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线路施工作业指导书

时间:2019-05-14 05:5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力电缆线路施工作业指导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力电缆线路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一篇:电力电缆线路施工作业指导书

电力电缆线路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电力电缆线路施工作业。

2.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设计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租赁生活房屋以及料库,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考虑运行、施工、交通条件和路径长度等因素,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与铁路总体规划相结合,与各种管线和公共设施相协调,线路杆塔位置应与城镇环境相适应。避开生产和储存易燃易爆的建筑物和仓库区域及危险品站台。与火灾危险性生产厂房、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场以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气)体储罐的防火间隔不应小于杆塔高度的1.5倍。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严禁跨越火灾危险区域。不占用或少占用农田。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电力电缆线路施工的工艺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及施工配合、电缆路径测量定位、电缆沟开挖及电缆沟砌制、电缆敷设、电缆中间接头制作、电缆沟封盖、电缆终端头制作、电缆试验等。施工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5.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

准备电缆线路施工的工机具,测量工具如:皮尺、钢卷尺、测量绳、标桩、红油漆等,施工工具如:锹、镐、钢钎、大锤、电缆支架、电缆滑车,材料如:电缆标志桩、电缆保护钢管、管口封堵材料等。根据设计电缆线路的径路,查清电缆线路上是否有地下设施,从而确定具体的施工和防护方案。了解电缆沟土质情况,根据具体情况,从而确定正确的施工方法。

5.2 施工测量及定位

根据线路径路图,找出设计定测时所确定的电缆路径的大致位置,并在径路上的重要地点(如长直线段的中点、上下坡处、过障碍处、过轨、过公路、进建筑物、上桥、进隧道、拐弯处、中间接头处、需特殊预留电缆的地点等)作好标记。同时,用测量工具测量电缆径路长度。

5.3 电缆沟开挖及砌制 电缆沟开挖采用铁镐、铁锹,电缆沟开挖时,保护好施工可能危及到的道床、路基,施工完毕后,按照原样进行恢复。直线部分开挖时应保持其直线性,以免出现电缆径路偏移。电缆沟应垂直开挖,挖出的泥土,放置于距沟边0.3m以外。电缆过轨(温福线预留有过轨通道)、过公路必须加强埋设电缆保护管保护。电缆保护管按电缆外径的1.5~1.7倍选择镀锌钢管。电缆沟深度不能满足规范和标准要求时,采用保护管或水泥电缆槽的方式进行保护。电缆沟开挖完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电缆沟开挖深度符合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的立即返工。

5.4 电缆敷设

5.4.1 电缆沟开挖及砌制

敷设电缆前,先进行电缆配盘,根据电缆沟长度选择适合的电缆盘,并根据电缆的电压等级对即将敷设的电缆进行测试,检查电缆型号、规格、电压等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电缆是否存在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断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电缆敷设若采用人力牵引的方式进行,敷设较长电缆前,应在电缆行径的路线上每隔20m放一个电缆滑车,在路面磨擦太大的地方每隔10m放一个电缆滑车,在转弯处放万向转弯滑车,以防磨坏电缆的外绝缘层或受到机械性损伤。电缆敷设时,在电缆的两端按技术规范预留长度。

5.4.1 电缆敷设

隧道内的电缆敷设原则上采用电缆作业车进行敷设以加快进度。电缆作业车敷设方法如下:

按照占用行车区运输及施工计划及电缆的统计长度进行配盘,配好的电缆盘必须标示清楚,并分区摆放。

5.4.1.1 电缆敷设

装车前应先用规定的兆欧表摇测电缆绝缘,并将终端密封。将准备敷设的高压电缆依次直接装在平板车的电缆支架上,并将电缆支架固定牢固。

5.4.1.2 装车

在作业区段两端各100米放置红色信号灯进行防护(或设专人防护)。

调节电缆盘支架高度,使电缆盘与地(平板车平面)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小于100mm。然后牢牢将电缆支架牢牢固定。

调整导向轮(旋转管)的高度,并固定妥当,实验电缆盘刹车装置,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

将电缆头端部拉下,人力扯动电缆,电缆作业车随电缆的扯动缓慢前进,注意尽量不要完全依靠作业车的力量牵引电缆。

在电缆作业车后面,应迅速将电缆放置在电缆槽内,注意不得侵限。

使用作业车进行电缆敷设作业时,要服从统一指挥,在敷设过程中,行车速度应小于5km/h,敷设过程中注意观察电缆盘和放线架的情况,控制敷设速度,并注意不得在地上摩擦拖动电缆。

电缆敷设完成后,电缆施工工区负责人应确证电缆盘在电缆作业车上已固定牢固,车上无散落物品,同时电缆施工负责人(或指定人员)还必须沿电缆敷设作业区段进行巡视,确证沿线无任何物品侵限,确证沿线电缆不会对行车构成任何危害,然后清点人数离开。电缆作业车敷设电缆情况参照下图:

5.5 电缆沟回填(对于直埋)

在电缆上下部铺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细沙层作为电缆的保护层,并加盖保护板或砖块防护,然后进行回填,将回填土一直回填至高于原地面0.3m,并及时恢复被损坏的道床、路基和植被。

5.6 10KV电力电缆终端头制作 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和相关标准(电缆头附件说明书)进行制作。

制作好的电缆头应保证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可靠,并满足电气试验要求,制作过程中要保持清洁、干燥、不伤及电缆绝缘层和绝缘强度,制作前后必须用兆欧表进行电缆绝缘测试,要求绝缘电阻必须满足规范要求。电力电缆送电前,必须进行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试验和相位试验,满足规范要求方可送电。电缆头制作必须连续作业,一次性完成,防止受潮。

6.劳动组织 主要人员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数量 备

注 施工负责人 人 1 全面协调、组织电缆线路施工 技术负责人 人 1 线路径路定位;安装技术标准向作业人员交底 3 材料员 人 1 施工工具、材料配备 4 安全员 人 1 施工过程安全监控 作业组长 人 2-3 带领作业人员进行电缆沟开挖、回填 6 联络员 人 1 负责施工引起的青苗等事宜处理协调 7 特种作业人员 人 3 电缆头制作 作业人员 人 15-20 进行相关各种作业活动

7.材料要求

电缆线路一般采用带铠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0KV一级负荷贯通线路采用型号为YJV22-8.7/10 3×50mm2,10KV综合贯通线路采用型号为YJV22-8.7/10 3×70mm2,电缆头采用冷缩型电缆头,型号为HLW-15-3/2。

8.设备机具配置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单位 数量 备

注 倒链 10t 台 8 采用作业车敷设时对电缆支架进行固定 2 电缆支架

付 3 有效高度必须与电缆盘配合,带横杠 3 铁锹、镐

把 20 各20把 4 钢卷尺 5米 把 1 羊角撬棍 L=1500 根 1 6 方砖

细砂

M3 细棕绳 每根20米 根 10 高空作业传递工具 9 脚扣

付 2 高空作业 10 安全带

付 2 高空作业 11 电工工具

套 3 汽车吊 15吨 辆 1 电缆盘吊装 13 载重汽车 5吨 辆 1 14 电缆头附件材料

若干电缆标志桩

若干管口封堵材料

若干

9.质量控制及检验

质量目标

按照铁道部《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全部工程质量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竣工资料完整、移交及时。

电力电缆线路工程质量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和《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竣工资料完整、移交及时。10KV高压电缆一般采用直埋敷设。沿电杆敷设时,地面以上2.5米内穿G100钢管保护,穿越公路时穿G100钢管保护,穿越铁路时沿预埋钢管敷设;纵向通过站台、长大桥梁、隧道时沿电缆沟敷设。

一个供电臂内约每5km电缆中间设置一组电抗器。

电缆弯曲半径不小于15倍电缆外径,电缆中间头、终端头预留长度不小于5m,低压缆不小于3m。

电缆敷设标准采用国标图《电缆敷设》D101-1~7。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施工材料、机具搬运时,明确运送通道,配齐足够的作业人员,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措施。施工中材料、机具不得侵入限界。

驻站联络员要负责施工期间施工要点,登记、消记,以及与要点有关的对外联系工作,并及时把要点情况向施工负责人汇报,以便施工负责人指挥施工生产。

施工中发现危及行车安全的险情时,要立即向室内施工负责人报告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排除险情,确保行车安全。

防护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严格照章办事,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行车和设备、人身安全。

严禁无计划或与作业单内容不符的施工。

各小组在侵限作业时,应临时指定一人防护,特别要注意反方向运行列车。

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严禁在道中心或轨枕头上行走,线路施工行走时应面向列车方向,以便来车时及时下道。

客车通过时应尽量远避或在机柱后躲避,防止车上甩下的酒瓶等杂物伤人。

弯道作业时相邻股道来车必须下道避让,以确保人身安全。

室内施工不得加封连线,严格按照拆配线表作业。

使用烙铁焊线要二人相互配合,防止烫伤相邻软线,端子下面要垫纸片,防止漏锡短路。

所有参加开通人要严格严格执行“三不动,三不离”制度。

施工给点前30分钟,所有施工人员撤离现场,防止超前施工准备。

开通人员必须提前1小时到达现场,做好开通准备工作,同时向信号楼坐台指挥人员报到。

施工中不得使用通信工具随意通话,要做到有呼必应,呼唤应答,使用标准用语,复诵命令,确保各项命令执行无误。

在接到开通给点命令后,施工人员应即时将即有信号机挂上无效标,防止司机误认信号,造成停车。

施工时要积极与有关单位配合,讲话使用文明用语,做到文明施工,如有意见不统一时,应向坐台指挥人员反映,做到团结协作,确保顺利开通。

开通值班期间,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出现故障应及时处理并把故障原因报值班调度。

本文来自:【特种设备网(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xiebang.com/caozuo/show.php?itemid=12917

第二篇:电力电缆施工管理办法

临沂供电公司电力电缆施工管理办法

近几年来,电力电缆在配电线路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安装、运行管理等方面暴露出,如电缆安装、制作不规范,电缆选型不正确等,从而造成电缆事故发生。为加强电力电缆的管理工作,提高安全运行水平,特规定电力电缆施工管理办法。

一、电缆施工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1、必须具有电力安装“三级”及以上电气安装资质。

2、至少有一名从事电缆施工、安装的人员(下称:电缆作业人员)获得临沂供电公司颁发的《电缆作业许可证》。

3、具有齐全的电缆试验仪器及施工工具。

二、《电缆作业证》的管理

1、变电队、配电工区等运行单位的电缆作业人员由所在单位按一定数额推荐,经考试合格,报请公司领导审批后,颁发《电缆作业许可证》。

2、具有“三级”及以上电气安装资质施工企业可书面向公司提出申请,经公司领导同意后,也可参加考试,合格后,颁发《电缆作业证》。

3、获得《电缆作业许可证》的电缆作业人员要服从公司管理;要保管好“作业标志”,严禁他人使用。

4、电缆作业人员作业后要在电缆上悬挂填写完整的“作业标志”,并按时上报有关报表。

5、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电缆作业许可证》资格:

(1)参加(每年一次)理论、操作考试不合格者;

(2)由于制作、安装工艺等原因,造成电缆事故2次以上者;(3)对“作业标志”管理不严,私自将电缆“作业标志”给他人使用者。

三、电缆验收投运的条件

1、工程必须是由公司审查认可的、具备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并出具竣工验收报告。

2、电缆试验合格,试验报告齐全。

3、电缆头(包括中间头、终端头)现场悬挂“作业标志”,内容填写齐全。

4、施工单位提供完整的电缆敷设的路径图、断面图、产品合格证等工程竣工资料。

四、监督与考核

1、公司生技部每年组织对施工单位进行一次资质审查。

2、生技部、人力资源部每年对人员至少进行一次培训、考试,并对《电缆作业证》进行审核。

3、电缆作业人员每月5日前将上月“电缆作业记录表”汇总后,报公司生技部存档,公司生技部建立档案,每半年进行一次分析,作为考核依据。

4、禁止没有取得施工资质的企业从事电缆施工工作,否则不予验收。禁止没有取得《电缆作业许可证》的人员安装、制作电缆头,否则取消施工单位从事电缆作业的资格。已验收送电的,扣责任单位10%的安全奖;造成线路及设备故障的,要加倍对责任单位考核。

四、附则

1、此办法适用于直供三区10kV、35kV电缆入网工程(包括业扩工程)。

2、此办法由临沂供电公司生技部负责解释。

3、此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1、临沂供电公司2004《电缆作业许可证》人员名单

2、临沂供电公司电缆作业记录表

3、电缆作业标志

临沂供电公司

2004年获得《电缆作业许可证》人员名单

临沂供电公司电缆作业记录表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电缆作业人:

填写人:审核人:

本表一式二份,一份与施工资料一起报运行单位,一份报公司生技部

附表三

电缆作业标志

第三篇:电力电缆施工措施

探究电力电缆施工过程中遇见的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工业的发展,电力电缆现已广泛应用于农网和城网的建设之中。随着电网改造的进行,电力电缆施工质量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电缆敷设施工基本贯穿于电气专业施工的全过程,施工流程复杂,中间交接手续多,而且电力电缆施工长距离,跨度大,又是隐蔽工程,其中故障处理十分复杂且繁琐,为了不留下隐患,必须要加强对电力电缆施工质量控制,保证电力电缆施工质量,保证电力电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电力电缆及常见的故障和施工问题

电力电缆具有很多优点,它们一般埋设于土壤中或敷设于室内,沟道,隧道中,线间绝缘距离小,不用杆塔,占地少,而且不占地面上空间,受周围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小,传输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并且可以向超高压,大容量方向发展,如低温,超导电力电缆等,分布电容较大;维护工作量少,电击可能性小。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故障和问题,给电网安全造成威胁,下面总结了电力电缆施工中主要的影响安全质量的因素。

电力电缆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前的检查工作

检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要对施工中使用的电力电缆、施工工具电气设备及材料质量严格检查控制,要按施工设计及订货清单对电缆规格及型号进行清查,包括安装图纸资料、电缆附件、产品说明书及检验合格证。应该详细了解施工图纸,根据合同质量要求,确定施工方案以及技术方面的管理措施。检查电缆线盘和它的保护层有无破坏,绝缘层是否有破损,还有电缆两端受潮等情况。同时还要保证电缆路径上的障碍物已被清除。

(2)电力电缆施工路径的选择

在电力电缆施工中,对于电力电缆路径的选择不仅要在最优化路径下选择而且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对电力电缆造成的干扰,如低压、高温、潮湿、污染、腐蚀等。电缆的敷设路径要尽量避免遭受外力因素所致的损坏,要满足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要求,电缆路径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要充分考虑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 使电缆最短;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的要求;避免受机械外力,环境过热,腐蚀等自然原因造成的危害;满足敷设便利、维护方便的要求。若条件允许,尽可能地选用自然排水;便于铺设和后期的维护、保养;避开未来有可能或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3)电缆截面的选择

电力电缆的截面选择对保证电网稳定可靠运行至关重要,电缆截面如果选择不当, 将会对电网的正常运行产生直接影响,在电力电缆的选择上,应该充分考虑电缆的承受温度、考虑电缆能否满足外界机械力以及电压承受能力等要求。在电力电能输送过程中应根据电流强度,确定电力电缆截面选择。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升温法、电压损失法或经济电流密度法来对电力电缆截面进行选择。

第四篇:工务段线路作业指导书

达州工务段线路作业指导书(试行)

目录

一、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调整……………………………………3

二、破底挖翻浆……………………………………………………9

三、不破底清筛道床………………………………………………14

四、小型机械捣固…………………………………………………18

五、成组更换单开道岔……………………………………………24

六、成段更换钢轨…………………………………………………29

七、更换钢轨………………………………………………………33

八、更换基本轨……………………………………………………40

九、更换辙叉………………………………………………………45

十、更换尖轨和可动心轨…………………………………………50

十一、更换道岔护轨………………………………………………55

十二、单根更换混凝土枕…………………………………………58

十三、起道…………………………………………………………61

十四、拨道…………………………………………………………64

十五、改道…………………………………………………………67

十六、道岔起道……………………………………………………69

十七、道岔拨道……………………………………………………71

十八、混凝土岔枕提速道岔改道…………………………………73

十九、螺栓涂油……………………………………………………78

二十、调整胶垫……………………………………………………80 二

十一、整治接头错牙……………………………………………82 二

十二、锯轨………………………………………………………84 二

十三、方正轨枕…………………………………………………86 二

十四、锚固砼枕螺栓……………………………………………90 二

十五、整治钢轨接头错牙………………………………………93 二

十六、枕木削平…………………………………………………94 二

十七、枕木捆扎…………………………………………………96 二

十八、接头螺栓涂油……………………………………………99 二

十九、钢轨、辙叉打磨………………………………………102 三

十、调整轨缝…………………………………………………105 三

十一、安装和更换钢轨夹板…………………………………108 三

十二、整理道床………………………………………………110 三

十三、工地铝热焊……………………………………………112 三

十四、胶接绝缘接头…………………………………………120 三

十五、矫直钢轨硬弯…………………………………………124 三

十六、钢轨钻孔………………………………………………127 三

十七、钢轨修理………………………………………………129 三

十八、钢轨打磨、焊补………………………………………132 三

十九、线路、信号标志的埋设及刷新………………………137 四

十、单开道岔检查……………………………………………141 四

十一、提速道岔检查…………………………………………144

一、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调整

一、作业技术要求

1.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可根据具体条件采用滚筒配合撞轨法或滚筒结合拉伸配合撞轨法。采用滚筒配合撞轨放散方法时,应在接近设计锁定轨温的条件下进行,松开扣件和轨道加强设备,长钢轨下垫滚筒,配以适当纵向撞轨、横向敲击,使长钢轨自由伸缩;采用滚筒结合拉伸器方法应在轨温比较低的条件下,在利用滚筒放散的同时,用拉伸器拉伸,但原锁定轨温不清楚、不准确时,必须在滚筒配合撞轨放散的基础上,通过测温、计算后,再用拉伸器拉伸。

2.应力放散时:

2.1 应每隔50~100m设一位移观测点观测钢轨位移量,及时排除影响放散的障碍,总放散量应达到计算数值,钢轨全长放散均匀,锁定轨温准确,对部分位移不均处所要增加撞击次数和振动频次。

2.2 垫滚筒时需撤下胶垫并清理轨底,滚筒间隔8~10m。2.3 放散应合理设置撞轨点,直线地段一般不超400m,曲线地段不超300m。放散区段内有曲线时应注意曲线拉直对放散应力的影响。

3.锁定轨温必须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以内,左右两股长钢轨的锁定轨温相差不超过5℃。跨区间和全区间无缝线路分段或分次放散时,交界处必须重叠放散50~100m,两相邻单元轨条的 锁定轨温差不超过5℃,同一区间内单元轨条的最低、最高锁定轨温差不得大于10℃。放散应力锯切钢轨应选择在原有焊接接头处,尽量不新增工地焊接接头。

4.长轨(两)端(左右股接)头相错不大于40mm。5.缓冲区钢轨接头,应使用不低于10.9级螺栓,扭矩应保持700~1100N·m,绝缘接头轨逢不得小于6mm。

6.轨枕螺栓涂油、拧紧,扭力矩应达到80~150N·m。7.缓冲区调节轨及其配件无缺损,配短轨时,一律锯轨,钻孔,严禁气割、吹孔。

8.几何尺寸达到标准,联结零件及防爬设备齐全、有效。9.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后,应按实际锁定轨温及时修改有关技术资料和位移观测标记。

二、作业程序 1.作业准备

1.1 工具材料:钢轨拉伸机、撞轨器、滚筒、立管、内燃扳手、加力扳手、活动扳手、短路铜线、氧割设备、丁字套筒、撬棍、起道机、油脂、扁刷、胶垫、轨温计、锯轨机、扳手、钢轨钻孔机、道钉锤、接头螺栓、鱼尾板、长孔夹板、短轨头、无孔夹具、防护用品及劳动保护用品。

1.2 作业前调查:测量轨温;调查钢轨爬行量,桥梁、道口位置及影响施工的其他设备;测量长轨端错差,缓冲区钢轨长度、轨缝、错差及相邻道岔前、后轨缝接头、错差等数据。1.3 计算:根据现场调查和铺设的原始资料,确定放散后锁定轨温,计算长轨放散量,调节锯轨量。

1.4 施工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到现场复核并进行工作量划分。将所需配轨运到现场。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施工时,应提前进行联系。

2.作业

2.1 车站设置驻站联络员、工地设置现场防护员,施工地段两端设置移动停车信号牌(灯)及停车手信号防护员,防护设好后方可上道作业。防护设置办法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5条~第2.2.19条”规定执行。施工负责人确认行调给点的起、止时间和命令号后,发布施工命令,将短路线安设在被换钢轨两端的两股钢轨上,做好电路联通,并设置好停车信号。

2.2 每隔8~10m散布滚筒一个,做好钢轨拉伸器和撞轨器安装准备,每50~100m设置临时位移观测点,拆除防脱防轨、轨距杆等线路加强设备;对无法松动的螺栓提前进行处理,防止影响施工。

2.3 封锁命令下达后,拆除影响长轨自由伸缩的道口铺面和其它障碍物,拆卸长轨放散端接头夹板及电务联接线,卸下全部扣件,更换事先准备好的调节轨。

2.4 先放散一股钢轨,用起拨道器或撬棍撬起钢轨,每8~10m抽出一块胶垫垫入滚筒,垫板较厚地段应撤出影响放散的垫板,同时对轨枕螺栓进行涂油。2.5 用撞轨器进行纵向撞轨,用道钉锤横向敲击,释放长轨内应力,直到长轨放散端空头数值不发生变化时止,记录此时轨温和需拉伸的长度。

2.6 调好缓冲区及保留段轨缝,拧紧扣件安设拉轨器,进行拉伸。同时用撞轨器、道钉锤敲击振动钢轨,方正个别拉斜轨枕。

2.7 一股钢轨放散达到要求后,撤出滚筒,整正胶垫,必须拧紧长轨拉伸端50~75m范围内的全部扣件和接头螺栓,达到规定扭矩要求后,方可拆下拉伸机。按上述程序对另一股钢轨进行应力放散。

2.8 放散后进行焊接或上紧夹板联结。轨枕、胶垫恢复到正确位置,拧紧放散地段的全部螺栓,恢复已拆道口铺面和其它障碍。

2.9 开通前检查:钢轨应力发散完成后,施工负责人对轨道几何尺寸及零配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放行列车条件。

2.10 开通线路:经施工负责人确认线路达到正常放行列车条件,人员、机料具撤出限界以外后,通知现场防护员撤除施工地段的移动停车信号,驻站联络员接到现场开通线路的通知复诵确认后,开通线路销记。

3.作业后

3.1 复拧全部轨枕扣件及接头螺栓。记录各临时观测点的位移量,重新进行位移标记,3~5日后再全面复拧一次。3.2 施工负责人对作业地段进行全面检查,做好回检记录。

三、安全措施及要求

1.列车限速条件:封锁前1小时限速25km/h,开通后第一列25km/h,2小时内45km/h,其后正常,容许速度120km/h以上线路,80km/h一列后恢复正常。

2.避车要求:

2.1 按规定下道避车,人员、材料、工具不得侵入限界。2.2 遇降大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影响视线了望时,禁止人员上道作业。

3.必须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技术交底,明确技术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4.由职务不低于车间副主任的人员担任施工负责人。

5.施工前,应对机具进行检查,机具状态不良严禁上线使用。6.必须在扣件松卸完毕后,再从长轨拉伸端依次往另一端垫滚筒,防止未松开的螺栓拉斜枕木。起拨道器不准放在铝热焊缝处,垫、撤滚筒时注意不要压伤手指。高温季节用起拨道器向外拨短轨时,钢轨外侧不得站人,以免钢轨弹出伤人。

7.在小半径曲线上进行应力放散时,应在钢轨内侧轨枕螺栓上插入立管,防止钢轨出槽或翻倒。

8.现场必须配备氧气、乙炔等切割设备及钢轨、夹板、接头螺栓等应急备品,防止拉伸器无法卸下或拉伸不能合拢,而无法按时开通线路。9.拉伸机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放散时轨温与放散设计锁定轨温相差较大时要考虑拉伸器最大拉力,禁止拉伸器超范围工作,同时观察压力表变化情况,避免超压拉伸。

10.在线路上推动撞轨器时,要防止撞坏电务设备。撞轨时卡具安装要牢靠,用力适当,防止伤人。

11.电气化区段在同一供电区,同时拆下两股钢轨时,必须办理停电施工手续,供电部门配合。

12.电气化区段更换带有回流线的钢轨时,必须事先通知供电部门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准作业。

13.电气化区段更换钢轨前应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5条规定安设连接导线,即轨道电路短路线。非自动闭塞区段在被换钢轨两端轨节间安设一条纵向连接导线,自动闭塞区段在被换钢轨两端的左右轨节间各安设一条横向连接导线,导线两端用夹子牢固夹持在相邻的轨底上,导线在换轨作业完毕后方可拆除。

二、破底挖翻浆

一、作业条件

1.必须在“维修天窗”、“施工天窗”时间内作业。

2.处理翻浆冒泥(不超过5孔)作业必须满足《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4.6.6条规定的作业轨温条件:按实际锁定轨温计算,-20℃~+10℃以内进行;+10℃以上禁止进行处理翻浆冒泥作业。必须备足道砟,防止发生胀轨跑道。

二、作业技术要求

1.清挖深度:单线线路中心一般挖至轨枕底下50~100mm,轨枕头挖至轨枕底下150~200mm,轨枕头外侧挖至路基面;双线线路内侧挖至轨枕下50mm,线路中心挖至枕下100mm,外侧轨枕头挖至轨枕下150~200mm,轨枕头外顺坡挖至路基面。

2.道岔清挖枕盒内一般挖至轨枕下100mm,外股钢轨下挖至轨枕下150mm,枕端挖至轨枕底200mm。挖翻浆冒泥必须挖至轨枕以下250~300mm,条件允许的必须形成双面排水坡。

3.道床顶面宽度及边坡坡度符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3.2.2条、《既有线提速200~250Km/h线桥设备维修规则》第3.1.3条之规定:无缝线路正线在允许速度250Km/h<Vmax<200Km/h线路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6m;160 Km/h<Vmax≤200Km/h线路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5m;Vmax≤160Km/h直线地段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4m,曲线地段半径大于600m的道床顶 面宽度为3.4m,曲线半径小于等于600m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5m,砟肩堆高0.15m,边坡坡度为1:1.75。普通线路正线直线地段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1m,曲线地段半径大于800m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1m,曲线半径小于等于800 m的曲线外侧道床加宽0.1m,道床顶面宽度为3.2m,边坡坡度为1:1.75。

4.道床整理后外观整洁,达到饱满、均匀、坚实,坡面、坡脚整齐、无杂草。

5.边坡道砟清洁,清筛用的筛子孔径应不大于15mm,筛余量按体积比不超过5%。

6.路堑地段不得将筛余物抛在路堑边坡上。

7.成段清挖作业时必须有线路安全加固、防胀、防断措施。

三、作业程序 1.作业准备

1.1 工具:道尺、起拨道器、捣镐或内燃冲击镐、三齿耙、铁筛、砟叉、钢卷尺、轨温计等。

1.2 校对量具:作业前,由负责人对当日使用的各种量具进行检查核对;由起道机手检查起道机状态是否完好;内燃冲击镐机手检查机械性能是否良好,油箱油料是否充足,油料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

1.3 到达作业地点后首先测量轨温,确认是否符合作业轨温条件,做到超温不作业。并严格执行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测量轨温制度。1.4 车站设置驻站联络员、工地设置现场防护员,施工地段两端设置移动停车信号牌(灯)及停车手信号防护员,防护设好后方可上道作业。防护设置办法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5条~第2.2.19条”规定执行。

2.确定清挖范围

根据现场线路板结及翻浆情况,确定板结及翻浆位置及作业量,划定作业范围。按区段“天窗点”和施工进度分配作业数量。

3.扒砟开口

用捣镐、叉子扒出表层清砟,从边坡开口,向道心开挖。4.清挖道床

从开口处向道心清挖,用捣镐或内燃冲击镐刨松后,对不洁道砟进行清挖。把清砟扒至两侧,再逐步向下、向里开挖。再以适当坡度向外顺坡,以利于排水。清砟均匀地倒在后边的空位上,弃砟堆放在路肩上。

如遇连续无雨天气的道床板结,可先对板结层进行浇水软化,用捣镐或内燃冲击镐刨松或捣松,筛余物随时弃置路肩外。

5.回填道砟、捣固

挖完一空,回填一空,并及时回填枕头道砟进行串实并捣固。挖一空,捣固一根,打好八面镐。工作结束后,最后道床边坡的缺口用堆放在第一轨枕空路肩上的道砟回填。并回收散失清砟。

6.检查几何尺寸

检查清挖地段的水平、高低、三角坑等线路几何尺寸,对线 路进行整修。

7.整理道床

收工前,用开口时堆在路肩上的道砟,填补最后缺口,收集散落道砟,均匀与整平清挖后道床坡面。如果道床断面不符合标准,补充道砟并均匀,夯拍坚实。将筛出余土清除,并整平路肩。

8.回检验收:施工负责人对清挖范围,逐渐回检找细,保证清筛质量。按验收标准对线路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对不合格的及时返工。

9.撤除防护:经施工负责人确认线路达到正常放行列车条件,人员、机料具撤出限界以外后,通知现场防护员撤除施工地段的移动停车信号,驻站联络员接到现场开通线路的通知复诵确认后,开通线路销记。

10.回收机料具

四、安全措施及要求

1.在Vmax≤120Km/h的线路破底挖翻浆连续2根及以下的作业,由职务不低于工长的人员担任施工负责人,开通后放行列车不限速;在Vmax>120Km/h的线路破底挖翻浆,以及在Vmax≤120Km/h的线路破底挖翻浆连续3根及以上的作业,应纳入月度施工方案,施工负责人必须由职务不低于车间副主任的人员担任,并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表2.2.1、《既有线提速200~250km/h 线桥设备维修规则》表11.2.1和《成都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成铁运【2008】780号)附件11 之规定执行放行列车条件。

2.遇降大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影响视线瞭望时,禁止人员上道作业。

3.雨天及雨后2~3天不宜进行挖翻浆作业。4.道砟不足及未备足石砟不得进行挖翻浆作业。5.按规定下道避车,人员、材料、工具不得侵入限界。6.挖翻浆作业时,应左、右股同时开挖,各组之间应最少间隔六根轨枕,注意施工过程中避免发生机具伤人等施工、人身安全事故。

7.在轨道电路上,防止金属工具搭接两股钢轨,严防联电。

三、不破底清筛道床

一、作业条件

1.必须在“维修天窗”、“施工天窗”时间内作业。

2.无缝线路清筛道床作业必须满足《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4.6.6条规定的作业轨温条件:按实际锁定轨温计算,-20℃~+20℃以内进行;+20℃以上禁止进行不破底道床清筛作业。必须备足道砟,防止发生胀轨跑道。

二、作业技术要求

1.线路清挖深度:单线线路中心一般挖至轨枕底下50~100mm,轨枕头挖至轨枕底下150~200mm,轨枕头外侧挖至路基面;双线线路内侧挖至轨枕下50mm,线路中心挖至枕下100mm,外侧轨枕头挖至轨枕下150~200mm,轨枕头外顺坡挖至路基面。

2.道岔清挖深度:枕盒内一般挖至轨枕下100mm,外股钢轨下挖至轨枕下150mm,枕端挖至轨枕底200mm。条件允许的必须形成双面排水坡。

3.道床顶面宽度及边坡坡度符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3.2.2条、《既有线提速200~250Km/h线桥设备维修规则》第3.1.3条之规定:无缝线路正线在允许速度250Km/h<Vmax<200Km/h线路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6m;160 Km/h<Vmax≤200Km/h线路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5m;Vmax≤160Km/h直线地 段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4m,曲线地段半径大于600m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4m,曲线半径小于等于600m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5m,砟肩堆高0.15m,边坡坡度为1:1.75。普通线路正线直线地段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1m,曲线地段半径大于800m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1m,曲线半径小于等于800 m的曲线外侧道床加宽0.1m,道床顶面宽度为3.2m,边坡坡度为1:1.75。

4.道床整理后外观整洁,达到饱满、均匀、坚实,坡面、坡脚整齐、无杂草。

5.边坡道砟清洁,清筛用的筛子孔径应不大于15mm,筛余量按体积比不超过5%。

6.路堑地段不得将筛余物抛在路堑边坡上。

三、作业程序 1.作业准备

1.1 工具:道尺、起拨道器、捣镐或内燃冲击镐、三齿耙、铁筛、砟叉、轨温计等。

1.2 校对量具:作业前,由负责人对当日使用的各种量具进行检查核对;由起道机手检查起道机状态是否完好;内燃冲击镐机手检查机械性能是否良好,油箱油料是否充足,油料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

1.3 到达作业地点后首先测量轨温,确认是否符合作业轨温条件,做到超温不作业。并严格执行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测量轨温制度。1.4 车站设置驻站联络员、工地设置现场防护员,施工地段两端设置移动停车信号牌(灯)及停车手信号防护员,防护设好后方可上道作业。防护设置办法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5条~第2.2.19条”规定执行。

2.确定清挖、清筛范围

根据现场线路板结及翻浆情况,确定板结及翻浆位置及作业量,划定作业范围。按区段“天窗点”和施工进度分配作业数量。

3.扒砟开口

用捣镐、叉子扒出表层清砟,从轨枕端部开出宽700mm左右的口子,为倒筛做准备。将开口处扒出的清砟堆在路肩上。

4.清挖道床

从开口处向道心清挖,用捣镐或内燃冲击镐刨松后,用叉子对不洁道砟进行清筛。清砟均匀地倒在后边的空位上,污砟堆放在路肩上。

如遇连续无雨天气的道床板结,可先对板结层进行浇水软化,用捣镐或内燃冲击镐刨松或捣松,筛余物随时弃置路肩外。

5.回填道砟

清筛完一空,回填一空,工作结束后,最后道床边坡的缺口用堆放在第一轨枕空路肩上的道砟回填,并回收散失清砟。

6.整理道床

收工前,用开口时堆在路肩上的道砟,填补最后缺口,收集散落道砟,均匀与整平清挖后道床坡面。如果道床断面不符合标 准,补充道砟并均匀,夯拍坚实。将筛出余土清除,并整平路肩。

7.回检验收:施工负责人对清挖范围回检找细,保证清筛质量。按验收标准对线路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及时返工。

8.撤除防护:经施工负责人确认线路达到正常放行列车条件,人员、机料具撤出限界以外后,通知现场防护员撤除施工地段的移动停车信号,驻站联络员接到现场开通线路的通知复诵确认后,开通线路销记。

9.回收机料具。

四、安全措施及要求

1.由职务不低于工长的人员担任施工负责人,线路允许速度Vmax≤160Km/h地段开通后放行列车不限速,线路允许速度Vmax>160Km/h地段放行列车或单机是首列速度不得超过160Km/h。

2.遇降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影响视线瞭望时,禁止人员上道作业。

3.雨天及雨后2~3天不宜进行清筛作业。

4.道砟不足及未备足道砟不得进行挖翻浆、清筛作业。5.按规定下道避车,人员、材料、工具不得侵入限界。6.清筛作业时,各组之间间隔应在六根轨枕以上,逐孔倒筛时应注意施工过程中的配合,避免发生机具伤人等施工安全事件。7.清筛轨枕头道砟时,不准破坏轨下枕底道床。8.堆放在线路中间的道砟不得高过轨面25mm。

四、小型机械捣固

一、作业条件

1.操作人员必须经技术业务培训并考试合格由段批准后方可上岗。

2.线路、道岔捣固作业影响其它单位设备时,必须联系有关设备管理单位配合,方可施工。

3.走行架及走行轮安全可靠,绝缘性能良好。4.线路捣固机每2台为1组, 作业人数按规定配置。5.在无缝线路区段作业必须满足《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4.6.6条规定的作业轨温条件:按实际锁定轨温计算,-20℃~+20℃以内进行。必须备足道砟,防止发生胀轨跑道。

二、作业技术要求 1.两侧捣镐张合同步。

2.手压泵工作可靠,可实现捣镐的提升、张合全动作。3.落镐位,以钢轨为中心左右偏差不超过20mm,以轨枕为中心偏差不超过30mm。

4.下插深度,镐掌上缘低于轨枕底30-40mm左右。5.小型液压捣固机必须双机作业,并做到同起同落,动作协调。6.手压泵全行程压动不大于13次,升降油缸应能由最低点升至最高点。

7.作业质量达到线路作业验收标准。

三、作业程序 1.作业前

1.1 车站设置驻站联络员、工地设置现场防护员,施工地段两端设置移动停车信号牌(灯)及停车手信号防护员,防护设好后方可上道作业。防护设置办法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5条~第2.2.19条”规定执行。

1.2 打开捣固机机罩,确认小型液压捣固机各部件齐全、良好,检查紧固螺栓。

1.3 加强对皮带罩的检查,确保皮带罩完整有效。1.4 确认机油、燃油、液压油、冷却水充足,各部位润滑良好。

1.5 启动发动机,试运转3~5分钟,检查发动机工作状态,确认发动机性能良好。

1.6 确认液压、机械传动系统作用状态良好,换向阀扳动灵活,换向准确,定位可靠。

1.7 捣固装置升降灵活,无卡阻和爬行现象。

1.8 走行轮和下道轮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检查下道架是否良好,转头销锁定是否正常。

1.9 检查调试捣固镐、传动皮带、安全装置(手压泵)、夹轨钳,捣固镐板必须配套使用。

1.10

机器达到安全使用要求,操作人员向施工负责人报告准备完毕。

2.上道作业

2.1

按施工负责人上道指令,安放走行架并连接牢固,平稳推机上道。

2.2 插入定位销,收起下道架挂牢,并加强锁定挂钩,杜绝在操作中因机械的抖动导致下道架脱钩。

2.3 按施工负责人划撬位置、夹实数量标示进行操作,操作顺序为下插→夹实→张开→提升→转移。

2.3.1 下插:捣固机要定位,镐板在轨枕前后和钢轨左右的距离要均匀,并垂直下插,不得撞击钢轨、轨枕及联结零件。下插要稳,遇阻力时应边下插边略做张合动作。镐板上缘应插到轨枕底面下30-40mm。

2.3.2 夹实:在镐板下插到位后即开始夹实。夹实时,镐板夹到行程终了后,应持续夹实2-3s。夹实次数和轻重应根据线路条件和起道量决定,本着“小腰轻、大腰实、接头加强”的原则。木枕线路按“1-2-0”夹实,即每根轨枕夹实一次,在钢轨接头和空吊板处适当增加夹实次数,小腰处不夹实或轻夹;混凝土枕线路按“3-2-1”夹实,即接头夹3次,其余夹2次,小腰与轻捣符号处夹1次。对接头和重捣处应先夹2次,然后张开镐头提升后再下插夹实1次。2.3.3 提升:每捣完一根轨枕后,两台捣固机要同时提升镐板。严禁镐板在夹实状态下提升。

2.3.4 转移:动作要迅速,做到边升镐边推移捣固机,走圆弧形,并不得碰撞轨枕及联结零件。两台捣固机应同起、同落、同时转移推进,动作一致,保持平稳。操作中用耳听、眼看、鼻闻、手摸的方法:听有无异常声响,看捣固机位置和各部件状态,闻机械各部摩擦等有无异味,摸油泵、振动轴温升变化。若发现内燃机、油泵、轴承、液压油超过额定温度,机械发出异响或出现异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下道,查出原因修理好,经试机再上道作业。严禁机械带病作业。

2.4 作业中注意观察发动机、油泵、多路换向阀的工作状态,走行架连接部分、底架定位插销、大小胶套等各机械部分的使用情况,及时补充损耗的冷却水。

2.5 作业过程中应随时对作业质量进行跟机检查,对不达标的处所立即返工。

3.作业后

3.1 接到施工负责人下道指令后,将捣镐张至最大并提升至最高点,准备下道。

3.2 发动机怠速运转3~5分钟后,关闭燃油箱开关,发动机熄火。

3.3 将下道架安放平稳,并向线路外方倾斜5°,推机下道,捣固机推至下道架最外端,将捣固装置降至最低,插入安全销,分开走行架并撤出线路,确认不侵入限界。

3.4 用专用拉杆将下道架与轨底连接牢固。

3.5 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紧固、润滑,擦拭机器,更换失效的零配件。

3.6 保养结束,将走行架放在捣固机外侧并与设备一起加锁固定,加盖机罩,用绳扎紧。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须放尽发动机内的冷却水。

3.7 全面回检线路,经施工负责人确认线路达到正常放行列车条件,人员、机料具撤出限界以外后,通知现场防护员撤除施工地段的移动停车信号,驻站联络员接到现场开通线路的通知复诵确认后,开通线路并销记。

3.8回收机料具。

四、安全措施及要求

1.由职务不低于工长(无缝道岔时车间副主任)的人员担任施工负责人,放行列车和单机时不限速。

2.按规定下道避车,人员、材料、工具不得侵入限界。3.作业人员按规定穿戴、使用劳保用品。

4.在下道架上停放时应将捣固装置降至最低,用安全销锁定并加锁,防止滑移。

5.停机状态下方可加注燃油,加注燃油时机器旁严禁吸烟、禁止明火。

6.宜使用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燃油、机油、液压油。7.严禁在线路上和未停机状态下进行机器的检修、保养、检查。作业过程中,发现异响、异味和其他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下道检修。

8.小型液压捣固机需在线路上推行时,必须在封锁时间内进行,过道岔时注意防止掉道。

9.小型液压捣固机作业时,严禁穿越捣固机,多组同时上道作业时,相邻捣固机距离不小于3m,走行保持同步。

10.小型液压捣固机作业时,其下道架应有专人负责,并随主机移动,距离不得大于15m。

五、成组更换单开道岔

一、作业技术要求

1.道岔及前后线路方向要顺直,各部几何尺寸都要符合《铁路线路设备大修规则》中更换新道岔验收标准的要求。

2.道岔爬行量不超过20mm,配轨合理,消除接头1mm以上的错牙。

3.在更换不同类型的道岔时,对岔后连接曲线的整正必须同时达标。

4.对原有道岔存在的渡线方向、道岔位置不正等问题,要通过道岔大修进行移位。有加强设备要求的道岔,必须同时安装齐全。

5.做到工完料净,轨料集中堆码存放,零部件收集整理。

二、作业程序 1.前期准备工作

1.1 现场调查。确认新旧道岔的型号,调查旧道岔爬行情况,查明前后连接轨的长度、轨缝,磨耗量和渡线长度,施工场地周围环境,有无障碍物,要考虑新道岔铺入后是否会侵入限界。

1.2 使用长钢尺采用简易法测定道岔位置,如结合线路改造需要移位时,可使用经纬仪复核道岔位置。1.3 配轨。核对好道岔位置及更换引轨的起终点,同时要考虑道岔前后钢轨接头相错量和串动钢轨的方向,并分别量出新旧道岔长度,再确定道岔前后的配轨长度,然后锯轨、钻眼,锁定线路,防止爬行。更换新道岔时,道岔前后各一对引轨应同时更换成新轨。

1.4 协调配合。如整个施工中对车站有什么要求,占用股道和时间,电务的配合,道岔移位对电缆设施的影响,还有通信、照明、广播、电线杆的移位等协调配合。

1.5 检查道岔钢轨。新道岔钢轨在自由状态时是否有硬弯,尖轨、基本轨弯折点位置和弯折量是否正确合理,复核主要配件的数量和规格,防止出现差错。

1.6连接轨组:

1.6.1 把新道岔的轨件按上、下股分别运放在旧道岔两侧相应的位置,连接成两组。上股组包括直股基本轨、尖轨、外直轨和导曲线上股轨;下股组包括曲股基本轨、尖轨、导曲线下股轨和内直轨。因辙叉较重,可放在适当位置,暂不连接,如图28所示。

1.6.2 滑床板除锈打磨后,连接到新道岔基本轨相应位置上。

1.6.3 新道岔钢轨上标出枕木位置、支距点、轨距加宽及递减距离。对支距垫板排队编号。

1.6.4 同时成组更换岔枕时,将岔枕按长度运到适当位置,按要求进行调头、翻身、编号,划好直股钢轨底边的位置线,并按规定进行捆扎。

1.6.5 更换不同类型的钢轨时,先在道岔直股每隔五根枕木更换一块新垫板,以确保在不更换岔枕的情况下新道岔铺设后的位置准确。

1.6.6 准备工作的检查及施工安排。施工负责人在封锁前几天,对前期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对工具、机具、材料、作业人员、运输、后勤和防护工作进行布置和落实,交代施工方法、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等。

2.基本作业

2.1 按规定设置防护,并在车站行车设备登记簿内登记,根据封锁施工命令设好限速、封锁防护信号。

2.2 慢行前的准备:

2.2.1 起道钉。每隔3根枕木起掉一根枕木的道钉,其余道钉试起后复位,每2只螺纹钉中换一只为道钉。

2.2.2 卸夹板。卸掉夹板上4个以外的螺栓,保持每端钢轨有2只接头螺栓。

2.2.3 道岔前后钢轨、零部件到位。

2.2.4 转辙部分需要拆除的螺栓、杆件等要试松,加垫垫圈或更换。

成组更换岔枕时,将枕木盒内石碴按有关规定扒出。2.3 慢行期间的准备:

2.3.1 起钉。枕木隔一起一钉,更换岔枕时起掉所有方向钉。

2.3.2 拆除轨距杆、支距杆和防爬设备。

2.3.3 扒碴。按有关规定将枕木盒内剩余的石碴扒出。2.3.4 如道岔纵向位移量超过80mm,岔枕又不同步更换,要做好转辙部位岔枕的方枕工作。

2.3.5 有控制锁的道岔,会同电务做好准备,待电务封锁命令到达后,将道岔钉固,拆除侧股钢轨。

2.4 封锁施工:

2.4.1 起掉全部道钉,卸掉联结螺栓,拆除夹板、杆件。2.4.2 抬出旧轨,搬运旧叉心、旧岔枕。2.4.3 整平道床,新岔枕、垫板到位。

2.4.4 抬入新轨,合龙门,道岔与线路方向顺直。2.4.5 钉道。一人负责看方向,先钉外直股,再量支距,钉导曲线上股,最后量轨距,钉内直股和导曲线下股。

2.4.6 拨正方向,起平轨面,消除一级以上水平超限,分两次回填石碴。2.4.7 指派专人配合电务调试转辙部分设备。

2.4.8 检查施工地段的方向、水平、轨距、道床和行车标志,符合开通线路条件后,通知防护员撤除停车信号,重新设置限速防护信号,再通知车站开通线路。

2.5 施工后慢行:

2.5.1 每通过一趟列车,都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消除超限。

2.5.2 全面复紧螺栓,补齐、打紧道钉,消除空吊板。2.5.3 安装杆件和防爬设备,回填整理道床。2.5.4 回收旧轨、旧料,堆放整齐。

三、安全措施及要求

1.连接轨组必须垫平、放稳、固定,其高度不得高出既有线钢轨顶面25 mm,其距钢轨外侧不得少于150mm,不得影响道岔扳动转换。

2.在轨道电路区段进行道岔施工时,电务信号停用前和开通后要防止工具、材料连电短路,影响行车。

3.准备工作的程度以不影响行车安全为度,各种机具、材料不得侵入限界和邻线。

4.作业时人多集中,前后左右应相互照看,搬运钢轨等重物要一人指挥,作业人员动作一致,注意脚下障碍物,确保人身安全。

5.在气温变化大的季节施工,配轨时要测量轨温,对道岔更 换时的轨温要预测,要考虑钢轨温差伸缩量对轨缝的影响。

6.防护员要确认慢行、封锁命令的号码和起止时间,执行《安规》的有关规定,正确设置防护。

六、成段更换钢轨

一、作业技术要求

1.换入的钢轨须确认无重伤,钢轨断面应一致,长度应与计划尺寸相符。

2.轨缝合理,接头错差量需符合《修规》有关规定。3.接头错牙在正线及到发线上不超过1mm,在站线及专用线上不超过2mm;焊缝接头在线路开通前进行钢轨探伤,焊缝平顺度达到要求。

4.扣件、零部件齐全、有效,扭力矩达标。5.轨距、方向、递减率符合《修规》规定。6.线路标志清晰、准确、完整。

二、作业程序 1.准备作业

1.1 配轨:确定换轨范围,分别丈量左右股换轨长度,合理选用换入钢轨,确保钢轨无伤损、硬弯,钢轨断面尺寸和类型符合要求。

1.2 放置新轨:将准备换入的钢轨按顺号运送到换轨地点。曲线地段按规定合理设置缩短轨。1.3 连接钢轨组:将钢轨连接成一定长度的钢轨组,并根据轨温和钢轨长度合理设置轨缝。钢轨组长度一般为300-500m,直线地段可长一点,曲线地段宜短一点。

1.4 放置钢轨组:钢轨组可放在道心或枕木头上并进行固定,放置时应严格执行《安规》的有关规定。在高温季节放置的钢轨组,应安排专人定时加强巡查,防止钢轨组侵入限界。

1.5 曲线地段放置钢轨组时,应进行曲线空、搭头的计算,尽量避免封锁换轨时钢轨组位移量过大。

2.封锁前准备

2.1 封锁前列车限速时,可按《安规》的相关要求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2.2 木枕地段可插入道钉木片,混凝土枕地段可将卸下的螺栓涂油。

2.3 如换入的钢轨不是同一类型时,应将有关配件分发到各自更换地点。木枕地段可在标准股一侧每相隔五根轨枕事先更换成新垫板。

2.4 拆除影响换轨作业的防爬器、拉杆和道口板等。3.施工封锁换轨

3.1 卸扣件:卸下中间扣件,卸掉与钢轨组对应的接头扣件。

3.2 拨出换下的钢轨:将换下的钢轨拨至轨道外侧,在混凝土枕地段,应将钢轨抬起至超过扣件螺栓高度再拨,避免碰伤 扣件螺栓。拨出和拨入钢轨都是先标准股,后另一股。

3.3 拨入钢轨组:将换入的钢轨组拨至应有位置,并控制预留轨缝,普通线路立即联结接头,上紧螺栓;无缝线路地段要注意预留焊缝,轨缝不符要求时,可用液压匀缝器或拉抻器及时调整到位,加设轨缝片,先上紧一端扣件,固定好钢轨位置。

3.4 安装扣件或焊接接头:钢轨到位后,先将其固定,再上好接头夹板或进行接头焊接。中间扣件先上标准股一侧,每隔5-6根轨枕上一组,一人看方向,一人拨正钢轨,其余1-2人将标准股固定,另一股量轨距并安装扣件。

3.5 施工结束,如需慢行,应按慢行条件设置防护。依据施工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整修线路,使线路达到正常运行状态。

新轨换入后,安装好前后端的夹板,上好4个螺栓,用轨距尺测量好轨距,随后钉上里口一个道钉,钉好外口道钉。混凝土枕线路,上好扣件螺栓。

4.整理与回收材料

4.1 上齐接头和中间扣件。4.2 拨正方向,改正轨距。4.3 更换和修理失效零部件。4.4 回收旧料,清理场地。

4.5 补充、刷新标志(如无缝线路长度、轨条编号、锁定轨温、起讫里程等),埋设位移观测桩。

三、安全措施及要求

1.施工封锁时一定要确认封锁命令和封锁起讫时间,按《安规》规定设置防护后方能施工。

2.封锁前各项准备工作不能做过头。

3.抬运钢轨时,要统一指挥、动作一致,注意不伤手脚。4.使用工具要注意前后、左右人员安全。

5.在轨道电路区段,使用工具、材料时要防止搭电短路,造成红光带。

七、更换钢轨

一、作业条件 1.须在天窗点内进行。

2.轨道电路区段须有电务人员配合。3.更换带有回流线的钢轨须供电部门配合。

4.电气化铁路同一地点同时更换两股钢轨须接触网停电。

二、作业技术要求

1.更换钢轨时,换入的钢轨与线路上相邻钢轨的断面应基本一致,换入钢轨与既有轨型不一致时须用异型轨过渡,钢轨接头处轨面及内侧错牙正线及到发线不大于1mm.,其他站线不大于2mm,并确认无伤损。

2.成段更换25m钢轨时,应在中间轨温tz±30℃范围内进行。3.成段更换钢轨时,线路上的两股钢轨接头一般应采用相对式。曲线地段外股应使用标准长度钢轨,内里股应使用厂制缩短轨调整钢轨接头位置,剩余的少量相错量,应利用钢轨长度误差量在曲线内(有困难时可在直线上)调整。直线地段应按钢轨长度误差量配对使用,在每节轨上相差量一般应不大于3mm,并应前后、左右抵消,在两股钢轨上累计差量最大不得大于15mm。

钢轨接头采用相错式时,其相错量不得小于3m。线路上个别所插入的短轨,在正线上不得短于6m,在站线上不得短于4.5m,并不得连续插入两根及以上短轨,个别插入短轨线路的允许速度不得大于160km/h。

4.成段更换钢轨时,应按轨温计算轨缝,并应设置均匀。每千米轨缝总误差:25m钢轨地段不得大于80mm,12.5m钢轨地段不得大于160mm。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6mm。

5.接头相错量应符合以下要求,新轨时:直线不得超过20mm,曲线不得超过20mm加缩短轨缩短量的一半;再用轨时:在正线及到发线的直线上其误差不得超过40mm,其他站线上不得超过60mm。曲线上的误差不得超过40mm(正线、到发线)、60mm(其他站线)加规定缩短量一半。如因配轨不当,接头相错量较大时,应按第7.1.3条的规定调配钢轨,不得用增减轨缝尺寸的方法调整接头相错量。

6.钢轨编号、标记正确,字迹清晰。

7.下列位置不应有钢轨接头,否则应将其焊接、冻结或胶结: 7.1 明桥面小桥全桥范围内。

7.2 钢梁端部、拱桥温度伸缩缝和拱顶等处前后各2m范围内。

7.3 设有温度调节器的钢梁的温度跨度范围内。7.4 钢梁的横梁顶上。7.5 平交道口铺面范围内。

三、作业程序 1.作业准备

1.1 工具材料:钢卷尺、锯轨机、钻孔机、仿型打磨机、吊轨车、拉轨器、翻轨器、起钉垫、起钉器、撬棍(含开口撬棍)、道钉锤、改道扳手、丁字套筒、钢丝刷、导线、长效油脂、扁油刷、道尺、轨温计、弦线、直尺、起拨道器、耙子、道镐、钢轨、鱼尾板及接头螺栓、木楔、活动扳手、防护备品及劳动保护用品等。

1.2 丈量钢轨及调查轨缝。

1.3 单根换轨前,必须正确地丈量和细致检查待换下钢轨的长度、高度、侧面磨耗程度等,并据此进行配轨。成段换轨前,应使用钢尺丈量新(连接的)钢轨(组)长度,同时测量轨温,确定预留轨缝,并应与计划换掉的钢轨总长度(含轨缝)一致。换轨前认真检查计划换轨处的前后轨缝和错差(至少5—6根轨)。不良轨缝应事先调整,防止拆开接头后,两端钢轨伸缩影响连接,在炎热或寒冷天气,应将换轨处所前后5根钢轨的轨枕螺栓扭矩适当加大,防止过大的伸缩。

1.4 调查联结零件状态。

1.5 在有轨道电路的地段,要通知电务人员提前钻好导线孔。

1.6 摆放钢轨:准备换入的钢轨在普通线路木枕区段时,应放在道床砟肩上或枕木头上。混凝土枕地段,应放在道床砟肩

上。两端用卡子卡在轨枕上或穿入木枕钉固,如钢轨组较长,中间应每隔50米安装一个。

1.7 散布材料:散布夹板、道钉孔木片及需补充、更换的道钉、扣件、胶垫、铁垫板、螺栓、垫圈等,如不同类型钢轨必须备异型轨或异型夹板。

2.作业

2.1 车站设置驻站联络员、工地设置现场防护员,施工地段两端设置移动停车信号牌(灯)及停车手信号防护员,防护设好后方可上道作业。防护设置办法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5条~第2.2.19条”规定执行。

2.2 拆卸防爬器轨距杆及接头螺栓:拆除防爬器,卸下轨距杆及轨道加强设备;卸掉计划换轨地段的所有接头螺栓及夹板。

2.3起道钉或松卸扣件

2.3.1 木枕地段:当准备换入的钢轨组放在钢轨外侧时,起下外口和需要改小轨距处所的里口道钉,插入道钉孔木片并拨起里口道钉。当准备换入的钢轨组放在钢轨里侧时,起下里口道钉和需要改大轨距处所的外口道钉,插入道钉孔木片,并拨起外口道钉。

2.3.2 拆卸配扣件:起下全部道钉或卸下所有扣件。2.3.3 拆除、安设铁垫板及扣件:更换不同类型钢轨时,撤除旧轨型铁垫板(胶垫、扣件),安设新轨型铁垫板(胶垫、扣件),36 木枕还应用木塞将旧道钉孔填满。

2.3.4 拨轨:拨出旧轨,拨入新轨,在混凝土枕地段先将钢轨抬高后,再拨出钢轨,避免碰伤螺栓。根据当时测量的轨温设置轨缝。

2.3.5 安装夹板:安装夹板,拧紧接头螺栓。

2.3.6 检查轨距、打道钉、安装扣件并拧紧。木枕线路更换不同类型钢轨时,需先用木钻钻好钉孔再打道钉。更换失效零配件。

2.3.7 安装防爬及轨道加强设备。

2.3.8 拨正轨向:遇有轨向不良时,应拨正。如有高低或左右错牙必须调整。

2.3.9 开通线路:施工负责人对换轨地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后,施工负责人通知现场防护员撤除停车防护,通知驻站联络员销记。

3.作业后

3.1 全面回检线路,经施工负责人确认线路达到正常放行列车条件,人员、机料具撤出限界以外后,通知现场防护员撤除施工地段的移动停车信号,驻站联络员接到现场开通线路的通知复诵确认后,开通线路并销记。

3.2 回收机料具,将旧轨集中堆码,动车径路钢轨必须立即回收。

四、安全措施及要求

1.成段更换钢轨长度不大于100m时,应在天窗内进行,由职务不低于工长的人员担任施工负责人;成段更换钢轨长度大于100m时,应纳入月度施工方案,由职务不低于车间(副)主任的人员担任施工负责人。

2.按有关规定下道避车,人员、材料、工具不得侵入限界。3.个别插入短轨线路的允许速度不得大于160km/h。4.需要截断钢轨和钻螺栓孔时,应全断面垂直锯断钢轨,用钢轨钻孔机钻孔、倒棱。严禁使用垛子和其他工具强行截断钢轨和冲孔,严禁锤击轨底。处理线路故障,只有在特殊困难条件下(如无缝线路胀轨跑道、钢轨折断)可个别采用乙炔切割或烧孔。采用乙炔切割或烧孔的钢轨,必须在24h内更换。在更换前应派人昼夜监视,限速不超过45km/h。

5.用锯轨机切割钢轨时,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其他人员应远离锯轨机两侧和前方,防止锯片破碎伤人。

6.装卸、搬运钢轨时应确保人身及行车安全,钢轨按规定位置摆放稳固,不得侵入限界。

7.安装夹板时,禁止将手指伸进螺栓孔内。

8.拨动钢轨时要协调一致,人员不得站在钢轨翻动前方,打道钉时,人员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飞钉伤人。

9.木枕使用钻孔机钻孔时,要认真检查电线路及插座连接是否良好,防止联电和漏电伤人。

10.加强料具管理,施工时做到不侵入邻线,封锁前和开通

后妥善放置在限界以外。人员要按规定下道避车。

11.无缝线路地段严格执行《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4.6.6条作业轨温条件规定。

12.电气化区段严禁在同一地点将两股钢轨同时拆下,如需在同一地点将两股钢轨同时拆下时,必须对该供电区段实行停电。

13.电气化区段更换带有回流线的钢轨时,必须事先通知供电部门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准作业。

14.电气化区段更换钢轨前应安设连接导线,即轨道电路短路线。非自动闭塞区段在被换钢轨两端轨节间安设一条纵向连接导线,自动闭塞区段在被换钢轨两端的左右轨节间各安设一条横向连接导线,导线两端用夹子牢固夹持在相邻的轨底上,导线在换轨作业完毕后方可拆除。

八、更换基本轨

一、作业条件 1.必须在天窗内进行。

2.更换有缝道岔基本轨必须有车间技术干部到位卡控;施工负责人不低于工班长,天窗时间不少于60分钟。

3.更换无缝道岔基本轨必须有段技术干部到位卡控;施工负责人不低于车间副主任,天窗时间不少于90分钟。

4.必须通知电务人员配合。

5.必须在车站设驻站联络员,工地设现场、两端防护员,工地两端设置响墩及移动停车手信号防护。防护设置好后方可进行作业。

二、作业技术要求

1.有缝道岔接头轨面及内侧错牙不超过1mm,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6mm。无缝道岔焊缝用1米直尺测量:动车径路工作边肥边和顶面凹凸不大于0.2mm,其它线路作边肥边和顶面凹凸不大于0.3mm。

2.轨底落槽,靠紧滑床板台边,轨撑密靠,连接螺栓紧固。3.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尖轨顶宽50mm及其以上断面处,尖轨较基本轨不得低于2mm及以上。

4.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轨密贴,提速道岔在牵引点中心处容许缝隙不得大于0.5mm,在牵引点之间容许缝隙不得大于1mm。

5.作业后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符合路局相关文件要求。

6.冻结无缝道岔固定型辙叉接头冻结应采用高强螺栓,扭矩应保持1100~1400 N·m。

7.普通道岔接头螺栓的扭力矩应达到700-900N.m,扣件螺栓的扭力矩应达到80-150N.m。

三、作业程序 1.作业准备

1.1 材料工具:内燃扳手、小型内燃捣固机、起道机、撬棍、起钉垫、起钉器、道钉锤、活动扳手、丁字套筒、钢丝刷、长效油脂、油刷、道尺、起拨道器、木楔﹑钢尺、新基本轨、胶垫、导线、轨温计﹑木块、备用螺栓、螺帽、垫圈、弹条、扣件﹑防护备品及劳动保护用品等,动车径路还应有轨道车及轨道吊(运送钢轨并及时回收废旧钢轨);气温过高或过低还应准备拉轨器等。

1.2 按规定设置防护。

1.3 调查预定更换的基本轨前后轨缝,基本轨接头相错量及前后钢轨磨耗情况。测量无缝道岔作业轨温,满足无缝线路作业轨温条件。

1.4 检查新、旧基本轨类型﹑长度是否相同;新基本轨轨

撑眼距及螺栓孔位置,曲股基本轨的弯折点及弯折量;限位器孔位置是否正确。

2、作业 2.1 调整轨缝

2.2 卸螺栓:将计划更换的基本轨接头螺栓和尖轨跟端螺栓卸掉,拧上螺帽,放在岔枕上,取下夹板放在枕木盒内,无缝道岔用喷灯将胶接接头胶粘剂烘烤熔化,卸下螺栓和夹板。

2.3 起道钉或卸扣件:将辙后垫板和普通垫板外口道钉起掉(扣件卸下),里口道钉不起(扣件卸下)。

2.4 卸轨撑(或滑床板弹片):将基本轨上轨撑、顶铁等相关配件全部卸掉,连同螺栓一起放在岔枕盒内。提速道岔取出滑床板销钉、弹片。

2.5 拨出旧基本轨:向外侧拨出旧基本轨,将垫板和滑床板清扫干净。

2.6 换入新基本轨:将新基本轨拨入,使轨底顶靠滑床台,两端轨缝均匀。提速道岔将基本轨轨底插入尖轨承轨台内,顶靠滑床台,将弹片插入滑床台内,插入弹片应注意区分弹片上下面(40mm长短斜捎面为上面),并使弹片后端与挡铁密贴,在将销钉表面涂油,穿入滑床台侧面的钉孔,用手锤敲击钉头,使其就位。

2.7 零配件除锈涂油:各种螺栓进行涂油,检查尖轨跟端螺栓孔是否有裂纹。

2.8 安装螺栓:使尖轨跟端、内外钢轨及间隔铁、夹板眼一致后,穿入螺栓,禁止用锤敲击螺栓强行穿入。无缝道岔区段接头需胶接或焊接时,按胶结钢轨绝缘作业和无缝线路钢轨铝热焊作业标准执行,安装冻结接头时,扭矩达到标准要求,恢复原结构和锁定轨温。

2.9 插木楔钉道钉(或安装扣件):钉孔纠正后插入经防腐处理的木楔,直股基本轨按轨向,曲股基本轨按轨距要求将起下的道钉钉好;安装扣件,进行拧紧。

2.10 安装轨撑:轨撑前部顶紧基本轨,后端紧靠挡肩,安装并拧紧与滑床板及钢轨连接的螺栓。

2.11 开通前检查并调试:施工负责人对轨道几何尺寸及零配件进行全面检查,并配合电务人员进行道岔调试,确认放行列车条件。

2.12 开通线路:施工负责人对轨道几何尺寸及零配件进行全面检查,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后,通知现场防护员撤除停车防护,通知驻站联络员销记,开通线路。

3、作业后

3.1 施工负责人对作业地段进行全面检查,做好回检记录。3.2 全部达到作业质量验收标准后,施工负责人通知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结束作业,撤除防护。

3.3 回收路料:将旧基本轨移到限界外摆放整齐,并用油漆标明为废旧钢轨;动车径路上应立即装车运出。

四、安全措施及要求

1.由职务不低于工长(无缝道岔时车间副主任)的人员担任施工负责人,放行列车和单机时不限速。

2.作业中设专人进行防护,认真瞭望,邻线来车时停止作业,按规定下道避车,人员、材料、工具不得侵入限界。

3.在电气集中联锁的道岔上进行作业,须有电务人员配合,并经双方确认设备恢复正常,达到放行列车条件方准开通线路。在电气化线上有供电设备区段作业时,还须有供电人员配合作业。

4.轨道电路区段更换时,按规定连接导线方可作业。5.拆装轨撑、滑床板时,注意勿压伤手指,拨出拨入基本轨时应统一指挥,动作一致,防止伤人。

6.轨道电路区段撤除导线后,施工负责人要及时同驻站防护员联系确认车站信号台信号显示是否正确。

九、更换辙叉

一、作业技术要求

1.辙叉心轨轮缘槽宽(测量位置按标准图和设计图规定)为46mm,容许误差为-1,+3mm。

2.换入的钢轨与线路上相邻钢轨的断面应基本一致,两端接头轨缝均匀,轨面及内侧错牙正线及到发线上不超过1mm,在其它线上不超过2mm。

3.无缝道岔导轨、辙叉、心轨、翼轨的扣件扭矩应保持120~150N·m;固定型辙叉接头冻结应采用高强螺栓,扭矩应达到1100~1400N·m。

4.辙叉心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 mm,容许误差0-3mm;辙叉翼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大于1348mm,容许误差0-2mm。

5.辙叉下枕木无空吊。

6.线路轨向、轨距、高低、水平容许偏差,应符合换轨区段线路允许速度的轨道静态几何尺寸管理值的作业验收标准。

二、作业程序 1.作业准备

1.1 材料工具:撬棍、起钉垫、起钉器、道钉锤、道尺、45 活动扳手、钢轨打磨设备、螺纹道钉、钢丝刷、油刷、直钉器、起道机、新辙叉、回流线、新道钉、木楔、轨缝调整器、丁字套筒、轨温计、钢卷尺、长效油脂﹑备用螺栓、螺帽、垫圈、弹条、扣件、1m直尺、防护备品及劳动保护用品等。

1.2 校对量具:更换辙叉作业前,由换轨负责人对当日使用的各种量具进行检查核对(道尺必须定期由计量部门进行检定,保持量具准确);由起道机手检查起道机状态是否完好;内燃冲击镐手检查内燃冲击镐是否良好,油箱油料是否充足,并带足油料。

1.3 调查计划更换的辙叉前后轨缝和钢轨磨耗情况,必要时,应先进行轨缝调整,如前后钢轨磨损严重应同时更换。将符合标准的辙叉运到作业地点。

1.4 用钢尺丈量新、旧辙叉长度。辙叉趾、跟端宽度是否相符,实际断面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新辙叉有无伤损,确认有无轨道电路连接线眼孔。

1.5 按规定设置停车信号防护,例:在Vmax≤120km/h区段线路作业时,区间线路上在距施工地点两端各20 m处的线路中心设置停车信号牌(灯),两端防护员在距施工地点两端各860m处顺列车运行方向左股轨面上设置第一个响墩(双线应在右侧路肩上设置作业标)、840 m处右股轨面上设置第二个响墩、820m处左股轨面上设置第三个响墩,防护员在距施工地点两端800 m处顺列车运行方向左侧的路肩上显示移动停车手信号。站

线线路上在距施工地点两端各50 m处的线路中心设置停车信号牌(灯),如一端不足50 m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设置距离。

2.作业

2.1 卸螺栓:卸下夹板及辙叉趾端、跟端螺栓,拆下夹板、间隔铁并检查,由电务人员拆除导接线。

2.2 起道钉或卸扣件:起出辙叉两侧道钉或卸下扣件。

2.3 拨出旧辙叉:旧辙叉要拨到道岔外,如有空吊板时,应进行捣固。

2.4 削平清扫:将辙叉两边及辙叉下岔枕削平,清扫干净,摆正垫板。

2.5 除锈涂油:将卸下的夹板、螺栓及间隔铁除锈后涂油。2.6 拨入新辙叉:新辙叉拨入后,均匀两端轨缝,铺正垫板。

2.7 上夹板及螺栓:放正间隔铁,上好夹板,拧紧螺栓。2.8 调整尺寸:纠正钉孔,整直道钉,插入木楔,按改道作业标准,调整轨距、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尺寸,打上全部道钉或上好扣件,拧紧螺栓。

2.9 开通线路及回检:

确认放行列车条件:线路Vmax≤160km/h地段作业完毕开通后放行列车不限速,线路Vmax>160km/h地段作业完毕开通后放行列车或单机时首列速度不得超过160km/h,特殊情况下由施工领导人决定。

开通线路:施工负责人确认线路达到放行列车条件,人员、机具撤出限界以外后,通知工地防护员撤除停车防护,由工地防护员用对讲机通知驻站联络员作业完毕,开通线路;驻站联络员接到工地防护开通线路的通知复诵确认后,在“运统-46”销记。

2.10 作业回检:列车通过后,施工负责人对作业地段轨向、轨距、高低、查照间隔、护背距离、接头错牙、螺栓扭矩等进行全面检查,对不符合作业验收标准的处所进行整修。木枕地段:复紧接头螺栓,起出道钉旋入螺旋道钉;砼枕地段:复紧接头螺栓,整正歪斜的胶垫和扣件,补齐缺少的扣件,然后全面复紧,做好回检记录。作业结束后,将旧辙叉放在合适的位置,并在端部用红油漆打上“X”、写上“报废”以避免重新换上线路。恢复线路外观,清理现场,回收旧料。

2.11 全部达到作业质量标准后,施工负责人通知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结束作业,撤除防护。

2.12 回收料具、堆码。

三、安全措施及要求 1.按规定要求下道避车

2.由职务不低于工长或班长的人员担任施工负责人。3.电气集中道岔作业使用的撬棍、起拨道器杆必须带绝缘装置,起拨道器禁止安放在绝缘接头处,以防联电。

4.将新辙叉稳固放置在侧向线路中,放在道心时,距线路上钢轨不少于300mm,辙叉顶面超出线路上钢轨不大于25mm。

5.拨入、拨出辙叉时,做到统一指挥,动作一致,相互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工具碰撞伤人。

6.打磨辙叉时,使用电砂轮前,应检查砂轮片是否完好,有无裂痕,砂轮片固定螺栓是否松动、失效,机壳是否漏电。作业人员必须配戴护目眼镜。

7.严禁扩大施工准备范围,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后方可开通线路。

8.电气化区段作业时,应有供电部门人员配合,配合人员未到场禁止作业。

9.更换辙叉避免在轨温较高的时间进行,以防胀轨造成更换困难,干扰列车正常运行。

10.轨道电路区段撤除回流线后,施工负责人要及时同驻站防护员联系确认车站信号台信号显示正确。

十、更换尖轨和可动心轨

一、作业技术要求

1.可动心伤损尖轨应与基本轨同时更换。困难时可单独更换尖轨,但在更换前应校核尖轨几何尺寸,更换后应进行基本轨、尖轨顺坡打磨,保证换后符合技术标准。

2.尖轨完好,竖切部分与基本轨密贴,提速道岔在牵引点中心处容许缝隙不得大于0.5mm,在牵引点之间容许缝隙不得大于1mm。

尖轨底与滑床台﹑滑床板应密贴,缝隙不得大于1mm。

3.顶铁顶靠在基本轨轨腹部,间隙不大于1mm。4.尖轨跟端轨面及内侧错牙不超过1mm。5.尖轨无轧伤、无拱背。

6.尖轨顶面宽50mm及以上的断面处,不低于基本轨2mm。7.尖轨各部轨距不大于±1 mm,Vmax>120km/h轨距变化率不大于0.7‰,Vmax≤120km/h轨距变化率不大于1‰。

8.尖轨在第一拉杆处的最小动程须满足:直尖轨动程为142mm,曲尖轨动程为152mm;AT型弹性可弯尖轨12号普通道岔为180mm,12号提速道岔为160mm;18号道岔允许速度大于160km/h时为160mm,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时为160mm或180mm(具体按标准图或设计图规定办理)。

第五篇:10KV线路作业指导书

10KV线路作业指导书、目的

1.1 为规范配电线路维护作业程序,确保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配电线路维护工作,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1.2 现场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安规》、《两票》有关规定,深入开展反习惯性违章活动。2、引用标准

2.1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2.2 DL/T 741-2001 《配电线路运行规程》《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

3.3 《架空配电线路安装检修工艺规程》 3、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农网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现场作业过程的指导。4、安全措施

4.1 保证人身安全

4.1.1 现场工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并统一着装(工作服、绝缘鞋)。士 4.1.2 开始工作前要仔细检查所用工器具,合格后方可使用。杆塔上作业人员必须使用有保护绳的双保险安全带,安全带和保护绳应分挂在杆塔不同部位的牢固构件上,换位时不得失去安全带的保护。

4.1.3 开始工作前,工作负责人向全体检修人员交待工作任务、现场安全措施和临近带电线路(部位),并明确分工,全体工作人员复诵无误后方可开始工作。4.1.4平行双回路线路停电检修时,工作负责人要向工作班成员指明哪一回停电,哪一回带电,并设专人监护,防止工作人员误登带电杆塔或误入带电区,工作人员应佩戴与停电线路色标一致的袖标。

4.1.5 工作地段如有邻近、平行、交叉跨越及同杆塔架设线路,在需要接触 或接近导线工作时,要使用个人保安地线。

4.1.6 严格执行“谁安排工作,谁负责安全”的原则和现场勘察制度,把好作业现场安全关。应安排熟悉设备及作业环境的人担任工作负责人,应对工作的危险点充分进行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传达到每个工作班组成员。4.2 保证设备安全

4.2.1 每日检修工作出工前,应详细核对和检查所使用的工器具及材料齐全完备后,方可出工。

4.2.2 检修人员要按照项目与标准要求,对设备的每个部位(部件)逐项进行认真检查处理,确保不发生因人为原因造成设备故障。

4.2.3 更换导线或绝缘子等损坏零部件时,应对各连接部位详细检查,以免丢漏M销和开口销,同时将更换设备恢复原位,保证设备安全运行。4.2.4 检修中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应及时处理,对现场难以即时处理的缺陷,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做好记录,以便合理安排处理。4.3 保证交通安全

4.3.1 驾驶员每日出车前应仔细检查车辆状况,保证方向、刹车、灯光完好齐全,严禁车辆带病出车。

4.3.2 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禁酒后开车,疲劳出车。4.3.3 司机在行驶中必须严格执行道路交通管理规定,不准开英雄车,更不准强超会车。4.3.4 工作成员乘坐车辆时,不准与司机交谈闲聊,更不准在车内嬉笑打闹。4.3.5 工作成员乘坐车辆时,不准将头、手伸出车窗外,以免会车时伤人。4.3.6 严禁客货混装,防止工具、材料挤伤、扎伤工作成员。5、维护项目

5.1 处理线路运行中存在的缺陷

5.1.1 对线路运行中发现的缺陷逐项进行处理,应全部消除。5.1.2 检查并处理在检修中发现的新缺陷,更换损坏的设备。5.2 检查接地装置

5.2.1 检查接地装置的附件是否短缺、丢失。

5.2.2 检查避雷器、接地引下线及接地装置的连接是否良好。5.2.3 检查接地引下线是否完整无腐蚀。

5.2.4 检查接地体是否被雨水冲刷或由于其它原因而露出地面。5.3 检查杆塔本体及基础

5.3.1 检查杆塔塔材是否短缺及被盗。

5.3.2 检查杆塔倾斜、横担歪扭及各部件锈蚀、变形情况。5.3.2 检查杆塔部件的固定情况,螺栓是否短缺或松动。5.3.3 检查混凝土杆是否裂纹、水泥脱落、钢筋外露。

5.3.4 检查杆塔基础是否倾斜或下沉,基础是否被冲刷,周围土壤是否被挖掘。

5.3.5 清除杆塔上的鸟窝及杂物。5.4 检查杆塔拉线及其部件

5.4.1 检查拉线及部件锈蚀、松弛、断股、抽筋、张力分配不均情况。5.4.2 检查拉线连接金具是否缺螺栓、螺帽及开口销。5.4.3 检查拉线坑是否坍塌或被水冲刷。5.4.4 检查无绝缘球的拉线绝缘护套是否完好。5.5 检查和清扫绝缘子

5.5.1 检查瓷质绝缘子表面裂纹、破碎情况,是否有闪络、烧伤痕迹,螺母是否紧固。

5.5.2 检查绝缘子连接钢脚及钢帽锈蚀情况、钢脚是否弯曲。5.5.3 检查玻璃绝缘子自爆情况。5.5.4 检查弹簧销子是否缺少或变形。

5.5.5 所有瓷绝缘子和玻璃绝缘子要用清水进行彻底清洗。5.6 检查导线

5.6.1 检查导线有无断股、松股、筋钩、损伤或闪络烧伤痕迹。5.6.2 检查导线上有无抛挂物。5.6.3 检查导线驰度是否平衡。

5.6.4 检查导线对地、对交跨物距离是否合格。

5.6.5 检查导线防震锤有无损坏、弯曲、变形、磨损导线现象。

5.6.6 检查耐张线夹、并沟线夹、爆压线夹有无烧伤现象,耐张线夹有无跑线现象。

5.6.7 检查导线各种连接金具是否完好无损。

5.6.8 检查立瓶绑扎是否完好,绑线有无断股,导线是否有磨损现象。5.6.9 耐张线夹、异型线夹(并沟线夹)有无开裂。5.7 检查线路附属设施

5.7.1 检查杆塔标志牌是否齐全完好,字迹清晰,色泽鲜明。5.7.2 检查杆塔色标是否完好。5.7.3 检查防鸟、防雷装置是否完好。

5.7.4 检查杆塔所挂光缆及固定连接金具是否完好。5.8 检查线路通道

5.8.1 检查线路走廊内有无违章建筑,有无高大突出物。5.8.2 检查线路走廊内有无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树木。5.8.3 检查线路附近建筑物上有无易抛落的物体、广告牌等。、标准

6.1 杆塔本体

6.1.1 直线线杆塔高度在20m 及以下时,砼杆倾斜不超过15‰;铁塔倾斜不超过10‰。

6.1.2 预应力及普通砼杆的杆身允许挠度不应大于杆长2%。

6.1.3 预应力砼杆的杆身不允许有纵横向裂纹。普通砼杆横向裂纹不超过周长的1/3,纵向裂纹宽度不超过0.1mm。

6.1.4 运行中的电杆发生倾斜需要扶正时,应视电杆的杆型、倾斜方向及倾斜程度,确定扶正方法,单杆扶正后需打拉线,但应注意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6.2 导线

6.2.1 严禁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在同一档内连接。6.2.2 钢芯铝绞线断股损伤面积在同一处强度损伤超过铝股总面积25%以上时,应将损伤部分全部割断,重新以接续管连接,小于上述规定,但导线在同一处断股损伤的截面超过总面积的25%时,应使用补修管进行补修。若损伤长度超过补修管补修范围时,同样应割断重接。

6.2.3 单金属绞线断股损伤截面不超过总面积7%,可以用缠绕法进行处理。带电设备对人身安全距离

电压等级(kV)

最小垂距(m)

0.7 0.4

0.2

6.2.4 导线对地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时应满足下表要求:

地域

电压等级(kV)

弧垂(m)

居民区

10KV

6.5

0.4KV 非居民区

10KV

5.5

0.4KV 6.2.5 同一档内一根导线只允许有一个接头.6.2.6 防振锤安装要保持与地面垂直,防振锤安装距离误差不超过+30mm,铝带应外露10mm。6.3 绝缘子

6.3.1 停电测试绝缘子时,应使用5000V兆欧表或绝缘测试仪逐个测试其绝缘电阻,凡小于500兆欧即为不良绝缘子,应更换。

6.3.2 运行中的绝缘子出现裂纹,瓷袖烧伤、放电、硬伤(超过2平方厘米),钢脚严重活动及弯曲,浇灌处裂纹以及检测出的不良绝缘子均应进行及时更换;M销弹性良好,宽度不小于7mm。

6.3.3 清扫绝缘子应使用清水将绝缘子表面逐片擦干净,并进行外观检查。6.3.4 运行中的绝缘子或更换后的绝缘子应与地平面垂直,顺线路方向与垂直位置的位移角不应超过5º,且最大偏移值不应超过10kV:200mm;1KV:100mm。6.4 拉线

6.4.1 拉线断股,损伤总面积超过17%时,应更换。

6.4.2 拉线锈蚀严重,出现麻点,而麻点深度超一毫米时,应更换拉线,更换时应先打临时拉线,然后把旧拉线撤下,安装新拉线。

6.4.3 采用楔形线夹连接的拉线,更换或处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6.4.3.1 线夹的舌板与拉线应紧密接触,受力后不应滑动,线夹的凸肚应在尾线侧,安装时不应使线股损伤。

6.4.3.2 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的松股,其断头应用镀锌铁丝扎牢,线夹尾线宜露出300-500mm ,尾线回头后与本线应采取有效方法扎牢或压牢。6.4.3.3 同组拉线使用两个线夹时,其线夹尾端的方向应统一。6.4.4 拉线更换或调整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6.4.4.1 拉线与拉线棒应呈一直线。

6.4.4.2 X型拉线的交叉点处应留足够的空隙,避免相互磨碰。

6.4.4.3 拉线对地夹角允许偏差为1º,个别特殊杆塔拉线需超过1º时应符合设计规程。

6.4.4.4 UT型线夹带螺母后及花篮螺栓的螺杆必须露出螺纹,并应留有不少于1/2螺杆的螺纹长度,以供调整,在UT型线夹的螺母上应装设防盗帽,上下螺母应拧紧。

6.4.5 依靠拉线保持稳定的杆塔,在换线或更换杆塔的过程中,当没有打好代替永久拉线的临时拉线前,严禁拆除任一条永久拉线,反之当没有打好代替临时拉线的永久拉线前,严禁拆除任一条临时拉线,以防杆塔倾斜。6.5 螺栓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要求: 6.5.1 主体结构: 水平方向: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上向下。6.5.2平面结构:

顺线路方向:从电源测穿入或统一方向。

横线路方向:面向受电侧从左向右穿入,或两边由内向外,中间统一方向。垂直方向由下向上穿入。

防振螺丝:由外向内,中间统一方向

6.5.3 开口销均应从上向下穿入,开口角为60°~90°。

6.5.4 螺母拧紧后、螺杆露出螺母至少两扣,双母者允许与螺母平扣,螺杆与构件面要垂直,螺栓头平面与构件平面不应有空隙。6.6 柱上断路器、负荷开关、刀闸、跌开式熔断器

6.6.1 线路联络开关的两侧宜安装隔离开关,有明显的断开点;分段开关时送电侧必须安装隔离开关。

6.6.2 双回同杆架设的线路,联络、分段开关的设置地点应尽量安装在同一杆塔上,以保证停电检修的安全。

6.6.3 多回互联的线路,其联络开关的安装地点不应设置在三回线路交汇的主干线路杆塔上。

6.6.4 柱上开关应在送电侧安装防雷接地装置,经常开路运行的柱上开关二侧,均应装设防雷装置。开关的金属外壳应接地,且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6.6.5 接线端子与引线的连接宜采用设备线夹,铜铝连接应有过渡措施。开关的套管宜采用有效的绝缘措施。6.6.6 接地装置应紧贴电杆笔直引上,高度至少1.7米以上。6.7 杆上配电变压器台

6.7.1 杆上变台托梁下边距地面高度一般应大于3米。6.7.2 变台跌开式开关的安装位置离地面不应小于5米。

6.7.3 变台台架接地应采用扁铁刷黑漆,接地扁铁高度在1.7米以上,接地引下绝缘线每隔两米采用扁铁抱箍与杆身固定。

6.7.4 低压拉线严禁穿越高压引下线。高压引下线与低压导线间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0.4米。

6.7.5 变压器台板应做防腐处理。

6.7.6 变台测量表箱和补偿装置底部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1.8米。外观应光洁整齐,不得有锈蚀现象。6.8 箱式变及电缆分支箱、环网柜

6.8.1 基础应平整、坚实、不积水、留有一定通道。

6.8.2 户外箱变、电缆分支箱、环网柜周围应无威胁安全运行的杂物和易燃、易爆物品,地面应无被挖掘取土痕迹。6.8.3 门锁和地脚螺丝完好。

6.8.4 通风和防漏良好,箱内无积水,防小动物措施完好。6.8.5 箱体和金属部件无锈蚀。6.8.6 各种标志应齐全清晰。

6.8.7 柜门应向外拉,把手、锁应良好,开启角度应大于90度,应有相应的联锁。

6.8.8 箱体应无变形、锈蚀、过热。铭牌、危险标志应齐全,箱体前后应留有一定的巡视,操作通道。6.8.9 各种仪表、信号装置应正常。

6.8.10 各种设备、各部接点应无过热、烧伤、熔接等异常现象,各部件连接应紧密,开关、保护装置运行应正常。

下载电力电缆线路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力电缆线路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力电缆线路的验收5篇范文

    第六章 电力电缆的运行与检修 第一节电力电缆线路的验收 线路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因此,对电缆线路工程进行验收必须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电缆线路验收可分为中间过程验收和竣工验......

    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和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内进行施工审批

    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和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内进行施工审批 一、审报材料 1、施工申请书 2、施工项目说明 二、办理程序 1、受理 2、勘验现场 3、审批 三、承诺期限 收到申报......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三淅高速公路西坪至寺湾段XSTJ-1标 (K0+000~K5+800) 土石混填路基施工 作业指导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三淅高速公路XSTJ-1标项目经理部 二○一三年一月......

    作业指导书 模板施工

    模板施工作业指导书一、材料要求模板采用规格为951mmX1830mmX16mm胶合板拼装,模板龙骨用于50mmX100mmX3000mm及100mmX100mmX4000mm方木参考选用。模板及龙骨材料质量必......

    冬季施工作业指导书

    冬季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工程情况 XX项目工程自9月份开工,工程进展顺利,XX当地10月底进入冬季施工,下列工程单体需在冬季进行施工:生化池、综合用房、脱水机房、变配电间及水泵......

    冬季施工作业指导书

    冬季施工作业指导书 冬季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目的:为了确保2010年初冬季节(气温处于-15℃以上)施工质量,有效指导现场进行各项进行冬季措施,编制此作业指导书,做好长春西站冬季施......

    冬季施工作业指导书

    冬季施工作业指导书 为了明确冬季施工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切实做好冬季混凝土施工的保温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冬季施工具体措施 1、拌合站保......

    施工管理作业指导书.

    施工管理作业指导书(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一、 随着我国项目建设的周期逐步加快, 新开工项目标准高、 任务重、 工期紧、资金到位率低、利润空间狭小的特点明显,无论铁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