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龙溪中学校园绿化情况汇报
播种绿色理念 打造生态校园
—— 龙溪中学校园绿化工作情况汇报
一、学校简介
博罗县龙溪中学,创办于1959年,是一所办学底蕴深厚的农村中学。现有教师115人,学生1922人,教学班级30个。
在惠州市教育局、博罗县教育局和龙溪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师生共同打拼,追求卓越,锐意进取,学校先后获得了“惠州市一级学校”、“惠州市安全文明校园”、“惠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惠州市书香校园”、“惠州市义务教育教学水平优秀学校”、“惠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等荣誉称号。
2006年我校成功创建“广东省绿色学校”以来,学校统观全局,着眼未来,在狠抓常规教育教学的同时,不断加强校园环境教育和环境建设,绿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绿色学校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09年以来,学校借创教育强镇的契机,在市县教育局、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加大硬件建设与环境美化的力度,设施设备日臻完善,学校布局更加合理,校园环境更加靓丽。2011年我校成功通过“广东省绿色学校”复评工作。
现将我校近几年开展“播种绿色理念 打造生态校园”环保实践教育活动工作汇报如下:
二、加强领导,组织参与
学校成立了以郭嵘生校长为组长、其他领导及有关人员为成员的实践 教育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主要议事日程,列入学校、团总支、德育处、后勤处和教研组的学期工作计划。
为了落实“广东省绿色学校”环保实践教育活动的目标,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先后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如:校园环境管理规定、校园环境保洁制度、办公室电器使用制度、环境教育奖惩制度等,这些制度对校园内的环境卫生以及能源的节约利用提供了范本,也增强了全体师生的环保意识。
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领导小组极积鼓励师生员工参与学校规划,共同制定校园环境和发展的各项措施,使环境教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德育部门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德育工作中。《龙溪中学德育工作计划》把环境教育列为一个重要内容。学校在德育工作中注重学生环保意识和观念的培养,利用黑板报出环保专刊,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环保宣传,各班级利用班会课召开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专题的主题班会,印发环保学习材料,举办了生物、物理、化学、地理学科的环保知识竞赛,使全校师生都受到了深刻的环境教育。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确保环境教育成功的前提。多年来我校选送一批经验丰富、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热心环教的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交流、研讨、考察活动,让我们的教师站在环境教育的制高点上。在加强教师培训的同时,定期为学生作报告、讲座,不断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加大投入,美化环境 学校在抓好环境教育、环保宣传的同时,在办学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将有限的钱财分出部分投放在校园环境建设上,以达到环境育人,优化教育环境的目的。
学校确定了校园环境建设“三优先”原则:经费优先投入,活动优先安排,设备优先保证,努力进行高标准的生态环境建设。
镇政府大力支持学校环境建设。2009年创建广东教育强镇,镇政府在教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先后投入800多万元资金建造了新学生宿舍楼、新教工宿舍楼、新教学大楼。2009年以来,学校克服困难,自筹资金,在环境建设方面总投资20多万元,栽植了各种乔木、花卉50余种,数量达2000株以上,使学校成了名副其实的花园、生态植物园,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龙中是我家,美化靠大家”,学校就好比自己的家,每一个家庭成员,我们爱护家中的一景一物。家中每一块宣传画、每一面墙壁,都能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作用。
四、课程建设,学科渗透
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渗透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提高全民族环保意识。环境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力求播种绿色,各个学科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政治课堂关注国内外有关环境的大事,如沙尘暴、臭氧层保护会议;化学老师则带领学生对河道水质进行调查和监测,并提出改良水质的一系列设想,介绍污染物的形成、迁移、转化及防治的测定方法;地理课上讲“森林之肺”、厄尔尼诺现象等等,提出了“把碧绿还给大地,把蔚蓝还给海洋,把透明还给空气,把纯净还给 自然”一系列口号。各学科老师也都挖掘出教材的很多教育因素,从不同角度渗透环境教育。美术科开展环保美术书画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比赛;音乐科教材中有许多歌颂大自然、赞美祖国、描绘美好环境的内容,老师们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大自然之美衬托音乐之美。目前,我校全部学科的课堂教学,均能充分利用教材中环境教育的要素,进行有机的渗透,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亮点。
五、绿色行动,倡导绿色
我校在环保教育实践活动中,以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为核心,通过课堂教学、研究性课程学习、养成教育、美化校园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实现环境教育渗透,倡导绿色生活。
我们将选修课、相关学科渗透、第二课堂活动三管齐下,以便构建环境教育网络,优化教育环境。在课外活动中,把环保教育当作一个主题。环保日举行“我环保,我快乐”演讲比赛;地球日开展“低碳绿色生活环保知识作文竞赛”等活动;植树节发动学生为家乡植树;针对同学作业废纸多的情况,校团委积极开展“爱我校园,勤工助学”活动,提出“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被错位使用的资源”等口号,发动全校师生开展捡废塑料瓶、牛奶瓶和废纸的行动,变废为宝。在全校形成“节约纸张,变废为宝,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团总支开展环保义务劳动,组织团员清除杂草、上街打扫街道卫生、植树护绿活动等等,既培养了爱心,又提升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学校是我家,美丽靠大家。在垃圾管理方面,学校实行了分类处理。学校制定了垃圾分类处理制度,花费资金购买了分类投放垃圾桶。同时,教育学生平时注意垃圾的分类投放与回收,积极开展“废旧电池回收”等活动。校内坚持每天一扫,实行卫生轮值和保洁制度,全校学生人人有岗位,人人有事干,把校园角角落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校园内地面无纸屑果壳,公共设施无损坏,桌面清洁无刻画,教室办公室窗明几净。无论何时走进龙溪中学,展现在你面前的都是一幅清洁靓丽的风景画。
在校园文化中更把环境教育当作一个亮点。学校积极引导和教育全校师生节约使用资源,注意节水、节电,各办公室倡导无纸化办公,各班专人管理水电,做到不开“长明灯”,不流“长流水”;把节电节水工作列入班级考核,与先进班集体评比挂钩。用名言名句来装点每一个角落,让石头开口,让墙壁说话,时时处处提醒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素质的中学生。
六、查摆问题,改进不足
现在学校从提高校园整体绿色水准出发,努力实施“绿色校园”的宏伟蓝图,全体师生维绿、创绿、生绿行动正在进行中。但是我们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1.因资金等因素的影响,校园绿化项目的档次有待进一步提高。2.我校地处农村地区,群众的环保意识直接影响着学生,一些学生的环境意识还不强。
3.师生自觉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自觉调查和监测社区污染等方面仍做得不够。
4.缺少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在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方面,存在缺陷。今后,我校要认真总结,改进不足:
1.筹措资金,加大校园绿化、美化的资金投入,加快校园建设步伐,提高绿化净化美化档次。
2.发挥学科教师的作用,积极开展环境教育研究性学习。
3.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环境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带动和影响家庭、社区环保行动,将我校的环保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绿色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征,“绿色学校”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的工作只是开头,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尚待我们去创造。我们决心进一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动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大力投资硬件建设,努力建造软件环境;把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推向更高层次,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充满绿色而努力。
博罗县龙溪中学
2012年12月24日
领导小组成员具体分工
组长:郭嵘生:全面负责学校环保实践教育活动工作。副组长:
杨桂孙:负责绿色学校的学科渗透教育。
张惠成:负责校园绿化及环境卫生,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以及饭堂工作。
梁国安:负责环保宣传,主题活动。成 员:
徐容坤:负责环境知识教育教学工作。
钟碧权:负责团的环境知识教育教育工作。
潘浩波:负责环保宣传、环境教育主题教育。
周汉源:负责绿色学校校园文化氛围宣传工作。
蔡德兴:负责校园环境卫生工作
苏容升:负责校园环境设施设备工作
孟庆元:负责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环保宣传
第二篇:龙溪中学校园安全检查制度
龙溪中学校园安全检查制度
第一条:
为维护本校校园环境的安全,贯彻“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的原则,特制订本检查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下所称的“校园安全”包括以下事项。
1.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安全。
2.校园饮食、饮水安全。
3.校园人身、财产安全。
4.校园安全防范机制是否健全。
5.校园安全事故紧急处理机制是否健全。
6.涉及校园安全的其他事宜。
第三条:
本校园安全检查制度应为本校全体教职员工所遵守,作为各级进行检查安全的指导。
第四条:
本校实施定期检查制度、随机抽查制度、日常监督检查制度。
第五条:
学校应积极配合公安部门、消防部门、卫生部门等上级相关部门,组成校园安全抽查小组,对校舍各处进行抽查。
第六条:
校园安全检查小组对上级各部门关于校园安全状况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校长,由校长责令责任部门予以整改。
第七条:
本校应每学期四次对校园进行安全检查,并制作检查报告,予以资料积累存档。
第八条:
本校应当就定期安全检查的检查范围、检查时间以及检查人员等事项,制定出书面的工作依据。
第九条:
本校定期安全检查时,可以请教职工代表,相关专业人员作业检查人员参与检查,并落实专人负责校园安全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第十条:本校校园安全抽查工作组织和负责人为:
1.王斌(职务)校长;
2.王信华(职务)安稳主任;
第十一条:
本校定期安全检查工作组织和负责人为本校校长。
第三篇:中学校园绿化工作自查报告
××中学校园绿化工作自查报告
(2016—2017学年)
我校自开展创建“花园式学校”活动以来,绿化和美化的不仅是校园,更美化了全校师生员工的心灵,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起到了环境育人的作用。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性,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列入重要工作日程。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美化教育环境,服务于素质教育,建成平乐一流水平的学校。根据教育局关于创建“花园式学校”实施意见及要求,把我校开展“校园绿化、美化”活动以来的情况进行了自检自查,情况如下:
一、自查时间:2017年5月5日
二、自查方法过程:
1、学校召开专题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并作出了具体安排。
2、完善、整理、补充“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档案资料。
3、对校园绿化、美化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整改。
三、自查自评得分:98.5分
四、自查具体内容:
(一)组织管理
1、近年来,学校领导始终把“校园绿化、美化”摆在工作日程中,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无论是学校的长期规划,还是学期工作计划,都对如何做好校园文化环境工作进行研究。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校长直接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后勤主任任副组长,负责全面组织实施工作,成员由后勤、团委等组成。每年的绿化所需资金,都能保证落实。
2、学校开展“校园绿化、美化”活动。办公室设在总务处,由总务处负责日常校园绿化管理工作。学校制订了相关一系列管理制度,配备专职管护、管理人员一名。
3、学校结合实际,开展的“校园绿化、美化”活动,善于总结积极有效经验。
4、由于管护、管理措施有效,校园内无乱砍乱伐,无人为损害园林设施以及重大病虫害发生。
(二)绿化建设
学校的绿化美化工作,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辛勤努力,建成了如今颇具规模的绿化效果。学校四季有绿树、花木茂盛、绿草茵茵、景观宜人。各项园林指标均达到要求。经绿化部门实地考察核实,校园绿化覆盖率56.8﹪,绿化率49﹪,主次干道和支路绿化率达到100﹪。校园中可绿化地域及零散空地均有花草、树木覆盖,建筑、构筑周围均有花、木相衬。
通过自查自评,我们还深感学校取得的所有成绩,都与上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校师生的奋力拼搏分不开,我们在为学校所取得的成绩感到喜悦的同时,更感到工作的不足和责任的重大,我们要以义务教育常规管理检查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学校绿化工作,通过种植速生植物等,实现见缝插绿、立体增绿,确保学校无裸露黄土地面。同时,我校要进一步做好养护工作,保证成活率。所有栽种树木要分包养护、责任到人。所有花草树木和绿化带要设介绍牌、警示标语,增强学生爱护花草的意识。切实通过校园绿化,全力营造优美、典雅的校园环境,进一步提升学校品位,为美丽实中建设做出教育系统新的贡献。
第四篇:大安中学校园绿化情况汇报
我和小树齐成长,共建绿色美校园
—— 永川大安初中校园绿化工作情况汇报
永川区大安初中,位于大安场镇边缘,是一所年轻的农村初中。1997年大安中小学分设,故大安初中迁建于此。当时新建的大安初中占地25亩,除了一栋教学楼,其余的就是杂草丛生的荒地或光秃秃的石坡。学校现有教师71人,学生486人,教学班级11个。十八年来,在永川区教委、大安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大安初中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硬件建设与环境美化一年一个新台阶,设施设备日臻完善,学校布局更加合理,校园环境更加靓丽。大安初中的绿化工作也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十八年来,我校校园绿化美化建设的整体思路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讲究艺术,注重整体,全面绿化,逐步到位,打造和谐博雅校园。具体做了下面几点工作。
一、加强领导,合理规划,认真落实绿化美化要求。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成立了“大安初中绿化美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唐祖华(校长),副组长:潘华龙(副校长)、郑国仁(副校长),成员:魏著、罗中波、王文才、包祖万、张莉。
二、立足发展,多方筹资,加大力度推进绿化工作发展
2014年,乘着【2013】27号文件的东风,争取了教委25万元作为我校绿化专项经费,这让我们欣喜若狂。为了合理、有效、更快、更好、更美地使用这笔绿化资金。学校邀请了多家校园绿化设计公司,实地考察了我校校园环境的实际情况,对我校的绿化制定了设计方案,设计绘制了学校绿化美化平面图,方案中,各类树木高低错落,各类花草密布其间,完 成后将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绿化工作做到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
方案(见附件)选定后,报请教委领导审批,学校制定招标方案并于2014年6月在永川区公共资源招投标交易中心实行了公开招标。七家公司经过两轮角逐,最后由《重庆帮世苗木有限公司》中标。
三、严格管理,强化责任,及时巩固校园绿化美化成果。
学校原花台内的泥土夹有很多碳渣和石块,学校严格要求施工方换填优良种植土。食堂一角的几个花台下面是石坡,容易积水,花草不易成活。学校又要求施工方修建下水井和排水管。经过学校和中标方三过多月的共同努力,今年的绿化工作得以圆满完成。
创建园林式学校是我校的最终目的,我校的绿化工作的目标要达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这还需要我们长远的进行规划和努力。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做到每到春、夏、秋三季,学校内的绿化地带郁郁葱葱,鲜花绽放。
我们在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的同时,还加强了管理和养护。为了改正学校原来只管栽不管养的错误,学校领导小组实行责任到班,由各班以认养的形式领得几个花台。负责花台定期浇水、施肥,认真做好校园花草树木的修剪整理工作,补栽差缺树木,为防止病虫和人为损坏,我们还要经常对师生进行爱护树木花草、保护校园环境的教育。
总之,我们将通过校园绿化美化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劳动习惯,让大自然的美景走进我们的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在灿烂的阳光下,尽情地享受大自然春天般的温馨;大家都能健康、快乐的 学习和工作。
四、存在不足
现在学校从提高校园整体绿色水准出发,努力实施“绿色校园”的宏伟蓝图,全体师生维绿、创绿、生绿行动正在进行中。但是我们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1.因资金等因素的影响,校园绿化植物的品种档次有待进一步提高。2.我校地处农村地区,群众的环保意识直接影响着学生,一些学生的环境意识还不强。
3.缺少懂技术的养护工人,对啥时施啥肥?啥虫用啥药?不是很清楚。
今后,我校要认真总结,改进不足:
1.筹措资金,加大校园绿化、美化的资金投入,加快校园建设步伐,提高绿化净化美化档次。
2.发挥学科教师的作用,积极开展环境教育研究性学习。
3.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环境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将我校的环保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绿色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征,“绿色学校”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的工作只是开头,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尚待我们去创造。我们决心进一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动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大力投资硬件建设,努力建造软件环境;把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推向更高层次,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充满绿色而努力。
第五篇:黄圩中学校园绿化管理制度
响水县黄圩中学花木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绿化管理、促进校园绿化建设、保护和改善校园生态环境,根据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一、学校组织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和园林绿化行政管理部门共同编制校园绿化规划,并纳入到学校总体规划。
二、学校把校园绿化建设纳入整体发展计划,并在建设资金中安排绿化建设和管理养护资金。
三、校园绿化工作由总务处主管。托管物业负责校园绿化的养护、管理。总务处负责对全校的绿化工作实施监督、协调。
四、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绿化规划、不得擅自占用绿化用地,需要临时占用的,使用部门报学校批准后实施,并报总务处备案。
五、学校绿化面积占学校总面积的比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等规划指标,按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标准执行。
六、校园绿地应符合绿化规划的要求,主要景点的设计方案,应经相关主管部门审核。一般性绿化建设方案,应经研究确定后,方可开工建设。
七、校园公共绿地、花草树木,实行以绿化专业队伍养护和管理为主的校园绿化养护和管理的方法。
八、总务处应加强绿化工作的宣传,增强师生爱护花草树木,美化校园意识。
九、校园绿地严禁下列行为:
1、刻划、攀折树木、穿行草坪绿地。
2、擅自折枝摘花、采集种籽、果实。
3、抛撒、堆放、晾晒物品。
4、倾倒垃圾、排放污水。
5、放牧、打鸟。
6、擅自搭棚、建房、存放车辆。
7、挖沙、取土、采石、取水。
8、其他损坏树木、绿地及绿化设施的行为。
9、严禁使用绿化用地种瓜果、蔬菜。
十、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砍伐和移植树木。确需砍伐和移植的,需报学院批准后到园林主管部门办理审批砍伐迁移手续后方可进行,并在总务处备案。
十一、因施工等原因造成的花草树木及绿化设施损坏的,由责任单位或个人按规定向局财务审计处交纳补偿金和赔偿经济损失,按现行价格的2-3倍计价,用以补充花草树木和劳动用工等费用。
十二、绿化养护管理质量要求:
1、绿化养护管理单位应配备满足工作需求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按规定建立绿化管理档案。
2、定期做好花卉、树木的修剪整枝工作,确保花草树木生长茂盛。
3、定期做好草坪的修剪工作,对草坪按相关要求进行养护管理。
4、勤除杂草,做到草坪内、色带内、花卉内无杂草、无藤蔓。
5、及时除虫,确保花草树木无病虫害,每年冬季树木涂白一次。
6、合理施肥,防止草坪、花木枯黄。
7、做好冬季花木的防冻工作。
8、名贵花木要有专人管理。
9、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浇水,防止花木枯死;雨季及时排涝,疏通积水。
10、及时清除绿化垃圾、枯枝树叶及草坪上的纸屑、杂物。
十三、本制度由总务处负责解释。
十四、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总务处
2014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