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水市第八中学高中新课改汇报材料
天水市第八中学 高中新课改汇报材料
随着高中新课改在我省的稳步推进,至今新课改实施已近两年,在这两年当中,我校严格按照《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和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提高认识,增强信心,立足校情认真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
一、组织机构建设
为切实加强我校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课改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新课改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新课改落实国家新课改实施方案。同时成立了课程指导委员会,制定学分认定标准,规范学分认定程序;领导和监督学分认定的全过程,负责学分认定过程中的申诉、调查、合适和纠正,负责学分的认定和公示,建立学生学分档案。成立学分管理小组,下设学科学分管理小组。社会实践学分管理小组,社区服务学分管理小组,另外,在各班成立班级学分评定小组。同时,为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二、制度建设
根据《甘肃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及省、市、区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天水市第八中学高中新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天水市第八中学高中新课程改革规划》,《天水市第八中学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天水市第八中学高中新课程设置方案》,《天水市第八中学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天水市第八中学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定工作方案》,《天水市第八中学新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方案》,《天水市第八中新课程实验选修I课程实施方案》,《天水市第八中学高中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方案》,《天水市第八中学新老教师“师带徒”结对帮带活动方案》,《天水市第八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方案(试行)》,《天水市第八中学校本选修课实施方案》。
三、课程设置
依据《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管理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我校在开齐开足各类高中必修课的同时,对于选修I课程围绕国家方案全面展开,在学校现有条件下开设了通用技术课,在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校本选修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一)选修I课程实施情况
根据我校新课程实验选修I课程实施方案,我校高二年级已按要求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选修I课程,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 上,开设多样的选修课程,建立学生个性化选课和选课指导制度,逐步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符合新课标理念的学校文化。
(二)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
根据学校三年课程安排表,高二级按时开设通用技术课,专任教师任课,通过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生开发和培养了学生技术素养,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学校高度重视通用技术的实施工作,对科任教师选定专人参加了省级培训,但学校由于多种原因,还需筹建通用技术教室,配备相关器材。
(三)研究性学习
根据《天水市第八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方案(试行)》,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共15学分,3个课题,学生每一课题修5学分,至高二下学期为止修完全部研究性学习课程,我校高一年级的研究性学习以具体项目为重点,研究课程贴近自身与社会生活,通过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初步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技巧,帮助同学们树立科学的问题意识和治学精神。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的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学业为中心,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课题研究内容较为抽象,主要进行学科方向的专题性研究,本学期高
一、高二级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并正常开设。
(四)校本课程的开设
校本课程是高中新课改重要课程资源之一,结合我校实际,科任教师申请,我校开发校本课程9课,《播音与主持》、《太极拳》、《天水史话》、《形体与健美操》、《舞蹈》、《象棋》、《围棋》、《书法》、《健康教育》,学生根据《天水市第八中学校本选修课选修指南》,结合兴趣爱好选择课程,由于受班额限制,校本选修课学生可同时填报三门选修课程,分为志愿1,志愿2和志愿3,在尽可能找第一志愿确定选修课,在基础上结合第二志愿第三志愿,适当调整,对校本选修课的考核从学生出勤及学科测试由科任教师考核后,报校课改办。
四、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方式
(一)教师教学方式
新课改归根结底是教师教学观念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正在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转换。在一定程度上我校教学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呈现出了新的气象,教师集体备课,教师共同探讨教学策略措施,课后能够共同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教师也能够通过课外上网查阅资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新课程理念深入教师心中,推动着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
(二)学生学习方式
在新课改理念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着悄然变化,选修课,校本科及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课的开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由以前的老师给我们讲多少的学习模式中正在向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形式转变,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贯彻了新课改中“让学生快乐地学”的理念。
五、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新课改的主力军,没有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新课改就难以顺利实施。我校除组织教师参与省、市、区高中新课程培训外,积极开展新课程的校本培训。围绕教研活动,定人员,定专题开展教研活动,把教师教育理念的学习和培训作为高中新课程的重要环节,制定了《天水市第八中学新老师“师带徒”结对子帮带活动方案》,在校内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和青年教师汇报课。每两周展开一次教研会,在交流后洞中总结新课改经验。
六、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根据《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的要求,制定了《天水市第八中学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方案》,成立组织机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模块修习情况评价,高中阶段综合素质终结性评价,实验操作考查和信 息技术等五个方面,为确保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能公开、公正、公平、科学地进行,发挥评价对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建立和完善评价工作的公示、诚信、监督、申诉等制度。
总之,新课改任重道远,我们将进一步更新观念,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推动我校新课改在上新台阶。
第二篇:天水市第八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汇报材料
天水市第八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汇报材料
天水市第八中学,位于天水市麦积区,是一所区属高级中学。学校现有学生2018名,32个教学班,有教职工162名。学校始建于1980年,占地35亩,校舍面积14905平方米,承担着麦积区城区及城郊、中东路片各乡镇近30万人口的高中教育任务,服务半径近百公里。学校先后被评为天水市高中教学质量优胜学校、天水市文明单位、麦积区十佳学校等。
随着甘肃省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实施,我校新课程改革也同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逐步掌握正确认识社会的观点和方法,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公民道德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具有时代责任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我校高度重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依据《甘肃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确立了《天水市第八中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制订了《天水市第八中学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天水市第八中学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实施方案》、《天水市第八中学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天水市第八中学学生社区服务课程实施方案》等制度,全面落实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做法是:
一、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学生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由学校政教处负责组织,成立由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为组长,政教主任、教务主任、总务主任为副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政教处相关教师为组员的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办公室协调各年级组具体制订每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计划,同时制定详细的安全保障方案,坚持“责任到人,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学生的安全保卫工作。
二、确定具体实施办法:
1、高一新生的军事训练。由学校与相关部队等单位联系,利用暑假组织新生的军训工作。让学生通过军训,学习军事知识,了解国防和外交形势,进行热爱人民解放军的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增加学生的国防意识,提高学生执行革命纪律的自觉性。军训的项目由校学生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具体确定。
2、学生的校内实践活动。由政教处统一布置和检查评比。活动内容包括校内常规劳动卫生、电教设备管理、图书管理、自行车管理等,也含有学校重大活动以及运动会、文艺汇演等活动的安全秩序执勤等工作。
3、学生的社区服务活动。由政教处具体负责联络和组织。活动内容包括社区劳动服务、尊老助残、社区文化建设以及相关的调研活动。
4、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由政教处具体负责。倡导学生利用寒暑假自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家务劳动、生产实习、社会公益活动、科技文化活动、勤工俭学、乡风民俗调查以及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调查等。要求学生撰写假期生活小结或调查报告。
5、德育基地的实践活动。结合学校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联系建立校外德育活动实践基地。学校确定以每年的七月份为社会实践活动月,有计划、有主题地分年级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每次活动,由分管校长、分管主任牵头,由学校学生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办公室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在加强安全、文明、守纪等方面教育的情况下,认认真真地开展活动。活动结束后,各年级组要认真收集材料,做好实践总结,确保实践效果。对集中活动不能顾及的德育基地,政教处也有总体的安排,并利用合适的时间,带领相关年级或相关同学,不定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6、研究性学习的开展。2010年9月起,我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在高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精神,在高一年级全面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验。当时我们的基本做法是,选择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八个学科,每两周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利用每周一次的学习方法课给学生作动员,通过展示其他学校学生研究性课题研究的个案向学生讲解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和研究方法,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和结题论文。学生自由组合组成课题研究小组,自主选择课题,自己聘请指导教师(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专家教授或是家长、亲戚),自主推选课题组长,自主分工协作,自主选择研究方法、制定研究方案和研究步骤,利用一节语文课或政治课在班级进行开题报告论证会。开题后,利用每周一下午3、4节课和周末双休日自主开展课题研究。最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结题报告(小论文或调研报告,多数小组能用电脑打印),并在周一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在班级进行成果汇报。年级指导组和班级指导组向学生发放研究性学习研究课题参考意见,同时,反复向学生宣传:年级提供的研究课题仅供启发思路,学生应更多地从自己熟悉的身边环境(包括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等)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确立研究课题。选择研究课题的原则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知识基础、社会背景条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认真研讨,自主确定研究课题。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的认定:
(一)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设置及学分认定
1、军训是全体学生的必修项目,安排在高一第一学期开学之初,共一周时间,完成者填写并上交《学生社会实践记录表》,经审查可获得2个学分。
2、学校设置一个“社会实践周”,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一次主题活动,一般安排在高一第二学期暑假,完成者填写并上交《学生社会实践记录表》,经审查可获得2个学分。得2个学分。
3、其他2个学分可学生根据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和兴趣爱好,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假期时间自主安排活动而获得,可集中安排进行某一主题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周,也可分散安排多项活动,时间累计也不少于一周,这2个学分的认定时间在高二第二学期末。
(二)学生社区服务课程设置及学分认定
①校内统一组织的活动由相关部门提供证明,校外活动由学生以组为单位申报,高
一、高二寒假期间间要求每人完成10个工作日(不少于40学时)的社区服务,每名学生提交社区服务登记表作为证明材料,要求以实践地或服务社区负责人签字盖章为准;②开学后班级组织社区服务交流会,分别进行组内互评和全班互评;
③班主任考核,并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强化体验,表扬先进,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④政教处审核,并在学期结束前统一公示学生社区服务内容和学分。
学生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学分认定由学校根据学生参与的时间、态度和实践的效果进行认
定。学校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在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项目上勇于创新。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
制订了学校研究性学习的三年整体规划,出台了《研究性学习导师指导意见》、《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计划》、《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与设计》、《研究性学习专题研究的指导方法》等一系列研究性学习的相关文案,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全方位的针对性指导。建立了学校研究性学习的管理机构―学校领导小组、学校指导组、年级指导组和班级指导组,编制了研究性学习形成性评价手册,对学生和指导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有了过程性评价指标,使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偏重过程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加强教师与学生培训、教学资料与资源开发、建立研究性学习小组、加强教学管理与组织,向学生发放研究性学习研究课题参考意见。
(四)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
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共15学分,学生学完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相应的学分。根据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计划,学生在高一第二学期、高二年级两学期分别参加并且完成一个课题研究,通过考核则各获得5学分。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学分认定工作在相应的学习活动结束时进行,课程管理者和学校将学分认定情况分别记入学生学分档案。
1.各任课教师负责收集各研究性小组开题报告、活动过程材料、结题报告(其中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指导教师意见),评定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并将等级造册,转交班主任。
2.班主任认定学分(合格以及合格以上等次均记学分为5分,个别不合格者不予认定学分)。
3.班主任以班级为单位,将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成绩以电子文档形式发送教务处邮箱。
4.各任课教师、备课组、班主任三结合,推荐出优秀研究性学习成果(一式两份,一份供学校展示,一份个人保存)。
5.每个学生将结题报告自己复印一份,存入个人成长记录袋。
6.所有借读生一律参与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具体实施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主要表现:
1、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2、缺乏社会实践场所。
3、研究性学习课时安排不足。
4、学生安全保障面临难题。
5、专任教师缺乏。
天水市第八中学
2012年5月
第三篇:中学新课改汇报材料
中学新课改汇报材料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xx中学,对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专家和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
自2010年秋季x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严格按照《x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和x市、x区两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认真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下面我将我校新课程实施情况作以简要汇报,敬请各位专家和领导给予批评指导。
一、组织建设
为切实加强我校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建立了组织管理与业务指导机构。一是成立xx中学新课改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新课程的改革做出决策和部署,并负责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审定课程的设置,落实国家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保障在经费投入、制度建设、师资培训等。二是成立学分认定委员会,负责为每个学生组建学分档案,制定学分认定标准,统一学分认定程序,认真监督学分认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学分认定的公正、公平、公开。三是成立选课指导小组,制定学生选课的各种政策,向学生提供学校详细的课程安排、任课教师名单与课程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发展趋势,为学生选课、补修、重修、改修做好参谋。四是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领导小组,负责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五是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组织实施评价工作,审定评价结果。
二、制度建设
为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行)》、《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高中新课程实施和研究指导小组制定了《xx中学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xx中学新课程改革三年发展规划》、《xx中学高中新课程三年课程方案》、《xx中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xx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xx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xx中学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实施方案》和《xx中学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等方案和办法,全面指导高中新课改的实施工作。目前选课指导委员会正在完善《xx中学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保证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甘肃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甘肃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和管理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我校开齐开全了各类高中必修课程,现已制定好了新课改各年级学分安排和三年课程总体设置计划。按照《xx中学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们开发校本课程。在高一至少开设3门校本课程(音美体三科至少开设1门),作为选修Ⅱ课程,以后逐年增加。为保证有足够的校本课程资源,保证学生在三年期间修够6个学分,开发的校本课程达要达到20门左右,拟整理编成《xx中学校本课程丛书》,目前一些校本教材正在开发当中。
四、课堂教学
我校的教学研究有着优良的传统,教学研究蔚然成风,新课改以来,教研活动更加活跃,特别是集体备课和学生学案两项工作有声有色,体现了教师们之间互相协作的良好氛围。
(一)重视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作用
高中新课程课堂容量大,单凭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备好一节课的。学校在高三级试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修订了《xx中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集体备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集体备课可以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二是集体备课有利于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三是集体备课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方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与个人备课相比,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更加准确,对学情的分析更加细致,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更加规范,因此,集体备课的教案更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适应高中新课改。我们学校集体备课的流程是:
组长主持在前学期期末制定本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实施细则(含备课计划)草案,并提交备课组讨论通过→ 主备课人提前一周准备教案简案(备课提纲)和学案,并打印下发全体参备人员(一备)→ 组长主持召开议课会(主备人发言,参备人员讨论),全体参备人员修改教案简案(备课提纲)和学案,任课教师可根椐各班的学情,在不离开“五统一”的前提下,撰写详案(二备)→教师们做好课后反思,下一次集中时,把在上次教(学)案实施中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供以后借鉴(三备)。
备课组长要在前学期期末制定本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实施细则(含备课计划)草案,将备课任务提前合理地分配给组内成员——主备人(中心发言人),并督促主备人做好准备,认真组织开好议课会。主备人(中心发言人)接受备课任务后要分析教材,提出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所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备教法和学法,备教具及多媒体,设计教学活动,并且编制教学简案和学案,在议课会前下发全体参评人员。参备人(本学科组教师)要认真听取主备人的发言,质询主备人的观点和设计思路,列出补充和修改意见,不当“局外人”。
根据集体讨论的意见,参备人修改教学简案和学案,要充分体现“五统一”的原则:教学目标、教学进度、重难点处理、作业训练、检测评估必须统一,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可根椐各班的学情,在不离开“五统一”的前提下,发挥各人特长,在教案本上撰写教案详案。集体备课既要强调共同研讨,统一认识,又要突出个性特色和自主发挥。教师特别要在教案后记录好课后反思,下一次集中时,把上次教(学)案实施时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供以后借鉴。
集体备课,营造了研究氛围,增强了课程实效性;同时发挥了集体作用,展示了集体智慧,还解放了教师思想,树立了创新精神,进而培养了教师的超前意识和反思意识。
(二)重视学案编写,促进自主学习
学案就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认知水平,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写的学习方案,是引导学生一步步认知、理解、感悟、运用和学习知识的学习提纲。我校从课改伊始就非常重视学案的编写和在教学中的应用。我们认为好的学案能够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使用;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合理构建与能力的培养。我们着重有以下几项基本要求:
(1)学案首先要有明确而简洁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既要符合课标的要求,也要符合学生实际;
(2)学案以课时为单位,包括课前预习、课堂练习、课后练习及单元测试。
(3)学案中的学习内容可采用“留白”的方式处理。
(4)学案的题例必须少而精,以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5)学案必须留存,装订成册,方便学生的复习。
学案在运用时,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分析,抓住重难点,然后在课堂上以案导学,让学生在体会学习成功感觉的同时,无形中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当然我们对学案也有一些深入地反思,如学案编写和运用都要充分发挥案体优势,学案中没有必要把所有问题罗列,学案的内容可以拓展,但不能无限延伸等等。我们将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扬长避短,合理做好学案,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贯彻新课改中“让学生快乐地学”的理念。
(三)注重教师交流,转变教学方式
在实施新课改后,老师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教师之间毫无保留的精诚合作。这不仅体现在每周固定的教研活动中,更体现在每节课的课前和课后。课前都要共同商讨教学策略措施、技巧等,课后都要共同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集体探究改进的办法,不少教师在业余时间通过上网等方式查阅相关资料,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新课改理念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的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活力,呈现出了新的气象。
首先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从传统教学传授者转变为现代教学促进者、学习者、发现者、引导者、组织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高。
其次在学生学习方式、方法转变上,我校做了大量尝试,如:
(1)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2)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
(3)重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及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整理资料,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方案的设计,并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理解。
(4)充分利用学校新建图书馆的优越条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阅读,以拓宽知识面。
(5)赏识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
(6)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
(7)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
(四)调动学习积极性,加强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不是一门独立的科目,而是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的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新课改中,它是每位学生的必修课。按照《xx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制定了教学计划,要求各年级研究性学习课时安排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弹性课时制。具体方案为:高中三年每年完成1个课题,高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定课题,高二学校指定课题,高三学生自定课题;高
一、高二每个课题6个学分,高三课题3个学分,共15个学分。在研究性学习中实行五级管理,即:教导处—教学管理,备课组—教学组织,班主任—班级管理,指导教师—具体课题管理,学生—自主管理。学生要经过学法指导、选择课题、实施环节、制订计划、开题交流、开展研究、整理总结和交流评价八个实施环节才能完成课题研究。由于高一学生很多都是第一次进行研究性学习,部分教师就如何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也不是非常清楚,因此学校在上学期组织教师们学习了有关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和其它学校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成功案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导处制定了《xx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申报表》,先让学生选题申报,教师认真审查,提出研究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然后利用正课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开题报告交流,最后进行总结评价,实现研究成果共享。同时编写了《xx中学研究性学习过程记录册》,让学生对研究的过程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搜集到的各种资料、调查数据、试验结果以及各成员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和研究小组的讨论和分析。学生通过不断的整理、分析、验证、提炼等过程,形成课题成果,课题完成后和课题报告一起上交。根据研究情况和研究成果,学生和指导老师共同评选优秀课题,获得合格等级以上的,认定学分。对于优秀课题,学校组织上报评奖。
目前已有1/3的学生完成了高一学年的研究性课题,从评审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它对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综合素质评价
按照新课改要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将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对学生评价。评价的基本程序是: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合成评价并填写综合性评语。依据《xx中学新课程实施方案》、《xx中学高中新课程学分管理和认定办法》、《xx中学高中新课程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方案》和《xx中学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我们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各班成立了由班主任任组长,由任课教师、学生代表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在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班学生的评价工作。
(一)学分认定
学分认定由学生学习过程表现和模块测评成绩构成,两项目分值权重为3:7,按此比例对学生实行综合评价认定学分。学生学习过程等级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考勤(6分)、课堂表现(7分)、作业(6分)、实验(4分)和平时测验(7分),总共占考核的30%,其中,考勤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5/6以上,才能评定学分;如果该模块没有实验,实验等级为全分。模块测评成绩根椐期中、期末或其它考试,由学校学分认定工作执行小组划定分数线。模块测评成绩在划定分数线以上,学习过程总评等级在24以上,给予相应学时学分,否则不予认定。根椐《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指导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模块测试不合格要进行补考或重修,高一上学期要8科11个模块,共有550人参加补考,所以补考的工作量非常大。经过和省督察组交流,模块测试成绩不合格的人数要控制在总人数的3%以下,补考后不合格的人数控制要在10%以下。因此,在学习模块学分认定中,我们还要做大量的探索工作。
(二)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
学校根据《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精神,结合我校多年来对综合实践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成立了xx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制定了《xx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政教处具体负责安排实施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学年为单位安排教学时间,每学年总的活动时间不少于1周,约为36学时,高中三年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学时总数不得少于3周,共6学分。高一安排军训活动,高
二、高三安排德育基地教育活动;社区服务安排在高一和高二两个假期进行,每个假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共2学分。
高一开学初,政教处制定高一级军训计划,组织实施高一级学生军训,军训后填写《xx中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和《xx中学社会实践评价表》,目前已全部填写完毕,每个学生获2学分。社区服务安排在寒假进行,高一多数学生参加了社区服务,并填写了《xx中学学生社区服务活动登记表》和《xx中学社区服务评价表》,获得1个学分。
六、通用技术
为了贯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精神,落实《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目标,今年我们根据《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有关要求,开设了通用技术课程,开发和培养高中生技术素养,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按科学教育规律办事的观念和意识。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制定《安定区xx中学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方案》
通用技术课程是—门立足实践的课程,课程立足于学生的商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技术课程以学生的亲手操作、来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
(1)分步开设模块
在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中,我校将开设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与“技术与设计2”两个必修模块。学校将在开设这两个必修模块的同时,开设 1到2个选修模块。待课程稳定后,预期3年内使选修模块开设到4~6个。
(2)师资及教室资源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工作,由学校教学副校长负责检查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准备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已按照上级标准筹建2个通用技术教室、1个办公室,1个器材室。学校通过转岗方式一次性配足3名通用技术教师,其中一名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物理教师担任。学校十分重视通用技术教师上岗前的培训,二名教师专门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新课程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为学校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打下基础。
(3)开展有效教研活动
学校组建技术教育部负责管理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教研活动。教研组要积极开展工作,与我区的工厂企业、社会团体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拓展学生技术设计和设计操作的空间,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
(4)加强课程管理
在课程管理方面,教学校长、教务主任对技术课程负总责,为保证通用技术课程的科学开设,防止流于形式,为通用技术的开设提供服务:建立通用技术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组织他们参加相关专业的培训,建立通用技术专用教室的管理制度,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制定通用技术课的评价管理办法,实行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在通用技术教师考核与评价方面,通用技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享有同等待遇。
(5)加强校本资源研究
校本课程资源是不可忽视的潜力极大的重要课程资源之一,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感兴趣;它贴近学生学习实际,能促进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它的实践性特别强,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它综合运用知识面宽,能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总之,运用校本课程资源去教通用技术课,能将技术类课程与科学类课程融会贯通,相得益彰;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校还大力从以下方面去挖掘和开发:
(1)理化生实验设计与改进;
(2)自制教具设计与制作;
(3)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与探究;
(4)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
(5)美术课程内的相关设计;
(6)综合实践课的活动方案与过程。
(二)课程开设情况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科目分必修和自主选修两类。必修包括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两个模块,共4个学分。自主选修包括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七个模块,每个模块2个学分。我们还制定了《xx中学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计划》、《通用技术教师成长自评表》、《xx中学通用技术教学情况问卷调查表》、《xx中学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表》、《学校对通用技术课程重视程度及实施情况评价表》(注:69分以下为不合格,7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上为良好,90分以上为优秀),以确保我校通用技术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实践室建设
通用技术课程是国家新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基)2001号》等文件精神,我校建立了技术设计室、技术试验室、工具材料室、作品展示室、准备(实验员)室五个实践室。实验室间数与面积基本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同时学校加大投资力度,购置了实验室所需的相关设施。自主选修课程我们依托安定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和西川农业科技园区两个校外基地进行。
七、教师培训
教师是新课改的主力军,没有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新课改就难以健康顺利实施。我校把教育理论学习与培训作为新课改的最重要的环节,切实抓好教师培训工作。2010年3月,学校成立了新课程培训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教学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教导主任、课改年级语、数、外教研组长及其他各备课小组组长。
(一)邀请专家讲座。2010年5月30日邀请西北师大教育学院副院长张定强教授作了“新课改与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题讲座。2011年6月中旬,邀请西北师大教授刘俊生做了《高效课堂》的报告。
(二)建立长期合作学校关系。2010年4月下旬,学校课改培训领导小组参加了第28届全国高中课程研修班“高中新课程有效教学经验研讨会——走进银川名校”的培训。2010年和2011年6月中旬,先后两次学校课改培训领导小组及秋季高一级全体教师到宁夏石嘴山市三中参观学习并进行新课程培训交流,并与宁夏石嘴山三中建立了长期合作学校关系。
(三)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内部培训学习。每年7月中旬,学校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为期一周的新课改通识培训。
(四)参加“国培计划”网上学习。继2010年后,2011年8月2日至8月10日,新高一年级科任教师全员参加培训。
(五)参加省内各种形式的培训。2001年7月-2011年9月,校长、教学校长、教导主任和骨干教师参加了省教科所组织的不同层次的培训。
(六)阶段培训。为了及时总结课改经验,解决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每学期进行全校新课程阶段性工作总结交流活动。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每学年第十一周星期三举行由课改领导小组成员和课改年级教师参加的骨干教师发言交流活动,总结半学期的课改经验,并评选出第二阶段发言交流的教师;第二阶段,在每学年第十二周星期四举行全体教师参加的课改年级骨干教师的发言交流活动。在交流活动中,各科教师总结新课程教学经验,提出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和产生的困惑。活动已成功举行两次,成效显著。
八、困难和困惑
问题1:设备和资金不足。目前学校缺2个通用技术实验室,每个40万元,共需80万元;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室落后,不能满足新课改多媒体技术课的需要,如果更新则需60万元。
问题2:上级对课改指导有些地方不明确。尤其是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方面,什么时间测试?考什么?没有明确的文件精神。
问题3:教师跟进培训滞后,主要依托校本培训,上级对阶段性培训缺乏连续性。
困惑1:如何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
困惑2:如何定位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型?
困难3:如何平衡升学考试和教学过程的评价?
总之,通过新课程教学实践,参加新课程改革的教师观念得到了更新,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善。但我们深知,课程改革之路任重道远,我们将进一步更新理念,坚定信心,增强意识,克服困难,努力把我校的新课改工作做实、做优,把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新课程改革工作实施仅一年多,我校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第四篇:天水市第八中学团委2013--2014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天水市第八中学团委2013--2014第一学期
工作总结
一学年来,我校团委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团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主体性教育”这个中心工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团的自身建设;加强对学生团支部、学生会的指导和领导;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深入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活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圆满完成初制定的各项计划。
一、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
1、我校团委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针对学生团员身心成长的特点,以我校教学理念为核心,在团员先进性教育工作上下足功夫。
2、作好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团组织的政治导向作用,满足青年学生的政治要求,加强我校团组织建设,把我校团委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总体布局,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做团的工作。积极办好中学生业余团校工作。在确保质量,坚持标准的前提下,做好在中学生中择优培养发展团员的工作。切实使我校团员做到以下几方面要求:
(1)、从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进行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
(3)、从规范行为习惯作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人、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和爱校、建校精神。
(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团员全面发展,引导他们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勇于创造,使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3、抓好团委组织机构建设
(1)、对团干、团员的选举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及学生的民主推荐作用,使当选同学真正成为同学的榜样,学生的核心。
(2)、定期举行团委、团干联席例会,期末举行团代会。发挥团委、团支部在学生中领导作用,对团委、团支部进行有效监控。
(3)、实施活动公示制度,对于参加校团委活动的同学配发活动通知单,使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参加对活动人员进行监督。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关心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学校团委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团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用关爱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蓝天。充分发挥社团部优势,开展“中国梦”演讲活动、举行广播操比赛活动、师生趣味运动会、进行防震等安全演练、组织爱国主义征文比赛等各类主题活动,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增强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利用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橱窗、板报及升旗仪式等形式,充分发挥宣传导向作用,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1、结合革命传统教育,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感
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理想信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为此,校团委始终把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扎实开展一系列贴近青少年思想实际和生活现实的品德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譬如以建党92周年为契机,利用升旗仪式、板报、班会等形式,引领同学们随着空间的跨越,时间的转换,使每一位青少年来到了那火热的革命年代,不仅了解了党情,而且了解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加深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深刻意义,坚定了同学们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信念。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全校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
2、加强荣辱观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校树立知荣明耻、崇德尚美的文明风尚,校团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率先在宣传栏上将“复兴梦”“中国梦”的内容张贴宣传,大力宣传中国梦。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宣传教育,引导每一位学生,要求他们联系实际,立足自身,注重言行,着眼养成,把实现“中国梦”渗透到平时学习和生活之中,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3、关心弱势群体,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的生活、教育问题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中一个
日益明显而又十分棘手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标本兼治,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参与,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使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一方面,校团委积极配合政教处,认真调查研究,摸清贫困家庭学生的基本情况,建立贫困家庭学生的档案和联系卡片。另一方面,加强与贫困家庭学生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向贫困家庭学生及其家长公布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联系电话,并定期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在外务工放心。为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上得起学,校团委积极配合政教处在开学初进行认真摸底,建立贫困生档案,结合国家助学金对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保障了这些学生的受教育权。
4、净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努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是包括学校在内的全社会共同职责,校团委主动联合相关部门适时开展对学校周边电子游戏厅、网吧、台球室等文化场所的检查整治工作,广泛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阳光网吧”,“远离有害卡通画册和淫秽口袋图书”等专项活动,学校还经常教育学生不要进入营业性舞厅、网吧、游戏室,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将不良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校团委还组织各种文艺活动,定期开放图书室、阅览室、及时更换读报栏,把学生从游戏厅、网吧等场所吸引过来。这样,校园周边的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又净化了学生的心灵,为青少年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空间。
三、感恩主题教育落实到位
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利用升旗仪式及国旗下演讲活动,校政教处、团委联合开展了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本次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是要让学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老师之恩,养育之恩,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帮扶之恩……。
1、母亲节感恩活动
5月8日是母亲节,我校在5月6日进行了以成长、责任、感恩为主题的升旗仪式暨母亲节宣誓仪式。场面庄严,铮铮誓言使同学们加强了母爱意识。
2、感谢老师之恩
9月9日组织各班开展了“感念师恩”为主题的班团会,并组织板报专刊评比。在班会上,同学们发自内心的表达了对学校、老师的培养的感激之情,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3、感念祖国之恩
9月28日上午,校团委组织进行了“中国梦”演讲比赛活动,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天水市第八中学团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大力推进团员发展与教育,始终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我们将以今天为新的起点,总结经验,改正不足,继续脚踏实地的工作,把团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向着更高、更新的目标迈进。
天水市第八中学团委
2013--2014第一学期
工作总结
2014年1月10日
第五篇:天水市第八中学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
天水市第八中学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提高育人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天水市麦积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强化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效性。特制定天水市第八中学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主题,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主线,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教育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履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努力铸就一支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让学生尊重、家长信赖、社会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目标任务
(一)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引导全校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
(二)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
增强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培养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三)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精神,进一步增强教师主人翁责任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尽职尽责,教书育人,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廉洁从教,依法执教。
(四)进一步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
教师的高尚言行、完美品德,是学生直接模仿和接受感化的重要来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精心育人,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三观”教育,提高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崇高的人生追求影响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二)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认真学习贯彻《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师德建设目标,把师德教育工作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提升教师素质,使教师队伍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规范的职业素养。
(三)营造良好氛围,健全工作长效机制
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师德师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建立以德育人、甘于奉献,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严谨治学、精业勤业,团结协作、携手共进,尊重家长、共同育人,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明德惟罄,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
(四)开展主题活动,落实建设具体措施
实施“共产党员先锋示范岗”工程,积极开展“比修养、比学习、比奉献、比业绩,争创职业道德优秀,教育教学优良,学生家长满意”的师德主题教育和“师爱进万家”的专题活动,让广大教师成为“勤奋学习的模范、师德修养的模范、教书育人的模范、服务学生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使师德师风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五)关心教师心理健康,提高教师心理调节能力
树立“尊师重教、科教兴区”良好气氛,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尊重教师劳动成果、理解教师苦衷、减轻教师过重的社会压力和心理负荷,创设一个融洽、温馨、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目前实施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小心理症状出现率。
(六)完善考核办法,实现师德“一票否决制”
完善师德师风考核办法,与教师签定师德师风建设目标责任书,严格执行“教师十不准”:
1.不准宣扬封建迷信和歪理邪说,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观点和思想。2.不准参与赌博、酗酒等违反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不健康不文明活动。
3.不准从事有偿家教,违规从事校外教学、培训辅导。
4.不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出现其他侮辱学生人格尊严、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5.不准向学生推销或变相推销辅助材料、书籍和各类商品。6.不准向学生、家长索要钱物,托办私事。
7.不准擅自停课、缺课、上无准备之课和不布置、不批改学生作业。8.不准上课时间接听私人电话或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9.不准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玩忽职守。10.不准参加法轮功等邪教组织。
对有违反以上教师职业道德不良行为之一的,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年终考核为不合格等次。
四、实施步骤
(一)广泛动员,全面启动阶段
1、活动内容(各项活动有记录)
①学校制定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召开教师代表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活动目标、任务和具体方法步骤。进一步提高全校教职工,特别是青年教师对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规范言行,树立良好师表形象的自觉性。
②各点要结合实际,通过橱窗、宣传栏、广播等载体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及社会舆论的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③结合实际,拟定和签定师德师风建设目标责任书。④党员教师挂牌上岗。
(二)自查自纠、民主评议阶段
1、活动内容
组织教职工从思想和行为上回顾自己的从教经历,对照以下标准进行深刻剖析,写出书面材料。
①思想方面有没有违背教育方针、政策,散步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言论;有没有只顾个人得失,不顾全大局,或只教书不育人的思想。
②工作方面有没有敷衍塞责、马虎从教,不备课,不批改作业,上班炒股,从事第二职业等行为;有没有拒不接受学校正常工作安排,消极怠工,甚至擅自脱岗;有没有不爱学习,不钻研业务,将他人的成果据为己有用于晋职晋级的行为;有没有讽刺、挖苦学生,歧视后进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
③行为方面是否存在有偿家教,向学生、家长推销教辅资料,接受或索要学生、家长财务等以教谋私的行为。
④学校认真查找是否有强制学生收费补课,利用学校食堂,小卖部谋取利益等办学行为不规范的问题。2.阶段要求
通过开展学生和家长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和家长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本校的师德师风情况,以可在教师中开展无记名问卷互评,或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等形式定期收集意见和建议,对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告知教职工,并督促其认真整改。坚持边学边纠正的原则,把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在“学”中“查”,在“查”中“纠”,在此过程中进
一步提高认识,巩固“学”的效果。对于存在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方案,突出整改重点、落实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切实予以整改。各校认真组织自检自查,形成自查报告。
(三)开展活动,贯彻落实阶段 1.活动内容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对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意义的认识,增强以德治教,依法治教的意识。
①组织教职工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学习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②开展拒绝有偿家教倡议活动。学校有倡议,教师有表态,学生家长有评价。
③开展“说我身边的师德风范”征文活动,大力宣传身边的优秀教师事迹。
2.阶段要求
至少安排4次以上集中学习,每次有记录,有体会。每个教职工读书笔记不少于4篇,学习心得不少于2篇。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学校干部和教职工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依法执教和为人师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四)总结剖析,综合评价阶段
1.活动内容
积极开展“三评”活动。学生评教师、教师评校长、家长评学校。让干部的工作作风、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质量及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自觉接受社会和学生家长的监督,评议结果公开,切实改变学校和教师的工作作风。及时开展自评总结和分析,认真总结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经验和成就,用典型的力量带动人,用先进的力量引导人,用榜样的力量鼓舞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使师德水平有大幅提升。
2.阶段要求
中心学校将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的择优上岗、晋级、评聘职称、评先推优、绩效考核相挂钩。对违反从教行为和职业道德缺失的,将进行严肃处理。
(五)保障措施
为保证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成立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秦旭
副组长:安建辉、王保录、林岚、曹澜涛、化明阳、李富娃、付亚保 成 员:陈志平、夏亚昭、秦凤、余军强、毛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