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个非常经典实用的绩效考核工具
7个非常经典实用的绩效考核工具
1、swot分析法:
strengths:优势 weaknesses:劣势 opportunities:机会 threats:威胁
意义:帮您清晰地把握全局,分析自己在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把握环境提供的机会,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威胁,对我们的成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pdca循环规则
plan:制定目标与计划 do:任务展开,组织实施 check:对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最终结果进行检查
action:纠正偏差,对成果进行标准化,并确定新的目 标,制定下一轮计划。
意义:每一项工作,都是一个pdca循环,都需要计划、实施、检查结果,并进一步进行改进,同时进入下一个循环,只有在日积月累的渐进改善中,才可能会有质的飞跃,才可能取得完善每一项工作,完善自己的人生3、5w2h法
what:工作的内容和达成的目标 why:做这项工作的原因 who:参加这项工作的具体人员,以及负责人
when:在什么时间、什么时间段进行工作 where:工作发生的地点 how:用什么方法进行
how much:需要多少成本
意义:做任何工作都应该从5w2h来思考,这有助于我们的思路的条理化,杜绝盲目性。我们的汇报也应该用5w2h,能节约写报告及看报告的时间。
4、smart原则
s:specific 具体的 m:measurable 可测量的 a:attainable 可达到的 r:relevant 相关的t:time based 时间的人们在制定工作目标或者任务目标时,考虑一下目标与计划是不是smart化的。只有具备smart化的计划才是具有良好可实施性的,也才能指导保证计划得以实现。
====================================
【特别注明:有的又如此解释此原则】
——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
——t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
5、时间管理-重要与紧急
|
急迫
|
不急迫
--|---------—-|------------
|
ⅰ
|
ⅱ
| 紧急状况
| 准备工作
重要| 迫切的问题
| 预防措施
| 限期完成的工作
| 价值观的澄清
| 你不做其他人也不能做 | 计划
|
| 人际关系的建立
|
| 真正的再创造
|
| 增进自己的能力
--|-----------|-----------
|
ⅲ
|
ⅳ
不
| 造成干扰的事、电话
| 忙碌琐碎的事
重
| 信件、报告
| 广告函件
要
| 会议
| 电话
| 许多迫在眉捷的急事
| 逃避性活动
| 符合别人期望的事
| 等待时间
优先顺序=重要性*紧迫性
在进行时间安排时,应权衡各种事情的优先顺序,要学会“弹钢琴”。
对工作要有前瞻能力,防患于未然,如果总是在忙于救火,那将使我们的工作永远处理被动之中。
6、任务分解法【wbs】
wbs:任务分解法(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如何进行wbs分解:目标→任务→工作→活动
wbs分解的原则:
将主体目标逐步细化分解,最底层的任务活动可直接分派到个人去完成 每个任务原则上要求分解到不能再细分为止
wbs分解的方法:
至上而下与至下而上的充分沟通 一对一个别交流 小组讨论
wbs分解的标准:
分解后的活动结构清晰 逻辑上形成一个大的活动 集成了所有的关键因素包含临时的里程碑和监控点 所有活动全部定义清楚
学会分解任务,只有将任务分解得足够细,您才能心里有数,您才能有条不紊地工作,您才能统筹 安排您的时间表
7、二八原则
巴列特定律:“总结果的80%是由总消耗时间中的20%所形成的。”
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编排事务优先次序的准则是建立在“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的原理的基础上。举例说明:
80%的销售额是源自20%的顾客;
80%的电话是来自20%的朋友;
80%的总产量来自20%的产品;
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中;
这启示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善于从纷繁复杂
关键业绩指标(KPI)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即关键业绩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KPI是现代企业中受到普遍重视的业绩考评方法。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使业绩考评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之上。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指标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
KPI法符合一个重要的管理原理——“二八原则”在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在在着“20/80”的规律,即20%的骨干人员创造企业80%的价值;而且在每一位员工身上“二八原理”同样适用,即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因此,必须抓住20%的关键行为,对之进行分析和衡量,这样就能抓住业绩评价的重心。
一、建立关键业绩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1、目标导向。即KPI必须依据企业目标、部门目标、职务目标等来进行确定。
2、注重工作质量。因工作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但又难以衡量,因此,对工作质量建立指标进行控制特别重要。
3、可操作性。关键业绩指标必须从技术上保证指标的可操作性,对每一指标都必须给予明确的定义,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渠道。
4、强调输入和输出过程的控制。设立KPI指标,要优先考虑流程的输入和输出状况,将两者之间的过程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端点控制。
二、确立KPI指标应把握的要点
1、把个人和部门的目标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联系起来。以全局的观念来思考问题。
2、指标一般应当比较稳定,即如果业务流程基本未变,则关键指标的项目也不应有较大的变动。
3、指标应该可控制,可以达到。
4、关键指标应当简单明了,容易被执行这所接受和理解。
5、对关键业绩指标要进行规范定义,可以对每一KPI指标建立“KPI定义指标表”。
三、运用KPI进行绩效考核的难点
绩效管理最重要的是让员工明白企业对他的要求是什么,以及他将如何开展工作和改进工作,他的工作的报酬会是什么样的。主管回答这些问题的前提是他清楚地了解企业对他的要求是什么,对所在部门的要求是什么,说到底,也就是了解部门的KPI是什么。同时,主管也要了解员工的素质,以便有针对性的分配工作与制定目标。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循环中的一个环节,绩效考核主要实现两个目的:一是绩效改进,二是价值评价。面向绩效改进的考核是遵循PDCA循环模式的,它的重点是问题的解决及方法的改进,从而实现绩效的改进。它往往不和薪酬直接挂钩,但可以为价值评价提供依据。这种考核中主管对员工的评价不仅反馈员工的工作表现,而且可以充分体现主管的管理艺术。因为主管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是一致的,且员工的成绩也是主管的成绩,这样,主管和员工的关系就比较融洽。主管在工作过程中与下属不断沟通,不断辅导与帮助下属,不断记录员工的工作数据或事实依据,这比考核本身更重要。
我们从KPI中如果能分析出每个职位的正确定位,那么这些职位上员工的待遇跟他所在的职位是没有关系的。面向价值评价的绩效考核,强调的重点是公正与公平,因为它和员工的利益直接挂钩。这种考核要求主管的评价要比较准确,而且对同类人员的考核要严格把握同一尺度,这对于行政服务人员、一线生产人员比较好操作。因为这种职位的价值创造周期比较短,很快就可以体现出他们的行动结果,而且,标准也比较明确,工作的重复性也较强。但对于职位内容变动较大,或价值创造周期较长的职位来说,这种评价就比较难操作。
有一种方法可以将二者统一起来,就是在日常的考核中强调绩效的持续改进,而在需进行价值评价的时候,由人力资源部门制定全企业统一的评价标准尺度。这样,一方面,评价的结果会比较公平;另一方面,员工的绩效改进也已达到较高水平,员工可以凭借自己的出色的工作表现获得较高的报酬与认可。评价员工的绩效改进情况及绩效结果,KPI是基础性依据,它提供评价的方向、数据及事实依据。
如何设计绩效指标
最近,一个著名的高科技企业里做绩效管理的朋友和我讲,他们正在做KPI(关键绩效指标),准备根据KPI来考核。我问了一句,一般各个部门有几个KPI指标。他说最少的部门也有七、八个。我很惊讶,由于这个朋友所在的系统有六个部门,每个部门的工作性质都不一样,这样,整个系统就有至少50个考核指标,我也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他们做KPI考核做了近一年也没有实施的原因。当然,如果是50个考核指标来考核,我认为没有实施也是一个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至少还没有为50个指标来扰乱这个运行还比较平稳的部门的工作。我这个朋友所在企业是一个在管理方面备受业界称誉的企业,在设计绩效指标上面都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在其他企业中,就更可想而知。
虽然在很多企业中,都说我们有考核,但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绩效指标设计的 问题,考核的对企业绩效的提升的支撑作用应该是非常有限的。绩效指标设计不合理至少会有两个严重的问题:
一、不能够有效的支持企业的目标和绩效,甚至会把企业带到错误的方向。比如,如果绩效指标基本上是以各个职能部门为单位设计,各个部门为了自己的绩效就很可能会相互推卸责任,从而企业陷入混乱和低效率中。而实际上,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空白地带往往是企业绩效改进的最大空间。
另一个方面,备受批评的仅仅关注财务指标的“历史”做法也反映了人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当然,现在有很多的比较实践的绩效指标设计和考核的方法,但是,要真正应用,是相当困难,除了特别需要企业的管理者的决心和意识的,找企业应该量化的事情是更为重要的。
二、不能够执行。在企业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一个新的管理方法、工具往往不能执行。不能执行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指标设计不合理。在一个销售型企业中,有一个“每周拜访客户30次”的指标。这个指标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家企业本身的管理对员工的支持、员工本身的素质并没有达到这样一个水平:完成了这个指标就可以带来企业希望的效益。我们也询问了这家公司的管理人员,实际上,这个指标只是写在纸上面,没有执行,因为大家都做不到。虽然设计绩效指标是绩效考核中的一个关键内容,但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够设计出真正有价值的指标。因为很多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会有不自觉的意识:每件事情都需要设计一个指标来考核它的完成情况,也可以轻而易举的从各种管理资料中找到一大堆各种各样的指标(实际上往往并不能够照搬),而忽略了这些事情的真正目标:企业需要完成什么任务才能够生存、竞争?虽然,不同的企业、相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时期,关注的绩效目标极有可能是不同的,设计的绩效指标也可能会不同。
但是,一个能够反映企业需要到达的目标的绩效指标系统应该有以下几个标准:
1)准确的反映企业的目标;
2)大多数指标是能够量化的3)能够激励人们良好业绩的指标标杆
4)并非是越多越好。四条标准归纳起来,就是一个观点:量化正确的事情,并且是我们有限的精力能够做好的事情。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应该理解的哲语:并非所有可以量化的事情都值得关注,也并非所有值得关注的事情都可以量化。
战略管理业绩评价工具--平衡计分卡
为权衡财务管理和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甚至其他更多因素之间的得失,一种名为平衡记分卡的战略管理业绩评价工具应运而生。
有人曾说,寻找一种信息系统价值评估的方法也许并不难,难的是找到这种评估的感觉。价值评估如何将短期回报与持续增长结合起来,是摆在CEO、CIO们面前回避不掉的主题。高空钢丝行走者的制胜法宝除了自信、娴熟、胆识和心细如发之外,还需要有对平衡的精准把握,这种把握是一种潜藏于心的、捕捉“游丝般颤动”的细致感觉。
今年3月20日,哈佛管理学泰斗罗伯特·S·卡普兰应邀将莅临中国北京和上海,向企业界介绍由他和他的伙伴一起合作发明的平衡计分卡(BSC)和作业成本法(ABC)的概念。而中外运敦豪(DHL)正因其在实施BSC的过程中的巨大改变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
应运而生
20世纪的最后20年里,许多美国公司开始意识到,仅仅使用财务数字进行管理往往使他们失去方向性,捕捉不到理想的光辉。但当他们把目光转向质量监控,竞相效仿卓越的六西格玛计划,追逐国家质量奖,如美国的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品质奖、日本的戴明奖以及欧洲的EFOM奖的时候,一些获得国家质量奖的公司很快发现它们又在财务上陷入了困境。如何权衡两者,甚至其他更多因素之间的得失,成为当时理论和实务界的时尚。
在这个前提下,美国哈佛商学院领导力开发课程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复兴方案国际咨询企业创始人兼总裁诺顿,在总结了12家大型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经过长达一年的潜心研究,提出了平衡记分卡的战略管理业绩评价工具。平衡记分卡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的管理工具,分析哪些是完成企业使命的关键成功因素以及评价这些关键成功因素的项目,并不断检查审核这一过程,以把握绩效评价促使企业完成目标。
Gartner Group的调查显示:在《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前1000位公司中,有70%的公司采用了平衡计分卡系统,Bain&Company调查也指出,50%以上的北美企业已采用它作为企业内绩效评估的方法。并且平衡计分卡所揭示的非财务的考核方法在这些公司中被广泛运用于员工奖金计划的设计与实施中。哈佛商业评论更是把平衡计分卡称为75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战略管理工具。
合纵
当记者致电DHL中国总部的时候,市场部经理黄德麟先生兴奋地谈到,DHL全球已经在数年前开始实施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方法。虽然DHL中国2002年初才引入这个概念,并着手把他运用到管理中来,但BSC已经给他们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黄先生说,以前他们偏重各项财务指标管理。那种环境下,公司虽然运转正常,但是由于财务指标无法覆盖整个企业的所有部门,所以也就难以调动企业的所有员工对公司目标的认知和积极性,整个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总是略微有点力不从心。
但在他们开始实施平衡计分卡之后,这种情况有了相当大的改观。首先,DHL全球明晰了他们的长期战略目标———他们要成为全球市场的市场领导者,并维持这个地位。然后,根据他们所处的行业特点,他们把这个目标细化为财务、效率指数和服务质量这三个具体的领域,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调整指标数据后,他们把战略指标灌输给DHL中国。DHL中国接到指令后,再根据北方区、东方区和南方区这三个区域的地理、人文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特点调整指标值,向这三个区域总部灌输这个总部的理念。在这三个区域总部,指标化的战略再次调整,然后向下级一共39个子公司扩散。
黄先生指出,自上而下的灌输指标并不是整个工作的要义,重要的还在于另一个由下而上的反馈和修正过程。在DHL,各个区域老总和分公司老总,以及一些重要的分公司的老总代理每个季度会有一次峰会,来讨论每个指标下的每个目标,看当初设定的指标是否合理。如果所设定的指标与事实相去甚远,那么他们就要讨论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他们当初设定这个指标时没有考虑周全,还是分公司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纰漏。如果是指标设置有问题,那上级管理层就要考虑修正指标,协调发展。由于有了这一整套BSC的绩效考评指标,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就被分解成几个简单的指标,人们很容易就能看出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这能帮助所有人快速发现关键点,提高了效率,也增加了透明度,管理上更加便捷有效。
连横
数据收集向来是平衡计分卡执行过程中的难点,但对DHL来说却只是小菜一碟,因为DHL详细记载了每一位客户的登记资料,他们的客户数据库系统庞大而完备。部门之间的隔阂也因为本身服务中心的特质而显得异常罕见,但各种各样的目标体系多多少少地消磨了一些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利害关系,加强了部门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然而对DHL而言,这些指标体系和目标显然背负着更高的使命———分公司之间的比较和切磋。由于所有指标下的目标都是量化的单位,DHL的39个分公司可能存在地区的差异,但评估体制是一样的,因而他们也就多了一份共同语言:无论是在服务质量还是在服务效率上,这些量化的标准可以让他们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全国所有分公司中所处的水平。
有人曾说,寻找一种信息系统价值评估的方法也许并不难,难的是找到这种评估的感觉。价值评估如何将短期回报与持续增长结合起来,是摆在CEO、CIO们面前回避不掉的主题。高空钢丝行走者的制胜法宝除了自信、娴熟、胆识和心细如发之外,还需要有对平衡的精准把握,这种把握是一种潜藏于心的、捕捉“游丝般颤动”的细致感觉。
致命的一点是,感觉永远不可能复制,我们能做的是借助卡普兰教授的平衡计分卡的评估体系和测量方法,帮助管理者们捕捉这种精妙的“平衡感”。无怪乎希尔顿酒店宾馆部总经理DieterHuckstein也高度赞誉这个方案:“卡普兰和诺顿创造的平衡计分卡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今天和明
有效的绩效考核
“目标管理的方法很好,可是不列入目标的工作或职责就没人做了;平衡计分卡考核指标又太多,操作比较麻烦,况且企业信息化也做得不够„„”
抱怨的同时,HR们也在苦苦寻觅——
某公司里的W总经理年纪大了,准备找个人接替他。选择什么样的人呢?总经理脑子里挨个对两名下属做出评价。
A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品德非常好,工作从来没有出现过什么问题。不过勤勤恳恳、不出问题就一定能有好的成绩吗?W总经理仔细想想,觉得A虽然没有错误,但也没什么非常出色的业绩。另外一个是B,非常机灵,上面交代下来的事情从来都办得不错。上次公司的聚会,办得热热闹闹,大家都很满意。但是B的业绩就很好吗?也不一定,因为B在完成任务时,自己份内的工作却没做好。上次操办聚会,B管理的仓库却失火了。
究竟应该按照什么标准来评价这两名下属呢?按照工作态度来评价?显然存在问题,按照上级要求、按照目标的完成状况来评价?也存在问题,因为要求的目标只有几个,很多目标覆盖不到的地方也会影响工作成绩。W总经理陷入了沉思中„„
公正地评价企业内部每个人的绩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幸的是,我们今天需要选出接班人,明天需要根据劳动成果给每个人报酬,天天需要找出每个员工工作的优点和不足,以提升他们的绩效,而现实中却没有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每种办法往往是顾此失彼。要想经营好一个企业,我们的确离不开对员工的绩效选行正确的评价。
怎样的考核能满足需要?
“我的员工我都很清楚,”一位小企业的老板说,“我在社会上混了这么多年,哪个员工心里想什么,干得怎么样,我心里有底。”可是他手下的员工流失率很大,一位“好马又吃回头草”的员工说,“咱老板就是抠,舍不得给能干的员工加薪,可别处也一样,所以我又回来了。”
一个刚摒弃“德能勤绩考核法”,采用工作标准考核的上市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说:“‘德能勤绩考核法’是假设人如果品德好,又有好的能力,一定能产生好的绩效,但这不一定成立。尤其我们公司过去还把‘光明正大’等企业文化的内容列入考核项目,这些内容无法判断,也带不来绩效。工作标准考核也存在问题,表中所列的内容本身就是员工应该做到的,列再多也不能把工作要求全部列出来;而且即使员工按要求都做到了,也不能产生理想的绩效,因为工作是要靠‘心’去做的。”
有的企业采取“强制分布法”,搞得员工关系紧张;有的企业采用“职务状况考核法”,使得考核成为一项繁琐得令人揪心的工作。
“目标管理的方法很好,可是不列入目标的工作或职责就没人做了,”一位深有感触的老总说:“我们用平衡计分卡的四象限指标考核法,但是指标太多,操作比较麻烦,可能我们的信息化做得不够,唉,这也存在问题,这么多的指标都按权重要求去考,有些难做的指标,即使一点没达到,他的考核分也不会低多少。”
看来要找出一种绩效考核的方法,可真不是件容易事。
什么是真正的绩效?
“我就要我的员工把交待的事办好,这就是绩效。”大部分的管理者会不加思索地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深入一想,他们还会说,“他要态度好、品德好,不会做没关系,要肯学,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他不能偷懒,要努力把岗位职责要求的事做好。”“他必须把工作关系处好,肯帮助人,有热心肠。”“他要善于学习,有各方面的能力,一旦工作需要,他的技能派上用场,很快就能把工作搞掂。”
尽管每个经理对绩效的表述不一样,而且他们自己在不同时期对绩效的要求也不一样,我们抽象一点,还是能总结出绩效的真正意义,那就是:
第一,对该岗位要求的第一位的“显性”绩效。这个“显性”,就是明显的。大多数岗位,在某一段时间,对其都有“一个要求”,它要求你必须把什么做好。不相信你闭上眼,任意选一个岗位,想想其上级,想想其按当时的计划目标,都会有“一个要求”,你把这个要求的事做好了,你会得到嘉奖。如果有好几个要求,那你也把最重要的要求做得最好,其它的差不多就行,你也会得到嘉奖。如果你是一般性事务性工作,要求你各方面都做好,但你是不可能同时都做好的,所以你选出其中一项你拿手的,把这个做好,上级肯定会夸奖你。这就是“显性”绩效。
第二,除了“显性”绩效外的其它一切方面,只要“过得去”就行。当然,某些事做得好,也不赖。这个“一切方面”包括的范围可广了,凡是你能想到的事,都不能出错,而往往你想不到的事情,可能会出差错,这样肯定影响到你的绩效。你可以做好一切基础工作,特别让上级近期关注的事情别出错。这个“过得去”,包含对各类要求的特定范围的绩效标准,这些事情你不能低于这个范围的下限标准,低了别人会说你显性绩效做得“不错”,“可是„„方面做得不行”,说明它影响你的绩效;高于这个范围的上限标准,别人会评价你说,“不但”显性绩效“做得好”,“而且„„方面也做得很好”,这是一个增加的奖赏。
主基二元法考核模型
基于以上关于真正绩效的论述,我们设计了“主基二元法考核模型”。
该模型的思想就是将绩效考核设计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要绩效”,要求你不断提高,因为它是显现你绩效的重要部分;你做得越好,绩效分越高;第二部分是“基础绩效”,要求在一个范围之中,这些方面的表现、成果,落在这个范围之内,既不加分也不减分,落在这个范围之外,就要加分减分了。这两部分相互独立又互相促进,“基础绩效”对“主要绩效”有影响:前者好,对整体绩效是个补充,前者差,整体绩效就不好。绩效考核就是把这两部分的考核分都考出来,然后使两者互相叠加,即得出该岗位真正的绩效考核分数。
真正的绩效考核
“这才是真正的绩效考核”一位上市公司总经办主任说,“主基二元考核法,指标看似很多,但使用简单,考出了真正的绩效,我们办公室的服务工作内容成千上万,按原来的考核,总有遗漏或偏重,而且太繁琐,实际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是决策跟踪,把这一项做好了而其它的也不赖,我们就是好样的。老李他们销售部的工作也是这样,销售量上去了,你必须客户关系、品牌建设、市场推广也不赖,这才是做好了。”
“只要我们把达到成本要求、质量要求的产量做上去,我们注意文明生产,安全生产,我们进一步把生产计划做准确了,我们就应该得到奖金。”一位车间主任说,“过去一会一个质量月,一会一个文明生产月,这些根本不能反映出我们厂的产量和收入,你给我发奖金或扣工资,我不服。”他的主管副总接着说,“还是要文明生产,这种考核法把临时任务也纳入进来,解决了预谋性目标与应变性目标的转换和调整问题,这样我们搞FDA认证、搞质量攻关,也能通过考核促进工作了;而且他自然地把促使员工培养、企业文化等激励性内容纳入进来,不象过去,我们一要求给
《大家谈》(内刊)供稿,他们的稿子就用不完,我们不要求,他们就没稿子用。”
“它把岗位职责和品德态度均纳入进来了,这样我们的程序员就不能自顾自,编的程序必须符合规定的文档格式,”一位软件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说,“而且这种考核好像适合各类人员,程序员、技术支持工程师、销售人员、行政人员,包括我这个人力资源经理,都可用这种考核方式,而且都得到了真正的绩效成绩。”
体现管理思想的绩效考核
主基二元考核法体现了现代的管理思想,首先,它刺激主要绩效不断提升,因为这才是我们工作的目的。主要绩效可以通过目标管理的方法,重点提高业绩。当每一级显性绩效关联增长后,整个企业的显性绩效就提高了。其次,它非常重视地把工作短板纳入绩效考核,使绩效考核明显、直接、科学地成为促进业绩增长、管理改善的工具,而且如将临时工作纳入考核一样,每个周期工作短板的变化调整,使得整体工作改善得非常迅速。第三,基础绩效指标采用红黄绿三色管理,红色为必须改善区、黄色为一般区、绿色为优秀区。促进基础绩效平台提升,使企业的基础素质得到了提高。第四,简化管理,只要理解了主基二元考核法,它的操作非常简单,但是却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可以月月实施绩效考核而促进绩效,不用担心它会影响被考核者的精力和情绪。第五,激励管理,及时刻鞭策优秀和落后,又利用主要绩效和基础绩效的叠加,拉开优秀绩效者与低劣绩效者考核分的差距,通过统一的考核分数标准展示各个对象的绩效结果。
因此,主基二元绩效考核法是绩效考核和工作管理方法的新突破。也许W总经理看了这段文章,可能会重新思考对A与B的评价了。
KPI考评-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
企业绩效评估经常遇到的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很难确定客观、量化的绩效指标。其实,对所有的绩效指标进行量化并不现实,也没有必要怎么做。通过行为性的指标体系,也同样可以衡量企业绩效。
企业关键业绩指标(KPI:Key process Indication)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次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体系,是做号绩效管理的关键。
确定关键绩效有一个重要的SMART原则。SMART是5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S 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M 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 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 代表实现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T 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限期。
建立KPI指标的要点在于流程性、计划性和系统性。首相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在企业会议上利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分析法找出企业的业务重点,也就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重点。然后,再用头脑风暴法找出这些关键业务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KPI),即企业级KPI。
接下来,各部门的主管需要依据企业级KPI建立部门级KPI,并对相应部门的KPI进行分解,确定相关的要素目标,分析绩效驱动因数(技术、组织、人),确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流程,分析出各部门级的KPI,以便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各部门的主管和部门的KPI人员一起再将KPI进一步细分,分解为更细的KPI及各职位的业绩衡量指标。这些业绩衡量指标就是员工考核的要素和依据。这种对KPI体系的建立和测评过程本身,就是统一全体员工朝着企业战略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必将对各部门管理者的绩效管理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指标体系确立之后,还需要设定评价标准。一般来说,指标指的是从哪些方面衡量或评价工作,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而标准指的是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解决“被评价者怎样做,做多少”的问题。
最后,必须对 关键绩效指标进行审核。比如,审核这样的一些问题:多个评价者对同一个绩效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是否能取得一致?这些指标的总和是否可以解释被评估者80%以上的工作目标?跟踪和监控这些关键绩效指标是否可以操作?等等。审核主要是为了确保这些关键绩效指标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绩效,而且易于操作。
每一个职位都影响某项业务流程的一个过程,或影响过程中的某个点。在订立目标及进行绩效考核时,应考虑职位的任职者是否能控制该指标的结果,如果任职者不能控制,则该项指标就不能作为任职者的业绩衡量指标。比如,跨部门的指标就不能作为基层员工的考核指标,而应作为部门主管或更高层主管的考核指标。
绩效管理是管理双方就目标及如何实现目标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增强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者给下属订立工作目标的依据来自部门的KPI,部门的KPI来自上级部门的KPI,上级部门的KPI来自企业级KPI。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职位都是按照企业要求的方向去努力。
善用KPI考评企业,将有助与企业组织结构集成化,提高企业的效率,精简不必要的机构、不必要的流程和不必要的系统。
绩效考核的技巧
实行绩效考核体制之前,应先对公司的管理层做一个调整,做一个考核,这个考核分工作态度、工作技能、工作效率、工作成绩、团队意识、沟通能力、配合能力、员工印象几方面,只有先将管理层考核清了,调整到位了,员工才会相信您的绩效考核体制,才会配合您的工作,也才会再次调动起积极性。
企业需要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将绩效考核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上,而不能是模糊的主观评价。如果企业的业务是销售性质的,则可根据员工的销售额和销售利润来建立量化的考核体系;如果企业的性质是生产型的,则需要根据不同的岗位所承担的不同的生产任务和合格率等设计考核体系。通常情况下标准评分体系的效果并不理想(对于记件工作等容易量化的情况除外)。即使建立了标准评分表格,最终仍然要通过人来评分。建议根据工作的性质分成较小的小组,由领导部门对不同的小组进行评估,以此为基础由组长对小组成员评分。领导部门对组长充分放权,让更了解每一个小组成员的组长承担更多的责任。
一项好的考核制度一定希望达到这样的目标:被考核的人员觉得是可接受的,考核人觉得是可操作的,公司觉得可以鼓励员工努力工作的。实际上同时达到上述目标是很难的。最常见的结果,是谁都不满意。所以绩效考核做不好还不如不做好。一个100多人的企业,想要建立一套考核制度一定要考虑好准备达到的目标。主管的主观判断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那是他的管理水平问题,需要更多的培训。
完善的考核体系至少应包括:
1、详细的岗位职责描述及对职工工资的合理培训;
2、尽量将工作量化;
3、人员岗位的合理安排;
4、考核内容的分类;
5、企业文化的建立,如何让人成为“财”而非人“材”是考核前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6、明确工作目标;
7、明确工作职责;
8、从工作的态度(主动性、合作、团队、敬业等)、工作成果、工作效率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9、给每项内容细化出一些具体的档次,每个档次对应一个分数,每个档次要给予文字的描述以统一标准(比如优秀这个档次一定是该员工在相头的同类员工中表现明显突出的,并且需要用具体的事例来证明);
10、给员工申诉的机会。
第二篇:绩效考核工具运用
案例分析——绩效考核工具
绩效考核工具的运用,是推动绩效考核实施的重点。通过绩效工具的运用,可以针对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工作岗位,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保证绩效考核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那么,请问:
1、你们公司在绩效体系建设时,有没有采用考核工具?
A、有 B、没有
2、如何选择绩效考核工具,保证绩效考核工作的客观性,有效性,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和实操经验。
解答一:A(仅供参考)今天的讨论话题似乎与周一(如何选择绩效考核方式)有相同的地方。在我看来,绩效考核工具包括在绩效考核方式里,也就是说,绩效考核方式比绩效考核工具的范围更广些。
具体而言,绩效考核方式既包括绩效考核工具,还包括一些绩效结果的排序法、类比法、强制比例分配法、自评、互评、上级评、同级评、客户评、述职评、书面评、结果评、过程评等;但是,绩效考核工具包括上级直接考核、MBO、关键事件法、360度、KPI、BSC等,其中也或多或少地使用了以上不一种或工程绩效考核方式。所以说,这二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就我们公司来讲,目前主要采用KPI绩效考核工具,下面简单分享下我们的运用。
1、找出关键绩效指标。
实施时,我们是两条腿走路,既各岗位、各部门找出自己的关键绩效指标,并设定当年、当月目标。同时,公司领导集体研究,根据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找出公司的关键绩效指标并设定年、月目标。然后,二者对照、结合、简化,便是公司的关键绩效指标。反过去看,如果各部门、各岗位关键指标有欠妥之处,也应做出适当修改,以保证公司关键指标和目标的上下一致。
2、制定考核办法和方案。
经过多次研讨和按照公司意图,HR部门便可着手制定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初稿,主要包括各部门职责、考核流程、结果运用、绩效反馈等,考核方案可根据不同职级和部门制定一个样本,然后经过集中讨论修改审批后,各部门依此制定,然后层层审批执行。考核办法和方案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明显不合理的可按流程进行修改和审批后执行,而且每年应当进行检讨。
3、采用KPI考核的原因。
我们公司目前成立不久、业务不稳、规模不大、人数不多、组织结构相对清晰明了,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存在着不完善,如果采用360度考核容易流于形式,如果采用BSC考核则基础管理工作不具备,如果采用MBO方式则过于简单,如果采用关键事件进行考核难以覆盖到所有岗位,经过公司领导多次讨论,还是采用了KPI的绩效考核工具。
4、仍然兼顾CPI考核指标。
重点设置KPI指标的同时,也应设置通用考核指标CPI,比如“出勤率、违纪情况、5S工作、服从情况”等,没有这些指标,也难以全方位考核部门或员工的整体业绩。
5、使用考核工具的检讨。
公司使用考核工具的有效性、充分性、适合性,每年底HR部门都会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公司骨干员工、公司高层领导一起来检查,大家根据绩效考核实施过程,提出各自看法,以更适合公司绩效考核,提高员工工作绩效。虽然每次讨论都只提出了一些小的建议和意见,并未提出要改变考核工具的运用,只是在一些指标、目标和考核细节上做了局部修改和完善,这也是一种进步,目前而言,公司绩效考核基本起到促使员工努力工作的作用。
解答二:
绩效考核的工具很多。不同的考核工具具有不同的特点与适用范围,因此,为保障绩效考核工作的客观性与有效性,可以对绩效考核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别与特征,采用不同的绩效考核工具,以确保确保其信度与效度,减少误差与失真。
1、针对品质特征性考核
即以考察员工的个人品质特征为目的,用以判断“员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忠诚度、领导艺术、人际关系、工作主动性等。该类考核一般我们采用360°考核法和混合标准尺度法。
360°考核法在周一的打卡中已有介绍,在具体应用中,只要将品质特征设置为360°考核指标即可。它能承担品质特征考核的功能但并不仅限于此。
混合标准尺度法,就是将被考核的每一特征,按照绩效等级设定,并按该特征占整体特征考评总数的比重赋值。高于陈述水平的(+),相当于的(0),低于的(-)。分别计算每一特征的得分,最后汇总出的分数以确定被考核者特征强度。
该类考核,从某种角度而言似乎更接近于素质测评,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性较弱。
2、针对行为导向的考核
目的是考察员工怎样工作。行为导向性的绩效考核工具很多,经典教科书上往往还进一步细分为主观考评法和客观考评法。前者包括排序法、结构叙述法等,后者包括关键事件法、行为观察法等。
行为导向型的绩效考核工具比较适合人际交往频繁、相关工作质量难以具体量化的工作岗位。我们对前台的绩效考评,就采用了行为观察法。我们首先进行岗位分析,收集关键行为,将包含特定的工作绩效所要求的一系列公司期望的行为一一列出,再从中选择并确定为绩效考评的指标,并分别赋上不同的权重,对这些行为的发生频率进行评价。举例如下:
接待访客时,保持微笑。5(总是如此)4(经常这样)3(有时)2(偶尔)1(从不)
3、针对结果导向的考核
目的为考察员工工作得怎么样。尤其适用于以工作目标达成情况为指标的情况。包括目标管理法、短文法、成绩记录法、劳动定额法等。今日介绍一下短文法。
短文法在企业中很常见,许多企业都实施工作总结制度,这即是短文法的一种。但以、季度或月度为周期进行的评价稍显长了一些。目前在我们团队中推行工作周报制度。首先要求被考评者对照工作职责与分工,对本周工作进行总结,描述任务完成情况,即对一周内的业绩作出评价,并制定下周工作计划与目标,作为考评依据。考评者根据被考评者的工作职责与业绩描述,撰写考评短文进行点评,并对具体工作作出指导。
该种绩效考评工具与其他考评工具相结合(如目标管理法等),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4、综合型考核应用
单一的考评工具毕竟有其局限性,为了保证绩效考核工作的客观性与有效性,更多的时候往往要多种绩效考评工具交叉和综合使用。如图解式评价量表法、合成考评法等,不再一一赘述。在综合运用多项绩效考评工具时,HR们还应注意把握绩效考评的工作量与成本,并非工具越多越好。
总而言之,考核工具只是一种手段,往往各具特点,既有不同优势,又有各自缺陷和不足。我们应该根据绩效类型、特征与需要作出合理判断与选择,扬长避短,才能最大限度保证绩效考评的客观性与有效性。对于各种考评工具的特点,参见下图:
各考评工具汇总表
注:经济性--实施过程耗费成本大小 可行性--贯彻实施难易程度 准确性--考评结果误差偏向程度
功能性--在一般性评比、奖励、和人事决策中的作用 开发性--对员工技能开发与行为激励可发挥的作用 有效性--可靠、实用、有效程度 X--特别好 Y--比较好 Z--比较差
第三篇:绩效考核工具+实施办法
7个非常经典实用的绩效考核工具
工具 绩效考核
1、swot分析法:
strengths:优势 weaknesses:劣势 opportunities:机会 threats:威胁
意义:帮您清晰地把握全局,分析自己在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把握环境提供的机会,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威胁,对我们的成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pdca循环规则
plan:制定目标与计划 do:任务展开,组织实施 check:对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最终结果进行检查
action:纠正偏差,对成果进行标准化,并确定新的目 标,制定下一轮计划。
意义:每一项工作,都是一个pdca循环,都需要计划、实施、检查结果,并进一步进行改进,同时进入下一个循环,只有在日积月累的渐进改善中,才可能会有质的飞跃,才可能取得完善每一项工作,完善自己的人生3、5w2h法
what:工作的内容和达成的目标 why:做这项工作的原因 who:参加这项工作的具体人员,以及负责人
when:在什么时间、什么时间段进行工作 where:工作发生的地点 how:用什么方法进行how much:需要多少成本
意义:做任何工作都应该从5w2h来思考,这有助于我们的思路的条理化,杜绝盲目性。我们的汇报也应该用5w2h,能节约写报告及看报告的时间。
4、smart原则
s:specific 具体的 m:measurable 可测量的 a:attainable 可达到的 r:relevant 相关的t:time based 时间的人们在制定工作目标或者任务目标时,考虑一下目标与计划是不是smart化的。只有具备smart化的计划才是具有良好可实施性的,也才能指导保证计划得以实现。
——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
——t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
5、时间管理-重要与紧急
| 急迫| 不急迫
--|---------—-|------------
| ⅰ| ⅱ
| 紧急状况| 准备工作
重要| 迫切的问题| 预防措施
| 限期完成的工作| 价值观的澄清
| 你不做其他人也不能做| 计划
|| 人际关系的建立
|| 真正的再创造
|| 增进自己的能力
--|-----------|-----------
| ⅲ| ⅳ
不| 造成干扰的事、电话| 忙碌琐碎的事
重要| 信件、报告| 广告函件
| 会议| 电话
| 许多迫在眉捷的急事| 逃避性活动
| 符合别人期望的事| 等待时间
优先顺序=重要性*紧迫性
在进行时间安排时,应权衡各种事情的优先顺序,要学会“弹钢琴”。
对工作要有前瞻能力,防患于未然,如果总是在忙于救火,那将使我们的工作永远处理被动之中。
6、任务分解法【wbs】
wbs:任务分解法(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如何进行wbs分解:目标→任务→工作→活动
wbs分解的原则:
将主体目标逐步细化分解,最底层的任务活动可直接分派到个人去完成每个任务原则上要求分解到不能再细分为止
wbs分解的方法:
至上而下与至下而上的充分沟通 一对一个别交流 小组讨论
wbs分解的标准:
分解后的活动结构清晰 逻辑上形成一个大的活动 集成了所有的关键因素包含临时的里程碑和监控点 所有活动全部定义清楚
学会分解任务,只有将任务分解得足够细,您才能心里有数,您才能有条不紊地工作,您才能统筹 安排您的时间表
7、二八原则
巴列特定律:“总结果的80%是由总消耗时间中的20%所形成的。” 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编排事务优先次序的准则是建立在“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的原理的基础上。举例说明:80%的销售额是源自20%的顾客;
80%的电话是来自20%的朋友;
80%的总产量来自20%的产品;
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中;
这启示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理出头绪,把资源用在最
重要、最紧迫的事情上。
HR如何应对绩效管理?
在绩效管理活动中,直线经理的作用至关重要,绩效管理的所有举措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员工,而直线经理则是最佳的传递者,所以直线经理的执行能力是否足够强,将直接决定企业绩效管理决策的成败。
下面谈谈直线经理如何应对绩效管理。
一、与员工成为绩效合作伙伴
直线经理应转变工作方式,重新定义自己和员工的关系。就绩效管理而言,直线经理和员工是一种彼此获益的双赢关系,任何一方的成绩都有对方的努力在里面,员工的成长进步离不开经理的支持、辅导和帮助,经理的业绩也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员工积极配合,共同努力的成果。
所以,经理和员工之间绝对不是简单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绩效合作伙伴。
对此,经理必须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更加深入的思考,并做出相应的转变,只有先在角色扮演上做到位,员工才会更加合作,更加支持,才会真心与你沟通,积极参与部门的建设和发展,一种基于信任的绩效沟通环境才可以逐步得到建立。
与员工成为绩效合作伙伴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我们的直线经理多年来已经养成了权威的管理习惯,如果马上放下经理姿态,凡事都去和员工沟通,达成一致,恐怕一时很难做到,这需要一个过程。
没有关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一个过程,何况对直线经理来说绩效管理又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问题的关键在于,直线是否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是否认真思考过,权衡过,只要你去想了,去做了,那就一切都好。
二、与员工一起分解并制定绩效目标
以往,那种完成任务式的填表工作通常不需要经理和员工去共同制定目标,目标都是人力资源部制定的,而且大多和员工的具体工作没有太大关系,所以,那个时候的绩效考核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现在则不同,直线经理为了做好本部门的绩效管理,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了员工的绩效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为了本部门能对企业做出更大贡献,就必须与员工一起,作为绩效合作伙伴,共同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从中获取部门为了完成企业的任务所必须承担的目标任务,进而根据部门的岗位设置和具体岗位职责,将目标分解到每个员工。
通过这个分解目标、确定目标的过程,让员工更加清楚未来一段时间的努力方向,使他
们工作起来目标更加明确,职责权限更加清晰。这样,员工不但知道该做哪些工作,而且更知道每项工作做到什么程度才是好的,评判标准更加确定,这就有利于员工在工作当中不断获得提高,不断地补充完成目标所需要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绩效水平获得更大的提升。
同时,因为每个员工的目标已经明确,经理管理起来也就更有的放矢,根据每个员工的目标去指导帮助他们,经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放,有更多的时间去帮助员工获得发展,去做自己该做的事,不用再整天为“救火”而疲于奔命,也不用深入到每个工作的细节去进行过细管理。
三、抽出更多时间对员工进行绩效辅导
目标制定完成之后,经理的职责就基本上已经分解到了每个员工身上,这不是说经理就没事可干了,可休闲度假了,不是,别忘了,经理可是员工的绩效合作伙伴呢!
这个时候,经理的角色就演变成了员工绩效辅导员,在完成绩效目标的过程中对员工进行绩效辅导,及时与员工沟通,经常从员工那里获取他们为员工绩效目标而发生的困难,比如,他们为了完成某项目标,员工需要什么样资源支持,经理应及时了解提供,为了完成目标,员工需要什么样的培训,经理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当员工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优秀表现,经理应及时出现在员工面前,对其进行表扬,激励他们不断保持并发扬优秀的工作作风,获取更大的进步,当员工出了什么差错,经理也应及时予以纠正,让员工在第一时间发现错误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改进。
通过持续不断的沟通与辅导,员工将不断受到激励,得到帮助,更好地完成绩效目标,一种基于绩效的团队文化也将不断得到建立和发展。
四、为员工建立业绩档案
我们知道,每个员工都一份完善的人事档案,通过查阅档案,我们可以对一个人的生平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样,绩效管理也需要建立相应的档案,即员工业绩档案。
为什么要建立业绩档案呢?
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建立员工业绩档案可以帮助员工不断取得进步、获得发展,更好地完成绩效目标。二是,建立员工业绩档案可以有效避免在绩效考核反馈面谈的时候经理和员工对考核结果出现不必要的分歧。
通过建立员工档案,经理可以帮助员工回忆他们在执行绩效目标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好的和差表现,以便于他们更好地总结提高,另外,绩效考核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没有意外”,所谓没有意外,就是说在绩效面谈的时候,经理和员工对绩效考核结果不应出现意外的理解,这个问题,很多经理都有切身的体会,每到考核的时候,他们总是和员工就一些问题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当初没有意识到员工业绩档案的重要性,更没有为员工建立业绩档案。
所以,经理应把建立员工业绩档案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逐步建立并完善员工的业
绩档案。
五、对员工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
人们评价以往的绩效考核是暗箱操作,一点没错,那个时候的考核员工并清楚自己是怎样被考核的,考核的结果是什么,怎么使用的,经理对自己的哪些表现满意,对哪些表现不满意,员工都一概不知道,考核结束之后也没有反馈,至多也就是找员工签字确认了事。
这显然是行不同的,也显然不能帮助员工提高绩效水平,所以,经理应对员工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
要做到这一点,经理有几项工作要做:
1、对照当初制定的绩效目标和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考核的主要依据是员工的业绩档案;
2、考核结束后与员工进行一对一的面谈沟通,并与员工一起对考核过程进行细致的分析,让员工非常清晰地了解自己是怎样被考核的,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3、与员工一起制定绩效改进计划。针对员工在过去一段时间所表现出来的绩效不足,制定建设性的改进计划,为以后的绩效工作扫除障碍。
4、就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对员工有所交代。考核完了之后,绩效的结果是怎么使用的,应该告知员工,以便于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六、绩效满意度调查
所谓绩效满意度调查,就是经理就过去一段时间所采用的绩效管理体系对员工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绩效管理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比如,员工是否有明确绩效目标、是否有明确的绩效标准、标准的适意程度如何、员工是否得到了经理的辅导、是否得到了必要的培训和资源支持,等等。
通过满意度调查,经理可以准确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不够,从而加以改进,为以后更好地做好绩效管理奠定基础。
以上六个方面实际上就是一个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必备的流程,是直线经理必须做好的工作,只有做到了这六个方面,经理的绩效管理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第四篇:常用绩效考核工具及法律风险
本汇宝官网:www.xiexiebang.com
常用绩效考核工具及法律风险
在咨询服务中,经常遇到企业和员工劳资纠纷案过程中,单位辞退员工的理由大部分是能力不足或业绩欠佳或态度不端正等各种理由甚至无书面理由而“开掉”员工。从劳动合同法来说就是认定员工是否胜任工作的标准不一,这其中牵涉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绩效考核工具如何运用。比如,有个化工厂炒掉一位锅炉工的理由是“态度较差,与同事难沟通”。后来员工申请了仲裁,其理由就是绩效考核结果不成立,凭此解除合同违法。最后,经调解,单位补偿了一笔费用结案。以下谈谈几种常见考核工具及其存在的法律风险。
一、几种常见或常用的绩效考核工具
1、“德能勤绩”考核法
这是我国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是典型的模糊考核。大部分国有企业和政府机关单位采用的都是这种考核工具。这种考核工具在内容上较为全面,不仅仅考核业绩,“德能勤”也占到非常大的部分。“但德能勤绩”考核法最大问题是人情因素占的比重较大,主观性强,有时“老好人”、“庸人”的考核分数会很高,考核结果与实际绩效相脱节。作为考核工具其风险最高。
操作难度指数:★☆☆☆☆风险指数:★★★★★2、360度绩效反馈
360度考核法又称为全方位考核法,最早由英特尔公司提出并加以实施运用。该方法是指通过员工的主管、同事、下属、顾客和员工自己等不同主体的反馈来评价员工绩效。360度考核有自身的优点,一是它打破了由上级考核下属的传统考核制度,可以避免传统考核中考核者极容易发生的“光环效应”、“居中趋势”、“偏紧或偏松”、“个人偏见”和“考核盲点”等现象。二是反映出不同考核者对于同一被考核者的不同看法。较为全面的反馈信息有助于被考核者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三是员工参与管理的一种方式。但近乎完美的工具往往缺点也是致命的:一是成为某些员工发泄私愤的途径。某些员工不正视上司及同事的批评与建议,将工作上的问题上升为个人情绪,利用考核机会“公报私仇”。二是考核培训工作难度大。组织要对所有的员工进行考核制度的培训,因为所有的员工既是考核者又是被考核者。操作难度和风险也较高。
操作难度指数:★★★☆☆风险指数:★★★★☆
3、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MBO)是管理学家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它被公认为是德鲁克对管理实践的主要贡献。美国总统布什在将2002的“总统自由勋章”授予彼得。德鲁克时,提到他的三大贡献之一就是目标管理。它已经在全世界为数众多的公司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本汇宝官网:www.xiexiebang.com
目标管理优点有:一是形成激励。目标最好是组织每个层次,每个部门及组织每个成员自己制订的目标;二是有效管理。因为这些目标是组织总目标的分解,故当组织的每个层次、每个部门及每个成员的目标完成时,也就是组织总目标的实现;三是明确任务;四是达到自我管理。
但目标管理的局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强调短期目标。大多数的目标管理中的目标通常是一些短期的目标:季度的、月度的等。短期目标比较具体易于分解,而长期目标比较抽象难以分解,另一方面短期目标易迅速见效,长期目标则不然。所以,在目标管理中,组织似乎常常强调短期目标的实现而对长期目标不关心;二是引导期长。目标管理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尤其在目标管理初期,要求组织要通过不断地培训,来提高管理层员工的考核能力、识别能力、目标设置能力、总结能力;三是动态性差。目标管理执行过程中目标的改变是不可以的,因为这样做会导致组织混乱。
操作难度指数::★★★☆☆风险指数:★★★☆☆
4、平衡记分卡
平衡计分卡BSC(BalancedScorecard)是战略绩效管理的有力工具。平衡计分卡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复兴方案公司总裁戴维。诺顿在创建的一套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和战略管理工具。它把对企业业绩的评价划分为四个部分:财务方面、客户、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
其核心思想是:以财务为核心的思想,从而实现了绩效评价与财务目标的结合。平衡计分卡作为修正指标体系较为合适,而不宜作为绩效评价的上层指标,因为平衡计分卡涉及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套业绩评价指标(具体的指标可多达20多个)。一方面如果每个指标都成为被测评的目标,那么企业就有众多的目标同时去追求和实现,管理者往往就会失去行为准则而茫然无措;另一方面如果有的指标不被测评,那它可能就根本不会起到约束管理者的作用。BSC设计指标复杂,因此能运用BSC的基本上是世界500强,而中小企业或国内企业能运用或即使运用成功的极为罕见!
操作难度指数:★★★★☆风险指数:★★☆☆☆
5、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
关键绩效指标(KPI)即完成某项任务、胜任某个岗位所具备的决定性因素,是基于岗位职责而设定并与员工工作任务密切相关的衡量标准,体现了各岗位的工作重点。进行考核时,从每个岗位的考核指标中选取3-5个与员工本阶段工作密切相关的重要指标,以此为标准,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关键绩效指标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在目前企业考核方法中,有的企业将关键绩效指标和目标管理相结合,有的企业将关键绩效指标和平衡计分卡相结合。也有企业的单独使用,关键指标在单独使用时,衡量的是员工的能力与素质,而不是工作业绩,在做综合评价的时候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适合的或阶段性的员工能力素质考评,而不适合短期目标实现情况的考核。
本汇宝官网:www.xiexiebang.com
操作难度指数:★★☆☆☆风险指数:★★☆☆☆
二、绩效考核工具作为评定是否胜任存在的法律风险
在HR流行一句话“成也绩效考核,败也绩效考核”,著名的SONY公司就曾经栽在绩效管理手里。运用绩效考核工具要因地、因时制宜,不同企业规模运用不同考核工具,中小企业运用BSC是不现实的。但考核必须要指标化、量化,要遵循指标设计的SMART原则,因此个人比较推崇的考核工具是KPI.但所有的方法工具都是为人所用,如何将结果运用才是最关键!绩效考核的最大价值在于发现员工不足从而帮助改进员工绩效!当然从纯法律角度而言,考核的附产品是发现不能胜任工作的人。根据法律规定,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岗后,仍然不能胜任的,企业有权提前一个月或者发放代通知金后,解除劳动合同,当然,还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在运用绩效考核结果时要注意二方面:一是在制定能否胜任的标准时,必须要有合法合规的逻辑递进关系,如果考核结果不能和胜任标准挂上钩,一旦盲动,就会赔了夫人又折兵。二是绩效考核制度本身就是一项规章制度,必须经过讨论协商、民主程序和公示。如果,要变换考核方法,这样的合法性流程必须要重来一次,否则,对被考核人来说,不能胜任的评价就缺乏法律效力。
第五篇:如何选择绩效考核工具
绩效体系建设之三:如何选择绩效考核工具?
推荐阅读:本周学习课本 7月30日牛人笔记企业绩效考核评估模型及工具
绩效考核工具的运用,是推动绩效考核实施的重点。通过绩效工具的运用,可以针对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工作岗位,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保证绩效考核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那么,请问:
1、你们公司在绩效体系建设时,有没有采用考核工具? A、有 B、没有
2、如何选择绩效考核工具,保证绩效考核工作的客观性,有效性,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和实操经验。
第一回答
由于工作经历关系,我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过的绩效考核工具不是很多,我所在的公司管理方式相对来已经成型,延续的较多、创新的较少,目前所使用到的绩效考核工具主要是360度绩效考核、KPI绩效考核和关键事件法考核。
一、晋升至中层职级的实现考核使用:360度绩效考核。
360度绩效反馈是指由员工自己、上司、直接部属、同仁同事甚至顾客等全方位的各个角度来了解个人的绩效:沟通技巧、人际关系、领导能力、行政能力等在,通过这种理想的绩效评估,被评估者不仅可以从自己、上司、部属、同事甚至顾客处获得多种角度的反馈,也可从这些不同的反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长处与发展需求,使以后的职业发展更为顺畅。
由于360度考核相对繁琐,因此在我单位只有重要部门人员晋升时候会采取,在实施的过程中由其主管领导、平级人员两名、直接下属一名共四人进行多维的评价考核一次。由于其考核结果并不能对该员工的晋升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目前很少用到。以我的经验来看,方法是好的,关键在于对你所在的企业是否适合,我认为只有处于稳定期的企业针对其中高层人士才适合使用该方法。
二、全体非业务类员工的考核使用:KPI绩效考核。
KPI绩效考核是将关键指标当作评估标准,把员工的绩效与关键指标作出比较地评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目标管理法。关键指标必须符合SMART原则:具体性(Specific)、衡量性(Measurable)、可达性(Attainable)、现实性(Realistic)、时限性(Time-based)。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标准比较鲜明,易于做出评估。它的缺点是对简单的工作制定标准难度较大;缺乏一定的定量性;绩效指标只是一些关键的指标,对于其他内容缺少一定的评估。
在企业中对于管理部门的考核比较适用,因为管理部门所从事的工作往往是难以量化的,因此将根据员工具体工作职责做出的关键绩效指标做为考核的标准是比较实用的。从我的操作经验来看员工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制定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指标制定必须有具体的要求也就是上面说到的SMART原则;二是评价标准必须有明确的约定;三是评价其完成情况的数据支撑必须真实可靠,最好数据的来源要来自本部门以外。
三、其他曾经使用过的方法:关键事件法考核。
关键事件法,就是通过被评人在工作中极为成功或极为失败的事件的分析和评价,来考察被评价者工作绩效的一种方法。显然,某一工作的关键事件是在有效工作和无效工作之间造成差别的行为。由主管在每个人做这些事时记录在案,这些记录为绩效评定提供了一个以行为为基础的出发点。
在我公司的年终考核有一年实施了关键事件考核,效果不很理想,失败的原因在于各个层面对这一考核方法的理解存在偏差、员工的重视程度不高,关键事件的积累日常做的不好,因此之后就被KPI绩效考核方法所取代。目前该方法我只是在员工晋升时候作为360度绩效考核的辅助来使用。
绩效考核工具有很多种,这是属于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的事情,作为HR部门要根据各自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最后说一句,最近本人新接手了一部分工作,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因此近期的打卡将以学习为主,我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大家进行交流,这一阶段也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再次向对我支持的卡友们表示感谢,顺祝大家工作顺利!第二回答 A、有
员工绩效考核工具,一般学用都是用关键指标及KPI进行,有的特殊岗位或是高层岗位用360度考评方法,360考核的真实真实性与可靠度不高,建议谨慎使用。至于具体选择用什么工具进行,还得要看不同的部门性质确定,不论用什么方式方法,考核制度必须合理、适用。考评人员必须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态度进行。
1、关键指标(个人目标):
普通的部门都是以部门的目标分解到每个岗位,再对其岗位员工进行考核。如招聘专员的考核内容及保安员考核内容,如下表:
2、团队指标法(部门指标):
团队目标绩效考核法,通常都是用于需要多人一起配合工作才能完成工作项目的。如生产流水线作业,如果按个人及岗位进行目标考核是很难统计,而且每个岗位员工都所做出来的都是半成品,这样考核起来工作量与难度都比较困难。所以用团队目标考核方法相对比较容易操作,也会激励团队的士气。对于员工的工作态度与能力都是比较优秀的,考核人员可以考虑评为优秀员工,给预特别我的奖金,以示鼓励。
3、360度考评法,此方法主要是对于特殊性岗位,如采购、财务、行政等,对于这些较为敏感的岗位,运用360度考评。原因我不说大家也知道。对于360度考评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同事、上司、关联部门、顾客等对其工作能力(综合能力)、态度等进行评价。考评的原则就是考评人员必须公平、公正、客观的进行。第三回答 A、有
今天的讨论话题似乎与周一(如何选择绩效考核方式)有相同的地方。在我看来,绩效考核工具包括在绩效考核方式里,也就是说,绩效考核方式比绩效考核工具的范围更广些。
具体而言,绩效考核方式既包括绩效考核工具,还包括一些绩效结果的排序法、类比法、强制比例分配法、自评、互评、上级评、同级评、客户评、述职评、书面评、结果评、过程评等;但是,绩效考核工具包括上级直接考核、MBO、关键事件法、360度、KPI、BSC等,其中也或多或少地使用了以上不一种或工程绩效考核方式。所以说,这二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就我们公司来讲,目前主要采用KPI绩效考核工具,下面简单分享下我们的运用。
1、找出关键绩效指标。
实施时,我们是两条腿走路,既各岗位、各部门找出自己的关键绩效指标,并设定当年、当月目标。同时,公司领导集体研究,根据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找出公司的关键绩效指标并设定年、月目标。然后,二者对照、结合、简化,便是公司的关键绩效指标。反过去看,如果各部门、各岗位关键指标有欠妥之处,也应做出适当修改,以保证公司关键指标和目标的上下一致。
2、制定考核办法和方案。
经过多次研讨和按照公司意图,HR部门便可着手制定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初稿,主要包括各部门职责、考核流程、结果运用、绩效反馈等,考核方案可根据不同职级和部门制定一个样本,然后经过集中讨论修改审批后,各部门依此制定,然后层层审批执行。考核办法和方案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明显不合理的可按流程进行修改和审批后执行,而且每年应当进行检讨。
3、采用KPI考核的原因。
我们公司目前成立不久、业务不稳、规模不大、人数不多、组织结构相对清晰明了,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存在着不完善,如果采用360度考核容易流于形式,如果采用BSC考核则基础管理工作不具备,如果采用MBO方式则过于简单,如果采用关键事件进行考核难以覆盖到所有岗位,经过公司领导多次讨论,还是采用了KPI的绩效考核工具。
4、仍然兼顾CPI考核指标。
重点设置KPI指标的同时,也应设置通用考核指标CPI,比如“出勤率、违纪情况、5S工作、服从情况”等,没有这些指标,也难以全方位考核部门或员工的整体业绩。
5、使用考核工具的检讨。
公司使用考核工具的有效性、充分性、适合性,每年底HR部门都会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公司骨干员工、公司高层领导一起来检查,大家根据绩效考核实施过程,提出各自看法,以更适合公司绩效考核,提高员工工作绩效。虽然每次讨论都只提出了一些小的建议和意见,并未提出要改变考核工具的运用,只是在一些指标、目标和考核细节上做了局部修改和完善,这也是一种进步,目前而言,公司绩效考核基本起到促使员工努力工作的作用。第四回答
A、有
绩效考核的工具很多,在周一的打卡中也已经介绍了部分公司实际应用的绩效考核工具和方法。不同的考核工具具有不同的特点与适用范围,因此,为保障绩效考核工作的客观性与有效性,可以对绩效考核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别与特征,采用不同的绩效考核工具,以确保确保其信度与效度,减少误差与失真。
1、针对品质特征性考核
即以考察员工的个人品质特征为目的,用以判断“员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忠诚度、领导艺术、人际关系、工作主动性等。
该类考核一般我们采用360°考核法和混合标准尺度法。360°考核法在周一的打卡中已有介绍,在具体应用中,只要将品质特征设置为360°考核指标即可。它能承担品质特征考核的功能但并不仅限于此。
混合标准尺度法,就是将被考核的每一特征,按照绩效等级设定,并按该特征占整体特征考评总数的比重赋值。高于陈述水平的(+),相当于的(0),低于的(-)。分别计算每一特征的得分,最后汇总出的分数以确定被考核者特征强度。
该类考核,从某种角度而言似乎更接近于素质测评,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性较弱。
2、针对行为导向的考核 目的是考察员工怎样工作。行为导向性的绩效考核工具很多,经典教科书上往往还进一步细分为主观考评法和客观考评法。前者包括排序法、结构叙述法等,后者包括关键事件法、行为观察法等。
行为导向型的绩效考核工具比较适合人际交往频繁、相关工作质量难以具体量化的工作岗位。我们对前台的绩效考评,就采用了行为观察法。我们首先进行岗位分析,收集关键行为,将包含特定的工作绩效所要求的一系列公司期望的行为一一列出,再从中选择并确定为绩效考评的指标,并分别赋上不同的权重,对这些行为的发生频率进行评价。举例如下: 接待访客时,保持微笑。5(总是如此)4(经常这样)3(有时)2(偶尔)1(从不)
3、针对结果导向的考核
目的为考察员工工作得怎么样。尤其适用于以工作目标达成情况为指标的情况。包括目标管理法、短文法、成绩记录法、劳动定额法等。目标管理法在前几日的打卡中已有涉及。今日介绍一下短文法。
短文法在企业中很常见,许多企业都实施工作总结制度,这即是短文法的一种。但以、季度或月度为周期进行的评价稍显长了一些。目前在我们团队中推行工作周报制度。首先要求被考评者对照工作职责与分工,对本周工作进行总结,描述任务完成情况,即对一周内的业绩作出评价,并制定下周工作计划与目标,作为考评依据。考评者根据被考评者的工作职责与业绩描述,撰写考评短文进行点评,并对具体工作作出指导。该种绩效考评工具与其他考评工具相结合(如目标管理法等),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4、综合型考核应用
单一的考评工具毕竟有其局限性,为了保证绩效考核工作的客观性与有效性,更多的时候往往要多种绩效考评工具交叉和综合使用。如图解式评价量表法、合成考评法等,不再一一赘述。在综合运用多项绩效考评工具时,HR们还应注意把握绩效考评的工作量与成本,并非工具越多越好。
总而言之,考核工具只是一种手段,往往各具特点,既有不同优势,又有各自缺陷和不足。我们应该根据绩效类型、特征与需要作出合理判断与选择,扬长避短,才能最大限度保证绩效考评的客观性与有效性。对于各种考评工具的特点,参见下图: 各考评工具汇总表
注:经济性--实施过程耗费成本大小 可行性--贯彻实施难易程度 准确性--考评结果误差偏向程度
功能性--在一般性评比、奖励、和人事决策中的作用 开发性--对员工技能开发与行为激励可发挥的作用 有效性--可靠、实用、有效程度 X--特别好 Y--比较好 Z--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