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关于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特对全市文化管理体制、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体系以及创新区建设推动机制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深入各改制文化单位,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与部分职工进行座谈等形式,对全市文化系统的改革发展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局所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共有6个,均为市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其中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3个为正科级建制,文物保护管理所为副科级建制,另有文化市场稽查队和“铁人”纪念馆为股级事业单位。目前正在请示成立市美术馆,为副科级建制的市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建议编制数4-6人。
六个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共有正式在册人员38人。其中文化馆事业编制20个,实有20人(含公益性岗位3人);图书馆事业编制为9个,实有9人;博物馆事业编制3个,实有3人;文物保护管理所事业编制3个,实有4人;文化市场稽查队事业编制2个,实有4人;“铁人”纪念馆事业编制3个,实有3人。
二、健全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文化市场体系是文化市场主体、市场内容、市场活动与市场环境诸要素的集中。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是实现文化强市目标的基本途径。
(一)我市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文化市场经营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共计485家,年产值近1.5亿元,年上缴各种利税近260余万元,解决了2800多人的就业问题。2013年全市共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7500万元,较上年增长29.3%。同时,演出市场、文艺培训市场也正在逐步形成,文化市场已初步形成了多门类、多层次,不断向规范化、科学化、规模化发展的新格局。这些文化经营项目为丰富和活跃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玉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扩大就业、涵养税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始终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原则,把监督、净化、规范和服务文化市场作为主要任务。
展的规模和质量。
(三)加快文化市场发展的措施办法
1、围绕“大文化”格式营造发展环境。文化市场是一个特殊产业,需要政府依靠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支持其发展。要大力倡导“小地方、大文化”的科学发展理念,尽快制定出台具体的文化市场体系政策,包括体系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用地政策和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政策等,逐步使文化政策覆盖文化市场的主要领域。要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办文化市场的政策,理顺文化市场运作,促进文化市场发展。
2、实施大项目战略,发挥项目带动作用。一是借助外力,积极引进省、市内外投资者,特别要吸引具有雄厚资金、经营策略和营销人才优势的外来文化投资企业落户玉门。二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谋划实施一批文化产业项目,积极尝试在硬件设施建设、技术更新改造等领域引进外资,搞好大型文化设施的建设,加快文化市场的发展步伐。通过大项目的实施,既能做大做强文化市场,又能带动周边传统餐饮业、商业、旅游业的繁荣,形成文化搭台,多方唱戏,各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3、整合优化现有文化产业。逐步改变我市文化市场低水平、小规模的粗放经营状态,逐步淘汰摊贩式、作坊式经营业态,积极发展连锁经营、超市经营、股份经营,以现代流通形式取代传统流通形式。按照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的总体要求,做好文化市场升级换代各项基础工作,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拓宽经营范围,调整经营结构,拓展发展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整合优势资源,力促现有文化市场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使文化市场真正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增长点。
4、加强对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开发。我市民间文化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地方特色。这些民间文化都曾有过辉煌灿烂的历史,是我市极其珍贵的民间文化财富。要加强民间文化的教育、宣传工作,使领导干部乃至广大群众,都认识到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并自觉地保护它们。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市民间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普查,做好登记、整理、记录、造册工作。政府对濒临失传的民间绝艺,应给予适当的经费资助,鼓励老艺人带徒弟传承技艺,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民间文化遗产,采取重点保护等政策。要充分利用优秀民间文化的优势,在旅游景点和品牌建设中注入民间文化含量,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5、培育龙头骨干,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文化市场要成为支柱产业,既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又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建议政府对我市各类文化企业有重点、有阶段、有针对的扶持。一是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文化市场如铁人故居纪念馆、嘉年华动漫城等科技含量高,有较长产业链,能够形成企业集群的好项目,并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力争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产业;二是既要实施集团战略、名牌战略,又要实施多路出击、充分占领市场的战略,大力发挥玉门市现有文化资源优势,把铁人故居纪念馆、火烧沟原始村落遗址等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资源做大做强,形成产业规模,打好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名牌”。三是对一些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体制不顺、竞争乏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经营体制改革,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公司化运作等形式,挂大靠强,实施重组,实现新生,及至做活做强。
6、建设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文化市场要快速发展,就必须造就一大批既有开拓能力又有经营能力,既懂文化又懂市场,善于运作的企业文化经营者。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复合型人才、各类文化专业人才、文化产业经营治理人才,建立公道的人才引进待遇体系,以优惠政策、人事编制等支持文化急需人才的引进。进一步放宽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市场的用人制度,加快运用市场机制配置文化人才,积极推进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通过送高等院校深造、请省内外着名专家讲学、职业培训等办法提高文化专业人才的素质,尤其是提高领导干部和现有文化市场治理干部的文化素质。创新文化市场人才治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人才公道活动,优化人才结构,充分激发人才创新能力。建立符合市场导向的文化市场人才成长和选拔机制、科学公道的文化企业家价值评价机制、积极有效的文化市场价值分配等机制,为文化市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优越环境。
7、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是同行企业自愿参加的民间组织,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与内在要求,有利于以行业协会的协调、服务代替政府主管部门的直接控制,较好地实现政企分开;有利于突破部门与地区界限,把同行业企业统一联合起来,目前可采取文化部门与文化市场个体共同参与协调、组织等形式,扶持成立网吧、文化娱乐等行业协会,通过加强行业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等形式,促进文化市场体系健康发展。
(四)对今后我市加快发展文化市场体系的几点建议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可以说,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就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促进我市的文化市场体系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成立文化市场体系发展领导机构
建议成立玉门市文化市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上主要领导任组长,由宣传、文化、财政、税务、工商、广电、旅游、体育等单位负责人组成。负责指导、协调全市文化市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职责是研究制订全市文化市场发展的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参与制订和实施全市文化行业管理制度,落实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2、出台加快发展文化市场体系的意见
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出台《关于加快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建立和完善促进文化市场发展的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的文化市场投入机制。政府加大对文化市场的扶持,对社会力量创办的文化企业等,在规划建设、税费等方面享受一些的优惠政策;加快文化市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整活优势资源,鼓励有条件文化市场单位实行跨行业经营;为加快文化市场发展做出明确规定。
3、拓宽文化市场体系融资渠道
资金不足是阻碍玉门文化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打破行业垄断,积极吸收外来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文化市场。要逐步开放文化市场,放宽市场准入,制定鼓励文化市场体系发展的投融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集体、个人、外商和各种经济成分参与我市文化市场的开发和建设。形成文化市场的多元投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为文化市场的迅速扩张提供更加有力的资金支持,逐步形成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
4、提高文化市场体系的科技含量
文化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玉门文化市场中科技含量低,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的能力差,事实上每一种文化行业的兴起都离不开新的技术革命的支持。由于纸的发明和铅字活版印刷术的普及,才有了出版业的出现;由于无线电的发明才有了广播电视业的兴起。据说,在20世纪票房收入居于前10名的电影无一不采取了高科技制作手段。因此必须转变“没有科技,照样演戏”的落后观念,从舞台技术、乐器科技、印刷技术,到影视制作、文物保护等方面大力提高玉门文化市场的科技水平,以增强玉门文化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二篇: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2008年10月24日
2008年3月因工作需要调到文化厅工作以来,我先后多次深入区直文化单位和部分市、县进行文化改革发展专题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并与部分文艺界专家学者和职工代表进行座谈的形式,对全区文化系统的改革发展状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9月份以来,为身体力行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专门对文化系统的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疏理,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广西文化系统的基本情况和改革态势
(一)广西文化系统的基本情况
截止2007年12月,我区文化部门共有直属国有文化机构1712个,在职职工13659人。其中:文艺院团118个,在职职工4370人;公共图书馆100个,在职职工1479人;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15个,在职职工1505人;文化站1139个,在职职工2200人;博物馆59个,在职职工825人,其他文化单位及附属机构181个,在职职工3280人。
自治区文化厅共有直属国有文化机构28个,从业人员1622人。其中,文艺院团8个,在职职工744人;公共图书馆1个,在职职工184人;群众艺术馆1个,在职职工34人;博物馆3个,在职职工145人;艺术创作研究机构2个,在职人员43人;中等艺术学校1所,在职职工116人;演出中介机构1个,在职职工70人;国有文化企业2个,在职职工122人;其他文化单位及附属机构9个,在职人员194人。
就总体而言,经过建国以来近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区已基本形成了体系较为完整、门类较为齐全的国办文化机构格局,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通过调研、考察,发现文化单位“老、小、多、难”的特点非常突出:
“老”——成立时间长,发展包袱重。区直28个文化单位中,成立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16个,成立于70—80年代的5个,90年代成立的4个,2000年以后成立的3个。离退休人员占区直单位人员总数的40%。发展包袱重,问题积累多,矛盾爆发点多,发展活力不足。
“小”——单位规模小,竞争能力弱。区直28个文化单位中,人员编制在100名以上的仅有4个,50—100名的9个,30—50名3个,30名以下的11个。单位规模偏小,综合实力不强,竞争能力较弱。
“多”——单位数量多,类别繁杂。现有的国有文化单位涵盖文博、图书、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研究、艺术教育、舞台工程、电影发行放映、演出中介、音像出版、学前教育、卫生保健、后勤服务、行政执法等10多个类别,“小而全”的特点明显,人员结构不一,发展状况各异。
“难”——经济状况差,改革难度大。差额拨款、自收自支和国有企业占全系统单位总数的60%,自我创收、自我涵养能力弱,办公条件、职工福利相对较差,人才难引,骨干难留,工资福利遗留问题多,不稳定因素多,职工对改革的接受程度和承受能力较低,改革难度较大。
区直文化单位的上述特点,在全区文化系统具有普遍性,而且在经费保障、人才结构、基础设施等方面呈越往基层越困难的趋势。基于这一情况,文化系统的体制改革不仅较教育卫生、科研院所的改革更具复杂性,而且较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业的改革也更具特殊性。
(二)广西文化系统体制改革的基本态势
1978—1992年,我区群众文化战线积极开展“以文补文”、“多业助文”,适度开展有偿服务,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化经费的不足,凸显了文化的产业属性,也催生了我国“文化市场”的最初形态,对“文化人”解放思想、思考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992--2003年,区直文艺院团探索了团长负责制、演出承包制、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等改革措施,着力革除统得过死和“吃大锅饭”的体制弊端;电影发行放映由自治区“三权统管”转为“三权下放”,使电影经营放映单位成为自主经营、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区直文化单位积极推进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内部机制改革,在激发文化单位活力、积累改革经验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03年6月以来,根据中央关于推进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精神和要求,我区文化系统开始思考、研究体制层面的改革新路,并着手进行考察调研、方案准备等工作。2007年1月,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桂发[2007]9号),确定广西图书馆、广西杂技团、广西演出公司为自治区本级改革试点单位,至此,文化系统的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攻坚阶段。
综观我区文化系统30年的改革历程,方向是正确的,态度是积极的,方式是渐进的,步骤是稳妥的。但由于体制层面的改革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一些长期制约文化发展的观念、做法、体制机制性障碍还没有根本消除,文化改革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不相适应,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与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环境不相适应,与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趋势不相适应。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动我区文化系统的体制改革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
二、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研了解,我区文化体制改革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文化发展认识不够,对体制改革认识不足。在社会层面,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文化就自然上去了,缺乏在新的起点上的文化自觉,对文化改革发展关注不够、支持不够;一些同志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甩包袱,减人减钱,就是一味地把文化单位推向市场,对改革的目的缺乏全面的认识。在文化系统内部,有的认为只有事业体制才是保护支持文化事业的最佳选择,实行企业体制会使文化单位失去发展优势,甚至会在市场的在潮中淹没,对推动经营性单位转企改制存在畏难情绪;有的片面强调国家的扶持和保护,认为文化必须单纯依靠财政投入来发展,对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释放全社会文化创造力的作用认识不足。在推进改革上表现为内外协调不力,干部举棋不定,职工等待观望,稳慎有余,主动不足,改革思路停留在方案上。
(二)配套制度不全,改革缺乏保障。虽然近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文件,内容涉及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文化产品出口、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等方面,基本涵盖了改革发展的主要环节。但涉及“人”、“财”、“物”等关键问题的相关规定操作性还不够强,一些政策措施与单位、职工的期望值尚有较大差距。如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按企业核定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仅相当于按事业标准核定的退休金的45%--50%,待遇差别过大,职工难以接受;在改革成本支付、促进事业发展的的经费保障上尚缺乏法定性的制度保障,不确定因素较多,单位和职工心中无底;土地管理政策越来越刚性化,文化体制改革中争取土地优惠政策的空间越来来小,“盘活存量”面临较多束缚等等,在具体实施中协调、落实难度较大。
(三)文化系统改革具有行业特殊性,改革任务较为艰巨。一方面,文化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产业属性,文化体制改革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的某些领域,与其他行来相比具有其特殊性、敏感性;另一方面,文化单位自身具有“老、小、多、难”的特点,改革任务较为艰巨、复杂。
三、关于深化文化系统体制改革的思考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区的经济实力已大大增强,为文化改革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领域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伐有加
快,为文化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改革先行省区的有益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更为便利、高效的平台,大大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为改革传统产业和管理模式创造了条件。在深入分析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困难因素的同时,我们必须同时看到有利条件,增强改革的坚定性。综合近期的调研结果,深化我区文化体制改革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体制改革。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既是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思想,也是指导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思想。当前文化系统解放思想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统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发展为主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一切改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把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上升到改善民生的高度予以贯彻落实。
——要努力使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同步,使文化体制改革与劳动人事、分配、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各方面的改革相衔接,为文化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文化体制改革中的重大关系,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工作方针,统筹兼顾不同地区改革的进程,统筹兼顾公益性文化单位和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的方法和措施,统筹考虑各方面的利益调整,总揽改革全局,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积极稳妥推进。
(二)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构建改革发展的保障体系。体制是具有长期性和稳定制的制度。机制是保证制度实施的程序、规则和运作方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根本的目标就是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是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按照中央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2号),以文化厅“三定”方案的修改和调整为契机,着力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推进管办分离,把不该由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的事项落实
好,将文化部门的职能转到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进一步理顺文化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使政府的工作重心由过去的办文化转向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研究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保障全体公民的文化权益。着办创新文化管理机制,改变较为单一的管理手段和方式,逐步实现从行政管理手段为主到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管理方式并重的转变。
二是要创新投入保障机制。把加大投入和改善投入方式同时列入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一方面要通过改革形成文化投入的制度性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争取地方财政每年对文化建设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正常运转的经费保障机制,重点加强县、乡镇和村级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人员保障和活动经费保障,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经常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另一方面,通过改革完善投入方式,以项目投入为手段,以激发活力为目标,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估体系,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政府购买、项目补贴、服务合同外包等办法,推动政府政府投入以“养人”为主向鼓励“干事”为主转变。
三是要创新内部运行机制。利用自治区将于近期实施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利时机,进一步规范文化事业单位的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着力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扎实推进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的改革,通过全员聘用、岗位工资、业绩考核、项目负责等办法,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是要创新政策保障机制。结合广西实际,以完善地方性改革政策为重点,结合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争取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出台我区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激励保障政策,妥善处理改革成本支付、企业与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待遇的衔接问题;争取出台文化行业杂技、舞蹈等特殊工种的退休转岗政策,妥善安置富余人员;争取出台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土地资产处置的优惠政策等,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供更为有力的政策保障。
(三)突出工作重点,努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下决心在以下三个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突破:
一是以重塑文化市场主体为重点,加快推进广西演出公司转企改制。培育合格文化市场主体,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衡量改革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标志。广西演出公司为我厅直属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成立于1958年的一个演出中介机构。公司下辖南宁剧场、红星城、艺苑饭店等3个经营实体,总资产5159万元,核定事业编制91名,截止2007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在编在册正式职工70人,离休人员6人,退休人员70人。另有编外聘用人员20人。具有资产较大、人员较多、发展潜力较大的特点,2007年
1月已被定为自治区本级经营性文化事业转企改制试点单位,现相关的方案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争取尽快报批、实施。积极创造条件,在适当的时候,以广西演出公司为核心企业,对文化厅直属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进行整合、重组,组建集演出经营、文化旅游、艺术培训、灯光音响、舞美设计等功能与一体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二是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体系。广西图书馆是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书刊文献阅读和知识咨询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典型特征。核定事业编制202名,现有在职人员195人,离退休人员85人,分别占文化厅直属公益性事业单位编制、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总数的31%、30%、24%,2007年1月已被定为自治区本级公益性文化事业改革试点单位,现改革方案已基本成熟,计划结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抓紧实施,通过广西图书馆的试点改革,积极探索公益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改革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同时,结合中央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积极争取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正常运转的经费保障机制,重点加强县、乡镇和村级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人员保障和活动经费保障,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经常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逐步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是调整文艺院团布局结构,稳妥推进文艺院团改革。文化厅共直属广西歌舞剧院、广西桂剧团、广西壮剧团、广西彩调剧团、广西京剧团、广西话剧团、广西杂技团、广西木偶剧团等8个艺术院团,共核定事业编制871名,在职人员783名,离退休人员538名。其中,广西桂剧团、广西壮剧团、广西彩调剧团于2005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上述3个地方戏曲剧团共核定事业编制289名,在职人员269人,离退休人员161个,分别占直属文艺院团编制、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总数的33%、34%和30%。根据“保护和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艺术院团”的改革精神,针对直属戏曲团体“小而全”、综合竞争能力不强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我区演出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文艺院团的生存发展能力,按照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增强活力、做大做强的基本思路,拟将广西桂剧团、广西壮剧团、广西彩调剧团进行重组,组建“广西地方戏曲剧院”,实现排练、剧场、一般演员、道具、舞美、市场渠道等资源的合理共享。将其职能重新确定为进行戏曲研究、保护和开发,并面向社会提供演出服务的文艺院团,明确为代表和体现民族特点和国家水准的自治区重点院团,实行事业体制,由自治区重点扶持。同时,按照“因地制宜、一团一策”的工作思路,稳妥推进其他直属文艺院团的改革工作。
第三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大公益事业投入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中共大东区委员会
大东区是沈阳市五城区之一,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对全区文化建设的组织和领导,深刻认识文化工作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用加强文化建设的实际行动,促进全区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几年来,在文化设施建设、文物保护、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进而强化区域大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来,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加强了文化建设的力度,通过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全区上下呈现出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2005年大东区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区”称号。下面,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谈一谈我们的体会和主要做法:
一、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自2003年起,我国实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区委、区政府就开始结合大东区的特点,调整全区的文化发展战略。区委、区政府认为,大东区是沈阳市的工业城区,历史上是沈阳的民族工业发祥地,大东区的工业发展步伐可以概括为起源于清末,崛起于民国,成熟于新中国的“一五”时期建设,在工业主导全区经济的模式下,计划经济的影子始终影响着文化建设,如何让工业城区增加文化含量,以文化的推动力来促进全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成为区委、区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区委、区政府进一步认识到,文化工作和文化体制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此,区委、区政府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全区的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一手抓公益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协调发展;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要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和文化创新紧密结合起来,以改革促发展。在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下,大东区拉开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序幕。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塑造城区文化形象,促进全区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区委、区政府根据大东区的实际,抓住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从构筑大文化建设形象识别系统入手,不断对公益事业加大投入,使全区的文化品位、文化形象、文化氛围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重视CIS成果运用,塑造城区文化形象品牌 区委、区政府认识到,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竞争已从经济形态转化到文化形态。加强文化建设,是凝聚振兴力量的重要手段。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区域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为此,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大东区大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大东区大文化建设形象识别系统推广工作领导机构”,将企业文化形象识别系统(CIS)引入城区,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大文化形象识别系统。这个文化建设形象识别系统(CIS)由理念识别系统(MIS)、视觉识别系统(VIS)和行为识别系统(BIS)组成。通过制定具有约束力的推行规范,要求全面导入CIS,强化理念、视觉、行为识别系统的宣传灌输,循序渐进地引导全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把大文化建设形象识别系统纳入对外宣传、员工教育、行为规范、公务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之中,同时,组织CIS理论与实践学习研讨、举办报告会和党校专 题辅导讲座、编写市民教育手册、开展知识竞赛等,使大文化建设形象识别系统在全区得到有效推行。
在城区建立大文化建设形象识别系统,是区委、区政府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是城区文化建设的一次全新探索和有益尝试,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对提升城区形象,凝聚城区力量,增强城区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通过构筑区域特色文化,带动了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建设。
(二)重视文化设施建设,努力为群众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
在积极推进大文化建设的同时,区委、区政府把文化设施建设作为构筑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区级文化设施建设上,继区文化馆2002年投入使用后,2005年又开始筹划区图书馆的改造,经过多次选址论证,最后确定修复占地面积5190平方米、建筑面积3260平方米的一处民国时期建筑,目前,已投入900多万,预计在十月份竣工交付使用,将极大地改善图书馆的办馆条件,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览、借阅环境。
为加强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今年,区委、区政府还对区少年宫投入资金,从内到外进行全面整修,确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硬件”条件不断改善。
在加强区级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区委、区政府站在保 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的高度,共计投入1000多万元,对大东区内的民国时期一些奉系政要公馆进行了全面维修,从而使大东区的公益性设施不断增加,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了一定的“硬件”基础。
区级文化设施的不断改善和增加,促进了街道文化工作的不断进步,全区各街道在加强原有文化站建设的同时,还积极与本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协调沟通,采取资源共享的方式来扩大群众文化活动阵地,不断满足群众就近、就便参加文化活动的需求。此外,区委、区政府在着力改善社区办公条件的情况下,逐步增加和扩大社区文化活动室的面积,到目前,全区164个社区80%有了文化活动室和社区文化广场,这些文化阵地成为全区公益性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以区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街道办事处为辐射,连接社区的三级文化活动阵地网络。
(三)重视活动的创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全区文化设施建设促进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为提高大东区的文化品位,跳出区级文化活动老框子,创新区级文化工作内容,2005年,大东区组织全省作家和文学爱好者走进大东,通过参观、访谈,参加大东的相关活动,看大东的历史和现在,感受大东的厚重与变化,创作了一批散文作品,区里将这些作品汇集成书,出版了《文化眼睛看大东》散文集。同时,区里还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开展了“东城群众文艺创作奖”创作活动。首届“东城群众文艺创作奖”收到征稿700多篇,今年,我们在沈阳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举行了“东城群众文艺创作奖”颁奖典礼,30位获奖作者分别得到1000、800、500元的奖励。这项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也丰富了全区群众文化活动。
2005年10月,我们在全市五城区中率先成立了“大东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目前,共成立了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等7个文艺家协会,共有会员600余人。著名作家冰心弟子冰人的《冰人文集》首发式的成功举办;以东北大马路和汽车工业崛起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东北大马路》创作完成;“诗情画意迎世园,激情澎湃颂大东”文艺创作系列活动的开展;“知荣辱、迎世园、颂大东”百名小作家征文大赛等,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精品层出不穷。我区的文化内涵、文化特色和文化形象已经日益凸显并逐步形成。
为了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今年5月,区委、区政府结合大东区工业城区的特点,发挥企业文化对区域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组织策划了“五月的鲜花”大东区工业文化巡礼活动,并在沈阳电视台录播了“五月的鲜花”大东区工业文化展示电视晚会。企业文化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大东区文化活动内容,也为企业重视文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重视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 能力
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摈弃旧体制,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我们区级层面上的文化事业单位,分为两类,一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我们有四家;二是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我们也有四家。2005年,我们在文化系统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区文化馆和图书馆进行了内部的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首先是在馆长的配备上,采取公开报名、竞聘演讲、群众投票等程序,公开、公正、公平竞争,两位馆长都是在群众的监督下产生的;其次是副馆长的产生,过去,副馆长由馆长提名,这次,我们同样采取公开报名、竞聘演讲、群众投票等程序,公开、公正、公平竞争地产生副馆长。两馆的在岗馆员则采取考核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的方式,决定是否胜任;对文化馆新进的3名业务干部,经人事局批准,专门到沈阳音乐学院和鲁迅美术学院择优录用。通过用人制度的改革,在岗的人员更加勤奋,新进的人员珍惜难得的机会,使得两馆的活力增强,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过去那种懒散和出工不出力等问题迎刃而解。第三是在两馆内部建立岗位管理体系,实行岗位分类,严格考勤制度和奖励分配制度。在改革的促进下,文化馆的组织、辅导能力得到强化;图书馆简化办证、借阅手续,主动热情为读者服务等受到读者好评。在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同时,按照市委和市文改办的要求,年初以来,我们对全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被侵占、挪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纠,并在6月中旬前全部恢复了文化服务功能,保障了群众的文化权益。
关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我们有四家影剧院,目前我们正在进行资产存量、人员工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调查摸底工作,以便先确立试点单位,为事业单位转制或破产或分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三、文化体制改革当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就大东区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来看,主要存在如下两个问题:
第一、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无法按岗定酬,优劳优酬。因为公益性文化事业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是统一的,助理馆员的工资是一样的标准,馆员的工资也是一样的标准,各单位不太可能自己另起炉灶,只能是在年终奖上奖优罚劣。
第二、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由于市里没有对区级的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制或破产有明确的操作政策和标准,使区里的改革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为此,我们建议市里能够对区一级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分别出台相应的政策,指导我们做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进而全面落实文化体制改革任务。
第四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当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顺利实现“十二五”时期奋斗目标文化发展目标任务,需要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需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还不完全适应,需要从战略上研究和部署文化改革和发展问题,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办法和更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文化又好又快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第五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需要把握的重点
1、把握正确方向,把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结合起来坚持文化体制改革的的正确方向,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改革的方向不能变,正确的导向不能变,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不动摇。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始终坚持当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持抵制腐朽文化。
2、把握关键环节,把加强宏观管理与增强微观活力结合起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仅仅围绕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等关键环节,解决主要矛盾,破解难点问题,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富有效率的微观运行机制,实现加强宏观管理与增强微观活力的有机结合。加强宏观管理,形成职责分明、反映灵敏、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文化宏观调控体系,是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迫切需要。要按照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着力从调整管理权限、改进管理方式和创新管理载体三方面进行改革。曾强微观活力,打造适应市场、满足需求、充满活力的文化发展主体,是提高文化单位的质量和效益的客观需要。要坚持用市场的思路和办法,激发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活力。用市场手段搞活文化生产;用市场手段盘活文化资产;用市场手段搞活文化融资;用市场手段激活文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