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创新党校思想政治教育

时间:2019-05-14 06:2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创新党校思想政治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创新党校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篇: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创新党校思想政治教育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创新党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11-000-02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与价值取向,不仅具有时代特色,也具有民族特色,对促进民族发展、国建建设、社会和谐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推进其在党校思想正式教育工作中的传承与发扬,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与水平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文本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校实施人才教育培训的重要手段,也是基础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加强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已成为党校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重要的精神财富,其蕴含的社会观念、道德思想、生活哲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因此,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精神,对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指导并促进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与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国重要的文化资产,传承并发扬民族精神对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何和谐社会建设,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来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天人合一”的整体意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是人们对人与自然、社会、宇宙之间关系的认知与理解。人们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共同组合了一个整体,彼此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是不可分割的。《四书五经?左传》中“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认为天与人之间应遵循统一的法则;《周易》中倡导的“太极阴阳论”认为天地是万物的根源有天地亦有万物,有万物后分男女,有男女后有夫妻。“阴”与“阳”的协调,构成生生不息的循环,点明了人与自然、人性与天性、人道与天道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儒家思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基于“天人合一”下,国家整体利益的维护,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个性特征。终而言之,“天人合一”深刻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念,是“和谐理念”重要的哲学基础。

(二)“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积极人生态度的概括,它强调人应具备独立的意识,如天体永无止尽运行般,具备自强不息的精神。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成为炎黄子孙在困境中坚持的精神动力,是其意志力、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表现。这一点从“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礼记?儒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论语》);“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等人生格言中可得到充分验证。

(三)“以人为本”的人本理念

“以人文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国文化领域、哲学领域关注的重点内容,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主题。在以儒道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潮中,“以人为本”的人本理念是其代表性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格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个人素养的提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所在,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的重要手段。

(四)“崇德重义”的人格情操

“崇德重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理念。“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四书五经左传?》)指出,一个人在发展过程中,“德”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基于“道德”下的“礼”不仅是维护中国古代等级社会制度的规范,也是人立身于世的重要标尺。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强调“以德育人”,提倡“谦逊礼让”、“诚实守信”、“见利思义”人生价值观念。

(五)“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

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可知,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儿女固有的民族情怀。无论是战国时期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救国抱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忧患意识;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族责任意识;孙中山“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的大无畏精神,还是新时期演绎的“航天精神”、“铁人精神”,都是爱国主义民族情怀的具体表现,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不断升华。

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对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在当今“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精神并实现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渗透已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党校在人才教育培训过程中,应注重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传承,通过学习“爱国主义”、“崇德重义”、“刚健有为”等思想道德文化,实现政治觉悟、人格素养、价值观念、政治观念以及发展理念的培养与提升。

(一)树立“德育为先”教学思想,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党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为保证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有效渗透,需在创新思维的指导下,以“德育”为课程教学核心内容,以“问题”为课程教学主线,以“话题”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的不断创新与改善。并依据学员实践情况建立“模块化”专题教学机制,在教学资源整合下进行教学内重组,并为学员注定学习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实现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有效渗透。

(二)提升学员主体地位,加强学员课堂教学参与性

人格教育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德育教育赋予的时代价值。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一些思想理念、价值观点在历史验证下得到认可,并成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内容,如上文中所提到的几种基本精神。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融入到党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组织开展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教育工作者应严格遵循“知行合一”原则,注重理念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学员掌握基础理念知识外,提升学员知识运用能力。对此,在课程教学中,可从学员实际生活出发,以学员实际需求为主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例如,从学员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出发,选取其生活中存在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激发学员教学活动的自主参与性。并在此基础上引?аг笔髁⒄?确价值观、人生观、生活观、得失观,健全学员人格。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丰富教育内容

由上述分析可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基本精神对健全党员人格、培养健康人生观念、提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党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采用多元化方法,实现各基本精神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渗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例如,通过组织“经典思想文化作品导读”教学活动。开拓学员视野,使学生在阅读中感知传统文化精神所具有的魅力,实现思想上、观念上的有效转化,为学员健康人格的塑造奠定基础;通过建立实践基地,为学员营造良好教育培训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拓宽实践教学渠道。如,依据相关教学需求,为学员制定实践教学规划,通过参观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组织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等促进理论与实践教育的有效结合,并在此出上进行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渗透,强化学员爱国意识、社会责任心、诚信意识。合作意识等等。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经过历史变迁,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取向,其所具有的积极性、时代特性、先进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培训要求相统一,在一定程度上为党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动力。因此,在组织开展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需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的继承与发扬,从而实现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发挥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喜??.试论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6(905):31-41.[2] 郭继文.自强不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05):124-127.[3] 杨建营,王家宏.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及其现实价值[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02):37-42.[4] 李翔海.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论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的时代意义[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1906):22-28.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融合传承与持续创新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张学栋通过大量丰富的图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个故事说起,十个视角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介绍用“图〃像思维”学习汉字的技巧与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融合传承与持续创新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

他谈到:“易〃像—认识世界的新视角”,“对宇宙和人生奥秘的探索是人类共有的特性,用图〃像进行思维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与自身的必然选择。由此,人们可以在物质、心灵与理性等多个层面沟通和交融。回顾过去几十年,我有幸透过殷墟的甲骨文字,感受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子仰观苍穹、俯察大地的智慧与博大;在修读《易经》、《道德经》和《金刚经》的日日夜夜,东方先知们对宇宙人生的真知灼见,无时无刻不在启迪着我的悟性;华夏大地浑厚奇绝、博大精深的山水人文,涵养孕育心物交融、凝炼积淀聚合升华,进而生成108个图〃像。图〃像可使过去、现在、将来融会,可将心灵与历史、文化贯通,把宇宙与心聚合在同一个时空下,实现对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融观的整体感悟”。

简而言之,易者,变化也;易学者,变化及其规律之学也。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们对“易”的研究,就象“易”本身一样,生生不息,随研究层次不同、视角不同,研究者境界不同、心量不同而有差别。从这个意义上讲,图〃像思维,也可以称之为现代易学之一吧。事实上,就像仓颉造字一样,图〃像思维不过是把存形于天地之间的万有,回归到肇始一念间。在今天看来,图〃像思维既是思维的觉醒,又是思维的回归。以图〃像思维看,中国传统造字思维的本质特征,乃是人的心灵与自然〃人〃社会的和谐。由此,知识时代“图〃像思维”学汉字,必然会融会贯通,势如破竹。

第三篇: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相对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内容博大精深,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有着其重要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应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土壤,充分汲取传统的养分,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内涵。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传统文化却被排除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转变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所积淀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相对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自然,中国传统文化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除却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亦有其精华和糟粕。应该看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精华和糟粕各居其半,没有轻重,而应该是精华为主,糟粕为次。大学生由于自身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和思维观念,需要教育工作者加以引导和帮助,以区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认真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德智统一,以德统智,带有一种民族的、独特的、重伦理价值取向的特色。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扬善抑恶为核心,以真善美相统一,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一种伦理型文化。

实践证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借鉴,通过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传统资源,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本文主要通过儒家孔学的几个基本理论思想来浅显地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仁,亲也。”(《说文》)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准则,确立了一个可以普遍认同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绳。这对于大学生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冲突有着重要意义。

“孝,善事父母者。”“悌,善兄弟也。”(《说文》)“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该着重对父母的尊重。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即是“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孔子还认为,父母若有过错,子女应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而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便所谓的“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

“悌”则是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孔子非常重视“悌”。其弟子有若根据其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术”。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

“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达到了“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的地步。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容,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和调整。在封建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春秋战国和汉代论“礼”的人,一致强调“礼”的作用在于维持建立在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上的社会差异。《礼记》云:“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云:“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自从民国以来,中国的礼仪制度在不断变得简单化、人性化,吸收了西方一些可以借鉴的模式。“礼”已经脱离了原先为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服务的本质,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是维系社会良好风气的道德规范。

现如今的我们依然需要受到“礼”的约束,不可把儒家文化一味地看成是陈腐的,而把西方文明看成是完美无缺的。实际上,我们所鄙弃的只是“礼”中的糟粕,对于其中占据相当分量的优秀的东西,还是依旧要继承并发扬。

“忠,敬也。”“恕,仁也。”(《说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忠”是一种对事对人的应有品德和行为准则。其对象较为广泛,对自己的份内之事,对亲、师、友、君所交待的事都要“忠(尽心)”。间接地,也便成了待亲、待师、待友、待君都应“忠”。在《论语》中,未见孔子对“忠”字有过直接释义。而有“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可见,所谓的“忠”,绝非是后世所理解的毫无原则的愚忠,而该是有原则的忠。“忠”既不拘于时空,也不拘于地域,推之古今而公行,放之四海而皆然。

在孔子的理论中,“忠”与“恕”是并列的。因“恕”而得到“忠”,为“忠”以行“恕”。所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是仁的内容,同时又是孔子思想的一贯之道。

忠从属于积极的层面,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

恕从属于消极的层面,即“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信,诚也。”(《说文》)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视为贤者必备的品德,即凡在言论和行为上都做到真实无妄。“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是联结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能增强人的凝聚力。“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又“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其最终目的在于“辅仁”。

目前大学生更多关注的是自身的发展和切身的利益,而少有注意到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是市场观念和价值理性后出现的价值真空,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则能有效地填补这片真空。

然而,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传统文化却被排除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冲突的是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排斥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理由。平心而论,“五四”运动以来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虽然其主观动机也是想使中国迅速进入现代化国家,也未尝不是爱国,但是在理论上,他们至少犯了两个错误。

一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固然是产生和形成于封建社会,带有不少对今天来说是糟粕的东西,比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但是产生和形成于封建时代的文化并不等于是封建文化。

二是把现代化完全等同于“西化”。固然,西方国家走在现代化的前列,但是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的模式并不相同,因为它们现代化所依据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把现代化等同于“西化”,却是抹杀了各个国家现代化所凭借的不同社会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贯穿中华民族的成长发展史,曾引导中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我们理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用传统文化中的明辩义利思想,端正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加强青年一代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互促进,实现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突破,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不容稍懈。

参考资料:

1.2.3.4.百度百科-儒

崔利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张祥浩、石开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朱久兵、刘光顺《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第四篇: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郭 萌1,崔 林2(1.西安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54;2.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塑造理想人格、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完善道德修养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极大启示,值得借鉴。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如何为人处世的丰富哲理,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教导大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事,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如何借鉴、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思想教育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1 中国传统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背景

人是文化的人,任何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无法摆脱某种文化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上的以解决人的思想、立场、观点为核心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之间有着紧 密的联系。一方面,文化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管是对人的心理机制的生成,还是对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形成,文化都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必须也必然要发挥一定的文化功能,即通过人的精神和文化的机制对人的思想、行为、生活产生影响。现代大学教育是在传统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它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大学教育现代化 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重新评价和批判继承的过 程[1]。在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以

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形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影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生活在这种背景之下的大学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接受者,其思想意识无时无刻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深受它所赖以存在和展开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制约,与更为宽广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2]。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中国传统文化既有民主性精华,也有封建性糟粕[3]。因此,我们应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挖掘其中关于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人格修养的精华,创造出依托传统,立足现实,古今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 中国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竭的源泉

1)培养为国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永恒的主题。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坎坷而巍然屹立于当今世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一种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重视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利益,强调为祖国而献身的精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充分体现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忧国、忧民责任感的名句早已被广泛传诵,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更是深入人心、代代相传。爱国主义精神缔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4]。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教育他们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维护祖国尊严和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感,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奋发图强、刻苦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2)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塑造,为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提供了深刻的启迪。古人向来推崇人格道德的价值,把道德理想看得比人的生命更为重要。例如,孔子就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古代先哲并不反对追求物质利益,但是认为道德人格的价值远在物质利益价值之上,反对为了物质利益而牺牲道德人格。在“义利”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认为见到利益应该先想到是否符合道义,合乎道义的利才可以获取。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要求“见利思义”,必要的时候“舍生取义”。传统文化主张正确的义利统一,对当今社会过分世俗化和物欲化的倾向可以起到抵制和克服的作用[5]。因此,重义轻利传统中所包含的合理因素,可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它有助于大学生澄清对金钱的片面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气节是指一个人在坚持道德原则和政治原则方面的坚定性。中华民族向来十分重视一个人的名节、节操,认为它是独立的人格和尊严能否得到保持的关键所在。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也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崇尚气节的精神,对于今天我们的人格修养来说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它有助于青年一代培养自尊、自立、自强不息的现代人格。因此,高校应发扬中华民族崇尚气节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新领域,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引向深入。”[6]3)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态度以乐观主义人生哲学为基础,提倡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培养积极、健康的自身心态。《周易》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的运行是刚健的,有道德的人应当效法天道,自强不息。这种自强不息、日新奋斗的文化精神,是中国人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反映,也是对中华民族整体人格状态的历史概括与准确写照,标明了传统文化中人的主体性的高度自觉。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虽屡屡碰壁,仍“知其不可而为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老子也认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要想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的一切弱点,只有坚忍不拔、强力而行的人,才算是真正有志气的人。中国古人所崇敬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等故事,其核心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奋斗不息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价值之一,就在于它认为人完全可以靠自身的善性和能力不断超越自我,自·83·

强不息,塑造自身和谐健康的心理。这种强调主体意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为我们今天提倡主体精神的社会所需要[7]。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要多向他们大力宣传历史上各种自强不息的人物事迹和人格形象,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认清当今形势,继承自强精神,以极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开拓进取、百折不挠,努力把自己打造成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4)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修养上,肯定主体自觉,强调道德践履,培养严于律己的自律精神,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方法上借鉴。《大学》中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可见修身是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基础,而修身的重点在于“正其心”。《传习录》云:“主宰一正,则发窍于目,自无非礼之视;发窍于耳,自无非礼之听;发窍于口与四肢,自无非礼之言动”。只要做到心正,人的视、听、言、动,就能处于礼的轨道上而不乱,从而达到道德修养的理想境界。儒家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就是“慎独”和“自省”。所谓“慎独”,就是《中庸》中所说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意是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不做坏事,而是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自省”,就是自己要经常在内心反省自己的言行,扫除邪恶的东西,保留善的东西。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应该通过内心自省,达到对一种思想道德的认同,然后由道德认识再到道德实践,这对于我们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有较大借鉴意义的。正确地继承和发展优秀的道德传统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8]。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汲取传统文化“慎独自省”的道德修养方法,积极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已迫在眉睫。新形势下主要体现在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在生活实践中将其内化为理想信念,从而增进自身道德修养。参考文献: [1] 刘智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教育[J].武汉大学 学报:哲社版, 1995, 217(2): 103-108.[2] 薛继红.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徐 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6, 21(2): 87-89.[3] 钟明善,朱正威.中国传统文化精义[M].西安:西安 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4] 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 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5] 杨杰.论传统文化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006(2): 48-50.[6] 李长春.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不断 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S].中国教育 报, 2007.[7] 王莉萍,王 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民族传统文 化精神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11): 61-67.[8] 薛 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 思考[J].前沿.2006(8): 64-66.·84·

技术与创新管理

第30卷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传承(精)(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传承

摘要: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以及近代思想家都对和谐思想有深刻的阐发。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是多层次的: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关键词:传统文化;多层次;和谐思想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遗产。

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虚静处下,海涵宽容”,从而建立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道德与功利的和谐一致。法家主张正确定位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在大一统的格局内,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兵家讲求“令民与上同意”,强调“先和而造大势”,把“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作为治军经武的重要前提,视“和谐”为制胜克敌的根本保证。

宋代张载在《正蒙》中首先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南宋经学家中书舍人胡安国的《春秋传》,多次阐述“天下为公”。康有为20万字的《大同书》详尽阐述了大同世界,康有为提出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在经济上主张取消私有财产,提出大同之世,铁路、电线、汽船、邮政皆归于一,皆属公。工业、商业和银行一切归公政府,大同之世的工人、农民、商人实行按劳分配。******始终把“天下为公”和“大同世界”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他的大同思想表现在民生主义中,民生主义理想既强调贫富均等、自由博爱,又强调发展物质文明建设。******认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大同。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提出社会主义存在的诸多矛盾可以通过自身完善加以解决。邓小平同志从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出发,提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江****同志提出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起抓;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经济发展要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并且领导全国人民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胡锦涛同志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同时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是多层次的,是一种大和谐的思想:天人合一是人与天的自然和谐;国泰民安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人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万邦协和是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吾养吾浩然之气”是人自身德性的和谐。

一、人自身的和谐

个人素质是社会精神面貌的反映,老子强调个人修养与自我的建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强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一个能“自知”“自胜”“自足”“强行”的人,才能做到“智、明、力、强”,才能进一步展开他的精神生命与思想生命。老子一方面批评礼对人性的约束,另一方面向往道的境地,即自然流露而不受外在制约的境地。无论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还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都体现了老子强调个人修养,强调人的内在精神价值取向。

儒家思想特别重视个人自我身心内外在的和谐,孔子在个人修行方面,主张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追求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厚德载物”的境界。孔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孟子把这一思想发展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儒家思想认为,生死和富贵不是人力可以追求到的,也不应该是人追求的目标,即“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但是人的道德和行为则是靠人的努力来取得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大传》)要求世人效法天德之刚健、勤奋和地德之博大兼容,并把这两种精神同人的成功经验结合,努力向上,力求达到天、地、人三者的和谐,实现个人身心内外的和谐。孟子认为做人应该“存其心,养其性。修身以之,所以立命”。一个人如果要保存他的本心,修养他的德性,以实现大道的要求,一定要修养自己,保持和天道的一致,这就是安身立命。安身立命就是要使自己的身心和谐,内外在和谐,言行符合天道的要求,至于衣食住行等等都不能对自己的身心发生什么重要影响。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正是儒家追求的“孔颜乐处”。儒家思想所强调的是道德修养的提升,以求身心内外在的和谐。如果人自身不和谐,就不会有良好的道德,也不会有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准则。所以儒家思想非常强调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一切是以修身为本,修身之后才可以使家庭和睦,才可以治理国家,天下才能太平。所以儒家思想认为一个社会要成为和谐的社会,每个人必须注重道德修养,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墨子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主张“泛爱众”,是以儒家的等级差异观念为罪恶根源,在群己关系上反对以己示别于人。其爱人,完全以平等为准则,强调顺世、注重社会人性,看重现实功利。

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道家以自然界为万能法理,自然就是道,道在自然中,一切秩序都在顺应自然。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准则。庄子明确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共生”,(《庄子·齐物论》),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庄子所追求的生活理想是与天道相合的“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天道》)的境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与人不相胜,天与人的绝对和谐一致。道家思想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人对自然的顺从,主张天道自然,强调天的决定作用,反对人对自然的有所作为。

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儒家思想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不要求人们被动消极地顺应自然,而是倡议人们要积极主动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并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适应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儒家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互动的生命系统,天地生育的万物都是平等的,每种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因此儒家思想既重视人的主体性,同时又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把实现整个自然界的生命和谐看作人类的重大使命,追求的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同时强调自然界有其内在规律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意即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天与人,万物与人类本质上是一致的。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保护自然。

三、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老子主张人与人之间相容相生,追求以形成和谐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大同”社会。老子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的“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儒家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一系列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准则,提出了建设“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

儒家提出了著名的“德治、仁政、礼教”等政治主张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儒家主流思想主张人性善,因此要求通过道德修养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社会成为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认为礼的作用,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其重点在于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得到和谐。并且道德上的完善完全靠自己,人人都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身体力行,那么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荀子以“人能群”来区别人与动物的不同,并提出“明分使群”的重要观点。人之所以“能群”,是由于有“分”,“分”是“群”的基础。因而,“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人生不能无群”(荀子·王制)。儒家思想将社会的整体利益作为个人利益的唯一参照物,要求社会成员通过道德修养融入群体中,无条件地服从社会需要,在维护社会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礼是严谨之意。只不做作而顺于自然,便是和”,朱熹认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人应该顺乎天理之自然,它是自觉的,而不是被迫的,这才是真正的和谐。

墨家着重兼爱天下,废除一切等级亲疏关系,建设绝对平等的社会。墨家的“兼爱、交利”思想均以“利天下”为中心。把儒家思想不齿的“利”提升到与“义”并列,认为只有社会组织才能齐义利之不同,“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尚同上》),儒家的“义”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故墨家要建立一个社会统一的尺度,认为只有等利为义,方是百姓万民之利。墨家认为兼爱即仁,交相利即义。义建立在利的基础上,只有平衡利的各方、统一利的尺度,才符合社会全体的利益,社会才能和谐,人人才可以“交相利”。墨家所主张的社会和谐是一种社会全体成员竭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法家以儒墨道三家为先导,又是儒墨道三家之末流汇合而成一家学说,更符合社会秩序中法的精神。《说文》:“法,平之如水,从水。”,认为礼、仁均不足以使社会公平,不能改变人性中的恶,只有严刑峻法才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法家则把一切社会事物置于法律的许可之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方可根除人性之恶,做到自由、公平与和谐。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思想贯穿于中国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的思想发展之中,积淀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传统和谐思想重视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几乎涵盖了自然与社会的所有重大关系。这些思想,特别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下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创新党校思想政治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创新党校思想政治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征文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征文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看书,听别人讲故事,走亲访友,我耳闻目睹了许多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而经过今年学习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本资料,让我深深地感受......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父母呼,应勿......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何保护和重视传统节日已成为中国人的热门话题。民间及官方对把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日的呼吁也提上了日程。西方节......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祭祀 提到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很容易想到礼仪廉耻孝等一些内容。纵观中国五年前的华夏文明进程,文化之博大精深为我们所折服。在这样包罗万象独具特色的文化......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征文

    传承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盐池小学钟紫莹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看书,听别人讲故事,走亲访友,我耳闻目睹了许多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而经过今年学习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本资......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传承传统文化 培养社会脊梁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简介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是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批准成立的,以传承、弘扬、创新、培训、推广中华传统文化为......

    传承中国精神

    传承中国精神,做龙的传人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就叫长江。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虽不曾看见长江美,梦里常神游长江水。虽不曾听见黄河壮,澎湃汹涌在梦......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共五篇)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者有诸多看法。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