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snubber电路总结
电阻的用法
一、RC-SNUBBER电路
Snubber电路中文为吸收电路。公司的板子上,其最常应用场合如下图所示。
VCC5R3918.2K 1%1000PF 50V+CE33220uF 10V+CE34220uF 10VC3522uF 25V1C3622uF 25V1C370.1uF 16V1C404DQ14FDD88801GR440Ω 5%UGATE_UES43L411.7uH,13A,DCR6.36mΩ2MAX:11AOCP:13A+CE35470uF 4V+CE36470uF 4VC45C461VCC1_8DDRDLGATE_UEQ15FDD88961R462.2Ω 5%R48C481000PF 50VR492.21K 1%11GSC4710uF 16V22uF 25V110.1uF 16VX_10K 1%C49X_0.01uF 25VC52UD_COMPR50112PF 50V133K 5%C540.01uF 50V3R511.78K 1%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将上图简化。
实际的没有snubber的电路中各点的波形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的波形即客观现象表明在PHASE点会出现电压尖峰。这种尖峰会对L-MOS造成威胁,根据电源组同事的观察,有些板子的L-MOS经常烧坏或寿命大幅缩短,就是PHASE点电压尖峰造成的。实际测量没有SNUBBER的PHASE点波形如图所示(上图红圈内的波形放大)。
造成电压尖峰及其危害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了更严谨更准确说明电路的工作情况设想模型如下。
上图分别是电路中寄生电感和MOS管极间等效电容的示意图。简化之后如下图。
+vI寄生电感储能大电感PHASEMOS管的等效电容滤波电容负载-线路上的等效电阻
上图虚线框内的是PHASE后的线路,由于有储能大电感的存在,瞬时变化的电流I不能通过进入虚线框内。所以对瞬时(高频)电压电流而言,其路径只能是通过L-MOS。为了验证这种设想的真实性,本文建立仿真模型进行验证。
2VL12n1V1 = 0V2 = 5TD = 30nsTR =TF =PW =PER =V1VI500p0R10.10V0
电压源是一个上升沿模仿H-MOS导通的动作。电容模仿L-MOS的等效电容大概有500pF。
0V电感模仿电路上的寄生电感。电阻模仿线路上的等效电阻。仿真波形如下。红色为PHASE点电压,黄色为PHASE点电流,绿色为输入电压。
和实际没有snubber电路的PHASE点波形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在波形特征是很相似的。所以可以基本认为,设想的模型是能说明问题的。
分析产生电压尖峰的原因。将上图放大。得下图。红色为PHASE点电压,黄色为PHASE点电流,绿色为输入电压。
时间段1(30ns~A):H-MOS管导通,5V电压输入。寄生电感中的电流以正弦波的形式增大。同时这个增大的电流给L-MOS的等效电容充电,使得PHASE点的电压上升。
时间段2(A~B):当PHASE点电压达到5V时,则寄生电感两端的电压开始反向。但寄生电感中的电流不能瞬变,而是以正弦波的形式减小。这时这个减小的电流也在给L-MOS的等效电容充电,使得PHASE点的电压继续上升。
时间段3(B~C):当寄生电感中的电流减小到0时,L-MOS的等效电容刚好充电到最多的电荷形成PHASE点的电压极大值。此时PHASE点的电压大于输入电压,则电容开始放电PHASE点电压开始减小,电感的电流反向开始增大。
时间段4(C~D):当PHASE点电压减小到5V时,电感两端的电压有反向了,电流(标量)开始减小,电容中的点放完,但由于电感中的电流还存在,电容被反向充电。PHASE点电压继续下降。
综上所述,电压尖峰是由于寄生电感不能瞬变的电流给L-MOS等效电容充电造成的。而振荡是由于电感和电容的谐振造成的。实际电路中多余的能量大部分是由L-MOS的内阻消耗的。这部分多余的能量等于PHASE点电压为5V时,电流在电感中对应的电磁能。由于等效电容很小,所以多余能量(电荷)能够在电容两端造成较大的电压。所以减小电压尖峰的方法是减小流入等效电容的电荷数量。对于振荡则可以选择阻尼电阻一方面减少振荡次数,一方面减小L-MOS的消耗能量。
因此设计出了snubber电路。如图所示。+v寄生电感PHASEIMOS管的等效电容Snubber电阻线路上的等效电阻-Snubber电容
RC-snubber电路从两个方面去解决电压尖峰的问题。
1、对PHASE点电压等于输入电压时的电感电流分流,这样使得流入L-MOS等效电容的电流大大减小。而snubber电容的容值选取较大,吸收了多余的能量后产生的电压不会太大。这样使得PHASE点的电压尖峰减小。
2、RC中的电阻起到阻尼作用,将谐振能量以热能消耗掉。仿真结果如下
2VL12n1R2I2.2V1 = 0V2 = 5TD = 30nsTR =TF =PW =PER =V1VI3000p500p0R10.10V0
红色为PHASE点电压,黄色为PHASE点电流,绿色为输入电压。天蓝色为snubber分流的电流。
0V0V0V
所以RC-snubber电路的好处有:
1、增强phase点的信号完整性。
2、保护L-MOS提高系统可靠性。
3、改善EMI。坏处:
1、PHASE点电压等于输入电压时需要更多的能量,所以在每次开关时都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降低了电源转换效率。
2、RC选取不好就会起反作用。
Snubber电路的位置选择。大家都知道snubber电路的摆放应该靠近PHASE点。但是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看下图。
图中的寄生电感共4个,给L-MOS造成影响的是上面3个,snubber电路接在PHASE点上。现在有两个问题
1、H-MOS管的等效电容也应该有相似的电压尖峰效应怎么办?
2、snubber电路无法保护第三个寄生电感的造成的过压,可是为什么实际上的吸收效果却很好?
解释上面的问题,可以看一下这里用的MOS管封装便可知道。
在电容总结里讲过,寄生电感主要分布在引脚和走线上。在电源线路的PCB走线是又宽又短的,所以这里的寄生电感主要来源于引脚封装。MOS管的漏极宽大的设计就是为了能够减小寄生电感(当然也可以利于散热),而源极寄生电感在正向导通时不会对MOS管的等效电容造成威胁。
Snubber器件的选取。
首先是电容,snubber电容的作用是为L-MOS等效电容分流而不产生大的过压,所以选取的容值要大于等效电容。但是它使得PHASE点电压等于输入电压时需要更多的能量,所以太大会降低电源的转换效率。这里需要折中考虑。
下面是EC4-1811上1.8V的BUCK电路snubber电路的实验。如图所示。
上图的snubber电路PHASE点波形(黄色)容值1000pF,电阻2.2欧姆。和没有snubber电路的PHASE点波形(白色)的比较。显然振荡减小了,可是电压尖峰去除的效果不好。所以我们将电容增大。
上图PHASE点波形(黄色)容值2000pF,电阻2.2欧姆。和没有snubber电路的PHASE点波形(白色)的比较。和上图比较电压尖峰去除的效果好了一些。再增大电容。
上图PHASE点波形(黄色)容值3000pF,电阻2.2欧姆。和没有snubber电路的PHASE点波形(白色)的比较。和上图比较电压尖峰去除的效果又好了一些。再增大电容。
上图PHASE点波形(黄色)容值4000pF,电阻2.2欧姆。和没有snubber电路的PHASE点波形(白色)的比较。和所以上图比较电压尖峰去除的效果最好。波形较理想。
电阻的选取。Snubber电阻的作用是阻尼作用。选小了,则PHASE点振荡会不容易消除。选大了,则会阻碍snubber电路吸收电流的能力,使得等效电容承受的电流增加,增大PHASE点的电压尖峰。下面是具体实验。电容都是4000pF,电阻分别是0;2.2;5;10。
上图是2.2欧姆的PHASE点波形。
上图是5欧姆的PHASE点波形。
上图是10欧姆的PHASE点波形。
从实验可以很清楚的看出snubber电阻取得大了会使snubber电路的功能丧失。其次,关于L-MOS内肖特基二极管的问题。如下图。
PHASE肖特基二极管body二极管0.7V管压降0.3V管压降
在H-MOS关断到L-MOS打开的死区内。续流是通过L-MOS旁并联的肖特基二极管实现的。负压尖峰是由于瞬时电流对L-MOS反向充电造成的。大概持续了25ns的-0.7V是因为肖特基二极管没有导通,电流从L-MOS的体内二极管通过的管压降。之后的-0.3V左右的负压是因为肖特基二极管导通的管压降造成的。之后L-MOS导通,管压降几乎为0。
回顾之前的MOS总结,L-MOS往往两个并联的目的除了减小导通电阻外,还有减小电压尖峰(正;负)对L-MOS管的损伤,同时还起到备用的作用。
第二篇:电路计算题总结
2.图示电路中,已知:US1=100V,US2=80V,R2=2,I=4A,I2=2A,试用基尔霍夫定律求电阻R1和供给负载N的功率。
I1R1+U-S 19.某感性电路施加一正弦交流电压u2202sin314tV,.RI2+I有功功率P=7.5kW,无功功率Q=5.5kvar。求:(1)电路的功率
因数;(2)若电路为R,L并联,R,L值为多少? N2(1)tanQP0.73PSo 36.25
US 2.- I1=2A
cos(2)R0.81
22023
由KCL定律I1I2-I=0
U2由KVL定律R1I1-R2I2US2-US1=0 R1=12
P7.5106.45
供给负载N的功率P=I(US2-R2I2)=304W
3.图示电路中,已知:US1=15V,US2=30V,R1=0.5,R2=0.2,R3=2,R4=3,R5=4。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电流I。
XLU2Q220235.5108.8
IR5.R3.R4..IIS 1RS 1.R1R2.R5++IS 2RS 2U-.S 1U-S 2.原图
图中:IS1US1R30A RS1R1//R30.4
1IS2S2UR150A RS2R2//R40.19
2-+-+US 3US 4R6R5I 图中:US3=RS1IS1=12V US4=RS2IS2=28.5V R6=RS1+RS2=0.59 8 IUS3US4R8.82A
6R57.图示电路中,已知:US=15V,IS1=3A,IS2=2A,R1=3,R2=8,R3=4,R4=12,R5=2。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
.A.IR5A+II..S 1S 2US...+-IS 1USR3R5-RR4R21R1.....BBA+.I+UAB0US--R0R1.B
将US支路移开: UAB0=R5IS1=6V R0=R5=2 化为如下电路:I=UAB0USR1.8A
0R=1LXL8.831428mH
11.在R,L,C串联电路中,L=0.5H,若施加
u70.7sin(100t30o)V的电源电压,电路中电流为i1.5sin100tA。试求电路参数R和C。
Z70.71.547.13
RZcos30o47.133240.82
XZsin30o47.131223.57
XLL1000.550
XXLXC XCXLX=26.43
C13.78102X1F
C10026.4322.图示电路中,已知:R1=R2=3,R3=R4=6,US=27V,IS=3A。用叠加原理求各未知支路电流。
.I2R2.R2I'2I1I..3II'I4I'I3I'I4R31ISR1+R4ISR1RU3R4S..-..解:IS单独作用时
IR2R3//R41R1R2R3//RIS2A
4I2ISI11A I3I40.5A
US单独作用时
R2I“I2.I”III“13I”I4RR31R4+US.- I3USR3(R1R2)//R43A
I1I2I41.5A
叠加得:I1=I1'+I1“=3.5A I2=I2'-I2”=-0.5A
I3=-I3'+I3“=2.5A I4=I4'+I4”=2A
23.图示电路原已稳定,t=0时将开关S闭合。已知:US!=6V,US2=24V,R1=3,R2=6,C=0.5F。求S闭合后的uC(t)。
S+RUS11+uCR2+US2-C-- uC(0)uC(0)US16 VUS1R2R1R2US2R1R1R26uC()12 V =R1R2R1R2C110 s
t
6
106uC(t)uC()uC(0)uC()e =126et V
第三篇:模拟电路总结
模拟电路总结
一、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通常:
开环电压增益
Avo≥105(很高)输入电阻
ri ≥ 106Ω(很大)输出电阻
ro ≤100Ω(很小)
vO=Avo(vP-vN)(V-<vO<V+)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理想集成运放
开环电压增益Avo→∞ 输入电阻ri →∞ 输出电阻ro →0
-----虚断
理想集成运放开环工作时
----称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 集成运放引入负反馈
vO=Avo(vP-vN)(V-<vO<V+)而理想运放
Avo →∞
∴应有vP » vN----称工作于线性区
----虚短
1、同相比例放大电路
2、反相比例放大电路
3、求和电路(加法电路)
4、求差电路(减法电路)
(1)利用信号取反求和以实现减法运算
(2)差分式减法电路
5、通用数据放大电路
通用数据放大器,常用于对传感器输出微弱信号放大
此电路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且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强
6、积分电路
7、微分电路
二、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1)滤波器:一种能使有用频率信号顺利通过,而同时抑制或衰减无用频率信号的电子装置。
(2)滤波电路的传递函数
(3)几个术语
通频带(通带):能够顺利通过的信号的频率范围。理想情况:通带增益为常数, 幅频响应具有0db衰减 阻带:受抑制或大为衰减的信号的频率范围。
(4)分类
一阶有源滤波电路
2.高通滤波电路
RC高通电路+同相比例放大器
3.带通滤波电路
二阶有源滤波电路
1、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
第四篇:RC电路总结
RC电路在模拟电路、脉冲数字电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电 路的形式以及信号源和R,C元件参数的不同,因而组成了RC电路的各种应用形式:微分电路、积分电路、耦合电路、滤波电路及脉冲分压器。关键词:RC电路。微分、积分电路。耦合电路。在模拟及脉冲数字电路中,常常用到由电阻R和电容C组成的RC电路,在些电路中,电阻R和电容C的取值不同、输入和输出关系以及处理的波形之间的关系,产生了RC电路的 不同应用,下面分别谈谈微分电路、积分电路、耦合电路、脉冲分压器以及滤波电路。
1.RC微分电路
如图1所示,电阻R和电容C串联后接入输入信号VI,由电阻R输出信号VO,当RC 数值与输入方波宽度tW之间满足:RC< 在t=t1时,VI由0→Vm,因电容上电压不能突变(来不及充电,相当于短 路,VC=0),输入电压VI全降在电阻R上,即VO=VR=VI=V m。随后(t>t1),电容C的电压按指数规律快速充电上升,输出电压随之按指数规 律下降(因VO=VI-VC=Vm-VC),经过大约3τ(τ=R × C)时,VCVm,VO0,τ(RC)的值愈小,此过程愈快,输出正 脉冲愈窄。 t=t2时,VI由Vm→0,相当于输入端被短路,电容原先充有左正右负的电压V m开始按指数规律经电阻R放电,刚开始,电容C来不及放电,他的左端(正电)接地,所以VO=-Vm,之后VO随电容的放电也按指数规律减小,同样经过大 约3τ后,放电完毕,输出一个负脉冲。 只要脉冲宽度tW>(5~10)τ,在tW时间内,电容C已完成充电或放电(约需3 τ),输出端就能输出正负尖脉冲,才能成为微分电路,因而电路的充放电时间常数τ必须 满足:τ<(1/5~1/10)tW,这是微分电路的必要条件。 由于输出波形VO与输入波形VI之间恰好符合微分运算的结果[VO=RC(dVI/dt)],即输出波形是取输入波形的变化部分。如果将VI按傅里叶级展开,进行微分运算的结果,也将是VO的表达式。他主要用于对复杂波形的分离和分频器,如从电视信号的复合同步脉冲分离出行同步脉冲和时钟的倍频应用。 2.RC耦合电路 图1中,如果电路时间常数τ(RC)>>tW,他将变成一个RC耦合电路。输 出波形与输入波形一样。如图3所示。 (1)在t=t1时,第一个方波到来,VI由0→Vm,因电容电压不能突变(VC=0),VO=VR=VI=Vm。 (2)t1 (3)t=t2时,VO由Vm→0,相当于输入端被短路,此时,VC已充有左 正右负电压Δ[Δ=(VI/τ)×tW],经电阻R非常缓慢地放电。 (4)t=t3时,因电容还来不及放完电,积累了一定电荷,第二个方波到来,电阻上的电 压就不是Vm,而是VR=Vm-VC(VC≠0),这样第二个输出 方波比第一个输出方 波略微往下平移,第三个输出方波比第二个输出方波又略微往下平移,…,最后,当输出波 形的正半周“面积”与负半周“面积”相等时,就达到了稳定状态。也就是电容在一个周期 内充得的电荷与放掉的电荷相等时,输出波形就稳定不再平移,电容上的平均电压等于输入 信号中电压的直流分量(利用C的隔直作用),把输入信号往下平移这个直流分量,便得到 输出波形,起到传送输入信号的交流成分,因此是一个耦合电路。 以上的微分电路与耦合电路,在电路形式上是一样的,关键是tW与τ的关系,下面比 较一下τ与方波周期T(T>tW)不同时的结果,如图4所示。在这三种情形中,由于电 容C的隔直作用,输出波形都是一个周期内正、负“面积”相等,即其平均值为0,不再含有 直流成份。 ①当τ>>T时,电容C的充放电非常缓慢,其输出波形近似理想方波,是理想耦合电路。 ②当τ=T时,电容C有一定的充放电,其输出波形的平顶部分有一定的下降或上升,不是 理想方波。 ③当τ< 3.RC积分电路 如图5所示,电阻R和电容C串联接入输入信号VI,由电容C输出信号V0,当RC(τ)数值与输入方波宽度tW之间满足:τ>>tW,这种电路称为积分电路。在 电容C两端(输出端)得到锯齿波电压,如图6所示。 (3)t=t2时,VI由Vm→0,相当于输入端被短路,电容原先充有左正右负电 压VI(VI 这样,输出信号就是锯齿波,近似为三角形波,τ>>tW是本电路必要条件,因为他是 在方波到来期间,电容只是缓慢充电,VC还未上升到Vm时,方波就消失,电容 开始放电,以免电容电压出现一个稳定电压值,而且τ越大,锯齿波越接近三角波。输出波 形是对输入波形积分运算的结果号的变化量。,他是突出输入信号的直流及缓变分量,降低输入信4.RC滤波电路(无源) 在模拟电路,由RC组成的无源滤波电路中,根据电容的接法及大小主要可分为低通滤波 电路(如图7)和高通滤波电路(如图8)。 (1)在图7的低通滤波电路中,他跟积分电路有些相似(电容C都是并在输出端),但 他们是应 用在不同的电路功能上,积分电路主要是利用电容C充电时的积分作用,在输入方波情形下,来产生周期性的锯齿波(三角波),因此电容C及电阻R是根据方波的tW来选取,而 低通滤波电路,是将较高频率的信号旁路掉(因XC=1/(2πfC),f较大时,XC较 小,相当于短路),因而电容C的值是参照低频点的数值来确定,对于电源的滤波电路,理 论上C值愈大愈好。 (2)图8的高通滤波电路与微分电路或耦合电路形式相同。在脉冲数字电路中,因RC与脉 宽tW的关系不同而区分为微分电路和耦合电路;在模拟电路,选择恰当的电容C值,就可以有选择性地让较高频的信号通过,而阻断直流及低频信号,如高音喇叭串接的电容,就是阻止中低音进入高音喇叭,以免烧坏。另一方面,在多级交流放大电路中,他也是一种 耦合电路。 5.RC脉冲分压器 当需要将脉冲信号经电阻分压传到下一级时,由于电路中存在各种形式的电容,如寄生电容,他相当于在负载侧接有一负载电容(如图9),当输入一脉冲信号时,因电容CL的 充电,电压不能突变,使输出波形前沿变坏,失真。为此,可在R1两端并接一加速电容 C1,这样组成一个RC脉冲分压器(如图10)。 (1)t=0+时,电容视为短路,电流只流经C1,CL,VO由C1和CL分压得到: 但是,任何信号源都有一定的内阻,以及一些电路的需要,通常采取过补偿的办法,如电视 信号中,为突出传送图像的轮廓,采用勾边电路,就是通过加大C1的取值。 求RC电路的放电时间为1分锺,电压从9V降到5v.放电电流为300mA左右,选择最佳的的R值和C值。 RC电路的放电方程是:UC=US*e-t/RC,其中,US=9,UC=5,t=60,代入公式可求出时间常数RC的值,现在关键的就是要确定R和C的值了,它只能通过你所要求的放电电路来选择了,由放电电流公式:I=C*dU/dt,再将此公式代入上面的公式中可得:I=-US*C/RCe-t/RC,将C看成一个未知参数,然后作出I-t曲线,计算出该曲线与直线I=300所围成的面积,这个积分上下限为t=0-60,去使面积最小的C值就可. 2016--2017第二学期 机械电子专业电路实验总结 电路是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以后专业课学习的基础,电路实验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电路本身的理解,包含对电路本质的分析和各种电气设备的认识。 本学期开设六个实验,前三个实验包含仪器设备使用、基尔霍夫定律、等效变换。属于电路基本分析方法,RC一阶及RLC研究是后续课程常用的电路,功率因数提高涉及到电路理论的应用,并且对市电电压有个了解。 实验过程中注重仪器设备的认识和正确操作。实验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一些概念的理解也不是很清晰,应加强对学生实验预习方面的要求。电流表的使用一直是学生不注意的地方,主要是不注意表的量程及连接方法,有时会出现并接时严重错误,因此在这学期里,加强了对这方面的练习。第五篇:电路实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