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州市考察报告
关于广州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
考
察
报
告
为落实市“两会”精神,进一步做好城建工作,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市政府副市长 同志带领市建设、规划、城管、房产、园林五部门主要负责人和 分管负责人,赴广州市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考察。大家一致认为,广州市为迎接亚运会,对城市空间发展格局进行了新一轮规划建设,加强了城市管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味大幅提高,对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学习考察,大家很受鼓舞,深受启发,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理念,认为广州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许多经验做法值得我市学习借鉴,更加坚定了加快推进 城市建设的信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广州市的基本情况
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地处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 流域下游入海口。全市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总人口1033.45万,其中,市区面积3843.43平方公里,常住人员899.49万人。
(一)以先进理念引领城市发展。在城市发展战略上,坚持超前理念,体现前瞻性,立足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着力打造珠江新城城市新中轴线、CBD核心区、城市综合体(见图1)。在城市建设上,坚持精品理念,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着力打造城市标志性建筑。珠江新城周边规划建设39幢建筑,包括少年宫(见图2)、博物馆(见图3)、图书馆(见图4)、大剧院(见图5)等公共建筑,造型变化丰富多彩,成为广州地标性建筑,给人以较强冲击力(见图6、7、8、9、10、11)。公共建筑与饱含文气息的艺术殿堂分列中轴线两侧,图2:广州市第二少年宫 图3:广州市博物馆
图4:广州市新图书馆 图5:广州市大剧院
增添了不少人文味道。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花城广场建有三层地下空间(见图12),负一层是市政通道,与周边项目连接,并建有15万平方米的商业城;负二层是有30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与周边39幢建筑的停车场相连,加起来共有5000个停车位;
图12: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得随意变更,确需调整,必须按程序报批;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高标准、高水平进行规划和设计创作,先后采用吴良墉(参与控规编制)、Mark Hemel(广州塔设计师)(见图14)、保罗·安德鲁(新体育馆设计师)(见图15)和 David Malott(东塔设计师)等世界级建筑设计大师设计方案。《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在第46届国际规划大会上获得了“国际杰出范例奖”。
(三)以大城管模式开展城市管理。理顺管理体制,2009年成立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内设15个处室,管理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以市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理顺市、区两级城市管理体制,下放管理权限,实行“大城管”管理体制。加大执法队伍建设,城区共有城管执法人员3900名,占市区常住人口的万分之四,市、区执法人员编制按市与区2:8的比例分配,并配备城管执法协管员5000名,平均每个城管人员管辖
图14:广州塔
图15:广州市新体育馆
标准建设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见图18),整合视频监控、综合巡检、12319投诉处理、综合考评和城市管理指挥调度等功能,建有100多个远程监控点、1.7万个近程
图18: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平台
共享监控点,配有80多台GPRS卫星定位巡查车和19台CDMA卫星图像传输监控车,对全市6大类40种65万多个城市管理部件进行管理,提高了城市管理精细化、信息化程度。
(四)以河涌整治、园林绿化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河涌整治。2008年以来,广州市确定了“系统性治水”的路子,从源头上切断污染源,从治理上清淤清污,从管理上消除乱排乱倒,同时配套推进调水补水工程,用
图19:东濠涌亲水空间
珠江的“大水”解决市区河涌的“小水”,提升河涌自净能力(见图19)。共综合整治河涌121条,整治长度388.52公里,共建成污水处理厂38座、污水管网1094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36.58万吨/日,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中心城区近90%。
沿街旧楼房重新装修整饰,大力实施平改坡;对遮阳篷、防盗网、空调室外机网罩进行统一改造和美化,共整饰建筑3.1万多栋、3600多万图27:穿衣戴帽工程
平方米(见图27、28)。大力实施“光亮工程”。成立了广州市夜景照明(光亮工程)监控指挥中心,邀请专家对珠江两岸和新中轴线光亮工图28:空调室外机网罩
程重新规划,外环以内200平方公里范围的高层商业楼宇和20层以上住宅楼、“四位一体”道路两侧,尤其是“两轴(珠江轴、新中轴)一
图29:光亮工程
中心(海心沙岛)”、花园酒店周边地区、城市主干道等进行夜景工程建设(见图29),涉及建筑3696栋,仅珠江两岸光亮工程总长度就达18公里,新中轴夜景成为一条5公里长的梦幻画卷。在照明效果上,分成节能模式、庆典模式和巡航模式三种,公共建筑选择较强烈
公里高速公路和609公里城市道路。2010年,优化和新开通165条公交线路,建成22.9公里快速公交(BRT)试验段,主要干道
都架设了高架桥(见图32、33),有效改善了交通环境,没有发现交通拥堵现象。积极开展绿道建设(见图34、35),建成了覆盖全市12个图32:现代化立体交通
区(市),串联234个景点、98个镇街、42个亚运场馆,集文化休闲、图33:简洁的高架桥
图34、35:高标准建设的绿道 436、37)。结合迎亚运建筑物外立面整饰工作,强力整治城区内沿街建筑物、构筑物及商家门窗的乱贴乱画行为,沿街立面整体形象全面提升。
(六)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大,融资水平高。为了改善城市面貌,广州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6年来,投入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90亿元。其中,地铁建设经费547亿元,城市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经费185亿图38:广州城投集团投资28亿打造CBD和新电视塔
元,环境综合整治经费190亿元,公益性污水治理与河涌综合整治经费168亿元。亚运会后,广州市每年城建投入将保持在500亿元左右,重点是交通路网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为了破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财政性投资和银行贷款等难题,广州市成立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造小组,出台了工作方案,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备自我发展能力、企业产权清晰”的原则,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管理市场化机制,组建了水务、垃圾处理、地铁、交通、燃气、亚运城建设、新中轴线建设七个专业性基础设施投资集团(见图38),并逐步将其打造成上市公司,扩宽了投融资渠
宜居之城。一是加强城市绿化建设。严格执行绿地系统规划,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开展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搭配,点、线、面、环相结合的绿地系统。结合棚户区改造和新区建设,大量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尊重客观规律,从实际情况出发,以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宜树则树,宜草则草。体现园林的艺术性,优化树种配置,使生态效能与绿化、美化有机结合。二是构建城市滨水生态、尺度宜人的景观。我市中心城区水资源丰富,要进一步突出滨水效果,打造亲人的岸线,要同步推进污水收集、河道疏浚、河堤护栏、休闲娱乐等工程建设,滨水区生态绿地,多植高大乔木,树下有休闲憩乐设施,让人待得下、留得住;护岸景观建设,要少用直立护岸,多用自然的水草、泥土护岸,方便近水亲水戏水,发挥城市环境的最佳生态效益。三是加强园林绿化管理。按照同城同标准、重点区域重点管理的原则,实施分级管理,逐步提高养护标准,建议将一级管理标准由3.39元提高到4.2元,二级管理标准由2.7元提高到3.4元,三级管理标准由1.8元提高到2.6元。要加强园林绿地自动滴灌系统建设,在一级管理的范围内尽快实现自动喷灌系统建设全覆盖。要强化对中心城区园林绿地养护的考核监督与检查。要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招投标管理,规划、建设、房产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搞好园林绿化工程验收。
(三)积极推进立体交通体系建设,改善交通拥堵现状。一是适当建设高架桥(路)和地下通道,让城市部分道路向空中、8
层次分明,塑造新的城市亮点。建议对主干道两侧现有建筑外立面和楼顶进行小品式改造,增强城市建筑外观的多样性和艺术性。四是精心打造古城区。注重挖掘古城区文化内涵,以我市传统的汉晋风格为主,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建恢复部分古城风貌区,创新打造集观光、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体验琅琊乡土风情和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区,真实还原老衙堂、老报馆、老药店等场景、传统民间艺术和娱乐项目,既供游人参观购买,又增加互动性和娱乐性。
(五)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建立市县统一、“管罚一体”的城市管理体制。成立由市长任主任,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临时机构,承担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考核等职能。进一步壮大城市管理队伍,按照住房建设部规定的占常住人口的万分之三至万分之五的标准增配城管执法人员,按照与正式执法人员数量1:2左右的比例配备城市管理协管人员。进一步提高环境卫生保洁标准。建议将沂蒙路等一级道路环卫保洁标准从目前的最高每平方米2.6元提高至3.5元,将三级道路环卫保洁标准从目前的最高每平方米0.48元提高至1.5元。加大环卫保洁机械的投入力度,大量增加机扫车、洒水车、高压冲洗车和电动巡捡车,将机械化清扫保洁率从不足20%提高到35%以上,实现一、二级道路16小时保洁,三级道路和背街小巷8小时保洁,重点区域24小
0
体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城市管理事件处置、执法管理效率。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责任区考核制度,建立全覆盖、多层次、综合性的城市管理考核机制,对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政府城市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定期公布考核结果,并设立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以罚促管,建立奖优罚劣的城市管理责任制体系。
第二篇:广州市百丈颐养中心考察报告
广州市百丈颐养中心考察报告
11月21日星期六寸午,利用休息时间,我以需要入住养老院长者家属的身份对百丈颐养中心进行了走访考察,对该养老机构的规模设置、运营模式、现场管理、人员配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入住长者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规模设置
百丈颐养中心是一家经广州市海珠区民政局批准登记的民营非盈利性机构,占地面积为51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楼高四层,配有电梯,内设床位300张。设有单人房、双人房、三人房,每个床位之间以一米三左右高度的隔断分隔,各类房间均配有电视机、空调、24小时冷热水器和床头呼叫系统,设有医疗室、阅读室、棋牌活动室、小型佛堂和活动室,走廊通道无障碍设计。
二、运营模式与人员配置
入住长者在入住前持区级以上医院体检报告(体检内容为心电图、肝功能、血常规、胸透、尿常规),经医务室医生目测后定服务等级(无专业测试分级评估),签订入住协议书,提供长者一寸照片一张和长者、担保人身份证及户口簿复印件,缴纳a.一次性设施购置费;b.住房费;c.仪食费;d.管理费;e.护理费;f.医疗押金后入住。据负责人介绍,机构配有两名医生,三名护士,护理员按1比4到10配置,但我查看了楼层张贴的护理员排班表每层6名护理员排班。护士、护理员实行12小时排班,医生24小时排班。后勤人员不详。目前入住率近100%。
三、现场管理
下午3点半到4点半期间现场观察,该机构整体卫生一般,房间内比较凌乱,大部分长者在房间看电视和睡觉,一楼两个护理员都座在长者房间看电视,室外走廊有8名长者座在走廊内,其中2名长者在自行吃饭,没有护理人员照看,一名护士在长者房间做输液准备,医务室一名护士在看报纸,未见到医生在岗;二楼到四楼情况基本相似,只有二楼有一名护理员在楼层一端洗拖把,二楼中间楼梯间有4人长者在打麻将,也无护理人员在场,阅览室、棋牌室、活动室均锁着门,小佛堂约4平米,为半开放式,内有佛像等。
四、收费标准
一次性设施购置费;单间:终身45000元,一年期:12000元;双人间:终身38000元,一年期:10000元;三人间:终身28000元,一年期:8000元;
住房费:单间:1800-2000元起/月;双人间:1500-1800元起/月;三人间:1100-1300元起/月;
仪食费:600元/月;管理费:300元/月;
护理费:三级350元/月;二级700元/月;一级A
1000元;一级B
1280元。
临终关怀:外加100元/护理费,加30元/天医疗护理费 特殊饮食、空调电费、医疗、医药费按实收取。非广州户籍需加收300元/月。
五、服务内容
三级护理:提供每日饮食,搞好室内、外卫生、整理内务,提醒老人搞好个人卫生;
二级护理:三级内容外,帮助洗碗、洗澡、洗衣; 一级A:二级基础上,帮助洗漱、喂药、清理大小便,换洗被褥; 一级B:一级A基础上,帮助喂饭、定时变换体位、做好褥疮防治,随时清理污物;
六、入住长者生活状况
据和入住长者沟通交谈,入住后饮食可以吃饱,但饭菜不太符合他们的口味,如果在开饭时不想吃,则留饭,什么时候想吃再吃,基本上都是在房间吃饭,因为食堂面积太小,并且还是半开放式,只能容纳约30人就餐,坐不下,三级护理需要自行清洗衣服,二级以上需自己在衣服上做标志写上名字,由护理员集中清洗,洗浴是自己洗浴,护理员有时帮助擦一下背什么的。除了每月一次庆生会外基本没有什么文娱活动,每天就是看电视。归纳总结这次调研考察,有三点感受:
一、在新建、新立养老项目时,应该优先考虑长者就餐和活动场所。百丈颐养中心由于食堂预留面积过小,设计300张床位,而就餐面积只能容纳30人,并且还是半开放式,造成一是长者只能在房间内或走廊就餐,二是食品卫生无法保证;同时活动场所过小,又没有社工人员,每月只有庆生会,长者文化娱乐生活极度馈乏,幸福指数和满意度无法提升,值得我们深思。
二、没有形成完整的评估体系,没有严密的护理分级标准,入住长者的照护等级评定,随意性大,人为因素重,加上分级过于简单粗放,相同等级人员身体状况差异过大,既不利于管理照护,又容易产生矛盾。同时由于低收费,提供的服务项目过于简单,老有所养停留在较低水平。
三、护理人员素质高低是决定一个养老企业服务水平的关键,百丈颐养中心在正常上班时间,护理员在长者房间看电视,任由长者自己在走廊就餐,噎食风险控制成为一句空话,长者房间物品摆放凌乱,又增加长者跌倒风险,医生不在岗、护士上班时间看报纸听音乐,同时康复理疗仅存在于书面之上,没有真正落实,失去了医疗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人员配置上由于是私营企业,片面追求利润,尽可能减少护理人员的配置,降低护理人员的录取标准,加上管理粗放,是整体服务质量无法令人满意。但由于入住颐养中心是这部分体弱长者的刚性需求,加上低收费,所以其入住率还是很高的,仅能解决吃和住的最基本的生存要求,但入住长者的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根本无法保证,生存质量和幸福指数更无从谈起。
五、科技是保证质量的前提,该中心由于建设较早,在整个建设过程中科技含量极低,无法利用高科技为长者提供服务,同时又无法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科学管理。
综上所述,养老机构从项目的早期规划、适老化建设到人员培养,再到标准化、科学化管理是保证入住长者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关键,而优质服务是企业立足和发展的根本。
第三篇:广州市越秀区商贸旅游业的考察报告
广州市越秀区商贸旅游业的考察报告柳军辉
广州商贸旅游业一直比较繁荣,与制造业、加工业并列为三大中心。作为广州城发祥地的越秀区,总面积仅9·16平方公里,但一直是商家必争的黄金地段,向有“东山少爷,西关小姐,越秀商贾”之称。有鉴于此,越秀区把“商旅富区”列为四大发展战略之首,做好“商旅互动”大文章。去年11月,组织上安排我到广州市越秀区大新街道办事处跟班学习。借此机会,我对全区商贸旅游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有所感悟。
一、越秀区发展商贸旅游业的历程和现状
二、越秀区发展商贸旅游业的主要做法
2、多管齐下,打造品牌。越秀区积极挖掘潜在资源,打造两张商贸旅游品牌。一是历史文化品牌。通过发掘整合历史资源,形成了8个国家级、9个省级、26个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着力保护、开发和利用,凸显“南越文化”特色,展示“古城商都”风貌,促进商旅经济与历史文化的结合。如北京路步行街以千年水闸、千年古道为历史文脉,改造大佛寺广场,越秀书院群及其他景观,构筑主题购物公园,提升历史文化和商业文化品位,日均人流量超过30万人次,节假日高达90万人次;商铺面积由1997年的2.68万m2发展到2002年的10.8万m2;商铺价值平均每年递增8%,1995年以前200多万元购买的商铺现已接近2000万元。二是城市景观品牌。越秀区打造品牌的三条措施值得借鉴:①健全机构抓协调。成立了分管区长牵头,经济、商贸、旅游、建设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辖内商会、大型商厦和旅行社等负责人组成的商旅发展协调委员会。定期协调解决问题,落实规划和相关措施。②多方宣传重推广。公开发行《越秀区导游全览图》、《越秀区美食购物攻略》、《越秀区导游词(中英文版)》、《越秀区投资服务指南》等平面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借项目建设、升级改造之机,举办专题研讨会。如2003年举办的北京路建设高峰论坛、越秀区商贸旅游与民俗文化研讨会、光明广场室内设计研讨会,吸引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知名人士2000多人参加,国内媒体广为报道,引进项目3个,资金2000多万元。借几大历史遗址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机,举办万众欢娱北京路活动,日均人流超100万,日均营业额10多亿元。③政府引导促发展。如大新街在1999年引进4个皮革经营大户,免费提供停车场所,免费代办一切手续。通过大户带动,3年后商户由1000户发展到4000户,形成一条皮革批发专业街,年交易额1.2亿元,上交税收800万元。
3、市场运作,筑巢引凤。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深度挖掘和打造优良的投资软环境。一是出台奖励政策鼓励中介招商。越秀区出台了《鼓励引进内、外资投资项目和新办企业试行办法》、《鼓励新办企业暂行措施》两个文件,明确以归区所有的地税额为奖励依据,以50万元为起点,奖励中介组织。近两年,引进项目20多个,奖励金额2000多万元。二是建立投资服务中心抓好协调服务。区设立了投资服务中心,街道建立了工贸公司,分别全程全权代理大中型、小型项目的风险分析、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行政审批等手续。区委政府要求各部门给予极大支持和配合,使投资者通过区投资服务中心或工贸公司这个窗口,切实感受到“一站式”服务的便捷和高效。三是强化服务理念树越秀口碑。越秀区提出:“能提供的东西要最好,不能提供的要服务好。”如全球最大的物流企业--伯灵顿公司总部引进越秀区后,为满足企业仓储用地的需要,积极与花都区洽谈共建一个几千亩的物流仓储园区,园区税收按比例分成,优势互补,联盟发展。四是重视协会和商会抓沟通联络。
三、加强商贸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借鉴越秀区的做法,学习珠三角的经验,我认为加强湘潭商贸旅游业的发展,要坚持四个方面:
1、坚持规划先行。组织专家学者和行业部门按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着力挖掘丰厚的历史底蕴,结合市场群体建设和当前人居情况,商贸布局现状,城市规划要求,编制好商贸旅游业发展规划。在规划编制中,注意把建设、改造与保护结合起来,使独有的古城文化遗迹和风貌通过科学规划与现代风格相融合,科学规划和调整城区功能布局。既规划好各大“商圈”各自的业态与功能,又重视“商圈”内部各行业、各层次的布局,规模适度,功能互补,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既重视“商圈”内部主业的发展,又重视发展配套服务;既重视“商圈”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又重视“商圈”内部的环境建设,改善“商圈”内部的文化与生态环境,走商贸业与旅游业、经济与文化互动之路,增强“商圈”的文化氛围。坚持以城区经营理念推动“商圈”的建设,注意运用利益导向机制动员社会力量按照政府的规划参与建设,构筑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的现代化商贸旅游中心区的格局,实现共建双赢。
2、全力打造品牌。一个品牌,可以支撑一个城市、一片市场。打造品牌至关重要。一是商业化包装。在当前品牌时代,专业市场的发展需要专业化的营销、运作手段,对行业市场的结构进行优化,把同行业中零乱、信息不对称的经销商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集中交易的平台,为广大零售商提供一个进货渠道,也为终端客户提供良好的购买场所。比如说一个酒店用品博览城,其实就是一个酒店用品的批发市场。通过专业化的运作,达到使买卖双方共赢的批发市场,“新专业市场”之说也因此诞生。二是专业化管理。包装后,通过专业化管理,为入驻市场的商家做好配套服务、统一品牌宣传以及售后管理等工作。比如虎门国际布料交易中心,其股东就专门筹备了2000万元的经营管理和物业管理费,交由某市场策划营销公司运作。三是政策的引导。专业市场要提高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必须要有政府的引导。如虎门富民时装城、黄河时装城,厚街几个家具市场等,都是有了政府的规范、引导和扶持,其运作才比较成功。政府打造产业集群的努力为专业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这些专业市场作为会展的场馆,形成了“永不落幕的交易会”,带动专业市场的发展。另外,政府提供配套设施如物流体系和便利的工商、税务服务,为专业化市场更好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实施四大战略。一是点轴发展战略。即在各商圈内重选取一到两个具有一定规模,性质符合该商圈规划定位,特色鲜明,能够起龙头示范作用的大型商业项目或商业街,作为政府着力扶持的对象,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配合政府推出的该点/轴所处商圈的整体发展规划,引导和带动其他商业网点项目和商业街的开发建设,从而推动整个商圈的建设发展。二是规模经济政策。要积极实施规模经济政策,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扶优扶强,鼓励大型的品牌商业企业或集团公司,实施规模扩张的发展策略,兼并小型、零散的商铺,实现经营上档升级。三是税源经济策略。通过统筹规划,引导商圈内的商业网点进行改造升级,使其向展销、电子商务等高级贸易形态转变,实现市场升级换代。四是部门大合唱。要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力,着力改善商业区的道路交通、停车场、街区环境等。建立区内写字楼和在湘大公司、品牌企业的资料库,有针对性地提供必要的服务,尽力吸引国内或区域内的知名大型商业企业的总部或分部到本区安家落户。
4、发展中介机构。在政府加强和改善对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同时,着力培育专业性协会和商会,架设沟通政府和经营户的桥梁,承担营利性组织服务工作。同时,带动相关行业,加强自律。制订行业自律公约,抵制假冒伪劣,抵制违规交易,依法经营纳税,依约供货付款,遵守合同合约,守诺履行服务,组织商家共同努力打造商誉招牌。通过建立信用制度,用制度保证诚信者得益,失信者受损,提高商贸旅游业的信誉。
(作者单位:雨湖区广场街道办事处)
第四篇:广州市越秀区商贸旅游业的考察报告
广州市越秀区商贸旅游业的考察报告
柳军辉
广州商贸旅游业一直比较繁荣,与制造业、加工业并列为三大中心。作为广州城发祥地的越秀区,总面积仅9·16平方公里,但一直是商家必争的黄金地段,向有“东山少爷,西关小姐,越秀商贾”之称。有鉴于此,越秀区把“商旅富区”列为四大发展战略之首,做好“商旅互动”大文章。去年11月,组织上安排我到广州市越秀区大新街道办事处跟班学习。借此机会,我对全区商贸旅游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有所感悟。
一、越秀区发展商贸旅游业的历程和现状
早在90年代初期,越秀区按“工商并举”发展战略,注重抓项目、抓投入,基本形成了“一路五区三带十街”的商贸旅游经济格局,即:一条既具现代时尚、又有岭南风情的商业步行街,五个以服装商贸、经济会展、休闲旅游、金融商业服务、政务中心为主的功能区,三条汇集文化史迹、宗教文化、城市传统中轴线景观的游览带,十条专营批发业务的专业街。1997年,适时将发展战略调整为“商旅富区”,从抓具体经济项目转变到抓营造环境,从搞“马路经济”到注重环境效益,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以商贸业、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2002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08亿元,年均增长11.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48亿元,年均增长15.47%。全区工业与商贸旅游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从1997年的25:75调整到2003年的7:93,基本形成了与现代化中心城区发展相适应的产业结构。
二、越秀区发展商贸旅游业的主要做法
1、多层规划,准确定位。1999年,越秀区以建设商旅中心城区为目标,开展全区性的调研,形成了三个层面的规划方案:一是区级宏观规划。出台了《越秀区商贸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10)》。围绕“古城商都发祥地”的形象定位,贯穿“构筑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这条主线,确定了“经济与文化并举、商贸与旅游互动”的发展思路,明确了产业布局和行业规划,确定了商圈拓展和古城遗迹、历史文物的保护范围。按照居住区与商业区相对分离的原则,明确不在居住区内开发新的专业街、专业市场。二是商圈详细规划。对大的商贸区、主要旅游点进行调研定位,细化了大型商圈的业态与功能、商圈内部行业和层次的布局与规模,规划了道路、停车场、绿化广场等配套设施。如北京路步行街,以“一路阅尽千年沧桑”为主题,定位为“最能代表广州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现代文明融汇发展的趋势、充满时尚活力和集聚力、辐射力的国际商贸区”。改变以往拆旧建新的规划,保留有特色的东西,特别是千年文化景观,实行差异化发展。商贸综合区定位为“山水城市特色、岭南建筑特色、民俗文化特色和传统商业特色”,发挥交通便捷、产业配套的优势,着力引导大商号加盟,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充分融合。三是专业街专题规划。10条专业街所属街道,按照总体要求,以巩固特色、发展特色为主题,对经营状况、街区环境、管理构架、文化特色进行了详细规划,力求挖掘文化资源,重构历史风貌,完善配套服务,提高经营档次。规划的制定中,始终坚持政府主持、专家主言、公众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政府把调研课题交给专业院所,经专家调研形成方案后,通过越秀区政务网、公众网,甚至广州日报等传媒征求意见,反复研讨形成。准确的定位,为大型民营企业进驻起到引航、导向作用。1999年至2002年间,引进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民营商贸企业210家。
2、多管齐下,打造品牌。越秀区积极挖掘潜在资源,打造两张商贸旅游品牌。一是历史文化品牌。通过发掘整合历史资源,形成了8个国家级、9个省级、26个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着力保护、开发和利用,凸显“南越文化”特色,展示“古城商都”风貌,促进商旅经济与历史文化的结合。如北京路步行街以千年水闸、千年古道为历史文脉,改造大佛寺广场,越秀书院群及其他景观,构筑主题购物公园,提升历史文化和商业文化品位,日均人流量超过30万人次,节假日高达90万人次;商铺面积由1997年的2.68万m2发展到2002年的10.8万m2;商铺价值平均每年递增8%,1995年以前200多万元购买的商铺现已接近2000万元。二是城市景观品牌。越秀区打造品牌的三条措施值得借鉴:①健全机构抓协调。成立了分管区长牵头,经济、商贸、旅游、建设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辖内商会、大型商厦和旅行社等负责人组成的商旅发展协调委员会。定期协调解决问题,落实规划和相关措施。②多方宣传重推广。公开发行《越秀区导游全览图》、《越秀区美食购物攻略》、《越秀区导游词(中英文版)》、《越秀区投资服务指南》等平面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借项目建设、升级改造之机,举办专题研讨会。如2003年举办的北京路建设高峰论坛、越秀区商贸旅游与民俗文化研讨会、光明广场室内设计研讨会,吸引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知名人士2000多人参加,国内媒体广为报道,引进项目3个,资金2000多万元。借几大历史遗址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机,举办万众欢娱北京路活动,日均人流超100万,日均营业额10多亿元。③政府引导促发展。如大新街在1999年引进4个皮革经营大户,免费提供停车场所,免费代办一切手续。通过大户带动,3年后商户由1000户发展到4000户,形成一条皮革批发专业街,年交易额1.2亿元,上交税收800万元。
3、市场运作,筑巢引凤。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深度挖掘和打造优良的投资软环境。一是出台奖励政策鼓励中介招商。越秀区出台了《鼓励引进内、外资投资项目和新办企业试行办法》、《鼓励新办企业暂行措施》两个文件,明确以归区所有的地税额为奖励依据,以50万元为起点,奖励中介组织。近两年,引进项目20多个,奖励金额2000多万元。二是建立投资服务中心抓好协调服务。区设立了投资服务中心,街道建立了工贸公司,分别全程全权代理大中型、小型项目的风险分析、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行政审批等手续。区委政府要求各部门给予极大支持和配合,使投资者通过区投资服务中心或工贸公司这个窗口,切实感受到“一站式”服务的便捷和高效。三是强化服务理念树越秀口碑。越秀区提出:“能提供的东西要最好,不能提供的要服务好。”如全球最大的物流企业--伯灵顿公司总部引进越秀区后,为满足企业仓储用地的需要,积极与花都区洽谈共建一个几千亩的物流仓储园区,园区税收按比例分成,优势互补,联盟发展。四是重视协会和商会抓沟通联络。
三、加强商贸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借鉴越秀区的做法,学习珠三角的经验,我认为加强湘潭商贸旅游业的发展,要坚持四个方面:
1、坚持规划先行。组织专家学者和行业部门按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着力挖掘丰厚的历史底蕴,结合市场群体建设和当前人居情况,商贸布局现状,城市规划要求,编制好商贸旅游业发展规划。在规划编制中,注意把建设、改造与保护结合起来,使独有的古城文化遗迹和风貌通过科学规划与现代风格相融合,科学规划和调整城区功能布局。既规划好各大“商圈”各自的业态与功能,又重视“商圈”内部各行业、各层次的布局,规模适度,功能互补,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既重视“商圈”内部主业的发展,又重视发展配套服务;既重视“商圈”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又重视“商圈”内部的环境建设,改善“商圈”内部的文化与生态环境,走商贸业与旅游业、经济与文化互动之路,增强“商圈”的文化氛围。坚持以城区经营理念推动“商圈”的建设,注意运用利益导向机制动员社会力量按照政府的规划参与建设,构筑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的现代化商贸旅游中心区的格局,实现共建双赢。
2、全力打造品牌。一个品牌,可以支撑一个城市、一片市场。打造品牌至关重要。一是商业化包装。在当前品牌时代,专业市场的发展需要专业化的营销、运作手段,对行业市场的结构进行优化,把同行业中零乱、信息不对称的经销商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集中交易的平台,为广大零售商提供一个进货渠道,也为终端客户提供良好的购买场所。比如说一个酒店用品博览城,其实就是一个酒店用品的批发市场。通过专业化的运作,达到使买卖双方共赢的批发市场,“新专业市场”之说也因此诞生。二是专业化管理。包装后,通过专业化管理,为入驻市场的商家做好配套服务、统一品牌宣传以及售后管理等工作。比如虎门国际布料交易中心,其股东就专门筹备了2000万元的经营管理和物业管理费,交由某市场策划营销公司运作。三是政策的引导。专业市场要提高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必须要有政府的引导。如虎门富民时装城、黄河时装城,厚街几个家具市场等,都是有了政府的规范、引导和扶持,其运作才比较成功。政府打造产业集群的努力为专业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这些专业市场作为会展的场馆,形成了“永不落幕的交易会”,带动专业市场的发展。另外,政府提供配套设施如物流体系和便利的工商、税务服务,为专业化市场更好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实施四大战略。一是点轴发展战略。即在各商圈内重选取一到两个具有一定规模,性质符合该商圈规划定位,特色鲜明,能够起龙头示范作用的大型商业项目或商业街,作为政府着力扶持的对象,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配合政府推出的该点/轴所处商圈的整体发展规划,引导和带动其他商业网点项目和商业街的开发建设,从而推动整个商圈的建设发展。二是规模经济政策。要积极实施规模经济政策,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扶优扶强,鼓励大型的品牌商业企业或集团公司,实施规模扩张的发展策略,兼并小型、零散的商铺,实现经营上档升级。三是税源经济策略。通过统筹规划,引导商圈内的商业网点进行改造升级,使其向展销、电子商务等高级贸易形态转变,实现市场升级换代。四是部门大合唱。要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力,着力改善商业区的道路交通、停车场、街区环境等。建立区内写字楼和在湘大公司、品牌企业的资料库,有针对性地提供必要的服务,尽力吸引国内或区域内的知名大型商业企业的总部或分部到本区安家落户。
4、发展中介机构。在政府加强和改善对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同时,着力培育专业性协会和商会,架设沟通政府和经营户的桥梁,承担营利性组织服务工作。同时,带动相关行业,加强自律。制订行业自律公约,抵制假冒伪劣,抵制违规交易,依法经营纳税,依约供货付款,遵守合同合约,守诺履行服务,组织商家共同努力打造商誉招牌。通过建立信用制度,用制度保证诚信者得益,失信者受损,提高商贸旅游业的信誉。
(作者单位:雨湖区广场街道办事处)
第五篇:2016.11.21广州市赫基国际大厦钢结构工地考察报告
广州市赫基国际大厦钢结构工地考察报告
钢结构施工企业考察:
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工钢构),是一家集国际国内大型建筑钢结构、钢结构建筑、建筑幕墙及建筑金属屋面墙面等的研发、设计、制造与施工于一体的大型上市集团公司,是住建部首批试点的房屋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拥有国家外经贸部“对外施工、设计、咨询经营权”、日本钢结构制作工厂性能H级认证、新加坡钢结构专业加工与安装SI资质以及美国钢结构制作AISC认证、欧标EN1090标准的EXC4认证等。集团目前已有浙江、安徽、湖北、广东、上海、海外等六大现代化制造基地,具备年设计、制造各类钢结构建筑65万吨、各类新型建材1500万平方米的生产施工能力。
精工钢构以技术的创新领先为核心竞争力。曾荣获“鲁班奖”工程19项、“詹天佑工程大奖”工程9项、“国家钢结构金奖”10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214项。
精工钢构承接完成了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101层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达610米的广州电视塔及530米的广州东塔等众多国内知名地标项目,在海外也承接了很多项目,包括世界最高建筑——高度达1007米的沙特Kingdom Tower。工程概况:
赫基国际大厦为赫基集团新总部,位于珠江沿岸的琶洲岛上,东面是广州国际会展中心。该项目为综合性、现代化的融酒店、商业、办公为一体的超高层商业大楼,总建筑面积为16.4万㎡,共41层,建筑高约193.8m,总用钢量约1万t,由精工钢构承建。其中,地下室3层,商业裙房5层,五星级酒店6~25层,办公26~41层。
商业综合、行政办工程类别
公、公用建筑 广州鼎尚股份有建设单位
限公司
开工日期 工程地址 2014年11月
封顶日期
2016年10月
建筑层数
地上41层,地下3层
工程类型
新建
广东广州海珠区新港东路以北,琶洲大道以南,琶洲A区AH040229地块
钢结构工地考察:
一、钢结构用防火涂料:
钢材作为建筑材料在防火方面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缺陷,它的机械性能,如屈服点,抗拉及弹性模量等均会因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钢结构通常在450~650℃温度中就会失去承载能力、发生很大的形变、导致钢柱、钢梁弯曲,结果因过大的形变而不能继续使用,一般不加保护的钢结构的耐火极限为15分钟左右。柱的耐火极限均应达到3 h,需采用厚型防火涂料保护。用合适的无机胶结料(如水玻璃、硅溶胶、磷酸铝盐、耐火水泥等),再配以无机轻质绝热骨料材料(如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海抱石、漂珠、粉煤灰等)、防火添加剂、化学药剂和增强材料(如硅酸铝纤维、岩棉、陶瓷纤维、玻璃纤维等)及填料等混合配制而成,具有成本较低的优点。
此项目钢柱在做完底、中、面漆之后,外喷25mm的防火涂料。
未喷防火涂料时的钢柱。
喷防火涂料后的钢柱和U型钢梁。
防火涂料为粗颗粒外观,肌理均匀,有强烈质感。
二、钢结构造就大跨度空间:
1.主楼采用钢(骨)框架-核心筒结构,外框13根钢管混凝土柱(钢管最大Φ1900×55),钢梁采用双梁(1~7F)和0.7米高U型钢梁(8~41F),核心筒为H型钢骨柱及钢板剪力墙;材料:Q345B,最大板厚70mm;跨中使用空心楼板,减轻结构自重,主楼内跨度可达二十米,室内空间又高又宽,敞亮通风好:
2.裙楼和塔楼之间采用跨度32.6米的巨型钢桁架连廊,采用桁架+预应力拉索:
三、本项目总用钢量:1.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