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监会令【2003】3号《保险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
保险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
保监会令(2003)3号 2003年12月18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应对保险业重大突发事件(以下简称“重大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安定,确保保险业正常运行,及时履行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职能,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重大突发事件,是指与保险业相关的、突然发生的,可能严重影响或者危及保险业正常运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和社会安定的自然灾害、重大意外事故以及其他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认为应当采取应急处理机制的重大事件。
第三条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为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主管机关,负责指导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以下简称“保监会派出机构”)、保险公司建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和制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报告制度”和“应急预案”),负责监督、检查保监会派出机构、保险公司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报告和应急处理工作。
第四条 中国保监会、保监会派出机构、保险公司和保险公司所属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各单位”)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到位、加强合作的原则,结合本单位或者当地实际情况,依法、科学、合理地建立报告制度和制定应急预案。
第五条 保监会派出机构应当结合辖区实际情况,负责指导辖区内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建立报告制度、制定应急预案,监督、检查辖区内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做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报告和应急处理工作。
第六条 保险公司应当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负责指导其所属分支机构建立报告制度和制定应急预案,管理和协调其所属分支机构处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第七条 各单位应当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和监测工作。
中国保监会支持保险公司和保监会派出机构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预警和监测反应处理系统,开展重大突发事件处理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 报告和信息发布
第八条 中国保监会办公厅是中国保监会处理重大突发事件信息的常设机构,负责保监会派出机构、保险公司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接收和处理工作。
保监会派出机构、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应当在报告制度中,明确其办公室或者综合管理部门为负责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工作的专门机构。
第九条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保监会派出机构、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应当主动实施报告制度。
第十条 符合下列规定情形之一的重大突发事件,保监会派出机构、保险公司应当及时向中国保监会办公厅报告:
(一)发生洪水、台风、地震等严重的自然灾害或者重大火灾、生产、交通安全等严重事故,造成保险财产损失5000万元以上或者人身伤亡赔付3000万元以上的;
(二)发生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可能引发大面积保险索赔的;
(三)保险公司现金流出现支付危机,或者偿付能力突然恶化可能导致破产的;
(四)保险公司计算机系统发生系统性故障,造成大量客户数据资料丢失;
(五)100名以上的投保人或者保险营销员集体上访、静坐或者采取其他过激行为,或者虽然不足100人但影响恶劣的;
(六)100名以上投保人集体退保或者起诉保险公司的;
(七)保险公司在承保或者资金运用过程中发生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被新闻媒体和公众广泛关注的;
(八)外资保险公司境外母公司出现严重危机,严重影响其在中国境内业务开展的;
(九)保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突然集体辞职、失踪、发生重大意外事故或者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的;
(十)其他严重危及保险业,或者与保险业相关的、对社会影响大、危害程度高的重大突发事件。
区域性重大突发事件的范围和标准,由保监会派出机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第十一条 重大突发事件以外的一般重大事故的报告,按照中国保监会相关规定办理。
国务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告有规定的,报告单位应当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间、性质和波及范围;
(二)对保险公司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损失或者影响;
(三)已经或者拟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
(四)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第十三条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保险公司应当在第一时间向中国保监会办公厅报告重大突发事件的情况,并随时补充报告事态发展和核实情况。
保险公司应当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
第十四条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一条的报告要求,及时向总公司报告,并同时报告所在地保监会派出机构。
第十五条 保监会派出机构收到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报告后,应当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信息沟通,对重大突发事件作进一步了解,汇总事件情况后,立即报告中国保监会办公厅,并随时补充报告重大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及事态发展情况。
保监会派出机构应当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及时向当地省(市)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十六条 中国保监会可以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的发展势态,要求部分或者全部保监会派出机构、保险公司实施报告制度。
第十七条 保监会派出机构、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是报告制度的责任人。
第十八条 保监会派出机构、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应当实事求是地报告重大突发事件,不得瞒报、缓报、谎报。
第十九条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中国保监会、相关保监会派出机构、保险公司对重大突发事件实行信息发布制度。
信息发布应当指定专门的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发布信息。其他相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对外发布信息。
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全面。
第二十条 中国保监会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和事态发展情况,决定是否向国务院报告。
第三章 应急预案和应急准备
第二十一条 各单位应当成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机构,指挥机构应当实行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制。
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重大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制定严密的应急预案,确保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十三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应当将应急预案报所属总公司,同时报当地的保监会派出机构;保监会派出机构、保险公司应当将应急预案报中国保监会。
中国保监会负责制定中国保险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对外发布。
第二十四条 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应急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是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中国保监会、保监会派出机构应当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各单位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机构的组成和相关部门职责;
(二)重大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预警;
(三)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
(四)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收集、分析、报告制度;
(五)重大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六)其他应当包括的内容。
第二十六条 各单位应当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充实应急预案内容,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十七条 各单位应当与有关部门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监测和预警信息网络,确保重大突发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尽量避免或者减少重大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第二十八条 各单位应当进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加强应急人员培训,提高应急能力,查找应急处理工作中的不足和漏洞,确保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各项应急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四章 应急预案的启动、终止和应急处理
第二十九条 中国保监会办公厅收到保监会派出机构、保险公司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后,应当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核实、确认,向有关单位了解、咨询重大突发事件情况,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估,提出处理意见,报告中国保监会分管主席。
第三十条 中国保监会办公厅认为必要时,应当向中国保监会主席建议启动中国保监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国保监会主席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第三十一条 中国保监会主席可以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决定是否成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以下简称“指挥中心”)。
第三十二条 指挥中心是负责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领导机构,接受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协调。
第三十三条 指挥中心成员单位包括相关保险公司、保监会派出机构和保监会相关部门。
指挥中心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指挥中心组成人员,按照指挥中心的命令开展工作。
指挥中心组成人员在处理重大突发事件期间出差、出国必须向指挥中心请假,无正当理由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第三十四条 指挥中心总指挥由中国保监会主席担任。总指挥在必要时可以指定若干名副总指挥。特殊情况下,中国保监会主席可以指定一名副主席担任指挥中心总指挥。
中国保监会办公厅是指挥中心的工作机构,负责处理指挥中心的具体事务。
第三十五条 指挥中心的职责是:
(一)收集、分析、发布重大突发事件有关信息;
(二)调查、核实、分析重大突发事件;
(三)领导、指挥、协调重大突发事件处理工作;
(四)提出防灾、减灾,促进保险业稳定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五)必要时可以要求保险公司调动资金、物资和调配相关工作人员;
(六)制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行动方案、启用保险保障基金、巨灾风险基金或者其他特别融资方案。
第三十六条 中国保监会决定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后,中国保监会办公厅应当及时对外发布相关信息,包括:
(一)启动中国保监会应急预案;
(二)指挥中心总指挥、副总指挥;
(三)指挥中心成员单位及组成人员;
(四)指挥中心主要职责;
(五)其他相关应急处理工作事项。
第三十七条 指挥中心总指挥根据重大突发事件性质,指定中国保监会有关部门或者人员组成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并根据需要调集有关单位人员参加应急处理工作。
第三十八条 指挥中心可以要求相关保监会派出机构、保险公司实施报告制度和启动应急预案。
第三十九条 中国保监会可以根据重大突发事件情况决定调整指挥中心职责,终止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解散指挥中心。
第四十条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保监会派出机构可以根据重大突发事件形势向中国保监会或者指挥中心提出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或者应中国保监会、指挥中心要求启动应急预案。
第四十一条 保监会派出机构在启动应急预案的同时,成立所辖地区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并根据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开展工作。
保监会派出机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统一领导辖区内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可以要求辖区内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启动报告制度和应急预案。
第四十二条 保监会派出机构可以根据重大突发事件发展形势,向中国保监会或者指挥中心提出并经批准后,终止应急预案、解散保监会派出机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
第四十三条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保险公司或者其分支机构可以根据重大突发事件发展形势,决定是否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或者应其上级公司、保监会派出机构、中国保监会或者指挥中心要求,启动应急预案。
第四十四条 保险公司或者其分支机构启动应急预案后,应当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做好各项应急处理工作,随时向中国保监会、指挥中心、保监会派出机构或者保监会派出机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工作情况。
第四十五条 保险公司或者其分支机构可以视重大突发事件发展形势,报经中国保监会、指挥中心或者当地保监会派出机构同意后,终止应急预案,解散应急指挥机构。
第四十六条 实施报告制度和启动应急预案的单位应当实行重大突发事件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信息畅通,保证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第四十七条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各单位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应当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及时、统一发布相关信息。
第四十八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二篇: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第一条
为及时掌握、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进一步加强公司抗御灾害及危机管理的能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公司品牌美誉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重大突发事件,是指可能与公司相关的、突然发生的,可能影响或者危及公司经营管理、正常运行或社会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重大意外事故、重大上访事件以及公司认为应当采取应急处理机制的其他重大事件。
第三条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措施到位。各支公司要遵循这一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和应急处理预案,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报告和处理。
第四条
办公室为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归口部门,负责指导各支公司建立相应制度,并协调、检查、督促市分公司相关部门及各支公司做好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报告和应急处理工作。
第五条
各支公司主要负责人是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第一责任人。各支公司要根据情况,成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确保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第六条
市分公司分管办公室的领导是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的主要责任人。市分公司办公室是负责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工作的专门机构,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要进行全过程地了解和监控,主动实施报告制度。
第七条
符合下列规定情形之一的重大突发事件,各支公司要及时向市分公司办公室及相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一)台风、地震等严重的自然灾害;
(二)暴雨、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涉及或可能涉及我公司承保责任,可能造成报(估)损金额100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或者死伤人数10人(含)以上的;
(三)突发性严重传染性疾病或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涉及或可能涉及我公司承保责任的;
(四)特大火灾爆炸、安全生产事故、责任事故或意外交通事故等,涉及或可能涉及我公司承保责任,报(估)损金额100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或者发生死伤人数10人(含)以上,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
(五)我公司承保的飞机失事、轮船航行事故等特殊风险事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
(六)20名(含)以上被保险人或员工、相关事故受害人及其家属集体上访、静坐或采取其他过激行为,或者虽然不足20人但影响较大的;
(七)50名(含)以上被保险人集体退保或者起诉我公司的;
(八)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被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
(九)计算机系统发生系统性故障,造成大量客户数据资料丢失的;
(十)按干部管理权限属省分公司负责管理的人员突然失踪、病故、发生重大意外事故或者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的;
(十一)其他与公司相关、社会影响大、危害程度高的重大突发事件。
第八条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性质和影响范围;
(二)当前事态的最新发展状况;
(三)对公司可能造成或已经造成的损失或者影响;
(四)拟采取或已经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
(五)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第九条
理赔系统的灾情上报要严格按照理赔管理有关要求,同时报告理赔中心。
第十条
各支公司要秉持全面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报告重大突发事件,不得瞒报、缓报或谎报。第十一条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各支公司要在第一时间内电话报告市分公司办公室,24小时以内以电子邮件或传真形式作出书面报告,并随时补充报告事态发展的最新情况。同时,根据需要撰写新闻宣传稿,由市分公司办公室审核后上报,经总、省两级公司核稿后,及时向外部媒体发布,以掌握舆论主导权。
第十二条
未经批准擅自向外部媒体及外界发布信息的单位或个人,公司将予以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影响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三条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各支公司要严格按照《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灾害和有重大影响事故”理赔处理应急预案》(人保财险发[2004]262号)、《保险业重大上访事件处理办法》(人保财险发[2003]94号)、《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暂行规定》(人保财险董发[2003]9号)等相关制度规定,认真做好查勘理赔、解释劝导、信息报送等相关应急工作,尽可能地减少灾害或事故损失,降低重大突发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公司经营管理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各支公司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负责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信息报送,保证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
第十五条
市分公司值班人员要认真履行值班人员职责,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记录,并及时报告办公室有关负责人。
第十六条
各支公司要加强与政府、同业、媒体、客户、社会公众的沟通和协调,切实履行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职能,注重危机公关,防范和化解舆情风险,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十七条
重大突发事件处理完毕后,各支公司要进行总结评估,针对事件的起因,评价各个环节的反应处理力度和速度,总结成功经验,查找不足和漏洞,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建立专门档案,以备日后查询。
第十八条
各支公司要加强危机公关管理,进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第十九条
对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影响的,将予以严肃处理。
第二十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暂行)
附件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暂行)
为及时妥善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根据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银监会《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关于进一步完善大型银行信息报送机制的通知》要求及我行相关规定,特制订本流程。
一、重大突发事件的范围
重大突发事件指可能对我行自身经营发展、区域或全国金融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
(一)违法违规经营事件;
(二)被诈骗、抢劫、盗窃等外部事件;
(三)因IT系统故障导致金融业务中断的事件;
(四)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引发无法正常经营的事件;
(五)重大涉诉事件和舆情事件;
(六)客户经营出现危机引发重大风险事件;
(七)其他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二、处理流程
(一)事发机构出现突发事件后,由各一级分行及时报送总行办公室和相关牵头部门。发生在总行、附属公司的突发事件,由部门、附属公司报送分管行领导和总行办公室。
(二)总行办公室接到报告后,负责报送董事长、行长、监事长、分管行领导。牵头部门不明确时,办公室就处置突发事件的牵头部门提出建议。
(三)牵头部门在分管行领导的直接领导下,组织相关部门,负责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主要流程包括:
1、对突发事件的性质、影响等作出评估,提出处理措施;
2、向行领导报告最新情况;
3、指导分行做好应急处理;
4、拟订媒体应答口径报办公室;
5、持续向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及有关部委进行报告。
(四)如遇重大突发事件,总行可成立临时应急小组。组长由分管行领导担任,小组设在牵头部门,相关部门参与。
(五)办公室统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并协调牵头部门和相关分行应对舆情。
三、牵头部门
(一)IT系统故障等突发事件,由信息科技部牵头负责。
(二)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引发我行营业场所无法正常经营的事件,由渠道管理部牵头负责。
(三)聚众上访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由党务工作部牵头负责。
(四)外部侵害且无我行人员参与的涉案事件,由安全保卫部牵头负责。
(五)管理人员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不能正常履职,或 发生在职员工重伤、失踪、死亡等事件,由人力资源部牵头负责。
(六)会计档案、重要空白凭证、运营业务印章丢失或被伪造、被盗用的事件,由运营控制部牵头负责。
(七)违法违规经营导致损失和社会影响的事件,由内控与法律合规部牵头负责。
(八)重大涉诉事件,由内控与法律合规部牵头负责。
(九)授信风险事件,由授信管理部牵头负责。
(十)市场风险事件,由风险管理部牵头负责。
(十一)因代销产品形成的上访投诉事件,由产品销售部门牵头负责。
(十二)我行内部人员涉案的事件(包括私售产品),由监察部牵头负责。
(十三)涉密事件及行政印章事件,由办公室牵头负责。
(十四)客户群体性投诉事件,由渠道管理部牵头负责。
(十五)因海外监管机构对我行采取措施导致重大影响的事件,由内控与法律合规部牵头负责。
(十六)上述事件在媒体中出现负面舆情,在业务部门处置的同时,由办公室负责舆情处置。
(十七)涉及多个部门的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由办公室建议行领导指定牵头部门负责或多个部门共同负责。
四、牵头部门的主要职责和工作
(一)负责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分析。
(二)负责组织、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对于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可以牵头部门为主体组成临时应急小组,统筹、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三)负责拟订内外部信息发布口径建议。
(四)根据突发事件进展,负责向行领导和相关部门通报事件情况,并根据监管要求持续向外部监管机构进行报告。
(五)重大突发事件处理完毕后,负责对突发事件的起因、影响、责任、应急措施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
五、解释权
本流程由总行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四篇:关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处理权限规定
深圳市有限公司
关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处理权限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公司防范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和影响,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公司整体利益。
第二条
定义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司或者是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司利益侵害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一)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暴雨、台风、地震等气象灾害。(二)事故灾难。
主要包括各类消防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等。(三)公司利益侵害。
主要指公司经济财物被盗窃、抢劫等。(四)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指包括袭击事件、群体性事件等。第三条
工作原则
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处置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充分授权、分级负责的要求”,建立“上下贯通、多方联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开展应急管理常态工作。
第四条
组织机构
公司应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和各类突发事件授权部门及其职责。
(一)公司成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
成员:分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办主任、办公室主任,专职律师、财务部经理。
(二)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统一领导公司应急管理工作,研究决策应急管理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应对方法。
(2)贯彻落实公司涉及的关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3)审定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监督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并持续改进。
(4)督促各片区有关部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5)做好突发事件的报告、处置和善后工作,做好突发事件的监测和协调危机处置。
(6)组织参与社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与协调。
第五条
各片区主任、分管职能部门主要职责
(一)负责各片区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评估、培训和演练。
(二)负责各片区专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
(三)配合应急领导小组一起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第六条
其他部门主要职责
(一)财务部:负责审核应急管理的经费支付,提供资金投入保障。
(二)法律事务:负责应急管理相关法律事务工作,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法律事务咨询、评估等。
(三)办公室: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人力资源安排、调备,统筹组织员工支持等。
(四)总经办:统筹组织公司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员工培训。
第七条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权限
费用金额权限:
1、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发生时,无需经过应急管理小组讨论,可以授权,各片区主任无限制金额的权限处理。如遇强台风发生引发某个事故,必须立即处理的事件。但在处理过程中需电话汇报领导小组成员知悉,事后需保留相关证明材料。
2、对公司利益侵害和社会安全事件处理,如客户退押金,客户损坏公司财物的赔偿;以及中介费用纠纷等其他形式的突发事件,可以授权片区主任5000元(含)内全权处理。5000-20000元以内的需要报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讨论通过后处理。20000元以上的必须报公司董事长授权处理。
第八条
处理原则和要求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所在片区要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建立健全与所在片区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沟通机制。
信息报告要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要学会判断事态的分析能力和辨别力,不得夸大事实,也不得息事宁人的态度。要求:实事求是,各片区主任能处理的,要当机立断,不得拖泥带水。
(二)各片区发生的日常工作事件,在公司各项规定操作规程可以正常处理的,不在此次授权范围内。
片区主任不得以突发件处理为由进行违规操作,否则,一律按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处罚。第九条
其他特殊事件处理
有涉及不在上述类别突发事件的处理,所在片区主任可以另行直接向公司董事长电话请示后处理。
以上规定从2018年12月1日起执行
深圳市有限公司
年月日
第五篇:各类突发事件处理规定
QES/YNDD04-01-2012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
各类突发事件处理规定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
二零一二年六月
各类突发事件处理规定
编 制:郭利锋 审 核: 批 准:
神光新能源有限公司 二零一五年十月
1.目的
确保公司人身、财产安全,给员工提供舒适的环境、安全的氛围,保证公司在发生突发事件和紧急事故时能够迅速作出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消防安全、设备安全、人身安全、交通安全、财物安全、施工安全等方面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理。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公司各种突发事件的总布置、总控制。
3.2生产计划部负责公司消防、治安应急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负责维持好秩序,疏通消防通道,保护现场;负责组织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负责施工人员意外受伤、突发疾病等事件等应急处理。
3.3生产计划部负责消防和应急方案等相关知识的培训;负责与公安、消防等部门的联系。
3.4机修班负责工程供水、供电、供气等设备的应急处理及方案制定和实施。3.5公司保安人员负责引导公安、消防、急救等人员到事故现场。
3.6公司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波及多个部门及人员,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性质所不同,各部门应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共同配合,完成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使各类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4.内容与过程控制
4.1值班中发现可疑人员处理
4.1.1 先观察1-2分钟,然后上前主动礼貌地询问对方,了解情况。4.1.2 若对方是公司员工或本公司客户,应热情帮助,主动为其排忧解难。4.1.3若对方是小商贩、推销人员,就应劝阻他们尽快离开,不要影响公司的工作。
4.1.4若对方神色慌张、语无伦次、支支吾吾,应上报上级领导,视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处理。
4.1.5若发现对方行为诡秘、狡诈或与公安部门通缉人员的相貌特征相似,应设法稳住嫌疑人,并立即报警处理。4.2遇急症病人或人员受伤的处理
4.2.1第一时间赶到病人或伤者所在现场。4.2.2立即报告上级并设法联系其亲人。
4.2.3妥善保管好伤者或病者的财物。(如病人处于昏迷状态,必须两人以上在场)
4.2.4唯有受过急救训练者,方可实施急救措施。
4.2.5将病者或伤者送往医院,如情况危急,速打医疗急救电话救助。4.2.6需详细记录事件过程。4.3中毒事件(如食物中毒等)处理
4.3.1值班中发现有中毒情况或接到中毒事件报告时:
4.3.1.1应立即用通讯器材报告上级领导,并留在现场或赶赴现场切断毒源,使毒物不再继续扩散,疏散周围的围观者;
4.3.1.2对其他类别的中毒者,应尽快将中毒者撤离现场,消除口腔异物,维持呼吸通畅,注意保暖并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4.3.1.3将中毒人员的人数、地点(现场的具体位置)及已做的抢救措施报告给现场负责人。
4.3.2公司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调遣人员支援,报告相关部门并迅速赶赴现场参加抢救: 4.3.2.1公司相关负责人到现场组织保安人员维护现场,疏散人员及抢救中毒人员;
4.3.2.2调查中毒的原因,核准毒源是否已切断,防止有漏毒现象而继续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4.3.2.3部门负责人亲自护送中毒者到医院抢救,并将抢救情况及时向公司负责人报告。
4.3.3.1若中毒事件是属犯罪行为所致,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4.3.3.2将中毒情况通报给医院,请示求援。
4.3.4部门负责人详细记录事件过程,并提交《各类突发事件处理记录表》。4.4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理
4.4.1发现有人触电应马上通知专业人员赶到现场并关闭电源。
4.4.2在未关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人体接触触电人,以防连自己也触电,应用绝缘材料将线头或人拉开。
4.4.3立即将触电者抬到木板上进行人工急救,并电告医院马上派医生抢救或送医院急救。
4.4.4详细记录事件过程。4.5打架斗殴的处理
4.5.1任何员工发现或接报到发生打架、斗殴时,立即上级汇报。
4.5.2公司管理员接到信息后,立即调集人员赶赴事发地点控制事态,同时通知部门主管到场。
4.5.3现场处理人将冲突双方隔离,分别带到安全位置进行调解,并及时疏散围观人员。
4.5.4要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未得到有效控制时,及时通知部门负责人到场协助处理,必要时在征得部门负责人同意后,寻求警方进行处理,并予以协助配合。
4.5.5事件中如有人员受伤,在可救护的情况下,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救护,若判定无法救护,则立即报120急救,并派人员保护现场。
4.5.6为防止冲突双方召集帮手,各值班岗位管理员应加强出入口的控制,防止不明身份的人员及车辆进入仓库,使事态进一步扩大。
4.5.7负责调解人员应耐心倾听事情经过,但须保持中立,采取劝解和调解的方式,寻求双方认同的观点和方法,以缓和矛盾、化解争议。
4.5.8在劝阻争吵、斗殴双方时,切记不能动粗,不允许恶言相向,不允许偏袒某一方。
4.5.9控制现场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自我保护。
4.5.10当班值班人员做好事件的详细记录并保存相关证据。4.6偷盗、抢劫、绑架的处理
4.6.1发现或接报后首先应报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初步了解事件的过程后第一时间请示公司领导是否报警。
4.6.2第一个到达现场的工员对现场情况迅速做出判断,并将现场情况及时反馈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根据现场情况迅速做出判断,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4.6.2.1作案嫌疑人在作案现场时,迅速召集、调动相关人员,设法制止作案嫌疑人、控制现场,并封锁各出入口、禁止任何可疑人员和车辆进入或离开控制区域。
4.6.3如现场有人员受伤,需先报120急救,并对现场拍照,向当事人了解事件经过,在公安机关人员到来后,协助公安部门处理事件及搜寻现场一切可疑证物,为公安部门提供证据。4.6.4对被偷盗、抢劫、绑架的对象或家属、亲友在做好安抚工作的同时,要注意及时了解可疑线索。
4.7对于交通安全事故的处理的应急处理意见
4.7.1一旦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应及时通知公司总经理。由总经理委派专人处理,并由专人做好对外新闻的发布。生产计划部派人赶往现场实施现场救护,并将现场伤情及时反馈给总经理。同时配合交警部门协调处理善后工作。4.7.2管辖区域内停车场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后,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场,拍摄现场照片,保存录像、车辆入场记录、巡逻记录等资料。
4.7.3严禁挪动事故现场车辆、物体,改变事故现场原貌;因抢救伤员确需挪动的可通过第三方证人或照相记录现场状况。
4.7.4注意收集临近停放车辆的车主和围观人群的目击证据。4.7.5保险理赔:参照《机动车辆理赔规程》
4.7.6发生车辆碰撞、受损事件时,事发现场的驾驶人员应及时报告部门领导,部门领导应立即赶到事发地点控制现场,同时将事件信息通报其它岗位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肇事车辆出现人员逃逸;在了解事件经过后第一时间通知公司领导,必要时需向部门负责人汇报。
4.7.7车辆碰撞,如有一方车主不在现场时,应保护现场并立即通知被撞车主,待被撞车主到场后,由双方自行协商处理。
4.7.8双方车主到场后,协助双方进行调解,必要时可报交管部门协助处理。4.7.9因车辆事故堵塞交通时,现场管理员负责疏导车辆通过,并指引警务车辆到事发地点。
4.7.10在无法确定肇事车辆及人员时,经部门负责人同意后,通知保险公司前来进行处理。4.7.11车辆事故现场如有受伤者应先将其送至医院,并向部门负责人汇报,必要时向政府交管部门申请支援。
4.7.12在处理碰撞、砸伤车辆事故现场的驾驶人员,应注意双方车主的情绪。4.7.13以协调处理为原则,避免与任何一方发生冲突。4.8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
4.8.1发生人员意外伤害时,目击者首先报告部门,根据人员伤亡情况,部门负责人在第一时间通知公司负责人及伤害人员的家属。
4.8.2根据现场情况增派人员,并视情况拨打120急救或送至医院,同时记录现场情况及事件经过,并立即对现场拍照记录。
4.8.3如人员当场死亡,应封锁现场,疏散围观群众,立即通知公安机关前来处理,将事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处理完毕后,根据公安机关意见决定是否用最快速度协助清理现场。
4.8.4在处理过程中,注意辨别受伤者的情况,如属行凶、报复等行为,要严密防范并注意自我保护。4.9设备类突发事件处理
4.9.1在发现设施、设备故障信息后,应立即通知相关责任人赶至故障现场,查找故障原因。
4.9.2供水、供电、机械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关闭阀门或开关,确保人员、设备的安全,并书面通知故障所影响范围内的人员。
4.9.3查明故障原因后,立即组织人员排除故障,并注意加强对人为破坏的防范和调查。
4.10火灾应急处理
4.10.1员工发现起火后,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并迅速向部门汇报。4.10.2部门负责人接报后,视情况可立即向119报警,并通知公司负责人,同时安排人员到路口接应消防车进入现场。
4.10.2.1电话报警注意:
1、报警人的姓名、单位、联系电话;
2、火场的地理位置(如:工业区名称、什么路、楼层高度等);
3、火场的具体情况,如起火原因、火势大小、燃烧物资等。
4.10.3公司负责人组织仓库人员撤离易燃易爆物品,启用灭火器材,全力扑灭初起火灾。
4.10.4扑救完毕后,公司领导安排人员协助有关部门查明原因及损失。4.10.5处理完毕后,部门负责人将有关情况写成材料并填写《突发事件处理记录表》,报公司领导审核。4.11泄漏处理 4.11.1易燃溶剂泄漏
4.11.2在溶剂使用中发生泄漏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首先设法堵漏,少量泄漏时可用吸液棉吸收。大量泄漏时,现场人员在可能的情况下设法堵漏,再通知义务消防队处理。收集的溶剂如不可再利用,作为废溶剂处理。由化学品仓到使用处转移过程中泄漏,处理方法相同。
4.11.3在化学品仓中泄漏,少量泄漏时可用吸液棉收集,收集后作为废溶剂处理;如在搬运过程中桶破裂或其它原因桶破裂,泄漏溶剂量较大时,现场人员在可能的情况下设法堵漏,再通知义务消防队处理。同时保持化学品仓抽风系统正常运转,收集的溶剂作为废溶剂处理,禁止用铁铲收集,禁止穿戴钉鞋者入内。
4.11.4其它化学危险品泄漏
4.11.5腐蚀品危险品泄漏:搬走受泄漏的化学品影响的可燃物品,尤其是易燃易爆化学品。将泄漏的化学品的区域隔离,警戒,当发现泄漏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首先设法堵漏。
4.11.6有毒有害危险品泄漏:少量泄漏时,现场人员用吸棉法收集;泄漏较大时,现场人员应疏散,再通知义务消防队处理,义务消防队穿戴好防护设备进行收集处理。泄漏的化学品如不可再利用,则作废弃物处理。4.12自然灾害处理 4.12.1防洪抗旱应急处理
4.12.1.1根据该地区气候的特点,积极向公司员工开展防洪、抗旱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在岗培训,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摸拟演练。
4.12.1.2生产计划部及时获取有关气象信息,将暴雨到来时间及注意事项等用电话形式提醒公司员工,做好暴雨来临之前的各项防范工作,避免事故发生。
4.12.1.3如有隐患应及时处理或向上级报告。
4.12.1.4加固所有树木,将盆栽的绿化物移至安全处或隐蔽处。人员避免在易倒塌的地方逗留。
4.12.1.5建立快速有效的抗洪抢险队,保证公司员工人身、财产安全。
4.12.2持续酷热天气的预防及应急程序
4.12.2.1根据该地区季节气候的特征,适时向员工开展防高温、酷热灾害的知识培训。
4.12.2.2高温期及时向员工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暑降温宣传教育。
4.12.2.3及时掌握酷热天气的信息预报。并通报所有员工出门注意,尽量避免太阳的直接照射,以免中暑。
4.12.2.4天气持续酷热时,注意用电安全。加大对业户消防知识的宣传同时、增加所有员工的消防意识。4.12.2.5定期不定时让机修班做好线路的检查和维修,尽量减轻线路的负荷确保安全。
4.12.2.6检查各处的通风情况。作好自我保护掌握自救方法,对中暑人员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或拨打最近医院电话进行急救。
附表
《各类突发事件处理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