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民主党派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民主党派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调查报告
作者:封连华
来源:松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日期:2011年01月21日
一、和谐社区建设的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当前的城市社区人口结构正呈现四个较为明显的变化:一是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比例显著上升;二是体制外人员增多,即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增多,主要是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他们从原来的阶层分离出来,并迅速增长;三是下岗、失待业人员增多(主要是下岗、失待业现象伴随着经济转型、结构调整,成为了重要的衍生物,而且在短时期内很难完全消除);四是外来流动人口增多,给城市社区的卫生环境、治安秩序、人口管理、就业安置等带来了新的压力,而且形势严峻。上述四个方面的社会群体,在从其原有的社会归属体分化出来以后,目前正逐步归所于城市社区。同时,伴随着城市社区的建设发展,居住小区化和家庭小型化成为了社区的重要特征,社区接受由单位和家庭转移来的多项社会功能并加以系统化、完美化,使本身的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壮大,服务功能逐渐涵盖了“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扶、学有所教、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需有所供”等各个领域。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以来,构建和谐社区是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紧迫任务。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大特征在社区都有具体体现。城市社区是现代社会的细胞,培育和建设城市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当前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全员参与。
二、民主党派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意义
民主党派作为拥护社会主义事业和祖国统一事业的爱国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民主党派成员居住和散落在城市的各个社区,是社区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区基层的各种情况有着切身的了解。而且民主党派成员大多数都是具有管理工作经验的领导者、组织者和企业管理人员或者是学识渊博的高级知识分子。有众多的党派人士(特别是一些离退休同志)都想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建设和谐社区建设的大舞台上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基于此,开展社区民主党派工作,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它不仅能拓宽、延伸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同时对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包括思想、组织、制度建设诸方面,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在组织建设方面,社区内的民主党派成员如何组织,能否建立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我们可以进行积极地探索;还比如:对社区内的民主党派成员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等等。这些都将成为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新的研究方向和重要内容。因此,新形势下的民主党派工作如何拓展领域,如何做到与时俱进,是我们要认真对待和积极思考。
当前,民主党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根据调查,我们发现他们目前的主要状况是:
1、民主党派成员分布不均,在同一个社区中,民主党派成员一般较少,而同一个民主党派的成员又居住在同一个社区的情况就更少。
2、在职民主党派成员,绝大多数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忙,同时8小时以外缺少管理和督促,造成参与社区建设管理的热情不高。
3、在社区内有一部分民主党派成员,希望社区能组织一些适宜于民主党派参加的活动,并有活动的场所。
4、在离退休民主党派成员中,据调查大部分人在社区内颐养天年,基本上不参加本党派的组织生活,党派组织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关心不够,疏于联系,而社区从政治上对他们也极少过问,可以说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离退休民主党派成员,政治热情不减当年。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热心公益事业,愿意继续发挥作用,为社区建设做贡献,甚至渴望加强学习,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针对上述状况,我们认为,让民主党派成员和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在社区里发挥作用,为和谐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做贡献,不啻为是一条“双赢”的极好举措。所谓“双赢”,一方面对社区有利,另一方面对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有利。由此,我们可以把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定位于参与本单位的民主管理和在社区发挥作用两个方面。在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管理上,民主党派作为知识分子政党,可以依托自身优势发挥作用,拓展参与社会实践的舞台,如:举办科普、教育、医疗、拥军、帮困等活动,广阔的社会舞台将使民主党派组织显现活力。通过民主党派人士参与社区工作实践,可以让大家明显体会得到:一是民主党派人士在社区有地位有作为,在建设自己的家园时获得归宿感;二是缩短了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距离;三是有效地扩大了民主党派的社会影响,民主党派在参与社区建设中,积极献言献策,为有关部门提供真知灼见,让参政议政落实到实处,使人民群众在近距离内感受到民主党派不是“空架子”,加深对民主党派的认识与了解,从而更加深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定优越性的认识和了解,这个意义是深远的;四是拓宽了知情渠道和参政议政的渠道,可以了解到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听到群众的呼声,接受教育,得到锻炼,提高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能力。此外,对于社区民主党派离退休成员,可以依据他们的特长,发挥他们的作用,既可以照顾他们的利益,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同时使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为,为社区做贡献。
三、松江区民主党派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管理的现状
松江区有民革、民盟、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6个民主党派,以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分布的职业有医务人员122人,教育界人士有126人,经济界人士有27人,新阶层63人,民营企业家25人,法律界人士6人,其它74人。为了了解松江区民主党派在参与社区建设的情况,我们于2009年6—8月份对民主党派参与社区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电话访谈等形式,了解到松江区民主党派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有三种。
第一种类型是由民主党派区级组织与街镇办事处“结对子”,进社区开展的各类活动。
松江区委统战部积极引导协调六个民主党派的区级组织与街镇工委“结对子”,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如:农工党区委组织医生到浦南叶榭镇,为当地的农民和残疾人开展助医、助学、助残社区共建服务;民建松江区委会开展社区共建、服务社会的秉烛杯系列活动;九三学社松江区委会为岳阳街道社区居民开展健康讲座;农工党松江区委会召开社情民意座谈会,就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书面意见,为社区百姓出谋划策;民革松江区委会组织医疗专家赴永丰社区为当地居民进行医疗咨询服务。
第二种类型是由街镇办事处组织辖区内的民主党派人士,建立活动组织,在社区内开展各类活动。如:岳阳街道组织的民主党派退休成员学习联络会。民主党派退休成员一年举行两次学习会,请区或街道的领导作形式报告,让民主党派退休成员始终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他们还成立了社区调研小组,为政府出点子。平时,他们还分成美术组、绘画组、体育组等参与到各项社区活动中去。尤其是医疗组,除了为自己的会员体检外,还经常为社区其他人员开展医疗咨询。退休民主党派成员有了自我学习的平台外,又多了一个发挥余热的舞台。
第三种类型由民主党派以个人的名义参加的各类社区公益活动。如:民进退休的老同志陈子康,他是一位热心于社区建设的民主党派人士。他是一位集邮爱好者,担任着上海市体育集邮协会理事、松江区集邮协会副会长的职务,有空时他就下到社区,教老同志如何集邮,还培养孩子们的集邮兴趣、为孩子们辅导集邮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陈子康作为上海市民巡访团的一员和松江区市民巡访团团长,他要参加两年一次的市级精神文明小区、区级精神文明社区评比。此外,陈子康同志还担任着华中公寓小区的业委会主任。原来的物业公司因经济纠纷,带着维修基金一去不返,给小区日常工作造成许多困扰。为此他利用各种机会向领导、向有关单位呼吁。在多方努力下,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还如:民建的施永雷,他是上海爱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这位休闲食品专卖连锁行业的奇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来伊份”的传奇。施永雷是这样一位乐善好施的企业家。公司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借助慈善基金会及当地政府机构热心致力于各项社会慈善活动——2006年5月公司通过久富经济开发区捐赠人民币5万元捐助安徽希望小学的建立;同年8月公司正式成立“来伊份助学基金”,借助慈善基金会向社会捐赠人民币20万元,第一批资助学生120名;同年12月公司成立“来伊份阳光基金”,以帮助企业内部员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问题;2007年公司借助慈善基金会向社会捐赠人民币20万元;每年积极参与民建松江区委秉烛基金募捐,推动区域慈善事业;2008年5月,公司向汶川大地震受灾地区捐赠人民币25万元,用于灾区灾后校园重建;同年8月公司举行“橙色关爱”助学活动为贫困学生捐赠人民币20万元;同年10月由市安帮办组织、《新闻晚报》支持、来伊份赞助开展了“特殊对象未成年子女特别关爱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像这样的例子,在我们民主党派中为数不少。
四、民主党派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建议
从有关部门了解,松江区的民主党派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目前还处在初步的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从松江区民主党派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的三种形式来作具体的分析。
第一种是由各民主党派的区委组织发起的,并且得到区和街镇统战部门在组织上和经费上的支持,协调方便,这种形式组织起来比较容易。每年每个党派都会与街镇社区开展助医、助学、助残、健康讲座、法律咨询等各类活动,深受社区百姓的欢迎。从活动的绝对数量来说是比较多的,但从党派的人均角度来说,就少得可怜,甚至有些党派的成员都没有参加过此类社区活动。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来看还是太单调,所解决的问题,不能跟上现代社区居民的需求。从民主党派成员的角度看,单参加这些社区活动,还难以实现民主党派成员对建设和谐社区的一片热情。更多的民主民主党派人士特别是针对一些离退休的老同志,还是要寻找更好的途径,找到自己在社区中的用武之地,为建设和谐社区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第二种形式,松江区唯有一家做的,由岳阳街道组织的党派进社区建设组织。据我们掌握的资料,这一组织在近年来,活动在日趋减少,主要的原因,政府组织支持的力度不够,经费不足,没有专人来开展这方面的协调工作。
第三种形式,在松江有几位同志是做得不错的,我们应该要向陈子康等同志学习,积极投身到和谐社区建设中去。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我们发现是有很多的同志愿意参加社区建设活动,但这些愿意参加社区建设的同志还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活动平台,因而只能使他们望洋兴叹了。
从目前的情况看,民主党派参与社区工作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目前处于初创阶段,组织不够健全,活动内容不多,缺少活动平台;二是发展不平衡,多数社区(街道办事处)和民主党派联系不够紧密;三是在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方面还相差较远;四是参与活动的民主党派成员的数量还不多。
如何作好社区民主党派工作,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建议如下:
1、政府统战工作的形式要深入到社区
在本次的调研座谈中,很多民主党派的成员都提出缺少平台。我们觉得原来的统战方式,没有能够极大地发挥民主党派在社区中的积极作用,社区的基层党组织根本不知道辖区内,哪些是民主党派。原有的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基础的统战工作体系,已难以完全适应城市管理新体制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社区统战工作,使统战工作从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向开放的社会协调模式转变,从过去条块分割向以块为主、条块结合转变,从过去主要依靠街道组织向更多地依靠社区各类组织转变,推动城市统战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形成新的局面。让民主党派到社区报到,让各民主党派的成员能够在社区这一平台上进行资源整合,克服单一党派在社区中较少的问题。
2、因地制宜地建立组织
把民主党派组织起来,既有利于作用的发挥,又充分考虑民主党派的特点,符合民主党派的组织原则,是当前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考虑到目前社区民主党派成员(主要是已退休成员)数量分布不均,素质有高有低,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也差别很大,加上缺少工作经验,因此在组织形式上可以根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来定。例如,在一个社区内,同一个民主党派的成员超过5人,可单独建立一个基层组织;或因人数过少和其他原因不能建立基层组织的,亦可在统战人士联谊会中成立小组。总之,可以多样化,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注重效果,不搞形式,讲求实效。
3、开展活动,发挥作用
具体的说,围绕构建和谐社区,民主党派人士可以发挥“五大员”的作用:一是宣传员:在自身学好党的方针政策、重大决策和重要文件、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对社区居民进行宣传讲解,统一广大居民的思想,帮助党委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的声音传达到基层百姓之中;二是辅导员:结合本人专业特长,在社区居民中开办讲座,普及科学知识,包括医疗卫生、健康保健、学外语、学技术、普法教育等等,也可在社区学校中担任教师;三是助理员:为社区领导出谋划策,帮助他们搞好社区民主管理,帮助组织社区的重大活动,或分管社区中的某一项具体工作。至于能否担任社区领导职务,要根据具体人的具体条件来定。四是调解员:为构建和谐社区,力求把矛盾化解在社区内,减轻政府的压力,可协助社区领导做好信访接待、座谈讨论、入户调解等工作。五是监督员:在广泛听取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社区领导班子反映群众意见,进行民主监督。当然,上述全部活动,都要在社区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而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应努力使自己成为社区居民的模范,在贯彻公民道德规范,落实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树立好榜样,积极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
4、健全制度,加强领导
制度是一切措施长期坚持的保证。发挥民主党派在社区应有的作用,必须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立组织要有制度,开展活动也要有制度。各级党委(特别是统战部门)和民主党派的各级领导,一定要把研究、指导、帮助社区民主党派工作的开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行固定化,并纳入工作计划,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督促,有总结。
第二篇:关于和谐社区建设调查报告
关于和谐社区建设调查报告
一、前言
“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反映的是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 来的协调,完整和合乎规律的存在状态。“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结构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胡锦涛总书记在阐述“和谐社会”内涵时有这样一段重要讲话“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段重要讲话就是要求我们以建立“和谐社会”来加强共识,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化解社会冲突,实现社会公平。近几年来,和谐社区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为响应创建和谐社区的号召,了解建设和谐社区过程当中还面临怎样的挑战与不足,我特意在放假期间进入社区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具体情况如下:
二、调查简要
(一)调查对象:进入社区,随机挑选不同家庭,不同年龄段的社区居民。
(二)调查地点:四川省成都市调查方法
(三)调查参加者:郑州华信学院医学院护理系12级本科五班彭利
(四)调查时间:2014年1月23日
(五)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网上搜索和书籍参考相结合的方法,以随机抽样中的分群抽样方法为载体,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
三、调查内容
(一)社区居民对和谐社区建设的期望是什么
1、加强社区服务、促进充分就业。按照上级的布置和要求,把社区服务工作列入到社区建设的重要议程,这项再就业民心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家庭和睦和社会的稳定,涉及到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群众生活的头等大事,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就业工作指导、培训、推荐工作等,全年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实行再就业,实现社区无零就业家庭。
2、开展社区“爱心屋”服务。进一步搞好社区服务,让居民真实地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与居民群众在思想上,情谊上进行沟通,以开展群众性自娱自乐和各种竞赛活动来增强居民与社区的联系,不屈服于环境、条件和闲话,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赢得辖区居民的拥护,也得到上级的肯定。
3、拓展社区服务,创新服务内容。使社区服务满足不同居民的生活需要,积极想办法,多渠道开辟社区服务项目。根据社区调查掌握的情况,在原有社区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新开辟了流动人口家政服务和成立社区驾协的服务。达到全面建设和谐、新型的社区。
4、志愿服务,促进帮扶助困。对辖区的孤老、残疾和特困居民实行不定期的一帮一和二帮一服务,在帮扶中随时了解和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状况。特别是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组织部分党员和群众志愿者捐款,分别对特困居民进行慰问,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以此使居民对国家的、民族的热爱之心更加强烈。
(二)建设和谐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规划建设不够完整。
2、社居委自身建设仍待加强。
3、社区服务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三)构建和谐社区的解决对策
1、提高对建设和谐社区的认识
要加大建设和谐社区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全社会对建设和谐社区的认识,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连接政府与居民的枢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对于加强基层管理、完善居民自治、推进城市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融入各类社会组织和利益群体的新机制,加强党对各类社区基层组织的领导与管理;
二是加强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增强党在社区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三是及时解决社区党组织活动经费紧缺问题,可以采取党费拨一点,财政拿一点,社区经济中补一点的办法增加活动经费,保证社区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
3、完善社区投入机制
逐步形成财政投入、部门支持、有偿服务、社会资助的多元化社区投入机制。
一是财政投入。适当增加社居委办公经费,同时要制定相关制度,加强对办公经费的管理,确保经费为社居委办公所用;
二是争取资金。社区要积极开展与部门挂钩结对活动,争取市、区有关部门的经费投入;
三是自筹资金。社区可结合自身实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以房屋出租、有偿服务等形式发展经济,增加经费收入;
四是争取社会赞助。在开展公益性活动时,本着自愿的原则,接受社会和驻区单位赞助,帮助社区开展公益性建设,以补充活动经费的不足。同时积极鼓励民营资本、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建设。
4、理顺社区管理体制
一是进一步理顺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居委的关系,逐步使政府部门与社区组织由过去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转变为服务与监督的关系;
二是建立社区准入制度,凡需进入社区的职能部门,必须经区长办公会议或区政府常务会议批准方可进入。对需要社区承担或协助完成的任务,应按照责权利一致的原则,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给予相应的经费补助;
三是要建立和完善驻区单位和社区互助共建制度,密切社区和驻区单位之间的关系;
四是要正确处理好社居委与社区物业管理企业的关系,尽快出台社区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办法,规范物业管理公司、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社居委各自职能,共同构建和谐小区。
5、改善社区基础设施
一是建设和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对无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或面积不达标的社区,要采取“财政投入、资源共享、结对帮扶、对口支援”等方式筹措资金帮助解决;
二是加强新建小区的基础设施规划和验收工作。有关部门对新建小区的规划审批和验收要严格把关,并邀请所在社区工作人员参与审批和验收工作,对没有公共用房等基础设施的规划不予批准,对公共用房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合格的新建成小区不予验收;
三是完善社区生活服务功能。合理安排区域内各类设施资源,加强敬老院、公共体育场、文化活动场所等服务设施的建设、指导和管理工作,力争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6、强化社区队伍建设
一是拓宽用人渠道通过面向社会招聘、机关干部下派挂职、优秀社区工作人员留用等多渠道选拔社区工作人员,进一步改善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结构;
二是建立培训制度。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工作能力的培训,提升整体素质;
三是提高社区工作人员政治和物质待遇,建立工资收入自然增长机制,完善社区工作人员待遇的保障政策,逐步缩小与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差距。对思想素质好、工作业绩突出的,要给予政治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奖励。
7、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一是建立社区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社区网络、各类服务热线的优势,形成社区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为社区服务提供需求信息;
二是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街道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和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积极组织、动员在校大中专学生和社区居民参加志愿者活动,切实增强社区建设的活力;
三是开展便民利民服务。不断拓展服务空间,增强服务功能,打造便民生活服务圈;
四是开展社会保障服务。加大就业培训力度,促进青年人员的创业与就业。加强老年人服务、帮困助残和青少年教育工作,使社区居民安居乐业、和谐相处。
8、培育社区自治组织
加快培育自治组织,全面提升社会组织化程度。要加大社区中介组织培育的宣传、引导和扶持力度,重点加大对社区服务类、权益维护类、文娱活动类等中介组织的培育,并加强对非中介组织的引导和监管。要积极鼓励社区居民以组织化的方式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加大对基层社会组织发育成长的引导和扶持,实现在服务中管理、管理中服务。
四、分析和评价
从这次调研活动的结果可以看到,社区居民对于社区的绿化环境、卫生建设、安全保障、文化建设都较为满意。在绿化环境方面,种植的各类植物不仅有利于空气的清新,还起到美化风景的作用。在卫生建设方面,社区的路面、楼道、扶手都十分干净,并定期有工作人员消毒除害。在安全保障方面,保安严格管理进出人员,晚上进行多次巡查,遇到可疑人员加倍注意。在文化建设方面,社区的宣传栏里也有关于生活常识、着火逃生法、消防栓使用法、一般疾病预防法等一系列知识的说明介绍。当前,党和国家对社区工作十分关心与重视,为社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社区的服务内容增多、功能扩展、组织加强、发展空间变 大。居民们对社区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普遍有了认同感与凝聚力。社区制度不断加以健全完善,各项工作良性运行。社区工作人员素质不断得以提高,朝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当然,社区建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比如社区修建时,设计的车位不足,车辆停放占据了社区过多公共场所,影响居民的良好生活环境。
构建和谐社区是一件持久的工作。在制定目标时,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目前要先解决存在的环境问题,向困难群众提供帮助,加强基础设施,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生活便利、设施完善的生活环境。然后要提升创建水平。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展工作,建成服务完善、公平有序、和乐融洽、安全稳定、文化繁荣的现代新型和谐社区。最后是促进政府、社区、居民、社会、生态、企业等诸多方面的和谐,提升居民民主自治能力。这项工作时间跨度长,建设任务重,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政府负责,群众参与,使每个步骤都得以落实。
五、自我总结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与和谐社区的建设情况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政府不断总结经验、创新规划、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实现和谐社区的目标。作为人民群众,我们要支持政府的正确决策,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构建和谐社区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社区的和谐社区建设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其和谐社区建设已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对此,政府应该重视其建设,大力积极建设和谐社区。而我们大学生也应社会尽自己的能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再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些问题,并且协助解决问题,这样就使和谐社区建设更好地发展起来。同时,通过这次对学府社区的实践调查,使我对和谐社区建设有更多了解,确实是收获了很多的东西。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10 16.33-34.36.37.[2]胡锦涛,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人民日报,2006,4.[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华出版社出版,2005年3月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解析》人民日报第九版,2005年10月10日
第三篇:和谐社区建设调查报告
和谐社区建设调查报告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
调查报告
和谐社区建设调查
——湖北武汉
姓 名 程园
学 号 08064061
院系(部所)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 业 自动化
任 课 教 师
完成日期 2009 年 8 月 26 日 和谐社区建设调查
摘要:(300 字以内)
和谐社区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以“社区”为主体;二是处理好与社区相关的方方面面的关系;三是必须本”体现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与价值目标,要求以居民作为考虑问题的根本,以人为中心,“互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原则和中华民族的满足人的需要,增进人的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统美德,人与人之既涉及到社会结构的三大板块——政府、社会与企业,又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许多方面。“人本、互助、自主”这六个字很好地概括了和谐社区的基本内涵。“人间要相互关爱,“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自主”体现了社区的自治功能和工作运行机制要互相帮助,促进社区人际和谐。求,根据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积极参与社区生活、社区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使政府、社区、居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关键词:(不超过五个,其中第一个关键词必须是调查地点的名称。)武汉、和谐、社区、建设
一、社区整体基础建设和规划如何?
基础建设
一般说来,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社区服务,包括面向社区残疾人、老年人、优抚对象和其他社会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属地单位的社会化服务。二是社区卫生,包括社区的公共卫生、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等。三是社区治安,包括社区内的治安保卫、民解调解、帮教失足青少年、防火防盗和其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四是社区环境,包括绿化、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等。五是社区文化,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教育、科普活动,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主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六是社区组织,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中介组织的建设。
规划
社区整体规划不错,户型设计还可以,住在大社区比小社区便利性会更明显。
二、社区建设中组织建设如何(如党组织、居委会、民间组织的作用)?
党组织的作用
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的战斗堡垒是党在城市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随着城市结构的不断变化社区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居委会的作用
社区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办理本地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民间组织的作用
1、整合资源,增强社区凝聚力。社区是一个“小社会”,蕴藏着大量的有形资源,但找不到一条进行有效整合的途径。社区民间组织以其形式灵活、联系广泛、影响力大的特点,把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整合起来,建设社区、服务居民,形成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氛围,保证了社区建设的正常发展。例如四方区阜新路街道办海滨社区成立“公共事务协会”,把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各行业知名人士和社区居民吸收进来,作为协会会员,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把社区建设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通过会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解决问题,处理纠纷,提高社区和谐度和凝聚力,社区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成为社区建设的主力军。
2、拓展服务,满足居民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居民的需求日趋多元化。社区民间组织通过提供各项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专业化、规范化的要求。为确保服务质量,每个服务社都建立了活动章程和服务规范,把“服务百姓、创建和谐”作为服务理念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够得到各项优质服务 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信赖,群众的满意率达 90以上。
3、承担政府职能,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由于政府职能的转移,社区民间组织已逐步参与到社会公共事物管理当中,扩大了居民自治的渠道,为社区公共服务搭建平台。如四方区推出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主要负责社区三个文明建设的宣传、调解民事纠纷、青少年帮教等工作,完成政府延伸到社区的各项工作任务。
4、打破传统养老模式,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传统意义上的社会集中养老方式已不能满足居民的养老需要,居家养老模式以其亲情关怀和精神慰藉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老年人的青睐。
5、丰富社区文化,营造社区良好氛围。社区民间组织中文体类占了较大的比例,这类组织具有民间性、自发性的特点,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开展活动较为频繁,对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充分利用社区文化资源,招纳大批的优秀文教骨干加入协会,通过协会组织的社区学校、社区文艺团体,设立社区辅导站、开辟社区课堂、举办专场文艺演出、开展太极拳比赛等,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文化艺术教育活动,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的热情。多彩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
6、提供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压力。企业改革导致社会上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这些人员的再就业压力自然就转移到社区,带来许多隐患。而社区民间组织在日益壮大的同时,不断向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为这部分待业人群。根据需求,在原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拓展新项目,既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需要,又使失业人员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对保证社区稳定、缓解就业压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社区服务条件和状况如何?
当前,我国已经有 5 亿多的人口居住在城镇社区里面,所以社区城镇化已经达到 43,为居民服务的工作就变成一个很重要的工作,随着城镇化不断地推进,也越来越多的农民逐步的转为城镇居民。而且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在越来越多的退休职工也逐步移交到社区进行管理,所以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的加剧,现在社区所需要承担的社会管理的事务和服务项目也越来越多,社区在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目标,我们已经开始推动社区建设向更高阶段发展,主要就是建设和谐社区。第一个方面,社区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到目前为止,并没有 100的社区里面都建立服务中心,还有一些服务设施,尤其在中西部,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方,有些资金还不到位,设施还跟不上,居民在开展活动的时候,一些场地和必要的设施还很紧张,有的地方甚至没有,居民委员会都是租借的办公场所,所以目前很多地方办公活动的经费还短缺,这影响着社区功能的发挥,功能是构建良好居民关系平台,发挥自治组织的作用,自治组织开展工作就需要沟通社区居民,这里有一些必需的设施,有些地方还没有得到一定的保障受到一些影响。
四、社区居民对和谐社区建设的期望是什么?
1、加强社区服务、促进充分就业。按照上级的布置和要求,把社区服务工作列入到社区建设的重要议程,这项再就业民心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家庭和睦和社会的稳定,涉及到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群众生活的头等大事,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就业工作指导、培训、推荐工作等,全年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实行再就业,实现社区无零就业家庭。
2、开展社区“爱心屋”服务。进一步搞好社区服务,让居民真实地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与居民群众在思想上,情谊上进行沟通,以开展群众性自娱自乐和各种竞赛活动来增强居民与社区的联系,不屈服于环境、条件和闲话,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赢得辖区居民的拥护,也得到上级的肯定。
3、拓展社区服务,创新服务内容。使社区服务满足不同居民的生活需要,积极想办法,多渠道开辟社区服务项目。根据社区调查掌握的情况,在原有社区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在新开辟了流动人口家政服务和成立社区驾协的服务。
4、志愿服务,促进帮扶助困。对辖区的孤老、残疾和特困居民实行不定期的一帮一和二帮一服务,在帮扶中随时了解和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状况。特别是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组织部分党员和群众志愿者捐款,分别对特困居民进行慰问,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五、建设和谐社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建设和谐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规划建设不够完整。
2、社居委自身建设仍待加强。
3、社区服务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构建和谐社区的解决对策
1、提高对建设和谐社区的认识。要加大建设和谐社区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全社会对建设和谐社区的认识,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连接政府与居民的枢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对于加强基层管理、完善居民自治、推进城市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融入各类社会组织和利益群体的新机制,加强党对各类社区基层组织的领导与管理;二是加强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增强党在社区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三是及时解决社区党组织活动经费紧缺问题,可以采取党费拨一点,财政拿一点,社区经济中补一点的办法增加活动经费,保证社区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
3、完善社区投入机制。逐步形成财政投入、部门支持、有偿服务、社会资助的多元化社区投入机制。一是财政投入。适当增加社居委办公经费,同时要制定相关制度,加强对办公经费的管理,确保经费为社居委办公所用;二是争取资金。社区要积极开展与部门挂钩结对活动,争取市、区有关部门的经费投入;三是自筹资金。社区可结合自身实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以房屋出租、有偿服务等形式发展经济,增加经费收入;四是争取社会赞助。在开展公益性活动时,本着自愿的原则,接受社会和驻区单位赞助,帮助社区开展公益性建设,以补充活动经费的不足。同时积极鼓励民营资本、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建设。
4、理顺社区管理体制。一是进一步理顺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居委的关系,逐步使政府部门与社区组织由过去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转变为服务与监督的关系; 二是建立社区准入制度,凡需进入社区的职能部门,必须经区长办公会议或区政府常务会议批准方可进入。对需要社区承担或协助完成的任务,应按照责权利一致的原则,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给予相应的经费补助;三是要建立和完善驻区单位和社区互助共建制度,密切社区和驻区单位之间的关系; 四是要正确处理好社居委与社区物业管理企业的关系,尽快出台社区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办法,规范物业管理公司、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社居委各自职能,共同构建和谐小区。
5、改善社区基础设施。一是建设和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对无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或面积不达标的社区,要采取“财政投入、资源共享、结对帮扶、对口支援”等方式筹措资金帮助解决;二是加强新建小区的基础设施规划和验收工作。有关部门对新建小区的规划审批和验收要严格把关,并邀请所在社区工作人员参与审批和验收工作,对没有公共用房等基础设施的规划不予批准,对公共用房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合格的新建成小区不予验收; 三是完善社区生活服务功能。合理安排区域内各类设施资源,加强敬老院、公共体育场、文化活动场所等服务设施的建设、指导和管理工作,力争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6、强化社区队伍建设。一是拓宽用人渠道。通过面向社会招聘、机关干部下派挂职、优秀社区工作人员留用等多渠道选拔社区工作人员,进一步改善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结构;二是建立培训制度。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工作能力的培训,提升整体素质;三是提高社区工作人员政治和物质待遇,建立工资收入自然增长机制,完善社区工作人员待遇的保障政策,逐步缩小与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差距。对思想素质好、工作业绩突出的,要给予政治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奖励;四是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管理。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明确社区工作人员职责。社区所有工作人员生活补贴由政府指定部门统一发放。强化街道对社区工作人员管理,由多头管理变为街道独立管理,确保社居委工作正常开展。
7、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一是建立社区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社区网络、各类服务热线的优势,形成社区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为社区服务提供需求信息;二是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街道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和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积极组织、动员在校大中专学生和社区居民参加志愿者活动,切实增强社区建设的活力; 三是开展便民利民服务。不断拓展服务空间,增强服务功能,打造便民生活服务圈;四是开展社会保障服务。加大就业培训力度,促进青年人员的创业与就业。加强老年人服务、帮困助残和青少年教育工作,使社区居民安居乐业、和谐相处。
8、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加快培育自治组织,全面提升社会组织化程度。要加大社区中介组织培育的宣传、引导和扶持力度,重点加大对社区服务类、权益维护类、文娱活动类等中介组织的培育,并加强对非中介组织的引导和监管。要积极鼓励社区居民以组织化的方式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加大对基层社会组织发育成长的引导和扶持,实现在服务中管理、管理中服务。
9、提升社区居民综合素质。深入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精神文明创建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求实效。运用社区学校等载体,从家庭、楼组、小区着手,通过全方位、有深度的宣传发动,不断提高群众参与社区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教育、引导社区群众克服陋习,倡导文明,崇尚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提升居民法制意识和文明素质。注意挖掘和树立典型,营造宣传氛围,弘扬社会新风,树立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的社区精神。
六、分析和评价。
从这次调研活动的结果可以看到,社区居民对于社区的绿化环境、卫生建设、安全保障、文化建设都较为满意。在绿化环境方面,种植的各类植物不仅有利于空气的清新,还起到美化风景的作用。在卫生建设方面,社区的路面、楼道、扶手都十分干净,并定期有工作人员消毒除害。在安全保障方面,保安严格管理进出人员,晚上进行多次巡查,遇到可疑人员加倍注意。在文化建设方面,社区的宣传栏里也有关于生活常识、着火逃生法、消防栓使用法、一般疾病预防法等一系列知识的说明介绍。当前,党和国家对社区工作十分关心与重视,为社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社区的服务内容增多、功能扩展、组织加强、发展空间变大。居民们对社区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普遍有了认同感与凝聚力。社区制度不断加以健全完善,各项工作良性运行。社区工作人员素质不断得以提高,朝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当然,社区建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比如社区修建时,设计的车位不足,车辆停放占据了社区过多公共场所,影响居民的良好生活环境。比如较少举行社区会议,居民对于社区事务了解不多,无法得知各项活动情况。又比如极个别居民的素质较为不高,在高空抛物砸到行人。构建和谐社区是一件持久的工作。在制定目标时,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目前要先解决存在的环境问题,向困难群众提供帮助,加强基础设施,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生活便利、设施完善的生活环境。然后要提升创建水平。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展工作,建成服务完善、公平有序、和乐融洽、安全稳定、文化繁荣的现代新型和谐社区。最后是促进政府、社区、居民、社会、生态、企业等诸多方面的和谐,提升居民民主自治能力。这项工作时间跨度长,建设任务重,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政府负责,群众参与,使每个步骤都得以落实。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与和谐社区的建设情况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政府不断总结经验、创新规划、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实现和谐社区的目标。作为人民群众,我们要支持政府的正确决策,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构建和谐社区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社区的和谐社区建设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其和谐社区建设已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对此,政府应该重视其建设,大力积极建设和谐社区。而我们大学生也应社会尽自己的能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再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些问题,并且协助解决问题,这样就使和谐社区建设更好地发展起来。同时,通过这次对学府社区的实践调查,使我对和谐社区建设有更多了解,确实是收获了很多的东西。
七、参考文献
1、社区党组织建设:构建和谐社区的关键
2、社区党组织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核心作用
3、和谐社会视野中的街道社区党建问题与对策
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八、附录
九、致谢
首先,感谢学校和老师给我这样的机会,让我为此而工作。
其次,我要深深感谢妥善安排并确保我的作业顺利完成的老师;我还要感谢学校给了我这个机会去了解武汉这个美丽的城市,让我觉得作为武汉人的骄傲,感谢武汉人的热情,感谢武汉!
第四篇:和谐社区建设调查报告
和 谐 社 区 建 设 调 查 报 告
和谐社区建设调查报告
一、目的与意义
“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反映的是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 来的协调,完整和合乎规律的存在状态。“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结构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胡锦涛总书记在阐述“和谐社会”内涵时有这样一段重要讲话“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段重要讲话就是要求我们以建立“和谐社会”来加强共识,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化解社会冲突,实现社会公平。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设新形势下的和谐社区,呼唤温情居民,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过程
近几年来,和谐社区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为响应创建和谐社区的号召,了解建设和谐社区过程当中还面临怎样的挑战与不足,我特意在放假期间进入社区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
调查对象:进入社区,随机挑选不同家庭,不同年龄段的社区居民。调查形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详见附表一。
调查结果:印制调查问卷共计150份,回收问卷150份,其中143份问卷填写有效,7份报废。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
(一)社区服务的现状
经过对问卷的回收了解,我将现阶段社区内服务的特点作出如下总结:
1、对社区服务具有一定依赖性的主要是老人和儿童。由于中年和青年人群主要在外工作或者上学,享受社区服务具有局限性,而老人和儿童因为长期呆在家中,所以都社区服务的需求还是比较强烈。
2、社区治安与居民利益密切相关。有近80%的居民认为社区的治安是构建和谐社区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治安良好,居民才能过的舒心、放心,社区内居民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但目前社区内的治安水平普遍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改善强化。
3、社区内针对老人、儿童的服务项目较少,而且大部分健身器材保养不够及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社区内的健身器材分布不均,而且好多都已损坏,许多老年人想要锻炼却无法使用健身器材,而且损坏的器材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4、常规服务很到位。调查中显示,虽然社区内某些特定服务较缺失,但常规服务做的还是令人满意的,偶尔会放映公共电影或者请医疗人员进社区免费接种疫苗等。
5、娱乐设施与社区环境影响居民满意度。娱乐设施齐全,管理完善,社区环境良好,绿化面积大的社区内,居民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生活在娱乐设施少、环境差的社区内居民。
6、社区居民交流少。90%的人都认为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增加居
民间的沟通非常重要,邻里之间相互交流不但令大家相处更加融洽,生活中可以相互帮忙,而且也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令大家都能在快乐安定中生活。
7、完善的社区服务体制尚未形成。对于构建和谐社区,143人中仅有21对其有所了解,其他人都不是很了解甚至完全没听过。对于社区活动除了老年人和小孩之外也很少有人感兴趣参加,85%的人都选择在家上网,这些现象表明社区服务体制尚未完善,无法带动社区居民的兴趣进而引起大家的重视,但经过总体的调查分析之后,大家对目前的社区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
(二)构建和谐社区的建议
第一,以先进的文化建设凝聚社区人心。社区先进文化建设以社区为依托,发源于社区,发展于社区。加强社区的先进文化建设,主要从二个方面。一是大力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社区居民,以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人们价值观念变迁为契机,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区整体文明程度;二是每年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以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吸引社区不同群体的居民,积极发挥先进文化在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需要并陶冶情操中的作用,使不同群体的社区居民在共同的文化活动中得到归属感、认同感和亲切感,形成精神上的和谐。第二,以良好的参与机制融洽居民关系,消除人际障碍。社区成员是由不同利益群体组成,能否整合好社区各种人员的关系,关系到整个社区的凝聚力。我认为,首先必须尊重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合理愿望和要求,通过适当的方法和途径,使他们有融洽的机会,目的就是要淡化和消除隔阂,疏离排斥状态和心理,培养、强化社区内的团结意识以及相互信任和相互接纳意识,对邻里之间和新入住的邻居不要老死不相往来,消除人际交流的障碍,通过有效途径和参与手段,令居民一切有利于社区发展进步的愿望得到尊重,一切有益活动得到支持,从而达到和谐社区的目的。要按照居委会工作条例和国家相关政策,在社区事务上组织居民代表讨论,在“民主” 和“自我”这个舞台上实现和谐利益表达方式,为社区创造安定有序的和谐社区关系与生活状态。第三,以优质的服务关注困难弱势群体。在社区,困难弱势群体生活保障差,社会活动面狭隘。而社区常常成为他们生活的最主要依托,他们是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卫生的主要受惠者。因此,增强服务意识,健全机构,为解决困难弱势群众就业等难题,主要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贫困人员,利用社会力量进行职业介绍,大力帮助困难弱势群体解决生活问题,改善其生活状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建设和谐社区,呼唤居民温情,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深入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略。主张正义,弘扬正气,发展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合理、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努力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和讲诚信、讲道德、讲法制、讲秩序的行为规范,大力提高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加强以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道德蔚然成风,使我们的社区建设更加和谐。
总 结
和谐社会,指的是一个民主法治、友爱诚信、有序安定、正义公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他是目前我国发展的一个目标、愿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不可忽视其最小的个体——社区。全国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的召开,确定了和谐示范社区的基本标准: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健全、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与此同时,根据各个地方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各地政府也根据自身的情况提出了构建和谐社区的标准。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就是构建和谐社区。社区是指居住在一 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们所组成的社会活动共同体,通过建设一个和谐的社区环境,能够培养居民社区归属感,将有利于缓解人们的社会压力,并带来社会安定感,最终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程度。只有把社区建设成为生活安定美好、社会保障充分、秩序稳定、生活环境舒适、公共服务完善、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现代城市社会生活共同体,才能为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第五篇:和谐社区建设调查报告
孟子对“守望”曾有过如许的表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这几句话言简意赅,虽年代久远,但也绝不失当代价值,对当下的社区管理也不乏启示意义。以笔者浅见,“相友、相助、相扶持”不仅体现出和谐社区建设的题中之义,也道出了社区管理者对所辖社区居民的庄严承诺。
十月中旬,笔者曾两度深入长海县大长山岛镇四块石社区,一睹该社区前进的脚步,一窥该社区全新的风貌,笔者既聆听到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管理者由衷的赞誉,也感受到了社区管理者以服务社区居民为宗旨,努力探索出的社区发展路径,积极营造出的和谐氛围。无疑,路径的探索,氛围的营造,不但记录着社区的过去,也昭示着社区的未来,无一例外地凝结着海岛社区人的责任与担当。
长海县大长山岛镇四块石社区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社区有居民小组16个,分为a、b、c、d4个住宅园区,住宅楼88栋,居民2516户、5620人。社区居委会有工作人员24人,两委班子成员7人,女6人,男1人,居民组长16人。社区党总支有党员193人,下设一线、老年、中心、巾帼4个特色党支部。四块石社区既有海岛社区的共性,也有本社区的特点,用“四多一少”概括十分恰当。“四多”是下岗人员多、外来人口多、老年人多、出租房多。“一少”是机关干部少等。无疑,这种缺少平衡性的现象,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它是和谐社区建设症结之所在,也是和谐楼院建设需要直面的问题,同时,也是四块石社区两委班子必须破解的难题,于是,在社区两委班子的酝酿之下,以“争做文明邻居,共享社区温馨”为主题的文化创意便应运而生,并在社区建设实践中,展示出持久的生命力,为长海的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四块石社区的做法是,一是建立了由社区党组织龙头引领、党员示范带动、居民积极参与的楼院治理新路子,让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落实到行动中,驻足在群众的心坎上。二是引导辖区群众积极开展特色楼院创建活动,形成“支部建在小区、小组设在楼栋、组织就在眼前、党员就在身边、奉献就在社区”的社区文化氛围。三是以提高居民素质为重点,做好党员和居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楼院党小组长、居民组长、党员中心户示范带头作用,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三德”教育,共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居民“管好自家事、关心楼组事、参与社区事”,通过积极参与,提升居民的主人翁精神。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楼院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通过“童心跟党走,拥抱新时代”、庆建国70周年“我和祖国共奋进”等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和谐的邻里关系,简言之,以互助活动为载体,培育居民的融合意识;
以文化活动为依托,培育居民的家国情怀;
以公民道德为核心,培育居民的公德意识。如今,四块石社区的楼院文化已经蔚为风气,且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区党组织因势利导,并以之为平台、为纽带,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积极营造文明、健康、欢乐、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为全县的和谐楼院建设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由于思路正确、措施得当,成果斐然自在情理之中。随着和谐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四块石社区群众的满意度也在逐年攀升,社区两委班子虽然多为女性,年龄不大,阅历不深,但她们用柔性与坚韧,“润物细无声”的方法,让党的政策更加掷地有声,在春风的吹拂下,开出了璀璨的花朵,也为“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一语,做出了生动的诠释。
“四块石社区是其他社区的两个三个大,大了就复杂,人的想法就多,思想不好统一。我最佩服社区的领导。事无巨细,有求必应,从不来虚的。我们这个楼院大多数是动迁户,从平房到楼房,虽然是个进步,但遇到的问题不少。社区领导曾多次深入居民家中,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上的实际问题,我感谢社区的无私帮助。”
“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和在座的各位比起起来,我的条件是最差的。现在住上了楼房,但由于没有土地,没有收入来源,生活十分困难,是社区领导帮助我,每月争取补助三百元钱,我家的生活才逐渐得到改善,感谢社区对我的照顾。”
这是四块石社区群众发出的声音,它来自于一次小型座谈会,我应邀参加,谁知收获满满,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相信,这是群众内心的道白,绝无溢美之词,它内蕴群众对社区工作的肯定,对社区领导的褒奖,也满盈着社区群众对和谐社区的期许。
对于社区群众的褒奖,我曾问过四块石社区书记傅春华同志,想听听她的意见,并提炼出些许经验。傅书记很低调,她的回答是淡淡的,她说那是群众对我们的鼓励,越是这样,我们就觉得压力更大,心里就越惶惑。我们知道自己多轻多重,群众的愿望,群众的期许,就是我们工作的原动力。她又补充说,做好工作是本分,做不好那才是不可原谅的…。
和谐社区源于社区人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这是守望的核心意蕴,也是将守望变为现实的关键。同时,这也恰好是我本次调研的初衷所在,为此,我颇感欣慰,内心愈加充实,因为我已然感受到了四块石社区浓浓的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