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脐橙资金申请报告
高效生态农业龙头企业 中国脐橙无公害种植示范基地
湖南省道县脐橙专业合作社项目资金
申 请 报 告
《关于道县旺红脐橙柑桔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资金的申请报告》
一、基本情况概述:
脐橙产业是道县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道县脐橙专业合作社位于道县铺镇,成立于2011年11月,现有脐橙种植面积达2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6万亩,脐橙总产量30多万吨,发展社员400余名,可实现产值10000万元,社员平均收入达20万元,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合作社制定了《道县旺红脐橙种植专业合作社章程》、《合作社民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等章程及制度,施行“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采收、统一加工、包装及销售”等标准化生产措施,成为当地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典型。目前,道县已被列为全国100个、湖南省12个柑桔生产基地县之一,“赣南—湘南—桂北”柑桔优势产业带脐橙项目区域县,被评为“中国脐橙无公害科技示范县”、“中国脐橙之乡”,道县脐橙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二、项目申请资金的必要性: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开发发展。积极响应道县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面推动全县脐橙产业发展“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
2、为了打响脐橙品牌,促进脐橙产品销售,完善旺红脐橙专业合作社营销体系建设。
3、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以科技带动科《关于道县旺红脐橙柑桔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资金的申请报告》
技推进来促使农业的发展,实行产销一条龙产业化服务,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三、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四年来,该社秉承“上联政府、下联成员、内联商家、外联市场”宗旨,服务全体社员,谋求共同利益。合作社的顺利发展,给当地农户带来了希望,带来了财富,也极大的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下蒋村里一栋栋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一辆辆崭新的摩托车落户当地果农,村容村貌日新月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科技示范作用,带动了农业生产向高新科技发展,从而带动了农业增产和快速发展。
《关于道县旺红脐橙柑桔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资金的申请报告》
四、申请资金:壹佰万元人民币
目前,我脐橙专业合社营运经费严重不足,财政收支存有很大缺口,眼下,脐橙已挂满枝头,再过两个多月,金黄的硕果即将上市,为了加快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进程,进一步提高脐橙的销量,快速合理调整种植结构,特申请项目资金100万元人民币,恳请县政府就以上三方面的工作给予我旺红脐橙专业合作社必须的资金扶持,共同发展,利国利民!
望相关领导能够给予批准为盼。
道县脐橙专业合作社
2017年1月20日
《关于道县旺红脐橙柑桔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资金的申请报告》
第二篇: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1月份,是一个深受果农欢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基本情况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1月16日,属于社会民间自治组织。位于海港区海阳镇西北部,西北部与抚宁接壤。理事长张志民牵头,理事会协商,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并上墙公示。
由成立时的6户22人发展到现有合作社成员64人。土地由成立之初的80亩发展到现在的580亩。现有大樱桃360亩,苹果20亩,核桃20亩,其他品种蓝莓、梨、桃、李子、杏等180亩。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本着发展林果种植提高果品质量,增加社员收入的目的。切实提高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质量,受到了全体社员的信任和拥护。合作社带动果农,建立科普基地一处,果品销售额达15万元。
二、建立果业生产基地,渡过发展难关,实行资源整合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拥有的果业生产基地,规模最大、发展最迅速,成为合作社科普实验、示范基地,是农业局、林业局新品种实验基地,更是合作社带动农民学习、实践、培训的平台和主战场。本合作社580亩,属于丘陵地,过去水土流失,荒漠化厉害,表土仅有20—30cm风化层,过去多次造林绿化效果不佳。从开始,中级经济人张志民牵头,年丰合作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本基地进行规划改造,栽植果树,应用高新技术进行综合开发。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加速了基地的发展。在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
(一)、缺乏统一化的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一是种子、肥料、农药和包装纸、袋等原材料的采购,只有部分采取统一购买,既提高了生产的成本,又不能保质保量。尤其是包装和商标,不统一采购,就无法形成统一的识别,无法达到品牌效应,更不能很好的打开市场。二是各生产户虽有专家指导,也接受一些培训,但没有形成统一的生产标准,没有统一的品质水平。三是销售没有品牌,缺乏包装,缺乏市场识别度。没有市场知名度,就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会更难打开市场。当产量增多时,而销售渠道缺少订单式生产,也就是缺少长期客户,缺少大客户。这也是没有形成品牌的一大困扰。
(二)、农户仍旧缺乏积极性,产业宣传不到位。全村900多人,参加合作社的只有64人,林果特色村并不鲜明,知名度不高。虽然全村有了林果基地,但仍然有部分年轻村民甚至不知道林果基地在哪里。不少村民并不了解农业高级合作社的优点特点,不能将其与过去的大生产很好的区分,情愿投入新的二、三产业谋求发展,却放弃寻求农业的新发展。
(三)、果品缺乏深加工制造,合作社每年只工作两季,没有寻求较高附加值途径。专业合作社产品全部用于销售,合作社没有寻找到除了销售以外的第二条致富道路。果业基地现有新、奇、特、果树系列,30多个品种,共3万株,品种为大樱桃、苹果、蓝莓、梨、桃、李、杏、核桃等,其中0株新品种大樱桃2014年进入结果期,亩产400多斤,亩效益4000多元。每年六月份,这种大樱桃占领果品市场一个多月时间。360亩桃园,每年效益都在144万元以上,纯收入70万元,盛果期还有8年时间。本合作社无论在新品种引进上,还是果业基地管理上,都采用国内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如:采用生物杀虫灯、配方施肥、套袋、应用反光膜、节水灌溉、人工授粉等等,基地内广泛实行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早熟品种和
晚熟品种相结合,林下种植和散养鸡禽相结合等办法,加速了果业基地的发展,收到效益明显突出。合作社对社成员之间的资金、技术、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断扩大合作社的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更好的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根据本社基地的具体条件,合作社把果园区划为大樱桃、苹果、蓝莓、梨、杏、桃、李子、药材、养殖、育苗、等小区。目前各小区成效越来越显现出来,绿色生态效益明显,小区将变成了生态效益、游客采摘基地,旅游观光园。游客可在园内农家小院的房舍里品茶,观赏大自然风光,让游客流连忘返。合作社被海港区科协评为科普工作先进单位,这种模式受到区领导好评。合作社充分发挥基地实验示范、推广、培训作用。合作社成立以来,开展技术培训15次,受训人数达1500人,开展科普讲座10次,更新宣传栏次数3次,受益人次达1200人,发放各类图书1500册,组织科技下乡10次。对产前的剪枝、授粉、疏果等手把手的教,对产中的施肥、打药、病虫害的防治,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对产后的果品储藏、保管和销售等都有具体的措施。通过这一系列的实打实的工作,合作社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进一步提高。为推动海阳镇科普工作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区农业局培训1次,培训人数达100人次,通过宣传与培训,在各镇村涌现了一批林果农户包山栽果树的典型,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三、创新造林技
第三篇: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1月份,是一个深受果农欢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基本情况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1月16日,属于社会民间自治组织。位于海港区海阳镇西北部,西北部与抚宁接壤。理事长张志民牵头,理事会协商,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并上墙公示。
由成立时的6户22人发展到现有合作社成员64人。土地由成立之初的80亩发展到现在的580亩。现有大樱桃360亩,苹果20亩,核桃20亩,其他品种蓝莓、梨、桃、李子、杏等180亩。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本着发展林果种植提高果品质量,增加社员收入的目的。切实提高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质量,受到了全体社员的信任和拥护。合作社带动果农,建立科普基地一处,果品销售额达15万元。
二、建立果业生产基地,渡过发展难关,实行资源整合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拥有的果业生产基地,规模最大、发展最迅速,成为合作社科普实验、示范基地,是农业局、林业局新品种实验基地,更是合作社带动农民学习、实践、培训的平台和主战场。本合作社580亩,属于丘陵地,过去水土流失,荒漠化厉害,表土仅有20—30cm风化层,过去多次造林绿化效果不佳。从开始,中级经济人张志民牵头,年丰合作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本基地进行规划改造,栽植果树,应用高新技术进行综合开发。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加速了基地的发展。在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
(一)、缺乏统一化的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一是种子、肥料、农药和包装纸、袋等原材料的采购,只有部分采取统一购买,既提高了生产的成本,又不能保质保量。尤其是包装和商标,不统一采购,就无法形成统一的识别,无法达到品牌效应,更不能很好的打开市场。二是各生产户虽有专家指导,也接受一些培训,但没有形成统一的生产标准,没有统一的品质水平。三是销售没有品牌,缺乏包装,缺乏市场识别度。没有市场知名度,就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会更难打开市场。当产量增多时,而销售渠道缺少订单式生产,也就是缺少长期客户,缺少大客户。这也是没有形成品牌的一大困扰。
(二)、农户仍旧缺乏积极性,产业宣传不到位。全村900多人,参加合作社的只有64人,林果特色村并不鲜明,知名度不高。虽然全村有了林果基地,但仍然有部分年轻村民甚至不知道林果基地在哪里。不少村民并不了解农业高级合作社的优点特点,不能将其与过去的大生产很好的区分,情愿投入新的二、三产业谋求发展,却放弃寻求农业的新发展。
(三)、果品缺乏深加工制造,合作社每年只工作两季,没有寻求较高附加值途径。专业合作社产品全部用于销售,合作社没有寻找到除了销售以外的第二条致富道路。果业基地现有新、奇、特、果树系列,30多个品种,共3万株,品种为大樱桃、苹果、蓝莓、梨、桃、李、杏、核桃等,其中0株新品种大樱桃2014年进入结果期,亩产400多斤,亩效益4000多元。每年六月份,这种大樱桃占领果品市场一个多月时间。360亩桃园,每年效益都在144万元以上,纯收入70万元,盛果期还有8年时间。本合作社无论在新品种引进上,还是果业基地管理上,都采用国内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如:采用生物杀虫灯、配方施肥、套袋、应用反光膜、节水灌溉、人工授粉等等,基地内广泛实行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早熟品种和 晚熟品种相结合,林下种植和散养鸡禽相结合等办法,加速了果业基地的发展,收到效益明显突出。合作社对社成员之间的资金、技术、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断扩大合作社的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更好的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根据本社基地的具体条件,合作社把果园区划为大樱桃、苹果、蓝莓、梨、杏、桃、李子、药材、养殖、育苗、等小区。目前各小区成效越来越显现出来,绿色生态效益明显,小区将变成了生态效益、游客采摘基地,旅游观光园。游客可在园内农家小院的房舍里品茶,观赏大自然风光,让游客流连忘返。合作社被海港区科协评为科普工作先进单位,这种模式受到区领导好评。合作社充分发挥基地实验示范、推广、培训作用。合作社成立以来,开展技术培训15次,受训人数达1500人,开展科普讲座10次,更新宣传栏次数3次,受益人次达1200人,发放各类图书1500册,组织科技下乡10次。对产前的剪枝、授粉、疏果等手把手的教,对产中的施肥、打药、病虫害的防治,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对产后的果品储藏、保管和销售等都有具体的措施。通过这一系列的实打实的工作,合作社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进一步提高。为推动海阳镇科普工作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区农业局培训1次,培训人数达100人次,通过宣传与培训,在各镇村涌现了一批林果农户包山栽果树的典型,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三、创新造林技 术,促进林业大发展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志民,从事中级经济人10多年,林果产业,从书本上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成果,多次参加区镇举办的农业科技培训班学习,掌握了丰富的种植技术。在实践中摸索创新了造林新技术。热心科普工作,经常性的开展科学技术教育、宣传、培训、咨询和服务等活动。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流转
了耕地150亩,荒山350亩。同合作社成员80亩,共计580亩基地上,栽植新品种大樱桃、蓝莓、梨、桃、李子、杏、苹果等系列30多个品种,共3万株,成活率在98%以上。昔日荒山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如今翠绿一片,市、区报纸以本合作社创造出奇迹进行宣传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在这个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发明创造了《生物栽植法》,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四、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新的作用
1、把技术服务作为立足点不断拓展范围。利用基地开展技术试验的同时,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组织合作社成员和果农学习,不断培养一批留得住、养得起、用得上的乡土科技人才,推动一批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传播到千家万户,应用到林果产业上,开展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活动。
2、专业化生产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推动产业发展,通过合作社辐射到周边群众中去,形成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村,一村带一业效应,推动优势产业规模化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是带领农户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转变生产方式,促进增收提效。二是发挥市场导向,及时提供市场信息,规避市场风险,提供联合购买降低生产资料成本。三是参与产后加工、营销活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同时,通过直接进入市场减少销售环节直接增效。
3、开展技工贸一体化服务,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了一家一户难办到、基层组织统不了的难题。社员好果卖不出好价钱,加入合作社后,实行统一销售。
4、打响品牌战略,形成统一经营,向规模化发展。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品牌的首要功能是在于可以方便消费者进行产品选择,缩短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而造就强势品牌能享有较高的利润空间;品牌还可以超越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一种无形资产。正是品牌效应在市场营销中的这些作用和意义,国家也提出了“农村果蔬品牌化”,即: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全国都在积极引进和发展水果和蔬菜产业,以此作为发展农业、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而果蔬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需要我们发展名特优产品,创立品牌。形成竞争力,立足市场。有了品牌,才能保证农产品的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⑴、依靠合作社的林果优势,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共同的品牌。本合作社在林果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形成了经济林果业、种植业、养殖业三大产业。将适合自身的品种、种植方式、经营模式引进其中,制定自身发展的长短期战略,制定共同的品牌和商标,发展种植园,实现规模化。本合作社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注册了“年丰”果品商标。
⑵、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统一化管理。强化品牌作用。统一化管理要求从采购、生产到销售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技术管理模式,统一用药配方,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市场营销。将品牌意识作为稳步发展的基础,将品牌质量始终贯穿在果品选种、培育,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贮存、销售整个生产和采集销售过程中每个环节中,并逐步带动合作社成员户同样建立品牌意识,使成员户为自己的品牌品质精心管理每一棵果树。尤其是销售方面。建立营销服务体系,研究市场,分析市场,根据市场变化趋势来改善和调整经营策略,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拓市场,拓展销售渠道,不断进行市场开发和策划,扩大销售网点。销售队伍主动与大型超市进行营销,方便品牌顺利进入消费者视野,并努力建立长久关系,逐步向“下单式”种植发展。
5、合作社积极寻求新的致富途径,谋求更大的利润。林果专业合作社目前的大多的发展形式是前向一体化,即向规模化种植生产发展,形成种植园。在此基础上,发展果园旅游项目和果品深加工即蜜饯食品。结合本地实际,分析可行性,制定实行计划,发展亲子游、情侣游、偕老游等不同文化特色的线路。而另一点加工蜜饯食品,是由于水果不易储藏,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变质的特点,制成蜜饯则不用担心,而且零食的消耗量不低于水果的消耗。我们可以采取在采摘果品的时候,根据果品的成熟度,软硬程度分开存放。熟透的果品可以采取加工成蜜饯这种方式,避免在运输途中造成损失。而且发展蜜饯加工又可以解决一批劳动力的工作问题,也创造了更多的产值。
第四篇:安宁镇农民资金专业合作社
凉山州第一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开业 ——安宁镇农民资金专业合作社
2011年8月29日上午,西昌市安宁镇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在安宁镇机场路街道举行盛大的开业仪式,凉山州人大、凉山州农业局、凉山州供销社,以及西昌市、安宁镇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开业典礼。
该合作社是凉山州第一家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文件、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精神鼓舞下应运而生的,是依据《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办法》成立的。
安宁镇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经过8个多月的精心筹备,在西昌市供销社大力指导下,西昌市安宁镇农业服务中心积极帮助下,经西昌市相关部门批准登记成立,目前注册资金100万元。它的开业将为广大农民在发展绿色农业、无公害食品的养殖,无公害蔬菜、粮食、瓜果的种植、创业、生活等方面提供可靠的资金互助支持。
为解决合作社内部成员生产与生活所需资金,支持家庭经营与专业合作经济同步发展,为破解农民资金短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作为缓解农民贷款难的创新之举,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贴近基层,了解百姓,方便农民,想农民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发挥了对农村金融主渠道的补充作用,加之农民资金专业合作社借款手续相对简单便捷,因此被农民朋友称为“农民自己的银行”。
合作社以收纳社员股金、互助金等为资金来源,社员入股资金占用费参照本地农村信用合作社同期同档次存款利率执行,同时年底参与合作社的入股分红。合作社借款投向主要是社员发展农业生产、生活等方面,社员借款的资金占用费按当地农村信用社同期同档贷款利率执行。实践证明,农民资金互助组织不仅能解决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而且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安宁镇农民资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表示,合作社将依托“三农”,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以开展互助式合作服务社员、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为宗旨,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小额资金需求,让农民资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融资互助的有效平台,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促进本镇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安宁镇〗政府引导 创新机制 大力发展合作社
2011-11-19
安宁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养,发展适宜本地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合作社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促进了本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一、政府引导和扶持为农民合作组织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加强服务,搭建平台,党委、政府创新安宁镇农村体制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成立西昌市安宁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西昌市安宁镇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四川省第一家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协调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完成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2011年创新乡镇农村金融体制,设立凉山州首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西昌市安宁镇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解决合作社社员发展遇到的资金困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安宁镇积极组织参加西昌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西昌市供销社相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培训班,为合作社培养骨干和精英,使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财务人员、专业大户、企业代表、农户代表通过阶梯式培训,引导培养和发展一批熟悉农村政策,善于经营管理、乐于奉献的专业合作社带头人。
三、安宁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情况
据统计,安宁镇已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9个(2011年新增7个)全部经西昌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村级普及率100%。占西昌市专业合作社总数的20%。其中,种植业9个,养殖业3个,流通服务2个,技术服务2个,其他服务3个。已发展涉农协会2个。入会农户650户,带动农户2300户,占全镇农户总数的36%。2011年实现营销额1.8亿元,助农增收4520万元。
第五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免税申请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免税申请报告
1、办理地点
办税服务厅
2、申请条件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设立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3、提交资料清单
(1)减免税申请报告(包括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及纳税情况以及要求减税、免税的原因和理由);
(2)《减免税申请审批表》;
(3)近三年财务报表;
(4)工商登记证明;
4、办理时限
窗口受理,符合条件,当场办结。
5、注意事项
(1)凡无法准确辩别是否属于自行申报的税收优惠的,可以向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税审批申请。
(2)纳税人对所提供的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虚假证据或资料,导致未缴、少缴税款的,按照征管法及实施细则的管理处理;
(3)纳税人在免税期间应按税法规定,如期办理纳税申报和减免税申报。纳税人减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应自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地税机关报告。纳税人享受减免税条件发生变化未及时向税务机关报告的,以及未按规定程序备案而自行减免税的,税务机关按照税收征管有关规定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