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七类弱势学生工作方案

时间:2019-05-14 06:1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爱七类弱势学生工作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爱七类弱势学生工作方案》。

第一篇:关爱七类弱势学生工作方案

两亭初级中学

关爱七类弱势学生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做好在校“留守儿童”、“残疾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孤儿”、“随迁子女”、“单亲学生”、“在校女童”的关爱工作,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帮助弱势学生的良好氛围,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给这七类弱势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良好社会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切实为七类弱势学生成长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

二、目标任务

建立完善的关爱对象健康成长长效机制,解决好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和心理上的具体困难和后顾之忧,建立七类弱势学生管理档案。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对这七类学生的关爱,切实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确保其完成学业,使其具有健康的身心,能成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1、通过学校的关爱,让留守学生不孤独、能自立。

2、通过学校的关爱,让残疾学生不自卑,能自信。

3、通过学校的关爱,让学困生不灰心,能自拔。

三、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两亭初级中学关爱七类弱势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闫新军 副组长:李 玮 赵 婷 成 员:各班主任

2、明确目标,做好“七关爱”。即:关爱留守儿童,关爱残疾学生,关爱家庭困难学生,关爱孤儿,关爱随迁子女,关爱单亲学生,关爱在校女童。关爱他们的健康,关爱他们的生活,关爱他们的学习。要求老师们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来走进学生的心灵,通过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关爱,让他们不再孤单,不再泄气,不再放弃,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3、工作做细,实行“四必访”。即:即孩子一天未到校时必访;孩子情绪和行为异常时必访,如:孩子生病、经常迟到或早退、经常与同学争吵等;孩子成绩下降或上升时必访;孩子家庭有重大困难时必访,如:家庭发生灾情、亲人死亡、父母离异等。通过家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要求各年级组切实做好此项工作,年级组长随时检查和督促,班主任和心理咨询老师要认真填好相关的家访记录,心理访谈等记录。

4、建立七类弱势学生档案。开学初,学校对本辖区的这七类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并进行登记,建立档案,将他们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父母联系电话等记录在案,以便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5、建立“家”“校”联系网。学校要把办公室电话、班主任电话留给学生、家长及监护人。同时,班主任也要掌握与该班所有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保证信息畅通,以便随时和父母联系、交换意见,加强家长与代理监护人的联系,随时提醒监护人对子女在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及时发现孩子的一些不良倾向,对子女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学校每期至少组织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开两次家长会,进行双向交流,共同教育好学生。

6、开展 “亲子交流”活动。发动广大“留守学童”给家长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汇报一下学习和生活情况。加强“留守儿童”与家长的沟通,引导家长经常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7、班主任必须每周及时了解学生到校的情况,特别是对周日下午未到的弱势学生,要及时了解未到学校的原因,要积极与监管人取得联系,明白去向,必要时,班主任要及时家访,查明情况。

8、各班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积极开展帮助弱势学生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全体师生树立起弱势学生也是我们大家庭中的一员的观念。引导师生主动走近弱势学生,邀请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努力在彼此之间营造出一种热情、亲情的氛围。

9、对一些在生活自理上有一定困难的残疾学生,各班要结合具体情况给予一些特殊的照顾,要成立“志愿服务组”,给其在生活和学习上提供方便,让他们树立自信,感受到社会生活中处处有爱。

10、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加强对弱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及时化解他们在学习、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惑。同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社会、接触自然、融入群体。

11、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作用,通过开设法制教育课、聘请法制校长到学校举办讲座等途径,增强弱势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护能力。

12、开展贫困“七关爱”对象的救助活动,为了进一步关心七类弱势学生的健康成长,各班一是要充分利用“两免一补”政策对家庭困难学生进行实际帮扶。

13、加强同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浓厚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要主动与当地行政部门配合,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关爱七类弱势学生。重视家校合力教育,要求家长采取多种形式与儿童交流、沟通,多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让儿童体会到父爱母爱,努力形成政府、村组、学校、家庭四级联动的教育网络,营造浓厚的关爱氛围和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两亭初级中学 2015年3月8日

第二篇:中捷希望小学关爱七类弱势学生计划

中捷希望小学关爱七类弱势学生

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做好在校“留守儿童”“残疾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孤 儿”“随迁子女”“单亲学生”“在校女童”的关爱工作,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帮助弱势学生的良好氛围,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给这七类弱势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良好社会环境,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切实为七类弱势学生成长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

二.目标任务

建立完善的关爱对象健康成长长效机制,解决好他们在学习上、生 活上和心理上的具体困难和后顾之忧,建立七类弱势学生管理档案。结合 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对这七类学生的关爱,切实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确保其完成学业,使其具有健康的身心,能成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1、通过 学校的关爱,让留守学生不孤独、能自立。

2、通过学校的关爱,让残疾 学生不自卑,能自信。

3、通过学校的关爱,让学困生不灰心,能自拔。三.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领导小组。

2、明确目标,做好“七关爱”。即:关爱留守儿童,关爱残疾学生,关爱家庭困难学生,关爱孤儿,关爱随迁子女,关爱单亲学生,关爱在校女童。关爱他们的健康,关爱他们的生活,关爱他们的学习。要求老师们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来走进学生的心灵,通过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关爱,让他们不再孤单,不再泄气,不再放弃,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2、工作做细,实行“四必访”。即:即孩子一天未到校时必访;孩子情绪和行为异常时必访,如:孩子生病、经常迟到或早退、经常与同学 争吵等;孩子成绩下降或上升时必访;孩子家庭有重大困难时必访,如: 家庭发生灾情、亲人死亡、父母离异等。通过家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要求各校切实做好此项工作,中心学校办公室随时检查和督促,班主任要认真填好相关的家访记录,心理访谈等记录。

3、建立七类弱势学生档案。开学初,学校对本村社的这七类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并进行登记,建立档案,将他们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父母联系电话等记录在案,以便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4、建立“家”“校”联系网。学校要把校长、班主任电话留给学生、家长及监护人。同时,班主任也要掌握与该班所有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保证信息畅通,以便随时和父母联系、交换意见,加强家长与代理监护人的联系,随时提醒监护人对子女在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及时发现孩子的一些不良倾向,对子女进行 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学校每期至少组织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开两次家长会,进行双向交流,共同教育好学生。

5、开展 “亲子交流”活动。发动广大“留守学童”给家长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汇报一下学习和生活情况。加强“留守儿童”与家长的沟通,引导家长经常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给孩子造成 的不良影响。

6、及时了解信息。班主任必须每周及时了解学生到校的情况,特别是对周日下午未到的弱势学生,要及时了解未到学校的原因,要积极与监管人取得联系,明白去向,必要时,班主任要及时家访,查明情况。

7、开展相关活动。各校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积极开展帮助弱势学生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全体师生树立起弱势学生也是我们大家庭中的一员的观念。引导师生主动走近弱势学生,邀请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努力在彼此之间营造出一种热情、亲情的氛围。

8、对一些在生活自理上有一定困难的残疾学生,各班要结合具体情况给予一些特殊的照顾,要成立“志愿服务组”,给其在生活和学习上提供方便,让他们树立自信,感受到社会生活中处处有爱。

9、加强对弱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各校要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及时化解他们在学习、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惑。同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社会、接触自然、融入群体。

10、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作用。通过开设法制教育课、聘请法制校长到学校举办讲座等途径,增强弱势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护能。

11、开展贫困“七关爱”对象的救助活动。为了进一步关心七类弱势学生的健康成长,各班一是要充分利用“两免一补”政策对家庭困难学生进行实际帮扶。

12、加强同村社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浓厚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要主动与乡政府、行政村配合,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关爱七类弱势学生。重视家校合力教育,要求家长采取多种形式与儿童交流、沟通,多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让儿童体会到父爱母爱,努力形成政府、村社、学校、家庭四级联动的教育网络,营造浓厚的关爱氛围和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中捷希望小学

2018年3月2日

第三篇:关于如何关爱弱势学生的调研报告

为弱势学生构建爱与阳光

摘要:近年来随着关切大学生自身利益的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尤其是读书收费和就业市场化,使得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就业、经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新的时代挑战,我校大部分学生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寻找改革带来的机遇,勇于面对竞争和挑战,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因各种主客观原因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带来的挑战,不能顺利适应全新的环境而成为弱势群体,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危机。如何有效地针对这部分弱势学生采取有效的心理帮扶,使他们重拾信心不断超越自我,完成由弱到强的转变是摆在各院系老师及各班级干部面前一项迫切而重要的工作。

一、高校弱势群体的构成及特征

谈到帮助弱势同学的问题,首先应当了解学生弱势群体的构成及特征。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按其成因大致可分为经济性弱势群体、亲情性弱势群体、学业性弱势群体、生理性弱势群体、心理性弱势群体等。经济性弱势群体主要是由贫困生组成,经济压力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问题最为突出的。亲情性弱视群体主要是指那些家庭亲情出现变故,导致亲情不完整的同学。学业性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的学生。生理性弱势群体主要是指那些身体存在残疾或外貌平平的大学生。心理性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存在心理障碍的同学和有精神病的同学。

二、帮扶原则

虽然这些弱势群体大学生引发弱势的原因不尽相同,改变自身弱势地位的愿望以及能力也有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亟需及时的心理帮扶。如何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心理帮扶帮他们重新树立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全身心渡过人生的困难期,如何使他们由弱变强尤其是从心理上让他们正视客观现实,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寻回自信并在磨难中百炼成钢成为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人生价值,既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体现我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全校师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对弱势大学生的心理帮扶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平等、理解、学生主体、增权等原则。

1、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即建设“人”本身为宗旨和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充分、自由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人本文化。全体师生在与“弱势学生群体”相处时,要以人为本,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关怀。

2、所谓平等原则就是在帮扶过程师生之间的人格平等地位平等。大学生弱势群体在心理上往往敏感,如果他们感到帮扶者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或以救世主的心态时就会感到自尊受到伤害,就可能会抵制乃至拒绝被帮扶。

三、帮扶措施

如何积极有效地帮助弱势同学?结合我院自身情况,提出帮扶措施

如下:

1、开展心理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

在应试教育下,我国中小学很少开展心理教育,广大学子的心理知识十分贫乏,造成当代大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已经成年,但缺乏应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切实加强心理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尤其是弱势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他们勤奋向上、坚韧自强、勇于负责的心理品质,实现他们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

自我效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率先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对自己能力与效率的乐观信念可以获得很大的回报。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人更有韧性,较少焦虑和抑郁,生活得更健康,可以取得更高的学业成就。因此,积极了解和掌握弱势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人格特质,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他们自我效能,有利于他们提高自信,对未来充满积极的期待,这样可以更好地预防其心理问题的发生。

2、加强帮扶工作的细致性和针对性,建立分类建档制度。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不同弱势群体学生的个人档案,输入计算机进行系统管理,对不同的致弱原因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

3、能力关怀。弱势大学生尤其是因贫困至弱的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文化教育条件相对落后,一直以考试、分数为中心,音乐、美术、体育课被忽视,外语、计算机操作等课程学习条件也差,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因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差,少有文体特长,人际交往能

力也比较欠缺。进入大学以后,不少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为生计奔波而不得不放弃一些锻炼自身能力素质的机会。综合素质与能力的缺乏已成为制约贫困生成才和发展的“瓶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为弱势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能力锻炼的舞台和机会,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才能使他们真正的完成由弱到强的转变。

四、结论

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帮扶既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充满挑战与成就的工作。只要全体师生一起共同用真情去关注弱势群体、关爱弱势群体、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缓解生活中的压力的方法,使他们摆脱焦虑、抑郁、自我封闭等不良心理因素的困扰,重新拾回自信,不断的超越自我完成由弱到强的美丽蜕变,他们一定会以优异的表现回报社会。

第四篇:弱势学生帮扶计划

金碧镇瓦厂小学

2011年学生弱势群体帮扶计划

“十个手指都不一样长”,这是每个人都能明白的道理。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班级中所有的学生个个都非常优秀,但事实上,总有一些学生由于某方面的原因,如:我们学校的小部分同学或是因为学习习惯太差,或是智力上的差异,或是家庭方面的问题等使学习成绩落后,进而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虽然在前两年的转差工作中我为他们量身定做了帮扶计划让他们对学习又有了兴趣并不断的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但由于基础知识的薄弱让他们的成绩提高的幅度不是很大,所以今年我将把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点帮扶内容,经过细心研究、论证制定如下计划:

一、家校沟通,形成合力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学校教育,可是有的家长不抓学生的学习,导致“学困生”有机可乘,看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家长应该经常如实地向老师反映孩子的情况,帮助老师全面地了解孩子。老师通过家访,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纪律等情况,架起了学校与家庭的桥梁,真正做到学生在校由老师管,在家由家长管。

二、情感鼓励,爱心奉献

教师要像热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热爱学生,课内是严师慈母,课外是良师益友,教师爱心奉献,缩短了师生情感的距离,使其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若“学困生”在学习上有点进步,应抓住学生身上的这一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

三、立足课堂,多提善问

“学困生”的共性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总害怕老师提出问题,而课堂提问却是老师摸清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信息的主渠道,“学困生”究竟哪些方面差,教师必须通过提问做到心中有数,为了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我将把多数时间留给“学困生”,对他们多提善问,针对他们的疑难问题“对症下药”,我想这应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消除他们的胆怯心理。

四、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要讲究主法,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完成学习任务的有效手段,方法正确可以避免走弯路,并节省在错误方向下浪费掉的时间,减少无效劳动。在教学指导中,注重指导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针对我校学困生的实际,重点指导他们课前预习、课堂听课、课后

复习的学习方法。

五、精批细改,克服惰性

作业是对当日所学知识的检查和巩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学困生”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这类学生的作业要提出高标准、严要求,采用面批的方式。边改边向学生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对优点要及时表扬鼓励,对存在的问题老师要心平气和耐心细致地进行启发、引导、讲解,直到弄懂为止。这样师生间的距离慢慢地拉近了,不做作业的惰性也逐渐会消失的。

六、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

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往往在上课40分钟里,真正能听进去的知识并不多,在加上基础差,所以,我只有利用课余的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把当天讲的知识在和他们讲一遍,但是,在进行辅导的时候,须注意宜精不宜多。让你讲的都能真正被他们吸收,真正起到作用。总之,要想提高学困生的成绩,转化“学困生”,单单做到以上六点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在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同时,必须以更多的爱心、耐心和关心去唤起“学困生”的上进心,进取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011年3月

金碧镇瓦厂小学 2011年学生弱势群体

帮 扶 计 划

2011年11月

第五篇:关爱弱势儿童的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出现了部分弱势群体,弱势群体中包含了弱势儿童。弱势儿童是指相对于正常儿童,由于社会、家庭及个人的原因,生存出现障碍的儿童,例如:父母离异,无人照顾,流落街头的孩子;父母生病,需要幼小的肩膀扛起家庭负担的孩子;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家庭的孩子等等,这些儿童是弱势群体中力量最小,却最值得社会关注的群体,他们需要社会投入更多的帮助和关爱,从生活和心理上进行帮助和完善。

一、农村弱势青少年群体现状及存在问题

为了真切了解农村弱势青少的思想道德与身心发展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他们在生活、学习和心理上存在的问题,通过走访新港小学的部分学生情况,我们了解到,有部分学生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软弱无力,社会对这一弱势群体又关心不够,使他们有被父母“遗弃”、被学校“遗弃”、也被社会所“遗弃”的感觉,从而导致许多弱势青少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滑坡、人际交往出现障碍、良好思想树立出现危机,有的行为甚至表现得很极端。根据调查,目前农村弱势青少年群体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八个方面,一是思想道德教育缺失,二是心理健康存在问题,三是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四是价值观发生偏移,五是人身安全缺乏保障,六是产生亲子隔阂,七是人格发展出现障碍,八是增加祖辈负担。综合调研情况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农村弱势青少年群体的原因分析

1、监护人素质不高

一是单亲家庭存在分析。单亲家庭生存压力大,疏于对孩子的监管,或者过分对其溺爱,凡事都为其操心,孩子依赖性强,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习惯差。二是留守儿童存在问题探析。从直接监护人来看,面对生活的压力,作为孩子直接监护人的父母,他们在外出务工与子女教育间进行选择时,往往选择前者,这造成了一种结果,即孩子在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中成长,接受隔代教育。长期留守的儿童他们上课思想容易抛锚,无法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从临时监护人来看。现实中,留守儿童或者委托他人监管,或者由祖辈照顾。由委托人监管的情况下,更多的则体现为对其监管下的留守儿童的学习关心不够,他们认为只要让他们监护的留守儿童吃饱穿暖就已经尽到了监护职责,至于学习方面则不加重视。至于由祖辈照顾的,祖辈由于年纪大,文化程度不高,有很多甚至是文盲,其教育观念落后,教育内容陈旧,教育方法单一。他们即使想对孙辈的学习给予帮助,但因其自身素质限制,与孩子的需求之间形成的落差极大,难免要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泥潭,无法对孩子实施正确的引导、教育。由此可见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根本得不到必要的监督和辅导,学习自觉性和兴趣感大大降低,学习成绩下降也就不足为怪了。由祖辈照顾的情况下,祖辈由于年纪大,文化程度不高,有很多甚至是文盲,其教育观念落后,教育内容陈旧,教育方法肤浅。他们即使想对孙辈的学习给予帮助,但因其的教育能力与孩子的需求之间形成的极大落差,难免要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泥潭,无法对孩子实施正确的引导、教育。

2、孩子缺乏沟通和交流

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外出务工的父母大多从事繁重的体力活动,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少,很难有时间回来看望子女。他们一般以电话、书信的方式与子女联系,所谈论的话题除了询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叮嘱孩子听话,往往忽视孩子的心理变化与思想道德状况。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性格变幻不定,又由于远离父母,缺乏亲情的呵护,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帮助,他们很可能会变得暴躁、古怪。临时监护人与孩子间缺乏沟通。临时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多为文盲或半文盲,不能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及心理上的问题。祖辈间的代沟也使他们缺少有效的交流,孩子心里有话,受了委屈都不愿和他们讲。尽管祖辈为孩子付出了不少心血,但他们毕竟代替不了孩子的父母。学校及老师对弱势青少年的关心没有给于必要的倾斜,使他们和其他同龄人相比,爱就少了一点,使其产生孤僻、内向、不愿交往、不善交流的倾向。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合理的疏通,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负担就会越来越大,心理异常发生率就高。孩子的父母、临时监护人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

三、加强农村弱势青少年群体工作的建议

农村弱势青少年这个群体存在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必将会在今后演变为社会问题,成为影响推进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加强农村弱势青少的教育管理、做好农村弱势青少年工作刻不容缓,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切实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有效、及时的解决,从政府角度采取以下对策:

1、开展帮教结队工作。重点落实单亲家庭学生和困难家庭关爱行动。要教育好一名青少年,家长是关键,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而单亲家庭学生问题较多,学习相对落后,比较消极,对有问题的单亲家庭优先落实结队,对困难的单亲学生重点助学。对这些学生都存在悲观心理,从小失去父爱或母爱,对学习失去信心,对他们通过家访、单亲家庭座谈会、家庭教育指导等形式,开展分类施教活动。通过学校送上帮扶基金,并多次进行家访,针对性地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从感化家庭开始,联合学校,进行一对一谈心。

2、开展主旋律教育。组织激励性文体活动。结合适合青少年特点,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社会的要求,精心设计方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设益智性互动节目。开展巧取钥匙、众志成城、过电网、扫雷、猜谜语等系列活动。猜谜语可以鼓励孩子在竞猜过程中积极思考,促进孩子思维发展。学校教育应该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渠道。努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以弥补他们在校外的生活真空,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对此,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特别注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对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学生,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或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疏导。针对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围绕反映留守儿童家庭的班会,引导学生形成关于父母外出打工现象的正确认识;也可以邀请有外出打工经历的父母参与班会,通过他们打工经历的讲述,和打工者与学生间的直接交流,使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3、开展“代理家长送温暖”活动。为做好弱势青少的教育工作,发展支援服务者。志愿者深入学校对每个弱势青少进行仔细摸底调查,将学生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联系电话等情况录入电脑,建立弱势青少个人成长档案。每月召开工作例会,重点学习家庭教育、传统美德等方面知识,激励弱势青少从小立志成材。

下载关爱七类弱势学生工作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爱七类弱势学生工作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类重点人员管理工作方案(全文5篇)

    七类重点人员管理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 维稳工作的精神与要求,确保社会稳定, 着力建立完善集中清查、信息报送、管控考核、分片督导工作机制,狠抓重点人员管控工作落实......

    七类学生的操行评语

    七类学生的操行评语 类型一:家境清贫,衣着朴素干净,学习自觉,但有自卑心理。 评语:一身简朴的衣着给人庄重、沉着的感觉。老师、同学们喜欢你的这一面,更向往你的另一面:为......

    小学 关爱“七类”人员线上学习工作总结

    小学关爱“七类”人员线上学习工作总结我校共有“七类”人员子女三名:三(3)班两名:@、@,六(1)班一名:@。为了落实上级领导的要求,我校对“七类”人员子女重点关心、关爱、帮扶。老师......

    xx年关爱弱势人群实习总结

    xx年关爱弱势人群实习总结撰写人: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xx年关爱弱势人群实习总结火热的月,我们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小分队来到了从月号至号进行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在的......

    关爱弱势妇女 情暖贫困家庭(含5篇)

    关爱弱势妇女情暖贫困家庭 鸣凤村开展“三·八”节走访慰问活动 2012年3月6日下午,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3周年即将到来之际,鸣凤村开展“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为村里部......

    蒙牛奶关爱弱势青少年[优秀范文5篇]

    蒙牛奶关爱弱势青少年5月20日,蒙牛奶向武汉市特教学校捐赠学生奶公益活动——"爱相传·共成长",在江岸区辅读学校启动。从即日起,该公司将向全市9所特教学校1000余名学生每天免......

    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弱势学生

    在四班上课,在学习英语单词时,先让孩子自行拼读单词,并把不会读的划出来,或在老师巡堂时向老师提问。同学们都很自觉、积极,提问的同学生也比较多,我给他们一一作答。 elephant这......

    关爱残疾儿童工作方案(精选合集)

    关爱残疾儿童工作方案 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是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使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前提。我校一直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形成以学校随班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