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桥梁防洪能力评价报告
一、防洪评价报告资料准备及要求
1.编制存在问题 • 1.1基本资料收集不全
• 1.2评价深度及范围随意性大,难以满足要求 • 1.3对建设项目防洪标准复核评价较少或 • 1.4图纸不规范,补充困难。• 1.5评审有一定随意性。• 1.6编制资质问题 2.报告编制资料准备及要求
规划资料、现状水工程、建筑物情况、河势演变资料:水文资料、项目设计资料等。
2.1规划资料:流域综合规划、岸线利用规划、防洪规划(具体内容、建筑物基本尺寸)、采砂管理规划、河湖利用规划、保护区规划。堤防高程、断面、边坡、迎、背水面、上下游左右岸情况等。2.2现状防洪工程、建筑物资料:上、下游,左、右岸控制性建筑物调度控制、运用情况,历史洪水调度控制情况;取水口、排污口、跨河建筑物、管道、缆线、港口、码头等布置、运用情况。拟建工程与现状建筑物相对关系。边界工程协议及执行情况。
2.3河势演变资料:历史演变资料;近期演变资料:历史、近期治理情况,规划及实施情况对河势影响。历年河道断面观测资料及分析,(历史洪水后,断面变化情况)。
2.4水文资料:水文资料差补延长、审查;泥沙淤积情况等,历史洪水资料。
2.5项目设计资料:总体设计、平面布置、纵剖面图、地质图、与河道、堤防之间连接关系、与其他工程相对位置图。
2.5.1跨河建筑物:跨度、支墩及布置,承台、与两岸堤防联接、净空,上下游联接等。2.5.2港口、码头:陆域、水域高程、占地情况、与河道、堤防之间联接,堤顶道路等。2.5.3穿堤、穿河建筑物工程:穿堤、穿河高程、尺寸。2.5.4拟施工组织、施工方法、施工围堰、工程度汛情况。2.5.5地质资料 3.附:图纸参考目录:
3.1建设项目所处流域地理位置示意图
3.2建设项目所在河段位置图,所在河段的河势图(比例大小要求不同,一般应注明工程所在位置处河道、堤防桩号);
3.3现有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及其它水利设施等工程位置图,防洪工程近远期规划图(虚线表示); 3.4涉河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图、纵剖面图(注明不同防洪标准水位:如1%、2%等)、主要结构图及局部放大图、涉河建筑物与两岸河道及堤防联接图(局部施工); 3.5涉河建筑物所占河道行洪断面图;
3.6河道演变分析所取断面位置图、各种平面变化和断面变化套绘图;
3.7 数学模型计算或物理模型试验范围图、测站(含试验范围、测流断面和垂线)位置图、计算分析和试验取样点(含取样断面)位置图;
3.8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率定与验证取样点(含取样断面)位置图、率定与验证成果图;
3.9工程前后水位影响变化等值线图;工程前后流速影响变化等值线图;断面流速分布影响变化图;不同标准洪水主流线影响变化图、工程前后流场变化图; 3.10冲淤变化图; 3.11补救措施工程设计图; 3.12其它必须的图纸。
二、防洪评价报告内容具体要求
防洪评价报告应在建设项目建议书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后、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前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编制单位进行编制。
• 评价报告内容应能满足《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审查内容的要求,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 1 概述 • 2 基本情况 • 3 河道演变 • 4 防洪评价计算 • 5 防洪综合评价 • 6 防治与补救措施
防洪评价报告中的各项基础资料应使用最新数据,并具有可靠性、合理性和一致性,水文资料要经相关水文部门认可。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缺乏基础资料时,建设单位应根据防洪评价需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勘测、水文等部门进行基础资料的测量和收集。
在编制防洪评价报告时,应根据流域或所在地区的河道特点和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评价手段和技术路线。对防洪可能有较大影响、所在河段有重要防洪任务或重要防洪工程的建设项目,应进行专题研究(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或其它试验等)。
• 在防洪评价工作中除执行本导则外涉及其它专业时,还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1 概述
• 概述一般应包括项目背景、评价依据、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1.1 项目背景
• 项目背景应阐明建设项目所在地理位置、总体建设规模、项目前期工作概况及防洪评价编制单位受委托后进行防洪评价编制工作的基本情况。• 1.1评价依据
• 评价依据应列出以下内容:
• 1.1.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 1.1.2 有关规划文件,包括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综合规划及防洪规划、治导线规划、岸线规划、河道(口)整治等水利规划。• 1.1.3 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 1.1.4 有关设计报告的审查意见、批复文件等。1.3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 阐明评价报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包括所采用的基本资料、分析、计算及试验手段等,简述防洪评价的工作内容。
• 2.1 建设项目概况
• 建设项目概况应介绍与防洪评价有关的涉河建筑物的基本情况,包括下列内容: • 2.1.1 涉河建筑物的名称、地点和建设目的。
• 2.1.2 涉河建筑物的建设规模、特性、防洪标准(校核、设计标准相应洪峰流量、水位,施工期防洪标准及相应洪峰流量、水位)。
• 2.1.3涉河建筑物的设计方案,包括总体布置、结构型式、与河道堤防的连接方式、与其它水利工程交叉或连接方式、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内土地及建筑设施情况等。
• 2.1.4 涉河建筑物的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布置、施工交通组织、主要施工方法、施工临时建筑物设计、施工工期安排、施工期度汛方案和防凌措施等,对于涉及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取土和弃土的工程,还应包括施工取土和弃土方案。• 2.2 河道基本情况
• 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河道基本情况包括以下内容:
• 2.2.1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河流水系、水文气象、社会经济和工程状况。
• 2.2.2 河道概况。
• 2.2.3 水文、泥沙、气象特征。• 2.2.4 河道边界条件。
• 2.2.5 地形、地貌、河道地质情况。
• 2.2.6 现有防洪(排涝)标准及相应的洪峰流量、洪峰水位(潮位)。• 2.3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 2.3.1 现有水利工程情况包括河道、堤防、水库、涵闸、泵站等水利(防洪)工程的位置、规模、设计标准、设计水位、功能、特点及运用要求等基本情况。
• 2.3.2 其它设施情况包括桥梁、码头、港口、取水、排水、航道整治等设施的位置、规模、设计标准、设计水位、功能、特点及运用要求等基本情况。• 2.4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
• 应简述与防洪评价有关的水利规划内容及实施安排,包括以下方面: • 2.4.1 综合利用规划、防洪规划、岸线规划、河道(口)整治规划等; • 2.4.2 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具体规划要求; • 2.4.3 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规划实施情况;
• 2.4.4 建设项目运用期内因规划实施引起的防洪形势、标准等变化情况。• 2.5河道演变
• 河道演变主要介绍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历史演变过程与特点,分析其近期河床的冲淤特性和河势变化情况,明确河床演变的主要特点、规律和原因,对河道的演变趋势进行预估。• 3.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 历史演变过程应利用已有分析成果,简述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历史演变过程和特点。
• 3.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应根据有关实测资料,分析河段内深泓、洲滩、汊道、岸线等平面变化、断面变化及河床冲淤特性等。• 3.3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应根据历史、近期河道演变情况,结合水利规划实施安排,对河道将来的演变趋势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包括河道的平面变化、断面变化、河床冲淤变化等。• 4.防洪评价计算 • 4.1 一般要求
建设项目防洪影响的计算条件一般应分别采用所在河段的现状防洪、排涝标准或规划标准,建设
项目本身的设计(校核)标准以及历史上最大洪水。• 4.2 水文分析计算
• 对没有防洪、排涝标准和防洪规划的河段,应进行有关水文分析计算。水文分析计算主要内容:应首先对资料进行审查与分析,如资料不满足计算要求,应对资料进行插补和延长;明确采用的计算方法、公式、有关参数的选取及其依据;对不同频率设计流量及设计水位的计算成果进行成果的合理性分析。
• 如所在河流已有规划或设计防洪标准,则可以直接引用或内插计算。一般建设项目自身的防洪标准要求高于所在河段的防洪标准,评价单位应根据有关资料对防洪标准进行复核计算。• 4.3 壅水分析计算
• 对占用河道断面,影响洪水下泄的阻水建筑物,应进行壅水计算。
• 对跨河桥梁和建筑物局部壅水计算,一般情况下可采用规范推荐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及《公路桥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J30-2002),均有推荐公式可参照选用;壅水高度和壅水范围对河段的防洪影响较大的开展数学模型计算或物理模型试验。• 4.4 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
• 对河道的冲淤变化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应进行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一般情况下可采用规范推荐的经验公式结合实测资料,进行冲刷和淤积分析计算;冲刷计算是河道演变冲刷、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的叠加。但一般情况下河道演变冲刷常不单独进行计算。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冲刷河滩和主河槽应根据流量分配情况分别计算,可采用规范推荐的经验公式结合实测资料,进行分
析计算;冲刷计算的计算工况至少包括前述四种工况;公式计算可参照第三章3.5.3选用。• 冲刷计算中,参数的选取对计算结果影响很大,应说明参数选取的依据,并对计算结果应进行复核。冲刷计算成果应给出冲刷线高程,以便于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复核各种桩基础的稳定。• 所在河段有重要防洪任务或重要防洪工程的,还应开展动床数学模型计算或动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4.5 河势影响分析计算
• 建设项目工程规模较大的或对河势稳定可能产生较大影响、所在河段有重要防洪任务或重要防洪工程的建设项目,除需结合河道演变分析成果,对项目实施后河势及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外,还应进行数学模型计算或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进行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计算工况标准条件一般应不少于四种。其内容除需满足数学模型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的有关要求外,还应包括:
• ① 对主要汊道分流比的影响值,若为动床数学模型或动床物理模型,还应统计各汊道分沙比的变化;
• ② 工程建设前后,工程影响范围内代表性断面(平面、垂面)流速分布的变化情况; • ③ 各不同水位标准情况下,主流线、深槽、洲滩、岸滩断面等的变化情况; • ④ 工程影响范围内防洪工程及其它设施附近流速、流向的变化; • ⑤ 代表性垂线流速、流向的变化;
• 当项目规模较小,受资料等限制无法进行模型分析计算时,应进行定性分析,并给出明确的结论。•
在选用数学模型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条件下,选用一维、二维数学模型的各自优点,或者联合运用。在进行壅水分析计算时,考虑河道实际情况,可选用一维数学模型用于分析计算。关于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对于长系列条件下的预测分析计算,建议用一维数学模型,二维数学模型可用于局部、典型场次洪水条件。• 4.6 排涝影响分析计算
• 当建设项目建在排涝河道管理范围内或附近有重要排涝设施,且项目建设可能引起现有排涝设施附近内、外水位较大变化时,应进行排涝影响分析计算。• 4.7安全稳定复核计算
对可能影响现有防洪工程安全稳定的建设项目,还应进行工程施工期及运行期的渗透稳定、结构安全、抗滑稳定安全复核等计算。•
4.8其它有关计算
• 涉及河口及感潮河段,因潮汐动力的改变对防洪、排涝及河道(口)稳定均有影响,应同时进行潮汐动力分析。
• 5.防洪综合评价
• 根据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所在河段的防洪任务与防洪要求、防洪工程与河道整治工程布局及其它国民经济设施的分布情况等,以及河道演变分析成果、防洪评价计算或试验研究结果,对建设项目的防洪影响进行综合评价。防洪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 5.1.1 项目建设与有关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
• 5.1.2 项目建设是否符合防洪防凌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 • 5.1.3 项目建设对河道泄洪的影响分析; • 5.1.4 项目建设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 5.1.5 项目建设对堤防、护岸及其它水利工程和设施的影响分析; • 5.1.6 项目建设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 5.1.7 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 • 5.1.8 项目建设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6.防治与补救措施
• 6.1 建设项目影响的防治措施
• 建设项目影响的防治措施(含运行期与施工期)应包括:
• 6.1.1 对水利规划的实施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对建设项目的总体布置、方案、建设规模、有关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提出调整意见,并提出有关补救措施
• 6.1.2 对河道防洪水位、行洪能力、行洪安全、引排能力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对其布置、结构型式与尺寸、施工组织设计等提出调整意见,并提出有关的补救措施;
• 6.1.3 对现有堤防、护岸工程安全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应对其布置、结构型式与尺寸、施工组织设计等提出调整意见,并提出有关的补救措施;
• 6.1.4 对防汛抢险、工程管理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对其工程布置、施工组织、工期安排等提出调整意见,并提出有关补救措施;
• 6.1.5 对河势稳定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对其工程布置、结构型式、施工方案及施工临时建筑物设计等提出调整意见,并提出有关补救措施;
• 6.1.6 对其它水利工程及运用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对其工程布置、结构型式及施工组织设计等提出调整意见,并提出有关补救措施;
• 6.1.7 其它影响补救措施,包括对第三人的合法水事权益影响的补救措施等。• 6.2 防治补救措施的工程量
• 对防洪工程的影响须提出明确的影响内容和范围,采取防治与补救措施,并对工程量进行初步估算。
• 7.结论与建议
• 总结归纳防洪评价的主要结论,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关建议。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 7.1 河道演变规律、发展趋势及河势稳定性的分析结论; • 7.2 建设项目对各方面影响的评价结论; • 7.3 须采取的防治补救措施; • 7.4 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有关建议。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有关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和文件
• • • • • • • •
第二篇:桥梁防洪影响评价所需资料
桥梁防洪影响评价所需资料
1、项目初步设计报告(或者施工图设计报告)。
所提供报告中确保包含各个桥梁的基本情况、设计防洪标准、施工方案、桥型布置等。如果没有设计报告,也可提供可研报告,但需保证可研中包含上述内容。
施工方案含施工时间、施工导流、墩台及基础施工要点等,桥型布置一般是作为桥型布置图提供。
2、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若没有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可用项目所处位置地质情况说明代替。
3、项目立项批复文件复印件。
也可以是项目备案确认书,只需要提供复印件。
4、项目建设对范围内的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是否影响。如有补偿协议,需提供复印件。
5、如项目为老桥改建,需提供老桥建造时的批复文件复印件。图纸:
1、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此项为整条线路的平面图,标注出各个桥梁的位置。
2、桥位平面布置图
此项为每一座桥梁的平面布置图(含两侧堤防堤顶高程、河滩高程、河床底高程)。
3、桥型布置图。
此项为每一座桥梁的桥型布置图,含设计水位、高程标注。一般为立面图,剖面图等。
4、桥址处河道横断面图。
此项为设计部门设计时实测的河道断面,用于方案中复核。
5、工程地质剖面图。
第三篇:桥梁施工防洪应急预案
桥梁施工防洪应急预案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为石城县琴江镇花园大桥新建工程,线路起讫里程为K0+000~K0+570,路线全长0.57Km,位于石城县内,起于G206国道K1816+390处,大桥跨越琴江河,终点与规划新建的滨江大道相接。桥为9孔30米连续空心箱梁桥,主桥面宽12.25米,人行道两侧宽均为2米,桥台采用薄壁桥台,桩接承台基础,桥墩为双柱墩,桩接承台基础。
二、工序的安排
我公司承建的该段工程,根据现场主桥的实际情况及防洪要求,优先安排该桥的中墩桩基、墩柱、盖梁的施工,并将河道流水通道偏移中墩施工位置,设置围堰等防护设施,预防河道流水渗漏进施工场地。施工至今桥的中墩所有工程均已完工。在桥台台身施工中,采取桥台边加高围堰,保证泄洪断面来保证泄洪安全。
三、针对本项目的特点采取如下的防洪措施
3.1合理疏通河道确保泄洪断面
桥中墩所有工程均已完成,在原河道上的便道,便桥及围堰工程在暴雨来临的季节,采用挖掘机全部清除干净,保证泄洪需要。3.2合理布置场地
全线所有桥梁的钢筋加工,均采用集中加工,选择在靠近河坝的河道西侧,加工成品或半成品运至现场;对桥梁施工的模板,也要根据抢险要求远离河边堆放。严禁在河道旁乱搭设临时棚等设施,以确保防洪抢险的及时。
3.3成立领导防汛组织机构及明确各自的职责 3.3.1、成立防汛组织机构 1成立汛期防洪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胡有洪
副组长:廖新华王玉胜 组员:王晓鹰吴敦国
应急救援小组办公室设在安质部,联系电话:*** 2应急救援技术组 组长:吴墩国 副组长:王晓鹰 组员:王晓鹰刘盛平3应急救援后勤组 组长:黄建明 组员:许敏徐海军
3.3.2防洪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 领导小组职责。在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指挥下,对花园大桥新建工程汛期出现险期及紧急情况组织抢险救援。
2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负责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的日常检查和救援抢险中的信息传递。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各施工队的抢险工作。
3应急救援技术组。负责制定抢险救援中技术方案的制定,确保其科学、有效和快捷。4应急救援后勤组,负责抢险物资的供应,及时提供现场所需的各类物资,保证其质量和数量。负责协助对员工、伤员的转移等后勤工作。3.4物质与机械设备准备 进入雨季,适时收听气象预报,一旦收听到石城县境内发布暴雨预告,马上对河道进行全面的检查,清除所有堵塞河道的障碍及河道附近的所有物质,确保河道及抢险通道的畅通。并在施工的桥梁附近安排两台挖掘机、两台装载机(二十四小时待命),并准备一定数量的玻璃丝袋、麻袋、铁锹及一定数量的抢险工人,随时准备排洪及抢险,确保大雨、暴雨均无险情。
四、防洪应急预案 4.1目的和依据
为了预防暴雨所产生灾害,切实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生产和生活秩序,依据防汛要求,结合我项目部特点制定本应急预案。4.2成立“防风防洪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详见3.3.1 4.3工作要求和职责
4.3.1 经理部防洪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根据暴雨的情况,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和对暴雨防控工作的协调和组织指挥。4.3.2 建立“暴雨防治应急预案”报告网络。4.4应急措施
4.4.1、全面检查疏通河道
收到石城县气象站发布的暴雨预警信号时,立即组织防洪领导小组成员对沿线的河道进行全面的细致的检查。对于大到特大暴雨,可扩大改河断面的面积,确保现状河道的泄洪流量不少于原来的河道。对于抢险通道要确保畅通,对堆放在河道附近的杂物及建筑用的物资,要彻底清除,确救援通道的畅通。4.4.2、物质、设备的准备
将准备抢险救援的物质运至现场,如玻璃丝袋、麻袋及阻挡固定用的木桩,雨衣等运至现场,做好抢险的准备。对于抢险开挖河道的机械,平时要不定时的检修,保证机械的完好率,在雨季期间确保其完好率达到100%以上,并留有备用机械,以确保抢险救援的及时。在暴雨即将来临之时,将挖掘机放置河道泄洪的瓶颈部位,检查机械完好状况,并留有一台备用的机械设备,机械操作手二十四小时待命(机械操作手两班倒),做到随时准备抢险。4.4.3、救援车辆等落实
工地现场安排一辆重型货车负责人员及物资运输,并将准备救援的人员、车辆全部集中到临时设施住地待命。
4.4.4、保持与友邻单位的联系
在暴雨即将来临之时,及时与友邻施工单位联系,一旦发生险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友邻施工单位通报,必要时请求支援。4.4.5、做好后勤保证
通知办公室准备充足的药品及姜汤等,现场抢险的工人一旦着凉、受寒,马上吃药或喝姜汤进行御寒,确保工人的身体健康。4.4.6、现场做好防洪准备
1)做好现场物资保护,施工现场配备雨季施工用的雨布、塑料簿膜等防雨材料。不防水的水泥及其它装饰材料及时搬运至机修仓库,并做好表面覆盖防护。
2)做好工人安全教育,暴雨期间禁止进入工地现场,禁止擅自现场游玩。
3)雷暴雨即将来临时,应停止室外的施工作业,提前安排好个分部分项工程的雨期施工,做到有备无患。4.4.7、办理工程保险,灾情一旦发生,通知保险公司做现场调查并及时向保险公司申请赔偿,减少损失。
五、应急程序
5.1、预案的启动:
收到石城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本预案正式启动。5.2、工作程序
1)质量安全部在收到上级或相关单位的暴雨通知后,立即上报有关领导并传达到各部门,对沿线的河道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有堵塞河道的地方,立即派挖掘机进行清除,对于沿河边有碍于防洪抢险的构筑物,立即进行拆除。
2)成立防暴雨工作小组,项目经理室值班领导任总指挥。各部门经理组织成立应急小组,带领本部门落实抗暴雨的应急措施。
3)全体员工能识别暴雨信号及含义,各部门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组织本部员工做好抗洪的预防工作。
4)质量安全部、设备材料部组成安全检查小组,对暴雨前进行安全检查。5)办公室安排好救护或应急用车,医务室负责抢救受伤人员。
6)组织20人以上的义务抢险队,在岗位待命,随呼随到,以作为抗暴雨的机动力量。石城县琴江镇花园大桥新建工程 桥 梁 施 工 防 洪 应 急 预 案
江西省宏发路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4月25日
第四篇: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参考目录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参考目录概述
1.1项目背景
1.2评价依据
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基本情况
2.1 建设项目概况
2.2 河道基本情况
2.3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2.4 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河道演变
3.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3.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3.3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防洪评价计算
4.1 水文分析计算
4.2 壅水分析计算
4.3 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
4.4 河势影响分析计算
4.5 排涝影响计算(如有)
4.6 其它有关计算(如有)
(专题研究如有可另附)防洪综合评价
5.1 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5.2 与现有防洪防凌标准、有关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的适应性分析;
5.3 对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5.4 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5.5 对现有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及其它水利工程与设施影响分析
5.6 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5.7 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
5.8 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工程影响防治措施与工程量估算结论与建议
第五篇: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最新)总则
1.1 依据国家计委、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对于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下简称建设项目),应进行防洪评价,编制防洪评价报告。为适应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工作的需要,规范编制方法,保证编制质量,特制订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全国河道管理范围内大、中型及对防洪有较大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
1.3 防洪评价报告应在建设项目建议书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后、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前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编制单位进行编制。
1.4 评价报告内容应能满足《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审查内容的要求,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概述
基本情况
河道演变
防洪评价计算
防洪综合评价
防治与补救措施
1.5 防洪评价报告中的各项基础资料应使用最新数据,并具有可靠性、合理性和一致性,水文资料要经相关水文部门认可。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缺乏基础资料时,建设单位应根据防洪评价需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勘测、水文等部门进行基础资料的测量和收集。
1.6 在编制防洪评价报告时,应根据流域或所在地区的河道特点和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评价手段和技术路线。对防洪可能有较大影响、所在河段有重要防洪任务或重要防洪工程的建设项目,应进行专题研究(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或其它试验等)。
1.7 在防洪评价工作中除执行本导则外涉及其它专业时,还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2 概述
概述一般应包括项目背景、评价依据、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2.1 项目背景
项目背景应阐明建设项目所在地理位置、总体建设规模、项目前期工作概况及防洪评价编制单位受委托后进行防洪评价编制工作的基本情况。
2.2 评价依据
评价依据应列出以下内容: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有关规划文件,包括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综合规划及防洪规划、治导线规划、岸线规划、河道(口)整治等水利规划。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有关设计报告的审查意见、批复文件等。2.3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阐明评价报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包括所采用的基本资料、分析、计算及试验手段等,简述防洪评价的工作内容。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包括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河道基本情况、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等。
3.1 建设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概况应介绍与防洪评价有关的涉河建筑物的基本情况,包括下列内容:
涉河建筑物的名称、地点和建设目的。涉河建筑物的建设规模、特性、防洪标准(校核、设计标准相应洪峰流量、水位,施工期防洪标准及相应洪峰流量、水位)。涉河建筑物的设计方案,包括总体布置、结构型式、与河道堤防的连接方式、与其它水利工程交叉或连接方式、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内土地及建筑设施情况等。涉河建筑物的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布置、施工交通组织、主要施工方法、施工临时建筑物设计、施工工期安排、施工期度汛方案和防凌措施等,对于涉及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取土和弃土的工程,还应包括施工取土和弃土方案。3.2 河道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河道基本情况包括以下内容: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河流水系、水文气象、社会经济和工程状况。河道概况。水文、泥沙、气象特征。河道边界条件。地形、地貌、河道地质情况。现有防洪(排涝)标准及相应的洪峰流量、洪峰水位(潮位)。3.3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3.3.1 现有水利工程情况包括河道、堤防、水库、涵闸、泵站等水利(防洪)工程的位置、规模、设计标准、设计水位、功能、特点及运用要求等基本情况。
3.3.2 其它设施情况包括桥梁、码头、港口、取水、排水、航道整治等设施的位置、规模、设计标准、设计水位、功能、特点及运用要求等基本情况。
3.4 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
应简述与防洪评价有关的水利规划内容及实施安排,包括以下方面: 综合利用规划、防洪规划、岸线规划、河道(口)整治规划等; 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具体规划要求; 3 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规划实施情况; 建设项目运用期内因规划实施引起的防洪形势、标准等变化情况。河道演变
河道演变主要介绍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历史演变过程与特点,分析其近期河床的冲淤特性和河势变化情况,明确河床演变的主要特
点、规律和原因,对河道的演变趋势进行预估。4.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历史演变过程应利用已有分析成果,简述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历史演变过程和特点。4.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应根据有关实测资料,分析河段内深泓、洲滩、汉道、岸线等平面变化、断面变化及河床冲淤特性等。
4.3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应根据历史、近期河道演变情况,结合水利规划实施安排,对河道将来的演变趋势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包括河道的平面变化、断面变化、河床冲淤变化等。防洪评价计算 5.1 一般要求
5.1.1建设项目防洪影响的计算条件一般应分别采用所在河段的现状防洪、排涝标准或规划标准,建设项目本身的设计(校核)标准以及历史上最大洪水。对没有防洪、排涝标准和防洪规划的河段,应进行有关水文分析计算。
5.1.2对占用河道断面,影响洪水下泄的阻水建筑物,应进行壅水计算。一般情况下可采用规范推荐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壅水高度高和壅水范围对河段的防洪影响较大的开展数学模型计算或物理模型试验。
5.1.3对河道的冲淤变化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应进行冲
刷与淤积分析计算。一般情况下可采用规范推荐的经验公式结合实测资料,进行冲刷和淤积分析计算;所在河段有重要防洪任务或重要防洪工程的,还应开展动床数学模型计算或动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5.1.4建设项目工程规模较大的或对河势稳定可能产生较大影响、所在河段有重要防洪任务或重要防洪工程的建设项目,除需结合河道演变分析成果,对项目实施后河势及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外,还应进行数学模型计算或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进行分析。
5.1.5在选用数学模型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条件下,选用一维、二维数学模型的各自优点,或者联合运用。在进行壅水分析计算时,考虑河道实际情况,可选用一维数学模型用于分析计算。关于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对于长系列条件下的预测分析计算,建议用一维数学模型,二维数学模型可用于局部、典型场次洪水条件。下文中只列出二维数学模型的选用方法。
5.1.6对可能影响已有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建设项目,应进行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已有水利工程的稳定复核计算;
5.1.7当建设项目建在排涝河道管理范围内或附近有重要排涝设施,且项目建设可能引起现有排涝设施附近内、外水位较大变化时,应进行排涝影响分析计算。
5.2 水文分析计算
5.2.1 水文分析计算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 资料的审查与分析;资料的插补和延长; 采用的计算方法、公式、有关参数的选取及其依据; 4 不同频率设计流量及设计水位的计算成果; 5 成果的合理性分析。
5.2.2 水文分析计算方法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
5.3 壅水分析计算 5.3.1经验公式计算分析
当采用经验公式进行壅水计算时,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1 采用的经验公式及其适用性分析
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结构型式、河道特性选用合适的经验公式,并对其适应性进行分析。有关参数的选用及其依据
应根据阻水建筑物的结构型式、附近流速流态、河道边界条件等具体情况,合理选取或计算有关参数,并分析其依据。选用的计算水文条件 4 计算方案及其条件
阐明各种计算方及其条件。对工程施工临时建筑物占用河道过水断面的建设项目,除需工程运行期的壅水计算外,还需进行工程施工期壅水计算。壅水高度及长度的计算结果。
5.3.2数学模型计算分析
当采用数学模型进行工程壅水影响计算分析时,其主要内容应包
括: 模型的基本原理
阐述模型的基本方程、计算网格型式、数值计算方法、边界处理等基本原理。计算范围及计算边界条件
阐述数学模型的计算范围、计算网格尺寸、开边界的控制条件等。数学模型计算范围的选取除应考虑附近河段水文测站的布设情况外,应能充分涵盖建设项目可能影响的范围及模型进出口边界稳定所需的河道范围。计算网格的大小应满足建设项目防洪评价对计算精度的要求。在资料满足条件时,上游采用流量控制,下游采用水位(或潮位)控制。当资料条件限制时,也可以采用适当的边界控制条件,但应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阐明模型率定与验证所采用的基本资料,模型率定所选定的有关参数,模型率定与验证的误差统计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模型的可靠性。模型率定与验证的主要内容包括:水(潮)位、垂线平均流速、流向、断面流速分布、汊道分流比等。模型的率定和验证应采用不同的水文测验资料分别进行,模型率定和验证的误差应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无实测资料时可采用经验值。计算水文条件
阐述工程影响计算所采用的水文条件及依据。所采用的计算水文条件应根据防洪评价的主要任务有针对性地选取,对径流河段应采用
设计洪水流量和相应水位;对潮流河段应包括大、中、小等典型潮和与设计频率相应潮型等水文条件。工程概化
阐述建设项目涉河建筑物在模型中的概化处理方法,工程概化的合理性分析等。工程计算方案
阐明模型的各种计算方案及其条件。对工程施工临时建筑物占用河道过水断面的建设项目,除需工程运行期的壅水计算外,还需进行工程施工期雍水计算。计算结果统计分析
对各方案的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大壅水高度和壅水范围。5.4 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 5.4.1经验公式计算
当采用经验公式进行冲刷计算时,应包括下列内容:(1)计算公式的选用及其适用性分析(2)水文条件
(3)有关参数的选取值及其依据(4)冲刷计算结果 5.4.2数学模型计算
当采用数学模型进行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时,其主要内容应满足5.3.1小节水流数学模型的有关要求外,还应包括:河床冲淤变化的率定与验证
应根据实测资料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水文系列,进行含沙量、输沙率和河道冲淤变化的率定和验证计算。模型泥沙率定和验证的精度应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计算水文系列的选取
应根据建设项目的情况、可能带来的影响、所在河段的水文泥沙特性、防洪评价的主要任务,选取有代表性的水文系列进行工程实施后的冲刷与淤积计算。计算水文系列的选取要能反映冲刷和淤积的不利水、沙条件组合。冲淤变化计算成果
计算成果应包括冲淤总量、冲淤厚度、冲淤时空分布等内容。5.4.3物理模型试验
当采用物理模型进行河道冲刷与淤积试验时,应包括下列内容:
模型试验的范围
模型的设计及各种比尺
模型沙的选取 模型率定与验证采用的水文条件
模型率定有关参数的选取值 模型率定和验证误差的统计结果及模型相似性分析
试验水文条件的选取与概化
试验方案
模型试验结果统计
上述内容的有关具体要求与数学模型计算基本相同,模型设
计及比尺的选取、模型沙的选取、水文系列的概化,应满足试验精度的要求。
5.5 河势影响分析计算
建设项目建成后对河势稳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可采用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等技术手段进行。其内容除需满足上述数学模型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的有关要求外,还应包括: 对主要汊道分流比的影响值,若为动床数学模型或动床物理模型,还应统计各汊道分沙比的变化; 工程影响范围内代表性断面流速分布的变化情况; 3 主流线、深槽、洲滩、岸滩断面等的变化情况; 工程影响范围内防洪工程及其它设施附近流速、流向的变化; 5 代表性垂线流速、流向的变化; 5.6 排涝影响分析计算
排涝影响分析计算的主要内容有: 现有排涝设施的结构尺寸、设计内外水位、运行方式、设计排涝流量等基本情况; 采用的计算方法、公式、有关参数的选取及其依据; 3 根据建设项目的壅水情况,对现有排涝设施的排涝能力进行计算;
5.7 其它有关计算
对可能影响现有防洪工程安全稳定的建设项目,还应进行工程施工期及运行期的渗透稳定、结构安全、抗滑稳定安全复核等计算。涉
及河口及感潮河段,因潮汐动力的改变对防洪、排涝及河道(口)稳定均有影响,应同时进行潮汐动力分析。防洪综合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所在河段的防洪任务与防洪要求、防洪工程与河道整治工程布局及其它国民经济设施的分布情况等,以及河道演变分析成果、防洪评价计算或试验研究结果,对建设项目的防洪影响进行综合评价。防洪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项目建设与有关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 项目建设是否符合防洪防凌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
项目建设对河道泄洪的影响分析;
项目建设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项目建设对堤防、护岸及其它水利工程和设施的影响分析; 项目建设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
项目建设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6.1项目建设与有关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
项目建设与有关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应包括建设项目与所在河段有关水利规划关系分析和项目建设对规划实施的影响分析。
6.1.1 建设项目与所在河段有关水利规划关系分析
简述建设项目与所在河段的综合规划及防洪规划、治导线规划、岸线规划、河道(口)整治规划等水利规划之间的相互关系,分
析项目的建设是否符合有关水利规划的总体要求与整治目标。
6.1.2 项目建设对规划实施的影响分析
分析项目建设对有关水利规划的实施是否产生不利的影响,是否会增加规划实施的难度。
6.2项目建设是否符合防洪防凌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
根据建设项目设计所采用的洪水标准、结构型式及工程布置,分析项目的建设是否符合所在河段的防洪防凌标准及有关技术要求,分析项目建设是否符合水利部门的有关管理规定。
6.3 项目建设对河道泄洪影响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壅水计算或试验结果,分析工程对河道行洪安全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对施工方案占用河道过水断面的建设项目,还需根据施工设计方案及工期的安排,分析工程施工对河道泄洪能力的影响。
6.4 项目建设对河势稳定影响分析
6.4.1根据数学模型计算和(或)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结合河道演变分析成果,综合分析工程对河势稳定的影响。主要内容应包括: 分析项目实施后总体流态和工程影响区域局部流态的变化趋势; 对分汊河段,应分析项目建设是否会引起各汊道分流比、分沙比的变化; 通过各代表断面和代表垂线流速、流向的变化情况的统计
分析成果,分析项目建设对总体河势和局部河势稳定有无明显的不利影响; 结合河道冲淤变化的计算或试验成果,评价项目建设是否会影响河势的稳定; 对工程施工临时建筑物可能影响河势稳定的建设项目,应根据有关计算或试验成果,分析工程施工期对河势稳定的影响;
6.4.2 对河势稳定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可结合河道演变分析成果或采用类比分析的方法,做定性分析。
6.5 项目建设对堤防、护岸和其它水利工程及设施的影响分析
根据有关计算结果,分析项目建设对其影响范围内的各类水利工程与设施的安全和运行所带来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 根据工程影响范围内堤防近岸流速、流向的变化情况,分析项目建设对堤脚或岸坡冲刷的影响; 根据护岸工程近岸流速、流向的变化情况,分析项目建设对已建护岸工程稳定的影响; 对可能影响现有防洪工程安全的建设项目,应根据渗透稳定复核、结构安全复核、抗滑稳定安全复核等计算结果,进行影响分析; 对临近水文观测断面和观测设施的建设项目,应分析对测报、水文资料的连续性和代表性的影响,以及对观测设施的安全运行影响; 对可能影响现有引水、排涝设施引排能力的建设项目,应根据有关计算结果,分析项目建设对引水、排涝的影响; 对其它水利设施的影响分析。
6.6 项目建设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对跨堤、临堤以及需临时占用防汛抢险道路或与防汛抢险道路交叉的建设项目,应进行防汛抢险影响分析。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根据建设项目跨堤、临堤建(构)筑物的平面布置、断面结构及主要设计尺寸,分析是否会影响汛期的防汛抢险车辆、物资及人员的正常通行; 根据建设项目的施工平面布置、施工交通组织及工期安排情况,分析工程施工期对防汛抢险带来的影响; 分析项目建设是否会影响其它防汛设施(如通讯设施、汛期临时水尺等)的安全运行。
6.7 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
分析建设项目运行期和施工期的设防标准是否满足现状及规划要求,并对其所采用的防洪、排涝措施是否适当进行分析评价。
6.8项目建设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的布置及施工组织设计,分析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是否影响附近取水口的正常取水、临近码头的正常靠泊等第三人的合法水事权益。防治与补救措施
7.1 建设项目影响的防治措施
建设项目影响的防治措施(含运行期与施工期)应包括:
对水利规划的实施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对建设项目的总体布置、方案、建设规模、有关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提出调整意见,并提出有关补救措施; 对河道防洪水位、行洪能力、行洪安全、引排能力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对其布置、结构型式与尺寸、施工组织设计等提出调整意见,并提出有关的补救措施; 对现有堤防、护岸工程安全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应对其布置、结构型式与尺寸、施工组织设计等提出调整意见,并提出有关的补救措施; 对防汛抢险、工程管理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对其工程布置、施工组织、工期安排等提出调整意见,并提出有关补救措施; 对河势稳定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对其工程布置、结构型式、施工方案及施工临时建筑物设计等提出调整意见,并提出有关补救措施; 对其它水利工程及运用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对其工程布置、结构型式及施工组织设计等提出调整意见,并提出有关补救措施; 其它影响补救措施,包括对第三人的合法水事权益影响的补救措施等。
7.2 防治补救措施的工程量
对防洪工程的影响须提出明确的影响内容和范围,采取防治与补救措施,并对工程量进行初步估算。结论与建议
总结归纳防洪评价的主要结论,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关建议。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河道演变规律、发展趋势及河势稳定性的分析结论;
建设项目对各方面影响的评价结论;
须采取的防治补救措施;
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有关建议。
附录一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参考目录
概述
1.1项目背景
1.2评价依据
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基本情况
2.1 建设项目概况
2.2 河道基本情况
2.3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2.4 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
河道演变
3.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3.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3.3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防洪评价计算
4.1 水文分析计算
4.2 壅水分析计算
4.3 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
4.4 河势影响分析计算
4.5 排涝影响计算(如有)
4.6 其它有关计算(如有)
(专题研究如有可另附)
防洪综合评价
5.1 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5.2 与现有防洪防凌标准、有关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的适应性分析;
5.3 对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5.4 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5.5 对现有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及其它水利工程与设施影响分析
5.6 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5.7 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
5.8 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工程影响防治措施与工程量估算 结论与建议
附录二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所附图纸参考目录
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河势图
建设项目所处地理位置示意图 现有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及其它水利设施位置图、规划图 涉河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图、主要结构图
涉河建筑物所占行洪断面图 河道演变分析所取断面位置图、各种平面变化和断面变化套绘图 数学模型计算或物理模型试验范围图、测站(含试验范围、测流断面和垂线)位置图、计算分析和试验取样点(含取样断面)位置图 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率定与验证取样点(含取样断面)位置图、率定与验证成果图 水位影响等值线图
流速影响等值线图
断面流速分布影响图
主流线影响图
工程前后流场图
冲淤变化图 补救措施工程设计图
其它必须的图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办公厅
二零零四年七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