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维护公平正义是司法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下
维护公平正义是司法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
——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下)
杜飞进 王比学 黄庆畅 白龙
2012-10-05 11:18:18
来源:人民网2012年10月01日
坚持从国情出发,在承继中国法律文化、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司法制度,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司法体制改革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0年来,从党的十六大吹响“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号角,到党的十七大作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部署,“看得见的公正”、“能感受的高效”、“被认同的权威”在日益深化的司法体制改革中成为现实。
10年探索10年改革,完成中央确定的近百项两轮司法体制改革任务固然不易,在改革中收获的经验启示尤其珍贵。回顾10年探索历程,总结10年改革经验,不仅是推动我国司法工作科学发展的需要,而且是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特色司法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启示一: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全面把握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基本要求
司法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政治性、政策性、法律性都很强,国内外十分关注,改革的难度可想而知。
“党的坚强领导,是司法改革攻坚克难的重要保障。”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人士介绍,“从改革措施的调研论证到改革方案的制定实施,这场改革自始至终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进行。”
两次写进党代会报告,三次成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主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使人们充分感受到了党中央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决心,增强了完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信心。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从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出发,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以加强权力监督制约为重点„„”透过中央转发的《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所体现的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基本要求,正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题中应有之义。
方向是根本,领导是关键。司法改革的“方向定位”明确了,其“实现路径”才能清晰。从“积极稳妥”到“积极推进”,再到“深化”,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对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这也折射出我们对司法体制改革的认识在一步步深化,部署在一步步深入,司法改革工作“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基本思路越来越清晰。
正是因为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司法体制改革才得以形成强大的合力。党的十六大以来,作为党中央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中央政法委员会始终将司法体制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了加强对司法体制改革的指导、督促和落实,中央还专门成立了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在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和组织下,从中央部门到地方,从人大到政协,从专家到基层干警,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群众,从党内干部到党外人士,都参与到了司法体制改革的调研、论证和决策过程,纷纷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正是因为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司法体制改革才得以有力有序地推进。围绕司法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从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到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司法体制改革专题汇报会,一次次会议,一项项措施,使司法体制改革的近百项任务一项项落实到责任单位、一项项明确具体时间表,使整个司法体制改革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中得以积极稳妥地推进。
启示二:必须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做到既博采众长又不照抄照搬,既与时俱进又不盲目提出过高要求
如何才能保证司法改革不入歧途、不走弯路?回首司法体制改革的10年历程,从我国国情出发,始终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健康发展,始终随着民主法治的步伐不断推进,始终与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呼唤同步深化,是我国有序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又一经验。
多年来,政法领域一直是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重要方面。片面追求“司法独立”,片面强调“法律至上”,盲目崇尚西方法制„„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这样的观点和思潮不时泛起。“既认真研究和吸收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不照抄照搬外国的司法制度和司法体制;既与时俱进,时刻不忘群众感受,又不超越现阶段实际提出过高要求,坚持循序渐进。”中央从一开始就为司法体制改革定了调,并将其贯穿始终。
具有中国特色的“案例指导制度”的建立,就是在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尊重国情、博采众长的一个范例。在各级司法机关积极推进量刑规范化,使量刑从“估堆”到“精确计算”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自2010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案例指导制度的规范性文件,并发布了社会关注度高、法律规定比较原则的典型案例作为指导案例,规范了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有效解决了“同事不同罚”、“同案不同判”等问题。
“中国古代司法传统中一直有比照成例断案的传统,司法判例制度也是英美法系的传统。”法学界普遍认为,建立案例指导制度,既是对中华优秀法律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其他国家有益法治经验的合理借鉴,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创新。
社区矫正是发源于西方国家的刑罚执行模式,在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中,我国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积极借鉴和探索。2003年,北京等6省区开展社区矫正试点,2009年向全国推开。到2011年底,各地累计接受社区矫正人员102万,解除矫正56.7万人,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的重新犯罪率为0.2%左右。社区矫正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增强了教育改造的效果,而且降低了教育改造的成本,丰富了我国刑罚执行的模式。
博采众长,但不照抄照搬;与时俱进,但不盲目提出过高要求。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就集中体现了司法体制改革的这一原则。“你有权保持沉默。”相信不少人对这句国(境)外的电影台词印象深刻。在刑事诉讼法修改过程中,有人提出应借鉴西方这一让犯罪嫌疑人享有“沉默权”的规定。立法机关通过广泛征求意见,认为基于当前国情,“沉默权”不符合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原则,因而不宜作出“沉默权”的规定。
完善国家赔偿制度、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加大法律援助服务„„着力完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司法改革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东方经验”固化为司法制度,“西方法制”中的合理成分也越来越多地被我吸收和借鉴。
启示三:必须始终坚持执法为民,坚持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
公平正义,是党的事业之主旨,是人民利益之核心,是宪法法律之根本。维护公平正义,是司法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
“告状难”,曾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司法体制改革着力加强对案件办理的管理,截至2012年5月,全国共有1400家法院和1600家检察院成立了专门的案件管理机构,使群众反映强烈的“告状难”得到了基本解决。
“从群众期待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回顾10年司法体制改革历程,从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影响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入手,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
“执行难”,曾是个困扰多年的问题。根据司法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各地法院普遍建立了与公安、检察、金融、国土、建设、工商、出入境管理等部门的执行联动机制,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社会各界配合、人民法院主办”的全社会联动执行工作格局,找到了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有效对策。“执行联动机制”的建立,充分体现了治理“执行难”问题的制度合力。
刑讯逼供、暴力取证,是造成冤假错案的重要因素。10年来,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建立了讯问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检察机关还通过健全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工作机制以及完善当事人权利告知制度等,改革和完善了对侦查活动的法律监督机制,制定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完善拘留、逮捕后送押和讯问制度,使侦查讯问得到了有效监督、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依法保护。
人民需求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发动机,人民感受是司法体制改革的试金石。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在“同案不同判”、职务犯罪侦查活动中超范围扣押冻结款物、司法“暗箱操作”等群众意见较大的问题一一得到解决的同时,各级司法机关还积极推进司法公开、司法民主,拓宽民意渠道,让人民广泛参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从“大接访”到“大走访”,再到“三访三评”,全国公安机关近年来深化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努力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2009年5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开通民意沟通电子邮箱,专门收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并转化为法院工作决策的参考依据。同年6月22日,检察机关也正式开通了统一举报电话12309。
以人为本、司法为民,是我国司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司法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则。便捷高效、功能齐全的诉讼服务中心、业务受理接待中心,通过引进诉讼引导、查询咨询、诉前调解、举报受理服务,做到了“办事有人引、咨询有人答、查询有人帮、材料有人收、诉求有人应”。“大调解”格局的构建,诉调对接机制的出台,让老百姓“和为贵”的理念得以实现,既节省了打官司的成本,还实现了案结事了。为了缓解“打官司贵、请律师难”的问题,有关部门还制定了《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使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得到了大幅降低。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确有困难的,还可以免交、减交、缓交,从而确保了每个人都能够依法充分主张权利。
启示四: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协调,妥善处理中央和地方、司法机关和其他部门、当前和长远等各种关系
司法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否妥善处理中央和地方、司法机关和其他部门、当前和长远等各种关系,事关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成败。可喜的是,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各政法机关相互配合、上下联动,其他部门鼎力支持,司法体制改革在“统筹协调”中稳步推进。
2009年云南晋宁县看守所发生“躲猫猫”事件后,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开展了监管执法专项检查活动,清理牢头狱霸,查处失职渎职民警。2010年3月,中央综治委办公室会同各司法机关和政府有关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综合治理看守所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并开展看守所安全管理大检查专项活动,从根本上防止了“躲猫猫”事件的重演。
量刑规范化改革,虽然重点在法院,但它的顺利推进同样也得益于各司法机关之间的密切配合。2010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下发《人民检察院开展量刑建议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同年9月下发《关于积极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 全面开展量刑建议工作的通知》;同年11月,为确保改革取得成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安全部、司法部联合会签了《关于加强协调配合积极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的通知》。
司法职权配置的合理与优化,不仅关系到司法体系的进一步理顺和规范,更直接关系到司法公正的实现,因而成为司法体制改革的一大重点。在改革过程中,通过增设司法机关内部机构,理顺上下级法院、检察院的审判、检察业务关系,规范完善再审程序,建立统一的执行工作体制和鉴定管理体制,有效解决了影响司法公正的体制性障碍,提高了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能力,满足了民众对司法公正的新期待新要求。
没有制约的权力,必将导致滥用和腐败。各司法机关之间除了配合,也必须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因而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同样也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为了给不立案、乱立案戴上“金箍”,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建立了刑事案件信息通报制度和共享平台,并通过审查批捕、受理来信来访,依法监督侦查机关的立案、侦查活动。针对影响司法公正的生效判决,检察机关有权采取抗诉或提出检察建议等监督措施,人民法院要在收到检察建议一个月内作出处理并书面回复。为防止“前门进后门出”等减刑、假释问题,监狱、看守所向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建议或者书面意见的,必须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这些措施的出台和实施,为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启示五:必须始终坚持依法推进,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凡与现行法律法规冲突的改革举措,在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后再推广实施
任何司法体制、司法制度都是依法建立的,同样它的任何改革与调整都可能涉及如何对待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问题,因此在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这样一种悖论:由于现行法制不健全、法律规定不到位才需要改革,而改革在某种意义上又意味着可能突破现行法律,甚至必须突破现行法律。怎么办?
“正确处理深化改革与完善立法的关系,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加快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的步伐,为改革提供有力法制保障。”司法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确定并遵从这一原则,在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卞建林眼里,这是尊重法治、加强法治的一个重要体现。
改革有试点,司法体制改革没有“特区”。凡改革涉及现行法律立改废的,一律都先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于是,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化,相关法律的修改就自然提上日程。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之间,曾有一段合理的“冲突期”,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2007年修订的律师法,很多条款与当时的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不一致,在律师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冲突”,而此类“冲突”又是当时刑事诉讼法的明显“滞后”之处。此外,人们还感觉到了当时刑事诉讼法的其他种种不合时宜。维护人民利益,加强权力监督制约,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题中要义,刑事诉讼法的修改重要而紧迫。
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非法证据排除有了具体标准从而限制刑讯逼供、看守所内进行讯问和讯问过程录音录像、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均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届时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的衔接问题将不复存在。
改革体现法治精神,用法制保障改革成果。依法推进的司法体制改革,以其坚实的步履、丰硕的成果,不仅充分证明了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思路与举措,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和现阶段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符合公正高效权威的要求,而且更加坚定了我们通过继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特色司法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享有更加丰富的法治文明成果,并对人类法治文明进步作出新贡献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篇:维护公平正义 提升司法公信
维护公平正义 提升司法公信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系列评论之四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把“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目标,这是党的代表大会第一次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司法公信建设问题,是对人民法院提升司法公信提出的更高层次、更加紧迫的现实要求。
司法公信,体现的是人民群众对司法制度、司法机关、司法权运行过程及结果的信任程度。司法公信不高、司法权威不足,就会动摇人民群众的法治信仰和信心。加强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建设,是解决当前人民法院工作瓶颈的重要途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各级人民法院一定要目光向内,深刻理解和把握加强司法公信建设,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和公平正义社会氛围的重大意义、深远影响,提升队伍素质、确保审判质量,从而进一步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要以法院工作第一要务为抓手。执法办案是法院工作第一要务,各级法院要以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为保障,按照“规范、保障、促进、服务审判”的要求,将近年来开展均衡结案、清理积案、庭审和裁判文书“两评查”等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做法纳入长效机制建设,把群众关心关注的超审限、审判质量瑕疵等问题作为审判质效管理重点,通过“人”的公正、“案”的公正、“法”的公正,引导人们理性对待司法,信任遵从司法,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实现审判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为提升审判质效、确保司法公正提供制度保证。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要以司法公正为基石。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司法的重要使命,是衡量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标准。公正是司法的生命,是司法公信力的基石。推进司法公信建设,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人民法官严格司法、不偏不倚的优良作风。要规范执法尺度,完善案例指导制度,统一类案裁判标准;推进量刑规范化工作,促进量刑公平公正,确保自由裁量合法合情合理,使每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人民和历史的检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要以司法为民为途径。各级法院要以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诉讼难题为突破口,继续完善执行联动和威慑机制,加大反规避执行力度,推进执行信息系统与社会征信体系对接
加强涉诉信访工作,认真落实“四个必须”、“五项制度”,扎实开展“大排查、大预防、大调处”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同时,注重发挥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示范等作用,坚持司法公开、推进司法民主,在确保司法公正的基础上,通过司法公开、司法宣传、司法建议和普法教育等方式,扩大个案公正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影响力和促进作用,使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更加深入人心。
真诚赢公信,公正树公信,司法公信是社会诚信的风向标,是人民法院司法权威的基石。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各级人民法院必须把司法公信建设作为推动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来抓,以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实际行动,坚决维护公平正义,努力提升司法公信。
第三篇:履行司法行政职责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小编推荐)
履行司法行政职责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吴爱英
《 人民日报 》(2014年04月01日07 版)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政法工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是新时期政法工作的行动指南。司法部党组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采取多种形式,抓紧抓好。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在前一段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自觉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深刻理解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这一重要讲话,明确了新形势下政法工作的地位作用、方向目标、主要任务,为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学习贯彻讲话精神,首先要深刻理解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深刻理解关于政法工作重大意义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同志指出,政法工作做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直接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政法工作的本质特征和做好政法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司法行政工作是政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自觉把司法行政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大局中去认识、去把握、去谋划、去推进,进一步增强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深刻理解关于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的重要论述。党的领导是我们国家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司法行政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机关,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以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的政治清醒、强烈的政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
深刻理解关于新形势下政法工作主要任务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同志指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对政法机关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方向和职责任务,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忠诚履行司法行政工作职责使命。
深刻理解关于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同志强调,政法机关要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坚守职业良知、执法为民,自觉用职业道德约束自己;信仰法治、坚守法治,进一步增强严格依法办事的观
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公开透明意识,使每一个执法环节、每一起案件办理都能体现公平正义。
深刻理解关于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这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始终坚持把过硬队伍建设作为重要任务,以坚定信念为根本,以提高职业素养为核心,以培育优良作风为保证,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树形象,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司法行政队伍。自觉运用讲话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这一重要讲话,对新形势下政法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思想风范,表明我们党对政法工作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同时,讲话也为科学认识新形势下司法行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做好司法行政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自觉坚持群众观点,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这一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公仆情怀。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司法行政工作的标准,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自觉坚持法治原则,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司法行政工作。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作。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深邃的法治思想,对于推动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自觉坚持宪法原则和法治精神,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司法行政工作。
自觉树立担当意识,切实肩负起司法行政工作职责使命。习近平同志强调,政法队伍要敢于担当,面对歪风邪气,必须敢于亮剑、坚决斗争,绝不能听之任之;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必须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绝不能畏缩不前。这就要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干警必须树立强烈的担当意识,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自觉为党尽责、为国奉献、为民分忧,切实肩负起司法行政工作职责使命。
自觉强化问题意识,善于发现和破解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发展中的难题。这一重要讲话,通篇贯穿鲜明的问题导向,体现强烈的问题意识,既指出政法工作中的问题,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原则和重大举措。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问题意识,及时发现和分析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克服认识上的盲点、工作上的缺点、前进中的难点,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认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推动司法行政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坚持以讲话精神指导司法行政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在于学以致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以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做好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
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司法行政机关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必须把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作为首要政治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政治定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努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在首位,采取有力措施,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进一步做好监狱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确保监狱持续安全稳定;大力加强戒毒工作,切实转变工作职能、工作理念和管理方式,有效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进一步做好社区矫正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进一步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
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牢牢把握这一追求,切实做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各项工作。进一步做好律师工作,教育引导律师严格依法办好每一个案件和法律事务,维护法律正确实施;进一步做好公证工作,不断提高公证质量和社会公信力,充分发挥公证在规范民商事行为、促进社会诚信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做好法律援助工作,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健全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服务长效机制,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进一步做好司法鉴定工作,提高司法鉴定质量,防止冤假错案,维护司法公正。努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职责。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牢牢把握这一重要职责,努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认真做好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工作,深化法律服务专项活动,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依法律、按程序表达诉求、维护权益;进一步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做好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切实提升执法执业公信力。司法行政机关履行刑罚执行、戒毒执法、法律服务管理等职责,是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把严格执法诚信执业摆到突出位置,深入推进执法执业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司法行政执法执业公信力;深入推进刑罚执行和戒毒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执法程序,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责任;加强对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执业活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严格依法诚信执业。
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做好司法行政工作,关键在队伍。要按照“五个过硬”的要求,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司法行政队伍。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本,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基础;以提高职业素养为核心,大力加强素质能力建设,抓好教育培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以培育优良作风为保证,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确保队伍清正廉洁,以铁的纪律造就一支铁的司法行政队伍。
(作者为司法部部长、党组书记)
第四篇:夯实公平正义的根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夯实公平正义的根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法律的生命在于施行。近年来,我国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法律之树扎根司法实践的沃土,根深叶茂。
2008年底,中共中央转发《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从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改革司法保障体制等方面,提出60项改革任务,将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推向新阶段。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部署下,各政法机关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攻坚克难,向着“公正高效权威”的目标大步迈进。
一项项改革任务,如同一场场复杂艰巨的战役,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史册上写下波澜壮阔的篇章。
司法公正,追求更全面、规范的正义
——法谚云,程序是法治与恣意而治的分水岭。程序正义,在中国传统的法治理念中,曾经是被忽略的一环。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推动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程序的完善,规范执法行为向“程序正义”不断迈进。
“听说打官司动辄一两个月,没有想到今天这么快就审结了。”2011年5月5日,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运用小额速裁程序,7分钟审结一起民事案件,原告直呼“想不到”。作为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小额速裁试点法院审理的第一案,诉讼程序改革迈出坚实一步。
民事案件的小额速裁和行政诉讼的简易程序,是新形势下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探路之举,有望破解案多人少的压力,同时也更有利于当事人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其合法权益。
执法各环节进一步受到规范。
2010年底,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实施《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2010年版)》,涵盖了从执法办案初始环节到案件终结的执法全流程。
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全面推行“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核”的执法办案新模式,动态一目了然。
全国监狱系统建立了集管理、教育、执法、劳动、罪犯权益保障、监督于一体的执法标准和程序。
——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调解工作体系、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逐步建立,兼顾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司法公正与社会公正,让公正得以更加全面丰满。
2011年1月1日,人民调解法施行,为大调解体系下更加便捷、灵活、高效地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提供了司法保障。在各地的大调解实践中,更是形成了信访、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这些化解矛盾的渠道和方式,整合了资源,形成了工作合力,使得治安压力和隐患大大减少。
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让纠纷解决有了更多选择。人民调解法规定的“司法确认”制度,在诉讼与非诉讼之间搭起桥梁。“以前我们调解民间纠纷,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往往还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一位调委会主任说,有了“司法确认”制度,赋予了非诉调解协议的强制执行力,让工作开展更加顺利。
——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在强化监督方面多层次推进,让公正在监督下运行。
“躲猫猫”、“喝开水死”等一系列发生在看守所、监狱这些“大墙”内的恶性监管事件发生后,检察机关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全国看守所监管执法专项检查和全国监狱“清查事故隐患,促进安全监管”专项行动,强化对监管场所的法律监督,让阳光穿透“大墙”。
监督者自身也受监督。针对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外部监督较为薄弱,“一竿子插到底”现象,检察机关建立健全外部监督机制。2010年10月,人民监督员制度在全国检察机关全面推行。截至2010年9月,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先后选任人民监督员3万多人,对超期羁押、暴力取证等违法违纪情形依法进行监督。
司法公开,让全社会监督执法行为
——公开的范围越来越广。为了促进社会各界更好地监督司法活动,司法工作在向当事人公开的同时,也进一步向全社会公开。
1月17日下午,广东省中山市看守所门前,前来看望服刑罪犯的家属排起了两条长龙,看守所2012年开放日活动正在举行,60余名留所服刑人员和180余名家属参加。
2009年以来,公安部在全国推行看守所对社会开放,各地看守所通过多种方式,将执法和管理置于公众监督之下。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73%的看守所向社会开放。
检察系统大力推行不起诉案件公开审查工作,规定各级检察机关对存在较大争议且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拟不起诉案件,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检察员、有关专家等参加公开审查,并根据案件情况邀请新闻媒体和公民参与旁听。
——公开向纵深不断推进。从最初的“表层”公开逐步走向“实质”公开,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系统陆续推出新举措。
去年10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清河法庭首次举行减刑、假释公开开庭。这是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以及去年刑法修正案
(八)施行之后,北京市法院系统首开先河之举。
“犯人减刑、假释,经历了从公开听证到公开开庭的变革和进步。”清河法庭庭长贾连春法官介绍,减刑、假释案件从过去的书面审理和听证审理到公开开庭审理,体现了司法公开正在向纵深推进。
一些地方的检察机关总结出“四变”经验:变过去单纯援引法条为既引法条又讲道理,以理服人;变简单粗略的格式法律文书为叙事、说法、论理相统一的说理式法律文书;变重大疑难典型案件由检察机关独家审查为邀请专家、学者等进行会诊平息;变少数人内部审查决定为多方参与的公开审查。
——公开的形式更加多元。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为司法公开提供崭新平台。
“2012年,我们会保质保量完成100档网络庭审直播,并且不回避敏感、有争议的案件。”不久前,江苏省南京市中级法院网络直播了一起知识产权纠纷案的庭审后,院长胡道才向网友承诺,将选择公众关注的、有典型意义的案件进行直播。
“在推行公开审判制度方面,人民法院的决心和信心始终如一。”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网络庭审直播、裁判文书公开作为司法公开的重点,在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当中,一直作为重点任务加以推进。
目前,全国各省高院一级网全部开通,90%以上的中级人民法院开通了二级网,网民可以在互联网上对感兴趣的法院工作,甚至是庭审直播进行浏览。
各级检察机关普遍加强了检察网络建设,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或加入本省的政务信息网。各级政法机关领导、政法干警频频“触网”,与网友交流互动。各地公安机关普遍建立运行了全省统一的执法办案和监督信息系统。
各地公安机关普遍推行在互联网上开展执法办案信息告知以及行政审批、行政许可和证照的受理、办理,将执法办案工作有关情况向社会公开,增强执法透明度,方便群众办事。
司法为民,更体贴、便捷地保障民众合法权益
——法学家贝卡利亚说,刑罚的目的在于阻止罪犯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他人不要重蹈覆辙。通过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实现这一目的,司法体制改革不断创新。
“往后,我们还是好邻居!”今年2月的一天,天津市静海县检察院通过刑事和解制度,让一起因琐事发生矛盾,进而厮打造成被害人轻伤的邻里纠纷成功化解,当事人送来了“检察促进和谐 诉讼呵护民众”的感谢锦旗。
几年来,各地司法机关按照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轻微刑事案件,积极探索刑事和解的办案方式。
对于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起诉,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理。这一制度在保障了被害人权益的基础上,更好地体现了教育挽救功能,有助于化解双方的矛盾冲突,有助于社会和谐。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的内容。通过严防冤假错案、完善辩护制度等措施,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在保障人权方面做出有目共睹的努力。
一次不公正的裁判,恶果超过十次犯罪。维护司法公正,严防冤假错案,健全的证据制度是前提和基础。2010年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对证据的取证、举证、质证、认证等各个环节全面规范,严守冤假错案发生的第一道防线。
辩护权是一项基本人权。2011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进一步推动了律师辩护制度的完善,强化了对律师辩护权的措施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利得到进一步保护。
此外,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也在全国范围陆续开展,已有17个省和一些地市出台了实施意见。
——片区法官工作站、巡回法庭、法律援助、公安服务在线……司法便民形式多样,为群众带来触手可及的司法服务。
“愁了几个月的烦心事法官一下午就给解决了,收拾好房子,准备结婚!”拿着调解书,北京市朝阳区常营乡保利社区居民龚建茹笑了。在一起物业纠纷中,北京市朝阳法院片区法官工作站及时化解纠纷,将司法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法律援助制度的改革,让“有理无钱”的人也能打得起官司。“十一五”时期,全国共组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65万件,年均增长23.5%,提供法律咨询2078万人次,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通过法律援助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四年来,在中央正确领导下,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各项改革按计划扎实有序推进,阶段化成果凸显。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道路上,改革与时代风云同步,成效彰显,未有穷期。
第五篇:司法核心价值观是法院文化建设的根本
司法核心价值观是法院文化建设的根本
司法核心价值观是人民法院的内在精神和文化之魂,它决定着人民法院为谁司法、如何司法的方向性、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在所有司法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没有司法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主导,人民法院思想政治建设、廉政作风建设、素质能力建设以及审判执行工作等就会偏离正确轨道,迷失方向。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司法核心价值观,才能保证人民司法的正确方向,才能抓住人民司法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也才能在法院文化建设和法院意识形态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
任何一种价值观念从形成、发展到最终开花结果,都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司法核心价值观得到普及与弘扬也不例外,决不能急功近利,靠一朝一夕之功,不可一撮而就。当前,人民法院弘扬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注重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良好的法院文化风尚的形成,离不开广泛的宣传普及。要紧紧围绕树立司法核心价值观,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上下功夫,在深入普及上下功夫,在创造良好法院文化环境 上下功夫,努力在法院内部及社会各界叫响“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法院内、外网平台、专栏专刊专报、广播电视等媒介的作用,着力宣传司法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主要内容,正确引导干警关注社会发展民生稳定,关心政治生态发展,关注百姓呼声,使司法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要充分挖掘政治资源、典型优势、队伍潜力,大力弘扬践行司法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要下力气改进文风,防止把正确导向变成居高临下的空洞说教,以清新朴实的文风和丰富多彩的形式,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注重道德养成,增强对司法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司法文明道德风尚,是建设法院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司法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发挥道德力量和社会舆论力量,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着眼于增强法官的社会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公正廉洁意识,积极引导干警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自觉履行社会职责和法律义务,做一个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任的司法工作者。增强对司法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认同、感情认同和实践认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要建立长效机制,把树立司法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到实处。司法核心价值观在全体干警中得到树立弘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集中性宣传教育与经常性宣传教育 结合起来,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在常抓不懈中扎实推进。要用有效的制度措施褒扬和激励践行司法核心价值观做得好的行为,批评和制约滥用司法权和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要充分发挥规章制度对干警职业道德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把司法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渗透到每位干警执法办案等具体行为准则和法院管理制度中,使之成为每位干警的行为标准,行动指南。使干警能自觉地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坚定信仰者,做宪法、法律的忠实执行者,做人民利益的忠诚捍卫者,做法官形象的模范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