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内容主题
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内容主题
1.调研当地民风民俗,介绍当地具有特色的地方性民俗文化,撰写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2.调研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如传统民谣、诗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撰写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3.调研本地独特的地方性建筑、风景名胜、革命遗址等特色地理建筑,撰写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格式
一、实践报告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实践报告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报告题目 报告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学院及作者名称 学院名称和作者姓名应在题目下方注明,学院名称应用全称。
3、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报告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报告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实词。
4、正文 正文是实践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的详细叙述。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①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②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查报告。
5、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6、谢辞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报告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实践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报告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8、附录 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报告的附录中。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板式
1、暑期社会实践一律要求用A4纸打印,题目使用三号黑体,居中;小标题使用四号宋体加黑,正文使用四号宋体;页脚需标注页码。
2、稿件除打印版外需另提供电子版—份,于8月20日前发送到本班班长邮箱处,邮件标题为文章题目,邮件正文注明个人信息,便于录用后集结出版。
3、稿件中注明作者院系、姓名等个人信息,于题目下一行。
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范文
关于家乡青岛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 文学与传媒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家乡青岛的风土人情,我进行了此次民风民俗社会调查,主要通过查阅书籍,向人咨询,上网搜集资料等方式,比较全面的了解了有关情况。
总体情况
我的家乡青岛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生存在这一方热土上的先民们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以其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为内涵,创造产生了许多主题明确、内容简练、通俗易学、便于普及流行的民俗风情。
青岛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但也在向世界展示着地方民俗特色文化。地方民俗勾勒并凸显了青岛一地文化中的城市特色,而青岛能够为世界留下深刻记忆的,也正是囊括了民间传统文化在内的城市特色人文风貌。能够反映青岛一地人文风貌的,远不止于五花八门的传统民间工艺与民间小吃,还有近百年来青岛民间居住形式的里院建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剧茂腔、柳腔;以妈祖为代表的沿海民间民俗信仰及各种民族文化节等。
青岛海滨风情
青岛背山面海,到处绿树浓荫,气候十分温和宜人。每年夏季只有65天。,夏季最热的8月份,气温只有25.1摄氏度。人们称青岛为“避暑胜地”、“夏季的天堂”。
青岛海滨名胜 作为旅游城市,青岛有着三里河新石器时代遗址,齐长城,田横岛。琅琊台,珠山石窟等著名古迹;崂山的险峰异石与市区的海滨风光又形成无数胜景佳区。青岛民俗节日
4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青岛樱花会已有80多年的历史;青岛以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洋城为目标,于1999年创办了中国青岛海洋节;亚洲最盛大的青岛国际啤酒节,虽不能与慕尼黑啤酒节媲美,但善饮的青岛人的确使青岛啤酒节驰名海内外。还有农历正月初一至三十的天后宫民俗庙会,农历正月初九至十五的青岛萝卜会、元宵山会,农历正月十六至十八的海云庵糖球会,4月中下旬的青岛之春——音乐周,7月的青岛“海之情”旅游节,7月中旬的“青岛之夏”艺术节,7月至9月的“青岛之夏”艺术灯会,9月的中国青岛沙滩文化艺术节等等。
青岛居住风俗
青岛农村房屋结构与我国北方地区的房屋结构相似,建房多取向阳山坡,讲究向阳背阴、依山靠水。房屋为土木砖石结构,一列3至5问,与左邻右舍接山连墙,屋顶为“人”字型(亦称“双流水型”)。建有正屋、东西厢屋或倒屋,各家自成院落。以三合院居多。村庄大小不一,少者几户,大的数百户,近年又出现了不少千户大村。1897年后,德国、日本先后侵占青岛。随着港口和市政的建设,大批农民涌入市区,当时西镇一带建起了平民院,台东镇的南山、仲家洼等处也陆续出现了一些棚户区。这些院区建房无规划,房屋低矮阴暗,环境恶劣,除“人”字型屋顶外,还出现了许多一面坡房屋,人们习惯叫“道士帽”。由于居住环境、条件的改变,一些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居住民俗也就无法延续下来。
青岛饮食风俗
青岛的饮食结构以面食为主,沿海、山区、平原、城市各有许多制作方法不同、风味不同的食品,所以饮食风俗绚丽多彩。食俗最能引起人们的思乡恋乡之情,许多海外华人和港、澳、台胞回家乡后盼望能吃到当地的风味食品。
青岛生礼、寿礼风俗
在生育民俗中,婴儿出主后要举行“报喜”、“过三日”、“搬满月”、“过百岁”等多种仪式,直到1岁生日过后,生育的各种程序方算结束。在青岛民间,50岁以后才能做寿(50岁以前称过生日),50岁后每10年为一大寿。
青岛特色工艺
青岛贝雕是一种以中国传统工艺为表现手法,以珍稀螺壳为原料而制作的工艺品,主要挂画、首饰、纪念品等,表现的内容有花鸟、人物、山水、静物等题材。其产品曾荣获国家旅游局的“天马”金奖,中国工艺“百花奖”银杯奖(最高奖),并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结束语:以上为青岛主要风俗,通过本次调查,我了解了更多有关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感受到了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为有这样多样化的文化而自豪,同时,在此次调查的过程中,使我能更深入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调查的切入点与技巧,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1.青岛市发展文献
2.海滨历史概谈 3.互联网资料
第二篇:暑期社会实践内容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
关于要求全院学生积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班团支部: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向青年学生发出的“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号召,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学院要求全院学生在暑假期做一次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同学们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街道、走进村落,不断地了解社会、了解市场、认识生活、认识自己,努力促使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学院对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如下要求:
1、活动对象:包材学院2011级、2012级、2013级全体学生;
2、活动内容:每位同学自定主题,必须进行一次有利于自我身心健康、有利于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有利于磨炼意志、有利于专业知识积累等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
3、活动形式:个体形式或团队形式;
4、活动要求:①必须严格遵守法纪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
②必须确保活动暑假期间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③必须写出活动报告或心得体会,下学期开学后交学工办。
第三篇:社会实践调研内容
社会实践调研内容
暑假期间我在市肺结核医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工作是普及肺结核病知识,分发治疗肺结核病的宣传册,让广大的群众了解肺结核病知识并且宣传国家关于肺结核病的相关政策,达到预防肺结核病的目的。
在医院时间的这段时间,我对肺结核病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在1882年3月24日,世界著名微生物学家,德国医学家罗伯特·科霍在德国柏林生物学会上宣布了结核菌是导致结核病的病原菌。1982年3月24日,有国际防痨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举办纪念罗伯特·科霍发现结核菌100周年活动,国际防痨协会的会员之一非洲马里共和国在防痨协会提议,要想其它世界卫生日一样,设立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这个建议后来被防痨协会理事会采纳。从那刻起,国际防痨协会、肺病协会和世界卫生协会就开始举办各种纪念活动。
1993年4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召开46届世界卫生大会,会上通过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要求世界各国采取紧急措施,积极与结核病危机作斗争,并希望加强对防治结核病的宣传,以唤起各国对控制结核病疫情的高度重视。
1995年底,WHO为了更进一步地推动全球结核病预防控制的宣传活动,唤起公众与结核病作斗争的意识,与IUATLD及其他国际组织一起倡议,要提高这个重要日子的影响力。1996年2月8日,卫生部发文,中国要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积极开展“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宣传活动。世界结核病日不是一种庆祝,还没有任何值得庆贺的理由。经过如此漫长的历史长河,尽管中国在科学上有所突破,但是,人类这一最大的杀手仍然在猖狂活动。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世界结核病日一个旨在全球范围内动员公众支持、加强结核病防治而努力的日子。现有有效的策略,终将会在未 来的某一天控制结核病,我国需要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地承诺和扩展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要的目的是动员公众支持加强在全球范围的结核病控制工作,使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杀手一结核病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2011 年3月24日是第1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确定的宣传主题是“遏制结核,共享健康”。我国目前现有肺结核病人约450万,其中传染性结核病人约150万,每年约有145万新发病例,大大超过其他传染死亡人数的总和。中国结核病人数居全球第二,75%的肺结核病人年龄在15—54岁,给家庭、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80%的肺结核病人在农村,成为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从2000年到现在国务院共召开了三次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又将结核病由原来的丙类传染病上升为乙类传染病,并规定发现肺结核病人城镇应在12小时,农村在24小时内报告。
我们面对非常严峻的形式,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3月17日在一份报告中说,目前全球结核病防治形势严峻,2006年全球新增920万个结核病例。世界卫生组织通过整理各国和地区的相关数据,完成了这份迄今最新的结核病防治报告。报告说,2006年全球有170万人死于结核病。非洲是全球结核病感染 1
率最高的地区,而亚洲则是结核病患者最多的地区。从国家角度说,印度的结核病患者最多。报告指出,除了一些国家的防控结核病计划未能在2006年取得进展外,另有两大原因减缓了全球结核病防治进度:一是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正在增多,然而由于诊治能力有限,全球只能为约10%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提供治疗;二是结核病与艾滋病相互作用,使结核病在许多地区尤其是非洲地区的传播加速。报告还认为,结核病防治工作还面临资金不足问题。今年全球的结核病防治资金需要48亿美元,而目前仅到位27亿美元。
面对这样的形式,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控制传染源、切断传导传播途径及增强免疫力、降低易感性等,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基本原则。减少结核病感染和发病机会的措施有:
1、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病人,及时合理治疗。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也就是具有传染性的结核病人。因此,早期发现病人,隔离病人,接受正规治疗非常重要。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叶痰,不要对着他人打喷囔或大声说话,室内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加强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3、保护易感人群,做好儿童免疫,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注意营养和睡眠。
4、对已感染结核杆菌并有较高发病可能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预防等。
5、肺结核病患者只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规律服药,定期检查,治愈率是非常高的,病人的家属也应积极配合,让病人在关爱中顺利地通过治疗,战胜疾病。
6、警惕耐药结核病。近年来随着结核病患者的增多,耐药结核病人也在逐年上升。耐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抗结核药物使用不当、滥用,包括治疗方案不规范、剂量不足、疗程不够。其次,患者随意停药、擅自中断治疗,未坚持完成全疗程。再次,药物供给不足或药物质量低劣。一个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一年平均可以传染10~15人。而一个耐药肺结核病人所造成的传染,可能使新被感染而发病的人,从一开始就是耐药结核病患者。因此为了预防耐药结核病的发生,对初次患上结核病的病人,应立即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进行诊治。目前,国家为肺结核病患者统一提供免费药物。对已经产生耐药的结核病人,可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治疗方案,选用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但疗程会更长,需要更大的毅力,此时患者必须严格遵照医生的医嘱,坚持全疗程规范治疗,切忌滥用抗结核药物。
防治结核病不仅仅是医院,是国家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生活在这个社会人们的责任。
第四篇:暑期社会实践调研
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状况调研
音乐学09112009911027陈莉莉
【摘要】目的 探讨在读大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状况。方法 对75个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并对不同家庭状况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 家庭经济负担 高消费
家庭经济负担状况是指家庭的经济条件能否支付或是否需要支付高额学费及生活费用。凡有子女读大学的家庭,都存在经济负担的问题。随着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问题也越来越多。为此,我对涵江区的75个大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状况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
由于转学和复读等原因,我身边的大学生很多,且分布在不同的学校,家庭经济状况也不相同,于是我产生了调查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状况的想法。调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网络等途径发放问卷调查。二是与多位大学生面对面的交谈。问卷调查的内容一共有十四题,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以下为问卷内容:
1您现在的身份是:准大学生、大一学生、大二学生 2你的家庭共有几人: 3、4、5、其他
3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务农收入为主、打工收入为主、经商收入为主、工薪收入为主、其他收入来源
4您的家庭月均收入:1000以下、1000-3000、3000-6000、6000-10000、10000以上 5除开大学生的开销,家庭月均支出大概是: 600以下、600-1000、1000-2000、2000-3000、3000-5000、5000-10000
6您每月生活费:600以下、600-1000、1000-2000、2000-3000、3000及其以上 7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支出情况:不够用、差不多、有结余
8每年学费(包括住宿费等等一切学杂费):4000以下、4000-6000、6000-8000、8000-12000、12000-18000、18000及其以上
9您所就读的学校性质是:本
一、本
二、本
三、大专、自考
10大学生的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
完全由家庭供给
大部分由家庭供给,少部分靠自己打工和奖学金
部分是自己打工和奖学金 部分由家庭支出,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
部分由自己打工赚取,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
由家庭支出,自己打工、奖学金和贷款共同组成11你觉得您觉得家庭的经济负担重吗:不重、差不多重
12大学生的学费及生活费是否为家庭经济负担重的主要原因:是、否
13您觉得中国目前大学的费用收取是否合理:很不合理、比较合理、略有欠缺、非常合理
14您觉得哪些方法可以降低大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收费改革,按学生家庭收入水平分段收费
国家补贴,设立更多助学金并进行有效监管
学校帮助,设立更多勤工俭学岗位
出台措施,对学生的消费进行限额补贴
自力更生,减少不必要消费并勤工俭学
其它
15对于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状况,您还有什么意见与想法:
2统计和分析
这次的调查一共收收回有效问卷64份。运用了最简单的统计方法将结果整合起来,然后与访谈的所得进行了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大多数消费较少;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大多数消费较多。家庭较贫困的家庭,月花费基本在600以下,中等家庭的学生大概是在800元-1000元这一幅度。而家庭较好的同学,月花费则会达到2000以上。
2.合理理财观念十分淡薄。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就像在调查过程中,一位大学生黄悦的妈妈所说:“现在的大学生金钱的管理能力很弱,花钱如流水,没有吃过苦不懂得金钱来之不易。父母辛辛苦苦的赚钱,孩子不懂得珍惜。没有金钱管理的观念。从小就养成习惯,以至于给将来留下不好的后果。”而身为学生的黄悦则反驳道:“现在消费水平越来越高。不是说我们理财方面欠缺,而是根本就没有财可理。每个月就那些钱,月中就觉得有危机了,还怎么理。”
3.饮食方面的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而我自己也切身体会到了那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
4.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机会太少。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有百分之八十的受访者表示,在校外打工难免会有些不便,还是希望国家能出台措施,让学校提供更多工作机会给非贫困生,帮助大学生自力更生。
5.学校的部分收费欠缺合理性。大学的专业学习需要很多器材材料之类的东西。而学校往往没有配备,需要学生自己花钱买。虽然不是强制购买,且价格不会太高,但学生为了学业肯定要买,长久以来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6.感觉生活费月月有余的学生占6%,感觉刚好够花的占51.5%,感觉不够花的占42.5%。感觉月月有余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69%,由此可见大一新生刚进校门时消费项目较少。而感觉钱不够花的学生中,大一大二学生分别占25%、75%,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消费项目逐渐增多。
3结论
“知识改变命运!”在今天的中国,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上大学依然是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最有效途径,教育在居民收入差距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绝大部分的家长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是持非常积极的态度,即使是在现在高等教育收费并非十分合理的状况下,家长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仍未改变,只要不是面临远远高出家庭承受能力的经济压力,绝大部分的家长仍会竭力让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在家长们心中,接受高等教育已经不是简单的学习知识,更是他们对子女,对家庭,对未来的一种长期的投资,对这种投资的高期待度,造就了家长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坚决而积极的态度。而孩子们往往对家长花大钱送他们去学校读书觉得心安理得。花些无所谓的钱也是应该的。较少对父母有感激之情和愧疚之情。而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也很严峻,往往不能确保毕业后就能找到工作,这时还需家长的支持,这也是个不小的负担,还参杂着些心理的负担。
在我国高等学校中,只有少数的专业,国家有发给专业奖学金;而绝大多数的专业,则不发;学生的费用全由家庭承担。这样,读少数有专业奖学金的家庭负担要稍轻一些,读绝大多数无奖学金的专业的家庭负担就要重一些。而中等家庭,不能申请贫困生助学金或申请贷款,可能会有负担较重的情况。而如果家里有两个大学生,那对家庭来说,负担就算是很重的了。一般说来,读综合性大学、理科院校、外语、财贸等院校,家庭负担要重一些。读这些院校的本科,仅学费家庭一般一年要支付出5000元以上。读独立院校(或分校)、艺术类院校,一年的学杂费就在1.5万~2.5万元,有的甚至更高。读军事院校、武警院校、国防生,家庭基本上无经济负担。所以奉劝还未上大学的同学们在报考志愿的时候要考虑家庭的经济状况,结合学校专业的情况,再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
农民要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往往消费掉整个家庭全部收入相当大的一部分虽然农村在大学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与收益相比显然不成比例,在某种程度上还要承担大学教育后购买房子的资金。鉴于此,我认为随着农村越来越卷入市场经济的大潮,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明显的专业分化,大力开展职业教育,让绝大多数农村青年学习一门手艺更加有效益。发展教育当然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手段,但是农民在这个过程中要遭受到相当大的困苦,因此对于不同的孩子应该实行不同的教育,没必要都攀比读大学!
建议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引导同学低消费,鼓励利用放假时间,如节假日或寒暑假出外打工,减小家庭的经济负担。多提供些勤工俭学的机会。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建议大学生应结合自身家庭状况,在消费的时候要清醒,不必要的东西少买,虽然
现在学费什么自己改不了了,但是个人的消费还是能够改变的,为家里减小负担,也是一门必学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张立彬:大学生消费道德亟待关注[N].光明日报,2002-1-30
[2] 王永杰,徐凌中,任建庆。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06)
第五篇:暑期社会实践—调研
调研日常总结
(1)开始活动的第一天,也是调研的第一天,有些小激动,毕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这里的人们真心热情,对我们就像自家人,很热情的“招待”我们!(但是有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很严格的遵守)今天的调研收获就是这片土地,确切的来说是山地,农作物以土豆、玉米、红薯为主,基本上不种小麦或者说水稻。还有这里的农户基本都属于那种自给自足型的小农经济的生活方式,自家地里都会种植一些常规性的季节性蔬菜,而且品种很多,但是他们主要是给自己提供日常食用,而不会去进行贩卖或者其他途径进行出售。另外这片山地给当地的人们很多优惠,或者可以说是大自然给人类的一种馈赠吧!山上有许多可供使用的野菜,药材„„我觉得最棒的是山中随处可见的野核桃树。每到成熟的季节,当地的居民就可以在山上打到好多的野核桃。比较幸运的是我们去的时间也恰逢核桃快要成熟的季节,有些同学就会捡那些掉在地上的来吃,新鲜的核桃和晒干后的味道还真是不一样呢!
(2)今天主要去了几家老人的家里,怎么说呢。山里还是留守的老人和儿童比较多,多数成年男子和有能力的成年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很少有留在家里进行农业活动的。这也就将一些家里和地里的农活全部留给了在家留守的孤寡老人,而这里的老人也许是因为经常干活的原因,都显得很年轻,很有力气,而不是老人应有的那种衰老的感觉,更多的是力量和活力的感觉。听村长说,据不完全统计像这种孤寡老人仅他们村里就能有100多户。山里的村子本来就不是很大,而这样一个数字已经是很大的一个比例了。比较值得高兴的是一位老人说道:政府对他们也很关照,尤其是医保,看病方便多了,给他们这些年纪大的人也给了一些优惠„„
(3)应该是调研最后一天了吧!村子本来就不是很大,很多东西都已经了解得很多了,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继续深入了解的,有些小迷茫!但是还是比较有收获的,就是在一个阿姨家里,和她聊到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她说的一些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觉得受益匪浅,或者说对这位阿姨更多的是一种崇拜和尊敬。她为了自己的孩子,放弃了在外面打工挣钱的一些很优厚待遇的机会,回到家里来教育孩子,而且是很有成效的。因为她觉得挣钱就是为了孩子,如果因为这而使孩子不能够很好的成长,那又有什么用呢。她对孩子真的就像朋友,什么
事情都会商量着去做,但也是有底线的。她说自己每周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孩子周末回家的时候。可见当地的一些居民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很看重的,而且其中也不乏有些家长对教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方式。
调研总结
通过三天(确切来说是2天半吧)的调研,对当地的一些人文,教育等其他方面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当然还会有当地居民对我们的一些印象!对这几天的走访所了解到的东西做一些整合。
第一点是当地的农业概况,专业点叫农业产业结构。由于当地的特殊的气候条件和环境,这里的人们主要以土豆、玉米和红薯为农作物,我们去的时候也恰逢土豆的收获季节。其实从某些方面可以说这里根本就没有主要农作物,因为据老人们说自从国家号召山区应该退耕还林,为了响应政府和国家的号召,基本上绝大多数的农田都改成了树林,绿化环境。因此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没有多少土地用来种植作物,大多数居民都是选择在距离房屋比较近的地方开垦一片平地,并且一般也不会大规模的区种植某一种作物,较为普遍的就是种植玉米,红薯和土豆,所以我才说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是土豆、玉米和红薯。除此之外,基本上每个家庭都会在田地里种植一些事以当地气候的各种不同种类的蔬菜,以供自己家庭的日常食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里的农业产业结构基本上还属于古时候的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他们种植所有的作物和蔬菜都只是为了自己日常的食用,而不会去用来出售或者贩卖。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关于作物和蔬菜的质量问题,先说质,因为当地居民种植所有的作物的初衷就是只为自己食用而不是用来出售的,因此在种植作物时,就不会按照市场上所需要的品质去培育,这也就导致作物和蔬菜的品质不符合市场所需。就比如当地的土豆因为不疏果就比市面我们平时买的要小一些,黄瓜也和市面上普遍出售的形状和色泽就有很大的差距。另外就是量的问题,退耕还林本来就给农户生的土地不多,再加上种植的种类过多,当然每种作物和蔬菜的产量也不会很多,达不到一定的规模,也就没有客商愿意专门收购了。第二个原因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的问题,虽然说山里已经通了公路,但毕竟山路蜿蜒曲折,如果客商前来收购,运输成本就会很高。其次蜿蜒的山路可能会导致作物和蔬菜在运输中的损失过大,对客商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阻碍。这也就导致虽然有些家庭可
能会有剩余的,但是无法销售出去,只能放弃这些东西了。有一个奶奶家里就有很多土豆,但是只有两个老人在家,根本吃不完,我问到他们对多余的土豆怎么处理时,他们说用来喂猪或者倒掉。用来喂猪或许也是一种处理方式,起码不浪费,但是倒掉就显得很可惜,老人辛辛苦苦种植的东西,却要白白扔掉,这让人情何以堪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其实当地的村子或者镇上完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去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在走访时发现一些在家的妇女绝大多数人在闲暇时间都是打麻将来打发时间,这其实也是村长想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村长就让我们队伍中的擅长舞蹈的同学给当地的居民教一些简单的扇子舞,一是丰富他们村子的业余文化活动,提高整个村子的文化氛围;二是可以给他们闲暇的时间多一个打发时间的途径,总比打麻将赢钱这种“娱乐”游戏要好得多吧。那么饿为什么我们不能组织当地在家的居民去大量的种植一种符合市场需要的蔬菜或其他经济作物呢?第一可以给他们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第二就是减少他们的闲暇时间,从而也就从根本上减少了聚众“赌博”的行为了。其次,就是政府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客商去收购居民的作物或者蔬菜,这样也就解决了上一个措施中所得经济作物的销路问题了,这不是一举两得的方法吗?
第二点是当地的孤寡老人问题和留守儿童问题。我们走访时就发现这个村子里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很多,老人经常是独自在家,孩子一般都到上外去打工了,而好多也是和孙子相依为命,稍好一点就是母亲在家照看老人和孩子,基本上男子都出去打工挣钱,养家糊口了!可能这也是所有类似于商南这样的地区的共有的特点吧,其实在中国这样的地方又何尝少过呢?据村长说孤寡老人仅他们村里就能有100多户,而孩子就更多了。看着那一张张经过岁月冲刷过的脸庞,记录着他们们的过去,有些蹒跚的在山路上行走的背影,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老人心中那种对爱的向往,以及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出对孤独的恐惧和厌恶。记得和有位老人在聊天的时候,谈到他远在外的孩子时,他脸上所展现出的的那种喜悦之中又夹杂着些许伤感的表情,我们不知道是否该继续这个话题。而小孩子们因为纯真依然保持着天真无邪的笑容,可那些大一点的孩子似乎并不是那样,他们会有些让人不是很理解的表情,但是我觉得那是对自己童年的一种惋惜。所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微弱的力量多多的帮到这里的老人和孩子们,虽然说短短的十
几天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我希望我们能在这十几天里对他们有些或多或少的影响,或许这样就够了。我也很希望国家或者政府能够尽快的对这方面的问题出台一些政策或者解决方案,不要让老人在孤独中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不要让孩子的童年里没有父母的爱。
第三点是当地的医疗状况和教育状况。因为村子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居多,所以在调研时也特意的了解了一下当地的医疗问题和教育问题,老人看病是否方便,孩子上学是否容易等等。是首先是关于医疗问题,有位老人说到:近几年国家的政策很好,有了合作医疗和医疗保险,前几年开始实施的时候,感觉对自己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完善,近几年他们感受就会比较明显,看病感觉也比以前便宜了许多,医疗报销也方便了许多。也就是说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当地的居民看病已经不是问题了,而且当地的居民也从中受益很多。政府的实施力度也比较到位,并没有因为此处地方偏远而有一些政策不会落实到。其次是关于教育问题,说到这一点,我对这个村子的校长表示很敬佩,因为以前的学校已经很破旧了,孩子在那里上课很不方便,环境也很差,于是校长自己出资盖了一所学校,并且学校里的水电支出费用都是由校长承担,虽说村子里的孩子并不是很多,学校也不需要很大,但是校长这种行为是值得赞颂和宣扬的。身为一位校长,能为了学生做到这样的地步,我不知道学生还会对校长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所以说这里的教育状况因为这样的一位校长也变得不再是问题,并且发展的很好。
第四点是一些当地的风俗。其实关于这方面也没什么太多的了解,因为我也是陕西的人,虽说关中和陕南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在绝大多数节日的庆祝上方式都是大同小异的,春节放鞭炮、吃年夜饭,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但是有了解到当地的一个庙宇,叫做黑龙洞,里面供奉的是龙王,黑龙洞位于他们所吃水的源头,据说全村吃的水就是从这个庙宇里流出的。而且我们去的时候,据说有一个庙会,但是实在我们活动结束离开的时间,所以也就没有去看,但是能想象的到那种盛大的场面。
最后一点就是当地居民对我们这支队伍的印象。刚开始所有的人对我们的到来都是充满新奇的,每个人都认为我们是客人,对我们就像对待很尊贵的客人,每到一家,都会很热情的给我们倒水,请我们坐下。但随着我们逐渐的介绍自己的身份和此次活动的目的,他们对我们就变得更亲近一些,不再那么拘束,会将自己开心的和不开心的与我们分享,有时也会有些关于教育孩子方面的问题也会和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但是当第三天调研的时候,我们便遇到了问题,就是有些村民似乎对我们的行为有些误解,认为我们压根就是来游山玩水的,而不是什么支农,支农只是教育局分配的一个任务而已。因为调研要深入到居民的家中,而山里的居民居住比较分散,所以会经常在路上走动,因此给他们造成了这样一种误解。把这个情况反映给队长以后,队长对此表示意料之中,因为上次他们去支农使=的时候,在起初调研的后几天,村民们也对他们有这样的误解,但是随着他们活动的展开,村民们对他们的误解开始消除,并且对他们像亲人一样,所以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这也让我对后来的活动有了更大的期待,而事实证明队长是对的。
其实我还想说一件自己看到的事情,就是关于河流里的垃圾,听居民说村里根本没有垃圾箱,一般垃圾都会直接扔进河里,等到涨水的时候,将垃圾冲到下游。可是这样做,根本就没有解决垃圾的问题呀,而且是对下游的一个很大的污染!我不知道村里为什么不给村子配备垃圾箱,这成本并不是很高呀?或者说弄一个垃圾处理点也行呀,稍微处理一下,也比这样直接扔进河里好的多吧!
经过这几天的调研,了解到不少,也看到不少,也触动不少,为后来的工作安排和活动开展有很大的支持及帮助作用,继续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