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背景下湘西土家族特困村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对策

时间:2019-05-14 06:1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化扶贫背景下湘西土家族特困村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扶贫背景下湘西土家族特困村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对策》。

第一篇:文化扶贫背景下湘西土家族特困村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对策

文化扶贫背景下湘西土家族双凤村 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其思考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处在偏远山区,许多民族村寨属于特困村寨,它们的文化建设面临着制约的瓶颈,迫切需要改变生活的处境和生存的质量。在对特困村的扶贫过程中,道义性的扶贫和救济式的扶贫根本不能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扶贫的关键在一个“人”字上,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是贫困的根源。因而,扶贫的关键是转变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这就需要进行文化扶贫,而文化扶贫就迫切需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 乡村文化建设

关键词:土家族;特困村;文化扶贫;乡村文化建设

少数民族的乡村文化建设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乡村文化是否繁荣,不仅关系着乡村居民的综合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和乡村文明程度的高低,而且直接关系着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协调发展,关系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处在偏远山区,许多民族村寨属于特困村寨,它们的文化建设面临着制约的瓶颈,迫切需要改变生活的处境和生存的质量。在对特困村的扶贫过程中,道义性的扶贫和救济式的扶贫根本不能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扶贫的关键在一个“人”字上,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是贫困的根源。

一、湘西土家族特困村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及主要问题

(一)湘西土家族双凤村扶贫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环境

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永顺县和平乡双凤村,该村为1953年3月潘光旦先生研究中国土家族的重点调查点,该村保存完整的土家语,风习和民族心理素质,为许多专家学者提供了详实实证资料,文化原生态的遗存,为土家族成为单一的少数民族提供了实证。多年来被社会各界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双凤村是永顺县和平乡的一个行政村,地处永顺县城西南方,距县城25公里,距乡政府12公里。村落坐落在680米的山冈上,该村最高处海拔750米,最低处海拔300米。境内山峰突兀,坡陡沟深,山峦起伏,主体山为九龙山。

像双凤村这样基础条件差,村民受教育程度低的村寨,如果没有扶贫工作的开展。想要单独的实现发展的机会,成功的概率很小。双凤村除从外地嫁到双凤村的少数汉族、苗族妇女外,其他均为土家族。村内水利设施不完善,村民仍是靠天吃饭,科学种田水平低,水资源匮乏,人畜饮水十分困难。该村地处偏僻,交通条件极为不便。虽然有得天独厚的生产茶叶的条件,但面积少儿分散,规模根本上不去。土家族文化本身一个旅游资源,可是现在却没有得到怎么开发。双凤村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水平都较落后,村民生活困难。2000年,双凤村被评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90个特困村之一。基于这样的现实,扶贫工作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扶贫过程中是否能培养出村民自治的能力、是否能真正转变当地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现实处境和改变的现实途径就是扶贫工作的关键。因而,扶贫的关键是转变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这就需要进行文化扶贫,而文化扶贫就迫切需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在制度保证、资金投入、人才建设、市场化等方面,双凤村的乡村文化建设还面临诸多的制约瓶颈。

(二)湘西土家族双凤村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第一,经济基础薄弱。我们强调文化扶贫的重要性,但基础设施建设是文化建设的载体和立足点。没有配套的文化设施和必要的经费投入,文化建设也是一句空话。文化建设必须依托一定的经济基础,没有经济的稳定收入,特困村的人们长期在为温饱而努力的时候,文化建设就会形同虚设。但如果不从文化上改变土家族特困村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文化的落后又会使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全村面积6400亩,总耕地面积186亩,其中旱地26亩,水田160亩,人均旱涝保收面积0.3亩。全村下辖3个组,攻96户,325人,其中男性161人,女性164人。由于生产生活条件差,全村有39户共143人迁往外地。全村人口除从外地嫁到双凤村的少数汉族、苗族妇女外,其他均为土家族。村内水利设施不完善,村民仍是靠天吃饭,科学种田水平低,水资源匮乏,人畜饮水十分困难。该村地处偏僻,交通条件极为不便。虽然有得天独厚的生产茶叶的条件,但面积少儿分散,规模根本上不去。土家族文化本身一个旅游资源,可是现在却没有得到怎么开发。当地少数民族群众长期被束缚在自己的土地上,为了温饱而劳作,文化建设就显得极为苍白无力。经济与文化本来就是一种辩证的互动关系,经济对文化有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由于经济的薄弱所带来的文化的落后也会反过来制约经济的发展,影响土家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二,思想观念落后。当地居民还存在大量不适应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我国长期的封建小农经济的影响和计划经济的实行,使乡村居民形成了小农意识和小生产的习惯,同时,由于城市是先进文化传播的中心,因此,随着距离城市的渐远,受现代化和改革开放影响的力度要小于城市和发达地区。其特点是听天由命、固步自封、僵化保守、狭隘自私、胆小怕事、小进则满、小富则安,它与现代农业、现代市场经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提倡的市场观念、合作观念、纪律观念、效益观念、民主意识等是格格不入的。同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乡村的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带来的消极影响,导致私有意识的膨胀,诱发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思想倾向,集体主义思想有所淡漠,朴素的同情心、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受到冲击。

第三,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双凤村人口文盲和半文盲率高,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思想观念作为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反作用。由于经济水平较低,教育资源缺乏和信息的不便,使得当地村民更新知识的速度明显过慢。

第四,文化市场发展不规范。乡村文化市场不规范首先表现在文化产品鱼龙混杂。近几年,随着城市加大净化文化市场、清除黄、赌、毒工作的力度,许多不健康的文化产品开始转向农村。由于广大乡村地域广阔,管理难度大,加上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相关部门对此缺乏严格监督管理,对文化市场引导和培育乏力,从而造成不健康文化产品在乡村呈蔓延的趋势。目前广大的乡村,呈现出一种形形色色的文化特质胶着一起的状态。其次表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乡村文化市场中文化产品不够丰富,符合乡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相对匮乏,难以满足乡村居民多样化需求。乡村居民的文化娱乐活动贫乏且单一,许多村民现今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生活方式。

二、湘西土家族双凤村乡村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双凤村经济和文化发展落后的原因除了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各种社会因素外,文化建设的落后以及城乡二元结构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双凤村乡村文化建设,促进现代化进程,就要统筹城乡文化,提高对乡村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从制度保证、资金投入、人才建设、市场化等方面,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进行乡村文化建设。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和认识,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高度去认识乡村文化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行为主体和载体是人。这就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基础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己向世人昭示: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关健,而人的现代化主要是观念现代化,即价值尺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感情方式等文化心理方面的现代化。思想观念除了产生于生产实践当中以外,更多的是一种教育和社会交往的产物。由于经济水平低、教育资源的落后和交通的不利条件导致当地村民知识更新的速度慢。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市场经济的大潮将任何小农意识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遐想都打破了,所以必须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市场之中融入开放的大环境之中,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但要想真正融入并从中分享到共同发展的成果,思想观念的转变极为重要。市场经济所确立的开放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等等都是需要从外部“灌输”进去的,是不可能在偏远的山区由农民自身创造出来。

第二,建立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首先,村文化建设领导、考核和监督制度。针对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建立乡村文化建设领导责任制,同时实行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在考核中不仅要看任职地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看任职地社会的进步程度,要看干部在任期内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的完成情况。此外,文化建设的考核要力避形式主义,考核依据和标准要明确,考核内容要具体、细化;坚持平时检查和年终检查相结合的原则,考核的结果要与奖惩挂钩,确保干部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其次,进行体制创新。由于文化建设是由多部门参与的,因此要建立多部门协商平台和协商机制,确保所有部门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位置,从制度上保证各个部门共建共享乡村文化。再次,建立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长效机制,从制度上确保财政对乡村文化支出的增长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投向文化建设的财政资金的增量向乡村倾斜,建立健全中央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转移支付制度。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应采取项目评估、以奖代补的方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采取减免税的办法,鼓励民间资金投资乡村文化产业。

第三,培养乡村文化建设人才,大力倡导乡村“精英”返乡。农村文化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首先,要营造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的环境。要改革乡村文化干部的任用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为保证文化干部的人才质量,严把进入关,凡进必考,实行聘任制;在分配上要扩大单位内部收入分配的自主权,以此调动文化干部深入基层,生产更多文化产品的积极性。要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乡村文化人才给予人文关怀。对乡村文化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种是将乡村文化干部送到文化院校进行深造,另外一种是从艺术团派人到农村办文化人才培训班,对乡村文化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其次,要十分珍惜现有农村文化人才这个稀缺资源,要保护民间老艺人,通过“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等办法,使他们的文艺绝活后继有人,并把文艺绝活变为文化品牌。再次,国家还要制定吸引各类人才到乡村的优惠政策,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到乡村扎根创业,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丰厚的土壤条件。在借助知识分子下乡从事乡村教育和建设的同时,更为关键的途径是吸引更多的离村人员返乡,形成本土的新“精英”。乡村精英的存在既是农村自治的依托,更是农村文化当然,这种构想却在城市生活的巨大拉力的尴很难实现。从双凤村的情况看,所有毕业的大学生、高中生,没有一个在村中任职或居住的,他们中的许多人宁肯在城市里做二等公民也不愿回乡发展,这种状态严重影响了新型农民的培育和乡村文化的发展。人才的外流,流走的是欠发达地区几年、十几年后的发展动力和发展希望。这既是农村发展环境不利的结果,也是外出人员出于经济考虑的本能选择。农民务工的去向多为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在这些地方容易接受新观念、新思想,有利于乡村文化观念的转变。各级政府要在外出打工农民中进行宣传教育,提醒他们外出打工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在打工的同时要注重吸收所在地区的发展理念和创新意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关注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建设献计献策。同时,对回乡创业者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也可以通过设立奖励基金等方式对他们进行奖励和扶持,以期尽快形成一个返乡潮流,为乡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总之,在村民自治尚未真正实现之前,乡村治理需要“国家在场”,只有国家政权的参与和组织加大投入,大力倡导,强化教育,努力构建乡村文化网络,这样有了人才,就相当于给当地乡村文化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从而乡村文化建设也才能真正有了长远的保障。

第四,完善乡村教育,强化职业教育培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当代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向和核心内容是:围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转变的需求,培养新一代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技素养和专业职业技能的新型农民。乡村教育是解决乡村人才问题,提高乡村人口素质的关键,其基本手段是内部挖潜,外部借援。内部挖潜就是从自身做起,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教育现状和教育格局,强化职业培训教育,以发掘草根文化、培育乡土精英。外部借援就是要借助志愿者以及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有利时机,把急需的智力援助请进村,为我所用。只有通过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他们的基本生存状态才可能有一个好的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是运用本民族所拥有的文化资源,以获取自然资源、利用社会资源,实现民族自身利益的能力。

第五,加快乡村文化产业化的发展。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是时代的潮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我国乡村居民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要加快发展我国乡村文化产业,首先,政府要转变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放弃包办心理,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政府要通过公共文化建设、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市场秩序等,为乡村文化产业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在当前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改革农村文化运行机制、体制,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筹资为辅的基层文化建设投入机制。再次,对文化站和文化室进行改革,促进其向产业方向发展;要大力培养农村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经纪人才,通过支持他们领办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户和其它经营性文化实体的办法,最大限度发挥他们在文化产业化中的带头作用。在乡村文化产业化建设中,要促进乡村文化与高科技相结合,抓龙头产业,抓支柱产业,走集团化、规模化的道路,突出特色,实施精品战略,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很大程度上已经“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民族的孤立状态,使每个民族共同体及其每一个成员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确立了世界民族的统一构架”,每个民族已经不可能继续封闭而独自存在。少数民族地区山寨大多处于较偏远的地区,双凤村就属于特别典型的一种。要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的村寨经济和文化落后的局面,外界的扶贫显得极为重要,乡村文化建设在文化扶贫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们理应着眼于文化对经济的巨大反作用,重视教育、交往、文化产业等外界因素的作用。同时要致力于提高少数民族的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发展乡村文化建设,改变当代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认识水平,提高他们改造现实世界的能力,从而真正做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郝时远,任一飞.《永顺县土家族卷》[M].民族出版社.2008.5 [2]马翀炜,陆群《土家族——湖南永顺县双凤村调查昆明》[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7 [3]萧洪恩.土家族仪典文化哲学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4]郑英杰.中国少数民族伦理文化通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5]向祚群.大湘西土家族伦理观念的现代转变初探[J].民族论坛2007年第12期.[6]永顺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永顺县志[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7]柏贵喜.当代土家族社会结构的变迁.[j].民族研究.2001年第6期.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教师的困境及对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教师的困境及对策

西北师范大学教科院硕士研究生 李荣华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为了缩短农村教师与新课程改革的距离,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大,农村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的问题凸现出来。新课程的实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教师队伍素质。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能否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而农村教师除了自身素质之外,外部性的支持条件诸如学校的教学设备、管理方式明显滞后以及家长的素质和农村人文环境的缺失,直接制约着农村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把握,使他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为了缩短农村教师和新课程改革的距离,我们必须共同关注并采取一些对策。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教师的困境

l.农村教师自身素质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来衡量难以达到要求。其队伍组成中有一大批中师生且年龄偏大,知识更新与现代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要求有差距;还有一些具有一定比例的“民转公”教师和“代课教师”,他们的教龄不短,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毕业的一批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新教师,教学经验尚有待积累。有些地方为了满足初中教学要求,还拔高使用教师,把部分中师生调到初中任教,使有些教师深感力不从心。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角色进行一系列的转变,即使农村教师认识到位,但由于自身素质较低难以为践行“新课程、新课标”提供起码的保证。所以,他们只能望“新”而叹,深感困惑。比如在新教材使用上,在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之间,仿佛出现了一片不确定性的“开阔地”。但这对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学方法、技能、教育机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如,从小学开设英语和信息技术课,这对农村教师带来了更大

困难,因为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着教师学科结构不平衡状况,语、数等长线学科教师普遍超编,而自然、英语、计算机、音、体、美等短线学科教师严重不足。因此,农村教师应对新课程改革非常困难。

2.教学设备的缺乏使农村教师处于新课程改革的“边缘状态”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发生转变.而这些转变要顺利实现的一个前提就是需要有现代化的教学硬件的支撑。但是,目前农村学校在教学硬件方面普遍存在“跟不上”的现象,许多学校连一台微机也没有,更谈不上运用互联网。教师的教学还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上,教师无法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和信息;学校缺少理化生实验室和必需的实验用品,教师无法进行演示实验教学,学生无法动手实验;教室缺少音像设备,有限的光盘、磁带等只能成为摆设,利用率很低;教师教育教学资料缺乏;办公环境很差,往往七八个人挤在一间办公室;不少农村学校校舍破破烂烂,课桌凳子都不全。这种境况使农村教师处于新课程改革的“边缘状态”。

3.农村学校管理方式落后使农村教师缺乏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农村学校的传统管理更体现一种行政性指令、刚性管理,根本没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学校完全受命于上级教育行政机关,学校办学的自主性严重缺失。学校内部等级森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泾渭分明。并且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领导热衷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的业务考核以学生成绩为依据,对围绕新课程改革的教研、教改工作重视不够,只做表面文章,形式主义泛滥。有的学校内心抵制教改,但又碍于形式不得已而为之,于是消极应对。上级领导一走,学校照常“增负”,教学方式依旧,假期照样让教师补课,一切又回到了应试教育“原出发点”。教师在“课改”与“应试”新老两条路上来回奔跑。这样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负担,挫伤了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削弱了教师的创造精神,缺乏亲和力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传统的学校管理方式与当前的课程改革要求在内在特质上根本相悖。

4.家长的素质和农村人文环境制约着农村教师参与新课改的热情

农村学校与农村的社会背景基本上是相脱离的两个世界。学校和农村社会之间很少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导致学校成为农村社会当中的一座“孤岛”。由于家长自身素质和农村社会人文环境淡薄,导致家长和社会对教育也有牢骚和功利性的看法,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的目的就是考上大学离开农村,成为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同时,由于农村学校每年能考上大学的人太少,特别是目前大学的收费又较高,许多家庭面临较大的教育成本和教育投资风险,因此“读书无用沦”的观念正在农村滋生蔓延。再加上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力度不很得力。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搞新课程改革,只能是教育工作者一相情愿。教师的教育观念变了,可是教出的学生,家长不满意、社会不满意,谁负责?不少家长对新课程改革存在异议以及农村社会整个人文环境对教师不切实际的期望和功利性使教师对课改踌躇不前、热情大减。

二、农村教师走出困境的对策

1.在尊重、关注农村教师自我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以“校本培训”为主

新课改与教师的发展必须是一体的和互动的。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实践中改革和发展课程,而且自身也应在此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重视教师培训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石。但是那些提供培训机会的组织或机构。在正式培训之前就错误地预设了教师在知识、能力上存在着不足,而不是将教师固有的经验作为可以利用的资源,根本忽视了教师在面对改革时可能出现的心理体验,忽视了教师的情感需要。更没有对教师的实际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结果所提供的培训与教师的工作实践相距很远。教师只把改革者所说的理论作为一种外在的知识形式去了解或接受,但在日常的教学中却依然故我,没有丝毫的改变。因此,必须尊重、关注农

村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了解他们对新课程的态度、需要和现实状况,并引导他们转变行为方式。为了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应以“校本培训”为主。让教师自己以新课改实施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对象,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和反思,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再加上同伴交流、专家引领,从而主动、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动,进一步提高教师适应和驾驭新教材的能力,使他们尽早地担当起此重任。任何变革的效能都取决于实践者自身动机的强弱,而不是法律或规章制度上的严格。

2.开发具有乡土气息的课程资源,构建农村特色的课程体系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然而我国的新课改在考虑课程资源时,不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课程专家都明显地忽略了民间课程资源的开发。民间课程资源一直是处于缄默课程资源状态,即长期处于一种受压制的境地,长期成为课程资源的“被统治者”。因此,为了使课程改革更接近农村现实,更能反映出当地的资源优势,充分考虑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异,为了使新课改真正关注农村学生的生存状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生活经历,就应该在农村开展具有农村特色、具有乡土气息的课程改革,开发具有本地气息、本土特点的民间课程资源。即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突破口,构建农村的课程体系,打破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上城乡间用一本书和一张表的格局。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要随时能听到富有农村气息的声音。为此,国家应给予一定的政策让农村学校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使教师把其生活环境和经历当作宝贵的资源开发,开发教师的经验资源,开发地区差异资源,开发学生的兴趣资源,让教师更容易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淡化行政管理,实现教师自主管理

作为学校领导,不应只是告诉教师必须做什么,要少一些长官意志,多一些柔性管理。应以人为本,搭建民主平台,创建一种民主、自由、和谐的管理氛围。

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不以行政命令压抑教师的个性,要使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在教学活动中,给教师以充分的自由权,引导教师在工作实践中注重体验、感悟,使他们富有智慧地进行自主管理,鼓励教师树立自己的教育思想,支持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学校领导还要在尊重教师个人的意愿基础上整合,产生共同的意愿和目标,使教师能够自主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学校应努力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给教师“松绑”,使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时间和较为宽松的工作环境,推动教师自主管理。

4.营造健康的舆论导向是农村教师新课改的外部动力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想让新课改真正走进农村,就必须使学校从封闭走向开放,营造一个社会各方面都积极参与推动教育发展的人文环境。为此,各地政府就应该加强新课改的宣传力度,利用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及举办一些文艺演出、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广泛宣传课改的背景和意义,介绍课改的信息和动态,把课改的精神送到千家万户;另外,教师应该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引导社会和家长理解、关心和支持课改,营造蓬勃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提高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和行为规范水平,消除农村社区功利化浓重的倾向,净化环境,提高人的素质,推动社区人文建设,为新课改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教师解下枷锁“跳舞”,在没有后顾之忧的背景下进行课改。

总之,农村教师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尴尬,但是改革意味着创新,农村教师必须付出智慧和精力,必须抛弃一些哪怕是多年积累的已经驾轻就熟的经验,还必须学习和掌握一些新生的或许是负载着挫折体验的或必得历尽坎坷的未曾经历的东西。农村教师虽然有苦、有泪但仍然挚爱这个事业。相信农村教师会在困惑中思考,在思考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友庆.农村小学生课程兴趣的调查及课程改革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3,(4):27.

[2]操太圣.卢乃桂.抗拒与合作:课程改革情境下教师改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3,(1):75.

[3]江丽云,孙利.从课程视角分析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J].教育探索,2003,(12):21

第三篇: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

文化体系建设的意义

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

文化体系建设的意义

前 言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文化是一种时间的“积累”,通过“引导”而移风易俗。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渐渐积淀成的一种“集体人格”。当文化一一沉淀为集体人格,它也就凝聚成了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的最重要成果,就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中国乡村文化诞生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传统社会伦理为秩序的乡村社会,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乡规民约、生活信仰、传统习俗、社会禁忌等非正式制度为基本内容的文化形态。乡村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和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文化,涉及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乡村文化是农民生活和理念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是最能体现乡村特征的文化。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乡村文化自信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乡村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备受重视。越来越多的乡村将着眼

点放在乡村本身身上,从改变村容村貌,推进产业发展,文化引领等方面向前迈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乡村文化体系建设是重建乡村文化自信的重要步骤,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灵魂,是每一个乡村发展要做好的必修课程。

一、乡村文化体系建设介绍

1.1 乡村文化体系概念

乡村文化体系是公共文化艺术的精神建设,广义上即整合乡村资 源,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生态、资源等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以“独特性、唯一性、显著性”为设计原则,以传递乡村独特的历史文化与特色品质为主要目的,充分利用乡村现有条件作为展示基础,实现对内重塑乡风文明,对外展示乡村特色的整套乡村文化体系建设,该体系对于营造“乡村+文化、文化+旅游、旅游+产业、产业+发展”的独特乡村发展模式具有深刻的推动意义。1.2乡村文化体系建设内容

乡村文化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过程,从过程来看,分为初期、中期、长期文化建设。包含物质文化建设(乡村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发展)、思想文化建设(乡愁回归发展)部分。从内容来看,乡村村容村貌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民俗饮食民居、生活习惯、社会习俗、生态旅游等都属于乡村文化体系建

设的重要内容。从展现方式来看,乡村文化体系建设采用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利用乡村本土原生态的民居建筑、道路文化墙、文化活动来展现,也可充分利用新时代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展现,通过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开发,休闲旅游发展等形式进行乡村品牌化宣传。1.3乡村文化墙定义

乡村文化墙是乡村文化体系建设中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文化本土化表现的直接形式。

乡村文化墙是指整合乡村主干道两侧的住房墙壁、人流密集的广场、书屋等地,将民风民俗、传统美德、科学知识、国家政策等内容,以图画、绘画、漫画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呈现,传播乡村优良文化。

二、目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目的模糊化,缺乏特性。随着国家对乡村发展的关注度逐渐 增加,乡村文化墙问题凸显,由于对乡村文化建设缺乏基础的了解和规划,导致乡村文化形象建设流于形式,盲目跟风。归结原因,是从本质上没有形成对乡村文化体系建设的基本概念。

2.2形式同质化,缺乏创新。目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极其严重的 同质化现象,画面内容普遍以道德规范、科学知识、文化修养、行为操守、与时俱进、民间文化等为主题,缺乏特色风格,内容与乡村本身的契合度很低,偏离乡村本土化特点,出现“千村一面”“千墙一 4 面”的现象。

2.3内容单一化,缺乏系统。由于缺失对乡村文化体系建设的系 统规划,对乡村自身的特点没有充分挖掘,在内容上没有形成深度思考,设计内容不系统,设计风格不统一,“重形式,轻内容”,为了文化建设而文化建设,流于表面形象,导致文化墙内容空洞,形式重复,脱离实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4设计杂乱化,缺乏规划。乡村文化体系建设的着重表现形式 在于设计理念,目前的乡村文化墙于缺乏设计理念,没有系统的规划,出现了“一个乡村,多个墙面,多种风格”的现象,或者是同一幅设计图案,出现在众多的乡村中。对于面积较小的文化墙建设,弊端姑且不谈,但是,对于面积较大的乡村文化墙面,没有规划,没有创新,没有内容,则凸显出相当多的问题。对于乡村发展面积较大的文化体系建设,必须有完整的主题规划,既要保证整体的统一,又要实现个体的独特差异。

三、乡村文化体系建设的作用

乡村文化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对于乡村振兴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及长远的发展意义,乡村文化墙是乡村文化体系建设的直接表现形式,具有天然属性的代表作用,同时作为乡村文化体系宣传的文化载体,对于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村形象、宣传乡村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1 美化人居环境。乡村文化体系建设,通过对乡村路面墙面进

行修整和完善,实行统一粉刷,统一规划,使村容村貌变得整齐干净,达到美化人居环境的效果。

3.2改善乡风民风。乡村文化体系建设,文化墙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等因素,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居民人文风气,使乡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谐的人居氛围。

3.3 提升宣传形象。乡村文化体系建设是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建设,系统地将乡村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历史底蕴、特色产业等内容进行宣传展示,有助于集中展示乡村形象,扩大宣传影响力。

3.4激发乡村活力。乡村文化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活化乡村文化,增强乡村文化自信,丰富精神生活,激发乡村活力。乡村文化体系的系统建设,有助于重塑乡村精神活力,凝聚乡村集体人格,增强乡村集体荣誉感,吸引二代人回乡创业,激发乡村活力。

四、乡村文化体系建设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实现国家、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基础是实现乡村文化自信。

乡村文化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展现乡村整体形象的重要部分,是实现乡风文明的核心理念,是走向乡村发展的持续动力,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步骤。

4.1乡村文化体系建设有助于充分挖掘乡村文化,重建乡村文化自信。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是乡村精神风貌、文化传承的重要展现。乡村文化体系建设的完整规划,通过对乡村优秀文化内核的充分挖掘和展示,促进乡村精神文明,重塑传统文化活力,实现做“活”农村文化,育“实”乡风文明的好载体,创“新”成风化人。乡村文化体系建设充分尊重村民参与文化的自觉性,发挥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培育文明和谐乡风,丰富农民生活内容,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以文化自觉成就文化自信。4.2乡村文化体系建设有助于提升乡村综合力,扩大乡村宣传影响力。

乡村通过建立完整的乡村文化体系,在硬件条件上,通过改变居住环境,统一规划,推动村容村貌的整体改善;在软实力上,通过乡村文化建设,充分完整的展现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等无形价值,从而提升乡村自身的生态、人文等综合能力,实现乡村综合能力的提升。

4.3乡村文化体系建设有助于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体系的系统建设,有助于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乡村文化,对内建立村民文化底蕴,增强村民集体荣誉感,重塑乡村活力,对外展示乡村独特精神风貌,吸引招商引资,旅游消费,鼓励乡二代返乡创业。丰富的内容墙绘,形式各样的绘画,展现出村民勤劳朴实的精神面貌,既增添了文化元素,又美化了周边环境,起到了吸引带

动游客、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乡村景观、丰富旅游内容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弘扬了传统文化,推动了乡村文化的建设。

4.4乡村文化建设有助于重塑乡村发展体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乡村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文化传承,引导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价值观,乡村的发展根本是文化的发展,乡村文化体系的建设有助于让人们重新认识乡村发展的内涵,重塑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构建集体人格,当人们对于乡村文化有了高度的认同感和理解,则会重塑乡俗民风,营造良好的社会集体氛围。

五、乡村文化体系建设的迫切性

5.1传统乡村的消失是传统乡村文化的消失

中华文化根源在于乡村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形成了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但是作为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乡村,却在逐渐消失,自2000年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多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到100个,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随之消失的也是乡村所承载的乡规民约、传统习俗、民间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再不进行保护,尽快开展乡村文化体系的建设,后人将没有任何的方式去了解中国传统的乡村文化。5.2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重塑乡村文化自信

十九大提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经济实力,增强乡村文

化影响力的根本手段是保护并发扬乡村传统文化。文化的延续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传统古村落”等名录的乡村,已经逐渐认识到乡村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已逐步开展相关文化建设,许多乡村的基础文化墙建设正在大力开展,通过文化墙建设将乡村独特文化进行展示,同时吸引了更多游客对乡村的关注,增强乡村综合能力的提升,提升乡村品牌影响力,推动乡村相关产业良性发展。由此来看,乡村文化体系的建设是必要且刻不容缓的。

第四篇:乡村振兴下的农村扶贫问题与对策

乡村振兴下的农村扶贫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扶贫;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农村扶贫问题是乡村振兴建设的突出短板,制约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扶贫”是我国的特有名称,是通过对贫困的农村地区制定特有的规划,提升贫困户的自我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从而改贫困户的穷困面貌。我国高度重视农村扶贫问题,通过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等形式,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有贫困人口连年下降,新增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但从微观视角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推进。基于此,准确识别现阶段农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充分利用乡村振兴战略,促进解决贫困问题也成为当下学界研究的重要命题。

二、农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农村产业扶贫政策宣传推广力度不足

做好农村地区产业扶贫开发,实现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是做好农村扶贫工作的重要方式。为此,我国及时结合当下实践,更新、调整扶贫政策,为我国农村扶贫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因此,及时、准确将国家和所在地区的最新扶贫政策传递给目标人群,让贫困户充分理解国家扶贫政策是扶贫政策宣传的重点任务。但目前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宣传推广乏力,主要表现为扶贫政策宣传途径单一,政策传递质量不高。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发展滞后,农村地区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贫困户并不能及时获取并准确理解现阶段的国家政策,大大降低了贫困户对我国相关扶贫政策的理解。同时,受村两委工作人员自身能力水平的制约,无法及时将相关政策向贫困户宣传,大大制约了相关扶贫政策应有的效应。

2.精准识别标准滞后

贫困户的识别与认定是做好农村扶贫工作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贫困户识别标准仍是以年人均纯收入为主要指标。尽管各地扶贫部门不断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调整贫困标准线,更新识别标准,但部分地区贫困线设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做到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同时,仅仅以贫困标准线为划分标准,无法准确区分暂时性贫困和慢性贫困,只关注贫困现状,忽视了致贫原因,很容易导致已经脱贫的人口再次论文贫困人口。

3.扶贫工作过度依赖政府

政府是我国扶贫工作实施的主要力量,也是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的主体。然而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的农村扶贫工作存在过度依赖政府的问题,贫困户过度依赖政府的相关补贴和政策扶持,自我造血能力欠缺。这主要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尚未健全扶贫工作参与机制,民间团体、行业协会等主体并未真正参与到农村扶贫工作中,积极主动性不高,直接制约了农村扶贫工作的开展成效。与此同时,贫困户参与扶贫项目的积极性普遍偏低,“等、靠、要”思想普遍,甚至存在搭便车现象。

4.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具有多元性

在农村扶贫工作的攻坚阶段,尚未脱贫的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具有多元性,然而无法在短期内脱贫的大多为“老弱病残”特困群体。有的贫困人口年龄较高,无法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有的贫困人口身体健康状况很差,无法从事生产活动,获取最基本的生活收入来源。这部分人无法在经济上实现自我补给,依赖于相对稳定的扶贫政策支持,一旦失去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补贴,脱贫后返贫的可能性非常大,不利于从根本上降低贫困人口的贫困水平。

5.贫困户自身脱贫意识低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脱贫工作过分依赖政府的“输血式”扶贫资金投入,从而实现短期脱贫。然而,大部分贫困户缺乏自我改善现有生活的意志和信心,甚至认为贫困是命中注定,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认为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善现状。有的贫困户的子女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但为了最大化利用国家扶贫政策,故意与父母分离户口。为解决此问题,部分地区的扶贫部门针对贫困户开展了教育活动,提升贫困户自身的脱贫意志。然而,大多教育活动都浮于表面,并未从根本上提升贫困户的思想认知。

三、优化农村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1.弥补小农户经营规模的不足,破解小农户的农业现代化装备的难题

小农户小块土地规模偏小而分散落后,为提升精准扶贫政策的传导效率,提升政策目标人群的响应度,应进一步健全农村扶贫工作宣传体系。各个地区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大喇叭”、宣传栏等宣传途径,安排专业的扶贫干部采用定期宣讲与不定期普及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将最新的扶贫政策向全体村民传达。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针对一些贫困户必须了解并掌握的基本政策和知识,扶贫干部应深入贫困户群体,通过一对一政策宣讲、召开小型座谈会等方式,向贫困户讲解最新的扶贫政策、贫困补助申请方式、贫困户认定标准及相应的补助额度等基本知识,使贫困户能够真正理解国家相关扶贫政策,避免因不了解政策和不了解相应的申请程序导致的瞒报现象。亦可通过举办扶贫知识问答等形式,鼓励贫困户广泛参与,及时检验贫困户对政策的理解力,并结合当地的经济能力向积极参与的贫困户发放物质奖励。针对基本知识和政策掌握扎实的贫困户发放额外的奖励,提升贫困户学习基本知识的积极性。

2.强化产业扶贫,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脱贫攻坚

产业兴旺能够为脱贫攻坚提供更厚实的载体和财富基础,是政府救助的补充力量,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兜底力量。针对目前部分地区扶贫工作过度依赖政府的现象,应结合当地乡村振兴建设实践,动员民间团体、非政府组织、村两委等社会力量参与农村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引导全国性的社会组织和省级社会组织参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政府应发挥好主体作用,积极鼓励各方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扶贫工作的同时,协调好各个参与主体的利益,使政府扶贫与社会力量扶贫工作相得益彰。政府应制定并及时更新农村扶贫工作的多元主体参与体系,重点做好总体上的协调和规划工作,引导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围绕脱贫攻坚开展志愿服务,强化自身的服务职能,弱化行政职能。加大扶贫帮扶事迹的宣传力度和宣传,对帮扶成效明显、贡献突出的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其助力农村脱贫攻坚的先进事迹,推广其帮扶、引导贫困户自我造血的经验。针对贫困户参与积极性偏低的问题,应积极引导、鼓励贫困户参与当地的扶贫开发项目,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提升贫困户的获得感。在做好政策宣讲的同时,应进一步落实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的计划,为我国扶贫工作实践提供智力支撑。

3.培育优势产业,推动弱势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推动弱势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产业扶贫的关键性环节。各地区应结合自身的自然地理环境,推进地域农产品品牌建设,延长农产品的价值链,以品牌建设推动产业扶贫的落实。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从数量层面开看,农产品产量已经远超市场需求量,农产品短缺问题已得到根本解决。但从质量层面来看,供给与需求仍然存在脱节的问题。为此,政府要转变农业的工作思路,结合地域特色,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将工作重点从生产领域转向市场领域,从重视产量提升到重视区域特色化品牌建设,优化农业区域结构、品种结构、产业结构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农村贫困地区应做好种植选择第一关,重点培育比较价值高、能够突出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产业,逐渐扩大优势农产品的种植比例,降低效益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比例,释放产业扶贫的活力。政府应引导当地的龙头企业实现与农村贫困户的对接,实现生产环节、加工环节、流通环节、销售环节等进行“接二连三”,通力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增加产品附加值。

4.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针对目前贫困户参与积极性不高的现象,相关扶贫部门应转变工作思路,实现由传统的包办式扶贫向保姆式扶贫转变,提升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农村地区的脱贫攻坚行动中去。要做好精神扶贫工作,首先应利用典型引路扶志。在扶贫工作实践中,应注意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的培育,积极宣传其通过自身努力和打拼实现脱贫致富的经验。并定期组织通过劳动脱贫致富的农户开办经验介绍会,介绍自身脱贫经验,并动员全体贫困户前往学习。邀请当地媒体及时进行报道,使致富模范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为其他贫困户提供致富信心与脱贫实践指导。其次,应加强培训扶智力度。完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教育体系,为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户提供必要的生产指导。针对贫困的兼业户和非农户,应做好养加、电器、月嫂、土建工程等农村基本工作技能的培训工作,为贫困户的自主创业提供技术指导。最后,应充分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实现自我脱贫。近年来,各地在扶贫实践中逐渐开发了一系列现代化的扶贫模式,如:金融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国家也大力提倡这些扶贫模式,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政策,使扶贫政策成为群众脱贫的助推器。各基层扶贫干部应及时学习并掌握最新的脱贫政策,并及时向贫困户传达,使贫困户能够感受到国家政策的关怀,进而想脱贫、会脱贫,持续性实现自我脱贫。

第五篇:哲学角度下我国高科技企业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哲学角度下我国高科技企业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摘要]高科技企业依托的是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文化是生存发展坚实的思想后盾。我国高科技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遭遇了科技和人文的分割、东西方文化的冲突。面对上述困境,笔者从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弥补冲突和分割来促进我国高科技企业的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企业文化 科技 人文 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4-0083-01

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企业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持久动力。当前,高科技企业建设出现了科技和人文的分层,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由于对西方科技的借鉴,也出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既要克服科技和人文之间的分成,减少文化冲突给企业带来的冲击,又要形成企业自身的特色文化,使东西方文化糅合,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文化软实力。

一、高科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形成的,被企业员工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的集中体现。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

企业文化由表层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部分组成。作为企业的核心和灵魂,企业精神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促使企业在正确的价值支配体系下,形成良好的群众意识。同时,企业精神也会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处事方式有极大的影响。企业精神中的哲学思想对企业政策的制定和企业发展方向的确定起到先导和支配作用。这种哲学精神与企业管理者的价值观息息相关,所以企业管理者的思想境界也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管理者的思想境界决定了企业的文化建设方向和目标,管理者的精神能在企业文化中综合体现,只有优秀的管理者才能将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提升到企业文化的高度,在整个企业文化中渗透,从而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高科技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企业文化是一种可推动企业发展的管理工具,我国的很多企业都开始构建起高绩效文化。如何将此转化为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我国高科技企业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科技与人文的分割

科技和人文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持续的科技创新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这在企业的运营中可能会出现仅仅追求短期效益的科技更新,这与企业倡导的人文精神相背离,价值观出现偏差,缺乏文化内涵的支撑,不利于高科技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在科技和人文分割开发展的当今社会,如何将两种文化融合在一起是高科技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是企业摆脱文化发展困境的关键。

(二)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与企业生存困境所蕴涵的东方文化之间的冲突。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社会可以影响技术的发展方向,特定的技术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技术方式也是不同的。当前,很多高科技企业涉及的技术都有西方文化特色,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难免会产生文化上的冲突,这种冲突不仅体现在理解和运用层面,更多地体现在理念和思维的创新上。

三、高科技企业文化建设的应对策略

解决高科技企业文化构建问题就必须构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诉求。消除科技和文化的分割界限,减少东西方文化糅合过程中的冲突。

1.在企业文化中最难权衡的就是更倾向于功利还是价值。西方文化中,重功利轻人文,如果中国高科技企业一味追求功利,就可能会使技术成为实现利润的手段。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倾向于人生价值的实现,追求的是技术和价值的统一。

2.科技与人文的分割也会对人与自然在分配地位上产生影响。西方文化将人与自然分离,更注重的是对自然的支配和利用;我国的传统文化则重点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注重的是顺应自然规律,避免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对西方价值体系也起到补充作用,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有助于技术回归自然,使技术和人文的分割不再出现,能够起到消除技术异化的作用,对我国高科技企业的文化建设给出了科学性极高的意见。

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的是对文化的融会贯通,在文化冲突中,会做出“持中”的合理选择,并推动企业文化的调整和进步。我国文化的包容性,使得西方的高科技技术在我国的企业文化下更好地生存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使得科技和人文的分割消除,东西方文化间的冲突消除,也能从根源上解决我国高科技企业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困境,是我国高科技企业文化发展的最终选择。

【参考文献】

[1]胡占君,金海水.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其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3(3).[2]马莉,刘慧琴.论国有企业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J].生产力研究,2012(7).[3]肖书锋.企业文化建设分析――以伊利集团为例[J].价值工程,2012(19).[4]路秀文.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深层次意义探讨[J].前沿,2012(4).责任编辑:陈贵娟

下载文化扶贫背景下湘西土家族特困村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扶贫背景下湘西土家族特困村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