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英语小课题研究
问题的提出
1、在当今小学英语书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我研究本课题 新课改标准下,我们所遵循的是 “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这的确是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同时又紧扣了课改精神。但真正体现在教学时,却往往过于注重听、说训练,对于写则有点“浮光掠影了”,出现了 “发于声而止乎于写的尴尬”。新课程标准指出,听、说、读、写都是语言技能的一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而不应该纯粹地认为学习英语就只要会说会表达就行了。其实,早已有专家指出,英语教学中加强写的指导,则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单词、句子的理解,更容易记住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因此小学里加强英语书写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2、根据我校学生在英语书写能力方面的问题需要研究本课题
我学校大部分学生英语书写习惯较差;英语书写不规范、不美观;汉语拼音与英文字母混淆;写英语只求速度不求质量等方面的问题促使我研究本课题。
一、理论基础
英语新课标指出:小学阶段应该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对于语言的学习,听、说、读、写是必然的四部分,而它们之间的的关系又是十分紧密的,就如同一条铁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缺一不可。在英语教学中,四者之间是有先后的,但它们之间却是一个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二、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是我校学生基本上做到26个英文字母、词、句到段落大小写、笔顺、词句、标点和格式正确,初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规范学生在四线三格中的大小写。(以26个英文字母为重点)26个英文字母是学习英语的基础,26个英文字母不把好关,后面则无法进行。
2、规范学生对26个字母的正确笔顺。
3、教给学生正确而且美观的书写英语。这是为学生后面的词、句、段、到篇的书写的基础。
4、从字母到单词,从单词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逐层规范其书写。
5、学生成果展示。
五、研究对象 本校三年级学生
六、研究方法
1、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方法: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书写水平及趣味落点,边行动边反馈,不断收集、调整合充实研究的内容,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使研究更符合学生实际,从而达到好的效果。
2、文献资料法
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的研究水平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高。
3、在操作时有必要作有关的调查工作,通过调查与访谈,一是对前期水平和后期水平对比;二是了解学生对英语书写的不同态度。
4、经验总结法
课题实施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重点,总结研究的得失。
5、效果对比法
将课题研究对象的书写水平的前后进行对比,了解研究的成效
6、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先从基本的26个英文字母开始,层层深入,通过每一个阶段的英语书写比赛是学生看到自己在每个阶段的进步以激励学生。
7、增强英语书写特别是英文字母的趣味性。通过观察、比较等规范学生书写并且采用多元化评价。像自己工整、干净、漂亮的得
A;
一般但有进步的得
B;不是很好的得
C,并且在学生写得非常出色处画,以便使学生找出自己书写的优缺点。
七、研究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在英语课堂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论观念、教材、主体、过程都应全面开放,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开放性的活动,以最大的自由度去发展英语交际与书写能力。
2、自主性原则: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开放主体,尊重学生个体体验,处理好师生关系,平等地交往,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努力挖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兴趣性原则: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利用兴趣的内驱力作用,以解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动力问题。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巧妙地激发、引导、保护、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写字教育也同样如此。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寓教于乐,将丰富多彩的活动融于写字教学之中。
4、实践性原则:实践性是英语学科的本质特点。语言训练要有真实的实践环境,教学过程应该是情境化、信息化、生活化的。教师在研究中着力挖掘教材的真实情景,让学生在情景的实践中充分理解单词、语句,在表演对话、游戏比赛等大量实践活动中,通过科学训练,学会与他人交流。
5、因材施教原则:教学因面向全体,又照顾到个别差异,努力实施分层教学,真正体现学校提出的“人人都能发展,人人都会进步”的教学理念,运用丰富的教学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深入了解研究学生个性,注重学困生的研究引导,注重防差补差。
八、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申报立项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1月)学习、搜集有关理论。比如英语书写的基本知识。
第二阶段:调查分析阶段(2007年1月——2007年4月)调查3年级学生书写能力的基本情况。了解该年级学生的英语书写水平,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2007年4月——2007年12月)。按研究内容逐步开始实施。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注意过程性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通过讲解示范、学生对比练习,使学生英语书写规范整齐、美观,从而培养学生冷静、宽容、清晰的思维习惯和性格改掉懒于练字、书写不专心等不良习惯。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7月)
展示所研究对象在这一年里的收获——英语书写能力得体高。撰写论文、报告,展示成果资料。
九、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
课题主持人有较强的英语能力。在工作中勤与思考与钻研,深知教育科研与学科教学的密切联系,两年多来一直从事这英语教学,并且经常自己撰写有关英语教学的论文。论文反思等及课在市、区获奖。所学地专业以及一直从事着英语教学为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第二篇:小学英语小课题研究
小学英语小课题研究
--“英语、双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验课题方案
任映露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将教学模式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始于20世纪70年代,一般认为教学模式研究是从美国乔伊斯(B.Joyce)和韦尔(M.Well)合著的《教学模式》(Modle of teaching)一书正式出版(1972年)开始的。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用以组织和实施具体教学过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是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目前,小学英语、双语课堂中还存在着一些传统低效的教学模式。它们的弊端有: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习自主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教学的预设性,忽视问题的生成性。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过分强调机械训练,忽视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和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在旧的教育模式中,英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不大,效率较低。因此,我们希望研究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注重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最大限度的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小学快乐英语教学模式是以愉快教育思想为指导,系统整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情感教学心理学的原理,主张“快乐、感悟、创造”的英语教学境界观。快乐,就是要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减小对错误的焦虑;感悟,就是把单纯语言形式的重复刺激变为思想情感的体验、理解、熏陶和感染;创造,就是让儿童的听和读与感染熏陶相结合,读和写与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相结合,从整体上引导儿童进入快乐、感悟、创造,充满心灵愉悦的英语学习生活。首先,要求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
(二)高效课堂是从学生出发的教育。也就是要从学生的权利、兴趣、基础、能力出发,变教中心为学中心。这个变的基本含义是:捍卫学生学习的权利;为学习提供一切必需条件;一切的学习都是自学(自主学习的简称,包括独学、对学、群学,合起来叫自学)。高效课堂的核心教育思想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它的目标和追求是:发展学生、成就教师。相信学生是最高师德,解放学生是第一使命,利用学生是第一专业,发展学生是最终目的。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必须完成“角色”转变,即变“二传手”为放手发动“一传”的那个人;所谓二传,是指传统课堂上教师扮演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所谓“一传”是指课堂学习形式,即让学生和学习直接对话,教师不再乐于充当“传递者”。
(三)人本教育理论。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步为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教育的本质在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地、积极地、主动地、活泼地发展。教育工作者必须眼中有人、脑中有人、心中有人。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英语、双语高效课堂教学课堂模式,充分发挥“导学案”的方向标作用,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构建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程序相统一的一种范式,探索符合我校校情、学生学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本课题的研究将丰富和发展课堂教学理论,为人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小学英语、双语课堂教学提供基础的实践理论借鉴。
目前,我校采用的英语教材是《快乐英语》。该教材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划分。每单元分为六课时完成。如何合理分配六课时的教学任务,最大限度的提高每个课时的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希望解决的问题。我们提出了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即主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四大版块,即预习,展示,检测、反馈;课堂展示五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工学习,展现提升,达标测评教学模式框架。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主要思路
1.实验初期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与自我提升,进行资料检索与收集、观点分析,提炼本课题组的具体研究方向和具体途径,形成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研究的物质和精神准备,思想统一、行动有序、目标明确。
2.实验中期具体开展课题的实践研究,探索英语、双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在活动过程中,及时反馈,有所改进。研究对象:本校确定的实验班级。
3.后期对各项活动适当总结,明确经验教训,收集资料,形成研究成果。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教学模式是“教育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的概括。它可以直接从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中通过理论概括而形成,涉及文献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课例研究法、观察法等。通过多种方法的研究,充分展示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性和实践性。
五、课题研究过程
(一)成立领导小组。学校专门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学校领导亲自参与课题研究工作,与英语、双语教研组成员共同制定研究方案,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给与详细的指导。学校投入专项资金购置专业书籍、光盘等英语教育资源,为课题的顺利研究提供了保障。
(二)理论学习与准备。学校组织英语、双语教师每周五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讨活动,充分研究探讨实验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疑难,提高自己对课题研究的认识。
(三)研究工作的开展。1.钻研教材。
从总体上全局上了解所任教教材的性质、内容、编排意图、训练线索及体系,做到对全册教材的教学任务胸中有数,从而居高临下,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教材。只有对教材有较深刻的理解,才能驾驭教材。要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它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了解前后内容的关系,就不能准确地制定出每单元和每课书的导学案,就不能在处理教材时突出重点。
2.开展示范课、公开课、研讨课等教学活动。
综合每位老师教学环节设计,经过研究、探讨、整理、改进,提炼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为高效教学模式的形成做好了铺垫。3.重视课堂反思,做教学的有心人。
学校注重引导教师做教育教学中的有心人,随时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成功的方法记录下来,做到一课一小结。一课一反思,一日一体会,及时写好课后反思。在自修自研、初步反思的基础上,再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研讨,集思广益,采用“换位思考、角色转换”的方式进行群体评议反思。反思后及时进行调整,改进教学。
4、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引领作用
“导学案”应课堂教学改革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矛盾而生,我认为它很好的解决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它既可以将学生自主学习引入正轨,又将学生可以自主探究理解完成的知识点与题目以预习提纲的形式在课下解决,这样,课堂上教师就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导学案”绝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链接,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要对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因此,“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简言之,“导学案”的作用就是不仅要成为沟通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导学生在预习、交流、展示和巩固过程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这样 “导学案”才能够真正起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打造高校课堂的功效。
六、课题实施步骤和保障条件
1、实施步骤:
本课题计划实施三年:2013年开题,2016年结束,历时三年。期间经过实验的准备、起步、运行、中期评估和最后的总结与验收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3年5月—2013年9月)
开展基本情况的调查。进行课题的论证与申报立项工作。查阅国内外有关英语、双语教学的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英语双语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明确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学习与本课题研究的必备知识,收集有关资料等等。
2)实验起步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2月)撰写开题报告,筹备课题开题会,部署实验有关要求并进行课题有关培训与指导。成立实验领导小组,明确实验任务与要求,确定实验班级与实验教师,组织教室开展课题的实验与研究。
3)第一阶段工作验收(2014年6月或10月)
2014年适当时间,实验校总结课题阶段研究经验基础上,课题组召开一次大型交流研讨活动我们需要提交材料如下:
(1)课题第一阶段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A4纸打印,一式两份),可以配音像等资料。
(2)选拔推荐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典型性英语、双语教学课堂活动光盘
(3)实验校推荐优秀论文1—2篇(不超过3000字,A4纸打印,一式两份)
4)第二阶段验收工作(2015年6月或10月)
2015年适当时间召开课题第二阶段研讨会,进行交流研讨,并为课题结题做准备。有关要求如下:
(1)实验学校提交第二阶段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A4纸打印,一式两份)
(2)选拔推荐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典型性英语、双语教学课堂活动光盘
(3)实验校推荐优秀论文1—2篇(不超过3000字,A4纸打印,一式两份)
4)结题所需材料的准备 5)课题结题(2016年6月)
课题组将全面系统地指导、检查、评估实验学校研究的经验和成果,同时表彰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课例、案例、论文等),并将按预定的成果表现形式进行课题验收。(1)实验学校形成终结性课题实验报告、工作报告及调查报告各一份(A4纸打印,一式两份)
(2)实验教室在前几个阶段实验基础上进行总结,撰写有关英语、双语教学实践的论文你、课例、案例、教学反思等。
(3)准备接受课题组专家的评估、验收。
七、课题不足及设想
(一)实验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数据对比。目前,我们只采用了比较笼统的方法来进行数据的统计,缺乏科学性。应在实验准备阶段对学生的已有能力进行测验、记录,作为原始数据,在实验中作为对比之用,科学的进行实验统计。
(二)教师的研究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面对研究方案、研究方法设计、研究过程的实施及研究的经验总结与提升,教师能力有待于从理论到实践能力全方面的提升。
(三)导学案的编写对我们是一种新的尝试与挑战,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也就是说“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关系到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之成败。在这方面我们缺少经验。但我相信我们有智慧、有能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第三篇:小学英语课题研究
优化小学生课后作业的有效评价研究
一.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
义务教育的课程其根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学习评价体系应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与激励,帮学生找回失落和自信。小学生身心尚未发展成熟,在评价中受到积极的鼓励与肯定,一定会心情开朗,充满阳光;受到批评、惩罚大都会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使学习更加困难。
学习评价要科学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多元评价体系,评价项目内容多一点,多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二.理论思考
本课题研究的是“优化小学生课后作业的有效评价研究”它有两层意义: 一是指如何分层次设计学生课后作业类型,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享 受成就感,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二是指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由教师、学生、家长等多元主体对学生习作的内容、过程、态度、情感、方法等进行评价。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策略
一、作业设计的原则
“作业”本意为对所学知识的温习、巩固。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享受成就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而 传统的“一背”、“二抄”、“三练”的机械模式,遏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无助于学生的真正成长,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心理需求创新作业形式,把作业设计为充满快乐与智慧的一项任务。
1、关注学生兴趣,培养学习自信心
2、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3、创造学生自主机会,指导学生作业 二.作业设计的类型
1、设计自主型作业,提供选择的机会
2、设计创造型作业,提供表现的机会
3、设计生活型作业,提供体验的机会 4.设计调研型作业,提供实践的机会
5、设计选择性作业,符合不同学生需要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该让学生将提供的东西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承担。英语作业的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创造性、实用性,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通过作业练习获得能力的提高,让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他们展现个性魅力的舞台,灵活自如地将语言“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从而使学生们在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时在英语方面多份把握、多份自信,也使素质教育真正得以实现。
第四篇:小学英语课题研究
2008年小学英语市级骨干研修珙县科研课题《优化小学生课后作业的有效评价研究》
指导教师:王利红 主研人
: 赵静
参研人:周洁
余斌
郑洁
王琼
一.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
义务教育的课程其根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学习评价体系应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与激励,帮学生找回失落和自信。小学生身心尚未发展成熟,在评价中受到积极的鼓励与肯定,一定会心情开朗,充满阳光;受到批评、惩罚大都会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使学习更加困难。学习评价要科学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多元评价体系,评价项目内容多一点,多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策略”放在首位,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而作业正是学生检验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能通过作业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培养浓厚的语言兴趣,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自我发展。“ 二.理论思考
(一)概念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是“优化小学生课后作业的有效评价研究”它有两层意义:一是指如何分层次设计学生课后作业类型,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享受成就感,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二是指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由教师、学生、家长等多元主体对学生习作的内容、过程、态度、情感、方法等进行评价。
(二)理论依据
1.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小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小学教学和小学生学习的桥梁与纽带,具有直接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评什么、怎么评,直接涉及到学生学习的兴趣效果,影响到学生的未来甚至终身发展。通过对评价内容的多维选择、评价主体的多元开掘、评价途径的多种开发等策略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学生学习单调枯燥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产生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全面、客观、科学的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建构,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促进并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
2.人本主义。其主要观点有:①意义或经验的学习是重要的学习,即让学生学习对自己有意义、有价值、有好处的材料;②学习是愉快的事,即不应有过重的学习负担,不能用威协、蔑视、讽刺等手段强制学生学习;③学生必须懂得怎样学习,即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发现,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④学生自我评价,即引导学生分析 自己的学习历程与学习水平,而不是和别人比较;⑤学生自己引导,即学生自己决定学什么并自己发动学习活动;⑥情感在学习中有重要作用,即要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要求学生愉快地、创造性学习。
3.建构主义理论。它强调学习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成为复杂的认知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作业评价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表现在: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思考、表达的实践活动;学生主动对他人的作业做出评价,提出修改意见;学生主动对他人或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再做出评价等。
三.研究对象
珙县全体小学生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策略
一、作业设计的原则
“作业”本意为对所学知识的温习、巩固。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享受成就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而传统的“一背”、“二抄”、“三练”的机械模式,遏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无助于学生的真正成长,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心理需求创新作业形式,把作业设计为充满快乐与智慧的一项任务。
1、关注学生兴趣,培养学习自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需要了解自己的学生,注意发现和收集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将此作为设计作业的素材和依据。笔者曾对我校学生进行了关于小学生英语作业兴趣方面的五项调查,选择不同的班级分发问卷,回收率为100%。从调查表中不难看出,学生普遍对抄默写的作业形式持有的兴趣不高,平时,学生们也经常向一些老师抱怨“我最讨厌抄写了”“我不喜欢成天默写单词”……相反的,演唱英文歌曲和表演对话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这也正符合了小学阶段的孩子具有强烈表现欲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多考虑学生是否喜欢做,是否愿意做,对学生提高英语学习能力是否有帮助。
2、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通过作业途径学习语言的进程中,教师不能只让学生停留在书本的世界中,要尽量让他们走近生活,在生活中进行语言实践,扩大语言运用的空间,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创造学生自主机会,指导学生作业
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而人的个性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不能用一根尺子来衡量所有学生。因此,英语作业设计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作业的机会,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而教师则在此过程中,给 予适当的指导,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供给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快乐地学习。
二.作业设计的类型
1、设计自主型作业,提供选择的机会
任何一个群体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面向全体学生就要考虑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不同难度和不同数量的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自助餐”式作业。教师可将“自助餐”式作业分成A、B、C三类“套餐”:“套餐A”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套餐B”的作业在难度和要求上略高;而“套餐C”的作业则偏重于理解、想象和运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选择套餐作业,从而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例如,教学对话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下三种类型的作业:“套餐A”——模仿录音,有感情地朗读或表演对话;“套餐B”——根据提供的信息替换词语,并表演对话;“套餐C”——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类似的情景,创编对话并表演。
2、设计创造型作业,提供表现的机会
大多数的小学生对于音乐、美术等学科都非常喜爱,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可尝试将英语与美术、音乐学科进行有效融合,如让学生制作英语主题小报;将每天在家朗读的课文内容录制下来给同学们欣赏;在做抄写作业时配上漂亮的插画等。这种类型的作业,让学生 们充满了新鲜感,轻松学习、愉快作业,达到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3、设计生活型作业,提供体验的机会
为了使英语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找一找”的作业。让学生主动从生活中学习英语。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接触、学习英语的途径很多,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学生收看电视、广播或上网去吸取丰富的课外资源,增加信息输入,多多注意身边的英语,用生活中的英语来丰富自己的词汇,例如:一些国家的英文缩写“USA”“UK”等;
电视电台中的“CCTV”“BBC”等;一些知名商标如“Panda”“CoCo—Cola”;一些提示标语 “No Smoking.”“Push/Pull”等。到了一些英美国家的节日,可以让学生去收集有关万圣节(Halloween),感恩节(Thanks Giving Day)、圣诞节(Christmas)等的传说和有关知识,更好地去体会英美文化,感受异域风情。再如,学习数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英语数字,如车牌号和电话号码等。
4.设计调研型作业,提供实践的机会
小学生活泼好动,心灵手巧,动手能力强。“做一做”的作业既有较强的活动性与趣味性,又能使英语作业生活化。这些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整理所学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总之,小学英语教师应精心设计新颖、独特和具有吸引力的作业,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并能做到学有所用。
5、设计选择性作业,符合不同学生需要
学生间存在的各式各样的差异决定了作业模式不能采用“一刀切”,教师要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学习能力的不同设计作业形式和要求,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选择,使每个学生都能取得成功,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如同样是布置表演对话这个项目,笔者就设计了不同等级的作业内容:
一级作业要求:小组成员能熟练的朗读对话。
二级作业要求:小组成员能够脱离书本表演对话。
三级作业要求:小组成员合作自编对话进行表演。
四级作业要求:小组成员能创设场景,自编合作表演对话。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该让学生将提供的东西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承担。英语作业的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创造性、实用性,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通过作业练习获得能力的提高,让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他们展现个性魅力的舞台,灵活自如地将语言“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从而使学生们在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时在英语方面多份把握、多份自信,也使素质教育真正得以实现。
第五篇:小学英语课题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好,下面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请同学们讨论以下问题„„”这是教学中常出现的一句话。“教师上课时能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体现出新课标中的新理念。”这是老师们在评课时常说的一句话。每每至此,我总有些疑问:究竟什么是合作学习?学生合作学习究竟收到了多少效果?
(一)课程改革召唤“合作学习”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避免采用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提倡任务型教学途径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者在小组学习的环境里学会与他人互相交流合作,例如彼此尊重、理解和宽容、表达、倾听和说服他人等等,从根本上能改善课堂的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合作学习比竞争学习和个体学习能产生更大的成功、更积极的关系和更好的心理调节。美国教育学者布莱总结到:“学生们在讨论时比听课时更集中注意力,更活跃,更深思熟虑。”库利克也认为“学生的讨论小组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比听课有更好的效果。”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二)教学实践拒绝“低效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越来越多地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认同,优质高效课堂中“合作学习”也是教学过程中关键的环节,它的有效运用成为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我们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精神,在各年级学生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但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走了样,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及在听课过程中审视其他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很多问题又会凸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我们怀疑: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的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其思维含金量很低,相互作用效果很差;有的往往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如何提高对合作有效性的指导。这种状态下的合作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我们的教学实践拒绝“低效合作”。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我们深刻体会到自主与互助往往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且互为补充。自主学习能否达成预期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合作的成效如何。因此,在实施《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提倡“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之际,我们有必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进行探讨,以利于对课程标准的深度把握和正确实施。以避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后,班级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 “旁观”、“旁听” 的被动地位。使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大大降低,更多的是给予引导和激励,赋予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与权利, 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能胜任的学习内容,并在小组中担任角色,承担任务,充分展示并发挥创造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发现知识,在自主学习中不断获取知识,在合作与交流中,用不同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一)研究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整套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并在实践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具体目标:
1.调查分析目前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寻找对策,探索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2.科学的、合理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究内容
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情况的调查研究。
运用问卷调查、教师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调查研究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2.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成因的分析研究。
对调查的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情况,通过理论学习、归纳总结、教师访谈、课后交流反思等方法分析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成因。
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的研究。为学生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并实施有效的组织;学生应增强合作学习意识和合作技能,树立自信心,大胆参与课堂小组活动,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题理论依据
1.合作学习是源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小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教学中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强调师生、生生及全体学生间的互动,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来促进学习,并以小组集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
2.《新课程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安排小组合作,从小培养学生与人共处、相互合作的能力。通过学生间互帮互助,分工工作,交流、分享成果,团体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了民主、合作、互助的教学关系和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因此,“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合作、多向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
3.教育学理论依据 素质教育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教师引导学习讨论,师生共同探究赞等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协作,能力和思考表达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性和学生参与性较强,因此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的研究,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参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反馈后在进行研究,将研究成果重新再活动实践中进行再次的实践检验。
2.文献资料法。整理收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文献资料,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梳理有利于本课题研究理论资料,应用于研究活动的开展。
3.调查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之初,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状态进行前期调查,分析得出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制定研究方案。研究过程中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和策略。研究总结阶段,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后期的调查测量,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和分析。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地进行归纳和分析,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指导教学实践。
五、实施步骤及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9月~10月)1.确定课题研究内容。2.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11月~2017年7月)1.调查阶段
(1)深入课堂,进行观察,走访教师和学生,了解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2)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现象加以分类和总结。2.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性研究阶段
(1)对各层次学生群类进行分类研究,从智力因素、心理因素、知识基础、学习方法以及教师因素等各个角度分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状况及成因,提出对策。
(2)写出“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现状及成因研究报告”。(3)提出“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的具体策略。3.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施阶段
(1)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研究,帮助学生有效参与合作学习。(2)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参与课堂合作学习的研究。(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7年9月~2018年1月)
整理研究资料,并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研究结果进行后期测量,形成研究成果,完成研究报告。
六、课题预期成果与呈现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包括课题研究的内容、过程、结论与反思。
2.课题研究论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课题研究方案
研究人:王建霞
单位:赵家小村联校高庄小学
时间: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