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助推化工涂料行业两化融合

时间:2019-05-14 05:3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助推化工涂料行业两化融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助推化工涂料行业两化融合》。

第一篇: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助推化工涂料行业两化融合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助推化工涂料行业两化融合

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种类繁多的规划性文件密集出台,我国化工涂装行业在“新政潮”的失去下,将迎来转型升级的全新发展阶段。

新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于去年6月1日起施行,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地位相当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也在今年1月30日正式施行,两个新目录都突出强调了鼓励高档、环境友好的新产品研发和生产。

2011年6月9日,我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发布。该规划以区域为单元,明确对不同类型的区域将实行区别化的产业政策。石化产业在太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地区、哈长地区等多个区域被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

2011年9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将石化、化工行业列为国家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也随后出台。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把整个工业作为规划对象的中长期规划,2012年初公布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年~2015年)》从品种质量、节能减排、装备改善等多个角度明确了石化涂料行业的升级路线。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明确提出,坚持把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并对全面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进行了全面部署。“十二五”时期是全面落实中央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牵引作用,完善信息化推进机制,推动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不断提高工业信息化的层次和水平。

1、着力提升两化融合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

IT信息产业是支撑两化融合发展的“装备部”。信息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深刻影响着我国清洁能源新兴产业两化融合的进程、深度和广度。要按照“需求牵引、多业联合、协同攻关、重点突破”的思路,以增强涂料相关产业两化融合的水平。

一是大力发展工业电子和软件。依托科技重大专项和技术改造,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间协同创新,加快石化涂料、汽车涂料、船舶涂料、家装涂料、建筑涂料等工业涂料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高档数控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等工业软件,提高国产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市场竞争力。组织开展重点行业工业控制系统安全评估,建立重点产业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二是提升工业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自动控制系统和装备为重点,支持化工涂料领域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以及重大智能制造集成装备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提高制造业重大技术装备自动化成套能力。在石化涂料、汽车涂料、船舶涂料、家装涂料、建筑涂料等工业涂料行业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控制系统及关键成套装备,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技术与应用协同发展。

三是推动信息化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现代化。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高端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推动化工涂料生产企业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商务协同应用,推动行业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向全流程电子商务服务升级。鼓励企业与专业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对接,推进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物流业务的有序外包,推动行业性、区域性和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服务平台发展。

2、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加快涂料行业转型升级

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是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标志,是信息化发展到新阶段重要途径,是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认为,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当今世界经济社会格局变革新趋势、着眼于中国经济社会迈入新阶段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应围绕改造提升传统涂料加工业,推动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构建涂装产业的创新体系、生产体系、管理体系和营销体系。

一是以信息化创新研发设计手段。

增强创新能力是推进我国化工涂料企业由价值链低端跃升,加快推动整个行业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举措,要把增强传统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

支持研发设计工具与生产经营、企业管理、行业规范的有机融合,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设计,推动涂料行业全流程创新体系。

推广先进制造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提高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排放,鼓励废旧物资再利用。

利用现有基础,特别是已改制研究所的优势资源,新建一批从事清洁能源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的公益性研究机构。针对我国化工涂料行业前沿性技术、关键基础技术以及行业共性技术创新能力不明显,基础共性技术和源头创新技术的载体缺失的问题,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行业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机构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行业共性技术的研究与投入,整合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团结协作,满足环保产业自主创新的需要。

二是推动生产过程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深化生产过程中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是推进柔性制造、网络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型生产方式的基础,是一项需要坚持不懈推进的艰巨任务。提高制造业重大技术装备自动化成套能力,支持石化涂料行业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极端制造、敏捷制造能力,提高先进清洁生产过程的控制系统集成应用水平。

三是推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

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是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要适应产业竞争格局的新变化,推进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生产制造、运营管理、采购销售等核心业务系统的综合集成,实现产销一体、管控衔接和集约生产,促进企业组织扁平化、决策科学化和运营一体化。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普及和深化,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

四是推广普及CIO制度,加强两化融合培训。

完善中央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健全企业信息化领导机构,鼓励各地国有企业监管机构建立信息化评级和考核体系,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

加快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装备制造和信息领域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信息领域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等,大力培养各领域的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3、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快引导石化涂料结构调转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开创性的工作,营造两化融合的良好发展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求我们创新信息化推进机制,创新工作手段,加强协调合作,不断优化两化融合的政策和引导体系,努力开创两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我国石化涂料行业当前存在四大问题:部分产能增长过快,落后产能仍占一定比重;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安全环保隐患突出;高端产品比重偏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能源资源约束加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这些都是石化涂料行业成功转型升级需要迈过的坎。

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的实施,石化涂料行业在转型升级、资源保障、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任务,这些政策的出台与石化涂料行业调结构、转方式的步调是一致的,也是针对当前石化涂料行业发展面临的突出性问题作出的重要部署。比如,我国石化涂料产业存在区域布局分散,一体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偏低,产业内容雷同、特色不突出等问题;部分处于城镇人口稠密区、江河湖泊上游、重要水源地、主要湿地和生态保护区的生产企业已成为重大安全环保隐患。《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明确提出,要按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石化项目将据此选择不同类别的区域进行建设。据了解,黑龙江省正按照这个规划在该省建设煤电化产业基地。

目前我国石化涂料产品仍以中低端和通用品种为主,高端产品短缺。对此,据罗百辉介绍,相对于2005年版,新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对石化产业的覆盖面更广,不仅涵盖了炼油、烯烃、有机化学原料、合成材料、化肥、、基础化工原料、橡胶制品等传统行业,也涵盖了新能源、新型煤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等新兴领域,大大增加了短缺精细化学品、新品种等新兴产业的条目。

在大力推进我国石化涂料产业结构调转过程中,要加快发展和完善行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要把完善行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作为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内容,加快建设一批主体多元化、服务便捷化、机制多样化的地方两化融合促进服务中心。组织实施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剥离重组示范工程,提升面向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和水平。通过引导资金、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形式,支持面向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和服务平台建设。

组织广泛开展典型示范和行业评估工作。鼓励和支持地方树立示范企业、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树立以评估促进发展理念,继续推进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体系和行业评估工作,加快建立第三方开展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为主线的工作机制,引导企业开展自评估,充分运用评估结果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的支持。积极推进区域两化融合评估工作。

这篇文章是由送批小王子卡丹漆www.xiexiebang.com整理的

第二篇: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欧阳万坤

2012年第10期 ——经济建设

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是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必然要求。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两化”融合发展水平。

一、全省“两化”融合取得积极成效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举措来抓,大力推进,全省“两化”融合取得积极成效。

1、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提高,企业信息化投入逐年加大,软件和信息服务投入明显上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成熟度总体处于由基础和关键环节应用向扩展整合与优化升级过渡的阶段。信息技术广泛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正成为推动企业加快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2、信息技术应用领域拓展。单个企业“两化”融合从管理领域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领域延伸,骨干企业从信息化单项应用向局部集成应用、全面集成应用转变,涌现了一批业务集成、管控衔接、产销一体化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的信息化标杆企业。在龙头企业的信息化带动下,从单个企业应用向产业链应用延伸,引领和带动了产业链上一大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发展。

3、信息技术应用成效显现。2011年,全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3%和58%,均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在节能减排领域,运用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各用能环节实行用能优化和智能化管理,实现能源的可视、可控、可管;信息技术在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推广应用,促进了生产装备数字化和智能化,生产工艺流程得到优化,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得到提高,推动了工业发展向低碳绿色转型。

4、信息服务业催生了更多新兴业态。信息服务推动了电子商务企业的快速发展,武汉市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第一批试点城市,被评为“中国电子商务最具创新活力城市”。一批企业商务电子化、物流信息化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制造企业催生了一批以信息服务为核心业务的第三方服务企业,促进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壮大。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工业设计、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利用信息技术加快自身现代化,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开始得到应用。

5、信息产业支撑能力不断提高。信息产业发展领域由单纯电子制造向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综合发展转变,产业支撑由主要依靠重大项目向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自主创新中小企业多点支撑转变。2011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2.7%和19.3%,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74亿元,占全行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13.4%提高到19.3%。

二、推进“两化”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围绕实施“工业兴省”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实做强工业,我们对“两化”融合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1、组织实施一批“两化”融合重点项目。着眼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坚持以重大项目为带动,加强与国家“核高基”、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物联网等一批重大专项对接,支持数控机床、汽车电子、研发设计工具、生产执行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增强支撑两化融合的信息技术装备和服务能力;围绕“两计划一工程”的实施,聚焦重点产业、骨干企业、核心区域、关键领域四个层面,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机械汽车等产业为重点,推进研发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推动产业高端、高质发展;在轻工纺织、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等四大传统产业滚动实施一批投资大、示范效果好的信息化改造项目,提高企业信息集成、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和安全生产水平。争取国家“两化”融合相关项目资助;省级“两化”融合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了一批“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和区域性、专业性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

2、开展“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工程。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抓好试点,以点带面,分类推进,示范带动。选择不同行业和区域,确立了108家试点示范企业,主要在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工业企业关键环节的信息化提升、产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节能减排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形成具有推广性、示范性的典型经验和解决方案,强化了典型带动效应。加强对试点示范企业的跟踪指导和服务,引导和推动试点示范企业改造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和运营模式,加大信息技术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实现程序化控制和生产自动化,推进企业管理网络化、智能化和集成化,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提升工程,建设面向区域内的中小企业、特色领域、产业集群等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提高区域内工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服务全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实施,逐步建成了武汉、襄阳、宜昌等一批横向覆盖重点区域、纵向覆盖优势主导产业的综合服务平台。荆门“中国农谷”农产品交易平台和随州专用汽车集群资源协同平台加快建设,以省会城市和地级市为中心的各类信息化平台服务功能、服务范围不断扩展,提升了中小企业“两化”融合水平。

4、加快“两化”融合推进工作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组织开展了“全国两化融合深度行(湖北站)”系列活动;编制完成《湖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十二五”发展规划》;建立了网上数据库;定期制定发布《两化融合典型解决方案汇编》,开展项目对接;充分发挥三大运营商的基础通信平台作用,开展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百千万工程” 及“数字企业”达标、“移动电子商务”活动;召开服装行业“两化”融合工作现场会,开展行业推广活动。

三、推动“两化”深度融合迈出新步伐 深入推进“两化”融合,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两计划一工程”为重要抓手,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应用牵引,通过聚焦重点产业、骨干企业、重点项目、产业基地,着力推进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动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应用,着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信息化,着力提升信息产业支撑“两化”融合发展的能力,努力推动信息技术从单项业务应用向多业务综合集成转变,从单一企业应用向产业链协同应用转变,从传统生产方式向智能生产方式转变,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一体化的产品服务组合转变,形成全行业覆盖、全流程渗透、全方位推进的“两化”融合发展新格局,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推动湖北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

1、围绕工业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一是强化信息化应用在技术改造中的作用。重点支持汽车、石化、钢铁、食品、纺织等传统支柱产业应用信息技术、产品和装备,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以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为主要内容和方向,组织实施100个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加快集散控制、制造执行等技术在原材料行业的集成应用,加快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等在装备行业的普及推广,加大数字化、自动化技术改造提升消费品行业信息化水平力度。围绕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策划和推进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物流信息化等一批重大信息技术改造项目。二是加强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以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推进建设20家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项目,引导工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加快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节能新机制推广,加强能源合理高效利用控制;运用信息化改造,完善面向重点用能企业和地区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和监督管理体系。

2、围绕“两化”深度融合,广泛开展典型示范。一是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扩大试点范围,使试点示范覆盖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覆盖到各县市区。二是努力打造“两化”融合的龙头示范企业。选择50家行业影响力大、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带动作用明显的骨干企业,打造成行业信息化示范企业,提高大型企业集团信息化管控水平,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普及和深化,实现全过程、全产业链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三是推进区域“两化”融合典型示范工作。发挥7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60家成长型重点产业集群的引领带动作用,选择一批产业集群度较高、县域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市区和工业园区,推进区域试点示范建设,形成企业、行业、区域和项目四个层次的“两化”融合示范体系,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

3、围绕中小企业成长,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一是加快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按照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协同服务和全覆盖、及时性的信息化要求,培育和树立一批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不断推动面向新型工业化产业化示范基地、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和广大中小企业的技术推广、管理咨询、融资担保、人才培训、市场拓展的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同时加快资源整合、完善服务网络、加强专业化服务、提升信息化服务功能,推进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二是大力推进面向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围绕 “两化”融合发展需求,联合省内重点院校和社会机构,建立专项研究中心,承担“两化”融合相应研究和推进功能,构建横向覆盖重点行业、纵向覆盖生产流程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推进机制,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工业设计、虚拟仿真、样品分析、检验检测等软件支持和在线服务,提高网络环境下的企业间协作配套能力和产业链专业化协作水平,引导协调中小企业参与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协作,形成优势互补,加快技术创新步伐,降低创新成本。三是组织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推广工程。鼓励信息通信企业与中小企业携手推进信息化活动,推进三大通信运营商、大型信息技术企业、信息化咨询服务机构和服务联盟为30万户以小微型为主的中小企业开展培训和技术服务,开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网络基础设施服务,积极发展设备租赁、数据托管、流程外包等专业化外包服务。

4、围绕培育新型业态,加快服务业信息化升级。一是促进新型信息服务业态发展。大力发展信息化咨询、规划、实施、维护和培训等增值服务,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加强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推广应用。突出在支柱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提高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总集成、总承包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企业项目设计、工程实施、系统集成、设施维护和管理运维等业务的信息化建设服务。支持制造企业围绕推动产品的智能化、高端化和服务化,创新商业模式,积极发展在线检测、实时监控、远程诊断、在线维护、位置服务等新业态。积极推动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外包,支持信息化外包服务业发展。二是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推动大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深入发展,推动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向网上交易、物流配送、信用支付集成方向升级。支持制造业企业以电子商务为手段提高供应链协同和商务协同水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积极推动行业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诚信发展,支持提高面向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技术支撑和公共服务水平,深化移动电子商务在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应用。三是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鼓励制造企业与专业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对接,推进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物流业务的有序外包,提高物流业专业化、社会化水平。支持物流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推动行业性、区域性和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服务平台发展。

5、围绕夯实基础支撑,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一是积极推进宽带战略。推进“宽带湖北”建设,建设更高带宽、更加安全的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以新兴业态为切入点,以“1+8”城市圈“三网融合”试点为契机,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实现从单一通信运营商向信息服务综合提供商的转变。二是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发挥我省优势,整合资源,加强扶持和引导,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下一代网络、应用电子等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为契机,围绕国家“宽带提速工程”要求,重点培育和壮大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及高效能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信息安全等新兴产业集群。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开展物联网应用的试点与示范。三是大力发展应用电子。围绕汽车、飞机、船舶、机械、家电、电力等行业产品的智能化升级,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间的协同创新,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支撑产品智能化转型的能力和水平。四是积极培育工业软件。面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加强需求牵引,整合产学研用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大力发展高档数控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等工业软件,逐步形成工业软件研发、生产和服务体系,提高国产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市场竞争力。

6、围绕建立长效机制,提高“两化”融合工作水平。一是完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机制。贯彻落实工信部等国家5部委相关《意见》,制定落实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工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等现有各类专项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结合项目安排,整合资源,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推动“两化”融合的投融资政策,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它投入为补充的长效投融资机制。二是探索建立评估认证机制。宣传贯彻工信部《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在17个行业推行“两化”融合评估体系和行业评估规范。推动企业参照评估规范开展自我评估与诊断;加快建立第三方开展企业“两化”融合评估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人才支撑体系。建立多层次的具有行业应用背景的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具有信息技术基础的管理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实施“两化”融合人才培养工程,构建产学研联动机制,引导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积极培养“两化”融合相关人才;支持优秀信息技术企业与相关学校合作办学,培养“两化”融合复合型人才;在骨干企业和试点示范企业中推行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充分发挥CIO的作用,强化“两化”融合人才支撑。■

(作者系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第三篇:工业转型升级中的“两化”深度融合研究

工业转型升级中的“两化”深度融合研究

遵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实施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是我国工业发展最重要和紧迫的一项任务。近几年,杭州市大力开展“两化”融合工作,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建设、电子商务和政务云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有些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当前杭州工业仍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传统产业需升级换代,新兴产业需大力拓展,所以继续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对于杭州市破解发展瓶颈、实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推进杭州市“两化”深度融合的意义

(一)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杭州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杭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通过了《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杭改十条”),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落实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提出将“完善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机制”作为“杭改十条”中的“围绕推进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完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的重要抓手。由此可见,进一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杭州市深入实施“创新强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

(二)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路径 杭州工业发展方向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近年来,杭州市工业总量持续增长,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但杭州市传统产业不够强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也不够,资源环境要素约束更为突出,工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对于破解当前发展瓶颈,实现工业提质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是杭州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打造杭州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抓手和实现路径。

(三)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建设智慧杭州、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智慧城市建设是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的崭新途径。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可以提升信息技术对杭州城市竞争力的支撑作用:一是以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推动“机器换人”“电商换市”,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二是着力突破关键技术领域,支持信息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应用,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三是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新兴产业发展空间,提高信息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四是“两化”融合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管理、产业、机制的升级转型和环境优化,提升城市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级,形成“智慧杭州”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

二、杭州市推进“两化”融合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发挥政策和规划的引领作用

近年来,杭州市为推进“两化”融合工作,制订了一系列战略规划和实施政策。在杭州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关于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若干意见》等重大政策中都提出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政策方向。去年又先后制定了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物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工业设计、化纤、精细化工、食品饮料、钢结构等13个重点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对行业和企业积极引导和推动。2013年,杭州又做出新部署,实施电子商务创新工程、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工程等“十大工程”;推出鼓励中心镇电子商务发展、扶持产业特色园区建设等“十大政策”,力争电子商务服务业收入三年翻一番,突破1000亿元。这些政策和规划组合,为杭州市“两化”融合深度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加大对示范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

近年来,杭州市积极开展信息化应用示范试点企业认定工作,形成“认定、评价、服务、资助”四位一体的信息化应用推进体系。并将企业信息化程度作为确定杭州市大企业大集团、重点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之一。同时,按不同的比例对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给予财政资助,对在企业信息化推广应用中发挥重大作用的中介机构,也由市财政予以一定额度的奖励。各区、县(市)也设法建立扶持企业信息化应用工作的专项资金,以引导企业加大对信息化应用的投入,并鼓励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杭州市累计已对1065个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资助13800万元。

(三)搭建共享信息的服务平台

杭州市充分利用拥有国家级城市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电子商务、数字电视、电子政务等五个试点城市和国家软件产业化、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等两个基地的优势,以政府网站为基础,利用特色专业网站,为企业提供政策、技术、市场和产品信息服务。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还专门组织成立市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构建信息化专家库,组建中介机构为企业服务,创造了良好的信息化推进环境。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带队,组织“两化”融合区县行活动,组织专家教授深入各区县(市)上门服务,专题演讲,介绍“两化”融合解决方案,为传统企业与软件企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四)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信息化应用体系

企业是信息化应用项目的实施和受益的主体。杭州市在企业信息化推进中,注重强调企业的主导作用,要求企业信息化切入点和突破口、业务流程重组方案等,由“一把手”亲自决策拍板。许多企业利用信息化,优化新品开发设计流程,缩短研发设计的周期,提高管理效率。杭州市42家省级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中有30家成为信息化应用示范试点企业。如浙大网新、顾家工艺、新安化工、致中和酒业等大批著名企业,有效推进了“两化”融合。信息化应用中注重行业特色,机械、轻纺、印染、精细化工、造纸等不同行业特色越来越明显。如机械行业中,汽轮动力、杭氧、万向、万达为龙头的杭州机械制造业加大对三维CAD、CAPP、ERP、EB等应用推广和信息系统的集成,提高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实现了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的目标。杭州市还鼓励本市IT企业参与企业信息化应用,加快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大力开展与国外的技术合作、交流,提高杭州市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开发水平和服务能力。

(五)形成多部门协作的推进合力 杭州市“两化”融合工作,在市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规划下,各部门通力合作,齐心推进。杭州市政府部门在全国率先开展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工作,通过工商、地税、国税、质监四个部门信息交换,实现企业基础信息的共享;通过市民卡项目,实现个人信息在公安、社保、卫生、民政等部门的共享。政府投资信息化与政务云方面,杭州市构建了全国领先的“杭州政务云”新模式。目前,已有30个部门的信息化系统在平台上开发应用。杭州市一批骨干企业,海康集团、中控科技、阿里云、航天长峰、浙江鸿程等在智慧能源、智慧政务、智慧安居、智慧环保等领域开展大型专用软件的开发,并将在云计算、大数据、数据交换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三、杭州市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优势和不足

(一)主要优势

1.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有较好基础

自2003年以来,杭州市开展信息化应用示范试点企业工程,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的应用和融合。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每年确定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约100项,有风电机组设计系统、供应链信息化整合项目、数字化设计开发系统、机械人手臂自动抛光系统、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等,这些项目实现工业设计制造与信息化相结合,大大提升产品研发、生产管理效率。华日电冰箱公司的一体化信息系统,每年可为企业节约原材料和库存费用近300万元;青春宝药业公司注射液车间的信息化项目,可使年产值增加3亿元,利润120万元。到目前为止,杭州市共认定了省级、市级信息化应用示范试点企业共482家。其中吉利控股集团、农夫山泉公司、传化股份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四家企业还被评为“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带动杭州市工业企业信息化上新的水平。

2.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

软件技术是“两化”融合中的核心技术,杭州市软件产业规模和效益已上新台阶。杭州市登记软件企业1244家,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04家,其中超百亿企业2家。2012年杭州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收入1398亿元,同比增长32.%;2013年主营收入1650亿元,增长33.7 %。浙大网新等11家软件企业入选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恒生电子入选中国自主品牌软件产品前十强。杭州市软件企业在机械制造、证券金融、智慧城市、安防监控等方面都有创新优势。如海康威视推出智能高清产品在国际上获奖,在全球视频监控产品排名上升到第一位,银江股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迅速拓展全国业务。阿里云努力打造互联网数据分享第一平台。杭州市积极谋划实施政务云平台的应用,使新一代信息技术稳步推进。3.制造业逐步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杭州市一批骨干企业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崭露头角。目前杭州市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98家,其中国家级有30 家。如汽轮集团应用设计计算程序、制造信息系统平台等,使产品从单一汽轮机走向燃机、压缩机的高端透平制造,所产工业汽轮机已是中国名牌,制造能力和产量居世界第一;杭齿集团应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开发出齿轮箱产品远程监测、AMT自动换档变速器等高档产品;中控集团研发“大型炼油装置智能控制系统”等,打破国外垄断,达国际先进水平。有两项目获国家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扶持资金1400万元。杭州市已有工业设计企业300余家,进入全国工业设计名城“第一梯队”。对于集信息化、自动化、高端化于一身的“机器人”产业,杭州市发展势头也很好,拥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如中控科技、新松机器人、国自机器人、通灵自动化等。杭州已在汽车制造、电力、纺织化纤、食品饮料、五金制造等许多领域应用工业机器人。2013年杭州市机器人产业形成主营收入约36亿元,比上年增长20.6%。

4.物联网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物联网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已逐步成为杭州市经济的一大亮点。2013年杭州市限额以上物联网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已达524亿元,同比增长17.2%。杭州市物联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近40家,其中,华三通信主营收入102亿元,中国电科第52所(含海康威视)主营收入80亿元。销售产值在亿元以下的中小物联网企业有160多家。物联网技术应用从交通、环保、安防、医疗等领域向传统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浙江好络维公司建设“生理监测项目”,惠及桐庐全县110个村级卫生站;浙江天马轴承公司,对车间进行物联网技术改造,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产品数量;中芯微电子开发监狱智能管理系统产品,在浙江、新疆、云南等地监狱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创联信息、绿健科技等一大批企业在仓储物流、城市管网监测、工程车监管、工厂物联网、芯片研发等领域形成技术优势和应用市场。

5.电子商务推动传统产业不断提升

“两化”融化包含信息技术应用到市场营销等环节。杭州市近年来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取得了令国内外瞩目的成绩。杭州市电子商务服务收入已连续四年增速达60%以上。杭州市拥有国内外领先的电商服务大平台。有全球最大的C2C电子商务平台——淘宝网,有全国最大的B2C网站—天猫,有全国最大的网络支付平台—支付宝,2013年,阿里巴马电子商务成交额突破15000亿元,居全球首位。杭州已拥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综合性电子商务网站和专业网站,化工网、纺织网、医药网、建材网等,全面服务于各行业。去年,杭州市电子商务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5%,领跑各行业。杭州还开展“百镇联网”工程,已对142个乡镇(街道)完成联网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培训,有10160余家企业通过 “杭州百镇工业网”网络平台开展电子商务,促进了制造业、服务业企业的转型升级,这项工程在国内居领先水平。

6.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国内前列

杭州市积极抓好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首先优化城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实现“百兆到户,千兆进楼”的网络覆盖,杭州“城市光网”覆盖已超过250万客户,光纤入户突破60万户。积极推广4G应用。杭州市的“智慧城管”和“智慧安监”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电梯杭州市已安装监控系统1500多台。工程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平台项目接入数达到15000辆。建设工地安全监督管理平台项目已接入杭州市区300个项目工地。智慧医疗建设方面,完成健康档案753万份,占杭州市常住人口的86%,在市主要医院推行了“市民卡智慧医疗结算”,方便病人治疗。

杭州市信息化建设广泛用于民生工程。已累计发杭州市民卡758万张,走在全国前列。有人工服务窗口约1500多个,自助服务点有700多个。应用领域日趋扩大,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商盟支付”一卡通,逐步覆盖养老、低保、医疗、公共事业缴费等领域。

(二)存在不足

一是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尽管“两化”融合已推进多年,但支撑企业信息化的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缺少既懂专业技术、又懂信息化及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两化”融合深入推进的瓶颈;企业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工业技术和产品水平的能力还不强,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两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均有待进一步拓展。

二是在产业发展方面,由于研发投入不够,创新能力不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信息产品还较少;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适应不同行业特点、具有专业特色的信息化产品较为缺乏,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不够有力。

三是在产业集聚方面,信息产业集聚区建设力度和龙头企业培育力度还不够,尚未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四、推进杭州市“两化”深度融合对策

杭州市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总体策略是: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点带面、逐步深入,全面实施“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重点抓好区域推进和行业推进,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装备制造数字化工程、物联网工程、智慧城市和政务云建设等,形成“两化”深度融合的整体推进战略,努力达到“示范试点体系基本建立,信息化平台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有效提升”的目标。主要对策有以下几方面:

(一)全面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 杭州市用信息化提升传统企业升级换代是一个重要方向,而且潜力巨大。一是要更扎实地推动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指导更多企业在产品开发、设计、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运用,成立企业信息化推广中心,建立企业信息化促进平台,总结成功经验加于推广。二是要分类指导传统企业,深化信息技术在机械制造、轻工家电、生物医药、纺织化纤等产业上的渗透融合,推广综合集成制造、柔性制造、精密制造等技术,分步实施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三是发展智能制造,杭州市在汽轮、自动控制、制氧机、数控机床等领域有一批龙头企业,要发展领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推进生产装备与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和运用,以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物流效率,增强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四是大力鼓励和普及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实现生产经营的转型升级,加强网上采购、网上融资、网上营销等活动,做好做足“电商换市”的大文章。

(二)大力发展“两化”融合程度高的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促进信息软件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杭州市要以创建“中国软件名城”为契机,有力促进杭州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重点抓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信息消费等领域的研发应用,强化自主创新,加大对自主研发项目的扶持力度,支持一批新的电商企业发展壮大,确保杭州市电子商务和信息软件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二是要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和信息基础设施水平。支持土兰微等电子龙头企业加快技改投资,形成集成电路整机联装和成套设备制造等关键技术。发挥杭州市众多IT企业和上市公司优势,促进智能网络化电子产品、移动消费电子产品发展。推进杭州市数字集群无线政务专网改建工作。推动新一代核心网、基站和终端设备研发。做好“宽带中国”工程,推进宽带提速工程、TD-LTE试验网和增值业务应用,实现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三是积极推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重点要推进工业物联网、农业物联网、智能仓储、智能物流、智能电网、安全生产以及食品安全溯源等示范项目。推进滨江区的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仓前、拱墅区、钱江开发区的物联网产业园建设。培育和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创新型企业,形成较为完备的物联网产业链体系。在安防监控、智能仪器仪表、无线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网络、通信传输设备、系统集成应用等领域打造一批品牌企业。

四是强化对“机器人”产业和3D打印产业的扶持和发展,杭州市已成立机器人产业联盟和协会,要深入实施“机器换人”战略,开展“机器换人”示范应用企业和优势服务企业认定,加强“机器人”供需对接。协调推进3D打印技术研究院建设,推进企业建立研发平台。筹建3D打印产业联盟,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立高端3D打印设备组、3D打印材料组、服务应用组等,注重推动在行业中推广应用,在汽车制造、生物医疗、电子信息等行业先行示范。保持杭州市“机器人”和3D打印产业在国内跻身于前列的地位。

(三)积极扩大战略合作领域,创建高层次“两化”融合的新成果

杭州市与中国工程院、阿里巴巴集团等一批科研学院、大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要借力科技优势,主动对接,创建一批高水平的“两化”融合新成果。

一是要与阿里巴巴合作抓好跨境电子商务和网上自贸区推进工作,推动阿里“来往”、信用团队与政府部门在智慧政务及信用杭州建设方面的合作。

二是推进中国工程院与杭州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成立智能城市研究院,进行智能建设核心技术攻关,编制杭州智能规划,在杭州实施国家试点项目。

三是推进与中国电科集团的战略合作,编制《打造千亿级物联网产业行动计划》,成立物联网研究院研发团队,建设中国电科第52所总投资15亿的基地项目,开发智慧安监专用软件示范应用。

四是推进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的战略合作,开发特种标签和特种天线产品,开展隧道安全监管系统的示范应用。五是推进与香港科技大学的战略合作,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超高频RFID智能芯片等产品。同时深化与中国普天集团、浙江移动等央企、大学的战略合作,支持中科院杭州射频识别技术研发中心、普天照明智能研究院以及杭州市物联网技术创新与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四)以智慧城市建设为重要抓手,全面提升杭州市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

一是推进“智慧杭州”建设。以省智慧城市试点为抓手,完善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体系,组织实施《杭州市智慧杭州建设总体规划》,扎实推进“智慧安监”“智慧城管”省试点项目建设。扩大电梯安全监控、搅拌车超载超速监控等项目的范围,大力推进杭州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养老、智慧教育、智慧旅游和网上办事等重点民生应用。协调推进智慧医疗向区、县(市)推广工作,进一步拓展市民卡应用的领域和覆盖面。

二是积极实施“政务云”的推广应用。“杭州政务云”已完成统一平台建设、购买云服务模式等重大突破,杭州市17个政府部门30个项目已上网运作,形成技术领先、效率提高、资金节省的新一代电子政务体系,在国内居领先地位。下一步要建设杭州市统一数据备份云数据库,启动城市管理、交通出行、企业服务等综合数据库的部署建设。从基础设施、平台管理、应用服务同步推进政务云建设。要利用云平台资源共享的优势,将各区县(市)政务网项目统一到杭州政务云平台上来,实现跨部门、跨系统的统一应用。要支持阿里云、华数集团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创造杭州市云计算产业走向全国的先发优势。努力完成新一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药品安全智慧监管、标准技术产业服务平台、安居工程信息管理、少儿动漫馆等24个政务云项目的建设工程。

三是围绕改善民生,打造智慧城市综合体,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优先在智能社区、健康保健、环境监测、智能家居等领域开展示范工程。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农村信息化试点项目建设和智能环境保护示范工程,开展工业污染物排放、水资源和大气环境监测、地下管网监测示范项目。

(五)加强“两化”融合自主创新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应用

充分发挥杭州市具有30 家国家级和16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研发能力。将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智能化相结合集成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开发和应用能力,杭州市每年重点抓好100项重点关键共性技术创新项目,重点推进100个投资1亿元以上的重点技改项目。研发和投资方向主要是信息软件、智能制造、电子商务、机器人、互联网、中小微企业电商平台、商务智能系统、三维设计平台、能源控制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智能安全系统等信息化技术创新和应用项目。发展关键信息技术,构建产业自主创新体系。

加快信息化与生产、消费服务的融合,重点提升现代物流、工业设计和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杭州市被国家邮政局授予全国首个“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去年完成快递业务量4.5亿件,同比增长70%;杭州市快递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在国内率先形成商流、物流、信息流整合的联动发展格局,行业整体信息化建设处于全国前列。要继续推进一批具有先进信息技术的大项目、大平台建设。进一步支持阿里巴巴集团组建菜鸟网络公司建设“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圆通速递在杭投资55亿元兴建全国航空总部和华东管理区总部项目,联邦快递在杭设立中国区转运中心,UPS公司在杭设立国内首个区域物流服务中心项目。要把快递行业作为电子商务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杭产品销售市场,推进电商、快递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六)加快区县(市)经济信息化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实施小微企业信息化提升工程。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状况,按照“八个一”的标准,即一条互联网高速通道、一套便捷沟通网络、一套自动化办公系统、一套内部监控平台、一套电子商务系统等,推进“智慧企业”建设,通过一批信息化应用项目示范推广,提升“瞪羚计划”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运用信息网络促进生产技术、物流、市场信息、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对接,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二是加快培育产业集群,认真抓好杭州装备制造业、萧山化纤纺织、建德精细化工等5个省级转型升级示范区和10个市级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确定一批重点发展的产业平台,包括各类开发区和县、市域产业发展平台。提升产业平台信息化应用水平,为创新型企业和发展项目腾出发展空间。三是发挥区县(市)产业特色优势,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统筹规划布局, 确定一批区县(市)信息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鼓励市区先进制造业向五县(市)梯度转移。做好产业项目对接,注重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发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一批特色经济和信息化水平高的工业强乡镇和产业园区,形成产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促进城乡统筹产业发展。

五、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推进机制,组织规划实施

对杭州市“两化”融合发展工作,由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规划部署,根据杭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明确“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具体实施,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作,定期沟通,形成合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要发挥杭州市已建立软件协会、机器人联盟、电子商务等30多个行业协会的优势,通过技术、信息等交流做好行业“两化”融合的服务推动工作。确立企业在“两化”融合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健全信息化领导机构,完善企业信息化规划、项目管理和考核机制。及时吸收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广实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体系和行业评估规范,形成目标细化、运转高效的“两化”融合推进机制。目前,杭州市已制订《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包含智能装备发展、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信息产业支撑服务能力提升等九项内容,要切实围绕这些专项行动计划,多方协调狠抓落实,全面提升杭州市“两化”深度融合的水平。

(二)加大资金扶持,强化政策支撑

杭州市对“两化”融合项目资助力度较大,去年对涉及信息软件、互联网、电子商务、机器人、信息化应用等重大创新项目,资助3亿多元,促进了杭州市工业制造转型升级。今后继续鼓励企业用于“两化”融合的技术创新。发挥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电子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大对“两化”融合中共性技术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示范项目的支持。对于信息技术应用效果明显,示范效应强的企业,在政府采购、用地上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先权。对于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大中型企业,征收的税收可以一定比例返还,金融部门在贷款方面给予优先权。努力优化政策服务,引导各类资本投向“两化”融合的重点领域。支持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信用融资业务发展,政府出资搭建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降低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成本。

(三)开展典型示范,实现产研联动

在全省“两化”融合国家试验区的基础上,积极打造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典型示范。组织开展以促进“两化”深度融合为主题的巡回推广活动,大力宣传各地区、各行业和典型企业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积极通过媒体、网上展示和博览会等形式扩大推广范围和深度。做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经验总结和推广工作,鼓励和支持各区县(市)树立示范企业、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充分发挥我省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势,扩大产学研结合,把大学、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优势结合起来,探索建立产学研用战略对话机制。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专业研究机构之间在信息化技术开发应用方面深化合作,共享成果。发挥产业联盟的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企业和传统工业企业开展技术合作。

(四)建立服务体系,强化人才培训 组织实施“两化”深度融合服务行动计划,培育和发展集信息化规划、咨询设计、项目实施和专业培训为一体的信息服务业。建设一批“两化”深度融合服务产业中心和机构。发展和完善一批面向企业的低成本、安全可靠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依托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健全信息基础设施,提升产业聚集区和园区智能化发展水平,优化服务质量。围绕“两化”深度融合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加快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信息领域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等,大力培养各领域的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鼓励高等院校与工业企业联合培养急需的信息化实用性人才。加强对信息化高级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对工业企业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信息化方面的培训,完善信息技术管理职业资格考试和认证制度。

(五)制定标准规范,重视产权保护

要围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需求,通过标准化工作的不断突破和标准水平的整体提升,建立结构合理、适应市场的标准化体系。按工业门类组织编制工业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鼓励企业参与工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化工作。努力构建并完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环境和激励机制,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环境。积极实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联动,在杭州市形成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特别要鼓励杭州市电子信息、软件、物联网和先进制造业等企业创新具有知识产权的各类产品,推进杭州市“两化”深度融合工作登上新的台阶。

第四篇: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

【发布单位】国务院

【发布文号】国发〔2011〕47号 【发布日期】2011-12-30 【生效日期】2011-12-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

国发〔2011〕4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编制和实施《规划》,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根本要求,也是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我国工业由大到强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我国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切实按照《规划》要求做好各项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和市场机制,加强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引导和约束,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实际制定落实方案,切实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尽快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和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中期评估结果和总体实施情况要向国务院报告。

国务院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十一五”工业发展回顾和“十二五”形势分析

第一节 “十一五”工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第二节 “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形势 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第二节 主要目标

第三章 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

第一节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节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

第三节 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

第四节 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第五节 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

第六节 推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第七节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

第八节 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第四章 重点领域发展导向

第一节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第二节 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

第三节 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

第四节 增强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五节 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水平

第六节 加快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 第五章 保障措施及实施机制

第一节 完善保障措施

第二节 健全实施机制

前 言

“十一五”期间,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和风险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今后五年,我国工业发展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已进入到必须以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转型就是要通过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升级就是要通过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提升。工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是指导今后五年我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行动纲领,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具体部署,是工业领域其他规划的重要编制依据。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国资委及国防科工局、烟草局等部门和单位联合编制。

第一章 “十一五”工业发展回顾和“十二五”形势分析 第一节 “十一五”工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经历了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中央果断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我国工业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工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在全面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及时制定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和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3%,全国城镇工业企业投资总额年均增速达2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年均增速达30.2%。2010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2%,全国城镇工业企业完成投资9.9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万亿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组织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技术改造项目8955项,带动社会投资1万亿元。“十一五”期间重点领域淘汰落后产能取得积极进展,其中淘汰炼铁产能1.2亿吨、水泥产能3.5亿吨、造纸产能1070万吨。2010年全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部商品出口的31.2%,较2005年提高3.1个百分点。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钢铁、汽车、船舶、水泥等行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东部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5.8个百分点。

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到2010年,依托工业企业设立了12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29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553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已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总数的53%。机械工业主要产品中约有40%的产品质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新支线飞机、大型液化天然气船(LNG)、高速轨道交通、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通信(TD-SCDMA)、高性能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取得积极成效。“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6%,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6.7%,工业化学需氧量及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7%和1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69%,大宗固体废物等综合利用取得明显进展。工业企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和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较2005年分别下降33%和45%。

中小企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国各类中小企业达4400万户(含个体工商户),完成了全国50%的税收,创造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各类产业集聚区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东部地区工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已占本地区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中西部地区涌现出一批特色产业园区,128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信息技术深化应用和军民融合式发展稳步推进。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国家级“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和重点行业信息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010年,我国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4.5万亿元,分别为2005年的3.3倍和3倍。民口单位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已占全部许可证的2/3,国防科技工业完成民品产值占国防科技工业产值的74.5%。对外开放和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目前,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已占全球制成品贸易的1/7,较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2010年,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FDI)为496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的46.9%;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遍布129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3.8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已超过1400家,较“十五”末增长近一倍。国有工业大型企业布局调整步伐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完善。工业行业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国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改善,总体实力跃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业发展方式仍较为粗放,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部分“两高一资”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规模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偏低,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空间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协调;一般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这些矛盾和问题已严重制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尽快加以研究解决。第二节 “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工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既有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刻影响,也有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紧迫要求,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国际环境呈现新趋势。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既面临着难得机遇,也伴随着严峻挑战,给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带来深刻影响。

——世界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发生新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发展,为我国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能力,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提供了新机遇。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围绕市场、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更趋激烈,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对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压力。

——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孕育新突破。信息网络、生物、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正在酝酿新的突破,全球范围内新兴产业发展进入加速成长期。我国在新兴产业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突破,把握好全球经济分工调整的新机遇,加强战略部署和统筹规划,就有可能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同时,发达国家纷纷推行“制造业再造”,加紧在新兴科技领域前瞻布局,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应对不当、贻误时机,我国在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全球化生产方式变革不断加快。随着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柔性制造、虚拟制造等日益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新格局,客观上为我国利用全球要素资源,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创造了条件。同时,跨国公司充分利用全球化的生产和组织模式,以核心技术和专业服务牢牢掌控着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我国工业企业提升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国内环境呈现新特征。今后五年,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但传统发展模式面临诸多挑战,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城镇化进程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巨大的消费潜力将转化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50%,内需主导、消费驱动、惠及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进一步引导居民消费预期,推动居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为我国工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劳动力、土地、燃料动力等价格持续上升,生产要素成本压力加大,转型升级的约束相应增多。——信息化、市场化与国际化持续深入发展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信息化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近年来,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各类要素市场逐步健全,市场配置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日益扩大,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活力显著增强。同时,我国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处于完善过程中,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还不足,健全与科学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尚需较长过程。

——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更趋强化对工业转型升级提出了紧迫要求。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将进一步完善,为工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创造良好环境,也将促进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同时,由于长期粗放式发展,我国工业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占全社会能源消耗、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70%以上,钢铁、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单位产品能耗较国际先进水平高出10%-20%;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原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重要能源资源进口依存度超过50%。随着能源资源刚性需求持续上升,生态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对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形成了“倒逼机制”。

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转型升级如能加快推进,就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如果行动迟缓,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而且会错失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必须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转变。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工业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工业转型升级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必须坚持在发展中求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为转型升级的中心任务。正确处理好工业增长与结构、质量、效益、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重大关系,以提高工业附加值水平为突破口,全面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和供给结构,改善和提升工业整体素质,强化工业企业安全保障,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坚持把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链条,促进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

——坚持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推广应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强化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加快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

——坚持把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和牵引作用,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

——坚持把提高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发展水平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完善公共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改造提升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加快推动工业布局向集约高效、协调优化转变。

——坚持把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作为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稳定外需、扩大内需,实现内需外需均衡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推动宏观调控手段向更多依靠市场力量转变。第二节 主要目标

根据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十二五”时期要力争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一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0%,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重点骨干企业达到3%以上,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一倍,攻克和掌握一批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产业核心技术,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的关键装备、技术标准取得突破。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实现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15%左右;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规模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中小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比进一步提高。

——信息化和军民融合水平显著提高。重点骨干企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70%,大中型企业资源计划(ERP)普及率达到80%以上。军民资源开放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军民结合产业规模显著扩大。

——质量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工业品质量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食品、药品、纺织服装等民生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一五”末降低21%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1%以上;工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0%,工业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5%;主要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专栏1:“十二五”时期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指标

类别

指 标 2010年 2015年

累计变化

经济运行 工业增加值增速(%)[8]①

工业增加值率提高(百分点)

2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10]①

技术创新 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1.0

拥有科技机构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比重(%)>3

5产业结构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7 15 8

产业集中度(%)② 钢铁行业前10家 48.6 60 11.4汽车行业前10家 82.2 >90 7.8

船舶行业前10家 48.9 >70 21.1“两化”融合 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61.7 85.0 23.3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52.1 70.0 17.9

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ERP普及率(%)80.0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1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1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0

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9 72

3注:①[ ]内数值为年均增速;

②是按产品产量计算的产业集中度。

到“十二五”末,努力使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的创新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工业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第三章 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强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一节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紧紧抓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中心环节,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支持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支持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健全由企业牵头实施应用性重大科技项目的机制,重点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进一步研究落实财政、投资、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鼓励骨干企业建立海外研发基地,收购兼并海外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面向企业开放和共享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重要试验设备等科技资源。支持骨干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提升协同创新能力。鼓励中小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发。

健全产业创新体系,攻克共性及关键核心技术。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面向主要工业行业,依托大型转制院所和骨干企业,整合相关资源,健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发体制机制,支持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推动建立一批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支持创新战略联盟承担重大研发任务,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以核心装备、系统软件、关键材料、基础零部件等关键领域为重点,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等,推进重点产业技术创新,突破和掌握先进制造、节能减排、国防科技等领域的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制一批重大装备和关键产品。支持和促进重大技术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加快提升制造业领域知识、技术扩散和规模化生产能力。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重点产业专利布局,建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评议机制、预警机制和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知识产权转移交易体系,大力培育知识产权服务业,提升工业领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深入开展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完善工业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技术标准,健全电子电气、关键零部件等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可靠性、环保和能效标准,完善食品、化妆品、玩具等日用消费品的安全标准。支持基于自有知识产权的标准研发、评估和试验验证,促进更多的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增强我国在国际标准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专栏2:实施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工程 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依托“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新药创制”、“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强知识产权布局和技术标准制定,在重点领域形成自主开发能力。

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制定国家产业技术发展指南,每年组织实施一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等重大科技成果项目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推广一批能带动形成新的市场需求、改善民生的科技成果。

建设重点行业技术创新平台。整合现有研发资源,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工业重点领域实验室建设。建设重点行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加强重点企业和重点产业基地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建立标准化管理和信息服务平台。

发展产业联盟。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TD-SCDMA及长期演进趋势(LTE)、支线及通用飞机、重大节能环保装备、物联网、云计算、应用电子和工业软件、数字内容等若干新兴产业领域,推动一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重点产业联盟发展。制定支持产业联盟发展的政策措施。

加强创新型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在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的组织实施,培养大批面向生产一线的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技能人才,造就一批产业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加强中西部地区产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支持建立校企结合的人才综合培训和实践基地。第二节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

技术改造是促进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技术改造投资省、周期短、效益好、污染少、消耗低的优势,通过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优化工业投资结构,推动工业整体素质跃上新台阶。

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传统产业提升、智能及清洁安全发展等重点,通过不断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对现有企业生产设施、装备、生产工艺条件进行改造,提高先进产能比重。大力推广重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支持企业改造提升研发设计、试验验证、检验检测等基础设施及条件,支持工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升级改造。注重把企业技术改造同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流程再造、组织结构调整、品牌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建设能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新兴科技与传统产业的有机融合,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的发展。围绕发展潜力大、带动性强的若干新兴领域,立足现有企业和产业基础,实施产业链升级工程,着力突破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完善产业链条,加快形成一批先进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强化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的结合,切实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产品和技术升级换代。

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加强工业投资监测分析,研究制定工业投资指南,建立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库,编制发布导向目录,引导社会资金等要素投向。完善和落实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创新资金投入模式,支持一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支持中小企业加强技术改造,逐步提高技术改造投资在工业投资中的比重。加强准入管理和产能预警,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固定资产投入,抑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强化技术改造基础工作,加强统计监测分析,完善技术改造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健全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长效机制。

专栏3:“十二五”技术改造专项工程

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围绕品种质量、节能降耗、安全生产、“两化”融合、军民结合等重点领域,创新研发设计,改造工艺流程,改善产品检验检测手段,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创建知名品牌,提高传统产业先进产能比重。

智能及清洁安全示范。深化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经营管理等各环节的应用。推进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应用,推动生产装备的数字化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支持重点节能、节水、节材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支持重点行业污染治理设施设备升级改造。支持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建立环境和污染源监控信息系统。加大化工、有色、民爆等行业安全生产改造力度。

产业链升级。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实施重点领域产业链改造升级,完善产业链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技术进步,促进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支持工艺专业化企业发展,健全协作配套体系,提高中小企业聚集度,发展产业集群。

公共服务平台升级。支持重点工业园区研发设计、质量认证、试验检测、节能与污染治理、信息网络服务等平台升级改造;围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对现有重点产业基础技术研发平台、行业共性检测试验平台、共性服务平台进行升级改造。

第三节 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

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牵引作用,完善信息化推进机制,推动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不断提高工业信息化的层次和水平。

加快发展支撑信息化发展的产品和技术。加快应用电子等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着力提升汽车、飞机、船舶、机械、家电等行业的产品智能化水平。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及工程分析软件、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等应用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逐步形成工业软件研发、生产和服务体系,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供有力支撑。组织开展重点行业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研究开发危险自动识别和故障实时诊断共性关键技术,加快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SCADA)等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建设。

专栏4:发展信息化相关支撑技术及产品

工业控制。加强分布式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驱动执行机构、触摸屏、文本显示器等软硬件产品的研制,提升工业控制的集成化、智能化水平。

嵌入式系统。重点支持开发核心芯片、嵌入式操作系统、集成开发环境和嵌入式应用软件产品,加强嵌入式系统与网络技术的融合,推进嵌入式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

工业软件。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产品数据管理(PDM)、过程控制系统(PC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工业软件,加快重点领域推广应用。

应用电子。突破数控系统现场总线、通信协议、高速伺服驱动等技术。加快发展车载网络、动力电池及管理控制系统、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和车用芯片。突破数字化医学影像诊断、医用传感器、治疗微系统等的自主研制。促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新型器件开发和应用。发展航空机载电子设备及其相关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应用系统。研发综合船桥技术、船载全球定位系统(GPS)产品系统集成技术、船舶自动识别技术。

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深化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应用,推进从单项业务应用向多业务综合集成转变,从企业信息应用向业务流程优化再造转变,从单一企业应用向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应用转变。推进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应用,优化研发设计流程,加快构建网络化、协同化的工业研发设计体系。推动生产装备数字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加快集散控制、制造执行等技术在原材料企业的集成应用;加快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等在装备制造企业的普及推广;加大数字化、自动化技术改造提升消费品企业信息化水平力度。全面普及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客户关系等管理信息系统,以集成应用促进业务流程优化,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加强企业信息化队伍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首席信息主管(CIO)制度。

创新信息化推进机制。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推进服务体系,以服务能力建设为中心,实施行业信息化服务工程,推动信息技术研发与行业应用紧密结合,发展一批面向工业行业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国家级信息化促进中心,建设一批面向重点行业的国家级工程数据中心,树立一批信息化示范企业。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健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提升智能化发展水平。建立工业企业信息化评估体系和行业评估规范,规范发展第三方评价机构。第四节 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推进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立足节约、清洁、低碳、安全发展,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围绕工业生产源头、过程和产品三个重点,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推动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鼓励工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完善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和产品能效标准,严格能耗、物耗等准入门槛。深入开展重点用能企业对标达标、能源审计和能源清洁度检测活动。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健全高耗水行业用水限定指标和新建企业(项目)用水准入条件;组织实施重点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加快节水技术和产品的推广使用,推进污废水再生利用,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推广节材技术工艺,发展木基复合材料、生物材料、再生循环和节材型包装。加强政策引导,促进金属材料、石油等原材料的节约代用。

促进工业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以污染物排放强度高的行业为重点,加强清洁生产审核,组织编制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实施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推动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高新建项目清洁生产水平。研究建立生态设计产品标识制度,发布工业企业生态评价设计实施指南。加强造纸、印染、制革、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的水污染治理,削减化学需氧量及氨氮排放量。推进钢铁、石油化工、有色、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减排,逐步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实加强有色金属矿产采选、有色金属冶炼、铅蓄电池、基础化工等行业的铅、汞、镉、铬等重金属和类金属砷污染防治,推动工业行业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稳步推进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合格评定体系的建立,控制和减少废弃电子电气产品对环境的污染。

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以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等为重点,通过上下游产业优化整合,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构筑链接循环的工业产业体系。加强废旧金属、废塑料、废纸、废旧纺织品、废旧铅酸电池及锂离子电池、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废旧合成材料等回收利用,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推广,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规模化增值利用。以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为重点,组织实施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开展再制造产品认定,培育一批示范企业,有序促进再制造产业规模化发展。

专栏5:工业节能降耗减排专项

工业节能。组织开展工业企业能效对标达标活动和企业能效“领跑者”行动,加强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重点用能行业节能改造,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实施百项重点节能技术、节能产品(设备)推广应用工程,吨钢能耗、吨铝综合交流电耗、吨乙烯平均能耗、吨水泥综合能耗分别由2010年的615公斤标准煤、14250千瓦时、910公斤标准煤、100千瓦时下降到2015年的590公斤标准煤、13800千瓦时、880公斤标准煤、92千瓦时。

工业节水。对高用水行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实施干法除尘、工业废水处理回用、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等节水工程。组织工业废水处理回用成套装置攻关,加强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工业节材。组织开展机电产品包装节材代木试点,推动节材代木包装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扩大应用,开展包装物周转使用示范。组织开展贵重金属节材试点。

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在重点行业开展共性、关键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示范,推动实施一批重大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实施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钢铁烧结机脱硫、水泥厂脱硝、石化行业催化裂化烟气脱硫、造纸及印染行业废水深度治理、二口恶英减排等工作方案。加快推行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

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规模化高值利用。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组织开展有色金属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废旧汽车、家电、电子产品拆解加工利用示范基地及机电产品再制造示范基地。

“两型”企业创建。推进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试点,培育一批示范企业。

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推动重大低碳技术的示范应用,积极开发轻质材料、节能家电等低碳产品,控制工业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建立企业、园区、行业等不同层次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探索低碳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编制重点行业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目录,研究建立低碳产品评价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探索基于行业碳排放的经济政策和碳交易措施。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形成有利于落后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和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环保、能耗、质量、土地等指标约束作用,完善落后产能界定标准,严格市场准入条件,防止新增落后产能。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实施差别电价等政策,促进落后产能加快淘汰;采取综合性调控措施,抑制高消耗、高排放产品的市场需求。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能源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安全生产、产品质量、职业健康等方面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依法淘汰落后产能。专栏6:主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

钢铁。重点淘汰90平方米以下烧结机、8平方米以下球团竖炉、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电炉、转炉。

焦炭。重点淘汰炭化室4.3米(捣固焦炉3.8米)以下常规机焦炉、未达到焦化行业准入条件要求的热回收焦炉等产能。铁合金。重点淘汰6300KVA及以下普通铁合金矿热炉等产能。

有色金属。铜冶炼重点淘汰密闭鼓风炉、电炉、反射炉等落后产能。电解铝重点淘汰100千安及以下小预焙槽等产能。铅冶炼重点淘汰采用烧结机、烧结锅、烧结盘、简易高炉等工艺设备。淘汰落后的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生产工艺及设备。

电石。重点淘汰开放式电石炉,单台炉变压器容量小于12500千伏安的电石炉等落后设备。逐步淘汰高汞触媒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

水泥。重点淘汰3.0米以下水泥机械化立窑,小型水泥回转窑,水泥粉磨站直径3.0米以下的球磨机等产能,淘汰落后生产能力2.5亿吨。

平板玻璃。全部淘汰平拉(含格法)普通玻璃生产线。

造纸。重点淘汰单条年生产能力3.4万吨以下的非木浆生产线,年生产能力5.1万吨以下的化学木浆生产线,年生产能力1万吨以下的废纸制浆生产线等产能。

制革。重点淘汰年加工生皮能力5万标张牛皮以下的生产线,年加工蓝湿皮能力3万标张牛皮以下的生产线等产能。

印染。重点淘汰74型染整设备、浴比大于1∶10的棉及化纤间歇式染色设备等落后设备。化纤。重点淘汰湿法氨纶生产工艺,硝酸法腈纶常规纤维生产工艺,年产2万吨以下常规粘胶短纤维生产线等产能。

注:*落后产能淘汰重点将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定进行动态调整。

提高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水平。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预防机制。加强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政策、规划、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升安全生产准入条件,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强制性淘汰。实施高风险化工产品、工艺和装备的替代和改造,推进高安全风险、高环境风险和安全防护距离不足的化工企业搬迁调整,规范建设安全、环保、风险可控的化工园区。研发和推广安全专用设备,加快安全生产关键技术装备升级换代,实现危险作业场所的人机隔离、遥控操作、远程监控或减少在线操作人员,增强事故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第五节 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

以开发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改善服务、提高效益为重点,大力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引领和创造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提升工业产品质量。健全技术标准,优化产品设计,改造技术装备、推进精益制造,加强过程控制,完善检验检测,为提升产品质量提供基础保障。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结合行业特点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动企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开展关键原材料和基础零部件的工艺技术、质量与可靠性攻关。加强重大装备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研究,提高产品内在质量和使用寿命。加快重点行业质量和检测标准的制修订,深入推进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对标和达标工作。结合食品、化妆品、家电等行业的产品质量与安全性能的强制性认证和现行法律制度及管理措施,加强质量基础能力建设,提高产品质量检测能力。

加强自主品牌培育。鼓励企业制定品牌发展战略,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形成具有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引导企业推进品牌的多元化、系列化、差异化,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收购海外品牌,支持国内品牌在境外的商标注册,促进品牌国际化。发展专业品牌运营机构,在信息咨询、产品开发、市场推广、质量检测等方面为企业品牌建设提供公共服务。建立品牌评价机制,指导重点行业定期发布品牌报告,加强自有品牌培育过程的动态监测。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以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为重点,完善企业产品质量追溯和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健全产品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引导企业开展“质量安全承诺”活动,有序推进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和评价工作,逐步建立企业质量安全诚信档案,引导企业创建诚信文化。规范企业质量自我声明,建立工业产品质量监测预警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建立企业质量诚信管理体系和评价机制。强化质量安全基础工作,加快建设废弃工业产品的环境影响数据库、产品伤害监测数据库、重点产品缺陷数据库、有害物质限量安全数据库。支持企业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供应链的质量控制。支持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质量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工业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系建设,建立重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

专栏7:工业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

工业产品质量提升。支持建设500个权威的工业产品质量技术评价实验室和800个用于产品质量改进的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实施关键基础产品质量攻关计划,提升关键原材料、基础元器件性能的稳定性;组织实施重大装备可靠性增长计划,支持开展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提升重大装备可靠性、一致性水平。

工业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以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为基础,健全工业企业质量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评价体系,完善政府、协会、企业联动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企业质量安全诚信档案,完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工业产品技术和质量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奖惩并举、疏堵结合、多部门联动的工业产品质量信誉社会评价机制。组织完善自律规范。健全和规范“质量承诺”、“产品召回”等制度。

自主品牌培育。指导工业企业通过强化意识、增强能力、创新开发、评估改进和树立信誉等工作,积极培育知名品牌。以消费品、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领域为重点,整合相关政策资源,重点培育100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及1000个国内著名品牌。

第六节 推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在规模经济行业促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扶持发展大批具有“专精特新”特征的中小企业,加快形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资源配置更富效率的产业组织结构。

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发展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以汽车、钢铁、水泥、船舶、机械、电子信息、电解铝、稀土、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引导兼并重组企业管理创新,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清理限制跨地区兼并重组的规定,理顺地区间利益分配关系,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和改组。鼓励通过壮大主业、资源整合、业务流程再造、资本运作等方式,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品牌经营、专业服务、系统集成、产业链整合等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壮大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

促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着力营造环境、改善服务,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进一步优化结构和转型成长。增强创业创新活力和吸纳就业能力,鼓励和支持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和特色优势中小企业,鼓励中小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支持成长性中小企业做精做优,发展一批专业化企业,支持发展新模式、新业态。鼓励中小企业挖掘、保护、改造民间特色传统工艺,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形成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引导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培育一批“配套专家”,提高协作配套水平。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提高中小企业集聚度,优化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

加强企业管理和企业家队伍建设。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意识,切实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权益,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依法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制度。引导企业加强设备、工艺、操作、计量、原料、现场、财务、成本管理等基础管理工作,推动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开发人才资源,以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第七节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

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调整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的要求,引导产业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综合考虑区域消费市场、运输半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因素,合理调整和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主要依托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重大项目,优先在中西部资源富集地布局;主要利用进口资源的重大项目,优先在沿海沿江地区布局,减少资源、产品跨区域大规模调动。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规划,引导各地根据自身的基础和条件,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和布局重点。

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相结合、优势互补与互利共赢相结合、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引导地区间产业合作和有序转移。支持中西部地区以现有工业园区和各类产业基地为依托,加强配套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鼓励通过要素互换、合作兴办园区、企业联合协作,建设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鼓励东部沿海省市在区域内有序推进产业转移。促进海峡两岸产业融合对接。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加强对新疆、西藏和青海的产业援助。严格禁止落后生产能力异地转移,强化产业转移中的环境和安全监管。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积极推动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的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加强对工业园区发展的规划引导,提升信息网络、污染集中治理、事故预防处置和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能力,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促进各类产业集聚区规范有序发展。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在国家审核公告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国家重点规划的产业集聚区内,创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品牌形象优、配套条件好、节能环保水平高、产业规模和影响居全国前列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支持以品牌共享为基础,大力培育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证明标志等集体品牌,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

专栏8:产业集聚区及工业园区提升改造

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现有依法设立的工业园区(集聚区)中,开展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基本条件是:一是集约程度高,规模效益好。主导产业特色突出,规模和水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单位土地平均投资强度和平均产出均在3000万元/公顷以上。二是资源消耗低,安全有保障。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及用水量处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工业“三废”排放、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企业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率达到100%;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三是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原则上不低于2%;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国内同行业前列;骨干企业工艺技术和装备先进。四是产品质量好,品牌形象优。主导产业产品质量处于国际或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拥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五是信息化水平高。信息基础设施完备,企业在生产经营环节信息化应用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六是配套服务体系完善。技术开发、检验检测、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劳动关系和谐。

提升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加强对省级开发区规划编制、产业升级、节能减排、“两化”融合等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健全省级开发区管理机制,逐步完善支持省级开发区规范发展的政策措施。

建设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在有条件的中西部省市探索要素互换、企业合作、产业链协作等合作对接新模式,建立3-5个东(中)西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

第八节 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

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更加注重引进产业升级亟需的先进技术设备,着力引进高端人才,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提高工业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提高工业领域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合作。利用国内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和智力资本优势,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引进研发团队等智力资源,更好地利用全球科技成果,努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等功能性机构,发展国内配套企业。鼓励国内企业深度参与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合作,鼓励港澳台企业到西部地区进行投资。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国内技术成熟、国际市场需求大的行业,向境外转移部分生产能力。加强统筹规划,推动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境外重化工园区。鼓励有实力企业开展境外油气、铁矿、铀矿、铜矿、铝土矿等重要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多元化、多渠道资源安全供应体系。鼓励国内企业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地区)设立研发中心,与境外研发机构和创新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合作。鼓励实力强、资本雄厚的大型企业开展成套工程项目承包、跨国并购、绿地投资和知识产权国际申请注册,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和区域营销中心,在全球范围开展资源配置和价值链整合。

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和示范,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条,推动加工贸易从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物流等环节拓展;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和建设一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鼓励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和功能,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中。第四章 重点领域发展导向

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促进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与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协调发展,为加快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基础。第一节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抓住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着力提升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快机床、汽车、船舶、发电设备等装备产品的升级换代,积极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民用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促进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

关键基础零部件及基础制造装备。加强铸、锻、焊、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基础工艺研究,加强工艺装备及检测能力建设,提升关键零部件质量水平。推进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关键零部件、精密工模具的创新发展,建设若干行业检测试验平台。继续推进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发展高精、高速、智能、复合、重型数控工作母机和特种加工机床、大型数控成形冲压、重型锻压、清洁高效铸造、新型焊接及热处理等基础制造装备,尽快提高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和重大技术装备的技术水平。

重大智能制造装备。围绕先进制造、交通、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发展需要,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和应用示范,集成创新一批以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冶金及石油石化成套设备、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智能化造纸及印刷装备等为代表的流程制造装备和离散型制造装备,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加快发展焊接、搬运、装配等工业机器人,以及安防、深海作业、救援、医疗等专用机器人。到2015年,重大成套装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进一步提高传统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和安全水平,加快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工程,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有关研发工作,掌握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轻量化材料等关键技术,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持续跟踪研究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替代燃料汽车。加快传统汽车升级换代,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稳步推进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加快充、换电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市场推广模式。完善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健全汽车节能管理制度。大力推动自主品牌发展,鼓励优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前10强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90%。到2015年,节能型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降至5.9升/百公里;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

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适应新的国际造船标准及规范,建立现代造船新模式,着力优化船舶产品结构,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散货船、油船(含化学品船)、集装箱船等主流船型升级换代。全面掌握液化天然气船(LNG)等高技术船舶的设计建造技术,加强基础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究,完善船舶科技创新体系。提升船舶配套水平,巩固优势配套产品市场地位,提升配套产品技术水平,完善关键设备二轮配套体系。重点突破深水装备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积极推进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以及海洋监测仪器设备产业化,打造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聚区。组织实施绿色精品船舶、船舶动力系统集成、深海资源探采装备、深海空间站等创新发展工程,全面提升绿色高效造船、信息化造船能力和本土配套能力。到2015年,主流船型本土化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80%,海洋工程装备世界市场份额提高到20%,船舶工业前10强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70%以上。

轨道交通装备。以满足客货运输需求和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导向,以快速客运网络、大运量货运通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具备节能、环保、安全优势的时速200公里等级客运机车、大轴重长编组重载货运列车、中低速磁悬浮车辆、新型城轨装备和新型服务保障装备。组织轨道交通装备关键系统攻关,加速提升关键系统和核心技术的综合能力。到2015年,轨道交通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民用飞机。坚持军民结合、科技先行、质量第一和改革创新的原则,加快研制干线飞机、支线飞机、大中型直升机、大型灭火和水上救援飞机、航空发动机、核心设备和系统。深入推进大型飞机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全面开展大型飞机及其配套的发动机、机载设备、关键材料和基础元器件研制,建立大型飞机研发标准和规范体系。实施支线飞机和通用航空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快新支线飞机研制和改进改型,推进支线飞机产业化和精品化,研制新型支线飞机;发展中高端喷气公务机,研制一批新型作业类通用飞机、多用途通用飞机、直升机、教练机、无人机及其他特种飞行器,积极发展通用航空服务。到2015年,航空工业销售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国产单通道大型客机实现首飞,国产支线飞机、直升机和通用飞机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

民用航天。完善我国现役运载火箭系列型谱,完成新一代运载火箭工程研制并实现首飞;实施先进上面级、多星上面级飞行演示验证;启动重型运载火箭和更大推力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实施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进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宇航产品型谱化与长寿命高可靠工程,发展新型对地观测、通信广播、新技术与科学实验卫星,不断完善应用卫星体系。进一步完善卫星地面系统建设,推进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科研试验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加强航天军民两用技术发展,拓展航天产品与服务出口市场,稳步提高卫星发射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

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装备。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依托国家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工程,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大力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和节能监测等节能装备。重点发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处理、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小城镇分散型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仪器仪表等环保设备,推进重大环保装备应用示范。加快发展生活垃圾分选、填埋、焚烧发电、生物处理和垃圾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围绕“城市矿产”工程,发展高效智能拆解和分拣装置及设备。推广应用表面工程、快速熔覆成形等再制造装备。发展先进、高效、可靠的检测监控、安全避险、安全保护、个人防护、灾害监控、特种安全设施及应急救援等安全装备,发展安全、便捷的应急净水等救灾设备。

能源装备。积极应用超临界、超超临界和循环流化床等先进发电技术,加大水电装备向高参数、大容量、巨型化转变。大力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先进输变电技术装备,推动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的研制。推进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掌握百万千瓦级核电装备的核心技术。突破大规模储能技术瓶颈,提升风电并网技术和主轴轴承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着力发展适应我国风场特征的大功率陆地和海洋风电装备。依托国家有关示范工程,提高太阳能光电、光热转换效率,加快提升太阳能光伏电池、平板集热器及组件生产装备的制造能力。推动生物质能源装备和智能电网设备研发及产业化。掌握系统设计、压缩机、电机和变频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实现油气物探、测井、钻井等重大装备及天然气液化关键设备的自主制造。

专栏9: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及示范应用工程

智能制造装备发展工程。围绕感知、决策、执行三个关键环节,研究开发新型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感知、决策装置,以及高性能液压件与气动元件、高速精密轴承、高速精密齿轮和变频调速装置等执行部件;重点开发基于机器人的汽车焊接生产线、自动化仓储与分拣系统等自动化装备;推进数字制造技术、自动测控装置、智能重大基础制造装备在百万吨乙烯工程、百万千瓦级火电、数字化车间、煤炭综采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点开展柴油机高压共轨技术等高效内燃机技术、先进变速器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大幅提高小排量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和性能。支持开展普通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研发。重点突破动力电池核心技术,支持电机及驱动系统,以及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器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开展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关键材料的核心技术研发。支持建设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平台。

深海探采工程装备。紧密围绕“勘、探、钻、采、运”五个核心环节,重点研制高性能物探船、深水勘察船、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深水生产储卸装置、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大功率平台供应船、潜水作业支持船、深水半潜式起重铺管船等装备,以及核心设备和系统,到2015年掌握3000米以内深水资源开发所需装备的设计建造能力。

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系统。依托重点建设工程,健全研发、设计、制造、试验验证、标准体系和平台,突破永磁电传动、列车运行控制、安全信息传输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制配套轮轴轴承、传动齿轮箱、牵引变流器、大功率制动装置等关键零部件;开发牵引传动与控制、列车运行及网络控制等关键系统。

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加强航空基础研究,开展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和设备等的研发。积极推进ARJ21支线飞机的批量交付和系列化发展,加快新舟系列支线飞机改进改型和市场推广,根据市场需求研制新型支线飞机;发展高端公务机,研制一批新型通用飞机及其他特种飞行器。选择若干地区和相关行业进行通用航空试点。

第二节 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

立足国内市场需求,严格控制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快传统基础产业升级换代,构建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体系,加大资源的国际化保障力度,推动原材料工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钢铁工业。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和总量扩张,以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兼并重组、循环经济为重点提高行业整体素质。规范行业秩序,分批公布符合生产经营规范条件的钢铁企业名单。鼓励企业差异化开发品种,重点提升大宗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鼓励开发国内短缺的关键钢材品种。推广使用400MPa及以上钢筋等节能高效钢材,力争到2015年高强度钢筋使用比重超过60%。支持以优势企业为主体,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形成3-5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6-7家具有较强实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前10位钢铁企业集团产量占全国钢铁总产量的60%左右。综合考虑资源、市场、环境和运输等条件,有序推进中心城市城区钢厂搬迁改造,调整优化钢铁工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钢铁渣、尘泥和尾矿的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废钢回收体系建设,鼓励废钢资源回收利用和废钢进口。加大国内铁矿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强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力争海外权益矿石进口量占铁矿石进口总量的30%以上,健全资源保障体系。鼓励企业在境外发展钢铁冶炼及深加工。

有色金属工业。以发展精深加工、提升品种质量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重点,大力发展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和市场短缺产品。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从严控制铝、铅、锌、钛、镁冶炼产能增长。积极利用低温低压电解、强化熔炼、生物冶金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淘汰铜、铝、铅、锌等常用有色金属落后产能,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加强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气、二口恶英和汞、铅及其他重金属污染防治。鼓励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尾矿和熔炼渣等资源开发利用,建设和完善再生利用体系。鼓励大型企业投资勘探开发铜、铝、铅锌、镍等国内短缺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进一步推进现有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加强稀土、钨、锡、锑等稀有金属行业管理,整顿和规范勘探、开采、加工、贸易等环节秩序,继续严格控制开采和冶炼产能,大力发展稀有金属深加工。支持煤电铝加工一体化,有序扩大直供电试点。积极推进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到2015年,铜、铝、铅、锌前10家企业产业集中度分别达到90%、90%、60%、60%。

石化及化学工业。按照一体化、集约化、基地化、多联产发展模式,从严控制项目新布点,加快推进炼化一体化新建扩建项目,统筹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千万吨级炼油和百万吨级乙烯炼化一体化基地。促进烯烃原料轻质化、多元化,全面提升炼化技术和大型装备国内保障能力。积极开发煤炭高效洁净转化和有机化工原料来源多样化技术,有序发展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化工;实施煤制合成氨等传统煤化工产业的技术改造,优化工艺流程,推动产业升级;鼓励煤基多联产,促进化工生产与能源转化有机结合。加强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控制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逐步淘汰工作,严格氯碱、纯碱、无机盐、轮胎、涂料、氟化工、染料等行业准入,加强化学品分类和标签管理。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高端石化产品、新型专用化学品、生物化工和节能环保等产业。优化氮肥生产原料路线和动力结构,鼓励发展专用肥料;支持中小化肥企业生产向肥料二次加工转移,促进基础肥料生产向资源地集中,完善磷、钾肥基地建设。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农药,淘汰高毒、高残留、高环境风险的农药品种。促进化工行业推广绿色化学技术,逐步替代和淘汰对环境危害严重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其化学品。

建材工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建筑构件、工程预制件等建材产品,以及具有保温隔热、隔音、防水、防火、抗震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大力推广窑炉余热利用、水泥粉磨节电和浮法玻璃全氧燃烧等节能技术,加强工业粉尘、氮氧化物和大气汞的治理。按等量置换原则推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到2015年基本淘汰落后水泥产能,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重超过90%。重点支持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和工业废弃物生产线建设;加大非金属矿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推进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减量化工程,开发建筑陶瓷干法生产技术及装备;建立与电力、煤炭、钢铁、化工等产业相衔接的循环经济生产体系,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总量。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到2015年前10家水泥企业、平板玻璃企业产能占全国总产能比重分别达到35%、75%以上。专栏10:原材料行业调整升级重点

钢铁。加大高强度、高抗腐蚀性、高专项性能等关键钢材品种的开发和应用,关键品种国内保障率达到95%以上。在减少或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资源、市场、环境和运输等条件,加快建设湛江、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积极推进中心城市城区钢厂转型和搬迁改造。重点推动鞍钢与福建三钢等跨区域兼并重组,以及河北渤海钢铁集团、太钢等区域内兼并重组。研究支持海峡西岸和新疆等地区钢铁工业发展。

电解铝。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增产能项目,鼓励东部能源紧张、环境容量有限地区的电解铝产能向中西部能源资源富集地区、特别是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转移。支持在具有水电优势、资源富集的广西、云南、四川、青海、陕西、贵州等西部地区合理有序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稀有金属。坚持保护性开采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严格勘察、开采、生产加工、进出口管理,大力推进稀有金属深加工和应用。到2015年,力争使稀有金属高技术产品销售比率达到40%以上,稀土、钨、锡、锑、钼等稀有金属工业前5家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

水泥和平板玻璃。在产能相对过剩的地区,严格执行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严禁新上新增产能项目。在落后产能较多的地区,引导企业加大联合重组的力度,通过等量置换、上大压小等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煤化工。在传统煤化工领域,不再审批单纯扩能的焦炭、电石项目,结合淘汰落后产能,对合成氨和甲醇等通过上大压小、产能置换等方式提高竞争力。在现代煤化工领域,加强统筹规划,严格行业准入,在煤炭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的地区有序推进煤制烯烃产业化项目,鼓励产业链延伸,积极发展高端产品;支持具备条件地区适度发展煤制天然气项目,严格控制煤制油项目。

石化炼化一体化。立足现有企业,综合考虑原油来源、环境、市场等因素,统筹规划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进一步改造提升长三角、珠三角和渤海湾等传统产业区,适度发展以武汉、成都为核心的中西部内陆产业集中区,优化东北和西部地区资源配置,发展深加工产品。严格市场准入,新建炼油项目规模不得低于1000万吨/年,乙烯规模不得低于100万吨/年。

新材料产业。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为目标,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硅氟材料、特种玻璃和功能陶瓷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新型合金材料、高品质特殊钢、工程塑料、特种橡胶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加强纳米、生物、超导、智能等前沿新材料研究。加快材料设计、制备加工、服役行为、高效利用及工程化的技术研发,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实现新材料产业与原材料工业融合发展,增强材料支撑保障能力。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产值占原材料工业比重达到6%。专栏11:新材料产业化及应用

高性能金属材料。加快发展高端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等轻质高强度合金材料、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及非晶合金材料,组织开发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延寿等综合性能好的高品质特殊钢。

稀有金属和稀土功能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磁体、新型显示和半导体照明用稀土发光材料和高端硬质合金,加快推进新型储氢材料、催化材料、高纯金属及靶材、原子能级锆材和银铟镉控制棒等产业化,研究突破新一代高储能密度电池材料及技术。

先进高分子材料。加快发展工程塑料、特种橡胶、高性能硅氟材料、功能性膜材料和复合功能高分子材料,加强改性及加工应用技术开发,大力发展环保型高性能涂料,防水材料和胶黏剂等材料。

高性能纤维及高性能复合材料。加强高性能增强纤维工艺及技术装备攻关,发展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新型无机非金属纤维等高性能增强纤维。发展新型超大规格、特殊结构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等,积极开发陶瓷基复合材料,努力扩大产品应用范围。

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超薄基板玻璃、光伏太阳能电池用超白玻璃、导电氧化物镀膜(TCO)玻璃,鼓励发展应用低辐射(Low-E)镀膜玻璃、真空及中空玻璃等节能玻璃。组织推广高效阻燃安全保温隔热等新型建材。

第三节 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

以品牌建设、品种质量、优化布局、诚信发展为重点,增加有效供给,保障质量安全,引导消费升级,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塑造消费品工业竞争新优势。

轻工业。加强轻工产品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增强研发设计、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重点发展智能节能型家电、节能照明电器、高效节能缝制设备、新型动力电池、绿色日用化学品、高档皮革和陶瓷,加快造纸、塑料、皮革、日化等重点行业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推进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健全能效标准及标识管理。大力发展降解性好的包装新材料、新型绿色环保包装产品和先进包装装备。加强废旧包装、废纸、废塑料、废旧家电和电池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废旧产品回收与综合利用。加快做强做大一批骨干企业,合理、有序引导产业转移,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纺织工业。加大高新技术改造力度,发展技术先进、引领时尚、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纺织工业体系。加强超仿真、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新型生物质纤维等的开发应用,力争使我国纤维材料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废旧纤维制品循环利用,再生纤维利用占纤维加工总量比重提高到15%。组织实施产业用纺织品应用示范,加强产品标准和使用规范的对接,加快产业用纺织品开发及应用。发展高效纺纱、高速织造、短流程印染等成套装备及工艺,优化毛、麻、丝等独特资源的纺织染加工技术。提升纺织服装新产品设计和研发能力,加强营销创新和供应链管理,健全品牌价值体系,重点发展一批综合实力强的自主品牌企业。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引导企业在棉花、麻、蚕茧、羊毛等主产区发展精深加工,中西部地区纺织工业产值占全国比重提高到28%。

食品工业。加快发展现代食品工业,推广应用高效分离、节能干燥、食品生物工程、非热杀菌等先进技术,开发健康、营养、保健、方便食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提高食品加工副产物和废弃物增值综合利用水平。重点支持发酵、制糖、饮料、酿酒、调味品等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食品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改善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条件,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工业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专栏12:轻纺工业改造提升重点

智能节能家电。重点突破变频、空调制冷剂替代、太阳能混合动力、新材料和材料替代等应用技术,开发变频控制模块和芯片、高效环保压缩机和变频压缩机、直流电机、空气源热泵等关键零部件,发展环保、智能型家电产品。到2015年,主要家电产品能效水平平均提高10%,自有品牌家电出口比例达到30%。

高性能电池。大力发展锂电池、镍氢电池、新型结构铅蓄电池等动力电池;逐步降低电池行业铅、汞、镉的耗用量,淘汰普通开口式铅蓄电池,加快镍氢电池替代镉镍电池步伐。

制革。加大对清洁化制革、末端污染治理以及环保型皮革化学品的研发推广力度,推进节水降耗,减少制革污染排放,发展生态皮革。到2015年,皮革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有较大幅度提高。

日用玻璃和陶瓷。推广玻璃瓶罐轻量化制造技术、节能玻璃配方,发展自动化配料及均化系统、废(碎)玻璃自动化处理系统。优化窑炉结构设计,推广节能型干燥、球磨、成型设备,及高效燃烧控制、循环利用等先进技术。

化学纤维及产业用纺织品。通过分子结构改性、共混、异性、超细、复合等技术,发展仿棉涤纶和仿毛纤维;突破新型溶剂法等关键技术,实现生物质纤维产业化。发展百万吨级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大型粘胶装置、连续聚合氨纶等技术和装备。开发和提升非织造成型、织造成型、复合加工及功能性后整理技术,重点发展土工、医疗卫生、环保过滤、交通工具、安全防护等产业用纺织品。到2015年,产业用纺织品占纤维消费比重提高到25%。

食品。重点支持肉制品、乳制品等12个食品行业企业工艺技术装备的更新改造,完善原料检验、在线检测、成品质量等检测设施和手段,健全质量可追溯体系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

医药工业。以提高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和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加快实现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新型疫苗关键技术和重大新产品研制及产业化,支持利用基因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制药工艺和流程。加强化学新药研发及产业化,抓住全球通用名药市场快速增长的机遇,培育国际市场新优势。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发展疗效确切、物质基础清楚、作用机理明确、质量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提高先进医疗装备和高端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水平,推进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促进基本药物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推动药品质量标准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升级。建立军民结合的应急特需药品研发、生产体系,健全民族药研发及产业化机制,满足应急救治的药物需求。“十二五”期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专栏13: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 重大疾病防治新药创制。以提高重大疾病防治能力为目标,支持现代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和现代中药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到2015年,培育20个以上创新药物投放市场,培育20个以上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通用名药物新品种,培育50个以上现代中药品种。

先进医疗设备创制。部署核心部件与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突破主要依赖进口的数字医学设备、精密医疗器械等产品,支持中医诊疗设备发展。到2015年,培育50个以上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较大市场规模的医疗设备产品。

质量升级示范。支持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率先实施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鼓励优势企业开展发达国家GMP认证。到2015年,50家以上制剂企业通过发达国家GMP认证。

国际化示范。鼓励国内企业在境外同步开展临床研究,鼓励企业在境外以直接投资或并购的方式设立研发机构或生产基地,加快开展产品国际注册。到2015年,20家以上的国内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或生产基地。

中药材(民族药)产业化。鼓励企业建立中药材原料基地,推广规模化种植,加强重要野生药材品种人工选育。运用生物技术进行优良种源的繁育,建立和完善种子种苗基地、栽培试验示范基地,推动野生药材的家种。加强中药材认证。到2015年,建成100个以上中药材(民族药)重点品种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

第四节 增强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深化技术和产品应用,积极拓展国内需求,引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基础电子。把握电子信息产品发展新趋势,突破关键电子元器件、材料和设备的核心技术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形成结构优化、配套完整的基础电子产业体系。结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着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持续提升先进和特色集成电路芯片生产技术和能力,发展先进封装工艺,进一步提高测试水平,攻克关键设备、仪器、材料和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技术工艺,实现重大产品、重大工艺和新兴领域的突破。到“十二五”末,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球15%以上。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支持高世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面板发展,提高等离子体显示器件(PDP)产业竞争力,加快大尺寸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OLED)、电子纸、三维(3D)显示、激光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上游原材料、元器件及专用装备等配套产业,完善新型显示产业体系,平板显示产业规模占全球比重提高到20%以上。支持高端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绿色电池、功率器件、传感器件等产品及关键设备、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推动传统元器件向智能化、微型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专栏14:基础电子产业跃升工程

集成电路。突破高端通用芯片核心技术,开发面向网络通信、数字视听、计算机、信息安全、工业应用等领域的集成电路产品。加快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技术升级和建设,开发45纳米(nm)及以下先进工艺模块和特色工艺模块;提升先进封装工艺和测试水平;增强刻蚀机、离子注入机、互联镀铜设备、大尺寸硅片等8-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关键设备、仪器和材料的开发能力。加强对1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技术的储备性研发。加快国家级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关键电子元器件和材料。支持片式阻容感、机电组件、电声器件、智能传感器、绿色电池、印刷电路板等产品的技术升级及工艺设备研发。积极发展半导体材料、太阳能光伏材料、光电子材料、压电与声光材料等,以及用于装联和封装等使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

新型平板显示。重点支持6代以上TFT-LCD面板生产和玻璃基板等核心技术研发。围绕高光效技术(高能效、低成本)、高清晰度技术(3D、动态清晰度、超高清晰度)以及超薄技术进行研发,提高PDP产品性能,完善配套产业链。重点支持大尺寸OLED相关技术和工艺集成开发,攻克低温多晶硅(LTPS)技术,加强OLED关键原材料及设备本土化配套。支持电子纸及关键材料研发及产业化。

发光二极管(LED)。重点突破外延生长和芯片制造关键技术,提高外延片和高端芯片的国内保障水平。增强功率型LED器件封装能力,加大对封装结构设计、新型封装材料及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加快实现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设备的量产,推进衬底材料、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MO源)、高性能环氧树脂以及高效荧光粉等研发和产业化。加快检测平台建设,制定和完善LED相关标准。

计算机。提升产品研发和工业设计能力,完善和延伸产业链,增强自主品牌国际竞争力。统筹部署云计算等关键技术、产品的研发、产业化及应用,积极推动设计、产品、应用、服务融合创新和互动发展,加快移动互联网终端的研制,加强云计算平台建设,推进先导部署和应用示范。大力支持自主设计研发中央处理器(CPU)等芯片在整机中的应用,加快平板电脑、高性能计算机及服务器、网络产品、存储系统及打印输出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自主可信安全产品等重点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推进绿色智能数据中心及技术业务服务平台建设,拓展行业应用市场。加快新一代空管信息系统建设。

通信设备及终端。重点支持TD-SCDMA高端产品、TD-LTE等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和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完善TD-LTE移动终端基带和射频芯片、应用平台和测试仪器等配套产业。积极推进大容量、超高速、高智能的光传输、交换和接入技术,以及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发展传感网络关键传输设备及系统,统筹部署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培育自主可控的物联网感知产业和应用服务业。积极参与国际通信标准制定,推动我国标准更多地成为国际主流标准。大力发展智能手机及信息终端、卫星应用终端等新型终端产品。加强设备制造业与电信运营业的互动,推进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创新。

数字视听。加快完善平板电视产业链,重点支持网络化、智能化、节能环保、具有立体显示功能的新型彩电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促进彩电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研发适应三网融合业务要求的多种数字家庭智能终端和新型消费电子产品,支持高清投影机、高保真音响的研发与应用,大力推动数字家庭多业务应用示范,加强音视频编解码、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等技术标准的推广应用。支持数字家庭产业基地建设。支持电视整机企业与上游企业资源整合,加强与内容服务企业间的联合与合作。培育具有全产业链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配套体系。

软件业。坚持以系统带动整机和软硬件应用、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促进软件业做强做大。加强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等基础软件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发展新一代搜索引擎及浏览器、网络资源调度管理系统、智能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等网络化的关键软件。重点支持数字电视、智能终端、应用电子、数字医疗设备、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关键软件的研发及产业化,提升工业装备和产品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推动工业生产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加快发展信息安全技术、产品和服务,构建自主可控信息安全体系和架构,完善信息安全产品及服务认证制度,提高对国家安全和重大信息系统安全的支撑能力。支持数字内容处理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着力培育龙头企业,鼓励中小软件企业特色化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推动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十二五”期间,软件业年均增速保持在22%以上,占信息产业比重提高到20%以上。

专栏15:物联网研发、产业化和应用示范

着力突破物联网的关键核心技术。围绕高端传感器、新型射频识别(RFID)、智能仪表、智能信息处理软件等瓶颈环节,突破核心技术,重点支持面向应用的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决策软件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加强高可靠、低成本传感器专用芯片、传感节点、微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和适于传感器节点使用的高效电源等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开发与新型网络架构相适应的虚拟化、低功耗技术及相应产品。

加快构建物联网标准化体系。从总体、感知、传输、应用等方面系统构建物联网标准体系。加快传感器网络组网、物品标识编码、信息传输、智能处理、安全等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物联网标准化协作机制。

统筹重点领域的物联网先导应用。研究制定物联网应用行动计划,分步骤、分层次开展先导应用示范,加快形成市场化运作机制。推进物联网在先进制造、现代物流、食品安全、数字医疗、环保监测、安全生产、安全反恐(周界防护)、智慧城市以及在交通、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中的应用。研究推进无锡国家物联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物联网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第五节 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水平

按照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要求,加快推进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确保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

提升武器装备研发制造水平。根据国防建设需要,调整优化能力布局,加强武器装备研发条件建设,提升总体设计、总装测试和系统集成等核心能力,提高武器装备研制体系化和信息化水平。开展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探索,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形成创新合力,突破一批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集成创新水平。以产业关键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重点,大力推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高技术武器装备自主式、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改革,深化军工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军工科研院所改革。

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进一步完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制度体系,形成管理科学、规范有序、政策协调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准入和退出机制。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形成面向全国、分类管理、有序竞争的开放式发展格局。加强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在规划、政策上的协调衔接,促进军、民科研机构的开放共享;加速军工和民用技术相互转化,促进国防领域和民用领域科技成果、人才、设施设备、信息等要素的交流融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加快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和军工优势产业;建设军民结合产业基地,促进军工经济与区域经济融合。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工业的互通、互动、互补发展。

第六节 加快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

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服务型制造,不断提升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服务支撑能力。

工业设计及研发服务。围绕外观造型、功能创新、结构优化、包装展示以及节材节能、新材料使用等重点环节,创新设计理念,提升设计手段,壮大设计队伍,大力发展以功能设计、结构设计、形态及包装设计等为主要内容的工业设计产业。支持工业企业与设计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合作,扩大工业设计服务市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及平台,培育发展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专业化研发服务机构。扶持一批专业化的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企业,构建多领域、网络化的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支持发展面向生产过程的分析、测试、计量、检测等服务,鼓励发展检索、分析、咨询、数据加工等知识产权服务。专栏16:工业设计及研发服务发展专项

培育高素质工业设计和研发人才。推动建立工业设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建立国家工业设计奖励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建工业设计实训基地。吸引海外优秀工业设计和研发服务人才回国创业。

培育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加大设计创新投入,鼓励加强设计研发服务能力建设,创新服务模式,重点培育一批工业设计和研发服务骨干企业。组织认定一批国家级企业设计中心,建立工业设计企业资质评价制度。

培育国家级示范区。面向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工业设计企业集聚发展,培育一批辐射能力强、带动效应显著的国家级工业设计及研发服务示范区。加强研发设计领域共性和基础性技术研发,依托产业基地建设一批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发展生物医药等专业研发服务外包。大力发展临床前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及试验设计等领域的专业化第三方服务,支持发展医药研发外包(CRO)等专业服务。

制造业物流服务。引导工业企业加快物流业务整合、分离和外包,释放物流需求。推进重点行业电子商务平台与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加强危险品流向跟踪、状态监控和来源追溯的信息化管理,提高食品、农产品等冷链物流信息管理水平。支持第三代移动通信(3G)、3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机器到机器(M2M)、射频识别(RFID)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制造业物流领域的创新与应用。加快信用、认证、标准、支付和物流平台建设,鼓励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企业间电子商务(B2B)发展的支撑环境。

信息服务及外包。大力发展网络化、全链条的信息传输、信息技术、信息内容等服务业。引导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向产业链前后端延伸,推动咨询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测试评估、数据处理与运营服务等业务向高端化发展。支持发展面向网络新应用的信息技术服务,加快发展软件即服务(SaaS)等新型业务模式。制定推广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加快信息技术服务支撑工具研发和服务产品化进程,促进重点软件企业面向金融、电信、医疗、能源交通等行业的知识库建设。鼓励发展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和知识流程外包服务(KPO),扩大服务对象和业务规模。提高信息服务及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和项目分包平台的服务能力,支持外包人才培训和实训基地建设。扶持一批由制造企业中剥离形成的专业化信息服务企业,提升外包业务承接能力。

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服务。加快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产品(包括节能产品、环保装备)认证评估、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等服务。推动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等“一条龙”服务。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本行业其他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服务。加大污染治理设施特许经营实施力度,引导民间投资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创新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积极推广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积极培育企业安全生产服务市场,加快发展安全生产技术咨询、合同安全管理、工程建设、产品推广和安全风险评估、装备租赁、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

制造服务化。鼓励制造企业积极发展精准化的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的运维和在线支持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个性化设计、多元化的融资服务、便捷化的电子商务等服务形式。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从提供设备,向提供设计、承接项目、实施工程、项目控制、设施维护和管理运营等一体化服务转变,支持大型装备企业掌握系统集成能力,开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鼓励制造企业围绕产品功能拓展,发展故障诊断、远程咨询、呼叫中心、专业维修、在线商店、位置服务等新型服务形态。推动制造企业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发展社会化专业服务,提高专业服务在产品价值中的比重。积极开发和保护工业旅游资源,推进工业旅游示范与服务标准化建设,大力开发工业专题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加快完善工业旅游市场体系。第五章 保障措施及实施机制 第一节 完善保障措施

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长效机制,为实现规划目标及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围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在产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质量安全、中小企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等重点领域,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民用飞机、软件、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船舶、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发展的法律保障。

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及功能。动态修订重点行业产业政策,加紧制定新兴领域产业政策,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政府采购、土地、环保、安全、知识产权、质量监督、标准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充分考虑资源状况、环境承载能力和区域发展阶段,研究实施针对特定地区的差异化产业政策。制定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逐步消除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企业在生产要素价格等方面的差异。贯彻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产业转移指导目录,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产业有序转移和生产力合理布局。依法实施反垄断审查,建立产业安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和联动机制。

强化工业标准规范及准入条件。完善重点行业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快健全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质量安全、生产安全、职业危害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制定重点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严格实施重点行业准入条件,加强重点行业的准入与退出管理。进一步完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分制定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并分解到各地,建立淘汰落后产能核查公告制度。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整合相关政策资源和资金渠道,加大对工业转型升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对重点行业转型升级示范工程、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业基础能力提升、服务型制造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完善和落实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股权激励等税收政策。研究完善重大装备的首台套政策,鼓励和支持重大装备出口;完善进口促进政策,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稳步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发挥关闭小企业补助资金作用。制定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的具体办法,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社会负担。

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鼓励汽车、电子信息、家电等企业与金融机构密切合作,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开发完善各类消费信贷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应小型和微型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完善信贷体系与保险、担保之间的联动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创新。加快发展主板(含中小板)、创业板、场外市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积极推进债券市场建设,完善信用债券发行及风险控制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在主板(含中小板)、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鼓励符合条件的上市企业通过再融资和发行公司债券做大做强。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兼并重组,加强企业兼并重组中的风险监控,完善对重大企业兼并重组交易的管理。

健全节能减排约束与激励机制。完善节能减排、淘汰落后、质量安全、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绩效评价和责任制。建立工业产品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制度,制定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研究制定促进“两型”企业创建的政策措施。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建立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建立工业生态设计产品标志制度。制定鼓励安全产业发展和鼓励企业增加安全投入的政策措施,支持有效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的搬迁改造项目。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完善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

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以中小企业服务需求为导向,着力搭建服务平台,完善运行机制,壮大服务队伍,整合服务资源。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科研院所作用,支持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发展,重点支持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构建体系完整、结构合理、资源共享、服务协同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社会投资广泛参与,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加强对小型微型企业培训力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深化工业重点行业和领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强化政府监管和市场监督,形成平等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重要领域集中。完善投资体制机制,落实民间投资进入相关重点领域的政策,切实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落实企业境外投资自主权,支持国内优势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完善工业园区管理体制,促进工业企业和项目向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集中。第二节 健全实施机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强化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加强协作,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建立部际协调机制。建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部际协调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切实推动规划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制定重点行业和领域转型升级总体方案,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明确规划实施责任。规划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产业发展等任务,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完善规划实施环境和市场机制,加强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引导。对规划确定的约束性任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做好跟踪监测和信息发布,定期公布各地区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切实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

加强和创新工业管理。进一步强化工业管理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标准等方面的职责,创新工业管理方式和手段。完善行业工业经济监测网络和指标体系,强化行业信息统计和信息发布。加强工业生产要素衔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在加强行业管理、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强化规划监测评估。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提出规划实施进展情况报告,并适时开展中期评估,不断优化规划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促进规划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实现。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国务院发布《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

发布时间:2012-02-09来源:省经信委

近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国发[2011]47号,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把整个工业作为规划对象,并且由国务院发布实施的中长期规划。《规划》明确了“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确定了未来5年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目标。“十二五”期间,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一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0%;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重点骨干企业达到3%以上,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一倍;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15%左右,规模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主要工业品质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70%,大中型企业资源计划(ERP)普及率达到80%以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一五”末降低21%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规划》从转型升级要素角度提出了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三是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四是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五是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六是发展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推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七是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八是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

下载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助推化工涂料行业两化融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助推化工涂料行业两化融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二十五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二十五 http://www.xiexiebang.com/n11293472/n11293832/n13875071/14462167.html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

    实施两化深度融合战略 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实施两化深度融合战略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前言: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工信部将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

    党建+融合 助推企业转型升级(2016.3.3改)

    党建+融合 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江西洪大集团党委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模式 江西洪大集团是江西省大型非公有制商贸集团和全省商贸龙头企业,旗下的洪城大市场是个私......

    装饰行业两化融合报告

    信息建设深化 流程管理优化 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3月。 是建设部批准的国家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建筑装饰设计甲级、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建筑幕......

    两化融合信息化规划方案

    山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两化融合信息化规划方案 目 录 一、两化融合现状及基本情况 ............................... 5 二、两化融合信息化规划 ........................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十四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十四 http://www.xiexiebang.com/n11293472/n11293832/n13875071/14462277.html 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四(范文)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四 http://www.xiexiebang.com/n11293472/n11293832/n13875071/14462377.html 准确把握工业转型升级的内涵与实质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十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十 http://www.xiexiebang.com/n11293472/n11293832/n13875071/14462317.html 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实施绿色增长战略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