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 认真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
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 认真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
--记博乐市“101路”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工作
(作者单位 博州运管局)
博乐市“101路”城乡客运公交线路在博乐市党委、政府及州运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12年1月1日通车,自小营盘镇、青得里乡经博乐市区至乌图布拉格镇,全程30公里。开通后,博乐市阳光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严格按照“公车公营”和“统一车型、统一颜色、统一票价、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调度”的公交化模式运营管理,经受了春运特别是春节期间客流高峰期的洗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实现了政府满意、行业管理满意、企业满意、出行旅客满意的预期目的,认真践行了中央的“三农”惠民政策,解决了沿途农牧民最关心、最关注的出行问题,也有力地推动博州农村客运网络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一、博乐市基本情况。
博乐市素有“西来之异境,世外之灵壤”之美誉,位于新疆西北部,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首府、农五师师部所在地,距首府乌鲁木齐524公里。全市辖13个乡镇农牧团场,总人口25.77万,有蒙、汉、维、哈等31个民族。
交通基础建设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以西部大开发和新疆工作座谈会为契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博乐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800余公里,形成了以S304线和S205线为主动脉,二级公路为骨架,乡镇、村等级公路为分支,辐射城乡、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结构。农村客运也呈现蓬勃发展势头,2011年全市拥有农村客运线路37条,农村客运车辆457辆,乡镇班车通达率达100%,基本满足了老百姓出行走的了的需求。
二、101路农村客运公交线路开通的社会效益。
101路农村客运公交线路由博乐市阳光公司(国有企业)负责承运。我们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意见》要求,统一购臵20辆宇通燃气双开门安全舒适、节能环保公交车投入运营,驾驶人员实行聘用制,旅客乘车无人售票。我们坚持“无缝衔接、方便快捷”的原则,充分利用城市公共交通、农村客运的站点设施,将小营盘镇客运站、乌图布拉格镇客运站作为公交车发车站,启用公路沿线规划建设的港湾式停靠站、招呼站,共用市区1路车公交站台等公共设施,加以新添臵共设35对公交站台,发车间隔10分钟循环运行,惠及了沿途农牧民进城和城市居民下乡探亲近7万人的出行。
(一)公交客运票价便宜。票价的问题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我们本着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老百姓的利益,也考虑到全程30公里企业效益等交通供求问题,多次征求政府意见,征得当地物价部门批准,确定了全程通票IC卡2元、现金3元、学生票1元,条件成熟时实行老年人持老年优待证乘车半价的优惠政策,比以前乘车从小营盘镇至博乐市5元、从乌图布拉格镇至博乐市4元优惠一半,农牧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市阳光公交公司每年惠利于民近200多万元。
(二)农牧民乘车安全、舒适、快捷。新购臵的20辆公交客车采取语音报站、GPS安全监控,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调度发车时间循环运行,农牧民出行品质得到提升。
(三)城乡距离拉近。农牧民梦寐以求能和城里人一样,在家门口坐上公交车的愿望变成现实,城乡距离的拉近改变了农牧民的生活习惯,为进城购物、就业、上学、就医、农副产品销售等等带来了便利,继而推动了博乐市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四)交通通行秩序和市场管理得以明显改善。随着原有173辆微型客车的退出和乘坐公交车的优惠政策,绝大多数老百姓选择经济、便捷、准时、安全的公交车出行,彻底根除了多年来微型客车进入市区街道乱停乱靠的现象,同时非法从事运营的“黑车”失去了生存空间,绝大多数退出了客运市场,缓解了管理部门力量捉襟见肘的压力。
(五)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通过运营经济效益显示,20辆公交车每天毛收入20×500元天=1万元,全年预计收入共计:360万。每天各项开支合计达9780元,全年开支共计352.08万元。预计盈利:7.92万元。其中:油耗4000元天20车(全年:200元×20辆×30天×12个月=84万元),保险费620元天20车(全年为1.1万元),驾驶员工资为2400元天20人(全年为40人×60元×30天×12月=86.4万元),车辆折旧:1740元天20车,调度员工资200元4人天(全年为4人×50元天×365=7.3万元),维修费、副油费600元天20车(全年为30元×20辆×365天=21.9万元),审验费、税费:40元天20辆(全年:40元天2辆×360=每天1.44万元)。
三、101路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的历史背景。
由于在农村客运市场早期培育和发展上,提倡“有路大家行车,国有、集体、个体一起上”,从而导致三个地方的营运客车共计173辆全部为个体经营,车型全部为微型面的,不可否认的是为城乡群众的出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博乐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凸显,随着农牧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对出行需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原有个体经营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一是经营行为不规范,市区随意停靠,挤占公交站台;二是市场矛盾多,运力总量过剩,盈利水平低;三是车辆档次低,设施简陋,常常带病营运,且因行为不规范,滋生了黑车的生存空间。政府、运管、交警也曾想方设法加强管理,推出了各种举措,但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经营者不顾质量信誉,甚至不择手段,管理部门难以实施有效监管。
群众不仅要走得了,还要走得好、走得便捷、走得安全。近年来每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要求开通农村公交车这方面的议案、建议和提案多达10多件,充分表达了群众的意愿。群众有呼声,交通怎么办?推行农村公交化工作,交通部门责无旁贷。我们结合个体客运经营者2011年12月31日行政许可全部到期的有利时机,根据《博乐市农村客运发展规划》和交通运输部《意见》中 “力争实现县域内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的指导思想,决定博乐市至小营盘镇、青得里乡和乌图布拉格镇农村客运线路上推行公交化改造,由集约经营的城乡公交替代分散经营的个体客运,让城区外的农牧民享受营运准时、停靠有序、安全舒适、票价合理、服务规范的均等化客运服务,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四、积极开展101路开通前的筹备工作
博乐市小营盘镇人口2.8万余人,距市区15公里;青得里乡人口2.4万余人,距市区5公里;两地同在在博乐市的西部,S304线横贯其中。乌图布拉格镇人口1.8万余人,距市区12公里,在博乐市的东部。
(一)反复酝酿,精心筹划工作方案。
多年来我们针对全州农村客运市场网络布局的问题,就成立公交化改造领导小组,在认真分析博乐市的具体情况后,我们深入进行民意调查,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多次到外地学习考察,征求了政府、企业、部分个体经营者意见,几经讨论形成了101路农村公交线路改造工作方案。
(二)广泛发动,全面展开宣传攻势。
利用各种途径对个体经营者进行思想发动,会同当地镇村干部走村入户,在站场和营运车辆上对经营者讲解政策。与此同时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宣传改造工作的目的、意义,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积极将101路农村公交化改造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推进农村公交化改造,是我们运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但城乡客运一体化公交化改造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较大、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没有政府的重视、部门间的密切协作、全社会的关心支持,101路要想顺利开通是难以想象。为了把这一造福人民的好事办妥,我们改变了“交通部门唱独角戏”的做法。几年来,一是积极主动多次向州、市两级党委、政府汇报,与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沟通,紧紧依托政府,争取政府把101路公交化改造当成“兴农、富农、爱农”的大事来抓,当一项公益事业,积极将部门行为转化为政府行为;二是主动和州市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沟通汇报,邀请进行实地勘察,争取人大、政协提案。我们不懈努力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博乐市政府对农村公交化改造101路的开通表示了极大地关注:一是多次听取运管部门的汇报并给与政策性指导;二是多次召集运管、交通、城建、公安、信访、宣传、三地乡镇的主要领导和企业等部门召开协调会研究具体的工作方案与措施,形成了决策性的《关于开通博乐市小营盘镇至乌图布拉格镇城乡公交线路的会议纪要》,明确了101路的开通时间。政府领导会上多次强调,不管工作有多难,情况有多复杂,都要振作精神,知难而进,坚定信心,做到目标不变、要求不变、时间不变。
针对原有个体客运经营者许可到期退出市场的出处问题,政府也事先进行了充分考虑,一是运管部门负责开通镇到村的三级网络,原有经营者按照运管部门规定申请加入获得经营许可的客运企业从事镇到村的客运班线经营活动,公司化经营;二是阳光公司负责招录从事公交驾驶、管理等服务工作;三是政府提供公益性工作岗位供其选择等。
不可否认的是101路的开通原有客车退出市场,引起了原有个体经营者群体性上访。在开通前,政府部门进行了充分预判,要求公安部门认真做好开通前后的保驾护航和稳控工作,信访部门和运管等部门负责上访人员的接待;三地乡镇主要领导负责本地原个体经营者稳定工作,其他部门各负其责。两个多月来,在原有经营者不停上访接待过程中,政府、运管、公安、信访等部门及时相互沟通,统一口径,同一个声音进行解答,有理有据有节,耐心细致,密切关注稳控,使得上访逐渐得以平稳。
六、几点经验
公交不仅是事关民生的核心问题,也事关城市的形象,同时更是城市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并且还事关环保生态的问题,要加快公交枢纽站的建设,扩大公交路网,提高城乡公交覆盖率,不断完善交通环境,特别是要延长晚上公交运行时间,并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步伐。
(一)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推行公交化改造,离不开当地政府,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要加强部门间的联动,以大局考虑,摈弃部门间的利益。
(二)在进行农村客运市场公交化改造前,要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周密部署,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对于许可到期的经营者应当有妥善的解决办法。
(三)在各类公文的发布和应对群众的咨询或上访中,须谨小慎微,严格依照国家法规进行答复或发布。
第二篇: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最终版)
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李立奎
农村客运公交化是指用城市公交车运营方式改造和代替现行的农村客运班车运营方式。经营主体由个体变为公司,经营方式由多、小、散、弱的个体经营转变为集约化、规模化、公司化经营,管理方式由分散管理转变为集中统一管理,实行“五定六统一”管理模式,即:定线、定车、定点、定时、定型;统一车型、统一标志、统一排班、统一调度、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票价,城乡道路旅客运输实现无缝衔接和零换乘目标,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短途农村客运公交化,是提高农村客运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和提升农村客运的重要举措,是道路运输行业做好“三个服务”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的重要内容,也是短途农村客运的发展方向。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在我州如何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一直是笔者重点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深入我州各县市调研的基础上,就我州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一、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州道路旅客运输市场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农村客运事业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到2007年底,我州乡镇通班车率达98%,行政村通班车率为53.7%。尚未开通班车的行政村主要集中在山区乡镇,山区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尤为突出。绝大多数坝区乡镇的行政村已开通了班车,基本满足了坝区农民最低的出行需求。我州短途农村客运主要由个体中巴车和微型车承担,在运营中暴露出许多弊端:一是经营主体多,小、散、弱,抗风险能力低,管理部门难于实施有效监管;二是经营行为不规范,拉客、宰客、甩客、兜客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市场矛盾多,恶性竞争,经常发生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四是车辆档次较低、车况差、设施简陋,安全系数不高;五是运力总量过剩,盈利水平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不仅要求走得了,还要走得好、走得便捷、走得安全。农民群众内心深处强烈要求象城里人一样坐上公交车。笔者认为,道路运输行业管部门应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需,对全州客流量较集中的短途农村客运班线实施公交化改造,开通连接城乡的公交车。由集中经营的城乡公交车替代分散经营的个体中巴车和微型车客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让居住在城区以外的群众享受客运准时、停靠有序、安全舒适、票价合理、服务规范的客运服务,是交通部门的职责所在。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对我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交通部门应该紧紧围绕大局,全力推进城乡客运协调发展。我们交通人应当顺应时代发展,不能坐等观望,更不能抱残守缺。我们要有地位,就必须有所作为。实施短途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不仅是对交通人战斗力的检验,还是对交通人大局观的考验。鉴于公交车传统上由建设部门管理,大部制改革后,虽已划归交通部门管理,但目前基层尚未交接此项工作。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强调农村公交车只是在运营方式上实行公交化,其属性仍然是目前的道路客运,继续由交通部门按照道路运输法规进行管理。
二、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的范围
我州现有班线客运车辆1834辆,班线148条,其中农村班线客运车辆1413辆,占77%,农村客运班线106条,占71.6%。农村客运是我州班线客运的主体部分。对我州农村客运实
施公交化改造不能搞一刀切,不能一哄而上,要选择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班线优先实施公交化改造:一是短途班线;二是衔接城乡的坝区乡镇班线;三是路况较好、途经村寨或城镇较多、人口集中、客流量大的班线。对运距较远、客流量不大、路况等级低的乡镇暂不实施改造,按现行方式运行。要本着先行试点、循序渐进、逐步推广,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的原则,扎实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
三、组建公司是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的关键环节
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最大的难题是对现有资源的整合问题。把同一班线上的若干个体经营者的利益整合起来,组建公司,实现公司化经营。这是公交化改造的关键环节。如何整合班线个体经营者的利益,如何处置个体营运的中巴车和微型车。外省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偿试,有的依托实力雄厚的客运公司实施一次性收购,有的采取过渡兼并的方式组建公司。笔者认为,在市场退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最适合我州的模式是在交通部门的引导和推动下,由现有的个体经营者联合组建公司的模式。班线个体经营者结构非常复杂,既有农民,也有下岗工人;有的纯粹是个体经营,有的是挂靠企业经营;有的是直接经过审批得到经营权,有的则几经转手得到经营权。为了保住既得利益,他们时常阻挠客运市场运力、线路调整,对公交化改造、公司化经营抱怀疑或反对态度,动辄以罢运相威胁,甚至还聚众闹事。这是公交化改造最大的阻力。公交化改造已是大势所趋,交通运政部门必须迎难而上,坚定信心和决心,只要是对老百姓有利的事就坚决去做。
在组建农村客运公司方面,我州有组建弄岛鹏达客运公司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在公交化改造中,我们应加以总结、借鉴和推广,弄岛经验的精髓有三点:一是要有交通部门的正确引导和强力推动;二是组建公司的具体行为必须由个体经营者自己操作,并且要由他们中的骨干分子来带头运作;三是在个体经营者的利益整合和车辆处置上,要以车辆为纽带,个体经营者带车加入公司,一辆车为一份股份,车辆价格差异通过作价后平衡,车辆价格高的经营者可得到车辆价格低的经营者的补偿。公司组建完成后,原个体经营者依据原有车辆数持有公司股份,享受相应的利益。
四、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的方法和步骤
我州短途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工作可以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选取好试点,精心策划改造方案。
据初步调查,我州部分坝区农村客运班线实施公交化改造的条件基本成熟。我们要在全州范围内深入调查研究,按上文提到的三条原则选择1至2条农村班线作为改造试点。我们一方面要认真分析德宏州农村客运的基本情况,一方面要到公交化改造成功的地区学习考察,借鉴外地成功的经验。在深入调研和外出考察的基础上,制定我州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的实施意见和改造试点方案。改造方案要征求当地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个体经营者的意见,经过反复论证、修改后报请州人民政府研究,以州人民政府文件下发实施。
第二阶段:广泛动员,全面展开宣传发动。
我们要利用各种途径宣传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工作政策,对个体经营者进行思想发动。
宣传公交化改造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促使个体经营者主动接受公交化改造,确保社会稳定。
第三阶段:加强指导,组建农村公交公司。
农村公交公司是实施公交化改造的主体。组建公交公司是公交化改造的关键环节。要在交通部门的引导和推动下,将分散的个体经营者发动和组织起来带车入股,通过充分发扬民主,选举产生公交公司管理层,成立公交公司。在公司的组织领导下推进公交化改造。
第四阶段:规范管理,全面推进公交化营运模式。
公交公司成立后,要团结和依靠公司员工推行公交化营运模式。一要对员工的运管车辆进行评估和作价,平衡利益。二要确定公司员工股份。一辆车为一股,车多的员工占的股份多。三要整合优化运力资源。根据客流量确定运力投放数,运力过剩的线路要调减运力,降低消耗和成本,增加公司收入。四要逐步调整车型。根据路况和客流量选择车型,逐步淘汰不适宜车辆。五要推行“五定六统一”的公交车运营模式。六要建立公司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七要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五、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必须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思路。道路旅客运输班线属国家公共资源,经行业管理部门许可,经营者在许可期限内享有经营权。我州个体客运经营者有限期使用经营权的观念不强,违反国家政策私下倒卖倒买线路经营权,有的班线车辆转让价格炒到30多万元。因此,我市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不能照搬外地由企业统一收购班线车辆的方法。我州应结合实际,充分考虑个体经营者就业和社会稳定等因素,由个体经营者联合组建公司。
二是改造工作既要符合情理,又不能违背法律。改造工作方案要符合政策要求,不能与法律法规冲突。要坚持个体经营者自愿的原则。对不接受公交化改造的经营者,允许在原线路上继续营运,直至许可的经营期满后退出市场。要坚持政策引导,企业运作的原则。政府制定出台政策,明确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原则和基本方法,由个体经营者组建的公司来具体运作,个体经营者参与,交通部门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现有营运车辆作价时,可由具有资质和良好信誉的评估公司评估,在此基础上由公司和车主双方协商确定价格。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公交化改造以线路为单位,但因同线路的经营者难以形成一致意见,可调整为成熟一辆改造一辆,逐步推进。在公交化改造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依法办事,做到合情合理合法。
三是改造工作既要由交通部门担当主力,又要上升为政府行为。农民群众的出行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公交化改造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关系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交通部门要担当主力,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全社会要关心支持。
四是公交化改造工作既要对个体经营者进行宣传发动,也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在改造工作中要做到宣传开路,教育先行。要通过与经营者面对面接触,心与心交流,既要讲客运发展趋势、讲公交化改造工作的意义,也要解释公交化改造工作的方法步骤,帮助他们算经济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化解思想顾虑。宣传工作要广泛深入,使公交化改造工
作家喻户晓,对拒不接受公交化改造的经营者形成强大舆论和经营压力。
(作者单位:德宏州交通运政管理处)
第三篇:哈尔滨:农村客运公交化 城乡客运一体化
农村客运公交化 城乡客运一体化
2012-06-08 10:18:15华夏经纬网
黑龙江日报讯(刘忠非 记者 狄婕)6月6日上午10时,哈尔滨市阿城区爱民屯的张丽娟拿着刚刚上的货,在家门口顺利地坐上阿城至宫家的27路公交车。对于张丽娟来说,生活的改变是由途经自家门前的这趟公交车开始的。
张丽娟开了一个食杂店,因为上货她常常要往返于爱民屯和阿城区。过去,到城区只有长途小客车,又挤又破,还不定时。大多数时候,张丽娟只能花二 三十元钱打车。不久前,阿城至宫家线路进行了公交化改造,新的公交车既安全舒适又快速便捷,张丽娟再也不用为每次上货的周折而犯愁了,店里的生意也更好 了。
农村公交客运改变百姓生活
按照27路公交车的行经路线,记者一路踏查了全程22.8公里的路线及16个站点。途经1个乡镇、11个行政村、53个自然屯。每个站点都修建了风雨亭和候乘座椅。哈尔滨市阿城区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安全运营部的张健告诉记者,公司投资500多万元将原来载客量仅20多人的陈旧客车,更换为载客量48人的新型 双门公交客车。开行密度由过去半个小时一趟,变为现在的20分钟一趟。但票价却降了1元钱。家住阿城双风镇的张凤军也经常乘坐这趟车,他告诉记者,自从这 趟线路改成了公交线路,他出行特别方便。
离开阿城,记者又来到了双城市客运站。在客运站停车场,记者看到,标有哈尔滨教化至周家的一辆辆崭新干净的空调公交车正等待出发。哈尔滨市周家 双寰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天军告诉记者,这条线路原来属于长途客运,城乡公交一体化整合后,公司投入800多万元,更换车体,并重新招募司机,统一培训,统一着装。不仅车体换成了公交车,发车的频率也是按照公交化的标准。过去装满一整车人才发车,现在早晚高峰15分钟一趟,平时半小时一趟,到点即使车上只 有一个人也发车。家住周家镇的金喜会告诉记者,以前没有公交车的时候,因为长途车车况差,开到哈尔滨要近两个小时。现在只要1个小时就能到,票价还从过去 的8元钱降到了5元钱。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真是太方便了。
更重要的是公交化改造将过去多家公司经营整合为一家公司,避免了因为互相竞争导致的超员现象,乘客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三级网络织起城乡客运一体化
据哈尔滨运管处相关人员介绍,目前,哈尔滨市农村客运线路发展到1194条,营运车辆2009台、52580个座位,日发班次3312.5个,日均完成客运量约7万人次。农村客运通达深度明显提升。同时,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建成乡镇客运站85个,招呼站近千个,使广大农民候、乘车条 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按照2012年全省道路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哈尔滨市已经确定了城乡客运一体化按照三级客运网络循序发展。第一级客运网络,建立起哈尔滨市中心城 区周边各区、县(市)至哈尔滨市中心城区之间及毗邻的区、县(市)之间的公交化运营线路;第二级客运网络,建立起区、县(市)至乡镇之间的公交化运营线 路;第三级客运网络,建立起乡镇至所辖行政村(含行政村之间)之间的公交化运营线路的三级道路客运网络。现已确定呼兰区、阿城区、五常市、尚志市、方正 县、巴彦县等区、县(市)区域内的多条线路为农村客运公交化试点线路,对原分散的经营主体实施整合,一条线路或一个区域确定一个主体,实行公司化经营。原 客运班车全部下线,更新为符合国家规定和要求的公交车型,根据客流需求采取循环发车、公交式运营,并合理降低票价。2012年,预计完成10条客运线路公 交化改造工作。
让千村万户出行无忧
哈尔滨的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只是黑龙江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的一个缩影。不久的将来,在广袤的龙江大地上,便捷的农村客运网络将让千村万户的人们感受着出行无忧的幸福生活。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朱金玉告诉记者,城乡客运一体化就是对城乡衔接紧密、运距短、班次密、客流量大、路况好的短途客运班线率先实行改造;对运 距、班次密度、客流量适中,路况较好的客运班线,通过科学调整运营网络,增加客运班线覆盖面,适度加密发车班次,缩短发车间隔,逐步完善公交化运营的基础 条件,成熟后实施改造;对运距较远、客流量较少、路况等级低的客运班线,通过优化客运资源配置,整合区域内客运班线,合理调整运行线路、运营方式和车型,逐步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朱金玉说,农村客运要按照路、站、运一体化的要求,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路通车通。中心城市要结合实际,整合道路客运资源,延长公交线路,尤其是要着重解决因行政区域重新划分群众出行需求强烈、因中小学并校造成的学生乘车难的城郊线路,尽快实现多种客运形式的无缝衔接。县级城市要重点规划以 乡镇为中心,辐射自然村屯的农村公交网络,对原有农村班线加快实施公交化改造,充分满足农村群众“行有所乘”的基本需求,保证城乡客运一体化顺利推进。
第四篇:关于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意见
关于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意见
交运发〔2011〕49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关精神和战略部署,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城乡道路客运是联系城乡、服务居民出行的重要纽带,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道路客运资源共享、政策协调、衔接顺畅、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服务优质,是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中央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战略、落实中央“三农”政策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城乡道路客运发展方式、提升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行业比较优势的迫切需要,对推进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创新推动,广大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积极奉献,我国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成效初现。但城市公共交通、城际客运、农村客运发展不平衡,网络不协调,衔接不顺畅,政策不配套等问题仍很突出,制约了城乡道路客运公共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影响了城乡道路客运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完善体制、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增加投入、加强引导,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逐步实现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保障城乡居民“行有所乘”基本需求为目标,以转变城乡道路客运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公交优先、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将统筹城乡道路客运协调发展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大工程,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部门联动、政策引导和市场互动的组合作用,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出行服务。
(二)主要目标。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全国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取得重要突破,城乡道路客运发展更加协调、网络衔接更加顺畅、政策保障更加到位,服务广度和深度逐步提升,服务质量显著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具体目标包括:一是基本建成分工明确、衔接顺畅、保障有力、安全高效的城际、城市、城乡、镇村四级客运网络。二是建设一个管理规范、服务优质、衔接顺畅、方便灵活的城际客运系统,有效衔接城市公共交通、农村客运及其他客运方式,不断巩固道路客运的保障能力、竞争优势及其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三是基本建成能力充分、方便快捷、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实现地市级以上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覆盖郊区主要乡镇。四是加快构建覆盖全面、运行稳定、安全规范、经济便捷的农村客运系统,实现全国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建制村通班车率达到92%,100%的中心镇建成客运站、候车亭或招呼站;积极推进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力争实现县域内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达到30%以上。
(三)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城乡协调。以满足城乡居民出行需求为根本出发点,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强城乡联动,有序衔接,促进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政府主导,政策引导。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和农村客运的公益属性,争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将城市公共交通和农村客运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围,加大公共财政、土地等公共资源保障力度,不断满足城乡居民“行有所乘”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发展条件和需求特征,探索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模式和推进路径,不搞“齐步走”和“一刀切”。选择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地区分批开展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试点工作。在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在全行业推广应用,逐步建立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长效推进机制。
——坚持统筹协调,资源整合。统筹协调城市公共交通、城际客运和农村客运发展。在普通公路上,人员往来比较频繁的毗邻城市之间以班线客运公交化改造为主,地市级以上城市周边地区以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延伸为主,县域内特别是乡镇以下地区以农村客运线网优化为主,并积极推进公交化改造;在高速公路上,以发展班线客运直达运输为主。注重整合城乡道路客运企业、线路、场站等资源,提高集约化、组织化水平,强化市场监管,规范经营行为,维护经营者和乘客的合法权益。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完善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加快建立以《道路运输条例》、《城市公共交通条例》为龙头,以部颁规章为基础,以地方性法规为补充的城乡道路客运法规体系,为城乡道路客运科学发展提供法规保障。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快完善城乡道路客运法规体系,特别是加快制定或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的地方性法规,解决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无法可依的问题,并完善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标准规范体系,实现城乡道路客运服务的有效衔接。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延伸的管理按照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实施;公交化运行的城际客运和农村客运管理按照道路客运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实施;对政府支持力度较大、推行“镇村公交”的线路管理,可参照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实施。
(二)加快建设城乡道路客运服务保障网络。
1.加强规划统筹,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制定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规划,打破部门、区域和行业分割,统筹规划城乡道路客运服务设施和运营线路,合理调控城乡道路客运资源。坚持“无缝衔接、方便换乘”的原则,充分利用城市公共交通、城际客运和农村客运的各种站点设施,统一规划功能层次合理的换乘枢纽和城际、城市、城乡、镇村四级客运网络,优化城乡道路客运网络衔接。交通运输部门要主动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将城乡道路客运站场建设纳入本级城镇体系或城乡总体规划,并同步编制、修编和实施。
2.加强城乡道路客运枢纽场站建设。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将城乡道路客运枢纽场站作为重要基础设施,推动国家、区域性、集散性公路运输枢纽场站建设,完善建设标准,增强资金和土地保障,引导形成与城镇布局相协调、方便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城乡道路客运枢纽场站网络。
3.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和城市周边短途班线客运的融合。根据城乡毗邻地区居民出行需求特点,充分考虑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周边短途客运班线的服务差异,明晰各自功能和服务范围,完善体制机制,逐步消除同
一条线路城市公共交通和短途班线客运并存和不平等竞争的现象。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逐步统一公交化运行的农村客运与城市公共交通在税费、补贴等方面的政策,实现服务标准和政策保障的有效衔接。
(三)加快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
1.确立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定位。贯彻落实国家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和有关政策措施,争取城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实行政府主导,从资金投入、路权保障、用地安排、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城市公共交通优先保障。
2.扩大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覆盖面。稳步拓展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鼓励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公共交通线网向城市周边的县城、重点乡镇以及主要人流集散点延伸,逐步实现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城区和郊区范围内的全覆盖,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交通服务。
3.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制定城市公共交通安全运营和服务质量评价标准,加强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和运营监管,加快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开展城市公共交通智能调度与管理、动态停车诱导等智能化系统的示范建设与推广应用,大力推广普及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
4.加强行业中介组织建设。加快完善城市公共交通行业中介组织,理顺中介组织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加快提升农村客运普遍服务能力。
1.完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加快已建成农村公路通行条件改造,完善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加快完善农村客运站场布局,根据各地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的客观条件和需求特点规划建设标准适宜的乡镇客运站(候车亭、招呼站)。在城乡公路干道沿线规划建设港湾式停靠站、沿途招呼站,并配套完善候车亭、站牌等设施。坚持路、站(亭)、运一体化发展,在新建、改扩建农村公路项目时,将农村客运站(亭)纳入计划并与农村公路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参照农村公路管养模式,研究建立农村客运站(亭)管养的长效机制,落实各方责任,解决农村客运站特别是简易站和港湾式停靠站建成后的日常养护管理问题。
2.完善农村客运服务网络。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采取综合措施提高乡镇和建制村班车通达率,提供农村客运普遍服务,解决农村地区居民的基本出行问题。通过新辟、改线、延伸现有农村客运班线,扩大农村客运的覆盖和服务范围,提高建制村通班车率。改革农村客运线路管理方式,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客流情况,稳步推广农村客运片区经营模式,探索开行隔日班、周班、节日或赶集班等固定或者非固定的班次。大力支持城镇化水平和居民出行密度较高的地区持续推进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推广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对实行公交化运行的农村客运线路,在保证基本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运输企业可以根据客流情况调整班次和运力。支持“镇到村”农村客运网络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结合本地实际,有重点、分阶段在镇域内发展“镇村公交”。
3.完善农村客运扶持政策。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研究制定农村客运公共财政保障制度。积极争取公共财政支持,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广度和服务水平,引导农村客运公司化、集约化、规范化经营,增强农村客运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加快推进道路客运经营结构调整。
1.加强道路客运线路结构调整。科学制定道路旅客运输线网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和调整客运线网布局、运力规模及结构等,增强线路和运力发展的科学性。推进与其他运输方式差异化发展战略,优化城际客运班线线网布局,稳步拓展短途、多样化与个性化客运市场,严格控制地市级以上城市间新增直达客运线路,优先安排至民航、铁路枢纽场站的集疏运线路,大力发展精品班线、机场快线、商务快客、短途驳载等特色客运业务,形成与其他运输方式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
2.引导毗邻地区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建立和完善跨区域的城际客运协调机制和联合审批机制,探索并完善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行的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在客运量大、距离较近的毗邻城市间可以借鉴城市公交的运营服务方式,对客运班线运营实行公交化改造,方便群众出行,有效覆盖沿途乡镇,逐步实现客运线网的跨市、跨区融合。通过实行股份制、企业收购等手段整合经营主体,并保护好既有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对群众出行需求大的毗邻县间跨省线路进行公交化改造,原则上实行“一线一审”,为运力投入和运营调度提供方便。具体审批办法由相关省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协商确定。
3.提升道路客运信息服务水平。选择部分省份开展省域或跨省域客运联网售票和电子客票系统试点工程,按照统一建设标准,规范数据代码和交换标准的要求,加快建设省域、跨省域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方便群众出行选择,并实现道路客运信息共享和运行动态的及时监控;完善百城百站客运信息报送制度,加强数据统计分析,提升道路客运运力投放的科学性和信息发布的时效性。
4.统筹城乡道路客运经营结构调整。鼓励和引导城乡道路客运经营主体以资产为纽带实施公司化改造,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规范化、规模化运营,提高发展质量。整合城际客运经营主体,引导成立城际客运线路公司。打破地域壁垒,积极引入规模、资金、管理、服务有优势的企业投资经营城乡道路客运,有条件的地区可积极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短途班线客运经营主体的统一,优化资源配置,培育骨干运输企业和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服务品牌,形成区域内业务整合、服务统一、组织集约、竞争有序的格局。完善城乡道路客运的质量信誉考核体系,引导企业提升服务质量、承担社会责任。
(六)加强城乡道路客运安全管理。
1.进一步提升农村客运安全保障能力。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安监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道路客运安全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0〕210号)要求,通过各级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提请地方政府明确由乡(镇)政府实施农村客运安全监管,实行“县管、乡包、村落实”的政策。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车型标准、通行条件、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制度,加强农村客运车辆、站场、企业资格、线路审批等源头管理。对于县域内等外公路需开通客运班车的,由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会同当地公安交管和安全监督部门对客运线路进行实地调查,联合提出通车车型、载客限载、运行限速、通行时间等安全控制指标后,方可审批。
2.完善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行安全管理措施。联合有关部门,加快完善城际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的线路长度、车辆标准、安全监管、站点设置、服务质量考评、运营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标准和规范,为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提供基础支撑。严格车辆技术标准审查,运营车辆应安装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车载终端和视频监控设备,并缴纳法定保险;对线路走向不途经高速公路、且运营线路长度较短的车辆,可以商请有关部门试行双开门车型;对途经高速公路的城乡道路客运车辆,不得批准设立站席;进一步明确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属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安全源头监管职责,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相关经营者切实加强对所属车辆、驾驶员和乘务员的管理。
(七)建立科学合理的城乡道路客运票制票价体系。
城市公共交通实行成本定价,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积极会同价格部门,综合考虑社会承受能力、企业运营成本和交通供求状况,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并根据服务质量、运输距离以及公共交通方式间的换乘等因素,建立多层次、差别化的价格体系;结合公共财政补贴补偿情况,研究建立城市公共交通低票价政策,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城际客运和农村客运票制票价按照《道路运输价格管理规定》和《汽车运价规则》的规定执行,对公交化运行的城际客运和农村客运,可结合地方公共财政补贴情况,实施特定的票价优惠政策,但不宜实行过低票价。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既是一项当前亟待加强的重要工作,又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探索建立在地方政府领导下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城乡道路客运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统筹指导,研究制定城乡道路客运发展规划,加快完善城乡道路客运地方性法规和扶持政策,为城乡道路客运统筹协调发展提供政策法规和组织保障。
(二)完善体制机制。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进一步推进地方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破除二元管理体制,推行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道路运输管理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交运发〔2011〕468号),加强道路运政队伍建设,提高统筹管理和指导城乡道路客运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城乡道路客运公共交通服务效能和质量。
(三)增加资金投入。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城市公共交通投资政策,加快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和农村客运的公共财政保障制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构建多级公共财政保障体系,并探索因地制宜的税费、用地等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城乡道路客运成品油价格补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9〕1008号),准确全面统计城乡道路客运成品油消耗数据,按时足额发放成品油价格补助资金。对纳入部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试点的地方和经营者,在部支持项目和政策中给予优先安排,并纳入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示范工程,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补贴上给予倾斜;落实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继续实施原客货运附加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基数不低于70%用于道路运输枢纽场站建设的政策,并保持城乡道路客运枢纽场站建设资金的稳步增长。
(四)实施考核评价。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快建立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制度,研究制定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定期对辖区内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情况实施考核评价,并向社会公布。总结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并积极推广。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地具体实施方案和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请及时报部。二○一一年九月十三日
第五篇: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经营管理方案
公交化公交车经营管理方案
为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按照城市公交客运有关政策法规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我公司城市公交客运经营管理,规范经营行为,配合我市城市公交化改造,确保我市城市公交客运行业持续、稳定、有序发展,结合我市公交客运市场实际和发展预测,结合多年来的经营实践基础,我公司将辅以北斗卫星3G视频监控系统等手段,实现管理队伍精干化,管理技术专业化,企业内部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对本次公交化改造新上线公交车辆实施公司化管理,实行公车公营,发挥公司化经营管理优势。
1、劳动用工关系:依法与驾驶员签订劳动用工合同,除为驾驶员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外,驾驶员享有公司员工的一切权利,实行统一用工管理。
2、生产组织:公司已设置营运生产部,配备了充足管理人员,对车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
3、车辆保养、维护、维修措施:公司与清镇市洪国修理厂(一级维修企业)签订了维修、保养合同,并制定了《公交车年审、定级、二级维护管理规定》,能确保对公交车进行有效的维修、维护、保养。
4、卫星动态监管:对新上线车辆将参照原1-8路公交车安装3G视频终端,接入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进行联网联控,制定了《公交车北斗卫星监控制度》,由公司北斗卫星监控中心负责车辆动态监控管理。
5、档案建立及管理措施:按照城市公交客运有关政策法规,对新上线车辆分别建立原始档案及车辆技术档案,由营运生产部及安运部进行分工管理。
6、安全教育培训:公司制定了《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对驾驶员实行岗前7天的教育培训及实习,并于每月10日、25日对驾驶员进行两次安全教育及技能培训,确保驾驶员的素质过硬。
7、投诉处理:公司除设置了乘客咨询投诉电话外,还设置了网站投诉功能,方便乘客咨询投诉,制定了《投诉处理流程》,能够有效的响应和解决顾客咨询投诉。
8、办公及停车保养场所:公司办公场所设在前进路275号,配备了必要的办公用具,能满足日常经营管理所需,与铁合金厂签订了《场地租赁合同》,租赁铁合金厂位于北门桥附近闲置空地,用于公交车停车、保养等场地,场地空间充裕,并配备了充足维护保养及安全消防等设备设施,能满足公交车停车、保养所需。
我公司将在交通局、运管局的带领和指导下,积极实施公交化改造,推动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我市公交客运能力,服务乘客,服务市民百姓,贡献清镇市的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