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4 06:1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第一篇: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摘 要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是理解与应用有机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动手操作、科研思维训练以及步入未来工作岗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的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着实验内容陈旧,实验方法落后以及实验的安全性能差等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明确本科阶段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因地制宜地开展培养的策略,主要策略有改革实验教学的理念与目标,根据社会需求,改进实验方法、设备以及进行分阶段教学的培养方案等。

关键词 基础有机化学 实验教学 体会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6.037

Some Experience in Basic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YANG Ju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119)

Abstract Basic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understand and apply knowledge of organic chemistry,the students hands-on,scientific thinking training and jobs into the future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However,the basis of our experimental teaching organic chemistry there experimental content obsolete,experimental methods backward and poor safety performance of the experiment many problems at present.I think we should express purpose of undergraduate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al teaching strategies to local conditions to carry out training,there are major policy reform experimental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objectives,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society,improvement of experimental methods,equipment as well as training programs and other phases of teaching.Key words basic organic chemistry;experiment teaching;experience;strategy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是高等学校理工类、化工类、环境类、材料类以及生物、检验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训练等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机化学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础有机化学实验作为有机化学的基础课程,发挥着奠定学生未来发展的作用。然而,笔者在实验教学中,发现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在教学理念、方法上存在诸多问题,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策略,为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提供参考。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及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有机化学与人们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人类的生命就是一个有机体,由各种各样的有机物组成,如蛋白质、核酸、糖类等,这些物质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同时也参与体内的各种合成代谢。其次,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有机物,如我们穿的各种衣服,都是由各种合成纤维构成,饮食中少不了各种有机蛋白质、有机营养物质。最后,有机化学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如有机化学合成的各种药物,不仅治愈了人类多种疾病,并且提高了人类的寿命。1965年,人类合成的第一个人工胰岛素――结晶牛胰岛素,在我国诞生,为糖尿病病人带来了福音。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对学生的意义

(1)训练学生动手操作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机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单独以老师为主体的理论教学无法将整个有机化学知识点融会贯通,而有机化学实验就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解决了学生上课时对不明白知识点的困惑。例如,在学习有机物萃取时,很多学生在理论课时对萃取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都是死记硬背,而实验课时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完成或者协作完成,将会彻底领悟到萃取的原理,并掌握分液漏斗的正确使用方法。有机化学同时也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例如阿司匹林的制取,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药,在人类的药物发展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对此药物进行合成可以使学生明白有机合成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对重结晶提纯法进行巩固。

(2)训练学生科研思维与专研精神。有机化学实验由于其操作性强、专业性强等特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考验,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与专研精神。诸多著名的化学家如居里夫人、门捷列夫等,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是凭借实验训练带给他们的科研思路以及实验成果。本科阶段的化学实验要注重的是实验的热情,因此将他们的热情鼓舞起来后,他们才能够真正投入到专研当中。

(3)为学生步入未来工作岗位打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专业相关人才进入未来工作岗位的必要条件,只有掌握基本操作的技能才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需求。我国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市场和人才培养方向的脱节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操作技能差,理论考试都能得高分,而一到具体应用就措手不及。然而,对于那些不从事化学相关专业工作的专业来说,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门基础性的实验,对未来工作岗位相关的知识都是一种重要的铺垫。

目前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验方法落后、实验设备陈旧。有机化学实验教材内容一般是那些已经完成被认可的基础性实验,这些实验虽然很经典,但由于实验方法落后导致实验耗时长、操作繁琐,有的实验要6个小时以上才能结束,这使得一些本来对有机化学感兴趣的同学望而却步。而实际上有机化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验手段也不断在进步,采用先进的实验方法可大大缩短实验时间,这非常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另外,我国诸多高校在有机化学实验设备上都存在着设备过于老旧的问题,很多实验无法开展下去的重要原因就是实验设备的短缺,一般都是几个学生用一个实验台或者一台操作仪器。在实验方法上,除了传统的基本内容外,没有将社会上用的新技术引进去,学生不知道学完后用在哪里,自然无法激发他们的热情。而很多现代社会根本用不到的理论仍体现在实验教材上,这不仅耗费了学生和老师的宝贵时间,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

(2)实验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实验的安全性隐患包括三个方面:①我国目前很多高校在实验室安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隐患,例如缺乏实验安全操作柜,实验试剂过期或者不合格等现象屡屡出现。②一些有机实验本身存在安全性隐患,比如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该实验要使用钠砂,金属钠遇水即燃,在热熔钠块并震荡使之变成砂粒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钠会从瓶子里喷出来,非常危险。而事实上笔者在从事这么多年的有机合成研究过程中从未使用过钠砂。③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很多学生都缺乏安全意识,没有带口罩和眼罩,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如试剂喷射到眼里,或者身上,则无法进行有效及时的处理。对基础有机化学教学的看法

(1)明确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目前我国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正明确其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我国大学现在开展的是素质教育而不是二十年前的精英教育,因此将过多的要求投放在学生身上,将会导致他们厌学或者恐惧。有很多学生还没有进行实验就被那些高难度的要求吓得退却,不能激发他们的实验热情、钻研热情。笔者认为,本科阶段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主要目的应该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只有他们有学习的热情与渴望,才可能进一步地钻研,也才可能克服怕苦怕累的思想。

(2)因地制宜制定本科教学的培养策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应该采取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化学专业的同学和相关专业的同学应该制定不同的目标,不能一概而论,否则有机化学实验课将对那些基础理论学习少的同学产生很大的负担。本科教育注重的是素质教育,因此着重在于培养他们的实验热情,只有奠定热情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地实验和攻读研究生。改革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1)改革实验教学的理念与目标。本科阶段的有机化学实验其本质上的问题是教学理念与目标的偏差。因此,教育部门应该彻底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不能将二十年前的目标与理念用于现在。制定的理念与目标应该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同时也应该结合社会市场的需求。笔者认为本科阶段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理念与目标应该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热情,提升素质教育。

(2)根据社会需求,改进实验方法、设备。现阶段我国本科有机化学的实验不能与时俱进,没有跟上社会需求的潮流。因此,应该引进那些社会工作中需要的实验、删除那些社会不需求或者用不到的实验,改进实验方法的前提就是要有充足的资金购买实验设备,因此可以采用和企业联合办学的策略,由企业投资引进设备,同时企业排除专门人士进行指导,带领学生参观公司,只有了解到所学知识的有用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保障。同时也要尽量使用现代的有机合成方法和手段,增加实验的实用性,还可以找一些现象明显、容易成功、能显著提升学生兴趣的实验,以替换危险、气味大的实验。

(3)分阶段教学的培养方案。在本科阶段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培养策略: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是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化学应用公司或者大型科研院所,也可以是老师通过简单的实验激发学生动手的热情。其次,对那些有实验操作热情的同学,可以引进到老师的科研队伍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以及钻研的能力。最后,结合同学自身的情况,给出不同的建议。例如对那些具有刻苦钻研精神的同学,可以将其作为保研的对象,对于那些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将其推荐到合作的企业当中去。结束语

有机化学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基础有机化学实验为学好有机化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科学的发展,有机化学的实验手段跟方法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其本科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有机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科研创新思维,也为学生参与未来工作打下基础。然而,目前我国本科阶段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明确目前本科教学的理念与目的。现阶段我国的本科教学更加强调的是素质教育,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引导学生进一步钻研、进一步学习。因此,需要改革实验教学的理念与目标,根据社会需求,改进实验方法、设备以及开展分阶段教学的培养方案,最终为我国化学事业培养越来越多的有用型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淦.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J].考试周刊,2013:73:8-9.[2] 章结兵,任秀彬,汪广恒,柳娜,张亚婷,周安宁.高等学校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思考[J].山东化工,2014:5:179-180.[3] 杨宇婴,王月欣,高静.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广东化工,2011.10:165+142.[4] 韩宁娟,方欢乐,牛睿.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239.[5] 朱雪丹,褚佳,康洁,张润兰.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23:85-86+92.[6] 任铁钢,黎桂辉.改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研素养[J].河南农业,2014.24:39+41.

第二篇:基础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一)基础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学时分配(按90学时制定,其中2学时机动。): 第1章

绪论(1学时)

第2章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表示方法 命名(4学时)第3章

立体化学(4学时)

第4章

烷烃 自由基取代反应(3学时)

第5章

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4学时)

第6章

脂肪族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β-消除反应(4学时)第7章

卤代烃

有机金属化合物(2学时)

第8章

烯烃 亲电加成 自由基加成 共轭加成(6学时)第9章

炔烃(2学时)第10章

醇和醚(5学时)

第11章

苯和芳香烃、芳香亲电取代反应(6学时)第12章

醛和酮

亲核加成共轭加成(6学时)第13章

羧酸(3学时)

第14章

羧酸衍生物 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5学时)第15章

碳负离子 缩合反应(5学时)第16章

周环反应(4学时)第17章

胺(4学时)

第18章

含氮芳香化合物 芳香亲核取代反应(4学时)第19章

酚和醌(5学时)第20章

杂环化合物(3学时)第21章

单糖、寡糖和多糖(4学时)

第22章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和核酸(3学时)第23章

萜类化合物、甾族化合物和生物碱(1学时)第24章

有机合成基础(分散在各章)第25章

新型有机合成方法(阅读材料)

第26章

有机材料、合成高分子和超分子(阅读材料)第27章

期刊、文献和网络检索(阅读材料)

教学计划

只列各章的主题、内容提纲和教学要求。详细内容和知识点参见教材中各章的指导提纲。

第1章

绪论(1学时)

本章主题

有机化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内容和教学要求: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有机化合物的特性;有机结构理论的基本要点;有机化学的历史及近代有机化学的研究方向。

注:“1.3化学键、1.4酸碱的概念”请学生自己阅读教材。

第2章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表示方法 命名(4学时)

本章主题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内容和教学要求:有机化合物按碳架分类;有机化合物按官能团分类。本章主题2 有机化合物的表达方式

内容和教学要求:有机化合物构造式的表达方式;有机化合物立体结构的表达方式。本章主题3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

内容和教学要求:同分异构现象的概念;各类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及实例说明;各类同分异构体的互相关系。

本章主题4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内容和教学要求: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碳原子;一级、二级、三级氢原子; IUPAC、CCS命名法的基本要点;有机化合物名称的基本格式;各类有机物、烷基、亚基、烯基、炔基英文名称的特征词尾;常见官能团的词头、词尾名称;在普通命名法中各种词头的含义;最低系列原则;顺序规则的基本内容;手性;手性碳原子;确定R、S构型、Z、E构型、顺、反构型的原则;普通命名法的基本内容。

第3章

立体化学(4学时)

本章主题1 立体化学

内容和教学要求:立体化学的定义、动态立体化学和静态立体化学的任务。本章主题2 轨道杂化与碳原子价键的方向性和有机分子立体形象的关系 内容和教学要求:sp3杂化、sp2杂化、sp杂化的含义;σ键和π键的定义和特点;有机分子的立体形象。

本章主题3 构象、构象异构体和构象分析

内容和教学要求:构象、构象异构体、极限构象、重叠型构象、交叉型构象、稳定构象、优势构象、构象势能关系图、构象分布、构象分析的系列知识;链型化合物的构象:乙烷及乙烷衍生物的构象、正丁烷的构象、高级烷烃的构象;链型构象的表示方法(锯架式、伞式、Newman投影式);环型化合物的构象:环己烷的椅型构象(直立键、平伏键、椅型、半椅型);环己烷的船型构象(船型、扭船型、能量差);构象转换体,取代环己烷的构象(一取代、二取代、a键与e键取代基的能量差); 环丁烷、环戊烷的构象;十氢化萘的顺式构象和反式构象(顺与反十氢化萘能量差的计算)。

本章主题4 构型 旋光异构体

内容和教学要求:旋光性与分子结构的对称因素;手性、手性分子、手性中心、手性轴、手性面;平面偏振光,旋光度,比旋光度,分子比旋光度;旋光异构体的表达方式、费歇尔投影式、伞式、锯架式、纽曼式;构型标记法;相对构型、D−L构型标记法、绝对构型、R−S构型标记法;与旋光异构体相关的慨念:对映体与非对映体、内消旋体、苏式与赤式、差向异构体、差向异构化、外消旋化、外消旋体、外消旋化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外消旋固体溶液;原手性、原手性碳原子、原手性分子、假不对称碳原子;手性碳原子的个数与旋光异构体的数目。含手性轴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积二烯、螺环、联苯类);含手性面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螺旋烃)。

本章主题5 外消旋体的拆分(简单介绍)

内容和教学要求:机械法、接种结晶析解法、化学法、生物化学法和色谱分离法。本章主题6 不对称合成(简单介绍)

内容和教学要求:不对称合成;立体选择性反应、e.e.值;立体专一性反应。

第4章

烷烃 自由基取代反应(3学时)

本章主题1 烷烃的定义及分类

内容和教学要求:烷烃的定义、分类(烷烃、链烷烃、环烷烃、集合环烷烃、螺环烷烃、桥环烷烃)及结构特征。

本章主题2 烷烃的物理性质

内容和教学要求:沸点、熔点、偶极矩、相对密度、溶解度的定义,烷烃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相似者相溶的原则。

本章主题3 有机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有机反应的分类方式及各类反应的名称;自由基反应、均裂、键解离能、自由基;离子型反应、异裂、正离子、负离子、亲电反应、亲核反应、取代反应、亲电试剂、亲核试剂;协同反应、环状过渡态、基元反应等;有机反应机理的定义及表达;反应势能图的绘制、分析及应用、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和哈蒙特假设、活化能、过渡态、活性中间体、热力学和化学平衡、动力学与反应速率等。

本章主题4 自由基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碳自由基的定义和结构,键解离能和自由基稳定性的关系,碳自由基稳定性的排列顺序;自由基反应的共性、自由基反应的机理、自由基反应三个阶段的特征等。

本章主题5 烷烃的卤化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烷烃卤化反应的定义、反应式、反应机理及表达、反应势能图的绘制及分析、卤化反应的分类及活性比较、反应体系的能量变化、反应选择性的分析。

注:烷烃的其它化学性质如:热裂、自动氧化、硝化、磺化、氯磺化等自学,环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及小环化合物的开环反应,两种反应与环烷烃结构及反应条件的关系组织学生讨论。与工业生产相关的知识(如石油工业和烷烃的来源)和术语(如辛烷值等)学生自己阅读。

第5章

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4学时)

本章主题1 紫外光谱

内容和教学要求: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概念:各类电子跃迁、生色基、助色基、增色效应、减色效应、蓝移和红移等;紫外光谱图;max与化学结构的关系(伍德沃德和费塞尔规则)。

本章主题2 红外光谱

内容和教学要求: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概念:振动自由度、伸缩振动、变形振动、吸光度、吸收系数、透射比、官能团区、指纹区;影响化学键和基团特征频率的 因素;重要官能团的红外特征吸收峰的位置;图谱的解析。

本章主题3 核磁共振

内容和教学要求: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概念:质子核磁共振、13C核磁共振、各种屏蔽效应、各向异性效应、化学位移、偶合、偶合常数、非对映异位质子、对映异位质子、等位质子、化学等价、化学位移等价等;在核磁共振谱中,1H和13C的化学位移;偶合裂分规律;图谱的解析。

本章主题4 质谱

内容和教学要求:质谱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概念:快原子轰击、分子离子、分子离子峰、同位素离子、多电荷离子、碎片离子、亚稳离子;麦克拉夫梯重排;相对丰度等;质谱的裂解规律。

第6章

脂肪族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消除反应(4学时)

本章主题1 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诱导效应的定义和特点、吸电子基团、给电子基团;共轭效应的定义和特点、离域体系;超共轭效应;场效应。

本章主题2 碳正离子

内容和教学要求:一级碳正离子、二级碳正离子、三级碳正离子;解离能,电离能;桥头碳正离子、刚性结构。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和影响碳正离子稳定性的因素。

本章主题3 脂肪族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亲核取代反应的定义;底物、中心碳原子、亲核试剂、离去基团; 亲核取代反应的机理和特点:SN1反应的定义、机理、立体化学、特点及应用;溶剂解反应,温斯坦离子对机理;瓦格奈尔-梅尔外因重排的机理、构型保持,构型翻转;SN2反应的定义、机理、立体化学、瓦尔登转换;分子内的SN2反应;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反应物结构与反应机理关系的分析、溶剂对反应机理影响的分析、离去基团离去能力对反应机理影响的分析、试剂亲核性大小对反应机理影响的分析。

本章主题4 β-消除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消除反应的定义,β-消除反应的机理:E1反应、E2反应、Elcb反应、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性、重排反应、扎依切夫规则、扎依切夫产物、顺式消除、反式消除。

本章主题5 SN1、SN2、E1、E2四种反应机理共存和竞争的分析 内容和教学要求:用表格形式总结;实例分析。

第7章

卤代烃

有机金属化合物(2学时)

本章主题1 卤代烃的分类和各类卤代烃的结构特点

内容和教学要求:脂肪族卤代烃、芳香卤代烃;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一级、二级和三级卤代烃;乙烯型卤代烃、苯型卤代烃、烯丙型卤代烃、苯甲型卤代烃;偕二卤代烃、邻二卤代烃、卤仿;碳卤键的结构特点;卤代烃的构象特点。

本章主题2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内容和教学要求:卤代烃物理性质的一般规律,卤代烃的结构对其物理性质的影响,可极化性的概念及影响可极化性的因素。

本章主题3 有机金属化合物

内容和教学要求: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特点(硼烷的三中心两电子键)、格氏试剂和有机锂试剂的制备和性质。

本章主题4 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内容和教学要求: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作用:卤代烃经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各类官能团化合物如新的卤代烃、炔、醇、醚、腈、酯、胺或铵盐,硝基化合物、叠氮化合物等;卤代烃经消除反应制备烯和炔、卤代烃经与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偶联反应制备高级烃类化合物、卤代烷经还原生成烃等(总结和实例分析)。

注:卤代烃的鉴别:用AgNO3溶液鉴别1°、2°、3°RX,鉴别RI、RBr、RCl请同学自学。

第8章

烯烃 亲电加成 自由基加成 共轭加成(6学时)

本章主题1 烯烃的分类和各类烯烃的结构特征

内容和教学要求:烯烃、单烯烃、二烯烃(累积二烯烃、共轭二烯烃;孤立二烯烃)、多烯烃和共轭烯烃;烯烃的官能团;单烯烃和共轭烯烃的结构特征;顺、反异构体、Z构型、E构型。

本章主题2 烯烃的物理性质

内容和教学要求:单烯烃物理性质的一般规律,共轭烯烃物理性质的特点。

本章主题3 烯烃的加成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1)烯烃的亲电加成:与卤素、氢卤酸、硫酸、水、有机酸、醇、酚、次卤酸的加成;亲电加成的反应机理:环正离子中间体机理,碳正离子中间体机理,离子对中间体机理,三中心过渡态机理;亲电加成的立体化学:反式加成,顺式加成;立体专一性反应,立体选择性反应;构象最小改变原理;亲电加成的区域选择性,马尔可夫规则(简称马氏规则)。(2)烯烃的自由基加成反应:过氧化效应(或卡拉施效应);反马氏规则;(3)共轭双烯的1,4-加成(4)Diels-Aider反应: S-顺式构象,S-反式构象,内型产物,外型产物,次级轨道作用。

本章主题4 烯烃的还原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催化氢化:异相催化氢化、均相催化氢化;烯烃的硼氢化-还原反应。

本章主题5 烯烃的氧化

内容和教学要求:烯烃被高锰酸钾或四氧化锇氧化;烯烃的臭氧化-分解反应;烯烃的硼氧化-氧化反应,四中心过渡态机理;烯烃的环氧化反应。

本章主题6 烯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烯烃的α-卤代。

本章主题7 卡宾

内容和教学要求:卡宾的结构:单线态、三线态;类卡宾;卡宾的制备,卡宾与碳碳双键的加成反应。本章主题8 共振论

内容和教学要求:共振论的基本思想、写共振极限式的原则要求、共振极限结构稳定性的判别。

本章主题9 分子轨道理论,休克尔分子轨道法

内容和教学要求: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思想,直链共轭多烯分子轨道的特征及相关术语,如:成键轨道,反键轨道,非键轨道,定域轨道,离域轨道,离域能,节面;分子轨道的对称性,镜面,二重旋转轴等。

本章主题10 烯烃结构鉴别和结构测定方法

内容和教学要求: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烯烃,用高锰酸钾溶液鉴别和测定烯烃的结构,用臭氧化-分解反应测定烯烃的结构。

注:烯烃的聚合、橡胶和烯烃的制备请同学自学。

第9章

炔烃(2学时)本章主题1 炔烃的结构和性质

内容和教学要求:烷、烯、炔的结构差异及对性质的影响。本章主题2 炔烃化学性质

内容和教学要求:炔烃化学性质的一览表;烯烃和炔烃化学性质的对比分析。本章主题3 炔烃的鉴别和结构测定

内容和教学要求:用银氨溶液鉴别及提纯末端炔烃;用铜氨溶液鉴别及提纯末端炔烃;用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炔烃;用臭氧化-分解反应测定炔烃的结构。

本章主题4 炔烃的制备

内容和教学要求:用邻二卤代烷和偕二卤代烷制备炔烃;通过偶联反应或氧化偶联反应制备高级炔烃。

第10章

醇和醚(5学时)

本章主题1 醇的结构和性质

内容和教学要求:醇的结构特点;醇的结构对醇的物理性质的影响;醇的结构对醇的化学性质的影响。

本章主题2 醇的酸碱性

内容和教学要求: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对醇酸碱性的影响;醇羟基中氢的反应。本章主题3 醇和无机酸及无机酰卤的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醇与硝酸的反应和反应机理;醇与硫酸的反应和反应机理;醇与盐酸的反应和反应机理;醇与无机酰卤的反应和反应机理。

本章主题4 醇的氧化和脱氢

内容和教学要求:氧化反应的概述;一般的氧化反应;特殊的氧化反应;醇的脱氢反应。

本章主题5 多元醇的特殊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邻二醇用高碘酸或四醋酸铅氧化;频哪醇重排。本章主题6 醇的制备及醇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内容和教学要求:醇制备方法的归纳总结;用格氏试剂、有机锂试剂与环氧化合物或羰基化合物反应制醇的方法总结;醇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本章主题7 醚的结构和性质

内容和教学要求:醚的结构特点;醚的结构对醚的化学性质的影响;醚的自动氧化;醚形成钅羊盐;醚的碳氧键断裂反应。

本章主题8 1,2-环氧化合物的开环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1,2-环氧化合物酸性开环的反应机理;1,2-环氧化合物碱性开环的反应机理;开环反应的应用。

本章主题9 醚的制备

内容和教学要求:威廉森合成法;醇分子间失水;烯烃的烷氧汞化-去汞还原法;三种方法的对比总结。

本章主题10 相转移催化剂

内容和教学要求:相转移催化剂的结构特点;相转移催化原理;相转移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第11章

苯和芳香烃、芳香亲电取代反应(6学时)

本章主题1 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

内容和教学要求:苯的结构特性和苯的表达方式;芳香性;分子轨道模型、共振论介绍、自旋偶合价键理论;多苯代脂烃、联苯类化合物和稠环芳烃的结构特性;芳香烃的加成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

本章主题2 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苯亲电取代反应的一般式、反应机理、反应势能图;取代基的定位效应理论;多元亲电取代的经验规律;芳香亲电取代反应的类别:硝化反应、卤化反应(注意苯环的卤化和芳环侧链卤化的区别)、磺化反应、傅-克反应、加特曼—科赫反应、氯甲基化反应。

本章主题3 非苯芳香体系

内容和教学要求:休克尔规则;应用休克尔规则判别非苯芳香体系的芳香性。注;芳烃的来源(煤焦油、石油芳构化)和多环芳烃的合成由学生自己阅读教材。

第12章

醛和酮

亲核加成共轭加成(6学时)

本章主题1 醛酮的结构和性质

内容和教学要求:醛酮的结构特征和反应性分析;醛酮的构象。本章主题2 羰基的亲核加成

内容和教学要求:羰基亲核加成的定义、表达、反应机理和反应的立体选择性,亲核加成的类别: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加成、与氢氰酸的加成、与炔化物的加成、与氨及氨的衍生物的加成、与水的加成、与醇的加成、与亚硫酸氢钠的加成;手性诱导作用、克莱姆规则

一、克莱姆规则二。

本章主题3 共轭不饱和醛、酮的加成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α,β−不饱和醛酮的加成反应的分类及规律,1,4−共轭加成的反应 机理和反应的立体选择性,麦克尔加成反应的定义、反应式、反应机理、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性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

本章主题4 醛、酮的还原

内容和教学要求:将羰基还原成亚甲基的三种方法:克莱门森还原法、乌尔夫−凯惜纳−黄鸣龙还原法、缩硫酮氢解法;将羰基还原成CHOH的几种方法及这些方法的反应条件和立体选择性的特点:催化氢化、用氢化锂铝或硼氢化钠还原、用乙硼烷还原,麦尔外因−彭杜尔夫还原;这些方法的适用范围。用活泼金属的单分子还原和双分子还原在反应条件,反应机理和反应产物等方面的区别,各种还原方法应用于α,β−不饱和醛酮时的反应规律和反应选择性。

本章主题5 卤仿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醛酮α−氢卤化的酸催化反应机理和碱催化反应机理,这两种催化反应在催化剂用量,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及反应进程控制方面的区别。卤仿反应的定义、表达、机理及应用.。

本章主题6 重排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贝克曼重排的定义、反应式、反应机理、立体化学特点及其在合成和测定肟构型方面的应用。法沃斯基重排反应的定义、反应式、反应机理和应用;二苯乙醇酸重排的定义,反应式、反应机理和应用;异丙苯氧化重排的定义、反应式、反应机理和应用;拜尔—魏立格氧化重排的定义、反应式、反应机理、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性及在合成中的应用。

本章主题7 叶立德

内容和教学要求:叶立德、叶立德的结构特征;魏悌息试剂、魏悌息—霍纳尔试剂、魏悌息反应和魏悌息—霍纳尔反应的反应机理以及这两个反应在合成上的区别及应用,硫叶立德;硫叶立德在合成上的应用。

本章主题8 醛酮的氧化

内容和教学要求:醛的氧化:一般性氧化、自氧化反应的定义和反应机理、康尼查罗反应的定义、反应式、反应机理及应用;酮的氧化:一般性氧化、拜尔—魏立格氧化重排。

本章主题9 醛酮的制备(自学)

内容和教学要求:重要合成方法:甲醛、乙醛、丙酮、环己酮的重要工业生产;醛酮的实验室制备方法:芳烃的氧化、二卤代烃的水解、醇的氧化、酰卤的还原、腈的还原水解。

本章主题10 醛酮的鉴别

内容和教学要求:利用醛酮与氨衍生物的反应提纯和鉴定醛酮;利用卤仿反应鉴别甲基酮;利用土伦试剂鉴别醛和酮;利用菲林试剂鉴别醛和酮。

第13章

羧酸(3学时)

本章主题1 羧酸的结构和性质

内容和教学要求:羧酸的结构对羧酸物理性质的影响;羧酸和羧酸盐的结构特点的 8 区别;羧酸的结构特点和反应性分析;羧酸具有酸性的原因、羧酸酸性的强弱及影响酸性强弱的各种因素;羧酸的成盐反应,羧酸与重氮盐的反应;赫尔—乌尔哈—泽林斯基反应及反应机理;羧酸与格氏试剂或有机锂试剂的反应及反应机理,羧酸被LiAlH4或B2H6还原及反应机理。

本章主题2 酯化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酯化反应的定义;酯化反应的三种反应机理;分子内酯化和分子间酯化。

本章主题3 脱羧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羧酸脱羧反应的定义,脱羧反应的环状过渡态机理,脱羧反应的负离子机理,脱羧反应的自由基机理,柯尔伯反应,汉斯狄克反应,克利斯脱反应,柯齐反应;二元羧酸的脱羧反应及规律。布朗克规则。

本章主题4 羧酸的制备

内容和教学要求:羧酸制备方法的归纳总结:烯、炔、芳烃、醇、醛、酮氧化制羧酸;羧酸衍生物、腈水解制羧酸;格氏试剂或有机锂试剂与二氧化碳反应制羧酸;羧酸的工业生产;尼龙66和尼龙1010的合成。

本章主题5 羧酸的分离和提纯

内容和教学要求:利用羧酸及其盐的酸碱性和溶解性分离提纯羧酸。专题讨论:卤代酸、羟基酸的合成和反应(学生自己完成)

第14章

羧酸衍生物 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5学时)

本章主题1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质

内容和教学要求:羧酸衍生物物理性质的一般规律,氢键对物理性质的影响;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共性及差异,结构和化学性质关系的分析。

本章主题2 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酰基碳上亲核取代反应的一般表达式,酸性催化反应机理和碱性催化反应机理,结构对反应的影响、羧酸衍生物亲核取代反应的活性顺序及各类羧酸衍生物水解、醇解、氨(胺)解的反应条件;水解反应、皂化反应、醇解反应、酯交换反应、氨(胺)解反应的定义和机理。

本章主题3 羧酸衍生物与有机金属化合物反应(出自学提纲,学生自己总结)内容和教学要求:羧酸衍生物与有机金属化合物反应的机理、条件、活性比较和适用范围。

本章主题4 羧酸衍生物的各种还原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羧酸衍生物各种还原反应的总结,鲍维特-勃朗克还原反应的定义和反应机理。

本章主题5 烯酮

内容和教学要求:烯酮的定义、结构特点、制备及反应。-丙内脂的结构特点和反应。

本章主题6 瑞佛马斯基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瑞佛马斯基反应的定义、反应式和反应机理。本章主题7 酯热裂

内容和教学要求:酯热裂和黄原酸酯热裂的定义、反应式、反应机理、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及区域选择性。

本章主题7 羧酸衍生物的制备(出自学提纲,学生自己总结)

内容和教学要求:羧酸及羧酸衍生物的互相转换关系;酰卤的制备;酸酐制备方法的归纳;酰胺制备方法的归纳;酯制备方法的归纳;腈制备方法的归纳。

注:碳酸及碳酸的衍生物(学生自己阅读)。

第15章

碳负离子 缩合反应(5学时)

本章主题1 -氢的酸性和羰基活性的分析

内容和教学要求:氢碳酸的概念和其酸性强弱的表示;酸性强弱的测定以及影响酸性强弱的各种因素;羰基化合物活性强弱的分析和排序。

本章主题2 烯醇负离子

内容和教学要求:酮式和烯醇式的概念、互变异构及它们稳定性的分析;烯醇负离子的形成、共振式和离域式、烯醇的双位反应性能;羰基化合物烯醇化的反应机理,不对称酮动力学控制的烯醇化反应和热力学控制的烯醇化反应。

本章主题3 羟醛缩合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羟醛缩合反应的定义、反应式、反应机理和分类,醛自身缩合和酮自身缩合的区别,交叉羟醛缩合反应中反应方向的控制,定向羟醛缩合反应中,反应方向和反应区域性选择的控制。

本章主题4 酯缩合

内容和教学要求:酯缩合反应的定义、反应式、反应机理和分类,在酯缩合反应中,碱性缩合剂和溶剂的选择,在混合酯缩合、酮酯缩合中,反应方向和反应区域选择性的控制;醛、酮、酯的烃基化、酰基化反应。烯胺的结构、烯胺的双位反应性能;插烯系规则。

本章主题5 -二羰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内容和教学要求: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的合成;-二羰基化合物烃基化、酰基化反应的特点及对反应条件的要求,不对称酮和-二羰基化合物在烃基化、酰基化反应中的区域选择性;酮式分解和酸式分解的概念;-二羰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本章主题6 其它缩合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曼尼希反应的定义、反应式、反应机理和反应的区域选择性;鲁宾逊增环反应的定义和反应式;蒲尔金反应的定义和反应式;脑文格反应的定义、反应式和反应机理;达参反应的定义、反应式和反应机理;安息香缩合反应的定义、反应式和反应机理,极性翻转的概念。各类缩合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第16章

周环反应(4学时)

本章主题1 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内容和教学要求:周环反应的定义和慨况简介,协同反应的定义,环状过渡态;分 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简介;前线轨道理论的概念和中心思想;前线轨道,前线电子,最高占有轨道,最低未占轨道,单占轨道;基态,激发态;直链共轭多烯分子轨道的一些特点。

本章主题2 电环化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电环化反应的定义、立体化学表示方法、反应机理和立体选择规则;同位相重叠,异位相重叠,对称性允许,对称性禁阻,顺旋,对旋;电环化反应的实例分析。

本章主题3 环加成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环加成反应的定义、分类、立体化学表示方法、反应机理和立体化学选择规则;同面,异面;双烯体,亲双烯体,正常的D-A反应,反常的D-A反应,中间的D-A反应;偶极共振式,1,3-偶极体,亲偶极体,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定义、分类、反应机理;HOMO控制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LUMO控制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HOMO-LUMO控制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环加成反应的实例分析。

本章主题4 -迁移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σ-迁移反应的定义、命名、立体化学表示方法,反应机理和立体选择规则;奇碳共轭体系自由基的非键轨道的特点;-迁移反应的实例分析。

注:能级相关理论,芳香过渡态理论(不要求,学生选学)。

第17章

胺(4学时)

本章主题1 胺 四级铵盐 四级铵碱 氧化胺

内容和教学要求:胺的定义、分类、结构特点和表示方式;氢键对胺物理性质的影响;四级铵盐的定义、结构和表示方式;四级铵碱的定义、结构和表示方式;氧化胺的定义、结构和表示方式。

本章主题2 胺的碱性

内容和教学要求:胺碱性强弱的表示和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胺的成盐反应。本章主题3 相转移催化剂(参见第十章主题10)本章主题4 霍夫曼消除和科普消除

内容和教学要求:霍夫曼消除反应的定义、反应机理、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氧化胺的制备和科普消除反应的定义、反应机理、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总结和分析各种消除反应机理的特点。

本章主题5 胺的鉴别

内容和教学要求:利用兴斯堡反应鉴别一级、二级和三级胺(反应式和实验现象);利用胺和亚硝酸的反应鉴别一级、二级和三级胺(反应式和实验现象)。

本章主题6 重氮甲烷

内容和教学要求:重氮甲烷的结构和制备;重氮甲烷与酸性物质、醛、酮和羧酸衍生物的反应。

本章主题7 胺的制备

内容和教学要求:氨和胺的烷基化;盖布瑞尔合成法;用醇制备;硝基化合物的还原;腈、酰胺、肟的还原;醛、酮的还原胺化及反应机理、刘卡特反应及反应机理、埃斯韦勒—克拉克反应;从羧酸及其衍生物制备:霍夫曼重排、克尔提斯反应和施密特反应的定义、反应机理和规律。

第18章

含氮芳香化合物 芳香亲核取代反应(4学时)

本章主题1 芳香硝基化合物

内容和教学要求:芳香硝基化合物的结构;芳香硝基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还原反应、苯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SN2Ar)。

本章主题2 芳香胺的特性

内容和教学要求:芳香胺的氧化;芳香胺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卤化、磺化、硝化、酰化、威尔斯麦尔反应);联苯胺重排。

本章主题3 重氮化反应及重氮盐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内容和教学要求:芳香胺的重氮化反应;重氮盐的水解;席曼反应;桑德迈耳反应和咖特曼反应;芳香化合物的芳基化(刚穆伯—巴赫曼反应,普塑尔反应,麦尔外因反应);重氮盐的还原(去氨基还原,形成肼);偶联反应(与酚偶联、与芳胺偶联);上述反应的反应机理。

本章主题4 苯炔

内容和教学要求:苯炔的结构和制备;苯炔的反应:亲核加成、亲电加成和环成加;芳香亲核取代的苯炔中间体机理。

第19章

酚和醌(5学时)

本章主题1 酚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内容和教学要求:酚的定义、结构特点,酚的互变异构体;氢键对酚物理性质的影响;对亚硝基苯酚的结构和互变异构体。

本章主题2 酚羟基上的反应和酚醚、酚酯的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酚的酸性和苯环上的取代基对酚酸性的影响;酚的成醚反应;克莱森重排反应的定义、反应式、反应机理、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芳香醚的分解反应;芳香醚伯奇还原的定义、反应式、反应机理;酚的成酯反应;弗里斯重排的定义、反应式、反应机理、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

本章主题3 酚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酚芳环的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义、反应式和反应机理:硝化反应、卤化反应、磺化反应、傅-克反应和亚硝基化反应;瑞穆尔—悌曼反应的定义、反应式、反应机理;柯尔伯—施密特反应的定义、反应式、反应机理和区域选择性。

本章主题4 苯酚的缩合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苯酚和甲醛在酸性条件或碱性条件下缩合的反应机理;苯酚和甲醛缩合反应的应用。

本章主题5 布赫尔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布赫尔反应的定义、反应式、反应机理和应用。本章主题6 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的特性反应

内容和教学要求:间苯二酚的双烯醇和双酮的互变异构;间苯二酚的双烯醇和双酮异构体的反应;间苯三酚的互变异构及其烯醇式和酮式异构体的反应。

本章主题7 酚的制备

内容和教学要求:芳香磺酸的碱融熔法;卤代苯的水解;异丙苯法;重氮盐法。本章主题8 酚的鉴别

内容和教学要求:利用酚的酸性提纯和鉴别酚;利用FeCl3试验鉴别酚;利用酚的溴化反应鉴别酚;利用苦味酸鉴别有机碱、鉴别芳香烃。

本章主题9 醌

内容和教学要求:醌的命名、定义、分类和结构特点;用氧化法制备醌;醌的反应: 对苯醌羰基的亲核加成、碳碳双键的亲电加成、1,4-加成和环加成反应;对苯醌的还原反应;醌的取代反应;强氧化剂DDQ的合成。

第20章

杂环化合物(3学时)

本章主题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结构和物性

内容和教学要求:杂环化合物的分类:脂杂环化合物、芳杂环化合物、单杂环化合物、稠杂环化合物;基本杂环母核的名称(音译名和IUPAC的置换命名法)、编号、结构特征及物理性质的共性。

本章主题2 吡咯的结构、性质和制备

内容和教学要求:吡咯的结构和分子轨道图;结构对物理性质的影响;吡咯的质 子化反应;吡咯的芳香亲电取代反应:反应活性的分析、反应类别和反应试剂的选择、反应机理和反应势能图的表述(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完成)、杂原子及取代基的定位效应及分析;吡咯的催化氢化反应;吡咯的双烯加成反应。

本章主题3 吡啶的结构、性质和制备

内容和教学要求:吡啶的结构和分子轨道图;结构对物理性质的影响;吡啶的碱性及氮原子的成盐反应;吡啶的芳香亲电取代反应:反应活性的分析、反应类别和反应试剂的选择、反应机理和反应势能图的表述(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完成)、杂原子及取代基的定位效应及分析;吡啶的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反应活性的分析、反应类别和反应试剂的选择、反应机理和反应势能图的表述(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完成)、杂原子及取代基的定位效应;吡啶N氧化物的形成、反应及规律;吡啶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吡啶侧链氢的反应。

本章主题4 咪唑的结构和性质

内容和教学要求:(按主题2和主题3的分析方法,学生自己完成)。本章主题5 嘧啶的结构和性质

内容和教学要求:(按主题2和主题3的分析方法,学生自己完成)。本章主题6 杂环母核的基本合成方法

内容和教学要求:用农副产品制备呋喃、以氧化铝为催化剂,使吡咯、呋喃和噻吩的环系互变、帕尔—诺尔合成法、诺尔合成法;韩奇合成法;用1,3-二羰基化合物反应制取1,2-唑;链中带有杂原子的1,4-二羰基化合物制取1,3-唑;用1,4-二羰基化合物与肼(或取代的肼)缩合制取哒嗪环;用1,3-二羰基化合物与尿素、硫脲、胍、脒缩合制备嘧啶环;由-氨基酮和醛自行缩合,或邻二胺与1,2-二羰基化合物缩合制备吡嗪环;费歇尔吲哚合成法; 斯克劳普合成法;康布斯合成法;毕歇尔—纳皮尔拉斯基合成法;陶贝合成法。

第21章 单糖、寡糖和多糖(4学时)

本章主题1 糖的定义、分类、命名、结构和表示

内容和教学要求:糖、单糖、寡糖、多糖、醛糖、酮糖、呋喃糖和吡喃糖的定义;糖的链式结构和费歇尔投影式;糖的环型结构和哈武斯透视式;糖的链式结构和环型结构的互相转换;糖的D-型系列和L-型系列、4碳、5碳和6碳D-型系列醛糖的结构和名称、D-果糖的结构和名称;糖的变旋现象和产生变旋现象的原因;立体化学中的基本慨念在糖中的应用;糖酸、糖二酸、糖醇、糖苷、配基、苷键、-苷键和-苷键、糖的-构型和-构型的含义。

本章主题2 单糖的反应和合成

内容和教学要求:合成:单糖的递增反应(克利安尼氰化増碳法);单糖的递降反应(卢福降解法,佛尔降解法);糖的氧化及各种氧化反应的应用:土伦试剂氧化、费林试剂氧化、溴水氧化、电解氧化、硝酸氧化、高碘酸氧化;单糖的还原:催化氢化、钠汞齐还原;糖、糖酸的差向异构化;醛糖和酮糖的互相转换;形成糖脎;形成糖苷;糖的成酯反应和成醚反应。

本章主题3 葡萄糖结构的测定 内容和教学要求:葡萄糖碳架的测定;葡萄糖立体结构的测定;葡萄糖环型结构的测定;葡萄糖的构象分析。

本章主题4 双糖

内容和教学要求:纤维二糖的分子式、结构和命名;麦芽糖的分子式、结构和命名;乳糖的分子式、结构和命名;蔗糖的分子式、结构、命名和结构测定。

本章主题5 多糖

内容和教学要求:纤维素的结构特点、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结构特点。本章主题6

糖的结构鉴别和结构测定

内容和教学要求:糖脎的制备及糖脎在糖结构鉴别和结构测定方面的应用;用费林试剂、土仑试剂、本尼迪特试剂鉴别还原糖;糖碳架的测定、立体结构的测定、环状结构的测定(参见本章主题3:葡萄糖结构的测定)。

第22章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和核酸(3学时)

本章主题1 氨基酸的命名、结构和性质

内容和教学要求:氨基酸的定义和分类;氨基酸的IUPAC命名法、俗名及缩写符号;氨基酸的R、S构型和D、L构型的确定、费歇尔投影式的表达;八个必需的氨基酸;氨基酸的酸碱性和等电点、甘氨酸盐酸盐的滴定曲线图的绘制和图示内容的分析;氨基酸的酸碱反应、与茚三酮的反应、形成和切断二硫键的反应。

本章主题2 氨基酸的合成

内容和教学要求:斯瑞克法;赫尔—乌尔哈—泽林斯基—溴化法;盖布瑞尔法;丙二酸酯法。

本章主题3 多肽的结构和命名

内容和教学要求:多肽的结构特征;肽键;肽链的N端和C端;多肽的命名原则。本章主题4 多肽合成

内容和教学要求:氨基的保护和脱保护基的方法; Z和BOC保护基的结构和名称;羧基的保护和脱保护基的方法;侧链的保护;接肽的方法:混合酸酐法、活泼酯法、碳二亚胺法、环酸酐法、固相接肽法。

本章主题5 氨基酸的鉴定 肽或蛋白质中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的测定

内容和教学要求:氨基酸用茚三酮鉴定、用氨基酸的金属盐鉴定;测定氨基酸组成及其相对比例的方法;测定肽或蛋白质中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的方法。

注:蛋白质、酶和核酸简介。简介内容:蛋白质的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螺旋、折叠;酶的定义、命名和分类;酶催化功能的特点;核酸(DNA 和RNA)的定义、基本组分和结构、核糖和脱氧核糖的结构和表达;五个主要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胞嘧啶和脲嘧啶的结构和表达;核苷的定义、核苷酸的定义;双螺旋结构等。

第23章 萜类化合物、甾族化合物和生物碱(1学时)

本章主题1 萜类

内容和教学要求:萜类的定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组成和 分类。异戊二烯规则;萜类化合物的实例:开链单萜、单环单萜、双环单萜、倍半萜、双萜、三萜和四萜。

本章主题2 甾族

内容和教学要求:甾族化合物的定义;甾族化合物的基本骨架和构象式、-取向和-取向;甾族化合物的实例。

本章主题3 生物碱

内容和教学要求:生物碱的定义、来源、命名和分类;生物碱的实例。

第二十四章 有机合成基础(分散在各章)

第三篇:药用有机化学基础教学大纲

《药用有机化学基础》教学大纲

适用对象:药学专业

一、前言

《有机化学》是研究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相互转化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有机化学与药学专业的关系极为密切。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多数是有机化合物;目前大量涌现的新药物,也几乎全是有机化合物。由于有机药物的结构和性质都较复杂,需要有坚实的有机化学知识。生命的运动从分子水平上来说就是有机化合物的运动,因此有机化学与生命现象,有着密切关系。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官能团、命名方法、结构及重要理化性质和立体化学特征,熟悉典型的有机化学反应历程及有机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的用途及合成。实验课要求掌握有机化学基本操作技能,官能团的性质及典型有机化学反应。熟悉常规仪器的使用。

总学时为75,其中讲课56 学时,实验 18学时,自学2 学时。

教材选用马祥志主编高专药学规划教材《有机化学》(中国医药出版社)。

本课程是药学专业的必修课。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绪论 [ 2 ]

[基本内容]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概念,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性、分类。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共价键理论,有机化学与药学的关系。

[基本要求]

掌握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概念,共价键的断裂方式。

熟悉有机化学结构理论。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电子效应。

第二章 链烃 [ 8 ]

一、烷烃

[基本内容]

烷烃的定义,同系列及同分异构,烷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普通命名法,分子结构,sp 杂化,重要的烷烃。物理性质:熔点和沸点的变化规律。化学性质:卤代反应及历程,氧化反应,裂化反应。[基本要求]

掌握烷烃的定义、异构、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和普通命名法,正、异、新的概念;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和sp理解烷烃的分子结构。

了解重要烷烃,烷烃的氧化反应,裂化反应。

二、烯烃 [基本内容]

烯烃的分子结构,sp 杂化,π键的形式及特性,烯烃的理化性质,加成反应(与 HX、H 2 O、H 2 SO 4

233杂化理论;烷烃的物理性质:熔点、沸点的变化规律;烷烃卤代反应及其历程,自由基的稳定性的概念。、X 2 及 HOX 等),亲电加成及其历程烯烃加成反应机理,马氏规则及其现代理论解释,重要的烯烃。过氧化物效应及其解释,硼氢化反应。氧化反应:催化氧化、氧化剂 KMnO 4、O 3 的应用。[基本要求]

掌握乙烯的分子结构,sp杂化理论和π键,烯烃加卤化氢、加硫酸、加卤素、加次卤酸反应,烯烃的硼氢化反应;烯烃与高锰酸钾的断键氧化与不断键氧化;烯烃的臭氧化反应;烯烃中απ共轭,共轭效应。共轭二烯烃的 1、2-加成和 1、4-加成及其理论解释。Diels-Alder反应。聚合反应。[基本要求]

掌握二烯烃的分类与命名;共轭二烯亲电加成中的 1,2-加成和 1,4-加成;π不饱和醛酮的共轭加成。

熟悉醛酮亲核加成反应的历程,碳负离子的概念。醌的结构及性质。

了解重要的醛酮——甲醛、乙醛、苯甲醛、丙酮等。

第八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4)[基本内容]

羧酸的结构、分类、命名。羧酸的制法:腈的水解,醇的氧化,格氏试剂合成法。物理性质,氢键的形成对沸点、水溶性的关系影响。化学性质:羧酸及取代酸的酸性及其影响因素、成盐反应及其应用,形成羧酸衍生物(酰卤、酐、酯、酰胺)的反应,α-H 反应,脱羧反应,还原反应。重要的羧酸。

重要的羧酸。[基本要求]

掌握羧酸的分类、命名。羧酸的化学性质:酸性及影响酸性的因素,酯化反应,脱羧反应。腈水解制羧酸,格氏试剂制羧酸。

熟悉羧酸的物理性质,生成酰卤的反应,生成酸酐的反应,生成酰胺的反应,还原反应,卤代酸水解制羟基酸。

了解重要的羧酸——甲酸、乙酸、苯甲酸、乙二酸等。[基本内容]

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水解,醇解,氨解及反应机理。酯交换反应。重要的羧酸衍生物。丙二酸二乙酯结构中α蒎烯、β蒎烯、β-蒎烯和 V A 等。了解甾体化合物基本母核;重要甾体化合物及与医药关系。

三、学时分配

一 二 三 四 五

讲 课 内 容

绪论 链烃 脂环烃

芳香烃 卤代烃 学时 2 8 2 6 4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总计

四、参考书目 醇、酚、醚 醛、酮和醌

羧酸及其羧酸衍生物 立体异构

有机含氮、含磷化合物 糖类

氨基酸 蛋白质 核酸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脂类、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4 4 6 4 4 2 4

(自学)56 1 .刘斌、李玮路主编 《有机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年.胡宏纹 编 《有机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药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适应对象:药学专业

一、前言

《有机化学实验》是为基础药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其内容包括有机化合物性质实验、有机化学基本操作实验、有机立体化学模型实验和综合性实验。

本课程要求学生加深理解有机化学得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掌握有机化学前沿学科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为在后期专业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以及未来工作中奠定基础。

总学时为 18。

教材选用伍昆贤主编《有机化学实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 出版 本课程为基础药学。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

实验一 官能团鉴定

(一)(2)[基本内容]

不饱和烃、芳香烃、卤代烃官能团的鉴定方法,有关化学反应。[基本要求]

掌握烃和卤烃官能团鉴定方法。熟悉实验室操作规范、规章制度等。实验二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2)[基本内容]

蒸馏和沸点测定的意义,蒸馏的原理,蒸馏仪器的使用,蒸馏装置的安装,蒸馏的操作方法,沸点的测定。

[基本要求]

掌握常量法和微量法测定沸点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测定沸点的意义。实验三 水蒸汽蒸馏(2)[基本内容]

水蒸汽蒸馏的意义,水蒸汽蒸馏的原理,水蒸汽蒸馏仪器的使用,水蒸汽蒸馏装置的安装,水蒸汽蒸馏的操作方法。

[基本要求]

掌握水蒸气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水蒸气蒸馏的意义。实验四 熔点的测定(2)

[基本内容]

熔点测定的意义,熔点测定的原理,熔点测定的装置,熔点测定的操作方法(毛细管法)。

[基本要求]

掌握测定熔点的操作。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实验五 官能团鉴定

(二)(2)[基本内容]

醇、酚、醚、醛酮、羧酸的鉴定方法,有关化学反应。

[基本要求]

掌握含氧有机物官能团鉴定方法。熟悉实验室操作规范、规章制度等。实验六 糖的化学性质(2)[基本内容]

验证糖的化学性质。[基本要求]

验证糖的化学性质。

掌握糖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实验七 乙酸乙酯的制备(2)[基本内容]

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原理,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提高产率的措施,简单分馏的意义,简单分馏的原理,简单分馏仪器的使用,简单分馏装置的安装,简单分馏的操作方法。[基本要求]

了解从有机酸合成酯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熟练掌握蒸馏、洗涤、干燥等基本操作。实验八 乙酰苯胺的制备(2)[基本内容]

胺类的酰化反应原理,乙酰苯胺的制备方法。简单分馏的意义,简单分馏的原理,简单分馏仪器的使用,简单分馏装置的安装,简单分馏的操作方法。

[基本要求]

学习苯胺乙酰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掌握分馏装置的使用原理及操作方法。实验九 2-甲基-2-己醇制备(2)[基本内容]

2-甲基-2-己醇制备反应原理,制备方法,仪器的安装。[基本要求]

学习格氏试剂的制备,了解其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及进行格氏反应的条件。

进一步掌握搅拌、回流、萃取、洗涤及蒸馏等操作。进一步掌握无水操作的方法。

三、实验学时安排分配表

实验编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实验七 实验八 实验九 总计

题目

官能团鉴定

(一)沸点测定 水蒸气蒸馏 熔点测定

官能团鉴定

(二)糖的化学性质 乙酸乙酯的制备 乙酰苯胺的制备 2-甲基-2-己醇制备

学时 2 2 2 2 2 2 2 2 2 18

第四篇: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精选)

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

摘 要 实施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是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为了能够培养出符合国家、社会、岗位要求的人才。本文就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 高职 教学改革 有机化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有机化学实验是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的重要基础实验课,是有机化学理论课的延续和提高。目前,高职院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缺乏高职教育特色,表现出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实验教学内容偏多,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不适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另一方面,现行实验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削弱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1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

1.1加强实验考核

在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不够重视对学生实验的考核,比如说一些实验操作错了,教师也仅仅只是口头上的纠正而已,这样的教学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甚至还会降低学生的认真性,使学生更加不重视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因此,必须加强高职有机化学实验的考核,不仅仅是对实验的最终现象考核,还应该重视学生在进行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学生进行实验之前的准备工作、学生展开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与步骤以及学生完成实验之后的清理工作,并且给予及时的、全面的、客观的评价。通过加强高职有机化学实验考核,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让学生科学地、有序地进行有机化学实验。

1.2开设绿色实验

在高职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会碰触到一些易挥发、有毒的实验试剂,这些试剂不仅仅会影响到周围的环境,更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正是因为这样,高职化学专业的教师必须尽可能地开设绿色实验,这样才能够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才能使学生放下心理的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操作当中。

1.3进行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可给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和实践,既能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又能提高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和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有机化学理论教学讲授完烃的衍生物后,教师可以安排一次设计实验?D?D烃及其衍生物的鉴别实验,提供乙醇、乙醛、丙酮、苯、乙酸、甲酸、苯酚等溶液,给出实验目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写出实验原理,并应用所学的实验技能,设计实验方案,将以上溶液一一鉴别出来。在设计方案时,学生可列出可能的几种途径,从中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案。设计的实验方案经教师批准后,可进行具体的实验。如此可引导学生多思考,既能动手又能动脑。

1.4注重基本技能

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进行过程中,教师应在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将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进行有机结合,力求淡化理论,以实用、够用为度,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基本操作,使学生初步掌握蒸馏、分馏、萃取、重结晶等基本操作。教师应通过安排某些物理参数的测定(熔点、沸点、旋光度等)、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定性分析等实验,使学生学会系统地运用化学实验方法,掌握实验室中一些常用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1.5培养科学态度

每次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教师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端正的实验态度、规范的实验操作、精确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良好的协作精神。学生要重视对实验现象细心观察、对实验数据认真记录,对试验结果科学分析,打好学习和工作的基础。教师应向学生详细讲解实验操作及实验后总的注意事项,并作必要的示范。学生进行操作过程中,应仔细观察操作过程,并对不当之处及时纠正。

1.6重视安全教育

安全,可以说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必要前提。而在进行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力地确保有机化学实验的顺利展开、顺利进行以及顺利完成,确保高职实验室以及高职学生的安全,教师必须加大相关的知识教育力度,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掌握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制度、规定。要知道,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所需要用到的试剂绝大多数都是具有毒性、可燃性、腐蚀性甚至是爆炸性的试剂,而一旦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粗心大意,就很有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比如说烧伤、火灾、中毒、爆炸等等。正是因为这样,教师在学生第一次进入到有机化学实验室的时候,就必须告诫学生,并且让学生明确地了解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危险性。只有树立起正确的安全意识,才能够从行动上去贯彻安全问题,进而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杜绝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2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可以说是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因为只有及时地实施改革,才能够促进高职化学专业的进步,才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才能够提高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以及效果,进而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和平,龙晖.改革有机化学实验实训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4).[2] 周志高,初玉霞.有机化学实验实训[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 阴金香,李广涛.研究型设计性有机化学实验实训改革与探索[J].大学化学,2007(1).[4] 韩宗.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J].科学教研,2007(12).

第五篇: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探讨,2500字,终稿

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探讨

【摘要】在高职教育教学阶段,对于像工业分析、石油化工、生物制药等多种专业来说,有机化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是深入学习各专业知识的一个基础,是高职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实验教学部分自然更是重中之重,毕竟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也是基本性质,对于有机化学来说自然亦是如此。我们在具体的有机化学教学当中,不但要掌握合成、分离、提纯有机物的方法与策略,更重要是养成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研究态度,还有善于观察,注重分析,重于归纳总结等人文品质。另外,在有机化学实验当中,有些材料与试剂的不当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给学生的身体健康,还有自然环境的良性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如此种种,都是我们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应当考虑的内容。

【关键词】高职教育

有机化学

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中,化学实验的改革是化学课程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和技能,学习和应用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精神,启迪科学思维,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化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应针对不同的实验内容,教师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丰富和具有个性,以期达到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的能力的目的。

一、采用连续性实验,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在化学学科的很多实验当中,会产生对于环境有负面影响的生成产物,对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更是如此。既然有机化学教学中,实验必不可少,那我们教师就要在绿色实验教学模式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与研究,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要采用连续性实验,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根本的核心要义在于学会统筹规划,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制止影响空气质量的废弃物产生。譬如,在进行“蒸馏”、“分馏”实验过程中,对于回收乙醇的利用,就可以结合“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实验对于回收乙醇的利用相结合,形成一定的良性循环,就极大地提升了溶剂的利用率,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做出了我们的贡献。此外,对于废弃资源的利用方面,我们还要善于回收这个学期的废弃资源留到下个学期使用,甚至把这一届学生所剩下的材料留到下一届学生使用,虽然麻烦了一点,但只要是对于我们的环境保护有利,所有的做法就都是值得的。

二、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无论是化学学科,还是物理学科,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认识自然世界的本质,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加以合理操持和利用,改善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环境。从这个学习目来看,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我们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自然也需要遵循这一规律,在实验的选择、设计,还有研究、探讨方面都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具体生活实践与生产实践,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于具体知识的深入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与学习习惯。当然,在高职阶段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这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实验还是很多的,像探究蔗糖的化学性质,像探究淀粉的水解等,都可以从实际生活中找到原材料,甚至可以让学生走出实验室,在大自然,在具体生活中这个广阔的实验室里进行实验。这样就更有利于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的具体价值与作用,让学生形成科学发展的良性化学实验态度。

三、突出有机化学特征

新课改背景下,人们更多地关注教育机构对于学生创新精神与素养的培养,鉴于这一教学目标,研究性学习活动模式应运而生,在它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诸多专家学者,全体师生的一致好评与肯定,并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大院校开展开来,我们高职学校自然也不例外。相比于初中、高中阶段,由于没有了中考、高考的压力,再就是高职阶段的学生毕竟在心智发育,还有思想境界等层面更加成熟,所以也具备了更为充足的开展条件,并取得了不俗的研究成果,令高职师生引以自豪。在这里,笔者想强调的一点就是,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要突出有机化学的学科特征,即使是在实验教学当中也要凸显这一特征。在进行有机物的分离、提纯,还有常见有机物的鉴别方面,我们要在做好教材中所要求的实验之外,更多地主张开展有机物生活小实验活动,并从中发现问题,讨论解决,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还有创新能力都有着举足重轻的重要作用。

四、建立新实验考核体系

任何事情要想做好,必要的监督机制与机构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我们高职阶段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自然也是如此。但我们在这一方面的考核体系肯定是有别于中考、高考的考核体系与制度的,也有别于高职阶段其它学科的考核手段与方法。我们需要从平时考核、操作考查,还有期末实验理论考试三者相结合,并相互融会贯通,相互照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促进学生的实验能力的提升,保证实验保质保量地进行。

五、创新书写实验报告方法

老师:编写实验指导,编写实验方案,讲解实验目的。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动手做实验,熟悉仪器的操作步骤,书写实验报告。根据有机实验的三部分的内容,我们以层次式方案安排实验,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目的。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有机化合物系统鉴定同系列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区别不同系列、不同类别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每个单元实验给出几个未知物,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进行鉴定,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有机合成实验内容的选择,既考虑到培养学生对已学习的理论知识具有综合分析和实际操作能力,又考虑到化学药品的合理使用,避免药品的纯消耗增加和浪费。有机药品有一定的毒性,制备实验的产品也有毒性。在保证完成操作训练的前提下,选择较小毒性的实验。针对每组实验,我们给出思考题,要求学生通过查、看、思考等过程搞懂实验目的、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

总之,新课程已实施了多年,我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普通高职有机化学教师,亲身体会了新课程带来的新理念,新思想。要让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快乐地学习,各项素质全面发展,全方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仅从一些方面谈了几点自己肤浅的经验和体会,今后我想在有效教学的领域中继续深入的坚持探讨,实现中学有机化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冯银富.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J].苏州大学,2007,(14):65-66.[2].何树华,张淑琼.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初探[J].2011,(06):69-70.

下载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5篇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物理化学实验是公共基础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的一门独立基础实验课程。它在数学、物理学及化学基础上,进一步系统阐述......

    基础有机化学 期末考试题 (5篇模版)

    基础有机化学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对映异构体主要性质差异是 A.......

    物理实验教学体会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体会 在日常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充分挖掘学校、教室的设施、器具和教师、学生身边熟悉的物品及生活经验创设学习情境,建立物理概念,进行物理概念教学,不仅拉近了......

    实验教学的体会

    物理实验教学反思 物理实施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基础,着眼于能力。笔者在教学深深体会到,物理教学仅物理知识的讲解,还要注重学生的能力的提高。不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一.重视教......

    科学课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优秀范文5篇)

    科学课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沧源县民小南志华 在科学课实验教学中,合作探究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它将不同程度及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群体学习。学生通过小......

    有机化学中常见缩写

    Ac Acetyl 乙酰基 DMAP 4-dimethylaminopyridine 4-二甲氨基吡啶acac Acetylacetonate 乙酰丙酮基DME dimethoxyethane 二甲醚 AIBN Azo-bis-isobutryonitrile 2,2'-二偶......

    生活中的有机化学

    生活中的有机化学有机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离不开它,从衣食到住行,无一能离开有机化学,可以说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数不胜数,而塑料,是最常见的一种有机化学。塑料......

    2021年高职教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案(最终5篇)

    2021年高职教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案高职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