装备、物资种类、名称、数量。3.4.4.2联防区域内应急救援队伍情况,应急装备、物资种类、名称、数量。3.4.4.3周边可利用的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应急装备、物资种类、名称、数量。3.4.4.4重要应急物资生产企业信息。3.5信息和技术保障
3.5.1各单位应加快应急信息平台建设步伐,建立和健全应急预案、重大危险源和各类应急资源的数据库,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系统,与总部应急平台上下互通,实现快速预警、研判、科学决策指挥。
3.5.2各单位要根据工作需要,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的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不断提高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
3.5.3成立总部、各单位应急管理专家组,对应急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3.6财力保障3.6.1各单位要将应急体系建设所需资金纳入资金预算,建立应急体系建设保障资金投入机制,保障应急工作正常开展。3.6.2应急体系建设保障资金主要用于应急预案制修订、应急培训与演练、宣传教育、信息平台建设,以及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储备等方面的建设与更新维护。4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与应急值班4.1监测监控
4.1.1各单位应建立突发事件风险趋势分析机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4.1.2各单位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明确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配备必要的监测监控设施,加强重点岗位和重点部位的监测监控,发现事故预兆立即发布预警信息,并采取有效防范和处置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和事故损失扩大,做到早防御、早响应、早处置。4.2预测预警
4.2.1各单位要加强信息管理,及时收集、获取、掌握有关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并对信息分析、评估,确定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置措施。
4.2.2对国家、地方政府和总部发布的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预警信息,根据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同时,根据事态发展,对预警信息随时调整直至解除,并相应调整预警级别和防范措施。4.3应急值班
4.3.1办公厅秘书处(总值班室)负责总部的总值班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各单位办公室或指定部门负责本单位应急值班工作,承担日常24小时应急值班工作。法定节假日,各单位要安排熟悉情况的干部值班,单位负责人带班。
4.3.2应急值班工作应遵循有情必报、及时准确、运转高效、反应迅速、安全保密的原则。
4.3.3各单位要明确落实责任,健全应急值班工作制度,明确信息处理、报送程序和方法,确保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4.3.4各单位要重视和加强应急值班工作的软硬件建设,配备良好的通信设施和相关设备,确保值班工作反应灵敏、应对迅速、处置及时。5应急响应 5.1信息报告
5.1.1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要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报告。
5.1.2当发生直属企业级及以上突发事件时,各单位应在1小时内向办公厅总值班室、安全环保局和其他分管部门报告,并随时报送最新进展情况。事件处置结束后,要进行终报。
5.1.3信息报告的内容包括突发事件发生时间、单位、地点、事件类型、造成的后果、初步原因分析、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目前采取的解决措施以及是否需要增援等。
5.1.4报送信息事实清楚、文字精炼,报送前须经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可先电话报告,再迅速补报书面材料。
5.1.5事发单位应按照国家、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及时向事发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报告。5.2应急处置与救援
5.2.1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要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险,防止事件扩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一旦事态超出本级应急能力,且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应立即向上一级机关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救援。
5.2.2事发单位必须指定相关部门处理公共关系,接受公众咨询,接待、安抚突发事件影响或受到波及的相关方。
5.2.3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必须保持通信畅通,将现场救援情况及时传递到应急指挥部门;应急信息的传递与接收必须有专人负责。
5.2.4当上级机关领导到达现场后,要做好现场处置情况汇报和指挥权的移交工作,并积极配合现场应急处置。
5.2.5在应急抢险过程中,注意保护突发事件现场,为突发事件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5.3媒体应对与信息发布 5.3.1在应急状态下,要做好媒体应对与信息发布工作,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和信息发布人,并规范应急新闻发布程序。
5.3.2信息发布要准确、及时、客观,必须经过严格审核和批准,保证发布信息的统一性。
5.3.3要做好当地主流媒体的舆情监控工作,根据舆情监控情况,确定信息发布的目的、内容与重点、时机及方式。
5.3.4要做好新闻媒体的采访接待工作,主动向媒体提供审议通过的新闻稿,必要时通过信息发布人向新闻单位说明发稿要求,掌握报道主动,引导社会舆论,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