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中有关生态文明的十大关键词

时间:2019-05-14 06:4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关生态文明的十大关键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九大报告中有关生态文明的十大关键词》。

第一篇:十九大报告中有关生态文明的十大关键词

十九大报告中有关生态文明的十大关键词

1、千年大计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2、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3、优质生态产品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4、空间格局

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5、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6、三条控制线

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7、绿色生产和消费

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8、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9、打赢蓝天保卫战

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

10、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

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

第二篇:专家解读十九大报告十大关键词

专家解读十九大报告十大关键词

1.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摘要: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这是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提出的新判断。在这个阶段,我们的生产力发展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在进入新时代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完成了发展的阶段,开始向发展起来以后的方向迈进。如何把这个新判断体现到未来的发展实践中呢?我们自然需要新的指导思想、新的理论武装,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发展实践结合起来,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向更大胜利的行动指南。

2.强起来

十九大报告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中国“强起来”,体现在建设一个强有力的执政党,体现在发展更重质量的经济,寻求更有质量的增长;体现在民生的改善和社会福祉的提升;体现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自信的增强;体现在绿色现代化引领发展,美丽中国建设成绩斐然。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5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在望的承上启下的关键5年。展望新的5年,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还将继续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不懈努力,在世界舞台中心为全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主要矛盾

十九大报告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曹东勃:从物质文明建设到精神文明建设,再到后来的政治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历程水到渠成的结果。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同样在与日俱增,不能再以物质文化需要简单概括,也不能单独依靠经济建设解决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指向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更能够无缝对接,也咬合得更加紧密。而且,我国社会生产能力已很难称为“落后”,新的主要矛盾的表述体现了党中央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新判断。

4.“四个伟大”

十九大报告摘要: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不同程度上都贯穿着“四个伟大”的总体思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也蕴含着“四个伟大”的完整逻辑。“四个伟大”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国梦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十分艰难曲折的过程,要实现中国梦,必须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领导好、进行好这一伟大斗争,就必须推进党的建设,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

5.全面小康

十九大报告摘要:从现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是一个时间概念,具体就是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意味着全国每个地方、每个人都不能落下,比如831个贫困县全部都要“摘帽”。这是一种非常刚性的时间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确实到了决胜阶段。如果不以“决胜”的姿态实现这个目标,今后阶段的目标就难以展开。

6.新征程

十九大报告摘要: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新征程”不是空泛的口号和概念,其内涵包括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很多方面。提出“新征程”,有助于全党、全国人民对现阶段的目标形成更加清醒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明确新时代的目标、任务、战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匹配、相吻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目标,必须要经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九大报告摘要: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严书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标志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思想是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8.土地承包

十九大报告摘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进一步给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土地承包制度是农民普遍关心的关键问题,其影响非常广泛。在这一决定作出后,围绕我国农村土地改革将出台新的政策,以保证政策的衔接性。这一系列新的政策将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9.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十九大报告摘要: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以后,依法治国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等说法的提出,说明我国依法治国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有了明确的目标,如何落实依然是突出的问题,也是老百姓集中关注的问题。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只有法律条文还不够,还有必要设立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把全面依法治国落到实处。我认为设立领导小组就是对全面依法治国最大的组织保障。这一决定回应了当下社会对司法公正的呼唤,有助于用法律保护老百姓的权益,也是我国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10.青春梦想 十九大报告摘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李伟:青年最有朝气、最有活力、最具创造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绽放青春梦想,青年首先要构筑灵魂的归巢,不忘初心跟党走,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始终坚定四个自信;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敢于吃苦,勤于实践,善于开拓,争当先锋,成就“奋斗的青春”。(记者 王钟的 刘世昕 章正 周婉娇)

解读十九大报告:新提法新举措四十个!哪些与你密切相关?

全方位解读十九大报告:新提法新举措四十个!哪些与你密切相关?

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

十九大报告新鲜出炉。央视新闻为您梳理报告中出现的新提法、新举措。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这是十九大报告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十九大报告阐述了这个新时代三个层面的意义和五个方面的定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转化。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但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九大报告提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促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中,摆在第一条的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报告重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十九大报告提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十九大报告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十九大报告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增加了“美丽”,经济、政治、文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更好的对接。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凝炼的表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

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十九大报告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推进合宪性审查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

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十九大报告提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

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

十九大提出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此前的表述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思想”。此前“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的表述也在十九大报告改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

十九大报告提出,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此前的表述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打铁必须自身硬

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铁必须自身硬。此前的说法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这一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两字彰显了对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此前的表述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命题。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要求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

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圈子文化、码头文化的表述以往少见。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赋予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党组相应纪律处分权限

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党组相应纪律处分权限,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在过去五年“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的基础上,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从压倒性态势到压倒性胜利,彰显反腐败斗争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报告作出这样的宣示:“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

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

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在“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的基础上,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

十九大报告提出,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

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报告提出增强8个方面的执政本领,包括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和驾驭风险本领。

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十九大报告提出,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十九大报告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报告最后部分,总书记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第三篇:十九大十大关键词解读

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摘要: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

这是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提出的新判断。在这个阶段,我们的生产力发展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在进入新时代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完成了发展的阶段,开始向发展起来以后的方向迈进。如何把这个新判断体现到未来的发展实践中呢?我们自然需要新的指导思想、新的理论武装,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发展实践结合起来,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向更大胜利的行动指南。

强起来

十九大报告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

中国“强起来”,体现在建设一个强有力的执政党,体现在发展更重质量的经济,寻求更有质量的增长;体现在民生的改善和社会福祉的提升;体现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自信的增强;体现在绿色现代化引领发展,美丽中国建设成绩斐然。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5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在望的承上启下的关键5年。展望新的5年,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还将继续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不懈努力,在世界舞台中心为全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要矛盾

十九大报告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曹东勃:

从物质文明建设到精神文明建设,再到后来的政治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历程水到渠成的结果。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同样在与日俱增,不能再以物质文化需要简单概括,也不能单独依靠经济建设解决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指向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更能够无缝对接,也咬合得更加紧密。而且,我国社会生产能力已很难称为“落后”,新的主要矛盾的表述体现了党中央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新判断。

“四个伟大”

十九大报告摘要: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不同程度上都贯穿着“四个伟大”的总体思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也蕴含着“四个伟大”的完整逻辑。“四个伟大”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国梦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十分艰难曲折的过程,要实现中国梦,必须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领导好、进行好这一伟大斗争,就必须推进党的建设,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

全面小康

十九大报告摘要:

从现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是一个时间概念,具体就是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意味着全国每个地方、每个人都不能落下,比如831个贫困县全部都要“摘帽”。这是一种非常刚性的时间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确实到了决胜阶段。如果不以“决胜”的姿态实现这个目标,今后阶段的目标就难以展开。

新征程

十九大报告摘要: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

“新征程”不是空泛的口号和概念,其内涵包括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很多方面。提出“新征程”,有助于全党、全国人民对现阶段的目标形成更加清醒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明确新时代的目标、任务、战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匹配、相吻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目标,必须要经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九大报告摘要:

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严书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标志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思想是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土地承包

十九大报告摘要: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进一步给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土地承包制度是农民普遍关心的关键问题,其影响非常广泛。在这一决定作出后,围绕我国农村土地改革将出台新的政策,以保证政策的衔接性。这一系列新的政策将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十九大报告摘要: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以后,依法治国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等说法的提出,说明我国依法治国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有了明确的目标,如何落实依然是突出的问题,也是老百姓集中关注的问题。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只有法律条文还不够,还有必要设立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把全面依法治国落到实处。我认为设立领导小组就是对全面依法治国最大的组织保障。这一决定回应了当下社会对司法公正的呼唤,有助于用法律保护老百姓的权益,也是我国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青春梦想

十九大报告摘要: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李伟:

青年最有朝气、最有活力、最具创造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绽放青春梦想,青年首先要构筑灵魂的归巢,不忘初心跟党走,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始终坚定四个自信;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敢于吃苦,勤于实践,善于开拓,争当先锋,成就“奋斗的青春”。

第四篇:十九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九、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一)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同志们!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第五篇:十九大报告中的那些法治关键词

十九大报告中的那些法治关键词

起于初心,着眼长远。十九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其中贯穿着法治的精神和要求。检察君从十九大报告中摘编出若干关键词,让我们从中感受法治的力量和可期的美好未来。全面依法治国 摘要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点评

法治兴则国家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法治的有力保障。全面从严治党 摘要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三严三实”,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点评

打铁还需自身硬,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同向发力,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摘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优化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

点评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执政本领 摘要

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

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和改善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

点评

坚持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是增强依法执政本领的基本要求。坚持厉行法治 摘要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点评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只有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法治中国建设才能协调有序全面推进。美好生活需要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点评

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已经超越物质层面,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更多价值已是必然。国家监察体制 摘要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完善统计体制。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

点评

深化、巩固反腐斗争成果,构建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是关键举措。

反腐败国家立法 摘要

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点评

以立法之威夯实反腐制度之基。行政体制改革 摘要

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点评

科学合理的行政体制改革必将释放更多制度红利。完善产权制度 摘要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点评

坚持法治,深化产权改革,让恒产者有恒心。

缩小收入差距 摘要

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点评

在实现富裕的道路上,效率和公平,一个都不能少。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摘要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点评

着力补齐民生问题短板,织好社会保障安全网,改革才有更强动力,创新活力才源源不绝。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摘要

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点评

共建共治共享就要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摘要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点评

只要制度给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绿色发展 摘要

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点评

“绿色”法律制度要实现的不仅是经济发展,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下载十九大报告中有关生态文明的十大关键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九大报告中有关生态文明的十大关键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十大关键词(定稿)

    2011十大关键词辛亥百年在谷歌敲下“辛亥百年”四个字,显示出的搜索结果为49200000条,这个数字至今还在更新变化着。从大陆到台湾,从中国到海外华人组织,从学者、公知到艺人、传......

    十九大报告主要关键词(大全5篇)

    关于十九大报告,你必须知道的“关键词”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新华社记者马占成......

    十九大报告之生态文明建设

    1.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2.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3.我......

    十九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心得

    十九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心得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

    中特-生态文明PPT要点-十九大

    生态文明建设PPT内容整理 1.十九大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解读 过去的五年: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生态文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生态文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生态文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

    关键词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解读十八大精神 备战2013年中考关键词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报告摘要】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

    关于十九大报告的关键词解读

    解读报告:进入新时代 谱写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键词 2017年10月19日07: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报告原文 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