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综合高级中学职业教育工作的视察报告
关于综合高级中学职业教育工作的视察报
告
为全面了解我市职业教育工作,促进职业教育工作健康发展,根据政协工作安排,政协民族法制委、教文卫委组成政协委员视察组,于8月28日,在政协副主席***、***的带领下,对市综合高级中学职业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实地察看了综合高中基础设施、校园建设、教学设备、实训基地、学生手工、书法作品及学校教育管理等情况。在综合高中会议室听取了综合高中负责人关于学校职业教育工作的汇报。委员们充分肯定了我市职业教育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就职业教育宣传、办学、专业设置、市场导向、服务本地经济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综合高中基本情况
市综合高中学位于市区西南部,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前身为市高级职业中学和市第二高级中学。
XX年9月,市高级职业中学与市第二高级中学合并成立市综合高中。
综合高中除普通高中外,职业教育开设了艺术幼师、服装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应用、财会、旅游经济、中餐烹饪、室内装潢设计、汽车驾驶等专业。学校现有领导5名,学校设有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招生与就业指导处、生产实习处,现有教师160人,22个教学班,1032名学生。
综合高中为地区就业再就业基地,呼伦贝尔重点职业高中,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学校,XX年晋升为自治区写字示范校,XX年晋升为自治区美术实验校,学校下设宏志驾校和校服生产基地两个第三产业。
几年来,学校利用专业优势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XX年,学校普职两部306名考生,本科上线71人,其中:计算机专业1名考生以632分名列自治区第六6名、呼伦贝尔市第1名,3名考生分别以626分、624分、601分名列自治区第10、11、12名。旅游管理专业1名考生以584分名列自治区第15名。会计专业1名考生以581分名列自治区第15名。呼伦贝尔市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前6名、会计专业的前10名均被该校学生包揽。XX年,职业高中69名考生,本科上线19人,其中:600分以上的3人,500分以上的15人,占上线考生的78,9%。
学校在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市里和教育局举办的各类活动,旅游专业的学生曾担任并出色完成我市首届国际滑 雪赛事的引导和宣传工作。幼师专业的学生多次参加我市艺术节和办事处社区文艺演出活动,学生能力和素质受到广泛赞誉。在今年的全市运动会上,学校承办了美术彩绘T桖大赛和校美术专业学生的现场彩绘表演活动,活动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在培养学生,成就事业的过程中,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尤其是年轻教师成长迅速,各级各类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层出不穷,学校办学声誉不断提高。
学校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进行教学楼改善工程,功能齐全的新的教学楼即将投入使用,新教学楼的启用对职业教育学校的办学能力将有很大的提高。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城市教育费附加不低于30%、地方教育费附加不低于20%用于职业教育”的规定未能真正落实到位。由于投入不足,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实训设施缺乏,社会竞争力不强,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职业学校社会认可度低。一是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不愿意送孩子就读职业学校。二是一些家长急功近利思想,技术务工观念淡薄i,孩子初中毕业就让外出打工,获取经济收入。三是用工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和“先培训、后就业”规定,职业学校毕业的孩子体现不 出优势,影响初中毕业生就读职业学校的积极性。
3、校企合作有待深化,目前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仅体现在学生到企业实习层面。课程设置与企业用人脱节,职前职后缺乏沟通。校外实训基地偏少,与本地大中型企业联系不紧密,学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率不高。
4、职业教育的投融资渠道不通畅。
5、生源危机,晋职比例相当落实很难。
6、实训设备不足和专业教师不足,造成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三、意见和建议
第一、我市职业教育应突出三个特点。
1、突出实践性,培养有技能有专长的社会有用之人。职业高中办学目标决定必须既要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学生毕业除了部分升入高校,大部分将走向社会,依靠自己的专业技能就业为社会服务,突出实践性这一特点正是办学特色的体现,让学生既要拿起书本,又要会动手操作。
2、突出职业性,采用订单制的方法与用人单位共同办学,使学生在入校时就可以基本确定学生将来的就业大致方向。让学生能够掌握将来可能从事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职业教育应与社会地区经济紧密结合,学校应与人才交流市场和用人单位积极合作,共同办学,采取订单式的方 法共同培养学生,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又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
3、突出区域性,实现校企联合办学。一要立足本土经济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这是从生源与毕业去向来思考,要从当地和所在经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来遇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设置什么样的专业。二要跨区域与大企业联合办学。通过校企联合办学,设置比较稳定的专业,提高办学的吸引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把职业教育工作摆在重要日程,及时研究解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服务和发展环境。
第三、不断加强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重视职业教育,了解职业教育,选择职业教育,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形成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协调发展。
第四、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职业高中办学的活力。要打破财权、人权和招生、专业设置、等诸多限制,在政府宏观管理下,给学校自主权,把学校办活,办成特设学校有生机活力的学校。
第五、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努力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逐步形成基础设施完善,办学条件较好,师资力量较强,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的职业学校,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第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效”战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用适合职业教育的优秀专业人才。抓好师资队伍全员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第七、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专业设置,积极加强与本地大中型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最大限度地为学员提供实际动手的训练机会,不断扩大毕业生在本地的就业率。
第八、规范招生秩序,自觉遵守和维护职业教育招生秩序,杜绝买卖生源,截抢生源行为。
第二篇:视察我镇教育工作
浪拔湖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该镇
教育工作
浪拔湖镇颜蓉
近日,浪拔湖镇组织县、镇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该镇教育工作。3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该镇浪拔湖中学等五所学校进行了视察。活动中,代表们全面探讨分析了该镇教育工作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3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亲自来到浪拔湖中学、文华小学、新建完小、哑巴渡完小、哑巴渡中学,对各学校的校区建设、教育设备、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视察中,代表们与学校负责人密切交流,积极为学校提供各方面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随后,在镇政府召开了浪拔湖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教育工作汇报会。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黄瑛,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龚京榜,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出席了汇报会。汇报会上,联校校长童成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面汇报了该镇近年来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黄瑛在会上表示,镇党委、政府历来都极为重视该镇的教育工作,该们应该对取得的成绩表示欣慰,但是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黄瑛希望各学校及教育部门接下来应从改善校园环境,提高师资力量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该镇的教育质量。
第三篇:职业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关于我县??职业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了大批的专业实用型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形势的不断变化,职业技能型人才越来越紧缺,职业教育也越来越重要。我县??正处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同样面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按照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6至7月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明禾同志率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各苏木乡镇以及教体局、杭一中等单位,就全县??职业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我县??无专门的职业学校。现行的职业教育方式是挂靠????县??中学,以初三毕业生和高中阶段分流的部分学生为主要生源,编成职业高中教学班进行的。在课程设置上,侧重开展文化课传授。培养目标是为中高等职业院校输送学生。自2004年以来,每年设立4个职业高中教学班,开设美工、机电、采矿等专业。2008年,职业高中在校生295人。在积极开展高中教学分流工作同时,我县??有关部门与区内外职业院校采取“订单”方式输送到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几年来累计输送学生600多人,就业率达90%以上。另外,全县??各级各类职业-1-
技能培训机构组织开展相关专业培训,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完成近千人的培训任务。
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做法,一是持久深入开展职业教育宣传工作,学生及家长对职业的教育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自2004年全市开展高中教学分流工作以来,经过持久广泛的宣传引导,广大学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认同、支持、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不断提高。二是实施“校校联合”或“校企联合办学”的方式,职高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县??中学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成功摸索出“1+1”、“1+2”、“1.5+1.5”的教学模式,即与区内外职业院校开展联合办学,在该校学习文化课一年或一年半或两年,然后在职业院校学习专业课一年或一年半或两年(包括在校实习)。三是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大力开展高考落榜生与未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培训和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2007年,选送101名高考落榜生和未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参加全市组织的免费培训,每人每年享受3000元政策性补助。由县??教体局牵头,科技局、农牧局、人口转移办、同泰驾校共同配合下,在农闲时聘请农牧业、科技方面的专家和同泰驾校的高级驾驶员,对青壮年农牧民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其中,养殖业培训28期,1100人次;种植业方面培训24期,1200人次;理发、餐饮业培训8期,306人次;驾驶员培训8期,1500人次,为每名驾驶学员补助300元,并组织壮年文盲进行了免费培训。另外,通过与包头轻工职业学院、北方重工技校和青岛等
地的职业学校实行“校校联合”、“校企联合”,为进一步拓宽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子,积累职业教育办学经验,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的困难很多,后劲不足,既满足不了职高学生就学需要,也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施落后。????县??中学以高中教学为主,兼设的4个职业教学班也是以高中教学分流的方式产生。由于学校以普通高中为重点,所以职业高中没有办公楼、图书资料室、试验场地、实习训练等设施设备,诸多硬件设施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学的要求。
(二)师资缺乏。????县??中学现有在职教师200多人,其专业教师均为文化课教师,没有职高班专业教师,这与职高授课教师必须以专业教师为主的要求严重不相适应。专业教师的严重短缺,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观念落后。社会上有为数不少的家长和学生对上职高认识不清楚,甚至出现偏差,许多低分段学生想方设法挤身普通高中。有的宁愿弃学,也不到职业高中班就读。
(四)投入不足。我县??对职业教育基础设施、教学设备的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除了原三中校舍建设经费转移到????县??中学外,其他投入甚微。职业教育经费在县??
财政预算中未做任何安排。
(五)重视不够。我县??除对被转移农牧民和高考落榜学生组织就业培训外,对职业高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既没有发展规划,也没有工作要求,教育局职教中心形同虚设,其职能作用得不到发挥。
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200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并提出“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随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工作实施意见》,科学规划了未来五年职业教育发展前景。随着国家、自治区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实施,随着我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加强职业教育势在必行。
我县??当前和今后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按照自治区、市职业教育总体规划,立足我县??实际,依托????县??中学兴建职业技术学校,整合县??内职业教育资源,集中办学,资源共享、归口管理,推进全县??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自主设置专业、自主招生、推荐就业和组织好各类在职技能培训。紧紧围绕神华????能源公司???煤田、蒙能煤矸石电厂项目、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能源产业项目,非资源性产业项目以及化工、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重点建设美工、采矿、机电、重化工等符合县??情的,具有就业优势的骨干专业,大力培养职业型、技术型人才,推动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规模、办出效益、实现发展。
四、建议和意见
(一)抢抓机遇。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具有高技能的劳动者在社会上供不应求,特别是在我市这样经济迅猛发展、技术型人才严重短缺的时代,发展职业教育刻不容缓。国务院以及区、市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特别要求每个县??(市、区)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要求各县??市应届初中毕业生进入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人数要各占50%。“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拿出140亿元用于职业教育投入,自治区、盟市县??财政将投入5亿元,市政府按照国家政策,对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学生给予每人每年1500元的生活补助,职业教育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为此,我县??要高度重视,抢抓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尽快研究出台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乘势而上,促进????县??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科学规划。我县??职业教育虽然相对薄弱,但要发展也有自己的优势。随着我县??塔然高勒煤田的开发以及重大工业项目引进,必然给我县??职业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对我县??职业学校的建设要着眼未来,科学规划布局。建
议由政府统筹,新建一所职业高中学校,并作为我县??的重点建设项目,争取上级建设资金。同时,健全职教中心机构,强化职能,使其切实承担起组织指导职业高中发展的任务。
(三)适应发展。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办学要始终坚持为走工业化道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及提高劳动者职业能力服务。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专业设置要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校企联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完善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
(四)充实师资。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整合我县??教师资源,建议县??人民政府制定选聘职业教师工作方案,要把一些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职业教师队伍中去。要制定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制度,支持学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教师。还要尝试“双师型”教师制度,允许专业技术较强的教师,申请评定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千方百计拓展招生渠道和生源覆盖面,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
(五)改革体制。我县??的职业教育要确立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战略思想,县??职业高中学校要积极吸纳民间资本,探索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在学校管理上,要实行校长负责制和聘任制,深化内部改革,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增强职业教育发展
活力。要鼓励民办职业教育,要制订民办职校的扶持优惠政策,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建议县??人民政府将????县??同泰驾校确立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政策扶持,不断扩大其实力,使其切实承担起职业高中在校生的实习培训任务。
(六)制定规划。建议县??人民政府制定包括职业高中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总体规划。创办集中发展的模式,成立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统筹全县??职业教育工作,把职业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年?月?日
第四篇:XXX职业高级中学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实施方案0
XXX职业高级中学教育工作督导评估
实施方案
2011年我县被列为云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督导评估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将于2011年6月对县人民政府及各职能部门依法履行教育法定职责情况进行督导评估。为切实做好迎各项工作,确保工作圆满完成,根据《XXX教育局关于印发
[2011]5号)和《XXX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做好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备查档案资料的通知》(XXX政教督[2011]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领导,认真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XXX职业高级中学教育工作督导评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XXX校长
副组长:XXX副校长
XXX副校长
成员:XXX工会负责人,办公室主任
XXX教务主任
XXX德育主任
XXX总务主任
XXX团委书记
XXX女工委主任
XXX财务人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XXX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二、明确职责、狠抓落实
1、工会、办公室
责任人:XXX
职责:⑴巽写学校近五年来的综合工作总结;⑵巽写反映学校民主管理典型材料(以校务公开、财务公开为主);⑶准备校务公开的有关材料(近三年的每一年);⑷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为学校办实事有关材料(近三年的每一年);⑸师德教育的有关材料:教师政治学习、心得体会;师德教育活动的方案、总结、过程性材料;师德考核、调查问卷材料;师德教育成效材料(近三年的每一年)⑹巽写自评报告、申报材料、表册。⑺收集县教育局、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的各种督导检查的自检自查汇报材料;⑻制作宣传学校的画册。
2、教务处
责任人:XXX
职责:⑴巽写反映学校特色典型材料;⑵学籍档案、教师档案;⑶素质教育的有关材料;⑷基础数据统计表,教职工简名登记表;⑸校长培训情况登记表、骨干教师培训情况登记表、学历进行情况登记表、信息技术培训花名册及有关相应证书复印件(近三年的每一年);⑹学校课程安排表;⑺师资培训:校
本培训、课改培训、信息技术培训、中青年教师培训、学科带头人的管理、使用、考核材料;师资培训成效材料(近三年的每一年);⑻新生花名册(近三年的每一年);⑼在校学生花名册(近三年的每一年);⑽毕业学生花名册(近三年的每一年);⑾近三年学年毕业考试(含补考的)与考试人数、成绩册;⑿学校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教研工作材料;⒀学生成绩册;⒁微机室、实训室等设施设备清册及使用情况登记材料(材料放在各专用教室)。
3、德育处
责任人:XXX
职责:⑴巽写反映学校德育工作典型材料;⑵安全工作的有关文件及过程性材料(近三年的每一年);⑶德育工作的有关材料(近三年的每一年);⑷德育工作的计划、总结、过程性材料(近三年的每一年);⑸学校安全教育的有关材料。领导小组、制度、活动过程性材料(近三年的每一年);⑹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情况调查(师生满意率达90%以上);⑺公安部门提供的在校师生无违法犯罪的证明;⑻后进生转化工作、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项材料(近三年的每一年);
4、总务处
责任人:XXX
职责:⑴检查评估时上月的工资表;⑵中小学基层报表(近三年的每一年);⑶教育经费决算统计报表(近五年的每一年);⑷教师工资、补贴等兑现情况;⑸教育经费使用情况;⑹
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困难学生免除学费等学生补助落实情况(近三年中的每一年);⑺学校基层报表;⑻校舍基本情况统计报表;⑼土地证和房产证;⑽近几年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三、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2月20日——2月28日)
1、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职责,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召开教职会议,宣传相关督导评估的会议精神、文件、办法、细则等;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3月1日——20日)各处室按照各自的职责,认真做好各种材料收集、整理、统计和装档工作;
第三阶段:申报复查阶段(2011年3月26日——3月30日)
全面开展自查自评工作,查缺补漏,迎接州、县检查。
第四阶段:全面整改阶段(4月1日——4月底)
根据州、县检查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措施,认真进行整改;
第五阶段:巩固提高阶段(2011年5月1日省评估前)
1、根据县级检查组反馈的意见,查缺补漏,集中精力抓好各项指标的巩固提高工作。
2、继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责任到人,使各项指标在规定时间内务必达到省定标准。
3、继续整理完善各项档案资料,全面做好迎接省督导评估的准备工作。
四、组织实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让学校各处室、教职工提高对教育督导评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做好督导评估工作。
2、加强领导,分块负责。以督导评估领导小组为中心,根据分管工作,强化责任意识,组织相关人员把督导评估工作落到实处。
3、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各处室要把自评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责任到人,有计划、分步骤地按照本《方案》实施有关工作。
4、密切配合,分工协作。督导评估工作是对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果的一次确认性检查,因此,各处室、各教职工要按照要求,明确责任,认真做好迎接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上级的评估。
XXX职业高级中学
2011年2月27日
第五篇: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督导报告
【政策信息】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
为推动各地贯彻落实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2015年3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职业教育专项督导检查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5〕3号),决定开展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检查,要求各地围绕职业教育的战略摆位、体系建设、政策保障、行业企业参与以及质量提高等内容展开自查。2015年6月,在各地自查基础上,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由国家督学和专家组成的5个督导组对天津、黑龙江、山东、上海、浙江、安徽、江西、四川、贵州、陕西等10省市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期间,听取了省、市、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关于当地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汇报;实地查看了105所职业院校,与部分校长、教师进行了交流;召开了38个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参加的座谈会;实地走访了18家规模以上企业;查阅了相关文件资料和数据。督导检查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2014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决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全国职业教育稳步发展。
(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首次突破1000万
2014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1327所,招生337.98万人,占普通本专科院校招生总数的46.9%,比2013年增长5.8%,是“十二五”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1006.6万人(见图1)。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40%。
(二)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基本持平
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628.85万人,占高中阶段招生数的44.12%。江苏、广西、广东等10省市的这一比例超过45%(见图2)。
(三)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生师比更加合理。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达到21.34:1,更加接近《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生师比20:1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生师比为17.57:1,与普通本科院校的17.73:1相当。
专任教师学历层次继续提高。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比例为83.1%,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为6.24%,分别比上一年提高0.9和0.5个百分点。
专兼结合的“双师型”队伍建设进展明显。督查发现,上海、安徽、贵州三省市中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超过30%;上海、浙江、黑龙江、四川四省市高等职业院校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在40%以上(见图3);山东、黑龙江省 “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分别达到67.3%和67.1%。
(四)就业水平不断提高
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率为96.5%,对口就业率为75.98%;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应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5%。督查显示,上海、浙江、江西三省市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就业率超过85%;黑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应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达到96.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点。
二、主要做法
各级党委、政府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统筹规划,落实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推动体系建设,为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突出战略地位,落实主体责任
及时贯彻会议精神。各地将贯彻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纳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统一安排,周密部署。截至2015年6月底,已有大部分省召开全省职教工作会议,还有一些省制定了本地区贯彻落实《决定》的实施意见。
认真强化责任落实。各地普遍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对地方和部门的工作业绩考核。山东省委将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纳入科学发展观政绩考核指标,作为考核地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政绩的重要内容。贵州省政府实施职业教育发展目标责任制,将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列入领导任期目标,作为年终考核、奖励和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科学制定规划,推进体系建设
注重科学规划,整合教育资源。各地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大统筹规划力度,理顺管理体制,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一是制定体系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规定完成时限,分解重点任务,落实工作职责,完善保障机制。二是理顺管理体制,整合教育资源。陕西、上海出台相关文件,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主管的技工学校归口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天津市按照一个行业部门、一个行政区县集中办好一所中等职业学校,鼓励实行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调整重组的原则,集中优质资源,推进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三是优化职业院校专业布局。浙江省把专业设置与布局调整作为引导职业学校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着力扶持建设一批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领域的中职品牌专业、高职和应用本科院校特色优势专业,提高专业与产业匹配度。
统筹做好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各地按照职普比大体相当的要求统筹做好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一是全面落实政府统筹责任,将职普比大体相当列为政府目标责任并进行考核。四川、贵州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将高中阶段招生任务按职普比大体相当的要求层层分解落实,纳入市、县政府工作目标督办并进行考核。二是建立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平台。督查发现,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西、四川等5省市实行了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同一平台招生,统筹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以分类考试为突破口,推进中高本贯通衔接。一是各省均出台分类考试实施办法,实施“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考试招生、中职学校推优招生入学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等措施,为学生接受高一层次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入学通道。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全部实现了分类考试招生。二是探索中、高、本衔接的模式。在中高职衔接方面,各地探索出依托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行业性或专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开展五年一贯制、“3+2”分段培养等多种一体化培养人才的模式。大部分省已启动中职、高职对接本科院校贯通培养人才的试点。上海市为满足产业发展对高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2014年在3个专业率先启动“中职—应用本科”贯通培养试点,2015年又新增13个专业;浙江遴选5所高职院校,联合5所本科院校,在6个专业启动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试点,首批安排300名招生计划。
(三)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参与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职业教育。各地出台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措施,推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安徽省印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民间资本以独资、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兴办职业教育,同时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采取出租或转让闲置国有资产等措施对民办职业院校予以扶持。四川省支持公办职业院校与社会资本开展股份制试点,探索混合所有制院校设置。黑龙江省高职院校积极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与中兴通讯、洲际酒店集团等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有效增强了职业院校办学活力。
扶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一是设立民办职业教育政府发展基金或专项资金支持民办职业教育。上海、陕西等省市财政设立民办教育政府发展基金或专项资金,支持民办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江西、四川对办学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民办职业院校,通过财政安排项目的方式给予扶持。二是建立民办职业院校师生与公办职业院校同等待遇的保障机制。上海市民办高校学生与公办高校学生享受同样的国家助学金、市级奖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副食品补贴、大学生医疗保险等资助项目。民办学校教师在职称评定、奖励表彰、科研项目申报、教师培训等方面完全享有与公办教师同等待遇。三是支持民办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江西吉安、新余等地区出台了派驻公办学校教师到民办职业院校任教、补助民办职业院校教师工资等政策。
出台激励政策,推动企业参与。为引导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各省出台多项激励政策。一是落实税收减免政策。山东省梳理出台9项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建立生产实训基地。二是设立专项资金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保障和支持。黑龙江省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支付学生实习报酬和办理保险等系列举措,支持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共建专业、共建实训基地。三是政府以购买服务等形式,在企业建立公共实训基地。青岛市安排专项资金,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青岛特锐德电器公司等企业建设了首批青岛市职业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
(四)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行校企一体化育人。各地积极探索创新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将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作为破解制约校企合作瓶颈的重要手段。天津海鸥表业集团与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以明确“双主体、双身份、双导师、双基地、双评价”和实现“定协议、定标准、定师傅、定岗位、定项目”为特征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培养高端手表制造人才。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与奥地利Engel公司合作,采取公司面试自主选择招生,学分制灵活授课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解决了长期以来以专业为载体的班级制大规模培养难以满足企业个性化需要的矛盾。
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探索制定“双师型”教师标准并对“双师型”教师进行认定。江西、黑龙江两省制定了《“双师型”教师认定及管理办法》,完善了“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二是出台政策,吸引“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任教。上海市实施“首席技师千人计划”和专项资助政策,鼓励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并作为高技能人才带头人担任职业院校的特聘兼职教师。山东、安徽等省允许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总额的20%由学校自主聘用“能工巧匠”,所需经费由财政拨付。三是落实教师编制和职称评定等政策。多数省均按照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4〕72号)精神启动和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核编工作,开展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职称评定改革。四川省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江西省对职业院校的教师编制进行核定并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系列增设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浙江省率先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正高级职称评定。
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一是实现网络宽带校校通,为实现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提供基础条件。各地职业院校均实现了“网络宽带校校通”,上海、天津、浙江等省市实现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网的全覆盖。二是建立职业教育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山东、四川两省的中等职业教育省级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专业覆盖率达到100%,山东、浙江、天津的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库专业覆盖率达到100%。三是建立管理平台,实现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超过95%的中职学校搭建了中职学生管理系统,完成了学生学籍登录或补录工作。
(五)加大经费投入,提高保障水平
西部地区加大对职业院校基础建设的投入。西部地区各省强化政府统筹,多方筹措资金,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努力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贵州省从2013年实施中职“百校大战”以来,全省各级政府多渠道投入136亿元,建设校舍面积共622万平方米,全省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西安市市级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职业教育专款,每年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超过33%,用于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
制定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目前全国已有大部分省制定了中职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多数省制定了高职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并明确要求2017年达到每年生均12000元;一些省同时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浙江省出台《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并足额拨付到位,逐步将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提高到普通高中的1.5倍以上。北京高职生均拨款标准最高达到每年26450元。
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各地进一步健全公平公正、多元投入、规划高效的职业教育资助政策,扩大中职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的覆盖面,提高资助标准。山东、贵州等省实现了中职学生免学费的全覆盖。贵州省享受助学金的学生人数占全日制在校生的比例达到68%以上。天津市从2015年开始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进程中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妥善解决。
(一)政府统筹力度不够
一是部分省市落实《决定》精神不够及时。截至目前,有部分省仍未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还有一些省未制定贯彻落实《决定》的实施意见。二是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中等职业教育多头管理造成不同职业学校在财政拨款、项目补贴、资源分配、招生政策等经费使用和管理方面不统一,影响了职业教育整体质量。三是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督查发现,中西部地区一些市、县级中职教育普遍存在学校规模小。西部有些省扎堆开办汽修、护理、计算机、学前教育、土建等专业,专业同质化严重,针对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急需专业开设的不够,中职涉农类专业更是不断萎缩,职业院校专业布局未能很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四是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由于缺乏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必要的成本补偿机制不健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二)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
一是部分省尚未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目前,仍有一些省尚未制定中等、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标准;有些省制定的生均拨款标准偏低,到2017年,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高职生均拨款每年12000元的标准;二是有的地方省级政府虽然制定了生均经费标准,但由于市、县两级财力偏弱,所举办的职业院校生均经费与省定标准差距较大。督查发现,个别省份有些县级职业高中经费补贴仅为省定标准的32%;少数省份的市属高职院校生均经费只达到省定标准的三分之一。三是在落实中职免学费政策中,有的地方只是按照免学费标准给学校补贴,学校在免学费后实际经费没有得到增长,办学经费紧张;有的地方中职免学费补助标准过低且不能及时到位,难以满足学校基本办学要求。
(三)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制约提高质量的瓶颈
一是教师数量缺口较大。截至目前,部分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未达到有关规定的最低要求。二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有些中等职业学校从普通高中转型而来,文化课教师偏多,专业课教师偏少,“双师型”教师更是不足。三是“双师型”教师标准不统一,认定及评聘存在较大差异。督查发现,各地区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不统一,造成地方政府出台的“双师型”教师认定和评聘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地方认为有“双证书”即是“双师型”教师,有些地方把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和培训的时间作为“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指标。四是师资队伍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标准、中职教师职称评聘标准等政策尚未出台,影响了教师的评聘工作。兼职教师受编制、学历及身份等限制,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无法由企业向学校流动,外聘教师薪酬待遇缺乏相应标准和来源保障。
(四)职业院校办学活力不足,服务能力不强
一是职业院校办学活力不足。督查发现,在现行体制下,职业院校在合作办学、教师评聘、专业设置、自主招生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影响了职业院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性,办学活力不足。二是职业教育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支撑不足。督查发现,有些职业院校缺少市场调查,专业设置不能立足于服务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需要的人学校培养不出来,学校培养的学生企业用不上;还有企业反映职业学校的课程内容和设施设备多年不更新,与当地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相距甚远。三是职业院校面向区域、行业的科技贡献力和公益性服务能力仍显不足。职业院校的应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不强,部分省职业院校主动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性培训服务的潜力未充分发挥,现有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不高。督查中有企业反映,在学校投资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但学校在设备使用、维护和基地管理、运营上均达不到企业要求,企业利益受到损失。
四、督导意见
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各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加强内涵建设,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进一步加大政府统筹力度
一是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促进和引领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度认识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结合“十三五”规划的制订,将职业教育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把职业教育发展作为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业绩考核指标。二是进一步落实省级政府统筹职业教育的责任,结合政府职能转变,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减少管理分散和部门职责交叉,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三是强化各级政府的统筹作用。地市政府要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协调发展。省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的调整,将学校与专业布局规划纳入当地产业发展规划,推进职业教育与当地产业协调发展。
(二)健全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一是尚未制定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的省应尽快制定;已制定生均经费拨款标准的地区,应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财力的增长不断提高标准,充分保障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二是建立职业教育经费合理分担机制,在强化市县政府承担职业教育经费责任的同时,省级政府也要承担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和经费投入责任,加大对贫困地区市县级职业院校的经费支持力度,确保其职业院校经费达到省定生均经费标准。三是政府要加大经费统筹力度,进一步强化绩效考核以奖代补等制度和政策的落实,统筹发挥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以及就业经费、扶贫和移民安置资金等各类资金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破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瓶颈
一是各地要尽快出台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建立职业院校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及时核定职业院校教师编制,建立符合职教特色的教师招聘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二是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双师型”教师认定和评聘标准,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各级政府应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职业院校聘请“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专职和兼职教师。三是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教师的机制,采取在岗轮训、顶岗实践、挂职锻炼等方式和途径,做好专业教师的在职培训和企业实践。
(四)完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各级各类职业院校要建立和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设立质量监控部门,安排专门人员,健全自我评价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应建立本地区职业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加大对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督导,及时向社会公布督导报告,推动加强内涵建设,促进职业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