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地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土地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摘要)
一、铜陵市土地资源情况及利用现状
铜陵地域面积小,境内多丘陵,耕地后备资源非常匮乏。与大建设、大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相比,土地供给严重不足。
一是人均土地资源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2010年统计数据,全国人均土地约10.5亩、拥有耕地1.4亩。而我市人均拥有土地2.25亩,人均耕地不足0.6 亩。
二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大。2006年至2010年期间,铜陵城市化率从48.7%提高到63%。同期,铜陵年均建设用地增长速度达到20%,特别是近年来新上项目占用新增建设用地比例大幅提高。
三是人均占有建设用地水平较高。城郊及农村建设用地分散,存在较多的“空心村”现象。
四是工业用地集约化程度近年有所提高但仍低于较发达地区。2010年,我市开发区平均投资强度约110万元/亩,产出效益为150万元/亩。同期,合肥经开区和高新区的投资强度为200-250万元,芜湖开发区的投资强度为150-180万元。
五是土地闲置或低效利用现象仍比较普遍。从区域上看,主要分布在铜胥以东,泰山大道以西等区域;其余分布在大桥经济开发区“大通工贸园”及铜陵县金桥工业园;从项目类型上看,闲置土地主要涉及纺织、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电子材料等产业,特别是一些一次性申请用地500亩以上的大型项目闲置土地较多;从时间上看,主要是在2007年工业用地招拍挂和控制指标制度未实施前形成的。
二、近期我市在提高土地利用率方面所做的探索
一是实行“三集中”,即工业向工业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
原则上不在工业园区外,审批单独选址新建工业项目。全面推行人口向城区集中的做法,集中建造安置住宅小区。截止2010年,全市共选址19宗土地,用地面积约110.9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80万平方米,安置拆迁户近2万户。初步测算,此举可减少新增建设用地3600亩,节地效果显著。
二是挖掘内部潜力,提高集约利用水平
一方面采取多项举措鼓励企业通过整合挖潜,利用老厂房翻建多层新厂房,同时通过有关税费优惠,鼓励企业腾出老厂房或空置厂房依法转让、出租给其他小型企业作生
产用房,另一方面通过控制规划指标提高集约利用水平。
三是在工业园区内推行标准厂房建设
通过规范标准厂房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用地难的问题,实现了土地集约利用与降低初创投产成本的“双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四是处置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市政府出台了《铜陵市闲置土地清理工作方案》,对全市各类闲置土地、低效利用土地和工程进度缓慢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登记,依法认定并分类汇总提出处理意见。
五是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开展以田、林、路、水、村为重点的综合整治,最大限度地保护耕地,集约用地。
三、目前我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入园企业控制不严,投资强度不高
有一些企业在取得土地后,迟迟不动工建设、或将项目分成一期、二期、三期直至遥遥无期,一方面造成了大量的国有建设用地空闲,另一方面新的项目落地难,影响招商引资。
二是用地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重外延轻挖潜
内部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城市公用设施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存在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产业结构总体上偏低,缺少高、精、尖行业和同行业龙头规模企业。
三是“城中村”和“空心村”改造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还有一部分“城中村”需要改造完善。同时,因以往村镇建设缺乏规划指导,村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错位现象,村庄宅基地中“空心村”现象仍较严重。
四是土地集约监管机制不完善,执法力度仍需加大
建设用地批前、批中、批后的全程监管还不够到位,对闲置和各种违法用地查处力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实际效果。
四、促进我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对策
(一)增强节地意识,摸清可用地潜力
1、牢固树立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充分认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自觉把推进城市建设与节约集约用地有机结合起来。
2、开展建设用地潜力调查。对全市可以作为建设用地和具有建设用地挖掘潜力的土地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摸清家底特别是存量建设用地的潜力。
3、制定和实施节约集约用地的战略规划。重点搞好节约集约用地 “五大战略”规划(农村宅基地整合规划、采矿塌陷地综合利用规划、沿江滩涂合理开发规划、城市建成区土地高效利用规划、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二)加强建设用地供应管理,进一步规范土地供应行为
1、落实净地交易制度,严肃政府交地承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采取“净地交付,定价回购用于安置”出让方式的,县、区政府出具交地承诺,市政府将把拆迁承诺完成情况纳入督查范围。
2、加强土地供后管理,加大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后的监管工作。对进展缓慢,不能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实施开发的,要做好督促和指导工作;对确实无力开发的,及时收回用地,重新出让。
(三)提高土地利用强度要求,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1、提高土地利用强度。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探索“带详规出让土地”或“带详规竞买土地”的土地供应新模式,鼓励城市向空中和地下发展。
2、提高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强度。从严执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探索建立工业项目投资与用地面积的核减约束制度,投资强度达不到承诺值的,投资方必须承担违约责任。鼓励工业项目建设采取先进的生产工艺、缩短流程,节约使用土地;鼓励用地单位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厂房再建设。
3、适当提高工业用地供应门槛。对投资总额低于5000万元的一般产业原则上不再单独供地。各开发园区应当根据自身园区投资与发展的需要,兴建多层标准化厂房,以“租赁、自购”的方式接纳小型投资。
4、建立大型企业用地的“有限预留”机制。对工业项目分期建设的,可以分期供地,有限预留,在承诺的开发期限内未完成前期开发投产的,政府为其预留的土地可以规划用于其他项目建设。
(四)加强农村建设用地的管理,促进农村建设用地高效利用
1、继续推进征迁安置房建设。对农民选择进入高层住宅享受安置的,适当给予优惠。
2、大力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严格执行农村宅基地用地标准。加快中心村建设,有序实施村庄迁建合并。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撤并后乡、村建设用地整理,提高农村现有建设用地利用率。
第二篇:土地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政府:
根据县政府要求,我局在国资办及相关乡镇、县直有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下,抽调出专门人员,对**老三线厂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了更快发展我县的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当前我县在土地利用方面的当务之急是向节约集约用地方向转变,进一步盘活存量土地,挖掘存量土地的潜力。我县**老三线厂位于孙村乡境内,始建设于上世纪70年代初,分别有延安电子厂、工农厂、险峰厂、立新厂、卫东厂等组成,做为上海的后方基地,主要生产工业电子产品,总用地面积约:521.6亩。三线厂于85年左右陆续撤走后,所有的厂区土地及厂房、设备等都交于地方政府管理和使用。
二、现状利用情况
为便于老三线厂资产的利用与管理,县政府于1986年后陆续将其分别交给旌阳镇、庙首镇、孙村乡、云乐乡、版书乡等乡镇代管,各乡镇为使其资产得到充分利用,分别组织和引进了部分企业入驻发展,具体情况如下:
(一)原延安电子原件厂总用地面积79.05亩,现由皖星电子电器厂、富阳电子元件厂、康强公司三家企业使用:
1.皖星电子电器厂位于原延安电子原件厂西半部,用地面积约35亩,土地及厂房是通过转让方式取得。但土地利用方式粗放,部分厂房仍处于闲置半闲置状态;
2.富阳电子元件厂位于原延安电子原件厂北半部,用地面积约20亩,土地及厂房是通过转让方式取得。土地利用率不高;
3.康强公司位于原延安电子原件厂南半部,用地面积约24亩,土地及厂房是通过租赁方式取得。土地也未能充分利用;
(二)原工农厂总用地面积107.1亩,现由华龙麻业公司、新星电镀厂、庙首林场木材加工厂、锰钢厂、大理石厂、羊毛衫厂租赁使用:
1.原工农厂东半部由华龙麻业公司作为麻条车使用,用地面积约25亩,土地是通过租赁方式取得,土地已基本得到充分利用;
2.新星电镀厂位于原工农厂北半部,用地面积约10亩,土地通过租赁方式取得,土地利用不充分;
3.原工农厂北半部由庙首林场租赁,作为木材加工厂使用,用地面积约15亩,土地通过租赁方式取得,土地未能充分利用;
4.锰钢厂位于原工农厂西半部,用地面积约20亩,土地是通过租赁方式取得,但租赁期已满,处于闲置状态;
5.原工农厂体育场由大理石厂使用,作为堆场和加工车间,用地面积约10亩,土地是通过租赁方式取得,土地利用率不高;
6.羊毛衫厂位于原工农厂西半部,用地面积约27亩,土地使用权也是通过租赁方式取得,土地利用较为粗放,部分厂房处于半闲置状态。
(三)原险峰厂总用地面积122.1亩,现由黄山电机厂、电机冲压厂、槽槭厂使用:
1.黄山电机厂位于原险峰厂南半部,用地面积37亩,通过转让方式取得,土地利用不充分,部分厂房处于闲置状态;
2.电机冲压厂位于原险峰厂北半部,用地面积约15亩,土地是通过租赁方式取得,土地利用不充分;
3.槽槭厂位于原险峰厂北半部,用地面积约10亩,通过租赁方式取得,土地未能充分利用;
4.原险峰厂生活区和部分厂房用地面积尚有约60亩土地未予利用,处于闲置状态。
(四)原立新厂总用地面积113.4亩,现由安徽省华龙麻业公司使用,用地面积113.4亩,土地资产是通过转让方式取得,土地基本得到合理利用。
(五)原卫东厂现由上海申亚实业有限公司、安徽省旌德多芬养生生态开发有限公司使用,总用地面积约100亩:
1.原厂区部分土地通过招商引资已引进上海申亚实业有限公司入驻,用地面积62.7亩,土地资产通过转让方式取得,土地尚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少部分厂房处于闲置状态;
2.原生活区部分土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安徽省旌德多芬养生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入驻,用地面积37.09亩,土
地资产通过转让方式取得,拟利用原有土地、房屋发展度假旅游服务。
三、土地利用建议
近两年来,我县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落户我县的企业也越来越多,而且今后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建设对土地的需求量将不断加大,因此,我们在土地利用上,一方面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辟新的建设平台,另一方面更要正确引导企业利用原有存量闲置土地,整合、提高土地使用率,以补充我县经济建设发展对土地的需求。
经调研**老三线厂整体利用率不高,目前仅有50%左右的土地得到合理利用,其余土地低效利用,甚至未加利用。如原延安原件电子厂、原工农厂、原险峰厂等多数厂房仅以租赁方式使用,甚至处于闲置半闲置状态,土地利用率十分为低下,而采取租赁方式使用的,也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因此建议对老三线厂土地加以整合,以期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1、对皖星电子电器厂等一批已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企业,按照国家对工业企业行业投资强度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以调整、置换等形式,引导其他企业注资入股或开发新产品、新产业,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2、对采取租赁方式取得临时用地企业的(如新星电镀厂等),而且目前已有部分企业租赁期限已到或已近期限,由于企业以租赁方式用地,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和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因此建议,通过行政等手段,督促其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或者予以搬迁腾退所用土地,用于引进新企业,从而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
3、对一些闲置未利用的厂区土地,建议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充分考虑我县土地资源状况,加以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从根本上转变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建立节约集约的用地新机制,以促进我县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
以上建议,仅供政府决策参考。
第三篇:县政府土地利用论证报告
洞口县人民政府
关于洞口县2010年第一批次用地土地
开发利用论证报告
一、概述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洞口县2010年第一批次用地 承办单位:洞口县土地储备中心 主管单位:洞口县人民政府
(二)论证范围及依据
1、论证范围
为了落实县委、县政府2010年-2012年建设规划的重点项目,提高城市品质,加快我县经济发展的战备方针,对洞口县2010年第一批次用地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经济效益的可靠性,用地需求及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方面进行论证。
2、论证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⑵•洞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⑶•洞口县土地利用规模控制规划‣; ⑷•洞口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二、拟开发土地概况
(一)区位条件
洞口县2010年第一批次建设用地位于洞口大道以北、文昌北路以东、新村北路以西、德民路以南及以北的部分集体土地。行政区域属洞口镇竹山村、平栋村,交通十分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二)面积、地类及权属
洞口县2010年第一批次拟开发用地面积为24.1329公顷,属集体土地。农用地转用23.4941公顷,其中耕地5.3289公顷,林地18.1652公顷,建设用地0.6274公顷(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0.0279公顷,工矿用地0.4971公顷,特殊用地0.1024公顷,农村公路0.0114公顷)。四至清楚,地类面积准确,权属无争议。
三、城市规划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战略思想,洞口县2010年第一批次建设用地符合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为“圈内”土地。
(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洞口县2010年第一批次建设用地符合我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洞口大道以北详细控制规划。
四、规划用途及拟供地情况
本批次建设用地规划作为城市道路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市政广场用地、公共停车用地、商住用地、绿化用地
及其它用地。属洞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圈内”用地,总用地面积为24.1329公顷。其中:行政办公用地面积6.609公顷;市政广场用地面积2.2841公顷;商居用地面积5.6664公顷;绿化用地面积3.8275公顷;道路用地面积4.4075公顷;公共停车场用地面积1.0328公顷,其它用地0.3056公顷。本着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严格按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供地政策以“招拍挂”方式和行政划拨方式出让供地。
五、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
第一批次建设用地项目总用地24.1329公顷,拟使用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23.4941公顷,其中耕地5.3289公顷。
六、土地开发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本批次用地土地开发利用总投资约8965.776万元,其中基础设施配套费6234.56万元,征收土地费用1291.216万元,土地报批费1440.00万元。
(二)资金筹措
该项目用地报批和征地补偿等费用资金筹措方式,一是多年来土地收益储备金7000万元;二是银行贷款2000万元。
七、组织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的相关规定,第一
批次用地向省国土资源厅报批,批准后由县国土资源局依法拟定征收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规划管理,征地拆迁、用地管理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同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八、征地补偿安置
该批次建设用地涉及征用洞口镇竹山村、平栋村的集体土地共24.1329公顷。征地补偿费用标准严格按湘政发„2009‟43号、市政发„2008‟16号文件执行。征地总费用1291万元,征地费用综合标准54万元/公顷。被征地农民安置的主要形式为货币安置、社会保险安置等。
九、项目可行性分析
该地块位于县城北部,涵盖洞口镇竹山村、平栋村,属于县城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内。该地块规划用途为行政办公用地、商居用地、停车场、市政广场、道路用地等综合性用地,东接新村路,西接文昌北路,南邻洞口大道,交通十分便利。征地范围内有耕地5.3289公顷,林地18.1652公顷,工矿居民点0.6388公顷。从总体上看该征地区域内拆迁费用少,难度小,有利于储备土地,加上区位优势明显,土地升值空间大,极具开发潜力。
二○一○年四月七日
第四篇: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
海口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集镇部分)美兰区集镇地籍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
编 写 者:
编写时间:
审 核 者:
审核时间:年月年月
1日 日
目录
1.项目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2.美兰区集镇街坊分布..................3 3.土地利用状况..........................4 4.调查基本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海口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集镇部分)美兰区集镇地籍调
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
1.项目概况
1.1任务目的和来源
为全面、准确地掌握海口市集镇土地利用状况及土地权属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满足海口市集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宏观调控的需要,实现海口市集镇土地信息的社会化服务。受海口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委托,由我院于2011年5月前完成海口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集镇部分)美兰区集镇地籍调查1:500比例尺数字化地籍测绘及调查工作的测绘任务。
1.2测区地理范围
海口市美兰区集镇调查范围为美兰区灵山镇灵山居委会、美兰机场;演丰镇演丰墟、曲口墟、塔市;桂林洋农场、桂林洋大学城、海口经济学院;三江镇三江居委会、三江农场;大致坡镇、咸来墟。
海文高速公路、S201省道联接美兰区各镇,交通便利。测区位于海口市东部,南渡江东岸。
2.美兰区集镇街坊分布
3.土地利用状况
美兰区集镇用地总面积为29692022.10平方米。下表为城镇土地调查土地利用二级分类面积汇总表
4.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地籍调查共涉及四个镇,16个街坊;总调查宗地数7231宗,其分布见下表:
第五篇: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2011土地利用
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11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的通知》精神及省市国土部门的相关要求,我们以2010年曹妃甸工业区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结果为基础,结合各园区指挥部、相关部门对工业区已开工建设项目用海、用地情况及204个遥感监测图斑通过外业实地调查、前期数据整理、调查地图编制等方式,初步完成了MAPGIS土地利用现状管理系统变更汇总准备工作。现将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如下:
一、曹妃甸工业区土地管理情况及利用现状
(一)基本情况。根据《唐山港总体规划》及《曹妃甸工业区总体规划》,曹妃甸工业区西起双龙河嘴东口东至青龙河口,规划管理辖区近38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陆域面积约31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70平方公里。规划形成陆域范围内原有收回南盐国有建设用地20平方公里,滦南、唐海未利用地约3平方公里,其余约287平方公里为海域使用管理范畴,需填海形成。按“国海发[2008]29号”文件精神,目前已填海形成陆域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二)土地利用现状。曹妃甸工业区近期和中期用海规划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经国家海洋局批准,规划用海面积292平方公里,填海面积203.19平方公里,同时整个工业区已纳入唐山市2006-202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截止2011年底,存量建设用地部分办理供地手续5.83平方公里,剩余全部纳入政府储备进行土地整理。未利用地部分仍未开发利用。填海形成的土地部分取得相关批复手续的面积为
74.91平方公里。
二、曹妃甸工业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
(一)2011土地变更依据及规模。按照《2011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实施方案》规定,我们对2011下发的204个图斑及属性信息进行了逐一核实、测量,并进行内业量算。对唐海县行政县域范围内的11个图斑及监测图斑外的6个已实地发生变化的项目用地进行了变更,变更面积为350.34公顷;对滦南县行政县域范围内的153个图斑及监测图斑外的18个已实地发生变化的项目用地进行了变更,变更面积为2135.29公顷,合计2011曹妃甸工业区土地变更总面积为2485.63公顷。
(二)变化情况分析
曹妃甸工业区土地现状没有农用地及耕地,此次图斑占地不存在占用农用地及耕地,项目建设中占用一是存量建设用地,二是经国家海洋局批准的近、中期用海规划范围内的海域。不进行变更的图斑有40个,面积为61公顷,其中土地整治施工图斑有4个,面积为37公顷;临时建筑图斑有27个,面积为18公顷;临时堆场1个,面积为4公顷;简易工棚、活动板房图斑有8个,面积为2公顷,均不占用农用地及耕地。
特此报告。
唐山市国土资源(海洋)局曹妃甸工业区分局
二〇一二年一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