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什么要依法治国
十八届四中全会解读
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什么要提出依法治国?在抗日战争快结束的时候,有个人叫黄炎培,他跟毛泽东同志做了几次深谈,黄炎培就问毛泽东一个问题,他说:“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都没有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什么意思呢?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一个团体和政党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人亡政息的有,贪污腐败的有,往往是兴起来的时候很快,衰败的时候也很快,这个叫历史周期律。黄炎培说的很直白了,他问毛泽东,中共能不能跳出这个周期律?毛主席沉思了一下,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第一,我们的政府要来自于人民,一个来自于人民的政府,人民不会反对它。第二,要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人民监督这个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依法治国这四个字,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是从制度的层面来探索历史周期律的问题。
一、提出依法治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依法治国为什么要提出制度建设,它的历史和文化的背景,我跟诸位说一下。第一,为什么要建构一套好的制度,我认为人性的局限和对质,什么意思呢?之所以我们党要用制度的方式来作为治理国家的主要的方式,我觉得对人性的弱点恐怕要进行一种对质和反思。人是什么?英国有一个思想家叫霍布斯,他说人对人像狼一样,如果人对人都像狼一样,那么防止狼伤人怎么办?就得有一个篱笆,这个篱笆就是制度。西方人的看法,当然是不全面的,究竟什么是人性?中国文化实际上有一个说法,四书五经里面有一个书叫《尚书》,《尚书》里面有一篇文章,有八个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什么意思呢?中国文化把人性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心,一种是道心。比如,地上掉一个钱包,看到这个钱包后,第一感觉是什么?自己捡点钱,这是人心。忽然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自己丢了东西,如果不还给我,我很难过。我捡到了,不还给别人,也不合适,这是道心。西方说人对人像狼一样,只看到了人心。我们有道心,有良知的话,通过什么把道心激发出来?教育。法治是对峙人性弱点的有效方式,所以社会的治理需要自律,自律就是道心,自己管好自己,不该做的不做,不该说的不说,把自己管好,这就是道心。但是人性的弱点都需要他律,就是通过法治、制度。自己管不好自己的时候,谁来管?制度来管。中国有四大名著,其中一个是《水浒传》,你看李逵,拿着斧子杀了两个人,仰天大笑,两个字,痛快。这种书激发人心中的什么?所以,孩子读书的时候,要有人指导,如果没有人指导的话,很多书激发的不是心中的良知和道义,甚至把人心目当中的污点给激发出来了。水浒传里面谁的结果好?鲁智深,鲁智深结果是六合寺圆寂的,鲁智深这一辈子也杀过人,他杀的都是该杀的,没有滥杀无辜,没有说把别人杀死了大喝一声痛快。人这一生一定是本份做事,老实做人,这样引导了,每个读水浒传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都知道怎么规矩做事。一个人的价值观错了,人生的路就会出错。所以,评价文化优劣的尺度,是激发道心。第二,为什么提出依法治国。中国历史的惯性是人治,皇帝好,大臣好,圣君贤相合在一起就是国泰民安,不要隔几百年发生一次大的战乱。中国共产党有责任解答这个历史问题。怎么走出历史的周期律实现长治久安,举一个例子:人治的时候,太子的位置,多少人在争啊,往往皇帝在更替的时候,血腥就出来了。这样不行。我党领导人的接班就是一个制度,这个制度也保证了我们党领导人的有序更替,这就是制度的重要性。历史上有一个说法,比如,唐朝的历史,李世民皇帝真的是千古一帝,贞观之治,能够听得别人的批评和教育。还有李隆基开始励精图治,后来人治久了出了问题,安史之乱。从开元盛世一夜之间就安史之乱,生灵涂炭,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元气大伤,怎么样都恢复不了开元盛世那种繁荣繁荣。有的时候制度比人可靠,人开始的时候为国为民可能也是真的,一旦位高权重,大权在握,人性的弱点出来了。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没有监督的权力,一定会腐败,没有制衡的权力会独裁。人性是有弱点的,如果不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它就会滋生细菌,所以制度太重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家为什么取得那么大的进步?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与法治建设有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同志,在关于全面推进改革的决定里面提出,要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怎么能实现呢?用什么思维解决?不要领导人喜欢什么就是什么,领导人讨厌什么,就把历史的方向就转了,不能那样。好的东西就要坚持,出现了问题,即便是领导人出现了问题,也要纠正,这叫法治的思维来思考问题。二、十八届四中全会都有哪些部署
十八届四中全会做了哪些部署。全会指出它的总目标是依法治国,是法治的体系。还有五个原则,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有一次,有一个外教在大学里面给学生上课,这个外教就开始对年轻人宣传了很多观点,这个学生就动摇了,给我写信。信中写,依法治国也好,搞民主也好,共产党的领导是不是和这些是矛盾的?我就和他说我们三十个多个省市自治区,五十六个民族,中国社会之复杂,如果想拧成一股绳的话,需不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他说需要。我问他,无论从历史和现实来看,能把全国各个民族凝聚在一起,搞社会主义建设的,除了我党还有谁?他说没有。如果党的领导还有哪些不完善的,我提出一种观念,叫建设性的批评,什么叫建设性的批评,不要谩骂,不要情绪的宣泄也不要刻意的攻击。我们看到问题,去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我们国家的体制更完善,这个是正途。恶毒的攻击、扭曲,情绪的宣泄非常不负责任。那个年轻人,他说赞成,我说以后,你再听到某些的话时候,要有自己的定力了,不要随风飘摇。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我们将一事无成,如果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出问题了,国家只有四个字,四分五裂,不要说法治建设,国家的稳定,国家的统一都很难保证。
第二,坚持人民主体。依法治国,一定把魂抓住,我们建立那么多的制度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人民是天。我给大家汇报一下我学历史的心得。毛泽东在历史几千年里面,我觉得他可以经得起以后所有历史的检验的一个功绩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实际上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以后,我们党很多人是不自信的,这个时候毛泽东告诉他,要自信,我们不仅要和蒋介石打,不能退缩,我们一定能打赢。别人就问他,我们为什么一定能打赢?他说,武器先进不先进是一方便,人数的多少也是一方面,但是战争背后最深厚的根源,是谁?是民心的向背,没有人民的支持,一定会下台。
尊重和维护人的权利,既是现代文明的特征,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自觉追求。我党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抓到的民心。怎么样得到人民的支持?最重要的一个改革就土地。实际上近代的中国百分之九十左右的都是农民,而农民两千多年魂牵梦扰的是什么?是土地,通过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得到农民的支持,这个是我们党近代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里有一句话,历史像一个剧场,所谓的英雄就像在舞台上的演员,聚光灯映照的都是演员,但是决定舞台上演员命运的是老百姓。
第三,坚持平等。在中国什么是平等?任何一个人如果践踏了法律了,必须受到追究。让老百姓感觉到国家有希望,这个执政党才会受到人民的尊重。第四,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如果没有道德的根作为支撑,再好的制度恐怕也很难执行。德和法是两个轮子,强调依法治国的时候,道德是根。第五,法治要从实际出发,不会照搬西方国家的某些做法,不是不学习,是不会照搬,探求自己法治的模式。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具体内容有真东西,比如,第一,依法治国的路径,中央提出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整个法律体系的龙头是什么?是宪法。如果宪法都不尊重,依法治国是一个空话,所以,宪法实际上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定要维护它的尊严。这次《决定》指出,要健全宪法的实施和监督制度,每年的12月4号定为宪法日,要建立宪法的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常委会选举或者任命的工作人员,就职的时候都应该向宪法宣誓。
第二,中央指出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法律要想维护法的尊严,从谁开始?从执政者、从政府,政府和执政党应该是守法的率先垂范。《决定》指出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不要到处伸手,制度很重要,政府不要乱作为,怎么做?第一,公众参与。第二,专家论证。政府决策的时候专家论证,干部素质再高,干部的能力再强,不可能什么事儿都懂得。我跟大家说一个我的看法。一棵树的根是什么?根就是这个民族几千年最优秀的基因和传统,如果这个传统丢了,这个民族一定会出问题。读中国的儒家、道家、佛家,都提供了精神层面的精华。领导不是什么都是专家,有什么事儿不懂得,听听专家的话,把好的意见融入到领导的决策里边,这个决策就会更全面,或者更深刻。合法性审查,这些程序很重要。这一块我们要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追究和倒查机制。这个制度就使得手握大权的人,千万不要一拍脑袋就做决策。
司法公正,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底线,如果司法都不公正了,公正的天就塌了。总书记讲,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正太重要了,司法公正是一个大问题,我在中国政法大学工作时经常告诉我们的学生,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公务员,吃了原告吃被告,你们肩上的责任太重要了,寄托了一个国家对公正的希望。怎么样才能司法公正,《决定》指出,确保依法、独立、公正的行使的审判权,政法委也好、党委也好,不要干涉,司法相对独立。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具体案件的处理的记录,包括通报和责任追究,如果有的领导对某一个案子打招呼,就要问你为什么要打招呼?这个制度将来要建立起来,不能光靠道德自觉,还要靠制度。
再说一个制度化,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如果一个地方法院审案子不公正,最高人民法院到全国去是对地方法院的一个震慑,地方法院审案子的时候就要注意了,不要徇私枉法,巡回法庭跟地方没有利益纠葛。我给我们政法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多次强调,不要想着报政法大学以后当法官多么荣耀,如果你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你办的案子经不起历史的检验,不管你跑到天涯的何处,你必须为这个案子负责。
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推进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不能光靠党和政府,依法治国一定是老百姓都参与。不但老百姓都要参与,将来还准备把法制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思想路线确定了,下面紧接着是组织路线,怎么才能把思想路线贯彻,就是组织和干部问题。依法治国的理念再好,组织队伍要跟得上。加强党的领导,党是我们国家的领导核心。想入党,别想好处,入党就是给人民做事,入党就是给国家服务,入党就是吃苦,这个是党员本来的面目。
三、推行依法治国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依法治国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法治中国提出来了,历史的展开是一个过程,千万不要以为昨天提出依法治国,第二天咱们中国就井然有序。我给大家说一个历史,1912年孙中山做的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表示,让他当临时的总统他也愿意,给他机会了,他就珍惜,这个国家谁当总统不重要,只要有一套好的制度就可以了。所以孙中山当了临时大总统以后,就制定了一部法,叫临时约法,是1912年3月份制定的,孙中山的意思是,有了这个制度,无论谁干总统,这个国家都可以有规矩。结果孙中山把大总统让给袁世凯了后没有一个人把临时约法当回事的。所以,依法治国从提出来到真正去执行,还有很多很多的事儿需要做,孙中山的教训一定要吸取,我们党制定的法律千万不要是一纸空文,怎么落实,需要一个全方位的推进。
第二,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法治的根是什么?法治的根是德。孙中山制定了临时约法,大家想想袁世凯为什么不执行?因为孙中山先生是一个真诚的民主主义者,但是袁世凯满脑子里面都是帝王将相,他脑袋里面的皇帝梦做了好久。法律在那里放着,如果真为国家着想,去执行,如果不为国家着想,为了自己某利益,法律就成为了障碍,如果执政者是自私的人,人格有缺陷的人,法律怎么可能被执行。制度对领导的权力是一种制约,原来一拍桌子这个事儿就定了,有了制度后,做什么事儿是要走程序的。所以我们还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
第三,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政党,懂得道理和真正落实都是一个很长的路。第四,认知什么意思?什么是依法治国,我懂得了,叫认知,认知了不见得认同,我认知依法治国,不一定赞成。了解什么是依法治国,赞成中央的这个决策,这叫认同。光认同还不行,要形成习惯,要按规矩、讲规则,这叫习惯。最后形成大家的行为方式,做什么事儿,都讲规矩。第五,讲规则。举个例子,演员张铁林在英国留学的时候,钱没不够用了,于是就自己画画卖一点钱。后来英国的BBC,拿张铁林的画做节目,一个月之后还给张铁林的时候,那幅画就坏了。过了几天张铁林英国的朋友知道了这个事儿就告诉张铁林告BBC,一定让他们赔钱,用坏了就得赔,这是英国的规矩。结果张铁林就给BBC打电话说,你把我的画用坏了,BBC告诉他,我把你的画用坏了是真的,但是我给你做宣传了,我在节目给你做广告了,我还没给要钱呢。张铁林说对不起,我没让你做广告,你做广告是你愿意,所以我不给你钱,但是你把画用坏了,你得赔。BBC告诉他,这幅画要到大英博物馆书画鉴定中心去鉴定,说这个画该赔多少赔多少,于是张铁林坐着地铁跑到大英博物馆去了,经鉴定,这个画价值五万英镑,损毁的部分值一万多英镑,后来BBC按规矩支付了赔偿金。这就是守规矩。规矩在那里放着,谁都别动心思,拼人脉。所以,我们要养成按规矩办事的习惯。真正要实现依法治国,第一,我们要克服历史的惯性,需要中国共产党有执政的远见和决心,真要跳出历史的周期律,依法治国对我们党的权力是一种制约,对领导干部是一种制约,不能乱来,要按规矩办事的,不但这样,还要说到做到,需要有效的执行力。再就是法治是需要全体老百姓的素质作为支撑。
下面司法公正,每一个法院、检察院,司法的干部秉公执法、两袖清风,升起信心让老百姓觉得这个依法治国是真的。我们要目标确定、多管齐下还要持之以恒。讲一个经历,有一次给东北的企业家座谈的时候,遇到一个人,他是中国人后来移民加拿大了,这个加拿大的华裔企业家就说加拿大好,我们这个国家不好。于是我问他,你眼中是不是觉得西方国家特别好。他说是啊。我问他读过中国的历史吗?他说了解一点。我说鸦片战争你知道吗?他说知道。我说鸦片战争是怎么爆发的?是英国人卖给我们鸦片,我问他一个国家卖给我们鸦片是一个文明的国家应该办的吗?我们中国人要禁烟,英国人连续打了两次鸦片战争。我说资本论里有一段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里面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我说,你查查非洲、亚洲,哪一个国家没有受到西方国家的凌辱,多少财富都是从东方国家掠夺过去的?我说这些历史你不知道吗?他说现在知道了。我告他知道为什么现在西方国家文明了吗?他们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发展,他们有过坑蒙拐骗,他们全世界的掠夺,最血腥的历史都是他们创造的,只不过经历了三百多年,西方人慢慢的懂得一个道理,坑蒙拐骗、不讲诚信、血腥掠夺,最终的结果是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西方人明白了,一个美好的社会,一定是大家都守规则,人人都做一个有规矩的人,人人都讲诚信,这样大家才生活的简单。我说你看到的西方国家是经过两百多年的代价得出的一个状况。
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今天有三十多年,其中难免就把人心中的欲望给激发,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唯利是图、不讲规矩、不讲诚信,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发展过程当中,都难以避免的。可贵的是,我们经历了三十多年,走过了西方两百年的路,一个好的社会是彬彬有礼、井然有序,大家活的越简单,咱们的成本越低,中国未来也一定会往这个方向走,我告诉那个企业家,你只管看,三十年、五十年以后,当中国从市场经济起步这个阶段走过以后,未来的中国一定是一个法治昌明的中国,是一个国泰民安的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底蕴滋养下,每一个国民都文质彬彬的中国。好,谢谢大家。
第二篇: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石的研究(范文模版)
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石
立法体制日臻完备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了重大改革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年来,新中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1954年,新中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第一部宪法,还制定了5部国家机构的组织法,标志着我国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当时,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立法体制,立法权集中在全国人大,人大常委会没有立法权,也没有赋予国务院和地方人大立法权。”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康生介绍说,由于立法权集中在全国人大,无法适应繁重的立法任务的需要。因此,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依照宪法的精神,根据实际的需要,制定单行法规;1959年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进一步授权常委会在大会闭会期间,对现行法律中的一些已经不适用的条文适时加以修改。
说到我国的立法体制,很多法律专家和老“人大”都不约而同地提到1979年。因为从这一年开始,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加快立法步伐的需要,我国对立法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
“这些改革主要体现在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制定的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1982年12月制定的现行宪法以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关授权决定之中。”胡康生进一步解释说,“第一,扩大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第二,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第三,赋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第四,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对法律和行政法规作变通规定;第五,授权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制定特区法规。”
立法体制的改革催生了累累硕果。从1979年到2004年6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通过包括宪法在内的法律323件(现行有效的法律212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138件,法律解释10件;国务院制定了970多件行政法规(现行有效的650件);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上万件地方性法规(现行有效的7500多件);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48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过不懈努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立法程序日渐成熟普通百姓走进立法“大厅”
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是否应该负全责?骑自行车能否载人?这些与人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话题,成为9月3日北京市人大举行的立法听证会上的辩论焦点。
这次就《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征求意见稿举行的听证会,仅来采访的记者就有好几十人。
除了关注听证会的内容之外,人们对立法听证这一形式也备感新奇。
其实,放眼全国,人们发现,立法听证会已经在许多地方举办过。比如,8月底,山东省人大举行立法听证会,就《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草案)》中的有关条款听取意见,普通渔民参加了听证会。5月13日,辽宁省人大首次举行立法听证会,内容是与广大消费者利益关系密切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定,20名陈述人中普通消费者代表就有11人。
“立法听证”不是各地今年的创新。早在2000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立法法》就将立法听证引入立法程序。可以预见,全国各地今后还将举行更多的立法听证会。
近年来,各级人大常委会广泛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向全民公布法律草案等多种形式征求各方面意见。公众参与立法,已经从具体法律的探讨,延伸到了法律规划的制定。对此,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普通百姓走进立法“大厅”。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年来,我国立法程序的变化和进步还有许多。
在采访中,不少专家提到一个立法术语-“三审”,也就是三次审议。在全国人大成立初期,一部法律草案一般一审二审就通过了,随着我国立法程序的日益完善,现在一般改为三审,争议较大时甚至进行四审、五审。
回首人大50年法制之路,“立法听证”、“三审”等变化,无不在告诉我们:我国的立法程序日渐成熟。立法质量日益提高修改法律数量近年来大幅度增加
进入新世纪,我国立法突出强调“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
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民主的发展等形势的变化,我国立法工作中不再是单纯重视制定新的法律法规,也开始重视修改修订原有的法律法规,同时对不符合形势需要的法律法规进行废止和清理。九届全国人大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修改修订法律的数量第一次超过了制定法律的数量。有关专家指出:“这是我国立法工作努力适应形势的发展,注重立法质量的一个明显体现。”
根据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关于加强立法工作的精神,在前几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基础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提出了“实现一个目标,突出一个重点”的立法工作思路。“一个目标”就是争取在本届任期内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而“一个重点”就是提高立法质量。
多年来,为了提高立法质量,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比如,用立法法的形式把立法程序完善起来,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坚持立法、修改法律和适时废止法律并重,等等。坚持举办法制讲座也是一项有效举措。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每次会议闭幕后都要举行法制讲座,讲座紧紧围绕人大常委会正在或将要审议的重要法律案进行,以增加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相关法律知识,提高审议质量。
面对每一部法律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总是反复研究推敲,多次审议,保证了立法质量。“有些新制定的法律,与提请初审的法律草案相比,新增加的条文占1/3左右,内容有修改的条文占1/2以上。”有关部门提供的这一数字,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待立法严谨态度的有力佐证。
新中国立法史上的“第一”
第一部宪法: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部兵役法: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 955年7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公布。
第一部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79年7月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五号公布,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79年7月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七号公布施行。
第一部刑事诉讼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79年7月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六号公布,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部民事诉讼法:1982年3月8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试行。
第一部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八号公布,1986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部民法通则: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七号公布,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部行政诉讼法: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89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一十六号公布,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部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公布施行。
第一部国防法: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四号公布施行。
第一部国防教育法: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01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二号公布施行。
第一部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3年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号公布,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地方人大-新形势 新举措
广东:打造“玻璃钱柜”监督财政支出
日前,广东省人大财经委与省财政厅实现正式联网。通过“广东省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人大财经委可以从网上直接查询、监督省财政厅的每一笔政府财政支出。该系统就像政府的“账本”,记录着数以百亿元计的财政支出和80个由省财厅直接拨款单位的政府采购情况。按计划,到2005年,115个省级部门将全部纳入这一系统。
北京:评议市府领导欢迎市民旁听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7月28日听取了副市长牛有成的述职报告,并进行公开评议。9位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先后对牛有成进行了面对面的评议。据悉,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从1999年开始对政府部门、检察院、法院的工作人员不定期进行评议,普通市民可以申请旁听。
福建:严格统计监督防止数字出官
针对个别地方在上报统计数字时存在虚报和随意篡改统计数据等现象,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福建省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并建议政府部门在考核选拔干部时,不能数字至上,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统计工作和统计报告,要加强追究政府官员违反统计法行为的力度,以杜绝统计中的“虚高”现象,防止“官出数字”、“数字出官”。
浙江:开通门户网站拓宽交流渠道
由浙江省人大开设的“中国。浙江人大”门户网站将在2004年底正式开通。这一门户网站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会公众、人大代表和各级人大机关。届时浙江的老百姓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各级人大代表就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无障碍的网络交流,并通过网络及时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和人大的工作动态。
广西:深入执法检查监控土地管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日前组成《土地管理法》执法检查组,到玉林市检查近年《土地管理法》贯彻实施情况。检查组深入一些重点用地单位检查征地用地的情况,并参照新的《土地管理法》,敦促各地各部门依法征地用地。你好,谢谢你看这个资料
第三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
评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领导干部要
“以上率下”
2014年11月15日 15:17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0
参与互动(0)
依法执政的法治力量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离不开党的领导。而党的领导也要在法治框架内实现和完成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
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决定》围绕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提出“三统一”、“四善于”,并作出了系统部署。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认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离不开党的领导。而党的领导也要在法治框架内实现和完成。按照《决定》做出的部署,中国共产党在依法执政、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和基层治理法治化等方面,都将有值得期待的改革与措施。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决定》提出,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出,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对这一点,要理直气壮讲、大张旗鼓讲。要向干部群众讲清楚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做到正本清源、以正视听。
“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全新的制度体系的过程中确立的。我国的宪法和法律保障了党领导建构的政治秩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蔡志强分析,从现实来看,中国共产党在65年的国家建设过程中,一直在努力领导推动宪法、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并在宪法、法律体系下实现对国家的有效领导,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领导地位,是由宪法决定的。通过根本大法——宪法保障党的领导,是现代政治的必然要求。”蔡志强说。
“中国共产党具有先进性,党员干部由先进分子组成,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说,“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思想建党,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善于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能够把握国家发展的大局,为人民谋幸福。从这些特点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推进。”
“依法治国不是孤立推进的,而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国家整体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推进,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格局中,依法治国才能有效实施。”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辛向阳认为。
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机制
《决定》提出,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受访专家认为,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实现。
——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依法治国提供可靠保障,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党领导宪法和法律的制定、修改和完善,不断完善法治体系和制度。党要通过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实现对依法治国的领导,通过完善以宪法为根本大法的法律体系,保障法治的权威和法律的运行。
——党支持和保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运行。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需要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执政,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党领导建设法治文化。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要使各级领导干部具备法治思维,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
按照《决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尚需在很多方面加以改进。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首先明确,依法治国就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就是依宪执政。”许耀桐说,“一定要树立宪法至高无上的地位。现在有的领导干部有一种观念,好像法律是针对老百姓制定的,政府在‘法律之外’。对此,党员干部一定要增强自觉性,主动将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
辛向阳认为,目前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建设相对薄弱,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相适应的法治理论,维护法治进程。
蔡志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成,但其内在逻辑和总体框架还在进一步完善中;有些法律条文存在互相冲突的现象,需要加以梳理;执法中存在的权力干预司法、执法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等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解决。
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
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决定》提出,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
许耀桐说:“党员干部要学法、懂法、用法,要自学,也要有系统的培训。各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部门,要将法律列入课程,让党员干部系统学习。”
“如果连法律法规都不了解,谈不上在工作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已有的法律法规,学习法治要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不仅要熟悉有关条文,而且要熟悉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方式。”辛向阳说。
“法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领导干部要通过系统学习,掌握法治思维的内涵和特点,培养法治思维能力。”辛向阳说,“在实践中,要善于把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与现实工作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制定决策,不断实践。只有经常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慢慢就会培养起法治思维。”
《决定》提出,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蔡志强认为,要建立起和作风建设纪律要求一样严格的纪律,促使执政党必须带头守法。
《决定》提出,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许耀桐认为,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出了事,第一反应是找关系,用的是潜规则,而不是法律。针对中国的社会传统,基层治理法治化是个大命题。
蔡志强认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法治密切相关。然而在基层,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存在碎片化现象,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与基层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此外,还要进一步培养全社会的法治文化,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将法律与乡规民约结合在一起。
针对基层法律人才缺乏的问题,蔡志强建议,司法干部要“下沉”到基层农村,并且教育培养一批知法守法、有法治意识、有能力的人留在基层工作。
许耀桐建议,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当务之急,要把学法列入党员干部重要的学习内容,要深入基层,对党员干部进行督察、监督,可以在基层党组织中间树立一些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样板”,发挥先进模范的带动作用。(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韩冰)
第四篇:为什么依法治国要依宪法治国
为什么“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2015年 1月12日下午,法学院2014-2015学冬季小学期课程正式开始,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熊文钊教授在城西校区C201教室,为我们们讲授了 “宪法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课程。使我深深地认识到了宪法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明白了宪法是治国之本,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用什么样的方式治理好国家,怎么样更好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是党的领导集体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此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真正的法治之路由此开始,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载入宪法,从而使“依法治国”从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
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宪法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确保宪法得到严格、一体遵循,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重大意义。抓好宪法实施工作,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要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宪法乃一国之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全面的、重大的社会事务和国家事务,是全国人民根本的行为准则,一般法律的制定皆以宪法为依据和基础,宪法表征了执政者执政的合法性。因此,法治的首要之义就是宪法之治,如果治国不依宪,那就等于废弃了立国的根本,背离了最根本的国家共识,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是无从谈起。
有宪法,就要落实和实施宪法,就要依照宪法关于保护公民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的规定,确保人民通过民意代表机关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从而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总书记讲得好,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邓小平同志也多次提到,还是法律靠得住些。只有依宪治国才能引领中国的法治春天。
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依据宪法规范公权力的运行,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规定了国家公权力的组织体系、职责权限和行为标准,确立了国家权力的分工和相互监督机制。只有严格依据宪法规范公权力,才能够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依据宪法治国理政”的要求。
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依据宪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确立了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是各个部门法所保障的公民权利的源泉。保障民权,首先应当从宪法中寻找依据。部门法规定的公民的各种权利,都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展开。依据宪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才能够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让宪法“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的要求,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推进依法治国,必须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宪法意识是法律意识的重要内容。法律思维就是要在工作中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这些都是和现代法治精神不符的。只有树立宪法意识,才能落实总书记所提出的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要求。
宪法的至上地位,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从宪法出发,我们就会走上建设法治国家的通衢大道;以宪法为基石,我们就能获得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蓬勃伟力。
第五篇:依法治国
人民日报社论:实现依法治国的历史跨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支撑。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回应了人民呼声和社会关切,必将有力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
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这三个方面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我国,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要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我国法治与西方所谓“宪政”的根 1 本区别。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
“法者,治之端也。”今日中国,法治正在成为国家治理理念、社会共同信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向国内外鲜明宣示,我们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总抓手,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
人民日报评论员: 用法治中国凝聚复兴力量
——标注依法治国新高度①
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首先是法治的中国;一个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首先是法治的社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首先是制度建设和治理方式的法治化。
金秋十月,正在北京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我们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18个年头之后,法治中国的建设将展开新的蓝图、迈向更高境界。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着眼未来,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法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关注和期待,表明了党中央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从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明确“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从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扬法治精神、发展法治理论、运用法治思维、创新法治方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指明了方向,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提供了根本遵循。
两年多来,正式废止劳动教养制度,表达着推进法治的决心;“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确立着司法改革的原则;“政府职能转变到哪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展现着依法行政的步伐;首次集中清理党内法规制度,近四成被废止或宣布失效,传递着依法执政的决心;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党和国家建设的各层次领域,都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向着制度化、法律化不断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回应着公平正义的群众诉求,诠释着现代治理的题中之义,激发着改革发展的前进动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法治中国的主线日益清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体现在哪里?在党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幸福的过程中,法治既是必要途径,更是制度保障。唯有依靠法治,3 依靠宪法和法律体系才能凝聚共识和力量,保证中国社会可持续的发展与稳定。坚持依法治国,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法治中国,就是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以法治巩固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合法权利,弘扬和践行法治这一价值理念,为法治中国的建设打牢深厚的群众基础。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长治久安,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法治。弘扬法治精神,凝聚法治力量,我们就能在创造经济奇迹之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文明,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民日报评论员:用法治精神推进改革大业
——标注依法治国新高度②
人们常用“前所未有”来描述深水区的中国改革: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涉激流,行险滩,靠什么冲破观念障碍、纾解发展之困?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推动中国改革破浪前行,离不开法治的引领。
“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总书记的要求,正是对改革与法治关系的深刻总结,也明确指出了继续推进改革大业的法治路径。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蓝图中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到正在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一年之间,两大主题,宣示了我们党高扬法治旗臶、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格局的坚定信念。
靠法治为改革护航,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经过30多年的实践,中国改革的路径正在发生鲜明变化。如果说,过去的改革更多靠的是“摸石过河”的勇气、以“破”为主的血性、先行先试的闯劲,那么今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确立,明确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们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新时代;深水区的利益藩篱,攻坚期的复杂难题,则呼唤着用法治理念去破解。把改革主张转换成法治主张,用法治方式化解改革风险,才能确保 4 改革有秩序、不走样,行稳致远。
以法治作为改革的压舱石,是转型期中国的内在要求。法的基本价值之一,是其安定性。这对于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当代中国而言,尤为重要。这种安定性,不仅体现为政策制定不能朝令夕改、决策出台必须于法有据,更体现为在一个高速前行的转型社会中,对社会秩序和价值理念所起的稳定作用。法治是指引中国改革这艘航船风雨中不变航向的灯塔,是阻拦奔腾的市场经济之川不溢出河道的堤坝,是守护三十多年改革成果不被蚕食的坚强卫士。在法治的框架内处理各种矛盾和改革,寻求法治之下的最大共识,这是中国改革持续向前的制度保障,也是全体人民的福祉所在。
法治的力量有多强,两年来的实践是最好证明。不断出台的各类规章制度,细大不捐的19项反“四风”禁令,有力推动了“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政治改革;国务院一年多取消和下放6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让市场“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极大地释放了社会活力。从激活市场到简政放权再到调整结构,问题导向的中国改革在法治的轨道上渐入佳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法治精神渗透在各项具体改革领域里,化成制度轨道,确保改革巨轮稳健行进。
“我们生长在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要做改革的弄潮儿。”而法治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标志,也是改革成功与否的界限。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法治中国,不仅有法可依,而且是良法善政;法不仅要定纷止争凝聚共识,而且是对民族精神的提炼和升华;不仅意味着更完备的制度与秩序,也意味着更多的公平和正义。法治护航的中国改革,必将创造出属于自己民族、并有益于全人类的现代治理体系和新的制度文明。
人民日报评论员:用法治观念夯实执政根基
——标注依法治国新高度③
如果把国家发展比喻成动车飞驰,法治就是铁轨;如果把治国理政比喻成建桥筑楼,法治就是支撑。正在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中央全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加快法治建设、提升法治理念、彰显法治精神,因而备受关注、令人期待。
“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十八大结束不到一个月,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就指出,要“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近两年来,既有理论层面的深邃思考,又有实践层面的周密部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不断推进,体现出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变化、执政水平的新提升。
法治成为根本遵循,执政方式更加规范、更加有序。国务院取消和下放6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防范冤假错案的制度规定不断出台,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堪称密集的法治建设举措,背后正是我们党通过法律治国理政的清晰思路。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两个“三位一体”,不仅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了更加完整系统的规划,也说明我们对现代化历程中治国理政的规律有了更加准确的把握。
法治成为共同信仰,执政理念更加科学、更加现代。从强调“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到告诫“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从反对“以权谋私、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到要求“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依法治国不仅是治理的革命,也是触及党员干部灵魂的革命。当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有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当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自主选择,法治的引领和规范必将不断提高我们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建设法治中国,正需要我们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党能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才有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平司法、全民守法。党能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 6 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才能引导全社会守法崇法,树立法治信仰。把法治落实到国家治理、政党执政、政府行政各个层面,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事业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保障。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在改革攻坚期、发展机遇期、社会风险期“三期叠加”的今天,如何运用法治改进党的领导,是全党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期待。行进在民族复兴之路上,执政党只有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思维、掌握法治方式,才能为法治中国树立最坚强的柱石,为执政兴国夯实最深厚的根基。
人民日报评论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法治保障
——一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对于行进在现代化之路上的中国,法治是繁荣稳定的基石;对于掌舵民族复兴航船的中国共产党,法治是执政兴国的支撑。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军号。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凝聚了全党智慧,体现了人民意志,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个全局性问题,必须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扎实抓好落实。
“以律均清浊,以法定治乱。”如果说17年前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开启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伟大航程,那么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是在这条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跨越,体现了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认识的突破、手段的创新。全会提出的新观点、新举措,必将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制度框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法治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作 7 出的重大抉择。改革开放以来,从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确定依法执政基本方式;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到建设法治政府、完善司法体制,中国发展的进程,也正是法治进步的过程。实践证明,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今日中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可说前所未有。快速发展期,面对多元利益诉求如何定纷止争,促进公平正义?改革深水区,面对多样实践探索如何划定边界,掌握改革航向?社会转型期,面对多变思想观念如何调和鼎鼐,凝聚广泛共识?越是在关键时刻,越需要发挥法治的作用,让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要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长期执政,要走好“中国道路”、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以法治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要准确把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全会决定,就需要把法治的作用和地位,放在这样的高度来理解。
这次全会提出了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涵盖了依法治国各个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历史性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法治中国的宏图正在徐徐展开。只有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善作善成的作风,落实好全会的重要精神和全面部署,才能沿着法治道路、建设法治中国,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民日报评论员: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二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目标引领方向,目标凝聚力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正确的道路,必须 8 树立明确的目标,才能汇磅礴之力、收长远之功。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总目标,是贯穿全会精神的一条主线,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对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只有准确把握这一总目标,才能把全会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
准确把握总目标,就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现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持和拓展。在这一根本性问题上,我们必须树立自信、保持定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去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准确把握总目标,就要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总目标来部署、来展开,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才能不断为法治建设提供动力、激发活力,切实把全会部署落到实处。
准确把握总目标,就要深刻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意义。“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处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只有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现代化,才能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赢得新胜利,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立治有体,施治有序。正如全会对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阐释,既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根本政治方向,也包括形成五大法治体系的重点任务、“三个共同推进、三个一体建设”的基本原则、“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总目标的丰富 9 内涵,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来把握总目标、落实总目标,才能谋划有主见、做事有章法,不断推动依法治国进程。
蓝图已绘就,目标在召唤,人民在期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我们就一定能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开创法治中国的新境界。
人民日报评论员: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
——三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要有坚强的政治保障。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十八届四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这个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了基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1978年,中国只有宪法和婚姻法等寥寥几部法律。而截至2014年3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已经达到242部。这样的数字,折射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性成就。科学立法推动社会转型,简政放权打造法治政府,司法改革保障公平正义,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正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坚持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中国的蓝图在一步步变为现实。此次全会,再次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正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体现了一以贯之的治国思想、执政理念。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10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法治与西方所谓“宪政”的根本区别。
当前,社会转型进入深水区,法治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从打虎拍蝇反腐败到全面深化改革,从民生持续改善到生态文明建设,要把依法治国方略落到实处,离不开党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末端治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至关重要。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一句空的口号,必须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一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依法治国各领域工作,确保党的主张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另一方面,要改善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党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员干部要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恩格斯说过,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臶,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只要我们党旗臶鲜明了,全党都行动起来了,全社会就会跟着走。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我们就一定能完成好执政使命,建设好法治中国。
人民日报评论员:用法治为全面深化改革护航
——四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改革驶入深海,离不开法治护航。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都需要法治提供全方位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论断,深刻阐明了法治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中国社会进入深刻变革期之后,无论是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还是调节社会关 11 系、规范社会行为,都需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确保各项改革事业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从我们党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反复强调,到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一以贯之强调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再到党的十八大强调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法治与改革始终相伴随。从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到这次四中全会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就是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框架内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在法治保障下不断深化改革。
今天,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如不及时以法治方式疏浚改革洪流,以法治思维化解矛盾淤积,减少利益调配带来的社会震荡,缓解结构调整造成的转型阵痛,势必引发新的矛盾。在法治的引领下推进改革,在法治的框架内规范改革,是中国改革持续向前的基本保障。
建设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是改革的应有之义。中国的改革发展早已令世界瞩目,但也要看到,以往发展中产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存在,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法治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也是人民维护合法权益的“重武器”。直面问题、聚焦问题,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发挥法治调和鼎鼐的作用,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切实促进公平正义,才能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和顺利推进。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搞好法治建设。改革经验告诉人们,市场只有和法治相结合,才能克服市场机制的盲目性。同样,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需要从解决人民最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等问题入手,依靠法治营造更加公平、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舟楫相配,得水而行。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滚滚向前,共同放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人民日报评论员:以法治守护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
——五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贯主张,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法者,天下之公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法治的有力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着眼于依法治国与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方面,对以法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出了全方位部署。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中,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法治守护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科学立法是引领。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才能筑牢人们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的坚实平台。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严格执法是关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解决好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等问题,惩治执法腐败现象,才能确保法律公正、有效实施,牢牢树立起法治权威。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是保障。“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无论是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还是优化司法职权配臵更好服务于民,或是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都是为了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全民守法是基础。“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而应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担当起法治建设的责任。同时,13 也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全民积极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伟大实践,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就有了最可靠的保证。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六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贯穿全会决定全篇的一条红线,是管总的东西。在走什么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全会释放了明确的信号、指明了正确方向,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从1954年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到改革开放后重启“法律之门”;从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我们在长期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法治建设道路。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沿着这条道路前行,既不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更不全面移植、照搬照抄,才能解决中国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核心要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 14 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三个方面,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才能立足中国实际建设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重大课题,有许多东西还需要深入探索,但基本的东西必须长期坚持。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力有序推进法治建设,这是根本保证;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人民权益,这是本质要求;只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基本原则;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这是基本方式;只有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才能与国情相适应、与社会相对接,这是基本前提。这“五个坚持”,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决定着我们能不能搞好法治建设、迈向法治中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应当毫不含糊、立场坚定,不为噪音杂音所扰,不为错误思潮所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