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流浪乞讨情况视察报告
关于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情况的
视察报告
为了保障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净化市容环境,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再评选,6月上旬,市政协社会法制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市政协副主席带领下,对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期间,委员们一起学习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听取了市民政局关于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情况的汇报,深入到部分商业、餐饮集中区域和救助站实地了解情况。之后,视察组召开座谈会,综合分析了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有关部门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以构建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为目标,以保护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为重点,认真贯彻和落实《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采取“以人为本、亲情救助”和自愿救助与主动救助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探索出一条社会化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新途径。从2003年8月到2007年12月,共救助5121人。其中男3610人,女1511人。18岁以下少年儿童634人,青壮年4037人,60周岁以上的 制度建设。目前,市救助管理站共修订、完善《流浪儿童须知》等规章制度75项,建立健全了值班、管理、教育、奖惩、安全、应急处理和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已实现与自治区民政厅、民政部联网,救助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四)主动开展救助宣传,净化市容环境。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主动救助工作,经常派出流动救助车在车站、市三区繁华商业区、主要街道、饭店门口进行现场宣传救助。对于一些不愿进站接受救助的职业乞讨者,向他们讲解救助政策,劝导其返乡。仅2007 年通过救助活动发放宣传材料1万余份。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体救助工作水平。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市于2007年年底建成了面积为6500多平方米的市救助保护流浪儿童教育中心和市救助管理站。总投资约1400多万元,救助床位数250张,每年可救助2000多人次(包括儿童)。现已投入使用,为今后救助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2003年以来,我市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已经总结出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视察组了解到,该项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需引起有关方面关注。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职业乞丐”已成为一个新的管理盲区。现行的救助
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经费难以从根本上落实,造成各部门相互推诿现象时有发生。
(五)街头救助困难重重。按照现行政策和法规的要求,开展街头救助管理不能采取强制措施,只能劝慰流浪乞讨人员离开。这些人员经常在工作人员离开后,又重新回到街头繁华地段。2008年3月份,市公安局按规定取消了市救助管理站使用警用标志的权力,普通车辆不能在街头道路特别是重要集市、商场和步行街停靠,造成街头救助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削弱了救助管理的效果。
(六)市救助管理站建设资金匮乏。新址建成并搬迁后,亟需投入资金用于站内设施建设和绿化、硬化及美化工作。经测算,资金缺口为500万元。
三、对策和建议
将强制性的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的救助管理,是国家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特别困难群众的关怀和爱护。做好救助管理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保障特别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一定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确保救助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
(一)健全救助管理法规政策体系。治理“职业乞丐”应标本兼治。要根据《救助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实际,充分发挥
城市再评选工作顺利开展。
(四)加强救助管理宣传工作。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相关法规,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施舍意识,为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各级救助管理机构要指导救助点开展工作,采取在城市出入口处、商业繁华区、交通要道、车站等重点区域设立引导标识牌、公示救助电话和派出流动救助车、组织救助志愿者等形式,开展好主动救助工作;民政、公安、城市行政执法等部门要将救助管理机构所处位置、联系电话、交通路线等内容印制成救助指导卡,下发到基层单位,当在执行公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能主动引导引导其接受救助。
(五)加强救助管理机构基础建设。要强化对救助管理工作人员的救助管理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培训,树立爱岗敬业思想,转变工作方式,增强法制意识、服务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服务本领;进一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安全责任制及工作人员行为规范、重大事故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实行规范化管理;加强救助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配备流动救助车、移动电话等必要设备,保障救助管理社会化工作的有效运行。
第二篇:正确对待流浪乞讨人员
如何正确对待社会流浪、乞讨人员
流浪乞讨是一种社会现象,不仅发展中国家存在,甚至西方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也存在。在我国,由于城乡差别、贫富差距、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许多城市都有流浪乞讨人员,而且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流浪乞讨人员相对更多。大多数流浪乞讨人员是因在家乡陷入生活困境或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生活无着造成的,这些人的行乞方式并不违法,对公众没有骚扰,对社会不构成危害,因此,我们应给予宽容和爱心。2003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依据这一法规,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已根据需要设立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给予临时性的社会救助。这种变收容遣送为社会救济的做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对待这一类流浪乞讨人员,吴女士可向当地政府城管机关反映,救助机构会及时提供相关的社会救助。
在流浪乞讨人群中还有另一类人员,他们具有生活、劳动能力,却以乞讨为业,组织、诱骗、胁迫、利用他人(比如招徕儿童甚至是残疾儿童)以各种方式行乞,从中渔利。还有一类好逸恶劳的乞讨人员拉帮结派,划出“势力范围”,以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恶意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有的还伴有盗窃、抢夺、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行为。乞讨人员进入吴女士经营的餐厅强行讨要、滋扰的行为就属于这一类。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根据以上法律和法规,吴女士可向警方报警,公安机关可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强行乞讨人员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篇:关注流浪乞讨人员
报告名称:关注身边的弱势群体——流浪乞讨者
姓名:梁超
学号:201140651
专业班级:生物医学工程23班
【摘要】本报告由课堂和经验引出关注流浪乞讨者这一主题,分析这一人群的背景和现状,并从政府和社会人群角度提炼出已做的努力,评价这些解决办法的优势所在,最后,提出对这一弱势群体几点愿望。
【关键词】流浪乞讨者关注
讲台上,那是一股强劲有力的声音,清晰地传达了一种对年青一代的希望;教室里,那是广西医科大学的学子在接收和筛选信息,他们清楚讲台上那位老师表达的是:你们要对社会有所担当,有所作为。
既然是要担当,那就不会选择逃避和漠视那些没有家,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和保障的,也难以正常拥有一些基本的权利的流浪乞讨者。我们常常看到路边或者街心有这么个现象,一位老人,白发苍苍,脸上挂满了哀求和悲伤,穿的是破了的长时间没换的衣裳,手里拿着一个隐藏着辛酸和苦楚的碗在祈祷,这时,有人看不下去投了些钱,也有人看了看就走开,还有人没看到这一幕。
这些人的行为大概可以理解为:第一个人,打心里边同情老人,对社会有所担当,传递一份温暖的爱;第二个人,他可能想
要帮助这位老人,但是发觉自己并不能够帮到她,帮了一次下次呢?或者自己还要自救?或者打心里边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幕?也或者他只是看看热闹?第三个人,他走开没看到,大概会是个忙人,或者是盲人,也或者是他知道吃这一套的老人大都只是个骗子,更或者他不会觉得乞丐的存在是一种社会问题?虽然这里的假说不一定到位,但是也在某种程度上合理地揭示了我们(正常人群)对他们的态度。
为了更好地表达对流浪乞讨者的关注并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最及时的援助。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一人群。从流浪乞讨人员的来源和现状来说,流浪乞讨人员的构成非常复杂。
根据相关资料可以“个人发展潜能”将这一群体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1.有工作能力和明显工作需求的成年人“他们由于在城市中被骗!钱被盗或者找工作未果等原因,凭个人能力暂时尚不足以应付所陷入的困境,而不得不在城市中流浪”。对于这些人,救助站工作人员在履行救助程序时,的确发挥了救助站的临时救助功能,解决了被救助者的燃眉之急,也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2.有工作能力和潜在工作需求的成年人,由于缺乏适当的教育和受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养成了好逸恶劳的生活习惯,在城市中靠流浪乞讨为生,只会在天气十分恶劣等难以谋生的条件下才去救助站申请救助”
3.将来有工作能力和工作需求的未成年人,亦即儿童流浪者,这些未成年人中90%以上来自于破损家庭,他们享受不到完整家庭中父母给与的温暖和疼爱,只能用流浪这种叛逆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亲情的渴求,也有一些小孩是被别人从家里骗出来或租来的,如新疆就有很多小孩被骗出来做小偷。当然不排除还有一些生下来就跟着父母乞讨的孩子。这些小孩,他们需要爱和教育,需要有一个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生活环境。
4.无工作能力和工作需求的老年人、痴呆傻、残疾人等。这部分人多是遭家庭遗弃的人,对救助站的救助有强烈的依赖性。对于这部分群体,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办法,只能让他们在站里面住着,有的已在救助站住上两年还没有解决的办法。
为了证实这一数据的真实度,我们在广西南宁市南湖公园周边调查了十个流浪者,时间是2013年3月28日,这个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进行,接近流浪乞讨人员方式为提供一些生活的温暖物品,如手套、衣物等。调查结果与如上的相关数据和结论并没有太大出入。同时总结了流浪乞讨人员作为一个群体具有很高的同质性。首先,学历普遍非常低,大部分没受过教育或者小学未毕业;其次,他们大都有着不完整家庭;第三,想要正常的生存环境的,为绝大部分被关注和调查群体。第四,他们都有受冻和挨饿的经历。
针对这些流浪乞讨人员的一些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做些什么?又已经做了些什么?
首先,从政府的层面上讲。我们看到:
1、最直观最有效的做法是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专门为流浪乞讨人员的设立的救助站。这一机构实现的功能是:(1)、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2)、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3)、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4)、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5)、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2、时刻在我们身边的公安民警,也就是公安机关的设立。这一机构在流浪乞讨人员的及时救援工作上发挥了纽带的作用。当冬天来临,这些流浪乞讨人员最有可能冻死饿死,公安民警在执勤的时候可以关注一下身边的弱势群体,以保证这些人能够有人可依。一个是呵护,另一个又是防止偷盗、抢劫、自杀、诱骗等在这些人群里边发生。
3、政府制定一些有关流浪乞讨人员的法律或者管理条例,以保障他们的权利,另外,在维持一定的社会和谐稳定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具体略有:国务院令第381号(1)、第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这也与如上提到的公安民警的职能相吻合。(2)、第六条:向救助站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本人的姓名等
基本情况并将随身携带物品在救助站登记,向救助站提出求助需求。救助站对属于救助对象的求助人员,应当及时提供救助,不得拒绝;对不属于救助对象的求助人员,应当说明不予救助的理由等等。
4、民政部门的设立。其部分职能可助救助站制定受助人员的作息、卫生、学习等。其次,从社会人群的层面上探讨这个问题。
1、捐钱捐物给相关部门,并监督相关部门落实和实施救助措施。就这一点而言,要求社会人员有着足够的爱心和担当感,当然也体现了一种和谐社会的同胞精神。当然,社会可以组建相关组织进行为流浪汉捐赠衣物活动。例如我们身边的贵港市创建的“荷城义站”,它是一个志愿者服务组织,主要活动是收集保暖物品,如棉被、衣服、鞋子、袜子、手套等,并进行捐赠“暖冬活动”。
2、对于遇上的个体乞讨者,我们不漠视,不怀疑,必要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是体现社会文明和谐的标志。当然,也不能因为过分怜悯而让自己挨饿受冻。古人云,救人救己,要救人,先救己,虽然从人情上讲,这里边包含了几分自私。
3、从身边做起,创造就业空间,给那些有劳动能力或者潜力的流浪乞讨人员找到生存的空间。这点,我认为从根本上解决了一些问题,比如这可以使流浪乞讨人员这一人群数量的减少。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咱们中国要成为发达国家,朝这个方向的努力是不容否定的。
4、各方媒体所做的宣传活动。当全民动起来呵护弱势群体,我们就可能在某一
层次上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例如,咱们广西南宁电视台都市频道《帮得行动》,倡导帮扶精神,促进和谐构建。始终饯行“扶贫济困,能帮就帮”的宗旨,竭力突显南宁“能帮就帮、敢做善成”城市精神的核心价值。
这些所有的行动,预期的现象是全民一起努力去帮扶这些弱势群体。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流浪乞讨人群不能够减少或者生活有所保障,那么就谈不上共同富裕。
最后,对此次活动和报告做个总结。首先,从个人收获来谈,经历了调查实践活动并撰写实践报告,我更能够体味到这些流浪乞讨者的不容易,也看到了社会上其他群体的各种努力,还看到政府的一些有力措施。其实,我更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够为他们做些什么,如果说这也是一个梦,那我希望能够为他们做些演讲,给他们传递正能量,给他们传播一些基本卫生知识,给他们提供一些生存空间。其次,我想对社会和国家说几句心里话,不会那么有激情和哲理。(1)、关注弱势群体,需要经济的发展,让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2)、关注弱势群体,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不要漠视,不要逃避。(3)、关注弱势群体不仅仅是说说,制定法律,关键是要坚持和落实。
第四篇:流浪乞讨人员调研报告
流浪乞讨人员调研报告
流浪乞讨人员调研报告
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和管理,是新时期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我站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坚持依法主动开展救助,顺利实现了从强制性收容遣送到关爱性救助管理的过渡,较好地保障了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加速、部分家庭监护缺失和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县街头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类流浪乞讨现象,影响了城市文明进程,破坏了正常社会秩序,给社会的稳定和安全也带来了一定隐患。结合工作实际,本人就我县流浪乞讨人员现状进行了深刻反思,寄予引起领导高度重视,强化救助管理,为净化我县社会环境、推动和谐**建设尽一已之力。
一、城区各类流浪乞讨人员现状
(一)分布范围。根据街头主动救助巡查统计,在城区每天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大约有2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相对固定区域:白鹤滩客运站大门口2人、**路沿线3人、堂琅文化广场1人、老人民医院大门口2人、师范桥头3人、花桥下2人、国税局后街1人、过境路沿线3人、农贸市场3人。
(二)人员构成。从以上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状况看,我县城区的流浪乞讨人员大致分为三类:
1、职业乞讨者。这类人员主要是因不愿劳作,选择以乞讨为生存方式,把乞讨作为一种生财手段,通常在街头展示残疾身体,播放凄惨音乐,编造凄惨遭遇,以博取市民同情行乞,既影响了市容环境,又干扰了居民正常生活秩序。此类人员大约有3人左右,约占城区流浪乞讨人员总数的15%。
2、失去家庭监护的特殊人群。这类人员因痴、呆、傻、精神障碍自行离家出走或被家人抛弃,流落街头,靠垃圾桶中翻捡食物为生,这些人绝大部分说不清姓名、户籍等个人基本信息,常生活在城市脏、乱、差的死角地带,生活条件极差,食品用水毫无卫生保证,极易成为各种疫病的感染源和传播者,影响到城市的环境卫生和防疫问题。此类人员大约有10人左右,约占城区流浪乞讨人员总数的50%。
3、家庭生活困难人员。这类人员大部分是本地人,因家庭贫困而流浪县城,他们有的长期露宿街头,以捡拾垃圾为生,时常出现在大小丧宴上,比如东坪镇的阮应亮、金塘乡的杨明英、王文昆;有的长期在街头搭建窝棚,靠补鞋为生,比如白鹤滩镇的周华明、陈顺发等。此类人员大约有7人左右,约占城区流浪乞讨人员总数的35%。
(三)职业乞讨者的乞讨方式。从调查情况看,职业乞讨人员的乞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靠自身的残疾乞讨,这部分人中有的是肢残坐滑轮车或拄拐杖乞讨,有的是高度近视伪装成盲人行乞。二是利用未成年人乞讨,这部分人怀抱10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蹲坐在地上行乞,或指使未成年人向路人行乞。三是利用道具乞讨,这部分人有的伪造各种病历或书写各种悲惨遭遇,谎称家中经济困难跪地行乞;有的装成是在校学生,因各种经济困难无力负担学费跪地行乞;有的乔装蓬头垢面,穿着自制的打满补丁的破衣跪地行乞。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的救助措施,它只能解决流浪乞讨人员临时的生活困难问题,自愿受助和无偿款助,是救助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流浪乞讨人员最终的落脚点是回归家乡、回归家庭。目前,救助管理工作实践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一)职业乞讨者不愿入站受助,劝导救助难。从日常救助情况来看,不少流浪乞讨者长期以乞讨为生财之道,具有丰富的乞讨经验,知道哪些地方能要到钱,哪个季节该到什么地方去讨,这些职业乞讨者怕进救助站后断了财路。一方面,我国现行的各项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文规定乞讨钱财属犯法行为,因此不能通过强制手段予以制止;另一方面,现有的《救助管理办法》规定和要求,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要坚持自愿受助原则,不能实施强制救助,对符合条件的求助对象,提供符合卫生条件的食物,提供必要的住宿,提供返乡的乘车凭证。而这些人的目的并不是要返乡,而是要钱。在日常街头主动救助巡查中,我们对此类人员进行了劝导,但都表示不愿意到救助站接受救助。
(二)疑似精神病或智障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难。此类人员因自身精神障碍或智力残疾等原因,大部分无法提供姓名、户籍等个人基本信息,无法及时联系亲属接回或护送返回,造成救助期限长,救助管理存在着较大安全隐患。一是我县无精神病人康复治疗医院,造成流浪乞讨精神病人救治和安置难;二是救助管理站没有为受助人员提供食宿、洗浴的条件,救助他们只能是联系宾馆,造成管理不便,无法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三是无救助服务专用车辆,护送返乡只能是联系客车,而客车无安全防护隔离措施,在护送途中往往是受助人员和他人同车箱同座,极易出现精神病人攻击他人情况。
(三)部分家庭监护缺失,治理难度大。个别家庭对其患精神病、危重病的家人,不履行家庭监护责任和义务,故意任其流浪,弃之于社会,造成该类人员被护送返乡后仍会被家庭所弃而再次流浪乞讨,以此恶性循环,难以有效遏制,治理流浪乞讨现象难度大,比如老店镇的何文有,往往是今天送回家,明天又出来流浪乞讨。
三、加强救助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要解决城区流浪乞讨现象,杜绝或减少流浪乞讨行为,就必须在完善救助管理设施建设上下功夫,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集中救助,强化宣传治理,加强责任追究等措施,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设施建设,提升救助能力。加强救助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县开展好救助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实行集中救助的基本保障。一是要加大救助管理站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救助功能,改善救助管理工作环境和条件,满足基本食宿服务需要。二是要加大精神病人救治能力建设,着力解决救治难的问题,为定点医院开展精神病人救治提供条件。三是解决救助服务专用车辆,保障接送工作安全运行。无自行返乡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智障人员家庭时常不能及时接回,造成其长期滞留救助,对他们实行护送返乡,是救助管理工作基本要求,是实现其早日回归家庭的重要方式。这些人员成份复杂,有的是精神病患者,更有甚者是传染病人,普通车辆无防护措施,安全管理无法保障,应配备专用车辆,保障街头主动救助巡查用车和接送返乡安全。
(二)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县乡政府应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辖区救助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召开救助管理工作联系会议,明确部门职责,细化救助管理措施,及时研究解决救助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加强对救助工作的监督管理。应建立县乡村联动救助机制,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逐步形成以县救助管理站为基础,乡(镇)救助点为补充,村(社区)救助咨询引导点为依托的工作网络,实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全覆盖,及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三)加强集中救助,整治流浪乞讨行为。针对城区流浪乞讨人员现状,应在重大节日、活动以及气候恶劣的特定时期,开展集中救助工作,查明身份后集中护送回家。公安、城管、村(社区)救助咨询引导点应加强对辖区流浪乞讨人员的说服、教育,引导其到乡(镇)救助点或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对于返乡的流浪乞讨人员,村(社区)救助咨询引导点要加强关爱,依法维护返家人员权益,帮助其落实社会救助政策,让其基本生活得到应有保障,防止其再度外出流浪。精神病人如有危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强制送往政府指定医院,卫生部门要配合做好救治工作,待救治人员病情稳定后,由卫生部门通知救助站前往甄别,如符合救助条件,由救助管理站予以救助;如不符合救助条件,由公安机关查找、联系其家属或单位,并通知其家属接回或护送回原籍。
(四)加强宣传治理,营造良好救助氛围。进一步加强救助管理工作的宣传,宣扬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先进事迹,揭露胁迫、利用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进行乞讨敛财的丑恶现象,抨击以乞讨为职业,不劳而获,虐待老人、未成年人的违法和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逐渐让群众知晓救助管理工作的职能和作用,让人们在面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时,应当进行说服教育,引导其到救助机构接受救助,不要随意向流浪乞讨人员施舍财物,避免助长骗助、强讨等职业乞讨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乞讨人员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为治理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加强责任追究,落实救助责任。建立救助工作通报和责任追究机制,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纳入政府、部门考核内容,对个别不作为的部门,纪检机关要强化监察工作力度,实施责任追究。对不负责任、不尽义务的家庭,要教育和帮助,督促其家人妥善看护;对故意将子女、老人抛弃的家庭,司法机关要加大违法行为的调查处理力度。
总之,要解决我县流浪乞讨人员现状,就必须完善救助设施,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实行部门联动等方式,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管理格局,切实有效的减少或杜绝流浪乞讨现象,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应有力量。
第五篇:流浪乞讨人员分析 开题报告
专业名称:劳动与社会保障 班 级:2010级劳保1班学生姓名:张三指导教师:论文题目:石家庄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研究报告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石家庄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长期以来一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是最为特殊的弱势群体。在这类群体中,包含着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体系以及认同心理和归属心理,极易出现理想失落、道德滑坡、精神颓废等不良现象,贫穷和犯罪在群体中的蔓延又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我们可以深入的了解他们这一群体。
在我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下属的社会福利司建立起各地方救助管理站,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办法》为依据,管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主要救助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但是由于救助管理目标上的模糊、管理体制上的障碍和相关政策法律的缺失,导致该群体生存发展历来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我们可以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关于完善石家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对策建议。
流浪乞讨现象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及影响近年来城市流浪乞讨现象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乞丐的团体化、职业化、经营乞丐的现象、乞丐群体复杂化、犯罪化、乞丐群体的年龄结构向低龄化发展、乞讨方式手段呈现智能化、多样化。这些都给社会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树立的良好国际形象、削弱社会大众的同情心及对弱势
群体的关注与救助,通过调查研究,对流浪乞讨现象有更清晰的认识与了解,提高其辨析能力。
二、研究意义
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人们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态度,提出可行性建议,为解决流浪乞讨人员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
首先,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流浪乞讨人员的存在,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既影响了市容,又带来了违法犯罪问题,同时也削弱了社会大众的同情心,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政府也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流动人口和管理,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所以,研究人们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态度,分析产生这些态度的原因,从而探索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是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其次,研究具有理论意义。目前,关于流浪乞讨人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关于制度的研究,主要是对《收容遣送制度》和《救助管理办法》的比较,以及分析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从立法、社会保障等多方面探索新的救助制度;二是实务领域的研究,一些学者、新闻工作者以及救助管理人员,调查研究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构成以及生存现状,分析乞讨原因、乞讨方式、乞讨特征。但是,我们从研究公众对流浪乞讨人员态度的视角出发,尝试提出解决该类社会问题的措施,探索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模式,有助于丰富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这是对当前流浪乞讨研究的创新。
最后,研究具有实践意义。我们打破了过去对流浪乞讨
人员本身的研究视角,转而从研究公众对流浪乞讨人员态度的视角出发,进一步调查产生这些态度的原因是什么,这都有助于我们分析为什么当前的社会参与不足,进而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模式进行一定的探索,同时也这为现阶段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提出了有建设性意义的建议和对策。
三、研究方法
1、我们通过资料考查收集针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理论研究分析。
2、通过问卷调查和对城市居民的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对流浪乞讨的现状及政策的实施进行调查,问卷调查采取分类抽样与随机抽样结合。
3、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相结合,提出相应的存在问题原因和建议。
四、课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流浪乞讨人员生存条件的调查。
2、石家庄市公众对此类人员的态度。
3、政府人员对这一人群面临的相关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
五、论文的主要内容
1、管理情况的调查。流浪乞讨人员的构成非常复杂,有因灾害或生活困难而流浪乞讨者,他们确属社会救助的对象;有以乞讨为生财手段的好逸恶劳者,属于特殊教育的对象;有以流浪乞讨又无理上访或偷摸拐骗从事违法活动者,属于社会治安管理对象;有少数犯罪逃逸或流窜者,属于刑事惩治的对象。对于拒绝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公安机关、城管等部门在管理中,均存在缺乏执法依据和执
法手段的问题,那些特殊教育的对象、治安管理对象、刑事惩治的对象,已经成为管理盲区,急需深入调查。
2、自愿求助者。在实地调查访谈过程中发现,在救助站接受救助的人员,大多数是从别的救助站转来的需要本救助站进行安置的流浪乞讨人员,仅有一小部分人是自己寻求救助的。而在这一小部分自愿寻求救助的人当中,大部分属于暂时还没有流浪乞讨的投亲不着、务工不着、无钱看病、从家里走失、被偷盗等有临时困难的人,真正有长期生活困难的人,反而选择在外长期流浪乞讨,拒绝进站接受救助,救助管理站也因此曾经一度出现无人可救的局面。
3、专业工作人员的情况。目前的救助管理站尚未完全脱离原先收容遣送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工作人员也都是原来收容遣送站的工作人员,虽然机构性质发生了改变,但是工作人员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他们在长期工作当中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养成的工作态度已经很难改变,有的工作人员习惯了对受助人员冷言冷语,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和现行的新办法发生冲突,但事实上与社会的期望和要求相距甚远。
六、论文结构
(一)重要概念的界定
流浪乞讨人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石家庄市流浪乞讨人员存在的问题分析
1、石家庄公众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真实性的看法
2、石家庄流浪乞讨人员的聚集区域
3、石家庄公众救助人群的趋向
4、石家庄公众对于流浪乞讨人员乞讨行为的态度
5、石家庄公众认为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
6、石家庄公众对于管理石家庄流浪乞讨人员的相关办法
(三)石家庄市流浪乞讨人员调查结果的分析
1、石家庄市流浪乞讨人员较多的原因
2、石家庄市流浪乞讨群体的特征
3、对石家庄市的影响
(四)解决流浪乞讨人员问题的建议
1、加大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帮扶力度,做好收入的再分配
2、建立网络化管理模式,降低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行政成本
3、依法打击强行乞讨,严惩操纵乞讨的不法分子
4、建立健全救助管理机制,大力宣传救助管理站
5、打破单纯依靠政府救助的局面,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管理工作
七、总结
八、参考文献
【1】李彦昌.城市贫困与社会救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洪大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3】陈昭.城市新乞讨现象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4】丁鑫.我国城市职业乞丐问题分析[J].黑河学刊.2008(7).【5】郭纬纬.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乞丐治理研究[D].西
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7.【6】杨雅华.《和谐发展环境下的流浪乞讨问题》[J].东南学术.2008(2).【7】《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381号发布)
【8】 张明锁、王万民.郑州模式:救助流浪少年儿童[N].中国社会报,200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