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蚌埠第二实验小学创建数字化校园工作汇报
安徽省蚌埠第二实验小学创建数字化校园工作汇报
[日期:2011-07-28]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安徽省蚌埠第二实验小学 创建数字化校园工作汇报
我校在2004年,便吹响了创建数字化校园的号角,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的数字化校园创建领导小组,由学校信息化业务骨干组成了技术攻关小组。转眼间数年时间已经过去,学校在数字化管理与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下面就我校创建数字化校园中获得的经验、形成的特色向大家进行汇报:
一、数字化校园的领导与管理
我校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王庆军校长亲自参与,带头学习“家校联系论坛”的使用,并经常上网浏览、回复家长学生们在网上的留言。在09年“甲流”放假期间,蚌埠市委书记陈启涛来我校视察我校“网上应急课堂”的实施情况,王校长现场演示介绍,并得到了高度评价:“二实小不仅要继续把网上课堂做好,还要树立标杆性示范学校!”
数字化校园的成长离不开有效管理,我校以“内行管内行”的理念,确立了由信息技术教师出身的杨橙副校长为我校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管理者,负责协调带领我校信息中心、校园电视台、多媒体制作室等多个信息工作部门的实际工作。有了专业的带头人,我校才能从实际出发,以专业的角度,制定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如:培训制度、信息发布制度、教师使用奖励积分制度、信息资源库建设制度、各处室责任制度等。
二、数字化校园的硬件、软件建设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建设经费得到了有力保证,近几年我校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建立了2个新机房、为全校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办公室办公电脑、建立了校园电视台演播室、建立了校园网、闭路电视网、数字广播系统,夯实了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基础。但是由于我校处于国家较贫困地区,硬件建设有所受限,所以我校的硬件发展从“建网、建库、建队伍”入手,采用“边建设,边应用,以应用促建设”的方式逐步推进。
1、“建网”——完善网络硬件环境
我校网络采取三层交换架构,即主干交换(电信光纤20兆宽带接入)、楼宇交换(千兆光纤连接)、节点交换(100兆自适应进桌面),既满足现阶段使用要求,也满足了以后的网络升级需要。架设有4台服务器,(网站服务器、论坛服务器、学生资源服务器、教师资源服务器)。信息节点遍及全校:连通了全校各个区域,覆盖了全部教室和办公室。09年学校还开设了无线网络,能实现无线上网。为了加强网络安全方便管理,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购设了网络硬件防火墙、硬件防病毒网关等设备,并且在每台电脑上安装了正版杀毒软件。
除网络中心外,我校还建有3个学生机房、数字化演播室(校园电视台)、2个多媒体教室、大型多媒体报告厅、课件制作室等,我校体育馆的音响系统也是用数字手段化播出的。
学校为每一位教师都配备了办公笔记本电脑,大大方便了电子备课和网络学习。办公室、教室也全部有互联网接入点。
2、“建队伍”——不断培养信息人才
我校负责管理数字化校园的杨橙副校长就是安徽省信息技术教坛新星,信息技术中学高级教师;负责数字化校园维护的在职在编的信息技术教师有5名,人数学历均名列全市所有兄弟学校之首;在校领导的关心下,我校所有信息技术教师均参加过省市以上的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我校高度重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曾组织“课件制作培训”、“网络办公讲座”、“班级主页使用”、“应急课堂使用注意事项”、“网络教学系统”等方面的信息技能培训。学校还多次组织青年教师参加课件制作大赛、电教技术论文评比等各级各类比赛,并将比赛结果与各年级组绩效考评相挂钩,使全校青年教师的计算机技能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达到了“以赛促训”的目的。我校参加并通过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课件考核的教师已经超过115人,凡参加培训的教师合格率在95%以上,绝大部分教师都会制作课件。
3、“建库”——不断完善数字资源
资源库的建设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我校为此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每年,学校有专项经费用于购买各类软件资料,以满足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需要。
(1)、我校建有资源服务器,所有教师都可通过共享文件或WEB访问两种方式访问资源。
服务器内的资源包括:学校数字化管理数据、校本课件资源、教学素材库、校本论文、校本教案等。
(2)、我校购买了正版的“腾图”图书管理系统,建立了图书的数字化管理;还与著名的电子图书网站“知网”合作,为每个学生教师提供了账号,可以供大家免费查阅电子版期刊杂志与专业的论文资料。
三、数字化校园的应用与研究
1、我校通过“一站、三台、三主页”营造健康活泼的信息化校园文化:
“一站”——校园门户网站
我校于1998年建成的学校网站,当时名为“在线二实小”,并于2000年全省举办的“课件网页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在2003年我校注册了NET顶级域名,网站建设至今,已经大规模改版4次,现在已经建成了由WEB2.0技术为核心的,以门户、论坛、社区为一体的有近万名用户的整合型站点。现内设校园快讯、各部门工作简报、家校联系、后勤热线、应急课堂等栏目。网站采用 PHP + SQL 技术,管理便捷,各部门、各年级组分块负责,保证了网站内容的丰富和更新的及时。学校还对各年级通过网站中的家校联系的情况进行评比奖励,努力使网站成为学校与学生、家长、社会交流的良好平台。
在09年“甲流”期间,我们在网站上开辟了“抗甲流”专栏,及时发布学校“抗甲流”信息,并开办了“网上应急课堂”,及时录制发布了各学科教师的教学视频,其中毛君等老师的视频被发到优酷视频网上以后,点击率曾排名在全国教育视频类的第一名,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蚌埠日报、蚌埠电视台也曾对我校“网上应急课堂”做了特别报导。蚌埠市党委书记陈启涛陈曾我校网站给予很高评价,并指出“要将二实小建立成标杆性示范学校!”
“三台”——网络教研平台、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电台
网络教研平台:
网络教研是当前教育教研工作的新形式,是传统教研活动的有力补充,也是今后教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作方法,作为一所省级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我校从网络硬件、软件平台、师资水平三方面已经具备了开展网络教研的条件,为了提高我校教研效率,跟上时代脚步,校领导在2011年初决定利用网络的超时空特性,组织教师们利用各自的零碎时间与同事之间进行网络教研。
为了将网络教研的开展落到实处,我校数字化领导工作组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安排信息技术出身的副校长带队,组织多位信息教师与技术专家组成技术团队,对我校实情进行分析之后,联合技术攻关,重组网站架构,新建了博客系统并与原有网站进行无缝整合,构建了网络教研平台,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操作层面的难度,提高了用户参与度;二是加强了教师培训,组织年轻教师带动老教师一起进行网上教研;三是建立了奖励制度,定期统计教师们发表日志、评论日志的次数与质量,将其与绩效工资挂钩。网络教研活动开展以来,在一把手的率先垂范下,我校有138位教师开通了博客帐号,发表教研日志1000余篇,互相评论3000余次,有些教师的优秀教学日志甚至引起了数十篇评论,教研气氛可谓空前热烈!《蚌埠日报》也为我校的网上教研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
校园电视台:
我校“星光电视台”从2002年建台开始,就一直使用数字化手段编播节目。我校的闭路电视系统,内有多路解码器,可实现每一间教室的电视都可以通过不同频道接收到演播室的计算机、DVD、或者我校任何一个班级的现场直播的信号,从而实现辅助教学;我校的数字广播系统也做到了每个班级、每个办公室都有广播点。每周播出的“文化早餐”更是获得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我校“星光电视台”制作的教育电视节目曾多次获得“全国中小学教育电视节目评比”金奖,银奖,我校也被授予“全国百佳校园电视台”“全国校园影视教育研究实验学校”牌匾。
校园广播台:
我校校园广播站由专门指导教师负责,有一支相当稳定、素质较高的学生播音员队伍。每天中午准时播音,时事新闻、校园生活、热点评论等一个个栏目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一个贴近生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主页”——专题主页、班级主页、师生主页、除了建设学校门户网站外,我们还单独建立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党员先进性学习”“ 校园安全、自救自护”等专题主页,与学校主网站相链接,是师生德育工作的又一有力阵地。其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专题主页还被链接到了中国文明网上,成为安徽省四家联系点之一。
我校为每个班级建立了“班级主页”,家长可以在上面发出建议、学生可以在上面提出学习问题、教师们可以在上面发表最新作业、通知,同时解答家长和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校每学期都会组织信息中心与政教处,以帖子质量、家校交流次数等指标为标准进行优秀班级主页评选,将评选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除了班级主页,每个年级组还设置了“在线课堂”,各科教师们会在这里与学生一起讨论课堂上的重难点,成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又一阵地。
学校网站的“个人家园”功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主页空间服务,许多师生个人也建立了个人的主页。些主页的建立展示了二实小师生的风采,丰富了校园网络文化,增强了学生、家长与学校联系的空间,扩展了学校与兄弟学校或社会的沟通渠道,提高了学校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2、数字化教学应用我校有三套数字化教学系统:
一、基于局域网的“网络教室”;
二、基于互联网的“家校应急课堂”
三、基于每个年级的“移动多媒体”展示互动系统。
教师们能够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如我校严开莉老师的网络整合课《元日》就曾获得安徽省教育厅颁发的整合课评比一等奖。此外,罗娜、陈桂玲、陆承东等老师的整合课也都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施教,获得听课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3、数字化管理系统
我校各部门都有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并实际使用,如成绩分析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校产数据管理系统、招生管理系统、财务报表系统等,建有统一的数据服务器,便于数据共享与管理;
四、数字化校园的成果与效益
1、数字化办公管理方式
基于局域网:我校各部门都有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并实际使用,如成绩分析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校产数据管理系统、招生管理系统、财务报表系统等,建有统一的数据服务器,便于数据共享与管理。
基于互联网:我校还建有教职员工QQ办公群,并在校园网站中设立了“后勤热线”“电脑医院”等专门版块为校园基础设施、电教设备的维护管理提供了数字化平台。
基于3G通讯网:我校给每位教师配发了免费工作手机,行管人员可把最新通知在线群发至工作手机上,保证了各级部门之间的信息通讯,切实促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数字化教育教学
教师能在现代教育理念的科学指导下,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教师形成了数字化的教学方式,日常教学素材、备课、教学普遍应用网络环境进行。近几年我校全省发行的优质电教课达十余节。
3、学生信息素养较高
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电脑制作活动、信息学奥赛、机器人比赛等信息技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平日的教学中,我校就多次组织学生参加校“电脑制作比赛”,并从中选拔人才。我校的机器人队伍曾多次在全国、安徽省等各级电脑机器人比赛中获得奖次;我校学生的电脑绘画作品曾连续三年获得安徽省电脑制作比赛一等奖;电子报刊、网页制作等项目也都曾在省级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
创建数字化校园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为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蚌埠二实小的“数字化校园”从立项伊始便在不停的建设完善。为了开拓视野,提高眼界,我校还曾组织相关领导、教师去新加坡、深圳等学校取经,以求获得最新的数字化理念。从2004年发展至今,从硬件环境到软件资源,从师资培训到学生能力的培养,我校均走在了蚌埠市兄弟学校的前列。
我校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种种原因,与发达地区学校相比,还存在差距。我们决心:继续按照上级领导的工作部署,多向各校学习,以数字化模式为依托,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坚定不移地走信息化之路,真正构建起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数字化校园。
第二篇:创建“数字化校园”工作汇报
创建“数字化校园”工作汇报
江都市樊川镇永安小学创建于1942年,原名永安抗日小学,她坐落于盐邵河畔。1986年,在市教育局、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下,学校易地重建,是一所环境优美,底蕴丰厚的学校。现学校占地20多亩,兴建两幢教学楼、一幢综合楼、一幢办公楼。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50名在职教师,465名在校学生。学校配备了计算机网络教室、龙芯机房、视频中心、多媒体教室(兼影视中心)、图书室、阅读中心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按江苏省实验小学标准配齐了各类专用教室,加上学校近年来对网络设施的不断完善,各项硬件条件接近现代化教育办学水平。如今,学校已创建成江苏省实验小学、扬州市合格中心小学、扬州市素质先进学校、扬州市绿色学校、江都市特色学校、江都市合格家长学校等。学校坚持以“规范办学、制度管理、和谐共处、持续发展”为办学方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重要抓手,以构建书香校园为教育特色,致力推进精致管理,着力丰富办学内涵,全力提升办学品位,努力争创人民满意学校。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广泛应用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过程中,我校通过实践和理论研讨,从领导层到全体教师逐步实现了观念的转变和思想的更新。
学校十分注重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投入,对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培训提高,高度重视扬州市“数字化校园” 创建工作。我们认为,建设数字化校园,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主动适应数字化教育需求的教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路径。“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这几年来,我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实践。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营造校园数字化的育人氛围1
近年来,学校在数字化校园创建过程中,首先强化对教师观念的更新和思想认识的提升,经过实践学习和理论研讨,对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从理念上取得了共识:
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教学应该由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主体性、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这是创建校园数字化环境的首要前提,是每一个教师必须遵循的,否则将走进叉路,走向失败。
2.信息技术是解决信息时代教育问题的基本工具。信息技术将会从根本上提高教育生产力的水平。这是创建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必备因素,离开信息技术就谈不上数字化的校园环境。
3.信息技术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辅助工具转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感知对象。这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验和应用,其必将能快速推进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
二、装备硬件,侧重软件,发展校园数字化的运行能力
(一)硬件建设
建设一流的数字化校园,首先就要有一流的现代化设备作保障。我校在创建成江苏省农村实验小学的基础上并借江都市创建区域教育现代化之契机,不断完善各项信息设备,努力建设班班通工程,完善校园电视台和校园广播电视网。
1.校园网络中心
学校的网络中心由2台服务器、5台交换机、1台路由器、6个无线路由和1个网管工作站组成,内连校内局域网,外接国际互联网和教育城域网。共有计算机网络终端90多个,各教室、行政办公室、专用教室、计算机房、教师办公室都设有终端。现在学校班班有一套完整的多媒体播放系统,每个办公室都有计算机,有学生用计算机40台,龙芯计算机20台,教室和专用教室计算机19台,教师用计算机11台,生机比为8:1,专任教师39名,师机比近1:1。
2.校园广播系统
学校新建的有线广播系统,采用了智能控制器,具有独立的分区广播功能,各区域可以独立进行分区广播。控制室分为:广播室,拥有独立的智能定时控制,可以分时间段播放各类音频信号,例如集体晨会、学生广播台、眼保健操、英语听力测试等。
3.有线电视网和校园电视台
有线电视网络是我校的又一大型网络,它的有效电视终端点分布整个学校。学校电视台可以播放自制节目、教育教学光盘,召开家长会,实时转播各类大型会议现场和电视会议。
4.学生计算机房和多媒体教室
现在我校有学生计算机网络教室一个,上课时一人一机。有龙芯计算机教室1个和课件制作室一个,另配有3套移动多媒体播放设备。
5.其它硬件设施
学校现有数码摄像机1台,液晶投影3台,数码照相机1台,激光打印机4台,扫描仪1台,光盘刻录机1个,视频采集、编辑系统1套。
(二)软件建设
数字化校园的前提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我校于2005年开始建设基于ASP数据库构架的学校网站,2011年9月学校网站重新改版。现有校园网络平台已基本做到了每个处室、各教研组都有自己的信息发布、成果展示板块,每个学科都有教学资源库,基于校园网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也初具雏形。
1.学校网站建设
学校网站是我们展示永安小学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我们数字化校园的基础,是我们学校所有软件运行的平台。学校学网站内容丰富,架构合理,设有学校概况、部门动态、教学科研、德育专栏、学生天地、专题平台等栏目,由学校信息中心专人负责技术维护,各职能科室负责具体内容的更新工作。
2.班级网站、部门网页和专题网站建设
我校14个教学班,班班都建有师生共同维护的班级网站,为各班展示班级的特色,宣传班级的事迹、锻炼学生的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阵地。各个职能科室都拥有各自的部门网页,以便于教师了解各部门的工作动态。学校现在建有“读书节”“快乐数学”“英语沙龙”“体育在线”“科学殿堂”“课题管理”六个专题网站,为相关的教科研专题提供发布研究信息、展示成果的空间。
3.教师博客、学生博客的建设
结合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利用扬州教育博客平台在学校网站专题平台设置了教师博客,方便老师们交流教育教学心得,总结教学成果,现在共有教师博客37个。少先队大队部在计算机教师的协作下,指导学生开设了30个学生的个人博客,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反响强烈。
4.学校资源库的建设
几年来,我们通过自制、收集、购置、接受赠送、上级配置等形式,拥有近40G以上容量的教学网络资源。
校园网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工作平台,我们要求每位老师定期将个人收集整理的好课件、好教案、好文章、好的经验交流材料、重要信息(含文字、照片、音视频)上传至学校FTP校本资源库,以实现资源的及时备份和共享。
5.网上办公系统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学校现有“资产监管”“图书管理”“装备管理”“资源管理”“学籍管理”等多个网上管理平台,为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加强培训,优化队伍,提升校园数字化的运行水平
在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中,极为关键的是抓好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骨干教师队伍,他们是数字化校园的主要建设者与运行者。
1.建立推进现代化教育技术发展的队伍。
学校建立了由郑兴安校长牵头、分管校长徐宜真具体负责的信息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各部门领导和信息技术老师,统一协调学科各项工作,由信息老师统一提供技术支持,每学期对全校教职工开展相关培训,提高整体的信息素养。学校的网络管理员均参加了扬州市、江都市的培训,实现持证上岗。学校有多名教师多次在扬州市、江都市课件制作竞赛、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中获奖。
学校成立了一支“青年教师数字化先行队”,成员为学校40岁以下观念教师,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网络课堂教学。这支队伍成为了促进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骨干力量。通过这支队伍,带动了全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
2.全面提高全体教师应用校园数字化技术的能力
如果全校教师在技能上对信息技术应用都能得到提高,无疑可以最大限度的使用校园数字化环境的资源,并为校园数字化环境建设提供更大支持,因此加强全体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是学校的自培,每年学校举办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重点进行了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收发电子邮件、上网查寻资料、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内容的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有适龄教师都通过了市教育局组织的计算机考核。
其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市级以上专题信息技术培训。全体教师先后通过了“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龙新机房使用维护”、“电子白板使用”等培训,经考核全部合格。
再次是广大教师的自培,学校鼓励部分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类网络远程培训学习,并通过了相应组织单位的考核。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随着我校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大大提高。全校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热情不断高涨,据统计,近两年,全校教师开设各级公开课30余节,均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不但在数量上有所提高,质量上也有了飞跃,有传统的多媒体课,更有网络教学课等等。数字化的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广大教师最大限度的使用着校园数字化环境的资源,成为了校园环境数字化的传播者。
四、面向学生,注重实践,增强校园数字化的运用实效
学生在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过程中,不但是最大的应用者,更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就信息技术的教学来说,我们对学生开展了由面到线至点的教学和管理;就信息技术的应用来讲,学生自主的再从点到线至面自主发展,自主应用。
(一)面线点三维集合,组织同学学习信息技术
1.在面上,推动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全校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能力。
首先,信息技术教学已初步成为我校一门系统的工具学科。通过课程设置,从三年级起,每周设置1节信息技术课,同时利用我校课程改革中自主选修课、兴趣活动课,对部分有兴趣学生进行有特色化教育。
其次,信息技术教学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在课余时间,学校机房增加了中午、晚放学的开放时间,让学生充分利用校园数字化环境的资源。
2.在线上,紧抓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
我校利用课余时间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定期开设各种系列辅导课程,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如网页制作班、电脑绘画班等。在校园网上建立了各班的网页,做到班班有网页,学生个人网页达30个;电脑绘画班的学生,制作出了一大批令人满意的绘画作品,有数名学生参加省电脑绘画竞赛并获奖。
3.在点上,重点培养有特长的学生。
经过信息技术系列课程的培训,个别学生极为突出,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达到了相当的水准。这些学生,以自学为主,信息技术教师适当加以辅导,指导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竞赛。
(二)多学科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
随着学生们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从普及到深入,逐步渗透到了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现在无论是预习还是复习,亦或是课外学习,电脑、网络已经成为学生重要的工具。
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抓好软硬件建设;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以上四方面形成了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主要框架,在今后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我们将争取再新建一个计算机教室、一个多媒体报告厅,进一步提高生机比和师机比,实现数字校园和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有机整合。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教学支持网站、信息资源库、数字图书馆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构建数字化校园,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篇:宁国实验小学创建数字化校园发展规划
宁国市实验小学小学 创建数字化校园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以“硬件为基础、网络为保障、资源为核心”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的总体指导思想,充分挖掘信息资源的优势,真正发挥信息作为学校重要资源的优势,为学校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构建更为优质的学校育人软环境,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加强硬件建设,提升教学手段
坚持走“科技兴校”的路子,始终将提升教学手段和加强内涵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对多媒体教室、笔记本电脑、学生机房等方面的硬件建设投入,为更多的教师创造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条件。
2、加强资源建设,提升应用能力
在学校硬件设备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资源建设,在已经建成的数字资源服务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各部门、各年级、各学科特色资源库的建设。
3、加强网络建设,提升服务层次
进一步优化整合学校现有网络资源,在现有校园网络的基础上,努力打造学校内部的两个网络,实现校园内部有线网络和广播网络的二网资源有机整合,进一步提升服务教学和服务师生的层次。
4、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培养数字化校园建设核心技术人员,加强对其专业技能的培训和继续再教育工作。同时建立一支与数字化校园建设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使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成果更好地得到推广和应用。
(二)具体目标: 1、2008年2月至3月,全面推进学校数字化教育教学环境建设:完善信息网络系统,添置信息技术设备;加强教师信息技术专业培训,提高使用能力和学科整合水平;建立和充实学校资源库;启动学校管理信息化步伐。2、2008年4月,全面建设学校开放、动态、优质、丰富、标准的教育信息资源库,实现教育教学管理数字化。组建一个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师资队伍,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及教育信息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2008年5月开始,全面实现学校数字化教育教学环境,教师配备专用电脑。校园网络完善,实现办公自动化、教学现代化、资源数字化,在教育教学和教育行政管理实现全方位的信息化。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全面整合,并成为师生的基本技能,网络教学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
三、具体工作
(一)硬件环境建设
1、扩展校园网,每个办公室、会议室、功能室、实验室和教室都接上网线,共享网上资源,真正实现“校校通”工程。增添学校路由交换设备和网络服务器,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2、按照“适用、好用、够用”的原则为师生配备电脑。学校除重视新建电脑室工程外,还要注重为教师配备电脑和改造升级旧电脑室。
3、进一步改造和完善目前学校现代化多层面、开放的教育信息化综合平台,加快开发各种基于网络平台的应用系统。
(二)教学资源建设
1、要求教师将优质的教学资源上传至校园网络资源库,使学校内所有的教学资源得以共享。
2、除了落实教师定期上传教学课件及教学素材以外,逐步按学科、年级购买教学资源软件,不断充实学校的教学资源库。
(三)校园网站建设
1、完善学校信息发布平台的建设,使教师和学生能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动态。
2、完善学校的教务管理平台,初步实现学校的无纸化办公。
3、完成学校的特色网站的建设。在网站建设的同时,将网站的内容添加、维护落实到人,保证校园网站信息的更新速度及质量。
(四)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的信息化理论和实践的培训,重点落实于学校网络的建设和应用。
2、加强教师学校网络管理员和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培训,使学校的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
3、开展教师全员培训,主要内容为课件制作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4、要求各教研组结合各自学科特色建立教师主页,使网络成为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
(五)专项课题研究 以学校课题为引领,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以网络环境下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为重点,使计算机及网络的运用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之中,鼓励教师参与整合课的研究,学校定期开展整合课的教学评比,并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使学校的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
(六)积极引导应用
以学校的信息技术课为抓手,平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网络道德的教育,能抵制不良的信息,利用课题研究的方式提高学生收集、筛选、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校内开展学生计算机作品征集活动,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活动,通过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
四、措施保障
(一)组织保障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整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2、建立兼职网管体系
建立学校各部门、各年级部网管体系,并定期召开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相关专题会议。
(二)制度保障
在现有《实验小学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对该制度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同时增加制定《实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平台维护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保障学校计算机、投影仪等信息设备、校园网络等的安全稳定的运行。
(三)人才保障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通过不断引进和培养技术人员来确保数字化校园建设队伍的相对稳定。每年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有目的、有针对的分批培养各岗位的技术人员,使每个人达到一专多能,做到人尽其才。
(四)经费保障
根据学校目前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学校近几年的资金预算情况,投入足够资金保证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第四篇:数字化校园创建阶段性工作汇报
数字化校园创建阶段性工作汇报
山阳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2007年顺利通过江苏省实验小学的验收。近年来,学校办学条件日新月异,教育设施不断完善,办学品位逐步提升。“数字化”在学校管理、教学等各方面的作用与意义日益彰显,今年三月份至今,学校多方筹集资金,先后投入近20万元,创设基础环境,校本培训教师,现作简要汇报。
一、明确思想,健全网络。
积极参加市电教站组织的“全国数字化校园研讨交流会”、和“市创建数字化校园”相关工作会议,深刻理解数字化校园创建的意义。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信息中心。明确信息中心任务分配,率先培训各部门管理员。加大动员力度,增强教师参与意识。召开全校教职员工大会进行动员和部署,使每个教职员工都能了解数字化校园创建的意义及各自的职责,认真完成创建工作任务,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加强督促检查。各部门、各成员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合作。学校主要领导带头参加每次信息技术的学习,积极更新观念,积极掌握基本技能。为促进信息化教学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学校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网络中心管理员职责》、《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电脑室管理制度》、《电子备课室管理制度》、《学生上机操作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制度健全,职责明确,管理规范,检查到位,考核挂钩,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未发生一起网络安全事故。
二、充实装备设施,加强校园硬件建设。
学校常规教学设备齐全,有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的校园广播网,悦耳的音乐铃声传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所有教室已经网络布点,部分教室配备了电脑、电视机、多媒体设备。学校建成了校园网,并宽带接入教育城域网,信息点覆盖学校所有场所,百兆带宽到桌面,有网络管理中心和电子备课室。按照农村中心小学的标准,新配备了2台服务器,3套移动多媒体系统,根据学校现状,调整了电脑的分布,一个48台电脑的学生电脑室,一个4台电脑的教师电子备课室,确保正常教学和日常办公的需要。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学校定期购买正版杀毒软件,一机多装,分时升级,节约资金。
配备配齐了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多媒体制作设备,专人负责保管、使用,文件分类及时地保存在服务器中,方便老师随时使用。
三、强化初步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
1、建好学校门户网站,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2006年,学校就初步建立了网站,主要展示学校和师生风采。目前,学校网站正在全面改版,网站中各栏目齐全并逐步完善。网站有专人负责,定期更新网站内容,及时报道学校信息。
2、运作个人主页,凸显个人魅力。
鼓励各年级组和教师通过网络来展示和宣传自己,目前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个人网页班级网页和优秀学生的个人网页,正在建设之中。
3、提倡电子备课,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电子备课极大减轻了教师书写的工作量,释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课前的资料的收集整合,学校规定“语、数、英、思品、科学、音、体、美”所有学科均可以网上查阅资料备课,加快校园网资源建设,使用网络组织教学、测试、拓展,日益丰富的资源库为教师备课、上课提供便捷的通道。形象生动的课堂给学生学习带来了活力,丰富有趣的知识开阔了师生的眼界。
四、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1、保证观念先行。学校通过教师集中学习的时间宣传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和必要性,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参加专业技术培训,要求外出培训的老师必须回校传达给其他老师,做到上课有笔记、培训有效果,起到以骨干带动的效果。让教师们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对教学所带来的冲击,引导教师在教育理念上的更新。
2、分阶段、分层次对教师进行不同目标的培训。前期省“信息技术考核”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加强对本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理论、计算机基本技能操作、网页制作及课件制作的培训工作。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落实培训人员、培训时间、讲课教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并注重培训的实效和培训效果的反馈。
3、鼓励自学、学用结合。若想熟练操作,就必须经常不断的学习和运用。学校积极为教师们创造条件,使老师们充分感受到计算机的优越性,提倡教师们自己尝试打印各种文档资料,上交的论文、教案都要求用打印稿、电子稿上传;鼓励教师利用计算机来处理日常事务,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
目前,我校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已初见成效,领导重视,全员投入,多元培训,管理到位,下一步我们将着力于软件建设和提升应用效益。
山阳镇中心小学
2009.8.16
第五篇:涵江第二实验小学“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汇报专题
创建平安校园 促进和谐发展
---涵江区第二实验小学新一轮‚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汇报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莆田市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五年规划的通知》(莆教“2009”53号)的精神和《关于莆田市涵江区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五年规划的通知》(涵政教“2009”172号)文件精神,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不断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学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积极开展新一轮‚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思想重视
一是调整领导机构。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平安校园‛的创建活动,为了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学校调整了以刘秀兰校长任组长的新一轮‚平安校园‛创建领导小组,并以分管领导为具体负责人,配备兼职治安保卫人员,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队伍。
二是规划实施方案。对照《莆田市涵江区中小学创建‚平安校园‛考评细则》结合学校的实际,突出重点,我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创建‚平安校园‛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
三是增强责任意识。为明确了全校师生对创建工作意义的认识,增强了大家的责任感,学校组织召开了‚三个会议‛:即:全体行政会议、全体教师会议、全校学生会议,从领导层面统一认识、从学生管理教育层面统一认识、从受教育的层面统一认识。同时,学校能把安全工作列入学校行政议事日程,定期专题研究创建‚平安校园‛工作。
二、制度建设
一是落实学习制度。我们根据上级有关法规和文件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岗位的工作要求,及时学习和传达上级有关的指示精神,把握好内涵,领会好实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是落实层层责任制。学校成立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岗双责‛,学校制定各岗位安全职责并坚决落实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求年段、班级、教研、实验室及各要害部门都要与学校签定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工作,并将责任落实情况作为工作考核及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权,坚决遏制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是落实监督检查制度。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监督检查小组。定期召开例会,汇总情况,研究解决办法,提出具体要求。检查工作中坚持‚三结合‛: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突击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抽查和自查相结合,每月2次,今年已开展22次,出动人员88人次,综合检查10次、专项检查11次,整改问题6个,整改率99.1%,确保了学校安全工作无疏漏、无死角。
四是落实宣传制度。学校利用每周一次的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校园广播等途径,做好对学校安全工作的宣传。学校在校报《二月花》专门开辟了一块安全专栏,刊登学校每日安全见闻与意见,内容生动有趣,图片活泼可爱,形式丰富多样,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学生容易接受,现已刊出3期,通过宣传,营造一种全员参与,齐心协力,共建安全有序校园的良好氛围。
五是落实家长联络制度。进一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对学生实行在校时间的监控和上学时间的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与家 2
长取得联系。学校利用《告家长书》或电话等形式,将采取的措施和要求及时向家长通报,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六是落实评选培训制度。落实‚平安校园‛评选制度和班级‚安全员‛培训制度。为了强化班级安全教育及学生自我参与到班级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创设平安、和谐的班级环境,我校出台了《涵二小‚平安班级‛评选方案》,该方案中首先明确规定了评选平安班级和教师评优评先晋级时实行一票否决的‚三条高压线‛(学生在校内外发生重大的打架斗殴事件的;班级出现重大安全事故,被教育局通报批评的;在校期间学生出现重大伤病且住院医疗费在2000元以上的以及意外伤亡的)。评比内容包括安全宣传及教育、安全监管及督查等方面,考核分达到90分以上的班级,学校为其颁发‚平安班级‛奖牌,班主任被评为‚优秀安全工作者‛,班级安全员被评为‚优秀安全员‛,并在全校通报表扬。每个班级选拔2位‚安全员‛,学校都对‚安全员‛进行培训,使其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职责,为创建‚平安班级‛和‚平安校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平安班级‛的评选活动,学生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杜绝了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校园的平安稳定,博得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常规管理
一是注重校园准入管理。学校执行校园封闭式管理,上课期间,师生不允许擅自离开校园。进一步加强了门卫管理,聘请专职保安2人,由学校出资参加保安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并为保安人员配备全套服装、橡胶棍、伸缩棍、强光手电筒、辣椒水等,通过人防和物防进一步切实维护校园安全及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保障广大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严格登记核查,坚决禁止校外人员和车辆进入校园。凡因门卫疏于管理 3
而造成的校外人员、车辆随意进出校园的现象,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二是注重安全队伍建设。为了适应创建‚平安学校‛的工作的需要,我校成立安保处,联合卓坡联防队全方位维护学校周边秩序,打击不法行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还设有10名男教师组成的义务巡逻队,归安保处统一调配,加强了休息时间的巡查、教育,从而有力地加强了校园治安防范工作,有效地防止外来人员进入校园滋事,防止校内学生打架,维护了校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秩序。
三是注重排查整治工作。学校每季度召开一次平安创建工作研究会,进行一次安全专项检查(校舍、水源、消防设施、厕所等),对发现的每一处安全隐患都登记在册,及时整改,发现重大隐患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现已发现安全隐患累计32项,整改到位30项。学校建立各项安全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并通过演练不断完善。今年3月份,学校举行了紧急疏散演练活动,9月份,学校开展了‚涵江第二实验小学防突发暴力事件演练‛2次,通过演练,老师和学生们都能在突发暴力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保护好校园、保护好自己,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四是注重专项专人管理。为了使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有序的进行,学校制订了教学、实验、电脑室、图书室等安全管理制度并上墙公示,做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四、安全教育
一是日常安全教育。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时间,向学生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有关消防、饮食、交通等方面的常识,每学年开展一次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和安全宣传教育周活动,以‚安全教育日为契机‛组织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五个一‛活动。即: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进行一次安全知识讲座;举行一次安全为主题的班会; 4
观看一部安全教育片;教学生学习一项自救逃生的基本技能;办一期安全教育手抄报。每个班级选出2张安全教育手抄报参加学校的评比,评选出一等奖15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所有的获奖手抄报都在校园内展览。通过活动每周一个安全主题,并在开学初、重大节假日和寒、暑假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今年三月底在全校举行了交通安全的图片展览,组织学生参观,全校召开了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少先队大队活动------《远离危险,平安每日》。五月份举办了防震知识图片展,六月份组织学生观看了教育局举办的安全教育图片展,对学生进行防溺水教育。9月份开学之际组织学生观看交通安全录像10次,看完以后要求各年级学生写观后感共计2000多篇,评出一等奖6人、二等奖14人、三等奖26人、优秀奖30人,组织学生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考试,其中六年级2班获得一等奖,以此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10月到12月以冬季安全教育为主,对师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防煤气中毒教育、安全用电教育、食品安全教育等。
二是定期主题安全教育。定期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对全体师生进行法制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师生员工法律的意识大大增强。通过专题讲座、图片宣传对学生进行反邪教、禁毒教育,让学生明白吸毒等的严重危害性,自觉抵御不良行为。今年5月份,组织中高年级学生1000多人人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2010年全省中小学生安全法制知识竞赛‛,多名学生获奖,学校也因此荣获省教育厅颁发的组织奖。
三是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由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张云女老师担任心理健康咨询员,每周三、周五中午12:30——13:
10、下午16:20——17:00开放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咨询室外设置‚叶子‛信箱,现已经处理学生心理咨询47余人次,信件56封。5
针对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情况,学校集中100多名留守儿童,开展了‚关注留守儿童、撑起快乐小伞‛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处理留守儿童出现的各种心理疾病,引导留守儿童走出迷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今年6月,黄逸青老师辅导的心理健康主题《让快乐走进心灵》中队活动课在莆田市中队活动评优活动中获一等奖。
四是注重师德教育活动。广大教师能坚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和感染学生,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和了解每一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关注班级‚学困生‛、‚贫困生‛、‚待进生‛等,认真做好这些‚待进生‛的转化工作。特别是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教育管理,做到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并制定相关的转化措施,现已转化‚待进生‛50余人,在教会‚待进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对他们的人格教育。
五是落实‚三项教育‛活动。5月份学校根据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在全省中小学校中深入开展‚三项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安全教育‛。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开展‚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活动:一是‚微笑行动‛,以‚微笑待人,善待他人‛为主题开展‚礼仪、礼貌、礼节‛的教育活动,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塑造青少年学生阳光、健康、积极的心态和人格;二是‚感恩行动‛,以‚感恩父母,回报社会‛为主题进行体验式教育活动,即‚四个一‛感恩父母活动。给父母端一杯茶,给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交一份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三是‚承诺行动‛,以‚诚实守信,说到做到‛为主题开展‚告别网吧、远离‘三厅’、抵制不良口袋书‛等活动,收到学生2000多份承诺 6
书,增强学生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防范不良文化环境对青少年的侵蚀和伤害。组织开展‚带法回家‛、‚小手牵大手,我与父母同学法‛等家庭法制教育活动,发放2000多份《告家长书》和宣传单,向家长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引导家庭及监护人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法制教育工作突出抓好法纪教育,培养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六是开展校本安全教育。学校组织人员编写了10000余字的《安全管理培训学习校本教材》,共分为5大章,就防拥挤踩踏、校园意外伤害、防火、预防敲诈、防溺水、防自残行为等对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阐释,成为师生安全教育的依据。
五、硬件建设
我校领导在学校的基本建设方面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投入了很大的资金,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学习、生活、服务等各项设施,从5月份开始,以涵江区教育系统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和治安防范专项整治百日行动为契机,对学校的消防、校园环境、校安工程进行了全面的彻查,突出‚加强学校管理,确保师生安全‛、‚安全伴我在校园‛的主题,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为主线,牢固树立‚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对检查出来的隐患和问题,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补充和完善工作:
(1)、投入6万多元重新修建了校门口南侧围墙和学校大门(2)、投入2千多元元对校园内消防设施及超期使用的老式灭火器进行了检修和更新。
(3)、投入3万多元在学校前门(工业路路段)和后门(卓坡路路段)增设斑马线、减速带、警示标志等交通安全设施。
(4)、投入2万多元安装了校园监控设备,并设置了校内安全用电、禁爬围墙等标识。
(5)、拟修建一幢面积5000平方米的综合楼,由省市区各级政府投入的600万资金已全部到位,工程将于今年12月份开工。届时将建成集标准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体育活动室等专用教室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楼。
通过这些补充完善硬件设施,使我校在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的建设中更上了一个台阶,在为教学、生活服务方面硬件建设方面更加规范化和更加人性化了,为创建‚平安校园‛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证。
由于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我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我校‚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多年来,没有发生师生违法犯罪行为;没有发现不法分子进入校园侵害师生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的刑事、治安案件;没有因学校管理责任造成学生伤亡事故。教育教学秩序良好,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先后被评为‚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市平安学校‛、‚市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