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学校存在问题的提案(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5:4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农村学校存在问题的提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农村学校存在问题的提案》。

第一篇:关于农村学校存在问题的提案

关于农村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教育在全县教育占有相当高的比例,重视和搞好农村教育对提升全县教育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近年来,全县在教育上加大了投资,多媒体的班班通,音体美器材的普及,学生课外读物的提供对提升全县教育水准注入了强进的动力。但在视察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以下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阻碍了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现就有关问题汇报如下: 1.关于民办教师工资待遇问题。

农村学校因种种原因,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民办代教,有的一干就是十几二十年,而且都奋斗在一线。但他们与公办教师相比较,同工不同酬,甚至成反比,他们工资低,仅为正式工工资的三分之一,更无绩效,严重挫伤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尽管从省地县开始着手解决民办教师问题,但如今奋斗在一线的代教仍看不见希望。2.关于幼儿就近入学的问题。

受小学撤村并校浪潮的影响,农村幼儿园留下来的为数很少,农村好多适龄幼儿不得不挤进乡镇,家长也不得不搬迁租住在乡镇,这不仅增加了好多农民家庭经济负担,也影响到家长的劳作务工,同时也加大了乡镇幼儿园办学负担。而留下来的农村幼儿园,教师由村里自雇,几乎都是不能胜任幼儿工作的教师,致使幼儿在幼儿园享受不到应有的趣味与本领。

3.关于寄宿制学校与非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分配的问题。

现在学校公用经费是按学校学生人数同一标准下拨分配,通过对寄宿制学校调查,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分配标准不合理,各乡镇中学几乎都存在寄宿,差别不是太大,小学就不同了,就拿双池一小与明德学校相比,双池明德小学460名学生全部寄宿,双池一小学早晨8点上课,下午6点放学,双池一小学师生在校时间远远低于明德小学,在用电方面差别很大,在取暖上悬殊更大;双池一小学不存在住宿,不用考虑宿舍和食堂等方面的日杂费用。寄宿制学校学生和老师住宿吃饭,学校在用水用电、取暖、宿舍和食堂等方面的开支远远超过非寄宿制学校开支,部分项目是非寄宿制学校所不用考虑的。4.关于经费下拨迟缓的问题。

在走访学校的过程中,了解到县级应当下拨给学校的经费迟迟不予下拨,每学期都拖到半个多学期后经费才能到位。到我5月4日调研结束,本学期应下拨的学校经费任然没有到位。开学初,学校需要购置的办公用品很多,当今社会,店主又不给赊欠,如果自己垫支,但依据财政票据规定,钱必须打到店主的卡上,不能给你垫支的人打款,这让学校工作很难开展。

5.关于教育设备配备售后服务无保障的问题。

教育局统一招标配备到各校的教学设备,比如多媒体,保修期内不断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使用,上报后,既无人过问也无售后服务,使设备形同虚设,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6.关于教育编制不规范的问题。

编制办对学校核编情况与学校实际在岗情况不符,致使乡镇学校严重短缺教师,在编教师正常产假、病假的短缺,上级部门不予配备教师,学校只能各自雇用代教;教师调动,人走了,关系还留着,于是出现了编与岗的混乱。7.关于教师配备不均衡的问题

通过对基层学校走访发现,学校即教师配备不均衡,特别是新办学校,存在两极化的严重趋势,即将退休的老年教师,都存在身体衰弱、家务负担过重的情况,他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年轻教师有精力但又缺乏经验,比如特岗教师,分配到农村小学,许多都无法适专业而代课,只能边学边讲,中年骨干教师严重缺乏,致使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对于民办教师工资待遇问题,县乡两级拿出部分资金对民办代教给予工资补助的提高,尽量缩小与正式工在薪酬的差距,尤其绩效工资,应该是学校按需设岗后,在岗教师都考虑,而不能只考虑公办教师。

关于幼儿就近入学的问题,建议重新启动村办幼儿园,由乡村两级负责硬件建设,由县一级负责幼儿园的软件配备,对于幼儿教师,由教育系统统一招聘配备和管理,教师工资由县乡两级支付。

对于寄宿制和非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的分配,应该考虑到寄宿制学校的实际情况,按寄宿制和非寄宿制学校予以不同标准的公用经费进行分配,使寄宿制学校能正常有序开展工作。

关于公用经费下拨迟缓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能急学校之所急,向学校之所想,在开学初及时足额下拨经费,真正做到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学校。

对于教学设备售后服务无保障的问题,教育局应责令专人予以解决,常年接受学校的反馈,确保设备有坏能修,有坏必修,正真体现教学设备的使用价值。

关于教育编制不规范的问题,教育局对教师的调动应该与编制办通气,做到人走关系走,及时补足农村学校的编制。

关于教师配备不均衡的问题,建议中心校统一调配教师,给每所学校都老中青相结合配备教师,或者实行教师轮岗制度,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优秀的师资力量。

第二篇:农村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在教育理念上重升学不重育人。一是高度重视优质高中和重点高中的升学率。尤其是当前高考的竞争已经下移到中考竞争,只有把更多的毕业生送进优质高中和重点高中,升学率上去了,这所初中在社会上才有美誉度和生存空间。二是把学校的功能定错了位。认为学校就是—个加工厂,只有生源好才会加工成好产品,把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在社会上的美誉度归结为生源的质量,因此而大抢优质生源。

2.在教学管理上重教学不重科研。目前,在初中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上,出现了一些极端。一是,根本不要科研,只关注分数,只要能提高分数的,哪怕是笨重的战术,都无所不用到极致。二是为搞科研而搞科研。科研只立项不研究,只评比不应用,只用于应付上级检查;搞科研完全成了走过场走形式,完全没有任何实际效果,不但没有促进教学,有时候甚至是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三是,一些学校的科研组织只是行政性的,成为学校领导为平衡人际关系而设立的虚机构。

3.在校园文化及教师管理上重制度不重人文关怀。一是只重视控制和约束,而轻视培养与规划。过分强调制度的约束性、规范性、控制性,过分强调服从性、计划性、统一性,最终可能损害学校组织成员在工作过程中的自由度,导致学校只重视眼前所谓“从严管理”的形象,而对备课创新、课堂创新、作业创新等质量要素产生负面的影响,这必然影响教师主体精神与创造潜能的发挥。二是在教师使用与管理上,只注重教师的业务水平,而忽视师德建设,忽视对教师个人成长及价值实现的人文关怀,久而久之,必然形成重业务、轻师德的畸形发展的教师队伍。

4.在校园安全管理上重突击不重长远。近几年,各地学校相继发生一些危及师生生命安全的事件,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学校成为重灾区。实践证明,多数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一些不安全隐患发展而造成的。而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学校平时忽视安全教育,只是在灾害发生之后进行亡羊补牢式的安全教育,把本应该注重于平时的安全教育当成一项临时突击工作来做,这样必然会酿成校园安全管理的苦果。

二、农村学校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树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归根到底,建构和谐教育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管理中也要体现“以人为本”,意味着一切应从人出发,充分依靠和重视人,调动和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这也暗示着在学校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必须转变视角,从视教师和学生为“物”转变到把其当作具有鲜活生命的人,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尊重其身心特点、权利、人格和个性需要,对他们充分关心、理解和信任。在人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的当代社会,面对人的主动自觉的发展、丰富多样的个性以及强烈的自我实现倾向,我们应把学校管理真正立足于人,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始终。学校管理应重新认识教师和学生在高中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师和学生应当直接或间接参与学校管理的决策。学校可以成立多种以教师或学生为主体的组织机构,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与一般管理不同的是,学校管理不仅要强调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核心和动力,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突出人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而且要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完成受教育者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的管理目标。从而学校教育中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则是把管理的目标定位在育人上。因此,学校管理的理念必须是充分人性化的,必须依托于“以人为本”这个根本出发点。传统的学校管理基本上是按照垂直管理的模式,由校长行使家长式的管理权威。而现代意义的学校管理,则大多数是按照行政职能和科层管理模式,由上一级根据权限向下一级实施控制和管理。而在以人

为本的学校管理观念中,管理者首先必须是教育者,而教育者自然也是管理者,因为教育与管理的惟一对象和终极目标是学生和学生的成长。所以,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必须体现“以教育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和“以服务为本”这样四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管理理念。

2.积极弘扬、确立、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其一,注重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突破狭窄的专业教育观念,从而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增强学生适应性;突破单纯的知识传授观念,注重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加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二,注重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应变讲授式、封闭式教学为灵活式、开放式教学,强凋教学过程的多样性、丰富性和个性化;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应重在教师设计和实施中的创造性程度和个性化水平;衡量教学效果的好坏应重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主体人格的提升、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个性品质的优化。

3.切实抓好学校安全教育。一是要从细节着手,从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着手,首先排除校园安全管理的漏洞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安全隐患。二是要把制定制度和安全教育结合起来,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领导带班值周、定期安全大检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实现安全管理的精细化。三是建立校园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安全责任意识,细化安全工作目标,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网络。四是重长远,切实抓好各种安全教育。未雨绸缪,预防为主,切实抓好安全教育工作,使安全教育常规化、系列化。

4.营造友爱和谐、健康向上、品位高雅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其核心是组织成员在学校生活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组织特色的态度、价值观、思维程序和行为厅式。具体地说,它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目标、校同环境、校风学风、人际关系以及以教育为特点的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生社团组织、学校传统习惯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人财物管理等内容。学校文化具有导向、传承、凝聚、激励、约束、教育和发展功能。

第三篇:农村教师队伍存在问题

一,我县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1,我县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地区,教师普遍素质参差不齐,良莠不分,质量不高

我县现任中小学教师,大致有三块。老牌师范毕业生(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毕业)、民师转正的和近年师范毕业生。第一类个人素质、业务能力、师德建设等方面都是比较好的。第三类他们多为高考扩招后中考或高考上的师范院校,因而自身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难免有先天不足的现象;第二类根据历史不同时期政策转正,很大一部分教学经验、敬业精神都没问题,但教师的教学理念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教学手段也落后,但有一部分人钻了政策孔子,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得教师资格,素质极低,现在很多人也不在教学第一线,也没能力。

虽然许多教师通过20世纪末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但由于培训质量低和其他多方面原因,教师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不少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同步提高。

2,极个别教师职业道德低下,应该肯定,当前我县教师中大多数老师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他们不计名利,不计报酬,献身教育,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在一些教师中存在道德观念迷茫,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心缺乏等问题,他们不安心于教学工作,不热爱自己的事业,耐不住寂寞,抵制不住各种名利的诱惑,表现为工作自由散漫,教学中乱收费,吃拿卡要家长,从事有偿家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时有发生,甚至出现过性侵犯学生等恶劣行为。

3,我县教师队伍不稳定

(1)教师队伍流动的单向性

我县教师队伍流动的单向性指教师有教育系统向非教育系统流动;一线教师向学校,学区,教育局教育行政人员流动;山区向平原,乡镇向县城及其周边地区流动;小学向初中,初中向高中流动

(2)教师队伍中的“躲猫猫”现象——在编不在岗

我县教师队伍中有许多教师在编不在岗,工资照领的现象,既增加了在岗教师的工作量,又浪费了我县的财政收入,在社会上影响极坏。

(3)教师队伍的“隐性流动”,指未构成现实的流动行为大多表现为:对教师职业的自卑感,对教学工作和学生感情的减退,以及工作积极性、责任感的变化;有的则“人在曹营心在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

4,教师的结构不合理

(1)学科结构:配套不齐,短缺严重

小学学科结构性缺编最为紧缺的是英语、计算机、音乐、美术、体育、科技活动等学科的教师,高中学科结构性缺编主要是地理,生物,历史等学科的教师。

(2).学段结构:层层“拔高”,整体下滑

总的来讲,小学教师数量相对过剩,中学教师数量明显不足。我县近一段时间面临小学教师相对过剩、中学教师短缺的双重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出现了将小学高水平教师拔高为初中教师,将高水平的初中教师拔高为高中教师,或将有些短缺学科的大专毕业生拔高为高中教师等现象,这样既造成了初中和高中教师整体素质下滑,对小学教育更是釜底抽薪。

(3),地域结构:县城富余,乡镇不足

我县教师地域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以下几点:第一,从教师数量上来看,县城学校教师趋于饱和,乡镇学校教师明显不足。第二,从素质要求上来看,县城学校与乡镇学校对于教师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县城学校希望有高学历、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师,而乡镇学校则要求教师素质更为全面和综合,主要许多学校是一人一班,需要全能老师。第三,从教师流向上来看,从乡镇流向县城的多,回流的极少。

5,教师中普遍存在职业倦怠

我县广大的教师似乎都不满意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对自己缺失远大的理想追求,普遍认为教师工作是死工资,没有什么前途。具体表现在教学中,则是不求创新,不求上进,教学方法单

一、陈旧,不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得过且过;不关心国家新的教育方针政策,思想观念陈旧,不能与时俱进。第二、工作中动力不足,缺乏热情和责任。没有工作动力,常常抱怨教育工作量大,压力大,工资少,待遇低,对工作没有兴趣。第三、对待学生缺少必要的恒心和耐心,爱心。在管理学生的工作中,做法简单,不会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和年龄特征进行有效的引导,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易与学生发生冲突。有了问题,要么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要么向家长告状,使本来已经紧张的师生关系更加尖锐,却很少从自己身上做检讨。

6,教师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常规抓的不紧,教科研意识普遍淡薄

由于没走出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的结果,而忽略了教学常规的要求,忽略了广大学生的教学利益要求,更谈不上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应该使广大教师通过参与教科研活动,解决教育实践出现的一系列敏感问题,彻底改变过去的“苦教”、“苦学”、“向时间要质量”的教育现状,逐步走上“向教科研要质量”的 科学化的教改道路。

7,教师中的不满情绪逐渐增加

由于公务员工资的逐步兑现而教师的还有部分未及时兑现,职称评定问题,师生纠纷,领导处理不公等问题是部分教师的不满情绪增加,特别有了网络这一平台更促进了这一现象。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今天说,目前我国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有3个问题比较突出:

——城乡教师编制标准不统一,农村比城市低。按照现行教师编制标准,农村初中、小学的教师每人负担学生数分别为18人、23人,城市初中、小学为13.5人、19人。而农村地广人稀,学校规模偏小,有些偏僻地区还大量存在着分散的教学点,据统计,全国目前约有10万个教学点。

——边远、贫困地区、山区教师依然紧缺。有些地方则是由于财政困难或财政供养人员超编,即使有编制也不聘用公办教师,而是低薪聘请代课教师,很多地方代课教师的工资不到公办教师工资的1/3。据教育部统计,全国农村尚有36万名代课教师。

——农村教师的年龄、学科结构不合理,在职培训机制尚需完善。教师年龄偏大的问题,在有的地方比较突出,一些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正面临着年龄断层。在学科结构方面,农村学校的外语、音体美教师严重不足,一些课程无法开设。还有相当一批教师,长期缺乏培训,知识老化,难以承担起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关键在教师。为解决以上问题,检查组建议应适时调整和统一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在编制上向农村倾斜,为农村学校安排少量附加编制,对学生少的教学点可单独核编,为寄宿制学校配备一定数量的生活管理教师。完善农村教师队伍的补充机制,推动建立贫困地区教师特殊补贴制度,使贫困地区派得进、留得住教师。(崔丽程刚)

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使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要求得到落实。学校一切工作的执行者和实践者都是教师,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和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一切美好愿望和长远奋斗目标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把教师队伍的质量搞上去,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各项建设才有了根本保障。由此可见,教师素质对学校发展甚至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

在认真贯彻全(省)教会精神和深入学习国家(四川)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之际,我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水平进行来了调研。应该说现在教师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在新形势下教师队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主要问题有:

一、教育观念落后,师德师风弱化。部分教师思想观念陈旧,办法不多,信心不足,动力不强。教育提质的各项工作,在学校层面无法得到落实。一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不强、教育宗旨淡化、教育能力弱化,在知识更新、创新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不会制作课件,不会使用多媒体教学,有些学校的电教设备成了摆设。部分教师把学生当成摇钱树和聚宝盆利用,违规推销资料、有偿补课、家教家养,有的教师甚至体罚学生,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

二、对社会现实不满,一些教师喜欢与高收入群体作待遇比较,长期发牢骚形成的消极思想影响教学工作情绪。

三、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现象比较突出此外,受编制、财力影响,加上优秀师范生、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任教,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四、学科结构不合理。农村中小学校,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相对富余,而英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普遍不足。

五、聘任制度失去积极的主导作用。聘任终身制,让一些聘上小高的教师(以小学为例)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写论文再与其无关,派其出去参加优质课等比赛,也是能推尽量推,工作敷衍。

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师高学历率不高。名优教师少,骨干教师缺乏。

七、缺乏危机意识,还存有“铁饭碗”意识,业务上不思进取,导致教师思想观念落后、专业知识老化、教学技能僵化、缺少爱与责任、教育目标不明确,等等。这样的一些不良现象任由其发展下去,无论对国家、对社会、对学校、对学生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如何改变这样的局面?如何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下面,就本人在教育教学实践和管理工作中的思考,谈几点建议。

一、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保障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以“坚持科学发展,加快教育强县”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我们必须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统领,强化教师为人师表的德育意识,用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超强的德育规范行为引领学生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强化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通过提高自身素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高;强化教师与时俱进的意识,积极参加政治学习与业务培训,保证政治思想与业务知识与时俱进。

二、标本兼治,强化师德建设。

1、坚持思想教育与制度管理相结合。制定并实施各种师德规章制度,是规范教师依法从教、以德施教的必不可少的有效措施。但规章制度效能的发挥,还得依赖于教师的内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管理首先应当是师德管理。在师德管理中,要善于做到“三先”:即“管理先管人,管人先管心,管心先知心”。在强调执行和实施上级和学校制定的各种师德具体规范要求时,要想方设法了解把握教师的各种心态,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让一些具体的师德规范要求和制度更容易得到教师的心理认同,真正内化为一种行为约束。

2、坚持抓积极因素与抓消极因素相结合。抓积极因素中,首先要树立师德新概念。把教师的成功放在首位,努力创设一个既照亮别人又照亮自己,在奉献中成就自我的良好环境。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培养一种甘于奉献、甘守清贫的职业精神。其次,学校校长要负起应有的责任,付出人文关怀,在对待教师成长上应当像班主任热爱每一个学生一样,公平对待每一个教职员工,鼓励支持相对后进的教职工成长。因为唯其热爱,才能善于发现每位教职员工的某种优点或长处,才能促其扬长避短。抓消极因素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违背师德规范要求的事情,还常常发生在一些对班级管理严格要求,对学生则是“恨铁不成钢”的敬业型教师身上。在严格管理中与学生发生冲突时,或者言语过激,或者处理失当,引起个别学生或家长的误会、曲解和责难,有的还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但却会得到其他一些教师的同情。校长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也会感到很棘手。因此,我们必须冷静、恰当地处理好这些问题。一要晓以利害,严格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努力维护教师形象、学校形象、教育形象。二要引导教师讲究教育方法和策略,有点“自我保护意识”。三是在目前管理学生尚缺乏较好大环境的情况下,领导要为教师多承担责任,注意保护教师对学生严格管理的责任性和积极性。

3、坚持抓科学发展观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对于教师的一些合理需求和实际困难,即使我们的能力有限,也要竭尽全力,分忧解难。长此以往,就能大大增强领导与教师之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人和万事兴”,不但利于激发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而且在碰到诸如评定职称、评优评先等难度较大的工作时,有些教师也能顾全大局,其中也不乏情感维系的因素。

应该说,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是其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师德建设,让教师心中永远有追求,努力创设一种人人奋发向上的氛围,这是教师综合素质得以持续提高的原动力。

第四篇:浅析贫困地区农村薄弱学校存在的问题

浅析贫困地区农村薄弱学校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贫困地区 农村 薄弱学校 问题 内容提要:

农村教育始终是中国教育的主体部分,中国教育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村教育上。农村初级中学的问题既代表义务阶段教育,又代表中学阶段教育,可以综合反应出整个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特征,因而最具有代表性。我国农村乡镇中学正处于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时期,因区域的特殊性等因素导致各学校发展的不均衡,从而产生了薄弱学校。其中,贫困地区农村薄弱学校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地方政府办学力度不强、教育的不公平、校长权责不相等、教学评价简单而单

一、师资不足、硬件和软件投入不足、教师敬业精神不足、缺乏科学合理的愿景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影响了现代教育的推进速度,亟待解决。

1998年11月2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大中城市薄弱学校建设,办好义务教育每一所学校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以下简称薄弱学校)建设,办好义务教育阶段每一所学校,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上的差距,是全面贯彻《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依法维护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性,促进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水平的有效措施;是推进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入初中,缓解“择校”矛盾,治理

1.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的差异是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特征,它也是城乡居民教育机会不均的最严重表现。

2.城镇居民的工作单位性质是我国社会分层中较为特殊的一个标准,仍然影响居民的生活条件及其子女的教育机会。

3.家庭经济收入的差距拉大,致使各阶层教育消费方式不同,产生新了的教育不公平。

4.由于行业和职位不同所构成的差距扩大,人为地加剧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归纳起来,我国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的差别上,这是中国最重要的教育国情之一。

此外,由于县以上高完中均从各乡镇中学选拔优秀教师补充师资,这使得各乡镇中学本就严重不足的师资雪上加霜;再者,各县区都在打造示范学校,从硬件、软件投入和师资配备、生源选拔等各方面都向示范学校倾斜;在师资方面,许多乡镇中学无音乐、美术、地理、生物专业的教师,而这些学科都将纳入中考科目,农村的孩子为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拼命往县以上中学挤;造成好的越好差的越差,如此恶性循环。

三、校长权责不相等

“一位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温家宝)。校长的素质、思维、工作积极性等,严重影响到学校的发展,而时下我国乡镇中学校长的责任无限大,若干个“一票否决”和除教学外的若干繁杂事务,压得校长们喘不过气来,这必然使他们产生职业倦怠。

从校长的权利方面看,乡镇中学校长只有工作权而无人事权,的学习进修机会缺乏,工作任务繁重,导致业务素养的提高相对困难,教师素质整体不高、教育教学观念陈旧、没有新意,对新课程难以接受,教师教学科研空白。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理念不科学,不能体现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进步与改革,导致教学质量、学生发展与学校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进而影响到薄弱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待遇低是不争的事实,中小学教师待遇相对更低,而贫困地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待遇尤为低下。教师的住房也比较差,大城市的各级教师或公务员都有福利分房或货币分房,而农村中小学教师一般不仅不能拥有购买公有住房权(实际上也没有相应的住房资源),而且连一般住宿学校都解决不了,许多学校教师是两人一间房,有的学校是让青年教师与学生一起住集体宿舍。如果讲安居乐业,则贫困地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无居可安。贫困地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工资往往也因县一级财政问题、管理问题,得不到保障,多数不能按时发放,部分地方不能足额发放,少数地方强行扣(费)、捐(款)、缴(金)、集(资)、订(报、书)还比较突出,这样教师们的工资实际能到手养家糊口的就更少了;教师们的医疗保险制度也有待改善,现在许多地方教育系统将教师医疗统一交付保险公司,而保险公司则制定出诸多不利于受保人的条款,如必须到指定的医院,必须是重病住院才能支付部分医疗费,而教师们在工作生活中一般性的医药费开支则远大于符合报销条件的部分,这样,教师的医药费主要还是靠自己来保障。

在职称方面,对于薄弱学校而言,教师职称问题是总体重心偏低,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薄弱学校教师待遇偏低,优秀

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注重结果的教学评价是不全面的,只有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进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3、强调横向评价,忽视纵向评价。横向评价是一种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确立自身在群体中的位置。纵向评价是一种自我评价,通过与自己的过去比较,了解个人的发展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而传统教学评价往往是把教师作为主体,学生完全处于被评的地位,有时教师指名道姓的横向评价极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的和谐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4、强调常规评价,忽视特色评价。常规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所以在评价中常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以及个人在活动中能动性发挥的不同,使不同学生的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但是传统教学评价过分强调常规评价,而忽视特色评价,没有充分重视反映不同类型学生特点的“特色评价”,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5、强调单一评价,忽视多样评价。传统教学评价主要通过笔试的方式进行,往往是在一个阶段、一个单元的教学或整个学期的教学结束之后,通过笔试的形式测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进行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对于有确定目标的结构性教学来讲,也许是适应的,但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来讲,显然是不足的。因为对于每种个性特征的评价方式可能是不同的,而且现实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常常是不规范的,也不可能有统一标

对保障和教育体制的彻底改革。在研究教师专业化的时候,应关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与发展水平;在研究素质教育的时候,应促进政府保证农村初中升高中的瓶颈问题,切实扩大高中的办学规模,缓解升学的巨大压力,为只能应试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松绑;在研究新课程、推行新课程的时候,多研究农村的教育实际,尽量保证课程标准具有中国农村的特色、符合农村的条件、能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政府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在推行创优争先活动、提倡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的时候,为教育投入、教育环境、教师的困难、学校的办公条件着想,真正落实“国兴科教、科教兴国”的战略。

第五篇:学校存在问题2014

1.农村小学学生一年级入学年龄过早(我市入学年龄为7周岁,条件具备的可以提前到6周岁);城区学校“入学难”“大班额”现象突出。

2.各类学校中,均存在在校时间过长,到校时间过早问题。(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规定,小学学生在校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初中学生在校时间不能超过7小时,高中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3.初中、小学存在学生家庭作业量过大现象(《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行为的通知》(庆市教发<2013>4号)规定小学1—3年级不留家庭作业,4—6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4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1小时)。

4.学前教育仍存在“小学化”倾向;对艺术教育、劳动实践课重视度不够。

5.周末、寒暑假仍有办班补课、有偿家教等违规行为发生。

6.不能严格落实“一科一辅”规定,部分教师指定学生固定地点购买教辅资料。

下载关于农村学校存在问题的提案(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农村学校存在问题的提案(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经纪人存在的问题

    农村经纪人存在的问题、面临的风险和解决办法以及合格农村经纪人要具备的条件 专家: 是的。政府对农村经纪人采取的措施是“先发展后规范”,在没有规范之前,一定会出现很多问题......

    农村党组织存在的问题

    农村党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党的农村组织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

    农村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二十年是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稳步发展的时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农村英语教学这一板块,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急需解决。一、目前农村英语教学现状(一)农村英语教学师资紧缺 由于......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

    (二)加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医疗保障老年人的精神文化保障,医疗保障是关注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要方面。(1) 农村可以考虑专门为老人们配置一些娱乐设施,引进一些适合老人们浏览的......

    农村中学数学课堂存在问题

    我认为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与问题: 1、学生基础差直接导致课堂效果不理想:农村小学不存在升学的压力,因此在小学阶段学生该具备的计算能力不过硬,导致在初中课堂上学生往往会但......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人口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老年人口总量快速增长,所占比重逐年攀升,老年人已成为一个越......

    农村沼气池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村沼气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项目。它能给社会和个人带来许多好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农村办沼气的好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是对出生至入学前的儿童进行的教育,它的教育任务和要求是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和个性发展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重视学前儿童智力发展和入小学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