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恩施国际硒资源开发利用研讨会情况汇报
恩施国际硒资源开发利用研讨会
情 况 汇 报
为促进我县富硒产业的发展,我们作为富硒地区代表参加了在湖北省恩施市举办的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简称TEMA14会议)。TEMA大会是国际上最具权威的微量元素研究交流大会,汇聚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前十三届会议都在欧美召开,每三年召开一次。这是TEMA国际学术委员会首次在欧美以外的国家召开,也是中国县级城市首次代表亚太地区国家承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现将研讨会情况报告如下:
一、国际硒资源开发利用研讨会基本情况
会议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教授Dolph Hatfieldt 和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黄开勋共同主持,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嘉宾有:TEMA14国际学术委员会主席、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Mary L’Abbe女士,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TEMA14大会主席雷新根先生,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专家及4个富硒地区、大会赞助企业代表,12家新闻媒体记者。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RogerASunde、美国范德比尔特医科大学教授RaymondF.Burk,KristinaE.Hill、德国瑞蒂医学院教授 Josef yle、美国农业部、农业局John W.Finley博士等7位专家分别作学术报告,介绍硒的化学、代谢、需求及调节器作用;硒的生物标记与人体对硒需求的检测;癌症预防—硒的试验研究与困难;硒生物强化的管理与立法的思考。大会围绕硒、铁、锌、铜等12种人与动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展开学术交流,展示最新研究成果,与会代表就硒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深入研讨。
二、参加国际硒资源开发利用研讨会的收获 在TEMA14大会会议中**作为新发现的富硒地区几次提到,使国内外专家将目光投向**这个新生的富硒地区。**在世界性的会议被提到可以说是历史性的第一次,专家们对**富硒的关注和兴趣确立了**的富硒地位。目前,湖南公开的富硒地区只有**,慈利县和与恩施相邻的龙山县虽是富硒地区但还未被公开认可。
1、专家、企业对富硒大豆的肯定坚定了我们开发富硒特色产业的信心。
**大豆是TEMA14大会唯一指定的大豆用品。研讨会中,我们向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Mary L’Abbe女士,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TEMA14大会主席雷新根先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雒昆利教授以及部分企业代表推荐了**的富硒大豆并与一些富硒农产品加工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北京华康硒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彦 2 梅看了我们的富硒大豆,认为无论从外观还是品质较恩施大豆都要更胜一筹,因该公司已与恩施签订合同只能忍痛割爱,但她明确表示要将大豆样品寄给韩国的一位同行强力为我们推介;上海钰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光明为我们介绍了上海农产品销售公司总经理熊长松,他们非常愿意与我们合作,准备在**建基地,定点收购大豆;中国地质大学的魏教授介绍了专门生产富硒纳豆的广州仁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老总,我们在回程中该公司就通过我们向农业局要去样品。目前,广州仁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何总和湖南省瑞纳福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喻建辉都准备近日就到**考察。国内外顶级专家对**大豆给予的评价和企业的充分肯定,使我们心里更加踏实了,思路更清晰了,信心更足了,决心更大了。
2、各地的“硒”绩,激发了我们做大做强富硒特色产业的决心
我们通过与会代表就硒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讨,加强了与湖北恩施、陕西紫阳、江西丰城、贵州开阳和以科技富硒桃源县的联系,达成了加入富硒资源开发与利用协作组织的意向。(该协作组织二年召开一次会议,专门探讨一些硒资源开发的难题和统一的标准,明年的会议定在陕西紫阳,**将会得到邀请。)各地开发硒产品速度快、品种齐、数量多,来势凶猛。湖北恩施培育出30多家硒产品研究开发企业,开发成功,富硒产品6大类,富硒特色产品50多个,年产值8个亿;陕西安康全市已有30多家企 业从事富硒食品生产经营,开发富硒产品50多种,年产值超过20亿元;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建立69个无公害富硒农产品基地,共建畜禽特色养殖(基地)小区173个,无公害蔬菜基地25个,生态果品基地25个;江西丰城巧做硒文章,打造中国富硒农产品之乡,着力把富硒农业综合开发培育成“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农民致富的增长点、现代农业的观光点、特色农业的聚焦点”,使富硒产业成为该市农业新名片,把资源优势变成了经济优势,使黄土变成了黄金;桃源县发挥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开发富硒农产品产业,具有可控性、稳定性的优势,生产出品的的“亲硒元牌钱缘富硒大米”、“亲硒元牌系列蜂产品”被TEMA14组委会评为大会两个唯一指定产品。
3、各地政府的重视,激励了我们发展富硒特色产业的热诚
全世界都在研究、推广、运用和开发硒产业。我国各地高度重视富硒产业的开发。湖北恩施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市委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市政府分管农业、科技的副市长任组长的恩施市硒资源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陕西安康市,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四川万源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江西省丰城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委政府农业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富硒产业开发领导小组。
三、参加研讨会后的建议
1、高起点定位、高规格策划富硒产业。考虑到我县硒土资源覆盖广,无污染,无大型工矿企业,结合我县建设“绿色**”的目标和发扬“南有**”精神,将我县富硒产业开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点、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撑点、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的新亮点、生态绿色**的着力点”来全力推进。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开拓各种融资渠道,培育一批全省和全国名牌产品。同时,要与目前已在湖北恩施、江西丰城等地开发富硒农产品的知名企业积极联系洽谈,扩大合作领域,使更多的富硒农产品开发加工企业落户**。将我县打造成为集富硒产品种植、养殖、加工、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中国原生态硒地”。
聘请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地质调查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的专家或专业品牌策划公司,对我县富硒产业开发进行高起点策划,明确富硒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与思路。同时,聘请相关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的专家作为我县富硒产业发展顾问团。
2、打造“中国原生态硒地”农产品品牌。建立以富硒高蛋白大豆为主导产品、富硒鸡、富硒鸭、富硒鹅、富硒猪、富硒蔬菜、富硒水果、富硒低毒烤烟等一系列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培植壮大富硒产品和企业品牌,集中精力大打“**硒地”品牌,大幅提高**富硒产品市场占有率,使之在国内甚至国际大市场上具有较高影响力,真正发挥 出富硒品牌效应。实行“五统一管理”,统一开发富硒资源,统一实施品牌战略、统一规范产品标准、统一监控产品质量、统一挖掘营销市场。最终实现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及强势转化。引导扶持富硒新产品和新技术申请专利,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开展有机富硒食品的认证认可,通过申请专利、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等措施,对富硒产品和技术进行全方位的保护。着力打造“**—中国原生态硒地”品牌,使之成为**城市名片。
3、成立专抓富硒农产品开发的机构。我县已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任顾问,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富硒农产品开发领导小组。考虑到富硒农产品开发对于提高我县农产品价值,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我县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成立专抓富硒农产品开发的股级事业单位,3-5个编,挂靠农办,负责协调处理富硒资源与产品开发的日常工作。
4、安排专门的资金发展富硒产业。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跟进、农民和社会参与等多渠道、多层次的富硒农产品开发投入机制。一是整合资源整区推进富硒区域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实行政府扶持,对在富硒区域种养优质富硒农畜产品的农户实行补贴,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增强富硒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突出重点,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重点 投入到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的注册,地理标志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认证,富硒农畜产品技术开发、品牌宣传、监测检验等方面,通过科技创新和市场开拓,积极发展富硒农产品加工项目,不断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四是引导和引进企业加大投入力度,着手开发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切实将我县富硒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关于大豆产业
在TEMA14•仙居恩施国际硒资源开发利用研讨会上,世界国际顶级专家的学术报告阐述了硒与人和动物的关系,揭示了硒对人类的健康作用。硒是人类和动植物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效地摄入硒对癌症等多种疾病的防治有功效。资料显示,全世界约有百分之七十的地区环境缺硒,而我国有三分之二的地区主要作物硒含量过低,其中三分之一的地区严重缺硒。我们开发富硒大豆路子是正确的,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一)明确大豆作为富硒开发农产品的主导地位 这次到恩施参加会议,作为新生的富硒地区,确实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但是真正吸引众人眼球、激起大家兴趣的,还是因为我们在会议上阐述了县委、政府对富硒大豆开发产业采取的措施和力度,发放了富硒大豆的相关资料,就大豆向专家和企业代表作了产品的详细介绍。可以说大家对**的认同,富硒大豆功不可没。**大豆已以通过有机大豆的认证,我们要以TEMA14大会为良好契机,将大 豆放在全县的富硒产业开发主导地位,打出品牌,引起效应,营造良好的硒资源开发氛围,带动其它产品开发,真正打“富硒牌”、唱“发展戏”、走“健康、致富路”,使富硒产品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确定**大豆发展的主导品种
目前,我县种植的大豆品种主要有五月黄、华春豆、湘春豆、福豆。从种植分布来看,五月黄是几十年来的老品种,全县各乡镇农户都有种植习惯,但面积多的主要是在。。;华春豆产量高种植的群众也很多,主要分布在。。等乡镇,湘春豆、福豆只是在少数乡镇试种。就产量而言,华春、湘春、福豆亩产都在300斤以上,特别是华春6号,亩产有330-400斤,五月黄的亩产一般在260斤左右,只在。等地发现亩产达到300多斤;就价格而言,五月黄近几年内都比华春、湘春等系列大豆每斤高出0.3-0.5元,于是农户就将几个品种的大豆混在一起销售,以此抬高价格,这也是当前农户手中大豆不纯的,品种掺杂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要打响品牌效应,必须从众多品种中确定我们的主要导品种,才便于向农户宣传,确定种植计划。
(三)做好宣传发动,扩大种植面积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一个产业的发展,除有内在的“质”外,还要有一定规模的“量”,才能吸引客商来**投资办企业,才能为**的财源建设作贡献。
一是确定扶持品种,确保**大豆的“质”。现在农户 种植的品种较多,一个农户同时种植几个品种的较为常见,今年抗旱改制时指定的优惠政策因为抢抓时间,没有具体指出扶持的品种,只要面积达到期10亩的大户和50亩连片以上种植的,不论品种都列入了扶持对象,这样只是扩大了大豆的种植面积,不利于提高产导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标准的统一,因此,有必要确定政策扶持的品种和扶持的等级。
二是广泛宣传,提升**大豆的“名”。这次恩施大会后,**富硒大豆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也与一些企业有了初步合作的意向,但这远远不够,对外宣传方面,要以县广电局为主导,将**的富硒产品向国内外大型媒体强力推介,让以**富硒大豆为主导的富硒系列产品美名远播;对内宣传方面,要通过各种会议、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将县委、县政府发展大豆产业的政策、决心传达到广大群众中,形成发展大豆产业的共识。
三是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大豆的“量”。根据大豆产业指挥部办公室的初步调查,我县今年春大豆种植面积在 3万亩左右,秋大豆种植面积7000多亩,预计大豆总产量不超过1000万公斤,除去农民自用及大豆加工作坊用豆,真正可提供作为外销和加工原料豆的量不会超过600万公斤,远远达不到一个中型大豆加工企业所需要的量,因此,扩大我县大豆种植面积是大豆产业化的当务之急。
(四)确定扶持政策
秋种后,指挥部成员到各乡镇进行了仔细的调研,因 目前大豆没有经过开发,停留在最原始的交易状态附加值不高。按当前最高产量、市场最高价格,五月黄每亩320斤,每斤3元计算,减去种植一亩的种子、肥料、工资约450元,一亩的纯收入最高只有510元。而烤烟产业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培植,奖励扶持政策、保险政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都较完善,大豆与烤烟的产生的经济效益差距确实很大。何况乡镇一级的主要财源除了转移支付,烤烟分成是保运转的主要来源,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中,乡镇和农户都更趋向于眼前利益。因此,如何扶持大豆产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继续沿用今年抗旱改制、秋种大豆的扶持政策: 10亩大户、50亩连片的补贴每亩30元。100亩连片的补贴每亩50元,奖励脱粒机一台。
二是将现在乡镇实行的“两项制度”(即民政的低保制度和扶贫办扶持有劳力无生产资料农户的制度)中的扶持生产资料这一块倾斜大豆种植。前几年扶贫办都是按上级政策分散扶持,钱到了生产资料缺乏的农户手中却没有真正起到扶持的效果,没有达到三年脱贫的目的。建议从这块拿出其中的60%或者增加一定金额用于对口扶持大豆种植户,既可完成了扶贫任务,又扶持了大豆产业。
三是从各部门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倾斜到大豆种植的扶持。例如:开发项目、水利建设项目、移民建设项目、一事一议等都倾斜到大豆种植发展得好的乡镇和村组,特别是要将这些项目用在我们的200亩品牌基地和500亩的种 繁基地,刺激乡镇和农户借此掀起自觉种植大豆的高潮。
四是采取政府贴息的办法扶持大豆收购公司和加工企业。明年农户大面积的种植大豆,按明年种植6万亩,平均每亩250斤来算,大豆可达到期1500万斤,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我们建议指定2-3家收购公司,采取公司贷款政府贴息的办法,保证营销渠道的畅通。同时对投资在1000万以上的加工企业,前三年也给予一些贴息贷款并享受工业园招商引资的所有优惠政策。
第二篇:紫阳县富硒资源开发利用的成绩与思考
紫阳县富硒资源开发利用的成绩与思考
作者:张教志
1980年,紫阳县首次向国内外公布了富硒资源的水平,30年来,该县一直在艰辛探索,如何把富硒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2010年10月,总投资3.3亿元的紫阳县富硒矿泉水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是中国·紫阳硒谷生态工业园区内落户的第一家大型企业,标志着紫阳富硒产业成为立县之业。笔者对紫阳富硒产业走过的历程进行了调研,提出如下思考:
一、主要成绩取得的原因
1、摸清了资源家底
中国是缺硒大国,缺硒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2%,其中30%为严峻缺硒地区,生活在缺硒地区的人口有4亿多,因缺硒而致的克山病、大骨节病、癌症等地方病频发。紫阳富硒资源优势突出,中国科学院通过对全球已发现的富硒地层富硒区的深入研究表明:“在所有富硒地层中,紫阳所处我国秦岭海槽早寒武纪地层的富硒程度最高,且有较理想的硒汇集利用地质地理条件。”紫阳县已初步探明了双安—焕古、瓦庙—毛坝、高桥—铁佛三条高富硒带。通过科学分析测定,紫阳县土壤含硒平均为0.49PPm,高富硒区双安乡土壤含硒平均为16.515PPm,其中双安乡仓房村土壤含硒高达26.345PPm。据有关专家介绍,该县土壤含硒量比全国硒正常地区高四倍。
该县与西南交大药学院合作研究,发现紫阳20余种中药材的含硒量比国内一般药材高20倍以上。该县在硒资源研究与开发方面所做的科研工作亦可圈可点。紫阳富硒茶营养保健与抗癌研究,1989年在中国营养食品所通过科学鉴定,为国内外首次,获国家“八五”星火计划金奖;紫阳富硒矿泉水于1999年获国土资源部矿泉水批文,日径流量360吨。
2、形成了技术标准
2004年,紫阳富硒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发文批准,国家商标局已于2004年1月正式受理(紫阳富硒)专用证明商标,该县生产的秦巴硒菇,2002年通过省级科学鉴定,2003年获国家专利,2005年列入国家星火推广计划。以秦巴硒菇为原料通过高科技萃取技术获取的金元硒肽(硒蛋白多糖),经过沈阳仁济医院和大量的社会应用体验,证明其在抗肿瘤、促进造血、改善肝脏功能和胃功能等方面作用十分显著。
3、经济效益增加显著
该县按照“低山茶叶蔬菜、中山蚕桑魔芋、高山木本药材”的立体农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和林权制度改革,切实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全力培育产业大户和专业强村,加快富硒食品产业原料基地建设。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紫阳富硒茶为龙头,金钱橘、魔芋、果醋、矿泉水、秦巴硒菇、特色小食品等不断壮大的富硒食品产业群体。产业基地规模达30多万亩,其中茶叶基地面积达到16万亩,近5万亩茶园通过无公害和有机转换茶园认证。
4、带动了农民致富。
据经济普查,该县以富硒茶为重点的富硒食品生产经营,占全部产业活动的35%以上,有近10万人参与从事富硒食品的原料种植、生产加工和产品销售行业,并从中获取近2亿元的劳务收入,人均增收2000元。
二、成绩背后的思考
紫阳县30年对富硒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所取得的成绩,是不断转变发展方式的结果,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结果,是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结果。
1、打造品牌是关键
以紫阳富硒茶为例,曾出现过紫阳春、紫健、和平、盘龙等20多个品牌,各个茶叶企业各打各的牌子,各树各的旗子,各自为阵,内耗严重。紫阳有名茶而无名牌,几经磨砺的紫阳富硒茶产业在经历经济市场的风雨之后,终于让决策层意识到:要走出产业困境,关键在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集全县之力打造品牌。
紫阳县迅速将富硒茶品牌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不遗余力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推出主打品牌和主销品种,定规矩出重拳合力打造知名品牌,结束紫阳茶叶品牌多而杂,散而乱的历史。全面推行紫阳富硒茶品牌、包装、质量、标准、宣传五统一。取缔众多杂乱茶叶品牌,将过去的和平、紫阳春等20多个牌子整合为“春独早”一个品牌,把原先繁多的品种整合为紫阳毛尖、紫阳绿茶、紫阳富硒乌龙茶三大系列产品,以《紫阳富硒茶标准综合体》为标准,统一工艺流程、质量检验,严格技术操作规范,从生产环节、加工工艺、产品品质、经营方式等方面入手,制定行业标准,严把质量关口。筹集资金,全面展开宣传攻势,同时,采取建店补贴的办法,在本县及西安、咸阳等地连锁加盟专卖店近百家,并逐步向外省拓展,实现紫阳茶叶从无序到有序,从不规范到规范的根本性转变。
2、整合资源是基础
“品种一火车,产品一汽车”是对贫困山区资源优势形成不了规模优势的真实写照。仍以紫阳茶为例,长期徘徊在亿元产值以下,无法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2005年1月,县内11家茶叶企业自愿参股,注册资本888万元,成立了紫阳富硒茶叶有限公司,以该公司为载体,紫阳富硒茶综合产值年年攀升,由2004年的0.42亿跃升到如今的5.6亿。充分表明,品牌就是效益,整合显示威力。全县正在按照紫阳富硒茶产业的模式来开发紫阳的其他富硒资源,诸如金钱橘、富硒魔芋、秦巴硒菇、富硒特色小食品、富硒果醋、富硒中药材,正在走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的道路,富硒产业的后发优势正在逐步显现。
3、延伸链条是效益
紫阳富硒产业长期以来,没有摆脱“原料仓库”的初加工状况,产品链条短,附加值低,因此,产业低层次竞争明显,既不能提升产品品位,又无法形成巨大的经济效益。
近几年,紫阳县在各产业链上分工合作,取长补短,携手共进,合力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做到资源规模化、种养规范化、产品标准化、市场专业化,形成以科研开发为依托、传统产品和新产品为支撑、资源保护利用为基础的硒产品群体,从原料到加工到营销,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链条,以茶产业为例,从茶叶深加工,到品茶、听茶歌为内容的生态和观光旅游正在兴起,同时,以富硒为原料的一些新产品正在研发之中,预期“十二五”期间,主要富硒产业均会形成产值翻番,在西北乃至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不容置疑,紫阳富硒资源开发研究利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还存在着资金和项目投入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经营人才匮乏等瓶颈制约,有待“十二五”期间继续破题攻坚,再上台阶。相信随着紫阳交通条件的改善,特别是紫阳将融入西安(关中)、重庆、武汉半日经济圈,发展紫阳富硒产业的体制机制能量进一步释放,全民创业的热潮的形成,把紫阳打造为全国富硒产业首善之地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第三篇:硒—国际学术会议
以单一元素作为议题而举行的国际研讨会,硒是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个,每五年举办一次,至今已召开八届。其中,第三届和第六届都在中国北京举办;2006年,第八届“硒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国际会议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隆重召开,纳米硒是本届硒全球大会来自中国的唯一参展商。由此可见硒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硒在人体中的作用是广谱的。迄今为止,已知人类有490余种疾病与缺硒有直接关系。人们把硒称为“明星营养素”、“抗癌之王”等等,国际上发表的硒的生物医学研究科学论文已经超过一万篇,是其他微量元素所不能比拟的。
第四篇:恩施富硒茶品牌战略调查研究[定稿]
恩施富硒茶品牌战略调查研究
摘要
在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开拓农产品市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市场化、获取高的农产品附加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为恩施的支柱产业之一的恩施富硒茶却是有名气而无品牌,在竞争中有实力却无优势,并没有从根本上起到引导恩施人民脱穷致富的作用。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了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实考察、对富硒茶的各种实验、与其它的茶种作对比以及翻阅整理相关资料文献的方法。调查结果显示,恩施富硒茶占有得天独厚的地质资源优势,它不仅品种多,而且品质也存在着其它茶种无法达到的优势,它的含硒量是其它茶种的十倍至三十倍不等,而且经国家卫生部门检测鉴定,其都是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此外,有关资料显示,其高水平的含硒量能够防止多种疾病,对身体很有利,是真正的天然绿色饮品。然而,要使恩施的富硒茶真正走上品牌化的道路,仅靠这些优势是远不够的,政府必须在资金、技术设备、科研、内外环境等许多方面加以引导与支持,让恩施富硒茶逐渐走上品牌化的道路,从而真正实现恩施人民脱穷致富的梦想。
【关键词】恩施富硒茶品牌战略优势引导
一. 品牌战略的内涵
所谓品牌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创立市场良好品牌形象, 提升产品知名度, 并以知名度来开拓市场,吸引顾客, 扩大市场占有率, 取得丰厚利润回报,培养忠诚品牌消费者的一种战略选择。品牌战略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核心。从品牌战略的功能来看, 一个品牌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标志, 更多的是产品的质量、性能、满足消费者效用的可靠程度的综合体现。它凝结着企业的科学管理、市场信誉、追求完美的精神文化内涵, 决定和影响着产品市场结构与服务定位。因此, 发挥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带给消费者信心, 给予消费者以物质和精神的享受正是品牌战略的基本功能所在。实践证明, 良好品牌往往能给人以特别印象, 在同等质量下可以索取较高价格。有些公司拥有良好的品牌甚至还可以在不同国家逆周期、反季节制造产品, 从而使成本与收益流量畅通[1]。
二.恩施富硒茶实施品牌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1 恩施富硒茶实施品牌战略的必要性
根据品牌以及品牌战略的内涵,并结合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恩施富硒茶实施品牌战略有着深刻的客观必要性,这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内容。
2.1.1宏观方面
国际方面。自从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经济中的农业生产逐步与国际接轨,面对国外农产品大量进入我国市场,国内农产品还未做好迎接与国际农产品竞争的准备,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不力,尚未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致使我国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为了扭转对我国农产品的不利局面,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迫在眉睫。
国内方面。实施恩施富硒茶品牌战略,使消费者对恩施富硒茶这一品牌形成一定的偏爱,在不同茶种之间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从而可以保持恩施茶农的市场份额,有利于茶业生产的稳定;实施恩施富硒茶品牌战略,有利于宣传推广商品,培养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使广大顾客把恩施富硒茶同其生产者、产品质量与特色联系在一起,达到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的效果;实施恩施富硒茶品牌战略,是恩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的关键是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占领市场的核心是具有品牌的农产品,只有打造强大的农产品品牌,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获得成功,进而使这种组织生产方式对农民收入增长起到助推作用,对构建恩施社会的和谐具有现实意义;实施恩施富硒茶品牌战略,有利于富硒茶生产者依据优质优价的原则制定高的价格,获取垄断利润;实施恩施富硒茶品牌战略,可以维护专用权利,对于经过注册的商标,生产者既有保证产品质量的义务,也有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使品牌成为厂商竞争的工具。
2.1.2微观方面
第一,恩施富硒茶虽然已经注册了十几个商标,但是没有一个真正特别知名的商标,这些商标在还没有走出恩施这个范围就开始了进行白热化的竞争,无法集中力量走向外界以及世界迎接挑战。现在必须有一个响亮的品牌将其全部统一起来,去迎接外面的挑战,而不是仅仅在家里面斗。
第二,恩施富硒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有好多企业并不知道自己生产的茶叶含硒是否达标,随便一个茶叶生产者都可以打着富硒的牌子到市场上去卖,结果造成了市场混乱,一些含硒不达标的茶叶走入市场后,严重挫伤了消费者的信心,给恩施的整个茶叶市场带来了一些后患。现在也急需一个统一响亮的品牌将其归化统一
三实施品牌战略的措施
恩施富硒茶要实施品牌战略,既要高瞻远瞩,又要脚踏实地的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必须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制定出一套方案。这些方案的实施,包括政府措施和企业措施两个部分。
3.1实施恩施富硒茶政府品牌战略措施
3.1.1创造促进恩施富硒茶品牌成长的体制环境
没有人“搭台”,再好的“戏”也唱不下去,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为恩施富硒茶“搭台”。首先应整合现有的国有公司和众多的个体加工户,使茶叶的种植、生产和加工形成统一体。其次依托芭蕉茶叶协会,尽早制定行规、行约,通过茶叶协会加强加工企业和种植户的行为自律,引导全行业建立诚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塑造恩施富硒茶的良好形象,保护恩施富硒茶品牌。三是进一步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彻底割裂企业与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从根本上革除政企不分的局面。
恩施的茶企太多,如果能够将其合并,那么好处是多方面的,而且对每个企业来自身来说也是双赢的。
首先,可以规范混乱的市场秩序。
其次,可以解决一些关于资金的问题。众多茶企中,其实没有一家企业的资金是相当雄厚的,如果合并,就可以大大增强资金力量,将有更强的实力去打品牌,去与国内以及国外的商品做竞争。
3.1.2制定发展恩施富硒茶品牌战略的经济政策
政府要为富硒茶生产企业的品牌战略提供技术咨询和辅导,为企业培训专门人才。给予富硒茶产业化龙头企业政策及资金支持、科研及技术上的指导和引导。重视恩施富硒茶品牌的扩散效应,以品牌产品为突破口,提高更多产品的竞争能力,依托较好的资源,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突出恩施富硒茶注册商标及品牌的拉动作用,建立优势、品牌产业。
3.1.3培育促进品牌成长的市场环境
政府作为社会事务的管理者,通过法律、行政及经济手段,加强品牌的认定保护工作,加大规范市场秩序的干预力度,对富硒茶叶的种植、茶叶的加工、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市场准入和质量的严格把关,注重富硒茶品牌产品的市场名誉和地位的维护,破除条块保护,杜绝伪劣产品的进入市场,促使恩施富硒茶品牌在公正、合理、有序、健康的市场环境下迅速成长。
3.1.4建设维护品牌成长的法制环境
政府进一步完善市场法律服务体系,建立专门服务于品牌的法律部门,使企业在维护自身品牌利益时能得到充分、优质和高效的法律服务。建立恩施富硒茶品牌的注册、管理和审核的相关制度,清理、整顿茶叶市场,打击假冒伪劣和
侵权富硒茶品牌的行为,以保护知名品牌的利益,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真正发挥恩施富硒茶品牌蕴含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1.5制定恩施富硒茶的品牌宣传和培训政策
利用政府地位的权威性加大对恩施富硒茶品牌的宣传,通过举办各种低成本或免费的品牌的专题报告会、品牌管理的培训班来帮助富硒茶生产加工企业树立和强化品牌意识。
3.2实施恩施富硒茶的企业品牌战略措施
3.2.1品牌创立
品牌创立战略主要包括品牌定位和品牌形象塑造。品牌定位就是针对潜在顾客的心理采取行动,将品牌在潜在顾客的心目中定一个恰当的位臵,是整个品牌化运作的基础[4]。恩施富硒茶应该充分考虑到防病养身,绿色保健等等多种功能,定位到高品质并形成鲜明的特色。品牌形象代表了产品形象,恩施富硒茶品牌形象的塑造,必须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保证优质的产品质量。品牌是用户
对产品的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和可靠性的信赖。质量是品牌形象的基础,是品牌的生命。恩施富硒茶在提升产品质量方面应做好种植基地的选择,恩施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富硒,注意监督保障机制的完善。第二,重视品牌产品的包装设计,恩施富硒茶主要以礼品或赠品的身份销售外地市场,包装应突出“品质”、“绿色”、“健康”等特色,必须仅对符合标准的产品才可冠以品牌商标。第三,做好广告宣传。确定适宜的广告方式和播放比例,即幼稚期的产品采用产品广告,成长期的产品采用品牌广告;从消费市场、消费群体和消费季节不同角度来选择合适的广告媒体和时段;通过举办、赞助饮食文化活动和围绕恩施富硒茶绿色及无公害,开展各种健康、慈善等公益性的宣传活动。
3.2.2品牌扩张
品牌扩张是指运用品牌及其包含的资本进行发展、推广的活动,恩施富硒茶品牌的扩张应以产业和产品档次为主,突出品牌的核心价值和“兼容性”。恩施富硒茶在拓展品牌时应注意:一是快速拓展的危险。全国有的好多名优土特产品在品牌打响,开始扩张的过程中因为管理不善等原因而造成失败,如兰州白兰瓜、白粉桃、红纱洋芋等。二是保护基地市场。恩施富硒茶扩展新市场时要注意保护原有市场,回头客是忠诚度较高的消费者,他们的宣传是最好的广告。四是注意企业良好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3.2.3品牌维护
恩施富硒茶的品牌维护主要包括经营保护、法律维护、自我维护。品牌的经营保护是恩施富硒茶企业经营者在具体的营销活动中所采取的一系列维护品牌形象、保持品牌市场地位的活动。一是以市场为中心,全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二是苦练内功,维持高质量的品牌形象;三是严格管理,锻造强势品牌;四是不断创新,锻造企业活力;五是运用品牌延伸策略,主动进攻,捍卫品牌阵地;品牌的法律维护是通过商标的注册和驰名商标的申请对品牌进行保护。加强品牌商标的注册管理工作,使品牌获得法律保护。同时还应注意品牌商标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加强对商标标识的印刷、保留、使用和专用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品牌;恩施富硒茶品牌的自我维护是生产企业严格执行注册商标的管理制度,将商标的管理纳入全面质量管理当中,应用专业防伪技术,进行品牌秘密的保护,提高消费者的品牌辨别能力。
[1] 俞利军.国家营销[M].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1 ,1 :355.
第五篇:企业文化资源怎样开发利用?
企业文化资源怎样开发利用?
企业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首先得对其进行盘点、去鉴别、去筛选、去分择、去归类……即对现有企业文化资源进行评估,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在充分正确评估企业文化资源的基础之上,才能顺利进行地开发利用企业文化资源。企业文化资源评估主要包企业文化核心资源、中层管理者文化资源、基本员工文化资源、企业文化外部资源等环节。
很多企业在未对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各种资源要素进开发评估前,对自身的家底是模糊不清、心中无数的。评估对企业所基于的地域特色、行业大势、历史因素、社会环境、现实契机等进行分析,将各种要素界定在特定的研讨范围内,以文化视角审视其背景要素,探询该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由来和发展;评估将对企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价值理念、行为规范、企业形象以及管理方针、经营思想等进行判断,对业已形成的企业文化的基础资源进行评估,这将为企业文化的塑造设计提供重要和充足的依据;评估将对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与其发展不相适应的各种负面因素,尚存的难点和差距进行诊断,以期引起关注和改善。同时,在评估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思考,逐渐形成企业文化主体设计的思路。
一、企业文化核心资源评估
在企业文化资源的各种要素中,人的因素第一,企业文化的各种要素,人的因素第一,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人化”。“企”字没有了“人”就成了“止”,止者,停也;企业也就不存在了,人是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中心和主旋律。企业文化核心资源评估包含企业家、中层管理者、基本员工三个方面的文化资源评估
1、企业家文化资源评估
在企业人中,最核心的人是企业家。企业家不仅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上的企业领袖,而且还应当是企业文化的思想领袖。在有的企业,企业文化有的时候往往是企业家个人思想的扩大化,他的思想资源,往往是企业文化的源头。企业文化资源开发首先要以企业家的思想资源为源头,围绕企业家的个人经历、性格特征、文化背景、决策水平、创业意识、经营哲学、管理观念、思维方式、工作作风等各方面开展,为评估分析积累丰富的素材,找出企业家的个人特质。对企业家个人特质的正面评估,要符合实际,恰如其分,不能任意拔高,但也不能评估不足。
此外,在对企业家文化资源评估方面,除了对企业家个人特质进行评估外,还必须注意对以最高领导人为代表的高层领导层这个企业家群体作出分析评估。在分析评估时,在维护团结稳定的前提下,不回避矛盾,甚至把他们放置到问题的焦点中去分析,既正面肯定他们的正面要素,同时也恰当准确的分析他们存在的负面因素。
2、中层管理者文化资源评估
在现代企业中,中层管理者一般指企业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企业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在企业里,他们承上启下,上传下达,是企业的精英分子和中坚力量。在企业文化评估实践中,除了重点把握企业家的思想资源外,重点和主体的考察调研对象就是这个阶层的人员。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多数是在企业成长起来的骨干,也有的是引进的管理人才。当今不少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大多数用竞聘上岗的制度,这个层面人员的文化心态,往往形成企业文化的主流心态。如中国电信业有一个名列前茅的规划设计院,有600多员工,其中,博士、硕士就达40%,本科生占42%。此前,他们对中层管理岗位实行竞聘上岗,一批年轻有为,年富力强的精英分子充实到了中层管理岗位。企业文化资源评估需要对这一中层管理团队进行客观评估。
在正面评估同时,对中层管理者存在的负面因素,也要加以中肯恰当地评估。
3、基本员工文化资源评估
这里所谓的基本员工,是指企业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的基层员工他们的整体素质则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以人为本”,“平等地对待员工”几乎已正式成为了国内国外的企业的共同信条,被人们普遍接受。因此,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员工的文化心态也是评估的重要内容。如天时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在对某一改制企业考察后进行的分析评估:员工的文化传承的正面因素,如忠诚企业、爱岗敬业等,同时,也存在在企业变革中产生的心理失衡状况:固守老企业的亲缘、血缘、地缘的封闭心理;国有企业主人翁自豪感的失落心理;怀念行业体制“大锅饭”的怀旧心理;因实施市场化规则而“利益减少”的抱怨心理;对企业变革前景的“不确定”的疑惧心理。
企业文化的要素之一是平等地对待员工,如何正确评估这种状况,对于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文化外部资源评估
企业文化资源,包括民族、地域、行业、社会、政治等化外部资源,也是企业文化资源thldl.org.cn评估的重要内容,主要包含下面几个方面。
1、民族文化资源评估
在当代企业文化塑造中,不少企业在其需求中明确地提出要弘扬民族文化,要在现代企业文化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民族思想文化精华。民族文化资源评估要对这一资源现状做出恰当的判断。
2、地域文化资源评估
通过企业所在的地方志,地方宣传图书,甚至还拜访当地的有关部门和当地居民,了解当地的地理、交通、气候、人物、风俗、民族、物产、资源等各方面的情况,分析这些因素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员工素质、亲缘血缘、风俗习惯影响的现状。
3、行业文化资源评估
在企业文化背景要素分析上,其所在行业的行业特征,行业态势必及行业的行为习惯,也是企业文化资源评估的内容之一。不同的行业,必然形成不同的行业特征,比如电力行业,历史形成的垄断特征可以说在相当长的时期不会消失;城市商贸企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可以说是短兵相接;高科技的科研人员,更强调的是激情创新……
4、社会政治文化资源评估
实际生活中,企业所处的当地社会和当地政治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在现行的政治体制下,企业与社会、社会与政府、企业与政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因素甚至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多少英雄豪杰,因为没有处理好这个关系而功败垂成。
三、企业文化内部资源评估
1、企业文化内部资源涉及体制、经营、管理、制度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品牌形象等文化现状,作为文化要素加以评估。
2、价值理念资源的评估
价值理念就是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有的企业的价值理念,在未经自觉塑造、系统整合、精心提炼之前,仍然在企业运作的各个方面存在;有的企业甚至通过简单地整理,形成了价值理念的初步框架。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估。
3、企业历史文化资源评估
企业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企业的历史背景,是企业历史文化的沉淀。对一个企业的历史文化评估,除了对其特征进行定性评估,还可以按企业历史沿革分阶段进行评估。这样可以简要地回顾企业历程,揭示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每一个阶段产生的文化要素。
4、企业体制文化资源评估
企业文化是企业体制和企业战略在企业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体制必然要影响文化,有什么样的体制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在评估企业文化时,体制因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对于体制已经定型比较稳定的企业,在体制问题上还表现不烈。但在一些处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企业,其体制的因素表现文化心态度就更加强烈。
5、企业经营文化资源评估
企业文化不能脱离经营,因此,对企业的文化资源评估,必然涉及企业的经营问题。企业文化评估企业的经营,不是评估其实际运作,而是反映其价值理念。也就是企业的经营文化。在当代企业的经营文化中,主要涉及下列理念:诚信理念、市场理念、创新理念、危机理念、竞争理念、发展理念。在考察企业的经营文化时,往往是以这些理念为要素进行评估。
6、企业管理文化资源评估
管理不只是单纯的管理,管理也是文化,管理文化主要是指管理思想、管理哲学和管理风貌,它包含管理机制,行为准则,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对企业作文化资源评估中,管理文化经营涉及的是制度执行,行为规范,上下沟通等方面。
7、企业组织网络文化资源评估
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有组织机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因此,在考察企业的文化建设时,就要关注是否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是否指派专人负责。企业文化机构在企业中的地位如何,机构的人员是否接受企业文化的培训,企业文化机构开展过哪些活动?企业是否聘请企业文化专家等等。
此外,企业文化资源评估还包含企业形象、企业品牌、企业标志、企业广告等资源的评估。
总之,企业文化资源评估是对要开发出来的资源来个清仓查库全面盘点,是要将开发的资源按照企业文化分类的原则,让其各归其类,归纳整理,是摆事实,讲道理,把企业文化的现状,条分缕析,评析其表象,透析其本质,同时,也是诊断企业文化的元素中有哪些不健康的症状,哪些有害的病症。最关键的是要全面评估,正、反两方面总结,系统评价,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以便在资源整合中扬长避短,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