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

时间:2019-05-14 06:0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州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州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

第一篇:苏州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

苏州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

为促进学校管理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根据《苏州市教育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2013-2017年)》的相关精神,特制定《苏州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本指南的适用范围是江苏省基础教育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苏州市义务教育改革项目学校和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其他学校可以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一、建设目标

“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更高发展阶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全市计划通过3年时间,实现适用范围的学校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新跨越,并重点建设20-30所“智慧校园”示范校,使先进信息技术成为学校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管理等领域创新的重要手段,让学校系统中各要素的协作与互动更加集约高效、更加便捷智能,形成某方面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新应用。

二、建设内容

“智慧校园”的建设内容包括融合的基础环境、创新的应用服务、共享的数字资源、卓越的信息能力等4个方面。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分阶段、有重点地整体推进。

(一)融合的基础环境

1.校园网升级改造。根据学校实际,利用无线网、物联网、IPV6等技术对校园网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与教育城域网的互联互通,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支持视频点播,以及电视电话会议、数据、语音、图像等各类信息宽带的多媒体运用;采用智能化的装备管理对装备使用情况的自动追踪、管理和控制,全面保障校园信息安全。

2.未来教室与数字实验(实训)室建设。根据学校特色,借助人机交互、传感感应、三维仿真、虚拟现实等技术,建设基于电子白板、电子双板的微格教室或未来教室,以及物理、生化、智能机器人、生命科学、科学探究、视听体验、动漫创作、创业实训等数字实验(实训)室或学习体验中心,构建个性化、多元化的智能学习环境,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3.统一用户认证与门户服务系统建设。根据学校需要,以江苏省教育卡(教师卡)、苏州市教育E卡通或本地市民卡为依托,利用区域师生数据管理平台,建设统一用户认证与门户服务系统,提供单点登录服务,支持用户一次登录即可在有效期间内访问任何已授权的应用系统;提供综合信息门户服务,支持用户个性化设置各种信息资源和应用服务。

(二)创新的应用服务

1.智能化管理应用服务。依托国家、省、大市、县(市、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实现了校园进出人员身份管理、考勤管理、学校资产监控与数据泄密管理、办公管理、教学活动管理、教学设备管理、教务管理和安防管理智能化。其中,重点提供数字行政管理服务,支持学校高效开展文件流转、知识共享、信息发布、公文审批等政务活动,全面实现办公自动化;重点提供数字教务管理服务,支持学校高效开展排课、选课、评课、成绩采集等教务活动;重点提供电子档案袋管理服务,支持学生成长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记录和存储;重点提供数字家校互通服务,支持家长与学校进行便捷的沟通交流。

2.智能化教学应用服务。依托华中师范大学“未来教室”、中国联通“班班通”等教学资源云平台,为教师编写教案、制作课件、批改作业和辅导答疑提供智能化服务。其中,重点提供电子备课和教研数字资源服务,支持教师开展网络协同备课,支持教师自主学习和协作研究;重点提供网络教学服务,支持教师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泛在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教育教学新模式;重点提供在线学习评估服务,支持教师对学生开展在线测评和评价管理;重点提供远程实时授课服务,支持师生开展同步课堂教学,支持校际教师间远程评课互动;重点提供教研网络社区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档案袋服务,支持教师在线互动、交流、资源分享、案例研讨等为教师个性化发展提供指导。

3.智能化自主学习服务。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学生在相关区域教育云平台上开通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通过网络将课堂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极大地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并帮助学生利用网络空间进行讨论、作业、考试、拓展等创新型开放学习,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以电子书包、手机等移动学习终端为载体,帮助学生灵活利用基于统一教育资源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通过电子教材阅读、课堂笔记、课件下载和信息订阅、教学视频点播、作业下载和提交、辅导答疑、考勤信息和成绩查询、学习工具等功能,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个性化学习。

(三)共享的数字资源

1.建设模式。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环节。学校在推进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积极采用由多机构、多用户协同参与编辑的“群建共享”模式,实现数字资源的可持续生产、传播和共享;要从“以教为主”转向“学教并重”,不仅开发素材、课件类资源,更要开发支持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和研究性学习的有关资源;要善于把学习者在使用资源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转换成生成性资源,对后续学习者的学习和课程资源的改进起到重要作用。

2.资源类别。“智慧校园”建设中的资源主要包括三类:(1)学生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或协作学习的各种数字化资源,包括系统化的网络课程、数字图书、校本选修课程、个性化辅导的多媒体课件、针对学科专题的探究性主题资源等。(2)教师教学资源:供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各种数字化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方案、多媒体教学课件、备课素材资源等。(3)教师专业发展与教研资源: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培训资源和供教师开展教研的各种数字化资源,包括网络培训课程、专家报告、公开示范课等。

3.资源来源。学校应当本着开放、共享的原则,拓宽资源生产渠道,广纳各方优质教育资源。数字资源主要有四种来源:(1)校本资源:学校开发的自主版权资源,包括学校自主建设或与企业等单位合作研发的教学资源;(2)引进资源:学校以购买、合作等形式从外部引入的非开放性教学资源;(3)开放资源:基于非商业用途,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自由地参考、使用和修改的教育资源,如各种视频公开课、开放课件资源等;(4)国家、省、大市、县(市、区)公共教育资源:是指由各级政府部门主导,组织建设的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如来自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省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渠道资源。

(四)卓越的信息能力

1.学生能力。从学习态度与思想意识、学习方式与技能、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加强学生信息能力建设,努力让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意识,具有利用技术形成创新学习能力的意识,具有利用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能利用网络获取、储存、评价、加工和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利用各种媒体终端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和分享,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灵活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安全、合法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尊重知识产权,掌握网络基本礼仪,学做合格的数字化公民,并能影响他人学做合格的数字化公民。

2.教师能力。从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教学理念方法与技能、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加强教师信息能力建设,努力让教师能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能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获取、加工和集成教学资源,支持课堂教学;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参与校本和区域教研活动;能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和反思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能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价。

三、保障机制

(一)组织架构

1.成立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的“智慧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加强对“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学校领导要具备良好的信息化意识、信息化决策与规划能力、信息化组织与管理能力和信息化评价能力,积极参加教育信息化的相关培训。

3.学校要组建具有专业性、针对性的教育信息化专家指导委员会,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数据素养的教师队伍,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

4.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及电教馆(教育信息中心)要积极参与本区域“智慧校园”建设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保障“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二)人员培训

1.凡符合条件的在任教师全部参加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并达到合格要求。2.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3.学校积极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各种培训,提高教职员工的教育技术与信息化素养。

(三)制度建设

1.建立完备的“智慧校园”管理规章,包括校园网络管理、未来教室、数字实验室管理或学习体验中心、教育E卡通(教育卡)管理、教师培训管理、经费管理等。

2.制定鼓励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考核机制和激励政策,促进智慧教育教学的常规化。

3.鼓励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携手共建优质的、个性化的校本资源,建立学校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

(四)资金投入

1.“智慧校园”建设经费应列为区域教育事业专项经费。2.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中应包括必要的“智慧校园”运维经费,并形成制度化、可持续的经费投入机制。

3.硬件、软件(含资源)和运维(含培训)的经费投入要比例合理。要加大软件资源应用和运维培训方面的经费投入。

四、项目要求

(一)建设要求

“智慧校园”建设应总体规划,整体设计,相互协调,避免出现“孤岛效应”。要充分依托全市智慧教育云服务,提升学校信息化能力;要加强与区域内其他学校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二)申报要求

“智慧校园”项目选题要充分体现学校的教育特色,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示范性。项目学校申报实行“一校一案”,学校可以就智慧校园整体建设进行申报,也可以就某个突出的特色进行申报,每校限报1个项目方案。

(三)人员要求

各学校项目申报负责人必须是一把手校长。项目组成员应该包括特邀信息化专家、教育教学设计专家、技术开发以及美工人员等。

第二篇:智慧校园建设

智慧校园——“感知校园”的基本涵义

作者:匿名 来源:无锡科技职业学

院 浏览次数:278 添加日期:2011-3-7 12:36:

412009年8月,温总理在无锡考察传感网产业发展之后,第三次信息革命浪潮席卷中华大地,无锡已成为中国物联网的发源地,感知中国的中心。学院意识到未来物联网产业需要大量的就业人员和研究人才,高校是普及传感网最前沿信息技术的园地,因此为了打造工信部的653示范基地,学院规划建设“基于物联网的感知校园”系统与平台。

2009年,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在无锡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主动适应物联网产业发展浪潮,着力打造智慧校园、“感知校园”示范基地。2009年9月开始启动“感知校园”工程建设。2010年7月,“感知校园”工程已被正式列为无锡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严格而言,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相对于人际间交流的互联网,物联网是物与物之间的网络。

“感知校园”建设,就是充分利用无锡在中国传感网产业的核心地位,借助电信网络、业务、服务优势,采用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对学校与教育、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通过校园物联网系统的管理与控制,提高信息化的新校园的运行效率,以及扩展数字化校园的智能感知能力,并作为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高地。

“感知校园”系统与平台是利用计算机技术、RFID、视频监控、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采集、传输、整合和处理,运用于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人才培养和校园生活等多个领域,把学院打造成智能化、管理高效、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园。

“感知校园”感知终端即在“感知校园”系统内实现考勤、门禁、消费、信息接收和互动等功能的专用工具,实现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和校园服务等多个领域的智能化。同时也是日常通讯工具,可由师生自主选择使用。

智慧校园——“感知校园”建设的基本意义

作者:匿名 来源:无锡科技职业学

院 浏览次数:300 添加日期:2011-3-7 12:37:

31为了推动无锡传感网产业在起步阶段的顺利发展,有必要选择若干示范工程进行重点建设。展望物联网产业前沿,立足无锡实际,依托教育行业,分析现实因素,我们认为,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教育行业呼应物联网应用,打造平安校园、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手段。高校稳定与和谐发展对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国内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使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传统的安全稳定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常常顾此失彼,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校

园,可以全面了解掌握师生活动的所有实时动态信息,各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状况,实现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人才培养和校园生活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化、智能化,有效解决当前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减少人力投入,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使校园的安全稳定工作进入一个智能化的新时代。

其次,是集物联网新技术的研发、试点、应用展示、人才培养、实训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有利于物联网产业的示范推广。选择高校作为物联网应用示范点,相对其它行业,其价值不仅仅在于应用,更在于高校具有其它行业不可替代的人才、技术、教学设备资源优势,体现在基于四位一体的强大综合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实现物联网新技术的校企合作研发、新技术的试验场地、应用技术的展示推广、物联网人才培养的教学平台、中、高端人才的实训基地的有机整合,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初期,校园建设物联网示范工程更具意义。

再次,是基于学院优势,实现“双创”目标,提升无锡城市品牌的重要举措。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建设物联网应用校园工程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学院位于无锡新区的中心位置,创新理念超前,高新企业众多,物联网人才集聚;二是学院是一所新办高校,拥有良好的网络基础条件,建立了覆盖全院的计算机网络。三是可以获得新区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多方面的技术支撑。同时,中国电信无锡分公司拥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团队,有大型的数据信息处理系统,能为工程的实施提供软硬件保障。四是具有雄厚的产业依托。无锡高新区在物联网技术研发、产业开发上,以太科园为核心,依托创新园、产业园、信息服务园为载体,三大产业板块初具规模,“感知中国”中心的轮廓已浮出水面。

智慧校园——“感知校园”建设计划与功能

作者:匿名 来源:无锡科技职业学

院 浏览次数:271 添加日期:2011-3-7 12:38:09

一、阶段目标

一期工程:以学生管理系统、校园安保系统建设为核心,启动校园数字平台建设,实现部分数据共享、信息交互,为后继拓展功能留有接口。目前,学院已初步完成一期工程的各项工作。

二期工程:以电子教务和管理支撑平台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数字管理功能模块,电子教务如课程表查询、成绩查询、学分查询、电子选课、活动报名、学科评选等功能,管理支撑平台如掌上图书馆、远程教育系统、机房管理等功能,以及校园门户WEB、WAP网站建设,拓展与家长、校友等的信息交互。

三期工程:将根据传感网技术的发展进程,推进校园信息化各在用系统的融合应用,基本实现感知校园预期目标。

二、功能特点

1、改变以往单纯的手机通话应用,将RFID的技术与手机通信技术密切融合,完成身份识别、考勤消费等功能。

2、将短信系统与学校的日常活动密切结合,利用手机上的短信通知和互动功能,实现通知群发、信息反馈、活动安排公告。

3、通过开发后的手机版WEB页面,在手机上接收推送信息,学校可以将课程安排、活动通知、考试成绩等信息通过手机WEB页面供学生查询。

4、将手机作为迎新报到的终端工具,为新生营造一个可感知的校园环境。

第三篇:苏州市四星级智慧校园自评表

苏州市四星级智慧校园自评表

申报单位(盖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内容

分值

自评分

一、信息素养(4 40 0分)

1.学生信息素养学习态度、思想意识、学习方法与技能、社会责任感、获奖情况(15 分)

(1)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意识,对运用信息技术持积极态度。

(2)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以及其它终端设备,选择合适的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利用网络获取、储存、评价、整理和应用数字化资源,能通过个人空间进行个人学习、资源管理、网络交流、在线测试等活动 4

(3)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学习方法,学生能利用在线学习资源体系或互联网学习的平台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个性化学习等。学生参加 STEAM 课程学习。学生有创客作品;有数字化作品,并通过个人空间进行分享与交流。

(4)学生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信息技术竞赛 3

(5)能遵守网络文明礼仪,拒绝网络欺凌,自觉尊重知识产权。具有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能保护自己的网络隐私,对不良网络信息具有辨别和抵制能力。

2.教师信息素养工作态度和思想意识、教学理念和方法技能 能(大数据 应用)、社(1)教师信息素养高,能熟练运用个人空间进行教学资源管理和开展各种网络教学活动,能关注科技的最新发展,具备学习新技术的能力。

(2)教师结合传统学习和信息化学习方式等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3)教师积极参加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全员通过国家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2

会责任、获奖情况(15 分)

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4)教师能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合理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一对一学习方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5)教师具有现代社会责任感,对学生开展网络安全与道德相关教育。

(6)教师在大市级及以上刊物发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果或论文,积极参加县市级及以上信息化类各项竞赛并有获奖。

3.信息化领导力、管理理念和思想意识、方法技能(大数据应用)、社会责任、规划设计应用能力、区域信息化领导力(10分)

(1)学校领导能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的重要意义,具有主动对接区域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意识。依据有关规划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组织编制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并将其作为学校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年的工作计划中分解具体落实。

(2)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必须参加区县级以上各类信息化培训;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敏感度,能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

(3)学校领导重视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每学期开展各类信息化培训或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教师应用能力。

(4)学校领导依据有关政策,建立保障机制,促进基础设施、教学资源的有效供给与应用。具有较强的网络安全意识,组织学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实施网络安全的人防、物防和技防。

二、基础支撑(60 分)

1.基础设 施(30

分 分)

(1)学校建有校园网,接入区域教育城域网,实 现 IPV6 接入,能满足“智慧校园”教学、管理与安全等功能要求。

(2)校园网信息点全覆盖;办公、教学及公共服务等重要区域实现无线 WIFI 全覆盖。支持移动学习、移动办公等应用,并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实现校内自动漫4

游。

(3)学校建有或接入的区域网络中心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系统,漏洞扫描系统、有害信息过滤系统和WEB应用防火墙等专业网络安全设备,实现网络设备的管理。学校使用上网行为管理设备,控制和管理学校内部用户访问互联网、教育城域网的情况。学校所有信息化终端均安装正版杀毒软件。

(4)建有基于校园网络的数字广播系统、校园电视台(虚拟演播室)、智能安防系统等硬件设施。

(5)学校建有统一门户网站;建有基于区域或学校的能满足教育教学、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公共服务等系列应用系统或平台;实现区域统一身份认证。

(6)建有基于区域或独立的数据中心(接入到区域数据中心),为教学资源、一卡通、校园安防等提供计算和存储服务。

(7)根据省教育装备一类标准100%的教学班教室安装班班通设备。计算机网络教室不低于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满足信息学科教学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求。

2.智能终 端(15

分 分)

(1)学校各教育教学行政管理部门、教科研业务部门至少配备 1 套含电脑、打印机机其他日常工作所需的常用信息化终端设备。配备支持学生成绩分析系统的高速扫描仪。

(2)建有基于区域的苏州教育 E 卡通或学校智能一卡通系统,提供校内消费、图书借阅、访客管理、门禁考勤等服务功能。

(3)教师和学生配备能满足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需求的智能终端设备;探索移动终端(如笔记本电脑、电子书包等)在教学中的应用,满足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

(4)学校主要公共服务区域(图书馆、活动室、行政楼等)配备为全体师生提供各类信息化服务的公共终端(如云借阅等触摸一体化多媒体终端)。

(5)学校配备运用物联网技术相关终端(如可穿戴设备、生物识别装置等新技术新产品)。.未来教室(10

分 分)

未来教室建设,具备多屏显示终端、录播、分组学习或学生个人学习终端,对接区域教育云和教学资源平台、智能学科辅助工具、在线学习社区等。

4.创新实 验室(5 5

分 分)

借助人机交互、传感感应、三维仿真、虚拟现实等技术,建有智能机器人、动漫制作、移动应用开发、创业实训等智能实验室或学习体验中心。

三、资源共享(40分))

1.资源建设(20 分))

(1)数字教育资源建设采用区域统建模式。实现省、市、县(区)等多级平台互联互融互通。学校建有校本资源。资源平台无缝嵌入人人通空间。

(2)区域建有符合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多元化数字教育资源,包括教案、学案、多媒体课件、精品课堂实录、微课、试题库及其它各类资源,内容覆盖全部学段、学科和知识节点。

(3)区域建有数字图书系统。有统一的信息门户网站。数字图书内容包含电子期刊、电子图书、视频和音频等不同的数字化资源。各类数字图书资源每年有更新。

2.资源共享(20 分))

(1)学校根据区域数字教育资源开发规划,积极组织教师参与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建成资源数量达到区域规定要求或位居同类学校前列。

(2)学校建设的数字教育资源,要实现在区域范围内共享。学校资源共享数量和下载数量位居同类学校平均水平前列。

(3)建立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对教师使用资源、共享资源均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资源建设逐步进入良性循环。

四、智慧应用(90 分)

1.智慧管 理(25

分 分)

(1)基于区域统一身份认证与单点登录体系,实现多应用、多平台、多终端的统一用户认证和便捷应用;实现学校通用业务无纸化办公。

(2)基于区域基础共享数据库,实现所有系统间数据流转、集中与共享;学校各类数据能够自动生成统计报表,能够实时掌握学校各类数据状态;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学校决策提供支持依据。

(3)基于区域或学校的管理平台,实现教师在线培训、可视化网络教研、教师成果、绩效考核等的统一管理。

(4)基于区域或学校招生系统,快速采集新生信息,及时更新基础数据库;能够实现入学签到、学生入班考勤管理。

(5)能够实现智能化排课、电子课表、选课走班管理以及学生的成绩管理,通过电子班牌发布实时信息,满足江苏省高考改革后教育教学管理的需求。

(6)能够对教学科研课题研究实现平台化管理,记录研究过程,发布研究成果。

(7)能够基于区域或学校的资产和装备管理系统,结合物联网技术,对校园资产、设备的采购、运维、清查、报修、报废等流程实现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2

理。

(8)能够实现学校膳食营养全过程管理;每天发布膳食菜单,统计营养成分占比;实现食材的来源、制作过程的可追溯机制,形成个体的营养报告并与学校共享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

(9)能够实现校园安全监控管理,支持监控信息回溯;能够实现基于生物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手段的预警机制;形成安全巡检的自动报表机制。

2.智慧学 习(40

分 分)

(1)90%以上的教师能基于区域或学校的教学平台、资源系统、学科工具等形成突出学生主体、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

(2)教师运用网络教学平台、“人人通”空间、学科工具、数字实验室、学习体验中心、智能终端设备开展常态化教学。

(3)学生运用各种智能终端,基于区域或学校的“人人通”空间,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个性化学习。

(4)基于区域或学校的“人人通”空间、学习分析系统等采集学生学习行为及学习水平监测数据,及时分析,诊断学习行为,优化教学策略;精准推送学习资源及巩固评测。

(5)开展基于未来教室的教学实践,探索移动互联时代的个性化学习、小组协作学习新方式。

(6)开展创新型试点教学研究,利用新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试点,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与演进。

3.智慧服 务(25

分 分)

(1)为师生提供基于教育 E 卡通或校园一卡通服务,提供无障碍服务、特殊人群需求服务以及有关自助服务。

(2)为师生提供校园无感知无线网络服 6

务、校园无纸化办公服务;提供基于区域或学校的伴随性数据采集系统,自动记录师生的各类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经历。

(3)基于区域或学校的家长服务系统,自动推送学生各类在校信息;实现便捷实时的家校在线互动;家长能够便捷获取个性化的电子资源和教育咨询知识。

(4)基于区域或学校的公众信息发布系统,通过多种渠道,提供学校基础情况、教育政策、招生信息、学区划分、学位信息、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等各类信息服务。

五、保障机制(30 分)

1.机构保障(5 分)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智慧校园工作领导小组。有专门科室负责具体实施。

(2)智慧校园建设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专项会议。

2.人员保障(5 分)

(1)配备专(兼)职信息化管理人员。

(2)专(兼)职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持市级以上(含市级)相关证书。

3.经费保障 (10

分 分)

(1)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列入各级财政教育经费预算。

(2)学校有信息化专项建设经费与维保经费 5

4.绩效考核 (10

分 分)

(1)将教师及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相关活动或获奖情况纳入学校绩效考核。

(2)建立健全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考评机制,并有效实施。

六、特色创新(20分))

1.科研创新 (5 分))

具有市级及以上立项信息化专项科研课题、结题成果,以及信息化单项和综合荣誉。

.一校一案(5 结合学校办学特色,自主探索和创新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育教学应用,形成智5

分))

慧校园示范校典型方案,并在区域得到示范推广。

3.创新机制 (5 分))

积极探索“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创新机制。

4.创新成果 (5 分))

近五年,学校获得市级以上各类信息化创新成果奖。

第四篇: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与思考

深化应用

融合创新

——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与思考

南京市高淳区古柏中心小学是一所教学设施先进,育人环境优美,教育质量上乘的南京市现代化小学。学校始建于1914年,现下辖中心校1所,办学点1个,共有教学班19个,学生584名,教职工59人,其中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15名。现中心校于1997年新建,占地面积196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数字化科学实验室、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录播室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

学校自2007年确定以科技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以来,一直坚持以“让创新成为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核心理念,以“让发现成为一种习惯”为培养目标,以机器人教育活动为载体,从统筹规划、完善机制、科学管理入手,扎实、深入、有效、全面地开展了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把科技教育作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把科技创新思想全方位地融入学校的校园文化、课程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之中,融入学校办学理念之中,形成了科技教育学有个性、教有特长、校有特色的局面。

学校一以贯之地坚持“普及+特长”的教育模式。一是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普及科技教育。学校在一至六年级地方课程中每周开设1节科技课(机器人),每周周四各班均安排科技特色晨会。二是开发科技校本课程,提升特色品位。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科技校本教材,《科技在心中,创新在手中》6册校本教材,在2010年南京市优秀校本教材评比中获科学学科类一等奖。12册《科技早餐》-特色晨 会校本教材和6册《机器人》校本课程也已投入使用。三是组织开展科技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学校每年组织一届“小小发现者”校园科技节,今年5月将是第11届。我校科技节以“人人都来参与、人人都有收获”为目标,紧扣“让发现成为一种习惯”这一主题,各个班级展出科技知识黑板报,学校组织开展科学小论文、科普读物读后感、科学观察日记、科学幻想画、科普知识竞赛、打字比赛、机器人等主题竞赛活动和师生科技创新大赛,全校师生全员参与。四是创新校园科技文化,营造科技氛围。学校结合市园林式校园创建,精心营造科技氛围。将“让创新成为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一核心理念和“让发现成为一种习惯”这一办学目标上墙。布置了“发现之旅”科技文化墙,介绍各种自然现象,学校廊架里布置了中外的发明创造展板,一楼连廊布置了科普知识展板。各景点的命名也考虑了科技元素,如:远溯博索、问天亭、日知廊、探知路、探源路等。五是以科技小社团为依托,发展学生特长。学校在全校性的科技活动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经过筛选,把有特长的学生以科技小社团的形式,分类集中起来进行培训,目前,学校普及机器人、太空探索机器人、FLL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航拍、电子百拼、电脑绘画、创意手工等科技小社团,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自觉性、主动性、探究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升了科技活动的质量与内涵,提高了科技教育的层次与效果。

经过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先后被命名为“高淳 县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基地”、“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星光基地”、“南京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南京市科技教育普及性特色学校”、“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机器人项目)、“南京市数字化校园示范校”等。我校还是市小学内涵发展重点规划项目《区域推进农村小学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研究》和《教与学的数字化环境建设与应用》项目研究学校,“中法合作‘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实验学校”,全区唯一的一所“南京市观花项目成员学校”和“教育部基础教育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中心南京基地学校”。基于此,学校于2016年被遴选为南京市首批智慧校园示范校试点建设学校,也是高淳区唯一一家。目前我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已初步完成,并于2017年12月成功通过市级验收,成为南京市首批28家示范校之一。今天,我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心得体会。

一、形势使然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设备的提升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校园数字化应用已成为每个学校发展的重心。数据时代的到来,让大众的信息获取方式从互联网时代的“我了解世界”变为自媒体时代的“世界了解我”,“互联网+”纳入教育以及智慧校园的创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江苏省及南京市出的台多项文件都是剑指智慧教育,高淳区教育局也提出了2020年前全区学校建成智慧校园的要求。智慧校园建设的紧迫感扑面而来。

二、转变观念

成功从转变观念开始,其实我们教育教学理念一直围绕着高效教学在转变在摸索,试想十年前移动多媒体进入课堂,大部分老师PPT都不会制作,更有甚者视电脑、网络为洪水猛兽……推进十年来,教育教学离不开多媒体了,教室吊装多媒体已换装两代了。智慧校园建设也是如此。作为首批试点学校,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没有现成的模式与路子可循。我校建立以校长为首的创建团队,通过培训、自修提升校领导和骨干成员对智慧校园的认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南京市CIO培训、上海国际大数据交流等。走近这些专家、学术大咖,每一次的学习就是一次观念的碰撞和理念更新,整个创建团队理念统一到智慧校园建设中来,逐渐形成了我校的智慧校园建设体系。

三、创建过程

在确定我校智慧校园方针后,创建团队根据学校实情将理念具体化,以重软轻硬的建设思路,着重智慧平台架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支撑平台建设

(1)共享数据库平台:平台是对智慧化校园中的各种结构化数据,包括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集市中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的平台;

(2)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为各应用系统提供集中的身份认证服务,提高应用系统的安全性,用户不须记忆不同的密码和身份,通过统一信息门户实现单点登录;(3)统一信息门户:平台位于智慧化校园体系结构中的最上层,实现教学管理各应用系统与用户的跨平台服务。

2.安全体系建设

智慧化校园安全体系:建立智慧化校园综合安全服务体系,从物理、网络、系统、信息和管理等方面保证整体安全,形成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支撑体系。

3.应用系统建设

跨平台管理办公系统、互动课堂教学管理系统、开放式网络学习及教学资源库系统、教科研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网络报修系统、后勤管理等。

四、创建成果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将我校智慧校园创建的成果汇报如下: 1.智慧的学校管理。一是“微校+”智慧管理平台的使用。“微校+”智慧管理平台是集校园管理、教学教务、学生评价和家校互动的综合性管理平台,也是我校创建工作中的重点。平台实现统一身份认证,统一门户网站和资源共享。目前,我校智慧管理平台应用达13个之多,满足了学校各场景的管理需求。“微校+”智慧管理平台在应用中实现了三网合一,只需在管理平台进行新闻、通知发布就实现了微信订阅号和门户网站的统一。后勤服务应用的实现,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工作效率,也有利于后勤管理工作的深化。领导看板应用则全面汇集了所有管理数据,便于校领导全面管理学校。二是“一卡通”的使用。“一卡通”作为学生的统一身份认证卡,依托优教信使平台,集互动课堂(答题)、人人通空间、平安考勤、校园电话、图书借阅等各种应用于一体。学生靠近校园大门就可实现学生的无感知入校和离校的签到和签出,同步短信会发送给监护人。当学生需要与家长联系时可用一卡通的电话功能与家长取得联系。

2.智慧的教学管理。一是优教平台的使用。教师通过优教平台预先备好课,在课堂学习环节中学生使用一卡通的答题功能与老师在优教平台实现作业互动,并及时给出答题统计和分析。课后,学生通过完成老师布置的平台练习和预习实现知识的巩固提升和学习习惯的培训。师生的平台使用数据都分别存储在老师空间和学生空间中,实现师生资源互通。教师将自制的课件、微课等上传至校本资源内,学生课后只要使用电脑、手机或平板登录平台,就可实现移到终端的自主学习。二是平板进课堂。应用平板电脑实施课堂教学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基于网络,以平板电脑为载体,及时互动反馈和精确指导解决课上出现的问题,优化教与学的全过程,可以达到减负增效的双重目标。我们除了数字化学习中心可以实现平板教学外,还在五年级四个班布置了平板教学环境,为平板进课堂实现学科全覆盖打下了基础。市智慧校园验收时,市教育局藩东标副局长对我们的平板课堂也是大加赞赏。

3.智慧的活动管理。一是通过“微校+”智慧管理平台的“校本课程”模块,对学生的社团活动进行管理。学期初,社团指导老师在“校本课程”模块发布社团信息(包括社团名称、学习内容、报名要求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对照各社团要求进行选课报名。本学年共开设了29个社团,每周三学生全员参与社团活动,活动时,教师通过“微校+”平台的“校本课程”模块进行点名,管理学生的出勤。二是移动学习终端的使用。学校现有数字移动图书馆和数字科普电子屏各一块,每天自动定时为早上7:30开机,下午4:30关机。课间,学生自主到移动终端前进行阅读、游戏,观看科普动画等。

五、创建中的思考

创建智慧校园,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在市智慧校园示范校的创建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1.数据的互通。我校智慧校园的创建得到了联通、微研、电信、苹果等公司的大力支持。但同时,由于各公司的后台数据不能实现互联互通,也给我们的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比如:优教平台是基于联通网络,而学校用的是电信网络,一开始由于数据不能互通致使我们不能看到师生使用优教平台的后台数据,后经过联通和电信的多次协商,终于实现了数据互通。微研公司帮助我们开发了“微校+”智慧管理平台,但“微校+”基于腾讯的后台无法与我们基于电信网络的学校门户网站实现互通,因此我们只能改版我们现有的门户网站,以实现手机端“微校+”平台发送信息与门户网站同步。

2.技术的支持。由于我们地处农村,很多网络公司还没有落户高淳。致使我们的很多平台、软件的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能及时得到帮助。比如:苹果平板的使用,用于教学的软件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公司技术人员从南京赶过来就要一二个小时,由于路程较远,平时平板使用的日常运维成本也增加了不少。3.学生应用的推广在农村学校就复杂的多。学生在家网络、移动平台学习的硬件许多家庭还不具备;家长对学生的手机、电脑等网络化应用还是负面顾虑多一些。

回首2017,我校智慧校园工作稳步发展、成果喜人。展望2018,我们将总结经验,砥砺创新,努力打造智慧校园,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为全国推进智慧校园工作献上绵薄之力。

第五篇:“快乐校园建设示范校”申报材料

靖远八中创建市级 “快乐校园示范校”申报材料

2015年4月 靖远八中创建市级“快乐校园示范校”申报材料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群众路线为导向,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快乐校园文化体系,形成厚重的快乐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学校领导对甘肃省教育厅、甘肃财政局提出的创建快乐校园工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领导班子及相关人员会议。成立了“快乐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任任组长,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人员任组员。领导小组成员及时地学习相关的文件精神,实行校长负责制,制定了学校快乐校园项目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包括:社团活动,大课间活动、校园歌声、艺术活动的安排组织,场地安排,人员配备,器械的使用,活动检查评比,学生体艺活动的展示,学生技能标准的测试等内容。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精神,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经过不懈的努力,快乐校园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已具备申报“白银市快乐校园示范校”的条件。

二、学校概况

靖远八中于2012年8月招生,学校现有学生956人,教学班19个,教师84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体音美专职教师12名,自办学以来,我校相继建成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多个功能教室。学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我校与城区中学之间的差距,为实现教育公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按照标准,完善设施。我校现有300米半圆式田径场(中设足球场)一块,篮球场2块,排球场1块,羽毛球场2块,乒乓球台架12副,体育器材室2间。有专门教室供音乐、美术上课和社团使用,每学期都添置相应的设备器材。这些场地设施的配备,为快乐校园创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备条件。

四、按照课标,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

本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的原则,我们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制定出相关的教学计划,开齐、开足体音美课程,做到教师到位,课时落实到位,任何时候都不得随意删减挤占体音美课程,坚决执行体音美课程设置规定,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体音美素质。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展现校园快乐风采。

1、学校努力创建“快乐校园、书香校园、人文校园、绿色校园、健康校园、和谐校园”,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展示社团文化魅力,营造高品味的学校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深化人格,完善自我。社团活动定于每周星期五,共70分钟。学校社团活动的口号是“人人都参与,个个有活动,队队有特色”。活动的开展,极大丰富了师生校园生活。

2、丰富多彩的“三操一活动”

我校每天安排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和30分钟的课外活动,三操由跟班老师指导学生活动,并有值周小组监督检查活动开展的情况,课外活动将班级划分活动区域,进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包括跳绳、踢毽、跳远、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跑步、韵律操、做游戏等。学校为各班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体育运动器材,同时根据各项内容的特征,将学校活动场地进行了专门划分,做到定区域、定项目的开展活动。活动过程中,各班 主任全程做好学生的运动辅导及安全监护,确保锻炼安全、有序、高效。

3.独具特色的快乐大课间

我校每天在上午安排30-40分钟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根据我校场地的特点,为达到锻炼的效果,大课间活动以阳光体育活动为主,侧重传统的体育项目,如:健美操、踢毽子、跳绳、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

六、加强常规工作管理,促体音美质量,提高快乐校园气氛 1.强调即使是体音美课,仍旧需要备课的原则,增强备课的实效性,引导教师在钻研教材、优化设计和提高备课效能上下工夫。

2.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同时,也重视特长生的培养。

3.平时注重加强体音美教师的业务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的教研活动,提高业务能力,接受教学的前沿信息,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

4.注重社团活动的训练,认真做好特长学生的摸底工作,做好特长学生的档案整理,并针对学生的特点做出培训计划,扎实抓好平时各社团活动的训练工作。音乐方面的有声乐等培训;体育方面有乒乓球训练等,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竞技水平;美术通过书画展等形式展示学生的美术天赋。

5.加强检查监督,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计划、教案,促使教师精心备课,设计教案,“不打无准备之仗”,并加强看课的力度,促使教师认真上课,不随意调课,保证体音美功课不被易用、占用。

6.加大学校快乐校园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快乐校园活动的氛围。制订了详细的宣传计划,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宣传栏、黑板报等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开设专题栏目,大力宣传体 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健康理念,使“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唤起全校师生对健康的关注,大张旗鼓地宣传“快乐校园”,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七、以体艺项目为载体,掀起快乐校园活动高潮

我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艺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赛促练,推动发展学校每学年开展各种比赛活动,要求各班全体参与。如跳绳比赛、拔河比赛、太极拳比赛、广播操比赛及每年一次的田径运动会等.学校还成立了学生男女篮球社团、马琳社团、排球、羽毛等社团,不定期地举行比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运动的兴趣和习惯,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体艺组认真计划、组织好一学期内学生体艺活动和每天的早操活动,并把开展课外体艺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和多样化。本学年主要开展了健美操比赛、经典诗文诵读赛、欢送毕业生文艺演出、歌咏比赛、书画比赛,美术老师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到宣传橱窗上,同时,这些活动也提高了学生、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趣,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广大师生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同学间及师生间增进了相互的信任和了解,班级体的荣誉感在活动期间得到集中体现。从而促进了学校的素质教育发展,并进一步推动了我校体艺发展的进程。在县第一届中小学运动会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获团体总分第四名的成绩。

八、今后工作打算

1.学校要进一步健全相关奖励考核制度,积极争取、配备体美音教师和相关器材、场地,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专职体音美教师队伍。打造好快乐校园的规模,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师在快乐 中教学。

2.体艺组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重视和加强体音美课程教学,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体音美工作的规范要求,定期召开体音美学科教师会议,按时开展教研活动,主管领导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深入教研活动,了解教学情况,帮助提高体音美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

(1)进一步提高认识。

学校要认真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实施“快乐校园项目”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校要按照“大思路、小切入、求长效、出精品”的工作思路,从本校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求把“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做实、做精、做出特色。

(2)强化组织领导。

学校要成立“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快乐校园项目”推行工作。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快乐校园项目”实施方案,加强对“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2+1项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督查力度,确保取得成效。

(3)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把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作为“快乐校园项目”的先导条件,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内引外联等多种渠道储备“快乐校园项目”所需教师,积极开展各种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体育、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以满足“快乐校园项目”对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师数量的要求,确保高质量地实施“快乐校园项目”。

(4)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学校要根据“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的需要,大力改善体育锻炼和艺术教育活动的条件,加大体育、艺术器材配备的力度,合理配置体育、艺术教育资源,努力挖掘社会资源,设法拓展学生体育、艺术活动空间,不断满足“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对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条件的要求,以保证“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落到实处。

(5)完善评价机制。

学校要改进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工作,科学反映教师的工作成绩和学生的成长历程。

(6)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省课程计划,开足开齐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严禁挤占体、音、美课时。要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使“快乐校园项目”实施有充分的时间保障。开展好“体育大课间”和“第二课堂”活动,举办好运动会(体育节)、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开展多样的学生才艺展示、文体比赛活动。鼓励支持各类有助于学生提高体育、艺术技能的社团,组织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

对照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校评估标准,我校各项工作均已达到要求。我们希望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能顺利通过考评验收。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不断创新,把我校建设成为快乐教育强校,成为播撒艺术和知识的摇篮。

靖远八中

2015年4月13日

下载苏州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州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快乐校园建设示范校”申报材料

    加强快乐校园建设 构建快乐育人环境 六坝寄宿制小学“快乐校园示范校”申报材料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群众路线为导向,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模块

    一. 信息化校园各个系统建设方案 本次项目主要涉及到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和装备提升,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配备。具体建设有:校园网络(有线与无线)、多媒体教室、计......

    构建数字化校园,推进示范校建设

    构建数字化校园,推进示范校建设 作者(来源): 天津市耀华中学曲丽敏 2000 年 10 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我国基......

    枣庄市信息化校园示范校建设汇报材料

    枣庄市“信息化校园示范校”建设 汇 报 材 料 滕州市北辛中学 二O一三年七月 枣庄市“信息化校园示范校”建设汇报材料 滕州市北辛中学 一、学校概况 北辛中学(原滕北中学)始......

    初中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一、网络环境建设 1、有线网络 功能描述:校园主干网万兆,千兆到桌面。是校园多媒体教学、校园服务、校园管理、综合安防、有线电视、电子公告屏、校园宣传系统、校园广播等各......

    智慧校园建设的意义

    智慧校园建设的意义 教育部为什么要提智慧校园? 第一,保持大家对教育信息化实际发展的关注和热度。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各项措施,为的就是保持大家对教育信息化的......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 诚信 求索 励志 创新 中等专业学校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2015—2020) 一、 建设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一)建设意义 智慧校园建设,是当今信息技术......

    XXX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XXX智慧校园项目建设方案 XXX 智慧校园项目建 设 方 案 2018年3月- ***01011******36XXX智慧校园项目建设方案 第七章、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