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环保过程教育 创建校园绿色文化
坚持环保过程教育 创建校园绿色文化
绿园区正阳小学
孙桂荣
坚持环保过程教育
创建校园绿色文化
---------长春市绿园区正阳小学
孙桂荣
我所工作的单位是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正阳小学,它坐落在长春市万福街1号,现有25个教学班,1380余名学生,123名教职工,几年来,学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在求特色,创品牌,加快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开展环境教育确定为学校工作的一个光点和亮点不断地加以拓展、彰显和推进。学校先后被评为“长春市花园式学校示范校” “长春市校园文化示范校”、“吉林省科技教育示范校”、国家级表彰的“绿色学校”。
我校之所以把环境教育确定为学校发展的工作重点,最初应该说源于三个意识,一是危机意识,主要面临全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而产生深刻的忧患。二是责任意识,主要是对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省、市、区环保部门和教育部门关于保护环境工作的一系列要求和部署。三是使命意识,就是环境保护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从教育工作者自身抓起。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在省、市、区环保局、区教育局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逐步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发展日程,逐步形成了比较集中、比较系统的想法和构想,可以概括为一个领先、两个观点,五个观念和一个定位。
一个领先,即意识领先;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成为我们正阳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指导思想。二个观点;生本主义观点,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协调合作观点:全校上下,各学科协同 配合全方位推进。
五个观念,即开展环境教育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观、环境生态观、可持续发展观、环境资源价值观和热爱、保护环境的伦理道德观。
一个定位,就是立足学校,面向家庭,辐射社会,加强大众的、爱心的、道德的、非功利的环境教育,创建艺术的、人文特色的校园绿色文化。二者归结为一点,就是开展环境教育工作,使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精神外现为可见的、可感的校内外绿色环境,内化为自觉、自主的行为意识和行为习惯。
基上述的认识和基本构想,我们确定了学校的环境教育的主题是:环境熏陶、课程渗透、师生互动、特色辐射。把工作重心放在校园环境、教育科研和社区实践三个方面,具体做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创建校园绿色环境,为提高学生环境素质提供物质保证。
我们正阳小学是一所普通小学,经费并不充裕,自93年以来,我们就本着“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围绕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题,先后翻新了围墙壁画,搞了雕塑景点,修建了操场,解决了二次扬尘现象。校园内栽种了十余种珍贵树种,可绿化地种植草坪1300多平方米,校园内处处绿树成荫,四季花开不绝,配以不同的小动物模型,令人仿佛置身于 美丽的大自然中。同时我们又利用教学楼后、校园南墙里侧两块空间,建立了让孩子们热衷参与的生态游戏区,以“人与自然”为主题,设立了“蜘蛛上网”、“壁虎攀行”、“无声隧道”、“兽笼鸟笼”、“风力飞船”、等游戏设施,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游戏中,领悟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深刻的环保理念,寓教于乐。此外我们还绘制了“共享自然”大型壁画,设立了分类垃圾箱,班班成立了绿色回收站,并将回收的废品所得资金用于班级、学校、社区的环境建设中。今年,我们又建立了无土栽培实验区,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植物栽培,我们用无土栽培技术栽种的九月菊,到现在依然是花开正艳。加上错落有致的造型设计,使其真正成为一道集科学、环保于一身的走廊绿色风景。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教育资源,无一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提高学生的环境素质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积极开展环境教育科研活动,指导环境教育的有效实施。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将人口、环境、资源、灾害和发展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新世纪小学环境教育的方向。要把环境教育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必须以教育科研为指导。今年我校建立了“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小学环境教育的研究”这一省级课题,同时遵循教育规律,加强了环境教育科研的力度,坚持“以环境教育和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改之路。
1、编写了一套立足于本校实际的环境教育读本。学校从自身角度出发,努力发掘学校的潜在教学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2、是实施课堂渗透教学,要求各学科教师参照教育部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所有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和要求摘选、集中、再挖掘,做到所任学科含环保内容的课程有渗透计划,有教案,在教学时注重发现环境教育因素,有机地适时地加以整合,传导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环境教育。如教学《蛇与庄稼》一课,老师利用电脑动画课件,形象地再现了蛇、田鼠、庄稼之间的关系,以及猫、土蜂、苜蓿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懂得了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性,以及破坏生态环境带来的灾害。在劳技课上,老师让学生用毛线球编织生态网,引导学生认识每个人都是生态网络中的结点,任何一个人破坏了这个结,对整个网络以至对整个自然界都能带来灾难性影响,从而强化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相互依存、共荣共生的道理。通过这些课程渗透,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了生动,富有感染力的环保情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情结,为顺利开展其他方面的环境教育工作奠定了非常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
3、从学科环境教育渗透走向研究性学习。
环境教育内容不仅需要环境专业工作者、教育教学专家、各学科老师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每一位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了培养和彰显每一位学生的主体人格,我们提倡渗于课内、寓于课外,通过多种方法让环境教育从学科课堂渗透走向具有更多开放性、问题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和层次性特征的研究性学习。几年来,我们先后推出了“一棵树的生态价值”、“爱护我们的朋友”、“我心目中理想的绿色校园设计”、“沙尘暴离我多远”、“还绿地碧水蓝 天-----垃圾污染考察”等课题,使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得到增强,心灵也受到了感染和熏陶,收到了预期的环保教育效果。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环境教育骨干教师队伍。
几年来,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努力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环境素质。组织教师环境教育能力提高的培训,着重增强教师的环境意识和挖掘教材与环境教育结合点的水平。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多方邀请环保专家来校指导。每年都要请有关环保专家到我校对老师授课,在传授环保科普知识过程中突出强调自然、人口、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和环境对人们生活及身心健康的影响,增强了教师对区域环境现状、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和紧迫感,使教师逐步克服了单纯的教学观点,认识到自己担负着教书育人责任的同时,也肩负着环保育人,执行环境保护基本因素的责任和义务。此外每年我们都要组织领导、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培训班。通过培训更新了知识,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三、深入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增强环境教育的实效性
开展环境教育,只局限于校园、课堂是不够的,要增强环境教育的实效性,还要靠学生的变向实践。几年来,我们把开展环保实践活动确定为环境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和发展点,力争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做实做好。几年来,我们先后对南湖公园湖水造成鱼虾大量死亡实例进行水污染考察,到净月潭监督植被生长和湖水保护情况;承担了七所红领巾文明楼院的清洁工作,成立了43个社区服务小队,向社区居民宣传环保知识,号召居民都来为环境保护做力所能及之事;二OOO年我们率先在长春市发起了“新世纪环保小卫士特别行动”,针对废旧电池的危害,开展了“还地球一片绿色,给废旧电池找家”活动,并在社区5处指定地点放了废旧电池回收箱,几年来共收集废旧电池3万多节,省市各大新闻媒体也进行了报道。二OO一年世界地球日,结合长春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我们又率先在长春市发起了“以纸换树,为春城增绿”活动,号召学生把用过的书本、废旧报纸收集起来,换钱买树苗,栽在了区政府门前我们认养的六块绿地上,并作为正阳小学红领巾看护园,常年为小树浇水、管护,和小树一起成长。这次活动在春城大地引起强烈反响,带动了全市中小学生和广大市民积极投身到植树活动中,并使“以纸换树”活动成为2002年我市特色活动。2003年我们又召开了“倡导绿色,天天环保”誓师大会,全体同学从身边小事做起,天天坚持环保,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圆珠笔,低年级的小同学使用环保铅笔,并能做到纸的两面使用等等,全校师生不论走到哪里,只要有一块废纸也要把它送到自己班的绿色回收箱里。此外我们班班都建立了绿色回收站,用回收废品所得的资金,建立了环保书屋,并用于学校、班级的绿色文化建设中。如每班每个窗台上都有一道绿色窗帘(吊兰即绿色氧吧)。通过活动,学生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蔚然成风。近两年,我校把环境教育逐步从学校推广到社区、家庭,以“营造绿色家庭”为主题在学生中、家长中广泛宣传环境教育,学生们根据实际状况撰写了调查报告交提出倡议营造绿色家庭共创和谐社会。我校是吉林省首批科技教育示范校。几年来,我们始终认为,教育学生从小学习科学技术,掌握科学技术,就应该教育学生始终关注科学技术是否朝着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还注重将环境教育与科技活动相结合。我们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搞好课外活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成立了标本制作小组、气象小组、天文小组、种植小组、饲养小组、太阳能小组、科技作品创作小组等。如科技作品创作小组的学生们,用回收来的废旧物品(易拉罐、饮料瓶等),先后制作了几百件科技作品。如草坪上的捡纸器、多功能撮子(为了防止风吹跑纸屑,上有一个盖,中间有一个隔,把垃圾分类装好)、自动控水器(水加满后能自动停止的装置)。
自二000年我校被评为省级绿色学校以来,在省、市、区各个环保部门,教育部门的领导、支持下,我们又投资建立了环境教育室、环境宣传廊、多媒体工作室,使学校的整体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二00二年四月,我校的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在吉林省绿色学校校长培训班上作了汇报,受到了省、市领导及兄弟学校的好评。同年七月,结合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又代表吉林省接受了十一省记者团天津记者团的采访二00二年我校又加入了联合国计划署开发的‘图们江战略行动计划’。两年来,我校先后有一百多名学生在各级环保活动、竞赛中获奖;二00一年在吉林省 环境教育系列活动大赛中,我校教师的教案、班队会方案有32人获奖;二00二年我校在全国环境教育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教师制作的课件《只有一个地球》在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二00三年、二00四年环境教育活动曾先后四十多次在全国、省、市各大新闻媒体报道。二00五年四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校举办了“让地球妈妈小起来”的主题活动;二00六年的世界环境日我校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世界环境日活动,同学们还制作了“营造绿色家庭”的调查报告并提出环保倡议。二00七年的环境教育活动我们不但继承了以往的特色,还带领学生们走进了社区进行宣传;今年的世界环境日我们结合国家关于要取消“白色塑料袋,提倡使用布袋”的号召,带领广大家长及学生亲手制作了布袋,并把它送给社区的居民们,这次活动得到了〈〈吉林日报〉〉〈〈长春日报〉〉广大媒体的争先报道。
时代赋予我们责任,历史赋予我们使命,珍爱保护地球这个村落,是我们每个地球村村民的义务,开展环境教育,对正阳小学来说还有很多事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在巩固原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在环境教育的深度、广度、和生动性、实效性上下功夫,争取在网络环保,信息环保,科研环保等方面能够有突破性的进展,开创我校环境教育工作新局面。
第二篇:坚持环保过程教育 创建校园绿色文化.2009.3
坚持环保过程教育
创建校园绿色文化
---------长春市绿园区正阳小学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正阳小学坐落在长春市万福街25号,现有24个教学班,1300余名学生,87名教职工,几年来,学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在求特色,创品牌,加快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开展环境教育确定为学校工作的一个光点和亮点不断地加以拓展、彰显和推进。学校先后被评为“长春市花园式学校示范校” “长春市校园文化示范校”、“吉林省科技教育示范校”、国家级表彰的“绿色学校”。
我们之所以把环境教育确定为学校发展的工作重点,最初应该说源于三个意识,一是危机意识,主要面临全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而产生深刻的忧患。二是责任意识,主要是对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省、市、区环保部门和教育部门关于保护环境工作的一系列要求和部署。三是使命意识,就是环境保护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从教育工作者自身抓起。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在省、市、区环保局、区教育局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逐步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发展日程,逐步形成了比较集中、比较系统的想法和构想,可以概括为一个领先、两个观点,五个观念和一个定位。
一个领先,即意识领先;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成为我们正阳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个观点;生本主义观点,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协调合作观点:全校上下,各学科协同 配合全方位推进。五个观念,即开展环境教育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观、环境生态观、可持续发展观、环境资源价值观和热爱、保护环境的伦理道德观。
一个定位,就是立足学校,面向家庭,辐射社会,加强大众的、爱心的、道德的、非功利的环境教育,创建艺术的、人文特色的校园绿色文化。二者归结为一点,就是开展环境教育工作,使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精神外现为可见的、可感的校内外绿色环境,内化为自觉、自主的行为意识和行为习惯。
基上述的认识和基本构想,我们确定了学校的环境教育的主题是:环境熏陶、课程渗透、师生互动、特色辐射。把工作重心放在校园环境、教育科研和社区实践三个方面,具体做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创建校园绿色环境,为提高学生环境素质提供物质保证。
我们正阳小学是一所普通小学,经费并不充裕,自93年以来,我们就本着“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围绕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题,先后翻新了围墙壁画,搞了雕塑景点,修建了操场,解决了二次扬尘现象。校园内栽种了十余种珍贵树种,可绿化地种植草坪1300多平方米,校园内处处绿树成荫,四季花开不绝,配以不同的小动物模型,令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同时我们又利用教学楼后、校园南墙里侧两块空间,建立了让孩子们热衷参与的生态游戏区,以“人与自然”为主题,设立了“蜘蛛上网”、“壁虎攀行”、“无声隧道”、“兽笼鸟笼”、“风力飞船”、等游戏设施,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游戏中,领悟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深刻的环保理念,寓教于乐。此外我们还绘制了“共享自然”大型壁画,设立了分类垃圾箱,班班成立了绿色回收站,并将回收的废品所得资金用于班级、学校、社区的环境建设中。今年,我们又建立了无土栽培实验区,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植物栽培,我们用无土栽培技术栽种的九月菊,到现在依然是花开正艳。加上错落有致的造型设计,使其真正成为一道集科学、环保于一身的走廊绿色风景。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教育资源,无一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提高学生的环境素质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积极开展环境教育科研活动,指导环境教育的有效实施。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将人口、环境、资源、灾害和发展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新世纪小学环境教育的方向。要把环境教育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必须以教育科研为指导。今年我校建立了“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小学环境教育的研究”这一省级课题,同时遵循教育规律,加强了环境教育科研的力度,坚持“以环境教育和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改之路。
1、编写了一套立足于本校实际的环境教育读本。学校从自身角度出发,努力发掘学校的潜在教学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2、是实施课堂渗透教学,要求各学科教师参照教育部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所有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和要求摘选、集中、再挖掘,做到所任学科含环保内容的课程有渗透计划,有教案,在教学时注重发现环境教育因素,有机地适时地加以整合,传导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环境教育。如教学《蛇与庄稼》一课,老师利用电脑动画课件,形象地再现了蛇、田鼠、庄稼之间的关系,以及猫、土蜂、苜蓿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懂得了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性,以及破坏生态环境带来的灾害。在劳技课上,老师让学生用毛线球编织生态网,引导学生认识每个人都是生态网络中的结点,任何一个人破坏了这个结,对整个网络以至对整个自然界都能带来灾难性影响,从而强化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相互依存、共荣共生的道理。通过这些课程渗透,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了生动,富有感染力的环保情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情结,为顺利开展其他方面的环境教育工作奠定了非常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
3、从学科环境教育渗透走向研究性学习。
环境教育内容不仅需要环境专业工作者、教育教学专家、各学科老师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每一位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了培养和彰显每一位学生的主体人格,我们提倡渗于课内、寓于课外,通过多种方法让环境教育从学科课堂渗透走向具有更多开放性、问题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和层次性特征的研究性学习。几年来,我们先后推出了“一棵树的生态价值”、“爱护我们的朋友”、“我心目中理想的绿色校园设计”、“沙尘暴离我多远”、“还绿地碧水蓝天-----垃圾污染考察”等课题,使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得到增强,心灵也受到了感染和熏陶,收到了预期的环保教育效果。
4、以特色课题为抓手,提升德育层次 “发展特色,科研先导。”要把环境教育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必须以教育科研为指导。只有在正确的理论引导下的学校特色才会有强劲的生命力,我们非常注重对科技教学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导引,让一些优秀的经验形成文字,作为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经验积累起来,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学校在加强对科技项目的指导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我们把它总结出来形成文字,学校教师写的文章多次在市区级以上获奖,教学研究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2003年我校承担了“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小学环境教育的研究”这一省级课题,于2005年11月结题,并滚动为“十五”国家教科研重点课题。同时遵循教育规律,加强了环境教育科研的力度,坚持“以环境教育和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改之路。
5、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环境教育骨干教师队伍。
几年来,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努力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环境素质。组织教师环境教育能力提高的培训,着重增强教师的环境意识和挖掘教材与环境教育结合点的水平。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多方邀请环保专家来校指导。每年都要请有关环保专家到我校对老师授课,在传授环保科普知识过程中突出强调自然、人口、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和环境对人们生活及身心健康的影响,增强了教师对区域环境现状、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和紧迫感,使教师逐步克服了单纯的教学观点,认识到自己担负着教书育人责任的同时,也肩负着环保育人,执行环境保护基本因素的责任和义务。此外每年我们都要组织领导、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培训班。通过培训更新了知识,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三、深入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增强环境教育的实效性
开展环境教育,只局限于校园、课堂是不够的,要增强环境教育的实效性,还要靠学生的变向实践。几年来,我们把开展环保实践活动确定为环境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和发展点,力争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做实做好。几年来,我们先后对南湖公园湖水造成鱼虾大量死亡实例进行水污染考察,到净月潭监督植被生长和湖水保护情况;承担了七所红领巾文明楼院的清洁工作,成立了43个社区服务小队,向社区居民宣传环保知识,号召居民都来为环境保护做力所能及之事;2000年我们率先在长春市发起了“新世纪环保小卫士特别行动”,针对废旧电池的危害,开展了“还地球一片绿色,给废旧电池找家”活动,并在社区5处指定地点放了废旧电池回收箱,几年来共收集废旧电池3万多节,省市各大新闻媒体也进行了报道。2001年世界地球日,结合长春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我们又率先在长春市发起了“以纸换树,为春城增绿”活动,号召学生把用过的书本、废旧报纸收集起来,换钱买树苗,栽在了区政府门前我们认养的六块绿地上,并作为正阳小学红领巾看护园,常年为小树浇水、管护,和小树一起成长。这次活动在春城大地引起强烈反响,带动了全市中小学生和广大市民积极投身到植树活动中,并使“以纸换树”活动成为2002年我市特色活动。2003年我们又召开了“倡导绿色,天天环保”誓师大会,全体同学从身边小事做起,天天坚持环保,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圆珠笔,低年级的小同学使用环保铅笔,并能做到纸的两面使用等等,全校师生不论走到哪里,只要有一块废纸也要把它送到自己班的绿色回收箱里。此外我们班班都建立了绿色回收站,用回收废品所得的资金,建立了环保书屋,并用于学校、班级的绿色文化建设中。如每班每个窗台上都有一道绿色窗帘(吊兰即绿色氧吧)。通过活动,学生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蔚然成风。近几年,我校把环境教育逐步从学校推广到家庭、社区,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2005年我校以“营造绿色家庭”为主题在学生中、家长中广泛宣传环境教育,学生们根据实际状况撰写了调查报告并组织开展了家庭环保倡议活动,向家长提出“争做环保家庭”的建议。2006年4月22日地球日,我校召开了“营造绿色家庭,共建美好家园”主题活动,利用回收废品所得的资金2000余元,为全校师生购买了环保布袋,用于学习、清洁和购物。学生通过自己环保的一言一行,带动了一个个家庭的环保行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推动了社区精神文明发展。2007年我校把4月16日——4月22日作为“地球周”,结合地球日的宣传主题开展了“追求绿色生活,争做环保市民”的主题教育。在校内,通过“六个一”系列活动,切合实际向学生进行节约资源,保护地球的环保教育。2008年,我校的学生和家长共同用废旧衣物制作了环保购物袋,学生们走进社区,向市民发放环保购物袋、讲解环保知识、大型签名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社区,大力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培养社区居民和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的品质。在宣传教育别人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水平和知识水平,还锻炼了与人的交流能力,而且,相关的新闻媒体也给予了报道,各项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还注重将环境教育与科技活动相结合。我们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搞好课外活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成立了标本制作小组、气象小组、天文小组、种植小组、饲养小组、太阳能小组、科技作品创作小组等。如科技作品创作小组的学生们,用回收来的废旧物品(易拉罐、饮料瓶等),先后制作了几百件科技作品。如草坪上的捡纸器、多功能撮子(为了防止风吹跑纸屑,上有一个盖,中间有一个隔,把垃圾分类装好)、自动控水器(水加满后能自动停止的装置)。
自2000年我校被评为省级绿色学校以来,在省、市、区各个环保部门,教育部门的领导、支持下,我们又投资建立了环境教育室、环境宣传廊、多媒体工作室,使学校的整体环境有了很大改善。2002年4月,我校的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在吉林省绿色学校校长培训班上作了汇报,受到了省、市领导及兄弟学校的好评。同年7月,结合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又代表吉林省接受了十一省记者团天津记者团的采访2002年我校又加入了联合国计划署开发的‘图们江战略行动计划’。多年来,我校先后有千余名学生在各级环保活动、竞赛中获奖;2001年在吉林省环境教育系列活动大赛中,我校教师的教案、班队会方案有32人获奖;2002年我校在全国环境教育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教师制作的课件《只有一个地球》在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08年,在长春市环境课教案评比中,我校有两名教师的教案被评为优秀奖。近十年环境教育活动曾先后百余次次在全国、省、市各大新闻媒体报道。
时代赋予我们责任,历史赋予我们使命,珍爱保护地球这个村落,是我们每个地球村村民的义务,开展环境教育,对正阳小学来说还有很多事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巩固原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在环境教育的深度、广度、和生动性、实效性上下功夫,争取在网络环保,信息环保,科研环保等方面能够有突破性的进展,开创我校环境教育工作新局面。
长春市绿园区正阳小学
坚持环保过程教育
创建校园绿色文化
——绿色学校工作汇报长春市绿园区正阳小学
第三篇:坚持环保过程教育
坚持环保过程教育 创建校园绿色文化
长春市绿园区正阳小学
坚持环保过程教育 创建校园绿色文化
---------长春市绿园区正阳小学
学校教育的任务是育人,“坚持环保过程教育,创建校园绿色文化”是我校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首脑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和《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的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融合绿色自然、和谐人文提出的目标。从而让师生构建“三观”思想:树立崭新的自然观、人生观和生存发展观。自然复归“五重”:重体验、重情感、重自主和谐、重行为训练、重习惯养成。使抽象的“绿色学校 ”现实化、形象化、生活化、具体化。为此我校确定了环境教育的主题:即环境熏陶、课程渗透、师生互动、特色辐射。把工作重心放在校园环境、教育科研和社区实践三个方面,大胆、创新地开展了工作,收到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一、营造环境优美的校园,为提高学生环境素质提供物质保证。
学校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创建一个环境优美的家,会加强孩子们的主人翁责任感。为此,我校在创设优美、高雅的环境上狠下功夫。2000年以来,我校先后引进垂榆、大叶杨、松树等适合北方生长的树种,形成校园绿化带,又新植了草坪,修整了操场,校园绿化面积达到80%以上,改善了育人环境,愉悦了学生身心。此外我们还绘制了“共享自然”大型壁画,利用校园文化使学生受到绿色教育感染、熏陶,使校园中的每一面墙,每一个地方都成为教育学生的阵地。在省、市、区各个环保部门,教育部门的领导大力支持下,我们又投资建立了环境教育室、环境宣传廊、多媒体工作室,使学校的整体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校园内还设立了分类垃圾箱,班班成立了绿色回收站,并将回收废品所得的资金用于班级、学校、社区的环境建设中。孩子们用回收废旧物品的钱,购买了吊兰、盆花,在教学楼内建起绿色长廊,形成天然氧吧。因为孩子们亲自参与了花卉管理,从而使学生的环境意识得到提高,树立了改造环境的志向。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教育资源,无一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提高学生的环境素质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积极开展环境教育科研活动,指导环境教育的有效实施。
要把环境教育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必须以教育科研为指导。2003年我校承担了“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小学环境教育的研究”这一省级课题,于2005年11月结题,并滚动为“十五”国家教科研重点课题。同时遵循教育规律,加强 了环境教育科研的力度,坚持“以环境教育和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改之路。
1、我校从实际出发,努力发掘学校的潜在资源,开发了校本课程,在环境课上使用,激发学生爱护校园,爱护周边环境,亲自感受大自然。同时还采用国家环保局宣教中心编写的教材《环境教育读本》,对学生进行有关节约能源、保护水资源、减少大气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知识教育,使学生了解环境状况及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我校要求教师把教材中凡是能涉及环境教育的渗透点挖掘出来,在课堂上做到有机结合,适时适度。各科教师都将提高环保意识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例如小学语文中《鸟的天堂》、《可爱的草塘》、《趵突泉》、《蛇与庄稼》等课文都能有机渗透生态平衡、食物链等一系列环保知识。如教学《趵突泉》一课时,一位学生质疑,说旅游所见与课文描写有矛盾,教师因势利导与学生一起分析“趵突泉”变枯泉这个景观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恢复景观。虽然只是三言两语,既为学生解疑,又有机地渗透了环境教育。为保证“渗透”不走过场,要求学科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筛选出环境教育的知识点,形成该学科环境教学系列。教师们还写了大量的论文,不断提高自己的环境素质,加强自身修养。同时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多方请环保专家指导,注意教师培养和学习。
三、深入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增强环境教育的实效性
开展环境教育,只局限于校园、课堂是不够的,要增强环境教育的实效性,还要靠学生的亲身实践。几年来,我们把开展环保实践活动确定为环境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和发展点,力争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做实做好。二OOO年我们率先在长春市发起了“新世纪环保小卫士特别行动”,针对废旧电池的危害,开展了“还地球一片绿色,给废旧电池找家”活动,几年来共收集废旧电池3万多节,省市各大新闻媒体也进行了报道。二OO一年世界地球日,结合长春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我校又率先发起了“以纸换树,为春城增绿”活动,引起强烈反响,带动了全市中小学生和广大市民积极投身到植树活动中,并成为2002年我市特色活动。2003年我们又召开了“倡导绿色,天天环保”誓师大会,全体同学从身边小事做起,天天坚持环保。通过活动,学生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蔚然成风。近两年,我校把环境教育逐步从学校推广到家庭、社区。2005年我校以“营造绿色家庭”为主题在学生中、家长中广泛宣传环境教育,学生们根据实际状况撰写了调查报告并组织开展了家庭环保倡议活动,向家长提出“争做环保家庭”的建议。今年4月22日地球日,我校召开了“营造绿色家庭,共建美好家园”主题活动,利用回收废品所得的资金2000余元,为全校师生购买了环保布袋,用于学习、清洁和购物。学生通过自己环保的一言一行,带动了一个个家庭的环保行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推动了社区精神文明发展。
四、绿色行动,喜结硕果。
几年来,我校先后有一百多名学生在各级环保活动、竞赛中获奖;二00一年在吉林省 环境教育系列活动大赛中,我校教师的教案、班队会方案有32人获奖;二00二年我校在全国环境教育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教师制作的课件《只有一个地球》在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二00二年七月,结合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又代表吉林省接受了十一省记者团天津记者团的采访。2003年8月在吉林省青少年首届“环保杯”文学作品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单位;2003年11月在市第二届“以纸换树”建设绿色家园活动中荣获先进集体;并且积极参加历届亚洲生态少儿书画艺术大赛,多名学生获得不同奖次,取得了较好成绩。环境教育活动曾先后四十多次在全国、省、市各大新闻媒体报道。学校先后被评为“长春市花园式学校示范校” “长春市校园文化示范校”、“吉林省科技教育示范校”、“全国绿色学校”。
时代赋予我们责任,历史赋予我们使命,珍爱保护地球这个村落,是我们每个地球村村民的义务,开展环境教育,对正阳小学来说还有很多事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巩固原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在环境教育的深度、广度、和生动性、实效性上下功夫,争取在网络环保,信息环保,科研环保等方面能够有突破性的进展,开创我校环境教育工作新局面。
长春市绿园区正阳小学
第四篇:追忆校园环保历程,创建绿色文化校园
追忆校园环保历程,创建绿色文化校园
一、环保首站之行——将环保低碳文化铺洒在四合镇上
时间:2015-07-13——2015-07-14
为了使环保理念得到有利的宣传,我院暑期实践分队决定从乡下基层着手,通过环保知识宣讲,调研乡村垃圾处理问题并义务清扫乡镇街道等工作,还乡镇一片洁净的空间,引起四合镇群众们强烈的环保意识。
万事开头难,为了使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不在下乡前做好周全详尽的准备工作,面对乡下众多的群众百姓们做好环保工作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我院实践分队在这一难题面前并没有退缩,在踏上四合镇环保之路之前做了合理明确的分工:他们分了三个小分队。第一天,第一小分队跟随队长曾叶去内江市环保局学习有关环保宣传的工作经验、领取环保宣传资料和环保购物袋。第二、第三小分队则奔走于各个社区回收站,收集一些废旧书籍、玩具、及学习用品等。三支小分队做好分工工作集合后进行了约40分钟的工作经验交流,并详细安排了14日在四合镇的相关事宜。
14日,天公不作美,下着小雨,可是18位环保卫士并没有因为黯淡阴沉的天气而逝去下乡实践的热情,离目的地越近,他们的脸上越是洋溢着对下乡工作的殷殷期盼。在各类下乡宣传的物品准备就绪后,服务队的四合镇环保宣传之行正式开始。抵达目的地后2013级2班的唐敏和邓棋首先到四合镇政府与当局政府与相关人员进行了洽谈和宣称工作设点安排的协商,队长曾叶则带头准备设点的工作:搬桌子、搬X展架、摆放宣传资料......设点工作还未准备就绪,就已经引来了不少街坊们的注意。环保实践分队们耐心地为他们讲解环保知识,传播环保理念。与群众们的交谈中,也越来越像亲人一般亲切。有位年轻的妈妈抱着一位3岁左右的小女孩来到了宣传点,身后跟着她的丈夫和一位可爱的小男孩,他们一家四口被一幅设计精美的宣传海报吸引住了,小男孩则学着大人的样子转过头去对小女孩和旁边的父亲头头是道地说到要节约用水用电,不要乱丢垃圾。队长曾叶也热心向前单独为他们这可爱的一家授环保知识之业解生活环保问题之惑。
任何好的工作方案都需得到进一步的实践才能使环保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宣传工作结束后,18位环保卫士与四合镇政府派出的3名工作人员一起冒雨打扫了集市的街道,给当地居民留下了一片干净卫生的环境,带动了居民们爱护环境的积极性,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回忆。
活动结束后,自然少不了一次总结会议,队长曾叶非常重视今天活动的进展,召集大家进行了一次简短的总结,并希望大家通过总结这次活动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期待大家下次做得更好。此外还部署了15日去到史家镇的具体工作。四合镇之行不仅让18位环保卫士团结一致,更是大大提高了队员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为我们学院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鼓励后人们将环保志愿服务队建设地更好,将环保知识普及给更多的群众!
二、继承四合镇的环保先行工作,将环保文化带入更广的乡下去
时间:2015-07-15——2015-07-17
为了将“保护地球环境,践行绿色生活”的口号践行到底。四合镇的工作刚结束,身心还没得到完全的休整,环保志愿服务队们就开始了新的环保征程。有了四合镇的工作经验作为基础,队伍们此次出行更是信心满满,饱含热情。此次活动是为期三天的“下乡镇,设点宣传”暑期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地点有内江市史家镇、高桥镇和资中县银山镇三个地方,相对之前的四合镇的环保志愿工作更为繁杂和琐碎,队员们的耐心遭受到了前所为有的考验。且环保志愿服务队首次成立,又无前车之鉴,很多工作会开展得不如预想期待的那样顺利。但他们始终坚信“人不是生来就被打败的!”“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连续3天,志愿者们每天早上7:30就出发,不顾奔波之艰辛,有的乡镇地理位臵偏僻,中途需要转两次车。可为了节省经费发扬队伍节俭的优良传统,小伙伴们以晨光朝露为伴漫步于车站,感受清晨清新新鲜的空气,发现徒步行走的乐趣,从而忘却路途漫长的苦恼。中午则不畏头顶上火红的烈日,在如同蒸笼的道路上,即使汗流浃背,也会欣慰开心地从车站步行回学校。当然,这仅仅是启程和返程所面临的考验。下乡志愿工作的艰苦和辛劳则更是不言而喻的。
根据之前四合镇的工作经验,为让活动不流于形式,志愿者们在开展工作之前都对每次的活动做了具体规划和分工,如积极联系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设点、摆展架、拉横幅、环保知识宣讲、赠送环保手册与环保袋、协助当地环卫工人清扫街道等相关环节。“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每到达一个新的乡镇,志愿者们身上就充满了干劲,同时也很主动地将自己所知所学的环保知识分享给当地的群众,群众们也于一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情感。志愿者们对此次的活动都做得非常细心。在下乡之前,服务队曾多次不嫌麻烦,不顾过程的复杂性依然亲自与多地乡镇政府洽谈协商,大力参加支持市环保局六五环境日的大型宣传,更是与东兴区环保局、内江市电视台时刻保持着紧密联系,为下乡宣传和农村垃圾调研做了充分的准备。银山镇的环保之行为服务队的下乡宣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接下来的入户宣传与调研工作拉开了帷幕。不论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只要为自己所热衷的事业不断努力和奋斗,任何辛苦对他们来说都是值得的。正如志愿者李玲说的那样:“艰苦的条件并不能使我们退缩,相反会将我们越挫越勇,只要有人愿意听我们普及环保知识,所有的疲惫都是值得的。”
在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努力下,环保理念开始渐渐深入人心。最后他们也总结出:志愿者们是环保理念的宣传者,更是环保事业的践行者;惟愿有更多的人关注环境,积极投身于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走近环保志愿服务队,亲临环保义务贡献之日常,欢迎你们的加入
环保志愿服务队们在暑期实践中的活跃与精彩的表现取得了不少可喜可贺的成果。作为学院一支新型年轻的队伍,其内在生命力的旺盛和辉煌的成绩也引起了不少大一新生们的亲睐。
先简述下环保支援服务队的暑期实践经历,从他们队伍201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工作简报中可以知道,他们队伍主要开展了以下三种大型活动,分别是:“环保使者”走进银山镇、农村固废调查研究工作准备、传播绿色文明,低碳走进农家。这三个活动的探索事迹可不止其活动名称那样响亮,充满新鲜感而已。下面就来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些活动,感受他们工作的点点滴滴吧!
“环保使者”走进银山镇
时间:2015-07-17
银山镇是环保志愿服务队奔赴乡镇宣传的最后一个集镇,同时也是下乡实践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乡镇。银山镇是内江资中县的一个大镇,工业产品主要盛产缫丝、建材,同时此地区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其他工业发达的镇一样,就连银山镇也存在十分严重环境污染的现象。不过好在当地经济发达,环卫投入多,街道较整洁。环境好是一方面,可居民的内心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地面上仍有随意丢弃的垃圾,街道不久之后就会被各种各样的污染所侵占。正是由于如此,所以此次活动的宣传则显得更加有必要。环保志愿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愿意成为银山镇的“环保卫士”,共同打造好内江最具发展前途的乡镇。同行的还有内江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尧记者,他对于服务队活动开展的想法和具体安排也持于大力的肯定和支持。
说到活动的安排,服务队的小伙伴们比在之前的乡镇宣传得更富有激情和活力。他们征得镇政府有关人员同意后,与前面工作内容一样,便立即开始在街道上设点树立展板,积极进行环保宣传,分发环保手册以及环保袋。同时他们也仔细考虑到会出现现场混乱的情况,队长曾叶根据前期总结到的经验将队员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居民们的参与意识都很高,经采访,他们均表示都愿意听大学生志愿者讲解的环保知识,一是出于对我们大学生做环保工作的大力支持,二是对我们大学生充满了信心。部分居民们表示曾经忽略了身边的环保问题,自己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升。最后队伍们总结出:
环保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我们个人的力量虽然很小,但是众人的力量很大。
农村固废调查研究工作准备
时间:2015-07-18——2015-07-19 中国的环境问题形势愈发严峻,倍受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大城市,设有专用的环保设备如垃圾箱,除此之外还有环卫工人和环卫车,也有垃圾回收站,对于固体废弃垃圾处理较为集中。相反,乡村居民居住地分散,在垃圾处理方面仍然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这正是我们学院环保志愿服务队的工作重心与焦点。此外,我们学院“环保点滴行,低碳进农家”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的优势在于全体队员都来自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队员们学习的专业大多与环境相关,所以服务队的成员们发挥自己专业优势准备就农村固体垃圾处理做一个调查研究。18日,服务队部分队员密切和内江市环保局保持联系,详细咨询了进行调查研究时的意见和建议,下午队长曾叶综合实际进展情况将全体队员分为户分类组、村收集组、镇转运组、县处理组四个小组,使工作效率和透明度均大大提高。每个队根据自己所在队的工作拟出了入户走访的相关问题。19日,队员们按照分组各自查找资料,晚上在地资学院系办公室讨论决定调研方案。
环保知识进农家
时间:2015-07-20 在第7天夏日炎炎的一天,环保志愿服务队将深入到史家镇牛桥新村的农村家庭进行农村垃圾处理工作。
这是个玉米成熟的黄金时节,乡里本应呈现出忙碌的一片景象,但服务队们的短暂走访为忙碌辛勤收获的画面增添了一丝色彩。当村民们了解服务队们的身份和目的后,都非常热烈欢迎服务队们的到来。他们都非常积极地配合服务队们的工作,甚至愿意停下手中的农活耐心地参与服务队们的提问,他们也积极采纳村民们对农村垃圾处理的想法和建议,这时服务队的小伙伴们可认真了,不肯放过丝毫宝贵的建议,一字一笔认认真真地书写着。最后他们还向村民们宣传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环保小知识,令村民们受益匪浅。
他们说:“通过我们的观察,乡村居民其实都对环保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部分居民家里也将家中的白炽灯换成了节能灯,家中购买家电的时也会充分考虑是否节能的问题。但是对固体垃圾的处理部分居民也表示无奈,垃圾无法处理,无处堆放,不懂分类只得焚烧。环保理念深入人心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坚信,未来农村垃圾的合理处理一定能实现。”
在活动的最后,他们将内江市环保局为他们提供的环保袋以及他们队伍购买的节能灯赠送给他们去过的农村家庭。殷切希望村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热爱绿色,热爱生活。
环保志愿服务队的正式成立
时间:2015-10-29
我们学院也正因为有如此厉害的队伍而深感骄傲,为了使这份荣誉感一直传承下去,环保志愿服务队队伍也正需要不断发展壮大,这也离不开充满活力的新一代即大一新生们对环保志愿服务队的加入和支持。此外与环保志愿服务队并驾齐驱的还有爱心传承服务队。我院为了让这两支队伍走得更远,去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于2015年10月29日12点30分在第二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爱心传承志愿服务队”与“环保志愿服务队”成立大会。出席本次大会的有我院党总支书记艾大宾、辅导员刘群,胡翔、校实践部部长童小东、我院第五届团总支学生会主席团及各部门部长、地理爱好者协会会长吴卓恒、以及两队队员和部分13、14、15级学子。这是一个不小的场面。其目的更多是更好地丰富我院学生的课后生活与锻炼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2015年6月,我院创立了“环保点滴行,低碳进农家”环保志愿服务队,这支服务队是在践行“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践”特色的基础上,大胆地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队伍经历了“暑期三下乡”的洗礼,开始渐渐发展起来。2015年暑假环保志愿服务的组织队员与内江市环保局一同前往凌家中学及史家镇敬老院等多个乡镇进行环保知识的宣讲,期间还播放了环保视频。值得一提的是与现场所有人的互动,服务队的成员们和接受环保知识宣讲的对象们一同制作手工艺品,服务队的成员们在这方面也花了心思,让大家一齐深刻体会到了环保的意义,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成立大会由环保志愿服务队与爱心传承服务队队员李仕杰与魏冬林主持,一段关于成立大会筹备过程的精彩开场视频结束后,我院党总支书记艾大宾教授宣布我院“爱心传承志愿服务队”和“环保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并分别为两个服务队举行授旗仪式。授旗结束后,艾书记语重心长地说道,两支服务队的成立是志愿服务工作的继续,在两支服务队成立之前,我院老师和同学的志愿服务工作已经相继进行了3年,服务队的成立,是志愿服务的继往开来。接着艾书记对两支服务队的发展提出了四点希望。第一:要牢记志愿服务的宗旨——服务社会,增强素质,展示形象;第二:继续完善内部管理,建设成一支凝聚力强,执行力强,纪律力强的队伍;第三:努力争取多方面的资源,把事情做好,把队伍做强;第四:善谋善做,体现出自己队伍的特色,不断扩大影响力。最后,艾书记衷心祝愿两支队伍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紧接着,由环保志愿服务的第一届队长,系我院第五届团总支学生会主席曾叶和第四届爱心传承服务队队长艾道淋上台发言并分别向在场观众阐释了自己队伍队徽的来由及意义。曾叶发言中提出:希望环保志愿服务队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许三多精神和不忘初心,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的原则。在大会尾声,两支队伍分别播放自己现任队长所录的两段视频,队长们的一言一语,既饱含着希望,也深藏着对各自队伍所有队员的勉励与支持。最后,在校实践部部长童小东的总结中,本次成立大会圆满结束,嘉宾和观众们有序离场。最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祝愿环保志愿服务队和爱心传承服务队在今后的日子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将专业特色实践践行到底,将大学生志愿活动进行到底。
四、新颖的团组织生活之绿色白马之行,将环保进行到底
时间:2016-03-13
前面具体阐述了环保志愿服务队的环保工作事迹。环保的工作是普遍的,人人都能做,大到全世界,小到个人,且最重要的正是从小事做起。下面我们就来了解由我们学院的14.1班级在内江市白马镇桃花园开展的以“绿色发展 你我共享”为主题的团组织生活,去感受不同于环保志愿服务队的独特之处。
其活动目的是出于进一步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并鼓励内师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的学子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开展实践活动。其中,地资14级1班老成见到的团支书黄汉勇考虑事情不亏是滴水不漏。为了让班级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他于3月初就提前到白马镇双河村进行勘察,仔细规划路线,提前作好前期的安排。并和班长及其他班委精心商量,在考虑各种因素即天气等各方面因素之后,一起讨论制定出了活动方案的万全之策。
2016年3月13日上午九点,地资14级1班全班同学满怀着愉悦的兴趣于校门口集合完毕,考虑到路程较远,多数同学选择了公交前往传说中的白马桃花园,一些“有车族”则选择与自己的爱车一同前行,行程路上也浮现出不少自行车上疾驰的身影......可以看出他们对此次活动的殷切期待。也有少数“好汉”选择步行前去。上午十点左右,同学们陆续到达目的地。清点人数后,主持人陈述了本次活动的背景与目的,并宣布本月团组织生活正式开始,然后文娱委员及相关班委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流程带领开展素质扩展活动。
首先开场的活动是“桃花朵朵开”,游戏正如其名,开展起来也确实会让有些选手们有不小的心理压力,但这也正起到了考验我们学生心理素质的时候。老师与同学们在一个空旷处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然后边绕圈跑动边仔细聆听听主持人的口令。当主持人说到“今年桃花开X朵”时,X名同学抱在一起,未能及时抱在一起的同学将不幸被淘汰出局,剩下的同学将继续玩下去。直到经过几轮循环淘汰后,游戏结束。游戏的惩罚较为“残酷”,是所有被淘汰者合唱一首歌或表演其他才艺,或每个人用屁股比划出自己的名字,目的也是在于考验同学们的反应能力和默契,更重要的是此活动要鼓励同学们要拿出自己的勇气和信心挑战一切,只有自己内心放开了,才能真正体会到“桃花朵朵开”的乐趣。其意义也是希望我们在做环保工作的时候要敢于面对困难和一切挑战,同时也要学会发现机遇。第二个活动是“捡垃圾”比赛,很简单同时也很考验大家的临场反应能力和创新思维,此活动随机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组,选出组长。然后各组利用提前准备好的口袋及其他工具,在半个小时内,比赛哪一组收集的垃圾最多,并最具有回收利用价值,捡得垃圾最多的那一组将获得精美奖品。最后将所有垃圾分类的扔到垃圾箱里。
活动的最后,吴籽龙老师对学生们此次出行的环保工作深有感触,并对活动作出了总结,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严格要求自己,为建设美丽中国尽心尽力。通过此次活动大家明白,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也为保护自然作了一些表率,虽然力量微弱,但只要大家继续坚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美丽中国,指日可待。
第五篇:勤俭节约、创建绿色环保校园
实验二中开展“弘扬勤俭节约精神,创建绿色环保校园”倡议活动
在3月5日,学雷锋日到来之际,实验二中利用校集时间开展了“弘扬勤俭节约精神,创建绿色环保校园”倡议活动。倡议全校师生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艰苦奋斗,俭以养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节俭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
倡议全校师生积极营造厉行节约的校园氛围,珍惜水资源,合理循环使用自来水,杜绝“长流水”;节约能源,开源节流,尽量多采用自然光,避免“长明灯”;使用完计算机、打印机、多媒体等办公设备后,及时关闭电源,减少待机损耗;节约用纸,提高纸张利用率;节约粮食,不随便丢弃剩菜剩饭,积极实践“光盘”行动。
并且倡议全体师生树立绿色文明意识,爱护校园花草树木,积极参加校园绿化美化行动,不随意丢弃垃圾,主动捡拾校园垃圾,共同创建勤俭节约校园,绿色环保校园,文明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