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省金融稳定报告(2014)摘要
四川省金融稳定报告摘要(2014)
2013年,四川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金融业在改革中保持稳健发展,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金融综合管理逐步深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金融体系总体保持稳健。但同时受结构调整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影响,金融领域潜在风险仍需关注。2014年,四川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四川金融业将把握好改革创新的总基调,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贯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工作生命线。
一、区域经济运行与金融稳定
2013年,在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四川经济依然保持平稳增长。
(一)经济运行特点
1.经济增长逐步放缓
受国际经济发展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周期与结构调整影响,加之“4.20”地震与“7.9”洪灾,四川经济发展增速有所下降。2013年,四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同比回落2.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见图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25.6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3579.0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9256.1亿元,增长9.9%。产业结构为13.1:51.7:3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1%,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工业的平稳推进和服务业的较快增长为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
图 1 全国和四川经济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四川省统计局。
2.内需平稳增长,进出口增速回落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万亿元,同比增长16.7%(见图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9个百分点,增幅回落2.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拉动有力,房地产投资增长较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亿元,同比增长13.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646亿美元,增长9.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增幅回落14.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20亿美元,涨幅为9.1%;进口226亿美元,增幅为9.5%。外汇收支持续双顺差,经常项目顺差88.72亿美元,增长92.63%,资本项目顺差34.21亿美元,增长5.62%。40家金融机构共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711亿元,人民币跨境结算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倍。人民币成为四川对外经济交往中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货币。
图 2 投资与消费增长
第二篇:山东省金融稳定报告(2016)摘要
山东省金融稳定报告(2016)摘要
摘 要:2015年,山东省金融业总体实力和运行稳健性不断提高,地方金融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各项金融改革取得新的成效。但受“三期叠加”及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全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主要经济指标增势持续放缓,实体经济风险逐步向金融领域传导,金融风险形势依然严峻。
关键词:金融稳定;报告;摘要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6)04-0012-06
2015年,山东省金融业总体实力和运行稳健性不断提高,地方金融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各项金融改革取得新的成效。全省金融业增加值3130.6 亿元,同比增长14.1%,占GDP比重5%;社会融资规模增加7599.7亿元,居全国第5位。但受“三期叠加”及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全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主要经济指标增势持续放缓,实体经济风险逐步向金融领域传导,金融风险形势依然严峻。
一、宏观经济与金融稳定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经济增速略有放缓,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2015年,山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0万亿元,增长8.0%,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79.08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9485.90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28537.35亿元,增长9.6%。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8.1:48.4:43.5调整为7.9:46.8:45.3。
2.三驾马车差别显现,对外贸易降势趋缓。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381.46亿元,增长13.9%,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61.41亿元,增长10.6%,同比回落2个百分点。进出口总值2417.49亿美元,累计下降12.7%,同比回落16.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40.61亿美元,下降0.4%;进口976.88亿美元,下降26.1%。
3.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效益低位运行。2015年,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增速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7718.81亿元,增长10.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6886.69亿元,增长9.8%;实现利润8617.24亿元,下降1.6%。
4.地方财政运行平稳,居民收入协调增长。2015年,山东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529.26亿元,增长10.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03元,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45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0元,增长8.8%。
5.物价低位运行,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15年,山东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2%,其中,城市上涨1.4%,农村上涨0.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分别下降0.7%、4.8%和5.0%。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5%。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外需下降过快,固定资产投资乏力,经济增长低于预期,未来经济稳增长压力不减,市场主体对宏观经济预期不乐观。二是企业经营困难。生产领域通缩程度的加深降低了企业预期,经济效益持续下行压缩企业盈利空间,用工成本、化解过剩产能、节能环保以及技术改造投入加大等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形成压力。三是行业、地区发展分化明显。高新技术行业增势良好,传统行业加速回落,产能聚集、同质化发展和环境治理约束对区域风险影响加大。四是房地产市场继续调整。商品住房累计可售面积18600万平方米,增长4.3%,去库存周期仍然处于高位。五是外贸形势不容乐观。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下滑势头难以扭转,同比均出现大幅下滑。
(三)经济运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实体经济风险对全省金融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一是受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调整影响,部分企业财务问题不断暴露,信用风险防控压力增大。二是企业面临的环保约束明显加强,落实停产、限产等环保整顿措施可能引发风险。三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银行业收紧贸易融资,大量贸易类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不良呈上升趋势。四是房地产市场调整逐步深入,房地产企业信贷风险需持续关注。五是个别大型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出现违约,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二、金融业与金融稳定
(一)银行业
1.总体运行状况。
(1)资产负债规模平稳增长。2015年,全省银行业机构资产总额97022.2亿元,同比增长11.82%;负债总额93694.1亿元,同比增长11.93%,增速分别较上年上升2.28个和2.43个百分点。各项存款76795.5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较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各项贷款59063.3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较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全省存款余额和增加额均居全国第6位,贷款余额和增加额分别排全国第4位和第3位。
(2)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进一步增强。年末全省本外币存款余额76795.5亿元,比年初增加6935.6亿元,同比多增978.7亿元,服务业、小微企业和重点区域贷款支持力度加大。
(3)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市场份额保持稳定。资产、负债占比分别为30.89%和29.39%,新增存、贷款市场份额同比分别提高2.7个和2.4个百分点。
(4)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2015年末全省国有、政策性、股份制、外资银行二级分行以上机构239家,法人银行业机构252家,其中,新设村镇银行24家,新设财务公司3家,金融租赁、汽车金融公司顺利开业。
(5)银行业改革取得新成效。工、农、中、建、交等大型商业银行山东省分支机构继续深入落实股份制改革要求;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持续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省62家未改制农信社全部达到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标准,其中挂牌开业21家;城商行转型步伐加快,机构下沉和业务创新力度加大;民营银行申设工作稳步推进。
2.需关注的问题。
(1)不良贷款持续反弹,信用风险管控形势依然严峻。2015年末,全省不良贷款余额1219.8亿元,较年初增加223.9亿元;不良贷款率2.06%,较年初上升0.21个百分点。部分区域信贷风险暴露增加,企业担保圈风险隐患仍然较大,全省银行业保证类企业贷款不良率高于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部分不良高发地区存在信贷投放大幅缩减的现象,信贷收缩和企业风险暴露相互影响,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2)资本状况整体充足,部分机构风险抵补能力较差。2015年末,全省法人银行业机构资本净额3769.03亿元,较年初增加1067.37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3%和13.44%。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分别较年初上升0.17个百分点和0.33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下降的机构分别有99家和102家。
(3)流动性总体良好,部分机构风险管理能力亟待提高。2015年末,全省法人银行业机构统算流动性比例为69.02%,核心负债依存度58.22%,人民币超额备付率4.1%。部分中小法人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仍存在不足,存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组织架构不完善、风险计量水平不足等问题。
(4)银行业机构案防、舆情控制和应对群体性事件面临较大压力。个别机构因内部案件和管理问题引发了负面舆情和群体性事件,对正常经营造成较大不利影响。
(5)经营利润持续下降,发展转型压力增大。全年实现净利润771.61亿元,同比减少25.2%。分机构类型看,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净利润同比减少较多,降幅分别为66.56%、39.74%和20.47%;地方法人银行本年净利润同比增加7.92亿元,增幅8.1%。全省资产利润率0.8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率32.82%,同比上升0.26个百分点;中间业务收入比率14.16%,同比上升0.01个百分点。传统银行业依赖利差和信贷增长的盈利模式亟待转型。
(二)证券期货业
1.总体发展状况。
(1)机构规模快速增长。全省证券业和期货业总资产合计超过1500亿元,新增证券期货分公司和营业部62家。两家法人证券公司总交易额和客户保证金余额分别同比增长2.6倍和36.1%,净利润同比增长1.9倍。两家法人券商连续五年被评为A级,总资产和净资本分别同比增长60%和99%,各项风控指标均符合预警监管标准。
(2)上市公司融资规模继续扩大。新增12家上市企业,融资65.2亿元。162家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8893.9亿元,同比增长53.4%。41家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融资494.7亿元,增长45%。在“新三板”挂牌336家,募集资金61.2亿元,同比分别大幅增长2.4倍和25倍。
(3)期货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全省期货公司全年代理交易量同比增长10%;期货投资者开户数、保证金余额分别同比增加1.2万户和7.8亿元。3家期货经纪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同比增长21.8%和49.4%,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累计设立了22个期货品种的56家期货交割库。
(4)积极打造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公司制改造顺利完成,推动企业累计实现融资约200亿元。与“新三板”初步建立了批量转板机制,已有24家企业成功转板。蓝海股权交易中心年末挂牌企业达318家,推动企业累计融资近30亿元。年末全省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机构达434家,注册资本561.84亿元;新增债券融资额4031.8亿元,同比增长33.8%。
2.需关注的问题。
(1)上市公司盈利持续下滑。截至2015年第3季度末,全省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4.51%和17.03%。其中,80家企业净利润业绩同比下滑,45家净利润下滑速度超过40%,24家上市公司出现亏损。上市公司销售和资金周转难度进一步增大,至第3季度末,全省上市公司存货同比增长4.08%,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7.98%。
(2)法人券商竞争实力有待增强。中泰证券通道业务佣金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57.63%,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3.71个百分点;投行业务发展滞后,承销与财务顾问收入仅居全国第28位左右;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仅占全行业的1.99%。中信证券(山东)公司目前承销和资管收入仍为零。山东证券机构资产证券化、量化做市交易等新兴盈利模式尚待突破。
(3)“两融”业务风险增大。2015年两家法人券商融资融券余额达379.18亿元,同比增长20.2%。受市场行情影响,部分融资融券业务客户、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客户被强制平仓。
(4)非法与违规行为有所抬头。2015年监管部门对山东辖区两家上市公司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承办正式立案案件11起,办结9起,处理涉嫌非法证券期货活动事项7件。
(三)保险业
1.总体发展状况。
(1)保险机构实力逐步增强。年末全省共有法人保险公司4家,保险公司省级分支机构81家。保险机构数量和从业人员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全省保险业总资产3807亿元,较年初增长17.2%,增速提高5.4个百分点。
(2)业务结构有所改善。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787.6亿元,居全国第3位;保费同比增长22.9%,较2014年上升9.2个百分点。财产险、人身险分别实现保费593亿元和1194.6亿元,同比增长9.8%和30.6%。农业保险、责任保险等政策性险种增势较强。
(3)保险改革创新不断推进。省政府召开保险资金支持山东经济转型升级暨项目对接签约会议,协议金额达到445亿元。山东率先启动商业车险条款费率市场化改革,约8成车险消费者保费同比下降。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推动普通寿险业务同比增长84.2%。互联网车险业务规模超过专业代理渠道。
(4)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2015年,保险资金直接投资累计604.1亿元,同比增加51.8亿元。出口信用保险、保证保险分别提供1912.8亿元和15.5亿元风险保障。农险产品开办县区增至140个,财政补贴险种12个。大病保险累计赔付53.61万人次、15.7亿元。各类责任保险累计承担风险责任3.3万亿元。治安保险县区覆盖面超过80%。
2.需关注的问题。
(1)经济下行和政策调整对保险行业产生深层次影响。车险保费增速处于近年来的低点,增速回落6.2个百分点。与经济关联度较高的企财险、货运险增长乏力。部分挂钩创新型投资项目的寿险产品风险管控难度较大。
(2)退保金持续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15年全省寿险累计退保保持较快增长,非正常退保以及由此引发的信访投诉,是困扰保险公司经营的重要问题。
(3)保险机构经营管理风险因素增多。保险业机构营销团队发展过快、人员整体素质有所下降。营销员以保险工具参与民间借贷以及非法集资、销售非保险理财产品等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四)金融业综合经营
1.金融控股公司。
山东省内有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简称山东信托)和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莱钢集团)两家由总行认定的金融控股公司。山东信托控股泰信基金、鲁信资产管理两家金融子公司;莱钢集团控股中泰证券、莱芜市钢城区鲁中小额贷款有限公司。2015年,两家公司总体运行平稳,山东信托管理的信托规模同比下降16.92%,净利润同比增长27.39%。莱钢集团净利润同比下降6.45%。
需关注的问题:一是实体经济领域风险不断暴露,对信托行业规模及资产质量形成一定不利影响。2015年山东信托管理的信托规模、新增资金信托业务规模均明显下降,不良资产余额、不良资产率双升。二是受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影响,莱钢集团融资成本上升,融资规模下降,利润出现下滑。
2.交叉性金融业务。
2015年,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增势明显,全省银行机构同业负债余额同比增长19.08%,投、融资类同业资产余额合计增长24.22%。跨业投资规模扩张迅速,跨业投资金额增长22.42%。产品代理销售额稳步增长,证券公司资管计划、其他类债券、保险产品销售增幅分别达到285.48%、82.64%和81.14%。银行业理财产品销售出现下滑,全年发行及代销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同比减少0.36%。证券公司交叉性业务发展平稳,中泰证券资管规模增长20.05%,全年以两融收益权转让方式融入资金共计241.33亿元,利率互换交易名义本金21.2亿元。
需关注的问题:一是地方法人机构跨业投资增长较快。2015年末,辖内农村合作类机构同业投资余额同比增长185.39%,同业投资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上升至18.27%,应收款项类投资增幅达878.33%。二是辖内法人机构陆续推出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增加了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三是同业业务中仍存在规避监管的行为。部分机构通过同业业务规避规模控制或监管指标限制,同业业务资金来源和运用在期限和流动性方面存在错配,潜在流动性风险隐患。
三、金融市场与金融稳定
2015年,山东省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健康运行态势,市场利率总体低位运行,交易量快速增长,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稳步增加,企业参与度不断深化。
一是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运行平稳,交易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5年,全省共有138家市场成员和非法人投资主体参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交易,受市场流动性充裕、资金面总体宽松影响,总成交量大幅增加至41.4万亿元,同比增长74.7%。全年日均融入资金1823.5亿元,融出资金886.3亿元,日均净融入资金937.2亿元,同比增加195.3亿元,增长26.3%。
二是票据签发规模维持高位,贴现利率居于三年来最低水平。2015年全省金融机构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规模维持在12500亿元以上,保持基本稳定。2015年末,山东省金融机构银行承兑汇票签发余额12442亿元,同比增加907亿元,同比增长7.86%。票据贴现市场利率回落,2015年末贴现加权平均利率降至3.46%,同比下降2.43个百分点,处于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三是债务融资工具融资规模持续扩大,企业参与度不断深化。2015年,全省共发行债务融资工具326单,同比增加111单;实现融资3438.9亿元,同比增长50.8%,融资额居全国第三。至年末,全省存续期内的债务融资工具余额4602.9亿元,短期融资券实现较快增长,发行数量和融资规模同比分别增长95.1%和82.1%。全年共有95家企业成功发行债务融资工具。2015年全省债务融资工具平均发行利率为5.12%,较2014年下降1.38个百分点。
四是黄金市场成品金产量和利润下降,融资渠道拓宽。2015年,5家监测的矿山开采企业开采矿石10918.1吨,同比减少3154.7吨;矿山开采企业成品金产量为110吨,同比减少1.57吨;8家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4.5%和35.3%。
四、金融服务与金融稳定
2015年,山东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为全省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金融法治基础不断增强
金融管理部门新制定或修订了多部与金融业和金融基础设施相关的重要制度性文件,规范了互联网金融、股票股权交易、保险资金运用等方面的业务活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有序推进。实现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在省市县1392家银行业分支机构的全面覆盖,组织开展系统数据核对工作,着力改进投诉受理方式,提升电子化处理水平和数据准确率。
存款保险制度顺利实施。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施行。按照总行统一部署,济南分行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存款保险制度顺利实施。截至2015年末,全省225家投保机构已全部办理投保手续,全省投保机构费率水平均为万分之1.6,累计交纳保费2.32亿元。保费交纳对投保机构财务影响较小,以2015年投保机构经营数据计算,半应交保费折算成保费后占全部投保机构业务管理费支出、净利润、营业支出的比例分别为0.94%、1.44%、0.77%。随着金融改革的加快推进,为进一步发挥存款保险机制作用,人民银行将依法推进实施风险差别费率、风险警示、早期纠正和风险处置等工作。
(二)支付体系平稳运行
2015年,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出台多部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对辖内直接参与者、省级银行机构、村镇银行等的管理要求,明确了突发事件分类、报告流程和应急处置等事项,保障了中央银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连续开展和资金安全。截至2015年末,全省支付系统覆盖9436家银行机构网点,同比增长4.28%;全年累计清算资金190.87万亿元,同比增长18.8%。农村支付环境进一步改善。全省县及县以下地区ATM、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POS布放量分别为2.2万台、2.1万台、80.1万台,分别同比增长0.91%、31.25%、3.49%。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有序发展。山东省共有支付机构53家,省内法人支付机构共签约预付卡线下特约商户26101户,银行卡收单线下特约商户19633户。互联网支付业务量243.7万笔,金额199.7亿元。
(三)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
截至2015年末,全省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量增长2.67%,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量增长2.0%。征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年窗口查询个人信用报告193.9万次,互联网查询个人信用报告275.5万份,分别同比增长49.3%、59.3%。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全省17个地市小微企业和农村数据库基本建成,累计采集小微企业信息71.9万户、农户信息164.8万户。
(四)反洗钱工作力度加大
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以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为工作重心,指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可疑交易的分析,提高可疑交易报告质量,及时进行风险预警。2015年共对45家县级以上机构开展现场检查,对2387家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综合评价,对41家机构进行了风险评估,开展监管走访169次,约见谈话71次,质询3次。反洗钱监测与协调合作机制有效运行,创新实施可疑交易报告遴选机制,开展反洗钱行政调查、案件协查51个,移送线索99个,立案18个,与相关部门举行各类情报会商223次,发布风险提示72期。完成总行跨区域调查14个,实施调查109次,协助司法机关开展调查9个,实施调查77次。
(五)货币流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积极开展冠字号码查询及设备贴标工作,强化现金全额清分的监督管理。科学摆布发行基金,建立小面额货币的良性循环机制,确保了全省现金供应合理,市场现金需求满意度和整洁度不断提高。全省企事业单位监测数据显示,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平均水平94.2%,各券别需求满意度平均水平97.8%,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深化城乡反假网络建设,建立反假货币快速反应机制,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提升了区域反假货币风险防控的前瞻性。
(六)金融知识宣传培训和投资者风险教育深入开展
全年开展征信、反洗钱、反假币宣传逾 5100余次,受众超过220余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20余万份。积极参与“维护金融稳定 山东在行动”等专题广播节目,围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反假货币、反洗钱、银行卡使用等工作开展政策解读,正面引导社会认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五、总体评估与政策建议
按照统一的层次分析模型和权重,对山东金融稳定状况定量评估显示:2015年综合评分75.26,比上年下降1.3。其中,经济得分较2014年下降1.01,说明在“三期叠加”背景下,全省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任重道远。全省银行业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存贷款稳步增长,贷款结构稳中向好,但受实体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银行资产质量持续劣变,信贷风险防控压力增大,区域性、行业性金融风险上升,金融生态环境有所恶化,受此影响,银行业得分下降0.43,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得分下降0.13。全省证券业经营规模与盈利水平快速增长,上市公司融资规模继续扩大,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展较快,行业得分上升0.16。保险业总体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机构资产规模、保费收入大幅增长,得分较2014年上升0.11。
2016年,全省金融业面临的风险防范与化解形势依然严峻。全省金融业应继续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工作要求,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切实强化风险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一)认真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引导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实体经济资金需求,增加信贷投放;认真实施宏观审慎评估,促进金融机构广义信贷合理增长;引导金融机构落实信贷政策要求,将更多的信贷资源配置到“三农”、小微企业、扶贫开发、节能环保、科技、文化、创业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努力缓解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
(二)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报告,坚持金融风险监测全覆盖
加大风险监测排查力度,深入推进金融机构稳健性现场评估,严格落实银行机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强化对金融创新业务和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重点关注产能过剩行业、大企业融资担保圈、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市场、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等风险状况。
(三)深入推进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内控建设,切实提高稳健经营水平
督促各金融机构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平衡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市场规模与经营效益、市场开拓与内控管理等方面的关系。健全完善信贷审批管理,强化内部信贷风险防控,高度重视现金流等第一还款来源,合理确定互保联保授信额度。严防金融机构案件风险。
(四)完善金融风险应对处置措施,有序推进各类金融风险化解处置
推动地方政府在区域金融风险处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强化对舆论宣传的管理和引导,防止负面信息发酵和蔓延;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大金融债权保护力度,坚决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和合作,防范跨行业、跨市场风险传递,强化金融市场秩序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非法吸存、发放高利贷、集资诈骗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加大金融安全宣传力度,强化金融投资者教育,切实提高社会公众理性投资意识及风险防范能力。
第三篇:山东省金融稳定报告(2015)摘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山东省金融稳定报告(2015)摘要
作者:
来源:《金融发展研究》2015年第04期
摘 要:2014年,山东省金融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有力支撑和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机构总体实力和稳健性不断提高,社会融资规模稳步增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金融资源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力度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逐步增强。地方金融改革深入推进,区域金融组织体系多元化进程加快,金融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金融监管成效显著,地方金融监管体系逐步建立,区域金融稳定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但是,在“三期叠加”形势下,全省经济增长环境复杂严峻,各种风险因素不断暴露,对山东省金融稳定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关键词:金融稳定;报告;摘要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5)04-0009-05
一、宏观经济与金融稳定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14年,山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4万亿,比上年增长8.7%,同比放缓0.9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8.3:49.7:42.0调整为8.1:48.4:43.5。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平稳运行。1—12月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41599.1亿元,增长1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92.0亿元,同比增长12.6%;进出口总值2771.2亿美元,累计增长4%;贸易顺差123.8亿元,增长565.23%。工业生产运行平稳,企业效益低速增长。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3488.14亿元,增长9.8%;实现利润8763.41亿元,增长4.6%。地方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居民收入协同提高。2014年,山东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175.9亿元,增长7.3%。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64元,增长9.8%。物价总体平稳,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18.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1.2万人,城乡就业连续11年实现双过百万。城镇登记失业率3.3%,低于4%的全年控制目标。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尽管全省经济金融总体保持平稳,但从第4季度情况看,主要指标延续了第3季度以来下滑势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同时,受结构转调步伐加快、劳动力供给减少、市场需求不足、资源环境约束等因素综合影响,经济下行和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具有客观必然性。二是房地产市场分化调整持续。2014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大、房地产供需关系发生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房地产市场逐步进入中期调整阶段,商品房成交量、销售额同比回落,库存大幅增加。房地产市场分化,部分企业资金链紧张,信贷风险上升;部分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大幅下滑,容易引发个别债务包袱沉重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违约。三是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依然任重道远。尽管当前结构调整出现一些好的迹象,但是总体看来,受资源禀赋等因素制约,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仍面临较大的困难。
二、金融业与金融稳定
(一)银行业
1.总体发展状况。2014年,全省银行业机构资产总额86680.8亿元,同比增长9.6%;负债总额83644亿元,同比增长9.5%。各项存款69151.9亿元,同比增长9.1%;各项贷款53662.2亿元,同比增长11.9%。全省银行业机构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1532.12亿元,较年初增加281.08亿元;拨备覆盖率153.84%,较上年降低39.21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202.36%,降低7.31个百分点。地方法人机构资产、负债占比分别为32.22%和30.68%,同比分别提高1.96个和1.69个百分点。
2.主要问题与风险点。一是不良贷款反弹较多,信用风险持续暴露。关注类贷款、逾期贷款分别较年初增加较多,全省银行业机构贷款质量向下迁徙率4.67%,高于向上迁徙率4.16个百分点。二是损失抵补能力有待提高。年末全省银行业机构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分别较年初下降39.21和7.31个百分点。97家法人银行机构资本充足率较年初下降,22家农村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低于8%。三是部分中小法人机构潜在流动性风险加大。全省法人机构中,16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贷比超标。部分机构的前10名大户存款余额占比过高,71家机构该比率超过30%。四是银行业机构案防、舆情控制和应对群体性事件面临较大压力。2014年,全省银行业机构共发生案件6起,同比减少1起,涉案金额同比大幅增加。部分机构因管理问题引发负面舆情报道和群体性事件,对正常经营和行业形象造成不利影响。
(二)证券期货业
1.总体发展状况。2014年,全省证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1.4%和109.5%。创新业务取得较大突破,融资融券余额同比增长1.84倍。新三板挂牌98家,其中齐鲁证券新三板做市企业22家,居行业第1位。全省154家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1.23万亿元,同比增长25.7%;证券化率20.9%,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全年10家公司实施并购重组,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92.9亿元,21家企业发起重组事项,涉及资金111.7亿元。全省新增期货营业部37家,投资者开户数、保证金余额同比分别增长0.99万户和19.7亿元。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发展迅速,年末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托管企业分别达412家和534家,累计融资150亿元,成功实现与“新三板”批量转板机制建设。4月份蓝海股权交易中心开业,挂牌展示企业达1386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2.主要问题与风险点。一是法人券商业务结构不均衡,竞争实力有待增强。两家法人券商经纪业务转型仍处于初级阶段,通道业务佣金收入占比分别为62.6%和67.8%。投行与资管业务发展滞后,齐鲁证券公司承销与财务顾问收入仅居全国第19位,集合与定向资产管理净收入同比增长12.0%,较全国平均水平低64.9个百分点。目前,山东证券业已逐步摆脱经纪业务为主的局面,但证券机构资产证券化、量化做市交易等新兴盈利模式亟待突破。二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低位徘徊,债务风险上升。截至2014年第3季度,69家山东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全省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62%,较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同比增长9.8%和19.7%,长期借款增长12%。三是非法与违规案件有所抬头,市场环境仍须净化。2014年监管部门对山东辖区12起证券业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处理,博汇纸业、鲁北化工、联合化工等7家上市公司出现的违法违规案、内幕交易案或股票异动案已被结案或处罚。
(三)保险业
1.总体发展状况。2014年末,全省保险业总资产3249.5亿元,较年初增长11.8%。保险业提供风险保障42.65万亿元;累计赔付518.8亿元,同比增长17.5%。行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454.9亿元,同比增长13.6%。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容增面,2014年实现保费收入9.63亿元,赔付4.53亿元,受益农户188万户。出口信用保险助推企业“走出去”,2014年服务支持小微企业2000余家,为全省贸易出口提供风险保障1710亿元。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在潍坊、德州、济宁、聊城等地铺开,2014年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保障3.52亿元。2014年保险资金运用新增157亿元,投向基础设施、保障房、医疗健康、养老社区等领域。新增债权投资计划229亿元,集中在交通和保障房领域。
2.主要问题及风险点。一是财产险经营效益下行风险加大。受市场竞争加剧、新型销售渠道快速发展及行业自律转型等因素影响,车均保费呈走低态势。部分公司以费用换业务的发展方式,扰乱了市场秩序,高费用、高投入的特征较为明显。二是人身险发展质量和持续性值得关注。人身险业务回升基础不牢固,尚未形成新的有效增长方式。前期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高现金价值产品拉动,此类产品期限短、收益高、资本占用大,发展可持续性弱。三是保险机构风险防范任务艰巨。满期给付涉及公司和金额数量均明显增加,非正常退保和满期给付风险压力持续上升。一些保险中介销售误导,可能引发退保等群体性事件;有的保险中介非法销售非保险理财产品,甚至涉嫌非法集资。部分公司的基层团队管理较为粗放,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极易引发非法集资、挪用客户资金等风险事件。
(四)金融业综合经营 1.金融控股公司。
(1)总体发展状况。2014年,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简称山东信托)和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莱钢集团)两家公司总体运行平稳,股权结构稳定,风险相对可控。山东信托管理的信托规模为3245.0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96%;2014年新增信托规模为1873.6
3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元,同比下降49.03%;净利润为7.35亿元,同比增长2.65%。莱钢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91%,投资收益同比下降3.68%,实现净利润15.43亿元,同比增长441.11%。
(2)主要问题及风险点。一是信托贷款兑付风险压力加大。2014年,煤贸、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开始暴露,担保圈风险、房地产行业风险上升,山东信托个别信托计划出现违约。此外,随着同业业务的逐步规范及“通道”类业务同业竞争压力加大对信托业务形成的“挤出”效应,山东信托新增资金信托业务规模明显下降。二是莱钢集团主业经营持续面临挑战。钢铁需求持续疲软,钢企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偏低现象长期存在,环保成本逐步上升,多数钢铁企业微利或亏损仍是常态。受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影响,莱钢集团资金压力持续。2.交叉性金融业务。
(1)整体发展情况。2014年,全省银行机构同业资产余额同比上升1.73%,增速较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其中买入返售资产增长6.11%,增速同比下降35.7个百分点,收(受)益权等非标准化资产的买入返售业务余额仍较高,年末达1215亿元。同业负债余额下降5.93%,其中卖出回购业务下降5.17%,非标准化资产卖出回购业务大幅缩减。全省银行机构开展跨业投资项目(投资理财产品、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及其他产品)13991笔,投资金额8583.4亿元,超半数资金投向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计划。证券公司跨业合作业务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12月末,辖内法人证券公司存续348只定向资产管理产品,规模为1803.11亿元。此外,法人证券公司还开展了两融收益权转让业务,全年业务额176.92亿元。
(2)存在问题及风险点。一是部分银行通过委托贷款业务弱化了宏观调控与产业政策效果,规避信贷总量控制。例如,对16家银行的调查显示,部分资金借道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以资产管理计划、基金产品等为委托人,通过银行向房地产业发放委托贷款,全年合计148.57亿元。二是证券公司两融收益权转让业务潜藏风险点。两融收益权转让业务打通了银行、保险资金进入股市的通道,放大了金融风险跨市场传染的可能性。同时,两融业务普遍存在期限错配现象,加大了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三、金融市场与金融稳定
(一)货币市场及债券市场交易活跃,资金价格下行明显
2014年,全省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交易总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40.5%,实现资金净融入5.5万亿元,同比增加3.3万亿元,增幅达150%。其中,同业拆借市场总成交额5291亿元,同比增长18.5%;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3.21%,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现券交易额2.3万亿元,同比增加78.3亿元,资金净回笼0.1万亿元;现券买卖加权平均利率5.11%,同比上升0.35个百分点。债券回购成交额14.83万亿元,同比增长51.06%。其中质押式回购占比98.28%,同比上升1.51个百分点,成交额增长53.42%,加权平均利率下降61个基点;买断式回购成交额下降19.53%,加权平均利率下降54个基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二)票据签发量先增后降,贴现利率持续低行后反弹
2014年,山东省票据签发余额先增后降。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银行承兑汇票签发余额12529亿元,较年初增长24%,达到历史高点。受银监部门政策调整及季节性因素影响,12月末全省银行承兑汇票签发余额11534亿元,较6月末大幅减少99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35亿元,同比少增67亿元。票据贴现利率持续低行后反弹。前11个月市场流动性充裕,票据市场利率持续走低。12月份,受股市持续高涨、IPO规模扩大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分流明显,市场资金面明显趋紧,资金价格抬高,票据市场利率随之快速反弹。
(三)债务融资工具融资规模持续扩大,企业参与度不断深化
2014年山东省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数量和融资金额持续攀升。全年全省共发行债务融资工具215单,同比增加79单;融资2278.2亿元,同比增加848.5亿元,增长59.4%,融资额居全国第四;平均发行利率为6.5%,其中一年期以内和一年期以上定向工具平均发行利率分别为7.35%和7.06%。国有企业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合计发行数量占比接近60%,融资额占比更是达到了77%。31家民营企业参与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共发行67单,融资335.7亿元。分类别看,除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外,其余各类债务融资工具均实现了较快增长。截至2014年末,全省存续期内的债务融资工具共有318单,余额3316.2亿元。
(四)黄金市场交易持续活跃,成品金利润空间收窄
全省13家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单位全年累计成交量1783.6吨,同比增加501.3吨,增长39.1%。全年纸黄金共成交65.9吨,同比下降61.8吨,降幅达48.4%;成交金额167.3亿元,同比下降53.2%。9家金矿开采企业共开采金矿161.3万吨,同比下降32.5万吨,降幅16.8%;完成矿产金产量79吨,同比增加19.4吨,增长32.5%。5家参与成品金加工的企业共加工成品金226.8吨,同比增加19.3吨。各监测企业共实现销售金额696.1亿元,同比下降11.6亿元;实现销售利润75.2亿元,同比下降2.9亿元。
四、金融服务与金融稳定
2014年,山东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促进了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支持了区域经济金融发展。
(一)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有序推进
2014年,在部分市、县成功试点的基础上,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研究部署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建设工作,印发《关于推进全省金融消费者保护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协会充分发挥受理投诉、调解纠纷、金融宣传、促进行业自律等职能。2014年,全省17个地市实现协会组织全覆盖,同时成立市级协会分会和办事处14家、县级协会56家。全年省内各级人民银行共受理投诉1355件,办结1336件,办结率98.6%,咨询6514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二)支付体系运行稳定
截至2014年末,山东省支付系统覆盖9049家银行机构网点,增长6.7%,全年累计清算资金160.6万亿元,增长8.2%。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处理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金额分别增长35.13%、60.19%。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系统日均处理银行卡跨行清算金额增长21.08%。非现金支付业务量持续增长,全省共发生网上支付、电话支付和移动支付交易合计22亿笔、金额82.1万亿元,分别增长25.0%和17.3%。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实施农村支付服务“新双百”工程,实现了助农取款服务点在全省行政村100%覆盖。
(三)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截至2014年末,全省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量增长4.33%,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量增长1.63%。全省各级人民银行共受理个人信用报告查询130万人次,增长38.79%。依法为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提供查询1418笔,增长3.65%。加大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平台的宣传推广力度,2014年全省累计注册人数达41万,累计查询各类个人信用信息173万笔,分别增长49.32%和55.64%。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信用档案建设,组织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农户”评定工作,有效提升了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截至2014年末,全省依托涉农金融机构评定信用乡镇454个、信用村3.3万个,评定信用农户1029.7万户,贷款余额2777.4亿元,增长3.43%。
(四)反洗钱工作持续深入
2014年,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积极探索和落实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开展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强化监督检查力度。全省共对44家县级以上金融机构、1家支付机构开展现场检查工作,对1375家市级以上机构开展自律考核评估,对97家具有省级管辖权的金融机构、1564家市级以上金融机构建立了反洗钱监管档案,灵活有效实施分类监管。全年共开展反洗钱行政调查、案件协查204次,移送线索58个,立案5个,侦破4个,涉案金额11亿元。召开山东省反洗钱工作联席会议,与相关部门举行各类情报会商40次,发布风险提示61期,向公安机关报案58个,涉及金额914.3亿元。
(五)货币流通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制定发行基金券别搭配投放管理办法,探索运用动态最优化理论指导发行基金调拨工作。建立小面额货币的良性循环机制,积极推进现金全额清分工作,优化了流通中人民币券别结构,提高了票面整洁度。对辖内644家企事业单位监测显示,2014年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平均水平为94.67%,提高0.81个百分点,各券别平均需求满意度为98.02%,提高0.41个百分点。反假币工作不断深入,全年山东省累计收缴、没收假人民币张数和金额分别增长127.7%和28.1%。
五、总体评估与政策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按照统一的层次分析模型和权重,对山东金融稳定状况定量评估显示:2014年综合评分76.43,比上年下降2.28。其中,因经济增速放缓,宏观经济得分下降1.15;受资产质量劣变、利润下滑等因素影响,银行业得分下降0.5;受经营效益下行等因素影响,证券业得分略降0.04;受退保金额大幅增长等因素影响,保险业得分略降0.02。
2015年,随着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全省金融业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全省金融系统应继续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努力加强对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发展的金融支持。不断强化金融业风险管理,切实防控金融风险,确保辖区金融稳定。
(一)认真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适度增长
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强化定向支持,进一步发挥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等的结构调控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金融机构落实信贷政策要求,将更多信贷资源配置到“三农”、小微企业、服务业、科技创新、新兴产业、新增长点以及水利、铁路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努力缓解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
(二)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报告,继续坚持金融风险监测全覆盖
加大风险监测排查力度,深入推进金融机构稳健性现场评估,严格落实银行机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强化对金融创新业务和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重点关注产能过剩行业、大企业融资担保圈、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市场、影子银行等风险状况。加强对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机构的监管,推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切实防范支付机构风险。
(三)深入推进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内控建设,切实提高稳健经营水平
督促各金融机构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平衡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市场规模与经营效益、市场开拓与内控管理等方面的关系,真正转变“重效益、轻风控”的经营理念,实施审慎集约经营。健全完善信贷审批管理,高度重视现金流等第一还款来源,适度弱化担保抵押条件,合理确定互保联保授信额度,避免过度授信。创新实施新型主办银行制度,促进银企双方构建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缓解银企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四)完善金融风险应对处置措施,有序推进各类金融风险化解方案实施
推动各地政府在区域金融风险处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强化对舆论宣传的管理和引导,弱化负面舆情对公众的误导,防止负面信息发酵和蔓延;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大金融债权保护力度,坚决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不断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和合作,防范跨行业、跨市场风险传递,强化金融市场秩序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非法吸存、发放高利贷、集资诈骗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严防相关风险向正规金融体系传递。加大金融安全宣传力度,强化金融投资者教育,切实提高社会公众理性投资意识及风险防范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2005年四川省金融运行报告
2005年四川省金融运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内容摘要]
2005年,四川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并取得实效,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经济增长位于1978年以来的较高水平,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一、二、三次产业稳定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需求扩大,投资和消费增长加快。市场物价涨幅逐步回稳。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金融运行平稳。银行、证券、保险业继续发展,服务经济的可持续能力有所增强。银行业总资产突破1万亿元。货币信贷平稳增加,信贷增幅自2001年来连续60个月低于全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市场主体行为变化,融资方式继续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利率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2006年,四川经济加快发展的内外部动力仍然强劲。随着西部大开发、工业强省等战略的实施,经济增长仍可保持较高水平,但增速会有所回调。公共服务品价格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将影响市场物价适度上涨。金融机构资金仍然总体宽松,贷款增长与2005年基本持平,金融市场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
目 录
一、金融运行情况.................................................3
(一)银行业稳步发展,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3
(二)证券业发展放缓,改革进一步深化...............................................5
(三)保险业发展态势良好,服务经济的作用不断增强...................................5
(四)金融市场的发展丰富了市场主体融资渠道.........................................5
(五)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逐步展开.................................................6
二、经济运行情况.................................................6
(一)投资稳定增长,消费市场活跃,内需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主要作用...................6
(二)工农业生产增长加快得到了效益的支撑...........................................8
(三)市场物价平稳回落,但原材料价格上涨仍然较快...................................8
(四)主要行业分析.................................................................9
三、预测与展望..................................................10 附录:..........................................................10
(一)四川省经济金融大事记......................................10
(二)四川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11
专 栏
专栏 1 四川票据市场发展特点...........................................................4 专栏 2 四川农村消费水平偏低面临结构升级...............................................7
表
表 1 2005年四川省银行业机构从业人员及其资产规模情况..................................3 表 2 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表.........................................................4 表 3 金融机构票据业务利率表...........................................................4 表 4 2005年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5 表 5 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结构表.........................................................5
图
图 1 人民币存款结构及增量情况.........................................................3 图 2 人民币贷款结构及增量情况.........................................................3 图 3 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6 图 4 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6 图 5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其增长率...................................................7 图 6 进出口及其增长率.............................................................7 图 7 财政收支额及其增长率.........................................................8 图 8 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8 图 9 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8 图 10 商品房施工及销售变动趋势........................................................9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05年,四川金融业结合实际认真贯彻稳健货币政策,在改革中实现了平稳运行,综合服务经济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一)银行业稳步发展,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
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财务状况明显改善。2005年,四川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进一步增长并突破1万亿元。银行业稳健经营,风险控制能力得到加强,剥离不良资产和央行票据置换不良贷款以及信托、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处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促进了资产质量的提高和效益增长,全年银行业实现利润增长超过50%。金融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汇丰、花旗、渣打银行成都分行相继成立,为四川金融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表 1 2005年四川省银行业机构从业人员及其资产规模情况
机构类别机构个数从业人数资产总额(亿元)
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3423622586663.1二、政策性银行11328811154.3三、股份制商业银行***.3四、城市商业银行3354530549.0
五、城市信用社127129193.7
六、农村信用社6666404841582.6
七、财务公司27447.1八、邮政储蓄281514069508.0
九、外资银行513112.3合计***11732.3 数据来源:四川银监局
货币信贷运行平稳,存贷款增长中结构变化突出。2005年末,四川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10050亿元,比年初增加1356.8亿元,增长17%;贷款余额6898.6亿元,比年初增加543.9亿元,增长8.7%。
货币信贷运行特点是: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势良好,资金总体充裕。但企业扩大生产资金支出增加和规模以下企业资金形势较紧,引起企业存款增速明显下滑。居民储蓄意愿较强,且呈现定期偏好,使储蓄存款成为各项存款增加的主要原 3
因。储蓄问卷调查显示,四季度首选储蓄的居民比例达36%,有30%的居民首选消费。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幅趋缓,增长率创近年新低。与上年不同的是季中和季末的波动幅度明显减小。随着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和风险管理逐步加强,贷款投放在支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与四川经济结构相适应,信贷重点投向基本建设、工业和农业,其中工业贷款多以票据方式支持。金融市场的发展拓宽了银行资金运用渠道,也增强了企业直接融资倾向,融资渠道多元化特征进一步显现。受近年人民币升值预期影响,外汇存款规模不断缩小。2005年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调缓解了存款下滑趋势,外汇贷款略有下降。现金延续了去年大回笼的特点。
图 1 人民币存款结构及增量情况
亿元300%2525020020***00-505-100-******01............*********222储蓄存款当月新增(左坐标)企业存款当月新增(左坐标)其他存款当月新增(左坐标)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当月新增(左坐标)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右坐标)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统计月报》。
图 2 人民币贷款结构及增量情况
亿元%***80106040820604-202-400***1000001000001............*********222中长期贷款当月新增(左坐标)短期贷款当月新增(左坐标)其他类贷款当月新增(左坐标)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当月新增(左坐标)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同比增长(右坐标)
数据来源:同上。
票据业务增速加快,已成为重要的短期融资方式。2005年,超额准备金利率调低后,票据业务成为商业银行运用资金、改善资产结构、企业融通资金的重要工具和渠道。银行承兑汇票签发量、贴现量均比上年大幅增加。票据市场竞争加剧,全年贴现利率呈单边下降态势,四季度加权平均利率已经跌破再贴现利率。
表 2 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表
单位:亿元
银行承兑汇票承兑贴 现季度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余额累计发生额余额累计发生额余额累计发生额1376.1229.1338.3260.318.920.62406.2477.0335.0537.511.835.73472.4792.2453.9941.218.552.04536.41148.5473.61406.210.271.3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表 3 金融机构票据业务利率表
单位:亿元
贴 现转贴现季度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票据买断票据回购13.693.952.832.6923.544.022.032.5233.343.641.671.6843.173.941.711.8 数据来源:同上。
专栏 1 四川票据市场发展特点
2005年,受诸多因素影响,票据融资成为银行业务发展重点,其收入占比也有所提高。
一是业务量迅速增长。在三季度后,票据融资增长速度加快,全年新增票据融资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6.8%,较上年提高近15个百分点。转贴现中,买断式转贴现较上年翻了一番。
二是利率市场化程度高。转贴现利率与银行
间市场利率走势基本一致,贴现利率逐渐突破再贴现利率限制,受转贴现利率影响明显,与市场利率差异不断缩小。票据市场利率与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关联度日益增强。
三是票据功能扩大。随着票据使用范围扩大和流通转让手续简化,票据的融资性功能增强。从以前主要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扩大为亦满足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需求。
四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票据市场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但存在的风险隐患也不容忽视。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票据业务发展中,往往将承兑和贴现捆绑在一起获取收益,而风险又主要集中在承兑环节,不当的市场竞争容易引发风险。
五是再贴现利率政策有待进一步改进。实际交易中,部分商业银行的贴现利率已经常性地向下突破再贴现利率,并由此在行际间引发规范竞争争议。随着票据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需要探索更加灵活的再贴现利率,引导票据市场健康发展。
利率变动呈现出新特点,各利率间的相关性有所增强。金融机构积极尝试存款利率市场化。建行四川省分行对人民币小额存款首试利率下浮;少数农村信用社全面调整人民币存款计结息规则,使实际利率水平低于基准利率;成都市商业银行推出13个月、18个月外币小额存款,利率根据LIBOR定期调整。
市场竞争对定价影响较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重心下移。全年四川金融机构执行下浮和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较去年有所上升,执行上浮利率贷款的占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资金向大企业、大项目集中导致对大型优质企业的竞争加剧,而宏观经济走势的不确定和业务拓展、市场细分不足,对中小企业贷款更加谨慎。另外,个人住房贷款主要执行下浮和基准利率,2005年纳入利率统计也使浮动区间重心下移。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定价制度、定价技术和信息系统建设不断完善,但由于目标客户趋同,市场竞争激烈,使得利率执行水平整体较低。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定价意识和定价能力普遍较弱,农村信用社通过利率定价模板试点后,定价主动性有所增强,因具有市场垄断性,利率执行水平也最高。
各种利率的相关性明显增强,利率政策的传导机制更加顺畅。央行票据利率——货币市场利率——转贴现利率——贴现利率的作用通道开始明朗,金融机构内部资金调剂利率对同业存款、贴现以及转贴现利率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日益凸现。
表 4 2005年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
合计国有独资商股份制商区域性商业业银行业银行银行城乡信用社合计***0.9-1.022.021.623.18.81.91.034.429.048.723.33.7小计43.649.428.367.894.4上1.0-1.3浮40.645.826.941.215.2水1.3-1.52.73.31.220.137.9平1.5-2.00.30.30.06.636.52.0以上0.00.00.20.04.8 数据来源:同上。
金融改革取得新进展,金融机构稳健经营能力继续提高。按照统一部署,中行、建行和交行分支行进一步深化股份制改革,工行实施并完成了财务重组,4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机构整合、内控建设、财务管理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中小法人机构改革稳步推进,4家城市商业银行实施了资产置换、1家引进了国外战略投资者。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进展顺利,省联社挂牌成立,全年有92%的县(区)联社认购了专项中央银行票据,正在促进经营机制转换等改革。改革中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明显上升,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作为全国五个小额贷款组织创新试点省之一,四川广元选取引入民间投资建立商业化小额贷款组织的模式。目前,小额贷款组织发起人的公开招募已经完成,机构组建的有关工作正在积极进行。
(二)证券业发展放缓,改革进一步深化
受资本市场低迷影响,四川证券业从业人员大幅减少,证券交易量亦大幅萎缩,全年证券交易量不足3000亿元,减少25%。证券公司总体经营困难,部分公司持续亏损。上市公司经营情况总体良好,少数公司经营风险有所显现。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和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证券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违规经营等问题得到改善,规范运作水平有所提高。A股63 5
家上市公司中,22.2%的公司完成或正在实施股
改,整体进度略慢于全国水平。
(三)保险业发展态势良好,服务经济的作用不断增强
保险主体不断增加,省级保险机构25家,保险分支机构及其网点增速达15%—20%,从业人员比去年略有增加。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受保险公司调整业务结构影响,9月以来,全省保费收入增速逐月攀升,全年保费增速仅次于北京和贵州,创历史最好水平。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保费集中于大城市的情况有所改变。保险密度和深度持续上升,保险密度突破200元,保险深度2.6%,略高于去年。全年为企业、家庭和个人提供了5.3万亿元的保险保障,农业保险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出口贸易提供了风险保障。
(四)金融市场的发展丰富了市场主体融资渠道
2005年,四川融资结构出现新的变化:伴随间接融资比重的下降,直接融资比重有所上升。银行间市场短期融资券的推出使部分全国性大集团在川分公司取得市场资金、川投集团长期债券成功发行以及民间融资逐步活跃等使直接融资占比达到近年新高。2005年末,攀钢集团通过了短期融资券发行备案,代表四川企业率先进入全国银行间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表 5 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结构表
融资量(亿比重(%)元人民币)贷款债券(含可转债)股票2000458.094.305.82001505.688.1011.92002652.398.601.42003784.197.120.92004645.498.301.72005580.096.63.50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省证监局
金融机构积极参与银行间市场交易,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金运用收益。全年全部交易品种累计成交7308亿元,比上年增长55.7%,而净融入资金增速则大幅减小。市场成员应对市场环境复杂变化的能力明显增强,逆回购交易迅速增长,市场预期不明时短期操作相应增加,交易热点随各债券品种收益率的变化迅速转移,套利和避险组合不断丰富,货币市场日益成为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和资金运用的重要平台。
外汇市场交易活跃,市场会员单位在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比上年大幅度增长。随着黄金价格大幅上扬,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黄金投资产品,逐渐参与市场交易。民间借贷日趋活跃,借贷利率水平总体较高。
(五)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逐步展开
2005年,自四川省政府批转人行成都分行《关于加强四川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见》之后,以政府为主导的建设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工作机制开始形成。为此省内各级政府结合实际,积极研究方案、提出措施,并按照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推动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此相适应的是,四川大力推进征信体系建设,银行的企业贷款数据和个人信贷业务数据入库率分别达到96.4%和97.3%,地方有关部门建设的信息系统也取得一定成果,在部分经济条件较好城市开展的全国借款企业资信评级试点也取得明显进展,这为营造全省社会诚信环境奠定了良好基础。省内一些金融生态建设重点推动地区显示,经济与金融生态的相互促进,不仅增强了金融机构的信心,也对外部资金形成了一定的吸引力。
二、经济运行情况
14年来,四川经济增长呈现“V”型走势。2005年在2004年高增长的基础上,保持了平稳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6%,比去年回落0.1个百分点,经济运行仍处于潜在经济增长能力之上。四川总人口8750万,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
图 3 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亿元%70006000******3008******9001111111122地区生产总值(左坐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右坐标)注:2003、2004年数据为经济普查后调整数。数据来源:四川统计局《四川省统计年鉴》
(一)投资稳定增长,消费市场活跃,内需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本轮国家宏观调控以来,四川投资增幅逐渐趋于稳定。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比去年加快8个百分点。城镇投资增速变异系数为0.1,比上年同期减少一半,比前5年平均水平减少近8成,显示投资增长的稳定性有所提高。投资结构继续调整优化,非国有投资增长加快,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继续上升。房地产业和能源工业投资增长较快,而高耗能工业投资增幅回落。首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四川投资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四川发展水平较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国家产业布局中重大项目较多,较高的投资率有利于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加快发展。
图 4 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
亿元4000%***500302000***050000-108******90011111111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左坐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右坐标)6
数据来源:同上。
消费需求继续平稳较快增长。2005年,四川消费需求增长延续了2002年以来的较快增长态势,剔除物价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是1997年以来增幅最大的年份,列全国第10位。住房、汽车、通讯、旅游、教育等是主要的消费热点。农村消费市场增速低于城市,主要是全年农民增收放缓,一定程度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扩大。
图 5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其增长率
亿元3500%***0002520***05005008******9001111111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左坐标)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右坐标)
数据来源:同上。
专栏 2:
四川农村消费水平偏低面临结构升级
统计数据显示,四川农业人口占比在79%以上,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直接关系到全省消费水平的提高,并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全省平原、丘陵、山区三个不同类型地区农村消费情况典型调查表明,四川农村消费总体水平偏低,农村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2004年为55.6%,与80年代末城市居民该系数大致相当。即使经济条件最好的平原地区,其恩格尔系数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调查还显示,消费层次差距较大,成都等平原地区农村消费的城市化特点较明显,而其余地区的农村消费仍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主。
近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实施,农民收入增加,“十五”期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9%,累计增加近900元。消费需求有所扩大,与2000年相比,农村消费正逐步从满足基本生活
需求向追求生活质量转变,用于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等新兴消费热点的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均上升了2-3个百分点。调查显示,手机、电视、摩托车是当前农村消费热点,下一热点将是改善住房、提高生活质量的电器消费和子女教育,这与90年代中期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特点相似。而且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与1993-1994年城镇居民相当,农村消费正面临升级。因此,政策上要针对农村消费市场群体和地域差异,建立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农村市场培育,加大金融服务力度,使农村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进出口增幅回落,对外贸易增速减缓。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四川外贸从出口增长较快、进口负增长变为进口回升,出口回调,全年进出口增幅较上年回落6.9个百分点。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对以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四川影响明显。2005年进出口总值和外商直接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比全国低54.3和1.7个百分点,表明四川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不高。
图 6 进出口及其增长率
亿美元亿美元******05-20-*********2222出口总值(左坐标)进口总值(左坐标)进出口差额(右坐标)数据来源:同上。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支出结构改善。财政收支差额趋稳且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这是因为近年来经济的景气攀升、企业效益好转和税源增加,既促进了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较快增长,也实现了公共财政支出的增加。图 7 财政收支额及其增长率
亿元亿元120001000-100-200800-300600-400400-500200-6000-700579*********政府财政总收入政府财政总支出财政收支差额数据来源:同上。
(二)工农业生产增长加快得到了效益的支撑
农业实现零税赋,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粮食实现增产,油料产量创新纪录,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
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但经过2002-2004年快速增长后,景气平稳回调。轻工业增长加快而重工业增速回落,显示以重化工行业增长引发的此轮经济周期开始回调。企业亏损有所加大,但亏损程度小于全国。在上游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行业利润支撑下,总体效益状况仍然较好。四川214户景气监测企业问卷调查显示,4季度企业产品销售情况景气指数比去年下降。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9.2万元/人,提高了2.1万元/人。
图 8 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
亿元%25003020002520*********22222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左坐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增长率(右坐标)数据来源:四川统计局《四川省统计月报》
服务业发展加快。其中旅游业快速发展是2005年第三产业中的一大亮点,实现总收入相当于GDP的1/10。餐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邮政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都保持了较快增长。
总体看,2005年四川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为20.3:41.3:38.4,工业比重上升显示出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的特征。
(三)市场物价平稳回落,但原材料价格上涨仍然较快
各类价格中,居民消费价格受食品类价格回落影响,全年涨幅1.7%,同比回落3.2个百分点。剔除食品因素,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下半年部分公共产品价格上调虽未能左右全年物价的总体走势,但形成居民较强的物价上涨预期。4季度四川省2000户消费者问卷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当期物价满意度指数为-7.5,72.5%的居民认为物价偏高。
生产环节价格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工业品出厂价格回落,4季度PPI与CPI的涨幅差距收窄。原材料购进价格比上年增长9.3%,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维持高位,直接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影响农民增收。图 9 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151050-5******.............*********222222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当月同比)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当月同比)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当月同比)数据来源:同上。
劳动力价格呈上涨态势,但增幅有所回落。全省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收入增长12.5%,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另据对250户农民工抽样调查,2005年平均工资收入增长4.9%,增幅回落较
多。
(四)主要行业分析
1.房地产业在调控中呈现总体平稳态势(1)房地产投资快速回升,市场供需两旺,方米,增长18.9%。但商品房中的营业用房供过于求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2)房地产贷款稳定增加,风险控制总体较好
随着四川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贷款房价上涨势头趋缓
2004和2005年,四川房地产投资与全国走势均出现背离,2005年投资增幅比2004年回升24个百分点。全省商品房施工和新开工面积快速增长,竣工面积略有下降;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继续增长,需求旺盛。商品房价格继续上涨8.8%,但上涨势头趋缓。新建商品房中的非住宅类、二手房、土地和租赁价格涨幅均出现回落。
图 10 商品房施工及销售变动趋势
%150100500-50******.............*********2222222商品房施工面积同比增长率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率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率注: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统计口径包括期房转现房和现房。以上指标均为从年初累计。数据来源:四川省统计局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一是投资快速增长,尤其是外资进入明显,土地拍卖竞价一路走高,土地购置费用大幅增加。二是供求关系变化与政策作用吻合。2004年到2005年一季度,五城区楼市处于热销状态,住宅销售面积超过供应面积。一季度全市房价涨幅全国第三。二季度随着房产新政实施,市场观望气氛加重,新房销售面积下降,二手房交易清淡,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中定金和预付款持续负增长。9月以后,需求较前期有所回升。全年供需两旺。三是商品房价格趋稳。商品房交易均价3173元/平方米,增长13.2%;商品住宅交易均价2875元/平
快速增长。2005年末房地产贷款余额突破900亿元,1998-2005年,房地产贷款增速均快于人民币贷款平均增速。房地产贷款继续支持个人住房消费,2005年末个人住房贷款占房地产贷款的比重为67.8%。其中成都市房地产贷款增速远远快于全省平均增速,占全省房地产贷款的比重达到77.4%,主要集中于个人住房贷款和土地储备中心贷款,两项合计占房地产贷款比重接近80%。由于房地产业在调控中走势不确定性加大,金融机构更加注重控制房地产信贷风险。全年银行贷款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到位资金中比重继续下降。房地产贷款总体质量较好,不良率较低。但有关统计表明,2005年,个人住房贷款违约笔数增长较快,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市场、财务和道德等风险带来的信贷风险。
2.电力行业扩张动力减弱迹象显现
四川是水力资源大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45亿千瓦,居全国第2位;技术可开发量为1.2亿千瓦,居全国第1位。2004年以来,伴随经济快速增长出现的电力供应紧张,全国电力建设投资爆发性增长,四川以水力为主的电力建设投资大幅增长。随着一些电力项目陆续建成投产,目前四川电力供需形势已大有改观,枯水期缺电形势已有较大缓解。尤其是随着前期项目陆续投产和溪洛渡、锦屏一级等项目开工建设,四川将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力生产基地。
受投资周期制约和四川水能丰富的产业特点影响,国家政策性引导资本和社会资本总体上仍在涌入该行业。2005年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增长49.8%。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数据显示,2005年末,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贷款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17.2%,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
目前,全国电力供需形势仍很紧张,但从四川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看,景气回落迹象有所显现。作为全国重要的电力设备制造中心,四川省电站锅炉、汽轮机和水轮机等母机生产作为电力行业的上游环节,其生产企业经营状况对电力行业景气具有预警作用。四川省装备制造业监测显示,占重装调查企业总产值50%以上的4户电力设备制造企业,2005年1至3季度订货额增加26.6亿元,而上年仅四季度就增加93.3亿元;4季度上述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加12.1%,而去年同期为下降32.4%,预示电力行业扩张动力已经开始减弱。因此,随着行业产能的陆续释放,对经济金融的影响应引起密切关注。
三、预测与展望
经过本轮的宏观调控,四川经济生活中一些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得到抑制,2005年经济实现了稳定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趋好。首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四川经济增长较快,结构趋于合理,但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扩大。因此,“十一五”期间,经济加快发展的内外部动力仍然强劲。从城镇投资新开工项目、工业利润增速、重装企业预收账款增速和资金供给等先行指标趋势看,影响经济增长大幅波动的因素尚不明显,经济稳定增长的惯性在2006年仍可延续,模型预测经济增长11%左右。经济依赖投资拉动的格局不会发生大的改变,西部大开发继续实施、工业强省推进、新农村建设启动也将支撑投资保持一定增速。消费增长的潜力较大,特别是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2006年投入农业的资金大幅度增长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支持农村消费增长。物价走势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食品价格稳中略降和生产资料供求改善是促使价格向下的主要因素,但公共服务品价格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存在上涨压力。通过对近10年数据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四川省CPI运行平均滞后于贷款增速约1年,2005年信贷增速下滑将在2006年物价运行中体现出来。ARIMA(1,0,2)模型预测显示,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在-1.5%到3.5%之间。
2006年,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不断深入,将进一步调整优化经营行为,金融市场快速发展、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也将调整优化融资结构,预计银行间接融资比例继续下降。利用ARIMA模型对1998年以来剔除季节因素的可比口径人民币贷款数据进行趋势预测,结果显示2006年贷款增加额与2005年基本持平。金融机构资金总体保持宽松,资金运用压力将影响市场资金价格,并促使商业银行加大信贷市场拓展力度和资
产多样化。货币信贷政策方面,结合四川实际,一是继续贯彻稳健货币政策,保持四川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二是继续推进金融改革,特别是农村金融改革,密切关注和分析商业银行改革及其行为。三是运用利率、汇率等价格杠杆,提高金融机构定价能力,促进资金在各市场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四是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对西部开发、新农村建设、消费、企业自主创新、中小企业以及助学、再就业等信贷支持。五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使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式转变到更加规范的轨道上来。
附录:
(一)四川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1.1月1日起,四川全省范围内停止征收农业税及其附加,比全国提前一年实现农业零税赋。
2.1月20日、1月29日、2月5日,人行成都分行、四川省银监局、证监局分别召开金融工作会议,传达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05年金融工作。
3.4月下旬,温家宝在四川考察时指出:要把深化改革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4.5月25日,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在成都召开,四川省政府列出了500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清单,涉及基础设施、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化、工业及制造、文化旅游、服务贸易等领域。
5.6月下旬起,四川省资阳、内江等12个市相继发生人感染猪链球菌疫情,8月疫情得到基本控制。此次疫情给四川省经济造成较大损失。
6.7月8日,南充市商业银行与德国投资与开发有限公司、德国国际合作储蓄银行基金签订400万欧元入股协议,成为中国加入WTO以来西南首家获外资参股的内资银行。
7.7月25日至28日,第二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在成都召开,期间“9+2”各方共签订合作项目703个,投资总额达到1150亿元。
8.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9.9月12日,花旗银行宣布在成都设立分行,汇丰成都分行同日开业;12月8日,渣打成都分行成立,随着多家外资银行的进驻,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地位渐显。
10.12月7日,四川省委八届六次全会通过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了“十一五”发展的基本思路。
(二)四川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第五篇:金融稳定工作总结
篇一:金融办工作总结
峄城区金融办2011年工作总结
峄城区金融工作办公室自今年4月份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积极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认真履行对全区金融机构的协调服务、协助监管等职能,引导全区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支柱产业、重点项目、中小企业以及“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金融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支撑保障作用,各项工作都取得长足发展。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1年主要工作
(一)发挥监督指导职能,保障银行金融业健康运行。
(1)维护银行业平稳运行。今年,在央行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根收紧的形势下,我办积极指导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金融服务意识,提高金融服务质量,通过积极协调与扎实有效的工作,较好地维护了全区金融业的平稳运行,促进了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规模稳步增长。截至目前全区共有银行金融机构7家,其中国有商业银行4家(工行、农行、中行、建行、)、政策性银行1家(农业发展银行)、地方法人银行1家(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1家。已初步形成了以国有银行为主体,商业银行和股份银行为两翼,其他的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为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各类金融机构基本覆盖全区。今年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势头强劲,新增存贷比位居全市前列,为全区重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1-11月份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8.17亿元,同比增长4.1%,贷款余额51.86亿元,同比增长24.4%,已提前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任务。
(2)协调促进银行信贷。为更好地发挥金融业在全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我们在多方征求意见,充分调研后,制定下发了《峄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对金融机构支持全区经济发展的考核奖励办法》。截至11月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1.86亿元,同比增长24.4%,贷款比年初增加10.2亿元,贷款余额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的27.5%,已提前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任务。其中协调农业发展银行在夏粮收购期间,及时争取2亿元贷款用于夏粮收购,为农民解决难题;协调中国银行在深圳努力争取2000万元外部贷款,用于支持当地企业发展。
(3)督促提升服务水平。为提高我区服务窗口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针对存在问题,7月29日,区金融办联合区纪委、区机关效能投诉中心组织召开了峄城区服务窗口相关单位负责人会议。重点强调了银行等金融部门存在百姓办理业务排长队,等待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对于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多次明察暗访。通过一段时期的整改,银行服务质量改善明显,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保险金融业稳步发展 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和经济的“助推器”,自区金融办成立以来,我们充分认识到做好金融保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按照“以服务促发展”的原则,积极为全区金融保险业提供业务指导等相关服务,致力于打造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在金融办和各有关单位的共同争取下,11月24日,平安财险在我区设立支公司,至此,全区共有大型保险公司13家。截止到11月底,我区缴保费收入又创新高,资金为5036万元,其中人寿保险公司2056万元;人民财产保险公司1430万元,太平洋保险公司1170余万元,永安财保公司380万元。
(三)丰富信贷服务体系,发展多元化担保融资方式。
(1)进一步搞好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服务,培育壮大担保公司,认真履行好协助监管职能。一是区金融办创新信贷方法,加大对全区工业经济、民营经济、“三农经济”及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贷款难题。截至今年11月份,全区共有担保商会8家,累计担保总额达到3.1亿元,省金融办批准设立的宏通担保公司担保额为2210万元;二是按照省、市金融办关于规范整顿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要求,近期区金融办陪同市金融办、市银监局有关人员对峄城区宏通担保公司进行了一次风险排查。就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同公司的管理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现场交流,提出了相关整改意见和建议,积极帮助解决在运营上存在的困难,使其严格按照法规制度开展经营活动、严格管理、规范运作,从而更好地助推地方经济的发展。
(2)积极申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为了完善我区的金融体系,缓解农民、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的贷款难压力,促进我区经济发展,我办多次与省、市金融办在小额贷款公司筹建工作问题上进行沟通协商,并深入企业进行调研,积极促进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目前,区金融工作办公室组织各成员单位对小额贷款公司申请材料进行了认真审核,审定了枣庄市峄城区丰源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的组建方案,现省金融办正在进行该公司申报材料的审定工作。(3)积极实施区非上市企业股权托管项目的申报。为了加强对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的规范管理,防范金融风险,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其上市创造条件,区金融办根据省委、省政府(鲁发[2010]10号文件)关于“完善发展全省性股权交易市场,为实现未上市企业股权转让创造条件”的要求,结合本区各企业实际,通过对各企业的尽职调查,选定海石花蜂业有限公司、山东豪利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旭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为我区首批在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申请股权挂牌项目企业。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争取,海石花蜂业有限公司和山东旭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12月29日顺利在淄博市举行第五批企业托管挂牌仪式。山东豪利集团有限公司股权托管项目的申报材料也已准备就绪,按计划将于2012年4月在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完成股权托管挂牌。
二、2012年工作打算
虽然我们在2011年所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2012年我办将继续围绕全区中心工作,进一步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新问题、提出新举措、开创新局面,推动我区金融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新突破:
(一)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继续优化金融发展环境,抓好上级和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金融产业发展政策的贯彻落实,加大金融债权维护力度,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为引进更多的金融机构进驻我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篇二:个人金融部工作总结 个人金融部工作总结
一、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个人存款。截至12月末,个人存款余额.亿元,较年初增加.亿元,增量居系统内第位,完成省行计划的.%,计划完成率居系统内第位,较上年提高个位次。个人存款增量市场份额.%,居第1位,较上年下降.个百分点。
——个人贷款。截至12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万元,较年初增加 万元,同比多增 万元,完成省行计划的 %,居系统内 位;同业占比 %,居第 位。全行非住房个人贷款余额xx万元,累计发放xx万元,同比多发放xx万元,较年初增加xx万元,同比多增加xx万元。增量居系统内第x位,完成省行计划的xx%,计划完成率居第x位,同比提高x个位次。
——惠农卡及农户小额贷款。截至12月末,全行共累计发放惠农卡 张,较年初增加 张,增量居全省第 位,完成省行计划%,计划完成率居全省第 位;授信户数 户,较年初增加 户,增量居全省第 位,完成省行计划 %,计划完成率居全省第 位;小额农户贷款余额 万元,较年初增加 万元,增量居全省第 位,完成省行计划 %,计划完成率居全省第 位。
——理财及个人中间业务。截至12月末,全行基金认申购金额为 亿元,完成省行计划的%,系统内计划完成率由年初的第 位提高到第 位。基金销售同业占比%,居第位,较去年提高 个位次。代销国债期金额 万元。销售“本利丰” 期金额 万元。实现个人业务中间收入为 万元。新增二星级(含)以上客户户,完成省行计划的 %,计划完成率居系统内第 位。发放优先服务贵宾卡6000张。销售“传世之宝”实物黄金 公斤,金额 万元,实现销售收入 万元。
——网点优化整合工作有条不紊行进中,网点文明标准服务导入完美收官。截至10月中旬,文明标准服务已在全市200个营业网点导入完毕,从环境到人员、从硬件到软件,都发生了焕然一新的变化。截至12月末,全行网点装修。。。
2009年,经全行个人业务战线全体同仁的辛勤努力,个人零售业务稳步健康发展,为全行的稳健经营夯实基础。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存款是立行之本,强调负债业务的根基作用,强力营销个人存款。
1、以总行“”活动为助力,推动存款业务快速增长。我行结合往年情况,采取早动手、早谋划,对一季度工作进行详细筹划,各支行亦相继召开专门会议,对基层网点员工明确激励政策及考核力度,适时调动员工积极性。全行上下认识到从元旦到春节前夕,是城乡居民收入兑现、年奖派发和资金回笼的主要阶段。通过举办客户乐于参与的春天行动抽奖活动、送“福”活动等等,辅以真情回馈,点面结合,维持良好的银客关系;同时抓住年前的资金流动特点,依托网点转型的平台,借助借记卡、惠农卡、网上银行、消息服务、电话银行、手机银行以及我行合作商户等渠道和功能载体,积极做好储源挖掘,助推业务增长
2、加大对优质个人客户的营销和服务力度。优质个人客户是我行个人金融业务经营的战略资源。截至12月末,全行二星级以上客户占比,存款占比,由此可见,对优质客户的维护工作做得是否到位关系到我行的业务发展和利润创造,只要抓住优质客户,就能稳定个人存款的基础。因此,从年初市行就深入实施“抓优质客户、促成长型客户、争潜力客户”的客户结构调整策略,依托个人优质客户管理系统,指导各支行对星级客户实施分层营销,坚持以经济贡献作为客户价值衡量的标准,集中优势资源,匹配相应层次的客户经理。强化对三星级以上客户的个性化服务及金融产品综合营销力度,提高客户资金的留存率。同时为进一步增强对我行优质客户的增值服务,市行向辖内优质客户免费赠送优先办理业务专用卡(简称贵宾卡),为客户提供方便服务,对维系客户,市场营销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并在全市所有精品网点均开通贵宾服务窗口,并配备业务素质高的柜员,专门为贵宾客户提供服务。
3、加大对代发工资、企业分红和土地补偿款等源头性业务的营销力度。年初组织各行开展了代发工资业务调查摸底,指导各行积极抢抓源头资金和间隙资金,在全市作了针对性的工作部署。
4、加大业务调度和督导力度,建立健全业务督导和引导制度,充分发挥二级分行对基层行的指导和引导作用。一是定期汇制各支行个人存款通报表、市场占有率情况表和全市营业网点增量排名表,加强对个存款的监测和调度。结合不同阶段的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个人业务调度会议,分析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个人业务工作。二是深入基层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对于各区域内客户资源、增存热点及时帮助支行把握,协同拟定措施,共同展开营销,有效切入市场,批量吸呐个人客户,加快吸储增存速度。密切跟踪各类临时性、集中性资金投放划拨信息,有针对性营销代收代付产品和代客理财产品,竞争性拓展各类代理项目的机遇存款。对于阶段性增存“低迷期”和增势较差的基层网点,由市行直接会同支行进行了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逐一研究制定具体的帮促方案。
5、总结典型经验,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今年以来,编发《个人业务信息交流》28期,市行采编我部简报一期,同时,对全市个人业务发展较快的支行,及时总结经验做法,由市行采编简报,如栖霞支行基金简报、毓璜顶支行黄金简报,并转发全市网点学习借鉴。篇三:2009年上半年个人金融部工作总结
济源分行个人金融部2009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济源分行个金业务紧紧围绕绩效考核目标,紧盯市场,加快个金业务战略转型,通过网点标准化改造、业务流程整合、专业队伍建设、强化绩效导向、实施产品带动等措施,负债业务、银行卡业务、理财业务、消贷业务的发展速度均进一步加快。截止6月末:银行卡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良好,贷记卡发卡、国际卡发卡、商户新增超额完成季度目标;财政公务卡发卡取得突破性进展,走在全省前列,发卡量全省第一,签约市直单位户数在四大银行中排名第一;人民币储蓄存款新增量排全省第3位,计划完成率在省行排名、新增市场份额均较1季度有所提高;个人贷款余额及新增市场份额均较上年末有较大幅度提升,关注率排全省第3名(含省行营业部),个人贷款业务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理财客户新增、理财客户资产新增和对私人民币理财产品销售三项指标均列全省第5位,其中,理财客户资产新增和对私人民币理财产品销售指标提前超额完成全年计划;基金销售量排全省第5位,基金销售收入排全省第3位。
一、我行个金业务主要业务指标发展情况
(一)个人中间业务收入
全辖个金板块实现中间业务净收入780万元,中间业务净收入贡献度40.7%。其中:个人中间业务收入263万元,同比增加15.7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2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85个百分点,计划完成比例排全省第19位,较一季度下降3个位次;银行卡中间业务净收入161万元,同比增加54万元,完成全年第一目标的42%,总量在全省排第五名,计划完成率排第七名;保险手续费收入212万元,较去年同期多收入153万元,完成省行下达目标的38%,落后时间进度12.3个百分点;基金销售收入94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2%,同比减少36万元,全省排名第3位;实现对私资金产品收入44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83%;实现第三方存管手续费收入5.5万元,完成省行下达目标的36.69%。
(二)负债业务
截止6月末,全辖人民币储蓄存款较年初新增81522万元,完成省行下达年计划的82%,新增量位居全省第3位,任务完成比例位列全省第15位,较1季度提升3个位次。新增市场占比23.95%,较1季度提高了1.05个百分点,位列四大行第三位,与工行相差8.37个百分点,与建行相差5.68个百分点。
外币储蓄存款较年初新增264万美元,完成省行下达目标的125%,新增量位列全省第10位,任务完成比例位列全省第15位,较1季度提升4个位次。
借记卡新增发卡27817万元,完成省行下达目标的36%,借记卡直购额 万元,完成省行下达目标的%。
(三)个人贷款业务
截止2009年6月末,我行个人贷款余额为49565万元,较上年新增11950万元,完成全年18000万元任务的66.39%,完成二季度计划4000万元任务的299%。全年完成比例全省排名第 位,第二季度完成比例全省排名第 位。新增市场份额为28.07%,较上年末上升23.88个百分点。
关注类贷款余额516万元,较上年上升171万元,关注率为1.04%,关注率指标按计划控制在省行要求的3%以内,排全省第3名(含省行营业部)。
个人贷款不良余额为1174万元,较年初下降199万元,不良率为
2.37%,较年初下降1.28%,不良余额全省排名第6,不良率全省排名第7。
四大行6月末零售贷款市场份额工行贷款余额72460万元,较上年新增13533万元,余额市场份额为37.82%,较上年末下降1.7个百分点,新增市场份额为31.79%,较上年末下降29.04个百分点;
农行贷款余额1143万元,较上年新增994万元,余额市场份额为0.6%,较上年末上升0.5个百分点,新增市场份额为2.33%,较上年末上升10.62个百分点;
中行贷款余额49565万元,较上年新增11950万元,余额市场份额为25.87%,较上年末上升0.64个百分点,新增市场份额为28.07%,较上年末上升23.88个百分点; 建行贷款余额68423万元,较上年新增16098万元,余额市场份额为35.71%,较上年末上升0.56个百分点,新增市场份额为37.81%,较上年末下降5.46个百分点。我行零售贷款余额及新增均排四大行第三位。
(四)理财业务
截至6月末,全辖20-50万客户数量为2826户,较年初新增518户,完成我行计划的51.8%;全辖50万以上理财客户数量为1068户,较年初新增389户,位列全省第5位,完成省行下达计划的82%。
截止6月末,我行20-50万元客户资产余额81394万元,较年初新增14787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48%;我行50万元以上客户资产余额110450万元,较年初新增4605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9%,计划完成率排全省第3位,较1季度提升了2个位次。
我行20万以上客户数量合计新增907户,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65317万元,占我行储蓄存款总量的39%;较年初新增57375万元,占我行储蓄存款新增总量的70%。其中20-50万元客户储蓄存款新增12168万元,占新增总量的15%;50万元以上客户储蓄存款新增45207万元,占新增总量的55%,为我行储蓄存款的稳定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
(五)银行卡业务
截至6月末,实现中银卡发卡7887 张,同比增加434张,完成全年第一目标的61.93%,完成二季度目标的103%,总量在全省排第3名;国际卡发卡369张,同比增加291张,完成全年计划的94%,完成二季度目标的134%,新增商户106户,完成年计划的118%,全省排名第1;商户收单19809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40%;外卡收单25.8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23.8%;新增透支额1415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229%;中银信用卡不良率1.8%,控制在省行规定范围内。
(六)产品销售
截至6月末,销售基金11713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25%,同比增加1340万元,全省排名第5位,较建行个人基金销量约少7787万元;销售保险4225万元,其中趸交产品3404万元,期交产品821万元;共销售对私人民币理财产品39381万元,完成年任务179%,列全省第5位;销售对私外币理财产品113万美元,完成年任务40%,列全省第19位。全辖个人网上银行客户较年初新增11365户,完成年计划的56%,全省排13名。全辖网银累计交易量74801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8%,全省排第6名。6月份由于网银bocnet升级为3.0,新增柜台签约网银查询版功能,辖内各单位抓住机会,积极开展代发工资户与个人网银的捆绑销售,个人网银开户速度显著加快,仅6月份就新增了3905户,再创今年单月增量的新高;第三方存管新增开户3045户,完成省行下达目标的46%,新增量排全省第一位,完成比例排全省第5位;新增有效户2213户,有效户占比72.68%,位列全省第2位。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开展储蓄存款竞赛活动,提高市场占比
一季度开展的储蓄存款竞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季度是储蓄存款的淡季,为保持一季度的成果,应对当前储蓄存款发展的不利形势,制定了淡季营销策略,确定业务发展目标,深挖市场潜力,把储蓄工作做细、作深,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深挖客户资源,开展基础客户营销活动。为构建客户信息库的完整服务体系,加强对基础客户(指存款余额为500元-50万元的个人客户)的关系维护和新客户的营销拓展,促进基础客户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为三级财富管理体系输送更多客户,在全辖开展基础客户定向营销活动。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外币储蓄存款的工作力度。根据我行部分外币储蓄存款利率低于同业水平的现状,积极应对,采取有力措施,通过销售外币理财产品、叙做因私购汇业务、开展外币留学贷款、做好源头营销、开展有礼促销活动等手段,维护、拓展客户,拼抢市场。采取措施,提高借记卡发卡量。针对我行借记卡发卡工作不利的局面,要求全辖从现有客户着手,开展无卡代发工资客户配卡活动。修武支行积极行动,通过与当地财政局沟通,为财政代发户从新进行了批量发卡工作,一举成功发卡348张。继发行“携手奥运成长账户“产品后,我行又推出升级版的“成长账户”——“爱心理财成长账户”。我行根据省行《xx银行河南省分行“爱心理财成长账户”实施细则》重新规范了业务,根据省行的文件要求充分做好了产品发售准备和营销宣传准备。
(二)积极营销,加强培训,加强零售贷款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一是积极营销住房开发商,协助支行做好项目上报审批工作,截至6月末,我行本年通过省行审批项目(含后续项目)13个,其中本部7个,额度为19843万元,支行6个,额度11751万元。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零售贷款客户经理风险防范意识,促进零售贷款业务又快又好发展。只注重业务发展,忽视经营管理及风险控制,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