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信息化现状及趋势浅析
煤矿信息化现状及趋势浅析
孟凡强
摘要:针对煤矿信息化发展进入瓶颈期,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做一分析,并提出煤矿信息化建设难点与关键点。最后指出煤矿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完善的长期过程,认真研究煤矿业务是信息化实现的关键。
关键词:煤矿信息化;煤矿工艺;难点;关键点;业务分析;信息集成
1.煤矿信息化现状
近几年来,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得到迅速发展。前几年建设重点是煤矿煤矿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考勤定位远程管理系统及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零散子系统;从2005年后以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为主体的系统集成工程,主要涉及工业以太网搭建的工业控制网络、企业信息化网络(局域网),以工业组态软件为基础的综合自动化信息集成平台,将各分散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集中一个平台管理,初步实现安全、生产远程监测。
纵观煤矿信息化建设近10多年来,目前发展进入了瓶颈期,没有很大的突破;还是停留在以系统集成为主的简单系统联网;即便现有煤矿信息化的建设工程,也只是量的重复,没有实质性突破。
结合与煤矿业主多次交流及国家对煤矿政策法规,就目前煤矿信息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理念纷繁
现在出现很多有关煤矿现代化建设的理念,比较主流的有“综合自动化煤矿”、“综合信息化煤矿”、“数字化矿山”,还有过“本质安全型矿山”等,至于那种贴合煤矿实际,各厂商、科研单位根据自己特色产品,各据己见。
后来谭德建教授给予了结论性意见,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从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而是从不同角度来讲。自动化是功能,信息化是实质,数字化是展现;自动化是基础,为煤矿具备信息化实质的提供物质基础。离开物质基础,单纯谈论信息化、数字化没有实际意义,也解决不了煤矿所关心的问题。1.2建设及装备概况
“1+2”模式系统集成是现在主流工程,“1”即一个平台,即综合自动化信息集成平台,“2”为工业控制网络、企业信息网。自从煤矿信息化规模建设开始,这个模式沿用至今,只是硬件设备品牌的更替,实质没有大的变化,已经成为相对稳定、成熟的解决方案。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为主题的相关系统建设。“六大系统”虽是2010年9月提出的,但其建设内容已经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有了,而且“六大系统”也不是新的创意,在《煤矿安全规程》中将各自建设要求分散提出。此次只是单独作为一个大的课题提出,足见政府对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视性。瓦斯监测系统、人员考勤定位系统、矿井通信系统、压风施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这些系统已经很成熟,紧急避险系统的一级避险也已经应用,只是救生舱及永久避难硐室各地情况迥异,这与井下地质状况、经济条件有很大情况。
信息化应用系统软件有零散建设的,譬如物供系统、财务系统、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系统等,各系统应用只是针对本项业务,对于信息共享、与生产衔接还没有很好做到。
1.3标准不统一
众所周知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了煤矿行业。有制造硬件设备的,有做系统工程的,有做系统集成的,也有纯做煤矿信息管理软件的。厂家多了,虽说对煤矿业主可选择多了,但是也带来很大问题,就是标准不统一。
硬件厂家物理接口、通讯接口不统一,软件厂家建设标准不统一。各按各个的标准去推广,加上煤矿特殊性,没有统一标准去招标,先建的系统、后上的设备,标准不一,给信息化推进带来很大麻烦。
1.4“信息孤岛”突出
国家信息化战略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道路,实现工业的管理、生产一体的管控一体化。提出了好多年,也有很多高校、科研单位开发管控一体化模型,多数还是局限于学术论坛,没有实际工业应用。煤矿也不例外,消除“信息化孤岛”也是作为推进信息化的一个目标,但“孤岛”巍然屹立,管理、生产还是存在脱节。
2.原因分析 针对现状,根据在煤矿工作实际经验及多年从事煤矿自动化、信息化经历,试着做如下分析。
2.1对煤矿研究不透
服务于煤矿的厂商尤其是系统集成商、纯管理软件商,极少具有煤矿背景,很多是从其他行业转过来。由于市场情况,没有来得及甚而不愿意花费大精力去研究煤矿,未弄清煤矿生产工艺、安全管理模式、企业经营管理特点。以至于在实际工程实践中,未能给煤矿解决多大实质性问题。
煤矿工业是一个离散型行业,采(掘)、运输、提升、洗选是相对独立过程,另为保证煤矿正常生产,还有“四大件”辅助必需系统,即通风、排水、压风、供电。煤矿井下地质构造复杂,有害气体、冲击地压、透水等灾害威胁着煤矿安全。
煤炭企业生产环节较多,其物流过程是不连续的,所需原材料品种较多,且原材料与产成品之间没有严格的数量对应关系,难以像制造业等行业那样,可以通过物料需求计划对物料的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
采掘业生产条件复杂、不可预见因素多,生产平衡、安全控制管理的难度较大。加之,一般煤炭企业地理分布范围广,各单位之间的物资调拨、各项定额的制定与分配比较复杂,使得管理信息的采集、传递、分析并使之为生产经营决策服务等实施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
不同地区煤田地质构造不同,即便同一煤田境内煤矿灾害预防重点也不同,如果不深入分析煤矿具体关注点,就不会解决煤矿所需,解决方案没有实际意义,也就谈不上信息化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煤矿生产的重要方针,煤矿安全是头等大事,只有安全的基础上,才可以理顺生产,继而谈论经济效益。
2.2没有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煤矿是一个大系统,从横向看,依据物流、资金流分为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从纵向看依据信息流分为基础自动化层、生产管理层、管理及决策分析系统。不论从那个角度分析,作为系统工程的煤矿,每个部分都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断章取义的取其中一部分单独作为研究对象,不考虑其受其他部分影响,很难做出实质性解决方案。目前,服务于煤矿的厂商只是关注于自己所涉猎的产品或工程,而不是对整个煤矿整体做系统研究,深刻理解各个系统部分之间影响与内涵。不论从事单向产品,还是系统集成,都应该对煤矿做系统研究,再重点突破自己的特色。
2.3行业缺乏约束与指导
煤矿信息化现在缺乏有力的行业标准,是比较混乱。除了基层煤矿安全相关产品、工程有一定的行业约束标准,上层信息化系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设计、开发、实施标准。做金融的就按金融行业去搞,做电力的就用电力标准去套,没有其他行业背景的就闭门造车,因而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乱乎”的煤矿信息化局面。
国家相关部门也是把重点对煤矿安全监管底层设备上,没有过多地对煤矿信息化建设给出指导与建议,信息化建设好坏无碍于安全之事,所问也就少了。
3.难点与关键点
3.1 煤矿信息化的难点
1、煤炭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难点
(1)井下开采条件复杂多变。受断层、褶皱、岩浆侵入、煤层厚度变化等的影响,煤矿井下开采条件复杂。因此,选择适宜的采煤技术、工艺和采煤设备难度较大。
(2)生产和工作环境恶劣。井下瓦斯突出和爆炸及煤尘爆炸等都是矿井生产中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但其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在井下自动化设备使用中可能产生的电火花、短路等问题则可能成为该事故发生的隐患。
(3)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煤炭企业生产过程具有事故较多、风险较大的特点,在其生产过程中,通风、排水系统等任何环节发生故障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要实现煤矿生产全过程自动化控制,必须保证生产自动化系统本身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煤炭企业管理过程信息化的难点
(1)煤炭企业生产环节较多,其物流过程是不连续的,所需原材料品种较多,且原材料与产成品之间没有严格的数量对应关系,难以像制造业等行业那样,可以通过物料需求计划对物料的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2)目前,煤炭企业产品主要采用年度订货、合同销售、分期发运的方式,典型的市场销售机制特点并不明显,因此建立实时的客户反馈机制及通过反馈信息进一步制订生产计划等难度较大。
(3)采掘业生产条件复杂、不可预见因素多,生产平衡、安全控制管理的难度较大。加之,一般煤炭企业地理分布范围广,各单位之间的物资调拨、各项定额的制定与分配比较复杂,使得管理信息的采集、传递、分析并使之为生产经营决策服务等实现存在一定的难度。
(4)长期以来,煤炭行业整体经营状况不佳,经济效益较差,煤炭企业采用的多是粗放式的经营方式,科学管理基础条件差,信息化意识落后,信息化建设方面人才匮乏,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开展。
3、煤炭企业生产与管理信息集成化的难点
(1)煤矿井下作业范围广,控制系统复杂,井下生产过程产生的如采煤机械和通风设备等的运行状况信息、工作面推进揭露的地测信息、井下瓦斯和煤尘实时变化信息、井下工作人员的活动信息、井下机电和安全预防设备的运转信息等的采集、传输、处理、显示等,受井下环境的限制,实现起来难度较大;矿井管理涵盖面大,涉及的业务功能较多,如企业的物资管理、销售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密切相关,需要集成在统一的平台上,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实现存在较大的难度。
(2)井下移动设备多,开采、掘进、运输、监测监控等环节的设备随着生产的进行处于移动状态,要求相应的控制设备及网络设备也随之移动,对自动化系统和网络系统的设计、系统的可靠性和开放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煤矿管理信息也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矿井生产过程产生的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并提供给相关决策部门。因此,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和生产自动化系统集成形成的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超前性和系统性应有足够的考虑。
3.2煤矿信息化的关键点
3.2.1信息集成关键性
煤矿信息化一个关键点就是集成,如何通过网络实现矿井信息的高度集成。在其实现过程中应以网络技术为核心,在实现以现场控制为主的局部控制基础上,扩展到以地面集中操作、分布控制为主的全过程控制,通过生产现场的设备层与控制层、信息层的集成,实现控制与管理的数据通讯与共享。基于CIMS原理的管理信息化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实现管理信息化系统和生产自动化系统的集成。信息集成的关键性涉及到以下部分:
1、网络
网络包括2大部分,即工业控制网络和局域网(又称企业信息网)。网络稳定、可靠运行及开放与标准化、可扩展性及灵活性、可管理性和维护性,都会影响到信息集成的质量,从网络拓扑架构设计、核心交换机配置、节点交换机配置到网管软件,每一个细节都会关乎到整个系统的安全。
2、软件平台(信息集成平台)
软件平台统称信息集成平台,关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存储、加载、提炼、利用等,可形象比喻为“1+1+1”。
“1个仓库”——将来源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数据、管理信息等经过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提炼流程后,分门别类地存储,为下一步数据应用打好基础。
“1个车间”——将处理完毕的数据进行利用,结合具体煤矿具体业务,开发出相应的应用软件系统。
“1个窗口”——信息化门户,通过哪种方式如何将应用软件系统很好地展现。技术架构、数据采集软件、数据库软件、组件封装、地理信息软件等选型、匹配决定了软件平台可靠、稳定、开放,影响到了信息集成开发的成败。
3.2.2业务分析关键性
企业息化包括相互紧密联系的两个部分,即企业业务信息化与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管理服务于企业业务,企业业务的进展则取决于企业管理的好坏。企业管理信息化同企业业务信息化相比,在不同企业之间有更多的共性和相同的发展趋势。
如上分析,煤矿企业信息化比其他行业复杂了一块,就是安全生产信息化。煤矿安全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一般常说“人、机、环、管”几个方面。但就一个“环”而言就涉及到很多地方,有害气体(瓦斯)、煤尘、透水、顶板压力、冲击地压、煤自燃倾向等,众多因素耦合,影响着煤矿环境安全;对于“人、管”对安全造成的隐患信息不能依赖自动化技术手段获取,而且要通过人工取得,如果人工管理不到位,这又是一个新的安全隐患。
因此,煤矿企业信息化最终取得成功,关键中之重还是对煤矿业务分析,即把这个研究对象研究清楚。
4.结语 信息化将会是现代化煤矿建设的一个趋势和必要环节。在国家政策、法规指导下,切实研究煤矿具体业务特点,踏踏实实做好每项基础工作,才可能在这个行业中立足并做大、做强。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是在不断实践中不断完善的过程,对其本质掌握也是逐步获得。在这个过程中,煤矿企业业务需求是导向,偏离了导向,技术再先进,也不会建成真正煤矿信息化系统。
第二篇: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趋势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ECONOMY 2007年第17卷 第1期
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趋势
寇继虹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2)
摘要: 介绍了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从基础设施、信息化标准等方面分析了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趋势。
关键词: 水利信息化;信息化标准;专项业务应用系统
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近年来在治水实践中逐步得出的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所谓水利信息化, 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 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的效能及效益。对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是运用先进的水利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形成水利信息综合采集系统, 建成水利信息骨干广域网络和水利数据中心。目前已建成了连接全国流域机构和各省(市、区)的实时水情信息传输计算机广域网, 建设了400 多个水利卫星通信站, 为水利数据的实时快速传输创造了条件。在水利信息资源开发方面, 初步建成各流域、各省(市、区)的水文数据库和国家级水利政策法规数据库, 能够对外提供初步的查询服务。同时还有一批数据库, 如水利空间数据库、全国水土保持数据库、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数据库、全国防洪工程库和全国蓄滞洪区社会经济信息库等正在启动建设中。
1.2 保障环境建设
保障环境是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水利信息化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支撑。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包括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体系、政策法规、组织管理和信息化人才等。国家水利部门在保障环境的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于2003 年相继正式出版、出台和印发了《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一)》《水利部信
息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
水利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一大批掌握国际国内先进信息系统开发及应用技术、信息及系统安全技术、精通项目建设管理的多层次、高水平信息化人才, 这是水利信息化工作得以有序、高效、协调进行的关键。2005年首届“ 中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以“ 信息技术全球化与中国人才培养”为主题深入探讨了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人才的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方向, 说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已受到越来越高度的重视。
1.3 专项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大水利重点业务应用系统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 包括国家防
汛抗旱指挥系统、水利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水质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全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全国农村水利水电及电气化管理信息系统、水利信息公众服务系统、全国水利规划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和水利数字化图书馆。大重点业务应用系统的近期(2003年—2005年)目标以国家防汛指挥系统、水利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和水质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 初步满足业务应用需求;中期(2006年—2010年)目标为进一步完善已建系统, 全面开展全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全国农村水利水电及电气化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水利信息公众服务系统、全国水利规划设计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水利数字化图书馆, 基本建成10 大水利业务应用;远期(2010年—)目标以全面实现水利业务应用信息化为目标, 全方位提高水利综合服务能力。其建设现状总结如下:
(1)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是水利信息化工程的龙头工程, 目前在前期工作中已经完成了22 个地区级水情分中心示范区建设和4个工情分中心试点建设;实施了长江防汛指挥系统的建设;完成了国家防汛办与7个流域机构的异地会商系统建设, 该系统在2003 年6—7月间的防总会议、2005年全国水库安全度汛会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各级雨情实时监测系统、防汛信息查询系统、洪水预报及水库调度系统正在全面建设之中, 这些系统的建成将大大提高水情信息采集的时效性和水利现代化水平。
(2)水利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水利电子政务综合应用平台初步设计于2004 年9 月2 日通过审查。目前水利部已完成了水利电子政务一期项目, 实施了内、外网的物理隔离, 实现了部机关与在京主要直属单位的内网互联, 建成了水利部网站和水利部办公自动化系统, 各流域机构、多数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内部也已初步实现以网上公文传输为主要内容的办公自动化。部与流域机构间、流域机构与省(市、区)间的联网办公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黄委、长江委、淮委、珠委等4 个流域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试点正在实施。
(3)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是依托水利公用信息平台, 建立包括7大流域和31个省(市、区)分布式的水资源数据库系统及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 逐步形成国家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为水资源数据的实时查询、评价与预测、优化管理和调度、统计分析和决策、水利电子政务等提供支持, 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走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已有一些流域机构和地区部门建立了相关的系统, 如黄河下游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邯郸市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 长江委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则处于建设过程中。
(4)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是形成快速便捷的数据采集、处理、发布和共享体系, 实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科学评价防治效果, 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为了加强对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管理, 水利部办公厅于2004年7月16日印发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05年6月, 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项目通过了初步验收, 基本具备了试运行的条件, 整个系统预计在2006年底完成。
(5)水质监测和评价信息系统。经过水利部水环境行业多年的努力,我国现已建成了基本覆盖全国水系的水质监测网络体系,水利部、各大流域、省、地区水质中心可定期发布水质公报, 对全国水系水质进行评估, 这些建设成果为我国水资源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现有的水质信息系统在监测站网、水文水质数据共享、信息发布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因此为了实现对水质的实时监测与评价、提高水环境管理水平, 有必要在实现全国水质数据集中管理的基础上开发水质监测和评价信息
系统, 该系统的主要建设任务是在全国173条主要水系及其省际断面上建设5218个水质监测站和30个供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 在全国7大流域、31个省(市、区)重点建设250个水质分析实验室和水利部水环境监测评价中心实验室。
(6)水利数字图书馆。由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承担的《水利数字图书馆试验工程》于2002年正式启动, 经过3年多的建设, 目前已完成项目任务书所规定的任务, 于2006年1月23日通过该项目的审查验收, 为后续工程的启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水利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将为改变目前水利系统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管理的落后现状提供一种全新的模式。
10大业务系统中的其他4大系统是中期建设目标要实现的系统, 目前正处于准
备或开始启动阶段。水利信息化建设趋势
(1)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完善。水利信息网络建设和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信息网络的建设可为防汛抗旱、政务、水资源管理、水质监测、水土保持等各种水利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传输平台。经过2004 年的重点建设,水利信息网络已成一定规模, 并发挥了效益, 在今后的建设中必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在未来的建设过程中, 如何充分利用建成的水利信息网络, 实现对各种水利信息资源快捷、有效、全面地开发利用和管理以及实现水利信息资源的共享将成为建设重点。
(2)对水利信息化标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标准化是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的技术支撑和重要基础, 标准化的有效运用可使建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水利部2003 年出版的《标准指南》对水利信息化标准的编制与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保证信息资源的共享及应用软件的相互兼容, 实现各级各类水利信息处理平台的互联互通, 水利部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出后续的水利信息化标准编制计划, 以进一步规范建设标准。
(3)应用系统的建设将更加注重新技术的应用。由于新技术的应用使信息的传输得以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 大大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时效性, 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 因此在重点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中将会更加注重现代信息技术最新成果的利用, 以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为业务系统的技术更新、功能升级留有余地, 促进水
利信息化水平登上新台阶。
(4)安全体系的建设将得到加强。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确保水利信息资源安全利用及专项业务应用系统的正常和安全运转, 在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 加强对水利信息化安全体系的建设,同时加强对已发挥作用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 1] 李芳.水利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和技术发展[ J].广东水利水电, 2002(4):15-16;19.[ 2] 邓波, 蔡荣波.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必由之路— —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谈水利信息化建设[ J].信息化建设, 2003(5): 12-15.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end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Water Conservation Informatization
KOU Ji-hong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water conserv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analyzes on the tend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water conservation informatization from aspects of the infrastructure, the standard of the informatization, etc.KEY WORDS: informatization of water conservation;standard of
informatization;special service application system
───────────────
第一作者简介: 寇继虹, 女, 1968 年8 月生, 2005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 副教授,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2.
第三篇:中国电力行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电力行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趋势分析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与深化,新的电力企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当前的电力体制改革总体目标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等具体目标均与财务管理密切相关。电力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新体制下的资产整合来实现成本控制和提高效益,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而成本的控制和效益的提高一定是由财务信息来体现的。因此,新形势下我国电力企业管理对于财务信息化的要求已经不再是会计电算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发展电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它不仅要满足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需求,而且更加强调符合企业的管理特色。
一、我国电力行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基于基础会计核算软件的业务模型成熟,财务信息化正在由核算型向管理分析型转变,开始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辅助职能。
我国电力行业的财务信息化经历了一个非常完善的发展历程,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20世纪80年代初,电力企业内部充分展开了以计算机代替手工业务的应用研究。开始出现了单项业务处理的应用程序,其中以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燃料管理等单项业务的发展最为突出;90年代初,以《远方通用会计核算系统》为代表的核算系统开始出现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预示以我国电力行业会计核算为基础的业务模型开始成熟。到了90年代末,为了解决2000年问题,以《远光财务管理新纪元》为代表的核算软件开始在电力系统内大面积推广,成功地实现了核算软件的升级换代,进一步促进了财务信息化与业务模型的发展与完善。2000年底,随着《远光集团报表系统》以及后来的《远光财务实时信息系统》在全国电力系统的全面应用,标志着我国电力行业的财务信息化开始从单一主体财务信息的静态化向集团企业群财务信息的动态化方向发展,并且注重于信息的实时性与完整性,从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的角度去满足企业管理与决策的需要。部分企业已经在引入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思想,开始采用集中核算、FMIS、ERP等系统方案。以上的发展历程充分的说明了我国电力行业财务信息化已经完成了从单项业务处理到核算系统的发展历程,开始在向集中核算与企业资源规划等管理信息化的方向迈进,为实现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电力行业财务信息化所需的人才基础较好,素质相对较高。
从1987年开始,国家电力公司为全面推进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为基础人才的培育作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先后在长沙电力学院和南京高等电力专科学校建立了两个培训基地,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内数千名财会人才接受了相应的技能培训,是电力行业开展财务信息化的坚实基础。目前,电力系统内财务人员基本上都通过了不同程度的知识培训。在文化程度上,35岁以下的财会人员已占到财会总人数的50%左右,大专以上学历的已超过70%。
3.基础设施较好,现代化财务管理的基本架构已经形成。电力系统一直以来对于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都非常重视。各电力企业均设有专门的信息技术部门,为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作了大量的实际工作。每年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都非常大,有资料显示:仅2002年第三季度电力行业的IT总体采购额就达22亿元。目前,电力系统内的光纤骨干网已经覆盖到了全国90%以上的省市,甚至部分已经铺设到了县级企业。完善的网络基础配套设施为进一步深化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奠定了良好基础。截止2001年底,以“远光电子财务平台”为基础的《远光实时信息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实施,充分表明以集团财务管理和目标控制为核心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架构的形成。
4.电力企业领导对于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程度较高。2001年6月,在青岛召开的国家电力公司2001•年财务工作会议上国家电力公司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充分利用信息革命和科技的成果,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走现代化财务管理的道路。” 国家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谢松林在接受《中国财经报》记者采访时谈到“必须加快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动财务管理现代化,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利用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力争实现三个达到:达到实时反映,实现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在时间上的基本同步,使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达到远程控制,实现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在空间上的基本同步,在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及时性的基础上,在技术上实现“过程的控制”功能;达到协调统一,实现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各种业务信息的集成,推进集中式财务管理,充分满足公司决策需要。„„,建立以预算控制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财务信息与其它业务信息的融合,促进公司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从浙江电力的SAP,到河南电力的远光FMIS、山东电力的PeopleSoft,以及辽宁电力的集中核算项目等等,都充分展示了目前各企业领导的支持力度。
5.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财务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网络资源的建设滞后于财务信息化发展。
当前的财务信息化的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距。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的经济实力强,发展得比较快,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较高。而在边远或西部地区则发展的较慢;从企业的管理结构上来看,一二级机构发展的水平和应用的程度都很高,三级企业有的甚至还停留在手工业务处理的流程。
在国电公司内联网中,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不高。网络带宽较窄,一级网络的带宽基本上是128Kbps,且承担着多种业务数据的通信任务。随着业务需求的增加,网络流量的增长,现有网络带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另外,在基础设施投入上有“头重脚轻”现象,即以国电和各网省公司为龙头的一、二级网络投入较高,但三级网络缺乏投入,使得信息的来源受到一定的网络限制,阻碍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2)软件应用重复现象严重,企业内部的信息标准难保统一,信息共享程度不高。
国家电力公司提出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开发”的原则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仍然存在着建设分散、重复开发的问题。由于没有做到数据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数据采集、处理口径不一,各子系统移植性较低。另外,由于应用的软件不够统一,没有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造成信息的利用率和整合程度不高。企业的各种专项业务信息不能实现及时的共享和传递,信息在集团内部缺乏必要的集中和控制,表现在包括财务信息在内的各种业务信息数据按纵向和横向分割,形成诸多信息的孤岛。
3)缺乏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高端人才。
电力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内部拥有各类技术人员,有生产经营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也有从事控制与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人员,但是对于既懂电力生产和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高端技术人员欠缺。而信息化建设对于这类高端人才的依赖性很大。因此,培养一批高端人才对于加快电力企业信息化的进程意义非常重大。4)部分企业对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够。
对于财务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管理系统中所处的核心地位的认识不够强。仍然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开发、轻应用的现象,在企业信息化投入中缺乏重点。部分企业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还停留在手工模仿上,对于现代化管理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了解不够,没有认识到财务信息化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保障。
二、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对于财务信息化的要求。
电力体制改革的直接结果是组建了多个全国性的公司和多个区域性的公司。它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重大进展,从此电力行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对于新组建的各大集团公司而言,对于财务信息化的要求将会更加突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从集团公司的角度,以信息化的手段加强对各分、子公司的财务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一个从组建阶段就应该着重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控制的本身就是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控制。新组建的各企业集团旗下都有着几十甚至数百个分子公司,它们在地理上处于分散状态,各自都曾受不同背景、不同领导和不同制度的影响,在企业利益、管理风格和核算方法上都表现不同,因此表现出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经营风格。如果及时的将这些不同的文化和风格进行统一和规范,管理上就可能出现一盘散沙或者力不从心的局面,就有可能违背了改革的初衷。因此,就要求实现对这些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实现同步管理,加强财务的监管,提高集团的资金利用率,避免出现因“乱担保、乱借款、乱投资”等行为所带来的损失。
2.在原有的体制下,厂、网之间的投入、价格、成本、收益、现金流等都没有明确划分、独立评价。厂、网分开之后,发电企业和供电企业都必须从独立企业的角度去精确地进行各项核算和评价。过去由于是一体化经营模式,电厂是纯粹的报帐制费用单位,没有明确的成本核算概念;电网既是输电企业也是供电企业,只负责电力营销,也没有明确的利润观念。随着改革的落实,各电力企业由一体化转为竞争化,彻底打破原有的垄断格局。在发电环节,发电企业原则上都要成为独立电厂,要与电网经营企业在财务、人事上完全脱钩,即“厂网分开”。所有电厂每天数次向电网报出自己所要求的上网电价,而市场将各电厂的报价进行从低到高排列,并按所需电力负荷的预测,从低价开始录取,录满为止。未被录取的电厂将面临不能发电的危险,因此,这将促使发电厂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厂造价和运行成本。在电力的终端销售环节,由于实行供电商在各供电区之间的市场准入,通过颁发供电许可证,培养更多的电力零售商,实现竞争。
3.发电侧的竞争将会日趋激烈,要想表现出极强的盈利和竞争能力,则降低成本(主要是燃料成本)、优化配置、精确报价是财务信息化的核心需求。由于在电力交易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将会面临因为报价过高而停发电的危险。因此发电企业非常需要一个包含燃料管理、成本费用控制、融资管理、价格测算和竞争报价等在内的一体化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保证在竞争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
4.对于新成立的网公司而言,失去了“以厂养网”的利润来源后,电网企业只能通过开源节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源的运行效率来增加效益。在输变电环节,一个电网可以向其它电网报价竞争,同时也必须允许其它电网将价格更低的电力销售给自己区内的企业。本地区有电不用,而从其它地区买电,这对计划体制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网公司对于购电费管理、销售管理、资金管理、投资和融资管理、成本控制、资本性支出的控制等的管理需求比改革前更为突出,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三、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1.财务信息化将会实现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会从单一会计主体的分布式管理模式发展到以集团公司为主体的集中式管理和控制模式,并进一步延伸到上下游企业(用户)。
由于电力产品本身具有的不可储存的特性,从发电、输电、到配电和供电都需要高度的协同处理,必须采取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统一调度。受此影响,电力行业的财务管理特点也应要求集中式的管理。过去受技术手段的制约,只能处理单一会计主体的信息,各关联会计主体之间不能进行很好的信息贯通。今天,随着广域网、互联网、大型数据库、高速性能CPU的出现,已经使在地理上分散的一个集团公司范围内的业务和财务数据集中存放和统一处理成为可能。
在集中模式的管理体系下,从管理、控制、评价的角度,原有的各下属会计主体对应于一个或多个责任中心;从企业资源的角度,各会计主体的资源将成为整个集团公司资源的一部分;从核算的角度,各会计主体仍然保持相对独立,能分别形成对外报告。分公司和某些重要的控股子公司都应该按此方式管理。另外,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必然会把管理范围从本企业、本集团扩展到上下游企业(客户)。例如:把上游的发电企业和其他设备(服务)供应商,把下游的客户,与电网企业本身纳入到同一个系统,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互联网和数据交换标准的发展,正在为这种超越单个企业和集团、理性配置和优化整个社会资源的系统提供越来越成熟的工具和平台。
2.财务信息化将会以财务资金的活动为核心,贯穿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将会从财务部门本身的管理业务发展到企业所有与财务状况相关的业务。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企业资源配置和控制的依据和目的,是以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要素(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化和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为依据和目的。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状况最集中的体现,是企业管理架构中核心的部分。企业的(而不是部门的)财务管理信息建设,应当包括所有与企业财务状况相关的业务过程。
3.应用范围:从管理部门延伸到原始业务发生点。
为了实现对企业资源、企业财务状况的实时、动态的配置、管理和控制,必须把应用范围延伸到原始业务发生点。应该根据具体的业务,来确定原始业务发生点。要严格按照统一规定的业务流程发生,不能随意改变原始业务发生点。
4.财务信息化将非常提倡时效性,数据的采集将会从滞后提高到实时。对信息时效性的要求可分为获取信息、资源配置和状态控制两类。
获取信息对时效性的要求较低,可以允许有一定的延时;实现的成本也较低,可以采用数据分散存放和处理、通过数据同步定期集中的方式,也可以直接通过广域网查询。
资源配置、状态控制对实时性的要求非常高,要求完全实时。如:按照甲供电局某一备品的储量,调配到乙供电局;按照省电力公司对某一供应商的授信,控制各下属企业对该供应商的付款等,都不允许在配置、控制时有任何的延时。实现的成本也较高,因为完全的实时只能在数据集中存放的方式下实现,需要高性能的数据中心主机、高速可靠的网络。
因此,在财务信息系统实施时,应按照不同的获取信息、或资源配置和控制的要求,确定时效性的等级,这也决定了财务信息系统的数据存放方式和业务处理模式:在需要进行实时资源配置和控制的范围内,数据必须实现集中存放,业务将进行统一处理。
5.财务信息系统的功能将会从事后的核算发展到实现全面管理、控制、评价和优化。全面管理是以优化企业的整体资源为目标,完整地配置、计量、记录企业所有与财务状况相关的业务资源和业务活动,并进行详尽的核算、统计、分析、考核,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增值流、工作流的统一管理。
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的思想,把按照公司发展战略和各期的目标编制的各项预算分配、分解到各个对象、项目、作业和流程,实行实时、动态、严密的预算控制和流程控制。
对所有的经济活动和业务数据,能根据管理和控制的各种需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查找、比较、分析,建立不同类型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评价体系,提供对管理决策的支持,提高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的竞争力。
(作者:广东远光软件服务总监汪平)
参考资料:
《国家电力信息网》 《中国会计网校》
《电力体制改革与财务信息化》陈利浩
第四篇: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及趋势调查分析
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及趋势调查分析
作者:姚传富发布时间:2007年6月21日
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信息化成为有效化解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根据教育部的统计资料,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在校生总量高达2.3亿人,学校50多万所,教师1100多万人。然而,我国的教育事业却远没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前教育事业仍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矛盾。
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教育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是目前一个主要矛盾。仅在大学,我国目前就缺少大约100万名教师。而在中小学,教师数量的缺口更多达300万以上。实行高校扩招以来短短5年时间,我国在校高校生总数已突破2000万人,是2000年高校在校生人数的2.5倍。2006年高校招生总人数将达到创纪录的530万人。而同期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并没有相应增加,2004年与2003年相比甚至还有所下降。大规模扩招,使我国有限的高校教育资源全面紧张。不光是教师数量严重短缺,相关的教育设施如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教学实验设备等也都不够用。即便如此,我国高校目前的入学率也只接近20%,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高中毕业生望大学门槛而兴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有限的高校教育资源与旺盛的高等教育需求产生了日益尖锐的矛盾。如何尽快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高等教育资源总量短期内不可能得到大规模扩张,只有教育信息化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矛盾。
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则是另一个突出问题。首先是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近年来,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不仅体现在收入比上,而且也体现在教育资源配比上。农村的教育经费长期由乡镇政府承担,而乡镇财政又无力承担,最后变成了要农民自己负担,造成本来已很低的农村教师工资被长期拖欠,许多地方的农村教育都是负债运行,大批农村孩子失学。许多地方的小学义务教育名不副实。2005年我国首次国家教育督导报告显示,竟然有113个县小学生公费预算为零。据民进广东省委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广东省为数不少的欠发达地区,中小学靠“负债运作”改善办学环境,全省教育债务竟达73亿元,全省有20万中小学生在危房中读书。而广州市的几所重点中学,都分别斥资2亿元以上建设豪华校区,并添置了空调、直饮水设备。几亿元建一所高中,一两亿元建一所小学,上亿元打造一个幼儿园。农村地区学校却是教室光线不足不敢开灯,夏天气温高不敢开风扇。乡村教师由于待遇低不断流失。在我国相对富裕的广东地区尚且如此,全国情况可见一斑。城乡间的教育资源差距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尽快缩小?专家认为,只有依靠信息化手段,才能把城市教育资源有效利用到农村地区。
其次是地域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少数几个特大城市,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边远地区,教育资源则十分贫乏。这种资源分布状况对于在职继续教育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在知识经济已经来临的今天,在职在岗的已就业人员也存在迫切的教育培训需求。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即使大学本科毕业,其所学的知识在4年之后就会变得过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充电”,才能适应工作要求。然而,工学矛盾始终存在,在职在岗人员又分布在全国各地,不可能都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少数大城市接受脱产学习。如何帮助他们跨越地域障碍,获得学习提高?常规的教育手段行不通,而网络化、远程教育等信息化手段却又大有用武之地。
另外,在城市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表现也相当严重。许多教育行政部门近年来热心搞这样那样的“重点”学校,把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到重点学校,给这些学校配置教学水平最高的老师和教学设备,以保证这些学校的高升学率。人们看到,只有进了重点中小学,才有希望考入重点大学,上了重点大学,才有希望将来获得好的工作。学生拼命向重点学校挤,导致择校热“高烧”不退。重点学校趁机高价招收“择校生”。在北京某区级重点小学,赞助费竟高达数万元,即便如此,报名人数仍然是招生人数的四五倍。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交赞助费越高的学生越容易进入重点学校,人为地造成了基础教育领域的社会不公。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基础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太大。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如何让名校的优质师资为全社会共享?办法也只有一个,就是用教育信息化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传统教育管理局限凸显信息化打造最佳沟通平台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城市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而家长又都“望子成龙”,对孩子的教育倾注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无数的父母为孩子的上学问题殚精竭虑、劳累奔波,这使得学生教育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学校教育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需要,亟待进行变革。
关注孩子的成长不仅是父母的心愿,也是老师乃至全社会的使命。在孩子身心发育的成长时期,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密切配合,特别是家长与老师之间及时交流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学校管理,校方与家长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家长会、电话联系、家访等来实现的,但这些方式无论是广度、深度还是及时性,都很受局限。一位老师要管理几十名学生,其时间、精力都有限,家长若常打电话给老师,无疑增加了老师时间和经济上的负担,可不打电话又无法及时得知孩子的在校情况,家长常处于这种矛盾境地。
孩子的学习成绩怎么样?在学校的表现如何?放学之后到什么地方去?这些问题家长都十分关心,也迫切需要实时掌握有关的信息。同时,学校和老师也希望及时把学生在校的表现等情况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独生子女的家庭构成导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信息沟通需求变得日益迫切。那么有没有比家长会、家访等传统沟通方式更好更有效率的信息交流手段呢?记者在江苏省苏州市采访时了解到,该市“网上家长学校”就很受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欢迎。由苏州移动、教育局、妇联等单位联合组建的网上家长学校,通过互联网加上手机短信等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沟通起家长与学校、老师之间的实时联系,及时掌握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学生与老师可以在网上进行咨询辅导;家长还可以约请网上名师对孩子进行针对性教学,回答疑难问题。这个网上家长学校组建仅一年时间,目前已经发展用户超过50万,苏州市70%以上的中小学都开通了网上家校路路通,重点学校更是100%开通网上家校。苏州市网上家校模式目前正在江苏全省进行推广,这充分表明信息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管理最新的发展方向,其前景将十分看好。
教育信息化是发展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社会信息化的主要领域之一。目前,我国已建设了5万多个中小学校园网和3000多个大学校园网,在线注册参与高等教育的学生已达300余万人,有力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变革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有关专家指出,尽管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与日益旺盛的教育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面对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千千万万高素质人才的庞大需求,专家建言,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已经箭在弦上,势在必行。
来源:人民邮电报
第五篇: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
市场环境分析
一、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有“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具有“三高”、“三新”的特点。“三高”即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三新”是指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是对电子商务核心价值链的概括。
1.电子商务交易量增长迅速。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12月,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6万亿元,同比增长33%。预计到2013年底,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达到12.8万亿元。
2.消费群体发展速度快。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人群中的普及化,以及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进程的推进和国家对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会进行网上购物,据淘宝网检测数据,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突破8000亿大关达到8019亿元,同比增长56%。
3.电子商务涉及的行业不断扩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电子商务领域,其中传统行业向电子商务进军是其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据统计,到2011年,国内B2B、B2C与其他网络零售类电商模式企业数已达20750家,同比增长43.1%。4.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日益活跃
近几年来,电子商务不仅仅局限为企业与企业的交易模式,更多的企业直接打造面向消费者的交易平台,即B2C交易模式;此时,与之相对应的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C2B交易模式;另外,还有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模式、企业、中间监管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MC模式、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模式B2G.随着3G时代的来临,利用手机终端移动化的特点,可以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服务。
二、天猫商城发展现状及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