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中心学校课程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XX中心学校课程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意见》,根据安排,我校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新课程改革工作现已在我校全面展开。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纲》,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标尺,以校本研究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以开发校本课程和形成良好评价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体现课堂人文性、思辨性、平等性、真实性的特点;努力实现评价内容的丰富性,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持久地开展研究,拒绝浮躁功利,拒绝平庸肤浅,扎实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品位。
二、组织领导 :
1、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组 长:黄小学 副组长:梁X 组 员:XX XX兴 毛XX 左 X XX
2、学科指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员:
(1)语文——各学校语文教师(2)数学——各学校数学教师(3)英语——各学校英语教师
(4)品德与社会——各学校品德与社会教师(5)科学——各学校科学教师
(6)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各学校所上科目教师
三、实验目标:
总体目标:围绕谷城县课程改革的总目标,结合学校实际,着力在校本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发校本课程和形成良好评价机制上有所突破。
具体目标:
1.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丰富学生情感,健全学生人格为目标;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师生对话,使课堂成为兴趣的课堂、智慧的课堂、享受的课堂;彰显师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创新。
3.课堂教学中,能合理开发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师和学生。
4.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构建新型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教学体系。
5.积极完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每周校长寄语》能更贴近学生生活,能为学生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6.课堂教学研究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扎实有序开展,将听课评课与专题研究结合起来,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四、实验措施:
1.切实抓好校本研究。校本研究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学校中进行的、以学校中发生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的研究。校本研究的核心是有效教学。
⑴明确研究内容。校本研究将有效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内容,学校将下列三个方面作为研究的重点:关于教材解读的研究,教师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学会以教学的眼光看教材,确立有效教学目标;关于教学设计的研究,主要是教学过程和教学训练的专业化预设;关于有效课堂的研究,主要是课堂上有效提高,有效倾听、有效反馈等。
⑵建设研究组织。建设研究组织是在组织内涵上进行变革,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保证研究的有效性。
①坚持扁平式管理。一是学校行政成为其中一员,二是教研组开课,开课程序如下:同伴合作探讨,推举一人上课,全组认真听课;听课教师填好评课表,逐个进行评议;上课教师撰写教后反思。
②确保活动时间。每周有二课时的教研组活动时间和一课时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教研活动坚持日常性和专题性结
合,集中研讨和自主学习结合。
⑶加强交流互动。出好《教育信息》,为教师课程改革搭建平台;做好每周一次的课改理论学习,一学年一本教育专著的阅读,厚实教师的研究根基;加强校际交流,促进教师间的深度会谈;召开学生座谈会,促进师生互动。
⑷抓好教学反思。反思内容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教学效果等。反思形式为生态化的互动,如办公室里教师间的讨论;组织化的互动,如专题研讨;半组织化、半生态化的互动,如教研活动中的评课。反思的途径为在自我评价中反思,教师评价中反思,学生、家长评价中的反思。
2.严格教学管理。
坚定课堂教学的教学主阵地地位,认真做好日常教学的管理和调控。
⑴规范教学行为
①规范教学时间。上课、下课完全按照铃声指示,不迟进教室,不拖课,不在上课时间接打手机或离开教室;严格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学生家庭作业的时间规定布置作业。
②规范教学空间。教师言行得体,使用礼貌用语,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现象,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③规范教学细节。教师着装、发型、姿态得体,教学技术运用到位,师生关系融洽等。
⑵抓好课堂教学
①集体备课。探讨教材教法,教学设计和教学的有效性。
②公开教学。上好实验课、示范课、对比课,重点探讨新课程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③教学活动评比。开展优秀教学设计、优质课观摩、案例分析等评比活动,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特点。
④开展专题研究。将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列举出来,作为共同攻关“课题”,在专题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
⑶抓好教学研究制度的落实。
①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要统一布置,组织、管理、协调课程改革实施。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分析情况,排查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和策略。
②组织校内学科研讨活动。校级领导和中层领导每周听课二节,听课后直接与听课教师交流,一段时间后,在教研组教研活动时总结。
③建立评比奖励制度。开展校级评比,鼓励教师参与以优秀教案、优秀课、优秀论文、优秀课件为内容的“四优评比”活动,对获奖者予以奖励。
3.坚持全面评价和科学考核
坚持评价的多元化,做到评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科学,真正发挥评价的功能,促进师生的成长。
教师评价。评价内容为师德规范、教学常规、教学科研、教学成绩四部分。评价中特别关注教师在课改实验中的情感态度、过程方法和成效;特别关注教师五认真工作情况、课堂教学中新课程理念体现情况;特别关注教师个性差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评价方式是随堂听课、专项调查、阶段分析、学生问卷、成果评定等。评定结果与教师考核挂钩。
学生评价。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在发展中评价学生。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即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性、自信心等;评价还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状况、审美情操以及与他人合作协调能力等。评价方法采用观察法、调查法、考查与开放性考查相结合方法;评价时,改变教师单一评价的方式,把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使评价更民主、公平、客观。
4.完善校本课程
(1)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对校本进行研修。(2)学校每天组织学生体育锻炼不低于1小时。
五、资源配备 :
1.教师配备:为保证课程改革深入开展,配备一支学历层次高、业务素质好、年龄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师队伍。
2.教学硬件:理化生劳技实验室各2个,语音室、音乐室、美术室各1个,网络教室2个,教师电子阅览室1个。
3.经费及后勤保障:学校投入课程改革必须的资金,后勤为课程改革提供服务及保障。
XX街道中心校 2017年3月
第二篇:2020中心学校课程实施方案范例
2020中心学校课程实施方案范例五篇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实施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看看2020中心学校课程实施方案范例五篇,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2020中心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1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创新体现学校“以人为本,追求师生共同发展”办学理念。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原则整体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立足自我,以“基础性、多样性、综合性”为开发原则,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创造性的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成长;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不断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日益鲜明。
二、组织措施
以民主、开放、科学、合作精神原则成立学校课程委员会。课程管理委员会由校长任主任,学校各部门负责人、教师、学生家长、有关教育专家、社区人士等为委员。课程管理委员会下设如下机构:
1、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领导小组
2、校本课程审核工作领导小组
3、校本课程实施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组织制定《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和各学期校本课程实施计划。直接领导下辖各工作小组,协调与家长委员会、社区等有关部门机构的关系,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审议、实施和评价。
三、课程开发范围与目标
1、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
结合学校课程建设需要,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科拓展系列;二是综合实践活动系列;三是以“传统老游戏”为主的体育健身系列;四是文学艺术系列。
2、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①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20--年上半年,学校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摸清家底:包括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资源、环境状况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等);全体任课老师至少完成一个《课程纲要》。用半年的时间基本形成能满足20--年下半年课程实施需要的一套校本课程体系。通过三年努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创新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②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一支勤钻研、会合作、能奉献业务精良,一专多能,有较强课程建设能力的教师队伍。
③学生个性发展目标
学会选择;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精神。能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接受老师的选科指导,自行设计促进自己个性特长得到最佳发展的选科学习计划。能比较恰当的评价自己和同伴。
四、开发策略
1、统一共识,明确职责
全体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明确学校教育共同体(包括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会各届同仁等)就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决策共同体。深刻认识校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功能、作用,熟悉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与策略,确立自身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的地位、作用,提高学校整体课程建设能力。
校长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第一决策者、第一责任人,将按照国家的教育政策,为全校学生的最好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作出课程规划及其他决定;教师将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或其他课程文件,在自己的专业活动范围内,从专业发展的高度,关注教育对象的需要,作出相关课程设计及其他决定,适时拿出《课程纲要》。学校将创造条件让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的课程事务,如了解课程、评价课程以及为修正课程提出建议;同时促进家长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实施,如提供信息、协调资源等。
2、有的放矢,逐步规范
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有的放矢。“的”就是学生的兴趣、个性发展的需求、家长的期望、社会和社区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校在此基础上制订的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因此,学校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摸清家底,加大力度弄清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与限制:例如学校教师的知识、经验与能力、教辅人员的特点状况;学生的知识水平,各种课程材料和设备及其相应资金的实际状况;课程计划的弹性空间、社区潜在资源、学校特色以及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及社区人士的认识水平和可能反应等。
在此基础上,建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分阶段逐步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3、注重实效,多元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就是要调整课程的内容,使各种有价值的知识都进入课程,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校本课程比例。学校课程建设决策共同体全体成员应突破传统知识论理观,确立新的知识论理观,打破学科本位课程结构,加强人文课程、综合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拓展视野,以“学会选择、着力改编、关注新编”校本教材的策略,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多元化创建校本课程体系。
五、开发流程
1、建立领导机构: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组成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其职能是:咨询、把关、审查和提供帮助。
2、发布《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分析学生需求,学校办学思想和课程资源,制定校本课程规划,发布《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3、申报:课程开发人员根据学校规划、需求和资源确定开课科目,填写校本课程申报表、课程简介和课程开发方案。
4、审批:对开发人员提供的课程材料进行综合评估,审批确定开设科目和开设时间。
5、发布《校本课程选课目录和课程简介》:公布初评通过的校本课程课目及教师名单,编制《校本课程选课目录和课程简介》,供学生选择。
6、选课:①将校本课程选课目录和课程简介印发给学生,供学生了解每门校本课程的内容,以便学生选择。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情况,以及结合家长的意见进行选课。
7、确定开设课程:正式确定开课任课教师,组建教学班。
8、课程实施:任课教师撰写课程纲要、授课教案,记录学生出勤和课堂表现,教师和学生均按常规教学要求进行教学和学习。
9、课程评价与激励
六、实施评价
校本课程实施评价在学校校本课程实施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主持下从师、生两个方面进行:
1、对教师的评价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进行:
①学生选择该课程的人数;②课程实际实施效果;②学生家长的反映;④学校领导、教师有关专家人士的评价;⑤各种类型、多种途径问卷调查的结果。
2、对学生的评价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①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③学生小组评议和任课教师评价;④学生家长的反映;⑤ 学习的成果(将采用随课程实施过程进行连续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采用书面测验、判定等级或书写评语等多种评价形式,主要以学生档案袋综合展示)。
2020中心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施目标
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形成知难而进的品格,消除畏难心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三、校本课程组织机构
1、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组长:---(校长)
副组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
组员:班主任、学科组长
2、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
组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
副组长:学科组长
音乐、美术、体育、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等相关教师
3、课程实施督察小组(负责课程实施的督察)
组长:---(校长)组员:班主任、物理、化学、地理、综合实践课程
副组长:政教主任年级主任
组员:班主任、学科组长
四、课程内容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校为基地,充分利用我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努力发掘本地教育资源,开发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拟设置符合学生兴趣、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的七大类课程:
1、认知类:认识自身以及身边的人、事及事物(尺寸、重量、年龄、生日等)
2、欣赏制作类(摄影、剪纸、折纸、面食制作、绘画、图片——当地名胜风景)
3、音乐类(民歌、小曲调、乐曲、舞蹈等)
4、体育类(球类、跳绳、毽子等规则、技能)
5、礼仪教育(道德规范、文明用语、语言艺术、常用交际用语、英语常用交际口语等。)
6、地方人文(本县历史名人故事、县名及村名的由来及变迁等。)
7、信息技术(计算机基本知识及技能)
五、实施办法
1、据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对教师及其提供的课程材料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开设科目和开设时间。
2、布初评通过的校本课程科目及教师名单,推出校本课开设科目菜单供学生询问和选择。
3、加强校本课程的性。开学初始认真制订教学,确定教学内容的框架。日常的教学工作必须根据教学计划展开,做到认真备课、上课、考核,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4、选择有特长,有事业心、有创新精神的年轻教师,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定期组织他们学习“课程理论”,掌握校本课程的管理原则和实施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实践水平。
5、重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过程,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客观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6、在开展课程研究的过程中请有关专家和上级领导及时指导、帮助,以使课题研究获得成功。
六、课程评价
(一)对课程的评价
每学期结束时,学校要召开任课教师会议,听取任课教师对课程建设的意见,及时修正不足,完善方案;同时,要对实施的年级进行问卷调查或召开座谈会,关注学生喜好的程度,也听取学生乃至家长、社会人士的建议和意见。
(二)对学生的评价
在该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过程性评价。一是建立成长档案袋,让学生自己收集学习过程中反映自己成长的资料,如学习时收集到的故事、照片,办的剪贴报,写的采访日记、调查报告,家长、教师、社会人士的评价等。二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评价表,随时进行评价。最后在一学期结束时,进行终结性的评价,评价的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体现多样性。
(三)对教师的评价
一是教师自我反思性评价:每一个主题内容的教学完成后,认真进行反思
二是教学督察评价:学校重点检查备课、教师收集的资料及课堂教学。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学习、发展、成长的过程。我们愿继续努力,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的洪流中,去开拓、去创新,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篇章。
2020中心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3
一、课程定位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开发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规范、自信展示的能力。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开发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四、组织与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
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员:------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⑤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2、师资培训。选派参加各级培训、观摩和讲座;开设示范课、开展专业研讨;学校提供相应书籍资料和网络平台,让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3、健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学校将进一步拟定相应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制度;校本课程评价制度;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责任制等。
五、校本课程建设的范围
初中校本课程的设置主要有以下6个领域:
1、民族文化领域。通过诵读和研习代表民族文化精髓的诗词、散文、政论,以及校史、地方史等,了解和研究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等,汲取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祖国伟业的责任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自然探究领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自然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自然的影响,引导学生对地理生态、动物植物、宇宙空间、资源环境、工艺技术、科学创造等问题进行有选择地探究,通过环境调查、科学普及、小发明、小制作等,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了解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培养初步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
3、社会探究领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对经济、政治、法律、家庭、社区、民族、国家、国际等社会问题进行有选择地探究,帮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4、艺术探究领域。通过开展声乐、器乐、舞蹈、绘画、书法等艺术欣赏、创作及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艺术爱好及特长,拓宽艺术文化视野,丰富精神生活,使学生感受艺术对人类发展的积极影响,激发对美好事物的爱好与追求,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提升艺术品位,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5、体育与健康领域。通过开展体育团队、快乐体育、围棋、心理及青春期教育等活动,提高学生对身心健康的认识,掌握运动与健康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运动欣赏能力,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6、农业技能领域。结合本地特点,依据本地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及农业生产劳动,增进学生对农业劳动的体验,增强科技兴农的意识,提高农业生产的各种技能,使课程内容适应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六、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1、自编教材;2、选编教材;3、选用优秀教材;4、拓宽现有教材。
七、配套措施
1、教务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计划的执行。
2、学校将邀请区校本课程建设领带小组、教研员到校指导工作。
3、每个教研组至少开发1—2种校本课程,九月份全面实施。
4、学校尽可能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5、完善管理网络和运作流程,确保我校校本课程从少到多,从有到精,尽快形成特色。
八、校本课程的评价
1、教师评价
⑴教师执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⑵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⑶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⑷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等。
⑸学校及时做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监控和测评工作,参与听、评课的指导,随时调控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情况。
⑹学校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2、学生评价
校本课程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
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一般”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展现,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竞赛、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予以表彰并收入成长记录袋,记入学生成长报告册及其它相关档案内。
第三篇:庙滩镇中心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庙滩镇中心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意见》,根据安排,我校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新课程改革工作现已在我校全面展开。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纲》,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标尺,以校本研究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以开发校本课程和形成良好评价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体现课堂人文性、思辨性、平等性、真实性的特点;努力实现评价内容的丰富性,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持久地开展研究,拒绝浮躁功利,拒绝平庸肤浅,扎实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品位。
二、实验目标:
总体目标:围绕谷城县课程改革的总目标,结合学校实际,着力在校本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发校本课程和形成良好评价机制上有所突破。
具体目标:
1.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丰富学生情感,健全学生人格为目标;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师生对话,使课堂成为兴趣的课堂、智慧的课堂、享受的课堂;彰显师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创新。
3.课堂教学中,能合理开发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师和学生。
4.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构建新型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教学体系。
5.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多元化评价师生,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促进师生发展。
6.积极完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每周校长寄语》能更贴近学生生活,能为学生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7.课堂教学研究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扎实有序开展,将听课评课与专题研究结合起来,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三、实验措施:
1.切实抓好校本研究。校本研究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学校中进行的、以学校中发生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的研究。校本研究的核心是有效教学。
⑴明确研究内容。校本研究将有效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内容,学校将下列三个方面作为研究的重点:关于教材解读的研究,教师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学会以教学的眼光看教材,确立有效教学目标;关于教学设计的研究,主要是教学过程和教学训练的专业化预设;关于有效课堂的研究,主要是课堂上有效提高,有效倾听、有效反馈等。
⑵建设研究组织。建设研究组织是在组织内涵上进行变革,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保证研究的有效性。
①坚持扁平式管理。一是学校行政成为其中一员,二是教研组开课,开课程序如下:同伴合作探讨,推举一人上课,全组认真听课;听课教师填好评课表,逐个进行评议;上课教
师撰写教后反思。
②确保活动时间。每周有二课时的教研组活动时间和一课时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教研活动坚持日常性和专题性结合,集中研讨和自主学习结合。
⑶加强交流互动。出好《教育信息》,为教师课程改革搭建平台;做好每周一次的课改理论学习,一学年一本教育专著的阅读,厚实教师的研究根基;加强校际交流,促进教师间的深度会谈;召开学生座谈会,促进师生互动。
⑷抓好教学反思。反思内容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教学效果等。反思形式为生态化的互动,如办公室里教师间的讨论;组织化的互动,如专题研讨;半组织化、半生态化的互动,如教研活动中的评课。反思的途径为在自我评价中反思,教师评价中反思,学生、家长评价中的反思。
2.严格教学管理。
坚定课堂教学的教学主阵地地位,认真做好日常教学的管理和调控。
⑴规范教学行为
①规范教学时间。上课、下课完全按照铃声指示,不迟进教室,不拖课,不在上课时间接打手机或离开教室;严格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学生家庭作业的时间规定布置作业。
②规范教学空间。教师言行得体,使用礼貌用语,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现象,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③规范教学细节。教师着装、发型、姿态得体,教学技术运用到位,师生关系融洽等。⑵抓好课堂教学
①集体备课。探讨教材教法,教学设计和教学的有效性。
②公开教学。上好实验课、示范课、对比课,重点探讨新课程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③教学活动评比。开展优秀教学设计、优质课观摩、案例分析等评比活动,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特点。
④开展专题研究。将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列举出来,作为共同攻关“课题”,在专题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
⑶抓好教学研究制度的落实。
①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要统一布置,组织、管理、协调课程改革实施。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分析情况,排查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和策略。
②组织校内学科研讨活动。校级领导和中层领导每周听课二节,听课后直接与听课教师交流,一段时间后,在教研组教研活动时总结。
③建立评比奖励制度。开展校级评比,鼓励教师参与以优秀教案、优秀课、优秀论文、优秀课件为内容的“四优评比”活动,对获奖者予以奖励。
3.坚持全面评价和科学考核
坚持评价的多元化,做到评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科学,真正发挥评价的功能,促进师生的成长。
教师评价。评价内容为师德规范、教学常规、教学科研、教学成绩四部分。评价中特别关注教师在课改实验中的情感态度、过程方法和成效;特别关注教师五认真工作情况、课堂教学中新课程理念体现情况;特别关注教师个性差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评价方式是随堂听课、专项调查、阶段分析、学生问卷、成果评定等。评定结果与教师考核挂钩。
学生评价。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在发展中评价学生。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即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兴趣
性、自信心等;评价还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状况、审美情操以及与他人合作协调能力等。评价方法采用观察法、调查法、考查与开放性考查相结合方法;评价时,改变教师单一评价的方式,把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使评价更民主、公平、客观。
4.完善校本课程
对《每周校长寄语》校本课程进行修改,使文本更贴近学生生活,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
四、资源配备
1.教师配备:为保证课程改革深入开展,配备一支学历层次高、业务素质好、年龄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师队伍。
2.教学硬件:理化生劳技实验室各2个,语音室、音乐室、美术室各1个,网络教室2个,教师电子阅览室1个。
3.经费及后勤保障:学校投入课程改革必须的资金,后勤为课程改革提供服务及保障。
五、组织领导
1、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
组长:蒋德成组员:张立超陈尚竹毛德勇汪文江王学东潘清珍
2、学科指导小组
组长:张立超
成员:
(1)语文——张帅勇 毛德勇黄万玲陈锐
(2)数学——马建军 张俊飞汪文江樊伟
(3)英语——王永娥 黄玉琴潘清珍
(4)综文——邓正宝 王学东
(5)综理——蒋正负 刘学军阳勇
(6)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陈锐 周海涛
第四篇:中心学校实施方案
东湖塘镇中心学校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
按照镇党委和县局党委的统一部署,根据《宁乡县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镇中小学实际,现就我镇中小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参加范围
全镇所有中小学校。学校领导班子及成员为重点,全体党员参加,邀请部分党外教职工参加有关环节活动。
二、目标任务
(一)端正办学思想。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三个面向”,办人民满意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中小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按照中央、省市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有关要求,着力查找并努力解决学习在办学理念、学校定位、发展思路、发展规划等方面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问题,端正办学思想,理清发展思路,修订完善学校的发展规划。要紧紧围绕“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持续发展、整体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
(二)规范办学行为。按照中央和省、市、县教育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精神要求,把规范办学行为摆在突出位置,桌重查找并认真解决当前一些违背教育规律、违背学生成长规律、影响正常教育秩序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招生、办班、教学、收费等方面的工作,维持教育教育秩序,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要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镇基础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广大师生及家长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基础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落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审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作用,形成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着重查找并认真解决对落实素质教育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效果不好的问题,坚决克服单纯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
(四)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学校均衡发展。要根据建设教育强县的要求,制定我镇义务教育学校新建、扩建、改建规划,不断改善义务办学条件。以建设合格学校为契机,作出创建规划和实施计划,确定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当地政府重视,积极向上对外竞资,推进合格学校建设。积极推进改危、改水、改厕、改厨“四改”工程,不断优化师生办公学习生活条件。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扩充优质教育资源。着力解决校际之间你办学水平差距较大的问题,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公平、均等的教育机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选准配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健全领导班子,努力把学习领导班子建设为善于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要围绕和谐校园建设,以校风建设为重点,提升全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以教风建设为重点,加强教职工爱岗敬业教育;以学风建设为重点,加强学生诚信求是教育。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甘于奉献、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教学名师。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弘扬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诲人不倦的师道风范、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与工作环境。着力解决少数教师存在的不安心从教、不乐于从教、进取心不强、教学水平不高等问题,以及“以教谋私”、“家教家养”、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侮辱学生等有损师德形象的问题。
(六)加强学校党建工作。针对少数学校存在的重业务、轻党建的不良倾向,以及党建工作滞后、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好、一线教师和青年教师中党员比例偏低、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等问题,要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大力整顿软弱涣散的党组织,建立健全党的各项组织生活制度,强化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服务,推进学校党建工作规范化、经常化,为学校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三、方法步骤
学校实践活动从2009年10月开始,集中活动时间不少于4个月,一般按照3个阶段有序推进。集中活动开始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集中活动结束后,再安排1个月时间用于巩固扩大活动成果。
第一阶段:学习讨论(大体安排在10月份)
这一阶段以“广调研听民意,大讨论醋发展”为实践载体,主要统筹抓好学习讨论和调研走访两项工作。
1.深入开展学习讨论。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严格学习要求,开展学习培训。一是要明确学习内容。组织广大党员教职工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同时,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党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学xxx省市委和县委主要领导有关讲话要求以及与教育教学发展等相关的内容。二是要灵活学习方式。领导要带头讲学,党员主要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报告。所有党员要听一次专题辅导课。在学学习培训中要深入思考“教育发展为什么、教育发展靠什么、教育发展抓什么”等三个发面的问题,切实提高学习的针对性贺实效性。党员集中学习培训的时间应不少于20小时,支部班子开展集中学习研讨的时间不少于2天,注意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要通过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增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三要广泛开展讨论。深入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做人民满意教师、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的解放思想讨论活动。广泛征求个方面对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着力提高广大党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引导广大党员将思想认识从那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作风和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研究讨论,引导党员对本学校是不是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怎样做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教育强县目标等重大问题,进行再认识,形成新的共识。
2.深入开展调研走访。要深入开展“四进四问”(走进学校问计于教师、走进班级问计于学生、走进家庭问计于家长、走进单位问计于专家)调研走访活动。要把深入调查研究与深化学习结合起来,认真查找、梳理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同时,要将调查走访与开展结对助学帮困等活动结合起来,帮助家庭困难教职工和贫困学生、留守学生、残疾学生等解决实际困难。
第二阶段:分析检查(大体安排在11月份)
这一阶段以“找问题明方向,理思路促发展”为实践载体,主要统筹抓好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贺组织生活会、认真梳理意见两项工作。
1.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贺组织生活会。支部班子要围绕“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主题,按照加强支部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要求,紧密联系支部班子作风建设的实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要认真执行公示公告制、谈心交心制、分析评议制、整改责任制的要求,做好广泛征求意见和撰写发言材料等会前准备。民主生活会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重在总结经验教训,重在提高思想认识,重在明确努力方向,不搞人人过关,不纠缠历史旧账。专题民主生活会可与民主生活会合并召开,适当扩大列席人员范围。上级党组织和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要派人列席,提前介入,加强指导。组织党员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分析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提高思想认识。
2.认真梳理意见。各中小学校要对调查走访、组织生活会中征求到的意见进行梳理,形成“问题清单”,为整改落实打好基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点查找如何推进课程改革,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如何提升服务质量,如何理清学校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工作目标,如何增强党员宗旨观念,如何凝聚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实事求是地分析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找准努力方向,找出有效对策。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大体安排在12月—元月份)
这一阶段已“强责任抓整改,解难题建机制”为实践载体,主要统筹抓好制定整改措施、解决突出问题两项工作。
1.制定整改落实措施。各学校要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措施。整改措施要做到“四明确一承诺”,即明确整改落实项目,明确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有关责任,采取适当的方式向党员和教职工群众公布,作出承诺。要注意对群众需求作合理引导,防止作不切实际、难以实现的承诺。整改落实情况要向党员群众通报,接受党员和群众监督。
2.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各中小学校要在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的基础上,集中力量解决学习实践活动能够解决的一些影响和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各学校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育行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摆在突出位置。要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多为师生和家长办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的实事。对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要马上整改;对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对于应该解决但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说明清楚,积极采取措施逐步解决。要建立健全促进整改落实的督促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联动整改工作机制,采取挂牌督办、现场会办、限时办结等办法,确保整改成效,把师生满意、家长满意和社会满意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标准。要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立完善规章制度结合起来,着力完善教学科研、德育教育、师资建设、和谐校园和后勤保障等五个方面的制度。
3.要抓好总结评测。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各学校要做好活动的总结工作,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向党员、群众通报哦活动开展情况。要组织群众满意度测评,要合理确定参加测评人员,确保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测评结果要以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要根据测评情况,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解决的问题继续得到解决。多数群众不满意的,要及时“补课”。
四、有关要求
1.要明确职责要求。要按照“分级负责、归口领导”的原则要求,各学校以支部为单位,在中心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各支部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确保活动正常有效开展。
2.要加强指导督查。镇中心学校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基层中小学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要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别,不同对象,分别提出要求,分类加强指导,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要突出务实创新。要紧扣活动主题,紧密结合实际,精心策划组织。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推动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讲成本,重实效,防止铺张浪费,不搞文山会海,杜绝形式主义,务求实践成效。要紧密联系当前的教育形式和实践特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励创新,在高标准完成上级规定程序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和工作需要,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创新活动方式。要注意发现、树立和宣传身边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来鼓舞人、激励人,为学习实践活动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4.要注意统筹兼顾。要统筹安排学习实践活动,使各阶段工作有效衔接,协调推进。要正确处理好日常工作同学习实践活动的关系,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动力,作为增强领导班子科学发展能力的重要机遇,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把活动组织好。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市委、县委重大决策结合起来,与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学习实践活动和学校各项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五、领导机构
中共宁乡县东湖塘镇中小学校总支委员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姜亚林 副组长:何小平
成 员:欧立华 肖艳华 何立春 赖玉华 黄绍刚
何建武 陶智勇 蔡伟强 胡 勇 唐俊文
第五篇: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走进成语故事》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二、开发课程的意义
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给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我们长期采用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方式,导致学校按自己办学理念设计开发符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及资源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校和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处于缺位状态,使大量有意义的课程资源未被纳入课程资源范畴,其教育功能没有被充分认识和利用,教师、学生和家长把课程资源主要定位于教科书及配套的同步练习、强化训练等辅导资料,造成课程资源的来源单一,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扩展。面对这一残酷现实,我们改变以往陈旧的课程资源观,在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利用校内资源(勇于探索创新的教师、校内图书室及网络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这就是我们最有利的条件。校本课程开发它的意义就在于:首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脱离了传统以教育专家为主体的开发巢穴,拓展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新视野。其次,呼应了新课程形态及教育理念,注重了学生多向性素质的发展。最后,引导了学生真正从基于教科书的教与学走向基于更广阔资源的教与学。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成语故事学习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会在成语故事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青少年学习的重
要资源。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接触成语故事,不仅很快可以熟记成诵,而且丰富的知识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大量丰富的具有开放性、趣味性、教育性、参与性的成语故事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为此,我校以新的科学教育、课程理念作支撑,开发和实践校本课程《走进成语故事》,旨在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利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校本课程的特点
1.发展性
我们依据学校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出发,突出渗透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2.整体性
我校校本教材,与历史、社会、军事、地理、文化等各学科领域都有纵向或横向联系,加强相互融合的整体效应。
3.适应性
适应时代要求和学校发展需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知识创造性应用,面向学校、家庭、社会实际发展。
4.层次性
我校校本教材针对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开发,课程在难度和广度方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并按教育逻辑进行序列化,由易到难,螺旋上升。
5.研究性
校本教材注重以学为本,具可读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并提供有价值的研究“引导”。
6.趣味性
教材中成语故事,呈现的是一个个多彩的空间,有趣的故事,激趣的问题,都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7.实用性
成语是鲜活的语文,我们结合学生实际,精选成语故事,选取条目是比较有趣、有教育意义的,增长了学生关于历史、军事、社会、文化等方面知识。
8.灵活性
教师可依据班级及学生实际情况,在实践操作中,有权对教材进行改编或选编。
四、校本课程的目标
以具体形象、生动鲜活、劝学励志,融历史、军事、文学人物等为一体的成语故事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成语的兴趣,丰富对成语故事的情感体验,领略成语故事简洁精辟,寓意深长的内涵。使学生掌握常见常用的成语,积累、朗读、背诵有益的成语故事,丰富学生的成语储备量。能灵活运用所积累到的一些成语,贴恰地在学习生活中运用成语及其典故,打下正确运用成语的良好基础,提高表达能力、文化修养和审美品味。大量丰富的成语故事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使学生不仅在丰富词汇,增长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提高自身品德修养,开发人生智慧,陶冶积极情操。让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品味祖国文化瑰宝,认识人类文化的丰厚博大。
五、校本课程的设置
《走进成语》为1---6年级学生的校本课程,每年级每周一课时。
六、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首先成立本校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刘善敏
副组长:刘浩王禄
组员: 王可洪张松刘文文孙瑞生郑如华
其次,加强校本课程培训,提高实施效果。实施前,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进行培训,让其对所承担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实施纲要的内容有一全面的了解。在建设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也尽量做到适合学生的需要,以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
其三,在实施过程中,做到有计划、有步骤,认真备课,上课,确保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努力贯彻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获取知识的直接性,内容生成的动态性,生生之间的互动性和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七:校本课程实施的原则
(1)出主题性,注重兴趣化。
(2)注重灵活性,力求主体化。
(3)加强针对性,突出个性化。
八、校本课程的教学策略
(1)讲授式教学,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或教师的生动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也可以引导学生交流事先搜集到关于这则成语的资料。
(2)讨论式教学,引导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讨论成语的含义并进行交流。
(3)探究式教学,拓展运用
教师引导学生将成语运用在实际语言环境中,并能搜集与其相近义或相反义的成语,记录下来,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培养自主、独立学习能力及习惯。
九、课程评价
校本教材课程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1.教师校本课程教学能力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二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三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四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最终评价。
2.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入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例如背诵、手抄报、绘画作品、课本剧的表演等,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把对学生的评价原则定为:鼓励、鼓励、再鼓励!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我们依照的原则是:成功激励原则,积极评价原则,全体全面原则,不悖伦理原则等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十、保障机制
1、学校制定校本课程奖励制度,鼓励校本课程开发优秀的教师。
2、学校组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到教改先进地区考察、学习,以提高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
3、学校承担各任课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资料或校本教材的打印等相关费用。
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